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赣南客家婚庆文化及其产品设计研究
赣南客家婚庆文化及其产品设计研究
【摘 要】客家人主要聚居于赣南、闽西和粤东三角地带,一般认为,客家作为一个民系形成于宋代,而赣南则是孕育这个民系的摇篮地。赣南客家婚庆文化包含了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而相关的产品设计则体现出客家人的心理需求以及审美体验。本文围绕赣南客家婚庆文化展开论述,深入探讨了客家婚庆产品的类型以及其设计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赣南客家;婚庆文化;产品设计
为了顺应民族化设计的发展趋势,客家婚庆产品在设计时强调现代文化与客家文化的有机结合,以展现客家婚庆文化自身的魅力与价值。
一、赣南客家婚庆文化内涵
(一)明媒正娶
明媒正娶是中国古代汉族的婚俗之一,按照字义解释就是正式通过媒妁之言、纳聘迎娶而到的妻子。出自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现放着保亲的堪为凭据,怎当他抢亲的百计亏图;那里是明媒正娶,公然的伤风败俗。”[1]可以说,在客家人的婚庆当中,媒人是一个灵魂人物。待孩子长大之后,父母托媒人寻找门当户对的人家。只有遵循客家人明媒正娶的习俗,才能获得周遭乡亲的认可与赞同。在客家地区,重男轻女的现象并不严重。因此,新娘出嫁时父母也是给予同等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媒人”在现如今已经十分罕见,但是“媒介”作为婚庆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仍然保留至今。“媒人”是“明媒正娶”的直观体现与有力证据。
(二)哭嫁
哭嫁是赣南客家婚庆的传统婚姻习俗,指的是新娘出嫁时所履行的哭唱仪式活动。哭嫁一般从新娘出嫁的前半个月、一个月开始,部分甚至前三个月就已经揭开了哭唱的序幕。亲族乡邻前来送礼看望,谁来就哭谁,作道谢之礼节。喜期的前一晚上到第二天上轿时,哭嫁达到高潮。这段时间的哭唱必须遵循传统礼仪进行,不能打乱顺序。谁不会哭,就必然受到旁人的嘲笑与讥讽。哭唱的内容既包括代代流传下来的,也包括即兴创作的,主要表达的是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及哥嫂弟妹们的关怀之情,还有对少女时代欢乐生活即将逝去的悲伤和新生活来临前的迷茫与不安。
二、赣南客家婚庆产品类型
(一)生活类
客家婚庆的产品类型多种多样,其中生活类产品指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经常使用到的生活必须品,例如被子、床单、衣服、鞋子、米筛、簸箕等等[2]。虽然赣南客家生活类婚庆产品类型繁多,但是每一样对于客家人而言都意义不凡。例如米筛,米筛是赣南客家婚俗中的一种重要物品,如迎娶新娘到家门口时,需要一个画有八卦图案的米筛将新娘的头部罩住,然后才能把新娘迎进男方家中,寓意平安吉祥。“八卦米筛”是选用一只做工考究的新米筛,背面用红漆画上一个八卦图案,米筛的竹钉要露在外面,寓意出丁发财。当要去迎娶新娘时,就把米筛放在轿子或车的前面,新娘娶回要下轿时,就拿起米筛罩住新娘头上,并念“米筛拿拿高,生子生孙中状元”等吉祥话。
(二)食用类
食用类的婚庆产品顾名思义指的是食品,赣南客家婚庆食用类产品主要包括敬祖的贡品、宴请的食品、男女两家交换的食物三种类型,其中每样食品背后都有着美好吉祥的寓意。赣南客家婚庆食物中最重要的是鸡、鸭、鱼三牲,还有红枣、花生、交杯酒、糖果等等[3]。其中糖果寓意着对新婚夫妇未来生活甜甜蜜蜜的期盼与愿景,红枣与桂圆寓意着“早生贵子”的祝福。喝交杯酒还是婚礼中的保留节目之一,新郎和新娘各取一斟满酒的酒杯,将手臂相互交错,同时饮尽杯中酒。
三、赣南客家婚庆产品设计研究
(一)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赣南客家婚庆仪式所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兼具喜庆吉祥的寓意与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婚庆产品的设计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为了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在婚庆产品的设计上必须将当代潮流元素与赣南客家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而做到与时俱进、一脉相承。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赣南客家婚礼中的红盖头、金秤杆、凤冠已经逐渐被礼炮、礼花、头纱所替代[4]。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人们的审美眼光、要求怎样变化,现代的婚礼仍然随处可见传统中华文化的渗透。例如寓意着红红火火的红包,人们并不会以其他形式去替代它;又例如象征着美好祝愿的花生、瓜子、红枣和桂圆,人们也不会用西式的甜点去替代。
