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监管加大力度
强化监管
加大力度
提高全市卫生监督工作能力和水平
——在全市卫生监督工作会议暨卫生监督员培训班上的讲话
市卫生局局长、党委书记
曾宪勇
2012年7月14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举办这次全市卫生监督工作会议暨卫生监督员培训班,是中队监督员重新调整、监督职能进一步理顺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也是卫生局决心推动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开创卫生监督工作新局面的动员会。
今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卫生监督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镇两级卫生监督机构是卫生行政部门行使卫生监督执法职能,贯彻各项卫生法规的执行机构。医改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是否落到实处,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卫生监督工作力度的大小。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卫生监督工作简要回顾
我市卫生监督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增强力度”的工作思路,积极加强队伍建设,认真履行各项卫生监督职责,开展了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消毒产品、生活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学校卫生、职业卫生及
医疗机构监督等执法监督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卫生监督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我市各卫生监督中队2007年就已经成立,在潍坊是成立监督中队比较早的县市区之一。今年重新作了调整,设立中队14处,聘任中队监督员124人。卫生监督大队于2009年12月从防疫站独立,现有编制26人。食品监管职能移交后,卫生监督工作的重心从原先的食品监管转向医疗机构、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职业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监管等工作领域,我们根据工作需求对监督大队的科室重新设臵,明确职责分工,设立了综合科和三个监督科室,采取专业分工和片区综合监管相结合的模式,主动适应卫生监督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有效提高了监督的工作质量和力度。近年来,在全市卫生监督员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实践下,各项卫生监督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队伍管理更加规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卫生监督已经成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及其权益、维护公共卫生、医疗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监督大队及各中队,带领广大卫生监督员,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卫生监督任务。在此,我向多年来在卫生监督工作战线上做出巨大奉献的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是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最近,我局出台了《关于加强镇(街道)卫生监督中队建设的意见》、《青州市镇(街道)卫生监督员管理办法》等6个关于中队和村级协管的文件,明确了监督中队的职责范围、监管区域和监管责任,聘任了中队监督员和604
名村(居)卫生监督协管员。至此,我市已经初步建立起以卫生监督大队为主体,镇(街道)卫生监督中队为支撑,村居卫生监督协管员为补充的三级卫生监督网络。
三是各项卫生监督工作有序推进。目前,卫生监督机构承担着6部法律,25部行政法规,200多个部门规章的行政执法任务,监督范围面广量大,任务繁重。去年以来,我们在公共场所监管方面,完善了各项卫生制度和消毒设施、消毒记录及索证台账,城区公共场所持证率达到100%,量化分级达到了100%,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持有率均超过98%,去年在迎接全国卫生城市复审工作中,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生活饮用水监管方面,根据潍坊市政府农村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工程水质普查工作的要求,对全市858处农村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工程进行了水质检测,累计采样1914份,为每个行政村建立了生活饮用水档案。学校卫生监督方面,上半年检查学校35家,重点检查传染病管理,生活用水,学习环境及其公共场所,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足,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的有序开展,提高了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水平。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监督方面,认真开展医疗机构专放射诊疗专项监督检查,28家放射诊疗单位均办理了《放射诊疗许可证》,持证率100%,帮助放射诊疗单位健全了职业卫生监护档案。举办了放射防护知识培训班,培训放射人员170人。去年下半年对全市300余家有毒有害企业进行了调查摸底。传染病防治和消毒卫生监督方面,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管理、疫情处理及日常依法执业情况进行了检查,并规范了全市的医疗废物管理,全市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了集中处臵。加强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工作,始终保持打击非法行医的高压态势,有效地净化了医疗市场。做好了全市重大活动的卫生保障工作。
二、认清形势和任务,做好当前各项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虽然,我市卫生监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二是卫生监督员业务能力不强,三是部分卫生院重医疗轻监督,四是执法车辆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必要的快速检测设备空白。下半年,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扎实地贯彻潍坊市卫生监督工作会议精神,强化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推行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建立以发现和纠正违法问题为核心的监管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卫生监督三级网格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下一步我们要做的是加强卫生监督中队的能力建设和管理,加大专职监督人员在监督中队中的比例,从人员组成上保证实际工作的需要;各中队卫生监督员要通过积极参加卫生监督员培训、自学等办法,尽快提高执法办案能力。各中队还要组织村(居)卫生监督协管员的培训,让所有协管员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培训率要达到100%。从去年开始,所有的许可、监督信息全部开始录入卫生部的卫生监督信息系统,根据职责分工,各监督中队要迅速开展卫生监督工作,并按卫生部信息上报的要求及时录入监督信息系统。
