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国名人在台湾(图)
民国名人在台湾(图)
民国名人在台湾(图)
1956年7月,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访问台湾,张群(右)陪同蒋介石夫妇接待。从1928年南京政府成立后,张群即掌握对外工作的实权,尤其是当时十分重要的对日关系。1935年张群任国府外交部长时,对日本采取较强硬的主场,并在随后8年抗战中,对日本与汪伪政府积极斗争。
1936年底,“西安事变”前夕,陈诚等国民党要员随蒋介石赴西安,准备进行第五次“围剿”的最后攻击。“西安事变”爆发后,全员遭东北军扣留,幽禁于西安全家巷仁寿里五号,俟事件落幕后,被扣大员等合影留念。前排右为陈诚。
1979年,蒋经国(后排右二)与陈立夫(左二)的家属及友人合影。
1957年,民国元老于右任欢度78岁华诞,由其子和孙女奉待在旁。于右任,陕西泾阳人,光绪年间举人,却因倡言革命遭通缉,赴上海。
1958年,胡适博士与于右任相见欢。这一段时期,中国大陆发起了大规模的清算胡适思想的运动,胡适响应说:“那时我觉得世界上二、三百年来有一种公开的趋向,朝科学民主这个方向走,朝新的科学方法走。”
1967年,国画大师张大千在台北历史博物馆展出56张画作。
50年代,蒋介石参观军事演习,戴着墨镜,手托着脸腮,展露笑容,颇有几许春风得意;尽管这十年间,台湾海峡仍持续爆发零星的海空战事,但全面战肇的可能性逐渐降低,台湾社会也呈现平稳的发展,国民党开始把更多的资源转向经济发展,“反政大陆”成为纯粹的政治口号。
1958年,伊朗国王巴勒维来访,巴勒维政权为传统世俗皇权,以铁腕统治国家,并大量引进西方的的商业、教育与文化事业,迅速推动国家的现代化。
1956年,蒋介石、陈诚面见美国参议员哈瑞斯等人。50年代,受到国际冷战格局的影响,美国与台湾的关系亲密异常,美国不仅在台湾有大批驻军,许多国会议员、军事将领、教育、文化、体育乃至娱乐团体等等亦络绎不绝地来台,对台湾的社会文化影响至钜。
1958年,陈诚接待伊朗国王巴勒维,由于身为副元首,陈诚也身负主要的对外工作,接待重要的外宾,如约旦国王胡笙、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南越总统吴廷琰等人,1961年陈诚应邀赴美,与美国总统肯尼迪、副总统詹森会面,为陈诚生平最重要的外交之旅。
1963年,陈诚与来访的香港电影导演李汉祥笑谈,早期港台的电影人才多来自上海,李汉祥以拍摄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轰动一时,其主题曲传遍大街小巷。
1965年,陈诚因肝癌病逝于台北,享年68岁。图为蒋介石手挽“革命事业尚在共同完成阶段,竟夺我元辅岂无天乎,光复志节已至最后奋斗关头,那堪吊此国殇果有数耶”,口气几分悲凉。
1955年,何应钦将军与同僚打侨牌自娱,事实上,他穿著正式,颈上系着领花,刚出席完一场婚宴回来,生活相当悠闲。何应钦生于1889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黄埔军校成立时,何应钦被蒋介石任命为少将总教官,长期追随蒋,成为国民党军界元老。
1963年,国民党元老孔祥熙过80岁生日大寿,何应钦特别前来祝寿,并且开心地分享了糕点,孔祥熙为山西太谷人,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与宋美龄的大姊宋霭龄结婚,故与蒋介石为姻亲关系。
1985年,何应钦(中)与日本前首相岸信介(右)及前首相佐藤荣作夫人(左)餐叙,后为台湾著名高尔夫球名将。岸信介为日本战后重要政治人物,具有浓厚的右翼色彩,在“反共”的旗帜下,与在台国民党要人关系十分要好。
1962年胡宗南过世,蒋介石出席其葬礼。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进入太原,驻守西安10多年的胡宗南仓皇撤兵,并在1950年3月由西昌逃来台北。
1955年,白崇禧将军与杭立武先生交谈。白崇禧字健生,出生于广州桂林的一个回民家庭,与桂系头号人物李宗仁同乡,后考上保定军校,毕业后加入桂军并且逐渐展露军事才干,为广西的统一做出贡献。1926年桂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
1967年,日本前首相岸信介访问台湾,张群代表蒋介石到机场迎接,两人亲密地拥抱。张群晚年曾撰写《我与日本七十年》,详述他个人由青年时期留日到抗战到台湾时期的对日工作,是重要的现代史料,尤其抗战这一段更是民族历史的见证。