(二)独特的艺术风格
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我国部分新人盲目地追求西洋式的婚礼文化,利用汽车、香槟、同心烛台替代传统婚俗文化中的花轿、女儿红和红蜡烛。近几年,复古风潮席卷而来,部分新人又开始重新追求带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式婚礼。因此,在婚庆产品设计方面,设计师也充分突出了传统中式婚礼的特色。例如在喜糖的设计上,设计师利用聘礼箱替代普通包装喜糖的容器,或者制作穿着古代婚庆服饰的人偶糖盒,巧妙地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现代婚庆产品设计当中,让人们一饱眼福,享受中西结合的视觉盛宴。在喜帖的设计上,大部分设计师还是会利用“双喜”或者“同心”的元素,寄托着对新婚夫妇双喜临门、永结同心的祝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赣南客家婚庆文化底蕴丰厚,将赣南客家婚庆文化运用至婚庆产品设计当中,能够将现代潮流元素与传统民俗特色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赣南客家婚庆产品设计离不开赣南客家传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特色,因此,设计师必须对赣南客家文化有着深入而细致的了解,充分把握现代市场规律以及人们的审美心理和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将赣南客家文化与婚庆产品设计完美融合在一起,将赣南客家传统的婚庆文化得以弘扬与传承。
项目编号:赣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延展性研究,立项时间:2012年11月10号,编号:DB201312021。
参考文献:
[1]刘红艳.传统婚俗文化在现代婚庆用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1.[2]牛玖荣,程玮.论现代婚俗文化下的婚庆视觉传达产品设计[J].美与时代(上),2011.[3]郑重.传统婚俗文化与现代婚庆家纺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1.[4]葛涛.吉祥文化在婚庆礼品包装中的运用[J].上海包装,2014.
第二篇:打响赣南客家旅游文化品牌
打响赣南客家旅游文化品牌
□曾卫平
客家文化是赣南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赣州旅游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载体。赣南客家旅游产业基础雄厚,竞争优势明显。赣南不仅有丰富的客家旅游资源,还有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和宋城旅游文化资源,在各地还有众多的绿色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的分布,产业开发价值极高,各级政府对发展旅游也非常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旅游快速发展的措施,积极引导客家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赣南客家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在产品开发方面缺乏创意,精品旅游景点极少,缺乏把客家文化遗产转变为游客喜闻乐见的产品创意;缺乏对客家文化遗产进行产品转化的包装和创意;缺乏做好保护与开发的创意的情况。如何探寻适合赣南客家旅游发展的新思路,做大做强赣南客家旅游文化品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要做大做强赣南客家旅游文化品牌,就必须在对赣南客家旅游文化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抓住一切有利的发展机会,尽量规避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类风险及威胁。具体来说,两个最大化:一是最大化的凸显发展优势,抓住有利机会做大做强客家旅游文化品牌;二是最大化地避开发展劣势,做大做强客家旅游文化品牌。
目前,赣南客家文化旅游正处于发展的黄金阶段,要将赣南客家文化与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宋城文化等旅游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赣南客家旅游的大发展。
