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舍市民文化的现实意义

时间:2019-05-14 21:4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老舍市民文化的现实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老舍市民文化的现实意义》。

第一篇:论老舍市民文化的现实意义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老舍市民文化的现实意义

老舍是中国现当代文坛上有重要贡献的作家,他以独特的创作题材和特有的艺术风格成为人所共知的人民艺术家。他根据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独有的人生感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在老舍的作品中,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市民世界。⑴主要塑造了三种市民形象,即“老派市民”、“新派市民”以及“理想市民”。其中蕴含着沉重的文化反思。

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其中重要的一项便是市民社会的建立与完善。市民社会的现代化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法制文明等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市民文化的提升是实现市民社会现代化的前提,是关系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课题。而老舍的小说文本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市民文化的特异世界。老舍作品的文化反思既包含有鲁迅意义上,对整个文化传统与国民性的反思;也有张爱玲,巴金意义上对家庭亲情文化的反思;有沈从文意义上对乡土文化的反思;也有对革命战争文化的反思,更有对理想人类文化信仰的重构反思。⑵这上面所有的一切在老舍小说文本中都有所涉及,但都不是根本。老舍对所有文化的反思都基于一点:市民文化。老舍小说对市民文化的反思体现在作者精心雕琢的市民世界中。下面就市民形象系列所折射的文化反思作一一解读。

一、老派市民形象的基本内涵

(一)老派市民形象的概述

所谓老派市民是指那些既保留着中华传统美德,温驯,善良,仁和,但又极度的封闭,自私,因循守旧,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老中华儿女。”这类形象是老舍用笔墨最多,用感情最深,塑造的最成功的形象系列。老舍在其小说中,刻画了一系列鲜活的“老派市民”形象。例如:《牛天赐传》中的牛老者、牛老太太,《二马》中的老马,《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离婚》中的张大哥等等。他们虽然是城里人,但骨子里仍然是“乡土中国”的子民,身上负载着沉重的封建宗法思想的包袱。他们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很旧派,极其的保守与闭塞。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二)老派市民的具体形象

1.迷信中庸的老马

《二马》中的老马先生是老舍所塑造的一个迷信,中庸,马虎,懒散,得过且过,墨守成规的奴才式人物。老马去伦敦承继亡兄遗留下来的古玩店生意。他身处资本主义世界现代化大都市,工商业发达,竞争激烈,但他的思维方式却与其格格不入。作为商人却对经营一窍不通,不懂商业,也不去学习如何经营。它思想封建,尽管在经商,却总是一副重儒轻商的名士风范,保持着老北京人“皇城根脚下”的做派。他“下雨不出门,刮风不出门,下雾也不出门,叼着小烟袋,把火添的红亮,隔着玻璃窗子,细细的咂摸雨,雾,风的美” ⑶。他是商人,却鄙视经商俗气,可以一整天不去铺子,而将时间花在喝茶,睡觉,给房东太太浇花,喂狗上。他爱慕虚荣,将自己空虚的内心建立在外界的评价之上。在古玩店一听照顾主儿夸奖中国的东西,他就欢喜的送给人家点什么,只要人家一说中国人好,他就非请人家吃饭不可,如果人家在一夸饭好,非请第二回不可。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他表现的派头十足,看似豁达,自尊,但在事关国家民族尊严的事情上他丝毫不顾及操守和尊严,表现的那么麻木自私,卑怯,愚昧。他对英国人有一种近乎谄媚的讨好心理,他鰥居多年,为博外国人一笑,却硬要说在国内自己有五六个太太。有位英国老太太告诉他中国衣服好看,第二天他就穿上绸子大褂满街走。他去听讲演,当将军要出兵中国之时,他居然说“欢迎英国兵。”他为了迎合英国人,去担任一个侮辱中国电影中的富商角色。他中意于温都太太,最后却不欢而散,一方面体现了英国人的民族歧视心理,另一方面也显示了老马所代表的传统中国人愚昧,空虚而被人看不起的可悲现实。老舍在《二马》中指出:“民族要是老了,人人生下来就是出窝儿老,出窝儿老生下来便是眼花耳聋痰喘咳嗽的!一国里要有这么四万万出窝儿老,这个老国便越来越老,直老得怕也爬不动,便一声不出的呜呼哀哉了”⑷。老舍通过老马先生这一类型形象的塑造,对古老民族的弱点进行了否定。显示出作者对市民文化中迂腐麻木,驯服顽固,隐忍苟且劣质成分的痛恨,鞭挞和怨恨。

2.得过且过的张大哥

在小说中,《离婚》是老舍一部相当重要的作品。张大哥是一个知足认命,墨守成规的人。他安分守己,对一切政治问题不闻不问。张大哥有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学,那就是不论何时何地,对待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是敷衍妥协,折中平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和,不走极端,毫无原则。张大哥一生所要完成的使命,便是做媒人和反对离婚。离婚,在张大哥的哲学范畴中,意味着对现有秩序的打破,是万万要不得的。因此,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撮合婚姻,化解纠纷,去除婚姻危机。在他看来介绍婚姻是创造,消灭离婚是批评。由此,张大哥热衷于串门走门,为姑娘小伙儿们穿针引线。同时张大哥又是极其认真的,他的全身整个是显微镜的天下。在显微镜下发现一位姑娘,脸上有几个麻子,他立刻就回在人海之中找到一位男人,说话有点结巴,或是眼睛有点近视。在天平上,麻子与近视正好抵消,上等婚姻。他不仅热心而且善解人意,看到老李愁眉不展,便知是婚姻出了问题,于是立即请老李来家吃涮羊肉,马上接乡下的妻子来北平。张大哥是一切人的大哥,你总认为他父亲也得管他叫大哥,他的“大哥”味就这么足。他从不的罪人,他为人处事处处露着圆滑与老练,他的原则就是“凡是就小筛子一筛,永远不会走到极端上去,走极端是使生命失去平衡,而要平地摔跟头的。”⑸他庄重的恪守着中庸之道的“精华”,不走极端,连日常生活都规矩的不可理喻。他的衣裳帽子,手套,烟斗,手杖,全是摩登人用过半年多,而顽固佬还要思索两三个月才敢用的样式和风格。张大哥的生活态度是敷衍的,而且是郑重其事的敷衍。作者用现实的写作手法,形象的描绘出这类老派市民在传统中国向现代化变革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和影响。张大哥在遭遇不幸之时却毫无作为,他所能做的就是狠命的请客,连骂一句人都觉得有违传统礼教。张大哥面对人生的悲剧,不敢也不会去抗争,只会绝望的哀叹:“我得罪过谁,我招惹过谁?”“一辈子安分守己,没跟人惹过气,老来老来却叫我受这个,我完了。”⑹老舍通过对张大哥典型形象的塑造,深刻的发掘了积淀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等级观念,传统道德,风俗习惯即对封建专制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也写出了因循守旧的庸人哲学的破产,以及他们欲顺天命而不可得的人生悲剧。3.保守愚昧的祁老者

《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生在清朝末年,是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挣扎过来的老牌市民,善良,正直而又愚昧。他虽然是普通的平头百姓,但骨子里却深深的刻着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忠贞虔诚的按照老祖宗的规矩礼俗来办事,处处讲究排场与体面,“别管天下怎么乱,咱北平人可不能忘了礼节”。⑺他安分守己,辛勤操劳,一切是为了维持四世同堂局面。当国家遭受凌辱,民族面对危亡之时,他最关心的却是家里是否“存着全家够吃三个月的粮食和咸菜”。对外界政治,战事的发展变化不闻不问,只知道“关上大门,用装上石头的破缸顶上”就能够消除灾祸,颐养天年。⑻即使快当亡国奴了,他还念念不忘自己的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生日。他奉行着“和气生财”的人生哲学,善良到逆来顺受的地步。他对抄家来的便衣微笑,鞠躬,“和蔼”的领受训示;他非常同情邻居钱默吟所受到日军凌辱的遭遇,但又怕连累自己而不敢去探望一下这位老朋友。作者在批判祁老太爷这种苟且偷安的人生哲学,同时没有忘记时代环境的变化。祁老太爷面对一连串血的事实,面对“想做奴隶而不得”之境,也终于勇敢起来捍卫人的尊严,捍卫民族的尊严。

(三)老派市民沉重的市民文化反思

作者通过对老派市民深刻的剖析,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中的弊病,面对传统文化,我们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老舍所要告诉人民的是一种深刻的多重悲哀,阻碍社会进步发展变化的不是某一个人的道德败坏或者品质恶劣,而是渗透到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灵魂中的传统习惯。通过这一系列形象的塑造,老舍所要表达的是:要医治民族的痼疾,除了政治与经济的变革,还必须有一场文化心理的革命,而且要使它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完成⑼。

