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大学校长论坛在宁波举办 组团应对挑战

时间:2019-05-15 08:4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外合作大学校长论坛在宁波举办 组团应对挑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外合作大学校长论坛在宁波举办 组团应对挑战》。

第一篇:中外合作大学校长论坛在宁波举办 组团应对挑战

中新网宁波4月24日电(李佳赟)中外合作大学以其“混血”特质正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圈的独特生态。4月24日,中外合作大学联盟第二届理事会暨2015年中外合作大学校长论坛在宁波举办,多所中外合作大学及办学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共同“发声”,组团应对在国际化教育进程中的瓶颈与挑战,并进一步探索中外合作大学的发展趋势和建设路径。

2004年,宁波诺丁汉大学获中国教育部批准筹建,成为中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区的中外合作大学。近年来,通过聘用外国教师和专家、开设多元化第二课堂等手段,家门口的“国际大学”正日益庞大,且呈多样化趋势。

上海纽约大学文理学院副院长赵中建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更加密切,需要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能够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人才。

“中外合作办学培育的学生在中西两种文化浸润下成长,社会发展急需这批人才,他们是国家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生力军。”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岑建君说。

但这座流淌着中西血液的“混血儿”同样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科研副院长李新碗就直言不讳地表示,现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良莠不齐,国际化模式只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不少人以偏概全地认为中外合作大学是披着“洋”皮的狼。而对外,优秀留学生招生工作也面临瓶颈,无法用“中国学位”来吸引优质人才,也成为中外合作办学“之殇”。

岑建君感叹,如今高校建设“千校一面”,培养模式雷同,国外优秀教师“水土流失”严重,长此以往,只是“淘”下了教学内容,却没有沉淀出教学文化和管理理念,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是接下来中外合作大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从模仿走向创新,走内涵发展道路。”岑建君掷地有声。在岑建君看来,中外合作大学要从规模走向质量,控制节奏,适度发展,在课堂体制和教学理念上进行再创新,中西合璧,培养具有“中国人”姿态的“世界公民”。

而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则认为,学校要在引进国际一流大学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同时,充分结合中国学生的特点及需求,在教学中多采用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案例。“集全球智慧,解决地方难题。”杨福家表示,学校要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同样,温州肯恩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王北铰也为服务地方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点赞。王北铰认为,中外合作大学要努力立足区域需求,结合国际办学资源,利用地域优势助推学校发展,同时学校也要发挥自身的应有作用,“反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完)

变频器维修

三菱PLC

http://www.xiexiebang.com

编辑:hryyyfm

第二篇:应对挑战青年在行动演讲稿

让青春在为矿山事业的奋斗中燃烧

半个世纪以来,是谁在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上,使这里生机盎然,百花斗艳?是谁在这片漫漫黄土之上,使这里经济腾飞,迅猛发展?是大庄矿几代人为我们的矿山,无私的挥洒着他们的汗水、奉献着他们的青春。

身为煤矿人,我深深地体会着煤矿工人那艰苦的工作环境。在大雪纷飞的寒冷季节里,煤矿工人脱去干净而暖和的衣服,换上单薄而布满煤尘的工作服走上那阴暗潮湿井下,走向采煤战场。钻机的轰鸣声与工友们的喊号声汇织成了动听的交响乐,在纵横交错的巷道里久久回荡。

身为煤矿人,骨子里就得有一种牺牲精神。常年奋战在地心深处,工作是十分艰苦的,当人们筹备着假日的休闲时,我们煤矿工人仍然奋战在一线。当大家都沉浸在新春佳节的欢乐气氛里,可我们的煤矿工人还在坚守岗位。为了煤矿事业的发展我们放弃了多少个假日,放弃了多少和爱人、孩子相处的亲情时刻,放弃了多少常回家看看的机会。他们将青春在井下燃烧,烧出了一个红彤彤的人生。有了前辈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硕果累累。

