大学教育没教的两件事——龙应台

时间:2019-05-15 06:47: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教育没教的两件事——龙应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教育没教的两件事——龙应台》。

第一篇:大学教育没教的两件事——龙应台

大学教育没教的两件事

龙应台

编者按:本文是作者在台湾成功大学医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各位同学: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大学在制度性教育下该教而没有教的两件事。

第一,它教你如何与别人相处,没有教你如何与自己相处。

合群,曾经是我们从小到大“德育”的核心。个人在群体中如何进退贯穿整个儒家思想,但是儒家极其讲究的个人修身、慎独的部分,在现代化的社会里,却被忽视。

我们是一个习惯群聚的社会。在行为举止上,我们喜欢热闹,享受呼朋唤友的快乐。在思想判断上,我们用“集体公审”或者“拉帮结派”的方式思考事情。在时间的分配上,我们的学习表塞满课程和活动:在空间配置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群体“相濡以沫”。

独思的时间,独处的空间,不在我们的学程设计里。

把这个问题说得最透彻的,我认为是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他在1941年就指出当时的大学课程设计是有问题的,因为课程以“满”为目标,不给学生“独思”的时间: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非有闲暇不为也。纵观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而思对此悠久与累积者宜如何承袭撷取而有所发明,对复杂繁变者宜如何应对而知所排解,非有闲暇不为也:人生莫非学问也,能自作观察、欣赏、沉思、体会者,斯得之。”

在你们七年医学院的学习过程中,诸位想必学到了各种技术,但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重不重要?大学是否教了你?“纵观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在你的解剖学、病理学、临床课程里,是否有一点点入门?在整整七年的培养中,请问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让你用在“观察、欣赏、沉思、体会”之中?

一个没有能力“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对自己的“存在”状态有所思索的人。会是一个第几流的医生?

四年或七年大学生涯,大半在喧哗而流动的群聚中度过。难有空间自己对自己检讨、探索、深思。对此,梅贻琦感叹极深:人生不能离群,而自修不能无独……至情绪之制裁,意志之磨励,则固为我一身一心之事,他人之于我,至多亦只所以相督励,示鉴戒而已。自“慎独”之教亡,而学子乃无复有“独”之机会。亦无复作“独”之企求:无复知人我之间精神上与实际上应有之充分之距离,适当之分寸……乃至于学问见识一端,亦但知从众而不知从己,但知附和而不敢自作主张,力排众议。晚近学术界中,每多随波逐流之徒,而少砥柱中流之辈。

“慎独”,其实就是在孤独、沉淀的内在宇宵里,审视自己在环境中的处境,剖析人我之间的关系,判别是非对错的细微分野。“慎独”是修炼,使人在群体的沉溺和喧闹中保持清醒。这。大学教了你吗?“情绪之制裁,意志之磨励”,在不在大学的课程里?

“只知从众而不知从己”的人,不知“人我之间精神与实践上应有之充分之距离”的人。请告诉我,会是一个第几流的医生?

纽约市长布隆伯格是纽约市立大学今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人。他送给毕业生的“金玉良言”是: “成功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你要比别人打拼。如果你比办公室里所有同事都早到,都晚退,而且一年365天没请过一天病假——你就一定会成功!”

他举自己的父亲作为典范:“我父亲就是这样,他从早干到晚。一周七天,一辈子从不休息,干到最后一刻,然后跑到医院挂号,就地死亡。”

我看了报纸对这段“金玉良言”的报道,不太敢置信,心想,会不会这位老兄意在反讽,却被居心不良的媒体拿来做文章?于是我找出他演讲的现场录像。从头看到尾,发现他真是这么说的,老天,而且极其严肃。我想,如果你是以纽约市长这种哲学来培养自己的,我会很恐惧有一天落在你的手里。医生被称为医“生”而不被称为医“死”,是因为,他必须对“生”要有所理解。

第二,大学教育教了你如何认识“实”。但没教你如何认识“空”。

我不知道在你们医学的制式教育里,有多少文学的培养?你们全都在摇头,表示没有。我认为,文学应该是医学院的大一必修课程;文学,应该是所有以“人”为第一对象的学科的必修基础学之一。因为文学的核心作用,就是教你认识“人”。

读过加缪的小说《瘟疫》的,请举手……70人中只有4个,比例很低。2003年,我因为“非典”暴发而重读这本小说。小说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描写一个城市由于暴发瘟疫而封城的整个过程。瘟疫传出时,锁不锁城,有太多的重大决定要做。是什么样的训练,使一个卫生官员作出正确的决定?医学技术决不是唯一的因素。是什么样的人格,使一个医生可以走却决定留下,不惜牺牲?是什么样的素养,使一个医生知道如何面对巨大的痛苦,认识人性的虚伪,却又能够维持自己对人的热忱和信仰,同时保持专业的冷静?