二、新派市民形象的基本内涵

(一)新派市民形象概述

所谓的“新派市民”形象是指生长在封建宗法,生产力水平发展低下的社会土壤中,同时又沾染外国资产阶级西方文明的坏习气,集中西糟粕于一身的一类人物。新派市民与老派市民求静,求和,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不同,他们求动,求变,他们不仅道德败坏,更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是那种一味逐新追洋,丧失人格的堕落人物。这是一类具有类型化倾向的人物,如西崽蓝小山,丁约翰之类;胡同子弟张天真,祁瑞丰,冠招弟之类。作者以漫画式的刻薄手法对他们进行讽刺,突出了他们虚荣,浅薄,堕落。

(二)新派市民的具体形象

1.浅薄无知的张天真

《离婚》中的张天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读着大学,接受着新知识,新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观念,新文化,应该是有前途受人尊重的知识分子,但是他 “漂亮,空洞,看不起穷人,钱老是不够,没钱的时候也偶尔上半点钟头。„„爱看跳舞,假装有理想,皱着眉照镜子,整天吃柑。拿着冰鞋上东安市场,穿上运动衣睡觉。每天看三份小报,不知道国事,专记影戏院的广告。”⑿仅仅学得皮毛,新潮且浅薄。他对读书不感兴趣,从初中到大学时靠父亲托关系才进去的。想养个法国姑娘,就计划着留学,听说:“外国青年全爱吃冰激凌与水果,于是他就论打吃冰激凌,以十个为起码吃橘子,随后便把帐条硬往家里送。”他好惹是生非,稀里糊涂的进了监狱,险些吓死。出狱后,又摆出一副英雄的气概,因为有坐牢的经历。这就是张天真:胸无点墨,浅薄虚荣,贪图享乐,自私轻浮。自以为沾着点西方文明,就是新型的知识分子了,其实只是拾得资本主义文明牙慧的浅薄青年而已。

2.庸俗无耻的小赵

《离婚》中的小赵是个典型的痞子式人物。他凭着与官太太的特殊关系,成为恶霸式的小官僚代表。此人极其的心狠手辣,庸俗下流,两面三刀,且见风使舵。他“没有道德观念”,“不承认人应有良心”,甚至连老实善良的李太太从被骗后也咒骂“没有见过这么坏的人”。张大哥儿子入监狱,他趁火打劫,骗取老李250元钱和张大哥的两张房契,还诱骗张大哥的女儿张秀真。一副流氓痞子的嘴脸。这是一个地地道道恬不知耻,无恶不作的小人。

3.新潮汉奸祁瑞丰

《四世同堂》里的祁瑞丰也是这类形象中的典型代表,也是被嘲讽的洋派青年,不过更让人不耻的是他的洋味中掺杂着浓浓的汉奸味。他原来不过是一个贪图享受的无聊小人,北平沦陷后,他受不了困苦生活的折磨,甘心充当一个连日本人都看不起的小帮凶。一味的追“新”逐“洋”,最终丧失了人格。成为人人唾弃的民族败类。

(三)新派市民的文化反思

老舍对老派市民批判中带有同情的意味,能揭示他们性格心理的纠结,有时甚至还带有悲剧的色彩;而在给新派市民描绘形象时,轻蔑鄙夷之情溢于言表。⑾老舍的这种现实批判是有针对性的,因为西方文明进入中国之后,引起一部分人道德失范,价值混乱。在做这种反思中老舍悲愤之情常与批判传统文明的失落感交织在一起。老舍批评排拒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主题也出现在一些表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现底层市民命运的小说中。小说《月牙儿》写母女两代沦为烟花女子的故事。母亲从残酷的社会现实中得出“肚子饿才是最大的真理”带有丛林法则的生活经验。而女儿则以“新潮”的观念来标榜,与母亲的旧观念来对抗。她追求的是“恋爱神圣”、“婚姻自由”等等新观念。作者最后解决母女两人之间的矛盾,不是母亲的生活真理向女儿新思潮转变,而是恰恰相反。老舍所要表达的是只有母亲的生活真理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与此同时,也表明作者对西方资本主义所倡导的个性解放等观念有自己的独特与认识。连最基本的生存权都不能保证,肚子还没有填饱的前提下,爱情就只是交易,是一种买卖而已,“婚姻自由”、“爱情神圣”等等,不过是骗人的把空把戏。从老舍对老派市民的描绘中,也可以看出,他力避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弊病,有美化封建宗法东方文明的民粹主义倾向。

三、正派市民形象的基本内涵

(一)正派市民的概述

这一类形象是作者理想中的“国民楷模”,有理想,有抱负,有知识,有爱国热情,具有现代青年所应有的优秀品质。老舍对正派市民的塑造正体现了老舍对理想的追求对文化转型出路的求索,使作品更具有思想启发与教化意义。他认同西方资产阶级文明,但他常常带着传统道德文化观去构建其理想市民性格。

(二)正派市民的具体形象

1.儒侠兼备的李子荣

《二马》中的李子荣,因为连年的国内战争,先到美国,拿到商业学士学位,又转站到欧洲,到英国去学习。在他的世界里“只有工作,没有理想;只有男女,没有爱情;只有物质,没有玄幻;只有颜色,没有美术!” ⑿他注重实际,脚踏实地,埋头奋斗,不喜欢空谈,他对现代商业社会的规则十分娴熟,强调“人情是人情,买卖时买卖”。他冒着被老板辞退的风险,制止老板随便拿店里的古玩送人情,目的就是维护雇主的利益。他务实肯干,是一个掌握着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具有独立精神和民主理想的优秀青年。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2.勇猛刺客李景纯

同样《赵子曰》中的李景纯也是老舍所歌颂的理想市民。他对赵子曰讲到:“现在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低头去念书,念完书去民间做一些事,慢慢的培养民气,一条是破名杀坏人。” ⒀在军阀横行的**年代,他主张对待军阀不能讲人道,行义气,而应用“力”来对付他们。作者将其刻画成几近完美的人,虽然外表瘦弱,但有着坚韧的气质和独立不倚的精神。为唤醒麻木的国民,冒着生命危险去行刺军阀,以实际行动来警醒民众。这种行侠仗义,为民除害以及通过读书,实业救国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老舍改造社会的美好愿望。

3.余者代表赵四等

《老张的哲学》中的赵四,《离婚》中的丁二爷也是这类形象的代表。这些理想式人物用侠义的行动来除暴安良,他们身上都隐藏着 “亦侠亦儒”的背影,这就反映了中国传统小市民的理想。

(三)正派市民的沉重文化反思

这显示了老舍真诚与天真的一面,也暴露了他的思想平庸;批判现实时思想深刻,一针见血,而一写到理想,常常表现出理想贫乏⒁。而老舍的最可贵之处在于对传统文化,民族性格潜在力量的挖掘中,没有忘记寻求民族振兴的理想之路。在抗日期间创作的《四世同堂》就表达了老舍希望在战争中提出传统文化消极部分,用其精髓来改造民族。作者在小说中讲到。传统文化应当用筛子筛一下,筛去灰尘,剩下真金。这种真金,就是真正中国文化的真实力量,是革新的基石。在小说中韵梅和天佑太太这两位传统的家庭主妇,平时她们所关注的仅仅是操持家务,照料孩子,侍候老人,柴米油盐这些生活琐事。而当面试全民族危机之时,她们义无反顾的挺身而出,坚毅沉着,把自己无私的关怀与爱由家庭扩展到整个民族和国家。钱默吟诗中国传统文化中儒者隐士的代表,战前,他“闭门饱酒栽花”,“以苟安懒散为和平”。北平沦陷后使他醒悟,儿子的壮烈牺牲与自己的被捕使他脱胎换骨,使他成为另外一个人,深明大义,一身正气,不畏强暴,敢于反抗,传统文化的道德力量在他身上厚积薄发,爆发出杀身成仁的民族骨气与操守。在老舍看来由民族解放战争所唤醒的顽强抗争,勇于自我牺牲的民族精神可以成为建设新民族,新国家的精神力量,这瞩望于未来的眼光这,标志着老舍的创作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⒂

在老舍作品中,对市民文化的反思非常广阔:既有上层建筑中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制度文化方面面的深刻反思,又有意识形态中观念信仰,风俗习惯等精神文化层面的深刻反思。总之,在老舍眼中,中国市民缺乏的是一种独立自治的意识,市民缺乏主动参与国家政治经济的意识,缺乏对自身所享有权利的深刻理解。中国市民文化的现代化,首先是每个市民在正常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自觉履行所承担的义务,尊重和保护市民各成员的基本权利,同时应树立一种积极的独立自主的参与意识,抛弃自身各种不良的心理与行为方式,构建起具有现代意识与现代素质的新市民文化观念。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⑴钱理群,温敦儒,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

⑵王明科,论老舍的市民文化反思及其现代性体验,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5 ⑶舒济,舒乙,老舍小说集,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⑷刘增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⑸孙钧政,老舍的艺术世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 ⑹老舍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⑺老舍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⑻老舍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⑼董克林,老舍笔下老牌市民国民性弱点分析,郑州大学学报,2008.1 ⑽老舍.老舍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⑾张斌,老舍文化视野中的市民世界及其精神内涵,烟台教育学院中文系,2007年第4期总第199期

