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丧葬风俗看中原文化对边地的影响大全

时间:2019-05-15 08:29: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丧葬风俗看中原文化对边地的影响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丧葬风俗看中原文化对边地的影响大全》。

第一篇:从丧葬风俗看中原文化对边地的影响大全

从丧葬风俗看汉文化对边地的影响 ——以保山施甸为例 姓名:杨朝磊

考号:

302207200018 考区:云南保山 指导教师:

论文定稿时间:

2012年1月

摘要:汉族移民不仅开发和建设了边疆地区,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明。汉族是边地施甸乃至滇西大部的主体民族,其丧葬风俗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虽然也有在漫长的历史中与世居民族交融和同化的现象,但更大程度上仍旧保存了移民所带来的中原文化,这种影响是深远而意义重大的。本文从施甸汉族丧葬风俗的表现形式入手,试论述中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在儒学、佛教、道教上对边地的影响。

关键词:边地;中原文化;丧葬风俗;儒学;佛教;道教;影响 从丧葬风俗看汉文化对边地的影响 ——以保山施甸为例

施甸县地处云南西部,位于东经98º54'—99º21',北纬24º16'—25º00'之间。东连昌宁,南邻永德,西与龙陵隔江相望,北与隆阳毗邻;是典型的边疆民族地区。施甸历史悠久,夏、商、周时为哀牢部族居地,汉时属不韦县。南北朝(齐)时更名不建县,唐南诏时属永昌节度,宋大理政权时属永昌府,元代设长官司;乾隆三十五年(1770)设施甸巡政厅,隶永昌府;

汉族是施甸的主体民族。西汉武帝开西南夷,建益州郡时,将犯了罪或判了刑的囚犯,豪强或难以统治的地方大户迁到本地落籍的是一部分。其次是建立永昌郡后大批驻军和到任的官吏及其家眷、随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九月,傅友德、蓝玉、沐英奉旨率军进征云南时,留在本地的人数也比较多,这些外来人与本地土著民族经过长期通婚繁衍,形成了本地的汉族。

汉族移民不仅开发和建设了边疆地区,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明,移民虽然背井离乡,但是故土文化,乡土情结却难以忘怀,因此在新的居住地仍然崇拜乡土信仰。“如战争、灾荒、瘟疫等突然事件,造成大规模迁徙,迫使一部分人迁徙到另一个地区,随之将民俗文化一起转移过去。这种民俗文化的扩布,有些和当地的民俗文化想结合,有些则根据迁徙人口聚居情况,被相对独立地保存和流传下来,这种情况在历史和现实中并不鲜见。” 在汉族的丧葬风俗中,“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根深蒂固,再加上丧葬风俗中的诸多禁忌和规矩,丧葬风俗很难因为时空更迭而发生大的改变,施甸的丧葬风俗,与保山乃至滇西大部分地区大同小异,并且与流传千古的中原丧葬风俗一脉相承。本文试从此角度来论述中原文化对边地的影响。

一、施甸丧葬风俗的表现形式

(一)初终停放

老人在弥留之际,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朕兆,比如回光返照、安排后事或是神志昏迷等,此时儿女就会守侯在旁,俗称“接气”,民间风俗以子女全部在齐者为美,意即见最后一面,否则老人会遗憾而终。老人的儿子们把老人抬到堂屋之中,并将老人扶于一太师椅上,俗称“扶上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会来确定老人是否已经停止呼吸,此时,长子媳妇会将准备好的银器放进老人的嘴里,银器称作“口福”或“口连”,意为老人上路之用。这种仪式由来以久,据《仪礼》《士丧礼第十二》载:“主人左极米,实于右,三;实一贝。左、中亦如之。又实米,唯盈”,所不同的是古代的人放在死者口里的是米和贝壳,称之为“饭含”。“当确知其已死,则围于四周的亲属一般要号哭呼叫。” 接下来就要设床停尸。据《通典》卷一三八:“设(尸)床于室户内之西,去脚,舒簟,设枕,施幄,去裙迁尸于床,南首,复用敛衾,去死衣。”施甸的丧葬风俗与此惊人相似,另外还有用麻绳将死者双脚并拢扎之,意为死者已到阴间报到,并于死者脚前摆一碗饭,上置一枚鸡蛋,并将两支筷子交叉插于饭上,俗称“倒头饭”,至此,死者已经“享用着好饭好铺”,可安心上路了。

(二)沐浴、更衣

在老人临终之前,家属必须要给他沐浴更衣。这实际上是给死者进行的一次化妆整容。但是这样的的沐浴更衣,已经远远超出了服装本身的物质形式。对死者的沐浴、更衣是尊敬死者的一种表现,同时也寄托了生者对死者能够安然离世的良好祝愿。死者的寿衣以青布为主,不能有任何铁器附着其上,着青鞋,并将一块青布方巾盖在死者面部,俗称“盖脸布”,迷信说法此布可以暗示死者托生为何,又有将一锅压紧的饭置于死者床下的做法,俗称“托生饭”也能预示托生为何,两种做法皆以布饭之形而妄加猜测,无非是为了一种心灵安慰,寄托哀思,希望死者能有好的归宿。

沐浴更衣后,家人就请道士(俗称“赞礼先生”)为亡人写灵牌,将死者的生辰,简单社会关系等书于灵牌之上,置于遗体前,好比“通行证”,让死者在阴间能够畅通无阻。据《仪礼》《士丧礼第十二》载:“为铭,各以其物。亡,则以缁长半幅,<赤巠>末长终幅,广三寸。书铭于末,曰:“某氏某之柩。”竹杠长三尺,置于宇西阶上。”,由此可见,古代的“铭”与灵牌有很大的联系。

“纸扎”是施甸的丧葬风俗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一般有童子,灵床、鹿马、金山银山、摇钱树等,更有甚者,扎别墅轿车家电等,落葬时一齐烧与死者,让其带到阴间享用。

(三)报丧

停放一段时间之后,诸事准备就绪,就要选日子报丧。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报丧仪式早在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即使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家,也要照例过去报丧。施甸丧葬风俗中,人死后,将死者生前所使用的铺盖席子拿到村子路口焚烧,俗称“烧铺草”。一是让死者将他的床铺带走,另外还让村民周知家里死老人了,村民就会主动帮忙料理丧事了。报丧有许多规矩。施甸丧葬风俗中,把报丧称为“磕头”,报丧期间,死者的儿子要到村子里和亲戚家里报丧,孝子不能直接到人家去,跪在门口,要由一个随从前去通报,俗称“死月老”,经过“死月老”的通报,族人或亲戚到门口将孝子扶起来,安慰并问明葬礼的安排情况,问清楚入殓的日期。“死者为大”,孝子一个头磕下去,再大的事也要让位。也有亲戚太远的,就请族人晚辈代为报丧,速去速回,不能耽搁太久,也不能在外过夜。

(四)吊唁仪式 首先要布置灵堂。灵前安放一张桌子,悬挂白桌衣,桌上摆着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据说,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尸体和灵柩都忌讳停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据说,怕受所谓“日精月华”,更怕冲犯上天过往的神灵。因此只要是举行简单的祭奠仪式,就必须要搭灵棚。

搭灵棚规模的大小,主要看丧居院落的格局。如果只搭一屋院子的棚,叫做“平棚起尖子”,也叫“一殿”,就像古典殿堂一样,上边起一条脊。如果丧居有两层院子,就可以搭一座大棚,将这两个院子都罩上,灵堂院子的棚顶高些,前院棚顶略低,使两个顶子浑然一体,后高前低,叫做“一殿一卷”,即后院高顶为“殿”,前院低顶为“卷”。所谓“殿”,就是殿堂的意思;所谓“卷”,即棚顶全是活席,可以卷起来的意思。这种棚历来都用数层席箔里外包严,不见杉槁,不但美观,且不漏水。从外观上看,宏伟壮丽,犹如宫殿,使人望之,哀戚之情就油然而生。

