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廉政文化缺失的对策

时间:2019-05-14 21:49: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当代廉政文化缺失的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当代廉政文化缺失的对策》。

第一篇:中国当代廉政文化缺失的对策

中国当代廉政文化缺失的对策

摘 要:廉政文化与政治、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只有廉政文化做好,做强,根据自身的国情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特点,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廉政环境,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创造良好条件,本文针对当前社会转型期间廉政文化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相应对策,希望有助于我国廉政文化发展。

关键词:廉政文化;对策;理论

我国廉政文化生成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优秀文化,是以廉洁从政为主题、反对腐朽思想、抵制腐败行为和现象的文化生成,是伴随我国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不断深入应运而生的文化生成。廉政文化不是静止的死文化。它是不断随着社会变化的文化。无论考察哪个地方包括全世界和某个地区,这种生成的趋势要不就是已经成为事实,要不就是已经消亡,新的趋势即将产生。目前,腐败现象极少发生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的廉政文化就是一个既定事实;相比那些腐败率较高的地方,旧有的廉政文化需要改变,新的廉政变化需要生成。我国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在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过程中,廉政文化建设日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尽管人们对廉政文化的内涵认识还不尽相同,但是以廉政文化推动廉政建设并以此来拓宽廉政问题的研究无疑已经成为世人的共识。梳理当代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对于更好地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将大有裨益。早在中国革命开始,我们党就在红军中倡导“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建国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反腐倡廉作为共同的政治责任,创立、丰富和发展了一系列的廉政理论,赋予了廉政文化崭新的内涵。我们现在讲的廉政文化,就是当代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它吸收了我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廉洁、“民本”思想等积极因素,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以培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为宗旨,以倡导廉洁奉公、弘扬清风正气为主要内容,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为目的。我国当代廉政文化缺失的具体表现

第一,有的党政机关内部长期存在腐败文化,缺乏积极向上的文化导向。良好的党风政风对民风、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端正党风政风是端正民风、社会风气的关键。多年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一直是放在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上。但从党风廉政建设实践情况看,在党政机关中廉政文化缺失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部门和单位贪腐之气很重,不正之风盛行。

第二,社会群众抵制腐败的自觉性不够高,不良的社会文化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反对腐败是整个社会的主流态度,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一致立场。但在现实中又存在着一些不同的影响因素。一是存在“见怪不怪”的政治冷漠现象。当前,一些社会群众面对一些腐败现象仍处于多发高发时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的实际,对各种腐败行为已经习以为常、丧失信心,对腐败现象采取回避、漠视和冷淡的方式,而不是挺身而出,敢于直接揭露和反对。二是存在“好人主义”的宽容现象。相当一部分社会群众对腐败现象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方式,放弃监督腐败行为的责任和义务,这就纵容了一些腐败分子违纪违法行为。

第三,教育的失偏性,影响了廉政文化建设的社会效果。当前的教育更多地是用行政或者组织的手段,普遍强调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广大党员干部以及普通群众廉洁意识的灌输和廉洁行为的培养;在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上,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一些地方和单位忽视大众的广泛和有效参与,针对普通党员干部和社会群众的廉政文化建设基本处于边缘地带,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这些情况,在当前廉政文化实践中已得到了印证。针对当前廉政文化缺失的措施

首先,扩大廉政文化建设的辐射范围。

廉政文化进机关。各级党政机关是党和政府的办事机构,绝大部分公职人员都是共产党员,国家各项行政权力都靠这些人员掌管和执行,其作风和道德水准如何,直接代表和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推动廉政文化进机关,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科学合理的制度能够发挥长期的功效,应当重点围绕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强化机制建设。

