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未来静思瑜伽馆管理与发展思路
未来静思瑜伽馆管理与发展思路
馆的目前情况分析:
乐观的层面:静思瑜伽馆成立2周年,馆为套房该装,环境优美,租金比较便宜,成本较低,便于生存。静思瑜伽馆成立2年,拥有一定的老客户和口碑,便于宣传。竞争的格局压力层面:
不只不觉中,大型健身房领距离开业,宣传势头足,拉走无数的潜在客人,影响未来客源发展;隔壁另外一家四季瑜伽养生美容会所开业,环境优美,收费目前与馆里一样,但形成叫较大压力。
馆发展思路:
一 场地与原资源为主,开展各种促进馆品牌提升的课程。1 开办提升认识瑜伽练习与瑜伽养生的主题序列课程 2 开展福清唯一的专业200小时瑜伽教师培训 3 规律展开娱乐性的户外瑜伽,提升馆的效应 4 举行富有内涵的瑜伽与心灵书籍读书会 5 建立沟通的各个商业机构联谊活动 福州,上海 等各地瑜伽行业大师来馆做讲座,争取做福清瑜伽第一品牌。
二 提升销售与宣传,积极带动新客认识与加入静思。
1.继续网络宣传,与网站做连接,做好网络客人预约与邀请体验。2.馆开开展新老顾客协同年卡活动。
3.周末销售顾问宣传与顾客销售,提升新客资源。管理与分红:
1以两大股东为中心,陈老师管理销售与部分课程教学,协同馆内其他老师,共同提升静思瑜伽馆的品牌与销售工作。陈老师配合两位股东,除负责一些课程的上课与各种工作坊,户外活动的组织与举行,联系其他各个城市的瑜伽行业老师来馆做讲座,以及每个周末静思瑜伽会籍销售的工作; 3奖金制度:
A 陈老师管理与宣传没有底薪,每个月通过业绩来获得奖金: 管理与销售奖金:
月销售0—1万 给予百分10的奖金=0——1000元,月销售1—2万给予奖金百分13的奖金=1300—2600,月销售2万—3万给予奖金百分15的奖金=3000—4500。依次类推。
B 陈老师举行200小时培训课程,与馆里7/3分。5800/个的学费计算,馆获得1740/个的租金利润。
C 每个月的工作坊与户外瑜伽活动,陈老师负责组织与教学,收入与馆里对5/5分。
D 请外地大师来做课程,陈老师配合股东,负责联系与组织学生参加陈老师获得百分10的销售奖金。
第二篇:瑜伽馆经营发展管理
从激情开瑜伽馆到审时度势地探究瑜伽馆的发展方向,让我们感受到了瑜伽行业的进步,期盼着更多的瑜伽馆经营者与我们共同迎新新的发展。
所谓激情开馆是盲目开瑜伽馆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大多是瑜伽教练或是瑜伽爱好者单凭激情和资金就迅速建馆的现象,通过几年的实践情况来看,由于盲目开馆存在的诸多问题,致使瑜伽馆经营困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在短短几年里,从县城到大城市,瑜伽馆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起来.能坚持经营三年以上的瑜伽馆可谓是行业的佼佼者.但大多能坚持的朋友也普遍感觉到瑜伽馆不赚钱,大多还存在着是否继续坚持经营下去的顾虑.因而,徘徊在十字路口的经营者朋友们更加需要寻找下一步的经营方向.如何从困惑中走出来呢?除去我们要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的观点之外,更主要是要从当初的激情中清醒过来.清醒地认识激情所带来的伤痛和无奈,找到自身所缺少的东西.一是缺少经营管理的能力,二是缺少吸引人才的能力,三是缺少营销策划的能力。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当我们能很好地静下心来,清楚地找到发展方向的时候,当初的盲目与激情在新的一年里将会成为发展的动力.当我们发现有不少经营者朋友在抱怨瑜伽馆不赚钱的时候,其实就是大家需要看清形势的时候.