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民办学校德育管理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时间:2019-05-15 09:53: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高民办学校德育管理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高民办学校德育管理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第一篇:提高民办学校德育管理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提高民办学校德育管理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内容摘要】本课题研究报告,是针对民办学校生源的特殊性,联系本校当前德育管理的实际,从分析民办学校学生群体的特点及其原因入手,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民办学校学生观,在总结本校德育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德育管理方法,从多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了德育管理的实效性。最后总结了提高德育管理实效性的几点体会,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作为今后继续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民办学校

德育管理

实效性

德育为一切教育之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关键要注重德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所谓科学性,是指德育工作要讲究科学,上要符合党和国家的要求,下要针对学生特点,以便其达到应有的效果。这里的学生的特点,就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发展特征。所谓实效性,是指德育工作要讲究效果,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将无形的德育工作落实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上来,以便真正取得应有的效果,这是最终的归结点。只有坚持科学性,才能提高实效性。本课题的研究是针对民办学校学生群体的特点,通过德育管理实践的探索,研究提高民办学校德育管理实效性的途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目前,学校德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课题。当前世界面临的挑战是德育问题而不是新技术革命。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发展了,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富裕了,但年轻一代的道德水准却下降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十分重视,党中央曾经几次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文件,教育部先后颁发了有关中小学德育的纲要和实施意见。但是,中学生德育问题仍是各方面都关注的一个问题,德育工作的实效不够理想。从当前素质教育的现状来看,由于升学考试压力的影响,还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忽视德育工作;或者德育工作只是形式上的轰轰烈烈,实质上是有名无实,忽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注★

1、本课题为湖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06年度研究课题,2006年1月立项。

2、课题组长:余广寿

成员:杨来有

王美红

张 青

张宽林

执笔人:余广寿

为了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示和《中学德育大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要求我们坚持育人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扭转目前德育工作低效的局面,一方面需要我们提高认识,真正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另一方面要多出实招,多办实事,务求实效,切实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尽快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

安吉上墅私立高中是1984年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私立高中,二十余年来的成功发展是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但是,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现状依然是严峻的,需要创新破难,走出困境,关键在于学校自身要加强管理,内增实力。由于民办学校生源的特殊性,德育管理的难度较大,特别需要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通过探索和实践,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性。这一课题的研究,是实施我校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提高学校的德育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P59)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称,德育的全部内容应包括这五个部分既互相独立又互相依存的活动。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改变当前德育低效的现状,提高民办学校德育管理的实效性。围绕这一目标,我们以道德教育为主线对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

(一)分析民办学校学生群体的特点及其原因。

民办学校学生绝大多数的家庭经济背景较为雄厚,“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心切,但家庭文化氛围却较差,许多学生从小娇生惯养,缺乏严格的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学生群体出现了较强的自我为中心,个性极其鲜明,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团结协作减退;表现欲强,但组织纪律性不强,适应性差;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但自主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弱,依赖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首先,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思潮的流入,各种文化的融合,现代科技的进步给学生群体的多元思想提供了土壤。

其次,家庭教育的缺失。作为学生群体的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处于家庭金字塔的最上端,在家庭中占“霸主”地位,加之家庭生活中养成的散漫习气,必然产生与学校集体生活的矛盾。

第三,自我心理不健康。学生群体关注自我成长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他们标新立异,逆反心理较强,却不太愿意吸收他人的长处;他们强化自己的爱好而忽视基础知识的务实;他们极度自信却承受不住小小的挫折。

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只有根据学生群体的特点,对学生加以科学的管理和引导,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的德育目标。

(二)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民办学校学生观。

学生是德育的主体,是教育之本,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效能。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是民办学校教育对象的最大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走出误区,树立正确的民办学校学生观。首先,要正确评价他们。不能以分数高低作为评价和衡量学生素质好差的唯一标准,分数不太好的学生身上,有着不少优点和长处,有较强的接受能力,知识面比较宽乏;有强烈的自信心和表现欲等。其次,要真诚对待他们。要对学生充满爱,更要偏爱“后进生”,对特殊学生作特殊关怀,用爱心开启他们心灵的窗户,使他们重新点燃起希望的火把。再次,要耐心教育他们。教师要有敬业乐业、诲人不倦的职业道德和诱导启发、赏识激励的教育艺术,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学生重新确立自信,激发学习热情,逐渐由怕学、厌学、不想学转化为爱学、好学、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他们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教师要不怕反复,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促进学生成才。

