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作家的新乡土写作

时间:2019-05-15 08:58: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70后作家的新乡土写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70后作家的新乡土写作》。

第一篇:70后作家的新乡土写作

编者按:2014年3月26日,鲁迅文学院、《作家》杂志社与青岛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后土》――农民的中国梦”青年作家叶炜作品学术研讨会在鲁迅文学院举行。研讨会由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李一鸣主持,张炯、雷达、胡平、梁鸿鹰、成曾樾、贺仲明、韩春燕、刘新生、范玉刚、北乔、郭艳等评论家、学者参加了研讨。本刊刊发研讨会发言综述及部分评论文章。

日前,“《后土》――农民的中国梦”青年作家叶炜作品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作家》杂志社和青岛出版社联合主办。著名评论家张炯、雷达、胡平、梁鸿鹰、贺仲明、韩春燕、王小王等参加了学术研讨会。

首发在2013年6月《作家》长篇小说夏季号上的《后土》是青年作家叶炜近年倾心创作的“山乡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富矿》为中国作协2007年重点扶持作品,出版后广受好评,参评入围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与《富矿》立足于鲁南矿山的大背景来表现乡村不同,《后土》直面当下苏北鲁南农村的现状,用饱蘸深情的细腻笔触,通过精心锤炼的乡土语言、强烈冲突的故事情节、生动真实的细节描写,再现了改革开放以后当代苏北鲁南农村、农民的沧桑巨变,塑造了一批有信仰、有追求、敢爱敢恨、勇于担当的新时代鲁南农民群体形象,展现了他们为实现自己的财富梦、公平梦、幸福梦而苦苦奋斗的艰辛历程,以文学的方式对新时期乡土中国进行了新的发现与重构,小说尤其关注了乡村的政治生态和农民的精神信仰问题。

研讨会上,与会评论家一致认为,《后土》写出了当今鲁南地区乡村的生态,是近年来少有的乡土题材的优秀的长篇小说,是对同题材写作的一个超越。

新乡土的写作的代表人物

作为学术研讨会主办方之一,作家王小王代表《作家》杂志在致辞中谈到,在70后作家的写作中,尤其是农村题材的写作,新乡土的写作方面,叶炜无疑已经是一个代表人物。《后土》这部小说,叶炜从70后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民的生存状态,土地和经济发展的矛盾等,全方位地进行了一个70后作家的观察和书写。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非常有责任感的文学表达。

著名评论家胡平同意王小王的观点,他认为叶炜作为70后的乡土写作值得欣慰。他说:“据我的目力所及,在70后作家中写乡土的不多,大部分都是写都市的,到了80、90年代出生的作家写乡土的就更不多了,所以叶炜能够坚持这样一个路子,这也是一个纯文学的路子,传统文学的路子,就这一点来说,就值得充分肯定,我希望他能在这样一个路子上坚持下去。”“现在写乡土文学的作家不少,但以50、60年代出生的作家为主,比如莫言、贾平凹、阎连科等。叶炜笔下的乡土和他们不一样,《后土》这部乡土小说写出了中国社会的渐进和改良。”

著名评论家、山东大学教授贺仲明认为,现在70后作家写乡土的比较少,我们很多作家现在写乡土都是带有一种很强烈的个人情绪化的色彩去写。个人感伤、怀念的情绪太强,对乡土文化伦理风俗的关注、对这个乡土本身和他生活的本身关注不够。但实际上,农民包括那些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奔波打工的农民,他们的生活包括留守妇女儿童都非常值得关注。在这个方面我们可能关注虚的比较多而回避了实的这个方面。叶炜的《后土》在这个方面有非常真实的一种把握,写得比较实在,并且直面了严峻现实问题,包括土地流转,权力的争斗,砖厂和土地的紧张关系等等。希望叶炜有更大的发展,也希望叶炜能在乡土小说这个领域里面继续开掘,继续升华,因为叶炜有生活,有文化,有自己熟悉的方面,有自己的思考,应该能够在这个方面有更大的收获。

评论家、鲁迅文学院副教授郭艳谈到,叶炜是1977年生的,70后有一个特点就是瞻前顾后,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对于当下,对于中西方的文明,都有很深的犹豫的态度,这在叶炜的小说中其实是很明显的,即对土地的根性有自己非常执著的回溯,对于时代的前行自己又有非常有力的干预,想做事,我觉得这是70后一代人的一个特征。作为70后作家,叶炜的写作有日常性的特点,70后写作有碎片化、同质化的倾向,包括对时代生存,叶炜写出了一代人的命运。

评论家、《当代作家评论》副主编韩春燕谈到,过去,我们一百多年来,乡土文学一直是主体,各种奖项中的获奖作品也大多是乡土题材,而现在我们的城市文学很兴盛,最近几年获奖的作品大多是城市文学。乡土文学和它的书写对象乡土一样正在走向落寞,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叶炜依然坚持对乡土的书写,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赞赏的。

评论家、中央党校教授范玉刚谈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乡土小说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名家辈出的一个领域,因而是一个不太容易写好和出彩的小说类型;同时,新世纪以来成长起来的青年作家越来越远离真正的“乡土生活”,越来越热衷于都市生活的写作,所谓的“乡村”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幻象”或者“美妙的记忆”,其中的“乡土文明”的精神和神韵早已被现代化――这个“新神”驱逐得杳无踪影,除了碎片化的记忆修辞,就是一副衰败的景象。因而当下作家笔下的“乡村”并没有多少真正的“乡土味”,或者作为一种“镜像”,它反映的不再是真实的乡村。也许正是基于这双重的动机,作为70后作家叶炜的《后土》在小说的写法上有意为之,体现了一种文学创作的用心。

文明的冲突和中国式叙事

青岛出版社编辑金龙认为,从内涵上说,《后土》至少是体现了两种文明的冲突,一种是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一种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冲突。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的冲突,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是非常明显的,在书里体现得也比较多。在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冲突方面中,叶炜表达得非常好,把握得特别好。在农村,除了原来的祖宗传下来的道教、佛教,还有儒家的东西,现在还有一些像土地庙这样的信仰。《后土》就是一种土地的崇拜。这本书,从开篇就写到土地庙,一直到最后。这里面涉及到一种图腾崇拜,一种信仰,一种东方文明所特有的东西。我觉得叶炜把握得特别好。《后土》由此写到了东西方宗教和文明的冲突,本地信仰和基督教天主教的冲突。作者把这些都暴露出来了,也对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郭艳提出,新农村当中,其实是需要新的时代新人的,在我们整个当代文学发展中的,新的时代新人形象,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叶炜的特点是在于,他在乡土伦理日渐坍塌的过程当中,提供出来新的乡土人物,他有一种试图建构新的乡土伦理的努力。这样的努力到底能不能符合我们当下的农村的很多现实,或者是我们对农村预期的想象,这些还要细化分析。

