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焦点背景”理论视角下的攀岩口译探究
“焦点背景”理论视角下的攀岩口译探究
摘要:本文从普通口译/攀岩口译、说话者/译员以及说话者/听众等三方面详细论述了“焦点/背景”理论在攀岩口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焦点/背景”理论;英汉交替传译;攀岩口译
一、“焦点/背景”(Figure-Ground)理论
Figure和Ground术语最初由丹麦心理学家Robin提出。而最早将其引入语言学研究并系统加以运用的是认知语言学家Talmy(1975,1978,2000a,b)。
Talmy在其两本专著《走进认知语言学》(Talmy2000a,b)中将焦点/背景定义如下:
The Figure is a moving or conceptually movable entity whose path,site,or orientation is conceived as a variable.The Ground is a reference entity,with respect to which the Figure’s path,site,or orientation is characterized.(Talmy 2000a:312)
同时Talmy又将空间域内焦点和背景的特征分为定义特征和联想特征,并从位移、形态、信息、相关度、感知、凸显等方面进行了详述。
二、“焦点/背景”理论在攀岩口译中的应用
在不少欧美国家,攀岩作为一项竞技运动发展迅速,其体系也与中国攀岩有所差别。本学期有幸与其他7名同伴作为攀岩口译小组,全程参与并共同完成了加拿大籍外教Daniel为西南科技大学体育学科部大三学生讲授的攀岩课程的英汉交替传译任务。下面将以此次实践为例,从普通口译/攀岩口译、说话者/译员及说话者/听众等三方面来详细分析该理论在攀岩口译中的应用。
(一)普通口译/攀岩口译
多数人接触口译都是对话外国友人或观看电视直播,这些多贴近日常生活、政经文化。从主题常见角度而言,我们权且将这些能够接触到的口译称为普通口译,因其已知性,故可以作为背景。而攀岩口译,因其领域的未普及性,此处便成了焦点。对于焦点,译员需参照背景的一些特征,做好译前准备,这也与译员的职业操守相契合。
运用“焦点/背景”理论将攀岩口译与普通口译实际进行对比,便可发现,攀岩口译除了其较陌生的攀岩知识外,还具有较明显的简洁口语化特征。因为在攀岩中,攀岩者往往都用极其简短的口语与伙伴沟通,比方说:“On Belay?”这是攀岩者问保护者的话,应译为“在保护吗?”
(二)说话者/译员
接受一项口译任务之后,对于译员来说,自己的状况为已知,而说话者的情况却不确定。故通常译员可为背景,说话者可为焦点。在实际口译过程中,译员要多与说话者沟通,时刻注意说话者的言语语气、肢体语言等,以求更准确地传达说话者的意图。
在攀岩口译开始之前,8名译员就与Daniel多次沟通,提前知晓了课程的大体内容,并接受了外教的一次攀岩实践培训,可谓是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他的语速用词、课程流程以及课程诉求。但在攀岩口译中,如果未能时刻牢记说话者为焦点、译员为背景的话,实则影响口译效果。例如在一次攀岩实践课上,外教介绍攀岩设备说:”It’s a useful trick to know,especially again if you work with a class of students and you’ve got a big bag of harnesses,there’s going to be a big mess.So being able to sort them out is an exactly useful skill.“一位译员译为:“他的意思是说,你出去带很多学生的话,可以用这种方法。”很明显,该译员想简化,但这种简化不仅带上了主观词组“他的意思是说”而略显不尊重,而且并没有阐释清楚。
(三)说话者/听众
如上文所说,就说话者和译员而言,往往前者为焦点,后者为背景。但若就说话者和听众而言,往往是听众为焦点,说话者为背景。不管说话者有什么言外意图,其言内目的都是首先要让听众听懂自己的内容。所以,听众能否听懂说话者要表达的意思,往往是衡量口译好坏的一个标准。
攀岩口译任务的意图相对简单,即让听者快速了解说话者的意思,做出相应反应。而此次实践中,我们事先并不知道外教的授课对象情况(事这些大三体育系学生已有中国老师进行攀岩课程培训,且培训方法与外教的有诸多不同)。因此,在口译过程中,会遇到学生理解不够透彻的地方。例如“Standard safety check system is ABCDK.A is attachment.B is buckles.C is caribiner.D is device(the belay device).K is knots.”一位译员翻译为“标准安全检查系统是指ABCDK。A代表连接,B代表扣子,C代表锁链,D代表保护装置,K代表节点。”如果设身处地站在这些学生的角度来想,即使听完这些字母代表的意思,也无法快速识记,故在事先知道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最好提前询问是否需要加入一些方便记忆的中文口诀,适当地脱离语言外壳,以使听众理解效果最佳。
三、结论
诚然,一学期的攀岩口译实践实属有限,而“焦点/背景”理论在口译领域的研究甚少,因此该理论在攀岩口译中的其他应用还有待发掘,但值得肯定的是,该理论对攀岩口译着实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作者相信,随着进一步地探究,“焦点/背景”理论将更直观地指导译员提高口译效率,为译员更好地口译实践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 A.A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ories of Translation[J].Gardner Press,1976.[2]李福印.认知语言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第二篇: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英文歌曲汉译探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紫色》中女主人公西丽妇女主义的形成 论“迷惘的一代”告别“美国梦”——浅谈《永别了,武器》和《了不起的盖茨比》 On Womanism in Alice Walker’s The Color Purple 中美时间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以《丰乳肥臀》英译本个案为例 从文化视角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 交际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研究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哈利波特》小说中魔法生物名的翻译 汉民族节日名称英译中的文化价值取向研究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on Chines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试论《武林外传》与《老友记》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虹》中的女性婚姻观浅析 中美大学课堂文化比较研究 由《克莱默夫妇》思考美国女权运动对美国家庭的影响 From Dormancy to Revival—A Feminist Study on Kate Chopin’s Awakening Jude the Obscure and Hardy’s World View 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英汉爱情隐喻对比研究 商务交际中的模糊语言策略 课本剧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论中美商务谈判风格的差异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 《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形象解析 