廉政文化进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的相互影响和帮助,对于公职人员提高抵制和预防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量案例表明,领导干部发生腐败行为,很多是与配偶、子女有关。应当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的教育,利用节假日和婚丧嫁娶等时机,向领导干部家属发廉洁提示信,增强他们的纪律意识,筑牢家庭廉政防线。注重把家庭助廉与家庭美德教育结合起来,开展廉洁家庭创建和“勤廉内助”评比活动,宣传先进典型,引导干部家庭带头移风易俗,倡导清廉勤俭、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其次,建立廉政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从更深层次来讲,文化是制度的历史沉淀,一个制度得到长期坚持,就会在人的心里变成自觉的行为准则,形成一种文化。科学合理的制度,经过长期坚持,也就会成为文化传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需要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性措施,以此来保证廉政文化目标和战略的实现。用制度来建设廉政文化,就是把廉政文化的主体行为和思想纳入到制度框架内,使人们的行为与规范相同吻合,通过建立廉政文化建设的约束机制、信息机制、资金保障机制等,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廉政文化长效机制,要重视廉政制度与廉政文化的相互结合,与现阶段反腐倡廉形势相结合,在设计廉政制度时要体现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要求,符合当前实际,使人们在接受强制性约束的同时,在认知和信仰上也能得到认同。

最后,合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整合理论资源,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理论是基础,是行动的先导,也是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对廉政理论、廉政文化的研究。注重发挥政策理论研究会、社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纪律检查和宣传机关的作用,深入开展廉政文化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研究,积极进行理论创新。

强化舆论作用,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新闻媒体的作用,各尽所能,各展所长,进一步加大廉政文化的舆论监督和宣传力度。一是营造氛围。加强对廉政文化建设有关情况的宣传报道,在各大新闻媒体中形成一定的宣传规模、宣传氛围。二是丰富内容。除常规宣传外,中国历史上的优秀廉洁文化内容很丰富、很感人,可以采取广播、电视等形式大力宣传,用情节打动人、激励人。宣传廉政文化,应当改变“重报贪轻报廉”的现状,重点加大当代廉政模范、先进人物的报道力度,通过做大做强、做精做优正面宣传,在全社会传播反腐倡廉正气。

参考文献

[1]雷建莉.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J].新西部(下半月).2009(04)

[2]刘新华.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与价值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02)

第二篇:浅谈师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师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师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所谓的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师德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师德是教育事业的灵魂,是教师工作的精髓。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之前,首先要塑造好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又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才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从而才能塑造好学生的灵魂。但是,当今社会却时而出现师德缺失的现象,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一、师德师风失范的原因:

(一)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改革的主流是好的,但改革也不免泥沙俱下,负面的、消极的社会沉渣泛起,在一些领域中道德失范、诚信丧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问题也日益突出;封建迷信、邪教、黄赌毒、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卷土重来;一些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膨胀,西方没落腐朽的生活方式通过网络、碟片、电影等各种途径对我国公民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在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少数教师免疫力差,导致自己精神空虚,欲念扩张。

(二)学校管理出现盲区,其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1.重智轻德。有的学校仍然只重教学质量,轻思想道德建设;只重考试成绩,轻素质教育。忽视了师德师风管理工作,少数学校对这项工作认识不够,管理不到位,存在热一阵冷一阵的问题,造成管理环节不衔接,监控过程出现疏漏,甚至出现盲点,导致师德失范的苗头有滋生的土壤。

2.不能坚持师德师风管理制度

学校的管理制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什么样的行为是违规行为,没有经常性地公示给学生、家长和社会,学生缺乏对教师行为的有效监督,有的学校学生被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教师习以为常,学生也习以为常了,从而滋长了少部分师德败坏的教师。各校购臵的师德师风举报箱,有的锁都锈死了,劳命伤财,根本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对违纪教师姑息迁就

有的学校明知个别教师存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而再、再而三的迁就教师,不及时批评教育,不严格按师德师风管理制度进行处罚,这种作法实际上是对违纪教师的一种放纵,是对学校教育的极大不负责任。

4.师德评议弄虚作假

个别学校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评议时,不一针见血,不真枪实弹,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人人满意,个个满分。不深入学生、家长、社会中详细调查,胡编乱造,以假当真。

