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客家风俗
客家主要节日
客家习俗客家人的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
☆春节:有拜年,游乐活动等,是最隆重的节日。
☆立春:即交春。
☆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
☆二月二:开正节。
☆清明: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
☆端午:客家普遍称为五月节或者端阳节。节日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龙舟赛。
☆七月节:也即鬼节。
☆中秋:民间通称八月节。吃月饼,赏月等风俗大体各地相同。
☆重阳节:客家人叫“九月节”。
☆冬至:客家人有“冬大过年”之说。
☆斋戒日:为少数客家人所有在4月20日【非回族斋戒日】
主要礼俗
婚姻礼俗
说媒
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
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
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
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定亲
也叫“行大礼”,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门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行大礼”前,有的在“大礼”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
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
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迎亲
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
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
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拜堂
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
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边讲:“团团圆圆,璧合珠联”,“观音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此礼仪在梅州地区亦已不常见,被现代婚礼模式取代)
中午办酒席,吃婚宴,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份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闹房
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
回门
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送满月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而往往婆婆对儿媳会严格~
嫁入3天后要开始干活
传统喜庆习俗
1.诞生礼仪
催生
出嫁女儿怀孕快分娩时,一般是婴儿出生前一、二十天,娘家要带着鸡、鸡蛋、面条、粉干等来到女儿家“催生”,有预祝平安出生之意。如母亲已不在,则由嫂子去催生,中午要设宴招待。
2.成年礼仪
客家的成年礼仪分男、女两种,男子的成年礼仪叫做“冠礼”,女子的成年礼仪叫做“笄礼”。(客家的成年礼仪俗称“出花园”)
祝寿
祝寿时,出嫁的女儿要送来大公鸡,还要送寿衣、寿帽、寿饼、寿鞋、寿袜,从头到脚一整套,父亲做寿,同时也要给母亲送上一整套,此外还要送来寿轴、喜炮、寿烛、公鸡以及寿桃、寿面、寿饼、寿酒、寿肉等。其他人来祝寿,一般亲友送寿幛、寿联,或者再加上送礼金。
不少地方,七十岁以上高龄、子孙多、家境较好的老人祝寿,要举行拜寿仪式。
客家人生日和祝寿,是知情人自行送礼,上门祝贺,先贺后请;除内亲、至交有发请帖外,不贺不请。
4.建房迁新居
客家人把建房和乔迁新居亦视为重大喜庆之一,要进行隆重庆贺。
建房时,房屋定位,房门定向都要请堪舆先生测定,竖柱上梁时,要张灯结彩,贴红联。新房建成后,要在入宅的前一天晚上,进行“驱邪”、“除煞”,然后才能迁入居住。
迁入新居时,要随带灯笼(或油灯)、火笼、秤等进屋,还要带一窝小鸡,蒸一甑饭捧进新屋,以示新丁兴旺,喜气盈庭。迁新居要办“入宅酒”,宴请亲友和建屋工匠及帮工等。菜肴中要有韭菜、豆腐、猪肠、猪血和米糕等,示意长长久久,发财高升。
客家酒俗
客家人十分好客,每当亲朋戚友到来,他们都喜欢以家酿米酒相待,这种米酒又称“水酒”,如是初开坛提取的酒,称之为“酒娘”。这种“酒娘”好喝,度数虽然不高,但后劲大,容易醉人。他们在喝酒时,很注意礼节。
客家人喜欢使用四方桌,俗称“八仙桌”,一种可供八个人同坐的木头桌。上座时,他们很重视席位的安排,一般按亲朋戚友的尊卑入席就座。宴席间的大小位,是这样安排的,如正厅只排有一张桌子,这时以面对大门的左侧为首位,右侧为第二位。然后从左到右,穿插论序,面对正厅的右侧为最小。如果安排二张桌子,这时候以左边桌位为大,右边为小,席位大小也是穿插而行。如果安排三桌,称之为“一品席”,这种情况,以首席为尊。如果安排五桌,一般要排成“梅花席”。
宴席间第一回斟酒(亦称筛酒),是按尊卑长幼次序先后斟酒,最后再给自己斟酒。酒斟好后,酒壶嘴不能对客人,要对着自己,否则就是失礼。敬酒时,敬酒者要站起来,左手摁胸(表示尊敬和诚意),右手举杯讲几句祝颂的吉祥语,并且要先喝表示敬意。有人迟到,视不同情况罚酒1-3杯,妇女半杯。如中途退席,要喝1-3杯,才能离席。
客家人喝酒时,为了增添酒兴和热闹气氛,在各种宴会场合,或俗、或雅、或简、或繁,都有猜拳助兴的习俗。猜拳时还有一些规则,比如出三时,不能拇指、中指、食指一起出。出一时,大拇指要侧向,不能往上翘。出二时,如使用大拇指、食指表示,出手时要侧向,不能象灯驳壳枪一样食指指向对方,以表示礼貌。
客家人酒令,具有丰富的知识性。猜拳的数字从零到拾,如猜中双方所出的手指合计数,即为胜方。如双方同时猜中或均未猜中,也有采取“四字式”叫法,比如猜“一”时叫“一品高升”;猜“二”时,叫“两家和好”;猜“三”时叫“三星高照”;猜“四”时叫“四季发财”;猜“五”时叫“五子登科”;猜“六”时叫“六六顺心”;猜“七”时叫“七巧成图”;猜“八”时叫“八仙庆寿”;猜“九”时叫“九久长长”;猜“十”时叫“十全十美”。所以喊的就是吉祥语。
喝酒猜拳时,一般以三杯酒为一组,输拳者喝酒,三杯酒喝完就算过关。如余兴未了,可再来一组或几组。如需请人代拳、代酒,应和对方协商,征得对方同意才行。除了猜拳斗酒外,还有出手指点数字斗酒,做法是席间指定一人为首,按大家所出手指的总数,算到谁,谁就得喝一杯,例如大家所出手指是六,从为首者算起,到第六位即为喝酒者。另外也有“转汤匙”斗酒的,桌中摆一个汤匙,由一人旋转汤匙,待汤匙停止转动时,汤匙柄指向谁,谁就得喝一杯。除外还有“猜单双”斗酒的,在手心中任意放入一枚或两枚硬币,让别人猜单、双,输者喝酒。
客家人酒令花样多,有文化的人还喜欢“字词令”(包括地方特产令、农谚令等)、“诗词令”,此外还有“通令”(多是别出心裁,涉及意趣,令人忍俊不禁。),包括猜谜等。客家人喜欢通过酒规酒令、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游戏,增添酒兴,消除寂寞困倦,直至尽欢尽醉。
传统岁时习俗
过年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
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日,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