梁鸿鹰谈到,叶炜作品里的主人公,刘青松也好,曹东风也好,他们在村子里面都是举足轻重的人,我觉得对叶炜来说是非常难的课题,非常难处理。就叶炜本人的处理来说,我觉得都是很成功的。这个村子作为咱们国家最小的一个环节,所有矛盾都集中在这些人的身上,他们必须去做一些事情,既要应付上面,又要应付老百姓,经历着诸多艰难的选择。我觉得叶炜对他们的处理总的来说还是很好的,当然,他冒了很多风险――把这些非文学的东西变成我们愿意看的文学化的东西。乡村故事最好看的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家长里短,就是乡村的百业兴旺和风俗民情等,是它们组成了村子的气息,是最好看的。叶炜选择在村子权力结构中至关重要的人来串这个故事,我觉得他还是很有胆量的,我觉得这样写的风险太大。尽管不好写,但叶炜却处理得很好。

小说的结构巧妙

雷达认为,《后土》这个作品采用了二十四节气的结构,是非常好的。叶炜所使用的二十四节气,并不是一个连续的节气,而是根据故事所要发生的时间设置了不同的节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节气的出现并不是在一年内的,而是横跨了三十多年。这一点比较让人佩服。这样一个结构就和农业文明文化的时间观达成了一致。农业文明是周而复始地按照自然时间行走的,和自然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个结构和土地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和二十四节气是和谐一致的。这一点应该说是作家的一个神来之笔,是作家悟性的闪亮。这样处理小说的结构符合中国农民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节奏。小说的这个架构是很精彩的,超出了一般作家的处理方式。

范玉刚谈到,以时令节气来结构全书,不仅体现出一种匠心独运,更是对传统农业文明的时间维度的切近。正是通过时间――所谓“现在”就是曾经流逝的“过去”,四时循环的时间观是农业文明的时间观。叶炜就是要以时间的“当前”现身维度来引导我们“返乡”――回到真实的农业文明下的乡村生活的语境,在“土地爷”的出场中感受到“乡土味”(在小说中是鲁南味)是如何飘荡而又重新集聚的。就此而言,小说的主题似乎关乎新农村建设――最时髦的“三农问题”;关乎自然生态文明――绿色环保和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的现代追求;关乎现代化进程中文明的断裂和价值观念冲突的反思;关乎人生启悟和个人成长历程的文学母题。这些似乎都是,但似乎又不完全是,而能够把这些杂多话题、意象统摄起来的恰恰是在小说中起着潜在结构作用的“土地爷”,一定意义上讲,它是小说的灵魂。

刘新生谈到,《后土》的章节打破了传统使用的样式,而是运用农村24节气给予表现,这是叶炜作品艺术创作构思的创新。从形式上看,这一方式契合于作品的题材,形成浑然一体的“土地味”,然而作者不仅如此,而是使这一样式服务于事件的叙述和人物性格的塑造。不同的节气是与表现的内容吻合的。如开篇之章“夏至”,就题本而言,夏至的到来预示着天气高温的到来,特点是多雨,潮湿,闷热,同时也是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时节。而此篇所写,则是围绕麻庄的村长选举,曹东风为竞选村长成功与刘青松等人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新的村长产生,预示着麻庄新局面的开始,曹东风的愿望以及隐约的麻庄的背景,又让读者感受到其中的复杂、待解。麻庄的生存特点恰如夏至的天气特点――在郁闷的氛围中孕育着生命的涌动。再如“寒露”、“冬至”、“霜降”等严酷的节气都与矛盾的事件联系在一起――刘秋明与王远的矛盾,翠香女儿的失踪„„“雨水”、“春分”、“清明”等预示万物复苏的节气则揭示着“麻庄这些日子好事不断”――建小康楼,搞旅游开发„„

韩春燕谈到,《后土》整个叙事节奏不是特别快,24节气的结构,其实就表明了小说的精神气质。24节气是一种农业时间、生态时间,而整个文本的时间其实也都是这种农业时间,是农耕文明的轮回和循环。可见,叶炜本人对乡土的记忆已经深入他骨髓里面了,这种文化的dna在他的创作中一直在起作用。

第二篇:新乡土中国读后感

《新乡土中国》读后感

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我自以为对于农村、农业、农民还是比较了解的。但本学期学习了法律与乡村治理这门课程并阅读了《新乡土中国》这本书后,才发现自己原来对农村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狭隘,我开始对三农问题有了更加深刻和理性的认识。作者贺雪峰无疑义的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学者,其考察社会问题的深度、广度和积极踏实的学术态度都是当前学术界的楷模。

原来我思考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大多基于自己曾经在农村生活的直观感受,认识问题理解问题难免偏激和理想化。其实我所生活过的乡村只是中国千千万万个乡村中的冰山一角,中国实在是太大了,社会问题的复杂程度也远非一个两个理论所能解释或解决。西方的民主、人权、自由理论看似很美,可是一旦接触中国这片土壤总会显得“水土不服”,毕竟中西方的地理、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因素差异实在是太大了,很多理论我们可以借鉴思考,但却无法直接运用。中国在波云诡谲的二十世纪经历了一场场经济、政治文化改革与革命,这些社会变革极大地重塑了中国的乡村社会,传统制度的破灭与重生,现代制度的运用与改革,使得很多地方传统被破坏,而新的有效的制度却迟迟无法重新建立,激烈的社会冲突与矛盾促使我们不得不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作者在本书中将几十篇调查随笔分成了乡土本色、村治格局、制度下乡、村乡秩序、乡村治理、乡村研究方法六个部分,作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了大量的乡村社会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整理与分类,更重要的是作者还分析了问题的实质与根本原因,在最后,作者又抽象总结了乡村研究的方法,不得不说这本书对于乡村社会研究者来说确实大有收获。

相较于当前学术界对于西方制度或理论的崇拜,贺雪峰显得有些“另类”,但是研究问题必须从中国现实出发这是毋庸置疑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贺先生的“另类”又是值得钦佩的。中国人多地少的压力、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都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片面的将一切问题都归结于“体制问题”或政策错误显然是一种投机取巧、不负责任的态度。作者在本书中列举了大量的问题,也许它们都很微观,但正是这种对个案的深入研究和精细化探讨才可能最终提出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理论。

对于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公社制度,作者也没有随大流的一味批评否定,而是理性分析,看出了这一看似不合理的制度竟然延续二十年并发挥了一定的历史作用。新时期的农村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农民获得了极大地自主权,可是新的问题也产生了,很多学者在大力歌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的时候似乎都在选择性的忽视现存的问题,例如乡村凝聚力的降低,公共工程、公益工程的建设陷入停滞,人们还在利用着集体制时代遗留下来的水利设施。种种问题问题不可忽视。

阅读完此书,除了视野的开阔知识的增加外,更多的还是迷茫,因为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乡村的种种现实,却没有提供解决措施。当然我们也不应苛责作者,毕竟中国问题如此之多如此复杂,远非一个学者所能解决,这需要我们这一代人投身到农村中去,共同研究、建设农村。不得不说,作者的这本书为每一位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世界,我们应当学习贺先生的治学方法,实事求是、扎根于社会现实,毕竟这本书只是我们关注、研究中国乡村问题的开始。

第三篇:读《乡土中国》后感

我们失去了什么

——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有感

这次作业的要求是读一本自己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书,然后写读后感。因为我平时读书不多,且没有最喜欢或最不喜欢之说,所以就让一位师姐给我推荐一本。师姐本科是读中文系的,读过的书肯定很多。师姐第一次给我的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可是拿到书时,看到是厚厚的一本,觉得在两个礼拜的时间内读完还要写读后感有点困难,于是师姐就又给了我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这本“小书”。