⑿关纪新,《老舍评传》[M],重庆出版社,1933年版。

⒀老舍,《老舍文集》(第四、五、六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⒁赵国宏,柔弱:老舍笔下市民形象的核心性格,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九O年 第三期

⒂刘雄平,论老舍笔下城市贫民的悲剧,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07第2 期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第二篇:浅析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精选)

浅析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

12级倪石凤12520305162

内容提要:老舍先生创造的市民世界是丰富多样的,在他的笔下有老派市民形象、新派市民形象和城市贫民形象等几种不同的人物系列。本文从这几方面对老舍小说人物作以系统整理分析,从而进一步感受作家卓越的艺术创造力和感染力,以及他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关键词:人民艺术家 创造题材

艺术风格创作个性

一、引言

老舍先生的身体虽然永远消逝在人间,但他的名字以及他“人民艺术家”的著称却没有被忘记,相反却被更多的人记起,甚至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特别是他笔下的市民形象更吸引人们的视线。

二、老舍的生平和历程

老舍先生在现当老舍先生的身体虽然永远消逝在人间,但他的名字以及他“人民艺术家”的著称却没有被忘记,相反却被更多的人记起,甚至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特别是他笔下的市民形象更吸引人们的视线。

老舍先生在线代文坛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却有着不寻常的背景。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父亲是满清皇城的一名护军,一家七口就靠父亲的一点微薄收入过着困苦的日子。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父亲阵亡,从此一家人的生活重担便落到母亲肩上,母亲靠给人缝洗衣裳和在小学里当佣工勉强维持生活,那时老舍还不到两岁。可以说,早年这一段穷旗人生活给他的一生打下了许多特殊的烙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一生的创作道路。

老舍的一生都为文坛的工作而奉献。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三、老舍小说平民取向生成的原因

(—)独特的成长环境

老舍生活在下层劳动人民之中,下层劳动者的苦难,他感同身受;对于车夫、手工业工人、小商贩、下等艺人、娼妓等这一类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对于他们的愿望,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生活“心态,他可谓体会得最为深切,最为熟悉,最为了解他们的生活“心态”。并且他从小就喜爱流传于市井巷里的传统艺术(如曲艺、戏剧),为它们的魅力所吸引。他从这样的环境中,接受了与现代中国大多数作家不同的生活教育和艺术启蒙。这些,都对他有极大的影响并在他的创作中留下鲜明的印记。1

老舍大学毕业后,长期生活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在文坛上的地位不断提高由小学校长到中学校长,到大学教授和著名作家。但他从一开始就与下层劳动者在精神上情感上建立起来的联系,并没有因为地位的长高而中断,反而因为思想认识的提高和阅历的增长,他对下层社会看得更清,理解得更深,他的笔触也更深入到下层社会,代受屈辱者鸣不平。

(二)“五四”新思潮唤起老舍平民意识的觉醒

“五四运动”的爆发点燃了饱受帝国主义迫害和封建势力压迫的老舍,他内心那股汹涌彭拜的反帝反封的浪涛可谓拥面而来。此时,他高声喊出 :“反封建使我体会到人的尊严,人不该作礼教的奴隶;反帝国主义使我感到中国人的尊严,中国人不该再作洋奴。”①这两种认识就成为了老舍长期的基本思想和感情的基础,也是他进行创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出发点,同时也是老舍思想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1924年夏,老舍赴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并从事文学创作。1926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在《小说月报》17卷第7号上连载时,署名为“舒庆春”。但自第8号起连载上的署名改为“老舍”,直一小说全部载完。这标志着老舍文学创作道路的开端。接着,在伦敦的五年里,他写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长篇,都是写一般市民的生活,写这些市民的遭遇、梦想、挣扎和相互的倾轧。作品透过这些市民生活,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到二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封建帝制虽然已经被推翻了,而存在于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却并没有解决,中国依然没有从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中解脱出来。老舍揭开他所最熟悉的城市下层社会的一角,让人们亲眼看到了那些血淋淋的生活现实。另一方面,这些作品的发表也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四、分析老舍笔下市民形象的塑造

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与价值。他笔下的社会生活图画抓住了他最熟悉的市民社会,以他所拥有的社会经验进行艺术构思,把市民阶层的命运、思想及心理通过文学形象表现出来,从而来组成一个广大的“市民世界”。透过这个具体的世界,他画出了现代中国的某一方面的众多艺术典型,表现了这一时期民族生活的特有风貌。

在老舍笔下的市民人物既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有庸人俗气;既集中了我们民族数千年来的各种特质,又活生生的凸现着我们民族的时代个性。老舍笔下的市民人物形象是丰富多样的,但是在他笔下的人物也不全是“俗”味, 而是一方面受礼教、家风、古训的束缚,爱面子、讲礼节、谦恭随和、古道热肠,另一方面是受混乱时世的影响而中庸守旧、安贫乐命、点头哈腰、圆滑混世。不同的市民形象体现着老舍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同层面的分析与判断,在众多的市民形象系列之中大致可以分为:“老派市民形象”、“新派市民形象”、“正派市民形象”和“底层市民形象”。

(一)老派市民形象

这是老舍市民形象中塑造得最成功、最富有感染力的一个系列。即那些尚保留着东方封建传统美德的温顺、善良、讲礼节,但又极端保守自私、因循苟且的“老中国的儿女”们。他们虽然是城里人,但仍然是乡土中国的子民,身上负载着沉重的封建宗法思想包袱。而这类形象的特点就是:虽然生活在城市中,但只是“乡土中国”的一部分,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乡下人”。这里所说的城里人/乡下人,不是他们的户籍概念,而是表明他们身上的文化符号。即代表着现代和保守的理性观点,他们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都是很“旧派”的,保守而闭塞。这是老舍市民形象系列中表现得最为深刻和成功的形象

《二马》是老舍在1929年于英国写成的。在这篇小说中,老舍就塑造了一个迷信、中庸、马虎、懒散的奴才式人物马则仁。他“一辈子不但没有用过他的脑子,就是他的眼睛也从来没有一回盯在一件东西上看三分钟。”他的人生哲学就是“好歹活着”,至于活着是为了什么?除了作官、娶妻、生子,别的他就没有想过

最引人注目的是《离婚》中的张大哥,他不但以其市民性格特征反映了我们民族的某些本质特征,而且也以他与黑暗的旧社会市俗人情的相通,以他与腐败官僚机构的相通,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的弊病。张大哥是一个知足认命、墨守成规的市民,他小心翼翼的要保住自己的小康生活,害怕一切发生变化。他待人处事的原则是:“凡是经小筛子一筛,永远不会走到极端去;走极端是使生命失去平衡,而要平地摔跟头的。”张大哥不喜欢摔跟头。他的使命和职责是“做媒人和反对离婚”,因为他认为离婚就是对既有秩序的破坏,而他一生的事业就是调和矛盾,“凑合”着过日子。这种由婚姻观念而延伸出的人生哲理和文化观念就是封闭和自足。当然最后的失败,实际上也就是“老中国的儿女”因循保守的庸人哲学的破产以及他们想顺应天命而不得的悲剧。

在众多的老派市民中,最典型的是《四世同堂》里的祁家老太爷,在他身上集中了北京古老文化的精髓。城叫敌人占了,邻里们屡遭劫难,自个儿家里也一天天失去稳定,他都可以不往心里去,独独“只怕庆不了八十大寿”。孙媳妇韵梅颇得其“真传”,在祸患濒临之际,她仍极力主张得给爷爷如期做寿。“别管天下怎么乱,咱北平人不能忘了礼节!”虽然只是一个平头百姓,但是心里却不忘把人严格地划分尊卑贵贱,忠诚而真实地按照祖传的礼教习俗办事,处处讲究体面与排场,奉行着“和气生财”的人生哲学,善良到了逆来顺受的地步。他对来抄家的便衣微笑、鞠躬、和蔼的领收“训示”;他非常同情邻居钱默吟受日军凌辱的遭遇,但又怕连累自己而不敢去探望一下这个老朋友。他的性格就是懦弱、拘谨、苟安,是老马先生、张大哥那一类型的延续。在这些人身上反映了一种深刻的悲哀,阻止社会进步的障碍并不是来自于个别人的道德败坏或恶劣品质,而是一种弥漫与渗透于整个社会和民族的习惯。要医治民族的痼疾,除了政治与经济的变革外,还必须有一场文化心理的革命,而且要使它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完成。<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作品集中地描写了市民生活,成功地塑造了市民形象,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再现了市民的性格特征,表现了老舍先生对市民刻画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二)新派市民形象

对于新派市民”,他们生长于封建宗法、小生产的社会土壤里,却又沾染了许多西方的坏毛病,集中西糟粕于一身。这一文章,老舍也用了许多成功的形象,它又可以分为三种:—、是老舍理想中的“国民楷模”。老舍在接受了一部分英国先进的文化后,很自然的将其人格理想寄植在他所认同的西方观念中。于是他就以英国国民为参照塑造了李景纯﹑李子荣这样的青年。李景纯有知识、有理想、有爱国热情,也有为国捐躯的精神。培养一些用英国现代科学知识、民主理想和独立精神武装起来的现代青年,具有现代青年所应具有的优秀品质:独立、务实、求真、敬业、爱国,有美好的理想,有脚踏实地的行动。但这只是老舍人生理想,理想终归是理想。这也反映了老舍真诚、天真的一面,反映他在对现实的批判方面缺乏真正的深刻性。