也是提醒更多的激情者不要再盲目开馆的时候,更是正在经营当中的瑜伽馆需要突破瓶颈的时刻.国内瑜伽馆80%以上的会员不稳定,没有稳定的二次消费,也就是会员流失现象十分普遍.据调查,但凡新的瑜伽馆开业,都会有不少新会员加入,无论是短期会员,还是长期会员加入以后,坚持率达不到15%,更多的达不到10%.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瑜伽本身,而是经营能力与教学能力方面的问题.根源不是瑜伽的吸引力不够,也不是瑜伽教练的教学不认真,而是瑜伽教练的教学水平与会员的需求有没有发生质的共振.瑜伽练习者的需求是什么?有人说是为了减肥,有人说是为了减压,有人说是为了治病........这些需求都是对瑜伽的期待,与需求发生质的共振是如何奏效的,振动的能量是否是足够与充分,成为了会员能否坚持练习的关键.有朋友会说,我聘请的瑜伽教练都是专门的培训机构培训出来的,都有等级认证.难道他们的能量还不够吗?是的,大多是远远不够的,太多瑜伽馆的教学人员只有短短的几个月就培训出来上岗执教的,大多数人的能量肯定是不够,也有不少瑜伽馆的教练也在不断地更换当中,新来的教练总是从业不久的,给会员的能量一直处于匮乏状态.久而久之,会员的信心一次次遭受着打击.这样的教练从业状况在今后很长的时期内还会存在,因此经营者需要率先解决这一问题。
解决不是对以前的工作的全部否定.而是从差异化中找到共同点。仅从瑜伽教学质量方面来改变的话,经营者朋友应当立足提升本馆教练人员能力。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与绩效考核是很难发挥作用。所以,提高能力的前提是瑜伽馆教学人员进修制度与绩效聘用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如果你的馆在这个方面还是空白,那么我们所说的走向新的发展时期就从这里开始着手吧。
没有强有力的教学能量与会员发生共振,就不会有会员的稳定,也就不会有瑜伽馆的进步发展,今后提高教学能量不只是瑜伽馆经营者的工作,也是各位从业教练朋友理应重视的,更是行业发展的必须。
关键词问答: 什么是教学能量?
一家瑜伽馆都会有主教练,助理教练或是兼职教练等等,课程开的很多,会员上课数量多的教练的教学能量就高。有些瑜伽馆长期没有主教练或是资深的驻馆教练,兼职教练也只是把课程表上的课程上完就好。基本没有教学凝聚力,也就没有教学能量。经营者懂瑜伽的也已经有不少了。可就是谈到教学能量的时候有点不知所措,事实上,这才是会员流失的关键所在。作为专业的瑜伽馆教学能量的形成是源于本馆瑜伽教学体系的建立与瑜伽教练教学充分融合的体现。一家长期只有课程表,没有教学体系的瑜伽馆尽管有了好教练也不会把教学能量发挥到最大的极限。相反,会阻碍教学凝聚力的形成,也就会失去应有的教学能量。教学体系是纲,纲举才能目张,有了好的教学体系,瑜伽馆的教学人员才能充分的地发挥出所长。才能有助于瑜伽专业教学的快速提升。每一个人的能量都是无限的,当我们能很好地调动并运用这些能量的时候,我们瑜伽馆的教学能量还会不足吗?
第三篇:瑜伽馆的营销与市场开发
XX瑜伽经营培训{一} —— 如何做好瑜伽馆市场营销?
一. 什么是市场?
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产物;是显示消费者需求的载体,人们的各方面需求就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商品市场;瑜伽市场的形成是因为人们收入和意识的提高,审美观念的提升,使人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而瑜伽又能较其他运动项目更好的为人们提高一个强身健体又对可以把运动损伤减少到最低的运动项目。
二. 什么是营销?营销和销售的区别在哪里?
