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外泛读对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发展的实证研究
课外泛读对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发展的实证研究
摘要:词汇在语言交际中具有重要地位。掌握足够的词汇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是一个难点。本研究试图通过历时三个学期的课外泛读实证研究探索一种有效学习词汇的途径。研究结果发现,课外阅读英文小说可以帮助英语专业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词汇,习得更多的伴随性词汇,同时也能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课外泛读;词汇;伴随性词汇习得
一、前言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建筑材料,对于本族或非本族语言习得来说,词汇量是非常重要的。D.A.Wilkins(1972)指出:“没有语法,很多东西无法传递,没有词汇,则任何东西都无法传递。” McCarthy(1990)强调了词汇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认为没有足够的词汇量,语法和语音再好也无法将语言知识和功能运用到可理解的、有意义的语言交际中去。研究表明,词汇与语言技能的发展有很强的相关性。词汇是语言技能的基础,快速流畅的阅读有赖于词汇解码的高度自动化(Grabe,1991);听力理解更离不开词汇的快速辨识;词汇也是口语交际的核心,语义信息的主要载体不是语法,而是词汇(王大伟,1997);高水平的写作者往往具备较大的词汇量(马文惠、文秋芳,1999)。
本研究通过一个实证对比研究,试图探讨课外泛读对英语专业学生课内有意识学习过的词汇的巩固和深化作用(词汇深度)、泛读过程中伴随性词汇习得(词汇宽度)的作用和阅读技能发展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
1.实验要求与问题设置
该实证研究从2006年9月开始至2008年1月结束,历时三个学期,从2006年9月起在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实施,以2006级外语专业大一刚入校的A、B两个平行班为实验对象,A班为非实验班,B班为实验班。要求实验班学生每学期课外阅读两部英文小说,可选择自己感兴趣且易读的小说,遇到生词可用查词典、依据上下文猜测、运用构词法知识等多种策略解决,并把自己认为有用、重要的词汇记录下来。读完后要求写一篇读书报告,汇报小说的主要内容、重要人物或事件分析以及读后的感受、学到的新词等,然后找时间向老师口头汇报,交书面读书报告。老师根据小说内容和读书报告向学生提问,并记录其回答问题的表现。每学期期末,教师根据学生本学期所读小说的书面报告、页数和回答问题的表现给他们评分,成绩占本学期《综合英语》课程总分的20%。而非实验班(A班)不要求做任何课外阅读。
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问题1:泛读对学生在精读课上已经学过或正在学习词汇是否有巩固加强作用?问题2:泛读和其它三项任务(写书面报告、记录习得的词语和作口头报告)是否促成更好的伴随性词汇习得?问题3:泛读是否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2.研究对象
参加本次实验的学生有73名。A班(非实验班)38人,其中男生7名,女生31名;B班(实验班)35人,其中男生5名,女生30人。这两个班级入学高考成绩的独立样本测试(Independent Samples Test)结果显示两班学生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差异(t=0.154, p=0.878>0.05),从统计学意义上讲可以进行对比试验。
3.测量工具的制作
本研究采用三种工具测算实验结果:
(1)词汇测试。由课文单词和课外(伴随性词汇)两部分组成。课文词汇测试主要是考察学生词汇知识的深度,所以测量方法采用Read(1993)的联想法(word associate format), 但为便于客观地计算数据和方便操作,本研究把此方法改变成从四个词中选出一个与之匹配的同义词,如,intricate A.difficult B.complicated C.invalid D.simple。测试的词语是在实验结束前从他们学习过的精读课《综合英语》中抽取的20个单词,再提供80个词,其中一个是同义词。课外词汇(伴随性词汇)测试主要是考察学生词汇知识的宽度,测量方法采用了Nation(1990)提出的词汇水平测试(Vocabulary Level Test)。但也作了调整,改变成:根据所给句子的意思和结构,从四个选项中挑选一个词来填空,使其意义完整,例如:The doctors do not ____that the patient will live much longer.A.monitor B.manifest C.articulate D.anticipate。测试词语由120个较低词频的单词组成。要求学生们要从这120个词汇中找出与句子意义相符的30个相关词汇。以上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完成。
(2)阅读测试。为了检验学生在课外泛读中阅读能力的变化,本研究选择了具有专业八级水平的四篇阅读文章,每篇后有五个多项选择题,共20个问题,30分,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
(3)书面读书报告、口头读书报告和阅读小说页数。
(4)问卷调查。要求学生阅读所给的陈述句,然后做出判断,从Strongly disagree 到Strongly agree的五个选项中选择一项。问卷调查在实验结束后进行,以便进一步了解实验效果和词汇学习策略变化。
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课内词汇t(71)=-2.682, p=0.009<0.05,课外词汇(伴随性习得)t(71)=-2.204,p=0.031<0.05,阅读成绩t(71)=-2.417,p=0.018<0.05,三项研究结果均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两个班课内词汇、课外伴随性词汇习得和阅读能力三方面的差异显著,而且,实验班(B)的课内单词平均成绩(12.8000)、课外词汇平均成绩(19.4000)和阅读水平测试平均成绩(18.2571)都高于非实验班(A)的各项平均成绩,说明实验班在课内词汇、课外词汇习得和阅读成绩三方面的教学效果均显著地高于非实验班。
由此发现,第一,实验班经过三个学期的课外阅读英文小说,接收了比非实验班更多的词汇输入,形成了更高的词汇复现率,在测试中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辨别词义,证明他们更加有效地掌握和巩固了在《综合英语》课程中老师教过的词汇,这就肯定地回答了问题1:泛读对学生在精读课上已经学过或正在学习词汇是否有巩固加强作用? 第二,在历时三个学期的课外词汇伴随性习得实验中,实验班学生阅读了至少六本英文小说,平均阅读量为2405页,最高阅读量为3455页,最低1555页,51%的学生阅读量超过平均阅读页数。同时完成至少六篇书面读书报告,六次口头读书报告,收集了许多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上下文猜词、构词法知识和查词典学会的词汇,从而在所读小说设定的语境中进行阅读、写作和口语三者有机结合的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注意力投入到运用各种阅读技能和猜测词义策略去理解和索取信息和意义上。课外词汇测试成绩证明实验班学生比非实验班学生习得更多词汇,这种差异在统计学意义上具有显著性。这一结果也十分肯定地回答了问题2:泛读和其它三项任务(写书面报告、记录习得的词语和作口头报告)是否促成更好的伴随性词汇习得? 第三,实验班学生在课外泛读活动中,不但巩固和习得了比非实验班更多的词汇,而且阅读速度更快,理解能力也更高,阅读成绩比实验班具有显著性差异,从而说明课外泛读促进了他们阅读能力的提升。这一结果也肯定地回答了问题3:泛读是否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2.读书报告、口头报告和问卷调查分析