以前我基本上是没有读过学术性的书籍的,因为觉得学术性书籍很枯燥,很无聊。可是这次为了完成作业,同时也真的想多学习了解一些知识,就硬起头皮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除去序言和后记两部分,这本书中还有《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等十四篇文章。读完之后,虽然没有什么非常深刻的印象,但其中的一些话语还是引起了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而对于这些问题,以前是从来没有认真想过的。

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成为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的乡村逐渐被高楼大厦占据,乡村被城市取代;城市的文明进步逐渐取代人们印象中的乡村的愚昧落后。中国社会正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无法回避的历史进程。我们不能否认,城市里有便捷的交通,方便的购物场所,优越的生活条件;我们不能否定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但是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得到各

方面满足的同时,正在失去一些十分宝贵的东西呢?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本色》一篇里说: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是的,的确是这样的。我来自农村,来自乡下,所以对此深有体会。在农村,人与人之间来往频繁,互帮互助,因此彼此了解,彼此信任,所以彼此熟悉。正如费孝通先生在文章中说的那样: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种熟悉的感觉让人感到温暖。每次放假回家,刚到村口,就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即使村口到家还有一段很远的距离。可是在城市里,你永远找不到这种感觉。就拿我自己来说,在县城读书时,每次去叔叔家,即使已经走到叔叔家楼下,仍然有一种身在异处的感觉,有一种陌生的感觉。除非走进叔叔家门,心里才会有到家的感觉。在一个小小的县城里尚且如此,更何况在复杂的大都市中呢。城市里,人与人是陌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淡漠的。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这种陌生,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淡漠,将会漫延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乡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那种朴实的给人温暖的熟悉的感觉将渐渐消失,我们再也找不到乡村带给我们的那种温情。从高中起,一直在城里读书,这么多年,在外人看来我跟城里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可是城市对我来说是陌生的,发自内心深处的陌生。

如果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能始终保持着乡村社会中那种熟悉的感觉,那种亲密的关系,这个社会该有多好啊!

现代社会除了带给我们陌生,还给我们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在城市里,即使到楼下片刻都得把门锁好;即使按了防盗门防盗窗,还是整天害怕被盗;即使有警察,有法律,走在大街上还是担心被打被抢„„总之,生活在城市里,始终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在农村,就不会有这种感觉。即使是现在,农村人出去时也是不锁门的,即便要出去很久。“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很好的说明了城市与乡村的区别。即使有法律,城市中种种纠纷还是层出不穷。所以在城市里,时时刻刻都要防备被人欺骗。在农村,你很少会有这种感觉。即使有纠纷,也很少需要法律来解决。现代社会是一个矛盾丛生的社会,是一个让人没有安全感的社会,即使有维持社会秩序的种种规定,种种力量。而在乡土社会里,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和良知,就能相安无事了。我们在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正在逐渐失去这种维持秩序的本能和良知。

这么多年,一直在外求学,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农村那种贫穷落后的生活,在城里谋得一种舒适富足的幸福生活。曾经,让自己成为一个城里人的愿望一直十分强烈,可是现在突然有种疑惑:这种愿望真的有意义吗?即使我们成了城里人,我们的生活就一定会幸福吗?

城市化,现代社会,在向着这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四篇:80后作家

80后作家

80后作家就是说生于80年代的作家和诗人,代表作家有(以下排名没有前后和名次之分,80后作家应该和睦相处,团结一致)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申宝峰、春树、刘童、陆缄、泽婴、周嘉宁、小饭、李傻傻、孙睿、蒋峰、陈武涛、骆烨、语默、郑小琼、林萧、杨麟、施晗、袁博、安意如、刘卫东、邢荣勤、余子愚、枚庸、郭敖、陈就、白艾昕、曹立杰、张一

一、风来满袖、步非烟、邓安东、夏智慧、羌人

六、徐鹏、秦豫、小舞、朱子夫、谭天、端木刑天等。

他们的作品看起来很决绝,很残忍,好像生活给了他们很多伤害,但是看的出来那种单纯和稚嫩,对真爱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来80年代孩子成长中存在的教育问题,都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作家“80后”作为一种整体的现象为世人所关注,应该是在2003年。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十数位,最耀眼的就是韩寒和郭敬明,最有创作实力的是申宝峰、泽婴、李傻傻,韩寒以他的桀骜不群赢得了很多也许他想都想不到的东西。这一年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和《幻城》都以印数逾百万取得了这一年文学畅销书排行榜的一、二名。随后张悦然、李傻傻、施晗、泽婴等作者也开始受人关注;方式上也都是先由图书打市场,然后不断扩大影响。

80后作家高产化,娱乐化,边缘化,市场化。而后崛起的一批实力派,则承袭传统的路线,融入主流文坛之中。

80后以作家居多,这也是很值得重视和探究的一个社会现象。其实他们有的连文学是什么都不知道,但在尽心的写作。

韩寒

男,1982年出生,高中辍学至今。代表作《三重门》、《像少年啦飞驰》《他的国》

对于韩寒来说,早已不想和他的同辈人一争高下了。他甚至已经厌倦了写作。最近的一本《通稿2003》,实在太像一本凑出来变卖的东西了。作家出版社自知理亏,只敢定价10块钱。你可以说他江郎才尽,也可以说他无心恋战。总之,他已名利双收。正在过着让孩子和成人们都很羡慕的生活。

郭敬明

男,1983年出生,现就读于上海大学。代表作《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

郭敬明虽然人气居高不下,被称为“80后”第一偶像,甚至挤入“福布斯”中国文体名人排行榜。但其创作实力一直为人诟病,尤其是爆出《梦里花落知多少》对《圈里圈外》的抄袭之后,读者对郭敬明的不信任已经到达顶点,网上数千人指责他的“抄袭”行为。同时,各种各样打着郭敬明旗号的漫画书以及作品集也大大损害了郭敬明的声誉。但是2007年的《悲伤逆流成河》一书证明了郭敬明的实力,也为以前《梦里花落知多少》一书辟谣。

张悦然

女,1982年出生,现就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代表作《樱桃之远》。

网上正在为张悦然是“偶像派”还是“实力派”吵得不亦乐乎。按照某些媒体的说法,张悦然与郭敬明、韩寒、申宝峰、春树、孙睿并称为“80后6大偶像”,但更多读过《樱桃之远》的读者却认为这是对张悦然的侮辱。因为《樱桃之远》中那种隐秘、细腻的女性成长描写,实在不是随便一个美女都能写出来的。“玉女”张悦然成了“偶像”和“实力”的争夺对象,这就充分说明了她今日之人气。