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入了“年界”表示锣鼓声就已经可响起。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过大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这天上午,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上红”。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岁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开大门
正月初一按《通书》规定的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小孩们穿着新衣,欢乐嘻戏,有的争向年长者拜年:“公公叔叔家发财,糖子饼果拿给涯(我)。”
正月初二,走亲戚拜年。特别是新婚女婿(岳家会用书贴来请)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一般小俩口一起去,也有只女婿一人去;有的当天回来,也有住五、六天的。去时要带小母鸡、米果、糖果和香烛、鞭炮等,到时要在岳家祖先灵前烧香、点烛、放鞭炮。中午岳家请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热情。
吃岁饭
初三早上吃“岁饭”(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饭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再插上一根带叶树枝,有的还要放上桔、柚等水果。吃岁饭前先要把饭摆在“当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岁饭要准备很多菜,有鸡有肉,与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差不多。初三不能杀生,鸡要在初二杀好或过年时留下。
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厅堂的祖宗画像要收起,纸门帘要取下烧掉,外出做工干活的就可以启程了。
正月初七,要吃“七样菜”,这里的“七样菜”指的是纯素菜七样加在一起烧炒而成。
也就是擂茶[5],客家人都在人日这天吃擂茶,配上七样素菜享用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喝酒过年。要闹元宵,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
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墟期,各路龙灯、船灯、狮灯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开墟”。春节到元宵期间,各地还有以下一些游乐活动:
送春牛
一般在年初一,由三、五人组成一个小队,向各户送春牛图,有吹唢呐的,打小鼓的,敲小钹的,在每家门口吹打,送上“恭贺新禧”红贴,主人会给红包。
稻草龙
一截一截,插满香火,由小孩抬着到各户灶前和猪舍牛栏去舞,祝贺合家平安、六畜兴旺,各户要给红包,小孩得欢乐,主人求吉利。
蝙蝠灯
也由小孩逐户去舞,“火龙进屋,要你蜡烛”,“恭喜发财,买田建屋”,蝙蝠灯不收红包,只要蜡烛。
船灯
灯状似船,在陆地表演游唱。春节前排练,锣鼓队,奏十番配合。到村以后,吃罢点心,在开阔场地表演,由船夫、艘婆唱“十月怀胎”、“十二月古人”、“瓜子仁”、“一枝花”等曲调,艘公只管划船不唱曲。晚上要在祠堂“开天官”,唱“天官赐福”等,最后喝酒吃饭。
狮灯
有傩人出场,一个狮头,一个狮尾,一个孙猴子,一个沙和尚,还有锣鼓队。狮、猴、沙和尚演唱完后,要进行武术表演,打拳、舞刀、耍棍、跳桌。狮队过年前要请师傅教练武术。
春分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清明
三月清明,祭拜祖先。客家地区除大部分是春分扫墓祭祖外,也有一些地方是清明扫墓的。清明节这一天,也有一些地方要祭路旁土地伯公等神坛的。
端午节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家家户户买肉、杀鸭、包粽子、做米果过节。端午是个大节,许多地方在外面做工的都会回家过节。
中元节
客家地区多以七月十五为“鬼节”。有些地方都要提早一天过节,谓“七月十四人过节,七月十五鬼过节”。有些地方,客家也在七月半祭祖。
中秋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俗称“八月节”,也是个大节。吃月饼,赏月,庆团圆。各家各户要置办酒菜,买猪肉、宰鸡鸭、做米果过节。中秋晚上,家人团聚过节,饭后吃月饼赏月。
重阳节
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也叫重九节,俗称“九月节”,是年尾大节,有“过了重阳无大节”之说,出门的人很多都要赶回家过节。这一天,很多地方人们要带着小孩登高爬山,有的在高山上放风筝,谓可避邪、避瘟疫。很多老人都说,此俗系祖先从北方中原带来,代代相传至今。这一天,有些老人和妇女则上山到庵庙烧香拜佛。
冬至
冬至在农历十一月,也叫“过冬年”。过冬至要吃猪肉、牛肉,做米果、煮汤丸,有钱人要吃鹿茸、人参补冬。
民间娱乐
客家民间娱乐内容非常丰富,节日的主要有秧歌、龙舟竞渡、踩船灯,舞龙灯,舞狮,高脚师,迎花灯,踩马灯,打花鼓,乐器会,演戏,放烟火,平时的有唱山歌,唱小曲,弹琴,弹筝,拉二胡,吹笛子,下象棋,下六子棋,打纸牌,掷状元签,打麻将,养花,钓鱼等。
第二篇:客家风俗
[客家风俗]客家人宴会坐席的习俗
客家人每逢做红(喜)白(丧)好事,或有外客来访,免不了要摆桌(席)宴,主客的坐位安排是有讲究的,它反映了客家人尊重长辈,尊重客人的传统美德。过去的宴请桌用的是八仙桌,每桌(席)坐八个人,主人根据公认的原则安排每个人的座位,不容僭越。
一、正厅摆设1张八仙桌,坐位安排是先左后右,如图
1 6 5 8 7 4 3
1、请同宗梓叔或自已家里人,是以长辈坐上(1)位,按辈数高低:1、2、3、4、5、6、7、8依次排列;辈数低的人,即使在外面做大官或者发了大财,都是不能坐上位的。
2、宴请亲戚或外来的客人,则以客人中的长辈坐上位,依次坐其他客人,第8位的坐位一般是主人陪客的,被俗称为“提酒壶”(斟酒)的人。
二、正厅摆设2张八仙桌,席位的安排: 2 首
三、正厅摆设3张八仙桌,席位的安排:
首 3 2
四、正厅摆设4张八仙桌,席位的安排: 4 3 1 2 首
五、正厅摆设5张八仙桌,席位的安排: 5 4 首 3 2
六、正厅摆设6张八仙桌,席位的安排: 6 5 2 首 4 3 首席的座位是属最体面的人坐的,不是谁要坐就可坐,不同情况有不同的排位原则:
一、做寿宴客:男寿是以宗亲梓叔坐首席,女寿则是以女娘家来客坐首席。
二、小儿满月宴客:以小儿的母亲娘家来客坐首席。以小儿祖母娘家来人坐首席是不对的。
三、结婚宴请宾客:以新娘的女家来客坐首席。
四、迁新居宴请:全是宗亲梓叔坐席的,则以长辈者坐首席,如外家有来人,以女家来的宾客坐首席,女家要以高辈的娘家来人坐首席,如母亲,祖母的娘家均有来客,应以祖母的娘家的来人坐首席。有的以建筑师傅坐首席。
五、扫墓宴客:以宗亲梓叔的长辈坐首席。
六、白(丧)事宴客:男丧是以宗亲梓叔的长辈坐首席,女丧则是以女娘家来的宾客坐首席。
宴会开始时,全体参宴的人员要待首席的人开筷后,才可以动手举筷,将结束时,首席的人员末散席,其他席的宾客不得自行散席。
宴饮席间,主人如做寿诞的长子或新婚的新郎(新娘陪着),须持酒杯,按席位先后次序到每席,为众宾客敬酒,以示主人的热诚。也可以一个举杯,众客同饮。
第三篇:浅析客家风俗
浅析客家风俗
摘 要: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它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化传统、民族风情等,本文将以客家的民居、饮食、婚嫁三方面分析它的风俗。
关键词:客家;民居;饮食;婚嫁