加缪透过文学所能够告诉你的,不可能写在公共卫生学的教科书里。医学的教科书可以教你如何辨别鼠疫和淋巴感染,可是加缪的文学教你辨别背叛和牺牲的意义、存在和救赎的本质。

多少人读过卡夫卡的《蜕变》?对不起,我觉得《蜕变》,也应该是医学院学生的大一必读。你的医学课本会告诉你如何对一个重度忧郁症患者开药,但是,卡夫卡给你看的,是这个忧郁病患比海还要深、比夜还要黑的内心深沉之处——医学的任何仪器都测不到的地方,他用文学的x光照给你看,心灵的创伤纤毫毕露。

是的,文学,是心灵的X光。它照得到“空”。

将来的医生,请问你具备吗? 只要有梦想就一定能成功

因为发明“电灯泡”的梦想,让爱迪生成了百万富翁,但那并不表明,一个梦想成为百万富翁的人,就能发明电灯泡。的确,发明电灯泡是一个梦想,百万富翁也是一个梦想,但是前者是热情的创造,后者是贪婪的欲望。通过伟大的创造,梦想有可能变为财富,但财富永远只是梦想的副产品,并不是梦想本身。梦想的实质内容是生命的热忱和智慧的激情。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每一个怀着百万富翁梦想的人,都成为百万富翁,地球何以堪容? 苦难成就人生

总会有些人是白手起家,总会有些人崛起于社会的底层,总会有些传奇人物从生命的低谷爬上了事业的高峰。所以有一句长盛不衰的励志口号叫:苦难成就人生。可是,我们不要忘了,泯灭于苦难之中的人何其多,消沉于苦难之中的人何其多,升起的永远是佼佼者。苦难常常只是性格的催化剂,它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智者更智,愚者更愚。苦难之所以玉成一个人,并不是苦难经历本身,而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基本素质,即一个人的生命力、智力和魄力。而这些东西来自一个人,甚至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长久修炼和沉淀。心态改变命运 萨特说:人生无法改变,人生的所有意义在于你的赋予。所谓赋予人生某种意义,就是以某种心态和情绪去面对它而已。因此,改变心态就等于改变意义,改变意义就等于改变人生了。你可以说这是一个逻辑,也可以说这是一个绕口令,简单一点说就是:你无法改变命运,但是你可以改变对命运的态度。曾经,我是多么崇尚这句精神格言呀!现在才发现这是一句精神谎言。励志学家们告诉每一个渴望成功和财富的人们,若是想成功,首先要具备成功者的心态;要想成为富豪,首先要有富豪的心态。这句话否定了体验,直奔结果,导致的后果就是,明明咬的是一颗梨,却非要品出橘子的味道。现在知道什么是自我膨胀了吗?在蚂蚁的胸膛里塞进一颗大象的心!永远保持生命的热忱

我并不否认积极的生活态度,但是永远的积极,却是一种狂躁。总有一天,这种盲目狂躁,会演变成歇斯底里的疯狂。无论励志书上如何一再告诉你:请保持微笑和生命的热忱,也请不要永远微笑和热忱。要知道,正因为有了冷漠,大家才欢迎热情;正因为有了泪水,人们才珍视欢笑。如果一个人永远只有一张热情而微笑的面孔,那么就只有一个词:你累不累? 不管经典和大师如何教导我们度过自己的人生,都请留一个心眼,保持一点自我。经典永远只是大师们的经典,而人生却是我们自己的人生。生命的态度可以谦卑,但生命本身的尊严仍是独立和高贵的。一个不存在自我的人,最终只能成为别人的附庸,而难以成为最终的收获者。什么才是真正的励志

励志学,不仅仅是要激活一个人的财富欲望,更要激活一个人的生命能量,唤醒一个民族的创造热情。失去创造力,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而励志,便是让一个人重新焕发起这种力量。

还有就是学会反省。真正的强者,敢于正视自己的失败,在真正强大的目光逼视下,失败才会孕育另一种价值——诞生智慧。

励志,并不是让弱者取代另一个人成为强者,而是让一个弱者与强者比肩,拥有实力相当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励志,即是唤醒一个人的内在创造力。惟有从内心深处展开的力量,用心灵体验总结出的精华,才是一个人真正获得尊严和自信的途径。套用马斯洛的一句话:励志学永远不会产生奇迹,真正让一个人改变的是对自我的觉察!(小刀摘自《成功》,侯海波图)不要正儿八经地忧伤

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沉浸在喜悦的气氛里”,或者,说某人沉溺于网络游戏中,等等。其实,生活里,有一些人是愿意“沉浸”或“沉溺”在忧伤情绪中的。去博客里转转,你会发现,有一些人的博客基本上是“天空布满了忧郁的云”。似乎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或淡或浓的忧伤中度过。这些人非常愿意盘点,盘点的都是过往岁月里的不顺、委屈、伤痛。只要有时间,他们就会把这些东西拿出来一一梳理。