除了主棚外,还必须有许多用途不等,名称不同的棚,规模大小不一。由于在这期间,吊唁的亲友多,而且时间都比较集中,上祭恐怕发生拥挤,甚至排不上号。所以在其他院落就要搭一座或数座祭棚,凡远亲、朋友来吊唁的,就被知宾引到这种棚里上祭。还有的棚是用来摆官座,让来宾们休息、喝茶、用饭的。接下来就要举行开吊仪式。这是最讲究排场的一个仪式。

在灵案上放一个铜磬,由一个人专门负责敲击,隔一会而敲一记,说是铜磬响一声,黄泉路上就光亮一闪,灵魂可借着照明前行,但又不可以连连敲,不然死者亡魂就会匆匆踉跄。灵堂上女眷们悲泣哭声,洋溢着整个灵堂。孝子孝媳至始至终都披麻戴孝跪在灵案边陪祭。来吊唁者都要在哀乐声中向死者跪拜。俗称“先死为大”,故除了长辈不下跪,即使平辈也得跪拜。吊唁称为“上祭”,一般亲友所送祭礼是香、烛、鞭炮、纸钱、利布,而女婿家和娘家亲属除了香、纸外,必须备猪头为祭礼,当送祭礼前来吊唁的人到来时,有些还哭唱出来生前与死者的友好关系,嘱咐亡魂应保佑他如何等等。将煮熟的猪头供奉灵前,然后从上辈到小辈按顺序拜祭。死者的子孙全体跪于灵前,拜吊痛哭。吊唁开始,爆仗齐鸣,礼仪程序非常有讲究,吊祭的人都穿着素服,以亲疏尊卑为顺序,一家一堂,本家先祭,外客后祭,一律跪拜行礼,长者在前,晚辈在后,专门设一赞礼先生手持焚香一束,立在东面。另外设一个赞礼先生立在西面,由一赞礼先生念祭章,祭章所述死者生前事迹,与死者关系,赞礼先生宣读祭章时,近乎吟唱,其情哀宛,令听者动情落泪。

上祭结束,嫁出的女儿要“耍狮子”以表孝心。此时是整个葬礼中高潮部分,它将孝男孝女暂时从悲痛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同时也是村民喜闻乐见的一环。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丧葬文化是一种纯粹做或表演给生存者的抚慰性仪式。”

“耍狮子”就是舞狮表演,在施甸境内,舞狮表演有两种,一种称为“麻布狮子”,以麻绳结成,表演粗旷大气;一种称为“麒麟狮子”,又叫“广东狮子”,其形华丽美观,表演细腻诙谐,被称为“大头包包”的引狮子者的表演更为引人入胜,尤其受孩子的喜欢。“大头包包”乃一笑容可掬的头罩面具,看之让人忍俊不禁,加之夸张的表演,令围观众人哄笑不已,一下子就把葬礼悲伤的气氛给冲淡了。“耍狮子”中还有一项是最吸引人的,就是俗称的“贺唱”。“贺唱”由舞狮队伍中最能说会道的人来进行,“贺唱”的内容为追忆死者生前事迹,功劳,并对死者家属安慰祁愿。形式为七言逐行或隔行押韵。两句一停顿,中配以锣鼓节奏。以一老人葬礼“贺唱”为例:(2008年田野采访)如凤62年娘身降,正值属龙正月寒。爹娘教育是模范,艰苦朴素是本行。73年和少华来婚配,离娘走到仁和乡。街子张家做媳妇,培育儿女对成双。一生刻苦来持家,新踩地基独造房。多年出门到边疆,随从丈夫做陪伴。艰苦一生结束了,儿女成家把心放。国家改革大开放,17大召开放光芒。国际奥运将来到,老俩心花再开放。想吃什么有什么,想穿哪样有哪样。天天潇洒打麻将,日子过得喜气扬。忽听春雷一声降,春后又下马牙霜。一生艰苦受摧残,筋骨疼痛不叫喊。当天清早起了床,吃碗米线两个蛋。上午还明白又清爽,下午阎王圣旨降。晚上黄昏七点半,正是归佛走西方。少华老弟丧了妻,外甥儿媳丧了娘。归佛2008年,元月9号七点半。农历2007年,正是腊月初二晚。先生灵堂来设起,超度亡魂上天堂。初五下午五点半,正式入土来下葬。新踩坟地地脉旺,黄土青松做陪伴。等到六七来圆满,全家相会到坟上。每年三月清明时,全家年年来看望。等到老房子来砌起,这就是你永世养老的纪念堂!“贺唱”好的民间艺人,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够结合死者家庭情况口占七言,信手拈来,为人称道。施甸银川龙狮队的杨绍坤老人,思维敏捷,“贺唱”功底有口皆碑,其上就是为其堂妹葬礼所贺。另有诸如:

“青狮耍得不要忙,摇头摆耳进孝堂。孝男孝女两边跪,糖食果品摆中央。自从青狮耍过后,你家子孙个个当县长!”则有戏谑成分,为博众人一笑了。表演结束,燃放爆竹,以标志祭拜礼仪的结束。

(五)戴孝 在所有的这些丧葬习俗中,丧家必须穿戴丧服。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每个家族成员根据自己与死者的血缘关系,和当时社会所公认的形式来穿孝、戴孝,称为“遵礼成服”。两千年来,汉族的孝服虽然有穿承和变异,但仍然保持了原有的定制,基本上分为五等,即:斩榱、齐榱、大功、小功、缌麻。

施甸丧葬风俗中,传统丧服已经大大简化了,丧服被统称为“包头”,意即男性将白布缠于头,而女性则是将白布一端缝合戴于头上,将白布另一端披于身上,并用麻线系于腰间。白布根据家庭能力决定长度,孝子所戴包头一般也要达到棺材的长度,也就是全幅六尺长,余下根据长幼亲疏决定长度。孝男孝女着素服素鞋,腰系麻线,手持稻草或麻捆扎成的类似“哭丧棒”的草扎,虽失去了“哭丧棒”拐杖的功能,但缓解了孝男孝女长跪于地下的膝盖疼痛之苦。

(六)入殓仪式

“大殓”是指收尸人棺,俗称为“安棺”。这就意味着死者与世隔绝,与亲人最后一别,所以举行大殓仪式非常隆重。

收尸盛殓的棺材,是以松柏制作的,忌讳用柳木。松柏象征长寿。柳树不结籽,或以为导致绝嗣。有的地方用柏木做棺材要掺一些杉木,据说完全用柏木做的棺材会遭天打(触雷电)。寿木做好后,搁在那里不能移动,俗说随便移动,对本人不利。棺材外面一般漆成黑色,棺材两头漆成朱红色,写上金字。也有画上花鸟人物的。

当主人“奉尸敛于棺”的时候,是最能表现也最需要抒发子女们的孝心的时候,是亲人孝思形式化的最佳场合。所以,家人们都要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尸体、殉葬物放妥后,接着要钉棺盖,称为“严盖”。严盖一般要用四根木钉,俗称“子孙钉”,据说这样能够使后代子孙兴旺发达。死者为男性则男家亲人严盖,女性则要后家严盖。钉棺盖要由上年纪的有福之人来完成,用小木锤敲击木钉,每棵木钉要敲击三下,并有相应的口诀,意为祈求平安幸福。诸如:“一敲山中树木王,二敲贵子跑高堂,三敲荣华和富贵,四敲福寿和满堂,五敲五谷要丰登,六敲六畜要兴旺,七敲国家要平安,八敲五谷安满仓,九敲子孙代代强,十敲芍药赛牡丹,十一敲得家富贵,十二就地转满堂!”寄托了对家对国的良好祝愿。

