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论高职《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摘 要: 本英国留学论文文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训练项目、教学方法及考核模式等五个方面对当前高职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教学进行了整体设计,对高职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关键词:高职 商务英语口译 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内容设计
(一)商务情景本课程模拟长沙外贸进出口公司口译员兼秘书王华、办公室主任张女士以及总经理王伟先生接待美国客户Mr.Brown一行,开展一系列的商务会议、贸易磋商以及谈判等商务活动,最终成功交易一笔数量为100,000件丝绸的出口大单。整个项目完全模拟真正的外贸流程 ,依托6个大项目来开展项目化教学。根据情景需要,学生可分为:中方接待组、外商组、会务组、口译组和谈判组, 随着任务的开展,让学生变换组别,体验不同的身份需考虑的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区别。通过情景模拟,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灵活解决商务口译过程及商务接待当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模拟过程中不断灌输口译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能顺利开展业务,提高其竞争能力。
(二)英语口译基本技巧该课程采用“PMDCE”口译模式进行教学,介绍影子跟读法、口译笔记、文章复述、句子释义、话语分析、增词减词、词类转换、反译法、倒置法、数字口译、成语口译、组合与拆分、被动式、长句译法、质量评估等口译技巧。在口译技巧的安排上遵循口译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与口译活动的客观规律相一致,如下表所示:
(三)情境与技巧的结合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商务外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2008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本课程定为64个课时,学期为一学期。在设计教学计划时,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增强今后的工作适应能力, 特将技能训练与情景模拟相结合,让学生身临其境,课时具体分配如下表1.接待外商:任务一:机场接机(互致问候、身份确认、行李拿取、海关手续、日程安排、酒店入住等)。任务二:礼仪致辞(口头欢迎、机场简单欢迎辞和感谢辞)2.商务访谈:任务一:会议致辞,包括介绍外商、会议主题、会议时间安排等。任务二:销售报告,包括销售业绩、营运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3.商务陈述:任务一:销售总结,包括市场分析、原料价格上涨、价格预测等。任务二:商务晚宴,包括嘉宾介绍、晚宴致辞、点菜、菜系介绍。
(四)商务谈判:任务一:参观工厂,包括流程介绍、样品评估等。任务二:磋商贸易细节,包括单价、数量、折扣、佣金等细节。
二、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案设计
(一)教学方法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交际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听说是口译不可缺少的步骤,学生的口译能力是建立在听说能力的基础之上,在口译教学中将不放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小组讨论,针对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各别辅导英国留学论文,然后随机挑选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在师生互动的模式下讨论问题的真正答案。
课堂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及时听取学生的教学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需求。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制作幻灯片、播放英文录音带,丰富信息获取渠道,增加信息容量,优化教学环境。
(二)考核方案设计本课程的考核包括平时和期末两大块。平时占40%,包括出勤10%、课堂表现情况20%和作业完成情况10%。期末占60%,包括汉译英30%和英译汉30%。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基于学习情境的建设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2).[2]朱梅萍.商务英语口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第二篇: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建设项目总结
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建设项目总结
商务英语口译课程2005年被列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2006年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这是长期以来外贸学院领导对本课程的支持及任课教师的努力的结果。此次课程建设于2005年9月立项,历经一年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总结如下:
一、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于1989年起开设“英语口译”课,至今已有17年历史。该课程长期以来一直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它是一门集英汉语言应用能力、商务知识和口译技能于一体的综合能力课程。学生在掌握了一定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强化记忆能力、学习记录技巧和演讲技能,不断提高商务英语口译的能力。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提高本专业学生在商务领域口译的能力。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够改进口译记录方法、扩大商务方面的词汇量和知识面、提高口译表达的流利程度,并能够胜任一般商务领域的口译工作。
从1989年到2003年上半年,授课对象为商务英语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的四年级学生,每周2学时,为期一学年。每届约有60至100名学生。教学方式比较传统,教师在课堂上除讲授口译的技巧外,还要求学生进行操练,并作讲评。授课在语言实验室进行,采用录音、电视、录像、VCD等教学设施开展课堂教学,每个教学班级的规模在20至30人左右。
2001年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开始把重心转向松江大学城,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英语口译课的授课对象从2004年起大幅度增加,除原来的商务英语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外,课程还覆盖了英语(翻译方向)专业本科,中英合作英语(商务英语)大专,英语(外贸英语方向)、涉外文秘(英语方向)的学生。同时,本课程除了作为课堂内教学外,还被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列为本院学生的实践课程之一。由此,学生人数从原来的每届几十人上升到了2006年约653人次,周课时总数也从原来的每周4-8学时增加目前的50学时。
由于对学生人数的增加早有预期,从2002年5月起,口译课教师开始考虑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授课。在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的双重支持下,我们于2002年9月成立口译项目小组并着手开发《商务英语口译阶梯训练》多媒体教学软件,2003年9月软件在两个班级试用,2004年3月软件正式大规模应用。迄今为止,课程受益面已包括2001、2002、2003级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大专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约1400名学生,以及2003级英语(翻译方向)的60名学生。作为实践课程,已对中英合作(商务英语大专)的92名学生在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开设。到2006年9月项目小组已完成了《商务英语口译阶梯训练》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版本升级和内容扩充,目前已用于教学。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新的专业方向相继出现,考虑到不同专业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英语口译课在为不同专业开设时,内容也作了相应的调整。为英语(商务英语方向)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英语口译课改名为商务英语口译,这既符合外贸学院本身学科体系的要求,又能较好地体现外贸学院的特色。
二、课程的重点、难点
(一)重点:培养学生结合各种不同的情景和场合,根据实际的需要,自如地进行得体的口头翻译的能力。
(二)难点:(1)对学习者而言,口译技巧必须结合中、英文语言知识、语言运用能力和其他方面的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发挥应有的作用。它是学习者语言能力和知识素养的综合反映,对学习者的素质要求很高;(2)由于学时的限制,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往往成为教学中需要取舍的最大难题。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进
为解决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口译项目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对口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作了重大调整。
(一)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运用课堂精讲,传授词汇、句型、语言运用技巧和口译思维方式。本课程延续一年,每周两课时。教师在第一学期的前六周,以讲授口译理论、口译技巧和记录技巧为主。
(2)师生互动:对上一节课内容的复习、每个口译专题涉及的主要词汇预习,就某一主题进行现场模拟口译等,如安排学生演习记者招待会,参观访问等。
(3)学生练习:包括记录练习和口译练习。通常每次课请学生用透明胶片做示范,演示口译记录,并对记录的内容作解释,教师通过对学生所作的示范进行讲评,帮助学生提高记录水平。学生还会在讲台前作口译练习,一个学生做示范后,其他学生作讲评,讲评的内容涉及口译内容的准确程度、所犯的错误、改进的方法,同时学生讲评还包括沟通效果是否良好,是否和其他同学保持目光接触、是否流利、是否有多余的小动作等。
