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城关镇 李海英 董亚丽
社区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做好社区管理与服务,既是维护好广大社区居民权益的有效途径,也是扎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基础。农村社区管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有不同于城市社区管理的特点。结合所在乡镇社区建设实际,就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谈几点体会。
一、农村社区的特点
农村社区是相对于城市社区而言的,我县的22个社区都是农民转为居民,撤村建居而成的村居混合型社区,其特点如下:一是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人群比较单纯,居民一般以农业生产为主,自我服务意识较强;二是生活方式简单,人际关系比较和谐,乡村文化色彩浓:三是组织程度不高,形式单一化。由于农村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社区服务管理的现状、方式和效应也就有所不同,因而正确认识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服务管理功能,将对农村社区建设发展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二、农村社区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脚步的加快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社区建设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农村村改居越来越多,社区建设管理不断深入发展,农村社区在建设管理方面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从我镇社区建设发展情况来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建设未完全达标。随着新农村建设脚步的加快,我镇社区的数量由原来的六个增至现在的11个,但按照社区建设“三有一化”要求,只有城区6个老社区活动室面积和室外活动广场面积基本达标,5个村改居的社区不同程度存在活动室面积不达标和没有室外活动广场的问题,再加上社区办公经费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社区服务和管理。
2、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有待提高。从我镇社区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县、镇党委、政府在社区建设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完善了社区党建、文化等各类活动室,改善了社区基础设施,配齐配足了党支部、居委会、监委会班子,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乡镇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社区组织的不断扩大,社区管理人员的观念还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文化素质、法制观念、服务意识和管理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且“行政化”色彩较浓,其管理方式、活动开展、服务实效等还是被动沿用老一套方法,严重制约社区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广大居民。
3、社区服务不能满足居民需求。目前,农村社区管理普遍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重建设轻规划的现象,提供的服务项目、服务质量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多数社区服务缺乏有组织、有规划的面向整个社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服务项目,如服务经济发展与文化娱乐需求的服务项目仅停留在表面的几个培训、几个活动室上,实质性的工作没有很好开展起来,不能体现出服务效益;在社区建设规划方面也基本是以原城乡接合部的居民区为重点,乡村社区缺乏整体规划设计和统一建设,有些社区借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建了起来,但规划区域小,不能集中连片,再受当地经济发展等个方面因素制约,很难满足现代农村社区建设管理发展的要求。
4、社区集体经济较困乏。农村社区因受传统经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不广,村级集体经济增值保值功能仍然薄弱,管理手段停留在低水平状态,没有生财聚财能力,制约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有的社区遇上了城镇化建设机遇和工业化发展机遇,通过征地等形式积蓄了一定的集体资产,但没有很好的合理利用,使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却被群众分割,集体资金日渐减少,造血功能逐渐削弱,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影响到社区管理服务跟不上。
5、产业不明晰,增收较困难
主导产业的形成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农村社区因受传统经济影响,居民眼光短浅,经济收入渠道不广,多元化的小生产方式难以改变,主导产业发展不起来,成不了气候的居多,居民增收较为困难,致使经济困乏,制约了社区公益服务水平。
6、居民缺乏民主管理意识。从我县22个农村社区管理的主要形式来看,主要是以乡镇为依托,居民自治程度不高,居民的自治意识不强,组织性较弱,“行政化”色彩较浓。虽说在管理方面社区与乡镇政府的关系是指导与协调,但在实际中乡镇政府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和主导社区活动,从而降低了社区自治的能力;在民主决策管理方面,社区自治活动理应由居民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且重要事情必须经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但实际工作中多是行政管理职能决定一切,群众自治意识差,热情不高,有的根本不能代表社区居民的利益。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农村社区管理与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必须通过改革来加以完善。
三、对农村社区建设管理服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从近几年我县农村社区服务建设发展的情况来看,农村社区建设、管理应在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队伍建设、优化社区环境、提升公共服务和繁荣社区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发展提高。