二、是“洋派”与“新派”的市井无赖老舍先生含着泪鞭挞的“过渡人”形象,如《离婚》中的张大哥的儿子张天真就是此类人物:天真漂亮、空洞、看不起穷人,钱老是不够花,没钱的时候也偶尔上半点钟课。漂亮、高鼻子、大眼睛,腮向下溜着点,专为展列口中的白牙„„爱看跳舞,假装有理想,皱着眉照镜子,整天吃蜜柑,拿着冰上东安市场,穿上运动衣睡觉。每天看三份小报,不知道国事;专记影戏园的广告。非常的和蔼,对于女的;也好生个闷气,对于父亲。总之,这是一个新潮而又浅薄的角色。

三、是老舍先生含着泪鞭挞的“过渡人”形象,如《四世同堂》里的祁瑞丰这一类的“洋青年”,是个极肤浅的家伙,肤浅到了既不爱国又不顾家,无聊、浅薄和不要强、没出息,任何蝇头小利都能勾起他垂涎三尺,任何一点危险都会吓得他望风而逃,一来二去他滚进冠晓荷一伙,也滚进了无法自拔的深渊,为了一心给日本人当小特务,他丢了命。”这些人物一味逐“新”,一味追求“洋式”的生活而丧失了人格。老舍在对他们无情的嘲讽中昭示着世人,这些“假洋鬼子”就是我们改革的最危险的敌人。

(三)正派市民形象

这一类,有知识、有理想、有爱国热情,具有现代青年所应具有的优秀品质,也是老舍理想中的“国民楷模”。老舍在《赵子曰》中刻画一个中国文人的一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传统政治理想式的人物——李景纯。在老舍的笔下李景纯是一个趋向于完美的人,有着瘦弱的外表、坚毅的气质,以及独立不倚的精神。由于后来竟以刺杀军阀的行动来唤醒国民。老舍热忱歌颂这一种以献身来完成自己人格的心理模式。同时,《二马》中的对出国留学多年,曾在美国住了三年,得到了商业学士学位,接着来欧洲,先到法国,又来到了英国,为的是在这个商业王国“学点东西”的李子荣,也是老舍理想市民的塑老舍先生的身体虽然永远消逝在人间,但他的名字以及他“人民艺术家”的著称却没有被忘记,相反却被更多的人记起,甚至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特别是他笔下的市民形象更吸引人们的视线。

(四)底层市民形象

1924年夏,老舍赴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并从事文学创作。1926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在《小说月报》17卷第7号上连载时,署名为“舒庆春”。但自第8号起连载上的署名改为“老舍”,直一小说全部载完。这标志着老舍文学创作道路的开端。接着,在伦敦的五年里,他写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长篇,都是写一般市民的生活,写这些市民的遭遇、梦想、挣扎和相互的倾轧。作品透过这些市民生活,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到二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封建帝制虽然已经被推翻了,而存在于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却并没有解决,中国依然没有从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中解脱出来。老舍揭开他所最熟悉的城市下层社会的一角,让人们亲眼看到了那些血淋淋的生活现实。另一方面,这些作品的发表也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五、老舍小说创作价值

老舍从早期创作阶段,从《老张的哲学》到《二马》都是写一般市民的生活,写这些市民的遭遇﹑梦想﹑挣扎和相互的倾轧。作品透过这些市民生活,对于那种非人道的不公平的现实激起了他对那些受屈辱受损害的人们的同情和对上层社会的反抗。他只有拿起手中的笔抒发心中的不平之鸣,说说劳苦大众的心声,与不公的现实作战。老舍揭开他所最熟悉的城市下层社会的一角,让人们亲眼看到了那些血淋淋的生活现实。在济南这座温和朴实的古城里,他曾与普通的教员、记者、车夫、厨子、说唱艺人、民间拳师为友,汲取民间养分,创作了4部长篇小说—《大明湖》、《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还出版了包括《黑白李》《微神》等15舍作品。他的作品中老 他 深入地解剖了中国社会,解剖各类市民人物的心灵,解剖我们民族精神在时代上的缺陷和造成这种种缺陷的根源。更为重要的是,他的作品的现实主义成就则在于“把城市底层社会这个不怎么为人们所熟悉的世界,把城市贫民这个常常为人们所忽视的社会阶层的命运,引进艺术的领域,并获得了成功”

六、结语

老舍是来源于民间社会“底层”,并且一生都在情感上强烈认同民间文化的著名作家。市民形象在他小说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老舍的作品之所以深入人心并走向世界,最重要的就是他善于通过对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朴素描写,借助平凡琐碎的生活细节,表现生活本身内在的巨大力量和丰富内涵。老舍笔下所塑造的人物,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见到的,他们在平淡之中演绎着悲剧或喜剧,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艺术上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关纪新,《老舍评传》[M],重庆出版社,1933年版。

2、张咏华,《解读骆驼祥子》[M],京华出版社。

3、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学林出版社

5、<<老舍研究论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第三篇:论上巳节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论上巳节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

徐嘉

上巳节是中国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展现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可是如今,上巳节却正在被大部分中国人淡忘,许多年轻人甚至根本没听说过上巳节,而在日韩等地区,还依然保留着过上巳节的一些传统。我们怎能让自己的文明辐射到其他民族那里传承,却在自己民族里丢失?因此,有必要好好研究上巳节这个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挖掘它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唤醒炎黄子孙对它的认识与重视。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上巳,是指以干支纪日历法中的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在汉代以前,上巳节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

上巳节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

上巳节被称为黄帝诞辰节。据考证,河南新郑为黄帝故里。新郑自古有俗语:“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所以农历三月初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轩辕黄帝的诞辰。而新郑老百姓也有“三月三,拜轩辕”的民俗。后来,河南以外的一些地区也逐渐接受了“三月三,拜轩辕”的风俗。“三月三”遂成为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日子。人们能在上巳节祭拜中找到一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上巳节承载着美丽的中华传统神话故事。传说农历三月三,是西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根据中国道教的说法,西王母三月三生日,会开蟠桃会庆贺寿诞。西王母是传说中中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所以西王母被称为是福寿之神。三月三拜西王母在古代中国普遍盛行,人们以此祈求健康,多生贵子,表达了美好的生活愿望。现在农历三月三在各地还有类似风俗,如安徽繁昌的接三姑娘、浙江丽水的龙子庙会、吉林永吉的龙王祭、浙江海宁的双忠庙会等等。

上巳节古称“修禊节”。先民们在三月时令于水边祭祀、沐浴,称为“春禊”,以除去整个冬天所积存的污垢和病害。周朝有在水滨举行祓禊活动的习俗。天子会指定专职的女性神职人员掌管此事。《周礼·春官·女巫》有曰:“女巫岁时祓除衅浴。” 祓即消除不详,禊即清洁净身。祓禊,即通过洗濯身体,达到辟灾祛邪、祈福降吉的目的的一种祭礼。后来演变成上巳春浴的习俗。《论语》有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春浴时的情形。这种“祓除畔浴”,能清洁身体,去除身上的晦气,起到去灾的作用。云南初春流传的洗脚大会,就是古代祓禊的遗风。

在上巳节中还有临水浮卵、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三种活动。临水浮卵最古老,它是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则是由临水浮卵演变来的。值得注意的是,曲水流觞和临水饮宴后成为文人雅士的娱乐活动。古代,人们举行完祓禊仪式后就坐在环曲的水渠边,把盛着酒的觞放于流水上,任其顺流漂下,停在谁前面,谁就要将杯中的酒一饮而下,并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觞”要算王羲之与其友在会稽的聚会了。由此王羲之写成了《兰亭序》。在绍兴,由“曲水流觞”活动形成 的这种饮酒赋诗的雅俗一直盛传不衰。直至今日,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中外书法家都要到绍兴兰亭聚会,举行“曲水流觞”的活动,用咏诗论文,泼墨挥毫,纪念王羲之。我国“曲水流觞”之俗还东传日本。公元958年,日本福冈天满宫就首先仿效兰亭之俗,举办“曲水宴”,这一风俗一直在日本流传至今。可见,我国古代会稽遗风影响之深和流传之广。

上巳节还是人们郊外游春踏青的节日。在古代,人们冬日一般没有重大的事务安排,叫做 “窝冬”。春天到来,万物化生、大地繁荣,令人喜悦,踏青游春,便是像久旱逢甘霖一样的大事。特别是古人受冬日折磨,更喜欢亲近自然,去体悟春天的涵义。《论语·先进》记载道: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孔子,各谈其志向理想时,曾子勾画出这样一幅图景:“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可见在春日融融中游玩享受自然风光也是儒家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啊。江苏武进地区在三月三也有游南山的习俗,民谣曰:“三月三,穿件单布衫;大蒜炒马兰,吃了游南山。”