(4)模拟口译:主要是运用口译软件,通过人机对话进行。教学中充分利用自主开发设计的电脑软件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增加实践经验。在经过六周时间的基本口译技巧训练后,从第七周开始,每次课第一节课采用教师讲解、演示、学生上台操练等方式,第二节课学生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以人机对话模拟口译练习为主。练习按专题分类,内容由浅入深,涉及发展问题,商务谈判,礼仪祝辞,外交事务,经济贸易,金融保险,环境保护,基础建设,教育文化,法律人权,企业管理,体育与健康,科学技术,旅游餐饮,参观访问,世界贸易组织,世博会共17个主题,难易程度依次为单句(包括短句、长句)、段落(包括短段、中段和长短)、模拟和记者招待会。
(5)一对一辅导:通过教师在学生上机过程中的辅导,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和改进教学效果;老师做一对一辅导,针对每个学生,肯定他们的长处,指出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手段
教学在本院信息楼进行。上课的辅助设备包括已经安装了口译软件的电脑和透明胶片投影。运用透明胶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学生演示口译记录,因为有些记录的符号用电脑显示反而显得不真实、不自然,而用手写方式,更能体现记录的真面目。
四、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通过建设,本课程实现了课堂教学“一对多”向“一对多”和“一对一”并存的顺利过渡,既保留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又突破了原有课堂教学的时
空限制。我们自主开发了《商务英语口译阶梯训练》多媒体教学软件,该软件内容丰富、新颖,并为不断地更新提供了技术条件。从设计理念来说,软件采用开放式的架构,可以随时增加素材,保证软件建设的可持续性,这正反映了口译课的适时性。软件的使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学生经过一年学习,口译能力有明显提高。
本课程的考试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考试中,学生做模拟口译,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两大部分。几十个学生可同时在一个机房进行考试,同一份考卷题目随机打乱,避免邻座的学生同时听到同样的声音。学生用耳机从电脑里听到英文或中文原语,口译成相应的目标语,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可以记录。学生的声音通过教室内的服务器传输到教师的手提电脑中,教师通过听学生的录音打分,学生的声音和评阅结果最终刻录光盘保存。教师听完学生的录音后,除了全班讲评外,还做“一对一”的讲评,当面肯定每个学生的成绩,同时指出可以改进的地方。《商务英语口译阶梯训练软件》的测试部分为教师提供了出题和阅卷的简易的操作平台,简化了教师批改试卷的流程,且更具科学性。学生测试的实际情况都可以用光盘保存下来,除成为评分依据外,还是非常珍贵的口译教学的研究材料,便于教师进行整理后利用于教学科研之中。
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无论从理念还是从授课方式来看都相当先进,尤其是软件的应用,在国内外都处于领先地位。
五、学校的支持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十分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在经费、教学设施、技术和团队建设方面都给予了必要的支持。主要包括:
(1)经费支持
自从2002年我们把自主开发《商务英语口译阶梯训练》软件的想法向学校的领导作了汇报以后,便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2003年至2005年相继投入25 万元支持我们开发软件。商务英语口译课被列为校级精品课程后,为了进一步支持和完善课程的建设,本校于2005年投入课程建设经费5万元,主要用于与教材开发和编写、学术交流、多媒体课件制作、试题库建设等。此外,本课程作为实践教学的一部分,需要对软件进行升级,同时我们还开发了《同声传译软件》,学校把它作为教育高地建设的一部分,于2005年投入24.5万元的建设经费。学校在经费上强有力的支持为我们做软件开发提供了重要的财力保障。
(2)教学设施支持
商务英语口译课的授课需要使用学院语言信息中心的计算机房,用电脑做模拟口译,学校为此专门在语言信息楼的330台电脑上安装了我们自主开发的软件,保证每次上课时学生都能上机做口译练习,为本课程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保障。
(3)技术支持
在技术方面,学校的教学技术支持部门给予了大力配合,不仅为我们使用实验室提供方便,还为我们制作了教学录像。更令我们感动的是,每年全国召开两会期间,技术支持部门都会把国家领导人的记者招待会实况录下来,并制作成光盘,为我们及时提供最新的素材。
(4)团队建设
如前所述,商务英语口译课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学校十分关心对口译教师的培养,2005年本课程教学小组的建设被学校列为团队建设项目,并给与经费
上的支持,鼓励有兴趣的老师听课,参加口译实践和研讨会,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
总之,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经过一年的建设,已经取得一些成绩。我们预期在三年建设期内,课程的授课内容可以全部上网。目前已上网的内容包括(1)课程信息:课程简介,英语口译(I)(II)教学方案;(2)职员信息:所有任课教师信息;(3)课程文档:英语口译(I)(II)教学计划,英语口译(I)(II)演示文稿;(4)教学录像:共3讲。