论《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原因 论汉语景点名称的英译 关联理论视角下《诗经》中爱情隐喻的英译研究 善,还是恶――《我弥留之际》中安斯性格分析 Passion & Religion —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carlet Letter and The Thorn Birds 初中英语读写技能综合教学模式研究 论《欲望号街车》中的两姐妹的角色塑造 从人格结构论视角看《红字》中男女主人公的矛盾心理 法律英语中情态动词的语用功能及翻译技巧 《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中的人物冲突分析 论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的“爱” 从《到灯塔去》中莉丽•布里斯科的性格发展看维吉妮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 超验主义思想在惠特曼诗歌中的体现 《嘉莉妹妹》之女主人公新女性形象分析 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部分重要象征物 中西节日的对比研究 论《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矛盾性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论《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
基于会话含义理论分析电影《飘》中女主角郝思嘉的性格特征 苔丝德蒙娜性格中的悲剧因素 论《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文化传统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 撒旦和孙悟空的形象和文化内涵对比 论奥斯卡•王尔德的矛盾性——从传记角度解读《奥斯卡•王尔德童话集》 中国旅游指南的中译英研究 How to Arouse the Students’Interests in English Learning 小说《面纱》中的中国形象分析 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 协商课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换位思考在商务信函中坏消息的运用及建议 从会话含义角度解读《老友记》的言语幽默效果 对《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性格的分析 The Application of TBLT to Reading-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美国俚语中所折射出的美国亚文化现象 《红字》中场景描写及其象征意义 初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因素及对策 吸血鬼传说对英国文化的影响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政治文献中中国特色词汇翻译 《赫索格》中玛德琳的性格 An Analysis of Hamlet’s Delay of Revenge in Hamlet 超市价格策略的比较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圣克莱尔一家的人物分析 论华裔女星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角色转变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仿拟翻译的应用分析 挣扎与妥协——浅析达洛维夫人的内心矛盾 文化因素对品牌翻译的影响 伍尔芙的人生经历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蝇王》中神话元素的象征意义 论修辞格在英语广告中的运用 《贵妇画像》主题和写作艺术特征 《爱玛》中的女权思想解读 性格和命运--《小妇人》中四姐妹分析 原罪与拯救:《小伙子布朗》与《好人难寻》比较 On the Application of Polysystem Theory In the Two Versions of Hamlet 从《牧师的黑面纱》看霍桑矛盾的宗教情结 从生态批评论梭罗《瓦尔登湖》中对工业化的思考 亨利•詹姆斯的《戴茜•米勒》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 A Study of Hawthorne’s Notion of Science as Shown in “Rappaccini's Daughter” Angelic devil: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Catherinein Wuthering Heights 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资料汉英翻译及翻译策略 词块理论在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的应用 An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Martial Arts and Western Boxing
广告中反语现象的关联分析
Analysis of Cross 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Failure
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分析
中美谈判商务礼仪之比较
英汉化妆品说明书对比及汉译策略
论英语词类转换中的动词化现象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The Growth of Humphrey Weyden in The Sea Wolf
从《尼罗河上的惨案》看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的魅力和价值
从功能理论角度分析电影《点球成金》字幕翻译
论旅游广告的显影性
“误译”现象的合理性探析
从电影《弱点》看美国的家庭教育
一个纯洁的女人的毁灭—苔丝的悲剧性色彩浅析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比较《名利场》两种中译本的翻译
论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创作风格
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原则分析
论“看,易,写”方法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论英语广告中隐喻的翻译
《喜福会》中的象征主义
《怪物史瑞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特征
论《飘》的女性主义
平衡的维系——《天钧》中的道家思想
浅谈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同一性危机”——浅析汉娜的悲剧人生
从《爱玛》中的言语反讽看乔拉的反讽理论
企业文化构建的话语分析路径
中西俚语中动物意象的对比分析
模因论指导下的英语习语汉译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赵丽蓉的小品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浅谈吉祥语的翻译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消除语言歧视的策略
试析商务英语的修辞特征及其汉译
浅析英汉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成因
《乱世佳人》女主人公斯嘉丽的性格分析
从《祝福》的英译本谈文化空缺词的翻译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理解与翻译