除了用测试数据分析证明课外泛读研究的三个问题外,读书报告、口头汇报和问卷调查也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证据证明实验效果的显著性和有效性。
第一,针对问题1,我们在问卷表设计了一个句子:这项课外泛读活动帮助我加强和巩固了我在精读课文中学过的词汇。在收到的34分有效问卷中,30人选择了“Strongly Agree 或Agree”, 占88.2%,绝大多数学生感到课外泛读使他们在小说创设的语境中感受故事情节的发展,反复接触学过的词语,不断加深印象,逐渐从被动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在口头汇报时,实验教师也问他们类似的问题,他们反映在阅读中遇到一些词,很面熟,知道是在课本中学过,但就是想不起是什么意思。对于这类词,大部分他们可以借助上下文语境能回想出意思来。以后再次出现就能很快辨认出来,阅读速度也加快了。由此可见,课外泛读活动确实增大了词汇的复现率,既阅读了文学名著,又复习巩固了学过的词语。
第二,关于问题2,我们设计了两个句子:(1)课外泛读帮助我扩大了词汇量,使我学会了一些以前没有学过的词语。88.2%的学生表示赞同;(2)你是怎样学会没学过的生词的?64.7%的学生选择:在词典中只查那些影响理解意思的少数词语,82.3%选择:大部分情况下利用上下文语境猜测词义,47%的通过构词法知识判断词义,可见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运用得最频繁、最受欢迎。另外,口头汇报时一些学生反映,在读小说的前面几章时会遇到很多生词,但坚持读下去,发现生词会越来越少,这是因为前面章节中的生词反复出现,意思逐渐就看懂了。这一点在部分学生的书面读书报告中记录下的生词数量逐渐递减现象给以证明。以上发现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承认课外泛读帮助他们扩大了词汇量,学会了一些生词,即课外泛读促使伴随性词语习得的形成。习得这些生词的策略主要是依据上下文猜测,一半以上的学生“有选择地借助词典学习生词”,这说明学生们已经具有较好的使用词典的策略。但利用构词法知识的人比较少。
第三,课外泛读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们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而且写作、口语和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82.3%的学生认为,写书面读书报告和做口头读书汇报,促进了他们的写作技能,加深了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记忆;79.4%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在跟老师面对面的交流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因为为了写报告和口头陈述,他们对所读小说的内容、情节发展以及思想内涵做了更深入的思考,还到网上或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同时,在阅读西方名著活动中他们了解了更多的西方文化,提高了文化素养,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更好地利用大学的图书资源和宝贵的学习时间。
总之,对于英语专业大学生而言,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得充足的语言输入,进而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形成较强的英语语感,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本实证研究结果说明,课外泛读可以帮助学生加强词汇深度和宽度知识的学习、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还能陶冶学生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这一研究结果还说明,通过课外泛读提高学生的词汇知识是一个持续而漫长的过程,要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同时阅读活动要与其它能引起学生对词汇关注的活动相结合,如复述课文、记录和复习学会的词等,才能取得更加有效的效果。因此,课外泛读活动的开展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作为保障,以此为依据,进行督促、评价和鼓励等工作,逐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出终生阅读的习惯。
第二篇:西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中国地理》课程论文
西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以新疆沙漠旅游为例
作者姓名 王丽霞
指导教师 尤晓妮
提交日期2010-6-28
西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实证研究
——以新疆沙漠旅游为例王丽霞生化学院07科教(2)班272040227 摘要:沙漠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活动在我国和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新疆是历史上著名的丝路要道,而在这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上,留存下了很多城堡、石窟、驿站、烽燧、墓葬等古迹遗址,它们大多数都淹没在沙漠之中,所以新疆的沙漠成为了神秘而又独特的旅游景点。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特别是生态旅游的兴起,沙漠旅游更是受到人们的喜爱,我国沙漠旅游也逐渐兴起。为促进沙漠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实现沙漠旅游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提出了发展沙漠生态旅游,实施沙漠知
【1】识经济战略,发挥沙漠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等发展思路。
关键词:新疆 沙漠旅游 生态旅游
1前言
新疆旅游资源丰富,按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资源分类,新疆六大类型资源齐备,【2】在68种基本类型中至少拥有56种,居全国首位。这也使得在新疆工业发展资金短缺、创