上巳节也是古代青年男女固定的欢会时节,称为“会男女”。《周礼·地官·媒氏》云:“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这描写了青年男女在春草碧绿的大地上结伴对歌,互赠信物的欢乐情景。现今少数民族地区也有不少会男女的风俗,如黎族的三月

三、苗族的爬坡、布依族的抛绣球等。

上巳节还有“女儿节”一说,它是女子的“成人节”。每到三月三,女子们会到郊外踏青,兴高采烈地庆祝成人。这一习俗在近代汉族中衰落了,却传到了日本韩国。女儿节是日本的五大节日之一,又名“雏祭”或“桃花节”。当天,日本妇女会身着和服到街头游玩,日本神社里会举行祓禊除厄的活动。有女儿的家庭,会在一个特备的各层台架上摆起“偶人坛”,并制作一些特殊的节日食品,来为自家的千金祝贺节日。

上巳节在中国民间有很多丰富多彩的习俗。

人们在上巳节那天戴荠菜花、挑荠菜。“荠”与“吉”谐音,与“聚”音相似,吃荠菜就有吉祥、聚财之意。早春的荠菜新鲜营养,所以民谚有“三月三,荠菜赛仙丹”的说法。南京人习惯用荠菜花来煮鸡蛋,祈福去病去灾。妇女把荠菜花戴在头上,认为可以不犯头痛病,晚上睡得特别香甜。荠菜花还有吉祥之意,有民谣道:“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女人不戴无钱用,女人一戴粮满仓。” 人们还把荠菜花铺在灶上以及坐、睡之处,认为可除蚂蚁等虫害;把莽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内,认为衣服可以不蛀。除了吃荠菜,民间还有吃“亮眼糕”之俗:“或以隔年糕油煎食之,云能明目,谓之亮眼糕。”上巳节还有听蛙鸣的习俗,清顾禄《清嘉录三月 田鸡报》:“三日,农民听蛙声于午前后,以卜丰稔,谓之田鸡报。谚语有:“田鸡叫拉午时前,大年在高田;田鸡叫拉午时后,低田弗要愁。”在四川温江地区的武阳一带,还有“抢童子”的习俗。城隍庙台子坝在做过法事后,将祭过神的木雕童子从台上丢下来,围观的青壮年顿时如海水般翻腾,激烈争抢。抢着后,晚间备齐鼓吹之具,由一男童抱着木雕童子,骑马送与事先约定的有钱而无子的人家,主人办酒席以作酬答。四川忠县等地有“三月会”,举行纪念抗敌将领巴蔓子的盛大活动,是日,群众抬巴蔓子的偶像绕城游行,后跟社火队,玩龙灯、舞狮子,家家张灯结彩,燃放爆竹,热闹非凡。在中国闽南、台湾则有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扫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

如今,上巳节依然是中国许多少数民族的十分重要的节日。壮族会在三月三 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这是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侗族在这天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布依族会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然后大家云集到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黎族称三月三为“孚念孚”,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们称它为谈爱日。傣族在三月三举行泼水节活动,这里可以看到古时上巳节祓禊之俗的影子。畲族也有“三月三”节日,它是谷米的生日。当天畲族家家户户都吃传统的乌米饭。朝鲜族有三月三踏青、吃花煎、喝花菜的习俗。

由以上简介,我归纳了上巳节的这样一些鲜明特点:历史悠久,春秋时期便已流行;内容丰富,各种纪念庆祝活动数不胜数;涉及人群广泛,男女老少、各民族、知识分子都有相应纪念庆祝活动;极具中国文化特色,黄帝诞辰、王母寿诞都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精神符号;影响深远,远播日本韩国等地。

上巳节承载着活生生流淌着的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蕴藏着大量独特的民俗生活意境和深远的民族生活气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同时上巳节还可以对现实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庆祝上巳节,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首先谈谈上巳节作为传统节日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

上巳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展现着中国从古至今的生活风貌,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价值、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上巳节作为黄帝诞辰节,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同时,炎黄子孙在上巳节祭拜黄帝,祭拜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更能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同根同祖、血脉相连的情感,并能增强对本民族的热爱与认同,这项纪念活动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这种意义上,上巳节就像粘合剂一样把中华民族成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上巳节展现了大量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粹。例如上巳节的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关于上巳节的大量文学作品记载都是宝贵的民族精神产品。

文人们“曲水流觞”的活动充满高雅的艺术气息。踏春游春、采荠菜、听蛙鸣、亲近自然以及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活动展现着健康的生活情趣。祈求健康长寿的祭拜活动、象征吉祥吉利的各种民俗凝聚着中国历代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这些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激励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在热闹的庙会以及大量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中,人们彼此欣赏,互相竞赛,互相借鉴,体现中华民族社群内部的组织协调和团结合作,彰显着中华传统的集体意识,营造着和谐的氛围。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优秀的特质和精神。

上巳节还为中国历史学、民俗学、文学等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上巳节中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粹值得进一步细细发掘。

另外,上巳节的一些民俗也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例如用荠菜煮鸡蛋、妇女戴荠菜花防头痛的民俗。现代中医学研究显示,荠菜味甘淡、性微寒,能凉血止血、清肝明目、清热利尿。若是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每日用鲜荠菜60克,加水适量,煮开锅后,打入鸡蛋3个,喝鸡蛋汤,能改善头晕头痛症状。可见上巳节闪耀着中华民间智慧的光芒。

上巳节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庆祝上巳节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积极意义。上巳节文化具有强烈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首先,上巳节作为黄帝诞辰节,可以发挥巨大的凝聚人心的作用。中华民族历来讲究认祖归宗,经常会有港澳台胞、海外华人回大陆寻根认祖,因为他们都铭记着自己是炎黄子孙。上巳节就是炎黄子孙共同庆祝纪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节日,可以发挥民族精神纽带的作用,有利于团结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民族凝聚力,增加国家认同感。对促进祖国统一有积极意义。其次,上巳节是许多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汉族和少数民族同庆上巳节,彰显了上巳节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民族交往和融合,促进民族团结。

庆祝上巳节,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抵御西方文化冲击。如今,洋节在中国大肆流行,许多人接受了大量西方的节日习俗,潜移默化地受着西方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熏陶,却淡忘了中华本民族的传统节日,那些和传统节日紧密相连的传统文化也因此渐行渐远了。上巳节中的诸多方面都极具“对抗”西方洋节的潜力。例如,上巳节“会男女”的习俗,可以看成是中国的情人节。传统的七夕承载着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凄美的爱情故事,未免有悲伤的情调。而上巳节,男女欢聚游春,充满欢乐的气氛。中国人何不庆祝“上巳情人节”,体会本民族的文化魅力与情调?这比过西方2月14日的情人节更有底蕴、更有根基。再例如,中国人与其大张旗鼓庆祝圣诞,庆祝耶稣诞生,何不好好庆祝本名族始祖黄帝的诞辰、王母的寿诞,庆祝上巳节?其实,上巳节中很多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节日内容都强过那些“舶来品”,一旦大众清楚地体会到这一点,又怎会放着本民族如此有意义的节日不过,而去盲目地追捧不属于自己的文化?

庆祝上巳节,也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正如上面所说,上巳节的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商家完全可以好好挖掘上巳节里的文化元素,进行各种“经济唱戏,文化搭台”的节日活动,中国自己的节日将比西方洋节吸引的人群更广泛,庆祝起来更有底气,内容更深厚和持久。

庆祝上巳节对提高个人素质,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也有积极意义。祭奠始祖、向王母祈福,或是知识分子效仿“曲水流觞”,相聚咏诗论文,甚至参加如逛庙会、玩龙灯、舞狮子之类的群众娱乐活动,都能让人受到中华文化熏陶,增强对本民族的热爱,提高文化修养。踏青游春、亲近自然,洗浴、吃荠菜等等习俗,倡导的都是一种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参加充满中华传统特色的群众庆祝活动,可以交流邻里乡亲的情感,促进人际关系和谐。这些上巳节的民族特色习俗,可以调节现代紧张的生活、带给人身心的愉悦,岂不比那些灯红酒绿、繁华浮躁的消遣更有意义,比那些“美食节”、“购物节”更具魅力?而且,通过节日放假,祭祖、踏青、群众聚会等轻松的方式来向青少年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比干巴巴的说教和课堂灌输更有效果,更有利于青少年教育。

全球性多元文化的交流、融通、相互影响为民族文化的展示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这个意义上,传统民俗节日更应该保持、弘扬,像上巳节这样内蕴深厚的传统节日,我们决不能让它消逝。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面镜子,活生生地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中国人应该热热闹闹地、好好地庆祝上巳节,让上巳节里的文化光芒闪耀出来,把上巳节里的中华文化精粹传播给世界。

上巳节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远不止于此,只有重视上巳节,重视中华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才能更好地发掘传统节日的内涵,赋予传统节日崭新的生命力,使其散发出中华文化无穷的魅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农历三月三的中华大地上会充满浓烈的上巳节节日气氛。参考文献:

1.《中国民俗大系·湖南卷》,龙海清,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2.《中华民俗胜览》,张鸿苓,语文出版社,2000年。3.《中外节庆大观》,张宪周 张泽琪,江西高校出版社,1996年。4.《中国社会风俗史》,秦永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5.《民间俗信与科学文化》,刘德龙 张延兴,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6.《中国风俗文化导论》,韩养民 韩小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第四篇:古希腊文化的现实意义

古希腊文化的现实意义,从这个角度比较新颖,参考资料如下:记得给满意答案额!