1968年,张群为孙子们拍照。张群重养生之道,酷爱家庭生活,他写过一本书《谈修养》,分“养身”、“养心”、“养慧”、“养量”、“养望”等5部份。
1952年,辛亥革命元老吴稚晖在台湾与老友重逢,倍感愉悦。严格来说,去台湾的蒋介石应算是国民党第二代,真正与孙中山同辈的元老似乎只有吴稚晖。
1953年3月,吴稚晖病逝前弥留的状态。就其一生的成就,吴稚晖学贯中西,臻力教育,胡适称其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四大反理学思想家之一。196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三届大会举荐其为“世纪伟人”。
50年代初,台湾总统府资政吴铁城在华侨协会会员大会上致词。吴铁城,广东中山人,早年曾参加孙中山的反袁斗争,后与蒋介石站在一线,北伐战争期间曾赴东北劝张学良易帜,受到蒋极大的信任。
1993年,年龄103岁的郎摄影大师郎静山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举行特展,展出八十年在国际上得奖的摄影作品外,还有大师的书法与绘画作品。1949年郎静山去了台湾以后,继续推广摄影艺术,广植桃李,对台湾的摄影艺术教育影响深远。
50年代,影星胡蝶来台,虽不再是红颜粉黛,却是风韵犹存。胡蝶,1908年出生于上海,16岁入中华电影学校,1928年进明星电影公司,主演了轰动一时的《火烧红莲寺》、《啼笑姻缘》、《空谷兰》等名片。
1961年前北大校长蒋梦麟(右一)与夫人徐贤乐女士(右二)新婚燕尔,好友顾维钧年妇(左
一、左二)前来新居串门子。蒋梦麟,浙江余姚人,1908年赴美国加州大学留学,为同盟会在旧金山办的《大同时报》撰写文章,后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1964年,辅仁大学校长于斌赴罗马出席天主教大公会议后返回台湾,受到年轻教友的迎接。
70年代初,在台北居所读书写作的林语堂博士。1949年后,林语堂住在美国,继续文学创作,1953年曾短暂到新加坡协助创办南洋大学,后又游历欧美、中南美洲等地,1966年终于来台定居。
第二篇:解读名人传记,感悟民国历史
数风流人物,悟民国历史
——高一历史近代史“西安事变”教学案例
西安事变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专题《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中的一个小问题,作为衔接抗日救亡运动和全民族抗战两个专题的纽带,这一历史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内容中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转折点。在老人教版的教材中,西安事变作为一个重点内容做出详尽充分的讲述,图文并茂,资料丰富。新课程改革后,人民版教材中只是用一段文字对西安事变的来龙去脉做了概括性的总结。如何激发学生对民国历史的探究兴趣,用巧妙地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民国历史大背景下分析问题,是我在这个小问题讲述上的主要目的。
为此,在课前预习阶段,我做了大量的资料查阅工作,初步列出课前导读单的关键字词及参考书籍,包括《张学良回忆录》《蒋介石日记》《张学良传》《杨虎城传》《蒋介石传》《蒋介石大传》《国殇》《才智·胆略·人格的较量:战场上的毛泽东与蒋介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 《四大家族》《宋氏三姐妹》《宋美龄大传》《何应钦传》《周恩来传》《张学良及其西安事变回忆录》等民国时期风云人物的传记,将这些书单在专题分组中告知学生,并且明确分配各小组任务。除此之外,学案教学在本校大力推广,利用学案提前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也为本节课的顺利展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一、激趣与导入
学生活动:分组自由讨论西安事变的来龙去脉
教师提示交流:涉及到哪些历史人物,讲讲他们的故事?张杨二人为什么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和国民政府在西安事变中能够和平解决?