1、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要转变政府职能,各级政府要通过争取整合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公平配臵公共资源,着力推进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群众文化、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把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覆盖到城乡基层。
2.科学规划管理。农村社区建设是城乡融合、统筹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与城镇化建设目标一致,必须科学规划管理,系统全面地制定建设规划、村镇规划、产业规划等。建设规划必须把长远目标和近期规划结合起来,根据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求,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农民生产生活、农村社会环境及居民需求导向原则,合理规划设臵社区建设规模,也就是找准各自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特色和特点,探索适合于当地社区建设发展的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科学规划管理。
3.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需要从公共设施建设入手,大力加强对公共设施及公益性服务方面的投入,政府需要在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与帮助,并在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制度措施方面要有所发展创新,努力改变农村社区这一薄弱环节,为社区建设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强农村社区公共设施的投入: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居民收入,通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农村社区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社区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互动;二是要整合农村社区资源体系,充分调动农村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通过组织协调调动各种资源,从而有效地利用农村人才、物质、资金、技术等社区发展所需的资源配臵,完善社区管理机制;三是要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居民自治的能力,通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农村社区的建设发展。4.加强社区组织队伍建设。农村居民委员会是农村最基层的自治组织,在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中具有核心的组织领导作用。但居民委员会不是政权组织,也不是行政单位,它开展工作主要是依靠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式进行的,所以组织队伍的作用是关键。在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中,由于社区管理还处于改革调整发展阶段,一些社区在村改居后,相关的改革措施尚未跟上来,一些农村社区党支部和居民委员会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就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社区管理也就难以全面开展实施。要真正体现社区自治的原则,做到依法管理社区,就要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有所改进和提高。一是要完善社区组织设臵,使党组织与社区建制同步开展进行。二是要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提高社区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把工作能力高、服务意识强、思想作风过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能人选拔到社区管理队伍中来,尤其是要选配好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同时,要不断加强支部、居委会班子培训,提高其思想素质与工作能力。三是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充分挖掘和发挥农村社区的各种人才资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调动社区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把各种力量凝聚到农村社区建设中来。
5、大力发展社区经济。社区经济是深化社区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只有社区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搞好社区服务、推进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当前,农村社区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经济发展滞后,集体经济积累少,造血功能差,要通过对居民的教育培训解放思想,多渠道发展社区经济。
6.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对农村社区管理体制进行不断地发展创新。要针对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农村生产发展的需要、农村群众居住环境等特点,积极强化社区服务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如积极探索改进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体制,组建社区居委会,逐步理顺镇政府与社区居委会之间的关系,增强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功能,逐步实现社区建设与居民委员会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和党小组;加强对社区服务、管理、监督等方面制度措施的研究,特别是选举制度、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等,保证社区群众各项民主权利落实到位。
