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论文-浅谈两岸系新形势

时间:2019-05-15 09:1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特论文-浅谈两岸系新形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特论文-浅谈两岸系新形势》。

第一篇:中特论文-浅谈两岸系新形势

浅谈两岸关系新形势

摘要: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但不可否认台湾始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两岸同胞共同的的努力,两岸关系逐渐走向光明。但要实现两岸完全统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面对不断改变的新形势,我们要高瞻远瞩,合理应对才能力保两岸和谐发展。从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顺应历史潮流和国内外发展趋势,从国家利益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指导思想之下,一直推进两岸关系向前迈进。中共十八大召开以后,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的理念,这是两岸共同的梦想,年集中阐述了两岸统一的历史必然性[1]。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国际关系日益复杂,两岸关系不断产生新的矛盾,新的变化以及良好的发展势头,所以认清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对完成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关键词:两岸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八大习马会

1.两岸关系的历史发展阶段及背景分析

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人,顺应历史潮流,响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提出解决与港澳关系的新思维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策,这为后来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方向。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共产党重新审视国内外形势,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两岸关系出现新的发展机遇,党和领导人以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制定各种对台政策,1979年1月1日,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开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它标志着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向发生实质的改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维成为主要的风向标[2]。1981年9月30日,著名的“叶九条”将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思维”向世人公布,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核心思路和具体的内容。但是“新思维”并未得到台湾当局的广泛认同,并以各种借口进行阻挠。1982年1月,邓小平对一外国友人说“‘九条方针’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两种制度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他们和大陆的制度可以独立存在,只要不相互搞破坏 [3]这反映了当时想要快速实现祖国统一的时机并不成熟,但中共中央根据实际形势做出了最好的判断和努力。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共新的领导集体,不断进行探索,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在对香港和澳门成功实现一国两制的基础之上,提出对台湾继续实现“一国两制”的构想,将实现国家统一的重心转移到台湾问题上来,并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及时调整对台的政策方针,坚决反对台独势力,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中台两方领导人进行多次会谈,两次“汪辜会谈”促进了两岸领导人交流,但是由于水扁和李登辉等台湾当局领导人推行“台独”政策,呼吁台湾独立,对两岸关系的发展造成巨大障碍,但是中共领导人并不因为台独分裂势力猖獗而放弃,顺应新的发展形势及时创造两岸交流的新机遇。2005年后,湾当局领导人连战、宋楚瑜、郁慕明等陆续到大陆访问,两岸高级领导人进行会面与交流。2008年,大陆与台湾重申“九二共识”,开放了两岸交流。与上世纪两岸比较保守的交流相比,新世纪两岸的交流更加频繁与密切,领域更加广阔。到目前,台湾成为大陆最重要的对外贸易伙伴之一,对外中转枢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来看,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和平发展道路已经逐步向前迈进。

2.“习马会”对两岸关系发展的作用

两岸关系走向起决定因素的还是两岸人民的民意走向,对于两岸关系的看法,在台湾民众内部一直存在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声音是主张台湾和大陆讲和,一种声音是主张台湾和大陆继续争斗,在“习马会”结束以后,争斗的声音被深度的压制了,“和”的声音在民众心里日益高涨,所以在这次两岸领导人会面之后,台湾民众的民意走势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从2008年以来,两岸交流日新月异,岛内主“和”的声音一直压过主“斗”的声音,但是随后国民党输掉“九合一”选举,主“和”的声音进一步被压制了。然而“习马会”却像是一剂强心剂,开启政治对话的新篇,主“和”的声音再一次亮起来。在本次会议上两方对坚持“九二共识”、和平处理争端、继续扩大两岸交流、加强两岸合作等达成一致,充分反映了两方领导人的友好意愿以及广大民众的心声。本次习马会议为翻开了两岸关系新的篇章:它为两岸的交流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增加了更多促进两岸和谐的可能性;本次会议反映了两岸共同的政治基础即体现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再次确认,有利于两岸共同和平发展。其次,两岸交流领域更加广泛,交流深度更加加强,能够互利共赢。再者,本次会议也向其他国家表明中国态度和中国的实力,中国致力于实现国家统一,也有能力完成这个使命。

3.对两岸关系发展形势与评估

最近几年以来,两岸政治关系逐渐明确,马英九表示“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先经后政”的态度逐渐淡化,通过本次“习马会”的成功进行,将预示两岸关系的进一步缓和。这种逐渐缓和的政治关系再次确立,使“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胜过了分裂大陆和台湾的分裂原则,由于这种关系的确立使得接下来两岸关系的的发展方向和最终结果也会不同。虽然台湾当局的民进党一贯支持“两边独治”,想要改变两岸统一的立足点,但这是全体大陆同胞坚决不能容忍也不会同意的,台湾两党在台湾政局之中的作用将决定两岸关系的进展情况。在现在情况来看,马英九对“一个中国原则”表示坚持,又提出“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让想要统一的广大民众看到了希望,也激发了中共领导人想要进一步拉拢两岸关系的信心。“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已经过去“特殊关系”,处理这种关系没必要提到国际的层面上,能够减少其他外部因素的干扰和其它怀有政治目的国家的干预。马英九表明如此态度能够将直接转变两岸的政治策略,直接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政局的态度从坚持“先经后政”到“没有只经不改”,大陆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政策调整和努力,一贯坚持“先易后难,先经后政,逐渐向前发展”的原则,使两岸关系进一步向前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以马英九代表的台湾当局能够改变这样的态度,对一些政治的议题能够做出回应,表明以后大陆和台湾进行政治上的交流还是很光明的。