这个问题,有些人理解片面,把市场营销等同于销售。然而销售并非是营销,销售仅仅是市场营销的内容之一。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经指出,“可以设想,某些销售工作总是需要的,然而营销的目的就是要使销售成为多余,营销的目的在于深刻地认识顾客和了解顾客的需求,从而使产品或服务更加适合它的目标客户,理想的营销会产生一个己经准备来购买的顾客,剩下的事就是如何更好使顾客得到产品或服务的一个过程……”美国营销学权威菲利普·科恃勒认为,“营销最重要的内容并非是销售,销售只不过是营销冰山上的顶点……,如果营销者把认识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开发适合的产品,以及订价,分销和促销等工作做得很好·这些产品就会很容易地销售出去。”对于瑜伽馆的营销重点来说,他的商品不是单纯的会员卡和瑜伽练习,更多的是我们通过瑜伽练习和高品质的服务为使顾客产生忠诚度和依赖性的一个过程而努力;成功营销的第一步,首先找准目标,然后推销自己,使顾客对瑜伽顾问产生信赖,然后更好的去寻找顾客的需求,找到商品中最能迎合顾客需求的某和环节,通过服务,使顾客对瑜伽馆产生忠诚度和依赖性。三. 什么是市场营销?
简单总结为:确定目标市场,在目标市场寻找目标客户,在目标客户身上找到需求点,熟练运用商品的优势,从中找到符合客户需求的要点。瑜伽馆的市场营销道理也是这样,首先找到属于瑜伽馆的目标市场,然后在这个目标市场上找到瑜伽的目标客户,在目标客户身上找到客户的需求点,熟练运用瑜伽的对人体带来的益处,找到最和客户符合的环节,通过系统的服务使客户对瑜伽馆产生忠诚度和依赖性。四. 瑜伽馆经营在市场营销中的概念?
首先要了解瑜伽作为商品,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是一种软消费,客户对瑜伽练习因个人情况可能产生不同的态度,有的需要,有的不需要,有的不了解;但客户在高水平的瑜伽顾问面前的态度只有一个,就是使客户认识自己需要瑜伽练习!瑜伽馆的营销性质属于市场营销中的区域营销,因为商品性质的关系,它的影响范围最多在3.5公里以内,瑜伽不可能像流通型的商品一样,影响范围可以达到整个城市、全国、甚至世界。瑜伽馆的营销方法是直销方法,多数采用瑜伽顾问直接对目标人群和群体进行营销;瑜伽作为商品来说,它对客户产生的利益不能在短期直接体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进行成功的营销?首先我们要有科学系统的课程,然后我们的瑜伽顾问可以通过课程变化来告知客户,他/它在不同的阶段将会有哪种不同的身体和精神改变,要让客户的心理放在美好的未来,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更多的帮客户分析现有情况和美好未来。五. 什么是需求?
客户需求从不同角度来说,有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等。从瑜伽馆拓展市场来说,应找中研究以下两方面:
1. 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消费者的生理需求也就是本能需求或自然需求,是人体自身发展过程中,为维护生命和家庭繁衍,保持人体的生理平衡的需求,在商品经济下,生理需求所需要的物质资料,通过商品买卖关系从市场上获得。心理需求是人们为了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产生的一种高级需求,它受历史条件、社会制度、民族和地区风俗习惯的制约。如对文化、艺术、体育、成就、威望、漂亮、友谊、知识等的需求。心理(或精神)的需求更多地有赖于公共消费来满足,精神产品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大部分也是作为商品来交换的;瑜伽馆经营了解客户需求的形成能帮助瑜伽馆对目标客户的心理更加准确的把握,对会员保有过程中,瑜伽馆通过会员性格和需求为之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活动,能增加现有会员续卡率,以保证瑜伽的稳定发展;
2. 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现实需求是指消费者对商品以产生消费欲,并有能力并希望购买的需求,即消费者拥有货币支付能力和消费欲望的需求;潜在需求是指人们对未来需求的欲望;形成潜在需求的原因很多,比如客户对瑜伽练习了解,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瑜伽练习,在这个时候我们的瑜伽顾问就要对客户的情况进行分析,这个过程就是寻找客户的潜在需求,然后从客户的潜在需求和瑜伽练习中找到桥梁,把顾客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欢迎与大家相互交流,学习。
第四篇:解决问题和未来发展思路
解决问题和未来发展思路
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的核心制度,对于提高我国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迄今为止取得差强人意的成绩,但再很多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针对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所需解决问题及未来发展思路,我国各界学者对此也纷纷提出了他们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思考
目前中国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化与工业化并行,城市基本养老保障和农村基本养老保障保障还存在较大差异,短期内还不能实现完全意义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即便如此,我国学者对此持有比较乐观的态度,例如叶汉雄认为我国在缩小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差距上具有其可行性。他认为我国有缩小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差距的政治、经济、民意基础以及宏观上的政策支持(叶汉雄.缩小我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差距的可行性分析);高君认为城乡二元化和碎片化的弊端,决定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障必将从城乡统筹迈向城乡一体化(高君.基本养老保障从城乡统筹迈向城乡一体化——基于浙江德清县新农保推广的思考)。
在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障方面,我国学者也给出了他们的一些建议。陈正光认为虽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统一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由政府强制举办的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以及零支柱组成),采取多元化的制度安排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多元化的制度安排必然造成人群之间的攀比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待遇差距。随着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多元化制度应该朝向一元化的发展方向迈进。为此,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通过城乡居保、机关事、比单位养老金制度分别与职保并轨实现(陈正光.