要充分利用赣南客家旅游文化发展的优势和机会,统筹规划好市内客家旅游资源,做好赣南客家旅游文化资源的宣传推介,努力塑造好赣南客家旅游文化品牌。要创新促销方式,积极开拓境内外市场,提高赣南客家文化旅游的品位,将赣南客家旅游文化的精华部分挖掘出来并弘扬光大。在发展过程中可以进行捆绑式包装销售,这样有利于形成最精练、最响亮、最激动人心的差异化品牌。要加大对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设计出具有赣南地方特色、工艺水平高、便于携带、游客喜爱的工艺品、纪念品和土特产品。把文化与旅游的深度交互发展作为共同的目标和任务,推动文化与旅游的完美结合。做好发展规划,明确相关责任,注重旅游景区景点文化建设的前瞻性,科学谋划全市文化旅游产业,找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中的角色,吸引具有战略发展眼光的投资客商,实现赣南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立规范化的旅游合作协调机制和交流活动机制,加强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及时沟通信息,为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三篇:赣南客家围屋导游词
赣南围屋构成了奇异的客家民居人文景观。据万幼楠考察研究:围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其大门门额多有如“磐安围”、“燕翼围”、“龙光围”等题名。赣南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尚存500余座,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以及信丰、安远、寻乌。大的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而最大的龙南栗园围竟达37000平方米,小的五六十平方米。从平面上可分“口”和“国”字形成两大类。其形制多是方围,也有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结构形式则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尚存最具代表性的围屋有龙南关西的新围、杨村的燕翼围、桃江的龙光围、安远镇岗的东生围、定南鹅公的田心围等。
赣南围屋是古代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鲜名防卫特征的坚固民居。围屋外墙厚1米(燕翼围墙厚1.45米),高三四层,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多样的碉堡。为消灭死角,有的在碉堡上再抹角悬挑单体小碉堡。围屋顶层设置排排枪眼炮孔。门墙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还包钉铁皮。板门后多有设闸门,闸门后还设重便门。门顶还设漏以防火攻。除少数大围外,一般只设一孔围门。围屋顶屋多为战备用,并取墙内侧2/3墙体作环形夹墙走廊贯通一气,方便占时人员机动。围屋内掘有水井,多辟有粮草贮藏间,有的还用蕨分,或用糯米粉、红糖、蛋清拌和粉刷墙壁,久困缺粮,可剥下充饥。
赣南围屋绝大多数是方形,四角(少数在对称两角)都构筑强固的碉楼。外墙为坚实的封闭体,遍布枪炮眼口。外形森严冷峻,固若金汤。很明显,它的形象与广州墓明器“坞堡”和鄂州出土东吴“孙将军门楼”十分酷似。
赣南围屋不论小到一边只有三开间的“猫柜”到大至占地11亩多的关西“新围”,它同样都具有坚固的防御功能和宗族群居的亲和性,方围四周都是简单的围屋,一般都有是两三层,也有多至四层者,为悬挑外廊结构。较大围子内部还建有祖厅;更大的则是多层的套围。围子外墙多是河石、麻石、青石、青砖构筑的坚固墙体,厚度甚有达两米者。内部粮仓、水井、排污道等等一应俱全。这种易守难攻的围楼简直就是一个独立王国,一座小小的城池。
第四篇:客家文化
梅州客家文化
梅州除了占极少数的畲族等少数民族和潮汕人外,绝大部分是客家人。在六县一市一区中,除丰顺县外,其它都是客家人口数占90%以上的“纯客住县”。在梅州,你可看到客家人原汁原味的生活习俗。
海外有人将客家人喻为“东方犹太人”,实际上客家人与犹太人相比毫不逊色,同样出了不少影响世界和中国近现代进程的大人物。例如:丁日昌、丘逢甲、叶剑英、范汉杰等革命家;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领带大王曾宪梓、皮革大王田家炳、已故的永芳集团原董事长姚美良等
外地人来梅州,感触最深的要数勤劳智慧的客家妇女。客家妇女堪称中国劳动妇女的典范,“耕、种、樵、臼、炊、纺织、缝纫之事,皆能一身兼之;事翁姑、教儿女、理家政、井井有条,其聪明才力直胜于男子!”