客家是汉族的一个支系。相传西晋末永嘉年间(4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而南徙渡江,至唐末(9世纪末)以及南宋(13世纪末)又大批过江南下至赣、闽以及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有“客而家焉”或“客户”之意,以别于当地的居民,后来就相沿而成为这部分汉人的通称。以梅县、兴宁、大埔、五华、惠阳等地为最集中,还有部分分布在广西、四川、湖南、台湾、海南岛部分地区和侨居海外南洋一带,讲客家话,妇女社会地位较高,不缠足,普遍参加生产劳动,不受封建陋习的约束。
所谓风俗,是指人类社会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乐论》说:“造始之教谓之风,习而行谓之俗。”风俗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产物,受生产活动、经济生活、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制约和影响。就一个族或一个群体来说,风俗起源于民间,它的导源最初在社会生产实践中。《隋书·经籍志》说:“广谷大川异制,人居其间异俗。”天下所有的民族,各个地区,都具有自己独有的风俗。客家风俗是指客家人聚居区经过漫长时间所形成的风尚、习俗。本文将以客家民居、婚嫁、饮食三方面分析其习俗特点。
一、客家的民居
客家八居于“客”的地位,大多居于偏僻山区,当时盗匪啸起,加上惧怕当
第 1 页(共 4 页)
地人的袭扰,“惟恨所居之不远,所藏之不密”,故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土楼。这种土楼奇特而神秘,有的单座独箱山顶,象是一个硕大的甫菇;有的几座十几座紧挨在一起,仿佛是古罗马的城堡。它的形状有方有圆,也有府第式,交椅体等,宏伟壮观。一座楼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建成。当时,几十户客家人联合起来,用土、灰、倪以福米、红糖、竹片、木条等,揉合一起,并经反复舂、压、夯,筑成十几米高的圆环或四方形上培,在墙内侧垒隔培,建成一间间“斧头形”或长方形房屋,楼顶用瓦盖上。一座楼一般占地上千平方米。培高15米。墙厚1米左右,有3至5层楼,每层房屋约30多间。全楼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一眼水井供食用,有2至4条楼梯通向各层。它抗蔑抗风性能好,具有较强的防御作用,象一座坚固的大堡垒。若遇不测,只要大门一关,青壮年守护反击,妇孺老幼尽可高枕无忧。
特殊的环境和防护心理,造就了客家人聚族而居、团结一致、均等相待的特点。土楼中一般住有30一50户,200多人,大家平等对待。每户人家分到一至五层楼的各一间房。第一层一律是厨房、饭厅,二层作为贮仓,三层以上为卧房。而圆楼中还建有一座占地30平方米左右的小圆楼,是族人祭祀和议本的场所,称“筒中女”。两圆楼同心,取“同心同德共患难”之意。
二、客家的婚嫁
客家人的婚姻礼俗受古时风尚影响较重,主要仍以传宗接代为目的。客家人男婚女嫁讲究“明媒正娶”,客家社会正式的婚姻关系是一种“嫁娶婚”,招赘之风并不盛行。
客家社会虽不免亦存在重男轻女的成见,但总体上,男女关系还是较平等的。如,客家妇女与男子在家中同样力作。因此,女子在娘家时,与兄弟平等;出嫁时,父母重视其婚嫁,夫家也必须按传统礼节,循规蹈矩,才能娶得好媳妇。客家人的婚姻方式,都依照古制“六礼”。随着社会的变迁,虽有更改,但大致上还
第 2 页(共 4 页)
是参照旧制办理。六祀仪式:“说亲,送定,报日子和送聘金,盘嫁妆,接亲与送亲,拜堂与吃面碗鸡”。和古之“六礼”大同小异。婚礼仪式中,仍有闹房,圆房等旧俗。
新娘出嫁后第三天,娘家宴请女儿,女婿,谓之“请三朝”。这天,女儿不能在娘家住宿,一定得赶回夫家。有些乡间,娘家过几天请一些妇女亲友到女儿家中做客;或娘家请女儿回家做满月酒(结婚满月时)。男女亲家各择日期,设宴互请,谓“上门”,以求加强两亲家间的往来。
结婚宴请宾客,俗称“喜酒”,礼节甚为隆重,过去尤其如此。其中,女方到男家的客人叫“大客”;男方要在门前放鞭炮迎接,他们未到席,不能开宴。新郎要在母舅的首桌执壶,从母舅开始轮流斟酒。宾客按尊卑远近、长幼入席,外戚尊,本族卑。厅堂左上为首席,右为次,上坐老人,下陪客等等。
其他婚姻形式,如抱童养媳、赘婚、转亲、换亲、改嫁等,有些现正逐步少见,消失。
三、客家的饮食
客家人聚族客家人吃饭别有风趣,哪一套吃菜饭。哪一餐煮面食,好象事先有约定似的。土楼内各家都有惊人的相似。每到吃饭时分,大人们边吃饭,边捧着饭碗串门,交流思想、信息,显得和气融融。而爱热闹的孩子们则端着饭碗集中在土楼出口处的门厅里,不受大人的约束,边吃饭边评说谁家的饭菜香。菜干、淡红色的福米酒是他们的传统食品。菜干用山区的芥菜制成,把芥菜切成寸把长,经数天反复揉、硒,使其酸水去净成干品,然后,一层菜一层盐,收截在瓦堆中,堆口用泥密封,腌制一年后即可食用。这种菜干吃起来香脆可口,甜咸适中,成为客家人每典的主莱。平时,常用它炖猪肉,菜香肉甜,方便实惠。福米酒是用优质擂稻品种——鹅蛋福(米拉长而橄回,象小鹅蛋)酿成,将擂米蒸熟并掺进酵母,倒进缸中封严实,让其发酵。几天后捞起,开始酿制糯米酒。它虽没掺颜料和酒
第 3 页(共 4 页)
精,但色泽淡红透亮,甜丝丝香喷喷。酒质味美薄香,后劲较大,很受人们的喜爱。
上面介绍的是他们大体的饮食,看起来很简单。事实上,他们的饮食是很有讲究的。例如:旧时粤东有些地方的客家人,每逢正月初七要煮食“七样菜”(又称“七色菜”或“七样羹”)。何谓“七样菜”?七样菜者,即葱子、芹菜、蒜子、韭菜、芫姜、豆腐、鱼肉等共一锅煮熟,全家老幼大小齐齐吃。同时,它蕴含着丰富而复杂的民俗心态。
葱子是“葱”,是以客家话“聪明”之“聪”为谐音,意谓吃了会使人“聪明”;芹菜之“芹”,是以客家话“勤劳”之“勤”为谐音,意谓吃了会使人“勤劳”;韭菜之“韭”,是以客家话“长久”之“久”为谐音,意谓吃了会使人幸福“长久”;“芫萎”之“芫”,是以客家话“缘分”之“缘”为谐音,意谓吃了会使人“有缘有分”;豆腐之“腐”,是以客家话“富裕”之“富”为谐音意谓吃了会使人“富裕”;“鱼肉”之“肉”,是以客家话“福禄”之“禄”为谐音,意谓吃了会使人“有福有禄”。
把上述七样菜综合考察,其整体意思是说:过年吃了这七样菜,可使人在新的一年里行好运,人人“聪明、勤劳、识算”,而且“有缘有分”,“天长地久”,“年年富裕”,“岁岁福禄”。由此可知,客家人春节吃“七样菜”是以菜名之谐音为喻,祈祷新年万事如意。这也是客家人饮食中反映出来的一种民俗文化。
上面我主要从客家的民居、婚嫁、饮食三方面去探讨了客家的风俗,如果从文化、哲学等方面切入,相信还有更多的收获,也可以更深刻的了解客家风俗。
参考文献:
[1] [2] [3] [4] [5]
陈衡、袁广达.主编.广东当代作家传略[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3.房学嘉.客家源流探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丘权政.客家的源流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房学嘉.客家文化导论[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2.杨赐文.论围龙屋与客家居住文化[ J].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8,16(5).第 4 页(共 4 页)
第四篇:浅谈客家传统风俗
浅谈客家传统风俗
内容摘要: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自西晋永嘉之乱开始,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的发展演化最终形成现在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千年的发展不仅形成独特的方言,建筑形式,同时也形成独特的风俗习惯。
关键字:客家、风俗习惯、岁时习俗、婚姻习俗、丧葬祭祀习俗 正文:
