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MBA教育中心2011年度工作计划
MBA教育中心2011年度工作计划
2011年是我校MBA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和实施的时期,MBA教育中心将依据学校领导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在保证做好招生、教学培养和就业推广等基础工作的同时,全面开展MBA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大力推进AMBA国际认证、案例库开发与建设、实习实践教学等工作,力争取得EMBA办学资格,努力实现我校MBA教育的快速、稳定发展。2011年我中心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点及创新工作
1.全面启动和实施MBA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2011年,我们将依据“转变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改革管理体制,提高培养质量”的指导思想,全面开展MBA项目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围绕提高培养MBA学生“管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中心,在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优化升级、案例库建设、MBA学位论文撰写及评价标准制定、MBA师资队伍建设、MBA教学及科研评价机制改进等方面进行较大的改革与创新,努力培养出具备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精通金融财务知识,能够引领社会发展的优秀职业经理人,使中财MBA项目成为中国有影响力、有特色的管理教育项目。
2.继续推进MBA国际认证工作,力争在2011年完成AMBA认证
通过MBA国际认证是建设国际一流的MBA项目的必备条件。2010年,我们已经完成了AMBA认证的自评报告撰写、支撑材料整理归档以及相关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准备工作。2011年,我们将按照AMBA认证协会的相关规定和步骤继续推进AMBA认证工作,力争在2011年上半年完成AMBA认证的专家委员会现场评估和认证。3.努力提升办学实力,积极争取EMBA培养院校举办权 2010年,我校被教育部列入MBA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校,这为我校在相关项目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准备依托我校的强大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优势,并通过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养质量等工作,提升办学实力,寻求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EMBA办学之路,力争达到培养EMBA所应具备的条件,早日取得EMBA培养院校举办权。
4.成立顾问委员会及咨询委员会,对我校MBA教育发展进行前瞻研究和高层次指导
除校MBA工作指导委员会外,聘请知名人士组成顾问委员会及各类咨询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及咨询委员会将发挥以下作用:促进我校MBA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学科建设和师资培养、科研水平的提高、国际合作的突破;商议、探讨和表决MBA项目的重大决策;对有关规章和操作流程的调整改革提出实质性的建议;协调和发展我校与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协助宣传,提升中财MBA项目的品牌形象,提高中财的社会影响和声誉。
二、招生及市场推广工作
甄选到最合适的生源是实现我校MBA培养创新目标的前提基础,2011年,在招生及市场推广工作方面,除了日常工作外,我们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改革生源选拔制度。
为了选拔到具备管理潜质、有从事管理工作的意愿、将来能够胜任各类管理岗位的优秀人才,我们将改进招生评测体系,该体系依据三维(动力、人格、能力)心理结构模型构成,涵盖基本管理技能、专业技能、业务知识、行为风格、认知方式、价值取向、领导动机、兴趣偏好等多种因素。在传统的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选拨方式基础上,引入心理测验测评的方式,并结合考生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等因素,确定考生是否符合录取要求。
鉴于我校鲜明的专业特色和有限的办学规模,除了争取更多的生源数量之外,如何在已有的潜在生源中,进一步发掘潜力,有针对性地吸引那些职业背景优秀、专业基础扎实、综合能力突出、发展潜力好的考生报考我校,是决定未来我校MBA项目能否实现飞跃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计划开展一些定点宣传推广活动,例如专门针对银行业的招生推广、专门针对大型国有企业的招生推广、专门针对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招生推广等。围绕着提高招生质量的目标,在招生甄选的手段上,我们计划做一些针对性的改进,例如在综合素质面试中增加对管理潜质的考察;在备选考生充足的情况下设置A、B两条分数线,给予职业背景优秀的考生更多机会等。
三、教学培养工作
1.改革培养方案,优化、升级课程体系
目前,我校MBA课程体系是按照传统的标准化、职能化的思路,即按战略、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各个课程来设计的。企业实践中,职业经理人所面临的环境大多是复杂的、综合的,不能简单地归为某一门课程的内容,这使得管理者必须具备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为培养我校MBA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升MBA项目的培养质量,我们将采用“整合型、实践型课程”设计,弥补“职能化、标准化MBA课程体系”的缺陷,突出知识的综合性、加强课程的实践性,计划在2011开始制定和逐步新的课程体系。
2.继续建设专兼职结合的任课教师团队
除从校内相关学院遴选优秀教师担任MBA教师外,我们希望10门左右的MBA教育核心课或特色课由MBA教育中心的专职教师承担。专职教师的聘任,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从校内或校外选聘富有管理经验、教学效果良好的优秀师资。除学术研究、教学外,这些专职教师将对MBA学生选课、社会实践、论文开题、答辩等进行全面的、全过程的指导,以确保MBA培养质量。3.改革MBA学位论文撰写标准及评价机制
我们要求自2011届起,MBA学位论文必须是行业分析报告或综合案例分析报告,目的是培养MBA学生独立策划、编写专业 报告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宏观决策潜力和行业把握能力,培养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管理实践能力。MBA学生必须自行深入企业去收集整理资料、数据,自行研究、分析、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经过前期的实践探索,我校MBA学生的学位论文的开题、评阅、答辩等环节已经逐渐成熟、规范,论文质量也在稳步提高。由于学生在职学习的一些特殊性,论文指导过程中存在着MBA学生与导师沟通联系不畅的现象。为使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更高效、便捷的互动,2011年,我们拟进一步完善学位论文的评价方式,搭建论文指导的数字化网络平台,并成立论文评审顾问委员会,与论文指导教师配合,从论文的内容到形式进行严格把关。
4.建立与完善的MBA全程化互评机制
目前,MBA教学考核与评价机制的设计以任课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更为关注课堂教学、教学效果部分的情况及反馈。作为管理机构,MBA教育中心的教学管理人员在对于整个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要全程参与,教学管理工作对于教学培养质量的保证和提高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我们将自2011年起,把MBA教学管理人员纳入教学评价体系,构成由“任课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三位一体的全程化互评机制,在三方的监督互评下,使教学考核与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完整。
为了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导向,所有实践性课程或者与企业合作讲师共同参与的课程,还将引入企业评估作为重要考核依据。
四、学生管理与就业指导工作 1.建立和完善奖助贷体系