作为大庄矿的一名青年人,我不能坐享前辈的成果,面对着老矿煤炭资源濒临枯竭、新矿人才匮乏的现状,历史的使命感、企业的危机感,不由得使我的心微微颤抖:我的青春将与大庄矿紧紧地连在一起,是的,一定是的!虽然我没有体会过第一次创业历经的艰辛和磨难,但是我有幸在“资源整合”的旗帜下,和所有的大庄矿青年一起,为企业的再次腾飞奉献自己的青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12年,如何把工作做的更好,是我们面临的更严峻的考验。认真做只能做对,用心做才能做好。面对复杂艰难的转型时期,我们青年一代要以实际及行动迎难而上,应对挑战。身在兵营,胸谋帅事。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员工,但是企业兴我荣,企业衰我耻,我与大庄矿血脉相连!

年轻的朋友们,人生不是燃烧的蜡烛,而是举着的火炬,我们必须把它燃烧得光明炽热。你看那西下的夕阳,是多么和平静美吗?你看那怒放的春花,是多么热情娇艳?少年时的周恩来都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理想,我们新一代的煤矿人,若能燃烧自己的热力,如骄阳之壮烈;若能奉献自己的青春,如夏花之绚丽;那么,生活过才非白活过,热爱过并付出过,短暂的一生才有意义。

理想召唤行动,勤奋铸就成功。应对挑战,青年在行动。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热情,勇气和信心来创造大庄矿新的辉煌!让我们一起迎接大庄矿新的明天!

第三篇:在应对挑战中提高执政能力

乡镇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础,乡镇政权组织的执政能力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乡镇政权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群众对乡镇政权组织的依赖性在降低,对乡镇干部素质的要求在提高,这一低一高的新变化,对乡镇政权组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农民向土地寻求发展的热情在减退,从非农产业谋取财富的愿望在增加,这一减一加的新变化,对乡镇政权组织引导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提出了挑战;乡镇政权组织肩负的责任不断增大,落实责任的行政权力日益缩小,这一大一小的新变化,对乡镇政权组织改革创新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农村整体发展步伐推进较快,区域发展差距缩小缓慢,这一快一慢的新变化,对乡镇政权组织统筹各方、协调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农村改革不断推进,各种利益调整引发的矛盾逐渐凸显,这一进一凸的新变化,对乡镇政权组织科学判断形势、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提出了挑战;等等。面对种种新挑战,乡镇政权组织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就必须在强化意识、健全功能、提高素质、改进方式、完善机制上下功夫。强化执政意识。乡镇政权组织执政能力的强弱,不仅关系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更关系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为此,广大乡镇干部必须切实强化执政意识,增强工作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始终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健全执政功能。一是理顺体制,增强协调功能。重点是理顺三个关系:首先,理顺党政关系。寓党委集体领导于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之中,统筹本地经济、政治、文化各项工作,努力减少领导层次,提高决策和工作效率。其次,理顺乡镇与村的关系。乡镇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的基础上,应充分尊重建制村的村民自治权。第三,理顺乡镇与站所的关系。按照权责统一原则,赋予乡镇统筹管理辖区内所设机构的权力。通过分类管理的办法,使乡镇过度分散的资源得以重新优化组合,使被肢解的功能得以逐步恢复健全。二是壮大财力,夯实物质基础。一方面,精兵简政,整合行政资源,如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扩乡并村”等,以降低行政成本;另一方面,在做好消赤减债工作的基础上,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开展招商引资,发展乡镇经济,特别是抓好产业发展和村集体经济,增加财政收入,通过经济实力的增强,提升乡镇政权组织的办事能力,最终强化乡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提高执政素质。提高执政能力,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一是完善选人机制,拓宽选人渠道。突破乡镇干部选拔录用的体制障碍,面向全社会选拔人才。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实行公平招聘,尤其要注重从有较高文化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村干部以及有较强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企业管理者中选拔人才。二是采取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和轮岗交流等措施,帮助现有乡镇干部提高素质。三是着力改变责任和利益严重不对等的状况,稳定乡镇干部队伍。当前,在同级别的干部中,乡镇干部任务最具体、工作最艰苦,但待遇却不高。应努力提高乡镇干部的收入水平,对长期在乡镇工作且政绩突出的干部给予实实在在的奖励。改进执政方式。乡镇政权组织执政的主要方式是服务,因而改进执政方式主要在于优化服务。一是拓宽服务领域。把服务的范围从区域内延伸到区域外,从第一产业延伸到第二、三产业,特别是通过成立流动组织等方式,加强对区域间、产业间流动人员的服务力度。二是创新服务手段。在充分运用政策引导、典型示范、说服教育、市场服务、综合协调等手段开展工作的同时,特别注重法律和民主两种手段。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政,防止和纠正行政过程中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防止和纠正行政过程中错位和越位、失责和失当的现象,规范和监督行政行为,教育乡镇干部养成办事依法、言必合法、行必守法的良好习惯。坚持民主决策、民主办事,按照“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的事大家办”的原则,让群众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愿望,使乡镇政权组织的行为和意愿变成群众自己的行为和意愿,从而营造“千斤重担众人挑”的良好局面。完善执政机制。一是完善激励机制。建立绩效目标责任制,实行奖优罚劣,对绩效突出、表现优秀、群众拥护的干部,要及时予以激励;对没有绩效的要追究责任,对素质不高、能力不强、身体不适的要及时调整。二是创新工作机制。目前,比较成功的经验就是改干部包村、领导包片为按产业发展组建产业服务队,形成突出一项产业、建立一支队伍、成立一个支部、确定一名领导、制定一套管理办法的新格局,力促各服务队逐渐形成履行政府服务职能的经济实体,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乡镇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持定期召开乡镇党代会、人代会、党员大会制度,认真实行党员议事和人民代表议事制度;坚持乡镇政务公开制度,包括财务管理、计生指标以及干部目标管理责任等都要定期向群众公布;推行定期由群众民主评议党员、评议干部制度。同时,完善乡镇干部的监督制约机制,特别是加强对乡镇领导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切实增强乡镇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第四篇:应对挑战,青年在行动关于节约的

