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机制 科学规划 深入开展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
科学规划 创新机制
深入开展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
本年度,我县按照省《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意见》要求,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提升发展内涵”的工作思路,立足全县实际,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有效实施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布局调整任务,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全县教育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全县经济社会状况。***县位于……南麓,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辖7乡9镇,289个行政村,总人口约70万人。全县自然地貌“七山一水二分田”,有省定深山区乡镇5个,浅山和丘陵乡镇6个,平原乡镇5个。***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2007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73.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不到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035元,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序第74位。近年来,各项经济指标略有增长,但仍处于全省中等偏下位次。
2.全县教育基本情况。我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39所,其中,普通高中4所,职业高中1所,普通初中23所(含2所民办学校),小学328所(含79个教学点),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335所(含民办73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全县各级各类学的大量涌入,新增的适龄儿童少年有近千人。而城区学校在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的情况下,接纳能力几乎达到极限,各学校均出现了大班额和超大班额现象,一些学校每班甚至达到了七、八十人的规模,给学校管理带来诸多问题。二是随着新一轮人口出生高峰的到来,适龄儿童大量回升,各学校生源均大幅增加,不少学校办学规模已经达到省定标准的上限,个别学校甚至超过了省定标准。原来撤并的教学点,已经逐步具备了重新恢复的条件。三是学校建设水平不高,各学校校舍普遍紧张,办学条件简陋,学生在校住宿要求得一到满足,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受到影响。四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一部分学校教育资源紧张,另一部分学校还有一定数量空闲的校舍,甚至一些已经撤并的教学点依然作为国有资产在闲置。五是在前两轮的布局调整中,虽然学校布点得到优化,但是学校与社区和政府的新型关系并没有得到确立,学校发展速度不快、质量不高,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认真进行了研究论证,确立了“实事求是,科学规划,提高水平”的原则,立足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人口流动的变化趋势,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促进高中教育、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协调均衡发展为目的,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寄宿制改造和全省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为契机,以创建标准化学校为手段,制定了《***县2011-2015年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方案》,积极推进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提高学校规模、办学效益和教育
给,满足了学生就近入学的需求。
2.加强农村学校建设,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近年来,我们采取切实措施,积极应对新的入学高峰的到来。一是实施农村初中寄宿制改造工程,先后为**初中等3所初中建设了高标准的学生宿舍楼和配套设施,满足了学生在校寄宿的要求。二是积极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先后为***乡中心小学等4所学校加固校舍,新建教育教学辅助用房,增加了学校的容纳能力。三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设了******明德小学,方便了学生就近入学。四是根据生源实际,恢复了……教学点,方便了学生就近入学,确保了适龄儿童少年100%的入学率。
3.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改善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建设是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根本保证。我们一是将标准化学校建设与布局调整工作结合起来,凡是在规划撤并范围内的学校一律不安排标准化学校建设项目,避免了重复建设和无效建设。二是将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与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验收活动结合起来,将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努力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三是建立了激励机制。在工作中,我们实行了“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完成情况好的乡镇和村委进行奖励。在学校建设中,对能够筹措三分之一以上资金的乡镇和村委所辖的学校,县局配套剩余的资金,优先安排学校建设,充分调动乡、村两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四是积极实施实验楼建设工程。在多媒体成套实验室建设
见和建议,凝聚学校发展合力。学校发展计划的实施,使我县各学校建立了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政府和社区的新型关系,加快了广大中小学校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步伐,提高了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了县域内中小学校均衡发展的水平,为创办人民满意学校和布局调整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取得成效
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一项复杂的教育改革,也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其成效不仅仅体现在教育本身,也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
1.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了教育投资效益。学校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的开办,使生源相对集中,办学规模扩大,教育资源得以合理重组,有效的提高我县中小学校的办学效益。一方面使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硬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教育资产得到集中使用,实现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节约师资等软资源,减轻财政负担。