建立多层次的奖助体系。目前MBA学生的奖励体系主要集中在院级、学校级别,主要包括MBA教育中心年度评优、毕业生评优工作,以及学校研究生部、校友基金会、团委的各项荣誉和奖励。2011年,我们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建立完善的奖励体系:第一,积极引进企业赞助,设立企业冠名的奖励基金,表彰在学习、班 级管理、社团活动等各个方面品学兼优的MBA学生;第二,扩大奖励学生主体范围,现有的学校各项奖励主要集中在全日制学生,学校大多数奖项没有涉及到在职班特别是春季班MBA同学,我们将通过企业赞助和在学校层次的努力,使奖项的参评对象扩展到在职MBA同学;第三,积极推荐学生参加或参评各种机构主办的竞赛或奖项。
在助学体系方面,目前我们已经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签订了MBA、EMBA助学贷款协议。将来除了继续争取金融机构对于MBA学生的贷款助学资助外,我们还将积极开拓企业资源,吸收企业资助。
2.改进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MBA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建设。进行MBA职业发展课程教材的开发,编制专业学位职业发展课程教材;加强MBA职业发展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由外聘为主的师资体系逐步发展为建立自己的专职师资队伍;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专题模块,建构更为合理的课程框架体系。为MBA学生开展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建立职业发展咨询室,开展对学生的个体职业咨询;从入学开始,以职业测评为工具,建立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档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和推介;为学生进行一对一简历修改服务,制作简历册。积极建设与企业的合作关系。聘请MBA职业发展顾问,加强企业成功人士对MBA学生的指导。继续推进MBA行业发展俱乐部的成立与活动开展,搭建校友终生教育平台。
五、案例、教材与课程研究开发工作 1.案例研究与开发
建设案例开发和教学精品工程。以案例研讨会、重点案例持续跟踪开发、案例专著出版、激励机制完善等方式,推动、激励校内教师开发重点案例、精品案例,推动我校案例作品在全国出一流精品、为工商管理教育行业贡献标志性成果。分类部署,突 出重点,强化特色,优化结构,持续性全面推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建设中国财经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以我校现有200个左右的精品、财经特色案例库为基础,与各大财经院校和其他院校联合,实现案例互换、共享,联合十个以上的院校实现案例互换、共享,力争在快速实现1000个以上的案例数量和鲜明的财经特色,成为中国一流的财经特色案例库。
2.教材研究与开发
启动建立财经特色、体系齐全、中国一流的中央财经大学《MBA精品教材》,既包含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规定的核心课教程,也包括我校金融和财务管理方向的特色MBA教程。
3.课程研究与开发
启动新一轮中央财经大学MBA培养方案调整与优化工作,建立与国际接轨的、MBA教育学科体系齐备、财经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MBA课程体系。采用“整合型、实践型”课程设计,弥补“职能化、标准化”课程体系的缺陷,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提升国际性。
六、国际交流合作工作
1、积极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积极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更好地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校MBA教育项目国际化水平。
2、积极拓展国际合作项目
继续深化与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加拿大布鲁克大学、滑铁卢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学校举办的合作项目,以寻求国际研究项目合作为重点,提升MBA教育的教学科研水平。认真落实与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和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合作协议,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的研讨,争取达成合作项目协议。积极寻求与美国、英国著名大学及其研究机构的合作。
3、加强对外宣传,推进MBA教育国际化
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力度,积极利用各种途径宣传、介绍我校MBA教育。制作开通MBA教育中心国际交流合作网页、编印英文宣传画册,并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媒体等媒介资源积极宣传我校MBA项目,不断提升我校MBA教育中心的国际声誉和地位。
七、校友工作
强化MBA校友会建设。构建“一网、一刊、一库”的多层面沟通联络框架,加强与校友的联络:完善现有MBA校友网的建设,构建母校与校友联系的信息平台。经常性走访校友、相互沟通信息、加强感情联络;在学校、MBA教育中心重大活动、节日时,有计划地组织部分骨干校友参与有关活动;集中各行各业的优秀MBA校友,搭建交流平台,如成立行业俱乐部或专业协会。成立财务、房地产投资等行业俱乐部或专业联谊会,扩大俱乐部、行业协会的数量和种类。继续完善和加强MBA校友会组织架构、制度建设,充实MBA校友网络平台内容,通过短信、邮件群发、期刊印刷品寄送等方式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和沟通。完成MBA校友通讯录的更新工作,整合校友资源,进行MBA校友资源、职业发展机会共享。
MBA教育中心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第二篇:MBA教育中心2009年学生与学生工作大事记
MBA教育中心2009年学生与学生工作大事记
1月8日晚 行业导航论坛之金融危机下行业百态之政府在MBA教育中心阶梯教室举办。本次活动由MBA联合会学术实践部主办,MBA教育中心臧伟、法硕胡川两位同学,分别从经济危机下城市危机管理和农村流转地制度两个涉及国计民生的微观角度,为大家生动展现了政府在这场危机中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
1月17日下午 2009年MBA校友常务会在MBA教育中心会议室召开。MBA教育中心主任兼MBA校友理事会理事长王瑞华老师、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兼副理事长宋巧老师、副理事长孔伟明老师、郭晓焜老师,MBA校友会会长张志伟、各年级副会长,07、08级MBA联合会学生代表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孔伟明老师主持。会议讨论了MBA校友会章程和MBA校友常务会推选办法,大家各抒己见,提出来很多中肯、建设性的修改建议。会议同意张志伟辞去MBA校友会会长、推举卢吉海为新任MBA校友会会长。
1月 MBA教育中心2支参赛队伍从全国86个参赛院校的944支队伍脱颖而出,获得了GMC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决赛二等奖;MBA教育中心荣获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银奖和新秀奖。比赛成绩创造了自我校参加GMC企业挑战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3月6日-7日 2008级春季班MBA新生入学导向拓展培训活动举行。本次活动包括开学典礼、培养方案介绍、班主任见面会、拓展培训等环节,入学教育系列活动使MBA新同学较快的融入了MBA学习生活。
3月14日 中央财经大学首期MBA“学长助推成才计划”结对仪式在校图配楼报告厅成功举行。校党委副书记侯慧君、学生处处长朱凌云、MBA教育中心主任王瑞华以及相关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出席了结对仪式,同时参加仪式的还有报名参与首期“学长助推成才计划”的70余名MBA学生和结对成功的200余名2006级本科生,结对仪式由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宋巧老师主持。仪式上,侯副书记做了重要讲话,对活动提出了希望,并为结对成功的25个小组的学长代表颁发“助推卡”。结对仪式在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4月1日 MBA教育中心直属党支部书记王瑞华为MBA师生党员30余人做了主题为“科学发展观与MBA教育项目发展”的专题报告,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深 刻内涵以及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原则,重点讲述了和分析了如何把学习科学发展观和MBA教育项目发展相结合。此次专题报告会,为MBA师生党员提供了一个边学习、边总结良好契机,也为MBA师生党员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4月21日 明辩目标,科学发展——08级MBA党支部学习科学发展观小组讨论之三在主教学楼214教室举行。参加本次会议的有7名党员,1名预备党员,另外,经党支部讨论通过,第一次吸纳18名入党积极份子列席参加会议,党支部书记郑刚主持会议。