勤俭办矿,从自身做起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你们好,我叫XXXX,是来自XXXXXXX一名员工,刚刚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这个比赛。

“应对挑战,青年在行动”,那么首先我们应该搞清楚我们应对的挑战具体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受欧债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回落,出口下滑,投资放缓,需求不足,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从我矿来看,矿井自然条件的复杂多变,整合矿井复工复产后问题较多,安全投入加大,各方面的花费都很高,所以想保持企业安全稳定高效益的发展的确有些困难。面对这些我们青年该怎么做呢?“节约一分钱,就增一分力”,我们这一代青年,有干劲、有技术,敢于创新,就是要把节约意识贯穿整个生产过程,把这一分钱节约出来;响应集团“三大战略”中的“低成本”战略,坚持执行“双浮动双控制”考核机制,坚持举行修旧利废活动,拿出我们的干劲和所学,在各队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减少各种消耗和支出,控制成本和能耗,增加经济效益。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他的诗句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意思是说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凡事业有成者,无不具有勤俭节约的作风和品质,而凡好逸恶劳、挥霍浪费者,总是会走向衰败的。作为一名青监岗成员,除了做好我们日常的工作和青年监督安全岗工作外,我们青监岗岗长更是要求我们从自身做起——“勤俭节约”。这四个字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呢?他的饭碗里从不剩任何饭菜,他的宿舍保证人走灯灭,他最后离开办公室时保证电脑、打印机、饮水机全部关闭,他看到还在滴水的水龙头就会跑上前去把它拧紧了。他值得我们广大青年学习,大家不能小看这点点滴滴,因为节约也是一种财富。石圪节精神、雷锋精神都有勤俭节约,但关键是坚持,我们要做到的是雷锋精神天天有,使之精神养成习惯,使习惯成自然。在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绿色GDP、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中,“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乃是一个永不过时的命题,是具有极强现实意义的精神财富,是一种穿越时空、代代相传的不朽精神,值得我们广大青年坚持不懈的学习,学习,再学习。谢谢。

第五篇:刘延东在亚洲大学校长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在亚洲大学校长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刘延东

(2010年11月13日)

各位校长、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第十六届亚运会隆重举办之际,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素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共商亚洲高等教育发展大计与合作愿景。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良好的祝愿!