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有兴趣有潜力的青年教师进行同声传译训练,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口译水平。
2006
商务英语口译项目小组 年9月28日
第三篇:高职《大学英语》项目化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高职《大学英语》项目化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摘要:本文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能力训练项目及考核方式等四方面对高职大学英语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该设计是对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次尝试,旨在促进大学英语课程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大学英语 整体教学设计 项目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该课程是大一A层学生第一学期所选修的公共必修课,共64学时。先修课程为高中英语和中职英语,要求掌握系统的英语语法知识和一定数量的基本词汇。其后续课程为专业英语,该课程对于学生的生活能力培养和职业能力发展起到支撑和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课程定位 《大学英语》是支撑高职各专业相关课程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保障,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材的重要途径。该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必修的文化基础课程,具有工具性作用和基础性地位。
三、课程目标设计(1)总体目标:
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根本,切实提高英语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高职人才英语能力的需求。与此同时,加强和推进通识教育,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2)能力目标:
1、能基本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职业相关的简单对话;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简单的交谈。
2、能基本读懂一般题材及与未来职业相关的浅易英文资料,理解基本正确;能读懂常见的简短应用文。
3、能就一般性话题在30分钟内写出100词左右的命题作文,能填写和模拟套写常见的简短英语应用文,格式恰当,语句基本正确,表达清楚。
4、能借助工具书翻译浅显的英文资料。
5、培养自学能力。(3)知识目标:
1、词汇:掌握2800个英语单词(含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的词汇)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1500个积极词汇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运用。另需掌握300个与职业相关的英语词汇。
2、语法: 词类、构词法、句子成分、句子种类、句子类型、时态、语态、语气、非谓语动词、从句、强调句型、省略、倒装、标点符号等。
3、掌握基本的英美国家交际方式和文化。(4)素质目标:
1、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3、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人际关系能力
4、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5、具备中西方文化的基本修养(5)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的自信、合作与坚韧
四、课程内容设计:(1)职场准备 12学时(2)职场新人 32学时(3)职场磨练 20学时 合计: 64学时
五、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能力训练项目名称:浙江凯欣投资控股集团XX有限公司的职场应聘及磨练 子项目编号、名称: 1-1收集招聘信息
能力目标:能读懂招聘广告 知识目标:了解招聘广告的词汇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学生收集招聘广告并阅读 可展示的结果和验收的标准:阅读招聘广告 1-2 应聘
能力目标:①制作英文简历 ②能够在模拟的招聘会现场进行招聘和面试 知识目标:①掌握相关的词汇和短语 ②掌握找工作及面试的技巧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①学生收集英语简历的写法,教师进行总结,给出模板。
②角色扮演:小组成员扮演面试官和面试者,学生带着简历去参加面试。
可展示的结果和验收的标准:招聘视频 1-3 公司起名
能力目标:能给公司设计商标并给公司命名 知识目标:①掌握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②了解跨国公司的文化 ③掌握信封的写法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全班分成小组,4-5人为一组,由各组通过商讨、查询
资料等方式确定公司的商标,名称。
可展示的结果和验收的标准:各小组设计的商标、名称。收集好的作品在学校里
展示
1-4 公司介绍
能力目标:能用简短的语言介绍公司,包括介绍公司主要产品及其功能 知识目标:①掌握见面及介绍的句型 ②了解公司组织结构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模拟两个公司第一次见面的场景,要求各小组用英语介
绍该公司