(三)学习、践行陶行知“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

我校于去年12月被批准为“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陶行知德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为人与育人的宗旨之一。我校在学习和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把实践陶行知的这一教育名言作为本课题的德育目标,以期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品质。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我们在这一课题研究中,学习陶行知有关师爱的论述,感受他那对对孩子的一颗晶莹纯洁的爱心,是提高德育管理实效性的前提。

(四)总结德育管理经验,创新德育管理方法。

安吉上墅私立高中在德育管理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浓厚的基础。早在创办初期,就向中考落榜的初中毕业生敞开大门。针对民办学校生源状况的实际和升学竞争的实际,汤有祥校长就提出了“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办学宗旨,这与当时以升学为唯一目标的应试教育相比,破除了唯升学率观念,体现了“育人为本”的教育主张,是一种促进学生成才的素质教育。这一办学宗旨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创新,受到民进中央和新闻媒体的关注。

为了实施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探索一种促进学生成功发展的激励机制,上墅私立高中自1998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取消评选“三好学生”,全面改革学生评价模式。要求全校学生确立“学会做人、学会读书、学会办事、学会健身”的“四会”目标,努力做到“道德自尊、学习自强、纪律自管、生活自理”的“四自”要求,积极参与“校风监督员、宣传报道员、学习咨询员、志愿服务员”的“四员”活动,初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学生评价模式。同时,提出了“教育要使人人成功,不能培养失败者”的教育理念,实施旨在促使“人人成功”的成功教育,促进了学生的成功发展。班级、学校平时记载和表扬好人好事,把学生的点滴进步、细微提高都看作是成功的萌芽而给予肯定。运用各种激励机制,充分展示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从多角度全面评价学生,为学生的成功铺路。学期结束前,在自我鉴定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大多数学生被评为不同层级、不同方面的积极分子,并向家长寄发喜报,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增添了一份自信,促进了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上墅私立高中这一学生评价模式的改革,受到全国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和教育界的热忱关注,被称为引发教坛的“大地震”

。有的专家认为,过去“三好学生”的评选只让少数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忽略了对多数学生的激励,忽略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个性突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学生,可能与“三好学生”无缘,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上墅私立高中在广泛开展评选各类积极分子的基础上,实施学生德育考核量化评分制度,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开展道德实践周活动,使学校的德育管理和评价机制日趋完善,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得以提高。但是针对民办职业学校的生源实际,如何进一步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性,仍然是值得我们着力研究的一个课题,要求我们在总结德育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德育管理方法,提高德育管理实效。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一)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以改进实践为指向,属于应用性类型的研究课题.,具有直接实践的意义。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二)研究的途径

学校的德育管理不仅是政教处和班主任的职责,也是全校教职员工和各部门的重要工作。针对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研究,我们着重从政治课教学和其它学课教学、社团文化活动、班级管理、生活管理、学生的自主管理、家校沟通等几方面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形成科学、规范、文明有效的德育管理机制;针对民办学校的生源实际,侧重对后进学生的教育转化研究,总结对后进学生的教育经验,探索对后进学生的教育规律。课题组成员包括政治教师、团委书记、政教处教师、班主任、公寓管理教师,根据课题研究方案中的分工,分别进行实践和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效果

本课题作为学校的中心课题,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除课题组成员按分工研究外,还发动全校教职员工广泛参与,要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一)坚持育人为本,发动全员参与。

学校的德育管理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和谐教育为主线,建设和谐班级与和谐校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和谐发展。我校是一所以职业教育为主体的民办学校,要求全校教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树立“五个育人”理念,切实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性。

1、教书育人,提高师德修养。德育工作的关键在于教师,带动学生;重点在于落实,讲求实效。近年来,全校教师按照学校提出的“情系教育、心系学生、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的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为我校的德育管理和校风建设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效果。2006年8月29日,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学习会上强调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学期开学后,学校及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加强师德修养学习,要求按照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探索和改进德育工作,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通过学习,全校教师普遍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并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进行交流。

2、管理育人,养成文明习惯。道德教育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着力做好“文明”文章,让文明走进教室、走进寝室、走进餐厅,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养成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基本要求,学校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在德育管理上,加强制度建设,制订了《班主任班级管理责任制度》、《争创“良好班集体”竞赛活动考评细则》、《学生德育量化评分细节》、《公寓管理考核核制度》、《公寓管理量化细则》等各种规章制度,细化行为规范。政教处还专门制订了《学生形象教育实施意见》,在着装仪表上要求树立良好的学生形象,作为对班级量化评分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制定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切合实际,切实可行。原来学校规定不准带手机进校,多数家长不支持而难以实行,后来改为不准带手机进教学区,就能做到有令必行。各班还制订了《班规公约》,在学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上,针对班级实际,制订了班级的《八荣八耻》,促进了班风的明显好转。2005年10月,经市教育局来校进行考核验收后,学校被评为“湖州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