而情绪这个东西,假如正襟危坐,打开电脑或摊开日记本,正儿八经地把它写下来,是需要酝酿的。想把自己的情绪形成文字,需要大脑勤奋地做一些后台加工才可以。有些作家在写一些苦难意识浓重的小说时,自己的情绪与作品中的人物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有位作家在作品完成的那一刻,就曾口吐鲜血。可见,长时间写这样忧伤的文字,对人的情绪有很强的控制作用。受忧伤文字的影响,一段时间走不出这样的伤感基调,人的情绪乃至身体都会受到损害。

女人多数有倾诉欲,她们喜欢把自己的事情说给要好的女伴听。一些负面情绪,则在这种倾诉中被一次次描摹,继而扩大。

人很容易受心理暗示影响,一种理论说得次数多了,就容易形成公理。一种本来不明显的伤感被描述的次数多了,就愈加清晰起来。清晰的伤感情绪笼罩着自己的天空,谁的心情会好呢?

多愁善感,可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性格问题。心理学家指出,多愁善感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早在公元二世纪,希腊医生、解剖学家加连发现一些病人常常会陷入一种极端消沉的状态。他们感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人生孤独,就连窗前飘落的树叶也会让他们泪水涟涟。这类病人往往先于其他病人死去。于是,加连医生把这种现象写进他的著作中,并把它归类于精神疾病。因此,对待忧伤情绪,还真不能太纵容了。

首先,培养自己有阳光的眼睛和阳光的心。每天想一些美妙的事情。看一些轻松的文章,写一些轻松的文字,都会令自己身心愉悦。

其次,对一些令自己不快的事情,学会放在脑后,不要一次次与他人讲述。你的每次讲述,都是在记忆中进行了又一次强调。你应该清楚,他人永远不能真正帮助你,能帮你的,只有你自己。

最后,改掉情绪自虐的习惯。人为地渲染悲观情绪,是自虐心理在作怪。一个叹息不断的人,是不受人欢迎的。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需要的是心灵的放松。一段时间内抛开你的那些忧伤的文字试一试,拉开你的窗帘让阳光进屋内试一试,和朋友们讲一讲开心的笑话试一试。你会发现,快乐的旋律开始在你身边回响,这里没有忧伤的舞台。

“你嘴上所说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我对很多人说。“好的”“一定会有办法的”“没问题”,每天都能说出这种积极话语的人,他们的每一天都会过得非常顺利,即使遇到了困难,他们也能渡过难关。相反,每天嚷着“太糟了”太让人气愤了“没办法”的人,遇到的挫折也特别多,运气也显得特别糟糕。你自己或是你周边的人,是不是也曾经历过这种事呢?如果你看不清自己,那么就试着看一下周边的人与事,你一定会发现人们都过着他们嘴上所说的人生。

特别是跟钱有关的事情,这一点会更明显。令人吃惊的是,每天叫着“没钱”的人,真的都是跟金钱无缘的人。这里最关键的信息不是“因为穷而没有钱”,而是“天天说着没钱,所以穷”。

你必须要意识到,每天从自己嘴巴里说出的话拥有很大的威力。你每天所说的话语都给你的一天指明了方向。你说的话一定会在说出口后,变成现实。

这是由人的大脑与自律神经决定的事情。人的自律神经通过大脑皮层来支配身体。而我们的大脑正是通过自律神经将想法传达到身体各部分,从而操纵它们把我们的想法变成现实。

小到从自动售货机买饮料,大到搭乘航天飞机飞往太空,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因为人们最初有某种想法,在考虑“就这样做”“会变成这样的”后,最终得以实现。

如果要给人们的想法找一个合适的载体,那一定就是人们说的话了。语言就如同把飞机带到目的地的自动引擎,只要按下按钮,它一定能把我们带到目的地。积极向上的语言,才能把你带向美好的人生。

所以大家需要记住的是:你最终说出口的言语,会或大或小地影响你的人生。我们一定要说积极向上的话。只要持续使用非常积极的话语,就能积累起相关的重要信息,于是在不经意之间,我们就已经行动起来,并且逐渐把说过的话变成现实。

第二篇:龙应台独特的教育艺术

龙应台独特的教育艺术:慢与爱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宁波市中原小学

傅华萍

龙应台的《野火集》有万丈豪气,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款款深情。龙应台不仅是华文界最有影响力的一枝笔,她也以自己的智慧走出女性在个人事业和母亲角色的冲突,而这本书也给无数读者带来感动和启迪。

我花了很短的时间就把整本书看完了,还重复浏览了一遍,一种温馨的感觉一直萦绕在心间。每一篇小文章里,孩子的纯真无邪和妈妈对孩子的爱都被描写得淋漓尽致,让看的人也沉浸在他们的幸福氛围中。