(二)继续开展生活饮用水安全工程。这是省卫生厅确定的三项重点推进工作之一。我们要全面落实本年度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方案,准确掌握辖区内各类供水单位基本信息情况,包括城市集中式供水单位(含市政供水、单位自建设施供水)、二次供水单位、农村公共供水单位、学校(城市、农村)自备井等,日常卫生监督重点检查“七有一规范”落实情况,供水单位和涉水产品生产企业建档率、监督覆盖率要达到100%。
(三)继续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推进工程。我市是职业卫生“四个一”工程第三批试点单位,在职业卫生监督职能尚未交接之前,继续履行职责,职业卫生“四个一”工程企业健康监护档案建档率要达到100%,企业接害职工(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物体的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率90%以上。继续开展职业卫生“六进”宣传活动,重点对交通站点、职业技术学校、劳务市场等劳动力密集场所及社区、农村等劳动者居住区域的开展职业卫生知识宣传和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四)继续开展医疗市场规范工程。一是要不断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确保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二是要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要以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医疗服务市场为重点区域,以打击无证行医、超范围执业、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等行为为重点内容,尤其是卫生监督体系尚不完善的地方更要加强监督,必要时可以抽调力量采取拉网式检查,坚决消除监管空白。三是要加大执法力度。要高度重视群众举报投诉的受理和查处工作,切实做到有案必接、有接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复。对发现的无证行医案件,要依法严肃查处,绝不姑息;对大案要案,要按照卫生部、公安部《关于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工作中加强衔接配合的暂行规定》要求,邀请公安机关及时介入,共同调查、严肃处理。
(五)强化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深化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美发美容、住宿、洗浴、人工游泳池等四类场所实现100%量化管理,关键项有一项不合格即不予发证,将量化分级管理纳入卫生行政许可的前臵条件。
(六)扎实开展传染病防治和学校卫生监督。组织开展常见传染病防控为主题的传染病防治专项检查,督促相关单位完善防治措施。加强对医疗机构的院内感染、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医院污水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加强对学校和托幼机构监督检查和宣传指导,督促学校和托幼机构进一步规范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完善学校卫生监督档案,并拓展到对全市托幼机构进行建档,开展学校卫生日常监督和专项监测,并对监测不合格的学校依法作出处理。
三、创新举措和思路,推动我市卫生监督工作再上新台阶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就如何做好上述卫生监督工作,强调以下几点:
一是要在重点监督工作上做文章。大队、中队职能理顺后,大队将安排下发今年的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各中队要根据工作计划来调整监管重点。各中队要在抓好常态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大
队下达的监督工作重点,认真抓好落实,确保上下保持一致,保证工作不走样,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全市卫生监督工作重点任务落在实处,取得实效。
二是要在监督工作亮点上动脑筋。卫生监督工作的内容几乎涉及了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和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安全息息相关。各中队长和卫生监督员,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要善于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形成一两个亮点。所谓亮点,我的理解就是,大家都会做、都在做的事情,你比别人做得更好、更有特点、更到位,能够引起上级领导部门的重视,能够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能够变成一个地方、一个行业的榜样,这就是亮点。我们要善于发现、总结亮点,要将亮点报上来、推出去,以此扩大我们卫生监督的社会影响力。
三是要在创新监督工作方法上下功夫。创新不是一句口号,是工作实践中实实在在的需要。经常听到一些同志议论,认为卫生监督执法的职责是法定的,职权也是法定的,不能随意创新。其实这是对创新要求的一种误解。我们要求的创新,不是要你去改变法律法规的要求和规范,而是要你在执法过程中,在方法上不断改善,在制度上不断完善。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改善和完善我们的工作方法和管理制度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一个小小的改变,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会使我们的工作效率事半功倍。我们不但要善于总结发现,还要善于发动群众,群策群力,利用群众的智慧不断改善和促进我们的工作。
四要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各监督中队承担了新的监管职能,要在院长的领导下,监督大队的业务指导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落实监管责任,提高行政效能,推进依法行政。要查办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严厉打击卫生行业的违法行为,将各项卫生法规落到实处。