2.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布局调整使学校规模扩大,教师专业成长加快,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得到推行,教育文化氛围浓厚,大大激发了我县中小学生昂扬奋发的斗志,提高了相互学习和竞争意识,增强了育人功能,促进了全面发展。
3.基本实现了教育公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大幅提
点和突破口,研究制定强有力的措施,制订了符合***实际的工作规划,促进了布局调整工作的深入实施。
2.增加投入是关键。资金投入是布局调整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我们在保证县级财政最大投入的同时,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吸纳经济发达地区的剩余资金,充分调动乡、村两级办学的积极性,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使他们积极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千方百计的扩大有效资金投入,确保了布局调整工作的顺利实施。
3.统筹发展是基础。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把布局调整与改善办学条件相结合,与建设标准化学校相结合,与满足人民群众结优质教育的需求相结合,与促进各学段教育协调健康发展相结合,与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统筹安排,较好的处理了现实与长远、巩固与提高、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提高了布局调整的整体工作水平。
4.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目的。教育质量是群众的最大期待。我们在布局调整的进程中,始终把改善办学条件和优化育人环境作为核心任务,大力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积极创办标准化学校和管理规范化学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均衡、优质的教育质量成为布局调整工作的可靠保障。
尽管在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学校建设方面我们做出了一些成绩,取得了阶段性效果,但与上级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
第二篇: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方案
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x大精神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核心,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科学设置学校布点,大力实施标准化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切实提高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实现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基本概况
我县现有中小学校xx所,其中普通高中x所,完全中学x所,职教中心x所,特教学校x所,初中xx所,x年一贯制学校x所,小学xx所。县(镇)xx所,乡(村)xx所。现有初中生xxxx人,小学生xxxxx人。县(镇)xxxxx人,乡村xxxx人。xx个乡(镇)教学点共有x所,x—xx名学生x所,xx—xx名学生x所。全县现有初中教师xxxx人,小学教师xxxx人,县镇xxxx人,乡(村)xxx人。
三、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目标
布局调整工作按照“科学布点、精简数量、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的基本思路进行。按照省教育厅要求,结合我县中小学校网点布局的实情,共规划调整x所教学点,将现有x所小学教学点按家长需求在xxxx年x月xx日前正式实施撤并。做到布局合理,实现规模效益和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四、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
x县x乡民主小学教学点(现有学生x人,教师x人),在xxxx年x月将原有学生xx人和教师xx人按家长需求撤并到x县x乡中心校。
五、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保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分管县长担任组长,县教育局、人社局、发改局、住建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各乡镇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布局调整工作进行统一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由县教育局局长担任,主要负责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组织实施,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逐级落实责任,协调解决学校撤并带来的各项问题。
(二)加强调查研究。各成员单位要严格遵循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基本原则,深入基层,调查论证,科学稳妥、有序推进布局调整的各项工作。
(三)扎实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各部门要抓住有利时机,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要求,集中财力物力,加大学校标准化建设力度,使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均衡教育资源。要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配备好相关的生活设施设备,做好各教学点建设工作,确保农村学生顺利入学。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撤并学校土地、建筑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并对撤并学校作为幼儿园建设、学生实践基地建设等用地提出具体意见。
(四)加强政策宣传。教育部门要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形式向社会、家长广泛宣传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意义、政策和有关要求,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对布局调整工作的理解,促进布局调整工作顺利开展。
(五)加强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动态监测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教育督导室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责,进一步加强县域内办学水平评估,对推进布局调整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工作不力,严重影响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实施的,追究相关当事人责任。
第三篇: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初探
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初探