徐鹏

徐鹏笔名易水寒,出自古句“风萧萧兮易水寒”。23岁。山东省高唐县人,初中开始有作品散见报刊,第二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二等奖,2003年高考获得作文满分。主要作品有《我的高三不忧伤》《兵荒马乱的十八岁》.2005年出版长篇小说《少年耶,安啦》.《当兄弟都已成往事》.同年入选80后十大新锐作家.书生文化与91文学签约作家。济南第一家大学生图书公司创始人,大学期间入选2005山东广播财富风云榜,《新周刊》2006年中国十大80后作家。曾任山东出版集团某杂志总策划.现为《课堂内外》杂志社记者编辑,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作为第一批进入震中的新闻记者,采写了大量关于震区的新闻报道,被凤凰卫视称为“80后记者之花”。

陆缄

陆缄,原名陆兴汉,云南省宣威市人,诗人,80后实力派作家。2001年考入上海大学主修经济法;2004年,陆缄以一部《十七岁开始苍老》被媒体评为80后代表诗人后声名鹊起;此后两年,作者闭关修炼,力求锤炼精品;2006年7月作者《俯仰之间》短篇小说获世界新作家征文大赛二等奖;2007年,陆缄开始全面发布《生死爱情之间的轮回线》章节,独特的文风立刻引起媒体关注,很多媒体开始把陆缄与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80后主流作家相提并论,开始成为80后代表作家;2008年,作者推出长篇小说《绝情纪》,成熟稳重而妙语连珠的文风标志着作者成为新的文坛主将;多年来,‘陆缄’词条被《辞典百科》、《文学大家》、《经讯百科》、《名人故事吧》和《人物档案》等丛书系列作家或明星频道收录;2008年6月17日《彭城晚报》精选80后代表作家经典语录50条,陆缄语录就占据10条之多;.新浪网《国内新闻》频道,新华网《新华读书》频道,搜狐网《文化印象》频道,腾讯网《综合新闻》频道,《观察与思考》新闻半月刊等国内各大新闻媒体均有相关报道,目前作者正在进行180万字的大型魔幻小说《天劫恨》的创作。不同文风的不停变换,且能在诸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足见作者的功底之深厚;作者对文字一直很坚持,如他在接收《小说阅读网》采访的时候说的,将会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文学事业,现在作者任职于中国红河赛车队。

泽婴

原名刘佳沛,生于1983年除夕。出生地内蒙古。高中一年级退学,后学习于北京鲁迅文学院,2002年考入天津某大学,又在大学二年级退学.大学期间创办在全国颇有影响的民间诗刊《赤》.出版有诗集《泽婴的诗》(远方出版社),长篇小说《荼縻》(人民文学出版社)。泽婴是新时代年轻诗人的代表和典范,他的神秘气质和极具天赋的文学才华使他成为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点推荐的年轻作家,迅速进入大众的视野。代表作长篇小说《荼縻》(人民文学出版社)。有评论认为他是80后最具大师气质的年轻作家.刘童

哲理小说代表性人物,职业电视人。

湖南师范大学99中文系毕业,成名作《那个女生叫开开》经国内杂志发表后被《青年文摘》转载,旋即在新加坡《新闻早报》掀起伤残童年文化讨论。

曾在马来西亚以及国内国内各大杂志开设专栏,07-08在《完全生活手册》《YOHO!潮流志》《MANSE》开设个人专栏。

自04年起已陆续出版个人长篇青春哲理小说《五十米深蓝》(2004)、青春疗伤文学《美丽最少年》(2006)以及国内首部青春影像小说《离爱》(2008)。05年受重庆人民出版社邀请主编80后小说选集《骑着蚂蚁看海的少年》。

其中《五十米深蓝》被《大学时代》《青年文学》《东南南北大学生》等杂志喻为03青春哲理小说的新高峰。

06年与肖水、曾尹郁组成国内第一个人男生文字创作组合ZOS,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个人长篇单行本《美丽最少年》,掀起文学偶像风潮,《少女》、《少男少女》、《HOPE》等数十家杂志进行专访。同年被媒体推荐为80后文学领军人物《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猜测榜》第三名。

08年由新世界出版社发行全国首部青春影像小说《离爱》,首发两万册三天预售完毕,并由国内最大图书网站当当网进行全国首发,次日进入新书畅销榜。

09年3月由99读书人推出《五十米深蓝》修改版。

01-04年进入湖南电视台工作。05年进入光线任节目策划。06年任《娱乐任我行》(旅游卫视)《娱乐天天星》(浙江卫视)主编。07年任光线传媒《明星BIGSTAR》(后更名《明星记者会》《最佳现场》)制片人,同时兼任中国王牌娱乐节目《娱乐现场》制片人。08年兼任光线传媒艺人关系部总监,09年为光线传媒营销副总经理。全国联播电台节目《城市日记》嘉宾主持,并以嘉宾身份参与接受央视、浙江卫视、旅游卫视等各大媒体访谈。

语默

语默,原名宋少辉,1982年出生于河南滑县。14岁退学,后从事建筑工人、铺路工人、推销员、美术教师、期刊编辑、门户网主编、出版社社长助理等工作。2006年发起“新新主义”。

代表作品:现代诗《消失的地平线》、《城市的直觉》、《那片》、《偷心的蝴蝶》、《梦乡》、《哪个的那个》、《夕阳》、《生命》;长诗《死亡之歌十四行》;短篇小说集《黑眼睛》等。

媒体刊载:作品散见于《当代中国》杂志、《时代文学》杂志、《青年导报》、《中华诗词报》等。

作品风格:语默是很难与世俗妥协的作家,常将瞬间的感觉和意绪,喜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达一个“另类”智者的思想力度,并具有较强的思辩性与哲理性。其作品形式多姿多彩。注重文字的修辞和华美,富于色彩感、富于感观。诗的语言、诗的意象、诗的韵律,构成了语默文学作品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和谐的节奏感是语默文学作品的特点之一。特别是在语言的创新上吸取了印象主义、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的精髓运用到了文学创作,为作品营造了神秘的画面感及玄秘的空间张力。

邓安东

邓安东,86年生,广东梅州人.曾用笔名多个,期刊写手。被世界中文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笑言誉为“80后最具实力新秀”,“新想像女性”概念提出者。作品散见于各报刊杂志,如《许愿草》,《青年文摘》,《诗刊》等。出版有《西雅图的那一场雪》等。

代表作:《有个流氓爱过我》(Ⅰ、Ⅱ)等

2006年10月,《有个流氓爱过我》(Ⅰ)的影视版权被海润影视制作公司(《亮剑》、《永不瞑目》等剧制作公司)购买。目前该小说改编电视剧正在筹备拍摄当中。据悉,该小说改编电视剧即将于08年4月在杭州开拍。

现供职于国内某知名娱乐公司,任编剧、策划,居北京。

郑小琼

郑小琼:女,1980年生,2001年来东莞打工并写诗,有多篇诗歌散文发表于《诗刊》《山花》《诗选刊》《星星》《天涯》《散文选刊》等报刊,作品多次入选最佳等选本,曾参加第三届全国散文诗笔会、诗刊第二十一届青春诗会。2007年获得“利群*人民文学奖”。

代表作:诗歌《黄麻岭》、《铁》、《内心的坡度》,散文集《夜晚的深度》

推荐理由:郑小琼应该是2007年最受关注的80后诗人,先是获得人民文学奖,接着是拒入作协所引起的议论。一个低学历的写作者、流水线工人、打工诗人等等是她之前的全部简历。在某个意义上,郑小琼对诗歌和生活的态度,更像是一个群体的缩影。她的诗歌充满了对世界不公平的挑战和蔑视,字里行间充斥着揪心的力量。