7.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繁荣社区文化,促进社区文明和谐发展,是当前农村社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几年,国家通过文化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项目逐步改善了社区文化设施,但文化工作队伍和工作的开展还处于弱势,要通过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使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逐步发展。社区文化工作要从宣传教育、提高文化素质、强化管理等方面着手,采取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通过开展创建文化宣传月、文明和谐村镇、文明和谐社区、农民特色文化演出等活动,弘扬农村文明道德风尚,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努力满足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的需要。当前应加大对农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如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普法宣传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宣传等,使农民群众能更多地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从而大力提高社区群众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
8、发挥驻城乡社区单位的作用。按照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原则,积极引导社区内或周边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帮助社区改善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学校、培训机构、幼儿园等开展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动员驻社区单位积极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社区通过优化环境为驻社区单位做好服务,组织好共驻共建。
总之,要充分发挥行政机制、互助机制、志愿机制、共建机制在社区服务和管理中的作用,并注重各种机制之间的相互衔接,形成农村社区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使社区服务更加到位、管理更加科学、群众更加满意。
第二篇:农村价格管理现状与思路
在群众上访件中,有一部分是反映涉农收费问题的。说明涉农收费仍然存在问题,农村价格矛盾仍然突出。加强农村价格管理已是势在必行。如何加强农村价格管理要积极研究和探讨,为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业发展、构建和谐农村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当前农村价格管理现状
近年来,价格主管部门围绕“清费、治乱、减负”工作,在加强农村价格管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批不合理的收费项目被取消,一批过高的收费标准被降低,一批乱收费案件被查处,涉农乱收费势头得到遏制,农民负担有一定程度的减轻。但是,农村价格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农村价格管理工作力度不大与涉农乱收费问题突出不相适应。由于**县域面积大,农村面积广,县民居住相对分散的原因,农村价格管理工作存在发现问题不及时的情况。目前,群众反映较多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收费问题。有的学校自立项目收取补课费、资料费;有的借举办“兴趣小组”、“特长班”等名义乱收费。二是农民建房收费问题。有的多收拆旧建新管理费、有的多收取土地权属调查费、有的多收土地登记费。三是医疗中的收费问题。对部分病人的三级护理按二级护理费收取、多收取门诊诊查费等。
2、农村价格管理队伍薄弱与农民价格诉求较多不相适应。随着党在农村政策宣传工作力度加大,群众对国家的税费政策、价格政策越来越了解,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对处理违规收费、擅自提价的投诉日益增多;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群众生产经营活动越来越活跃,由此产生的价格矛盾也日益增多。价格投诉,需要有人及时处理;目前农村价格管理队伍相对比较薄弱。我县虽然建起了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在乡镇建立了价格监督站,在村聘请了义务价格监督员,在实际工作中,价格监督员存在待遇没落实,积极性难调动;工作难开展;队伍难培训,作用难发挥等问题,导致群众的价格举报找人受理难,价格矛盾找人调解难,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建设与当前农村价格工作不相适应。
3、农村价格服务工作与农民增收心情迫切不相适应。“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增收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广大农民在党和国家有关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粮食价格政策的激活下,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愿望非常迫切。作为涉农价格管理的价格主管部门,在全面清理涉农收费项目、大力推广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加大涉农收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农村价格监督网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起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搞好价格服务、帮助农民增收方面,尤其在运用价格杠杆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增收,搞好价格信息服务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增收,搞好农本调查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益增收上,创新不够,效果不明显。
二、加强农村价格管理的思路
加强农村价格管理,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农村价格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其次,在管理手段上,要坚持以价格公示、价格监督网络建设、价格举报受理、价格违法案件查处、价格服务为抓手,五措并举,真正把涉农价格管住管好。具体是:
1、注重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农村价格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广播、电视、网
络、会议、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价格法》,宣传涉农价格和收费政策,宣传加强农村价格管理的重要意义,加强农村价格管理是在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业发展、在构建和谐农村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全力支持,真正把加强农村价格管理纳入工作日程。价格主管部门要认识到加强农村价格管理不仅是部门的职责所在,而且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不断增强农村价格管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农村价格管理工作。帮助广大群众加深对涉农价格和收费政策的了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支持农村价格管理工作。
2、注重巩固提高,大力推广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是把涉农收费政策交给农民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涉农收费办事公开的实际步骤,是价格主管部门加强农村价格管理的一个创新之举。公示要突出重点,重点公示农村中小学收费、农民建房收费、计划生育收费、婚姻登记收费、农民生活用电收费、农机管理收费、畜禽防疫检疫收费等。公示内容要统一,对涉农收费均要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执收单位、缴费对象、收费依据、监督单位、投诉电话等内容。公示程序要规范,公示前要对涉农收费部门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认真清理,对公示内容严格把关,公示中,公示牌要按照统一内容、统一样式、统一制作、统一要求的原则在乡政府、村委会所在地进行公示,确保各乡村都有公示牌,方便群众了解涉农收费政策。把建立公示牌和群众举报热线结合起来,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和对价格违规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对取消的收费项目,调整的收费标准要及时变更,确保公示内容的准确性;对损坏、丢失的公示牌要及时更换和补充,确保公示工作的连续性。通过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让农民明明白白交费。农村价格管理现状与思路一文如不符合您的要求,推荐参考以下同栏目文章:查看更多>>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3、注重工作落实,着力打造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农村价格
监督网络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范围广、工作量大,需要当地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需要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要在建好队伍上下功夫。要选好配齐人员,在当地干部群众中,把政治思想好、文化水平高、政策观念强、能坚持原则、热心价格监督工作的人员聘请为乡村义务价格监督员;要搞好学习培训,组织农村义务价格监督员学习《价格法》,学习举报受理、案件查处、价格宣传等业务知识,帮助他们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要落实待遇,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要明确农村义务价格监督员的职责主要是:宣传价格法律、法规和政策:收集、登记农民群众的价格举报,并及时向上级反映;注意发现和举报价格违法行为;协助价格监督检查人员进行监督检查;管理和维护好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牌。要成为发改部门在农村价格管理中的“千里眼”、“顺风耳”成为农民群众利益的“代言人”成为保护群众利益的一道有力屏障。
4、注重制度创新,全力打击涉农乱收费行为。要从创新观念、创新方式入手,充分利用价格监督检查这一有力武器,狠狠打击涉农价格和收费违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突出监督检查的重点,把群众反映强烈的中小学校收费、农民建房收费、农资价格、医疗服务价格收费作为重点,每年进行专项整治,努力遏制各种乱收费行为。创新检查方式,变单一检查为多部门联合检查,采取联动检查、联合纪检监察部门共同检查、邀请新闻媒体参与检查等方式,提高检查威力;变事后查处为主为事前提醒、事中告诫、事后监督相配套的监督检查方式,努力把损害群众利益的价格违法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畅通“12358”举报热线,方便群众价格举报
。坚持值班制度,确保“12358”举报热线全天候畅通;努力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做到即时举报,即时受理,尽快查处。
5、注重转变观念,努力提高农村价格服务水平。要搞好价格信息服务,为群众提供快捷、准确、新颖的价格信息,帮助群众准确把握市场价格,有效组织生产、经营,防止盲目生产导致增产不增收现象的出现;要注重价格引导,帮助群众树立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引导群众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种养结构,从片面追求数量的传统农业转化到注重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上来,从单纯以粮、油为主的种植业转化到发展养殖业、畜牧业、水产业多业并举上来;从仅靠农业创收转化到外出务工创收、进城搞“三产”创收等多渠道创收上来;要坚持农本调查、农产品价格监测,切实帮助群众算好经济帐,提高生产效益。
农村价格管理现状与思路一文如不符合您的要求,推荐参考以下同栏目文章:查看更多>>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第三篇:农村价格管理现状与思路
在群众上访件中,有一部分是反映涉农收费问题的。说明涉农收费仍然存在问题,农村价格矛盾仍然突出。加强农村价格管理已是势在必行。如何加强农村价格管理要积极研究和探讨,为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业发展、构建和谐农村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当前农村价格管理现状
近年来,价格主管部门围绕“清费、治乱、减负”工