可展示的结果和验收的标准:两个公司见面的视频 1-5行程安排
能力目标: ①能制定行程表 ②能制定英语旅游线路 ③能用英语打电话 ④能写邀请信函并进行回复
知识目标: ①掌握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②了解秘书的相关工作及秘书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 ③掌握电话礼仪
④熟悉酒店餐饮安排,掌握中西方就餐文化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①学生收集秘书的工作任务和秘书应有的职业素质。
②学生做“你是否适合当秘书”的调查表,教师进行总结。③教师设置情景,要求秘书制定行程安排,打电话预约酒店和餐饮并安排旅行线路
可展示的结果和验收的标准:学生制定的旅游计划 1-6 产品促销
能力目标: 能使用一定技巧较好地促销商品
知识目标: ①掌握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②掌握促销技巧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①学生分组描述某种产品并进行产品促销
②其他小组购买想买的一至两种产品,销售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
可展示的结果和验收的标准:陈述产品和销售产品过程的照片和录像 1-7 调查顾客对该产品的满意度
能力目标: ①能填有关产品满意度的调查表 ②能就调查表进行简短的总结 知识目标: ①掌握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②掌握顾客抱怨和处理抱怨的句型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①学生收集顾客对产品满意度的调查表,填好后再拿一
份空白调查表给其他同学填
②学生根据所填调查表做简短总结
可展示的结果和验收的标准:调查表和总结
六、考核方案
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平时成绩(40%)+期末口试成绩(20%)+期末笔试考试(40%),平时成绩包含作业(5%),出勤(10%),课堂表现(15%)和两次口语成绩(10%)。其中,平时作业完成:口头和书面作业。总分20分,没按时完成一次扣5分,以此类推,扣完为止。
出勤,全勤20分,旷课一次扣5分,旷课三次为零分,扣完为止。课堂表现:课堂发言、小组讨论、参与活动情况。
七、教学材料
徐小贞.《新职业综合英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徐小贞.《新职业综合英语-视听说》.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徐小贞.《新职业综合英语》教师用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八、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我院英语教学实行分层教学,本课程是我院大一A层同学的公共基础课,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较浓,基础相对较好,学习自觉性相对较高,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在培养同学的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参考书目:
1、戴士弘.《职教园校整体教改》[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四篇:高职语文整体设计
高职语文整体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教学要求:
1.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描述
大学语文是全院各专业公共基础课之一。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文学知识和经典篇章的讲读、口语与文字表达的实践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与语文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文化品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
本课程主要任务:
(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感受能力。能正确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文章结构,作者的立场、观点、思想和感情;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灵活运用速读、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2)训练语文应用能力。能够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根据写作要求,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3)培养学生的沟通与交际等口语表达能力。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语言简洁、生动、明了;能根据交际场合需要,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思想和感情,同时学会倾听并尊重、理解他人的表达。
(4)培养学生的审美、塑美能力。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能够进行正确的审美判断和表达。
2.任课教师要求描述