汉民族历史悠久,其风俗习惯同样源远流长。客家,作为汉民族民系之一,即是已客居他方千年之久,并受土著居民的影响,吸收和融汇了东越后裔的习俗,但其基本面貌一直保持着汉唐时中原汉族的特色,如客家人也像汉族其他民系一样,视春节,端午,中秋为三大节日,春节吃年饭,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但毕竟深受粤赣闽地区土著文化的影响,客家也形成其特有的风俗习惯。
客家的风俗习惯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岁时习俗、婚姻习俗、生育寿辰喜庆习俗和丧葬祭祀习俗。
一、岁时习俗
客家人的岁时习俗的形成内容,大致包括:全国性的传统信仰,地方性神明和杂神的崇拜,以及传统的岁时习俗,并常受时间及空间的影响而有所差异。
① 入年界。客家人对农历新年极为看重,人们自农历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准备过年;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十二月廿五入年界开始,家家户户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并制作一些年货,如蒸糖糕、做米果、杀鸡、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② 除夕。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贴对联,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早上起来,先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拜菩萨、敬神,然后在各家厅堂挂起祖宗画像,敬奉祖先;(这种“神灵供奉”和“祖先崇拜”的行为,已经深入每一个客家人的心理,逢年过节都会进行,在福建和田镇,还有广东的兴宁市可以说是香火不断。)上午,要在大门门口贴上鲜红的春联,挂上大红的灯笼,并在房间、谷仓、家具、床铺、家禽牲畜圈以及水缸边,贴上写有“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吉祥语言的红纸条,即所谓的“利市”,叫做“封岁”,也叫“上红”;下午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也就是所说的“天光过新年,恭喜添福庆”。
③ 春节。百岁年为首。春节是全国最为隆重,最为欢乐的节日,客家更不在话下,那年味浓浓,亲情浓浓的习俗更是别有一番韵味。客家俗语道:“年到初一二,家家打斗叙。年到初三四,人客来来去。年到初五六,有酒又无肉。年到初七八,家家捧粥钵。年到初十边,依旧同先般。年到十五六,食了余剩肉,耕个耕,读个读。”
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因为这一天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古人又称之为“三朝”。初二起,人们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一般拜年者不能空手,要带糕饼糖果之类,给长辈要带红糖,拜年者回归时,主家要会送同等价值的礼品,也就是所说的“礼尚往来”。一直到正月十五,吃、喝、玩、乐,各地游乐活动不断,最具代表性的活动比如舞龙,舞狮,还有就是在江西的崇义县上堡乡流传下来的古俗--舞春牛。总之春节期间鞭炮不息,笑声不断,探亲访友,十分热闹。
④ 元宵。农历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上元天宫赐福日”、“寿年”,是春节中活动最为精彩,最为热闹,也是最让人难以忘怀的闹花灯佳节。不管城市还是乡村,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到处点缀着多姿多彩、造型独特、内容新颖的花灯:龙灯、走马灯、龙凤呈祥灯、麒麟送子灯、吉祥如意灯......不但有赏不完的花灯,还有热闹欢腾的舞龙灯、舞狮子、踩高跷、跑旱船等各种大型活动,在广东梅州丰顺县的埔寨镇,更有十余清乾隆六年的元宵“烧火龙”习俗。总之,元宵的客家美不胜收。
⑤ 端午。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备三牲祭祀祖公,家家用菖蒲、艾叶、葛藤挂在大门两边,又饮雄黄酒,制香包(雄黄袋)借以驱邪避异。同时,各家各户会裹粽子,而住在河滨的还会进行龙舟竞渡的活动,以庆祝端午。
⑥ 中秋。这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客家地区,都把中秋节当做亲人团圆的日子,故又叫做“团圆节”。到那天,家家户户买月饼、柚、柿、花生等果蔬,还要作炸“芋丸”这种客家特有的食品。明月初升,便在院内或者户外摆出香案“接月华”,然后边赏月边品茶边共叙天伦之乐。然后,妇女小孩就去“伏祝岗姊”、“请桌神”、“请笠嫲哥”,更有不少青年男女在野外唱山歌。
⑦ 重阳。九九重阳,客家地区历来对这个节日并不特别的看着。可能是由于重阳夹杂中秋和农忙之间。但只要条件允许,吃一顿狗肉则最好的,客家谚语有云:“重阳狗袛,冬至鸡”,象征着“九九长”的寓意。而放风筝,登高野游这种习俗,在广东兴宁较为盛行。
进入农历九月份以后,客家人有开始为春节做准备了,客家人又进入新的一次节日习俗的轮回,虽然每年都过,当节日习俗所孕育的各种思想却不会随着时间而磨灭,而是随着时间深入每一个客家人的骨子里,心头里。
二、婚姻习俗
在人生的历程中,从出生到死亡,都有种种礼俗,其中较为重要的礼俗有诞生礼、成年礼、结婚礼、丧葬礼,等等。这些礼俗构成了人生礼俗的全部内容。而其中结婚礼可说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人生四大喜:“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
古往今来,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都把婚姻缔结看做人生中的重大事件,给予高度重视。而作为传承五千多年礼俗文化的中国,婚姻的重视尤为显著。《中庸》有云:”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易经》也说:“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人承天地,施阴阳,故设嫁娶之礼着,重人伦,广继嗣也。”可见古人对婚姻的重视程度。
客家人来源于中原地区,并且历代都保存着中原的传统文化,所以客家人的婚姻观念深受古时“传宗接代”的影响。首先婚姻的决定权在于父母家族,也就是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次,婚姻对象的选择,“门当户对”的观念才能有成,并且由于客家人属性成规,男婚女嫁必须“明媒正娶”;其三,由于客家社会一直是父系社会,因此,招赘之风并不风行,“嫁娶婚”是为正宗;其四,“同性不婚”的原则为客家人所严格遵守,还有就是家族的祖先辈结怨而发誓互不通婚,他们的后代也严格遵守。
时至今日,客家人传统婚姻方式依旧传承至今。其大体有人家女、二婚亲、童养媳、等郎妹、华顿梅,隔山娶亲、一夫而妻,纳妾和冥婚等。嫁娶的礼俗,因人而异,而客家各地,也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
①人家女 闺女者,称为“人家女”。娶大闺女为妻,对女方而言,又称“大行嫁”。整个过程分为议婚、定婚、报日子和完婚几个程序。这也是我国自周以来实行的婚礼仪式的简化。
议婚,也就是商议婚事。如果双方父母熟识的话,直接请人做媒;如果是由他人介绍,如若双方同意,女方父母可到男方家查看,俗称“看婿郞”,而后男方家长可到女方处查看,所谓的“看亲”。经过了解同意后,就进行“排八字”。八字相合后就进行议婚,其主要内容是指双方商议聘金和鱼肉。
议婚谈定后,接着就是定婚,俗说“过年庚”,通过媒人进行订婚凭证的交换,女方的“年庚纸”,男方的一部分聘金。
接着就是由男方选取良辰吉日为结婚日期,定后,遣人携带礼品报告女方。期间聘金要全部交清。吉日决定后,男方便可写好请帖,分送亲戚朋友,准备宴客。
完婚,女方称女子为“行婚”,男方称女子为“入门”。完婚也就是俗语所说的婚礼,洞房。婚后的三天,新娘由弟妹陪同回娘家,俗称“转门”。住几天后再回夫家。至此,婚礼正式结束。