新技术能力较弱的条件下,旅游产品的产出成为极为便利的贸易资源。在优化旅游自然资源基础上发展国际旅游业可使新疆获得巨大的贸易利益。
2沙漠旅游的概念(内涵)
作为一种高层次精神文化生活方式,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旅游者的猎奇探险、体验和增长知识的心理需求及特性,以及沙漠景观具有的独特的自然美特征和历史文化遗存,把沙漠与旅游联系在一起,使沙漠成为一种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沙漠旅游通常依托较艰险的自然环境进行,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沙漠旅游中,人们可以为探奇、审美、自我实现等高层次心理需求的满足而暂时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和安定的环境,得到神秘感、新奇
[4]刺激感和异域生活情趣等非常体验。
近年来,旅游者对自然景观的鉴赏更着重于“原始”、“质朴”与“返古”,向往原始的边远地区和纯自然环境的人数不断增多,旅游行为的价值取向已向参与性强的专门层次转化。沙漠旅游一般能带给参与者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纯粹的精神欢悦,感受到彻底地释放、宣
[3]泄、成功,达到另类极限之感。因此,近年来沙漠旅游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潮流。
3国内沙漠旅游的发展
上个世纪中后期,国内有少量沙漠旅游史。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的旅游市场不断扩大和旅游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使沙漠旅游地的数量不断增加。新疆有吐鲁番沙漠旅游地和鄯善库木塔塔沙漠公园;宁夏有沙坡头、金沙湾和沙湖;内蒙古有乌兰布和沙漠旅游区、鄂尔多斯沙漠旅游公园、巴丹吉林沙漠旅游地等。月亮湖旅游区2005年共接待游客27, 000多人,营业额超过610万元。沙湖生态旅游区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50万人次,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都以两位数增长。甘肃的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沙漠旅游区2006年游客达到120万人次。纵观国内沙漠旅游地,各有特色,甘肃和新疆有“丝绸之路”沙漠旅游,内蒙有草原大漠旅游,吐鲁
[5]番维族风情和沙疗旅游。虽然国内的沙漠旅游需求量基本上逐年递增,但在一段时间内,受
可游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闲暇时间等的限制,旅游客源市场不仅有限,而且市场竞争必然越演越烈。因此从长远和更高的发展视角来看,分析沙漠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因子,有助于新建沙漠旅游地在市场确定自己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提高在市场中的份额,开拓新的国内国际
市场,研究开发因子对新兴沙漠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至关重要。
4新疆沙漠旅游发展情况
4.1新疆沙漠的分布情况
新疆沙漠面积43.04万平方公里,占中国沙漠面积近60%。它们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塔格沙漠。新疆沙漠景观很具典型性,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以固定半固定的非流动性沙丘为主,是中国最大的天然荒漠动物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以高大的新月形流动沙丘而著称。库木库里沙漠是
【6】 世界上最高的沙漠;库木塔格沙漠是中国离城市最近的沙漠,景观独特。
4.2新疆沙漠旅游的类型
按旅游目的分类
4.2.1大众大漠观光游
大漠观光游面向的客源层最广,广袤的大漠风情深深的吸引着大批游客到沙漠中去观光赏玩,大漠观光游面向的主要是一般游客,景观观赏是他们最主要的游览活动。
4.2.2沙漠探险游
沙漠探险旅游具有冒险性,它的客源层相对较少,主要面向比较专业的探险家和勇于探
【7】险的旅游者。这类游客较为注重对极端生存环境的体验和挑战,而观光游览不是其主要目的。
4.2.3遗址考古游
遗址考古游的客源相对也较少,主要面向比较专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那些对历史遗迹有浓厚兴趣的游客。他们到大漠中去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学术研究和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
4.3沙漠旅游的特色
4.3.1浩瀚的沙漠景观(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例)
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位于36°50′~ 41°10′N,77°40′~ 88°20′E之间,东西
2长约1000km,南北宽约400km,面积3.38×105km。目前能够流入沙漠的河流有24条,如
【8】和田河、尼雅河等。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北部和东部,广泛分布着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受主风向影响,大多为横向沙丘链;尤其是且末和于田之间,受多风向作用影响,多为高大
2的金字塔形沙丘,一般在50~100m,甚至有超过200m的。在罗布泊地区,约有3000km的雅
【9】丹地貌,土丘高峻似城廓宫阙,其形似龙伏卧,所以形象地叫做“白龙堆”。广袤的沙漠
赋予人类叹为观止的自然美,使游客感受浩瀚沙海的神奇魅力。
4.3.2壮观的原始胡杨林(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例)
在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周,沿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车尔臣河两岸,密集的胡杨林和柽柳灌丛形成了“沙海绿岛”,在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流域,有世界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原始胡杨林保护区。胡杨的祖先远在1.35×108年前就出现了,被称为“第三
【7】纪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杨树。由于塔里木河位置始胡杨林保护区。胡杨的祖
先远在1.35×108年前就出现了,被称为“第三纪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杨树。由于塔里木河位置的不断变迁,它流经之处都留下了十几道条带状的胡杨林,如轮台县南部塔里木河河畔的青年期胡杨林,沙漠公路零公里处的中年期胡杨林,以及塔里木河南侧尉犁
【10】 县境内的老年与枯死的胡杨林区。
4.3.3特色的旅游产品