作,在加强农村价格管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批不合理的收费项目被取消,一批过高的收费标准被降低,一批乱收费案件被查处,涉农乱收费势头得到遏制,农民负担有一定程度的减轻。但是,农村价格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农村价格管理工作力度不大与涉农乱收费问题突出不相适应。由于**县域面积大,农村面积广,县民居住相对分散的原因,农村价格管理工作存在发现问题不及时的情况。目前,群众反映较多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收费问题。有的学校自立项目收取补课费、资料费;有的借举办“兴趣小组”、“特长班”等名义乱收费。二是农民建房收费问题。有的多收拆旧建新管理费、有的多收取土地权属调查费、有的多收土地登记费。三是医疗中的收费问题。对部分病人的三级护理按二级护理费收取、多收取门诊诊查费等。
2、农村价格管理队伍薄弱与农民价格诉求较多不相适应。随着党在农村政策宣传工作力度加大,群众对国家的税费政策、价格政策越来越了解,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对处理违规收费、擅自提价的投诉日益增多;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群众生产经营活动越来越活跃,由此产生的价格矛盾也日益增多。价格投诉,需要有人及时处理;目前农村价格管理队伍相对比较薄弱。我县虽然建起了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在乡镇建立了价格监督站,在村聘请了义务价格监督员,在实际工作中,价格监督员存在待遇没落实,积极性难调动;工作难开展;队伍难培训,作用难发挥等问题,导致群众的价格举报找人受理难,价格矛盾找人调解难,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建设与当前农村价格工作不相适应。
3、农村价格服务工作与农民增收心情迫切不相适应。“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增收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广大农民在党和国家有关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粮食价格政策的激活下,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愿望非常迫切。作为涉农价格管理的价格主管部门,在全面清理涉农收费项目、大力推广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加大涉农收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农村价格监督网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起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搞好价格服务、帮助农民增收方面,尤其在运用价格杠杆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增收,搞好价格信息服务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增收,搞好农本调查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益增收上,创新不够,效果不明显。
二、加强农村价格管理的思路
加强农村价格管理,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农村价格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其次,在管理手段上,要坚持以价格公示、价格监督网络建设、价格举报受理、价格违法案件查处、价格服务为抓手,五措并举,真正把涉农价格管住管好。具体是:
1、注重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农村价格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会议、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价格法》,宣传涉农价格和收费政策,宣传加强农村价格管理的重要意义,加强农村价格管理是在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业发展、在构建和谐农村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全力支持,真正把加强农村价格管理纳入工作日程。价格主管部门要认识到加强农村价格管理不仅是部门的职责所在,而且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不断增强农村价格管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农村价格管理工作。帮助广大群众加深对涉农价格和收费政策的了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支持农村价格管理工作。
2、注重巩固提高,大力推广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是把涉农收费政策交给农民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涉农收费办事公开的实际步骤,是价格主管部门加强农村价格管理的一个创新之举。公示要突出重点,重点公示农村中小学收费、农民建房收费、计划生育收费、婚姻登记收费、农民生活用电收费、农机管理收费、畜禽防疫检疫收费等。公示内容要统一,对涉农收费均要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执收单位、缴费对象、收费依据、监督单位、投诉电话等内容。公示程序要规范,公示前要对涉农收费部门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认真清理,对公示内容严格把关,公示中,公示牌要按照统一内容、统一样式、统一制作、统一要求的原则在乡政府、村委会所在地进行公示,确保各乡村都有公示牌,方便群众了解涉农收费政策。把建立公示牌和群众举报热线结合起来,方便群众反
第四篇:歙县乡镇林业站管理现状与发展思路
歙县乡镇林业站管理现状与发展思路
摘 要:简述了歙县乡镇林业站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乡镇林业站发展思路,主要包括:合理配置林业站人员、加大引进人才力度、保障推广经费和加强林业站自身培训力度等。
关键词:歙县;乡镇林业站;管理现状;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 F32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1-20-02
乡镇林业站是林业部门最基层的单位,也是林业部门与群众沟通的窗口,肩负着乡镇林业的规划发展,生产管理,组织协调,技术指导重任。乡镇林业站开展的工作属于公益性,其职能有林业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林木病虫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森林资源管理、植树造林、森林防火等技术服务,以及培训林农等。笔者从事林业工作30a,现就歙县乡镇林业站的管理现状与发展思路谈点看法。乡镇林业站管理现状