“习马会”的态度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两岸领导人能够直接会面交谈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上的大事件,它引起了广泛的政治话题讨论。在这次历史性的会晤事件的背后实际上能够反映台湾政治的社会条件的改变。在此之前,大陆领导人做出过很多的努力,但都没能实现两岸高级领导人的直接对话,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时机不够成熟,那么马英九为何转变那样的态度?究其原因,一是大陆方面的积极努力和最近几年两岸高层领导的良性互动,使得马英九只能顺着发展的潮流,积极改变;另一方面也与台湾内部政党之间的斗争有关,马英九在执政期间,两派党之间意见不同,困难重重,他继续改变这种现状,打破原有的僵局,寻找更大的发挥空间。在这种形势下,两岸关系的发展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4.两岸关系与和平发展

中国政府致力于走和平发展道路,两岸关系是实现和平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涉及面非常广泛,不能概而论之,这需要回答什么是“和平发展”,什么是“两岸关系”,无论是从领土与主权,经济与文化,社会发展与意识形态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达到一个可以被广泛认可的标准。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在国际事务中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行事。国与国之间互不干涉内政,不做损人利己之事。因此,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里,我国不允许外国对台湾问题说三道四[4]。通过六十多年的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来看,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必经之路,它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灌输其中,它是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海峡两岸和平发展能够促进两岸的经济发展,维持两岸的政治稳定,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文化繁荣。恩格斯说:“所有社会动荡和各种政治变革的根本原因,它的根源不在人们的脑子里,也不在人们认识社会,追求正义的认识过程,而是物质领域的经济方式决定了它们”[5] 所以,我们在研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涵时,不能过于注重两岸政治层面的问题,两岸政治上存在巨大分歧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两岸的经济基础存在巨大的差异,因为根据马克思思想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尤其是政治上层建筑。不同阶段两岸领导人以及不同党派的意见和主张都会有所不同,是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保护各自的利益。所以要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首先要从经济交流入手,政治上加强合作,其它领域共同推进发展。海峡两岸的人民和政府需要反思过去多年的经验教训,才能够包容互鉴,向前发展。现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之下,加强两岸更亲密交流,成为一家人,让人们的意识行为达到统一,价值观念间隙缩小,文化达到互融,共同建造和谐中国。

5.两岸关系总结与展望

对以后两岸关系发展的落脚点必须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总结多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始终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势力,坚持两岸和谐商谈,促进两岸多领域交流,以造福两岸人民为根本。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基于对两岸关系发展规律的客观把握和现实的科学判断而作出的这一重要论断“将两岸和平发展提升到全局性的地位”[6]自从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不断推进,交流合作深入化,人民能感受到由此带来的福祉,虽然民进党总是持消极的态度,顽固坚持“一边一国”,阻挠两岸关系发展,但是这种消极的态度在新的形势下已经跌入谷底,“习马会”就是对此最有力的反击,也有利于激发两岸同胞携手合作,同心协力,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情。所以,根据现在两岸关系经常来看,未来几年两岸关系有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当代中国史研究》,2015,第1期:30-38.[2]告台湾同胞书[N].人民日报,1979-1-1.[3]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10月第 2 版.[4]栾雪飞 国共两党与海峡两岸关系的研究[博士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5.5.[5]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 年1 月-3 月上半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第307 页。[6]孙亚夫: 《在两岸关系发展之新情势与展望研讨会上的致辞》,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http: / /www.xiexiebang.com /newsb /201302 /t20130201_ 3736417.htm,2014 年9 月5 日检索

第二篇:中特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21212202—张萍—建筑与土木工程

由择校现象想到的民生问题中 的教育公平问题

摘要:本文由作者家乡小升初择校的混乱现象,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乡教学资源分布不平衡。从而引出教育不公平的问题,阐述了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我国教育不公平问题中除教学资源分配失衡外的更多具体表现。最后就教育公平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途径和努力方向。关键词:教育资源教育不公平教育腐败

一、问题的引入

1.1家乡初中择校现象

每年秋天开学前,总有一大批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而绞尽脑汁,不惜交纳高昂的择校费、赞助费[1]。