师:西安事变的主要发动者是谁? 生:张学良,杨虎城
师:你们了解张学良和杨虎城吗?
生:学生分组,小组代表发言人介绍张杨二人
学生甲:张学良,国民大革命时期张作霖之子,著名的爱国人士,积极倡导国家统一,“东北易帜”的主导者,蒋介石的得力助手,“九一八事变”中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执行者,西安事变的主角。身负家仇国恨,西安事变后移居美国,后去世。与赵四小姐有一段传奇的 爱情故事,和宋美龄、蒋介石关系甚好。
学生乙:杨虎城,抗日英雄。陕西蒲城人,出生贫苦,有革命意识时年仅15岁,与张学良一道发动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迫害致死。
师: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 生:为了逼蒋抗日
师:(板书)西安事变的目的,逼蒋抗日
二、探索与发现
师:你认为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逼蒋抗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活动(小组形式):
交流:学生通过以前看过的影视片和部分资料,展开多种形式的讨论
生一:我们组认为主要是西安事变中,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人的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推动作用。
生二:我们组主要归纳了这一时期日军的侵华事件,认为张杨二人逼蒋抗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日军的大规模入侵是主要原因。
生三:我们组结合张杨二人的传记,并且参考了一部分蒋介石日记,认为逼蒋抗日主要原因在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与张杨二人接受的中共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相悖。
师:从刚才的交流中,你发现了什么?比如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发生的背景 生一:应该从事件涉及人物入手; 生二:从时代最突出的矛盾分析
生三:应该考虑到事件涉及的各个方面,比如国际背景、国内背景、主要人物的活动、思想领域的变化、主要矛盾的变化、等等。
生四:除此之外,事件的对立力量也应该分析,比如分析西安事变的背景,必须也要考虑到国民政府内部的分化,例如汪精卫、何应钦等人的活动。
师:请同学们下去之后查阅有关汪精卫、何应钦、陈璧君、宋氏三姐妹的相关资料。从刚才大家的交流中,我们发现都可以把历史人物当做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来解读,尤其是历史上的关键人物,他们所作出的选择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我们在学习民国历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评价历史人物做到客观公正,感受历史人物对于我们自己人生的极力促进作用。
师:同学们,民国历史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众多,他们有的取义成仁,有的刚正不阿,有的善于周旋,有的风流倜傥,有的博闻强识,有的气度不凡。这些人可能是我们以前认为 的“汉奸”,“卖国贼”,有的一直是我们心目中的民族精英,请同学们课后多多利用历史人物传记,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迁移和应用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会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阶层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学生尝试完成问题:“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学生小组讨论:
生一: 主要原因在于时代背景为中日矛盾是中国社会当时的主要矛盾,民族矛盾突出。蒋介石本人也认识到了抗日的重要性。
生二:如若不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亲日的何应钦可能做出更多不利于抗日的事情。生三:中国共产党认为联合蒋介石政府抗日是结成抗日统一战线的重要步骤。比如周恩来发表的谈话。
生四:国民党方面宋美龄、何香凝、孔祥熙等人积极奔走,为营救蒋介石与周恩来、毛泽东等人谈判。
生五:美国的支持,美国人也希望国共两党这个时期合作,共同抗日。师:那我们可不可以将这些因素都归纳起来? 交流(略)
四、拓展与延伸
教师提出问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学生分组交流: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表明了哪些历史信息?