浅析《愤怒的葡萄》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企业资料的翻译原则
从认知语境角度探究社交语用失误的原因
中国特色英语词汇翻译及运用
从文化角度谈美国俚语的汉译
《愤怒的葡萄》的生态主义分析
Cultural Issues in Interpreting
论圣经诗篇的修辞特点
从文化翻译学行为论看汉语国俗语的英译过程——对林语堂和《吾国吾民》的个案考察 133 从语用角度和文化角度浅谈隐喻的翻译
《大衣》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
哲学视角下的中英数字对比研究
Translation of Tourism English in a Cross-Cultral Perspective
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论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The Analysi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nimal Idioms
Cultural Elements in Chinese Film Subtitle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外语词汇磨蚀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从《劝导》看简•奥斯汀创作思想的发展
论《海浪》中体现的死亡意识和生命意识
《美国丽人》中的伦理主题研究
《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中对自由的追寻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英汉动物词语研究
双重文化下的文化选择——解析电影《刮痧》中中国移民的文化身份危机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会议交替传译中习语的翻译
探析英语新闻报道中的委婉语
Christ Love in Uncle Tom’s Cabin
151 汉语公示语英译之跨文化交际研究
152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分析《红楼梦》中的习语翻译
153 An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s of Dietetic Cultur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from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nu
154 A Miniature of Ambivalence and Self-Discovery as Reflected by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
155 浅析《喜福会》中母亲们悲惨遭遇的成因
156 比较约翰·邓恩与艾米丽·迪金森诗歌中奇思妙喻的艺术效果
157 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158 论《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的心理成长历程
159 王熙凤和斯嘉丽的比较
160 A New View of Feminism in The Mill on the Floss River
161 文化商务交际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162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看校训的汉英翻译原则
163 The Analysis of Promotion Strategy of L’Oréal in China
164 《撞车》中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分析
165 《女勇士》中美国华裔身份危机的探寻
166 中西方在养老孝道方面的差异
167 A Script-based Study of the Female Theme in Scent of a Woman
168 从《没有国家的人》看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对人性的呼唤
169 浅析田纳西•威廉斯剧作《欲望号街车》的同性恋倾向
170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策略研究
171 A Brief Study of British Women’s Rising Status
172 从电影《吸血鬼日记》分析现代西方人们新的价值取向
173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Letter “A” in The Scarlet Letter
174 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新闻英语中委婉语的翻译
175 对外交语言准确性与模糊性的语言特点的研究
176 从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猫和老鼠》对比中美儿童教育的差异
177 浅析嘉莉妹妹成功的原因
178 透过七夕和情人节看中西文化差异
179 论《黑夜中的旅人》中主人公的信仰冲突与融合180 论《宠儿》中的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成长
181 佛罗多与亚拉冈:悲剧虚构型模式中的低模仿英雄与喜剧虚构型模式中的高模仿英雄 182论《呼啸山庄》中耐莉•丁恩的作用
183 The Features of Classic-literature-based Movies Show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84 从《认真的重要性》中的布雷克耐尔夫人看维多利亚时代贵族女性特点
185 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186 Cause Analysis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187 悲剧英雄—赫尔曼•梅尔维尔笔下的比利•巴德形象分析
188 模糊语言在英语新闻中的语用分析
189 《游泳者》中的艺术特色
190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的翻译
191 Golding’s Perception of Human Nature Viewed from Lord of the Flies
192 目的论视角下的《边城》的英译研究
193 圣经典故的翻译
194 An Analysis of Emily’s Tragedy in A Rose for Emily
195 从《徳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贞操观和道德观
196 On the Absurdity in Waiting for Godot
197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创伤和治愈
198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英文歌曲汉译探究
199 A Popular Form of Subtitles Translation by Fansub Group on the Internet
200 汉语无主句英译方法探析
第三篇:价值观视角下组织理论演进述评
价值观视角下组织理论演进述评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11-12 14:51:00 ]作者:蒲德祥
内容摘要:本文对组织理论进行了脉络梳理。笔者认为组织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没有人的组织、没有组织的人,没有社会的组织到社会的组织的演变过程。并认为组织理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种新的价值观系统,使人的本性得以真正体现。
