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裕解百纳进入国际市场的原因
张裕解百纳进入市场的原因
中国葡萄酒行业在近年来的急剧发展,加剧了行业内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市场竞争环境、行业竞争格局、消费趋势的变化,要求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重新审视并修订自身策略,其中包括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当前的品牌形象是否能够承载未来的品牌长远发展之路。本文将从“张裕?解百纳” 和 “张裕?卡斯特”两个视角入手,来分析张裕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下发起的一场品牌重塑决胜高端的市场攻坚战以及在此过程中企业营销管理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百年张裕,竞争格局推动品牌重塑
张裕公司创立于1892年,是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生产的先驱。113年的悠久历史积蓄了厚重的品牌文化沉淀,张裕是中国葡萄酒行业最具文化底蕴的强势品牌。通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张裕成就了今天中国葡萄酒行业领导者的地位。目前,张裕主要拥有四条产品线:葡萄酒、白兰地、香槟酒和保健酒等,年产量7.5万吨,其中葡萄酒产品在4万吨左右。在葡萄酒市场上张裕应用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对高中低端产品形式进行了消化和拓展。而此时,同行业第一集团内的其他两个强力竞争对手长城、王朝相比,张裕公司在高档酒市场上的份额显然同自己的行业地位极不相称。中粮集团通过整合3家企业——沙城长城(1983年)、华夏长城(1988年)和烟台长城(1998年),“长城”葡萄酒年产量达到6万吨,王朝葡萄酒(1980年)的年产量也达到了3万吨。而且,两家企业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利润最为丰厚的干型葡萄酒,长城和王朝在干酒市场上都拥有稳定的忠实消费群体和良好的高端品牌形象。
随着消费市场的逐渐成熟,干酒在葡萄酒市场中的份额将会继续放大(目前干酒销售额占到葡萄酒总体销售额的50%,高端产品占到其中的15%),国外葡萄酒巨头也会在此过程中不断积极加入中国市场的竞争。百年张裕品牌发展到今天,也面临着保持老客户,吸引新阶层消费者的任务。而品牌所具有的惯性,使张裕在新的消费环境下难免出现品牌形象老化的危险。再者,由于张裕向市场提供的产品覆盖了中高低各种各样的目标消费群,在普通大众心理还没有真正完全树立起高端品牌的形象。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都要求张裕在发展战略上提升品牌形象向葡萄酒高端市场发力。提升或者重塑品牌形象这一新的挑战,自然而然就摆在了张裕的面前。
二、张裕?解百纳,是非曲折品牌秀
在国内解百纳葡萄酒由张裕率先开发,一直是张裕葡萄酒高端产品的典型代表,但在近几年的消费市场上,由于众多市场跟随者的仿效,逐步陷入了边缘化的泥潭。这种尴尬局面显然给张裕的品牌重塑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为摆脱劣势,张裕将它放到了知识产权的高度并假之与法律手段来解决。2002年2月,张裕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解百纳”商标获得批准,并于4月获得商标注册证书。意即其他市场上的解百纳葡萄酒均为非法。出其不意的解百纳商标注册引发了极大的行业震动。2002年6月,烟台长城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递交《撤消注册不当商标申请书》;2002年9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向张裕下达《撤消注册不当商标答辩通知书》;2003年4月,中粮酒业(沙城长城、华夏长城、烟台长城)、王朝葡萄酒、烟台威龙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递交“关于撤消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解百纳”注册商标的联合意见书”;2003年11月,“解百纳”商标争议进入司法仲裁阶段。但事情远远没有结束,持续至今仍然硝烟弥漫。
“人们支持的东西不会产生新闻,而人们反对的东西才会成为新闻”。在此过程中,张裕通过给解百纳商标争议不断注入新的新闻元素来吸引媒体和消费者的眼球,如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中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行业标准协会提供的佐证、宣讲解百纳开发历史、举办学术论证会、新闻发布会、新酒推介会、央视年度广告招标会、葡萄酒新国家标准GB15037-2004出台和标准论证会等等。