生一:张学良和杨虎城放了蒋介石,蒋介石表示抗日,表明国共两党又要合作了。生二:国共两党都以民族利益为重,说明抗日是当时时代的主流
生三:亲日的政权越来越多,以何应钦、汪精卫、伪满洲国为代表,说明日本人的侵略已经危及到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生四:两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结成指日可待
2、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交流:(略)
师:从刚才的交流中,那又有什么发现? 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意义,应该从不同角度分析。
师:对,我们分析历史事件的意义,首先要抓住涉及到的各个阶层。其次,要从事件发 生的主要目的入手,分析它最初的影响力,比如说西安事变,主要目的是联合蒋介石抗日,那最初的影响就是有利于抗日力量的壮大;再者,我们要抓住一个历史事件的特殊之处,国共两党对立是主流,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说明两党又有了一致的利益,即对付共同的敌人日本,西安事变标志着国共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最后,我们要分析历史事件深层的影响,这一阶段,共产党一直致力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建,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保障,所以说,西安事变最深层次的影响是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3、讨论:如何认识蒋介石?(学生积极回答,热烈讨论)全课小结:(略)
师:通过一节课的探索,你有什么收获? 生答(略)
案例分析: 在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传统课堂一般包括五个教学环节: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这几年来,苏联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虽然不断有所变化,但仍由这五大部分组成。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接受知识的情况,知识的传授主要是教师的讲述,学生记忆并理解;当学生的反馈情况超出了教师教案的范畴,教师就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甚至为了达到教案上预设的标准答案,不惜抹杀孩子们的创造性,直到学生回答问题时标准答案浮出水面。本课依托新课程理念,利用高效课堂在本校的推广,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讲课堂教学分成“激趣与导入”、“探索与发现”、“迁移和应用”、“拓展与延伸”四个基本环节,让学生在猜测、探索、验证、交流等活动中自主学习,探索新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激趣导入,让学生乐于学习历史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主要给学生大量介绍历史人物,让学生对历史事件中的人感兴趣,坚持人本主义思想,将历史人物和学生这个主体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的感知能力。
我在《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个体经验出发,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动机和兴趣,组织学生课前进行资料的查阅,了解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采用“激趣与 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基本知识,来替代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复习”这一环节。
在学生讨论西安事变的目的这个问题时,学生已是兴致盎然,非常乐于探讨历史,这就源于课前导学单的作用,让学生对历史人物有所了解,有所思考,才能真正让学生走进课堂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二、探索发现,让学生善于思索历史
教学中普遍存在轻视教学过程的现象,以前的教学模式,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得出固定的结论。结果与过程的割裂,使得学生单纯依靠死记硬背和纯知识的记忆,历史学习变得枯燥而乏味,学生感受不到历史学习的实际意义。《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提到:“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新课程的这一理念,就在于强调了历史结论的来源,是学生的探索和思考,是学生多角度、多形式、多层次的领悟,而非简单的归纳和概括。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们需要涉及学生感兴趣、具有实际价值的教学情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料,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历史教学联系起来,与学生展开面对面心灵上的对话,尊重学生个人对于历史的认识,积极地探索和发现历史规律。这节课,在“探索与发现”中设计了两个层面的研究:
1、学生讨论西安事变中为什么要逼蒋抗日。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不同的看法,引发争论。教师评议并且引导学生归纳分析历史事件时代背景的思考角度。学生不同角度的分析都可以看做是学生课前研究的成果,都是学生个性的展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思考成果,让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这样分析,自己思考的角度和立场是什么,这样的历史教学,就变成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反省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保护了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自尊心。
2、利用学生引发的争议,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归纳的角度,尽可能更多角度分析历史背景,认识时代的特征。让学生在历史背景分析中抓住主要人物所代表的阶层及其目的,把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带入了一种更高的境界,课堂上学生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探究兴趣,不再把学习历史看成负担,增强了学好历史的信心,享受着学习历史的乐趣,学生动手操作,使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等都得到很好的锻炼,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给学生探索的机会,也是给课堂生成问题、提升认识的机会。利用学生创造的素材挖掘内在的知识,正是我们注重课堂生成和尊重学生的重要表现。从学生的发现中,不难看出学生善于实验历史,完全能通过历史活动探索问题的本质。
三、迁移应用,让学生精于实践历史
在探索和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应在知识应用中强调应用历史的意识;不仅要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还要让学生去发现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精于实践历史。
在学生探索发现历史规律后,引导学生应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即思考“为什么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与他人合作。同时鼓励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力图领会理解他人的想法,把别人的思路同自己的想法联系起来,反思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之处,认知自身解决问题存在的思维漏洞。
实践表明,把历史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应用,有利于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拓展延伸,让学生勇于研究历史
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教学中学生的情意因素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在学生发现了历史规律、能比较熟练的应用后,他们必然会产生新的欲望,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时,我们应适当地提供一些材料,来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动机。
在这次课堂教学中,拓展延伸部分解决了三个问题,三个问题层次不断提升。第1个问题主要是培养学生从历史表象整合历史信息的能力。第2、3题,属于扩展应用类题目,让学生研究、辩论,得出更多的理性认识。
拓展延伸,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促进素质教育等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勇于共同研究问题,探求历史的奥秘,可以开阔思路,培养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小结: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民国,是一个人才辈出、思想活跃的时代,代表着中国打破旧制度、创造新秩序的初步探索。作为“三观”正在形成还未定型的高中生,应该努力发挥杰出历史人物对于其人生的正面影响,用历史人物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学会积极的评价历史人物,并且更好的指导自己的人生规划。
总而言之,整个课堂教学用“激趣与导入”、“探索与发现”、“迁移和应用”、“拓展与延伸”四个基本环节,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将学生历史学习和自我认知紧密联系。在学生主体在认识历史人物的过程中感受时代特征,抓住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影响力,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阶层、不同环境下理解并归纳历史事件的各个要素,将课堂探讨推向一个 新的高潮。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历史人物,既提升了其参与课堂的热情,释放其学习历史的激情,又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历史人物对其人生规划产生了影响。