4月22日 7名MBA校友应邀参加我校创业教育基地举办的座谈会。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加强创业教育基地与MBA校友会尤其是具有创业经历校友之间的联系,丰富学校的创业教育师资,为我校创业先锋班的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更为宽广的平台。座谈会由我校创业教育基地副主任、商学院副院长葛建新副教授主持,MBA校友会会长卢吉海以及具有创业经历的校友和在校生参加了座谈会。
4月24日 MBA师生一行四十余人前往位于北京顺义区的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和北京知名房地产企业金隅集团进行了参观考察。此次活动是MBA直属党支部落实学习科学发展观和“中财MBA企业百家行”活动的一次具体实践。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思想上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洗礼,爱国热情持续高涨;而企业参观考察密切了中财与企业界之间的联系,推广了MBA品牌和形象,为进一步与企业合作开拓了更广阔的平台。
5月18日-19日 在我校MBA教育中心孔伟明老师带领下,MBA联合会一行8人应邀参加了第十届中国MBA发展论坛。在本届论坛上,中财MBA师生代表与演讲嘉宾积极互动、与来自国内外的MBA师生代表热情交流,分享MBA学习和实践的经验,展现了中财MBA优秀的职业素养和严谨学风,收获了海内外MBA学子的深厚友谊。
5月21日 MBA教育中心与北下关街道办事处城管科共建文明示范街启动仪式举行。出席这次启动仪式的领导有MBA教育中心主任王瑞华、副主任宋巧、MBA教育中心直属党支部副书记王志红、孔伟明、郭晓焜老师,以及北下关街道办事处主任林德江同志、副主任郑秀山同志。王瑞华主任做了讲话。
6月14日 第四届中央财经大学——哈佛《商业评论》案例大赛圆满落下帷幕。第四届中央财经大学——哈佛《商业评论》案例大赛吸引了来自近20个院系、由本科、普研和MBA组成的48支队伍报名参加,经过对参赛队伍提交的案例分析材料综合评议,选拔出24支队伍参加了5月27日举行的初赛;经过初赛的激烈角逐,9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了决赛环节。经过激烈的比赛,倚天队以267.8分的超高分数一举夺取了本次大赛的团队冠军,海与岩队紧追其后获得团队亚军殊荣,团队季军桂冠被来自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的普研队伍CAFD Dreaming摘取。
6月26日 我校MBA李俊妮、韩非、部小峰三名同学获得2009中国MBA新锐100人物奖,其中李俊妮同学获得“中国MBA敬业新锐”奖。该奖项评选由团中央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作为指导单位,中国MBAhome网主办,至今已举办过五届,成为国内知名度最高的MBA奖项之一。
7月1日 “中央财经大学2009届MBA毕业庆典”在北京金辉国际商务大酒店隆重举行。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胡树祥、副校长李俊生、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部主任赵丽芬出席了庆典。出席本次庆典的还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相关院系负责人、MBA任课教师和导师代表以及MBA教育中心全体老师。2009届MBA毕业生、MBA校友代表、在校MBA学生代表等共270余人参加了此次大会。经济日报、新浪网、中国MBA网等10余家新闻媒体参加了本次大会。胡树祥书记和李俊生副校长做了致辞。毕业庆典仪式上对MBA优秀毕业生、MBA优秀论文指导教师等进行了表彰。
7月13日 “MBA@中财”电子期刊第二期发布,该电子杂志由MBA教育中心学生工作部牵头主办、MBA联合会协办,每半年推出一期。
8月15日 MBA教育中心学生工作部老师与09级10名即将入学新生进行了座谈,就大家关心的新生入学系列问题详细的进行了解答,并鼓励到场的同学团结一致,做好表率,为建设积极向上的09级新生团队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9月7-13日 MBA教育中心为2009级新生安排了为期一周的入学导向教育系列活。为使200名2009级MBA新生迅速融入学校学习生活,MBA教育中心特为他们安排了入学导向教育系列活动,活动主要包括开学典礼、MBA师生见面会、MBA新生主题班会、案例分析与学习专题报告、MBA职业通道设计报告、新生素 3 质拓展训练等7个项目的活动。本次入学教育导向系列教育活动得到了校领导、学校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在MBA教育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下,在2008级老生的倾情协助与2009级MBA新同学积极参与下,达到了预期设定的目标,顺利圆满结束。
9月22日 我校与北京银行共建MBA实习基地暨客座教授聘任仪式在图书馆配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胡树祥、校长王广谦、副校长李俊生、史建平出席了共建实习基地与客座教授聘任仪式;北京银行出席仪式的嘉宾有董事长闫冰竹、行长严晓燕等。仪式由李俊生副校长主持。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仪式上,胡树祥书记和闫冰竹董事长分别致辞,王广谦校长和闫冰竹董事长共同为MBA实习基地揭牌,王广谦校长为闫冰竹董事长、严晓燕行长颁发中央财经大学MBA客座教授聘书,严晓燕行长、我校MBA教育中心王瑞华主任共同签署共建MBA实习基地的协议。仪式结束后,在史建平副校长的主持下,北京银行严晓燕行长为在场300余名同学做了主题为《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之路》的报告。
9月28日 MBA教育项目举办5周年庆典活动之“首届MBA新老生辩论表演赛”成功举办。正反双方围绕着中财MBA教育走专业化道路还是全面化道路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通过本次活动,充分展示了中财MBA学子们的才华和朝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MBA教育项目举办5周年和学校建校60周年献礼。
10月14日 MBA教育项目举办5周年庆典活动之“企业家社会责任”主题讲座圆满落幕。中心的孔伟明老师、郭晓焜老师出席了讲座,来自管理咨询界的涂文开同学、来自会计师界的张丽琴同学、来自渣打银行的刘延涛同学、来自中国建设银行的闫巍同学、纪鑫同学、郝思韡同学、来自北京市政府办公厅的臧伟同学、我校在读博士白坤同学,分别结合自己的工作领域和实际工作情况,从多个角度阐释了社会责任,并为在场同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10月17日 庆祝我校建校60周年、MBA教育项目举办5周年联谊酒会在金辉国际商务酒店隆重举行。MBA教育中心主任王瑞华、MBA任课教师代表、MBA教育中心全体老师出席了酒会;历届MBA校友代表、MBA在校学生代表等共300余人参加了联谊酒会。在酒会正式开始以前,王瑞华主任作了致辞。随着王瑞华主任将香槟酒缓缓倒入香槟塔,联谊酒会正式拉开了序幕。酒会现场气氛热烈,MBA师生畅谈昨日的汗水和辉煌,期待着美好的明日;学长学姐传授着职业成长 的成功经历和经营管理的精髓,学弟学妹汲取着现代管理知识和职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萨克斯、小提琴演奏,弦乐四重奏和花式调酒表演等精彩节目更是令酒会增色不少。为庆祝学校建校60周年、MBA教育项目举办5周年而专门定制的生日蛋糕的出场,将整个联谊酒会推向高潮。联谊酒会期间,在MBA校友会第一届会长张志伟的倡议下,与会MBA老师、MBA校友和MBA在校生向MBA校友专项基金进行了积极踊跃捐赠,捐赠现场收到了数额可观的捐款。
11月18日 中央财经大学第六届MBA联合会换届选举大会成功举办。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宋巧老师,学生工作部孔伟明老师、郭晓焜老师,第四届联合会主席刘明哲,第五届联合会主席团成员以及在校的各班级同学共160余人出席了会议,整个教室座无虚席。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宋巧老师代表中心做了致辞。换届选举大会采取候选人竞选演讲、自由答辩,代表们无记名投票的形式进行。15名候选人按抽签顺序进行了精彩的竞选演讲,他们分别对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竞选初衷做了介绍,并对当选后的未来工作做了设想。竞选答辩环节,许多同学的问题深刻而且独到,候选人的回答也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发挥非常出色,赢得了同学们的一阵阵掌声。最后,应玮、金凤、王宇、范彬、乔伟丽、杨楠顺利当选为新一届联合会主席团成员。
11月8日 第三届中国MBA领袖年会在北京艺海商务酒店宴会厅隆重举行,我校MBA校友、证券日报要闻中心主编张志伟先生喜获第三届中国MBA领袖年会“十大管理精英奖”。