“严盖”后要举行“绕棺”仪式。赞礼先生带领着孝男孝女围绕棺材念经,为最后一次近距离与死者告别,赞礼先生念诸如“报娘恩经”“木连救母经”等有关“二十四孝”的经文,以宣传孝道思想。

(七)发送

发送择日仪式甚是简单,有时只需翻翻皇历或问问“阴阳先生”即可。然而,此仪式所涉及的内容、牵扯的面极广,稍一不慎,便可能犯忌。

择日仪式之后便要哭丧。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出殡的时候必须有全体后代尤其是女人们“唱哭”,否则就会被视为不孝。另外,哭的音量大小也非常重要,如果哪家死者在黄泉路上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便在方圆数十里传为笑柄,其子孙后代也要被人们视为不孝,大逆不道,天理难容。

从形式上来看,哭丧歌,亦即挽歌可以分成三类:一是“散哭”;二是“套头”;三为“经”。散哭的特点是“随心翻”,想到什么就哭什么,搭着什么就唱什么,没有限制。其内容主要是倾诉对死者的思念之情,自责对长辈的不孝,悲叹自己的苦难身世。至于套头,是有内容的限制的。主要有“抱娘恩”、“十二个寻娘”、“十二月花名”等。哭的时候是哭别人的好处,诉自己的苦楚。“经”是结合丧葬仪式来唱的。病人死后,由女儿或者媳妇唱“买衣经”、“着衣经”等。“经”类哭丧大多已经失传,施甸农村一二类哭丧居多。发送过程中,子女会请道士(俗称“赞礼先生”)为死者开方破狱。就是开五方,请出五方五灵童子,超升沉沦冥界的孤魂。

墓地的选择也很慎重,一般请风水先生“摆罗盘”,俗称“看老房子”。多为夫妻合葬。

(八)祭奠

复山。下葬三日后到新坟添土休整称为“复山”,将一只小公鸡拿到坟地放生,让其自生自灭。有让死者鬼魂随鸡而去,不再打扰生者之意。供“五七”“六七”。施甸丧葬风俗中,死者为男性要供“五七”,女性则要供“六七”。意即男性要在下葬后三十四天,女性要在下葬后四十一天上坟地祭奠,寄托哀思。

二、中原文化对施甸丧葬风俗的影响 儒学的影响

孝道观念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以来,中国人无论贵贱贫富,都深深地受到这种被称为礼教的熏陶和影响。儒家孝道现十分重视死,把送死看成是尽孝的主要标志之一。《中庸》说:事死如生、死亡如存,仁智备矣。《论语》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孔子继承并发扬了周礼中的孝道观念,也十分重视孝在丧葬中的作用。孔子在回答弟子樊迟时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伦语为政》)。当弟子宰我认为三年之丧太久时,孔子批评日: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贸》)。作为孔子继承者的孟子和荀子,更是先秦时期儒家孝道丧葬观的代表。孟子认为孝道是丧葬观的主体精神,积极倡导厚葬,并身体力行,为后世之楷模。孟子以后,厚葬被冠以礼、孝的美名,左右了中国几千年的厚葬风俗。荀子也十分强调礼、孝在丧葬中的重要性。《荀子礼伦》说:;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终始一也。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夫厚其生而薄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漫其无知也,是奸人之道,而倍叛之心也。

到了秦汉时期,儒家的孝道丧葬观主要反映在成书于当时的《孝经》中,《孝经》是西汉儒家孝道思想的集中反映。《孝经纪孝行章》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兼则致其乐,病则致其优,丧财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上述的第四、第五方面意为:父母过世时,要以哀痛的心情隆重料理丧事;在行祭祀时,要以严肃的态度来追思父母,这才称得上孝。儒家这种孝道丧葬视深入当时的民心,对当时的丧葬习俗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就施甸的丧葬风俗而言,孝道一直贯穿与葬礼始终。厚葬之风、“哭丧”、“绕棺”、“纸扎”等均受到中原文化的深远的影响。佛教的影响

佛教宣扬的“轮回转世”观念强烈冲击了中国传统灵魂观念。“轮回”说以为,人死是必然的,但神魂不灭。人死后不灭的灵魂,将在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中轮回,“随复受形”,而来生的形象与命运则是由“善恶报应”的原则支配,“此生行善,来生受报”,“此生作恶,来生必受殃”。这种“轮回转世”的人生观对相信祖先灵魂永存阴间,能祸福子孙的传统汉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很大程度的修正了我国传统的灵魂观念,使建立在“灵魂不灭”和“孝道至上”的传统儒家丧葬礼仪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从而改变了人们的丧葬观念和丧葬方式。

佛教认为,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灵魂一般并不能够马上转生。没有转生的亡灵不是鬼,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所以,佛教主张超度亡灵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过了七七期之后,亡灵托生的类别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却不能改变他已托生的类别了。如果一个人,生前作恶很多,注定来生要托生畜类,当他死后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属亲友为他大做佛事,使他听到出家人诵经,当下忏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为人了。而道家也认为超度度亡灵最好是在他“七魄”没有散尽之前。施甸丧葬风俗中,供“五七”“六七”。以及“盖脸布”“托生饭”均受到佛教的影响。道教的影响

由于道家持顺应天道、崇尚无为的超逸世界观和人生观,所以在个体的生死观上表现出一种超然的乐死态度。庄子认为,生死若一,生和死是同一回事,就如同春夏秋冬四时更替,故“生时乐生,死时乐死矣”。所以庄子的妻子死后,本应悲痛,而他却“箕踞鼓盆而歌”。为了进一步说明死是人生乐事,庄子不但不主张以珠玉、文锦、车马陪葬,甚至连哭也不要。施甸丧葬风俗中,“耍狮子”之类的表演,虽为吊唁,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娱亲”,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表演样式将原本心情沉闷的丧葬仪式变得轻松活泼,让主人失去亲人的悲痛得到缓解,“人类社会生活中,个体的生物本能在群体中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无论是肉体行为压抑,还是心理压抑,对人来说都是一种破坏性力量,如果不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宣泄,一旦郁积起来集中爆发,其后果不堪设想。”无疑,这种“娱亲”的活动正体现了道家的思想。

“道教还给丧葬文化带来十殿冥王的地府信仰,建构了一个具有严密组织体系的地下世界。”开方破狱就是开五方,请出五方五灵童子,超升沉沦冥界的孤魂。据《灵宝济度全书》称:这五方五灵童子能升天入地,出幽入冥,引导各方幽魂出离幽冥。破开东方风雷地狱、南方火医地狱、西方金刚地狱、北方冥冷地狱、中央冽冷地狱,走过奈何桥,使往生者顺利到达另一个世界。这里是道教思想的集中体现。综上所述,边地施甸乃至滇西大部的丧葬风俗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虽然也有在漫长的历史中与世居民族交融和同化的现象,但更大程度上仍旧保存了移民所带来的中原文化,这种影响是深远而意义重大的。注释:

《施甸县志》,施甸县志编委会,1997年12月第一版,第1页。《施甸县志》,施甸县志编委会,1997年12月第一版,第85页。《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第16页。《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第182页 《中华文化读本》,姜义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第262页 《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第31页 《道教大辞典》李叔还编纂,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版第84页 参考书目: 《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中华文化读本》,姜义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仪礼》,儒者著,任晓彤译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民间禁忌》任骋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施甸县志》,施甸县志编委会,1997年12月第一版。《中国古代人生礼俗文化》,郭振华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1版。《论语》,程昌明译注,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

第二篇:从丧葬礼仪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丧葬礼仪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摘要 中西方文化在宗教、伦理、颜色、礼物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究其根源,中华文化一直没有摆脱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西方文化则是彻底摆脱了人对自然的依属。关键词 丧葬文化 中西文化 差异