梅州是中国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的重要交汇点,以其独树一帜的客家文化名扬四海,拥有“文物由来第一流”美誉,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一、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积淀,成就了大量客家民居和名人故居。客家民居典雅堂皇,是客家人南迁后的历史文化遗产,风格独特,是中国民宅建筑瑰宝,堪称世界建筑一绝。土楼、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四点金、多杠楼及中西混合式等多种形式,集中体现了中原宫殿式、府第式、四合院式等建筑风格,反映了客家人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变迁。这些民居屹立于青山绿水之间,构成了神秘而绚丽的画卷,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二、梅州是久负盛名的“人文秀区”,是客家历史文化遗产最丰富的聚集地。文化积淀孕育了众多历史名人,留下了具有浓厚教育、文化色彩的名人故居。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黄遵宪故居,清代著名革新派诗人、书法家、曾被嘉庆皇帝誉为“广东第一才子”的宋湘故居,清末爱国革新政治家、洋务活动家、中国近代四大藏书家之一的丁日昌故居,近代著名教育家、诗人、爱国志士丘逢甲故居;清末著名外交家、维新思想家何如璋故居,当代客家最优秀人物叶剑英元帅故居等,名闻遐迩。据全市古民居普查的不完全统计,我市现遗存的各类较完整的特色古民居和名人故居(旧居)约500余处。
三、1994年,梅州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在梅州市范围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4处,古文化遗址398处,古窑址87处,古墓葬179 处,古建筑260处,近现代革命遗址及纪念建筑140处。县级博物馆、纪念馆8座,市级博物馆2座、纪念馆1座,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座。
文物保护修旧如旧重现历史风貌
熠熠生辉的文化遗产是客家地区历史发展的见证,如何让这些饱经沧桑的“见证人”经久不衰,继续发挥历史研究、科学研究和发展旅游等价值,成为市委、市政府打响“客”字招牌的重要内容。位于大埔县城湖寮镇龙岗村的泰安楼,坐落于梅州城区周溪河畔的东山书院等都被列为保护和重修。除了精细的维修工作,我市还组织了具有专业资质的队伍,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丘逢甲故居、叶剑英故居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寨土楼进行制订文物保护专项规划。
目前,全世界客家人公认的纯正客家话是以梅县话为标准音的。在梅州,客家话播音已成为广播电视台的一大特色,《客家话方言词典》也已修
订出版,客家话成了梅州维系世界客家人的重要“情感纽带”,不少阔别故土多年的海外客家人都以“乡音未改”为荣。
围龙式围屋的分布,以客家聚居腹地兴宁、梅县为中心,向周边辐射,衍播东江流域以及环珠江口的深圳地区。围龙式围屋是广东客家民居中数量最多,规模宏伟,集传统礼制、伦理观念、阴阳五行、风水地理、哲学思想、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民居建筑。
围龙式围屋的主体是堂屋。所谓堂屋,即中轴建筑为方形厅堂,最少的为二堂,一般三堂,堂与堂之间以天井相隔,上敞堂为祖公堂,中堂为议事厅,下敞堂进深小,呈长方形,为门厅。堂屋两边有衬祠,一般以巷径隔出明间、次间、梢间和尽间。堂屋两侧为横屋,后面建半月形的围屋连结横屋,半月形内为花头。有二横一围龙,四横二围龙……,最大规模的为十横五围龙。围龙式围屋多依山而建,前低后高,突出中轴堂屋,蔚为壮观。门前为禾坪,前有低矮的照墙和半月形的池塘。围龙式围屋整体呈圆形,犹如阴阳两仪的太极图,寓有天圆地方的意义。
客家山歌: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
客家人爱歌,皆因山歌可以解乏、抒情、言志。客家山歌中最大量最精彩的便是客家情歌,它集中了客家山歌的全部艺术成就,代表了客家山歌中最强烈的人文精神,表现了客家青年男女在爱情上的悲欢离合和忠贞不渝的优良品德。
据专家学者考证,客家山歌继承了《诗经》十五国风的风格,又受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影响,脱胎于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这个母体,是客家人长期劳动和生活中集体创造的民间文艺奇葩。
客家山歌特出名(2006年高级中学的千人山歌大合唱获上海吉尼斯世界纪
录奖)。.广东梅县情歌.世界客都,文化梅州.著名的客家山歌说唱故事:十思量,三斤狗变三伯公等.客家山歌擂台赛。
梅州菜具有鲜明的客家菜肴特色,菜味鲜咸,吃口脆嫩。传统的梅州菜主要为家禽和水产。梅州的特色菜有盐焗鸡、酿豆腐、梅菜烧肉、醋溜鱼、炒子鸭、炖鱼肚等等。另外,当地的客家娘酒也很有名,值得一尝。梅州风光:
五华汤湖热矿泥山庄.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叶剑英元帅故居.阴那山和灵光寺.五指石省级风景名胜区.雁鸣湖旅游度假村。
粤东第一漂——龙鲸河漂流.泮坑风景区.龙岩寺.千佛塔.三河坝烈士纪念碑.元魁塔.华侨围屋.神光山.丘逢甲故居.皇佑笔自然保护区.龙文自然保护区.黄蜂窝茶山旅游区.人境庐.丰溪自然保护区。