(三)教职工忽视了学习、反思、修身

有些教师鼠目寸光,以为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十分了得,先进学不进,后进不改正,看不清教育发展形势,思想信仰开始动摇,教育教学行为开始滑坡,甚至出现师德失范的违法违纪法规的人和事。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心理失衡

由于缺乏学习,抵制不住市场经济带来的不良因素的诱惑,整天心术不正,恨天怨命。看到自己的同龄人当了大官,发了横财,盖了洋楼,就按奈不住教师职业的清贫、寂寞,心理上出现了严重扭曲和失衡,价值观和事业观被抛得九霄云外。

浅谈师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2.小视小节

有的教师存在说得多、做得少,计划多、落实少,讲客观困难多、谈主观原因少,讲宏观问题多、谈具体细节少等现象。片面地认为课堂上接打手机、酒后上课、课外打打麻将等等,都是生活小节,不损形象,无伤大雅。这样必然会导致少部分教师仪表不整,举止不文明,出言不逊或肮脏,与为人师表的要求相差甚远。

3.工作不敬业

有的教师“身在学校心在商”,搞第二职业时全身心投入,干教育工作时马马虎虎,无精打采;有的教师学新教材、新教法、新课程标准一再畏缩,学歪门邪道跃跃欲试;有的老师知识贫乏,教法陈旧,教学成绩年年倒数,误人子弟。四是法律意识淡溥。有的教师不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要求,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权,恶语伤害学生,甚至采取罚跪罚站,反复抄写作业和打手掌、屁股等手段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搞负面宣传,管不住自己的嘴,胡说八道;有的老师参与社会赌博,在社会上臭名远扬,被学生及学生家长看不起,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的形象。

二、教师提高自身师德修养的途径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师德认识。

要想使自己的思想适应社会需要,就要有知识,这就要学习。同样,人们的观念需要更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更要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方法。

1.加强政治理论水平学习

教师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学习理论,就不可能科学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因而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能矢志教育,义无反顾,以坚毅不拔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为人民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

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教师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这本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要求。同时,通过专业知识学习,教师能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重要作用,这就更能使教师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3.加强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

教师还应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广泛地学习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才能使教师从各种关系和联系中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任务,认识社会和人生。才能将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致于误人子弟。教师必须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倘若学生给你提出的问题你总是不能很快准确地回答,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也就完全丧失了。学生对你没有信心,极有可能对这门课也没有了信心,你这门课还怎么教。在现代社会中,每个社会个体都有不同于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学生在某方面超越教师的可能性甚大,所以,教师完全没有资格在学生面前高居支配地位,而应该对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意志给予充分的尊重。笔者认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仍是自己要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教书育人。

(二)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认识

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育离不开自我提高认识,自我加强修养,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臵。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做到言教、身教的统一,并且要认识到身教重于言教的重要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

浅谈师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我们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所以,我们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处处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综上所述,师德是教师的立师之本,是教师事业成功的保障,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师德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而且影响他们的一生,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未来。师德的修养,不仅关乎个人,更是关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提高师德修养水平,是势在必行。

第三篇:浅析信用缺失的现状和对策

浅析信用缺失的现状和对策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而诚信是信用经济的基石,诚信市场秩序的建立必须摒弃信用缺失。诚信是生产力,诚信更是效益。只有以整个社会尤其是市场经营主体的诚信为保证,才能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进行下去,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顺利与国际规则接轨,在全球经济中稳步运作。然而,我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尚处于起始阶段,个人信用机制滞后,企业信用制度未完全建立,极大地影响了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