在我的家乡,这一现象在小升初的学生中尤为常见。在我们县里,县城的两三所初中教育质量很高,每年中考时,这几所学校的考生占了进入县里最好的重点高中人数的绝大部分。个别年限里,中考前两百名的学生中,会有180多名出自这几所学校,而乡下十几二十所学校的总和却不到20位。如此悬殊的差距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想要进入这些“重点初中”。前几年,成绩足够好,并交纳一定的择校费,或者“有关系”,乡下的学生便可进城念书。近几年,“划片区”择校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强,一窝蜂涌向城里学校的现象有所遏制,但并未完全消失。现在,仍有一部分学生凭借“靠硬的关系”,好成绩,赞助费进入这些不是自己学校片区的“好初中”。部分没关系的家长甚至倾尽全力,在这些学校附近买房以便替孩子转户口,择好校。

1.2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

这样的现象在全国应该不是个别的,在很多大城市或许更为普遍严重。本来初中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正常的应该是按片区入校。但是就由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教育质量的悬殊差距,导致了初中择校的这种混乱不公的现象。

究其原因,我认为这可以概括为“好初中的良性循环”和“差初中的恶性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21212202—张萍—建筑与土木工程

环”。本来,城里的学校就因为政府教育经费投入,教学的各种硬件设施都优于乡下学校,再加上上述跨片区择校生的赞助,硬件上的差距更为悬殊。至于软件方面,由于城里中学的待遇优于乡下中学,也因为生活、交通等各方面的便利以及学校名气,好的师资力量基本集中于城里的学校。较于城里的学校,乡下初中的老师普遍学历较低,老龄化,方言教学严重。生源方面,好成绩学生的家长们更是忧于自己的孩子在乡下中学的教师水平、同学风气、学习氛围等,想尽办法为孩子转校。如此一来,好的硬件设施在城里,好的老师在城里,好的学生在城里,城里的学校自然是升学率好,升学率一好又导致好老师,好学生更多地往城里跑,便有了“好初中的良性循环”。而留在乡下中学的较差的生源,再加上落后的教学硬件、软件资源,只能进入“越来越遭人嫌弃”的恶性循环。

一个东部沿海的富饶县城的城乡教育资源分布尚且如此不公平,若论及东西部差距,大城市与贫困山区的差距,确是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担忧与重视。

1.3教育不公现象堪忧

教学资源分布的不平衡直接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教育政策中长期的“唯城市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导致了教育机会上的起点不公[2]。教学资源投入、教育质量的城乡差距,无疑是城市人以及“有能力”跨片区入校的学生与农村学生之间的极大不公平。而重点学校制度,则加剧了同一地区内基础教育领域内部资源的配置失衡。各地以推进培养少数“尖子”为目标的精英路线,使多数学生的利益受损,少数人得到了较好的教育,除高校外,这种人为的层层设置的重点学校,造成了一大批基础薄弱的上述轮及的“差校”、“垃圾学校”,违背了义务教育的性质和宗旨的。校分甲乙丙,人分三六九,这显然背离了基础教育“学校均衡化”的方针,公立学校间不应有巨大的差距[2]。

教育有通过促进社会流动和改变收入分配,进而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居于弱势的社会群体可以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教育不公将阻塞下层群体向上流动的通道,这种不公的首发作用,后果是可怕的,是一切社会不公的症结所在[2]。因此,说教育不公是当前社会的最大不公,是社会不公的集中体现毫不为过。

经过十几年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我们打破了传统体制下平均主义的沉闷,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突出,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但是社会不和谐音符也随之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21212202—张萍—建筑与土木工程

分配关系观念上的误区助长了收入上的“马太效应”,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导致了贫富悬殊呈难以控制的态势,阶级阶层关系调整失衡引发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开始固化。由于教育不公,现有失范的社会秩序被无形复制和放大,不公平的教育将大规模地再生产社会不公平,并在一定程度内加剧知识积累的能级作用向负面发挥作用。

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2.1教育是民生之基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如今,改善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关心的热点问题。

“分配是民生之源、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而教育是民生之基”,科学地强调了四大民生问题的地位与意义。

很多的学者都将教育摆在民生之首并提到民生之基的高度,是因为它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基石[3]:

一、教育是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国民不接受教育就难以立足社会,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直接决定着个人竞争力素质及发展机会;

二、教育是经济发展与国家强盛的基石,教育属于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只有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劳动者素质,人口大国才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而这是当代世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全球化背景下更是如此;

三、教育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它有教化的意思在里面,没有教育便没有教化,没有教化当然也就没有社会文明的进步,教育既是对人类社会既往文明成果的传承,也在直接推动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无论怎样强调教育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教育是民生之基,这个基石牢固了,国家的发展才能真正行驶在科学文明与可持续的健康轨道上。

2.2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到:“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21212202—张萍—建筑与土木工程

要基础。”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而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4],是公平价值观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伸,应该成为教育制度和政策的基本价值追求之一。

教育公平是指每一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主要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质量公平、教育结果公平。教育公平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如上所述,教育是民生之基,而教育公平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关注民生、解决民生、改善民生,不能仅仅理解为解决物质生活问题,而应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新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为宗旨,不断地全面解决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切人口,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教育公平是事关民生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列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第一条,并把教育公平列在优先发展教育的第一位。这就表明,教育公平先行,实现“学有所教”是破解民生问题的关键。