3、服务育人,提供优质服务。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培育学生成才,教师的责任在于服务。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增强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学校的德育、教学、行政、后勤等各部门的管理,都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方方面面,都要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在德育管理上,变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为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多为学生着想,对学生多加引导,积极指导,鼓励为主,表扬为主,批评也应出于关心爱护,让每一个学生在优质服务的关爱下成长、成才。由于全体教职员工提高了服务意识,视学生为“上帝”,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较高。

4、环境育人,创建文明校园。发挥校园环境的隐性德育功能,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成才,为学生健康成长增光添彩。学校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文明、人文、生态、健康的校园文化,重视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教室走廊上悬挂的著名科学家的肖像,教室里张贴的班规和标语,校园内整洁的环境、葱郁的树木、绿色的草坪、盛开的鲜花,校园中树立的名人名言、行为规范、校训校风等内容的告示牌,有一种摧人奋进的力量。学校重视发挥广播站、宣传窗的舆论导向作用,创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5、榜样育人,树立身边榜样。榜样教育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教育力量的活的源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要求教师言行一致,身体行,严于律已,作出示范,身教重于言传,成为学生第一个学习的榜样。及时搜集整理和宣传报道学生中的好人好事,为学生树立身边的学习榜样,从而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我校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一切为了学生成才,一切为了学生就业”

。为了给学生树立成才和就业的学习榜样,今年5月19日,我校举行了校友“成才之路”报告会,邀请校友回校报告他们的成才历程,一位是在日本留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蔡垚的父亲,另一位是从就业走向创业的夏轮海。他们都是我校日语专业毕业生,他们立志奋发成才的生动事迹,使全校学生深受榜样力量的感染。

(二)实施爱心教育,培育学生爱心。

爱是教育的前提,要求全校教师树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教育理念,关爱学生,以爱育人。同时要对学生实施爱心教育,培养学生爱的情感,要求学生敬爱父母,尊敬老师,关爱他人,奉献爱心,爱班爱校,爱护学校财物和校园花木,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让爱的熏陶伴随着学生成长。

实施爱心教育,首先要求学校和和教师关爱学生。近三年来,上墅私立高中为就读普高的361名贫困学生减免学费合计369万元。我校全体党员教师通过去年下半年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怀着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的真情,纷纷解囊捐款,建立了党支部爱心基金,把爱心献给那些更需要关爱的人,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使受助学生深受感动,表示要“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在学校和教师的带动下,学校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献爱心活动,实施扶贫助学计划,动员学生捐献节省下来的钱,设立“爱心助学基金”,资助校内和校外的贫困学生。近几年来,先后与本县昆铜乡小学8名贫困生和塘浦小学2名贫困生结对,2006年11月28日,学校团委组织班级和学生去本县杭垓镇中心小学与23名贫困学生举行“大手拉小手,爱心助贫困”结对活动。团委还组织参与西部扶贫活动,与甘肃省平凉市大番小学的10名贫困生结对子。有三名学生还个人与贫困学生结对,长达三年以上。上述事迹,都体现了上墅私立高中全体师生奉献爱心、资助贫困学生的道德风尚。一颗颗真诚的爱心温暖了贫困孩子的心,为他们点亮了走出困境的希望之灯,并伴随学生在爱的奉献中成长,促进学生在爱的激励中成才。

(三)丰富校园生活,提高人文素养。

教育不只是单一的上课、考试,教育要搞“五花八门”,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利于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品德,提高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去年以来,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学校组织学生观看《预防青少年犯罪》、《为了母亲的微笑》等录像片,邀请县人民法院法官来校作法制讲座;举行“塑造健全人格,创造美好人生”法制教育报告会,由两名青年劳教人员以身说法,使全校学生在思想上触动很深。为了激发学生自强不息、战胜挫折的信心和毅力,学校请了“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来校献艺演出,他们精湛的艺术才华和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使学生在艺术感染中深受教育。

为了实施“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特长,学校举行日语、英语的课本剧表演,校园歌曲演唱会,周末师生互动联欢会,足球、篮球、广播操等各种体育比赛。各学科在教师的指导下,组建和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广泛开展课外兴趣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充分展示每一位学生的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增强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

我校是一所全日寄宿制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来自全省和外省各地,学校实行大周休假制度,每隔10至15天才放假一次,更需要在生活上得到全校教职员工的热情关怀和周到服务,使远离家乡的孩子深感学校的温暖与欢乐。寝室是学生休息的重要场所,学校开展“寝室美化大奖赛”和“文明寝室”、“星级寝室”评比活动,使同学们走进寝室感到洁净、幽雅、文明、舒适,像自己家里一样温暖。家长来到学生寝室也非常满意,许多家长说: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学习,我们很放心。