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和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龙应台有着丰富、激烈的内心冲突,而正是通过对这一冲突的诉说,表现出她内心深处的母爱。但它不是传统母爱的歌颂,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这样的生活散文。

龙应台以一位母亲的亲身经验写下《孩子你慢慢来》,她在书中说:“谁能告诉我做女性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

龙应台并不是教育家,她的《孩子你慢慢来》也不是教育学专著,而是饱含母子亲情的生活散文。但是,从那细腻而又干净利索的语言中,从那充满生活情趣的真实细节中,我们却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教育理念。

龙应台告诉我们:尊重孩子,对孩子要有耐心,教育孩子要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捏着细细的草绳。……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作为父母的我们,作为师长的我们总是我们在潜意识里把自己对生活的期许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强大,希望他优秀,希望他不要惹麻烦。却忘记了,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一切进步与成就都有发生的时间和规律。看过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深刻地感悟到应当学会宽容与等待,慢慢地,等待那些生命的必然的到来,等待生命的慢慢成长,这需要温柔的坚持。是的,我们不要做强人,就让我们恢复温柔的本性,让生命恢复它本来的美丽面目。千万不要以“爱”的名义,武断地干涉着孩子的自由,残酷地剥夺孩子的快乐。应该给孩子充分的尊重、理解、自由,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拥有一个简单、快乐的童年。

龙应台是个聪明的妈妈,她的孩子们是幸运的,她也是幸运的,在孩子的问题上选择了这样一个理智的做法。

“两个人都很忙碌,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而妈妈漏掉的东西,安安得指出来,提醒她。”

“妈妈每天晚上都给安安念故事,但她会有选择地念,一些暴力血腥的故事书一律不要。因为“在他往后成长的岁月里,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丑恶事,没有必要从两岁就开始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人的快乐童年何其短促,何其珍贵!”

《孩子你慢慢来》,是的,慢一点,我们可以感受上天给我们安排的是多么丰盛的礼物。更真切地感受爱,我们才会生出更多温柔的情怀,更多的爱。其实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我们又何妨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教育不是赛跑,人生更不是。请多点耐心,给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孩子,请慢慢来。

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不仅适合已经做或将要做父母的人看,也适合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看,它是温情与理性交融、母爱的光泽与孩童的谐趣洋溢的生活散文,你会被慢与爱的教育艺术所感染,学会真正从孩子的需求出发,发挥孩子的天性,抛却功利心,培养一个健康、阳光的孩子。

第三篇:责任意识——余世维教育女儿的两件事

(一)小孩子到了学校之后,给家里打电话

“爸,我的XX书或者XX练习册掉在家里了,给我送到学校来” 余世维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他给她女儿的教育是:犯错只有两次机会。(他对员工的要求也是如此)第一次是不知道;第二次是不小心;第三次是故意。所以送东西,只送两次。又一次女儿又打电话: “爸,我有个东西忘了带,你能不能帮我送到学校来?” 余世维答:“第三次,抱歉,不能送”。

女儿:“爸,这东西非常重要,一定要送,不然老师会打”。

余世维慢悠悠地说:“放心,打不死的,没有关系”

他女儿含着眼泪把电话挂掉。晚上回来,女儿伸出手告诉余世维:“爸,打了,左手五板,右手五板,但是没死”。但自从那天之后,他女儿放东西就不一样了

睡觉前把书包、铅笔盒、画板等等一字摆开,前面还有只小板凳,上面写个字条注明:“明天要带的东西” 早上起来之后,就开始按照顺序去收拾东西,用余世维的话说:“她知道,这辈子再也没有机会了。”

(二)小孩子不喜欢吃饭或者不按时吃饭,这个我自己小时候也有过

余世维的女儿也有过,余世维是怎么办的呢?在一个周末,和太太商量好,搞了一个“春风演习”(余世维起的名字),那天黄昏,余世维叫他女儿吃饭:“阿乖(小名),吃饭了”

但是他女儿当时在看《唐老鸭和米老鼠》,没听到。

余世维就对他太太说:“演习开始,饭菜干光” 于是两口子就把饭菜吃了个精光。

用余世维的话说:因为是计划好的,所以饭菜只做了两个人的份。结果,《唐老鸭和米老鼠》看完之后,他女儿下楼看到余世维的太太在洗碗

大吃一惊:“怎么现在洗碗?”

余世维(冷静地):“吃过了”

余女(激动地):“吃过了?我还没有吃哎!”

余世维(还是冷静地):“哦,抱歉,我们以为你不饿” 余女(激动地):“不要开玩笑啊!”

余世维(继续冷静地):“没有开玩笑,真的” 余女:“那我怎么办?”