11月30日下午 中央财经大学第六届MBA联合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MBA教育中心会议室召开,王瑞华主任、宋巧副主任、孔伟明老师、郭晓焜老师,以及第六届MBA联合会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第六届MBA联合会主席应玮主持。会议气氛诚恳、融洽、热烈,通过深入交流,大家期望通过共同努力,各部门精诚合作,尽己所能,将联合会的工作落实到实处,为各届MBA同学和校友更好的服务,不断提高中财MBA的品牌知名度与竞争力。
12月10日 MBA行业导航论坛第37期成功举办。本期演讲嘉宾是来自于具有多年银行从业经验的同学,报告的主题是孙海波《银行业漫谈,我的银行从职经历》、刘飞《银行业电子化对人才的需求》。截至本期行业导航论坛结束,2009 5 MBA行业导航论坛共开展10余次,极大的丰富了同学们的行业知识和职业发展经验,提高了同学们的职业发展视野。
12月29日 中央财经大学MBA2010新年晚会隆重举行,李俊生副校长、MBA任课教师代表、MBA教育中心领导和全体老师、历届MBA校友代表、MBA在校生代表等共280余人出席和参加了晚会。李副校长向与会嘉宾表达了新年的美好祝福,对中财MBA五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和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的肯定。接着MBA教育中心主任王瑞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回首中心2009年取得的卓越成就,展望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并向全体MBA师生表达了新年温馨而诚挚的祝愿。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中财MBA同学载歌载舞,用青春和活力、创意和睿智演绎了一场精彩的饕餮盛宴。
第三篇: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室项目策划书-浙江大学MBA教育中心
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实验室介绍
——从创意到创业,打造完整的大学生创业孵化生态链
李克强总理最近来浙大视察时对我校大学生创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对大学生创业的进一步更好更快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寄语浙大学子发扬“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追求真理,树立创新理念。要做基于创新的创业,用创业创新成果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这对于浙大师生是极大的鼓舞,也是殷切希望。
为深入贯彻李克强总理视察浙江大学时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我校大学生创业工作,由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委会牵头,联合浙江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建立了 “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实验室”。
一、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实验室。其中,e代表:(1)enterpriser,即创业者;(2)e代表ethusiam,即热情,在这里,我们拥有一群最富有激情与梦想的创业者和全力助其圆梦的创业导师;(3)e-代表e-business和e-commerce,我们支持富有高新科技含量的领先创业者的idea,并利用互联网、移动端、自媒体等各种平台宣传与推广;WORKS是工坊,寓意创业实验室是创业者的乐园,是创业梦想的孵化器。
二、建设单位
由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委会牵头,联合浙江大学党委研工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创建,浙江大学未来企业家俱乐
/ 7
部协办。
三、建设宗旨
建设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实验室,旨在发挥浙大科技园作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同时发挥联合发起单位的创业教育、创业投资等资源优势,充分整合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多方资源,为我校大学生在注册公司之前提供针对性、专业化的预孵化服务,以进一步提升我校大学生创业氛围,降低创业门槛,提高创业成功率,推动更多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得以成型、孵化与快速发展。
四、建设目的和意义
建设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实验室,目的是探索建立促进大学生创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机制,结合创业团队与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着力打造完整的大学生创业孵化链条,包括从最前端从创意到产品的培育,创业项目和团队孕育挖掘,创业项目和团队培育指导,再到末端创业项目和团队预孵化,为创业团队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场地、创业资金以及对外合作平台。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实验室将充分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资源,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基地等现有园区和孵化基地的优势,将创意激励、创业培训、创业实训、创业服务、创业指导相结合,细化、规范服务流程,建立不同阶段大学生创业的全方位、阶梯型、链条式的创业服务体系。
建设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实验室具有重要意义,她将通过在浙大校园内营造低门槛、低风险的微观创业环境,让尚不成熟的科技创业项目或创意、原型逐步完善并具有商业价值;使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逐渐成为掌握一定创业技能的创业人才;从而不断催生创业项目转化、成长为中小企业,并促进项目企业与创新人才茁壮成长,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 7
五、建设内容及运作机制
(一)项目挖掘
1.面向全校,摸底各个院系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现状,向学生宣传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实验室,使每一个想创业的学生手上都有一份大学生创业手册。同时,推荐来自各院系当中成熟的项目进入创业实验室。
2.面向浙江大学研究生素质拓展班、研究生涉农领域培训班、研究生创新创业培训班等校内各类创业型培训班级进行项目征集与指导,促成优秀的项目顺利进入创业实验室。
3.充分挖掘学校创业社团的队伍与导师资源,与创业实验室进行有效对接,吸引校内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及其团队进入实验室,鼓励大学生带导师的科研成果前来创业、孵化。
4.举办创业点子孵化大赛。面向学校搜集创意点子,每个团队只需要通过一页ppt和60s的演讲进行Idea Show展示,进入决赛的队伍,经评审组审核通过,即可作为预孵化项目引进创业实验室培育。
5.在校园开展创业沙龙。定期在玉泉校区、紫金港校区开展内容丰富的创业沙龙。举行项目路演、项目与资本对接等多种形式的沙龙,邀请优秀校友企业家、投资人、资深经理人等担任嘉宾,与对创业感兴趣的大学生交流分享,充分培养创业氛围,挖掘创业项目。
6.与相关部门合作举办创业训练营(包括国际创业训练营),从知识层面和操作层面催生潜在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培育创业能力,搭建创业交流平台,催生创业项目,遴选与鼓励符合条件的创业项目优先入驻创业实验室。
7.与相关机构举办或参与各种范围的创业大赛,建立常态的、长效的创业大赛成果跟踪机制,与获得大赛奖励和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及时联络、促成对接,吸引更多的优秀创业项目进驻创业实验室。
/ 7
(二)项目筛选
进入创业实验室的创业团队主要包括浙江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项目需经专家评审,方可进入。从报名的创业团队中每半年筛选出20个以上团队进驻。
1.创业团队或个人入驻基本条件
(1)申请入驻创业实验室的创业个人或团队负责人或主要人员须为正式注册的浙江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已毕业五年内(含五年)的往届毕业生创业项目可择优入驻;
(2)项目应具有创新性,项目盈利点清晰且项目实施可行性强;(3)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无知识产权纠纷;
(4)项目已经具备一定雏形,12个月内具有注册形成企业法人实体单位的可能性;
(5)严格遵守创业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并自愿接受管理。2.项目入驻流程
(1)向创业实验室提交入驻申请材料;