三、目前教育不公平的具体表现

教育不公平现象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第一部分提到的由于教育资源分布失衡带来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不公平只是其中较为凸显的一方面。目前教育不公平的具体表现,概括起来,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3.1教育投入不平衡

这就是上述的教育资源,包括教育硬件和软件,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各学校之间的分配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

国家每年有限的教育投资,绝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城市学校,尤其是其中的重点学校[4]。而重点学校又可以凭借自己的名气与资格吸引更多的优秀师资力量,优秀生源,以及向学生家长收取或向社会寻求赞助费,从而在教学资源上更明显占优势。而广大农村的学校,却是主要依靠农民自己的极其有限的收入来负担教育,尤其是西部及偏远地区,有限的教育经费根本不能保障基本的教学硬件设施,甚至是教师的工资都难以保证,优秀的师资力量等教学软实力更是与城市学校不可同日而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21212202—张萍—建筑与土木工程

3.2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

首先从地域上讲,城乡之间受教育机会差距大。从各种调查报告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城乡学历差距正逐渐拉大。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更是说明了城乡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其次从人群上讲,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教育的不公平严重并有加剧趋势。干部、知识分子和高收入家庭子女在享受教育和接受高等教育上占绝对优势;而弱势群体,如农民工子女入学难越来越成为社会问题。

3.3高校招生指标分配上的不公平

高等学府的大量招生指标,被经济发达、教育资源等府的大城市所占有。近几年来,也有政策上的倾斜,对于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在指标分配上得到了一些照顾。但是对于教育资源稀缺的人口大省,这一点小甜头显然是难以解决“高考生上大学难,上部属院校更难”的局面。所谓的“高考移民”,从出现到逐年增多,无疑正是这种招生指标分配不公平催生的的“怪胎”。

3.4教育领域的腐败加剧教育不公平

教育领域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方净土”,但是由于受到社会腐败行为的干扰,在我国教育资源相对短缺,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实际需要的今天,在教育领域部分引入市场机制,扩大学校自主权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制约和规范,导致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行为扭曲,部分教师心灵丑化,不择手段追求经济利益的腐败行为随之而来。这种腐败主要是通过“学权”交易、“学钱”交易来换取欠缺的教育资源,是对公平竞争的升学考试制度的破坏,是对教育公平产生的巨大冲击。[2]

社会民众本应大致公平享受的义务教育权利,却在一些地方很大程度上沦为家长之间权力和金钱的竞争。通过“特权”择校的“条子生”,通过花钱买分数的“缴费生”,已是普遍现象;保送制度、三好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加分等一些通行的制度也成为了产生腐败的温床[2]。

四、问题的解决

确保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这不仅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所系。我们要发挥好政府、民间力量和全体民众的和合之力,采取一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21212202—张萍—建筑与土木工程

效的“突破性”行动,实现教育公平的愿望。

4.1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平均分配教育资源

首先,要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经济和社会,加大教育投入是基本条件。通俗点说,只有总教育资源这块蛋糕足够大,才能足够分。

另外,在进行教育资源配置时,应更加注重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平衡,此乃治本之道,否则再多的投入,只能是助长教育不公。在目前城市教学资源明显占优势的情况下,应大力扶持农村学校的发展。具体的比如教育经费的投入,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应向农村学校倾斜,在给农村学校设定最低标准的同时,给城市学校设定最高标准,以便实现教育设施投入的真正转向;而对于师资力量等教学软实力,也应出台相应如强制性支教、或相应补贴等软硬政策,以鼓励促使优秀的师资力量流向农村,流向“普通学校”、“差校”,以便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尤其是全民义务教育的教育质量,而不是只关注重点地区、重点学校。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农村学校设施,提高其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和家长以及老师对本校的信心,改变一些农村学校“越办越差”的恶性循环现状。

4.2改革高考招生制度,促进地区升学公平性

目前高校招生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偏重大城市的招生名额分配制度。当前高校录取的计划分配指标严重不公,地域分配歧视严重。像北大、清华这样的高等精英学府,是全国人民的北大、清华,是倾全国教育资源鼎力培育长期发展而成的,不能因为座落在北京,就意味着在京考生拥有先天优势,就可以无可厚非地占到总招生人数的27%[2],而占据了很多优秀外地考生入学的空间。

4.3关注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

关注弱势群体受教育平等问题,不仅是要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教育投入,也要应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尤其是因农民工进城务工出现的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

因为大批农民的进城务工,部分农村教学资源开始出现闲置,城市教学资源趋于紧张,这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新问题[4]。所以,国家应对全国范围内的教育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保证各阶层尤其是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相对平等。

针对新形势新情况,应为进城农民工子女开辟绿色通道,解除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人为限制。既保证他们在居住地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也可以最大限度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21212202—张萍—建筑与土木工程

解决众多农村“留守儿童”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4]。政府在尽最大努力增加财政投人,为农民工子女在父母打工地进人公办学校读书做出更多努力的同时,还要制订更有效的政策,创造更好的环境,鼓励民间公益资金和教育资源进人农民工子女教育领域。