就在行业和媒体热炒解百纳商标争议的时候,张裕已在整合自身资源做好充分准备开启了品牌重塑之旅。2003年度和2004年度张裕分别在中央电视台投入2890万元、1950万元对“张裕?解百纳”进行大规模推广宣传。2004年10月,张裕公司宣布将斥资3000万投资于蛇龙珠(解百纳葡萄酒原料)酿酒葡萄基地建设为解百纳正名。2004年11月,张裕在央视2005年黄金段位广告投标中再投数千万为“张裕?解百纳”宣传助威。从申请解百纳商标注册到现在3年的时间里,中国葡萄酒企业界、学术界就解百纳是属于酿酒葡萄的一个品种还是商标展开了跨日持久的讨论。嗅觉敏感的媒体对解百纳商标争议事件的发展作了全方位的报道,而在此过程中,张裕利用一系列串联起来的事件有计划、有步骤地宣讲解百纳与张裕的“正宗纽带”,也将商标争议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潮。解百纳商标的最终归属已经变为次要,无论胜负,张裕都是这场商标争议的最大赢家。因为“解百纳”三个字已经主动或者被动地与张裕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三、张裕?卡斯特,竞合博弈巧出牌
2000年7月,红城堡酿酒有限公司在河北廊坊成立,其中70%股权属法国卡斯特集团。卡斯特集团自进入中国以来在市场开拓一直乏力,公司巧妙地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与张裕联姻,一方面可以盘活自己的资产投资,更为成功的是通过与张裕的合作极大地提升了自身的品牌价值。卡斯特所带来的卓越法国葡萄酒国家品牌形象和廊坊的有利地理分销位置与张裕当时重塑品牌决胜高端的战略需求“不谋而合”。张裕与卡斯特的强强联手,很好地解决了双方的困惑与尴尬。在这样的背景下,2001年张裕与卡斯特集团在北京签署了一系列战略性合作协议:张裕投资参股49%卡斯特集团在河北廊坊的红城堡葡萄酒;卡斯特投资参股30%于张裕在烟台福山筹建的张裕酒庄。与此同时,张裕与卡斯特都成功地在中国市场实现战略转型。
在葡萄酒产品高端化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建立张裕?卡斯特酒庄,张裕为自己进军高端产品的策略找到了另一个良好的支撑点。自从2002年9月张裕?卡斯特酒庄揭幕后,咄咄逼人的宣传攻势接踵而来。“中国第一个专业化酒庄”、“整桶订购?珍品私藏”、“中法合璧?传世之酿”、“工业旅游”、“个性化定制服务”、“天价红酒赠予韦尔奇”,张裕公司以“张裕?卡斯特”为依托通过层出不穷的事件营销、概念营销、名人营销,将张裕品牌的高端形象一步一步推向理想的状态。而在张裕的品牌新形象宣传过程中,卡斯特也逐渐沦为张裕的高端产品中的一支副品牌,股权所换来的“杯水车薪”的现金分红似乎成为其唯一安慰。这样张裕成功地摆脱了卡斯特的阴影,在与卡斯特竞合博弈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四、品牌重塑,张裕遭遇新挑战
2004年,张裕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突破6亿元,利税实现3个多亿,均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在低中高档葡萄酒产品齐头并进的同时,以张裕?解百纳、张裕?卡斯特为代表的高档产品所占的销售额比例进一步扩大,同比增长均达到了50%,也为公司利润的增长做出了杰出贡献。这也很好地佐证了张裕在重塑品牌形象、决战高端市场的过程中所取得的阶段性胜利。当然,市场竞争的脚步并也没有停歇。从2002年开始,中粮集团着手整合旗下的3家长城,目前在宣传策略、渠道建设、市场开拓和品牌维护等方面都有很大成效。2005年1月26日,王朝在香港成功分拆上市,集资6.75亿港元,将投巨资进一步扩充产能、兴建生产设施和加强市场推广(王朝葡萄酒长期以来的短板)。中国葡萄酒第一集团内部的激烈竞争还会延续。
从张裕着手提升品牌形象战略的发起到张裕新时期(从2002年下半年起至今)广告诉求点来看,公司一改以往“传奇品质,百年张裕”的品牌独特属性传播,而是将百年历史巧妙地融合到广告片中,极力宣扬一种“年轻的、现代的、成功的”品牌新形象,向消费者传递或暗示其卓越的高端品牌形象。“品酒大师的选择—张裕?解百纳”、“整桶订购?珍品私藏”宣传口号也被应用到了多种传播媒介之中。然而,张裕以“张裕?解百纳”和“张裕?卡斯特”为基点发起的品牌重塑历程,之间出现最多的就是人们的质疑声,例如解百纳商标注册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卡斯特酒庄酒整桶订购的可行性、张裕品牌的承载力与核心竞争力等问题的热烈讨论。