(2)项目入驻评审。采取联合评审机制,建设发起单位组建专家组共同审核,出具评审意见;
(3)评审结果在网上公示;
(4)获得批准的团队或企业签订入驻协议,办理入驻手续。(5)团队正式入驻创业实验室,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三)项目培育(预孵化)
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实验室将整合高校与社会、企业资源,对处于未成立企业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创业预孵化服务。创业实验室以培育团队和项目为目标,在实验室内培育成功的团队和项目,注册公司以后入驻浙大科技园中进行正式企业孵化,浙大科技园帮助其进一步发展壮大。
/ 7
1.创业场地支持
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实验室为入驻的创业项目和创业团队提供必要的创业场地,采取共享商务区域与独立工位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入驻项目和创业者拥有一定面积的办公空间和配套设施。
在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内,开辟一定面积的孵化场地,作为创业实验室的物理空间,每个房间置放一定数量的创业工位,装好电话,留好电脑和网络接口,配备办公必备品,供创业团队使用;并提供公共文印室、共享商务洽谈室、会议室等共享配套设施。
2.创业资金支持
(1)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实验室将设立“圆正·创业种子基金”(每年100万-500万人民币),以股权投资等方式对通过评审选拔的优秀创业团队给予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用于项目启动与运行。
(2)组建天使投资联盟。对于创业实验室的团队与项目,引入天使投资(Angel Capital)这一种对原创项目构思或小型初创企业进行的一次性的前期投资形式,对其进行专业支持。
3.创业辅导支持
(1)保姆式服务。实验室配备一定的专职人员为入驻项目和团队进行保姆式服务。包括:通过对培育中的项目进行走访联络,及时、准确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向培育中的项目传递国家和地方政府各类创业政策信息;帮助培育中的项目充分利用共建的专业服务共享平台,协助解决项目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聘请创业辅导员。在浙大科技园中挑选一批企业成长快、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优秀大学生创业者,组建一支创业辅导员队伍。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为实验室中的每一个创业团队一对一配备创业辅导员,进行长期创业指导与个性化培养。
(3)聘请创业导师。在科技园、管理学院等的创业导师资源基
/ 7
础上,邀请政府官员、知名成功企业家、社会精英加盟,不断扩充创业导师团的力量。为有成长潜力的项目配备拥有资深创业经验的导师,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
一、多对多的综合辅导,定期组织创业导师接待日、创业门诊等各种形式的创业辅导活动,为入驻实验室培育的项目和团队出谋策划、指点迷津,不断完善创业计划和商业模式,并尽可能在其他资源上给予支持,以帮助创业项目规避创业风险,加快项目发展。
4.创业培训与创业训练支持
充分利用建设单位的师资力量,开展系统化、专业化、综合性、实战型的创业培训和创业训练。
(1)创业培训。引进高校与社会的相应资源,共同开发和实施培训课程。围绕创业能力测评、创业政策与心理辅导、公司经营与企业管理、工商与税务常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产权与法律基础、商业模式与市场拓展、创业见习等内容,定期开展培训班、讲座、案例研讨会、创业沙龙等多样化培训活动。
(2)创业实训。开展素质拓展、模拟实训(含沙盘演练、市场营销模拟、商务谈判模拟等)、创业见习等实训活动,使创业者在获得系统创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创业技能与实战经验,助其在创业道路上成功迈出第一步。
(3)国际创业训练。紧密依托管理学院、科技园等的国际合作资源,组织实验室项目团队前往国外知名创新创业科技园区如硅谷、剑桥科技园等地考察学习交流;对接国际一流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等)资源,组织实验室中较成熟的项目负责人参加国际创业管理课程,参加国际创新创业训练营。
5.人力资源支持
为创业实验室的项目与团队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诊断、咨询和辅
/ 7
导,搭建信息共享、人才互通交流平台,提供人才招聘服务,帮助创业团队或个人寻找合伙人。
6.无缝链接浙大科技园孵化器创业服务体系
创业实验室无缝链接浙大科技园孵化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为实验室培育成功的创业团队免费办理企业注册、税务登记等公司创办服务,提供投融资服务、项目申报服务、公共技术服务、产学研合作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创业培训服务、创业辅导服务、创业交流服务等各类增值服务。
(四)项目退出
创业团队进入创业实验室的最长时间限定为12个月。创业实验室每季度对创业项目进行专家评估与指导,创业团队根据要求提交项目进展报告和下一步工作计划。若项目发展的好,在注册公司时浙大科技园与投资机构只参股不控股,具体入股比例按具体项目酌情商定(一般低于20%)。若项目发展的不好,在12个月期限满时项目限期退出。不论发展好或不好,12个月后必须搬离创业实验室。项目注册公司后进入浙大科技园孵化器,提供一系列创业孵化服务,包括提供免费的工商注册服务,提供优惠创业场地、落实房租补贴、帮助申请政府创业资助等。
/ 7
第四篇:教育中心2016年秋季工作计划
2016年春弥陀寺乡中心小学体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动力,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校的体育工作越上一个新台阶。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小学生体制健康标准》。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工作目标
1、继续深化教育科研,强化学科研讨,提高教学质量。
2、抓实传统项目,加强业余训练,提高运动质量。
三、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1、狠抓课堂常规,提高课堂质量
本学期体育组将狠抓体育常规,提高堂课质量,根据大纲,新教材,积极组织好体育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使体育教师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根据新教材和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好教学计划,备好室内和室外课教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师德水平,理论水平,教学和教科研能力。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师表,严守学校作息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上课统一运动服装,对待学生耐心细致。建立好体育科研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科研,多统
计数据,以论文的形式来汇总。上课多练,多讲,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2、规范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表上足、上好体育课,认真落实“两操一舞活动”,课余时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总量。本学期,要强化学生室内广播操的训练,举行广播操和眼保健操比赛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成绩合格率达市规定指标。
3、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
根据教导处工作计划和学校关于开展教研活动的要求,本学期的体育教学的重点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师新课标的领悟和运用能力,并更好的抓好运动队的训练,在已有的训练经验上不断的总结提高和完善。在总结过程中注重训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正常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结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认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教学方法,注意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撰写教学论文,促进体育教学水平和业余训练水平的提高。上。组内教师要开展好听课、评课活动,分管体育的校行政要加强随堂听课并及时反馈意见,以促进体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4、抓好学校运动队的训练