4.4强力遏制教育领域的腐败现象

教育领域本应该是社会的“一方净土”,教育领域的腐败现象令人痛心,是教育公平的一个劲敌。

遏制腐败,一方面是进行思想教育,以道德规范教育部门及学校的领导人和教师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应通过相应的制度和法律进行把关。在保证学校自主权的同时,依法处治目前普遍存有的的“学权”交易、“学钱”交易的腐败行为。对于保送制度、三好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加分制度等一些容易成为教育腐败温床的环节,要加强透明公开制度,加强上级监督,舆论监督等。彻底杜绝因教育腐败而加剧教育不公的现象。

五、小结

教育不公是最大的群体歧视和影响最深远的社会不公,最终会影响到社会的整体稳定和持续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都应正视教育不公问题,无论有什么客观原因,回避这个问题都是不负责任的。教育不公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在发展中解决,尽管通往教育公平的路还很长,但全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政府应该让所有的受教育者都有平等的发展机会。这是解决诸多问题的力量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21212202—张萍—建筑与土木工程

参考文献

[1] 叶琛.中国共产党民生理论与实践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2.[2] 石炜瑶.实现教育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26(12):6-9.[3]张力,沈士团等.教育是民生之基(专题座谈)[J].群言,2007,172(11):4-16.[4]翟粉荣.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28(3):64-66.

第三篇:中特论文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美丽中国

摘要:十八大提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美丽中国”的理念,备受关注。生态文明建设跟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节能发展紧密相连。本文简述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总体目标、怎么做以及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是共产党人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总体布局;执政理念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党的十八大首次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

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科学设计路径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应当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优先、环境优先、生态恢复为主,以环境承载力和主体功能区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人口和经济布局,控制资源消费总量,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高资源能源产出率,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报告,充分彰显我们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威望不断攀升、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行动,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人类生态环境保护积极不懈的努力有目共睹。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面对自然无所作为,而是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二、总体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应当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直观感觉是水变清、地变绿、天变蓝;生态文化和价值观成为共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初步形成。一方面,我国不能到工业化完成后再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那样就会失去先进理念引导发展的意义;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也不宜过分超前,需把握一个合适的“度”。总的来看,2010年至2030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既要推动经济的生态转型,又要减少转型过程中出现新的生态环境问题;既要还清环境污染的历史遗留,实现部分环境指标与经济

增长的良性耦合,又要部分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在路径的选择上,我们要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改造传统的工业经济,寻求实现现代化的最有效路径和最小的时间成本和资源环境成本。用知识、信息和创新来替代一部分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从而走出一条高效率、低消耗、高产出、环境友好的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迫切需要推动发展理念由注重增长的数量和速度向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转变,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为主攻方向,努力完成现代化的生态转型,推动发展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能循环、高效率转变;推动消费模式由铺张浪费、比阔气、讲排场向适度消费、精打细算、回归本真转变。

三、怎么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上升到“五位一体”,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的境界[2]。十八大报告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3]。

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

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一部署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执政理念的不断完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人民群众新期盼所作出的战略部署。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已经到了不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行的阶段;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良好生态环境有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

对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我认为首先必须转变生产方式,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与此同时,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污染防治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此外,应转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改变一些传统的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改变奢侈消费、劣质消费等习惯。

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变化,执政党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尤其是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只有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才能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新的战略层面,必将推动全社会形成善待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丽中国。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伟大的祖国持续发展,永远树立于世界不败之林。

五、小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到“五位一体”,这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山要绿起来,民要富起来,家要美起来,国要强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共建“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11.8 [2]生态文明绘就美丽中国,江西日报,中国林业网,2013.3.19 [3]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今日武侯新闻网,2012.6-10.

第四篇:中特课程论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专题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现代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相关政策的分析,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建设的关键就在于搞好农村教育事业,以此来倡导人们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化建设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Rural topic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of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the analysis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challenges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faced and the relevant policies, put forward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of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ultures building a new countryside, the key to improving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lies improve rur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advocate for attention to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ulture.Keywords: socialism;new rural construction;cultural construction

引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出了新农村建设美好图景。要实现乡风文明,就必须要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探索。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涵义及重要意义

1.1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涵义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发扬农村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文化建设。

1.2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农村建设包括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各方面,文化建设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文化建设,就不可能搞好新农村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

1.2.1 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越发达,人们就越容易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掌握科学理论、生产技术和实际操作技能,促进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整个经济的向前发展。”农村文化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2.2 有利于实现农村“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温饱问题已解决,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还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但是解决了温饱问题不等于实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文化建设、民主管理搞不好,就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农村文化建设搞好了才能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1.2.3 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和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