本次论坛以“亚洲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为主题,探讨当今亚洲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重大课题,推动高等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对于发挥高等教育在区域发展中的高端引领作用,更好地肩负起共创繁荣和谐亚洲、建设和谐世界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女士们,先生们,亚洲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地区,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地区。前几天,我参加了上海世博会闭幕式。在城市足迹馆中,我看到了数千年前的亚洲,当人类文明初露曙光,位于亚洲的三大世界文明古国已展示

出先人的杰出智慧与创造。在许多亚洲国家馆,我又看到了今天生机勃勃的亚洲,当世界经济处于曲折复苏之际,亚洲展示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亚洲这片富有生命力的热土,书写了人类文明发祥地和世界主要宗教发源地的光辉篇章,见证了东方文明历经沧桑而兴旺不衰的奇迹。

当今亚洲在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中的地位持续上升,已经成为全球稳定与繁荣的新兴力量。过去10余年,亚洲经受了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无论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还是近期的国际金融危机,亚洲各国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凝聚了深厚友情,创造了共同财富,促进了各国自身的繁荣发展和地区的和谐稳定,也对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亚洲的经济总量已由1990年占世界总量的15%跃升为25%。有人说,亚洲地区将从负债的亚洲跃升为富裕的亚洲,这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亚洲的重视与期望。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但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国际体系如何变革,亚洲各国之间互利共赢的目标不能变,民主公平的原则不能变,相互尊重的方向不能变,同舟共济的精神不能变,和谐发展的理念不能变。现在,亚洲各国在更高水平上的新一轮发展已经拉开序幕,未来全球的繁荣发展与文明进步将更加与亚洲紧密相联。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亚洲仍然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贫困饥饿、恐怖主义、疾病蔓延的威胁远未 1

清除,促进多民族和多元文化包容和谐的责任更加重大;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内生动力的任务更加繁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的要求更加紧迫。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我们前所未有的紧密合作。亚洲各国虽然社会制度、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各不相同,但维护国家主权、加快经济发展、弘扬公平正义、增进国民福祉的目标是相同的;应对国际金融和能源危机,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遏制疫病蔓延、环境恶化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是相似的;深化双边多边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意愿是一致的。

中国作为亚洲的重要一员,是亚洲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我们历来十分重视同亚洲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坚定不移地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目标是维护和平与稳定,加强交流与合作,追求繁荣与发展,实现互利与共赢。我们高兴地看到,近年来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合作得到了全面深化,其深度和广度是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特别是涉及19亿人口、6万亿美元GDP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于年初全面建成,树立了亚洲区域合作的典范。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憧憬和希望、富有竞争和挑战的新时代,大交流促进大合作,大合作促进大发展。随着亚洲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区域内政治互信更加牢固,经贸联系更加紧密,人文交流更加深入。面向未来,构建亚洲更有深度、更加持久的合作共赢关系,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文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有赖于夯实世代友好的民意基础。以教育为重要载体的人文交流是人与人沟通情感和心灵的桥梁,是国与国加深理解和信任的纽带,比政治交流更久远,比经贸交流更深刻,对于增进各国共识、推动区域发展、构建和谐亚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广泛性和持久性作用。

亚洲的高等教育各具特色、互补性强,有着近邻的区位优势,日益成为促进人文交流、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近年来亚洲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蓬勃开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交流发展道路。目前,中国和亚洲国家之间的教育交流合作平台不断增多,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东亚峰会高等教育合作论坛、亚太经合组织教育部长会议、中阿高教合作研讨会等平台已经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双边多边互动的交流机制逐步形成,交流内涵不断深化,战略共识进一步增强,形式日趋多元,形成了以高层互访为带动、以教育交流为纽带、以科研合作为重点、以学生流动为基础的交流渠道,中国赴亚洲留学及亚洲国家来华留学人数分别超过20万和15万。基础更加牢固,中国同多个亚洲国家已建立或准备建立青年交流机制,实施了“21世纪东亚青少年大交流计划”等项目,开阔了青少年学生的国际视野,增进了彼此友谊,深化了交流合作,形成了辐射效应,夯实了社会基础。影响更加深远,人文交流合作关系迈入了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呈现出官方与民间并举、旅游与贸易并行、艺术与文化并重的良好态势,共同利益不断拓展,共赢意识加快提升。