我国基本养老保障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朱海波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提出了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障一体化的必要性,并从基本养老保障基金的筹集及基本养老金的发放对我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障一体化进行了制度设计(朱海波.城乡基本社会保障一体化研究);高君在通过对浙江德清县基本养老保障从城乡统筹迈向城乡一体化的现状分析,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第一,深化改革传统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基于身份和人群划分的制度规定,第二,有效实现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并轨,优化城乡养老保障转续机制,第三,深化改革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和划清财政投资比例,第四,不断完善管理整合,加强基金管理机制和信息管理平台建设(高君.基本养老保障从城乡统筹迈向城乡一体化——基于浙江德清县新农保推广的思考);肖金平、林燕按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外在型结合的模式来重构我国现行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其基本要点是在城镇,把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在结构上分离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全国意义上的现收现付制,可采取税收的融资方式,替代率为当地上职工平均工资的25%。第二个层次为资本化的个人帐户。把从现行基本养老保险中分流出来的个人帐户部分(占工资总额的11%)与企业补充保险合并,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帐户。在农村,以县为单位建立社会统筹基金,资金来源主要是乡村集体经济,这主要靠乡村工业企业税收中予以照顾或减免。其次,国家财政要拿出一部分。个人帐户部分主要是农民个人缴费,实行完全积累,由国家立法强制。这部分资金必须进入资本市场,实现有效的保值增值。国家对于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必须要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待农民60岁以后,按个人帐户的储蓄额(个人缴费及其增值金)逐月发放养老金。并认为此模式是在继承现行城乡基本养老保障优势基础上的制度创新(肖金平,林燕 关于重构现行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思考)。
二.对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均等、公平的思考
平等、公平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价值观,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亦是如此。周巧红,吉淑英等人在对山西省基本养老保障均等化研究中提出基本养老保障均等化的目标是实现全面的机会平等、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均等,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使全体社会成员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升。责任主体包括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其中政府居于主导地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项目包括譬如吃饭、穿衣、住宅、安全、医疗(部分)等生存方面的最基本需求,主要体现在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基本权益保护状况等方面,其由低到高,依次呈现生理需求、服务需求、安全与社交需求三个层面的递进状态。同时三大需求项目的实现,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能力、工资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紧密联系,其水平与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直接相关(周巧红,吉淑英,徐州全,刘彩丽.山西省基本养老保障均等化研究);侯志国认为要强化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公平性,首先要加强维权,进一步加强公民社会保障权的法律保障力度,包括加强社会保障权的宪法保护,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法以及健全社会保障权司法保护机制。其次需要以困难群体为重点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快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最后加大对农村养老的财政支持力度(侯志国.多学科视角下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公平性研究)。
三.政府在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中的作为
我国学者黎民认为政府机制对于养老保障既有其积极的方面也有其局限性。其积极方面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政府可以通过规制和税收等强制性的再分配手段取得必要的资源,将养老保障扩大到全社会的范围;第二,政府具有很强的分散社会风险的能力;第三,政府可以克服外部效应和减少交易成本;第四,政府可以运用养老保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其局限性体现在政府干预的效率损失、政府干预带来的某种公平损失以及相关的道德风险和政府自身能力的局限。并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在养老保障中重点应发挥如下作用:利用特有的合法强制力为养老保障提供一个相对完备的法律和制度环境,即提供养老保障制度及相关的政策法规产品;承担再分配的责任,并直接供给最基本的养老保障产品,保障老年贫困者的基本生活权益,增进社会公平;调动各方面参与养老保障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促进非正规养老保障计划的发展(黎民.养老保障中的政府机制与政府行为)。
在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上,我国学者苏保忠 张正何认为在立法方面,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职权优势,在制度安排方面,政府应关注社会公平,在组织管理方面,政府应推进体制创新,在财力支持方面,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在监督管理方面,政府应重点防范养老金的运营风险(苏保忠,张正何.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责任及其定位)。