提倡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创造作用是很有必要的。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就是要为农民提供尽可能多的受教育的机会,让农民不仅可以接受基础教育,而且还能接受职业教育、技能教育直至高等教育,新农村文化建设还有利于逐步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接受新的观念,让农民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观、竞争意识、法律意识等。无论是教育还是新的价值观、法律意识等都是作为一个现代农民所必备的素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新农村文化建设正是围绕着这一目标而大力兴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如图书馆、文化馆以及体育健身场等文化场所,按照自愿、健康、长效的原则,充分利用农闲、节假日广泛开展与农民生产和生活相贴近的各种文化活动,以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1.2.4 有利于改变农村文化落后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量大幅度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伴随着这些变化,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也不断提高,投入也不断增加,农村文化建设总体上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文化功底薄,由此导致的农村文化发展跟不上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文化发展跟不上农民群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问题日益明显。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对落后,不仅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与社会进步不相协调,而且还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就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创新的文化内容和形式,改变农村文化落后的状况,开创农村文化的新局面。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虽然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落后状态。主要表现如下:第一,作为传播知识,可供农民学习的图书馆、科技馆等场所在全国大多数农村中没有;而作为当今信息传播的主流工具,电视、网络等设施在农村尚未完全普及,尤其是网络设施在农村基本上没有,这些阻碍了农民学习和获取信息的渠道。第二,不少农村都没有可供农民业余时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公共文化场所,即使一些地方有,也因年久失修,无人管理变得破旧不堪,如昔日的农村电影院,现在却如同废屋。第三,农村缺乏可供农民在闲暇时参加体育健身的运动设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着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西部地区绝大部分地方的文化设施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以前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化设施,即使极少数地方有,也是处于极其简陋、残缺不全的落状态。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2.2 农村文化建设资金不足

文化费用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较低,并且大部分费用被用做了城市文化建设费用。城乡、东西部农村文化费用的差距较大。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用于农村文化经费投入得要多一点,而西部经济不发达及贫困地区,则经费投入很少,甚至没有。由于投资不足,一些文化设施也难以形成,即使有一些文化场所,也由于没有文化活动经费,使得公共文化设施难以得到正常使用。也正是由于投入的资金有限,使得农村难以留住或培养文化建设人才,难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与农村教育相关的事项也难以完成,所有这些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农村文化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

2.3 农村文化形式和内容单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供人们选择的文化活动在形式上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农村文化的落后,即使在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民对形式多样的文化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的情况下,大部分农村文化活动也只是限于打牌、逛乡场、看电视等极其单调、乏味的文化活动。这些单调、乏味的文化活动与农村经济发展已不相适应,已不能满足农民对文化的需求。

2.4 腐朽、落后的文化在部分农村仍然存在

当前农村存在的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尤其是贫困农村,封建迷信不但没有消除,反而还有抬头的迹象,看风水、占卦、算命等愚昧、落后的文化依旧存在。二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在农村还有一定的市场。三是“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风气。四是在部分农村铺张浪费严重,如大肆操办婚寿宴席、丧礼等。

2.5 农村文化建设的效果不理想

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新任务被党中央提出来,虽然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效果却不理想。具体表现如下: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比以前有所改变,但由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起点比较低,因此,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大部分地区只是兴建了最基本的文化场所,处于最低层次。二是许多农村地区文化体制尚未建立,即使有些地方有,但也因为种种原因并未运转起来或完善。三是新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在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开展得有声有色,但是在极少部分农村却尚未真正开展起来。

2.6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村文化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有多方面的,笔者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2.6.1 不少领导和群众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一些农村、乡镇领导错误的认为农村的发展是农村经济的发展,认为只要增加了农民收入,就是农村的发展,从而忽视了农村文化的建设,更没有认识到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先进的文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由于领导干部的认识不足,致使新农村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组织领导,也缺少了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但是长期以来,农民几乎都在为增收而努力,却忽视了文化建设,认为文化建设是无关紧要的,从而降低了农民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新农村文化建设失去了主体力量。2.6.2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发展仍然还比较落。首先,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使得农村财政收入减少,直接影响到投入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由于农村可提供的经费有限,致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难以兴建,文化工作难以开展。其次,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增收困难,使得农民只顾增收,无心于文化建设,极大地影响了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再次,由于农村经济不发达,造成领导干部长期以来一心只围绕农村经济发展而工作,农村领导干部认为农村的发展就是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农村文化工作。最后,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留在与城市相比相对贫穷的农村,而农村由于经费紧张等问题也难以培养文化人才。总之,农村经济的落后制约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开展和进程。

2.6.3 新农村文化建设缺乏有专长的文化建设人才

文化人才是任何时期农村文化建设所最缺乏的,它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难题之一,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工程的成败。当前,农村缺乏以下三种人才:一是农村文化专业人才,他们掌握一定的文化专业技能,能够主持或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二是农村文化管理人才。他们热爱文化事业,并具有一定的文化专长,在组织和领导方面有一定的天赋,能够单独组织和领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从而保证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三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人才,他们熟悉各项文化基础设施的性能、功效和规律,并能承担和完成建设任务。1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各地方政府必须在搞清楚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的同时,站在全局的角度,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