一、企业信用缺失的现状分析

目前,企业信用缺失主要是“假”、“欺”、“诈”、“赖”等方面的问题,“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企业三角债、银行呆死帐、信用卡诈骗、偷漏税、走私骗汇等问题都是具体表现。有资料显示,现在市场交易中因信用缺失、经济秩序问题造成的无效成本很高,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855亿元,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此至少减少两个百分点。信用缺失严重影响市场经济基础稳定,严重影响企业和投资者的经营,直接破坏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导致信用缺失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主体之间稳定的信用关系没有完全建立。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的市场经济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完整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还很严重。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信用建设滞后,忽视以诚信为基础的企业文化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建立,多数企业距真正规范的现代市场主体有一定差距,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企业信用的要求。市场机制也不健全,很多规则尚未确立,市场机制的作用根本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常常出现一些和市场规律相违背的事情,影响企业间的正常交往和信用关系的建立,使得一些不良的市场经营行为时有发生。

二是利益驱动,企业片面追求效益,忽视诚信。这里存在一个认识上的问题,许多企业把经济利益看的高于一切,只要能获得利润,采取什么手段全然不在乎,根本就没有诚信的观念,非法造假、合同欺诈、逃避债务、虚假报表、价格陷阱、黑幕交易等等无所不为,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有调查表明:全国每年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达2000亿元;银行告企业欠账胜诉率在95以上,执行率却只有15;银行由于逃废债承受的直接损失每年约1800亿元。这些失信企业没有建立起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往往不惜放弃诚信谋取短期的利益,像造假售假、虚假注册、抽逃资金等等,近年来工商部门查处的这类案件数量不断增多。

三是信用缺失的执法力度不够,对失信监管、打击不力。就目前的情况看,信用监管的力度跟不上信用环境的发展,企业信用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整体上看,有关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足以对企业的失信行为形成行之有效的规范、约束。同时,对企业信用的监管力量显得薄弱,某些方面还存在着盲点,执法部门对失信行为的执法力度有待加强,对失信行为处罚太弱,使得企业失信的成本很低,不能成为对失信企业的失信行为产生强有力的制约和打击。对于企业来说,失信行为付出的代价不高,即使有风险也在所不惜。

二、工商部门促进企业信用建设的对策

市场经营主体的信用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包含道德培育、法制建设、市场优胜劣汰等种种过程的系统工程,有待于大多数经营者摆脱急于取得经济效益的浮躁,远离少数人靠非诚信的手段致富的示范效应,适应独立、理性的市场主体的角色。必须强化法律和其他社会规范对于经营者的约束,使造假和违信无利可图甚至代价沉重。另一方面,让诚信在整个社会受到尊崇,使经营者认识到信用和信誉的价值,像经营其他资产一样致力于培植自己的信用并使其保值增值。工商部门作为市场准入的主要监管部门,促进信用建设的关键在于创新监管职能,充分发挥好自身的职能作用。

一是运用登记手段,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档案,以科学的方式对企业信用进行管理。目前工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正在深入进行之中,通过经济户口管理制度建立起企业信用档案,从经营主体进入市场开始就对其进行信用信息的记录跟踪,科学的测评,按照信用程度分为几个等次进行管理。同时,利用现代信息化的手段定期向社会公布企业“红黑榜”,在企业年检、合同鉴证、项目招投标方面充分显示企业诚信与否的差别,让“不良行为警示记录管理体系”真正起到作用。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是延伸监管内涵,着力培育发展诚信市场环境。工商部门要进一步创新监管执法思路,增强监管执法的前瞻性、防范性和有效性;延伸监管职能的内涵,培育和发展诚信市场环境。重点着力于建设诚信示范街、示范企业、示范点,以点带面的推动整个市场经营主体的诚信建设。例如南京已经形成规模的湖南路“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以及正在积极创建的大明路汽车“诚信服务品牌优质”一条街

第四篇:浅析会计诚信缺失及治理对策

浅析会计诚信缺失及治理对策

会计诚信问题一直是中国会计学界十分关注的重点问题。会计诚信缺失是我国目前经济生活中较突出的问题,给国家、企业和投资人的经济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滋生了各种社会腐败现象,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加快会计诚信制度建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信用缺失已经危及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尚未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会计信用体系,这也是会计造假行为频发的原因之一。