不言而喻,每一个民族身上都带有自己的文化,中西方两种自成系统的文化传统充分体现了中西方民族的文化差异。中西文化虽然经过数百年的冲突和交融,各自的界限已经不是特别明显,但无论中方还是西方文化的主导地位还是自身文化脉系的传承,还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从中美传统的丧葬礼仪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一差异。

一、丧葬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1、宗教文化不同

在丧葬中,西方国家基本上属于宗教式的丧葬礼仪。西方丧葬礼俗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将每一个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不允许偶像崇拜,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因此西方的丧葬风俗是简丧薄葬。基督教的丧礼更多的是为死者祈祷,祝其灵魂早日升入天堂,解脱生前痛苦。近现代以来,由于西方崇尚“个人本位”,主张“以个人为中心”,因此在丧礼中,根据宗教礼仪,重在安置死者的“灵魂”。从它的丧葬仪式可以看到他们的宗教传统。儒家确立了中国丧葬礼仪的大传统。在传统中国文化中,一直存在灵魂不死的信仰,经儒家伦理化解释,人们关心死者的灵魂,灵魂附于神灵,供奉于祖庙。后来佛教的传入,则带来了“六道轮回,转世托生”等观念。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早期道家只讲炼丹成仙,在民间并无多大影响,但在发展过程中,它逐渐吸收了儒、佛教的许多观念,终于和儒、佛成为鼎足之势。从道教对中国传统丧葬礼仪的影响中,亦可看到道教与儒、佛二教的关系,道教给丧葬文化带来了关于地府阴间的观念。宗教的融合体现在丧葬礼仪中,那便是以儒家传统丧礼为主体,融合了佛、道二教的丧葬礼仪的出现。明代小说《金瓶梅》中所描绘的李瓶儿葬礼是一个典型的个案。其基本程序是儒家的,如装敛、报丧、成服、大敛、出殡等等;但其中又杂以众多佛、道习俗,如请阴阳生批书、置七星板、钉长命钉等是道教习俗;而念倒头经、做七七斋则是佛教习俗。更为有趣的是做七七斋时,首七由和尚念经,二七由道士作法事,三七是和尚念经,四七为喇嘛念经,五七又是道士作法事,六七不念经,七七又由女尼诵经,真是鱼龙混杂,但正是这种看似矛盾的习俗体现了中国传统丧葬礼仪的宗教信仰文化。

2、伦理文化不同

秦汉以后汉民族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地位的一种伦理文化。儒家伦理学中以“孝”为核心,并将其提升到最高范畴的地位。儒家著作《曾子大孝》中说“夫孝,天下之大经也。置之而塞于天地,施诸后世而无朝夕。”“孝”不仅是人们德行的根本: “民之本教曰孝”,而且总括

一切德行,所有的具体德行都是孝的不同表现,因此社会各阶层中普遍形成了“重孝”的观念,而“孝”的体现之一就是丧葬活动的重殓厚葬,而简办丧事便会被视作“不孝”,会招致舆论的谴责,损害个人乃至家族名誉。丧葬礼仪中的繁多的礼节都表现了儒家的孝义。西方的伦理道德观,用著名的伦理学专家黄建中的话来说就是:远西伦理是宗教伦理、个人本位、利权平等、崇尚亲爱等。崇尚个人与自我是西方伦理价值观的一个基本取向,我们可以把西方的伦理价值观称为“重个人”的价值观。尤其是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崇尚自我的价值取向更加鲜明地突现出来。在西方的丧葬礼仪中,除重视的对上帝的尊崇外,没有中国的那种浓重的“孝悌”思想,不是重殓厚葬,而是简丧薄葬,重在安葬灵魂。因此在丧葬礼仪中没有了中国的那些繁文缛节。

3.颜色文化不同

在传统的丧葬中,中西方国家采用了截然不同的颜色。西方国家采用的是黑色,而中国则采用白色。美国的丧葬礼仪中,所有的灵车一律为黑色,车窗遮有黑纱。送葬人一律身着黑色系的衣服,男子打黑色领带。参加者身着黑色的衣服或佩带黑纱,以示对逝者的哀悼。人们需要黑色文化来摆脱恐惧(死亡的恐惧)并将它形象化和实在化,这是人们潜在的需要。在中国,丧礼则以白色示悼念。据说,这是受了佛教的影响,由此,人们把老人的寿终正寝看做“白喜事”。因此,死者脸上的面衣是白色的,孝子的孝服是白色的,丧停的房间窗户镜子等都要用白色来遮封,祭幛也是白色的棉布等,整个丧葬是以白色为主色调。西方国家白色则用于与丧葬完不同气氛的新人的婚礼上,新娘身披白色的婚纱,寓意纯情圣洁。现在随着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们的颜色观在不知不觉发生着变化。人们接受、引进异质文化,从而更加丰富充实本土文化的内容。白色在西方代表纯洁、圣洁;以前在中国却是孝服的颜色,可现在,青年人拍婚纱照,新娘穿着洁白的婚纱,也不再有人会大惊失色。红色在西方人传统观念中是与血腥、淫秽联系起来的,可现在他们身着中国传统的红色唐装时,同样的喜盈满面。可以预言,随着汉英语言相互接触、汉英文化相互交流的日渐深入,颜色词的这种联想义和象征义的趋同现象将会日益增加,并交互叠合。

4.礼物文化不同

赠送礼物在受传统文化影响下,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中,礼物交换与赠送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根据各民族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中,赠送礼物有一定的讲究,特别是在特殊情境下的(婚、葬礼等)礼物具有了社会功能。西方国家的葬礼上,亲戚朋友悼念死者,鲜花必不可少,参加葬礼的人,一般都要为死者献唐菖蒲花或白色的百合花,以表示哀悼。在中国,丧礼是没有人送鲜花的,一般要送的是白色的祭幛,用以表示哀伤。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

在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时期,社会文明从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开放性和对人为操作的崇尚。他们心目中早早就建立起了这样一个信念:生活中没有什么会先天赋予,一切必须靠人为的进取和造就。人应该努力去揭示世界真相。他们作为个体的人在环境面前是自主的,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能独立影响环境。他们的主创精神使“个人本位”思想得以产生而巩固。中华文化发生的初原期,农业生产劳动始终具有明显的主导地位。世世代代以农为主的民族,客观上便生活于对自然给定性的绝对依赖中,在内心深处相信惟有自然的给予才能给人带来幸福,因此对天意的顺从居主导地位。“天人合一”的思想成为信奉的经典。作为个体的人面对环境是不自主的,不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无法独立影响环境,只能凭借给定的关联安身立命。传统文化中强大的宿命论色彩明显与这种观念一脉相承,这也为迷信提供了有效基础。伦理人际关系走向极端,忠孝礼义、三从四德均展示了天人合一思想上的中华文化的负面因素。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最终在于:中华文化在根底深处一直没有摆脱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西方文化则是彻底摆脱了人对自然的依属。现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互补,使得现代的丧葬礼仪相互之间越来越接近,从而进一步达到真正的“中西合璧”。参考文献:

[1] http://

[2] 黄建中.比较伦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3]王才勇.中西语境中的文化述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第三篇:临潼文化风俗历史研究之丧葬文化

临潼文化风俗历史研究之丧葬文化

中华傲气振长空,万里江山青史中。自古长安帝王象,不论秦俑与华清。

在陕西这片厚重历史的土地上,蕴涵着丰富的土壤,连丧葬文化也拥有别的特点,临潼便是其典型代表。

在奴隶社会,贵族去世往往会屠杀奴隶以殉葬,这种血淋淋的方式在秦汉之际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俑代奴陪葬。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丧葬的礼仪不断发展和完善。