3.1 提高干部、群众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

各级地方政府应当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尤其是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经常参观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的地区,高度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自觉克服只注重经济建设而忽视文化建设的错误思想。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具体的工作范围内,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个人分工负责,建立文化管理体制,制定各种相关的政策、规章,使新农村文化建设能够在组织上、制度上有所保证,确保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为农民办的一件实事、好事,而不是一件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把为农民办实事放在首位。农民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参与性、积极性、激发其创造自己精神家园的热情。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民宣传党中央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方针,宣传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使干部、群众一条心,为新农村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3.2 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扶持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与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这一历史目标差距还很大,与农民当前对文化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农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中心,兴建乡村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场所,充分发挥这些场馆宣传科学知识、消除愚昧、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的作用;兴建各种可供农民闲暇时健身娱乐的娱乐健身场所,缓解农民的压力,满足农民的身心需求;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扶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文化设施;鼓励和支持农民自主开办各种文化产业,如书店、网吧等;办好农村黑板报、墙报、广播站等文化宣传阵地,以群众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法律法规,褒扬社会新风尚,针砭时弊;办好农村通信设备,使农民能够及时从广播、电视上了解到最新的信息。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把农村文化建设费用纳入整个财政预算中,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使财政资金更多的向农村地区倾斜。同时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城市支援农村的方针,把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建立和完善城市支援农村机制,支援农村文化建设。”

3.3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搞好农村教育是建设农村文化的基础和前提。解决农村教育问题,首先就要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制,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确保实现减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所有学杂费,增加对中学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经费投入,并加强对农村教育收费的监督和管理,杜绝乱收费现象。其次,建立、健全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的制度,确保农村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政府要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开展各种捐资助学活动,继续实施“希望工程“等助学活动。再次,加强中小学改革,规范和提高农村办学。大力兴办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最后,要加强农村师资队伍的调整与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落实好国家关于农村教师的各项政策,使农村教育在师资上得到充分的保证。随着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民的素质也将会有很大的提高,他们会以丰富的知识和饱满的热情,为农村文化开创美好的明天。

3.4 加强对农村文化人才培养

农村文化建设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农村原有的文化队伍老化,加上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难以再培养和聚集文化人才。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各级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首先,高度重视农村文化人才,要千方百计吸引和培养农村文化人才,落实好农村文化工作人员的有关政策,在人事制度、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方面要尽可能的改善,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要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人员的相关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激励其在文化事业中不断创新。其次,艺术院校应当开设与此相关的专业,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培养大量的相关人才;再次,加强本地区对农村爱好文艺事业,具有一定的文艺天赋和愿意留在农村从事文化事业的人的培养,打造一支具有本土特色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 谭伟贤.农村社会工作概论[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65—195 [2] 杨涛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初探[J].社科新视野2003(20):13-16 [3] 杨晓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4):22 [4] 铁柱.加快和谐新农村文化建设[J].实践.2006(9):39-40 [5] 成建中.试析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着力点[J].领导理论与实践.2006(3):29-30 [6] 陈光军.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处理好四个关系[J].湖北宣传,2006(6):18 [7] 陈太福.论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和社会的全面发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4):76—80 [8] 陈文胜.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06(12)[9] 教育农民要建设农村先进文化[N].光明日报.2000年12月05日 [10] 民进福建省委员会.促进新农村文化全面发展[J].开放潮.2006,01-02期合刊

[11] 徐晓红.切实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J].党政论坛.2006(9):13-15

第五篇:毛中特论文

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现在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调查时间:2011年5.9-5.11 调查地点:河北工业大学 宿舍 教学楼 调查对象:河北工业大学学生 调查范围:河北工业大学 各院系 调查方式:问卷填写形式

小组成员:刘文静 刘晓宇 蒙艳红 王凌慧 王鹤

调查基本情况:此次调查的河北工业大学的各个学院的同学,男女比例相当,其中担任学生干部的有30%,我们调查问题针对当代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大学生责任意识也做了全面的问卷

调查结果:普遍的大学生都认为当代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可见大学中意识中有了解幷将改善的意识。大学生的人生目标是大多以赚钱孝敬父母为主,部分选择了建设国家。

对于社会上的公共道德,普遍学生都会选择乐于助人而对于当代的弄虚作假及盗版的情况大多数的同学不以为然,而普遍学生都表示在大学期间缺少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

调查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现状

首先应该肯定,当代大学生除了应当承担普通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之外,还由于其所受的高等教育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期待,而对社会负有更多的特殊责任。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及专业技能方面付出极大的努力,但也应该清楚的看到,当前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着非常令人担忧的责任感淡化甚至缺失倾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自我责任感迷惘

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个体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具有责任感的前提。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三无”现象——“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有些大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情绪冷漠空虚,对一切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毫无意义。这部分“三无”学生,在行为上无所适从,在心理上失落无助,无法积极承担所必需承担的责任。表现出人生没有奋斗的方向,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没有可信任的朋友,没有生命的终极解释,自我责任感迷惘。这一切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生命质量的感受下降,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落感、空虚感、孤独感,严重的就会出现行为失范,甚至是人格分裂和精神的绝望。