② 二婚亲。女子结婚后,与丈夫离婚或者丈夫早逝成孀妇,要再行出嫁,称之为“二婚亲”。二婚亲,依旧会有媒妁、主婚人、聘金、婚书等,但不会按照六礼仪进行,远不如人家女行大嫁来得重视。
男子再婚同样,其婚礼不如初婚之重视。
③ 隔山娶亲。这是在客家侨乡的一种特殊婚俗。侨乡男子多年轻时出洋谋生,在家之父母,找媒人介绍找个媳妇,娶回家中。这种婚姻形式就是“隔山娶亲”。由于新郎不在,因此在入门拜堂是,常用雄鸡代替男方。这种婚姻形式存在许多的弊端,对女方造成很大的伤害,这是一种十分不合情理的婚俗。
④ 冥婚。顾名思义,就是人死后在结婚的意思。所以,凡男女生前未婚而死,或已经订婚的男女,未完婚而死,则两家父母都会为之举行婚礼,使死后在阴间也能成为夫妻,俗称“冥婚”,也叫“结阴亲”《周礼·地官·媒氏》有“禁迁葬者,与嫁殇者”的律令,冥婚的形式字先秦经历代直至民初,历代不衰。如今在台湾,广东的东莞县都存有这种落后的礼俗。
由上可见,客家的种种婚俗,虽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其落后的一面也是十分凸显,这些弊端不知造成多少婚姻的失败,以往由于礼教的原因,大家只能安之若素。当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人思想的进步,如今这些落后的婚俗已经少之又少。
三、生育寿辰喜庆习俗
(一)、生育习俗
妇女有孕了,叫“有好事了”。在怀孕期间,一举一动都要十分的谨慎,特别是“胎神”,因此,孕妇的房中忌器物的随便移动,忌钉,禁装修墙壁、门窗、屋顶,禁动针引线裁制衣服,否则就会触动胎神,必导致将来婴儿变成畸形、残废或者流产。假如动了胎气,也就是触动了胎神,则可以去药堂购买“十三味”、“安胎散”等药物以保胎,又或是请“先生妈”写安胎符,撒在触动胎神的东西搬出的路线上,还有就是放在身上、床上或棉被下。
妇人分娩称为“轻”,也叫 “落月”,通常在家里床上生孩子,由产婆接生。产后的一个月内,妇人不是劳动,俗称“坐月子”,期间通常食鸡子抄姜酒以摄取营养。还有在坐月子期间,一律以热水洗澡,忌洗头发,易得“头风”。
婴儿出生后三朝,备鸡酒糯米饭祭祀祖先及“床头婆”,祈求庇护。十二朝,报喜给岳家及媒人,俗称“送酒”,外婆多以公鸡回赠叫做“送庚”。除此之外,还会请星相家占卜婴孩的中生命运,俗称“造流年”。当男婴二十四朝、女婴二十朝时理发,又或是任其自然脱落。弥月就会敬神祭祖,置办酒宴,外祖父母馈送衣服礼物,叫做“做满月”。到了周岁时,同样会进行敬神祭祖,置办酒宴,叫做“做对岁”。
(二)、寿辰习俗
客家人祝寿分为两种,一为老丈人家为女婿做生日,有两次:新婚后的头一次生日,叫做“新生日“;另一次则是在女婿三十一岁时,俗称“做三十一”。
另一种则是五十一岁开始的祝寿,尔后每过十年就庆祝一番,叫做“做大生日”。也就是一搬人所说的“五十杖家,六十杖乡,七十杖国,八十杖朝。”祝寿时要念《祝寿文》,唱《拜寿歌》
(三)、乔迁之喜
客家人做新屋,迁往新居叫做“新屋进伙”或“搬新屋”。
人们常认为:新居不出煞,会有灾煞作崇,住了会不安宁。因此客家人在乔迁前,都会请堪舆师驱赶“三煞”,俗称“出煞”。“出煞”的时候一般都在乔迁之日的凌晨一时开始。
而到了早上吉时,则会请一些有名望而且多子多孙的老人夫妇“开大门”。到了中午会设宴庆贺,有一家或一族的长辈或请堪舆师坐首位,开宴前,开席的长辈需说好话,然后开宴,直至尽欢而散。
四、丧葬祭祀习俗
(一)丧葬
丧葬仪礼,是人生最后一项“通过礼仪”,也是最后一项“脱离仪式”,它代表着人生旅途的终结。因而,丧葬礼仪比起其他的习俗礼节来的更为庄严肃穆。丧葬可细分为丧礼和葬式。
丧礼是指处理死者时殓、殡、奠、馔和拜诵、哭泣的礼节。在民间丧礼俗称“送终”,在古代视其为“凶礼”之一。葬式,是丧葬仪礼的组成部分,是指掩埋死者遗体的方式。
客家人对已“慎终追远”的丧葬,主要是传统古礼的传承,但又有自身的特点,十分周到,每个家族都有族谱,祠堂。,以穷源竟委,昭穆分明。
以下则是客地旧时的丧葬习俗叙述如下:
① 弥留 当尊亲病入膏肓时,其远亲近邻都须前往探视,家人随侍在侧,已尽乌私。其易箦(病危将死)之时,移至厅堂,分男左女右,置于“老人间”,首内脚外,不挂蚊帐,即所谓的“寿终正寝”“寿终内寝“。
② 始卒 死亡气绝后,敲打铜锣三响,表示已经寿终。随即在厅堂悬挂白色幛幕,俗称“孝帘“。孝子孝孙随即剃发、赤足,挂灯前往附近河边,投铜钱三枚,用瓦罐盛水而归以为死者尸体沐浴,称为“买水沐尸”。
③ 入殓 此礼节较为繁杂,分为买水沐尸,换上寿衣,而后迎棺,封棺环节。④ 置灵 封棺后,灵柩置于厅堂,孝帘外设一灵桌,桌上放一纸做灵屋。屋内设置灵位,桌上放置香炉烛台以祭奠,开始“百日”除灵。
⑤ 报丧 俗称“报生”,人死后,家人即为发丧,用口头报知亲戚挚友,并发讣告。
⑥ 成服奠祭 俗称“做斋”,普遍大多延请僧尼诵经“做功德”,同时举行成服祭奠仪式,此礼常委托“地理先生”主持,其分为:告灵、告祖、题谥、祭麻。
⑦ 出殡 客家人死后大都用仰卧直肢的土葬,这与崇拜大地及农作物生长有关系。客家人地处山地,土葬又称为出殡环还山。
⑧ 点主 客家人在丧葬中必设“神主牌”,题死者之谥,其字数必须合“生老病死苦”中的生老二字。而最后的“主”字,一般故意写为“王”,留在治丧那天,由德高望重的人点上那一点,俗称“点主”。
⑨ 祭奠服丧 祭奠贯穿整个丧葬的全过程。而服丧,则以辈分远近作为等差。
亲子必须服丧三年,孙二年,曾孙一年,还有就是所谓的“爷死三年不采花,娘(原为女+哀,客家言意为母亲)死三年不露牙”。
死者去世满白日,孝子孝孙也要备牲醴果品等物,穿孝服哭拜先灵,俗称“做百日”。此后每逢死者出生及去世的纪念日,家人又分别备牲醴果品敬祀。
(二)祭祀
客家人除了祭祀神灵外,还十分重视祭祖。客家人重亲情,宗族血缘观念十分强,对自身的由来具有一种深入了解的渴望,度自己的祖先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有一种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客家人历来重视礼教,把祭祖看作是一件非常庄重的事情,所以敬亲祭祖也成了客家人的传统习俗,通过祭祀,表达尊祖敬宗的虔诚之情。因此平日威严寂静的祠堂,在祭祀时会显得格外热闹。
结语;
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为一种传统,并不断的弃其糟粕,留其精华。而客家的传统习俗,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思想的进步革新,各种落后的习俗不断为客家人所抛弃,譬如前文所述童子媳,隔山娶亲等婚姻礼俗,虽未完全灭绝,但也仅仅存在于一些十分落后的地方。而传统习俗中好的一部分,比如岁时习俗,祭祀习俗等等,也随着客家人的血脉传承下来,并将悠远流传。
参考文献:
1.金鹰达主编:《中国客家人文化》,北京文艺出版社,2006.8 2.万陆主编:《客家学概论》,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8 3.刘佐泉主编:《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4 4.谢重光主编:《客家文化概论》,中国社科出版社,2009.2 5.曾祥委主编:《田野视角:客家的文化和民性》,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0 6.谭元亨主编:《千年圣火—客家文化之谜》,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10 7.董励主编:《客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10 8.丘恒兴主编:《客家人与客家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9.刘晓春主编:《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 10.房学嘉主编:《客家源流探奥》,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1.罗香林主编:《客家源流考》,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 12.邱权政:《中国客家民系研究》,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 13.陈久金主编:《中国节庆及其起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0 14.中央文明办调研组主编:《我们的节日》,学习出版社,2006.2 15.谭元享,黄鹤主编:《客家文化审美导论》,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11