这充分说明张裕在进行品牌重塑的努力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产品同质化越来越盛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品牌可以为其产品提供附加值,这种附加值将会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同质化产品的购买决策。品牌的塑造和提升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品牌内涵的充分展示和扩张的过程。每一个品牌都具有自身的独特属性,所以企业必须事先计划好让产品的哪一种属性抢先占领目标消费群体的头脑。卓越的品牌不仅具有广泛的品牌知晓度,还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所以,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会体现在品牌之间的较量,而只有赋予品牌独特的文化属性才能够将其在市场竞争中差异化。
再者,根据舒尔茨教授所提出的整合行销传播(IMC)理论,企业应该设计一个营销传播计划要领,要求充分认识用来制定综合计划时所使用的各种带来附加价值的传播手段——如普通广告、直销行销广告、促销以及公共关系,并将其结合,提供更为清晰、具有连贯性的信息,使传播的影响力达到最大化。品牌重塑要对特定品牌形象在目标受众大脑中进行重新定位,首要任务为传播品牌独特的文化属性。张裕作为中国葡萄酒市场上最具文化底蕴的品牌,在品牌重塑的过程中有充足的资源可以应用。因此,除了单向的广告宣传之外,还应组合其他营销传播资源(双向式沟通)来为其服务 [例如:事件营销(Event Marketing)、公益事业营销(Cause-related Marketing)、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消费者关系建立”(Consumer Franchise Building,CFB)促销等]。也就是说企业的传播活动要纳于传播策略的整合链条之中,传播活动须肩负起为企业产品或者服务形象增加附加值的功能,并与企业品牌、品牌形象以及品牌资产紧密联系,一切行销传播手法都应着眼于品牌独特文化属性的宣传与渗透,要让品牌独特文化属性与目标消费群体心理认知产生关联。除此之外,品牌形象的表现形式如葡萄酒产品质量、包装、侍酒服务、人员、渠道等环节都应实行差异化来为品牌形象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葡萄酒市场竞争在品牌壁垒逐渐强化的情况下,企业须认清行业发展趋势进而结合自身优势资源,持久地传递品牌独特文化属性,建立消费者心理认知价值,最终形成消费者品牌偏好。因此,以事件营销、公益事业营销、公共关系和“消费者关系建立”促销为纽带,大规模广告宣传为重心,区域市场操作层层跟进为手段(高档葡萄酒的消费终端主要为夜场,而相比长城、王朝,夜场终端的建设与覆盖一直以来是张裕的软肋),重塑品牌高端形象为目标,才能为张裕品牌形象提升或者重塑铺就长期的发展之路。
第二篇:张裕解百纳市场营销策略组合.
一、葡萄酒消费市场调研及展望
1、全球葡萄酒消费量持续上涨
2009年,全球葡萄酒消费量达 26.26亿箱,约 315.1亿瓶,较之 2005年上涨 4.5% , 但较之 2008年却仅小幅上涨 0.07%。
2、全球葡萄酒消费量将持续增长至 2014年
据 Vinexpo 及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市场调查机构(IWSR报告预测, 2009— 2014年间,全 球葡萄酒消费量将持续增长 3.18% ,达 27.29亿箱。由此推算,在未来十年内,全球葡萄 酒消费量有望增加 2.16亿箱,涨幅为 8.6%。
3、低度静止葡萄酒仍占据市场最大份额
2009年,全球低度静止葡萄酒的消费量占全球葡萄酒总消费量的 92.6%。
4、全球葡萄酒消费量增长驱动国:美国、中国、俄罗斯
2010— 2014年间,低度静止葡萄酒的消费量将增加 7290万箱,涨幅为 2.98%。在增 长量中,约有 73.38%的增长来自于三大市场:美国,其消费量将增加 2694万箱;中国,增 加 2076万箱;俄罗斯,增加 553万箱。
5、2012年美国将成为低度静止葡萄酒世界第一消费大国
据 Vinexpo/IWSR报告预测, 2012年,美国将超越意大利和法国, 成为世界最大的低度 静止葡萄酒消费国。
2010— 2014年间,美国低度静止葡萄酒消费量有望增长 9.35% ,而在同等时段内,意 大利的消费量将下滑 0.82% ,法国的消费量将下滑 4.06%。
6、未来五年内桃红葡萄酒消费量将持续上升
尽管目前桃红葡萄酒全球消费量仅占总消费量的 9.9% ,但据报告显示, 2009— 2014年间,桃红葡萄酒消费量的增长将会高达 7.76% ,成为增长速率最高的酒品。在同等时间 段内,红葡萄酒消费量将上涨 3.85% ,白葡萄酒上涨 2.44%。
7、起泡酒市场持续勃发
起泡酒消费量的增长速度一直快于静止葡萄酒。2010年,起泡酒消费量占消费量的
7.4%。从现在至 2014年,全球起泡酒消费量将上涨 5.61% ,达 2.07亿箱。
8、葡萄酒国际贸易将达新高度