四.相关养老服务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不断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我国学者董红亚在对中国政府养老服务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后,提出我国政府养老服务需要研究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思路:第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明确养老服务含义,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第二,明确政府、家庭职责,探索构建共担互补协调的养老服务机制;第三,全面落实国民待遇,加快养老机构发展步伐;第四,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发展居家养老服务(董红亚.中国政府养老服务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
(一)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研究
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养老力量的弱化,政府养老压力的增大。一种基于与民间组织合作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模式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一个热点话题。
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模式上。我国学者章晓懿认为在养老服务领域,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模式有共销模式和合作伙伴模式二种不同的形式。并在对上海市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后指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中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合作模式业已建立,但是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
老服务表现出共销模式的特点,而政府购买机构养老服务则已具备合作伙伴模式的特点。尽管这两种合作模式在合作双方的对等性、合作过程的自主性,以及合作关系的稳定性等方面存着区别,但二种合作模式并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是否与现实契合,而且任何一种合作形态都会随着现实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章晓懿.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基于与民间组织合作的视角)。
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合同治理的策略选择上,朱玉知和张雯认为在观念上需注重平衡多元的价值,因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合同中包含多种价值,如服务的质量、服务供给的公平性等。每一种价值如果走到其极致都会发生扭曲;在转变模式上,理顺政府与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的关系,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健康成长,是做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重要保障;在合同关系的管理上,需要改善合同运作的法律环境,并认为起草并签订一份尽可能完善的养老服务合同是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顺利实现的首要前提(朱玉知,张雯.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优化治理——基于合同制治理理论的思考)。
(二)机构养老服务对策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越来越多的老人,特别是缺乏自理能力的孤残、高龄老人,不得不接受机构养老方式,机构养老在城镇居民养老方式中的比重增加、地位上升。许爱花分析了目前我国机构养老服务中的现状,结合发达国家和地区机构养老服务的经验,提出在社会工作视阈下完善城镇机构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第一,坚持养老机构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方向。包括制定养老机构的法律法规以及保障老年福利体系的良性运行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第二,在社会工作介入方面,做好老人入住机构前的衔接工作以及构建满足老人精神需求的社会支持网络;第三,倡导积极老龄化,实现余热生辉(许爱花.社会工作视阈下的机构养老服务)。张迺英和王辰尧通过对我国政府购买机构养老服务的政策分析,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政府购买过程的公平公正;第二,构建合理的评估机制,保证养老服务的质量;第三,充分发挥养老行业组织在行业自律方面的作用;第四,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防止道德风险(张迺英,王辰尧.我国政府购买机构养老服务的政策分析)。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策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它是由先期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在经历了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之后,于近年提出的又一种养老模式。我国自2001年起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在对多年来我国城市居家养老发展状况研究后,孙泽宇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扩大政府财政投入,形成多元化和多渠道投入的发展机制;第二,建立一支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第三,不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老年社区支持网络;第四,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评估机制(孙泽宇.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的思考)。同时,我国学者杨春通国对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提出了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三点对策与建议:第一,始终如一坚持政府主导,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步伐;第二,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努力建设一支数量、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居家养老服务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第三,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不断满足亿万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人性化和多样化服务需求;第四,正确处理好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社会化服务与子女应尽义务、点与面、走出来和走进去、农村和城市的关系,加快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一体化推进速度(杨春.