五要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今天,卫生部门的执法队伍,卫生监督机构肩负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作为执法者本身,学法就是第一要务,只有学法、懂法,才能执好法,维护法律的尊严。卫生部前些年陆续下发了《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若干规定》、《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规范》、《卫生监督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这些都是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卫生监督体制,具有重要意义。各位从事卫生监督工作的同志,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模式,做到敢办案、能办案、会办案,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更加出色地完成所肩负的各项任务。要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即要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又要防止工作中“缺位”和“错位”。
六要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的服务意识。卫生监督工作不只是板起面孔、监督检查,还需要热情服务,主动开展宣传教育,帮助受监管的企业和个人提高依法管理水平。因此,要通过努力,不断改善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广大卫生监督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
心、积极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切实履行好应尽的职责,为群众提供满意的服务。
七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执法实践。随着职能发生了变化,卫生监督员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能力也要随之变化,要尽快适应新的工作职责,有针对性的加强法律法规、执法程序、执法文书写作、专业知识、现场监督等方面的学习,适应工作要求,胜任本职工作。
同志们,卫生监督工作事关人民身体健康,我们要求广大卫生监督人员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扎实工作、稳步推进,以保障全市公共卫生安全为己任,少说多干,狠抓落实,创先争优,为保障全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做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二篇:强化监管
计生工作讲话稿评议
《强化监管,狠抓落实,力促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稿一)从组织领导、责任分工、政策宣传、督查指导和落实投入等五个方面明确了计划生育工作的方向,具有一定的思想指导性,突出监管工作和政策宣传的重要意义。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力促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稿二)确立了我市计生工作的突出问题,即海原人口出生率较高和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疏漏大,并将此作为今后计生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为今后工作的展开指明了具体方向。
经过对比分析,从整体上看,稿一比较全面地提出了计生工作的总思路,政策理论较强,但是比较笼统,对本市计生工作现状缺乏实际指导意义。稿二在政策导向的基础上更能突出“落实”,摆出了我市海原县在计生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这使全市的计划生育工作目标更明确,据此提出的措施,具有目标明确、中心突出的特点。从而对基层基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提出集中整治“两非”是有效遏制性别比失衡的一项重要举措,用与时俱进的人口理论指导了工作实践,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创新。同时注重对过程的管理,让基层工作有章可循。
第三篇:加强领导强化监管
加强领导强化监管
确保农村环境连片示范项目取得实效
环境保护局
2010年11月10日
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集中资金解决连片村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废弃物,是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具体体现。今年,我县列入自治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6个,争取专项资金2112万元,涉及6个乡镇10个村2个生态移民点,覆盖农村人口2.5万人。环保部门作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部门,负有监督管理的责任。为了确保把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做成示范工程,发挥示范作用,提供示范经验,我局将从五个方面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
一、加强领导,建立工作机构。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中宁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左新波县长为领导小组组长,冯常委、张县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乡镇领导为成员,办公室设在环境保护局,指导、监督和管理全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环保局成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管理办公室,抽调责任心强、专业水平好和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参与项目建设的管理,制定“中宁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三年规划”和“中宁县实施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和车辆管理暂行办法”,组织乡镇编制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建议书、审核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方案、制作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实施操作指南,指导乡镇具体抓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