1.1 乡镇林业站基本情况 歙县地处皖南,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全县林地面积173 751.4hm2,森林覆盖率75.57%。全县现有28个乡镇林业站,接受县林业局和乡镇政府双层领导。乡镇林业站原属差额事业单位,2010年后,县人事局核定乡镇林业站为全额事业单位,127个编制。编制的转变,一定程度上给林业站职工吃了定心丸,鼓舞了士气,也为人员队伍稳定,以及今后工作的有序开展夯实了基础。
1.2 乡镇林业站管理情况 目前乡镇林业站硬件设施基础薄弱,软件上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但全体林业站工作人员在县林业局和乡镇政府双层领导下仍然顶着压力,迎难而上,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文化名城打基础、增后劲,稳步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强化林业站自身建设,努力完成目标管理任务。
1.2.1 林业站承担的重点工作近些年来,歙县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德援项目、油茶项目、森林抚育试点等重大工程项目以及公益林管理、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管理、森林防火等工作,除国有林场承担小部分任务外,大部分的工作重心都落在乡镇林业站。乡镇林业站尽管任务十分繁重,但无论是在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上,还是在营林生产、森林资源管理、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工作上,林业站职工始终恪守职业操守,尽职尽责做好工作。
1.2.2 林业站机构队伍建设、学历教育及培训 截至2013年底,已有46人先后参加了业余学历教育培训。有26名林业站站长参加了岗位培训,全体职工都参加了市级或县级的继续教育培训。2014年,全体乡镇林业站职工参加了“全国乡镇林业工作站岗位培训在线学习的平台”的网络学习。通过学习,掌握更多新知识、新技术,使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1.2.3 林业站管理体系建设 县林业局对全县乡镇林业站实行目标管理,从造林绿化、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林业产业、林权改革、自身建设等6大方面进行考核,细化考核内容,并根据计划进行适当调整,确定评分标准,兑现奖惩。乡镇林业站存在的问题
随着建设生态歙县的迫切需求、现代林业的不断发展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续工作的不断推进,乡镇林业站仍然存在一些长期以来没能有效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办公条件差 由于县财力有限,目前只有三阳、郑村、深渡、许村、桂林等乡镇的站房面积达到工程建设标准。其他乡镇林业站站房陈旧,办公、生活条件简陋、居住条件差。缺少必要的交通工具,林业技术人员下乡工作十分不便。
2.2 人员老化严重,工资待遇偏低 目前,乡镇林业站共113人,其中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27人,60年代出生的34人,70年代出生的48人,80年代出生的4人。全县乡镇林业站人员整体年龄结构不合理,尤其80后、90后人员太少,人才断层现象突出。由于职工年龄偏大、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如遇森林资源清查、重点项目规划设计、GIS运用等重点工作开展,在人员的抽调和搭配上都显得很困难。再加上林业站职工整天与农民、山林打交道,且条件艰苦、待遇低、升职慢,很多大学生不愿报考乡镇林业站岗位。即使考录进来,也未必能长久留住。近3a,乡镇林业站共招考了7名大学生,已有3人辞职另谋职业。这不仅增加了主管单位的招考成本、培养成本,同时还给暂时留下来的大学生带来不安心的影响。
2.3 工作经费少 乡镇林业站工作人员除正常的工资由县局统一支付外,其他一些工作经费如技术推广经费、办公经费以及必要的仪器设备都需林业站自行解决。在现有条件下,林业站能够维持一般性正常运转已属不易,经费的紧张,直接影响林业站职能作用的发挥。乡镇林业站没有多余资金用于建立造林、育苗等示范基地,因没有示范效应,竹林管理、老果园高接换种、复合种植等一些急需的营林技术推广起来速度迟缓、且见效慢。乡镇林业站发展的思路
为调动乡镇林业站人员积极性,提高乡镇林业站人员待遇、改善条件,进一步稳定乡镇林业站技术人员队伍,充分发挥林业站职工在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化发展、林农增产增收中的作用,现提出如下发展思路。
3.1 合理配置林业站人员 按照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对乡镇林业站人员进行合理搭配,确保各乡镇林业站日常工作正常开展。在重大项目建设和电脑软件新技术应用上,应做到林业站人员可跨乡镇临时调剂和整合,确保重大项目的实施和新技术应用。
3.2 加大引进技术人才力度 人才是单位的第一资源,有了人才,服务于“三农”的工作才可以轰轰烈烈地开展下去。根据歙县基层林业站编制设定,目前还缺编14人,再加上今后几年50年代出生的27名职工相继退休,到时人员缺编数量更多。如果不及时招录,输入新鲜血液,改变目前人才青黄不接的现状,林业工作将受到影响。林业主管部门应及时主动与县人事部门协调,做好引进人才需求计划和上报工作,及时招录人才充实到乡镇林业站技术岗位上来。
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筑巢才能引凤,单位的硬件设施完善,也是留得住人才的关键所在。根据国家林业局《乡镇林业工作站工程建设标准》,山区县三级站的房屋建设面积不少于230m2,目前仍有7个乡镇林业站没有站房,而是靠租借办公房开展工作。建议省、市、县财政和上级主管部门拨付专项资金用于林业站站房新建和维修,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交通工具、办公设施等。
3.4 保障林业科技推广经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十八条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并按规定使该资金逐年增长。各级人民政府通过财政拨款以及从农业发展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的渠道,筹集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县级财政部门应着手建立长效的财政保障机制,将林业技术推广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按规定使经费逐年提高,确保乡镇林业站工作正常和高效运行。
3.5 提高职工福利待遇 拥有林业科技人才是林业发展的关键,也是事业发展壮大的根本。要想林业有所发展,适时出台一些林业技术人员下基层的保障激励政策很有必要,同时提高基层林业技术人员满8a固定一级工资标准,落实和提高林业站人员福利待遇,让学林的大学生愿意考进来,并且留得住,激发林业站技术人员的工作潜能,为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做好全方位服务。