我校是长跑传统项目学校,建立健全完善的校级运动队框架,是长远的事。按照体育竞赛计划表,认真抓好的训练。制定好周密而详细的计划。每天保证训练一个小时。并规范运动队
训练制度,要求各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为我校能成为体育特色学校而积极努力。加强田径队训练,争取在小学生田径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5、做好器材管理
有标准,有计划地配置器材、设备等,落实场地、器材、设备的四、活动安排 3月份
1、制订体育工作计划,召开体育教师会议,部署学期体育工作。
2、制定教学计划,备好课,认真进行体育教学工作。
4、认真练习广播操。4月份
1、广播操验收。
2、积极搞好体育教学工作。5月份
1、积极组队参加乡师生体育比赛。6月份
1、积极搞好体育教学工作。7月份
1、考查学生体育成绩。
2、总结体育组学期工作。
3、体育资料归档。篇二:2015~2016学年秋季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秋季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
一、本学期工作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指南》精神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指示,坚持以“幼儿发展、教师发展、幼儿园发展为本”的教研工作方向,加强学习和研究,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进一步提高我园教师的教学质量,紧跟时代步伐,提升办园质量。使我园的教育真正成为适合幼儿发展需要的土壤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动力。
二、本学期工作目标
1、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以家长工作为纽带,推动家园一致的和谐教育。注重幼儿个性的培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尝试以课题为抓手,初探课题研究工作。积极走“以科研促教研,教学科研相长”的道路,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凸显我园特色。
3、合理安排一日常规,优化区域游戏活动开展,继续尝试新课程改革。
4、本学期继续在“一课多研”教研形式基础上,从上学期的“弱-良-优”上午学习模式,改为“良-优-弱”的引导实践模式,具体抓实教育教学活动。通过一课多研形式优化教学活动的组织,促进教师吸纳、反思水平的整体提高。以具体教研活动领域内容教学案例为载体,营造积极探讨氛围。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强化常规习惯训练,重视养成教育。
1、立足习惯养成,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品德习惯教育重点,认真落实幼儿在园一日常规要求,幼儿行为习惯要求,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落到实处。
2、丰富幼儿户外活动,坚持晨间户外体育游戏锻炼。(二)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重视家园联系
1、建立科学的一日活动常规,细化每一个环节的管理,从入园、晨间活动、集体教学、游戏活动、餐点、午睡、起床、离园,每一环节具体明确要求,坚持检查,严格操作,并公布检查情况,发现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2、各班继续办好《家教园地》,提高质量做到更换及时,内容丰富有指导价值,每月1日更换园地内容,并扎实做好家访随访工作。本学期继续召开家长会活动,力求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三)以人为本,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加强理论学习,与《纲要》、《指南》接轨。在正常开展公开教学活动的基础上营造活跃教研气氛,以教学活动为案例,紧紧围绕教学活动中存在问题,鼓励教师畅所欲言,互动推进实现教科研活动中相互学习。教研活动中认真做好教研记录,将讨论内容及时进行提升和总结,确保每次教研活动质量。
2、继续通过各种形式开阔教师眼界,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供外出观摩学习交流、网上信息交流等多种形式的专业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在“活动设计”和“教学后反思”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育和研究能力。
3、注重教学反思,切实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在学习新理论、新观念同时,加强对自我教学实践的反思。
4、抓实教学常规、继续加强备课检查。
1)、组织教师研究教材,筛选教材或新教材内容进行替换、修改,科学合理制定各项教学、活动计划,注重教材的分析把握,教学活动的前期准备。2)、加强随堂听课。业务园长、保教主任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多听随堂课,及时了解教师制定计划、组织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情况,与教师共同探讨提高教学质量途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四)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落实《纲要》和《指南》精神,开展公开教学看、听、议、评活动,本学期的教学活动观摩重点放在语言领域和科学领域。通过活动开展,优化教学活动组织,更新观念,改善行为,推进课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幼儿积极体验为中心,将教育过程的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有机结合。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师幼关系、融洽;活动气氛活跃;教育目标明确;教育方法灵活。
2、创设丰富区域游戏活动环境,重视区域游戏活动开展。
(1)、充分利用教室、走廊等幼儿园现有场地,保证区域游戏活动空间。(2)、科学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保证区域游戏活动时间。(3)、注重活动趣味性,吸引、贴近幼儿生活,建立在幼儿现有经验基础之上。(4)、注重综合性,加强游戏活动指导,通过区域游戏活动开展,在满足幼儿体验快乐的同时,增长知识和经验,获得各种能力的发展。
五、逐月工作安排七、八月份:
1、做好新学期幼儿环境创设
2、做好招生、编班、收费等还学准备工作
3、检查、整改、落实班级物品及存在问题 九月份:
1、制定幼儿园教学、科研工作计划
2、制定教学、班务实施计划及具体活动计划
3、继续完善开学初准备工作,即环境布置、新操编排等
4、加强新操指导训练,大中班第三周、小班第五周出操
5、加强幼儿常规教育训练,行政跟班检查
6、做好新生接待工作,稳定幼儿情绪
7、检查环境创设完成质量,迎接期初工作检查
8、组织参加市级幼儿园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并做好校园歌手选拔工作
9、各班召开家长会
10、园内教研活动 十月份:
1、开展“庆国庆”主题活动,进行幼儿爱国主义教育
2、加强幼儿良好行为行管养成教育,抓好幼儿常规教育
3、进行各班区角环境布置的更新,创设良好教学辅助学习环境
4、幼儿自理能力比赛,并进行常规工作检查
5、根据秋天几节特点,开展幼儿秋游活动
6、园内教研活动 十一月份:
1、开展“消防安全”主题活动
2、幼儿早操观摩评比,并进行班级常规观摩
3、开展幼儿讲故事比赛
4、教师制作户外活动器械评比
5、组织参加学区教师教学比赛
6、开展学区性公开课
7、园内教研活动 十二月份:
1、开展“庆元旦”亲子运动会
2、加强冬季锻炼,开展安全健康教育活动
3、各年段活动——歌表演
4、开展中、大段幼儿绘画泥工比赛
5、中大班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
6、开展各班区角观摩活动 元月份:
1、家长问卷调查,汇总调查情况
2、教师教育教学随笔比赛
3、做好期末各项相关工作总结
4、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5、逐步做好各项资料的整理归类 二月份:
1、做好幼儿发展评价及各项评价工作
2、各部门做好期末总结、量化、评比工作
3、做好借书、教玩具、图书资料归还工作
4、完善各项材料归档工作篇三:2016年秋季学期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2016年秋季学期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核心,质量为中心,服务为宗旨,管理为保证,提高为重点;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使教育科研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的生长点,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新的支撑点;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教学教研一齐抓,充分发挥教研工作在教育改革中的灵魂作用,力争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课程改革迈出一个新的步伐,教学研究工作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大力推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研究工作目标