五华汤湖热矿泥山庄,位于我国著名的文化之乡,足球之乡,华侨之乡,梅州市五华县转水镇维龙村。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尤其是温泉地矿资源丰富,山庄内有多个温泉露水点,水温高达83oC,从地下2600多米喷出,是我国那至世界罕见之高热矿泉。经国家地质矿产部及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检测,汤湖热矿温泉和热矿泥,含有人体所需的60余种微量元素,可治疗多种疾病,被誉为天下第一泥,天下第一奇。
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位于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广东省梅县雁洋镇,总面积450公顷,是广东宝丽华集团公司饱蘸着祖国茶文化,在青山绿水间浓墨重彩挥洒而就的融茶叶生产、加工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山区“三高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的开放型旅游度假区。
叶剑英元帅故居位于梅县雁洋镇雁上村,距梅州市区33公里,是一幢普通农舍,属于典型的客家围屋。故居室内陈设简朴,有叶剑英当年用过的床
板台凳等生活用品,1989年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缅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叶剑英元帅的光辉业绩,海内外乡亲捐资在故居旁兴建了“叶剑英元帅纪念馆”。纪念馆设有五个陈列室,展出叶帅珍贵照片200幅和生前用过的实物50件。门前耸立着2米高的叶帅铜像。
分别是广东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阴那山位于梅县雁洋镇,距梅州市区45公里,其山巅五峰并聚,称五指峰,又名梅峰,海拔有1297米。天气好的时候在山顶可以看到潮州和梅州。
雁鸣湖旅游度假村位于梅县雁洋镇福村,是在梅县华银垦殖场的基础上,由广东华银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兴建的,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养生健身于一体的梅县旅游度假胜地。
丘逢甲故居培远堂在蕉岭县城北面15公里文福镇淡定村,为两堂客家围屋,是1896年丘逢甲从台湾内度后建造的。“培远堂”三字为晚清著名学者温仲和手书。故居现作陈列室,收藏丘逢甲任台湾义军大将军时亲手任命的义军“诚”字、“信”字营的统带手谕,以及在战斗中缴获的日本侵略军刺刀,并有影印复制的“台湾民主国”国旗及他诗稿手迹。蕉岭县人民政府在其故居旁建有“丘逢甲学校”,又在县城将他在1904年创办的“桂岭书院”修葺一新,并建有“丘逢甲陈列室”和纪念亭。丘逢甲故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篇:论赣南的客家民俗旅游(定稿)
论赣南的客家民俗旅游
摘 要:赣南是客家人形成的重要区域,在这里广泛分布着颇具特色的客家民俗风情,对现代旅游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本文拟从客家民俗旅游价值、旅游地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客家民俗旅游发展的构想。
关键词:赣南客家;民俗旅游
赣南是历史上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区域,也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这里除赣州市章贡区均为客家聚居区,客家人口800多万,占赣南总人口的96%以上。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由于历史上南迁的北方汉人与当地土著的相互交融以及山区的相对封闭性, 这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客家民俗风情,如盛大的传统节日, 丰富多采的饮食、服饰文化,古朴的婚丧嫁娶习俗,古老的宗教仪式,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千姿百态的民间歌舞等。所有这些,构成了独特的客家民俗旅游资源。
一、赣南客家民俗的旅游价值
1.客家民居与旅游围屋是赣南客家人特有的民居建筑,其风格造型为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受到国内外建筑师和文史工作者越来越强烈的关住。特别是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围屋已成为众多旅游者参观、游览、考察、研究等特有的旅游产品。赣南围屋主要以龙南、安远两县最为集中,也最具代表性。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围屋平面多为方形,有“口”字和“国”字两种形式。前者除四周围屋外,围内别无房屋;后者则在围屋内还建有一座带祖堂的主体建筑,是客家人常见的那种府第式民宅。建筑材料多以砖石为主,墙体大多采用俗称为“金包银”的砌法。其外墙厚0.8米~1.5米之间,围屋四角建有朝外凸出一米左右的炮楼(碉堡),并设有炮眼、炮孔,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围屋建筑是时代的写照,是客家人智慧的结晶,构成了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中一道靓丽风景。可开发成具有民俗特色的围屋饭店,使旅游者在享受舒适休息的同时,感受围屋浓郁的乡土气息,领略其中奥妙的建筑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2.