3.6 加大林业站自身培训力度 当前,我国的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为了提高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乡镇林业站开展林业技术推广和培训工作义不容辞。授人以渔,自身的功夫要过得硬。乡镇林业站要想管理好森林资源、培训好林农,只有勤练内功,充分利用好“全国乡镇林业站岗位培训在线学习的平台”,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服务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搭好桥,传真经,使林业新技术、新成果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易学易干,得实惠,为我国的现代林业发展做好基础性工作。
(责编:徐焕斗)
第五篇:平原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思路对策
平原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
思路对策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是农民增收的利器,要发挥好我省电子商务发达的优势,加大农产品网络销售力度,促进农民增收”。从全县情况分析,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组织推进体系和充分的集群发展优势,面对这一极具潜力的新生发展事物,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有力有序予以推动,调研情况如下:
一、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各类农业主体在电商平台上开设网站有110余家,其中包括14家农业龙头企业、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2家家庭农场。相对全省农村电子商务呈现的强劲发展态势,该县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但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施农电商主体比例偏低,但意愿期望值很强。综合分析,全县三大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农电商比例仅为4.8%,规模大户、零星农民实施农电商比例不到1%。比例偏低原因主要集中在缺思路、技术、资金、品牌、政策等方面。从摸底调查看,约20%的农业经营主体和50%以上的农村创业青年发展农电商意愿强烈,原因有三方面:一是线上与线下销售价格比差明显;二是网络与实地销售地域空间比差明显;三是就业形势严峻与电商创业灵活自由比差明显。
(二)实施农电商品类范围偏窄,但挖掘空间度较高。全县现已开展农电商的品类主要集中在黄桃、草莓、芦笋、葡萄、雪菜、甲鱼等单类农产品,大米、蘑菇和西甜瓜等品类也开始有主体试水电商。总体来说,开展电商仍以生鲜类农产品为主,半加工和深加工农产品涉及很少;以“食用类“农产品为主,“使用类”和“欣赏类”农产品涉及很少。相对该县五色农业产业带形成的各类精品农产品,以及农村文化传承下的各类农村手工艺品,农电商可挖掘空间还很大。
(三)实施农电商集聚效益未现,但集群发展态势明显。目前该县农电商呈现“单打独斗”局面,如黄桃单类,就有30多家电商运作,运营水平参次不齐。全县开展农电商主体已产生净收益的不足一半,有收益的大部分也在10万以内,效益未充分显现,总体处于无序无力状态。但同时电商平台中一号店、好邻居等已经着手进行产品整合,统一开展代运营。马家桥村开始筹建村级淘宝综合服务平台,以核心加周边西甜瓜基地为依托,全力探索村级组织支撑下电商引导推进集群模式。一里谷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筹建企业淘宝综合服务平台,以嘉善有影响力的农村文化产品为依托,全力探索企业组织支撑下电商引导推进集群模式。
(四)实施农电商技术人才不够,但拟创群体基数很大。在经济和就业形势严峻态势下,目前有志于农村创业和电商创业的农村青年群体不断扩大,不少在企业打工的青年也非常关注农村电商发展机会。在调研中听到最多的是,就是不懂技术和缺乏经验。今年农经局(农办)依托农民学校已经开始了多期农电商培训,对已运行的农电商主体安排参加上期技术辅导班。总体来说,全县实施农电商技术氛围还不够,但创业氛围已经浓厚。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剖析
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农业生产模式、流通模式、消费模式的深度变革,在这个起承转合的关键节点,作为三农改革发展前沿阵地的嘉善,必须客观分析各类制约瓶颈问题,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当前存在六大“短板”问题:
(一)区域产品鲜食特性引发的销售短板。该县由于地于平原地带,农产品主要于生鲜类为主,占比在90%以上,仅雪菜、大米等极少种类属于可加工产品,相对山林区域的坚果类产品,在网络销售上缺乏先天条件,特别在物流仓储、保鲜保质上难度较大。再加上发达的区位交通优势,农民习惯于直供批发市场,网上销售认同感不强,这也是该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最大客观限制瓶颈。
(二)信息资源对称偏差引发的人才短板。农村电子商务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一个科技人才汇聚产业,电商发展与人才短缺是一对必须解决的现实矛盾,推动农村电商需要全方位技术手段,如网店美工、产品介绍、信息采集、在线客服、营销推广、行情分析、促销策划,这些都需要实际操作技能人才。当前此类人才供需矛盾突出,据对现有农村电商调查,66.8%的受访对象反映招聘困难,对传统型农民来说压力更大,有近80%受访对象受此困扰。
(三)配套功能相对脱节引发的服务短板。建设现代电商配套服务体系,是该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环节。相于我省遂昌等地已形成的物流配送、仓储保鲜、包装设计、配套加工、金融微贷、网店技服、宣介培训等为一体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该县的起步较晚,各个服务领域呈细碎化、零星化态势,缺乏整体性设计推动,也未形成系统性和规模化的服务平台,严重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规范健康发
展。
(四)质量诚信把控不足引发的品牌短板。农产品受自然条件影响巨大,生产和供给具有不可预知性,生产者和生产区域都相对分散,附加值较低,品类繁多,产品口感、颜色、形状、大小均不同,很难有具体的标准来管控。而电子商务是以诚信和质量为最重要准入条件,农产品品牌成为最为关键的识别标识。该县农产品品牌建设虽然具备一定发展基础,但是还处于区域性品牌,面对广域网络营销市场,还缺乏知名度和强有力的质量追遡和源头防范机制。
(五)顶层设计相对滞后引发的模式短板。由于该县尚未对农电商进行整体布局和规划,相比于二三产电商,农电商情况更为复杂,基础相对薄弱,越发需要科学管用的模式做法进行引领。从全县情况看,大部电商主体还停留在独立的个体电商层次,品牌、质检、包装等线下环节和美工、客服、网销等线上环节都区限于常规做法,面对竞争无比激烈的电商市场,还未形成适合该县区域特征的示范引领模式。
(六)法规政策体系不全引发的保障短板。近几年,物流、支付、安全认证等电子配套有所发展,但还跟不上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尤其是物流配送的服务质量、网络安全和信息保护等需要进一步提升。尽管现有法规对一些经济活动有相关规定,省级层面也出台相关扶持推进政策,但随着网络营销模式和经营方式不断创新,很多经济活动难以用现有法规来规范,加上网络违规行为具有迷惑性和隐蔽性,急需加快电子商务法规体系建设。