摘 要:中小学的布局调整,是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在农村各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是当前基础教育努力实现的目标。近几年,贵阳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的提升,乌当区面临城市建设的新形势,城区范围不断扩大,现有学校的规模和等级不能适应今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这对城市的基础教育设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关键词:中小学;规划布局调整;均衡发展;贵阳市乌当区 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面临着新形势,城区人口的增加,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区转移的趋势下,城市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城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村中小学也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区转移的同时不断萎缩,而城区中小学教育资源则面临严重负荷。21世纪农村教育高峰论坛会上,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发布了《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由此可见,城镇化进程中所产生的不均衡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已经越发突出。因此应使义务教育学校规模和等级与今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协调发展,缩小城乡与区域间差距,实现社会、经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中小学的布局调整现状分析
2.1 盲目规划学校布局
近年来,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适当撤并了一些规模过小的学校,同时新建了一批标准化学校,在改善了办学条件和提高办学效益的同时,在学校布局过程中也显现出了许多问题,例如城镇学校建设滞后于城镇化建设进程,造成学校规模和班额过大,学生就学机会和条件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城镇居民小区配套学校建设缺少统一规划,出现学校建设缺位或重复的现象。
2.2 农村学校萎缩,城镇学校班额过大
由于农村小规模学校或教学点在布局调整中的不确定性,很多地方不愿改善其办学条件,忽视小规模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师配置,使得一些家长担心小规模学校或教学点不能保障教学质量而陆续将孩子转出,加速了这些学校“自然”消亡。很少有县、市、区提出适当保留教学点的措施。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优化策略
在满足本区域生均指标的前提下,片区内的规划教育资源在总量上应满足适龄人口与用地的平衡;通过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以及每千人学生数等技术指标确定区域办学规模。其次,要逐步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通过新建、扩建、改建学校等措施,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招生压力较大的学校,要通过实施学区管理、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等措施,合理分流学生,按省定标准确定班额。乌当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
4.1 乌当区教育现状
4.1.1 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乌当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差距大,表现在城区中小学空间布局较为密集,而乡镇之间的中小学布局则相对稀疏。区域内校际之间发展部均衡,表现在中心镇的中学、中心小学集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多,吸引的农村生源多,大量适龄儿童和少年不能就近就地入学,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其次,表现为城区学校布局不合理,城区居民子女入学难矛盾过于集中。
4.1.2 学校布局及规模存在不合理
随着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学校的用地和规模将随之调整才能满足城镇化进程的需求,尤其是水田、下坝等地区。2013年,乌当区新天一小学生达1749人,乌当二中2211人,乌当小学602人,乌当区实验小学1512人,这四所学校平均班额达50人,其中乌当区实验小学最高班额达60人。而地处城区及乡镇边缘地带的一些村小因生源稀缺造成不少校产闲置。如培鹅小学全校仅为14人。
4.1.3 办学条件与学校发展的不协调
在乌当区今后一个时期,人口的机械增长较快,使乌当部分地区的学校将面临紧缺,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无法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一些学校用地进行整合调整才能满足学校建设的需要,校舍建设和设施设备需随着学校发展规模的增长来配置;另一方面,在是农村地区,农村人口不断地涌入城市,村小适龄儿童减少,导致一部分学校生源变少,而另一部分中心镇学校生源覆盖半径变大,这些情况都导致了办学条件与学校办学规模的不适应。
4.2 乌当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策略
4.2.1 需求分析
乌当区2013年全区总人口数376920人,年平均递增1.66%。随着全区总人口的增长,适龄儿童人数也会随之增长,全区中小学校办学规模也相应变大。要适应这种必然发展,便要使办学条件随着人口增长趋势有所改善。
4.2.2 学校办学规模确定
全区现在校学生人数约18122人。预计到2018年,全区总人口为40.60万人,在校学生总人数约为29571人,根据小学、初中生均占地面积分别不低于20?O、25?O,结合增加学生人数,进行学校总用 地面积估算,确定新增用地面积。根据规划新增在校学生人数,结合中小学班额配置标准(其中,中学每班班额约为50人,小学每班班额约为45人),确定学校班级规模。
4.2.3 规划技术标准
关于学生千人指标的设置,主要参考《贵阳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办法》:乌当城区小学入学的千人指标按照70人/千人,中学入学的千人指标按照45人/千人;高中入学率按85%计;乌当乡镇小学入学的千人指标按照55人/千人,初中入学的千人指标按照30人/千人;高中入学的千人指标按照20人/千人。
独立设置的小学最小规模12个班,规模不小于600人,地区年招生不足50人,原则上不再设置小学;城区或县政府所在地原则上不再设立12班独立小学,新建小学至少18班以上;独立设置的初中学校一般应达到18个班,规模不小于90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应达到18个班,规模不小于900人;完中一般应达到24个班,规模不小于1200人。老城区近期小学不超过50人/班,中学不超过55人/班。结语
总体来说,本文主要以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加快缩小教育差距,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目的,通过对当前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现状分析以及乌当区农村中小学存在问题分析,并进行布局调整的策略说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乌当区中小学建设规划,2014-2018.[2] 赵素文.关于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考[J].发展与研究,2009(12).[3] 教育部.2004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报告[R].2005.