余世维:“没有怎么办,明天早上再吃呗” 余女没有办法,跑到她妈妈那里拉她妈妈的裙子:“还有没有东西吃?”

她妈妈说:“没有” 余女不信,又跑到冰箱,打开,空的。

当然是空的,余博士计划安排好的 =.= 她妈妈安慰她说:“没关系,忍耐一下”

然后孩子就跑到楼上哭起来了。余太太心软了,问余世维:“你看怎么办?”

余世维(像共产党员赴刑场般坚定地):“面对敌人绝对不能手软!”

后来孩子哭累了,就睡着了。

但是半夜里,孩子饿醒了 跑到余世维和他太太的卧室偷偷地拉着她妈妈的手说“妈,我快(饿)死了” 余太太就要坐起来,余世维看在眼里,在被窝里一把抓住太太的手,什么话都没有讲

余太太没有办法,对孩子说:“上去吧,天就要亮了”

孩子上楼去了,又哭起来。(若干小时后。。)天还没亮,大概五点,余太太就跳起来,冲到楼下给孩子做饭吃 没想到一个“鬼”已经坐在那里

当然就是余世维的女儿

用余世维的话说:“黑不隆咚的,一个人坐在那里,左手拿着刀,右手拿着叉,心想这一餐绝对不能再错过!” 从此,吃饭只叫一次:“阿乖,吃饭”

“咚咚咚咚。。”立马跑下楼来

第四篇:龙应台:大学,如果没有人文

龙应台:大学,如果没有人文

2008-09-27 14:41:03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4ed3d0450100biq6 [查看原文]

龙应台:大学,如果没有人文 在香港大学的演讲

龙应台,1952年出生于高雄县大寮乡,1974年毕业于台南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获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美国、中国台湾、德国多所大学。著有《野火集》、《孩子你慢慢来》等。

来到港大之前,我对港大一无所知。这份一无所知,属于“台湾人对香港无知,香港人对台湾无知”的整体“无知”结构里。为什么两个地理位置如此接近、历史关系如此密切,却又如此疏远,彼此努力漠视对方,是另一个话题。我想从我对港大的“发现”谈起。

“冷血”的张爱玲

我的研究室在仪礼堂,紧邻着梅堂,是两座1914年的古典红砖建筑,立在山腰上,望着南海的方向。老房子和老人家一样,每一个房间、每一条皱纹里,都有故事。我很快就发现,仪礼堂和梅堂原来是学生宿舍,高中刚毕业、才19岁的张爱玲,拖着一口笨重的大皮箱,来到港大校园,就住在这样的宿舍里。可是她住过的那一座,早被拆了。

于是我回头去读《烬余录》,大概在1944年,张爱玲离开香港两年后,她追忆在港大的烽火岁月。别的作家写战争,可能是愤慨而激昂的、痛苦而浓烈的,张爱玲却写得疏淡空旷,好像从一个凹凸哈哈镜里去看一个最神圣的东西,荒谬的感觉被放大到极致: 在香港,我们初得到开战消息的时候,宿舍里一个女同学发起急来,道:“怎么办呢?没有适当的衣服穿!”她是有钱的华侨,对于社交上的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行头,从水上舞会到隆重的晚餐,都有充分的准备,但是她没想到打仗。

我们聚集在宿舍的最下层,黑漆漆的箱子间里,只听见机关枪“忒啦啦拍拍”像荷叶上的雨。因为怕流弹,小大姐不敢走到窗户跟前迎着亮洗菜,所以我们的菜汤里满是蠕动的虫……

她完全不动感情地录下悲惨世界的图像:休战后我们在“大学堂临时医院”做看护病人的日子是修长得不耐烦的。上头派下来叫他们拣米,除去里面的沙石与稗子,因为实在没事做,他们似乎很喜欢这单调的工作。时间一长,跟自己的伤口也发生了感情。在医院里,各个不同的创伤就代表了他们的个性。每天敷药换棉花的时候,我看见他们用温柔的眼光注视新生的鲜肉,对之仿佛有一种创造性的爱……

她对自己的自私和冷酷,有一种抽离,仿佛将尸体解剖学提升到艺术层次去欣赏: 我们倒也不怕上夜班,虽然时间特别长,有十小时。夜里没有什么事做。病人大小便,我们只消走出去叫一声打杂的。我们坐在屏风后面看书,还有宵夜吃,是特地给送来的牛奶面包。惟一的遗憾便是:病人的死亡,十有八九是在深夜。

有一个人,尻骨生了奇臭的蚀烂症。痛苦到了极点,面部表情反倒近于狂喜……眼睛半睁半闭,嘴拉开了仿佛痒丝丝抓捞不着地微笑着。整夜他叫唤:“姑娘啊!姑娘啊!”悠长地,颤抖地,有腔有调。我不理。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没良心的看护。我恨这个人,因为他在那里受磨难,终于一房间的病人都醒过来了。他们看不过去,齐声大叫“姑娘”。我不得不走出来,阴沉地站在他床前,问道:“要什么?”他想了一想,呻吟道:“要水。”他只要人家给他点东西,不拘什么都行。我告诉他厨房里没有开水,又走开了。他叹口气,静了一会,又叫起来,叫不动了,还哼哼:“姑娘啊……姑娘啊……哎,姑娘啊……”