会计行业的诚信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有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会计诚信在发展和规范市场经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已显示了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的法制经济,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会计在经济建设、经济管理、经济决策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而会计人员良好的道德风尚是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没有诚信,就没有经济秩序。所以在我国,一定要加强会计诚信体系的建设。加强会计诚信体系的意义具体表现在:第一,重塑和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才能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第二,只有重塑和加强会计诚信,才能保障投资者和国家的利益;第三,只有重塑和加强会计诚信,才能保证会计人员正常执业,净化会计环境。企业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会计职业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性,必须对社会公众负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特别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在经济环境趋于复杂的背景下,我国一度出现了严重的信用缺失问题,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非常普遍,从中国第一个会计造假案例——深圳原野开始,到陆续出现的黎明股份、郑百文、银广夏等重大会计造假事件,使整个社会对企业会计及注册会计师行业一落千丈。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的政治因素突出,行政干预色彩较浓。政府带头作假、领导授权作假的现象随处可见。守信者吃亏,失信者得利的现象路见不鲜,不仅在某一地区,某一行业,在全国不同行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会计诚信缺失现象,由此可见,会计诚信缺失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会计信息失实是会计诚信缺失最突出的表现。从行为后果看,“集体越轨”特征决定了

这种不良会计行为作用是在相互性、合作性、连锁性,因而增加了其影响力合辐射面,使之相比分散、孤立、个体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更为严重。某些单位为了自身利益,以身试法,伪造、编造凭证账簿,虚构交易事项,粉碎会计报表,发布虚假会计信息,严重地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国家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运作者,同时又是企业的直接投资者。因此,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于国家来说就有着双重意义,企业的会计信息一旦失灵,不但会导致国家宏观调控的紊乱,也可能导致国家投资的流失。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市场行为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而平等的要求之一,就是市场交易双方必须恪守诚实信用原则。由于会计是向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各个方面提供信息的工作,因此,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经国家审计署调查和研究,认为我国会计造假非常严重,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影响了国家税收,使国家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干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失真的会计信息给市场以误导,其结果是引起经济资源的无效配置,不该入流资源的企业流入资源,而急需资源的企业却因缺乏资源而破产、倒闭。社会交易成本高昂,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严重地被削弱。

财务造假会造成会计秩序混乱、市场无序、宏观调控乏力,使宏观调控错位,削弱宏观调控能力,形成经济运行无序,虚化经济繁荣,造成严重的经济泡沫现象暂时繁荣。而一旦造假行为被识破,股市就会混乱,造成经济恐慌,最终损害群众利益,激发民怨,影响政府威信,最终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一方面,在财务造假的掩护下,大量的灰色收入、隐蔽分配等避开了国家税务部门的监管,偷漏国家税收,从而影响国家控制整个国民经济的能力;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损公肥私,侵蚀国家财产,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国家利益受损。

总之,会计诚信缺失对社会的影响和危害是巨大的。如果不及时制定政策遏止会计失信行为,将会产生市场信用危机、政府信用危机甚至整个社会信用危机,并最终会影响到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所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可靠是保护改革成果的基本举措,是维护国家安定的一件大事。

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目前已日益成为一种准“公共产品”,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影响到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投资者、债权等群体,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进而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益。现阶段,会计信息质量普遍不高,会计诚信基础已经动摇,造成会计失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部因素:

1.信息不对称因素:会计信息不对称是会计信息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分布不同,它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完全消除会计信息不对称是不可能的,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信息不对称程度。而新会计准则就是缓解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现实要求。但是,必须配合较完善的信息披露规范体系。

2.会计自身因素:会计学通常被认为是一门非常精确的科学。会计工作者只要根据客观发生的经济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就可以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事实并非如此,它是一门貌似精确但并不非常精确的科学,这是因为会计原则或会计标准的选择余地较大,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业务日趋复杂,制度的广泛适用性与交易业务的特殊性之间必然存在矛盾,这就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了可操作的余地。