二、明确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各示范乡镇政府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实施本乡镇农村环境连片示范项目,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11月4日,张县长代表县政府与自治区政府签订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自治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会议精神,项目示范乡镇要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加强示范项目管理。县政府与示范乡镇政府签订农村环境整治示范工作目标责任书。乡镇政府不仅要与项目所在村委会签订环境管理目标责任书,还要与项目施工单位签订承包合同、与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合同,进一步明确各自承担的责任,确保建设成效的落实。
三、全程监管,规范项目实施。环保局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办公室要强化对连片整治示范项目质量、进度、资金和验收环节的监督管理,将质量管理的措施落实到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严格履行项目实施程序,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会签制、公示制和考核验收制。建立项目建设动态监管制度,及时掌握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认真研究解决技术、资金等具体问题,对重视不够、进展缓慢、质量不高的,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要停拨资金,切实加强工程进度和质量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按期完成、验收交付使用,同时要加强档案资料的管理,每项制度每个环节的落实都要有相应的档案资料做支持,要有条不紊的做好此项工作。
四、整合资源,建设示范亮点。各乡镇要按照“以集镇建设为中心向周边村连片推进”的工作原则和“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分步实施、明确重点、突破难点、做大亮点”的工作思路,科学制定农村连片整治规划,力争通过三年建设,以集镇为中心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各项目示范乡镇要把环保设施工程做实、做好、做成精品亮点,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经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五、深化管理,创新长效管理机制。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环境保护局在这方面也缺少工作经验,也正在积极探索管理方法和模式,逐步完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抓点、带线、促面的工作机制。同时要按照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抓好农村环境常态化和经常化管理的问题;一是乡镇要确定负责人和责任人,主抓和主管农村环境问题,主抓和主管内容是:连片整治示范项目、保洁任务量确定、农村保洁车辆、保洁人员配备、工资发放等方面的管理。二是要按照确定的项目和建设内容实施的项目,项目建设内容和时间一经确定,原则上不能改动、不能随意变更和改动,批多少建多少,要达到预期效果。三是要确保工程质量法人制、合同制、监理制的目的就是要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垃圾存得住、收得上、转得出;污水管网连得上、排得出、不渗漏、全处理这样一个效果。四是严格资金使用管理。五是建立档案资料管理迎接验收考核。
第四篇:强化理念,统一认识,加大力度,迎难而上,突破提升
强化理念,统一认识,加大力度,迎难而上,突破提升
为了全面落实我局2009年“三线”工作要点,进一步强大对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测评的监管力度,我局拟发了政教综【2009】13号《关于印发<政和县中小学2009年教学教研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并于2月27日召开了政和县2009年中小学教学教研工作会议。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继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我县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针对我县近年来小学教学质量监控管理的现状,现就2009年小学“教学质量”管理提出几点具体实施意见。
一、教学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小学管理规程》、《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稿)》以及《福建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为指导,树立“知识和能力”与“态度和习惯”两者并重的教学观念,认真落实《政和县中小学2009年教学教研工作指导意见》、《政和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和《关于转发<政和县实验小学教学“六认真”工作规范>的通知》精神,通过加强对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效果及课程建设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价,促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各教学环节的设计水平,从而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高,实现“合格加特长”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教学质量管理的目标任务
根据国家颁布的《纲要(试行)》、《规程》、《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稿)》以及省、市、县关于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要求,结合我县教育实际,特拟定我县小学教学质量管理的24字总目标:单元过关,年级达标,学科开齐,成绩适宜,综合发展,健康成长。
一是严格把好单元过关。各年级语数学科教学的单元教学,要把好质量检测关,学校全面掌控,年段统一安排,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及时给扶优补差,夯实基础。
二是力促学生年级达标。每学年末组织语数学科的(笔试)会考,在上期末学校要抽测1-2个年级学生的单册教材掌握的达标情况。语文科合格率要求达85%,低分率控制在10%以下;数学科合格率达80%,低分率控制在15%以下。
三是务必学科开齐,成绩适宜。充分调动师资力量,科学合理地课程安排学科。考查学科的计算机、英语、科学、美术、音乐要设立专任教师,至少是年段相对专任。期末要采取多元测评学科成绩,既有面试,也要有综合性的笔试检测。城区三小要在开齐学科与上好考查学科方面创出新路,树立典型,作出榜样。各中小要在考查学科教学上有所突破,力创特色学校。
四是确保综合发展,健康成长。学校每期至少组织1-2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竞赛和“阳光体育”活动。各校在县“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考评组的每次抽查检测中,合格率要达80%以上。
三、实施教学质量管理的具体办法
(一)、加强教学质量的全面督查与指导
1、组建一支队伍实。整合教育资源,抽调小学教育教学资深教师,组建强有力的“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检测考评组。