(四)重视道德实践,感受自主体验。

学校开展学生道德实践周活动,充分发挥值周学生的文明监督岗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通过活动,强化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践行和文明习惯的养成,自觉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和服务意识,全校学生形成争做文明学生,争创文明班级,共创文明校园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校风的明显好转。

道德实践活动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求学生在家帮助父母做一件好事,体验当家理财;在校发扬弯腰精神(随手捡起校园过道上的垃圾),监督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寻找身边的文明榜样,每天节约零用钱,写一篇文明有感的文章;在社会上做一件助人为乐的好事,参加一次公益劳动,搞一次社会调查。要求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学校重视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感受道德体验。今年暑假,团委组织的“志愿小分队”在湖州市2006年大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被共青团湖州市委评为“优秀团队”。

(五)狠抓教育重点,转化后进学生。

面对我校的生源实际,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最头疼的莫过于“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把难题当课题,研究并转化“后进生”便成了最有价值的教育科研。

我校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要求班主任把转化教育后进学生生作为班级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是转变班风、学风的关键所在。学校重视对班主任的学习、培训,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提高班主任的教育水平。

2、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转化教育后进生不仅是班主任的职责,也是所有任课教师的共同责任。在我们民办学校,教育比教学的难度更大,要求教师正确处理教育与教学的关系,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在教育上化大力气。不少任课教师担任德育导师,与后进学生交朋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实行跟踪教育和心理导航。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对严重违反校纪学生的处分也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为了加强对少数严重违反校纪而受处分学生的教育管理,普高政教处制定了《对严重违反校纪学生进行跟踪教育的措施》,确定了八种严重违纪学生为跟踪教育的对象,提出了五种跟踪教育的方式,印发了《跟踪教育登记表》。对实施跟踪教育的学生每天全程的表现情况,由寝室监护人和任课教师逐项登记,并由班主任写出评价,找学生谈话,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学期以来,普高政教处还开展了对问题学生的“心理导航”活动,由班主任和政教处推荐确定对象,由学校领导、政教处教师和心理辅导教师分工作专题讲座,为他们指点迷津,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共鸣。

(六)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学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教育子女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倘若双方同频共振,同心合力,必能增强教育效果。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修养。我校在实施爱心教育中,要求学生从孝敬父母做起,开展孝敬教育与道德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做到六个“心”:常问好,有礼貌,让父母舒心;多做事,肯帮忙,让父母省心;走正道,求上进,让父母放心;勤学习,苦钻研,让父母开心;多沟通,有商量,让父母称心;遇矛盾,能宽容,让父母顺心。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因此,我校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寄发《学生孝敬父母与道德实践在家表现反馈表》,要求学生放假在家期间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社会公益事业的实事,表中列了十项具体行为要求,请家长逐项评价填写反馈意见,学生返校时带回交班主任,作为德育考核的一项内容。班主任还把学生的月考或期中考试成绩和在校表现填入表中。这一活动得到家长的普遍赞同和欢迎,有利于督促和改变孩子依赖、懒散的不良习惯,加强家校沟通,互相反馈在家和在校的表现,形成教育合力,增强教育效果。

五、提高德育管理实效性的几点体会

(一)加强师德修养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德育在学校内部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校教师共同参与,各部门密切配合。教育学生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爱师德之魂,教师只有热爱教育、关爱学生,才能尊重、理解学生,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性。那种对学生教育的粗暴行为,只能是伤害学生,根本谈不上教育效果。

(二)培育学生爱心是提高德育管理实效性的起点。

德育的核心在于“育”,是心与心的交流。德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德育的核心是人格的唤醒。因此,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性要以培育学生的爱心为起点,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入手,引导学生内化为道德行为。但要达到这一境界,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地探索和研究,是我校德育研究的努力方向。

(三)养成良好习惯是提高德育管理实效性的基础。

德育目标的制定必须尊重学生的天性,尊重学生内心发展的需要,遵循德育工作规律,从培养成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入手,守住做人的“人格长城”和道德底线,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既要有制度约束和舆论监督,更要依靠提高自觉性。从我校少数学生的行为表现来看,还有待于研究提高。

(四)转化后进学生是提高德育管理实效性的重点。

生源素质参差不齐,是民办学校教育对象的最大特点,也是教育的难点。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又是提高德育管理实效性的重点,教师必须要以爱心、诚心、耐心、恒心对待他们,才能提高教育转化的效果。把难题当课题,仍然是我校今后需要继续着力研究的一个课题。