1、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教研活动;
2、着眼教师专业成长,培养教研骨干;
3、依托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研成效;
4、抓实课题实施过程,丰富教研成果。
三、校本教研形式
1、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主题教研、反思交流”等活动为基本形式,围绕教学主题,需要理论指导。通过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文章转自实用文档频道xx09)
2、通过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进行反思交流,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促进教师共同提高。
3、以教学中的问题或困惑为研究内容,续上学期,每人上好一节公开课,通过说课、听课、评课、教学论坛等多种形式展开讨论,集思广益达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四、具体措施:
1、教育教学理论培训。
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教学质量的有劣,取决于教学思想的先进与否。教师只有掌握丰富的教育理论,才能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活动。本学期我们将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具体要求为:读、研、写、评,“读”即积极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信息量,在读的过程中,写好教育理论笔记,尤其是教学随笔和心得体会;“研”即搞好小型的学习理论研讨交流会,教师将所学理论付诸于教学实践,定期进行总结交流,以达到学以致用,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写”即学习教育理论,教师不仅要善于运用,更要善于总结,根据自己所任学科的教学实践,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评”即学校采取检查、督导、考核等措施,及时总结,保证理论学习真实有效,对学有所成的教师给予精神及物质上的奖励。
2、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3、充分利用电教室的远程教育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做到用好电教设备,管好电教设备,使其为课堂教学服务。积极主动同兄弟学校开展教研交流,走出去,请近来,保证人人参与,人人提高,个个有收获,巩固课堂教学主阵地,确保教学质量这一生命线。
第五篇: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12年工作计划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全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创建商务俄语等若干个省级骨干专业为目标,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实训质量为重点,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打造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为我市四项产业“口岸经贸、现代农业、特色工业和旅游服务”的发展壮大和提档升级服务的现代职业教育。
二、总体工作目标: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坚持“以素质为基础,以技能为重点”的办学原则,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上创新发展,探索适合我市的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途径,培养与我市经济建设相适应的素质高、技能强的应用型劳动人员,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证。
三、主要工作任务:
1、巩固办学成果,提高办学能力。我市职业教育从2007年10月整合后办学规模得到扩大,办学水平得到提高,教师队伍得到加强,实习实训硬件上了台阶,专业设置得到了优化,我们要巩固四年来发展的成果,建设商务俄语等省级骨干专业。
2、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扩大办学规模。在巩固高职升学优势的基础上,拓展联合办学和就业渠道,以扩大办学规模为工作重点,以合理规划专业方向、提高联合办学和就业班比例为工作难点,力争2012年完成学历教育招生不低于150人。拓展培训领域,使面向社会、面向人人的办学特色充分展现,提高培训质量。各类培训年内力争完成8000人次。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努力建设一支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培训,鼓励教师一专多能,努力提高“双师型”教师专业教学水平,特别是实习实训能力。通过专业教师进企业,聘请技师进校园等手段,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适应培养学生高技能水平的要求。
4、突出专业技能培养,提升就业能力。强化教学改革,从因材施教的原则出发,增强课堂教学的适应性、有效性,以解决“听不懂”为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坚持“技能中心,实训主导”原则,以必需、够用,实用为目标,确定课程、基础理论、技能教学项目、实习训练内容,解决“不会做”的问题。5、立足校本,进行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以2011年7月省职业教育试点课题项目为重点,结合我校实际,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安排并实施,促进我校整体教研与科研能力的提高。
6、建设实习网络,促进学生就业。加强实习指导,突出重点,抓好高二后学生顶岗实习工作,通过学校的严密组织与协调,使实习学生在一年内实践能力有大的提高。密切与我市经济开发区的联系,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就业岗位。
7、加强市场调研,优化专业设置。根据我市经济建设实际和需要,突出建设商务俄语等骨干专业,对旅游、酒店管理及物流等专业进行专业调研。
8、强化安全工作,建设平安校园。加强门卫和宿舍的管理工作,加大学生法制和安全教育,督查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关注住宿生的吃、住、行,力争零事故。
9、加强硬件建设,完善各类设施。配齐配全民乐队的设备设施,改造外籍教师宿舍,完善校园监控设备和功能室进档提级。
10、完善学校网站建设。加强各学科的资源库的建设,促进信息化建设。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以生为本,精心管理,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重视和加强日常管理和教育。18名专职班主任、4名学生管理人员、5名生活区管理教师,以上27名教师是学生教育管理的主力队伍。要强化学生管理、班级管理、生活管理,对每个学生和所有在校时段进行管理。坚持思想教育和严格管理相结合,以人为本,畅通学生表达诉求的渠道,增强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自豪感、归属感。
2、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上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汇报等活动,让学生主动设计未来,设计怎样逐步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把现阶段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结合起来,自觉合理的自我塑造,解决学生对自我缺乏科学认识,方向迷惘,放任自流的问题。
3、发挥学生会、共青团和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功能,组建学生民乐队,开展“校园文化技能节”等活动,使学生在学校这个特殊的职场中快乐生活、快乐发展。
4、加强对班级工作的指导、督查和考核。明确班主任工作职责,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不断实践、创新、总结,进行一次“我的家访故事”为主题的班主任经验交流研讨会。以班级日常管理和班级建设成效为重点,进行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于年内举行主题班会课展。