古希腊文化,尤其是其绚烂之至的神话千百年来总吸引着世界各地无数爱好者的目光,对其研究不计其数。本小组欲以今日眼光,重临谬斯的盛宴,浅嗅宙斯的气息,就古希腊神话的现实意义,作一番浅薄的探究,在此小谈所得。

在西方文明的发展史上,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被称做哺育西方文明的两只乳房,所以说,两希文化是了解和研究西方文明的一把开门钥匙。对于古希腊文明来说,它的史诗和神话记载着这文明的丰富信息,因此从史诗和神话开始的探究是研究这种文明的基本的、也是首要的探究。这里我们将讨论古希腊神话和奥林匹斯神统在人类文化学上的丰富内涵,修正长期来人们对于神话的简单化的肤浅的认识,从而管窥希腊神话原有的品格和身份。

初拜谬斯望沧海,重识易安聆波澜。起先对此的热爱,源自对其神话本身美好意境的单纯追求。长期以来,一般的人都接受过马克思关于神话的看法,认为神话发育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人类的童年时期,它的瑰丽的故事和充满幻想的思维偏向乃出自原始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愿望。高尔基说:“一般说来,神话乃是自然现象,对自然的斗争,以及社会生活在广大的艺术概括中的反映。”

在我看来,马克思和高尔基们的论述很精辟,他们揭示了神话的本质特点,然而他们的看法似乎还有待于进一步阐述和补充。他们的观点比较注重于神话中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而比较忽略神话中人对自身的精神文化的关系。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人类是社会动物。”人与社会本来就是一体的,研究问题是厚此薄彼难免会有偏颇。这也就是我们此次研究的侧重点。既然神话是人的创造,神话自然也体现人自身的文化性格和精神面貌。而希腊神话,作为一个极其复杂完备而又绚烂多彩的系统,具有无可比拟的现实意义。

一、现实基础

古代希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希腊人的活动范围主要包括现今的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和地中海东部各岛屿。此外,他们很早便与黑海沿岸地区的居民交往,向意大利半岛南部沿海和西西里岛等地区移民,足迹远至西地中海和北非。古希腊人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建了璀璨多彩的文化,传下丰富的遗产,神话传说就是其中之一。

古代神话的产生历史久远,它乃是处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时期的远古人类借助想像征服自然力的产物。由此,古代神话必然包括神的故事和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和冲突的故事,即英雄传说两个方面。神的故事更明显地反映了古代人类把强大的自然现象形象化的丰富想像力,英雄传说则主要是对可能具有某种历史性的传奇人物及相关事件的崇拜和理想化,反映了远古人类的生存活动和与自然进行的顽强斗争。古希腊神话也是包括了这两个方面。

古希腊神话故事的形成时期很早,是远古一代代人集体创作的结晶。神话起初口传,后来见之于书面文字。它的最早的传世书面文献当推荷马史诗。史诗中除了主体故事外,还提及了许多其他的神话故事,那些故事显然在当时已是广为流传、普遍知晓的。在荷马之后不久有古希腊诗人赫西奥德的长诗《神谱》,扼要地记述了许多神话故事,并立力图把那些故事谱系化。古希腊悲剧的题材基本都是取材于神话,是作家对那些神话故事的现实理解的戏剧体现。公元前3世纪之后希腊化时期的亚历山大里亚学者们在对古典作品的收集和注疏中,对古希腊神话的收集和保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些诗人则在学识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神话典故。

与所有已知的民族神话相比,古希腊神话最为丰富多彩。不仅如此,古希腊神话还具有别的民族神话无法比拟的人性内容和系统结构,构成了它独特的世界景观。这种独特的神话世界景现是古希腊人的伟大创造,但不可否认,它还与前希腊文明即爱琴文明相关,与以克里特一迈锡尼为核心的地中海周边地区的文明相关。

从纪元前四——三千年开始,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地中海地区的文明揭开了人类在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地区的历史,这就使得地中海地区和希腊地区处在几大文明交汇的优越位置,因而,民俗文化的多元化首先使这个地区的居民及其流动人比印度或中原更具有宽容大度的容纳性。虽然这里各民族,各部族之间的冲突此起彼伏,但这是在异质文化的交际之中进行的,而异质多元的文化使这个地区的人民具有开放的心态,由此,在所有的前希腊文明被消灭以后,多元异质的的文明记忆在新的希腊民族心中依然存在,并且还据之以新的历史创造。古希腊神话长久以来被人们当作一种泛灵的表现,或者被当作是梦幻的象征,或者被当作对自然的变形模仿,或者被看成是神明的传言。

总之,泛灵论的神秘主义思想和自然崇拜的狭隘唯物主义思想流行多时。然而在前苏各拉底时代,古希腊人却从来没有怀疑过神话与真实历史之间的联系,而在十九世纪后期,随着谢里曼,得费尔德等人古迹发掘和考古工作的展开,线型文字A和线型文字B的发现及对线型文字B的解读与阐释,前爱琴文明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就冲破了历史的黑幕,轮廓清晰地出现在人们面前。于是,关于古希腊神话和史诗的内容就成为一种扎根于民族土壤的厚重的历史文化而不是虚幻飘渺的远古梦呓而被人们重新认识。十二世纪多利安人侵入希腊地区以前的历史文化,在兹拉特科夫斯卡雅的小而有趣的著作《欧洲文化的起源》里有引人入胜的介绍。然而关于多利安人侵入希腊地区以后到荷马时代的四百年的历史却杳然而渺茫。然而,从欧洲整个历史文化的发展来看,这黑暗时代的四百年,却犹如妇人怀胎,孕育了一个人类文明中从没有出现过的怪胎—— 希腊文明—— 逐渐形成了的独特社会民主政治形态 — — 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要是说人类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了现代,那么我们可以说从公元前六到五世纪的希腊开始。因为过去的一切文明历史,都是王权专制的历史,而所谓现代时代,也就是社会民主政治的时代。虽然希腊罗马以后,人类历史又走进一千几百年的王权专制时代,但是在今天看来,希腊与我们的时代却似乎非常接近。而希腊的神话和史诗的丰厚的人文内容依然是我们今天 “认识你自己”的逻辑起点。

二、是神或是人?

希腊诸神不似中国的神明般高高在上,而是高度人格化现实化,有其喜怒哀乐和私欲纷争,后人才诧异从中竟看到了原始的人文主义思想萌芽。希腊神话对人对神都作了真实的展现,不粉饰光明,也不掩盖黑暗。对人对神,它都同等对待。不因为他是英雄而遮盖其卑鄙,不因为他是神而掩盖其虚伪。若要略谈与中国神话的差别,大致可概括为三点:

1、中国古代神都是,断绝七情六欲,不食人间烟火,充满神秘色彩。希腊神与人同形同性,既有人的体态神个性鲜明,没有禁欲主义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参与人的活动。

2、对神的评判标准不一样,中国尚德,希腊更侧重于智慧。

3、中国的含有祖先、宗教崇拜成分,希腊的没有。面向海洋的民族开放自由、富有冒险探求精神,而深居内陆的民族则拘谨保守、有自安心态;这在神话中也表现无遗。这既是由当时社会现实和人们真实的思想文化差异所决定,又对这两个世界的统治力量、人们的价值观念起了深远影响。

以下浅提希腊诸神,以窥一斑:

在奥林匹斯神统中,有数不胜数的各种各样的神,一般认为其中有十二主神,但有不同的版本,其中之一是:

1)宙斯:天神之父.雷电之神,天地间万物的最高统治者,正义而任性、好色

2)赫拉:宙斯的正妻。是女性的代表,掌管婚姻和生育。性格特征嫉妒。

3)雅典娜:起初被视为女战神,后逐渐变为智慧女神和雅典城的守护女神。

4)阿波罗:太阳神,在诗与艺术中表现为光明、青春和音乐之神。

5)阿尔忒弥斯:月神,又是狩猎之神、处女之神,是女性纯洁的化身。

6)狄俄倪索斯(又称巴古斯):是洒神与狂饮欢乐之神。

7)阿佛洛狄特(又称维纳斯):美和爱之女神。她的忠实随从小爱神厄洛斯(又称丘比特)手持弓箭,被射中者即跌入情网。

8)波塞冬:海神。

9)哈得斯:冥王。

10)赫斐斯托司:火神和匠神。

11)阿瑞斯:战神。

12)赫斯提:灶神。

十二个主神都有鲜明的性格与七情六欲。他们具有人的性格和情绪,具有超人的特殊本领。古希腊除了神的故事以外,还有许多由神与人交媾而生的半人半神的“英雄”。关于英雄的传说,最为有名的是阿喀琉斯的故事、奥德修斯的故事、赫拉克勒斯立十二大功的故事和伊阿宋率领英雄夺取金羊毛的故事等等。这个得到统一的系谱,结束了神与神之间的征战和相互仇杀,每一位神都有他独特的职权及其管辖范围。这个组织起来的新的世界秩序成为神和人在其中活动和安享的宇宙。虽然此后还有提丰等恶神试图扰乱这个秩序,但终究没能得逞。在这个神话系谱里,我们看到,即使是十二主神,他们有管辖天、海和地中冥府的神,也有星宿之神,有管辖人间主要活动领域的灶神,有人类得以自立的火神匠神,有处女神和爱神婚姻女神,有起干戈斗智慧的战神和智慧女神。可见,在各个可能的领域,都有着它的主宰,并且他们相互之间并不老死不相往来,而是频繁接触。奥林匹斯是他们每日欢娱嬉戏的神圣场所。