3.体制因素和外部监督因素: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我国会计信息所具有的经济后果开始日益突显,这极大地刺激了利用会计信息谋利的动机。

二、内部因素:

1.小集体的利益因素:小集体利益的谋求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共同因素,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是小集体小部门形成的根本原因,而一旦利益集体形成,为保障既得利益和追求更多利益,利益集体势必会使用各种合法或非法手段。

2.公司和企业制度因素: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会计信誉度低的根本原因是目前我国公司制度缺陷。

会计诚信问题是企业信用建设的基础,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治理的过程,靠一朝一夕短期的措施和行为是不可能改变的。因此,解决会计诚信问题应树立全民的诚信观念和文化氛围,加速全社会各层次信用体系建设,以此来促进会计诚信体系的建设。

一、从外因着手解决我国会计诚信问题:

1.降低会计信息不对称:要对公司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进行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 《会计法》、《公司法》、《企业会计制度》、《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从制度安排上减少虚假信息的产生,完善上市公司内部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增强董事会内部的制约机制;政府可以凭借其保护投资者利益和关注“公共利益”的“法定身份”介入到会计信息的披露中来,对财务报告所披露会计信息的供求关系及其内容与表达

方式进行管制。

2.会计自身因素的处理:会计委派制度可以提高会计人员在委派单位中的独立性,使其不受单位负责人违规违法的指挥,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保持会计的诚信;会计委派制度严格的工作绩效考核,为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提供了保障;会计委派制度中委派会计的产生和轮换制度,有利于会计人员加强诚信和品德操守,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养,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3.完善会计体制和外部监督:要加强诚信道德建设,需要法律、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密切配合,形成良好的诚信道德风气,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把提倡和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消极现象,促进诚信观念和文化环境的形成;加强信用体系需要建立信用档案,信用档案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更多的信息,在考虑决策时更加完善;在会计监督方面,严格遵守新“会计法”明确规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要求。

二、内因着手解决我国会计诚信问题:

1.治理小集体利益的措施: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其一切工作都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当会计造假的成本大大低于造假的预期收益时,企业就会产生做假的动机。因此加大对会计造假的惩罚力度,提高会计失信成本,无疑是遏制会计造假屡禁不止的重要措施。

2.对公司和企业制度的治理:确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会计控制和会计监督系统会计诚信缺失与国家法律规章和单位的管理制度、管理机制密不可分;要制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使之分工科学合理,职责分明;在清理整顿会计工作秩序过程中,要贯彻落实好相关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好单位内部各项制度;完善单位领导人、会计主管人员离任审计等工作;抓紧对市场规则的完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度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切实认真建立会计从业人员的个人荣誉档案,对其执业状况、守法状况等进行严格的登记。

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着十分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会计行业的诚信对社会市场经济秩序有着重大的影响,会计诚信的缺失导致大量的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各项经济指标失真,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偏离,影响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失真的会计信息也使信息使用者不能及时了解并有效利用会计信息,甚至误入歧途,影响其合法权益。

因此,我国应该把解决会计诚信的问题运用到实际中去,建立完善的会计诚信体系,加强全民的会计道德风气,把中国的会计学推向一个更高峰,当然会计诚信缺失的治理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努力,随着我国和谐社会理念的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

[2]

[3]

[4]

[5]曹鹏,梁杰,银永辉.会计诚信与会计改革[D].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12 汤梦军.会计诚信环境系统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12 陈蕾,李爱华.会计诚信体系构建问题研究[J].辽宁大学出版社,2010.1 王治国.会计信息质量宏观保障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5 刘艳.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理性思考.大陆桥视野,2010.1

第五篇:信用缺失的原因及其对策

信用缺失的原因及其对策

信用是指债权人和债务人对资金、商品或服务的暂时的、有条件的让渡。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是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这就要求交换双方以信用作为守约条件,在日渐复杂的市场活动中建立起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信用关系链条,以维系错综复杂的交换关系和正常有序的市场秩序。