客家食俗与旅游由于受中原习俗和当地历史、地理、气候、物产的影响, 赣南形成了品种多样、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客家饮食文化。特别是赣南的擂茶最具风味,其制作工具、原料、方法、功效、风味都别具一格。擂茶有一套称为“擂茶三宝”的工具:陶制擂钵、擂棍(油茶树干制成)、竹篾制成的“捞子”,在制作过程中其三宝缺一不可。擂茶原料由茶叶、芝麻、甘草、花生、大豆、蒜头、爆米花构成。一钵制作完毕的擂茶,集香、甜、苦、辣于一体,茶味真,香意浓,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消痰化气,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效。擂茶在客家山区十分盛行,招待客人,正月新春,大人祝寿,小孩出生等喜庆日子是不可少的。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品尝风味独特的饮食在旅游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是旅游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其目的也绝不仅仅为果腹,更重要的是体验异地风情,获得特殊的感官和精神享受。在开发中可以有适当的表演,或让游客参与食品的制作过程,导游不失时机地介绍客家的饮食特色及有关传说、趣闻,使游客从中得到多方面的享受。
3.客家农耕习俗与旅游赣南客家地区多种植水稻、蕃薯、大豆、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茶、芝麻、麻草、茶果、药材、蚕桑、蔬菜等等。先民多以铲草烧火土和将铲除或拔下的杂草在水田或畜栏内呕腐以充肥料,这种原始的积肥方法如今仍在使用。提水灌溉工具还保留有古老的辘轳、龙骨车、筒车。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这些农事习俗、生产工具和灌溉工具,对旅游者特别是城市中的中小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如能参与到其中,手拿锄头或镰刀,脚踏龙骨车或与客家人“同劳动”,必将给旅游者带来兴趣和新奇的感觉。可推出“田园风光游”、“农家生活游”,让游客在领略客家地区田园风光的同时,亲身体验一下客家人的农事生活。
4.客家节日民俗与旅游赣南客家民俗节日众多,如过年、立春、“吃完七种羹,各人做零星”的年初七,元宵节、天穿日、惊蛰、春社、花朝日、清明节、立夏、四月
八、端午节、六月
六、入伏、中元节、尝芋、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冬至。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活动内容,如舞龙灯、舞狮子、舞茶灯、踩高跷、跑旱船、饮酒吟诗作对赋词,扭秧歌、观灯、花会、龙船竞渡等。客家人的节日民俗是最具旅游价值的,可在不同季节组织游客观赏或参与客家人节庆活动,并由导游人员详细讲解这些习俗的意义及有关神话传说。
5.客家婚俗与旅游客家人的婚姻观念是传统的“传宗接代”,而且定要“明媒正娶”、大办酒席。婚姻的方式依照古制要经过“六礼仪式”,即说亲、送定、报日子和送聘金、盘嫁妆、接亲与送亲、拜堂与闹洞房。这是客家人结婚的六个程序,而每一个仪式都有特定的习俗、热闹的场面和深刻的含义。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如“送灯打甄盖” 是赣南客家富有特色的一项喜庆活动,他既是春节期间舞花灯、闹元宵的内容之一,又是客家婚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婚之后,新媳妇娘家及族亲好友,都必须向新婚夫妇敬送一盏“麒麟送子灯”,祝愿新婚夫妇早生贵子;而婆家除隆重接待宴请来宾之外,当晚还必须举行赞、唱、玩、闹“打甄盖” 的活动。婚俗旅游除了观赏也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可开发出由客家男女青年表演,从接亲到拜堂、入洞房的整个仪式和过程, 或者让游客扮成新郎或新娘亲历其中的某些仪式,让游客再做一次新郎或新娘,这样定会使游客兴奋不已。
6.客家宗教与旅游客家人的宗教信仰,除传统的佛教、道教之外,还有众多的民间俗神。据不完全统计,寺庙、道观在赣南客家地区的分布达2千多座。客家人除了主祀神外,还祀有五花八门的鬼神,一同供奉在寺观庙堂里面。有庙有神的地方都有庙会活动。赣南客家地区的许多村落或社区每年都要举行一到二次定期的庙会活动,会期达七八天至二十天之久;而且整个庙会活动盛况空前,规模之大出人意料。如游神是庙会活动的一个最主要的节目,有鸣锣、鼓乐、彩旗、花灯、船灯、龙灯、台阁、放铳,抬着神像沿街或沿乡村田间游行,浩浩荡荡, 爆声连天,甚是壮观。庙会由于举办的活动比较丰富,因而会吸引众多的游人赴会,游人来了就要吃、住、行、游、购、娱,这样势必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样庙会活动又成为游览、商贸交易的盛会。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从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客家人的庙会活动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利用庙会旅游来吸引游客达到发展经济、繁荣市场的目的。
7.客家文艺民俗与旅游赣南客家民间文艺内容非常丰富,有深情的山歌,清脆、抑扬的唢呐,丰富多彩的灯彩,以及采茶戏、舞龙灯、舞狮、打花鼓、踩马灯、诗歌、传说故事等丰富又独特的文艺民俗。客家文艺民俗在旅游业中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由于它是有形的、潜在的、可以移动的,较之其他旅游资源在内容上更接近客观现实,易于游客接受。它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又可以提高游客的鉴赏水平,陶冶情操,从而增进对客家民俗文化的认识、了解。因而,赣南客家文艺民俗可以开展多种旅游项目,如“客家文艺艺术专题旅游路线”,“客家文化艺术节旅游”,及组织大型的客家灯彩舞会,灯舞、船灯舞、采茶舞、茶蓝灯舞、龙灯舞、贝壳舞、秆龙灯舞、鲤鱼灯舞、麒麟送子灯舞。