她写黑洞般幽深昏暗的人性,写人生的荒凉: 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

《烬余录》像是一个历尽沧桑的百岁老人所写,但是当时的张爱玲只有24岁。读《烬余录》,我发现,使张爱玲的文学不朽的所有的特质,在这篇回忆港大生涯的短文里,全部都埋伏了。从1939到1942年间,穿梭在仪礼堂、梅堂、陆佑堂的山径之间一个身形瘦弱的港大女生,可能在同学的眼中看起来“怪怪的”,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河里一个高高冲起的浪头,影响一整代作家,形成“张学”现象。

今天一万四千个港大学生里,有多少人熟悉张爱玲的作品?

散步的朱光潜

仪礼堂后面,有一条山径,洋紫荆艳丽无比,百年樟树浮动着清香,九重葛烂漫攀爬。沿着山径往上到山顶,可以眺望南海上的山光水色。然后,偶然之间,我读到朱光潜回忆自己的港大生涯: 我们一有空闲,便沿梅舍后的小径经过莫理逊舍向山上走,绕几个弯,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爬到山顶。在山顶上望一望海,吸一口清气,对于我成了一种瘾。除掉夏初梅雨天气外,香港老是天朗气清,在山顶上一望,蔚蓝的晴空笼罩蔚蓝的海水,无数远远近近的小岛屿上矗立青葱的树木,红色白色的房屋,在眼底铺成一幅幅五光十色的图案……香港大学生活最使我留恋的就是这一点。

朱光潜,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写了《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书简》等等,其中《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阐述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专著。在1930年代的北京,从欧洲留学归来的朱光潜还在家里主持一个文艺沙龙,每月集会一次,朗诵中外诗歌和散文,探讨辩论诗歌理论与创作的各种问题。沙龙的主要成员有周作人、朱自清、郑振铎、冯至、沈从文、冰心、凌淑华、卞之琳、林徽因、萧干等人。沙龙所讨论和争辩的问题,又会从小小的客厅里辐射出去,成为文艺界注目的问题,或者影响到文学和诗歌创作的发展与流变。这是一个中国自由文人的沙龙,掺糅了欧美的风格和眼界,对1930年代文学,特别是“京派文学”的形成和风貌,都有了催化的作用。

朱光潜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时说,是港大的四年(1918-1922),“奠定了我这一生教育活动和学术活动的方向。”

今天一万四千个港大学生里,有多少人知道朱光潜是谁?

不吃“敌人面粉”的陈寅恪

许地山,知道的人可能稍微多些,台湾人早期也读过“落花生”的小品。胡适之向港大推荐聘请许地山做中文系系主任,主要因为台湾出生的许地山既是燕京大学的毕业生,又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的双重学位,是一个学兼东西的人。在1935到1941的六年间,许地山不但改革了港大中文系的课程内容,对整个香港的人文教育也花了很大的力气,四处演讲,宣扬国文程度和人文教育的重要。

但是,我以前不知的是,许地山如何把陈寅恪带进了港大的历史。

陈寅恪的学成过程出奇地多元丰富,几乎像欧洲概念里的“文艺复兴人”:1902年他就读日本弘文学院;同年入读该校的中国学生还有鲁迅。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先后到柏林大学、苏黎世大学、巴黎高等政治学校读书。1914年因为欧战爆发而回国。1918年,再度出国深造,先在哈佛大学学梵文,后又转往柏林大学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学习中亚古文字和蒙古语。在整个学习期间,他培养了阅读蒙、藏、满、日、英、法、德、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余种语文的能力。

1925年陈寅恪回国,成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共事。1940年,陈寅恪为了应英国牛津大学之聘,离开昆明赴香港,准备转英国,但是欧战情势加剧,他因此“卡”在香港。这个时候,许地山就成了留住人才的中间人。当时的冯平山图书馆馆长陈君葆日记里记载了这个过程:“晨晤许先生,他说庚委会拨款若干与港大,史乐诗拟聘陈寅恪在港大任哲学教授,一年为期,待遇月薪五百元。”