关键词:理性系统 自然系统 开放系统 生态系统 价值观
本文通过对组织理论的脉络梳理来考察组织中的价值面,为组织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
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
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意图寻求具体目标并且结构形式化程度较高的社会结构集合体,它具有两个方面的结构特征:组织是有意图地实现相对具体目标的集合体;组织是形式化程度较高的集合体。在理性古典组织理论中,组织结构是为了有效实现目标而专门设计的。从根本上说,组织模型是机械模型,这个模型把组织作为可操作部件的结构,每个部件都可以单独改变,以提高整体的效能。理性古典组织理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以及法约尔和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与科层制理论。泰勒提倡通过改变传统的经验管理来达到科学管理,其理论核心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它的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员工的努力方向,以便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员工的生产效率,使劳资双方都能获得最大收益。行政管理理论提出了“自上而下”的理性化方案,主要阐述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过程的关系,其关注点是管理的行为和功能,以期通过协作与专门化寻求建立一个单一而有效的部门原则。韦伯则致力于对科层制结构特征的简要描述,以期能提高组织的效率。比较而言,泰勒主要是从微观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个体参与者的工作和决定予以考察,把结构特征作为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而法约尔和韦伯则更多地是从结构角度出发,他们力图把组织形式的特征概念化并予以分析。
总之,该理论采纳了封闭系统战略:组织中的所有成分都是为特定目的而存在的,且都会对组织整体起到积极的甚至是最佳的作用;所有资源都是恰当有用的,且这些资源的配置都满足于组织计划;组织的所有行动都是合理的,组织的结果也是可预测的。由于理性系统强调的是结构特征而不是参与者的特征,因此,理性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没有人的组织”。
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集合体,其参与者寻求多种相同或者不同的利益。但是,它也认识到组织远不只是达成既定目标的工具,从其本质上说,组织是力图在特定环境中适应并生存下来的社会团体,因此,不应把组织看做主要是达成特定目标的手段,而应把它本身看成是目的。它强调个体参与者从来都不只是被雇佣的劳动力,他们投入的是他们的智慧和情感:他们加入组织时带着个人的观念、抱负和计划,他们带来了不同的价值观、兴趣和能力。通过相互作用,所有这些因素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非正式结构,Roethlisberger和Dickson(1939)称之为“感情的逻辑”。与些同时,该理论遵循了功能分析,系统如果要生存,就必须满足一定的功能需
求,而且所有研究都试图发现满足这些需求的机制。为此,该理论强调行为的结构,关注做了什么,责任和动机就成了更为突出的变量,这为理解组织行动提供了比正式结构更丰富和精确的指导。它的思想主要来源于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和巴纳德的协作体系和Likert的结构分析。人际关系理论主要研究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及其产生行为的原因,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率。而巴纳德的社会协作体系把组织作为有目标的沟通合作体系,将所有参与者整合到一起以使组织目的被成员接受的非物质性的、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的以及道德的行为基础。Likert通过对领导类型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第四系统组织。
总之,该理论认为参与者只有部分行为是与组织有关的,而只有这些与任务相关的行为才能作为问题来讨论;自然新古典组织理论则将与组织相关的行为界定扩展到个体活动和态度的方面。如果说理性古典组织理论采用的是结构机械模型,那么,自然新古典组织理论采用的就是有机模型。理性组织是设计出来的,而自然组织是演进出来的;前者是有意识地设计,后者顺其自然地发展;理性组织以精打细算为特征,而自然组织则以发自自然为特征。因此,自然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没有组织的人”。
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与参与者之间不断变化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活动体系,该体系根植于其运作的环境之中,既依赖于与环境之间的交换,同时又由环境建构。它强调个体要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及其相互之间的松散性。个体要素被看成是半自主行为的主体,它与其他要素之间的联系是松散的,个体和子群体之间的联合时而形成,时而解体,协作与控制变成了主要问题。同时,系统边界也似乎是无形的,行动者的任务和针对组织或环境的行动也似乎是武断的,并依据系统运作而变化。开放系统并不只是使组织结构特征的一致性变得松散,而是将其注意力从结构转向了过程,强调的都是组织行动而不是组织,过程不仅被看成是组织的内部运作,而且是作为系统的组织自身运作。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西蒙的决策行为理论以及系统理论和权变理论。决策行为理论考察组织的结构特征对个体决策者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满意原则的“管理人”。该理论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整个过程中。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是由各种子系统构成的完整系统且与环境系统发生相互作用和影响。系统理论关注系统中的战略性部分及其相互依赖性,系统中把各部分联系在一起并相互协调的主要过程及其所追求的目标。而权变理论所要研究的是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分系统内与各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确定关系模式即各变量的形态。权变观点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出最适合于具体情况的组织设计。
总之,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动态系统,组织与其环境的相互依赖关系在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中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强调组织与其周围及渗透到组织的要素之间的联系的交互纽带,环境被看成是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终极资源,并成为系统延续的关键。作为组织与其环境相互依赖关系的开放系统,组织不仅要服务于人,建立和维护内部的运行机制,组织还必须建立基于价值的社会共同目标以服务于社会,维持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开放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没有社会的组织”。