在课堂探讨这一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丰富自我认知、完善思维角度的积极性,又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创造欲望,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品质的形成。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谈到:“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培养这一意识,主要依靠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理解,转变其对历史学科长期以来认为只是单纯记忆应付考试的观念,让学生发现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历史的“影子”,从分析历史事件中归纳历史事件的认识角度,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习历史和应用历史思维结合在一起。
(作者简介:张洁,女,汉族,陕西宝鸡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现任教于陕西省凤翔中学,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
第三篇:典藏:中华民国图文大事记之民国十二年(图)
典藏:中华民国图文大事记之民国十二年(图)
典藏:中华民国图文大事记之民国十二年(图)题记:民国十二年,即1923年。农历癸亥年,猪年。日本大正十二年;越南啟定八年。
1月1日彭湃领导的我国第一个县级农会—海丰县农会成立。1月4日王正廷
张绍曾王正廷辞北京政府国务总理职,黎元洪特任张绍曾为国务总理兼署陆军总长。1月13日北京政府外交部向苏俄代表团抗议苏俄政府封闭伯力、驿马站等处华商会。18日,再次抗议。1月23日上海美资奥斯邦电台首次播音,开创上海无线电广播的先河。1月26日孙中山和苏俄全权代表发表联合声明,越飞代表苏俄政府对孙中山表示全力支持。越飞于上年8月抵北京,此后,一直与孙中山保持通信联系。本月17日,越飞到达上海,随即和孙中山会谈。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为成立总工会遭军阀政府武力禁止而举行全路工人大罢工。京汉大罢工。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要求成立总工会。2月7日在郑州遭到军阀吴佩孚、萧耀南的残酷镇压。2月7日吴佩孚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对汉口江岸、郑州、长辛店等地罢工工人进行血腥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2月7日英勇就义的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2月15日英勇就义的京汉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2月21日孙中山重返广州,组织陆海军大元帅府,于3月1日任大元帅职。1923年2月,孙中山重返广州,就任大元帅
2月24日8国驻华公使照会北京外交部,要求庚子赔款按金价折付。3月杨仙逸制成革命军首架飞机,并在广州大沙头机场试飞,同时举行命名仪式。飞机有两个坐位,除飞行员外还可坐1人,虽观者甚众,却无人敢登机一试。随同孙中山出席仪式的宋庆龄,毅然登上飞机,结果试飞成功。为了表达对宋庆龄勇敢行为的敬意,飞行员联名请求用宋在美国读书时曾用过的英文名字“Rosmonode”(洛士文)来命名该机。以后生产出来的同类飞机便称为洛士文式飞机。曾被孙中山誉为“革命空军之父”的杨仙逸,是同盟会会员。曾赴纽约,专攻航空技术。3月17日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大本营参谋长。4月北京迫于其他外商和英国公使的压力,以触犯电讯条例为借口,取缔上海奥斯邦电台。中国境内第一家无线广播电台开播不到3个月便告夭折。5月1日日本政府提取一部分庚子赔款用作中国留学生学费。5月6日震惊中外的“临城劫车案”。这天凌晨,在山东峄县抱犊岗落草的土匪孙美瑶率号称“山东建国自治军”的众匪,折毁了津浦线临城至沙沟之间的铁轨,拦劫国际联运京沪快车,将中外旅客70余人(其中外国旅客39人,1英国人被打死)虏至地势险要的匪巢抱犊岗。临城劫车案陈调元案发后,北京政府大惊。英、意、法、比、美5国公使连续向北京政府提出最严厉抗议。美国甚至提出向中国出兵,日本报纸亦挑唆各国组织联军共管中国铁路。9日,5国公使限北京政府3日内解决人质问题,否则将每隔24小时要求加赔款若干。小小抱犊岗一时成为中外瞻目的焦点。北京政府急与山东督军田中玉会商对策,决定抚巢并举,一面派人与土匪谈判,一面派兵围攻抱犊岗。此时,时任苏鲁皖豫剿匪总司令的陈调元从枣庄中兴煤矿公司总经理吴可璋处得知孙美瑶有受招抚之意,乃自告奋勇,愿与匪方谈判。此时官匪谈判正陷于僵局,围攻抱犊岗也未能奏效,陈之举当然受到欢迎。陈调元从他平日结交三教九流之经验,软硬兼施,终于打破僵局。6月13日,所有人质均被释放,外俘全部返回上海,孙美瑶等众匪被改编为一个旅。陈调元因参与解决此事而一时中外闻名,被称作“黄天霸式的英雄”。山东督军田中玉却因此案而丢官。5月24日共产国际给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发出指示,要求中共把土地革命和农民问题入在首位。这个指示由于路途耽搁,7月18日才传到中国。此时,中共三大已结束1个月。5月28日上海同济医工专科学校改名同济大学。6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会议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李大钊手书,解释中国共产党员以独立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政策。6月13日大总统黎元洪以向国会辞职为名,出走天津。6月15日因黎元洪被迫离京、张绍曾内阁解体,国会议员475人电请孙中山“复总统职”。6日,拥曹派直系阁员高凌霨等以黎侵越内阁职权为名,逼迫总理张绍曾带领内阁集体辞职,使黎难以发布政令。8日,1,000多流民组成“公民团”集会要求黎元洪辞职。12日,军警军佐和“公民团”围困黎宅,徹夜不散。自张辞职后,黎曾请求顾维钧、颜惠庆组阁,以恢复政令,但两人均不应允。6月15日中共理论刊物《新青年》季刊在广州创刊,瞿秋白任主编。《国际歌》中文词曲在创刊号首次刊出。6月17日孙中山特任蒋介石为大元帅行营参谋长。6月26日北京故宫发生大火,燃烧6小时,焚毁130多间房屋,损失巨大。1923年6月26日夜,故宫一场大火突然发生,把满藏珍宝的建福宫附近一带宫殿,烧成一片灰烬。内务府为救火者发酬劳费,此为收领人步军统领王怀庆的致谢函。救火酬劳费分配清单。