各国所消费的葡萄酒中,约有四分之一为进口葡萄酒。综上,国际葡萄酒市场将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市场。二葡萄酒市场细分
1从消费人群结构来看,葡萄酒的消费主体有四类: 一类是大中型企业的白领高收入阶层;二类是群体公款消费(由政府和企业付款;三类是外国公民和高级酒店客人;四类是追求时尚的年轻人、中高收入的中青年消费者;2从人口来看:
1、中高端市场 :中国的葡萄酒消费人群仍然集中在 “ 权贵基层 ” , 也就是当权 者和富人之中,这一特征在未来还将继续存在;
2、低端市场 :中产阶级兴起带来的影响。3从地域来看:葡萄酒消费量大都集中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发达的大中城市,中西部地区则主 要集中在省会城市。从生活习惯:从现代酒类消费趋势来看, 人们已由嗜好性饮酒向交际性饮酒和品尝性饮酒 过渡;从价值取向来看, 人们已经摒弃了爱高度、嗜烈性、求刺激的陋习, 开始树立取低度、摄营养以调适、护养身心的新价值取向。葡萄酒顺应了这些趋势, 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酒种。
三、张裕解百纳市场营销策略组合
价格策略
1、目标:产品质量领先(Product-Quality Leadership 一个公司可以树立在市场
上成为产品质量领先地位这样的目标。
2、确定需求 确定成本。具有经验效应,张裕经营红酒有多年历史,尤其在解百纳等品牌 上具有优势,能够降低成本。
3、市场特征:国内竞争激烈,国外名酒虎视眈眈。
4、竞争导向定价: ①、对中低收入阶层:采用随行就市定价法,避免价格战,保持市场占有率。②、对高收入阶层:采用产品差别定价法,制定高价格,确定如 “ 解百纳 ” 等品牌的高层次,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渠道策略
传统营销模式 :张裕产品畅销国内外 , 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在各省市设有 24个分公司, 170多个经销处, 9个职能管理部门,建立起了以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为平台的现代化的管理 系统。公司于 1993年获得外贸出口权,出口的主要品种有保健酒、葡萄酒、保健药品等。主要销往港澳台、东南亚、荷兰、美国、比利时、日本、南韩、巴拿马等 30多个国家和地 区。
新兴模式 :整桶订购,是对个性化的定制 , 是一种全新营销模式(一个是 8万元一桶的整桶 卖
/期酒 :酒庄不断和这些消费者沟通, 确定这些销出去的酒所剩下的数量,然后定期公布。这就相当于限量版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瓶数越少,价格就越高。期酒是国际通行 的对顶级酒庄产品的营销方式 /多元经营:文化人做文化酒 , 文化人以文化品位带来品牌 运营的销售思路和销售体验。抢先占据在中国葡萄酒文化的创造者和引领者的地位 /战略 合作:寻找 “ 有心人 ”
促销策略
渠道促进 :让经销商确信它可以给自己带来丰厚的利润, 让其积极的参与到红酒的市场活 动中来。
渠道激励 :零售终端都会希望厂商能够在店内进行一些市场活动, 给自己的企业带来人气和 销量,市场活动满足零售终端的这一特性,必然获得店家的支持。
消费者促进 :良好的终端陈列、富有特色的促销活动、导购人员的推荐等促成消费者购买 广告 与很多折戟沉沙的央视 “ 标王 ” 们相比,张裕的品牌宣传显得更为成熟。其每年投 放在 CCTV 等电视媒体的广告费稳定在 5000万元左右, 主要用于产品形象宣传或配合新产 品的推出。而作为营销重要手段的葡萄酒博物馆、卡斯特酒庄、葡萄酒俱乐部和《葡萄酒鉴 赏》杂志都与实际生产、销售紧密地结合起来。此外,张裕更多地通过多种促销活动进行宣 传。
产品策略
集中力量发展中高端市场,同时对低端市场予以随时关注
张裕的市场定位仍将以中高端为主, 中端解百纳目前是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高端重点推广自
主品牌的张裕爱斐堡 , 将爱斐堡打造成千元级品牌。
产品特色 :葡萄酒成为一种消费品,同时也是一种收藏品。顾客最终体验的是一种品牌效应, “ 拥有 ” 就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
企业定位:定位为 “ 百年张裕 ” 中的 “ 百年,强调其民族性
第三篇:参观烟台张裕解百纳酒文化博物馆有感(范文模版)
参观烟台张裕解百纳酒文化博物馆有感
3月8日下午,在马列部老师的带领下翻译学院几个班级一起参观了位于烟台的张裕解百纳酒文化博物馆。“解百纳”作为中国葡萄酒的高端品牌,着实引起了所有同学的参观热情,在去烟台解百纳酒文化博物馆的大巴车上,同学们热情高涨地聊着各自所知道的红酒知识,聊着对张裕解百纳的了解,对马列部安排的这次实践活动充满了期待!当进入张裕解百纳酒文化博物馆的时候,切身的体验远比此前的期待来得更为真实更加震撼!