比如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哈密瓜,库尔勒的香梨,番茄等。新疆的羊肉也很出名,比如说烤全羊,涮羊肉,牛肉干等等都很受欢迎。手工艺品技术精湛,例如英吉沙小刀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别致、精巧,既可作刀具,又有艺术欣赏价值,是颇具特色的丝绸之
路旅游纪念品。
4.3.4独特的民族文化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以维吾尔族为多,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这说明他们的文化历程也很丰富,这里的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多才多艺、能歌善舞。
5新疆沙漠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1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
新疆处于我国西北地区,相对偏远,距离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较远,国内客源市场的开发处于劣势。其沙漠旅游资源的分布受中东部优势资源的屏蔽影响,国际客源市场主要流向中东部优势资源分布区,且旅游地交通线路数量不足,道路等级较低,交通
【11】不便,可进入性较差,从而严重制约了沙漠旅游的发展。
5.2景点的分散
沙漠旅游景区多分布在沙漠边缘,景区开发成本高。沙漠地区道路建设、保护难度大,景点之间距离大,造成旅游线路较长,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较高,在旅游营销推广过程中价格较高,市场竞争力减弱。
5.3基础建设落后
沙漠地区处于我国西部较落后地区,经济实力较弱,在政府的指导开发下,由于资金的匮乏,旅游项目和景区开发档次及质量受到极大的限制,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
5.4品牌意识不强
【12】好的形象是提高景区知名度的关键,能起到开拓市场,增加客源的巨大作用。由于
现阶段开发沙漠旅游资源的市场意识淡薄以及缺乏宣传经费,新疆沙漠旅游整体形象定位没有确立,产品特色和潜在优势得不到体现和发挥,从而降低了资源的品位,造成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
6发展对策
6.1挖掘沙漠旅游文化内涵
旅游产品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旅游者的选择空间和选择余地很大,只有最先满足旅游者真实需求的产品的企业,才能更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因此,旅游企业的管理需要从过去的“产品导向”转变为“客户导向”,只有快速响应并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与瞬息万变的需求,重视旅游者的终身价值,加强与旅游者间的动态关系管理,并不断挖掘潜在客户,保留老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借助于客户群体的支持得以生存和发展。并与企业内外客户实现关系共赢。
6.2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人们对服务质量需求的提高,决定了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增强服务意识,从多方面提高自身的服务技能,不再停滞于客人提出什么给什么,而是提前了解客人需求什么就给什么。景区单位应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活动,适当设置奖惩措施,激励员工进步,督促员工尽职尽责。每年都选报一些有培养价值的员工外出学习,带回新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服务技能。
6.3加大旅游广告宣传,充分运用“主题促销”手段
加强旅游广告宣传就是要加强对细分旅游市场的市场促销力度。沙漠旅游产品是一种可以向海内外市场开发和营销的高产出产品,在宣传时往往更关注具有特殊兴趣的散客,通过提供丰富的生态和文化体验,激发游客的动机。旅游广告宣传只有对目标市场有的放矢才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沙漠旅游的旅游广告必须充分考虑沙漠旅游者的个性特点。沙漠旅
游者往往更注重自我感受,旅游宣传必须投其所好,满足沙漠旅游者行为层次的需求。促销的目的在于利用宣传促进的方法,诱发游客的旅游动机使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化有利于自身旅游产品的销售。主题促销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推销手段。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找准促销主题,这个主题既应该充分反映本地的特色,又必须对海外或国内游客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新疆的沙漠旅游产品开发也可以充分利用主题促销的手段。如举办“新疆‘大漠孤烟直’摄影展”这样的特色主题来宣传打造沙漠旅游的吸引力。在新疆几乎全部为传统低价观光旅游产品的产品系列中,凸现沙漠旅游的产品层次来带动整个区域旅游的发展。
6.4严格控制游人数量,强化生态旅游环境管理工作
确定合理的环境容量,有效地控制游人数量,一方面可以防止生态旅游资源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满足游人舒适、方便、安全和卫生等方面的需求。另外,还可以使地方上获得最大可能的经济效益。对于生态旅游管理人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生态环境管理效果,定期分析总结。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正确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自觉接受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避免污染和破坏旅游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发生,确保生态旅游
【13】 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6.5支持协调因子是开发旅游地的政策保障
旅游地开发的顺利进行不可缺少地方各方面的支持协调。政府需要充分认识旅游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制定一系列税收、价格、外汇等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强与发达地区旅游地的协作,采取合作联合经营,输送游客客源和人才培训交流等方式,提供配套服务等,【9】保证旅游投资经营顺畅,从而鼓励刺激了进一步经济发展。在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
时,健全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规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7结论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一定的旅游资源,沙漠地区的旅游资源大都保留了未经雕饰的原始风貌,景观独特,神秘感强,给游人以强烈的对比和新奇的刺激。而实现沙漠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必须加强对沙漠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保护,开发中必须全面实施“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利用开发促进保护”的战略,树立沙漠旅游开发的全新发展观。