第五篇:民俗学论文-赣中南客家礼制风俗探究
赣中南客家礼制风俗探究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院 2009级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 袁建锋 学号:2009010500)摘 要: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江西的中南部的客家文化亦是如此,作为一定区域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汇合,它反应了赣中南地区在漫长岁月里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相互融合刺激的结果,呈现出其特有的面貌。关键字: 客家 客家礼制风俗
一、引言 民俗作为一种经久传承的民间文化,其形成、发展要受到多种文化形态的影响。它是历史上该区域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时代的推移、人事的更替、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都能强烈地刺激某一区域民风习俗的发展流变,使之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外在风貌。
客家风俗是一个民族在生产、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信仰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经常重复出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就是人们自觉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它流行于民间,为大众所自觉传承。汉族文化历史悠久,风俗源远流长。江西的中南部的客家文化亦是如此,作为一定区域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汇合,它反应了赣中南地区在漫长岁月里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相互融合刺激的结果,呈现出其特有的面貌。
二、赣中南客家风俗的形成与历史沿革 客家保留的传统风俗,大都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带来的。客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也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风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同时又具有非常的凝聚力。
客家作为汉族的一支民系,是如何凝聚而成的?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客家风俗具有凝聚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尽管客家风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但是客家风俗的基本内涵具有一致性或同一性。例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这无论是哪一个省、哪一个地区,也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澳、台的客家人,甚至到了海外,身处西方民族包围之中的客家人后裔,都无一例外。赣中南客家习俗的形成自然也与中原文化、土著文化、政治变迁、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密不可分。在融合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的同时,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它也体现出独特的风貌。客家文化的精髓仍然为儒家文化。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民,由于战乱、饥荒和政府奖惩的原因,辗转南迁。到了明清时期,东南民风习俗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崇德重礼儒化内核。秦汉以来,随着中原移民不断迁入江西等地。与原有的土著文化之间的融合进一步加强。这种氏族迁徙与融合的历史大背景下,伴随着东南地区的逐步开发,到唐宋时期,中原汉文化在江西地区的传播,已开始传播至多数地区。与此同时,传统汉民俗也日益取代,消化了原有的土著民俗,逐步确立了其主体地位。特别是宋代以来理学的兴起,重振了儒文化,各儒学家、理学家或撰文、或讲学,他们“阐孔孟之徽言,导海滨于洙泗,世传其学,人读其书”,极大地推动了传统儒家礼制文化发展。赣中南乃至整个江西“族必有祠,其始祖谓之大宗祠,其支派谓之小宗祠,或谓之几世祖祠”。“各族建大祠,岁时会聚,统于所尊”。在赣中南地区建造了林林总总的祠堂,其功能在于奉行传统儒家礼制宣扬的尊祖敬宗之意,而定期所举行的家族祭祀活动,则起着对所有参加者进行一次传统礼制教化的作用。
三、赣中南客家独特的礼制风俗
1.岁时节庆风俗
在岁时节庆方面,每个节日都要以虔诚的心灵祭祀祖先。年前需组织组人展墓,追悼先人,祭奉祖先,并拖儿带子上坟扫墓,希望子孙后代不要忘记先人的坟地。尽管“旷野纸钱蝴蝶飞,一文不曾到黄泉”,但代代都免不了这种礼仪。对祖先灵魂倍加礼敬的同时,又强调对家中老幼要尊敬爱护。新年的第一天,要给家中老人祈福拜寿,并给小孩压岁钱;端午节时,例要给小孩艾虎,穿红肚兜,以驱邪避恶。七夕要为未嫁女子准备礼品,拜月乞巧。因此,在一年四季的节庆生活中孝悌仁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此外家族和睦相处也是客家传统节庆的一个中心思想。在除夕一家人设酒聚饮,称为“团岁”,寓意合家团圆。大年初一需给宗族长辈拜年祈福,初二至十五需走亲访友,礼尚往来。清明、中元、冬至各地多有合族扫墓之举,以示家族兴旺发达。同样,这种讲究孝悌和睦的精神也体现在上红丁、冠婚、寿庆、丧葬等各种人生礼仪中,这既是庆贺又一个家族成员成长起来、同时也是对该成员的一种教育,让他懂得做人的道理与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弃幼小嬉戏惰慢之心,而行行于进德修业之志”。体现在这种仪式中的核心内容是对成年子女今后行为的道德约束。其主旨也是要求他孝悌仁爱,和睦家人。正如宋时训辞所言“事亲以孝,接下以慈。和柔正顺,恭俭谦仪。不溢不骄,毋皮毋欺。古训是式,尔其守之。”
2.信仰风俗 在信仰方面,客家人同样表现虔诚,体现了客家人孝悌恭敬的文化。客家人的保护神是“灶王”---土地神。这是民以食为天的一种客观表现,古时候农村生产力低下,再加上赋税较重,所以能够吃饱穿暖是客家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土地神的神位设在村口,旁种一棵大榕树,每逢农历正月初
一、正月十五、二月二、四月