(2006年12月25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2月26日)

2、《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2004年6月1日)

3、《中学德育大纲》(1995年2月27日国家教委颁发)

4、《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04年10月25日教育部印发)

5、《教育的智慧》(林崇德,开明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6、《中学德育的新探索》(贺优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

7、《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檀传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

8、《陶行知素质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邹尚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第二篇:加强学校德育研究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加强学校德育研究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大埔县洲瑞镇中心小学

房顺康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同时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

一、端正教育思想,把学校德育摆在首要位置

作为学校,其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升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做到领导重视,提高认识,着力进行德育系列的建设。如制定全面系统的具体德育目标,合理安排智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形成多种德育途径相结合的合力网络,优化德育环境,建设校园文化等。

二、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增强育人效益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主要渠道、最基本的途径。我们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就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几年来,我校牢牢抓住教学这一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教材教法的研讨,挖掘寓于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做到融德育与

智育为一体,形成教学特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提高认识,确立观念,完善德育工作机制。课堂教育具有全员性、全面性和全程性的特点,即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每个学生都是德育受益者,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都包含德育。如果没有各科教师的参与配合和明确的责任感,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就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抓师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观念是关键,强调学校全体教师人人都成为德育工作者,人人结合教学工作,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主渠道。同时,抓提高认识,注重网络建设,保证使课堂教学发挥德育功能并不断向规范化、科学化迈进。

2、立足教材,找准结合点,让德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学校要求各科任教师立足课本,掌握自身所任学科的特点,紧紧抓住学科优势,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结合教学内容,找准道德教育的切入点,结合学生实际,不失时机地渗透道德教育,使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3、深入教学领域,进行教学评价。领导随时深入各学科教学领域。对各学科的教学思想、政治方向、教学方法进行详细了解、监督、检查、指导。进行教学评价时,把每一堂课是否进行道德教育、是否达到德育目标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

三、贯穿《守则》、《规范》,立足养成教育

我校按照县教育局部署,从学校实际出发,认真制定实施计划,积极组织师生学习宣传《守则》、《规范》开展各项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主要做法如下:

1、成立实施领导小组,制定实施计划。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一位副校长专抓此项工作,确保《守则》、《规范》的贯彻落实,同时,还制定了学习贯彻执行新《守则》、《规范》的实施计划和每个月的具体工作安排,使贯彻新《守则》、《规范》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有时间安排、有专人分管抓,真正把执行《守则》、《规范》工作落实到行动上。

2、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一是出版学习宣传专栏和悬挂《守则》、《规范》;二是印发学生人手一份《守则》、《规范》,让学生带回给家长看,争取社会和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三是利用升旗礼、班会课、队活动课等时间组织学生学习、理解、背诵、强化记忆,做到人心人脑;四是各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五是组织红领巾小喇叭广播,通过多渠道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3、开展“行知杯”评比等活动。在掀起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知、行相结合。邀请法制副校长上民主法制课,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一是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教育,把整个培养过程分为讲解培养阶段和习惯形成阶段;

二是抓两头,促中间,开展“学雷锋、学英雄”“遵纪守法、尊师爱校”等主题教育;三是学校不定期检查各班落实《守则》、《规范》的情况;四是开展“行知杯”学习《守则》、《规范》评比活动和征文比赛等活动,学生人人参与,力争做一位执行《守则》、《规范》的好少年。

四、发展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社会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乃至对孩子的整个一生都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家庭是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现在大多数家庭子女少,独生子女家庭也越来越多。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协调一致,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有求必应,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过分溺爱子女,把孩子逼上了“家庭小皇帝”的宝座,甚至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学优品

第三篇:加强学校德育,提高德育实效性研究

加强学校德育,提高德育实效性研究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学校教育能否培养出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校德育的管理。为了提高德育的实际成效和结果,充分发挥德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整体功能,就必须加强对学校德育的研究。

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学校德育工作。

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把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当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

1.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十分重视的大问题,是我党的一贯主张。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鲜明标志,是我国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毛泽东同志指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邓小平同志也反复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还深刻、尖锐地指出了:“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少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大家都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开展工作。”纵观历史,充分体现了我党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远见卓识,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殷切期望之情。对此,我们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人才的基地,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使学生把思想政治觉悟与学术本领、红与专、德与才结合起来。

2.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党对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邓小平同志一直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他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各种腐朽落后、丑恶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在一定期限内将会继续散发着影响;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将会趁我国的改革开放之际,加紧思想灌输,同我们争夺青年一代,以实现其在中国‘和平演变’的愿望。”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使社会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给青少年学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甚至有少数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