参考文献
[1]牟炳友, 赵文茹, 赵峰松.略论新疆旅游开发战略[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 2002,(04)
[2]祖玛.新疆鑫融工程咨询公司 新疆红柳泉绿色生态旅游山庄生活休闲好去处[J].大陆桥视野 , 2005,(04)
[3]叶建东.发展生态旅游[J].上海经济 , 2004,(06)
[4]李翠林.基于旅游动机分析的新疆沙漠旅游产品开发[J].区域经济, 2006, 473(7): 197-198.[5]克里木.吐鲁番沙漠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 29(5): 16-20.[6]邱兰香.浅析新疆生态旅游[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 , 2004,(01)
[7]阿痴.新疆没理由不爱你[J].资源与人居环境 , 2005,(04)
[8]郑坚强,李森,等.沙漠里游资源利用在西部开发中的意义及策略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22(1): 77-79.[9]肖建珍, 肖光明.对国内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J].肇庆学院学报 , 2005,(01)
[10]陈国军.新疆迎来经济建设的重大转折[J].瞭望 , 1995,(40)
[11]何丽芳.生态旅游 引领时尚[J].湖南林业 , 2005,(03)
[12]张英.生态旅游知多少[J].中国林业 , 2004,(17)
[13]张莉.浅谈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必然性及策略[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4,(04)
第三篇:研究性学习研究报告——对学生课外练习册的研究
研究性学习报告
种种迹象表明,我组的个性的调查从题目到实施得到了广大学霸的赞同。鉴于反响过于强烈,先不得不将研究过程、初衷和实际遇到的情况、得出的结论等写成《研究性学习报告》与诸君分享。
鉴于练习册与我们学生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广泛地存在于我们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里,对此三人组成的小组在经过小范围的抽样调查后,发现同学们在对待练习册的态度及使用方法上普遍存在偏见、误解与不足。具体现象主要有如下几点:
1、目前市场上的练习册的种类繁多,鱼龙混杂,广大同学和家长挑选时只是盲目翻阅购买,未经认真推敲,导致购买了不合适的练习册,因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金钱;
2、相当一部分家长购买大量练习册用以督促孩子学习,“简直要把书店搬回家里”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孩子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及精力用以完成练习册,导致大量浪费;
3、许多同学购买练习册只是为了取得心理安慰,并不将其用于实际——提到自己的成绩水平及能力素养,购买后便封存,再不理会,导致大量浪费。
为了遵循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八大上指出的“提倡节俭,反对铺张”的指导思想,得出较为正确的购买及使用练习册的方法,以帮助大家更有效地利用练习册的正面效益,我组同学决定选择“分析高中生对练习册(非校内)的态度”这个与学习息息相关的研究课题,并决心为得出满意的结论而奋斗不息。
决定课题后,本组成员开始加紧准备对课题的研究。将研究目的定为:找到同学们对练习册的态度的一致性并给出合理的建议。鉴于大多数组员在假期中要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我们小组决定划分工作,多数任务是由负责的小组成员独立完成。
首先,小组组长贾庆雨来到位于大连市沙河口区长兴街10号的长兴市场底下的大连市图书城,准备进行基本信息的采集,下面是贾庆雨对该活动的简要叙述:
2013年02月04日星期一 大连市图书城 贾庆雨笔 作为小组组长,我率先着手研究性学习的第一个任务:搜集必要的数据信息。我首先选择大连市图书城作为搜集信息的地点。第一步,我进入电子城去寻找打印社,来打印调查所需的问卷。令我惊讶费解转而捉鸡的是全电子城没有一个可以喷墨的“家伙”(当然,打印收据的打印机除外)。于是我暂且离开此处并向小组成员求助。不久,位于附近的小组成员王祥宇与我汇合并带领我找到一家打印社。但由于这家打印社距离我的原位置过远,因而在往返的路上花费不少时间。这个小插曲给我的教训便是计划越缜密越好,否则总会有些意想不到的插曲。日头当空照,我街头傻笑。虽然浪费了时间,但好在调查不会因此中断。我们在图书城发出调查问卷65张,实际收回61张。调查问卷如下: 在此感谢设计、制作此问卷同学。受访者主要是高中学生,也有一小部分初中学生受访,这是因为我别出心裁的认为有必要探究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的对比。在书城有不少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我的调查中,我的任务就此圆满完成,将调查问卷交由小组研究处理。
经过小组成员对数据的分析,得出如下初步结果:
1、由第一题的数据统计得知(由于数据过于繁杂,种类过多,此处略去):同学们大多青睐的练习册都是知名度较高,由名牌教师主持编写的丛书,其中由“王后雄”主持编写发行的各种材料,如:《王后雄学案》、《王后雄教材完全解读》、《王后雄课堂完全解读》、《王后雄考点同步解读》等,取得了很高的口碑。但由于下文介绍的某些原因,此数据的代表性不强;
2、对第二题的分析:大多数受访者表示练习册是由家长购买并强迫完成,说明在练习册的选择方面同学主要由家长引导,缺乏必要的自主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练习册的滥用,也反映出第一题得到的结论具有很大的误差,以及不少同学对家长这一行为的厌烦情绪;
3、对第三题的分析:第三题看起来是一道无足轻重的题,其实其中大有文章:很多同学不清楚练习册的确切价格,尤其是家长代购的同学,这道题的答案就会与其他答案形成较大偏差。有的同学的答案经过计算,每本练习册的平均价格竟只有区区个位,也有的每本练习册都超过半百。这说明许多同学对“行情”不甚了解,我们不禁联想:有多少同学都一直待在家中,真是可悲。
4、对第四题的分析:第四题以选C为主的答案符合我们的预期:买的10本练习册如果半年内都认真完成,对普通同学来说想必是很吃力的。所以,大多数同学都浪费了不少吧。
5、对第五题的分析:第五题当属全卷最敏感的题目,许多同学在答卷时都表示了惊讶,或是微微一笑:这道题有一个主观选项E。但令我们高兴的是,选这个答案的人只占很少的一部分。E原本是考虑到这个问题可能会令人难为情,不愿开口而设计的,但同学们都很勇敢的写上了自己的估算结果,勇气可嘉。结果显示约有四成的同学仅完成了一本左右,三成同学完成了两本。由此估算,同学们购买的数量大约是实际完成的数量的4~5倍!触目惊心的数字!——买太多而做太少,即前文提到的浪费现象严重。本组组长初中毕业后整理时便遗留下旁边这么多练习册(箱子里都是),不知高中毕业又会如何?