(二)对他人责任感淡漠

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往往容易出现夸大人际冲突的倾向,忽视或排斥他人的存在,甚至有的出现“极端功利化”的趋势,只知道关心自己的命运,重视个人的前途,而缺乏对他人的责任感。大学生这种过度关注自我甚至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必然遭到社会的否

定和排斥,从而使个人陷入孤立、孤独的境地。

(三)对家庭责任感减弱

“爱幼”是中国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但这却造就了部分学生对父母、亲人的付出习以为常甚至漠然视之,对家庭的责任感减弱,只知道一味索取而没有考虑回报。

二、大学生责任感淡漠甚至缺失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这是部分大学生责任感淡化乃至缺乏的内在原因。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出生在改革开放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直接目标就是考大学,至于考上大学后要干什么并不十分明确。所以上了大学后,对这些没有很好地适应心理转变、没有明确进入社会角色的大学生来说,责任感常常只能是外在的东西。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与自身进入角色缓慢有很大关系。

(二)家庭原因

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居多,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导致自私自利,个性强。独生子女的优越性使得他们对自己过分关注,经常考虑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而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为家庭、为社会做些什么,权利意识强,而义务感、责任感差,经不起些许挫折。

(三)学校原因

目前的教育体系中,缺乏明确而具体的责任感教育体系。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有很多方面不利于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在灌输式教育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学生被动接受的多,主动接受的少,使得社会主体意识无法在教育中得到加强。在教学上,受“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以及高校课程设置与社会联系相对模糊,使得学生把学习和考试当成了目的,无法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从而培养主人翁精神,增强责任感。

(四)社会原因

这是部分大学生责任感淡化甚至缺乏的重要外在原因。当前社会正

处于激烈动荡的转型期,诸如世风日下、权钱交易、分配不公、假冒伪劣、人际关系扭曲等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正在商品经济大潮中不断暴露。对此,由于对社会现实缺乏深入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能力,大学生的认识往往较片面,容易走极端。有的人因为惰性太强而跟不上形势,有的人因为缺乏竞争而被淘汰,等等。于是转型社会中的“不适应者”在急剧的社会变迁面前,就感到突然失去了理想支柱和干劲,因而表现出一种对什么都“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消极倾向;有的人却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找到了理论依据,出现了关心自我,追求实惠,只要权利,不尽义务的“极端功利化”倾向。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甚至缺失与转型社会的剧烈冲击有很大关系。

三、培养构建大学生责任感的措施

(一)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坚持正确价值的导向

责任感说到底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首先,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决定着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才能形成产生责任感的精神支柱和履行责任感的强大动力;其次,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正确价值的导向。

(二)加强民族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流的民族必须有一流的文化素质底蕴,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源远流长,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高校应当营造一种文明、高层次的文化氛围,加强民族意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撑起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支柱。

(三)加强道德情感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

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能起到调节作用,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大学生责任感。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深刻了解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古老优秀的民则传统和美德。其次,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育他们任何时候都应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才能主动关心身边的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

(四)充分利用高校资源的教育潜力,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充分发挥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首先,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教师在承担各种责任方面率先垂范,就会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教育应采取启发分析式,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重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能真正主动地承担起各种责任。

(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

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了解民生,了解国情、锻炼毅力、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广阔舞台,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产生和深化对应承担责任的认识。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性转变,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现象、社会职责的了解,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本质,牢固树立起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在实践中受教育,增强责任感。

(六)完善评价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实行素质教育

“大学的本质要求它自身不能只是作为职业训练场所而存在,还应该在培养具有较高道德水平的人方面发挥自己的责无旁贷的责任。”如果高校的教育只是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教给学生“做人”的本领和艺术,尤其是做一个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和对国家有责任感的人,那么这种教育可以说是失败的。

下载中特论文-浅谈两岸系新形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特论文-浅谈两岸系新形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中特论文

    班级:通信工程9班 姓名:张三 学号: 0513110101 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标题自拟) 摘要:(五号楷体)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提出和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核心......

    中特作业小论文

    民生问题之就业问题 摘要:民生问题是政府最关注、最敏感、最难解决的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就业问题是民生问题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我国现正经受着......

    中特结课论文

    浅议我国的农村环境保护问题 摘 要: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由于城乡的二元......

    中特论文 生态环境建设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摘要: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

    中特结课论文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各种问题也不断大量出现,恶劣的天气也越来越频繁,这些现象都极......

    毛中特论文题目

    2012-2013年第二学期期中小论文题目 第七章 一 调查家乡所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改革对策 二 调查家乡所在乡镇农村土地征占补偿机制改革状况 三 调查家乡县市企业......

    中特课程小论文

    浅谈诚信 “诚信”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书籍。“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尚书.枢言》)认为诚信是治理天下的关键。 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诚信的释义主要体现在......

    毛中特论文(共5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班级:岩土SJ1216 姓名: 刘寒宇 学号:201221601002 指导老师:谷春娟 我心目当中的社会主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