陈寅恪留下,成为港大教授。香港大学中文学会还在薄扶林运动场举行了欢迎陈寅恪的聚会。许地山在1941年过世,陈寅恪就接了他系主任的职位。香港在1941年底沦陷,陈寅恪在饥饿困顿的情况下闭门治学。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就在这段艰苦时期内完成,序末署的是“辛巳元旦陈寅恪书于九龙英皇太子道三百六十九号寓庐”。一代大家的学术巨作,在风雨飘摇的斗室中思索,在港大的校园里写成。梁启超在推荐陈寅恪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时曾经说:“我也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比不上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日本人占领香港以后,据说曾经对陈寅恪做过两件事:一是送面粉给他。当时生活物质极端困窘,“大概有日本学者写信给军部,要他们不可麻烦陈教授,军部行文香港司令,司令派宪兵队照顾陈家,送去好多袋面粉,但宪兵往屋里搬,陈先生陈师母往外拖,就是不吃敌人的面粉。”第二是据说“香港日人以日金四十万圆强付寅恪办东方文化学院,寅恪力拒之,获免。”

今天一万四千个港大学生中,有多少人听说过陈寅恪,或者读过他的著作?

大学是人文精神的泉源

来港大之后,做了种种发现,但是最大的发现还在于:人们一般不知道港大曾经包容过、孕育过这么重要的文化遗产。大政治家,人们记得;大文学家,大历史家,大思想家,没人知道。没人知道,是不是因为,人们太不在乎人文的价值?

香港大学以它历史的悠久和财力的丰沛,一直在为香港培育两种人:优秀的政府官员;优秀的专业精英,譬如律师和医师。可是,就以政治家、律师和医师这三种行业来说,哪一行是可以不以对“人”的深刻认识作为基础的呢?

所谓人文素养,其中包括美学、文学、史学、哲学等,刚好是我今天所谈到的朱光潜、张爱玲、陈寅恪所代表的,其实都是研究“人”的专门学问。你可以说人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科学。而如果我们所训练出来的学生,将来的政府官员、律师、医生,什么技术都是一流的,但是独缺人文素养,独缺对“人”的最深沉的认识,你会不会很不安呢?

当你了解了港大曾经有过朱光潜、张爱玲、陈寅恪、许地山这样的文化遗产,你就发现,是的,在人文精神上,港大似乎有一个断层。李卓芬副校长提醒我,这种断层,和1950年代开始,殖民政府推动的“去中国化”是很有关系的。现在香港跟中国人文思想的“断层”,不只是香港大学的问题,是整个香港的问题。

日本殖民台湾时,也是努力培养农业和医学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压抑台湾人对思想学科的追求。“去中国化”恐怕还是表面,“去思想化”才更是殖民主义的核心。而今天如果我们意识到问题之所在,加深人文精神的培养,岂不更要成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呢?

当外面的世界对香港人的刻板印象是“功利”、“势利”的时候,我自己的发现却是:香港有特别多满怀理想主义的有心人,总在寻找为社会奉献的机会和方式。

那么给予时日,或许将来的港大,会栽培出新一代的张爱玲、朱光潜、陈寅恪。不是偶尔南来或者不小心“卡”在香港的文学家、史学家、美学家,而是香港自己土壤里长出来的才气焕发的人。

来源:文学报

第五篇:大学生了没主持词(xiexiebang推荐)

(舞蹈结束鼓掌,上台)

胡:感谢元潮舞团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

唐:尊敬的嘉宾,老师

刘:亲爱的同学们

齐:大家(顿)晚上好!

吴:一场热力的舞蹈,张扬青春活力

胡:一股清新的气息,席卷工程校园

刘:今夜新生在此同堂,今晚快乐在此相聚

唐:这是情谊的传递,这是心得的接力

唐:下面我宣布,2011届机械工程系新生交流会

齐:正式开始!

唐:我是主持人唐少艺刘:我是主持人刘聪

胡:我是主持人胡易冰吴:我是主持人吴良益

唐:接下来请允许我们为大家介绍下今晚到场的嘉宾,他们是:

刘:

胡:

吴:

胡: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今晚到场的嘉宾们!

唐:在同学们进场前,工作人员下发给了每位一张纪念卡片、请同学们妥善保管好卡片

刘:因为在接下来的环节里,纪念卡片将用于互动环节当中

唐:好的,那节下来的时间我们先把舞台交给胡易冰,吴凉益两位主持人(下台)

胡:吴良益,你从开学到现在已经来学校多久了呢?