针对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复杂的环境和新的形势,切实加强教育工作指导思想、明确目标要求势在必行。我们根据青少年学生发展和适应时代的需要,针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制定了《中学生学生守则》、《中学生学生行为规范》等制度,开展了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劳动态度和道德品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提高识别真善美的能力。实践研究证明:抓住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一中心,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了共同理想和信念,就能转化为积极向上的爱国热情。

二、端正教育思想,把学校德育摆在重要地位。

邓小平同志说:“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毛泽东同志也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思想政治工作能凝聚人心,调动人的积极性、自觉性和献身精神,能激发人的创造性、主动性。作为一个学校,其目的是培养

能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是育人的特殊地方,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地位,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升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我认为要使学校德育工作做出实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领导重视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保障。

任何一项工作,没有领导的重视和推进是难以做好的。领导特别是校长要重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着力进行德育系列的建设:如制定全面系统的具体德育目标,合理安排智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形成多种德育途径相结合的合力网络,优化德育环境,建设校园文化等。只有领导重视,才能保证多渠道、多方位的教育途径,才能创造出德育的实效。

2.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

教育是一项宏伟的育人系统工程,要教育出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的学生,除领导重视以外,还必须有政治素质高的教师。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揭示了教师对发展教育事业起着主导性的关键作用。全面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我们的做法是:⑴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把政治理论水平、育人效果、师德作为衡量教师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单一凭分数论高低。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价值观,把自己定位于做高尚的人,无私奉献的人。

3.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是提高学校德育的源泉。

教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随时地把握教育的时机,使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⑴寓德育于各科教育及活动之中,把德育目标和任务渗透到教学过程中。⑵把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载体,尽可能使每一个活动都能使学生心灵受到感动、震撼和启迪。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体验。⑶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校内的一草一木都成为教育的阵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熏陶,提高素质。只有教育思想正确,把学校德育摆在重要位置,才能把我们学校真正办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基地。

三、发挥主渠道作用,增强育人效应。

我们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就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对此,多年来,我校牢牢抓住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开展教材教法的研讨,挖掘寓于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做到融德育与智育为一体,形成教学特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体有以下认识:

1.提高认识,确立观念,完善德育工作机制。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育人工程,学生成长各个过程中所需要吸收的“精神复合营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来提供,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也是最丰富的教育,因为课堂教学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传递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多种多样的精神文明的内容。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具有最基础、最丰富的特征,伴随学生在校阶段的始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课堂教学是由各科教师来进行的,没有各科教师的参与配合和明确的责任感,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就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抓师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观念是关键,强调学校教职员工人人都成为德育工作者,人人结合教学工作,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主渠道。同时,抓提高认识,注重制度、网络建设,保证使课堂教学发挥德育功能并转向规范化、科学化,建立健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德育常规制度,做到定期检查、定期考核。

2.立足教材,找准结合点,让德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各学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对此要求各科任课教师立足课本,掌握自身所任学科的特点,紧紧抓住学科优势,将学科中可以发掘出的德育内涵寓于本学科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3.运用电教,研究教法,增强德育效果。

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进行直观形象的教育,如:结合教材内容播放一些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以及有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伟大成就等内容的录像等。电教手段的运用,向学生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又增强了爱国主义的热情,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四、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人的个性及其发展是社会环境的产物,社会环境因素构成一个人教育影响的全部源泉。”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一种社会基本群体,是组成社会的分子。古往今来,家庭不仅是其子女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

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过分溺爱子女,把孩子逼上了“家庭小皇帝”的“宝座”,甚至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所有这些现象,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在必行,我们要做如下工作:

1.知——让家长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事实上,家长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品学兼优,办事能力强,更希望他们出色成才。这些想法是与学校德育工作目标一致的,学校只要在教育活动中与家长们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就可以避免出现“双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异,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终收效甚微”的现象。为了让家长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了解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利用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介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与学生健康专长的密切关系。同时也使家长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使家长在思想上真正与学校取得共知,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同时还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通过学生与家长的交流,让家长把对子女的爱融入到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中。

2.助——请家长参与和协助学校的德育活动。在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调动家长们积极参与和协助的重要性,要正确地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巨大潜力。

第一,为适应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我校应采取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与家长共同做好学生德育工作。首先,请家长到校参加观摩活动,让家长们在观看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子女的优缺点,从而引起重视,增强育人的责任感。通过比较,家长们找到了差距,懂得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世界的竞争很激烈”和“山外有山”的道理,认识到必须教给孩子生存的本领、独立的能力。其次,教师与家长彼此之间的接触,有利于在教育方法上取得共识,形成合力。借活动机会交流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现,从中相互沟通,共同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教育的成功创造条件。