(二)紧抓常规教学,实施有效管理。
教学常规是是规范教师行为,促进学生成长,建设和谐课堂的主要措施。要以常规保教学,以常规促质量,向常规要效益。
1、围绕工作重点,采取“目标-----落实------问效”三段式管理,抓好开学初各项计划的制定工作,学期中抓好计划的落实和监督工作,学期末、年末抓好各项工作的总结和评比。
2、教学工作:实行推门听课制、分块类比制和质量评估制,做好教学质量及工作落实情况的抽查,评估在实施教学标准过程中工作完成情况和取得的成绩。
3、高三对口升学百日冲剌:高强度,大密度,精准化训练。
4、集体备课:着眼于集体智慧的融合,以老带新,在深度、广度上向学生示范。
5、优化课程结构,突出技能培养。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组织训练,参加省市技能大赛,力争榜上有名。
6、校本教研:各专业课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实际,编写适合实际的校本教材。同时,通过自我反思、问题、论坛和案例交流等形式有组织的实施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实施“四个一”工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实施“四个一”工程即写好一篇论文、出好一节公开课、完成一个课题、强化一项特长。
1、写好一篇论文。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教育教学方面及所教学科教材改革方面,每一名专任教师到年末都要写出一篇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有高度的经验论文。
2、出好一节公开课。在4月至5月份,和10月至11月份,结合同江市进修学校、佳市教育研究院要开展的教学考研竞赛活动,提前或同步进行校内中、高级职称教师的示范课(引领课)活动和青年教师的提高课(汇报课)竞赛活动。公开课的形式和过程:预案——授课——反思——矫正。活动之后,有总结和点评。
3、进行一项课题研究。着眼于“研究型”教师的培养,使教育科研的生命活力得以发挥。2011年底,我校已经根据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课题,选定和申请了七个子课题。待省厅批复后,我校由科研办确定各子课题研究人员,分阶段组织实施。2011年底财会组、俄语组申报的佳市级的课题,已经进入收集资料实践阶段。本要做好阶段性研究报告,在年底前做好结题的一切准备工作。微型课题争取2012年7月中旬全部结题。
4、强化一项特长。基于本专业本学科的特点,每名教工都要锁定自己的特长项。
中心将给予全力支持,力争让我们的教师走上名师之路。
(四)加强技能训练,重视实践教学和实训实习。
1、加大技能培养和竞赛辅导力度。按照“普教有高考,职教有大赛”的要求,以赛促教、以赛促练,有效促进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力争让学生在佳市大赛中有更突出的表现,在全省大赛中有更多的奖次。
2、重视学生校外实习实训。解决“高职升学与顶岗实习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重点加强高三学生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管理,通过周密组织,使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接触实际生产过程,锻炼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实现由学生身份向社会角色的转变,为就业奠定基础。
(五)突出重点,拓展范围,大力进行招生工作。
1、抢前抓早,充分做好中考前的摸底宣传等工作。在三月份确定开设的专业,制定招生计划,制作招生简章和招生宣传片。近年,广大群众逐渐对职业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还不够深刻,还存在一定的死角和盲点,有待加强。要利用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电子网站,以及宣传材料进行宣传,采取正面报道和广告宣传相结合,专题活动与为民服务相结合,让学生及家长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充分认识职教中心,选择职教中心。
3、以“场市共建”为契机,拓展招生工作范围。本的招生工作继续以稳定二、三中生源大户为重点,同时,扩展招生范围,以周边农场为潜在生源地,突出抓好周边农场的招生宣传工作。我校的招生方面,已形成“明确任务、划定区域、责任包干、全程负责、不断跟紧、严格奖惩”的良好工作机制,这些都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创新。
(六)面向社会、面向人人,大力开展各类培训工作。
1、争取政府支持,协调各部门把培训的每个环节都纳入政府统一领导之下,保证各项培训工作按既定的计划顺利实施。我们将向上建议成立以主管市长为组长,职教中心、人保局、农业局、政府扶贫办、科信局等项目单位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各乡镇、社区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职业技能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把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各成员单位的工作日程的良好局面。
2、加强培训工作管理。一是巩固优势培训。搞好俄语、计算机两个专业的培训,二是抓好特色培训。前几年,我们在街津口乡开展赫哲族手工制作培训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扩大了社会影响,但产品尚未形成规模,该乡渔业村村委会也有意将赫哲族手工制作这个旅游产品做大做强,形成规模,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加大这方面培训工作力度,帮助他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艺术含量。计划聘请资深的美术教师,对村民进行审美方面培养,同时,聘请民间手工制作艺人,进行系统讲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艺术品质和提高劳动效率。三是探索培训新途径。2010年和2011年开展的幼儿教师舞蹈培训班及《幼儿教师课程设
计》技能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举办了幼儿教师成人中专学历教育,变短期培训为系统学习,提高了他们的能力和水平。今年将进行如声乐、乐器、素描和视唱等其他技能培训,还将探索其他专业培训工作开展的可能性,如餐饮厨师、美容美发和其他窗口行业培训等。四是推动技能培训。将继续以挖掘机驾驶员、汽修工、电焊工、建筑建设工、路桥建设工等专业为突破口实施重点推进。
3、进行灵活多样的办学,确保培训质量。根据我市经济发展定位,为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技术工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用落地型人才的培养。根据培训人员的特点,就业意愿及地域等有针对性的进行,确保培训一个,合格一个。对专业性强,技能要求高的进行集中培训,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增加实践操作训练。在木材加工,汽修等专业的培训上进行校企合作,在校学习技能理论,到企业进行技能实践与提高。
(七)加强政务管理、综合服务及后勤保障管理工作。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服务工作向前推进,保证教学楼、宿舍楼的水、暖、电的正常使用,做到发现故障及时处理;教育师生培养节约意识,督促师生节约用水、用电。关注住宿生的吃、住、行,征询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吃的营养、放心,住的温暖、洁净、舒心;实行微笑服务。对住宿生要态度和蔼,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二是保障工作向前推进。彻底解决四楼、六楼屋顶漏水问题,加装消音设施,教学楼走廊安装监控设备。改造一间外籍教师宿舍。走廊、楼梯间贴瓷砖,使教学楼、宿舍楼更加清洁、卫生。配齐配全民乐团的设备设施和办公设备。三是政务管理向规范化推进。按照二O一二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务管理体系——自2012年1月1日起,财税部门把关:所有办公用品,差旅费用,培训学习、招待来宾、重大活动所发生的费用等其它任何开销一律不许赊账,做到财政把关,部门审核,日清月结,定期公示”的要求,今后,要严格执行。办公用品及备品的购置、管理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各科、组、室将所需的办公用品、备品等列出明细经科组长签字后报主管领导把关,核准后在每学期一周内报主任批准后进行采购、下发。工程和维修预算也照此程序办理。同时,提倡推行全员无纸化办公。公出时凭会议通知报主管领导把关,经主任批准后方可公出。公出归来三日内报销完毕。招待来宾一律执行事先请示制。请示主任允许后,由综合科按招待级别进行点餐,并当餐结算。同时,要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不在休息日加班。
二O一二年二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