一、当前信用缺失的表现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比较混乱,存在着许多信用缺失现象。突出表现为企业之间的相互拖欠债务,合同违约,形成“三角债”、“多角债”、“链条债”一环套一环的债务链,导致企业之间信用的恶性循环;大量企业恶意逃避银行债务,造成银行惜贷,银企之间陷入信用危机;社会中介组织在执业过程中作假现象严重,各种违规操作层出不穷,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制假贩假活动十分猖獗。以劣充优、以次充好等欺诈失信行为严重冲击着商业信用和消费信用领域;金融欺诈、走私贩私、偷税漏税、虚假报表、黑幕交易、价格陷阱、伪装上市、恶性竞争、知识产权侵权、地方保护与机构腐败等行为屡禁不绝,因失信造成的后果一直或正在沉重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健康发展。据有关专家研究统计,我国每年因失信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855亿元。这些失信的存在,提高了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二、信用缺失的原因

从企业主观方面来分析,主要是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欠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惟利是图、金钱至上的经营理念支配了企业的行为,利令智昏,使其丧失了职业道德。除了上述主观原因外,导致企业诚信缺失还有一些复杂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一)信用主体的逐利性

这是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使一些追求暴利的经营者,在利润的驱动下以假冒伪劣商品欺骗消费者,以获取暴利。大量银行信贷资金、企业生产经营资金进入股市,最大诱因正是利益驱动。

(二)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制假售假能够大规模发展,与地方保护主义是分不开的。因为不少规模化、产业化的制假售假不是偷偷摸摸、而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开展的。作为地方的管理者,对于这样的情况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更有甚者,当有关部门进行查处时,有的地方政府还为其辩解保护。

国有企业的恶意拖欠债务、逃废债务;上市公司的屡屡违规违法,也夹杂着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的色彩。

(三)信用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社会信用评价管理体系,企业资信评价缺乏一套全国统一的评估办法,行业、部门各自为政,评价资料难以实现共享,评价结果的独立性、公证性得不到社会认可,造成大

量重复劳动和社会资源浪费。企业信用管理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发展滞后,跟不上市场形势发展的需要。

(四)法制不健全,打击不力

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对打击失信行为方面制裁不到位,力度相当有限。对于大多数假冒伪劣的生产商来说,处罚主要以罚款为主,在稽查力度有限和规定不够详细的现实约束下,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销售者只要10次中有5次,甚至只要有3次能够逃脱处罚,就有利可图。所以,从查处的制假售假案件来看,屡犯、惯犯多,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目前的惩处力度并不足以使制假售假者感到害怕。

(五)产权制度本身的缺陷

不少国企管理者认为,企业是国家的企业,银行是国家的银行,不贷白不贷。甚至许多政府官员也认为:国有银行有支持国企的义务。于是,国有商业银行身不由己,既要为政府部门出政绩贷款,又要为维护安定团结对该倒不倒的危困企业放贷。产权不明,造成政企不分,政银不分,造成引企关系的不断恶化。

(六)社会诚信意识淡薄

目前在我国个人信用差,从而导致了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滑坡。对国有企业来说,借钱不还是企业的事情,不是个人的事情,借钱不还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毫发无损,在商业交易中,应付货款拖欠不还、到期贷款不予偿还、贷款利息不予清偿大量存在,国有企业借款偿还的信用意识十分淡薄。

三、治理信用缺失的对策

(一)努力创建崇尚诚信的大环境

1、坚决摈弃互不信任的思想观念。我们必须抛弃陈旧的思想认识,树立规范的市场经济意识,使人们认识到从货币经济向信用经济的转变,是货币关系的延伸和发展。社会经济中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信用关系的主体,因信用关系的变化,债权人和债务人也随之发生变化,如果失信,他们既是害人者,同时又是受害者。