本课程突出的特点是综合性、人文性、渗透性、实践性,在知识内容上涉及了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内容。因而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深厚的文化底蕴,知识储备丰厚,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实用写作示范能力、一定教育科研能力,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创造性组织课堂教学。
3.学生现状描述
经历多年基础教育,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语文应用能力,但因学习习惯的差异,知识掌握不够系统,阅读面窄,加上缺少实际语文能力的培养,因此语文应用能力不高,需有针对性加强修养与训练。
三、课程教学单元与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单元标题 主要教学内容 学时 备注
绪论 谈谈大学语文的学习
第一章 先秦文学
第一节 文学史概述
第二节作品选读 精讲《精卫填海》《东山》;指导阅读 屈原的《湘夫人》 2 作业
1.文学史阅读笔记
2..讲《东山》改写为现代诗歌
第二章 秦汉文学
第一节 文学史概述
第二节作品选读 精讲《归田赋》; 指导阅读 司马迁的《李将军列传》 2 作业
1.文学史阅读笔记
2.谈谈《史记》的文学价值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节 文学史概述
第二节 作品选读 精讲《西洲曲》;指导阅读《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2 作业
1.背诵《西洲曲》
2.评析《西洲曲》中的人物形象
口语训练
(一)基础口语训练:语音校正 2
实用写作
(一)日常文书的写作 2 写作倡议书
第二单元
中国中古文学 第四章 隋唐文学
第一节 文学史概述
第二节 作品选读 精讲《登金陵凤凰台》、《又呈吴郎》;指导阅读《渭川田家》、《燕歌行》 2 作业
1.诗人经历与诗歌风格的关系,2.背诵三首诗歌
第五章 宋代文学
第一节 文学史概述
第二节 作品选读 精讲《江城子?记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指导阅读《蝶恋花》、《渔家傲?秋思》、《钗头凤》 2 作业
1.背诵五首词
2.谈谈宋词“婉约派”与“豪放派”的特点
第六章 元代文学
第一节 文学史概述
第二节 作品选读 精讲《长亭送别》;指导阅读《关大王赴单刀会》 作业
1.P75思考与练习2、4
2..查阅元杂剧的有关知识
实用写作
(二)调查报告的写作 2 开展调查、写作调查报告
第三单元
中国近古文学 第七章明代文学
第一节 文学史概述
第二节 作品选读 精讲《曹操煮酒论英雄》;指导阅读《唐解元一笑姻缘》、《牡丹亭?惊梦》 2 作业
1.分析课文中的曹操与刘备的性格特点
2.课外阅读“三言”“二拍”
第八章 清代文学
第一节 文学史概述
第二节 作品选读 精讲《金缕曲?赠梁汾》;指导阅读《红楼梦第五回》 2 作业
1.P109思考与练习2
2.背诵《金缕曲?赠梁汾》
口语训练
(二)综合口语训练:演讲 2
实用写作
(三)自荐信的写作 2 写作自荐信
第四单元
中国现当代文学 第九、十章 现、当代文学
第一节 文学史概述
第二节 作品选读 精讲《秋夜》、《一滴水可以活多久》;指导阅读《雷雨》《金锁记》 2 作业
1.现当代诗歌欣赏
2.课外阅读张爱玲的代表作
3.写作网络日志:散文
第五单元
外国文学 第十一、十二章 外国文学
第一节 文学史概述
第二节 作品选读 精讲《红与黑》;指导阅读《堂吉诃德》《麦克白》《乡村医生》 2 作业
1.分析于连的形象
2.解说“红”与“黑”的象征意义
2.课外阅读原著
口语训练
(三)文学作品的艺术展示:诗歌、散文朗诵与戏剧、小品表演 2 期末复习指导 本课程重点内容 2
四、考核方案
本课程采取以过程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考核由两部分组成,即:平时成绩+ 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笔记、课堂发言、课后作业、诗文背诵、作文、课外阅读等内容组成;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考核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
成绩考核标准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成绩比例(%)
平时成绩
笔记与作业 阅读与笔记 10课后作业 10语言应用能力测试 5口语训练 基础口语 5 主题演讲 5朗诵与表演 5文体写作 实用文体写作 文学创作 加分项
期末考试知识与能力 文学知识、经典诗文鉴赏、语言文字应用、短文写作等内容50 合100
五、教材、参考资料
教 材:
《大学应用语文》 主编:刘兴家、郭红玲,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2版。参考资料:
1.《大学语文》,孙昕光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第1版。
2.《语文》,李金平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年7月第2版。
3.《大学语文》,孟庆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4.《大学人文语文》,周金声、左怀建主编,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
5.《大学语文》,刘春静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第1版。
6.《新编高职语文》陈桂良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8月第1版。
7.《高职语文》 周治南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2月第1版。
8.《高职应用语文》曹洁萍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8月第1版。
专业带头人审核签字: 年 月 日
系 主 任审核签字: 年 月 日
第五篇:《植物学》课程整体设计.