亚洲各国教育交流合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财富影响深远,不仅凝聚着中国和亚洲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关心与支持,凝聚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劳与汗水,也凝聚着在座各位朋友的智慧与贡献。在此,我谨向所有参与这项工作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女士们,先生们,当前,中国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中国连续30多年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增长质量不高、资源环境约束增强、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增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科技创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文化等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我们积极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特别重视加强与亚洲各国在消除贫困、应对金融危机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推动中国的科学发展,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教育寄托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成了拥有

2.6亿在校学生、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教育公平迈出更大步伐,有力保障了亿万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今年7月,中国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谋划未来10年教育发展蓝图,提出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第一,坚持优先发展,即发展规划、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力争到2020年实现“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第二,坚持育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三,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体制改革,增强教育发展活力;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合作。第四,坚持促进公平,加快普及从学前到高中阶段的教育,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发展差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就学困难和学习困难而失学。第五,坚持提高质量,从加强教师、教材、教法三个环节入手,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推动教育内涵发展。我们要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使教育事业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加快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大学是教育事业的高端和创新人才培育的高地,是新知识、新思想、新科技诞生的摇篮。我们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促进大学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

第一,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我们将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升适应未来社会变化的能力。我们将加强大学的科学研究,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我们将推动大学开展全方位社会服务,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主动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进程。大学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我们将支持大学积极开展跨文化交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使越来越多的人尊重和欣赏彼此国家的文化。只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明传承的功能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大学的价值与使命才能充分彰显。

第二,推动改革创新,增强大学的发展活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鼓励行业企业参与办学,支持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大学,形成政府为主体、公办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发挥教授和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第三,切实增加投入,保障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财政收入减缓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两年来对教育的投入仍然增加了50%。我们将继续加大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优势学科,推动教育信息化。政府投入将向欠发达地区倾斜,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第四,实行开放办学,共享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我们坚持办学向社会开放,推进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办学、资源共享,扩大社会参与。推动校际开放,不同学校之间互认学习成果,贯通升学渠道,让学生选择最优质的教育资源。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大学的国际化水平。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所在的广州,2000多年前就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它和“陆上丝绸之路”一起,成为亚洲文明交流的桥梁和世界文明交汇的重要动脉,是亚洲各国人民深厚友谊的历史见证。今天面对国际格局的深刻演变,亚洲的共识在增多,共同利益在增加,相互需求在增强。我们应以更加深远的眼光、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化高等教育合作,开创亚洲人文交流的新局面。亚洲的高等教育完全可以为亚洲实现更有活力、更可持续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此,我愿提出四点倡议:

第一,立足高远,服务大局。把人文交流作为重大战略,提升层次,充实内容,加大投入,为增进各国互惠关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二,加强交流,深化合作。运用好现有平台,拓展领域,扩大范围,分享经验,合作办学,支持高校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全面拓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第三,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以高端人才的交流和培养为重点,扩大留学生规模,共同培养创新型、国际型高端人才,提高区域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中国真诚地欢迎更多的亚洲国家学生来华留学深造。

第四,创新机制,持续发展。亚洲世代友好,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少年。我们应探索青少年交流的新渠道新内容,以留学生交流为主导、青少年夏令营为补充,健全长效机制,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保持人文交流的后劲和活力。

女士们,先生们,全球化的时代是一个大交流大合作时代。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洲,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更需要我们持续不懈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有亚洲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各位大学校长的齐心协力,亚洲的高等教育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人文交流

一定会硕果累累、大放异彩,亚洲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最后,预祝亚洲大学校长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下载中外合作大学校长论坛在宁波举办 组团应对挑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外合作大学校长论坛在宁波举办 组团应对挑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