二、赣南客家民俗旅游的地位
1.民俗旅游极富魅力据旅游部门的资料,在一次抽样调查中得知,旅游者心中的旅游第一吸引物,认为是风光名胜、文物古迹的占37%, 认为民俗风情的占63%。可见,目前旅游市场消费正向高层次发展,旅游者不仅仅满足于观光、度假式的旅游,而更注意在旅游中寻找差异、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满足猎奇心理, 从中获得多层次美的享受。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所以,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差异性、独特性、趣味性、知识性是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动机,而最能够全面满足这一需求的吸引物,无疑是民俗旅游。
目前,民俗旅游活动,在各地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成为各地旅游资源的重要组织部分。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台湾台中高山族文化村,闽南泉州鱼村乡俗旅游,赣北鄱阳湖渔船婚礼观赏游,香港宋城文化游等都是很好的实例。赣南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在相当程度上还处于“藏在深山人未知”的待开发阶段,丰富的客家旅游资源还没有充分地开发和利用,甚至许多县(市)具有旅游价值的客家民俗旅游资源正在被同化甚至在消亡。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各级政府、旅游部门,没有把旅游业当作一项产业来抓,没有深入了解当今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没有了解开发客家民俗旅游文化的深厚内涵及其价值,而把开发重点主要放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上。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客家民俗旅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吸引力,如能得到及时、合理、充分的开发,必将丰富赣南旅游的内容,提高旅游文化品位,增强旅游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对赣南旅游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赣南旅游资源的优势比较旅游资源就其内容来说,大致可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三大块。自然旅游资源是天然的,是永恒的,与各地自然条件相关,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历史的沉淀物,它具有历史性和局限性特征。
从赣南自然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自身价值评价体系、数量、吸引能力、组合状况、区内分布、知名度、环境容量等因素分析,与本省及邻近省区的旅游资源有一定差距。如:从自然风光来看,具有较大的吸引力、高知名度、较大旅游市场和环境容量的有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鄱阳湖、广东丹霞山、福建武夷山等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赣南由于缺乏这样的旅游区,虽有安远三百山、龙南小武当山、上犹陡水湖,但目前只能满足区内旅游者的需要。从历史文化古迹来看,赣州通天岩是全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区,可以说有较高的知名度。然而,其环境容量较小,景观单一,不能形成较大的接待能力,加之在景区内由于缺乏保护措施,使得一些石窟、石刻面目全非,从而降低了其观赏、研究的价值;瑞金市有多处全国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其历史发生的时间长,景观地域组合较低,适应范围较小,所以也不可能形成较大规模的接待能力。然而,赣南客家民俗旅游资源评价的体系中却占着绝对优势。
一是内容丰富,类型齐全,从衣、食、住、行的物质文化,到生产、交易、消费、生活的经济文化至婚丧礼仪, 岁时节令的社会文化等都表现出其丰富多样的类型。二是分布广,而又相对集中,在赣南各县(市)、乡、村、寨均有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分布,如客家围屋多集中于龙南、安远、定南等县;宗教庙会活动多集中于石城、宁都;门榜多集中于上犹;客家山歌、唢呐多集中于兴国、于都;客家食俗、婚俗等则在各地又表现出不同的特色。这样对于组合客家民俗游旅游路线,丰富旅游路线的内容非常有利。三是适应范围广, 无论什么层次的旅游者,无论国内国外旅游者,都能参与到其中。四是旅游容量大,赣南面积为3.9万平方公里,客家民俗文化就生长在这块土地的村村寨寨,构成了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分布广的特点,因而能够形成较大规模的接待能力。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五是赣南客家人热情好客,对发展本地旅游经济的积极参与态度高,这样为旅游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对于赣南旅游业来说,应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在自然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存在差距的情况下,应调整赣南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路及旅游投资方向,重点把客家民俗旅游资源作为自己的优势来开发建设。