7月中共中央发表第二次对时局的主张,提出打倒列强、打倒军阀等口号。7月3日英国提议国际共管中国。由于北京政府治下法律废驰、财政紊乱,地方势力割据、盗匪焚掠横行无忌,致使中国国际地位每况愈下。各国驻北京外交团遂商议国际共管中国。今日,英国政府正式提出所谓“补救中国乱局办法”,美国政府对此提议表示反对。7月12日蒋介石辞去大本营参谋长职务。7月15日 溥仪下令遣散全部太监,共计1,734人,仅留年老太监15名分守宫中紧要大门。7月27日苏俄代表团通告大元帅府外交部,撤回越飞,以加拉罕为远东总代表。8月鲁迅第一部小说集《呐喊》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8月16日蒋介石率“孙逸仙博士代表”由上海启程,赴苏俄考察。蒋介石任团长,成员有沈定
一、王登雲、张太雷等。这是国民党第一个访俄代表团。9月2日,代表团抵达莫斯科,受到热烈欢迎,在俄期间,代表团考察了苏俄的军事、政治、党务各方面情况,并洽商了苏俄援助中国等问题。11月25日,代表团出席共产国际执委会会议,蒋介石作了关于中国革命状况及国民党内部情况的报告。9月苏俄政府委任鲍罗廷为常驻广州代表。9月2日苏俄代表加拉罕抵北京,各界人士前往欢迎。9月11日黎元洪偕陈宦等人乘日轮“长府丸”号秘密从天津抵达上海,谋划重组政府。12日,黎元洪召集各省代表开会,希望援助其重组政府,但遭托词回绝。黎元洪的南下引起江浙各界的不满及国民党的反对,上海警备司令何丰林甚至发出告示,对他下逐客令。黎元洪见重组政府无望,不得不于11月8日,称病东渡日本,从此退出政坛。9月17日孙中山复函加拉罕,赞成其8日来函,并邀请他访问广州。9月22日广州市长孙科遇刺,幸免于难。9月26日曹锟在保定公园剧场院遇刺,幸免于难。10月1日内务部通告,定本年10月7日为孔子圣诞节,所有文武团体机关均放假庆祝。10月5日直系军阀曹锟通过贿选当上了北京政府大总统,并于10日就职。此举激起国人一致声讨。10月6日鲍罗廷抵达广州,与孙中山讨论改组国民党及组建军队等问题。10月25日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改组特别会议,着手改组国民党事宜。1923年10月21日,孙中山在广州举行中国国民党党务讨论会,为改组国民党作准备。
11月15日苏俄政府驻华代表加拉罕照会外交部,表示苏俄愿意退还庚子赔款,将其全部拨充中国教育经费。11月29日蒋介石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离开莫斯科,结束了为期3个月的党、政、军考察。12月徐志摩、胡适、梁实秋、陈源、闻一多等在北京成立新月社。12月19日衮州镇守使张培荣奉令设宴诱捕山东临城劫车案主犯孙美瑶,将其就地处决,孙旅2,000余人随后被遣散。
第四篇:在台湾联谊会的致辞
在赴台交流访问欢迎宴上的讲话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晚上好!盼望了很久,期待了很久,今天,非常高兴能够来到美丽的宝岛,在这美丽的夜晚,和大家欢聚一堂,共叙亲情,共谋发展,共商合作。首先,我代表河南省济源市妇女访问团向为此次联谊会的成功举办付出辛劳的台湾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热情温馨的款待,感谢你们细致体贴的照顾!
济源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王屋二山,南临黄河,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是传说中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祥地。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山水旅游城市和新兴工业城市。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篮球城市”等荣誉称号。
济源市委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与台湾各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把两岸妇女联谊交流列为合作发展的重要内容,此次委托我们来台访问,就是希望济源与台湾之间能进一步加强交流与沟通,不断加大经济文化合作力度,为推动海峡两岸妇女儿童事业的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今天在座的都是台湾妇女界的知名人士,你们为推动两岸的民间交往做了大量工作,在海峡两岸妇女间搭起了
沟通的桥梁,令我们十分敬佩。特别令人难忘和感动的是,我们这次来台,所到之处姐妹们无不热情接待、鼎力相助,大家共同交流研讨,共同参观考察,畅叙乡情、亲情、友情、姐妹情、同胞情,再一次印证并升华了中华一家亲的浓浓深情。
两岸同胞根生同源,血脉相连,情同手足。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灿烂文化更是连结我们的纽带,两岸的妇女有很多共同的话题,两岸的妇女团体间更有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我们真诚希望与台湾各界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与台湾姐妹携手并肩、心心相印、共同合作,把两岸妇女的交流不断向更宽领域、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推进,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积极的贡献!