6、对第六题的分析:最后这一道题意在展现练习册的学科分布情况。答案不仅因人而异,且随机性大,但我们仍能明显看出理科的主导地位,英语也是高频选择项。
为了验证上述结论的真实性,并得到更好的学习方法建议,小组组长对2012届高一某学霸进行了访谈。详细情况如下:
2013年02月23日星期六 学霸家门口 笔 贾庆雨:敬爱的学霸同学,我们研究性学习小组希望向您咨询有关练习册的问题,不知您意下如何? 学霸:呵呵呵。贾庆雨:请您务必支持我们的工作。学霸:呵呵呵。贾庆雨:(汗……)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分析高中生对练习册(非校内)的态度”,希望获得您的真知灼见。学霸,不要迷信学霸,我们只是传说。贾庆雨:请您告诉我们您最常用的练习册吗? 学霸:这个问题有难度,那位同学请记住: 话说:《五三》《考点》《典中点》,《能力培养》和《题典》; 《高考必备》不可少,《完全学案》真是好; 记住《解题(先)决策》,再看《评价与检测》; 《一课三练》无须读,要买就买《考点图》!记录员:************************(内容已自动屏蔽)贾庆雨:真不愧是24大学霸,说话就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不惊凡人誓不休啊!好吧,下一个问题:能告诉我们您在刚刚过去的高一上半学期中购买了多少本练习册,花费了多少RMB吗? 学霸:不多不多,不到20本,也就600-700元吧。贾庆雨:(惊悚状)那您能做多少呢? 学霸:我也不太大清楚,这半年大概做了13.5本吧。记录员:0.5是从哪来的?!贾庆雨(擦汗)不愧是学霸啊!这么多练习册,都是哪些科目的呢? 学霸:一般来说:理科加英语一科两本,其余一科一本。贾庆雨:接下来是最重要的问题,希望您认真回答:请您谈谈您成为学霸的主要原因,您学习的方法,以及您对其他同学的建议,谢谢合作。学霸:(看表)访谈时间该结束了,我应该学习了,再见!贾庆雨:暂停暂停,您先回答这个问题好吗? 学霸:学习是不能耽误的!如果想知道答案,请参阅学霸语录第200条至第500条,谢谢合作!(关门)贾庆雨:(气愤)由于学霸要学习,所以此次访谈到此结束,谢谢。注:由于受访者不愿意公布自己的姓名,所以记为“学霸”,在此表示诚挚的歉意。
由于第一次访谈失败,为达到预期效果,我们又对另一位学霸进行电话采访。详细情况请参阅“访谈记录二.mp3”。
本组学生根据研究结果,得出如下结论并给出建议:
1、学生购买练习册的取向被家长控制严重;
2、“花钱多,收获少”、“购买多,练习少”是很多学生的共同点;
3、建议在自己的弱项方面购买至少一本练习册(笔者认为此建议很无厘头,但由于组长执意将其加进来,本人也无可奈何);
4、通过与家长沟通等方式,尽量避免练习册的选购完全由家长控制,以至于购买大量效果不好或令自己反感的练习册。实施起来虽然困难,如果成功,效果很不错;
5、请按照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练习册的使用章节,囫囵吞枣有害无益。对于自己已掌握或非重点的内容,可适当略过。切勿追求完美,不完成誓不休;
6、练习册是用来做的,而不是用来买的。对于那些只求心理安慰的同学,建议去图书馆多借几本,既不至于浪费,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7、应该清楚的明白练习册不应为做而做,一旦发现这是在浪费时间,就停下来吧;
8、不要迷信名师,他们常常是传说:比如上文提到的“王后雄”系列丛书,其实并都不是王后雄编写的,大部分只是使用“王后雄”这个名字。“王后雄”只是主持编写者,真正编写的老师的名字常常隐藏在书的角落,购买时请认真辨别。
经过小组成员讨论,本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存在不少纰漏之处,总结主要由以下两点:
1、小组计划中出现不少不甚缜密之处,计划的制定未考虑到各种客观突发情况,导致失败屡屡发生;
2、小组的分工存在问题,某些同学整日忙于工作,另一些同学却以各种借口不参与研究,各怀私心是课题未能如期完成的主要原因。
本次研究性学习得出的成果差强人意,但无奈假期即将过去,只好于此处匆匆结题,望谅解。
即便如此,此次研究性学习仍有不少收获:此次活动丰富了我们的知识,锤炼了我们的意志,开拓了我们的眼界,增强了我们的沟通表达能力,强化了我们对各种事物的判别能力,并且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友谊、默契与合作精神,有利于和谐积极的班级氛围的形成,对于我们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身心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第四篇:都市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都市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 关海玲(作者), 陈建成(作者)
《都市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内容简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扩展,导致了农业要素的流失、农业的衰退及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而近年来,融生产、生活、生态、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农业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看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通过对都市农业问题的研究,使之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克服大都市共存的城市病,解决人口密集引起的生态恶化等问题,把发展都市农业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以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都市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从辨析都市农业的内涵及相关概念出发,通过回顾与分析国内外都市农业研究的进展状况,在借鉴相关都市农业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典型发达国家发展都市农业的动力源和理论与实践经验,深人挖掘推动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结构模型。通过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状况的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系统研究了都市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具有普适性的都市农业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具有代表性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初步评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是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偏低。尤其北京、上海、广州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太原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代表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综合排名较后,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在中部地区也处于下游位置。编辑推荐
《都市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是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关海玲,北京林业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任职于太原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曾主持及参与“北京市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山西省软科学”等项目的撰写与研究工作。参与北大出版社《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的编写。曾在《技术经济》、《未来与发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目录绪论
1.1 都市农业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文献综述
2.1 都市农业的研究状况分析
2.1.1 国外对都市农业的研究进展
2.1.2 国内对都市农业的研究进展
2.1.3 国内外都市农业研究进展的比较及启示
2.2 都市农业发展评价研究状况分析
2.2.1 国外学者对都市农业发展评价综述
2.2.2 国内学者对都市农业发展评价综述都市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3.1 不同学科对都市农业发展的理论支撑
3.1.1 经济地理学
3.1.2 经济学
3.1.3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3.1.4 城市经济学
3.2 都市农业发展的经济地理学支持
3.2.1 农业区位论
3.2.2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3.3 都市农业发展的经济学支持
3.3.1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3.3.2 投入产出理论
3.3.3 农业现代化理论
3.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4 都市农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支持
3.4.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3.4.2 外部性理论