《植物学》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设计分析
(一)课程分析
《植物学》是园艺、植保、林业等农业技术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它是研究植物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生长发育规律,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植物的分布规律、植物的进化与分类和植物资源利用的一门学科。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植物形态、解剖、分类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并掌握有关实验技能的基本方法,熟悉常见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当地景观植物、药用植物及经济作物,充分了解热带雨林植物的奇特现象,如奇花异草、五大奇观、五树六花等,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控制、利用和改造植物。同时,也为从事版纳景区服务、导游服务工作奠定基础,拓宽园艺专业就业面。
本课程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一般分为了解、理解或熟悉、掌握三个层次,了解是对基本知识和理论有一定的认识;理解或熟悉是指对基本知识和理论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有较熟练的基本技能;掌握是指对基本知识和理论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具有熟练的基本技能,能综合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实践性和直观性很强,要紧密围绕当地热带雨林植物、农业生产实际和城镇绿化建设需求,努力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特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探索适合于本门课程教学的各种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主要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要充分利用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教具和幻灯、录像、网络及其它教育技术,加强直观教学。重视课堂实验和教学实习,创造条件开足实验,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有较强的实践技能。侧重培养学生对常见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当地主要的景观植物、药用植物和经济作物的识别能力。要注意本课程的新进展,适时引进新的教学内容。
(二)能力目标分析 1.知识教育目标
(1)掌握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主要功能。(2)掌握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植物界的基本类群。2.能力教育目标
1(1)能准确使用显微镜。
(2)掌握植物解剖的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植物分类和鉴定的方法,能准确识别常见的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当地主要的景观植物、药用植物和经济作物。
(4)掌握植物分类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3.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2)具有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3)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4)具有职业道德的意识。
(三)教学对象分析
《植物学》的教学对象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正式录取的大专三年制园艺、植保、林业等专业的学生,有理科学生和文科学生。文科学生生物学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初学植物学较为吃力。学好植物学关键,是要因地制宜采用多种途径和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实践和各种训练活动。
(四)教材选用分析
本课程根据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主要选用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高等教育出版社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料。
(五)教学设施利用分析
学院拥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可使本课程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多媒体教室 学院现有36间多媒体教室。学利用先进的网络设备和现代化教育技术实现教学资料和教学课件随网化。多媒体教学可做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形象直观,提高课堂讲授的效率和信息量,增强教学效果。
2.电子图书室 学院拥有30万册图书的电子图书室,可为学生提供较为方便的资料查询。
(六)实训基地使用分析
为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学院在校内和校外都设有实训基地,便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植物学》及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符合生产一线需要的科技人才。
1.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验室 有显微镜实验室和植物学实验室。共有显微镜25台、各种实验标本(植物器官组织标本和植物形态学标本)和仪器、用具。主要功能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巩固、印证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从事植物研究的一般实验方法,培养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内各种观赏植物 便于教师进行直观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通过实地观察,加强学生对植物形态结构的感性认识。通过编制校园内植物名录和挂牌,让学生熟悉当地主要园林植物的名称及分类地位,掌握识别特征,了解生活习性、用途及经济价值等。同时,校内观赏植物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植物识别、分类训练和技能考核的场地。
校内试验基地 学院有10亩教学试验地。通过组织专业生产劳动,让学生参与主要观赏植物栽培管理的实践活动,认识和掌握当地主要观赏植物的形态与分类、生活习性和栽培技术要求。
2.校外实训基地
中国医学科学院西双版纳药物研究所(简称药物园)。该实训基地与学院比邻,是学生实训最为便捷的基地。药物园内种植有热带地区各种药用植物、观赏植物近1500种。根据教学和实训的需要,每年在新生学前教育活动中,都要组织学生到药物园参观,让学生认识版纳植物的多样性,以激发学生进行植物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爱专业、学专业,并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