姐妹们、朋友们,让我们举杯,再次感谢贵方的热情接待,愿台湾朋友事业进步、家庭幸福、青春永驻、万事如意!也衷心希望台湾亲人早日回家看看、到我们河南济源做客!
第五篇:在台湾的实习报告
在台湾的实习报告
王丹营销09120904106238
回想这四个月在宝岛的生活,仿佛自己身临某一剧场中。美丽的台湾宝岛,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别样的生活世界:那里虽然占地面积小,建筑拥挤,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那里的人热情好客、热爱生活;那里的生活井然有序、安详惬意。
在台湾交流学习是我一生中宝贵的经历之一,感谢母校浙工院给予我这样一个机会,也感谢朝阳科技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创造了我快乐的学习生活,让我在那里学到、交到、玩到。我在这儿学习的专业是市场营销专业,在朝阳学习的是行销与流通管理,所以专业还是很相近的,我在哪儿选的专业课有:企划,通路,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心理学。
企划课程从开始到结束只有一项任务那就是对于口腔癌,成年健检,肠癌,艾滋病等疾病的预防的宣传,为了完成这个项目我们有去医院做义工,做义工真的很开心,哪里的护士们人都很好,教我们怎么量血压,怎么量视力,身高体重,而且为了让我们和阿公和阿嚒沟通还教我们简单的台语,期末的时候,我们还去社区里面做宣传,给社区里的住户讲解各种病的预防和给他们做体检健,我记得那时候为了达到宣传的效果,我们还演了话剧,讲着不流利的台语,台湾同学也很好,为了让我学会那几句话,星期天我们还出来彩排,一直到大家把台词熟记于心。通过这门课我学会了不管多大的困难只要努力了一定会得到大家的赞同的,我还学会了友善的对待别人,你对别人的好,别人也一定记得的,而且这种友好是不分多远的距离和年龄的差距的。
通路这门课也就是渠道,这门课主要是讲各个企业的通路,我们组主要是讲7-11便利店的通路,我们在期末的时候去日月潭某家茶店去了解他们家的渠道,帮他们制定合理的营销方案和渠道,我记得那次去日月潭是骑机车的,可是骑到一半的时候下雷震雨了,我们一行十几个人在人家屋檐下避雨,而且还骑错路了,一骑就骑了三个小时,通路老师最后看在我们风雨无阻的完成任务的份上还给了我们很高的成绩,茶店的老板很热情还请我们喝他们家的茶,还给我们讲他家茶店的历史,销售量,成本等很多商业机密。通过这门课我学会了人与人之间沟相互关爱,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我觉的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东西,有了信任大家才能更出色的完成任务。
人力资源和管理心理学不是和我们自己班的同学一起上的,所以和他们班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但他们的人却很热情,邀请我和他们出去玩,一起去吃饭讨论报告,而且老师也很好送我她手工做的巧克力,由于我对有些繁体字看不来,他们还主动念给我听,让我觉得很窝心,很感动,从哪儿我学会了感恩和善良,他们和我素不相识却对我那么友善,而且还不求回报的对我付出爱和关怀。
除了课程的学习之外,最重要的是结识了很多来自不同地区的朋友,除结识了很多朋友,有台湾本地生、北京交流生、广东、内蒙古,山东等等大陆其他地区的交换生外,还结识了一些国外的朋友,如越南的、马来西亚的。在台湾结识的这些朋友,虽然只有短暂的相处时间,但大家彼此坦诚的交流,不仅了解了不同地区的文化、语言,也结下了珍贵的友谊。这个四个月的学习中我不仅收获了朋友,知识,对台湾的认识,我还收获了自己心灵的充实,让我以后会更加的去爱别人,关怀别人,也让我懂得了感恩,所以这四个月是我人生中最美的风景,我会永远都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