对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以南京市为例)。孙迎春在对南京市栖霞区居家养老调查中提出,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政府需切实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多功能,复合型服务社区,建设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拓展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并有效整合养老资源形成养老合力,实现以家庭自我养老为基础,开拓虚拟养老服务,整合志愿服务力量(孙迎春.我国社区居家养老调查及对策研究-基于南京市
栖霞区居家养老调查)。除此之外江海霞和陈雷将创新老年产业发展与深化居家养老服务结合起来,认为政府应引导和促进老年有效需求,在政策上对老年产业加以扶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开创居家养老服务新项目。同时促进老年第一、二及第三产业的转型和发展,以及发展相关教育产业建立一支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实现多方联动,协同配合,形成广泛的社会动员和价值关怀,促进老年产业发展,更好地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江海霞,陈雷.创新老年产业发展与深化居家养老服务)。
五.国际视野
我国学者蔡昉在总结国际相关经验,提出来深化改革的新视角和路线图,认为我们需要把养老保障体制的设计看作是生产性的,而非仅仅是消费性的制度安排,应该从多方位考虑和获取养老资金来源,而不是仅仅将其看作公共财政的责任,应从劳动力市场制度和就业政策相配合的角度,筹划养老保障制度,应该将养老保障的社会化进行到底(蔡昉.重新思考中国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兼论国际经验的相关性)。
时间银行
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埃德加·卡恩首次提出并创设了时间银行模式,该模式在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实践,,但是整体而言$时间银行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普及。任志华和高贵如通过分析时间银行模式及其自身缺陷,继而分析时间银行应用于社区养老的现状和问题,再以时间银行模式为基础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新模式,最后在新模式下就如何有效应用到我国社区养老提出建议:第一,理论建设方面。我们的学者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不断的改进时间价值银行模式;第二,政策扶持方面,政府需要在政策上进行鼓励和扶持;第三,制度保障方面,国家机构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时间价值银行的实施形成制度保障;第四,技术支持方面,时间价值银行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平台,人们借助这个平台给在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帮助,同时等自己晚年的时候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人们在这个平台上拥有自己的个人账户!通过个人账户进行时间价值币的储蓄和支出以及转让和赠予等(任志华,高贵如.时间价值银行模式在社区养老中的应用;夏辛萍.时间银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初探)。
六.参考资料
1.高君.基本养老保障从城乡统筹迈向城乡一体化——基于浙江德清县新农保推广的思考
[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3).2.陈正光.我国基本养老保障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2.3.朱海波.城乡基本社会保障一体化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7.4.肖金平,林燕.关于重构现行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0(1).5.周巧红,吉淑英,徐州全,刘彩丽.山西省基本养老保障均等化研究[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2,14(6).6.侯志国.多学科视角下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公平性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2.7.叶汉雄.缩小我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差距的可行性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07,27(2).8.黎民.养老保障中的政府机制与政府行为[J].学习与探索,2004(6).9.苏保忠,张正何.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责任及其定位[J].中国行政管理,2007(12).10.董红亚.中国政府养老服务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J].人口与发展,2010,16(5).11.章晓懿.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基于与民间组织合作的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12(12).12.朱玉知,张雯.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优化治理——基于合同制治理理论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9,25(1).13.许爱花.社会工作视阈下的机构养老服务[J].江淮论坛,2010.14.张迺英,王辰尧.我国政府购买机构养老服务的政策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2.15.孙泽宇.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21(1).16.杨春.对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以南京市为例[J].人口学刊,2010(6).17.孙迎春.我国社区居家养老调查及对策研究-基于南京市栖霞区居家养老调查[J].特区经济,2012.18.江海霞,陈雷.创新老年产业发展与深化居家养老服务[J].特区经济,2010.19.蔡昉.重新思考中国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兼论国际经验的相关性[J].经济学动态,2008(7).20.任志华,高贵如.时间价值银行模式在社区养老中的应用[J].特区经济,2013.21.夏辛萍.时间银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初探[J].人民论坛.2012.