在旧社会,丧葬礼俗在人民生活中一向占有重要的地位。本区风俗,养儿防老,在民间,孝道根深蒂固,经久不衰,后辈对长者的丧葬、悼念竭尽全力,极为隆重。

备棺

一般年岁较大的老人,子孙都要提前为其准备好寿棺。棺料以柏木为上,松、桐、杨木次之。早年棺木多为纯色,现有漆红色、黑色者且雕花刻字。寿棺做成后,要宴请亲朋好友,收受贺礼。晚辈要给老人磕头,给木匠磕头、送花红,俗称“扫木”或“贺材”。

穿衣

老人临咽气时,儿女要给其穿好寿衣,扶坐在矮凳或炕桌上,待绝气后在口内放一枚穿线的银钱,称“禁口钱”,即死者面见阎王的第一份礼物。寿衣一般为单数,7至9件不等,上衣有贴身衬衫、棉袄、罩衫、大衣等,下身有衬裤、棉裤、罩裤等。

停床

老人咽气时,要烧一只纸扎的彩马,称“接气马”,绝气后,头要朝门仰卧,身下铺设与死者享年同数的谷草,称“岁数草”。亡者脸盖白纸,脚绊红绳,身旁拴一只公鸡,称“守丧鸡”。人死亡时,忌身边无人,忌直接死在炕上,否则为“背冷炕”,被视为下场不好。

报丧

待遗体停好后,主家派人或孝子专程告诉死者舅家或娘家,然后派人分别通知其他亲友。孝子到亲戚家报丧,要跪在大门外,隔墙告知,不能直接进门。其他报丧者无此规矩。

戴孝

从人死亡之日起,五服以内子孙辈均要披麻戴孝。亲生儿女和长孙要穿孝袍、系麻绳、戴拉孝,以白布漫鞋面,手执“哭丧棒”(上方下圆,齐心间高低的杨木或柳木棒制成),谓重孝。其他亲属有的穿孝衫、戴孝帽,有的只戴孝帽。在为亡者“攒三”之后,次要亲戚均可换孝(脱下孝服),女儿可在周年后换孝,儿子与儿媳则必须在三年后方可除孝。

入殓

人殓即移尸人棺。人亡故之后,一般在第二天入殓,身下铺红色绸布或棉布做成的褥子,脸面盖白纸,头下垫枕头(内装少量锯末).周围用锯末包填实,以防抬棺时尸身移动。亡尸忌见天日,如隔屋人殓,尸身出门时,上面须有遮盖物。人殓后,停人灵堂,忌猫、狗进入。

设灵堂 人亡后当日或活,设帐幔,供香供品。灵堂两边悬人纸马、童男童女、香火,点灯烛,摆献饭、献果、献碟。瓦盆或土盆。

出讣告

以亡者全体子孙名义将其死亡日期用大字书写,贴在木板上置于门外,意为告丧,同时也显示亡者子孙的阵容。

出纸

请阴阳先生用白纸凿刻银钱图案,用绳子吊上高杆,悬垂而挂,谓出纸,可代替“出讣告”。

凭吊

同族男女及亲朋好友前来灵堂吊唁,焚纸点香,以寄哀悼之情,称“烧纸”或“奠纸”。现除烧纸、燃香外,还要敬献挽联、挽帐、匾额、花圈等。

第二日即请匠工做纸案。帐内置灵牌、摆挂挽联,周围摆放纸金斗银斗。灵牌前燃冥钱、冥纸,供献馍、桌下放置烧化纸钱的

看茔地

人亡故后请阴阳先生选择墓地,为“看茔地”。当地人有“子孙出在坟里”的说法,所以对茔地的选取上非常讲究,多择向阳、利水,特别是风水好的地方为茔地。墓后要靠得实,墓前要有对应物,周围环境要好,或有绿水缠绕,或有青山环抱等。一旦选定理想的茔地,则可延续多代,逐渐形成庞大的祖茔。

打墓

均请邻里帮忙,或打土墓,或修砖墓。土墓墓穴一般宽1.2米,长2.5米,深3米。墓窑一般长约2.6米,高1.2米,宽L 2米。

出丧及下葬

下葬时辰由阴阳先生决定,多在卯时,即5~7时。亲友抬棺出门,孝子在前拉纤恸哭,由长子或长孙执“引魂杆”,在棺前号哭徐行。另有两人,一人提灯,一人提纸钱,边走边撒,名曰“丢买路钱”。沿途经过桥梁庙宇,要燃纸焚香,过官宾事还要行文祷告。途经民居时,主家均要在门前煨火送行,实为避驱晦气,以防鬼魂入户。

送葬队伍到达墓地后,阴阳先生拿出罗盘,测准方位,称“坐字”。所谓“坐字”,即下葬前根据亡者生辰八字及亡故时辰,查对一本叫《三吉》(永吉、象吉、协吉)的阴阳典籍,结合当地自然环境(风水),选取八卦中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等24字中一个吉利之字坐之,如24字全不吉利(即山不利,约占1%),则不可立即下葬,须另选地方暂厝起来,待“山利”后再埋。如山利,坐字之后,再将棺材用绳索缓慢吊人墓坑,并由长子背棺材头,将其在绳索落地前放在阴阳所坐之字上,然后揭去棺盖,置于棺材一侧(只有柏木棺材可不揭棺盖,当地人认为一般木材容易腐朽压着尸身),点亮墓窑灯,孝子及阴阳先生撤离墓窑。向墓坑中填

土是整个葬礼中最悲痛的时刻,孝子们号啕痛哭,唢呐呜咽奏鸣,鞭炮噼啪作响,一般亲朋都会掉泪。填坑时,一孝子留在坑中,用土块封堵墓窑口,并用双脚轮换踏实虚土。墓坑填平后,再堆墓冢,将哭丧棒插在冢尾。哭丧棒与孝子数相等。第一排为子辈,第二排为孙辈,以此类推插棒。路人观看哭丧棒,便知亡者有几辈子孙,及各辈之人数。下葬后,坟后用土墼垒成小屋状,将纸活连同守灵铺草一起在坟旁焚化,子孙恸哭哀悼。葬礼毕后,来人从原路返回,接受主家招待。子女一连7夜或49夜都要在坟头点灯。领羊 新丧、三年或迁坟时,本家及女婿、外甥等亲戚牵一只或数只羯羊置于灵前,一个个分别以水淋湿羊头、羊背,由一人或数人说出亡者生前未尽之心愿,如羊抖动全身湿毛,水花四溅,则说明死者心愿已了,“领羊”成功。经反复淋水,也有极个别不“领”之羊,只好作罢。“领羊”后,众孝子叩头恸哭,表达哀悼之情。凡给亡灵“领”过的羊,一般不再豢养,或卖或宰杀作为供饭孝子不得食用此羊之肉。攒三 新丧者埋葬后第三天,孝子来到坟前烧纸焚钱。每人向坟冢攒三锨土,将锨放在地上(忌直接将锨递给另一人),围绕坟冢走一圈,称“攒三”。攒三时,换服的孝子脱下孝衣、孝帽,在火上燎一燎,并撕下一小块孝布烧掉,孝衣布便可作他用。

烧七

烧七即“过七”,从老人死亡之日算起,每七天作一个祭奠的日期,称作“烧七”。第一个七天叫“头七”,第二个七天叫“二七”,以此类推,直到七七四十九天的最后一天称为“尽七”。烧七时,孝子们要到墓前焚烧冥纸冥钱,恸哭一场,以示哀悼。此为小祭。

百期

死者亡故后100天,孝子要上坟烧化冥纸冥钱,或将死者亡灵请回家中祭奠。此亦为小祭,也称“百日”。

周年

周年分头周年、二周年和三周年。头周年、二周年皆为小祭,只是头周年规模稍大一些,但均只限于本家和出嫁的女儿等极近的亲属之间。届时,主家将亡灵请回家中,设立灵位,焚化纸钱,以表纪念。三周年最为隆重,一般都要过大事,搭设祭棚,请鼓乐手、阴阳班子打醮念经、呈献纸活、花圈等。旧时,家中有长者亡故时,子孙三年内不准身着彩衣,不行娱乐,不能酗酒,不许欢笑,表示有重孝在身,待三年孝满后方可恢复正常。现时,除三年内本家不贴红对联外,其他多不甚讲究。