一、展厅篇
博物馆楼高四层,占地2000多平方米。通过历史实物、珍贵照片、详实资料等,真实地展现了张裕公司100余年的辉煌历史。通过解说员的介绍,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张裕公司百年走来的创业历程和张裕所蕴藏的酒文化。在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展厅里陈列着珍贵的老照片、古老的制酒工具、泥人展示的早期酿酒场景„„这些似乎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悠远的历史。经过解说员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张裕第一任总经理张成卿为建张裕耗尽心力,英年早逝;李鸿章亲批准照;1915年的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张裕的可雅白兰地、红玫瑰葡萄酒、琼瑶浆,雷司令白葡萄酒一举获得四项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听着解说员的解说,感受着悠悠往事在这里流动、弥漫,让人感叹、令人震撼、引人遐想„„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博物馆展厅里珍藏着来访的政要、名家留下的墨宝。孙中山先生为张裕题词“品重醴泉”,我当时不知是什么意思,回去之后查了字典才知道“醴”乃“甘美”之意,这是孙中山先生称赞张裕葡萄酒品质好甘甜如泉水一般。康有为两次来访赋诗抒怀,留下了珠联璧合的姊妹诗。1992年,张裕百年大庆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临张裕视察并题词“沧浪欲有诗味,酝酿才能芬芳”„„众多政要名流在这片酝酿芬芳的地方留下了手泽足迹,数量之多品味之高令人叹为观止,也为张裕悠远灿烂的酒文化增添了几多神韵。
二、地窖篇
博物馆之旅,在神秘幽深的百年地下大酒窖走上一遭,是令人终身难忘的体验。沿着螺旋阶梯向下,一缕缕馥郁芬芳的酒香扑鼻而来,令人不禁贪婪地深深呼吸。一排排陈酿着葡萄酒或白兰地的木桶静静地沉睡着,酒窖中弥漫的香气犹如它们甜美的梦。在酒窖里我们看到了令人震撼的“百岁桶王”,铭牌上写着“此三只橡木桶,每只容量15000L,于建厂初期制造。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橡木桶,被称为亚洲桶王,他们是张裕百年历史、文化的象征。”解说员告诉我们说,这个“百岁桶王”里的酒就算每个人每天喝一斤,80年也喝不完。听到这里我们每个同学都为之震惊了。很多游客会在“桶王”的身上系上红绸带,然后写上自己的名字再默默许个愿,据说这样可以给人带来好运和祝福。不管是否是真的,都给张裕的酒文化填上了神秘的色彩和美好的希冀。这座亚洲最古老的酒窖深入地下7米,低于海平面1米,距海岸线不足百米,至今无渗漏,被称为中外建筑史上的奇迹。但其建造过程是十分艰辛的,据解说员介绍,大酒窖从1894年破土动工,因为土层为沙质,开工不久即因渗水而坍塌,后来以洋法再建,全部采用钢铁构造,但地下潮湿使钢铁部件锈蚀严重,后来再度坍塌。面对接连的失败,经过集思广益,最后采用中西集合的办法,使窑体异常坚固。如此先后改造三次,历经11年,1905年才竣工。徜徉在酒窖中,聆听着过往的故事,真有点不知今夕何夕年的感觉„„
之后,同学们按照规定有限度地品尝了白兰地、葡萄酒等品种,亲口体验了名不虚传的张裕美酒,很多同学意犹未尽,更是立刻买下了几瓶张裕美酒准备回去送给家人朋友品尝。
三、回味篇
在美酒的余香、精神的丰收、心灵的震撼下我们结束了对张裕解百纳酒文化博物馆的参观,同学们意犹未尽地踏实了返校的路途。在大巴车上我的心似乎还留在张裕解百纳酒文化博物馆没有赶上返回的校车,我的思想也一直活跃地思考着,思考着那悠远的酒文化,思考着“张裕人”锲而不舍的精神,更思考着张裕百年历史折射出的时代足迹„„
众所周知,浪漫的法国酿造着闻名世界的葡萄酒,而张裕在创建之初就立志将“解百纳干红”酿造成抗衡西洋的国际知名品牌,秉承民族精神,努力创新,张裕人一直在路上!回到学校后,小组成员各抒己见,表达着自己参观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后的激动心情和深刻感悟:
参观烟台张裕酒文化博物馆着实是一次心灵的享受,视觉的盛宴!她的美,不仅是葡萄酒飘香的浪漫,古木桶宁静的淳朴,更是一代又一代张裕人汗水与泪水奏响的最强音!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是一种浓缩,浓缩的不仅是红酒漫长的酿造过程,更是中国历史的写照,从封建社会的艰难,到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的奋斗,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迸发的勃勃生机!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民族企业,跟看到了一个与时代与世界接轨的崭新中国!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我深深为自己在青年时期能感受到这种真实而淳朴的历史而感到荣幸,同时又为当代中国的新发展而深感自豪,更为重要的是,为自己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像“张裕人”一样为中国的新发展奉献力量而尤为激动!