3.5 城市经济学的支持都市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4.1 国外典型国家都市农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4.2 我国发展都市农业的动力因素分析
4.2.1 经济发展是推动都市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4.2.2 发展都市农业是调节农业结构的有效途径
4.2.3 生态环境恶化是都市农业兴起的重要原因
4.2.4 农业经济、社会与生态各子系统协调发展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4.3 我国都市农业发展动力机制的结构模型
4.3.1 经济发展动力机制
4.3.2 社会发展动力机制
4.3.3 环境发展动力机制
4.3.4 资源发展动力机制
4.4 不同动力因素下都市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4.4.1 城市化进程、生态环境变化下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4.4.2 经济发展动力机制下都市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4.4.3 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条件下都市农业的路径选择
4.4.4 资源、环境发展动力机制下都市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5.1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都市农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1.2 都市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
5.1.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2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5.2.1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想
5.2.2 因子分析的主要步骤
5.3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与评价
5.3.1 2007年不同区域都市农业发展评价分析
5.3.2 2008年不同区域都市农业发展评价分析
5.4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的启示太原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
6.1 太原都市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6.1.1 自然资源
6.1.2 旅游资源
6.1.3 文化资源
6.1.4 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
6.2 太原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6.2.1 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向满足都市农业多样化需求转变
6.2.2 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迅猛
6.2.3 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重点建设农业园区
6.2.4 城市公共产品的提供
6.3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6.3.1 水资源短缺
6.3.2 生态环境脆弱
6.3.3 农业科技含量不高
6.3.4 农业企业规模小,缺乏竞争力
6.4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太原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6.4.1 样本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及数据解释
6.4.2 DEA的基础理论与主要模型
6.4.3 模型运用及实证分析推动太原市都市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加强政府对都市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力度,为推动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服务
7.1.1 依靠政府的力量强力推进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7.1.2 加大政府对都市农业的投资力度
7.1.3 健全与都市农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7.1.4 加强政府对都市农业发展的宏观协调
7.2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7.3 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发挥都市农业规模经济效益
7.3.1 加快发展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7.3.2 实行农产品供应链为纽带的农业产业板块
7.3.3 建立相互信任,公平、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7.4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都市农业科技含量
7.4.1 建立都市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
7.4.2 积极开展农业生物技术研究,落实一批农业建设的重点科技项目
7.4.3 建立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健全农业科技研究推广载体
7.4.4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科技队伍,形成良好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人才体系
7.5 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
7.5.1 高效有序地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提高其综合生产能力
7.5.2 发展循环型农业,实现都市农业生态环境的循环经济模式
7.5.3 加强资源保护与开发,发展都市休闲农业
7.5.4 完善都市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众所周知,20世纪被称为“大发展与大破坏的时代”。大发展是指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世界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破坏是指由于人类掠夺式的无序开发资源并把各种废弃物抛回自然界,从而造成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与此同时,城市扩张的“极化”效应导致了农业要素的流失、城市农业用地减少、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从而使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出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尖锐矛盾。因此,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已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于是,人们把关注的焦点转向了都市农业。通过对都市农业问题的研究,使之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克服大都市共存的城市病,解决人口密集引起的生态恶化等问题,把发展都市农业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以实现“人一社会一自然”的和谐发展。
目前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生态恶化的首要原因。人类活动尤其是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已经引起各类生态系统的显著变化,如毁林开荒、种植经济收益高作物、弃牧毁草开垦、草场退化、农田侵蚀性退化、土地沙化等。首先,农业的生产活动是温室气体的一个排放源。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数量减少;另一方面,被毁坏林木、草通过燃烧或腐解而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数量增加。其次,土地利用变化是目前大气中碳含量增加的第二大来源。
后记
行文至此,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它的出版,首先要感谢知识产权出版社国晓健女士为本书的出版做了细致而辛苦的工作!
本书是我在读博期间完成的,我要感谢所有在此期间帮助过我的人!
感谢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程宝栋副教授,承蒙他对本文的点拨,使文章得以更为完善的面目呈现。感谢经济管理学院的潘焕学教授、夏自谦教授、张彩虹教授、王立群教授、张绍文教授、金彦平教授、田明华教授对我的文章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使我深受启发!感谢王东亮老师、李强老师、夏春峰老师、王刚老师对本书的出版给予极大的帮助!