八、端午节、中元节,客家人都要前往祭土地神,摆上猪头、鸡、鱼(均是熟的),三碗饭、三双筷、三杯酒,点燃香烛,席地而跪,祈祷土地神保佑全家安好、生产丰收以及其他要求。供品的摆设位置是:香最近神位,酒饭次之,荤菜最远,蜡烛在两旁。另外,谁家添丁添口、出外读书工作,也要祭土地神。客家人祭祖是一件大事。三月清明时,整个姓氏都热闹起来,联合到祖坟去搞祭祖活动,良江乡内的客家姓氏,每年清明都要集中到宾阳进行祭祖,一般每家派一人到场参加。每逢节气或岁终,客家人都是先用荤菜祭祖后,方才进餐。正月的时候,供品必须摆到十五那一天才能撤去。正月的供品多是粽子、猪头肉(整块)、米花糖之类。
3.婚礼习俗
赣中南各地的婚礼习俗之中也往往渗透着这种礼敬祖先、高堂双亲以及家中长辈、讲求和合圆满的传统观念,如婚礼中的拜天地、拜父母高堂等。赣中南乡村婚礼多在宗祠中举行,新人着红袄,冠群拜神及祖宗,又拜翁姑及亲戚诸长辈,捧甜茶、糖水礼敬一家人,婚礼前一晚,新郎在陪娘陪同下给女方送去肉、酒、水、糖若干,新郎回到自家,第二天,新郎在陪郎陪同下去迎娶新娘,并带去名目繁多的红包,给新娘的父母、兄弟、姐妹、叔伯、及厨房理事等。新娘家需煮好荷包蛋等待新郎,新郎必须将荷包蛋全部吃完,若未吃完需给红包。出嫁时新娘家预备好待出嫁的床被,并在床被中放置花生、红鸡蛋、红枣等,表示新娘到男家后能够生后,并且生活丰足。新娘同新郎在女方宗祠拜告女方祖先,意为向祖宗辞行,完后,由新娘家人将新娘背出家门,新郎在用背背或用车轿将新娘迎回家中。到家后新娘和新郎举行婚礼仪式,新郎家中鸣爆竹欢迎新娘的到来,新郎新娘必须在鸣爆竹后才能进宗祠或家门,耳后才举行婚礼仪式。如古语有云“次辰行庙见礼,先拜祖先,次拜翁姑、尊长、次拜戚族友朋,按照名分,谓之‘见大小’,亦为‘拜茶’。来宾均封金钱赠新娘,名曰‘脂粉之敬’。”仪式过后,新娘新郎则进入洞房,人们也迫不及待的涌入新房,进行闹新房等活动。
4.丧葬风俗
丧葬在客家人生礼俗中涵盖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明清以来,客家丧葬礼俗中都包含有一系列繁琐复杂的程序,并且普遍存在厚葬之风,“葬务从厚,礼务从奢,丰其筵席,醉饱灵侧,鼓乐奠别”。病人临终之际,便将事先做好的“寿衣”给病人穿上,称“着寿衣”。过去有“上六下四”之说,即上身穿六重衣服,下身穿四重裤子。客家风俗重视送终,出门在外的千方百计赶回家,以求在临终前见最后一面,显得孝顺。人断气后,马上烧轿,焚纸,眷属、儿女悲哭成叫,是为“送终”。
(1)报丧:病人断气后即刻报丧。孝子往外祖母舅家及亲伯叔家报丧,在门前或附近路口还出讣告。
(2)摆孝堂:在遗体前挂白布,摆香桌,放灵位牌或遗像。早晚哭灵,登记亲友送来的礼物或“代烛”,帐布按序挂在孝堂两旁。
(3)落枕:移动遗体,在厅堂地上铺一白布,将遗体放在上面,头新瓦,瓦上垫以布制三角枕,日夜派人守候。
(4)入材:择日定时将遗体入棺叫“入材”。
(5)陪夜:每天清晨和傍晚以及亲友来吊唁时,丧家女眷在帐内棺旁举哀。晚上亲友参加孝堂守灵,俗称“陪夜”。
(6)闹丧:发丧要择时,常在早晨。旧时在头一天要“闹丧”,通宵达旦,鼓乐喧天。发丧先举行祭奠,再起柩出殡。讲究排场,以显示儿女孝顺。
(7)安葬:将灵柩放入墓地。墓地选择讲究“风水”。坟墓外观很似客家人的围龙屋,是客家人崇拜祖先的一种表现。埋葬后第三天,亲属穿孝衣到坟上哭拜祭奠,烧纸钱,谓“醮三朝”。
(8)做七:人死后,每逢“七”日,要举行祭奠,俗称“做七”。一般只做“五七”。最后举行祭奠,焚化灵屋(纸屋),叫“完七”,以示丧事的结束。
(8)其他祭礼:以后,周年举行祭礼,叫开小孝;三年举行祭礼,叫开大孝。开大孝时,门前、厅堂换上红联,一切恢复正常。客家之俗,安葬若干年后(常为十年),挖开墓穴,将遗骸用炭火烘烤,按人体结构屈肢装入特制的陶瓮内,谓“检金”,然后重新安葬,这才是永久、真正坟墓。
透过这些纷繁的丧事礼仪及厚葬之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贯穿于丧事礼俗中的基本精神:追养继孝。传统儒家所宣扬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并深沉体现在东南城乡社会丧葬礼俗的诸多方面。从亲死治丧的哀戚恸哭,到披麻戴孝安葬守灵,乃至代代相传的墓祭祠祭,其中折射出孔孟儒家思想中的重礼仪、重孝悌的传统伦理。在这深厚的儒家孝悌文化的熏陶下,人们有着深厚的亲情意识。如在入殓、成服、出殡、下葬,人们谨慎小心,一切追求完美,唯恐出现失误,以免死者在另一世界受罪。在丧葬仪式中人们对死者的身体给予装饰、给死者精神予以升华,以便促使死者的身份尽快转变,希望死者能够在另一世界进行安逸幸福的生活。丧礼结束后一般每隔七天,“逢七”的晚上要到墓地去“送纸”,一直到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在当地叫“送七”或“做七”。在“送七”期间,人们在墓地大哭一阵,钱纸烧完以后,人们又小心翼翼地离开墓地,而且过了“终七”,家里人如果还哭的话,要受到周围人的批评。在这里既表达了晚辈对死者的亲情,也表现出了对死者的恐惧,因为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人们期盼将死者灵魂和尸体送走后,则会相方设法熄灭死者停留于人间的强烈欲望,以便与死者断绝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在丧葬活动中,人们的潜意识中有一种恐惧感,是因为许多的禁忌存在。对禁忌的违反意味着出现灾难性的不可控的后果,为此,人们总是谨慎小心,时刻 防范。当然,这种种的禁忌是特定的文化模式的产物,由对凶死者丧葬的恐惧发展到对一切丧葬礼俗中出现的恐惧意识,最后发展到对死亡的恐惧。在对死者进行下葬前,客家人需要举办“白喜事”,白喜事会聚集宗族亲戚等,家人尽情的挥霍浪费,这种“白喜事”其实也是儒家孝文化的体现。在丧葬活动中的场面宏大程度意味着对死者“孝心”的浓厚与淡薄,在丧葬仪式中宏大场面的出现类似于人类的狂欢,我想这种类似狂欢活动的存在,一方面是儒家孝文化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对死亡恐惧的宣泄,这种宣泄是人们对死亡的示威,反映了客家人征服死亡的心愿。
5.家庭风俗
客家人多聚居,其家庭风俗方面也体现出家族集体活动的形式。整个姓氏,传统不成文的族规。凡是出现有损姓氏声誉的大事,由全姓氏出人商量解决。如果出现与外姓斗殴的事情,则每户出人前往解决,目的是防止吃亏。一般客家人不擅自动手,有理则据理相争,无理则和气解决,如果谁敢冒犯族规,势必被族人孤立。每逢宰猪,客家人都要设宴招待族人,小村的是每户请一人,大村的则是请有威望的老人和宗房兄弟。一旦家里有人考上中专、大学,或参军、出外工作,客家人都要设宴款待前来祝贺的宗房兄弟。为了维持宗房的团结,女方过房后,一般是三世、四世同堂,如果南方以下还有弟妹。新娘、新郎必须随老人居住合灶一段时间才能分灶。即使不和老人同灶,也必须承担赡养老人、抚养弟妹的义务。否则被视为逆子。分灶以后,每逢有好酒好菜,都要喊老人同吃或挟一份菜给老人。由于重家族重孝悌,所以老人极受尊重。来宾客家人俗规,吃饭时,老人座位面向大门,以示尊重,成年人次之,坐在两旁,小孩只能坐在对着老人的那一面的坐位。如果家里人太多,男的坐一桌,女的坐一桌。吃饭时,小孩要主动帮老人挟菜,小孩帮老人添饭时,接碗、递碗必须是双手伺候。老人讲话,小孩不能随便插嘴,或在旁喧嚣。吃完饭,小孩得讲一声“慢吃”。在家庭风俗中,小孩的出生极受重视。来宾客家人孩子出生三朝,外婆和近房嫂子、弟婶(弟媳)和已婚妇女用竹萝装鸡蛋,来到新产妇家做“三朝”。半月后,外婆邀更多的妇女,担甜酒、鸡蛋、米、母鸡、背带给外甥做“半月”,俗称“吃姜酒”,这次酒席最热闹。小孩满月后,外婆又邀妇女给外甥做“满月”。客家人一般不做周岁。
客家人多住山区,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以水稻为最。客家地区的水田,近山用溪水,靠河用河水。皆以水车灌水入田,当然睡着经济和水利的发展现代灌溉出现了如抽水机,灌溉水渠等多种方式。农家肥料,以“沤粪”或“沤火炉灰”作粪种,参上石灰肥田,现代肥田除了上述方式大多都采用购买的肥料了。稻谷成熟后,多为一家老小齐出动,壮丁在农田干重活如:运送收割好的水稻等,妇女则在田里收割,老人和小孩则呆在家中晒谷和收谷。一家人团结完成水稻的收割,体现了家庭团结互助,共同参与家庭事务的文化。夏收时,各种家畜、家禽业已长大,塘里也可捕捞,客家人喜欢摆上最丰盛的饭菜来庆祝夏季丰收。中元过后,人们又忙乎秋种秋收,其后,集中力量把种植的作物部分出售,饲养猪、鸭、鹅等上市。当然随着国家农业改革步伐的加快,传统客家耕作生产方式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但客家人勤劳致富的文化内涵是不会改变的。