——尹思源
通过这次去张裕博物馆的参观,我学习到了很多之前不了解的东西。我先了解到了张裕的历史,系统的知道了葡萄酒酿造的过程,弥补了我这方面知识的空缺。也从张弼士先生是如何一步步创造出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大酒厂的,也详细的介绍了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我也又一次领悟到其实干什么事都是很艰辛的,做什么事都会起起落落,关键是我应该怎样去克服,他让我受益匪浅。
——黄美玲
烟台、张裕、葡萄酒,我想,这一个多小时的参观,留给了我太多震撼、太多感悟,虽然记不起每一个细节,但总是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陈旧的地下酒窖木桶、湿漉漉的青砖石阶、螺旋而上的石梯、摩登的大厅装饰、浪漫的壁景设计、幽默的名人格言,这一景接一景、一
幕连一幕、一地换一地。美的视觉享受,是我的第一反应。原来,葡萄酒需要这么酿造,必须那样储藏,可以如此布置,酒、器皿,可以这么搭配、组合。创意的设计点缀在无穷的酒味中,难以言尽各种之美。乍一回首,其实这美的外表下是积年累月的汗水、泪水、血水。张弼士先生用他自己的智慧、带着志同道合的一群人,风雨同舟、并肩作战。语言不通,没关系,我们可以学;知识不足,没关系,我们可以补;困难重重,没关系,我们可以闯;关卡难跃,没关系,我们可以绕。是的,从最初的那个1892年的起点,到如今,经历过风雨飘摇的封建社会、初现曙光的建国初期、生机勃勃的新世纪,它——张裕葡萄酒发展壮大到四座酒庄。是什么支撑它到如今,是什么壮大它到当代。我想,答案还是有志之士的泪水、汗水、血水!
——孙文慧
参观完张裕酒文化博物馆之后,感触颇深。一个企业的发展不单单是靠引进设备,扩大生产而实现的。它必须具有一个企业特定的文化和精神。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企业才能发展出其独特品味。张裕葡萄酒厂作为一个民族性产业,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结合,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融合,才使得其发展就有独特魅力。
——牛臣梅
第四篇:保护“解百纳”酒注册商标报告
海南省临高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关于开展保护“解百纳”注册商标
专用权专项行动的工作报告
省局商标广告监管处:
我局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以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为核心,以推进实施商标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商标监管和服务职能,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解百纳工作任务。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切实维护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省局的通知精神,我局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共出动执法车辆18台次,出动执法人员54人次,检查12家烟酒行,酒店8家,各工商所按照辖区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检查,截止目前为止共查处涉嫌侵犯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解百纳”注册商标108瓶,立案查处10宗,罚款3700元,有效地保护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净化了市场消费环境。
特此报告
临高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第五篇:从“解百纳”商标之争谈商标战略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从“解百纳”商标之争谈商标战略
王瑜
知识产权战略推行了好几年,已经央企向其他企业推广实行,然而其重要组成部分商标战略却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2010年1月14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解百纳”商标争议案件做出一审判决,该案件从张裕公司向国家商标局提出注册申请,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前后历时八年,几乎将商标申请过程中所涉及的程序全都走了一遍,但“解百纳”是否可以被确认为注册商标还没有最终的答案。“解百纳”商标保卫战作为一个商标案件非常具有典型意义。下面“解百纳”案件为例,从几个方面分析张裕公司的商标战略。