生态系统的当代组织理论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致力于研究人类行为、组织结构与其环境互动性的社会体系,主张行为个体、组织只有在与环境、背景的关系中才能得以生存、定义、描述和认识。生态系统的当代组织理论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关系的、生成的、演进的实体或一个视野中的实体,即现代社会的运行是在“组织实体”之间进行的,而不是在“生产者”之间进行的。现代社会是由各类组
织机构组成的,组织机构是由全体成员共同构成的,而不是由各种生产资源要素构成的,组织就是社会中的一个社区,所谓“组织是社会的一个器官”。生态系统当代组织理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尼尔森和温特的演化理论以及组织生态学理论。演化理论主要是从组织内部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利用以及个体与组织的交互学习过程来解释组织异质性、持续竞争优势和多样化等问题。演化理论集中关注组织惯例、惯例的变体、环境选择以及成功惯例的累积性保留并认为惯例是有规律的、可预测的企业行为模式。而汉南和弗里曼的组织生态学致力于探讨组织种群的创造、成长及消亡的过程及其与环境转变的关系,该理论重点解释为什么会存在多种类型的组织,同时探讨了相同组织内的不同组织形式如何在长期的竞争环境压力下作出反应。http://www.studa.ne总之,该理论认为组织并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组织的目标是对个人和社会做某种贡献。组织是一个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将人们联合起来的社会结构系统。组织不能只关心利润,不能把经济绩效理解为利润,利润是组织也不能把组织目的定义为利润最大化,把组织的性质或概念,理解为“生产者”或“经营者”,而应该理解为社会经济和人文活动的组织者,理解为社会组织的管理者,使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格生态得到和谐发展以期人类本性得以真正体现。因此,生态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社会的组织”。
述评及其启示
理性古典组织理论和自然新古典组织理论的错误在于坚持了对组织认识的这种两分法。从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来看,由于过于关注组织的规范结构,理性系统的分析家实际上忽略了组织的行为结构。在坚持劳动分工是组织基础的同时,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却从个人的经验和有限的观察出发,旨在寻找组织设计的先验假设。此外,理性系统中的理性概念是有局限性的。在组织的最上层,指导整个决策制定的价值前提是处于体系之外的。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放弃了理性的主张而代之于感情的逻辑,但是,在对非正式组织理论的重点研究中,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却放弃了对非常重要的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的认识。借用权变理念的术语来说,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只是极端地关注了有机型的组织。
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由于坚持了开放系统的这一正确主张,从而标志着严格意义上的管理学组织理论的形成。但是,开放系统既没有按照统一的研究纲领来进行,也没有据以运作的分析单位及其关键维度。正是这些缺陷,使得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根本无法提出对组织结构和行为的统一观点,而始终处于组织研究两分法的艰难境地。此外,西蒙的决策理论虽然始终致力于微观分析,但是,作为分析单位的决策前提却从未被人予以操作化,以便使之得到广泛而一般的应用。由于关注了决策前提,西蒙主义对组织结构的研究是薄弱的。而系统理论把组织的目标和价值分系统作为组织系统的子系统加以研究并认为组织的很多价值观来源于较为广泛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该系统从外界社会文化环境中取得信息并确定组织的价值观,以便组织履行社会大系统所确定的目标和职能。但是,组织系统理论没有更为深入剖析组织的价值观也没有予以操作化。
生态系统的当代组织理论使用变异—选择—保留的基本环境机制作为解释工具。但是,演化理论和组织生态学理论过多地与生态学系统进行类比,导致它没有涉及人的决策和动机,致使价值观问题也被忽略了,而且整个过程都被视作不可避免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对组织理论的研究中围绕着组织管理系统的价值观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使得组织管理面临基点不稳的问题,即组织的价值观问题未能得到彻底解决。面对这些事实,当代组织理论研究者们深思的是一个具有“二律背反”意味的问题:强调个人的自主性与强调组织的制约性一般是互斥的,但为什么成功的企业组织能有一种综合协调的机制扬个人自主性、个人的发展之长而避其短,使企业组织趋向良性运转呢?当代组织理论研究者
们的回答是:建立一种以幸福为中心的价值观系统,而这种具有终极性的价值观系统正是组织管理系统的核心所在,它的存在对个人行动和组织的行为产生的韧性约束,推动了组织成功地迈向卓越,使人的本性得以真正体现。
参考文献:
1.(荷)杜玛,斯赖德著.原磊等译.组织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2006
2.罗珉.管理理论的新发展[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第四篇:新课程背景下体验式探究教学法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论文
【摘要】本文构建了一种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的新模式,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认为体验式探究是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且有其教育学理论基础。给出了教学课例和操作策略。
【关键词】教学模式;体验式探究
1.体验式探究:享受美丽人生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体验中度过的。体验是我们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独特感受,没有体验就没有教育,就没有生命的成长。通过体验,我们释放心情,体会成长的快乐和心理历程;通过体验,我们对生活有了最真切的感受和印象。有真切的体验,再加上深入的探究,使我们在知识﹑技能、情感等诸方面都有所收获。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亲身体验的事物会越来越多,这些所体验到的事情和留下的印象一起构成了我们一生的经历。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学习需要体验式探究;教学需要构建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
2.什么是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从尝蚯蚓说起
著名语文教师陈钟梁先生在美国听了一节小学的自然常识课,题目“蚯蚓”,按照我们国内的教法,一般是老师先板书“蚯蚓”然后出示“蚯蚓”的图力或投影,再介绍身体的特征,最后讲讲它对人类的益处。
美国的老师怎样上这切课呢?