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信用意识。要广泛进行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把信用道德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素和精神支柱。要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倡导言行一致,有信无欺的道德情操,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唤起人们的信用理性,增强人们的守信履约观念。

3、培养信用文化,建立起一整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体系。在市场经济信用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积极地吸收借鉴国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信用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又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文化建设之中,使诚信文化成为一种内在的道德规范。

(二)加快信用法规及评信机制建设

国家首先必须健全法律法规,加大信用制度的立法执法力度,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债权得到保护,债务得以履行,形成企业和全社会的严格的信用监督和奖惩机制。

同时,用现代信息网络公开诚信状况。一方面,从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入手整合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个人帐户,培育专业的个人信

用评估机构,将个人的社会信息资源、金融资源、纳税资源、司法资源等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信息集中起来,形成统一的个人信用档案,对个人信用做出整体评价。定期在大众媒体上向社会公开,使不讲信用的企业失去市场,失去合作伙伴,失去银行贷款,失去股东的支持,最终被淘汰出局。另一方面,建立企业征信制度和征信机制。建立信用等级评定、资信评估以及相应的咨询机构,加快规范公共信息、征信数据的取得和使用程序以及采集、合法使用居民个人资料、企业资料的法规建设。

(三)加快政企分开,打击地方保护

中国企业的信用问题,在相当的程度上与地方保护主义有关。如一些地方部分官员为了本位利益,甚至为了一些政绩私利,对于所管辖范围内的制假售假听之任之,极少数甚至是沆瀣一气,为制假售假者通风报信,干预行政执法部门执法查处,成为制假售假者的保护伞;对于所属企业恶意欠债、逃废债千方百计予以包庇保护,甚至是出谋划策,侵犯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因此,一定要加快政企分开的步伐,严厉打击地方保护主义。

(四)规范政府行为,建立信用政府

1、改革政府行政方式,依法行政。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的行政方式。地方政府对经济的管理要从直接管理转到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督和服务上来,切实将政府职能真正转变到从宏观上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和顺利发展上来,确保有个公平的信用环境。其次,要加大政府机构改革的力度,以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深入

推进政务公开,加大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同时,行政行为必须依法。

2、建设信用政府,树立诚信榜样。要强化政府责任追究,建立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党纪、政纪和行政法律法规应对政府部门、官员失信行为的责任追究和赔偿作出相应明确具体的规定;人大、纪检、监察部门应加强对政府部门、官员的监督,让失信者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处罚,对于因政府失信给企业或个人造成的损害,由政府依法给予一定的“信用赔偿”。

来源:http://

下载中国当代廉政文化缺失的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当代廉政文化缺失的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信用缺失的现状和对策

    浅析信用缺失的现状和对策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而诚信是信用经济的基石,诚信市场秩序的建立必须摒弃信用缺失。诚信是生产力,诚信更是效益。只有以整个社会尤其是市场经营......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缺失及对策(推荐)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缺失及对策 摘 要 在当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期,出现一些师德失范及师德“滑坡”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必须从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师......

    基层廉政文化问题及对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是在全党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把廉政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教育......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民工是工作在城市里的“农民”,社会保障权益的缺失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怎样解决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和......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对策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对策 象州马坪丰收小学:郑汉萍 享受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力,教师也不例外。对于老师们来说,幸福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老师们踏踏实实生活、健健康康工作、稳稳当......

    大学生道德素质缺失现状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道德素质缺失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 要 :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强,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道德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致使大学生道德观念出现了模......

    生命教育的缺失及对策(5篇)

    生命教育:不能缺失的人生一课 ——从校园凶杀案看生命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2008年2月27日,广东某中学发生一起校园惨案。该校一辍学男生在学校晚自修期间,手持一把长刀在教室里......

    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经 济 管 理 论坛 中国科技信息 2005 年第 9 期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May.2005糜 婷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萧山学院311201 摘要: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它关系着个人的生存与国家的发展,但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