这样的神话观念,可以说植根于古希腊尤其是雅典盛极一时的民主政治制度和人们的民主观念,又在潜移默化中对希腊人灌输奴隶制民主和自由思想的意识。将神人格化,绝不仅仅是文化本身的需要;因为这样使人认为,神——或者说它所象征着的权威,并不是不可触及的。用现在的话说:“神之所以成为神,只是因为他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他便成了神。”换句话说,从思想上出现了否定一切权威的倾向。甚至在人之中也出现了英雄,这说明连英雄崇拜也带有“民主”色彩;正是在这种观念指引下,西方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特别强烈,这也早早地为后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提供了精神土壤。这就不难理解拿破仑的那句经典名言:“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以说,作为一个刚刚从沿海洞穴搬入内地的奴隶制文明来说,在生产力条件落后、粮食油布等生存资料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下,绽放出如此一朵惊艳的奇葩,也是人类史上的一个奇迹了。这不由得令我们想到了年代相近的春秋战国,也是奴隶社会,也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产生的思想和文化也成了中华民族乃至东方许多国家的思想文化源泉,却总能找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类的语句,不住让人感叹历史的相似与迥异。只是正是在这样的时期,也就注定了东西方文化要就此彻底分道扬镳。而神话,就正是一片三秋的叶子,可以“一叶知秋”。

三、深远影响及启示

古希腊神话里强烈的人本思想不仅为当时繁荣一时的民主政治提供了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而且成为近现代西方世界的资产阶级革命及民主运动的有力武器。既然神都是有七情六欲的,那么,作为君主,即使像路易十四那样宣扬“朕即国家”的理论,也显得多么苍白无力:那么,作为教会,即使极力宣扬禁欲思想和来世说,又能禁得起多大挑战?所以,当千百年后人们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旗号的时候,封建主和教会才会感到无比的恐惧;而事实也证明,他们的恐惧很有道理。既然人应该有自己的位置和尊严,那么,在这种精神鼓舞下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变革者们才能不惮于前驱,争相在历史的拐角处书写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即使就对文化本身的影响而言,其作用也是非比寻常的。许多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以之为题材,承袭其遗风。古代西方早有“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归于罗马”之说。希腊文化可以说是绚烂夺目的浪漫主义艺术的源泉。而文化特色与现实意义交汇融合,形成了完整的统一体,寄寓于这些神话之中,更是成为人类精神世界的瑰宝,让后人忍不住细心凝视,深深陶醉。其文化内核既明显与婆罗门教等强烈的等级观念对立,又与很多声称“人生而平等”的宗教的干涩说教和苍白论调不同。它声言正义而用朴素的语言缓缓道来,其文化魅力和现实色彩让人陶醉不已。这也引发了人们另一个自然的思考: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些什么吗?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决不是教条上“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那么简单。作为文明本身,它兼收并蓄,既继承了原始的穴居文化,又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广泛吸取亚欧非各地的文化精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若能以虚怀而待八方文化,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也一定能发展壮大。而对于思想上而言,发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尊重个人权利和思想自由,既是时代的必然趋势,又是人类漫长历史的一贯追求。

所以,古希腊神话具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根源在于它既是时代的精华,又是人类永远不朽的宝贵财富。它传达着古人对世界对人生的观点,也启示我们思考对今人应有的对世界对人生的态度。这,就是它真正魅力所在,是它永恒不朽的闪耀光芒。

第五篇:中华农耕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中华农耕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唐珂

一、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母

农耕文化就是建立在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即指传统农业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风俗、文化、习惯等意识形态总和,它所反映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其本质内容.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作为泱泱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财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农业考古资料证明,我们的中华先祖,历经远古漫长的混沌蛮荒时期,在距今一万年左右,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由于生态变化和人口增加,野生动植物无法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于是原始农业应运而生,以前单纯依赖采集与狩猎的生活发生改变,随着种植与畜牧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聚族而居,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村落和社区,继而出现了城市和国家,最终拜托蒙昧落后的状态走向文明。从刀耕火种到男耕女织,从精耕细作到现代农业,农耕文化资源与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农耕历程中,华夏民族在这片热土上进行了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在世世代代的传承发展中孕育出精彩纷呈、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

农耕活动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炎黄子孙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形成了渔樵耕读、富国祖民的优良传统,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奠定了万代基业.比如稻作文明起源地之一的河姆渡文化、粟作文明起源地半坡文化、商代的协田耕作方式、汉代的耕作发明二牛抬杠、魏晋旱地耕作模式耕耙糖、唐宋水田耕作典范耕耙粆和明清的生态农业——农、桑、牧、渔等等,这些农耕活动不仅揭示出中华民族在作物育种和耕作方面为人类做出的特殊贡献,而且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夯实了基础。事实表明,农业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农业生产的不断演进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农业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联系,农业发展过程中孕育和产生了文化,文化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农业的进步.没有农业,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农耕文化门类众多,包括古代农学思想、精耕细作传统、农业技术文化、农业生产民俗、治水文化、物候与节气文化、节庆文化、农业生态文化、农产品加工文化、茶文化、渔文化、蚕桑文化、畜牧文化、饮食文化、酿酒文化、服饰文化、民间艺术、农民艺术、农业文化遗产、涉农诗词歌赋等等.农耕文化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思想理念、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和思维方式,其本身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大地众多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涉及人们发明和创作的工具、器物和艺术品,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科技、法律、宗教、民俗等诸多领域。据此证明,农耕文化与中华文化渊源极深,农耕文化支撑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母,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根脉和基础,是现代社会发展中永远挖掘不尽的宝藏.农耕文化无时无处不在,并且融入了本源文化的内核。农耕文化的深厚土壤直接培育造就了包容、和谐、内敛、天人合一的儒家文化,是本源文化发育成长的摇篮,同事构筑起源时科技和哲学产生的舞台。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医药等均离不开农业生产活动.书法艺术的“文房四宝“除砚以外,纸、笔、墨的原材料,如制质的纤维、胶合剂、工具,制笔的毛、竹管,制墨的烟、胶等,都来自农业。建筑所需要的木材、油漆以及烧制砖瓦的燃料都依赖农产品。中国长期流行“厚葬”,而其“农、衾、棺、椁”没有农业作后盾是不行的。许多文化现象和说法也来源于农事活动,诸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得谷者昌,失谷者亡“。“阴阳五行,相生相克”,“顺天时,量地利”,“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及“没有种子,哪来装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概念,都是取之于农业生产活动。传统哲学作为中国古代智慧之宗深受农耕文化的启发,是其抽象而来的结晶。中国哲学无论是朴素辩证的自然哲学或者是带伦理特征的社会哲学均脱胎于农业生产过程,特别是反应“天、地、人”关系的三才观与“民惟邦本",“食为民天”的民本观念。因此,协调和谐的农业发展观,趋势避害的农业生产管,用地养地的农田地力观,因地制宜的作物种植观,综合利用的循环农业观,御欲尚俭的节能降耗观,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养分。

农耕文化来自生产生活实践,培育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中华文化是一种集大成的文化,集合儒、道、佛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包括语言、诗歌、科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等,这些都与农耕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练习.古时的农业生产活动是一个相当繁重的体力劳动,人们为了舒缓劳作之苦,从中获得乐趣,于是乎歌舞因之产生。比如秧歌,就是发端与农业生产,本意是插秧时为协作劳动节奏,消除疲劳而唱的歌,最后走出了田野,进入到都市人们的生活之中。此外,还有樵歌、牧歌、渔歌等,这些反应农事活动各个方面的民歌又成为中国诗歌发展的源泉,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吸收了丰富的民歌营养。再比如社日,原是祭祀社神祈求丰收的仪式,后来也发展为一种舞蹈艺术。远古时代人们创造了大量的岩画、石刻、彩陶,那些精美的纹饰图案显露出古老的艺术,包括有农业与自然图腾崇拜,有渔猎、采集、农耕与编制情景,有生产与生活图景等等,从中可追寻到雕刻、绘画、手工制造等文化形式萌芽于发展的轨迹.艺术源于劳动,生活激发灵感.许多土生土长的农民艺术植根肥沃的农耕文化土壤,又带着祖先的神韵,带着历史的厚重,在广袤的田野上,把原创与本土、过往与时代、传承与创新、自然与生态、勤劳与智慧、人文与科技演绎得淋漓尽致,展现出农民的卓越才智和创造能力。在祖国蔚为大观的艺术海洋里,农民艺术沐日月精华,通天地灵气,融人心智慧,具有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淳朴自然、天然和谐的突出特点。其形式与造型无所不在,或显露或隐藏地分布在生活所涉及到的任何空间里,农民艺术的组构形式也常常超出了人们所能想象的范围,泥、布、面、石、木、土、金属、纸、丝等物质皆是艺术家创作的原材料,可以说无所不用、包罗万象。绚丽多姿的乡土艺术以其特定的额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