6.客家民居风俗
在赣南客家人多居住房屋多为围屋,客家先民进入赣南之前,这里的土著居住的多为干栏式(架空地面楼居)居所。而土围子,则是明末清初时期,赣粤边境匪盗四起,社会动荡不安,家客的大户人家为有效地保住自家性命,保住聚集的财产,不惜耗费巨资苦心经营修筑,其结构形式由粤东客家标准格式——围拢屋发展变化而成。这一座座固若金汤的庞大建筑,四角建有炮楼,楼内连通,相互呼应,火力交叉如网;御火攻,围内设有多处消防注水口;防围困,围内置设多处粮仓于围屋,如果分得细一些,还可以看出两种基本模式:实心式空心式,实心式,围内主体建筑采用“厅堂式”,只是将两侧横屋升高,连成全封闭式的方形围屋平面,空心式,如杨村燕翼围,面积2500平方米,围内不设主体建筑,只沿围的四周建房舍,中间除水井外,就是一个大禾坪。如今的赣南,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居住着700多万客家人。当遥远的岁月成为往事,而这浸润着客家人血与泪的围屋形式,亦在世人眼里成了客家人的典型家园构造,成了客家人情感世界的象征符号。它凝聚了客家人整体的心灵感喟,包容了客家人经历的岁月沧桑,留存人们的心里,构成飘泊他乡客家人梦牵魂绕的呼唤。
客家的种种风俗中不仅包含了深厚的儒家文化同时它也有其独特的内涵。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人,由于战乱、饥荒和政府奖惩的原因,辗转南迁,先后到达江西等地。所以团结和奋进在客家迁徙史和客家文化的诸方面有很突出的体现。首先客家先民自身团结的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向心力。正是这种向心力使他们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灿烂的文明带到了南方播衍而不被迁徙地的土著同化。江西赣南的客家建筑,既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支奇葩”,也是客家人团结奋进的象征。其次,这种团结奋进的精神特质,还表现在对异族文化的博采和涵化上。客家先民的南迁,是中原汉人与迁徙地土著长期斗争而又走向团结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共同体。客家文化虽然相对于中原地区为边缘文化,从历史上看,边缘文化往往不如核心文化那样具有很强的排他性,相反,它所蕴含的兼容性色彩更为浓厚,对于土著文化和其他文化的移入,这种边缘文化往往表现出更大的宽容性。因此客家文化具有一种兼容并蓄的精神内涵。例如在清代后期属于赣中的吉安地区,相对属于内陆,但民间穿着西装旗袍,高跟鞋、丝袜等新式服饰者已不鲜见。再次,赣中南客家人虽然在明清时期稳定下来,但客家人善于迁徙的特点却一直保留,且由于赣中南地区多山岭,客家人的另一个喜爱就是喜爱零星稀少的群体生活。譬如在清朝后期,有大量的客家人迁往南海一带岛国,并在那里积极开拓。许多资料表明:十九世纪以来,许多地方,客家人的数目,总是越来越少,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爱好迁徙、流动,不愿意以大群体方式生活在一起。客家人往往乐意往山村流动,往边远的山区流动,因为在客家史中,大多数客家人都有过开采矿山、山区农耕等经历,都习惯于偏僻的山区劳孤生活。他们敢于探险,乐意做开拓疆域的先锋,常常往其他华人不敢去的地方迁徙。客家人乐意再迁徙,他们不是迁徙至一处后,就安居乐业,落地生根。他们的迁徙都是尝试性的,当地环境不宜,他们就再移往有生机、有兴趣的地方。随时准备再流动也是客家人的特点之一,譬如当代赣中南地区的客家人为广东地区输送大量的劳动力等。
7.赣中南客家独特的语言禁忌风俗
客家方言被学术界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赣中南大部分地区属于客家方言区。客家方言在赣南闽西、粤东都用习以俗成的叫法称“客家话”。但在一些地区也有一些别的称谓。如在广西叫“新民话”或“嘛介话”;在四川叫“土广东话”;在江西亦常称作“老表话”。客家语言经久不衰,除了客家子孙繁衍昌盛之外,另一因素,是因为它本身具有鲜明的个性。
语言禁忌也称为语讳,它是民俗语言中特殊的组成部分,在形式结构和使用规则上都与一般的语言文字成分有很多不同。语言禁忌是一种躲避行为,避免说出招致于己不利的话。禁忌的结果,导致委婉语的产生;破禁的结果,产生了粗俗语、詈语等。赣中南客家先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产生了许多语言禁忌,并有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赣中南客家语言禁忌,从产生、内容、形式、功能、构成等各方面看都有不少特色。从产生的范围看,几乎包括了日常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年节岁时、婚丧大事、生育疾病、日常生活、饲养种植、林业采伐,都有语言禁忌。从功能内容上看,主要有趋吉避凶、求洁避污、敬重神灵等。从构成上看,主要表现在词语替换上,有模糊代具体、近义词语替代、反义词语替代等。如:在年节岁时,由于对神的敬重、对吉祥的期望,春节期间说话要说吉利的话,忌说不吉利的字眼。表现为使用禁忌语和委婉语,如:“mao(没有)”要说“有”,“少”要说“多”等;客家人对丧事看得特别庄重严肃,办丧事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禁忌。禁忌语和委婉语有: 归家、转背、老矣、过世、过身、老了人、归西等称老人死,走了、丢了则为小孩死。
8.赣中南客家独特的饮食风俗
赣中南客家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家常菜;二是宴席菜。过去广大乡村一年到头家家户户都酿有醇美的糯米酒。一入冬月,便腌制板鸭(以南安板鸭最著名)、香肠、猪肝、猪利子(猪舌头)、鸭五件、牛肉巴、酒糟鱼等等。平时招待贵客用酒娘蛋;宴请和逢年过节吃“四盘八碗”,即分别用四个大盘和八个大碗盛菜,共十二道大菜。特色菜肴有荷包胙(肉)、鱼饼、白斩鸡、蛋皮、菜干扣肉、粉蒸鱼、捶鱼丝、三杯鸡、酿豆腐、炒东坡、小炒鱼、红烧狗肉等等。各地风味小吃有嗦粉子、烫皮丝、凉粉、艾米果、芋包子、薯粉饺子等等。特色食品则有丁香李、酸枣糕、生姜、花生巴、柿饼、南康辣椒酱、兴国红薯干、会昌豆腐干、信丰萝卜脆等等。客家饮食文化内涵深刻,乡土味浓,有些菜肴和食品已饮誉海内外。
但是,古代遗留下来的饮食风俗,有的渐渐不合时宜,须予改进。比如,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而客家的喜庆宴席周到趋于繁琐,殷勤接待趋于疲劳“轰炸”,一餐饭有的长达数小时,先茶点,继面点,后冷盘,最后热菜,茶点面点与正席之间百无聊赖,客套话反复讲过,初次见面的人都成了熟客。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明清以来,赣中南地区的客家民风习俗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深层精神内涵,其主要表现为重礼的儒家文化内核、艰苦团结奋进的精神特质、兼容并蓄的民俗心态。实际上赣中南民俗的这些精神内涵的主要表现,无疑都是汉唐以来就逐步确立的传统儒家礼制文化、团结艰苦奋斗的迁徙开拓文化和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其形成也从一个侧面深刻反映了民俗文化变异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相互影响。参考文献:
【1】曹保平,冯桂华.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中的语言禁忌.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1):86-8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