一上课,老师说这节课上“蚯蚓”,请同学们准备一张纸,上来取蚯蚓。同学们捏着纸纷纷上讲台取蚯蚓。比纸片上滑落下来,学生们推桌子、挪椅子地弯腰抓蚯蚓,整个教室顿时乱成一团,老师却一言不发,站在讲台边冷眼旁观。课后老师对我说,上了一节“蚯蚓”课,课后,假如学生连蚯蚓也抓不住,那么这节课还有什么意义。
同学们抓了蚯蚓回到座位后,老师开始了第二个教学环节:请问学生们仔细观察,蚯蚓的外形有什么特征,看谁能把它的牲征最后补充完整。经过片刻的观察,学生们踊跃举手。
生:虽然看不见蚯蚓有足,但它会爬动。
生:不对,蚯蚓不是爬动而是蠕动。
师:对。
生: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上一圈一圈的。
师:不错。
生:它身体贴着地面的部分是毛茸茸的。
师:对,你观察得很仔细。
老师,我刚才把蚯蚓放在嘴里尝了尝,有咸味。
师:太好了。我很佩服你。
生:老师,我用线把蚯蚓扎好后吞进了喉咙,过一会把它拉出来,它还在蠕动,说明它生命力很强。
此时教师的神情变庄重起来,激昂地说:“完全正确!同时我还要赞扬你在求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这种勇敢行为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同学,我远不如你!”
整堂课结束了。如果就这堂课把我国和美国老师的教法作一个比较,哪种方法让学生学得有趣、生动,对蚯蚓的体验更深,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有了上述教学案例,相信我们不难理解什么是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了。
“体验式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特征及发展规律为依据。以营造成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前提,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去深入体验、探究过程为基本特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为核心,以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积极、主动、愉悦地体验、探究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愿望,促进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为核心,以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积极、主动、愉悦地体验、探究过程为基本特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主动体验、主动探究、主动发展机会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3.体验式探究:新课程的价值追求
体验式探究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一切问题都是人们在活动中发现并解决的。体验式探究学习方式不仅要求人体内部活动积极参与,而且人体主要器官的处显活动呈活跃进状态,使口、眼、耳、手有机配合,产生动作的综合效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各类活动和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种种学习感官都有动起来,这有助于学生及早进入学习班状态,从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问题,比如实行差异教学。
为了使所有的学生能参与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群体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施教,学生则根据自身的基础和能力,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从而对教师的教学做出不同的反映。这样,学生都参与了。由于他们体验的深度不同,因而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质量水平也不一样,然而,他们都在体验中得到愉悦,在探究中得到提高,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体验式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能力。在知识增长日新月异,试图拥有知识已经完全没有可能的,今天,怎样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无疑比拥有具体知识更为重要。要求学生具有学习的创造性,就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标和任务,运用已经获取的知识和以经验,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去体验,发现和掌握新的知识,分析和探究问题,实际上这就是创新折能力。
学生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还是一个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过程。一切都在体验和探究中发生。这样的学习方式,这样的课堂教学,远比被动地从老师那里获取现成知识实惠得多,这对学生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体验式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装勇于实践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体验和探险究就一种“劳动”。这种“劳动”既是具有学习特征的思维活动,也是具有学特征的动手操作的活动。课堂教学法中,教师设计种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引导学生装动手动脑,使学生内部和外部感官有机结合,而且在体验和探究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4.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的教育理论基础
卢梭的感觉论。卢梭认为,“我们真正的老师是经验和感觉”。这是明确地告诉我们:儿童应从经验中学习事物,而经验主要来源于“体验”。
斐斯泰洛齐提出:教学必须依从儿童的自然发展顺序展开,强调多官学习的重要性,认为”追究一个事物的性或外表所用的感官愈多,你对事物知道的也愈正确。
杜威同样认为,教育应以儿童及其活动为起点、目的,中心,个体要获得真知,就必须在参与活动的的过程中体验、尝试、改造、必须去“做”,去“体验和探究”。因为经验都是由“做”(体验和探究)得来的。
陶行知提出了“教学做合一”,“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论断。
5.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课例
下面是我校青年教师唐正老师采用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课例(片断)。
课题:力的分解。
体验活动一:学生端两张椅子放在水平地面上,中间用轻绳连起来,每把椅子上各坐一名又高又胖的男生,然后请一名小个子女生在绳子中间用力拉绳,这名女生好像没有多大的力就把坐有大质量男生椅子拉动了。观察其他学生的表现,发现这些学生感到很惊讶,认为这名女生没怎么用力,竟然把两名大男生都拉动了。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唤起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体验活动二:不给学生任何限制,同学间可以自由组合,把手中的橡皮绳子一端固定,要求把橡皮绳的另一端拉到某一固定点。通过这一体验活动,学生自已容易就得出了“力的合成是唯一的,力的分解却不是唯一”的结论。