3.广阔的客源市场客源市场的分析是评价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客家人的分布在全球辐射了6大洲60多个国家与地区,总人数6000多万,其中国内客家人约5500多万,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南、福建闽南、广东粤北、广西、四川、海南等地。这里是客家人的发祥地和聚居地。海外客家人约500多万,主要分布在我国港澳台地区、东南亚、澳大利亚、日本、瑞士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分布于海外500多万客家人是我们的客源市场。对赣南客家人来说,天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往往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然而恰恰是在这些不起眼的凡人琐事中,蕴藏着浩瀚似海的,对国内和国外旅游者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资源。赣南为客家发祥地和聚居地,对于在海外的客家人来说,这里是他们寻根问祖、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的重要目的地。
三、赣南客家民俗旅游的发展构想
1.注重“客家”名称的渲染名称是视觉识别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视觉传播信息,在人们的记忆中具有较高的回忆值,同时它也是对外形象的基本要素,人们一般首先从名称中来认识和区别事物。因而,“客家”名称应重视在各种产品、商品、食品、企业、公司当中的运用,如:兴国卷烟厂生产的“客家”香烟, 石城酒厂生产的“客家”酒酿,赣州“客家”汽车出租公司等都带有浓郁的客家文化气息。同时还可推出如“客家”宾馆、“客家”旅行社,“客家”学校,“客家”医院,“客家”公园等,从而引起游人注意。让他们通过各种感官了解和熟悉“客家” 这一名称概念,达到传播、宣传和广告的效果。
2.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应注重高品位开发客家民俗旅游资源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在开发中要有自己的特色。应突出传统性、古朴性、乡土性,真实地反映客家民俗的历史与文化。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切忌那种标新立异、生搬硬套、低格调、歪曲民俗文化、传播封建迷信活动等文化糟粕的出现。可通过建立“客家民俗村”将各种客家民俗文化精华集于一村。
3.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外来者的涌入,异族以及同族异地的文化、思想意识、生活习俗随之而来,赣南客家民俗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导致客家民俗风情的独特性被逐渐同化、削弱。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如赣南客家民居原多为风格独特的围屋建筑和府第式建筑,而如今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疑土的现代砖房;客家服饰的传统特征是儿童服饰以狮子风帽为特色,客家妇女盘、系罗帕、穿花边大襟衫、围裙、绣花鞋, 配以腰链和牙牌、手镯等银饰,而如今穿传统服饰的人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现代服饰。保护措施:一是建立“客家民俗博物馆”、“客家民俗文化村”,采取封闭性保护措施,防止被同化;二是利用录像、录音、摄像等方式记录客家民俗的民居建筑、舞蹈、婚俗、庙会、节庆等民俗活动,防止流失。
4.赣南客家民俗旅游开发的类型
(1)客家民俗观览型开发。主要以客家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要形式,开发客家民俗博物馆、客家民俗文化村,以实物、图片、文字、影像、导游讲解来介绍客家人的民俗风情。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在旅游路线的设计中可作为路线的第一个节点,使游人可以集中观赏各类客家民俗风情,初步了解客家民俗的文化,掀起旅游中的第一个高潮,提高游兴。
(2)客家民俗参与型开发。亲身体验民俗风情,感受浓郁的民俗气氛是民俗旅游的最大魅力。开发赣南客家民俗中的歌舞戏、庙会活动、擂茶的制作,工艺品的制作、种植、节日民俗活动等让游人参与到故事中,同客家人共同游戏、生活和劳作,过一次异乡情调的生活,让游人留连忘返。
(3)客家民俗休闲型开发。以度假的形式,让游人在客家山村、山寨、围屋中小住数日,从而对客家人的衣、食、住、行有亲身体验,对客家人的文化加以了解。可以推出“客家田园风光游”、“客家文化研讨游”、“客家围屋农家游”、“客家寻根祭祖游”等旅游项目,使每一个旅游者到赣南后不虚此行,获得多层次、高品位的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