战略思维之隘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将知识产权工作归为四个部分: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商标战略同样也包括这四个部分。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商标战略也必须从企业的商业利益上来设计规划本企业的商标战略。因此所谓商标战略就是从企业长远盈利的目标出发对本企业商标进行的整体性规划,其基本原则是利益优先。思路决定出路,商标战略规划必须具备一定的思维高度。我们来看看张裕的战略思维,“解百纳”商标背后是几十亿的市场,这个大蛋糕正是张裕与其他葡萄酒企业博弈的真正目的。在“解百纳”商标博弈中张裕首先出牌,将“解百纳”申请注册为商标,随后以行业中其它巨头组成的联盟作为博弈的另一方,看起来是个二人博弈,但却是一个企业与一个行业的博弈。在二人博弈中,如果只博弈一轮,当然的策略是和对方相反,即背叛原则。中国市场巨大,不是一家公司可以垄断,市场总是竞争与合作相伴相生,与竞争企业合作不一定损害自己的利益,如果仅将同行业看作是竞争者,单方采取一些竞争措施,可以为企业带来一时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手段在同行业看来无异于“背叛”。显然无论是从商标申请程序上还是从市场竞争看,都是多轮的重复博弈,即便经过多轮的博弈也不一定有最后的胜利者,目前该案件经过八年的反复博弈,还没有最终的结局。在多轮的复合博弈中,博弈双方就得考虑博弈策略,是与对手合作还是背叛,当一方背叛时,另一方最佳策略就是一报还一报,即选择背叛,如此循环往复,将博弈继续下去。这场“解百纳”保卫战中,张裕的行为被看作是对行业的背叛。各方在“解百纳”博弈中从法律程序打到市场,各方纷纷降价,“解百纳”优厚的市场利益在各方的纷争中逐渐失去,而市场份额最大的张裕公司显然利益损失最大。张裕的背叛行为致使在整个行业陷于孤立,失去与行业合作的机会,对其今后的经营必然带来不利。张裕公司的商标战略背离了最基本的初衷——企业利益。
“解百纳”商标之争各方博弈的是“解百纳”背后的市场利益,但其结局并不是胜独享“解百纳”产品的市场盛宴,败者退席。在二人的多次博弈中还有一种策略是合作,就是双方达成协议分享利益,终止无休止的博弈。笔者在多个场合提议,博弈各方休战,将“解百纳”商标作为一个证明性质的商标,各方共同制定标准,大家在大蛋糕中分享“解百纳”成果。中国葡萄酒正是发展的大好时机,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这个行业才能做大,才能抵御国外葡萄酒的冲击,才会有中国葡萄酒企业生存的空间。当张裕的“解百纳”商标之争陷入一个企业与一个行业的利益博弈,是选择合作还是背叛?不仅需要一定的胸怀更体现出一个企业战略抉择水平。如果一味追求单方的胜利,将博弈进行到底,显然是狭隘的战略思维,其结果反而是与最终利益相背离。
商标注册之误
知识产权战略排在第一位的事项是创造,对于商标战略而言创造体现在商标注册上,好的商标注册是商标战略成功的基础。就像奥运冠军,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努力都能得到,运动员还需要一定的天赋,他们要经过层层的选拔才能作为培育的“苗子”,这就是成为冠军的基因。其实驰名商标也是有基因的,并不是任何一个商标名字都可以培育成为一个驰名商标,也需要一定的“天资”。
“解百纳”之争焦点在于“解百纳”是不是个通用名称,对于通用名称,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的高等政法院校系列教材《知识产权法学》书上找到学者的描述:“商品的通用名称是指一种商品区别另一种商品的规范化称谓,也包括人们习惯使用的俗称、别称”,根据学者的说法通用名称不仅仅是商品的规范名称,也还包括俗称和别称,就像土豆,在北京都叫土豆但是在山西却叫“山药蛋”,而江西人习惯叫“洋芋头”,土豆是规范的学名,而“山药蛋”和“洋芋头”都是别称,“山药蛋”、“洋芋头”都是土豆的通用名称。尽管“解百纳”是否是一个通用名称目前没有定论,处在如此大的争议中至少可以说“疑是”,其作为一个商标不仅没有成为驰名商标的天赋,反而在未出生前就已呈病态,那么它的基因就不健康了,一个有基因缺陷商标很难培育成驰名商标。使用疑是的通用名称作为商标申请,将引发无休止的争议。即使疑是的通用名称侥幸获得商标注册,也难保不被撤销。有效的注册商标被司法否定在我国是有先例的,北京××酒业公司1994年注册了“甑馏”商标,该公司以商标侵权为由将北京牛栏山酒厂等企业起诉到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甑馏”为商品的通用名称,认定牛栏山酒厂等企业的使用行为属于正常使用,不属于商标侵权并驳回了××酒业公司的起诉。因为涉嫌是通用名称,一个注册使用了十几年的商标最终也没有逃脱被否定的命运。即使暂时没有被撤销,在无休止的战斗中“解百纳”这个本来含金量很高的词将大打折扣,甚至彻底丧失其市场价值,因陷入无休止的诉讼而沉沦的著名商标不在少数。选择一个有基因缺陷的词作为商标申请,张裕公司商标战略在起点上就存在问题。
商标使用之殇
商标战略第二个重要部分是运用,商标的运用被我国企业所忽略,我国企业一般不注重商标的运用,甚至连最起码的商标使用标志○R都没有。好的商标运用方式对商标的宣传推广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运用不当则可能将商标断送,“吉普”、“席梦思”、“氟氯昂”等商标就是因为运用问题被淡化为商品的通用名称,而“解百纳”陷入通用名称之争与张裕公司运用不当有直接关系。
没有任何一个产品名称天生就是通用名称,当某个产品有了行业内约定俗成的名称,这个名称就是通用名称。行业的约定俗成是因为一定时间的使用,基本原因是自己使用不当,或者维护不利。驰名商标有个淡化的理论,说的是驰名商标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被淡化为通用名称。我国对商标的淡化了解不多,当“Google”被当成一个词收录进了著名的词典时,我国很多媒体为Google公司欢呼,其实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淡化行为。“Google”是一个商标,被收录进词典该商标就失去了商标意义上的区别作用,不再成为一个商标,巨大的商标价值立刻灰飞烟灭。当发生这种情况时