探究活动一: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向上的拉力作用。学用实验探究斜向上的拉力究竟能产生怎样的效果。
探究活动二:物体放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探究物体的重力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三个同学一组,学用木块,泡沫,书本等材料,亲自动手操作探究。
课题探究一:从桥梁,建筑工地的塔吊中抽象出力学中模型
课题探究二:石拱桥,拱形城门坚固性探究。
6.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
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的主要操作策略是活动。从活动的层次上可分为以下四种策略。
尝试活动策略。传统的教学模式,先由教师讲解,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再做练习,把教师讲解的内容巩固消化。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出来,而尝试教学则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由学生装提出问题,也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依靠自已怕努力,自已去初步解决问题,再由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体验活动策略。体验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与个体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体验学习,认知学习是人类最基本的两种学习方式,认知旨在发展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体验则不仅对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探究活动策略。人的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学活动中,探究比解释更重要,激起兴趣比召唤更重要。探究是学生的主动思考,它完全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已的经验和兴趣来调控,从而达到对意义的领悟,最终独立完成发现知识的过程。其基本过程是:先给学生材料,再让学生在操作和观察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掌握新知,获得发展。
创造活动策略。创造是人类社会以最基本的属性,是人类生存禀性,创造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境界。创造活动包括重新发现概念和原理,归纳有关规律,自已制作模型和教具,自已规划和组织专题研究,自行开展创造性活动。
第五篇: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问题探究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农村养老问题探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但发展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在这美好生活的建设中养老问题就是民生领域的重要短板之一。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全面建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健全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攀升。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时,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然而,城镇化发展的背后是农村的日渐虚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占用了大量农村土地甚至耕地,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进一步加速了农村老龄化和人口流动的进程,全面弱化了农村土地养老和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出现了农村老人独居和空巢化问题,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稳定留下了隐患。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老年人口自身的问题,二是老年人口与外部环境问题。
(一)老年人口生理健康状况差异明显
假设我国人口平均寿命达到80岁(实际不到),那么一个人的老年生命长度就达到20年,占据整个人生生命历程的1/4。在这生命历程之中,每个老年人都向往健康幸福的美好生活,但迫于健康因素的影响,所以每个人的幸福获得感也就大为不同了。马克思说过,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不同的生活质量就决定了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生命质量,也就造成了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不同。健康指数高的老人就幸福生活获得感明显,而健康指数低的老人幸福生活获得感自然较少,二者关系呈负相关关系。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约有83.15%的老年人身体状况为健康和基本健康,日常生活可以自理,不需要依赖他人照顾,并且能够分享到社会发展成果;另有约16.85%的老年人健康状况欠佳,需要得到家人和社会照料,在这之中大约有524万老年人处于生活不能自理的现状,占老年人口的2.95%。这部分老年人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随之降低,甚至存在想要结束生命的念想,在痛苦中煎熬着度日。
(二)老年人口心理健康问题严重
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不仅仅生理健康很重要,心理健康也是相当重要的。长期以来,社会人士及其家庭成员只观注到老年人口的物质生活养老,认为当代的老年人只要吃得饱、穿得暖、住的好便解决了养老问题,而忽略了当今的现实社会状况,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老年人养老问题不再只是停留在物质养老的层面,他们更加需要的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新时代背景下,当代老年人的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步显现出来。2013年9月5日北京市民政局发布了《北京市老年人口心理健康及需求狀况调查研究报告》,调查的样本量为3000人,存在心理问题的老年人占比13.5%,有中度或重度心理问题的占0.87%,渴望精神关怀的老年人口达到90%,对老年人缺乏精神慰藉带有普遍性。由此可见,物质养老的时代已经变了,新时代是物质与精神养老并存的时代。
(三)老年人口社会分层明显