北京林业大学的美好时光成为我永远的回忆,在此非常感谢我的同窗好友金波、周峻、苏建兰、郭青俊、朱述斌、谢小兵、钱一武、林水富、高立鹏、郭海、奉钦亮、马花如等;感谢我的师兄
肖永红博士、田新豹博士、曹文博士、王立飞博士等,与他们的交流和讨论不仅对我的文章深受启发,而且开阔了视野、增加了新的学术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关爱和友谊是我终生受益的又一重要财富!
感谢太原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薛耀文教授给了我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同时还要感谢任利成教授、李亨英教授、吴翠花教授、吕月英教授、乔彬教授等领导及同事们的帮助和支持!
在本书的写作和修改过程中,参照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已在注释和参考文献中列出),在此对作者表示感谢!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1.2.1 研究意义都市农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率先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发展起来,并且已经初见成效。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的创新很多是萌发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发达城市代表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最高水平,展现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景,预示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社会生活进步的方向。因此对具有代表性的大城市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大城市都市农业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书从都市农业的起源人手,对都市农业的内涵进行新的诠释;同时还从比较优势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库兹涅茨理论以及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对都市农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对都市农业在理论方面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从而得出了以下结论:在分析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普适性的都市农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使都市农业发展从理论研究阶段走向可操作性研究阶段,从而进一步丰富都市农业发展的评价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为都市农业发展能力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第五篇:英语专业对实习学生的要求
英语专业对实习学生的要求
为达到实习目的,英语专业教研室要求同学们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实习准备
(1)在思想上要求充分认识实习的重要性,面对改革的今天对就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困难,学生要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准备。
(2)在业务上要求同学们做好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复习。
(3)须联系妥所在单位的指导老师,指导教师应由多年在业务部门从事业务工作、有经验的同志担任。
(4)制定个人实习计划,并与指导老师按照专业实习大纲与计划共同研究制定出一份实习计划。
2,实习中:
实习过程中学生2-3天记实习记录。每周至少与指导老师联系2次(电话或MAIl),实习开始后保持与班主任与指导教师的联系
3,实习结束时:
(1)学生应如实、认真填写实习笔记、实习笔记;请实习单位在实习单位鉴
定表上签署意见并盖章;实习结束后,认真撰写实习报告(字数不少于
2000字);并将实习笔记、实习报告交指导教师,由其写出评语、评定
成绩。
(2)(2)由实习单位依据学生实习情况进行实习鉴定。按百分制。包括实习
态度和思想表现占30%、业务能力和完成任务情况70%、(3)评定标准:
90分以上(优):达到实习计划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实习内容,反映了本次实习的实际意义,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且有所创新。实习期间表现出色。
80分以上(良):达到实习计划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实习期间表现良好。
60分以上(及格):达到实习计划规定的基本要求。完成实习报告,内容基本正确。实习期间无重大违纪行为。
59分以下(不及格):评定实习成绩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实习期间表现差,未达到实习大纲的基本要求,实习报告或总结不认真且有明 1
显错误,考核时不能正确回答主要问题。
(2)因病、因事缺席累计时间达实习规定时间三分之一及以上者。
(3)旷工达到5小时及以上者。
(4)实习业务工作发生重大错误者;
(5)在实习期间不遵守纪律,违反实习单位和学校纪律,造成不良影响者。其他:实习纪律:
实习生具有双重身份,即是实习单位的一员,又是学校的一员。因此在实习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的同时,必须做到:
(1)实习期间因故请假者,三天以内报指导教师批准;三天以上七天以内报实习单位批准,并报教务处备案;七天以上报教务处批准。未按程序请假者以旷课论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实习单位的纪律与安全技术管理规定,按时上下班,保证出勤率,不得迟到、早退与旷课,实习期间一般不准请假,如有特殊情况者,应向实习领导小组请假。
(2)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保守国家机密;尊重指导教师;虚心向业务部门的同志学习。
(3)学生因违反纪律而造成不良影响或重大损失者,由学校或业务部门给予相应处分。
(4)注意路途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切实注意安全第一,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完成实习任
注意防火防盗、饮食卫生。
(5)爱护公物。实习学生使用的仪器、设备、工具要妥善保管,严格执行借还的规定。
(6)要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努力工作,刻苦学习,维护校誉。
(7)实习期间,学生着装应符合规定要求。
(8)在实习期间,应注意文明礼貌,有损学院和专业的话不说,有损学院和专业的事不做;不许打架斗殴;遇事克制冷静。
(9)学生应在指导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不得私自进行操作。
(10)学生应在指定的场所活动,不得私自脱离工作岗位单独活动。
(11)在工作中,学生应积极主动,不得偷懒耍滑。
(12)实习期间,无论发生什么问题或事故,都必须及时报告指导教师,不得自行
处理。
(13)实习期间,学生不得酗酒闹事,不得吵嘴打架。
(14)要按时到实习单位报到,按时上下班,按时完成实习任务,上交实习成果和有关材料。
(15)服从实习单位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安排,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尤其是安全生产规程,劳动纪律等,搞好关系,不得泄露单位的任何经济和技术情报。
(16)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主动帮助科室打水、扫地、擦桌子,搞好实习场所的卫生,积极参加专业实践。
(17)要好学勤记,实习期间要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多看多问,及时将实习感受体会记到当天的实习记录中,为撰写实习报告积累资料。
(18).实习期间,因违反安全规定和实习队规,造成自身伤害者,由本人负责,造成国家或他人财产损失或他人伤害等,应承担经济或法律责任。严重违纪者实习队有权取消其实习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