打醮

民间老年人亡故或三周年时,多有打醮习俗。据说。打醮能帮助亡魂消除生前罪孽,早升仙界,又可使本土安宁,合家康泰。凡打醮.必请两班人马,即阴阳班子和响手(鼓乐手)班子,较隆重的还要请两名先生。

醮事活动的主角是阴阳班子,其成员大多5人左右,有身穿法衣、戴法帽、手持笏板的法官,有摇动铃铛主念经的教头,有身兼数职的司鼓、司锣、司铰、司钹、司笛者。若遇新丧,阴阳先生先看茔地,安排人员及时打墓,以便按时埋人,接着,一边做纸活(也有买现成纸活的),一边设坛起醮做法事。当地纸活主要有七星件、大团院等形式,有纸人、纸马、猪、羊、鹿、鹤、瑶楼、牌楼、大门、上房、厢房、天棚、墙子等式样,从七八件到数十件、上百件不等。打醮的程序相当烦琐,包括寨路、挂符咒、设神位、展像牌、清坛、扬幡、敬表、出榜、铺经、请神、迎供、泼散和早、午、晚诵经及设狱场、破狱、招亡魂、肃坛、送神、倒幡、谢土安神等等,一般3—7天。

当地阴阳先生通常所念经文有《解罪消愆皇经》、《消劫救世真经》、《佛说三藏经》、《大乘经》、《亡灵赞》、《十王真君宝经》等经、赞、偈、诰、咒等近百卷,数十万字,其内容大多劝善。最能体现道家“空”、“无”思想的经文当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打醮时所请响手班子,最少两人,多者可达七八人,有唢呐、祭呐、长号、二胡、鼓、锣、铰、钹等。阴陌每念一道经,每行一次文,响手班子必有一段吹打,相互配合,紧凑热烈。念念唱唱,吹吹打打,既是民俗,又具娱乐色彩,尤其是主祭的当夜,主角由阴阳班子转移到响手班子,其场面十分壮观。孝子及所有亲眷、晚辈通通跪于祭棚前的院中,唢呐手一边吹奏,一边在人的空隙间来回穿梭,俗称“游逝”。其间有人还横一条板凳或垒两条长凳,让唢呐手于吹奏间从上跃过,以增加祭奠的气氛,主家要送上一定数量的赏钱。孝子轮流进入祭棚行文叩祭,响手班子变换曲调吹奏,往往通宵达旦。村子里的人多来看热闹,主要为欣赏响手班子演奏的优美曲牌。当地打醮最常用的曲牌有《祭灵》、《吊孝》、《辞朝》、《皈依》、《抱灵牌》、《哭长城》、《终南山》、《柳生芽》、《柳青娘》、《山坡羊》、《三起三落》、《雁落沙滩》等,其曲调如泣如诉、忧忧怨怨、凄凄哀哀,动人心魄,催人泪下。其中《雁落沙滩》最为脍炙人口,各地均有吹奏,但曲调不尽相同。“先生”是官宾事的主角,最受人尊重。过普通事一般请两名先生,一人担任“通官”,一人担任“引官”,主要任务是撰文和行文。不请先生时,其任务由阴阳承担。早年行文均有固定程式,如子女祭父文、祭母文,多讲父亲的一生辛苦,讲母亲十月怀胎的艰难。曾孙祭太爷则用诙谐风趣的耍笑语调行文,于白事中制造喜庆气氛。由于是通行文,故不涉及亡者个人的经历。如今先生行文,除沿用

以往起承转合的格式之外,多以亡者生前事迹及家族有关历史为素材,用韵文编写祭文,切合实际,有启迪和教化作用。附:《XXX祭父文》

维公元二OOO年岁在庚辰古十月望日,次子XX谨以香帛酒醴,刚烈柔毛,肴馔庶馐之仪,致祭于父亲老大人之灵位前日:

呜呼!吾父大限,一疾归仙。次子XX,叩拜柩前。父灵有知,细听儿言:

盖闻孝为百行之首,以孝为先,如树木之发达,必先固其根本,而后枝繁叶茂,花开果结,绵延不绝;如水流之长远,必浚其源泉,而后川流不息,东归大海。古言之道:天留日月,佛留经卷,草留根苗,人留子孙,理之皆然。父育儿孙,一世劳艰。儿怀父德,终生感念。教诲之言,铭记心间。叹天地之悠悠,日月之更替,星辰之变幻,云蒸霞蔚,润物泉出,沧桑轮回,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唯父仙逝,一去不返!再听教诲,永不能焉。追念父恩,万语千言。临文涕泣,泪湿重衫。民国三年,父降人间。家大口众,七兄在先。祖叔几人,苦种薄田。养家糊口,倒也安然。光阴如箭,日月梭穿。一十五年,晃如瞬间。一九二九,大难之年。政府昏暗,世道紊乱。土匪陶三,恶贯盈满。抢劫杀戮,惨绝人寰。匪众三百,豺狼一般。X家堡子,终被攻陷。祖父坠崖,腰椎摔残,瘫痪扑地,命丧刀尖。二叔年盛,奋力逃窜。健步如飞,已上高山。土匪残暴,乱枪围歼。英年壮汉,饮弹蒙难。X氏一门,四命归天。土匪绑票,拷要银元。举家悲愤,含恨忍冤。当田卖地,家产耗干。八百响元,赎人回还。吾父年幼,亲历劫难。侥幸保全,心惊胆寒。身经磨难,倍增识见。X门老户,古风流传。世世代代,为人和谦。父受祖训,勤劳节俭。二十四岁,又逢灾难。伯父早逝,祖母康健。弟兄四人,父列其三。两兄一弟,寡嫂侄男。一十六口,谁来经管?危难之际,父挑重担。合家众口,要吃要穿。里里外外,事事琐繁。耕种收碾,务必周全。钱财经营,不得缺短。吾父为人,襟怀广宽。弟兄妯娌,无有厚偏。发奋创业,精打细算。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殚精竭虑,苦苦熬煎。合家老小,无不欢颜。斗转星移,光阴荏苒。国民政府,气息奄奄。四七年间,风云突变。西北战役,就在家园。父任乡长,鼎力支前。组织民兵,放哨查盘。搜集情报,信息频传。征兵纳粮,事事争先。变工生产,年年发展。入党为国,无私奉献。拈香弟兄,培福在先。言传身教,父受其染。高风亮节,为人称赞。革命胜利,解甲归田。为国分忧,率先垂范。一心务农,兴建家园。名利不贪,便宜不占。与世无争,与人为善。夫妻和睦,子孙繁衍。治家有方,克勤克俭。六O年间,国家大难。亿万斯民,啼饥号寒。吾父英明,早作打算。多种经营,小有积攒。虽遇困难,却无大险。妻子儿女,少受饥寒。数十年间,风云变幻。遇事不惊,方寸不乱。文革武斗,彼此相残。左派右派,互相攻讦。斗人害己,全国大乱。吾父心明,决不与参。平安度日,处之泰然。唯教子孙,从不间断。言教身教,日日为先。供我读书,将心操烂。读书有成,父心喜欢。步入

政界,父又心担。每每返家,苦口良言。为人处事,公正洁廉。不谋私利,不贪不占。光明磊落,忠心一片。儿念父训,铭刻心间。为官一任,干事一番。为民解难,实事实办。虚名不图,假事不干。一步一印,才到今天。老父啊老父,你缓行一步,再看儿一眼,儿孙为你把光添。