2、实行质量两检测 一测:以监测教学过程为重点的阶段教学质量检查。每学期在学期中途,各教研部门不定期深入学校,抽测个别年级的部分学科。抽查的方法方式灵活多样。这种测试主要是对教学过程进行检测,了解学生当前达标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二测:在学年末,组织对全县六年级语数学科的会考或抽测其它某个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质量。单科合格率要求达80-85%以上(城农要求不同),抽测考查学科,合格率要求达85-90%以上(城农要求不同)。
3、实行教学三查
一查:不定期听课检查。“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检测考评组每1—2月可进行一次地毯式的“观课”。可以不通知学校,轮流到各乡镇学校进行“观课”。深入课堂,随机听课,了解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掌握基层学校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情况,同时观察师生的精神状态、教学氛围和周边环境,并做好观察和记录。如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学校加以改进。
二查:校本教研开展情况检查。“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检测考评组不定时下校检查指导活动。如教师集体备课,教师的备课与教案,学生作业批改,教师教学经验或总结论文,教师开课、评课等教研活动记录。
三查:考查学科教学的检查。摆上课表,有人去上,力争上好。期末检测与多元评价的结合落实,(二)、加强学校“教学教研常规”的检查与验收
1、构建自我反思平台
(1)、学习反思。一是开展读书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通读1-3本专著(包括教育理论或学科教学方面的),做好读书笔记或写写随笔。二是学习利用教师例会开展学习活动,或由校领导、名师开讲座,或由外出学习归来的教师谈体会,或学习精品文章,每月1-2次,逐渐形成习惯,使读书学习反思成为教师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
(2)、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就是要求教师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反思和探索。在反思的过程中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并回过头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反思。如果每位教师都能经常地、自觉地反思,把反思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那么对教师的成长是受益无穷的。学校要在制度上加以规范,提出具体的相应要求,教务处或教研室应组织督促检查评比,还可以结集出书。
2、创建合作交流平台
(1)、每两人“结对子”。新老教师结成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一帮一”小组,旨在“以名带薪,以新促老,共同提高”。
(2)、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说课活动。同进度的教师抽签轮流说课,进行“岗位练兵”,然后集体评议,讨论如何落实课标要求,用好教材,优选教法。
(3)、教研组开展评课评课活动。各教研组每一至二周开展一次听课评课活动,每位教师都要承担,轮流进行。
(4)、学校内开展公开课展示和各种教研活动。每学期或每学年每位教师都要承担一次校级公开课。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有反思课、尝试课、会诊课、展示课等。要提倡跨学科听课。还可适时举办课改论坛、课题实验研讨活动等。(5)、开展校际、片际教研活动。可以是城关三小与农村学校对口援助,或片区之间学校教研联动,争取每年举办一次或参加一次较大型的教研活动。
3、优化专业引领平台。
⑴、要着力于教师专业发展,将教师集体建设成学习型组织。严格按上级要求,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对教师进行学科课程、教学观念、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师资培训。要建立多元、开放、灵活、自选的教师教育制度,要有方案、措施、具体落实情况。
⑵、切实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名校长、名教师;各校要认真落实县局“名师造就工程”,要有具体措施,竭力打造一支立足专兼职的教研员队伍,不断提高教研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教研员人人都要有课题,能讲座,能听课、评课,能写文章,善于传递课改信息和先进教育理念。
4、拓宽教研活动平台
(1)、加强课程建设。加大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校本课程的过程管理。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他既要是一名专业学者,也要是善经营能管理的部门总监;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处及教研室人员要努力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行者;课改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课改实验的积极实践者;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发展的合作者与促进者。
(2)、加强生成性课题的研究,每期计划地组织教学开放周、送教下乡、片区课题研讨的活动。每学期召开至少2次教导处、教研组会议。研究、讨论、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夯实质量展示平台
(1)、每学期不定期进行学科知识的抽查,并及时通报检查情况。每学期召开1-2次学科质量分析会(并附成绩汇总表、三项率值分析),总结经验,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
(2)、每学期分年级召开1-2次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及作业布置量、批改情况。教导处、教研组定期(每月一次)检查负责学科的任教教师批改作业和学生订正作业的情况,要作记录并及时反馈。
(3)、加强教学工作“六认真”的过程管理。包括进修、备课、听课、考勤等。随机抽查教师的备课情况,特别是课后反思记载率不少于30%;对后进生的辅导,每单元备课中都要体现目标和措施,并要跟踪记载。
(三)、加强教师教学教研常规的责任落实
(1)、全县小学教师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政和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意见》,严格按照县局转发的“教学工作‘六认真’”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研究,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吸纳先进教学经验与教法学法,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每期上一节研讨课,提供一个典型案例,一篇课题研究小结和教学体会。(2)、教师每人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15节(不同等级的学校应提出相应的要求),除认真作好记录外,应对所听的课进行较为科学的评估,以及提出教学建议。