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作物研究所(简称花卉园)。与我院相距400米。花卉园内种有各种热带园林和经济作物,种类近500种。在课程教学的第12周,组织学生到花卉园开展植物形态结构方面的实习,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并掌握植物茎、叶、花、果实的形态特征,为植物分类奠定良好基础。
西双版纳州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我院相距3公里。内设有版纳野生动植物博物管。通过自然保护区内指导教师的讲解和实地参观博物馆,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版纳境内的动植物资源和种类,开拓视野。
西双版纳州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实验基地。距离我院6公里,是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重要基地。基地内中有各种观赏价值、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观赏蔬菜等,如彩椒、甜瓜、观赏瓜类作物、观赏甘蓝、红掌等,是学生学习《植物学》和相关课程的最好最便捷的实训场地。通过参与基地内各种经济作物的育苗、种植管理生产活动,学生不仅认识了当地主要 3 经济作物的种类和栽培技术,同时对现代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和信息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研究所(简称勐仑植物园)。距离我院60公里。园内种植植物有10000多种,内设有版纳野生动植物博物管。在课程教学的第16周,组织学生到植物园开展植物分类实习,通过园内指导教师的讲解和实地观察,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熟悉园内热带和亚热带代表性植物的名称及分类地位、主要识别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用途及经济价值等。
二、教学设计
(一)课程教学原则
《植物学》课程具有鲜明的应用性、实用性和实践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模块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的原则,以能力教育为中心,培养出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过硬、具有开拓精神和经营管理能力、综合素质较好、能够直接进入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等技术专门人才。
1.密切联系当地实际,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删繁就简,适当补充,努力增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理论教学以应用、识别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教学中,由表至里,由浅入深重点讲授植物的基本组成,包括细胞组织;营养体建成—根、茎、叶的形成;生殖生长—开花、结果、种子的形成及生活史的基本理论知识。简要介绍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植物界各大类群的的主要特征及各类群之间的演化关系。补充热带雨林植物趣谈,加强对热带、亚热带植物生活习性和识别知识的讲授。
2.加强实践教学,突出技能培养,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实践教学方式多样化,包括室内实验、参观实习、开展讲座和生产实践。室内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从事植物研究工作的一般实验方法和技术,参观实习包括组织学生到药物园、花卉园、州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州农科所实验基地及勐仑植物园等校外实训基地,进一步认识植物的多样性,提高识别植物和植物分类的能力。学院试验基地和州农科所实验基地则是作为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练兵场地。此外,校园园林植物也是教师进行直观教学、学生识别植物的重要场地,通过对校园植物的名录编制和挂牌,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当地景观植物的种类、识别特征和分类地位。
(二)教学课时安排
本课程按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时为 108 学时。其中理论课学时为60,实训课学时为 48。形态解剖部分和系统分类部分所占比例为 3:1。教学大纲中每一章后的学时数为理论课讲 4 授学时。授课期间的课后学习教师可根据实际具体安排。学习完本课程后,安排1周进行野外实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分裂方式。(2)组织的基本类型和结构。
(3)种子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4)种子植物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和生殖过程。(5)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及植物分类的主要形态术语。(6)当地常见植物形态识别和分类地位。2.教学难点
(1)植物组织的基本结构。
(2)植物营养器官根、茎的次生构造。(3)植物繁殖器官的构造。
三、教学实施
(一)理论教学
1.多媒体教学 展示典型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授课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互动式教学 每次上课就授课内容进行师生对话,互相提问、答疑。3.思考与练习温故而知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开拓、创新思维。
(二)实践教学
1.室内实验 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印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掌握从事植物研究的一般实验方法和技术,培养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校内实践 通过对校内植物观察,加强学生对植物形态结构的感性认识。通过编制校园植物名录等教学方式,让学生熟悉当地主要景观植物的名称、主要识别特征和分类地位,了解生活习性、用途及经济价值等。
3.校外实践
以参观实习或生产实践方式进行。通过校外实训基地指导教师的讲解和实地观察,实际操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植物的多样性及作用、功能,为从事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控制、利用和改造植物。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全面评价学生学科成绩,改革考试方法。《植物学》主要采取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两种方式。理论考核主要考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技能考核考评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并规定若技能考核不及格,判定该门课程不及格。学期成绩以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综合评定,各占50%。
农 业 系 2009.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