步非烟

步非烟:女,原名:辛晓娟生日:198*年7月11日星座:巨蟹座血型:A型

籍贯:四川成都现居:北京海淀开口禅:非非妙境,独步天下。

步非烟,出生于四川成都,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2006年获得北京大学古代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起,在《今古传奇》、《武侠故事》、《新武侠》、《武侠小说》

上发表作品数十篇上百万字。2005年中进入出版市场,现已出版作品10余部。

其写作风格以武侠和魔幻色彩交相辉映为长,故事性与文学性兼重的写作特色以及学历背景,拥有以期刊读者为基础,但又广泛于期刊读者,因此在以初中~大学的青少年为主的读者群基础上,更受到大学以上的高学历人群追捧,是近年来最具实力和号召力的新锐青春偶像派实力作家。

2004年获温瑞安神州奇侠奖,全国大学生武侠小说征文比赛二等奖。2005、06年获黄易武侠文学奖。2005嵩山杯武侠征文一等奖。2004年任北大中文系诗社主编。2005年成为凤凰卫视《戈辉梦工厂》首期专访明星。国内一线网游《剑侠情缘2》新武侠代言人。06年大型武侠网游功夫online文化大使。

李傻傻

男,1982年出生,现就读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代表作《红X》,《变成鬼的人》。

李傻傻是目前最神秘的“80后”作家,尚未出版任何著作,但在网上却已经被称为“80后文坛第一高手”,著名作家马原也将他推崇为“80后实力派5虎将之首”,并用以对抗以郭敬明为首的5大偶像写手。2004年,将是李傻傻脱颖而出的一年,《花城》杂志和花城出版社将会力推其长篇小说处女作《红X》,这使得李傻傻成为“80后”唯一一个获得纯文学领域力捧的作家;而东方出版中心也将出版他的第一本散文集《变成鬼的人》,李傻傻甚至因为他的散文而被人们称为“少年沈从文”。一层层的文学光环正加诸于这个还在读大学的男孩头上,就其实力和势头而言,这位“80后”最神秘的作家也应是最强劲的作家。

施晗

男,1983年9月出生于湖南祁东,大学主修艺术设计。13岁开始文学创作,取笔名白雪,在全国各大青少年刊物相继发表作品。2003年在南方一家文学刊物辟专栏,引起文坛轰动,成为青春代作家的新锐人物,作品在全国多次获奖,并获“全国十佳作家”称号。学生时期组织创办文学社团,当选为首任社长。

曾先后主持了《当代校园文学选》《新中国诗选》《中华民族脊梁人物志》等常务工作。迄今已在《人民文学》《十月》《萌芽》《诗选刊》《读者》《青年文摘》等大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评论四百余件,入选多种权威选本;部分作品在英国、新加坡、日本、台湾、香港等地发表或出版。主要作品有《极地》《梦回千年》《没有名字的大学》等。现居北京。任《青年文学家》执行主编。

作为通晓书画、设计、演讲、管理等多重身份的施晗,一直以来不愿意去高歌自我,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沉默,文学界一批大家一致认为他是最有可能担当中国未来文学复兴大任的人选;与韩寒、郭敬明、春树等80后写手相比,施晗文学中稳重冷静的思索,质朴而又充满灵气的语言以及心忧天下的情怀都为他身份作了最好的诠释;施晗也因此被称为“最不像80后的80后作家”。

枚庸

男,1987年出生,现就读于南昌工程学院水利系。代表作《又是一季花开时》。

枚庸不是一个有名气的作家,却以他阴郁忧伤的笔调为大家所知,因为他的散文,有人曾给他冠以“忧郁王子”的称号,他似乎一直都是游离于尘世之外的,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在榕树下发表文章,而后在各大文学网站发表了数十上百篇的优美散文,也曾被多处转载,却一直没有出现在任何平面媒体,躲在网络背后的他,过着平淡而又有梦的生活,直到远方出版社给他出版散文集《又是一季花开时》,才让他从背后走出来,让更多的人读到他的文字,而且他现在还一直在坚持着博客写作,他说网络是他的文学平台,只有依赖网络才能让他走得更远,他说他的理想就是能尽快出版第二本书,还如此年轻的他,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的。

骆烨

男,1986年生于西施故里,中共党员,代表作品有《问题学生》、《父亲》等,现为浙江省群艺馆《文化娱乐》杂志副主编,长城影视编剧。居于杭州。

2003年开始发表文字,小说见诸于《青年文学》、《读者》(原创版)、《百花园》等刊物。有作品入选《2008年值得中学生珍藏的100篇小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著有长篇教育反思小说《问题学生》、长篇儿童文学《海迪历险记》、革命史诗电视剧《血战台儿庄》。曾获第三届全国校园写作赛二等奖。

郭敖

1988年出生于河南淮阳农村。笔名:蝈蝈、花满楼等。作家、编剧、音乐人。第四届,八届新概念获奖作者。发表文字150余万。2006年写入《中国作家年鉴》,著名评论家,作家傅查新昌评论为“80后文坛猎人”。入选世界经纪人数据(World Executive DataBase)网站2006年青春作家十强。200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评为“2007中国百位时尚人物”。代表作品《西毒欧阳锋》《那一年,我们18岁》《下一个远方》等

李子悦

李子悦,原名李金军,男,1983年出生于山东滕州,后举家迁居南京,80后才气作家。2007年出版个人代表作《我该找谁去告别》,获得好评.

李子悦的经历实际是一个实力作家的路子,他没有经过包括“新概念”在内的任何商业活动的炒作,是“清醒”和“实力”促使他最后的成名。在写作上,曾推崇过卡尔唯诺,文风明朗搞笑中夹杂着低沉的情绪,从他的文字中可以察觉他始终透露着对世界外物的敏感,暗藏天才的灵气。尤其一些“好玩的”小说在纯文学杂志上屡有斩获,同时也得到了读者的喜爱。

刘卫东

刘卫东,网名周语,1983年生,第四届、第五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第五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代表作者,出版有散文集《指尖流水》。

代表作:散文集《指尖流水》

刘卫东的散文,一直在农村、土地、语言、思维、自然、精神等方面精益求精,文字暗香,意境深厚,气势磅礴,出神入化的象征,变化万端语言,有水的灵秀,有海的博大,有理由相信刘卫东很容易成为一代散文大师。

笛安

笛安: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太原,现就读于巴黎第四大学社会学系。2003年发表处女作《姐姐的丛林》。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告别天堂》《芙蓉如面柳如眉》。

代表作:短篇小说《莉莉》,长篇小说《芙蓉如面柳如眉》

推荐理由:自发表《梨梨》和《芙蓉如面柳如眉》以来,笛安已经赢得了传统文学的关注。笛安以她的艺术敏感找到合适切入的角度,并举重若轻地完成了她的叙述。她的小说涉及敬畏与谅解,爱情与权力,尊严感与命运承担等等带有终极价值的观念。此种观念表达,通过细腻委婉的叙述而动人如歌。