(3)、教师要积极参与校本培训,教研与学习的笔记摘抄要针对所教学科,摘录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优秀的教学设计,并作思考,对自己的成长有提高促进作用。每学期不少于5000字。
(4)、二年级以上(包括二年级)要求写周记,一学期不少于15篇,周记的批改要求批出错别字、病句、评定等级,每周选四分之一左右的同学简短地写一写评语,一学期每位学生至少有四篇周记教师有评语。对学生多鼓励,与他们说说心里话,激发写作的兴趣。
(5)、语文、数学单元卷要求在每个单元结束后及时进行测查、批改,以便了解教学的得失,调整教学策略。
(6)、语文、数学、思品与生活(社会)、科学(自然)、写字等学科的课堂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学生订正做到每课清。
(7)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训练每篇都要认真练习、仔细批改、写上评语,也可选几篇采用同学互批的形式,但同学互批后教师应写出总结性的评语,评定等级。
(8)数学的口算训练可由学生互批,学生批改后教师要加强反馈,特别是要检查错题有没有订正。
(9)语数学科各选择一本课外配套训练材料进行练习,练习后要加强反馈,简单的题目可同学互批,对一些难题教师要亲自批改。
第五篇:加大力度 强化我市基层疾病预防控制
加大力度 强化我市基层疾病预防控制
体系建设
农工党广州市委员会
内容提要:2003年的“非典”疫情,暴露出目前我国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在内的公共卫生建设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缺陷。目前,我市基层疾病预防体系存在业务用房不足,专业人员不足且整体素质不高,业务经费投入严重短缺,设施设备落后、开展检测项目少等问题。建议政府转变观念,加大对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投入;更新设施设备,提高工作质量;建立准入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提高对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认识。
2003年的“非典”疫情,暴露出目前我国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在内的公共卫生建设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缺陷,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公共卫生建设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公共卫生建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行动。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部长吴仪在200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指出:“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市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中央指示,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立项建设。但是,对越秀区、东山区、海珠区、白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发现,基层疾病预防体系存在不少问题,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一、我市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现状:
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监督所及妇幼保健院机构组成。区疾病控制中心承担全区的急慢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计划免疫的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公共卫生相关疾病的预防控制、卫生检验,建设项目卫生工程评价,健康教育和科研教学等卫生技术服务工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在街道的配合下做好传染病的登记、报告,摸查各种慢性病,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设计划免疫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虽然,各区的疾病控制体系职责较为明确,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公共卫生经费投入的明显不足,“非典”期间,疾病控制体系暴露出信息系统不畅、硬件不硬、软件太软等等问题。根据广东省卫生厅、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省财政厅联合印发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粤卫〔2003〕392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我市基层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软硬件建设距离省的标准差距较大。具体表现在:
1、业务用房严重不足。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凡服务人口>40万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设规模为5000-7000m2。承担教学实习任务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其工作用房可在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增加5-10%。目前,越秀区疾控中心只有业务用房约1200m2,白云区1400m2,东山区1042m2,海珠区2000m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计划免疫门诊的业务用房按照省卫生厅要求至少需80m2,现在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计划免疫门诊业务用房只有10-30m2,而且是通过租用形式去寻找业务用房。
2、专业人员不足且整体素质不高。
根据《指导意见》要求,服务人口>40万经济发达地区的县、区级疾控机构,其人员编制标准为100-150人,卫生技术人员应占比例为大于或等于85%。目前,越秀区疾控中心人员编制数55人,东山区55人,海珠区60 人,白云区67人。实际在职人数为:越秀区50人,东山区80人(含卫生监督所),海珠区51人,白云区61人;非专业人员越秀区13人,占26%;白云区10 人,占16%。此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防疫人员:越秀区96名,士级以下人员占55.2%;东山区87 名,士级以下人员占54.02%;海珠区120 名,士级以下人员占50%;白云区134名,士级以下人员占64 %。白云区常住人口约170万人,人均防疫人员1.08人/万,为全市各区最低水平。这与《指导意见》标准有相当大的距离,在抗击“非典”工作中,明显感到专业人员不足,人员素质偏低,严重影响了疾控工作的开展。
3、业务经费投入严重短缺。