第五篇:学校发展管理思路
学校发展管理思路
2012年5月25日上午,县教育局组织各乡镇中心校校长、定点初中校长先后到江左镇中、xx一中、xx二中进行了参观交流学习,并在我镇xx二中召开了“网友看学校评学校活动反馈会”。针对网友朋友代表“长工文杰、心灵美”等提出的反馈意见,以及王局长在反馈会上的讲话要求,我们结合本乡镇学校管理状况进行了认真反思和梳理。先是在中心校成员会议上传达了有关会议精神,并于5月28日上午召开中小学校长会议,进一步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明确学校发展规划、规范管理、发展特色,打造乡镇教育品牌学校。现就我镇学校发展管理思路汇报如下:
一、强化名校创建意识,打造乡镇教育品牌,提升学校管理品位,促进全镇教育和谐发展。
1、积极响应县教育局提出的名校创建活动,推动学校管理品位的提升,增强学校发展的内涵和厚重感。年前,xx一中被县教育局评为xx名校(和县实验中学、县直中学共3所中学。一直以来,xx一中的各项工作在全镇都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本学期,推荐xx二中和xx小学参加申报xx名校创建活动,以此打造乡镇教育品牌,提升学校管理品位,促进全镇教育和谐发展。
2、在名校创建中,要牢固树立“质量立校、文化建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打造出一支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团结务实的校长队伍,并充分发挥中心校一班人深入基层学校“示范引领、过程指导、评价激励”的作用,促进学校规范管理、内涵发展。
二、加强学校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学常规秩序,强力推进课改进程,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狠抓常规不动摇。各学校根据《xx县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的要求,建立操作性强的教学常规制度,每月最后一周对教师执行教学常规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总结和评估,考核结果教师签名、全校公示后上报中心校,作为教师评先、晋职量化依据。中心校每学期对各学校进行一至二次教学常规视导检查,核查学校落实教学常规情况,发现弄虚作假者,该校教学常规成绩集体下降一个等次。
2、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动摇。每学期各学校都要制定出详实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包括学校课改理念、课改模式、阶段性发展目标、具体措施、学习研讨及活动时间、评价机制等。充分发挥乡镇中小学课改联合体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定日期、定主题、集中组织参与活动,营造浓厚课改氛围,达到教师人人积极参与课改、钻研课改、实施课改的目的。
3、抓牢毕业班工作不放松。中心校成员要经常深入学校调研毕业班工作情况,及时把握教师学生在各阶段思想及学习状况,搭建平台、定期组织毕业班教师交流研讨活动,督促学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教学效率。
三、以“凝聚人心、激发潜能”为目标,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及特色发展,不断增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性。
1、学校的文化建设在于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在于美好育人氛围的营造,在于和谐人文环境的形成。从显性角度,学校要组织师生精心设计、美化自己的工作学习环境,感受亲身创造与劳动的愉悦;从隐性角度,要培养师生积极进取的心态、文明高雅的举止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构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和空间,在活动中达到“凝聚人心、激发潜能”的目标。最终使学校生活充满激情与活力,师生工作、学习永不倦怠。
2、特色发展是学校常规工作管理中的一种突破和升华之境,是进一步发展的一种对瓶颈的突破,是展现学校自我美好最有效的一条途径,它带给外人的是一种倾慕,带给师生的是无比的自豪和进一步发展时潜能的激发,更是学校文化氛围形成的有效催化剂。我们各学校的大课间活动组织的丰富多彩,效果很好,希望能进一步做得更好。在弘扬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写字教学等方面各学校可以再做得深入些,形成自己的特色,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