许多余

许多余,1983年生于大别山。曾以柔风、佚名等笔名在多家纯文学报刊发表作品。获得过数十个文学奖项。2005年出版诗集《柔风的诗》,并在多所高校巡回演讲。受到过莫言、舒婷、白烨等著名作家、评论家的好评。2007年五月组织大型慈善募捐,反响强烈。主要作品有诗集《柔风的诗》,长篇小说《远方》,中篇小说《蚕食》等。

代表作:长篇小说《远方》,中篇小说《蚕食》,诗歌《李白来了》

推荐理由:许多余的一系列反映乡村生活的先锋小说语言粗糙豪放,在注重原味语言再现的地域小说创作中,他一直在寻找一种类似于“根”的本质性精神内核。这些小说没有贾平凹的迂腐气息,也不像余华那样一味刻意强调血腥和暴力,而更偏重于莫言的阳刚,这种气质正是这些年来日渐疲软的当代文学所紧缺的元素。这也正是他区别于一般80后作家的最为明显的特征。《蚕食》中对生存规律的质疑,《远方》中几代人寻找的过程,无不彰显出一个执着的艺术家坚守自我和捍卫尊严的坚定信念。《远方》作为80后中唯一一部纯文学作品入选2006-2007年“中国网络文学节”长篇小说前十强,这也证明了他在小说创作上的非凡实力和潜质。《李白来了》等诗歌在传统的韵味中植入口语、粗口和俚语,酣畅地表达了80后诗人的整体焦躁不安和困惑,集中体现了一个挣扎在物质时代的年轻诗人的抑郁不满和抗挣精神。他积极参与社会慈善救助,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赏。

恭小兵

恭小兵,男,汉族。初中文化。1982年10月9日出生,安徽黄山人。中文界‘80后’概念倡导者之一。5岁进小学,16岁进监狱,20岁触网。04年8月在台湾出版繁体单行本《我曾深深爱过谁?》 04年9月出版青小说《云端以上,水面以下》,04年11月出版残酷青春小说《无处可逃》。

代表作:长篇小说《无处可逃》 中篇小说《恭小兵是我的好兄弟》

推荐理由:恭小兵作为80后概念的提出者,他的创作和经历都可称为一个特异的存在。他的小说的叙述语言散漫有度、快速而又准确、张扬而又隐忍,单刀直入式叙述结构舒缓有致,语言流畅富有节奏,言语幽默,大量运用有悖常理的表达方式。它给我们的思考是:究竟怎样才算是成长?在80后这个群体中,很多人都自觉不自觉的把恭小兵当做老大。

小饭

小饭,原名范继祖,笔名小饭,网名石普。1982年4月出生上海。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曾经做过青春文学杂志《花火》主编和《萌芽》杂志编辑。出版有《不羁的天空》《我的秃头老师》《毒药神童》《蚂蚁蚂蚁》等。

代表作:长篇小说《蚂蚁蚂蚁》

推荐理由:小饭的经历是一个传统的文学青年的路子。在写作上,他曾刻意模仿过王小波,之后又换了好几个偶像,如余华、苏童、残雪。小饭曾经激烈地批评过以郭敬明为代表的“青春作家”,表示自己最大的心愿是能获得文学奖项,惟此,才能更正外界对“80年代后”作家只会写些没有深度的“青春文学”的成见。

孙睿

孙睿,1981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草样年华》《活不明白》《我是你儿子》,短篇小说集《朝三暮四》等。

代表作:长篇小说《草样年华》

推荐理由:孙睿鲜活生动的文笔,幽默诙谐的文风,深得京味文学的精髓。常常使人在怅然若失之余又忍俊不止。作为一个北京孩子,他完全继承了京味作家幽默洒脱的文风,他的小说有着王朔式的幽默,却没有王朔的油滑;有着王小波式的睿智,却没有王小波的炫耀;有着石康式的不吝,却不像石康那样一味地颓靡。

春树

春树,女,北京人,一九八三年出生,80后作家、朋克诗人。已出版长篇小说《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2条命》;短篇集《抬头望见北斗星》、诗集《激情万丈》,主编《80后诗选》。写真集:《她叫春树》。文集《春树四年》。

代表作:长篇小说《北京娃娃》

推荐理由:2004年2月获得过第五界网络金手指的网络文化先锋奖。2004年2月成为美国《Time》的封面人物,美国人称她为“新激进份子”。2004年6月成为《三联生活周刊》封面人物。2004年8月年接受央视《面对面》节目采访,被认为是“一个有勇气、有斗志的人”。2004年9月应邀前往挪威参加国际艺术节,并接受当地电影学院学生要求拍摄了个人纪录片。2005年在挪威放映。2005年获《每日新报》等十几家报纸所评“最具洞查力”作家奖。《北京娃娃》的版权已卖至美国、英国,西班牙,荷兰,意大利,芬兰,挪威,日本,德国,以色列,香港,台湾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春树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一些得以宣泄的愤怒,以及这个时代的青少年们的迷惘和叛逆。春树一直被国内外媒体追捧,成为一个无所畏惧的80后朋克作家。尽管她的文学功底欠佳,甚至不及一般的80后作家,她成名的很多因素可以说在“文学”之外。但仅从影响力这一点来看,她还是不容忽视的,她的勇气和不顾一切的直面现实的精神都为世人称道。

姜银

姜银,80后美女作家,毕业于北京鲁迅文学院作家班,做过编辑记者,曾为唐磊等不少唱片公司知名歌手当过经纪人,横跨娱乐圈和文坛。2006年曾因“短信恐吓姜银”**被媒体闹得沸沸扬扬,近期热传黄觉已和徐静蕾分手,恋上杨臣刚的绯闻女友姜银......,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寂寞烟花》《银色倾城》等。

代表作:长篇小说《寂寞烟花》

推荐理由:姜银作为一个横跨娱乐圈和文坛两个圈子的美女作家,有着一般80后作家所没有的感受,或许,你会说没有看见她的什么作品,你甚至可以说她压根就不是一个作家。而她的可爱和可贵之处就在于她自己的坦荡,她曾经很坦白很自然地说:“我不是作家”。对于一个敢于秀出自己,敢于展示美的艺人,我们没必要做出太多的非议。在她的种种事件的背后,我们可以看见一个美丽的奋斗不息的身影。是处于无奈,还是处于必然。她的行为告诉我们:只拥有天仙的美貌是不够的,上帝的恩赐只属于上帝,而你还得活出自己来。

莫小邪

莫小邪,原名马冬玲,1981年升于北京,80后著名诗人。2002年冬开始写作,有小说,诗歌,杂文发表于《青年文学》《芙蓉》等杂志刊物。2003年至今,多首诗歌入选《中国诗歌精选》,《中国新诗年鉴》。2002年任“诗江湖”驻站诗人至今。2003年在国内报刊书写专栏。2004年在新浪开设情感作家专栏。2005年在北京策划“让诗歌回归校园”独立诗歌节。主要作品有诗集诗集《开往大腿的火车》,短篇小说《后海烟民》 《感情不在服务区》《火柴男女》等