第二,通过家访活动,让学校德育走入家庭。学校发动教师定期进行家访活动,使学校的教育要求为学生家长所了解。有家长督促,学校检查,促进了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提高。同时充分发挥家长的特长,让学生在不同的家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开阔视野,锻炼能力。实践证明,这样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校成立了义务服务队为敬老院打扫卫生,为孤寡老人服务。学校开展了爱国奉献希望工程活动,发动师生为贫困灾区捐款捐物。

加强学校德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我们应竭尽全力,以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兴亡安危为己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正确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振奋学生为祖国、为四化而学习的刻苦精神,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第四篇:浅谈民办学校德育管理

浅谈民办学校德育管理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德形成发展规律和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民办学校应利用其自主办学的有利条件,探索一条有效加强德育的新路子,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根据我几年来在民办学校政教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谈一谈我对民办学校德育教育几方面的看法:

一、明确德育目标,抓好常规德育工作。

学校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本校实际,确定德育目标,让大目标具体化为小目标。对于中小学来说,目标要求贴近学生,易为学生接受。

德育要从常规教育抓起。常规教育关系到每个学生每天在校内外的日常行为规范,学校应以常规教育为切入口,建设规范化的教育秩序。首先要对国家推行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进一步细化,对学生课堂常规,升旗要求,着装就餐、礼仪等方面分门别类地制定规章制度,使学生知道自己每天该做什么,怎样去做,使班级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对学生的常规考核,可分三级进行:每天由值勤班按规定的几项常规内容对各班级进行分值考评,每天公布考评结果,每月根据考核评出当月的文明班级,此为一级考核。由大队干部组成的干部值勤制,重点检查值勤班工作情况,此为二级考核。三级考核为个人考核,由班级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每月评出文明学生。这三级考核的结果均作评选优秀班级,优秀学生,优秀干部的依据。从集体到个人的目标考核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突出了个体的发展变化,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原则,对建设良好的班风,校风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学校除了抓好每日的常规教育外,还应针对学校学生带有共性的特点确定主题,进行性对一年或几年的长期活动,分阶段实施,采用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开展,不断深化主题。使德育内容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根据家庭特点,开展有针对性教育。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长迫切希望他们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享受好的物质条件。不希望他们在生活上受半点委屈。上学送,放学接,使他们的世界变得很安全但很封闭,一些学生不懂得关心他人,不会和人交往,缺乏吃苦精神与毅力。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民办学校有必要开展合作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课堂上一个较难的问题,由几个同学共同协商解决。遇到简单的问题,同学之间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思路,要引导同学进行交流。组织同学们合作演课本剧,相互评议作文,进行小组预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锻炼辨别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和协调能力。

其次是在交往中合作。可以派品学兼优工作能力强的高年级同学,到各低年级友谊班中进行辅导。在辅导活动中,小辅导员逐渐摆正自己的位置,渐渐能以一个懂事的“大哥哥”或“大姐姐”的形象出现在低年级的小朋友面前。低年级的班级在小辅导员的带领下,会逐渐形成良好的班风。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小朋友,也会在“哥哥”“姐姐”的关心下,逐渐取得进步。

三、根据寄宿教育特点,抓好生活教育。

对寄宿制民办学校的学生,宿舍生活最能充分反映学生的行为习惯及个性特点。学生个性的弱点、行为的缺陷及思想上的总是容易在宿舍生活中暴露出来。另一方面学生良好的道德作风及行为习惯、组织纪律性又最容易从日常的生活中逐渐养成。所以,学校要把宿舍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阵地。

学校要有专门负责寄宿部的中层领导。要制定一整套寄宿管理制度,特别是做好三方沟通工作。

一是班主任。寄宿部学生没有家长每天督促学习,班主任要有代理家长的意见,要协调任课教师的作业布置,为学生补缺补差,与学生交心谈心,及时与寄宿部联系反馈。

二是寄宿部。寄宿部不仅要有良好的寄宿设施、合理的作息制度,负责的生活老师,还要配以优秀的教学和管理人员。在生活中教育学生,发现学生行为、学习和心理上的偏差,及时帮助学生。同时通过三方联系与家长和班主任沟通,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宿舍部的表现与需要。

三是家长。家长把学生放在学校寄宿,往往是因为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和工作任务的繁重。他们让孩子寄宿是不得已,往往有很多顾虑与愧疚。寄宿部要及时主动与家长联系,书面和口头反馈学生的情况,让家长放心。寄宿生活既要有纪律性,又要有一定自由度。所安排的活动,既要有学习,又要有娱乐,要让学生真正喜欢住校生活。