三、思路谋划和节奏把握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因地制宜,围绕“如何走出平原地区农电商
发展困境”这一主题,结合强村富民工作,定位于四美嘉善之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手段,把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当前一项三农领域重点工程来抓:
(一)思路把握。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形态,既没有既定的发展模式可循,也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参照。嘉善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既要善于借鉴,又不能照抄照搬,必须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探索创新。打破传统思维束缚,针对主要问题症结点,全力实现三大定位转变:
1、在电商产品定位上转变:突破农电商只能做生鲜农产品的传统做法,形成以“生鲜、半干品、创艺制作”三大序列并重推进的思路。一是生鲜类主要以有特色、易物流、保质长、成规模的品类为主,如西甜瓜、蜜梨以及可销往周边的黄桃、蘑菇等;二是半干品主要以有概念、成批量、知名高的品类为主,如富粞大米、杨庙雪菜、西塘八珍糕和龙蹄、陶庄青鱼干等;三是创艺制作主要以有内涵、具文化和有群众基础的品类为主,并结合农村来料加工和就业方式转变推进,如西塘手盘扣、魏塘手剪纸、大云手工绣、姚庄手工画等。
2、在运行模式定位上转变:改变现有的农电商自由发展态势,形成以先行探索“服务器、孵化器”二大序列并重推进的模式。一是打造以电商村为主形式的服务器模式,依托村级组织成立电商合作社,将线上和线下有机分离,着重做线上线下连接的文章,将零星电商企望却无法完成的线下统一品牌、统一质检、统一包装、统一物流、统一宣介、统一售后等环节融为一体,搭建形成农电商村级综合服务平台。二是打造以电商工厂为主形式的孵化器模式,依托科技型农业企业,同步推进县域旗舰农电商网店和孵化双平台建设,和线下主体紧
密对接,发挥区域电商集聚效应,破解电商发展技术难题,搭建形成农电商企业综合服务平台。
3、在政府角色定位上转变:推进农电商必须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政府既不可任其“自由发展”,也不宜“统包统揽”,就度的把握关键要落脚在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好配套服务文章,将政府应管的电商产品品牌培育、质量监测、物流监管、宣传推介等服务功能统筹应用;二是做好政策引导文章,将政府应扶的平台培育、技术培训、信贷保险等助推功能统一引入;三是做好模式培育文章,将政府应推的可示范、宜复制、能推广的电商运行模式进行总结提练,在一定范围统盘推进。
(二)工作措施。未来从嘉善自身的区位优势和农业特色出发,以四个立足为出发点,增强四大发展合力:
1、立足方向把握,以突出主体培育增强发展引导力。农村电子商务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们必须要在培育市场主体上下足功夫,建议以“抓大育强带小”为基本思路,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好招商引资文章。重视引进农村电子商务领域的重点项目,加大电商平台、流转仓储、加工合作等项目招商;二是做好扶大扶强文章。要出台专项政策扶持农村电商主体,政策既要考虑政策引导性,也要考虑就业、税收、交易额、物流、资金流等因素;三是做好示范推动文章。发挥典型引路作用,通过各通媒体,全力宣传优秀电商主体和运作模式,开展网上展销、线下推介、主题展览等活动,不断扩大嘉善农村电商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立足转型升级,以提升品牌建设增强发展原动力。借势现代精品农业转型升级,突出生态主题,打造绿色产业,彰显地域特色。
建议把好三大关口:一是把好质量准入关。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加快网上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建立质量认证制度;二是把好品牌标准关。严格控制农产品品牌认证,实施农产品网销品牌准入机制,加强品牌标准化体系建设,实行品牌激励和退出制度,有效拓展品牌的知晓度和社会监督力度;三是把好品种拓展关。针对生鲜产品特性,加大网售农产品开发力度,加强科研机构合作,开拓深加工农产品范围,加强外型设计和内涵挖掘,形成江南水乡特有的优质农产品品牌和产品序列。
(三)立足以人为本,以强化科技先导增强发展驱动力。科技和人才力量的不足是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必须破解的关键问题,针对区域实际,建议在三个方面下好功夫:一是要在人才培育引进上下好功夫。结合农村青年就业和大学生农业创业工程,全力培育具有现代农业知识、电子商务知识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引导其自主创业,还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要在科技培训研发上下好功夫。政府应发挥指导作用,鼓励各级教育机构,特别是农民学院(校)等涉农教育机制开设农村电子商务相关专业,同时开展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农民信息化应用能力;三是要在加强平台合作上下好功夫。借助桐乡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契机,加强与阿里巴巴等国内网商主流平台互动协作作,加快平台培育力度,营造良好的农村电子商务推进氛围。
(四)立足角色定位,以构建推进体系增强发展支撑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导向,政府应立足于引导和服务角色定位。当前该县应着力创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体制机制具体应做好三项设计:一是要做好顶层规划设计。目前,省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的战略规划都已经明确,该县也要立足本地实际,深入进行调研,出台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总体规划,发挥政府推动“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二是要做好推进机制设计。要形成一竿子到底的管理体系。县镇层面要成立领导机构,并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纳入政府工作考核体系,并同步建立动态农电商发展大数据库;三是要做好服务通道设计。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项目和主体审批机制建设,在审批流程上“瘦身”,能纳入“零审批”要全部纳入,不能纳入“零审批”的要开辟“绿色通道”,全面提速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