代表作:诗歌《两不相欠》,短篇小说《后海烟民》

推荐理由:莫小邪的作品是那种你看了,好像看了又好像没有看过的感觉。就像你看一本满是灰尘的书,却发现你看完后,却没有留下你自己的手指印,这就是莫小邪给你带来的一种奇怪的感觉。我现在还不能比较完整说出他的小说要表达的意境,好像能触摸,能感受,但是无法说出来,语言相对于张悦然来说,宛如清茶和烈酒的,情淡的你一开始就预想是一场很普通的事,于是就是那样普通,你会沿着你想的得到肯定,看完一遍,你觉得好像没看懂,好像没有这么简单,再来,接着你的心开始有种痛,但是你不知道为什么痛。第三次,你痛得很厉害,因为,莫小邪就是很邪地让你走入一场怪圈,心底有一种软肋狠狠地被她割了一下,没有任何伤痕,是内伤。

落落

落落,真名:赵佳蓉,上海人。《漫友》人气作家,曾就读于上海进才中学。对于大多数“80后”的青春文学作家而言,生活历练从来都是软肋,文化批评也从没有放过这点,并一针见血:缺乏足够的人生阅历导致作品空洞乏味。然而对于同属“80后”的作家群体中的落落,却从来不缺乏生活挫折与磨练。她曾离家出走去另外的城市生活,曾中途退学转而从事在长辈眼中不可思议的漫画资讯杂志编辑这样的职业,而现在又重新回到上海成为一个文字的自由职业者兼动漫编辑——她更在成为动漫迷中人气最高的知名编辑兼漫评家后积极投身于青春小说的创作并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了《新蕾?STORY100》的人气作者。参与创办编写《岛》书系和《最小说》与《爱丽丝》,现任《最小说》文字总监与《漫友》编辑。落落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那无人能敌的细腻的文笔与感情。是轻描淡写,抑或是华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落落笔下的青春,能给人最深的触动。落落正以独特的文学方式改变着新生代文学的面貌,她创造了一个与当前流行的青春阅读迥异的艺术世界,而其独特的文字魅力,恐怕是当前许多青春文学作家都是望尘莫及的。

已出版作品:首部长篇小说:年华是无效信,短篇小说集:那些生命中温暖而美好的事情,长篇小说:尘埃星球,散文集: 不朽、须臾。即将出版:长篇小说:全宇宙至此剧终,长篇小说: 零纪年。

胡坚

胡坚,曾用笔名文嚎、刺小刀。1983年11月生于武汉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毕业于武汉市十四中学高中。自幼爱好阅读写作,曾获武汉市“楚才杯”作文竞赛一等奖1次,三等奖3次。2002年1月,《萌芽》杂志头条发表其署名“刺小刀”的小说作品《宠儿》。2月,新浪网为其开设署名“文嚎”的作家专栏,这也是新浪网首次为一个在读高中生开设作家专栏。3月,知名学术刊物《东方》发表其一篇论述教育问题的小文章《转型代价、人口危机和教育问题》,《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著名报刊也发表其过文章。4月,在文化界纪念王小波的活动中,自称为“王小波门下走狗”之一的胡坚颇为活跃,写了不少论及王小波的文章发表。5月初,由长江文艺出版社一举推出小说集《愤青时代》,并声称出版此书的目的之一是要展示自己足以骄人的文学才华从而获得一个北大的特招名额。

第五篇:中国近代作家作品写作特点总结

序作 家 籍 贯 艺 术 风 格 代 表 作 品 备 注

鲁 迅 浙江绍兴 精炼白描、人物语言简洁传神;心理刻画见长;现实主

义、象征主义、浪漫主义;杂文的讽刺性、切实锋利、精炼泼辣、简练隽永、鲜明生动、机

智幽默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杂文诸集语丝社、“左联”

郭沫若 四川乐山 浪漫主义、诗意色彩、抒情性、自由活泼、风格雄奇壮

美;瑰丽的浪漫色彩;理胜于情 《女神》《屈原》 创造社 3 胡 适 安徽绩溪平实冲淡、托物寄兴《尝试集》新月社

周作人 浙江绍兴 冲和平淡、清隽幽雅、恬淡从容、率真亲切、简素质朴、庄谐并出、“幽默味” 《自己的园地》《泽泻集》《雨天的书》

语丝社

叶绍钧 江苏苏州 教育小说;冷静客观的描写;同情与讽刺兼备;结构多

变、精于布局;文字整饬、严谨、平安、纯正 《倪焕之》《潘先生在难中》

许地山 台湾台南府城 异域色彩;玄想与宗教色彩;情节奇特,想象丰富,充

满浪漫气息;爱情情节;浪漫与写实兼有;散文:感伤、忧郁、迷离惝恍、洒脱超逸、玄理

思辨 《缀网劳蛛》《春桃》《铁鱼的鳃》《空山灵雨》《落花生》

王统照 山东诸城 “美”和“爱”的思想;象征与写实、耽于内省的“沉

思”;孤独寂寞、悲凉惆怅、空濛感伤;虚浮与滞重;轻倩飘逸与厚重朴实;诗意的渗透 《山

雨》

冰 心 福建长乐 晶莹清丽、轻柔隽逸、婉约典雅、凝炼流畅 《繁星》

《春水》《寄小读者》

朱自清 江苏东海 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情景交融、情感真挚《背影》《女儿》《给亡妇》《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10庐 隐 福建闽侯 感伤、哀怨、悲观之抒情;低沉郁闷、悲戚哀愁;散文

文气流畅、情致爽利《海滨故人》《月下的回忆》

11郁达夫 浙江富阳 自我的写真;感伤的抒情;结构的散文化;流利清新、洒脱、隽永、秀逸 《沉沦》《迟桂花》《银灰色的死》《春风沉醉的晚上》创造

12闻一多 湖北浠水 形式整齐、语言凝练、沉郁奇丽;浪漫主义 《红烛》

《死水》 新月社

13徐志摩 浙江海宁 独抒性灵、追求个性解放;构思精巧、想象丰富、比喻

新奇、意象新颖、意境优美;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章法整饬、灵活多样、富于变化;辞

藻华美、风格明丽、神思飘逸《志摩的诗》《猛虎集》《巴黎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

《翡冷翠山居闲话》

14冯文炳 湖北黄梅 冲淡质朴、优美宁静、意境冲淡、诗意浓郁、好象征、重文采、脱俗空灵、诗意悠远、适性恬淡、超然物外、简练跳脱、含蓄跳跃《桃园》

《桥》《竹林的故事》《河上柳》《莫须有先生传》 田园小说

15冯 至 河北涿县 情思缠绵、意象新颖、语言清新、含蓄深沉、风致幽婉 《我是一条河》《蛇》《十四行集》 浅草社、沉钟社

(续 表)序作 家 籍 贯 艺 术 风 格 代 表 作 品 备 注16李金发 广东梅县 颓废绝望、悲哀郁闷;意象营构、暗示手法、跳跃空白

组合、曲折有致 《弃妇》

17茅 盾 浙江桐乡 社会剖析派小说;精细的环境与人物服饰描摹;偏于个

人内心的心理现实主义特色 《蚀》《子夜》《林家铺子》《春蚕》文学研究会 18老 舍 北京 浓郁的“京味儿”;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世俗描写《老张的哲学》《二马》《离婚》《文博士》、《骆驼样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月牙儿》