目前,越秀区、东山区、海珠区、白云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运行费用2/3靠有偿服务来补足。越秀区疾控中心办公大楼原状维修贷款的800多万要由疾控中心从创收中还贷。2002年海珠区卫生事业经费支出1721万元(含基建400万元)占财政支出1.94%,远未能达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要求。白云区疾控中心需通过有偿服务创收2000万元来提供职工生活保障和维持公共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正常运转。这种运作模式给主要以获取社会效益为目的的疾控中心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此外,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也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要靠医疗收入来补偿,这也是造成这些机构重医轻防的一个重要原因。
4、设施设备落后,开展检测项目少。
区疾控中心现有的设施装备简陋,许多仪器仍停留在80年代半手工操作的水平,与《指导意见》的要求差距较大,极大地影响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时限性。目前,区疾控中心检验室只能应付日常检验工作的一般检测需要,早已不能适合21世纪新型检验室配备的要求。微生物实验室、生化实验室因设备落后,未能及时开展病原学检测,达不到国家实验室认可或省计量认证的工作要求,经常造成疾控中心发出的检验报告失去法律效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计划免疫门诊基本是按60年代的模式设置的,无论是人员数量、技术素质、场地配置都远适应不了社会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求,在一般情况下对疫情的监控尚且感到吃力,当有重大疫情出现时更觉捉襟见肘。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监测和预防,往往无暇顾及。
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议:
1、转变观念,加大投入。
政府应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把公共卫生建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确实加强领导。疾病预防属于提高公共健康安全服务,所必需的经费是公共财政的责任。要把公共卫生机构建设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把公共卫生事业作为政府公共财政支出主要项目,并将投入的重点向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转移,使公共卫生机构的工作重点从提供高水准有偿医疗服务转移到基本医疗服务、疾病预防控制与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来,提高我市的公共卫生服务总体水平。此外,政府还要建立可持续性的公共卫生筹资机制,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基金,确保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经费的落实。
在各区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市许多区的疾控中心已经改建或将重建,但建设资金多由区疾控中心贷款解决。贷款的沉重经济负担,不可避免地影响其公共卫生职能的实施。建议政府将区疾控中心建设纳入各区的发展计划,给予经费扶持。并参照广东省计划免疫规范化门诊的建设标准,在医院体制改革时,先考虑解决区内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免疫门诊业务用房不足的问题。
2、更新设施设备,提高工作质量。
根据《指导意见》,区疾控中心部分仪器设备需要更新,需添置一些先进的疫情处理器械,这些都是为今后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所必须配备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疾病预防控制的网底单位,亦需配置基本的疾病监测和疫情控制设备。希望政府要落实穗府〔2003〕20号文件精神,把这些问题列入政府工作计划,在财力上切实予以解决。
3、努力改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医养防的现状。
要明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职责。在防治“非典”过程中,社区卫生服务在群防群控、社区人群心理安抚、健康教育、病人排查、流行病学追踪调查、密切接触者的隔离医学观察以及出院人员的康复指导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有效控制疫情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然而,由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长期以来投入少、底子薄、欠帐多,以致工作做得越多越细,自身需要填补经费就越多,而财政补贴的资金又远远未能满足正常工作所需。建议政府根据社区人员状况,重新修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控人员编制,其人员和服务经费由政府财政划拨,财政划拨方式可考虑由现行的按人员编制数划拨转变为服务范围、服务对象数量、服务项目和服务质量等划拨,使经费使用更趋合理,彻底改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医养防”的尴尬局面,真正发挥我市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应有的作用,为保护和增进全民健康,促进经济
和社会协调发展服务。
4、建立准入制,尽快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的素质。
政府要按《指导意见》的要求,参照市的准入标准,制定出切合各区实际的标准和条件,实行定编定员和考试招聘上岗。最大限度地减少非专业人员的进入,确保队伍的质量和水平。对不符合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人员,要分流安排其他工作。通过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历教育等形式,尽快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及工作水平,同时加大引进高级人才的力度,提高我市疾病预防控制水平。
5、广泛宣传,提高对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认识。
通过各种媒体、阵地及各类会议,多渠道进行宣传,务使广大干部、群众提高对“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的认识,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给予必要的重视和支持。区政府对各街的疾控工作要明确任务、明确职责、指定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鉴于目前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管理归属不一,建议政府尽快统一归属(可纳入各街道的社区服务中心),以便于管理和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