商标权人必须积极主张权利,维护好自己的商标,“Google”立即向媒体发布了声明以维护该商标。我国的商标权人唯恐自己的商标不驰名,花费巨额的费用去推广,而许多不当的推广行为是在自行淡化自己的商标。
张裕称“解百纳”是在1931年当时兼任张裕经理徐望之先生组织一批公司和银行人员研究为公司葡萄酒定名,他们决定秉承张裕创始人张弼士倡导的“中西融合”理念,取“携海纳百川”之意,将这种高档葡萄酒命名为“解百纳干红”。从那以后,解百纳干红就一直是张裕的核心子品牌,多年来早已和张裕的文化融为一体。另一种说法认为,解百纳一词是由法文“Cabernet”翻译而来,并非张裕所独有。我们不否认“解百纳”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张裕就已经注册为商标,但“解百纳”本身也被张裕忽略了,如果在我国商标法恢复时注册就不会有今天的纷争。不管“解百纳”是什么来历以及历史关系,难以否认的是目前市场上有无数种“解百纳”葡萄酒,大部分葡萄酒业企业认为“解百纳”为通用名称。这与张裕公司自身的使用不当不无关系,张裕公司在建国之初承担了全国葡萄酒行业人才培训工作,学员们被告知一种“三珠合一”的葡萄酒品种就叫“解百纳”,这些学员后来成为中国葡萄酒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全国生产制造“解百纳”葡萄酒,这是张裕公司自行淡化商标的开始。张裕对自己的淡化行为并没有知觉,直到现在其广告都是直呼“张裕解百纳”,其产品标识也是使用“张裕解百纳”(如图1),“张裕”是个商标,按照消费者一般称呼习惯“解百纳”自然被当成产品的名称。基于张裕的用法,市面上也就有了“长城”牌的“解百纳”(如图2)和其他牌子的“解百纳”(如图3)。“解百纳”商标陷入通用名称之争这是张裕商标使用之殇。
图1 图2 图
3商标维权之困
单纯的维权已经在知识产权战略中逐渐淡化,在商标战略中不能再陷于单个案件的胜败,而是从企业利益的角度综合考虑商标诉讼策略。先前有报道说张裕公司在大量招聘法律专业的员工,意在为下一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商标维权储备人才。知识产权诉讼维权是个负和博弈,基本没有赢家。马丁•苏比克发明了“美元拍卖博弈”,一个极为简单、非常有娱乐性和启发性的游戏,游戏中一张1美元的纸币被拍卖,规则是:每次新的报价必须高于上一次,以价高者
得,报出第二高价者什么也得不到,但是要付出他最后一次报价的款项。苏比克的规则很快让人发疯了,因为后一次报价让总让前一次报价的人处于不舒服的地位,谁都不愿意做出价第二的傻瓜,白费了钱,却什么也得不到,于是在相互攀比下,参与者相继将价格抬高,这个价格很容易被抬高到超过1美元,出这个价的人得到这1美元,但是支付的价款要高于1美元,得不偿失。而出价第二高的人更是倒霉,白白扔掉了1美元。这个人为设计的游戏规则,理性的思维告诉我们这是疯子的游戏,现实中大家不会这么傻。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这种非理性的博弈处处可见。张裕在“解百纳”商标之争的多轮博弈中同样也陷入“美元拍卖博弈”困境,每一次博弈,各方付出的成本在递增,总有一方要败诉,败诉的一方就成为出价第二的“傻瓜”,其为此付出的所有成本都要泡汤,而出价最高者也将是得不偿失。如果卷入人为设定的“美元拍卖博弈”中,一旦陷入很容易失去理性,当已经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时,怎么办?是停止“出价”让对方胜出,还是继续“报价”让对方成为出价第二的傻瓜?如果博弈双方都意识到这是傻瓜陷阱时,就可以达成合作,约定由一方胜出,胜出的一方分担出价第二者的损失,这样避免在多轮重复博弈中陷入“美元拍卖博弈”的陷阱,恢复博弈各方的理性,减少各方的损失。如果一方不遵守合作约定选择了背叛,让对方成为出价第二的傻瓜,可以获得全部的收益,同时他的背叛必然遭到另一方的报复,于是恶性而疯狂的傻瓜博弈又开始循环,终究各方都要遭受损失。
在知识产权多轮博弈中,要想自己不成为“傻瓜”,达成合作(和解)尽早结束博弈对博弈的参与者而言都是唯一的选择。成熟的跨国公司解决知识产权纠纷都是以“和解”来终结,尤其是在专利侵权诉讼中,跨国公司很容易达成交叉许可协议,以自己的专利交换他人专利,这样不仅免除了侵权之诉,还免费得到他人的专利技术,各方达成和谐共赢。我国企业也逐渐在成熟,避免陷入知识产权诉讼的陷阱,在华旗和朗科的专利大战中,朗科取得了一审的胜利,但其浩浩荡荡进京宣传的列车还没有到达北京,整个行业的产品价格应声而落,朗科产品价格不可避免地受到拖累,所以在二审中,这对“冤家”握手言和了。在这场“解百纳”旷日持久的博弈中,与其他巨头们相比,张裕是最输不起的,如果张裕失败,从前为“解百纳”巨额的付出全部白费。聪明的张裕应当私下与巨头们组成的联合体达成“和平协议”,尽快结束令人疯狂的“美元拍卖博弈”,但是到目前还没有看到有张裕和解的迹象。
张裕对“解百纳”的保卫战虽然还没有进入维权阶段,但张裕在“解百纳”商标保卫战中,暴露出缺乏整体商标战略思维,对商标制度缺乏深度甚至是常规性的了解,不能从长远的战略层面审视诉讼的得失等等。张裕公司是大型企业,其实这些也是国内企业的通病,国内企业从“解百纳”商标之争中应当进行自省、反思并规划好自己的商标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