吴:大概一个月把

胡:一个月,不长不短,却足以让新生们熟悉校园的生活了。还记得刚来的时候我一眼就能看出是不是新生呢。

吴:你火眼金睛啊。

胡:火眼金睛,我还开挂呢。其实我是从眼神中看出来的。初来乍到的新生,眼神中会带着满溢的好奇。会左睇右盼,去熟悉每一个陌生的环境。

吴:确实是这样呀

胡:哪接下来就让我们用过“新生专访视频”来了解一下新生吧,请观看视频/

胡:视频播放完了,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新生对大学都有着自己的憧憬与规划

吴:不过新生们对大学生活还有许多的困惑与疑难,俗话说的好“姜还是老的辣”。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掌声请出王高学长为我们新生传授他的大学工作经验,他曾担任第3届机械系团总支学生会主席,()

刘:非常感谢王高学长为大家传授他的经验。相信这些经验能让新生在今后的日子中有所帮助

唐:在场的各位似乎也坐了许久,为了活跃一下气氛,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视听震撼的show time 环节。掌声有请安飞,为我们带来精彩的魔术表演

唐:非常感谢安飞带来的魔术表演。确实是视听震撼啊,刘:精彩之后,我们即将请出第2位学长,他从小怀拽着科学与创意的梦想,在机械的领域中不断突破与飞翔,并组建了属于他的工作室。他就是田野学长。掌声有请

吴:坚持梦想,将创意翱翔,非常感谢田野学长为我们带来的讲话。确实,生活中需要充满创意。

胡:下面,让我们将进入一个互动环节,叫做“你知道吗?“,首先,请各位同学先观看游戏规则。请同学们深呼吸,放轻松,拿出我们90后的娱乐精神。一起high起来

唐:现在我手中拿的就是此次游戏中的花了,这个游戏,我想邀请今天的嘉宾与同学一起参与,首先,我想邀请肖梦飞老师来为鼓声喊停,现在我将花放到观众手中,当肖老师喊听时,拿到花的嘉宾或同学起来任意选择一个问题进行回答。刘:(请拿到花的同学起来自我介绍下并选择问题)

吴:看着大家如此热情高涨,积极参阅。希望大家今后能讲这种热情投入到大学生活当中

胡:说道生活。我想今天我们也请来了一位高人为大家指点迷津。他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并在2011年世锦篮球赛中担任过志愿者。让我们掌声请出罗恒学长。

胡:非常感谢罗恒学长

吴:刚才听过了各位学长的经验之谈,我猜在做的新生多少都有些疑惑和问题吧。胡:那么让我们再次请出罗恒,王高,田野学长。为各位新生们答疑解惑

胡:非常感谢3位学长的热情解答,相信各位同学也从中有所收获

(写卡片)

吴:那么现在让我们跳到场外,跟随镜头,来真实的体验下大学的生活。下面请欣赏,大学生校园情景视频

胡:希望大家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在卡片上歇夏自己对大学的目标与憧憬

唐:视频里所介绍的仅仅只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更多的精彩,还等待着大家去发掘呢

刘:那么接下来。我们接下来把时间交给场下主持人

胡。吴。各抽取一张念

唐:看来各位新生都对大学都有着各自的目标与憧憬,不愧是90后的新生,个性十分的活泼,思维也是非常的跳跃。

刘:那么接下来,让我们请出2位90后的新生为我们带来一曲青春活力的歌曲《奔跑》。

刘:非常感谢胡多,胡易冰2位同学为我们演唱如此青春活力的歌曲。接下来让我以热烈的掌声请出机械工程系(),为我们此次经验交流会致词

唐:非常感谢杨老师为此次活动的致辞。

刘: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此次我们的晚会也接近了尾声。今晚我们共聚此堂,享受快乐于经验的传递。

唐:让我们再次将掌声送给今晚在座的每一位,我宣布,此次晚会圆满结束。请嘉宾们上台合影留念。各位同学有序退场,工作人员请`留下。

下载大学教育没教的两件事——龙应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教育没教的两件事——龙应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教育

    青春需要绽放 前不久,在课堂上老师提到了阶层固化问题,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原因、危害后,老师提问“该如何解决阶层固化问题?”,我们班某一位同学回答是“革命”,理由是中国自上而下......

    没房没车算不算失败教育书集

    没房没车算不算失败? 太原方便网www.xiexiebang.com太原社区 bbs.tyfbw.com 一场讨论 近日,网友“大盒论坛”在本地一家论坛发帖说:早上遇到一个旧友,在B1路公交上冒了句:“......

    教育教工作总结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实验小学:余一军本学期我担任的是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在一学期的实际教学中,我按照大纲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

    美国大学教育

    美国大学教育 美国大学教育的七大原则 1、 1、鼓励师生间的接触 2、 2、鼓励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3、 3、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4、 4、给学生及时的反馈 5、 5、强调学生必须刻......

    创新大学教育

    学习纲要精神 培养创新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人才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拔尖人才,让他们在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同......

    大学入学教育

    2011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方案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开端,是做好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为了教育引导和帮助2010级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顺利、平稳、有效......

    大学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 经历过黑色的六月后,我带着紧张、激动与兴奋步入了梦想中的大学——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接受进一步的教育,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7月经江苏省......

    抨击大学教育

    这是一个大学生大学生的自白。 我们身在大学生活中,发现大学教育的很多问题。这纯属个人发牢骚。 大学生在大学里会发生这样几件事。 1 逃课,上网玩游戏,迷茫,对社会很失望。 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