《我这一辈子》

19巴 金 四川成都 激情;朴素自然 《激流三部曲》《寒夜》《爱情三部曲》 20沈从文 湖南凤凰 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与

神采,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创作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

常例、故事不拘常格;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厚实、朴讷传神 《边

城》《长河》《湘行散记》

21曹 禺 湖北潜江 结构严谨、冲突尖锐;人物性格鲜明语言个性化;动作

性、抒情性《雷雨》《日出》《北京人》

22蒋光慈 安徽霍邱县“普罗小说” “革命加恋爱” 《鸭绿江上》 23柔 石 浙江宁海 语言清俊秀丽、诗意迷离 《二月》《为奴隶的母亲》 “左联” 24丁 玲 湖南临澧 《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25张天翼 湖南湘乡 展现世态;漫画式的夸张手法;轻快谐谑的讽刺;内蕴

深厚的嘲笑《包氏父子》

26沙 汀 四川安县 冷峻的客观描写;文字简洁、讽刺辛辣、风趣而口语化

的语言;含蓄深沉的艺术特色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喜剧色彩的人物刻画 《淘金记》《困兽记》

《还乡记》《在其香居茶馆里》

27艾 芜 四川新蘩 异域情调;传奇色彩 ;激昂与忧郁兼杂的格调;浪漫色

彩 《南行记》

28田 汉 湖南长沙 话剧 《丽人行》创造社 29洪 深 江苏武进 话剧 《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 “左联” 30林语堂 福建龙溪 博学睿智、闲适幽默《生活的艺术》 语丝社

31何其芳 四川万县 情调与氛围的营造;纯粹的柔和与美丽《画梦录》 32叶 紫 湖南益阳 沉郁悲壮 《丰收》

33吴组缃 安徽泾县 以人物对话为主要表现方式 《一千八百担》《樊

家铺》

34萧 军 锦州府义州浓郁的乡土色彩;精雕细绘,人物性格把握准确;质朴

刚健、遒劲雄放、粗犷沉毅、平实中见豪气 《八月的乡村》《第三代》 35萧 红 黑龙江呼兰朴素率直、凄婉细腻;“本色派” 《生死场》《呼兰河

传》

(续 表)

序作 家 籍 贯 艺 术 风 格 代 表 作 品 备 注

36戴望舒 浙江杭州 诗歌:象征意象;自由和谐的优美音节;散文化手法;

创造性地借鉴古典诗词;孤独、感伤、抑郁气息;散文美为特征的自由诗体《雨巷》

《乐园鸟》

37卞之琳 江苏海门 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理智化、戏剧化和哲 理化;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三秋草》《断章》38臧克家 山东诸城 锤炼工整、含蓄凝重;精粹新颖、形象化,但不失平易、明朗和口语化。《烙印》

39张恨水 安徽潜山 新闻性强;取材广阔;情节精巧、曲折起伏;故事生动

有味;语言平易晓畅;注意读者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 《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

笑因缘》 鸳鸯蝴蝶派

40艾 青 浙江金华 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清新沉雄;感情诚挚深沉强烈、忧

郁而感伤;激越、奔放朴素、单纯、集中、明快朴素、凝练、想象丰富、意象独特、讲究哲

理《大堰河》

41田 间 安徽无为 粗犷刚健、明快质朴、热力高张 《给战斗者》《她也

要杀人》

42穆 旦 浙江海宁 诗风明朗、语言直白;痛苦的丰富、感情的严峻 九叶诗派 43夏 衍 浙江余杭 取材平凡琐事;语言朴素自然、含蓄深沉;细致入微的剖析 《包身工》《上海屋檐下》 “左联”

44陈白尘 江苏淮阴 语言生动幽默、含蓄有力、讽刺性强 《乱世男

女》《升官图》《岁寒图》

45李健吾 山西运城 情节紧凑,布局严谨匀称;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格调清新、风趣幽默、尖锐泼辣而不失真实;舒展自如而不矫揉造作;浪漫主义特征;浓郁

的乡土气息《翠子的将来》

《这不过是春天》

46路 翎 安徽省无为线条粗犷、动作僵硬;语言冗长繁琐;焦灼芜杂感;犷

野雄放,油画式的多样色彩与复杂线条融合 《财主底女儿们》 “七月派”

47钱钟书 江苏无锡 细腻婉转、恣意幽默;充满智慧与哲理《围城》 48张爱玲 河北丰润 深沉的孤独感和被遗弃感;清醒的失落感和没落感;传

奇性的故事及梦魇般的氛围 《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倾城之恋》《金

锁记》《半生缘》 海派文学

49徐 訏 浙江慈溪 重心理分析,并富有哲理不失深度 《风萧萧》《鬼恋》 50无名氏《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

51赵树理 山西沁水县新鲜朴素的民族形式,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山药蛋派”

52孙 犁 河北省安平县 清新疏朗,散发着潮润润的水气,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弥漫着浓郁的诗意含蓄蕴藉,朴素洁净 《荷花淀》“荷花淀派”

53周立波 语言洗练流畅,清丽自然;人物对话幽默风趣,含蓄传神。特别

是对湖南方言土语的运用 《暴风骤雨》《山乡巨变》 54聂绀弩 湖北京山 《三草集》 55胡 风 湖北蕲春左联

56冯雪峰 浙江义乌 《湖畔》

梁遇春 福建闽侯 率真随兴、智慧灵动《春醒集》《泪与笑》

梁实秋 新月社

汪静之 湖畔诗社

下载70后作家的新乡土写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70后作家的新乡土写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读后感

    《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读后感 第三课如何塑造形象鲜明的角色 目录 一、角色支撑情节 ......................................................................................

    中国近代作家作品写作特点总结

    序作 家籍 贯艺术风格代 表 作 品备注 1鲁迅浙江绍兴精炼白描、人物语言简洁传神;心理刻画见长;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浪漫主义;杂文的讽刺性、切实锋利、精炼泼辣、简练隽永、......

    培养乡土情感激发写作兴趣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祖国的面貌日新月异。素质教育的提倡,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实施,为教育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新的挑战。笔者作为中学语文课教师,亦随着......

    新移民作家[小编推荐]

    新移民作家:在彼岸,记录中国 洪治纲 (评论家、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新移民作家崛起新移民文学的兴起,主要得益于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后所形成的“移民潮”。这股移民潮肇始于1970年代......

    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共5篇)

    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 1.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

    科幻作家刘慈欣机器写作追不上古典作家

    科幻作家刘慈欣机器写作追不上古典作家 人工智能写科幻小说,和作家写科幻小说有什么小一样?对于这个问题,科幻作家、《三体》作者刘慈欣的回答是:最可怕的不是“不一样”,而是人......

    借助乡土资源 原生态写作[推荐阅读]

    借助乡土资源“原生态”写作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共同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效果甚微。由于片......

    90后作家写2012年四川卷高考作文

    90后作家写2012年四川卷高考作文 一滴水可以活多久 文\范宇 一滴水可以活多久?多年前一个大雾弥漫的清晨,我在初醒的世界里如此问自己。 我也问阳光,阳光告诉我,一滴水只是刹那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