呜呼!吾父大限,一疾升仙,再难相见!人生莫过两宗怨,生离死别揪心肝。

时值冬月,松林寒涛,月夜断肠,瑟瑟悲风,莽莽荒原,土厚水深,父恩如山。天地之气,钟之于人,生而为英,死而为灵,为忠为义,凛然正气,铮铮铁骨,肝脑涂地,无悔无怨!呜呼哀哉,伏兮尚飨!这就是临潼丧的一些情况,中华文化的冰山一角。临潼的山,临潼的水,证明了一曲奏不尽的丧俗文化,铸成了一部文化的史诗。骊山悠悠,渭水悠悠,王地悠悠。

第四篇:从颜色词看中俄文化

【摘 要】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语言是构成文化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语言中的颜色词除了具有其本身的物理属性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由于受到民族语言习惯、历史背景、传统习惯、民族心理、思维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俄汉民族赋予颜色词的意义也不尽相同。随着中俄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基本颜色词不可避免地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障碍,为了进一步提高语言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通过对比俄汉语中几组基本颜色词来体现两种语言文化背景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及其产生的原因,为两国文化的交流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颜色词;汉文化;俄文化;内涵对比;差异原因

一、俄汉语中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

(一)红色

汉文化独有的意义

红色是中华民族喜爱的颜色,它象征着吉祥、喜庆、红火。在中国古代婚礼上,新娘总是一身红衣,头带红花,新房门窗贴上大红喜字。节日里人们喜欢穿红衣服,春节时在门上贴红春联、红福字,因为红色被认为是吉利、喜庆的颜色。同时,红色还象征着顺利、成功等意义,如走红,开门红,红人等。而在俄语中没有以上的意义。

俄文化独有的意义

在俄罗斯文化中,红色表示“美丽的、漂亮的”意义。如красная плошадь红场,即美丽的广场。在16世纪以前形容词 красный并没有颜色的意义,而是相同于现代俄语中的красивый(美丽的)。

(二)黄色

汉文化独有的意义

黄色在汉文化中是主要崇尚色。在中国古代,黄色代表权势、威严,中央政权、国土之义,所以,黄色便为历代帝王所专有,普通人是不能随便使用黄色的。如黄袍是天子的龙袍,皇榜是天子的诏书。在现代汉语中,诸如黄灿灿、黄花闺女、黄道吉日等词都反映出黄色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尊贵地位。而俄语中的жёлтый无上述意义。

俄文化独有的意义

жёлтый除了指颜色“жёлтый цвет”以外,还有悲伤、凄凉、病态、忧郁、发疯等含意。比如:精神病人治病的医院是特有的黄色建筑,故俄语称作“жёлтый дом”;还把一些无原则性的书刊称作“жёлтая пресса”。黄色对于俄罗斯人来说还表示情人、恋人、夫妻之间的感情发生变故、分手等。因此,黄色在不少俄罗斯人的心目中是“背叛、不忠实”的象征。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人不送黄颜色花的原因。

(三)黑色

汉文化独有的意义

黑色在中国古代象征着尊严、刚毅、严正、深沉、神秘等褒义。在夏代和秦代人们崇尚黑色为正色,夏、秦两代的公卿大夫的官服、礼服都是黑色的;又因黑色和铁相似,所以黑色往往象征铁面无私,如包拯,李逵等历史人物的舞台形象都是黑色脸谱。

俄文化独有的意义

俄罗斯人不喜欢黑色,人们把“чёрный”一词引申为“忧郁、黑暗、艰难、凶恶、不怀好意、居心叵测”等意思。如:“чёрные мысли”(忧郁的思想);“чёрные дни”(艰难的日子)“чёрные стороны жизни”;(生活的黑暗面);“чёрные страницы истории”(历史上黑暗的几页);“чёрный год”(凶年); “чёрная душа”(黑心肠)。俄罗斯人认为出门遇见黑狗、黑猫或是穿黑色袈裟的僧人,都是不吉祥之兆,所以就出现了“чёрная кошка пробежала”(黑猫跑过,即“不祥之兆”之意)这样的词语。我们从以上的例证可以看到,在俄罗斯传统文化中黑色往往具有负面的象征意义,体现为对邪恶、黑暗、低下的事物的指认。

(四)白色

汉文化独有的意义

白色是中国人忌讳的颜色,汉民族对白色常常产生不愉快的联想,这种联想产生的历史原因有不同的说法,有一种观念认为这是古人把白色和翻卷冲天的大浪联系到了一起。残酷的水害掀起的是白色的巨浪,给人带来的也是巨大的灾难。中国历史大约从汉朝开始到唐朝,普通平民只能穿白色的衣服,因为在当时白色是低贱的象征。白色也象征死亡,“办白事”即是办丧事。因此说在汉语中白色的反面意义是比较多的。

俄文化独有的意义

俄语里белый除表示白色外,在最初的时候还常常可以理解为 “空的”、“透明的”等,如белые пятна 即 пустые места(空地); белые ночи即светлые ночи(白夜)。也可以表示нерациональный(不合理的,不合常规的),如белая ворона(与众不同的人物),белые стихи(不押韵的诗歌)。

二、成因分析

(一)与历史背景有关

使用俄汉两种语言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历史背景的民族又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表现在语言上或色彩上显然有许多差别。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对中国人有特殊意义的颜色莫过于黄色。《说文解字》中说:“黄,地之色也”;朱熹也曾说“黄,中央土之正色。”因此,中国人以黄色为尊,并以自己独特的黄皮肤而自豪。同时,黄色也象征着身份、地位、权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把很多名称都与“黄”连在了一起。如人们都称“五一”,“十一”为“黄金周”,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各国文化的交流,黄色又带上了明显的贬义色彩。如“黄色电影”、“黄色书刊”等。再拿红色来说,由于在战争年代,有大量的革命战士牺牲,中国人民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崇敬要求小学生佩戴“红领巾”来作为怀念;我们的国旗是红色;我们的军人叫“红军”等,这都与中国的历史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二)与文化传统有关

在中国,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对红色情有独钟。红色象征着喜庆、吉祥,因此,在春节,人们要贴红对联,挂红灯笼;在婚礼上,新娘要准备一套红色礼服,新郎新娘要戴红色胸花,家里要贴红双喜等。另外,劳模在受到颁奖时要戴红花;公司剪彩时也要用红色的布条。这些都是中国的文化传统赋予红色的积极意义。在俄罗斯,红色也有喜庆之义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战争”,“流血”等意义。因此,俄罗斯人大多不太喜欢红色。

(三)与宗教有关

在俄罗斯,人们大多信仰基督教,认为黄色是基督教的圣色.在中国乃至所有信仰佛教的国家都将黄色作为做神圣的颜色。在汉文化中人们往往也比较崇尚紫色,这与道教在中国的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传说函古关关令一日见紫气从东而来,知道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关令使他留下了《道德经》,于是“紫气”被后人视为祥瑞之气,“紫气东升”,“紫气缭绕”被视为吉兆。

(四)与思维方式有关

语言是表达思想和传递情感的最主要手段。由于各民族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在选择颜色词去观察事物或表达某一现象时就存在各自的倾向,各民族对不同的颜色词也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如:汉语中说的“红茶”,而俄语用“чёрный”(黑色的的)来表示。原来俄罗斯人是针对茶叶的颜色而言,称其为“黑”,而中国人是针对茶水的颜色而言,称其为“红”。这就是由于两民族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而形成的颜色词含义的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不仅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能反映文化。通过以上对颜色词在俄汉两种语言中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颜色词的使用在俄汉两种文化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且,颜色词的使用不仅限于词本身的意义,往往包含有更深的隐含意义,甚至在有时候还和政权的更迭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观点上的变化有密切的联系,这与各种文化的差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掌握颜色词时一定要与各民族文化联系起来,准确地理解语言的不同文化内涵,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中俄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参考文献:

[1]柏英.趣谈红色[j].俄语学习,2004.6:56-58.[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3]谭林.俄语语言国情学[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4]王英佳.俄罗斯社会与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5]武锐.俄汉颜色词文化伴随意义对比初探[m].俄语学习,2000,4:45-46.作者简介:

叶智慧:(1983-),女,新疆工程学院,助教,文学学士,攻读方向为俄语语言文学。

第五篇:地理环境对满族风俗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满族风俗的影响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满族是一个形成较晚但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以及对中华民族关系的发展做过重要贡献的民族。

1、满族的起源:满族是从我国古代北方古老民族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我国古代北方几千年来曾出现过许多少数民族。他们源远流长, 并随时随地变更名号, 主要有肃慎、扶余、东胡三大族系。他们是游牧民族, 都过着逐水草迁徙, 住穹庐, 吃肉饮酪, 衣革被裘的生活。其中的肃慎是满族的先世, 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满语支。从肃慎以后到满洲的这一系, 是古代东北地区的主体民族。在将近三千年的漫长历史年代中, 肃慎人的后裔以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洲等名称出现在不同朝代的史书上, 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从这个族系中曾一次一次地分化出先进的部分, 经过一个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先后与其他民族融和, 形成新的族系, 有的还建立了国家政权。肃慎人是我国东北地区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居民之一。约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 他们生活在长白山以北, 东临大海及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的广大地区, 其中心区域为牡丹江中游。满族的形成是在明代女真诸部长期经济、文化、血缘、地缘的交流,多次的军事兼并和政治联合以及与其他民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与其他民族形成的过程类似,满族的形成也是经历了从部落、部落联盟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共同族源、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生活习俗,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即民族这一历史过程。

2、满族的节日:满族的重要节日与汉族差不多,春节、元宵节、二月

二、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是,满族还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如:

一、添仓节

农历正月二十五日,是日煮一盆粘高梁米饭上插用高粱秸扎的“马”或“犁丈”放入粮仓内,后来简化为用高梁秸扎成的“犁丈”直接插在粮仓上,以祈丰年。(这可以看出满族当地的地理环境适合高粱的生长)

二、太阳日(满族人称太阳为“日头”)(农历二月初一)

三、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

四、结缘日(农历四月初八)

五、民俗节(农历四月初八日之后的第一个周六)

六、虫王节(农历六月初六)

七、马王节

农历六月二十三日。满族祖先狩猎征战,多靠骑马射箭。就是出门远行也多骑马,故多敬重马王。供马王爷时,用烧羊肉一方、鲤鱼一尾、雄鸡一只、还有白酒,行三叩首礼。供后全家饱餐一顿。(十七世纪前,满族聚居在东北边疆时,由于长期居住在山林地区,狩猎活动使他们精于骑射,一直到现在,满族还是厉害的骑射高手)

八、颁金节

农历十月十三日。公元 1635 年农历十月十三日,清太宗皇太极在沈阳发布一道谕旨,就是用“满洲”这个新族名代替“诸申(女真)”的旧族名,所以,人们便将这一天视为满族族称的诞生日。而“颁金”一词是满语音译,为诞生、出生之意。满族人愿意接受它是因为这两个汉字有吉祥尊贵之意。因此约定俗成,各地满族同胞就都称这一盛大节日为“颁金节”。

九、走百病

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满族生活的环境很严峻,天气很冷,河面容易结很厚的冰)

十、大祭

十一、药香节

2、长白山与满族的狩猎习俗

满族的狩猎习俗是该民族最为古老的传统习俗,“楉矢石砮”便是这种习俗和文化的真实反映, 后来的“以弧矢定天下”及以“清语骑射”为核心的民族文化, 无不与满族的狩猎习俗密切相关。可以说,满族的狩猎习俗是他们最为重要、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特征和民族性格的风俗;这种习俗的产生与形成与他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 长白山地区特殊的条件环境促成了满族狩猎习俗的形成, 也因此形成了满族对长白山的依附关系和对它的崇敬或热爱。

一、长白山与满族的围猎传统 满族的围猎历史非常独特而悠久,《大金国志》载曰:“金都会宁, 四时皆猎, 燕都城外皆民田, 三时无地可猎。候冬月则出, 出必逾月, 每猎则以随驾军密布四围, 名曰围场。”满族人直接延续和继承了女真人的骑射与狩猎传统。自满族崛起以来, 这种形式相同的大规模围猎经常举行。满族人狩猎往往讲究场地, 也就是地盘。八旗制度建立后, 围猎按旗进行, 每旗都有固定的围猎山地, 打围通常在本旗的猎山进行。而在八旗制度产生之前, 猎人之间则以进山的前后划定各自的地盘。每个猎队进山后, 一旦确定了自己的狩猎范围, 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树皮”, 这是在长白山茫茫的原始森林里, 专属于狩猎人留下的“幌子”。

二、满族的捕兽传统与方式

长白山地区野兽很多(虎、豹、猪、熊、獐、狐、鹿、兔、野鸡、雕羽等), 满族人捕猎的方式也形式多样, 如设陷阱、打木绊、箭射、网捕等。他们根据不同动物的习性和特点, 创造出了专门的捕猎方法,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狩猎习俗。在农历四五月或八月捕鹿, 捕公鹿叫“打红围”。捕猎方法有四种: 第一种为“驱赶法”,第二种为“引诱法”,第三种为“哨鹿法”,第四种为“套鹿法”。长白山地区虎甚多, 满族人猎虎时有三法: 其一是围捕,其二是架火枪于野杀之,其三是用狗猎虎。

尽管过去长白山区野兽众多, 并有“棒打狍子瓢舀鱼, 野鸡飞进饭锅里”的情况发生。但猎民们还是形成了严格的行规, 即有利于生态平衡、良性循环、可持续利用的行规, 故有“春不打母,因为雌性野兽要下崽儿;秋不打公, 因为雄性野兽秋天要配种, 传宗接代”等习俗, 既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繁衍和保护, 又使狩猎活动能一代代地传下去。为此猎人认为, 轻易杀生有罪。

下载从丧葬风俗看中原文化对边地的影响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丧葬风俗看中原文化对边地的影响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餐桌礼仪看中美文化的差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觉醒》与《欢乐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权思想之比较 2 Women’s Image in Pygmalion 3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分析 4......

    从万圣节看中国中元节文化特色(百度)

    从西方万圣节看中国中元节的文化特色 摘要:宗教性、宗法性、神圣性是中元节的基本文化特色。中国中元节与道教的“地官”信仰、本土化佛教的盂兰盆会等节日及信仰有着直接关......

    从电视广告看中美文化及思维方式差异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对维多利亚时代的批判 2 影......

    跨文化交际论文从戏剧文化看中西方差异

    从戏剧文化看中西方差异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姓名 学号 【摘要】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中国戏剧是话剧、割据、秧歌具、以及京剧、越剧、......

    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知识回顾】 考点 文化与社会①文化的内涵:是相对于 经济、政治 而言的 人类 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 意识......

    文化对金融的影响

    文化对金融的影响 ——新文化重构新金融 文化与金融: 价值重塑与新金融之“道” ●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和社会意识的潮流,属于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它有一种极为强大的力量,可......

    文化对人的影响

    2.2文化塑造人生(教案)[原创] 《文化生活》精彩教案 2007-08-29 14:14:21| 分类: 文化生活教案 | 标签:必修3 文化塑造人生 教案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作者:林锦礼 来源:林老......

    关中的丧葬文化有哪些影响(样例5)

    关中的丧葬文化有哪些影响 本文来源:祭奠网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关中是炎黄始祖的发祥地,丧葬文化悠久而厚实。丧葬属于古代“五礼”中的“凶礼”,长期以来,人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