老年人口的社会分层是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以及个人经历的延续,也是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具体表现。由于体制和分配政策上的问题,导致退休人员在收入上的差距大,从退休金上看,国企退休职工不到3000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一般在5000元左右,处级干部和高级技术人员可达到8000元以上,高者甚至超过万元。除了退休金差距较大以外,在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条件,也表明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同为老年人但所分享到的社会发展成果却大不一样。
二、罗山县农村目前养老方式
(一)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
从古至今尊老敬老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今社会普遍遵从的基本道德规范。早在奴隶时期,夏商周甚至更早的时候,我国就已经有了尊老敬老的相关政治制度和社会风俗习惯,并在此之后的儒家思想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甚至将“孝”列入同时期中央政府选拔官吏的重要指标之中。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家庭养老模式一直在传统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直到今天,人们的传统养老观念也不曾有所改变。追根溯源,这主要是乡土社会的非流动性所致,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人们的思想观念是“父母在,不远游”的孝道观念。在传统的农耕社会,赡养老人是子女必须承担的义务,对于子女较多的家庭而言,家庭养老成本通过相互分担而有所降低。一方面,子女通过赡养老人能够实现对家庭财产及农业生产经验的继承,另一方面,很好的赡养老人还能获得地方社会的认可。因此,传统的家庭养老具有一定的互惠性质。然而,伴随工业化、城镇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性进一步加剧,受此影响许多农村家庭依靠半工半耕的代际分工来实现家庭收益最大化,家庭空巢老人数量增多,子女的持续外出在一定程度上对家庭养老支持力造成负面影响,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的功能趋向弱化。
(二)土地养老方式
时间追溯到传统农村社会时期,养老方式除了传统的家庭养老,还有一种养老方式就是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土地养老模式,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土地作为家族世世代代为之谋生的物质资产,是上一代传承给下一代的财产,下一代自然有责任和义务去为自己的父母养老送终。因此,土地养老长期与家庭养老紧密结合在一起。但是在农村现代化变迁中,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有劳动力的人口都前往城市务工,迫使农村出现空心化,空巢老人的现象凸显严峻,对与留在农村的老人家而言,土地收入来源成了他们养老的主要经济来源。土地对于农村老人来言,不仅解决了他们基本的生存问题,而且还可以降低了家庭生活成本,解决老年人的休闲娱乐问题,是老年人能够有所事做,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老年人的尊严,确保其在家庭中的地位。
(三)自给自足式的自我养老方式
费孝通曾在1980年初期对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中曾指出,西方国家是“接力模式”养老,即甲代抚育乙代、乙代抚育丙代的方式,法律并没有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而在中国则等价式的养老模式,甲代抚育乙代、乙代赡养甲代的方式,我们赡养自己的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如今赡养老人对于今天的的年轻人而言却面临着许多的现实困难,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家庭规模及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子女家庭规模形式逐渐消失,小型化和核心化逐渐成了当今家庭的主要结构模式,这种现状的出现不仅增加了父母空巢的可能性,而且使得代际赡养的家庭养老功能渐趋弱化,从而导致农村养老逐渐进入到家庭保障与自给自足养老时期。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生育率的下降,家庭规模不断缩小,从而造成的后果就是大部分老人不得不靠自己养活自己度过晚年生活,对此,农村老人对子女多表现出体谅的态度,怜惜自己子女现在生活不容易,主张在有能力的范围内进行自我养老。
三、我国农村养老的未来发展
(一)重视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是最理想的一种养老模式,也是今天社会的一种主要养老模式。老人们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安度晚年,并且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帮助子女完成一些简单的家庭劳务,为子女们减轻了家庭困扰所带来的生活压力,也是老人家自身价值得以实现,在心理上得到一种慰藉。无论对于老人身心健康还是家庭和谐都有莫大好处,父母有子女在家庭中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使农村变迁加速,人口的流动率变大,但是家庭养老与其他养老模式相比较仍具有很大的优势。
(二)完善政府的帮扶养老政策
在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提升中,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家庭规模缩小、老年人口的增多,農民的养老保障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占主导地位的家庭养老保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一种与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农村政府帮扶养老保障体系,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逐步代替传统的家庭保障制度,重构养老保障机制,实现中国农民从养儿防老走向社会养老的跨越。政府除了在财政上有所作为,在制度上也应该有所体现。例如,可以在农村医疗保险上有所表示,加大农村医疗保险的投入,在农村,医疗保险成了老年人养老的重要保障。
(三)发展社区养老新模式
新时代背景下,养老形式不再拘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基础的政府帮扶,而要去推施新的养老模式,即社区养老。一方面,社区养老老年人在自己熟悉了解的社区安度晚年,充分利用自己原有的住房及生活必需品等物质资源,按照自己的特殊需要安排饮食起居,既有利于降低养老成本,提高生活质量,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生活支出。同时社区养老可以通过整合社区中已具备的资源,修建和完善老年人需要的公共养老设施和活动场所,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从而增强社区养老的整体效益。另一方面,社区养老有较强的针对性,他既能体现公共性集体性又可以体现个性和灵活性。最后,社区养老让老年人有归宿感。老人们不仅需要物质的养老,精神上的安慰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