中华文化是有别与欧洲游牧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农耕文化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培育了内敛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与今天提倡的和谐、环保、低碳的理念不谋而合。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是华夏儿女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应对、取宜、守则、和谐的理念已广播人心,所体现的哲学精髓正是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资源。农耕文化的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不仅赋予中华文化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文化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华夏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从未中断过的古老文明,现代中国之所以选择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制度和模式,农耕文化中聚族而居、向往统一、追求安定、和谐共生的文化基因和民族心理,以及中华历史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本质特性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弘扬农耕文化的现实意义

梳理一万年的农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农业对人类文明的功效突出地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生产工具的发明与传承;二是农作物的育种;三是物候节气的利用;四是水的治理与利用;五是一些先进理念与实践技术的发明创造。现代农业的发展要素和动力,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除此之外,经验是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农业历史上千百年积累的成果做法,比如各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技术与制度,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方式,稻田养鱼养鸭的绿色生态农业,桑基果基鱼塘的环保循环种养法,农业旱作梯田耕作法,以及民间农谚俗语等等,至今仍然具有实用价值。

农耕文化中带有意识形态的东西,从精神文明、政治价值等形而上的角度来分析、汲取和借鉴,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耕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根基,对于传统文化的形成以及民族性格的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思想观念方面来看,农耕文化所蕴含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都是十分优秀的,例如长期孕育而生的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集体至上、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节俭谦逊、邻里相帮等核心价值历年,影响广泛深远.研究、保护、开发、传承和弘扬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农耕文化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正确认识农耕文化的父母影响也有必要。从价值观念、到的意识、四维方式等方面来看,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指的就是小农意识,具体表现在:小富即安,不思进取;讲究宗亲,缺乏自律;安土重迁,不愿开拓;轻视科学,注重经验;均平意识,平均主义;皇权主义,崇尚权势。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农耕文化的出现有其合理性,它所表现出来的小农意识,对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人们而言,应当是一种进步的思想观念,而对于工业革命以来的思想意识而言,又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思想观念。

在农耕文化的内涵中,优秀内容是主要的,负面影响只是次要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我们应当客观、全面而且辩证的看待农耕文化,既不能以偏概全,对其彻底否定,一无是处,也不宜走向极端,对其负面影响视而不见,一位讴歌.继承和弘扬农耕文化的精华内容,规避和破除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应当采用“扬弃”的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我们对待农耕文化的正确态度。

一是通过繁荣农耕文化事业,推动文化农产品、创意农业发展,拓展农业农村经济新领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随着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逐渐开始调整和转移,呈现出农村经济发展升级换代的趋势.农民已经从单纯向城市提供肉、蛋、菜等实物农产品发展到同时向城市提供“文化农产品”,锣鼓、高跷、舞龙、皮影、剪纸、年华、泥塑、陶艺等纷纷进城,在丰富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从而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

城乡二元体制与“人多地少”是最显著的中国国情之一,加上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致使庞大数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土地上。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安置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就业,是破解“三农”问题中的一个长期性难题。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文化产业,可以有效地就近解决农村劳动人口就业问题,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业有序转移,减少农民数量,大大缓解人地比例失衡带来的压力。文化农产品、创意农业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条件,将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实现农业层次的提高和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同时可以赋予传统农业产业、产品新的市场内涵、延长、优化、创新农业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强出口创汇能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撑。20世纪90年代有关研究成果已显示,当时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增加1%,就减少121万个劳动力需求,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增加1%,能创造出100万个就业岗位,而第二产业增加值平均增加1%,只能创造26万个就业岗位。实际上,民间工艺加工、民间艺术表演、民俗风情展演、乡村文化旅游等休闲娱乐性“文化农产品”,已经成为农村的新兴产业,有的地方甚至成为龙头和支柱产业。这些产业优势明显,避免了传统工业化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以自身的独特性开拓出浩瀚的“蓝海”。因此,大力发展农耕文化事业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可行选择,是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内驱力的富有成效手段.要建设农耕文化事业的培育场所,开辟文化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对创意农业进行有力的引导和扶持,通过整合把农耕活动,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产品开发以及市场需求有机连结起来,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为农业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打开一片广阔的天地。

二是通过弘扬农耕文化,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在党的支农惠农富农政策扶持下,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广大农民一改“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形象,生产生活条件改善,走上了崭新的富裕之路。

农民、农民工观念更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求知求乐求新求美的精神需求日益增强,愿意展现时代风采,创造新的生活,学习科学文化,改进乡风民俗,实现自我超越。发展农耕文化可以凝聚农民,营造和谐的农村人文环境,重振乡村精神。众多富有特色的农耕文化产品不是一般的商品,它根植于广大农村,具有历史的有就行,受众的广泛性和传承的自发性,最适合农民的认知方式和审美习惯,接触起来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生产文化农产品要求农民主动参加教育与学习配村,掌握文化知识,了解文化需求信息,研究文化市场变化趋势,广大农民朋友在从事文化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可以提高审美能力,修养水平和思想道德境界,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和性情,增强处理社会生活中各种关系的能力,文化农产品的创作和生产同时 也为培育新型农民提供了一个交流、交往、沟通的平台,对保持农村建设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家“十二五”规划也对此作出了战略部署,加快推动以工业反哺农业,一城市带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培育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文化素养,农耕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本源,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好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弘扬中华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技艺,可以展现新时代农业、农村、农民的新气象,提高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激励农民群众的自强精神,营造属于自己的娱乐文化。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生活品质,培育农村文明风尚,同时提升农民素质和各方面能力,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的美好精神家园建设。

三是通过展示农耕文化,可以体现中国农业新形象,保护好农业文化遗产,不断扩大中华农耕文化的影响力,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在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期,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期,农业与文化及其他领域不断融合,农业由“温饱产业”向“挣钱产业”转化。农业功能开始由传统的生产农产品,向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等领域伸展。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文化遗产已经或正在我们身边悄悄的消失,许多珍贵农耕文化资源现在只能苦苦寻找才能觅其“芳踪雅迹”。因此,加强对我国丰富多彩,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农业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十分紧迫、繁重。应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国各地各民族农业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态、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为研究、制定、实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供翔实而科学的依据。目前我国列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四个,另有七个候选项目以及若干个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项目。2011年,在农业部的指导和支持下,经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调,中国农业博物馆正式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事历二十四节气",这一最重要最有代表性最富特色的中华农耕文化元素,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说明,重新发现和弘扬农耕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让中华农耕文化和农民文化产品走出乡野,走出中国,登上国际舞台,让世界各国共享中华农耕文化魅力,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新农村,能够充分展现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新面貌,形成与我国农业发展和综合国力相适应的文化优势和影响力.总之,保护传承好农耕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内涵实质,在弘扬中华文化、保护独特景观、发展休闲农业、推动乡村旅游乃至维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开发利用好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作为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建设美好家园、激发爱国热情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而且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汗、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是农业部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

下载论老舍市民文化的现实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老舍市民文化的现实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常德德山“善德”文化的现实意义5篇

    论常德德山“善德”文化的现实意义 梁颂成佘丹清一、常德市民对德山“善德”文化现实价值的认同 在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向现代企业文化转型的今......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现实意义 姓名:付小雨学号:1049721403417 摘要:性善论是孟子哲学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其仁政学说、道德学说和教育学说的理论前提。孟子的性善论对两千多......

    论教师节的现实意义[5篇材料]

    论教师节的现实意义人们常常喜欢用“灵魂的工程师”来形容老师,他们执一根教鞭勤勤恳恳点中外,站三尺讲台兢兢业业到古今。在我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中,教师,一直是一个神圣的职业......

    论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最终版)

    论依法治国的现实意义摘要:中国共产党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并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是中国进入现代化社会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泰山文化的形成及现实意义

    关于泰山文化的形成及现实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

    晋商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晋商文化素养: 一、儒贾相通观 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延伸到商业行为中,利用传统儒家文化建立自己的约束机制,这些观念也成为晋商企业文化的核心. 在担负社会责任的同时,jinshang还......

    建设文化强国的现实意义

    六中全会强调“建设文化强国”的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的工作......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推荐阅读)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 在一个学期的经典文化选读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论语》《大学》等经典篇目的内容,其中让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论语》中有关孝文化的内容。我曾看过这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