综上所述民办学校德育教育要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内涵发展教育。

第五篇:如何提高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如何提高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作者:马向南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9年第02期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要提高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将德育管理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同时,也要以教学为中心,在学科教育中积极渗透德育知识,再把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新型人才。为了确保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更富有实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工作

学校的德育队伍主要是班主任,德育队伍建设的好坏取决于班主任队伍的建设。那么班主任队伍应该如何建设呢?班主任的选拔。选拔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必须具备品德好、知识水平高、责任心强、年龄小、身体素质好的教师。定期对班主任进行培训。选拔好班主任后,要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学习《班主任工作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内容,扩大视野,提高管理水平。成绩优秀的班主任推荐参加省、市骨干班主任培训班;获得丰富的经验后,结合工作实际,在学校班主任经验交流上进行讲座,让学校所有的班主任都具备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及时对班主任进行考核、指导。班主任考核要注重事实和绩效,掌握标准和尺度。考核过程要科学合理,考核结果一定要公开,这样才能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学校要每月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后要与表扬、批评、奖励、惩罚等强化措施结合起来。对考核成绩差的班主任要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学习理论,学习先进班主任经验材料,结合实际进行有效指导。

二、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今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组织纪律的养成。每学期开学后要利用两周的时间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组织纪律。学习习惯的养成。利用早自习时间养成自学的习惯;利用午间读报时间养成朗读的习惯;利用课后时间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利用考试养成求真、求实、求知的习惯。3 安全意识的养成。每学期开学都要对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讲座,了解安全知识。注意交通安全,养成在马路上按交通规则通行的习惯;注意防水安全,养成不私自下河洗澡的习惯;注意放火安全,养成不玩火、不放火的习惯。

龙源期刊网 http://.cn卫生习惯的养成。每年在春、秋两季传染病易发季节,学校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传染病知识讲座。同时,利用卫生宣传板报使学生养成勤剪指甲、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的习惯;利用预防传染病宣传单使学生养成勤消毒、勤换新鲜空气的习惯。

三、提高家庭教育的辅助功能

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家庭教育能促进学校德育,要搞好学校德育必须有家庭教育的辅助。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辅助功能呢?学校德育对家庭教育的制约。学生从一生下来就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不少学生一上学就带来了很坏的习惯,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改造”工作,使家长了解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主动参与学校德育的意识,同教师接触的频率增加,对学校、班级的教育活动过问增多,到校听讲座的人数增多等等,从而使家庭教育向学校德育靠拢,家庭教育受到学校德育的制约。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的配合。家庭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与学校德育搞好配合。每位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希望老师多照顾一下自己的孩子;希望老师教育的手段方法与家长教育的手段方法一致;希望借助老师的力量教育好孩子;形成家长与老师共同教育孩子的合力,使家长能够虚心向老师请教,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主动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学校德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学校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地方,它主要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而学生除了在学校教育外,还要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所以学校德育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指导。学校首先要成立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对家长进行一至二次讲座,向家长委员会汇报一次学校德育工作情况,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要求老师及时家访,逐渐构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使德育走向社会。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协同作战,以各种形式拓宽德育渠道,才能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的获得,有利于学生的今后的发展。

下载提高民办学校德育管理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高民办学校德育管理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开展少先队体验教育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

    开展少先队体验教育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目前学校德育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德育缺乏实效性。现在的学生讲起来什么都懂,但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却往往是另外一......

    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实践研究

    (题目)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教学改进”的深入推进,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很多教育人士不断提出“优化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解放学习生产......

    加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共五则范文)

    加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摘要:在现代教育中有些问题是较为普遍的,对于这些问题应当怎样来处理,在处理的同时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这些只有在过后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说明要想培养出......

    提高家长学校实效性的研究

    提高家长学校实效性的研究 上传: 徐先梅 更新时间:2012-12-27 14:20:19 1、时代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地要求。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研究会议记录

    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研究会议记录 会议召开时间:2010年4月4日 会议地点:会议室 参加会议人:课题组成员 会议主持人:刘红云 会议记录人:段丽华 会议内容: 一、课题主持人刘红云将制......

    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研究调查报告

    学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调查报告 朱屯小学课题组 段丽华 一、调查对象: 学生问卷:三年级年级全体学生共19人 教师问卷:教师10人 60%为30-40岁。 二、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三、调查......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学期计划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阶段描述: 本学期是我校区级重点立项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开展的第二阶段——深......

    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策略研究

    同仁回小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行动研究方案》课题名称: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策略研究课题实施:(负责人):冀 东 课题指导人: 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策略研究方案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