第四篇:中小学校如何开展科学教育促进科技创新
中小学校如何开展科学教育促进科技创新
类别:科技创新论文
单位:
姓名:梁 X X
电话:134
中小学校如何开展科学教育促进科技创新
【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前进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而科学技术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培养一批懂科技的专业人才和富于创造的创新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靠的是科学的教育,靠的是专业的师资队伍、科学创新的理念和教育方法。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明天的希望,我们国家也一直提倡“科教兴国”,科技创新从娃娃抓起,通过青少年的科学教育对促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青少年的科学教育对科技创新的促进意义,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中小学教育的特点,对如何开展对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来促进科技创新,提出了几点本人不成熟的看法与方法途径〃〃〃〃〃〃
【关键词】青少年
科学教育
科技创新
中小学校如何开展科学教育促进科技创新
一、青少年科学教育对促进科技创新的意义
(一)科学教育传授科技创新的知识从而促进科技创新
创新与传承是相联系的,世上没有凭空产生的创新,我们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创新,它能让我们节省时间和少走弯路。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科学有效的科学教育,来掌握先人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和技术。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要以最高效的教育使青少年掌握科技创新的现有技术、科学原理、材料属性等等,只有把这些必备的知识融会贯通了,我们谈科技创新才显得充满意义。
(二)科学教育培养科技创新的能力从而促进科技创新
知识本身不会产生生产价值,我们只有把这些知识转化成技术,再运用到生产和管理中,知识才具有了生产力。科学教育通过理论结合实践,使青少年具备一些观察分析、合作探究、实验推理、动手实践等科技创新中必备的能力素养。科技创新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工程,不能纸上谈兵,今日的青少年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才能使将来的科技创新成为可能,否则就会出现我们常说的“有心无力”。
(三)科学教育树立科技创新的意识从而促进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和科教兴国虽然一直提倡,然而大部分人对此认识不足,只把它当作一个口号。我们在教育中,通过一些古今中外发明家的事迹,以有趣的科学故事,以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巨大进步等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动机,青少年才会觉得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巨大动力。
(四)科学教育激发科技创新的兴趣从而促进科技创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更是需要一腔发自内心的热情。科技创新需要静心、耐心,其中有艰辛有快乐。青少年的科学教育并不是要让他们现在产生多大的效益,而是要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各种知识,以后有能力的时候仍会充满兴趣、坚持去搞科技创新。教育过程中,要正确结合青少年好探究的特点,多创设有利情境让学生体会科技创新的乐趣。科技创新,从娃娃抓起,激发了好了青少年的科技创新兴趣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和突破。
二、青少年科学教育对促进科技创新的途径与要求
(一)建立科学教育培养机制提供科技创新保障
制度是个良好的激励机制,在中小学校,可以组织成立科技创新发明兴趣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有共同兴趣志向的人在一起交流探究成长。同时学校还应派一个科技创新辅导老师指导兴趣小组。在其它方面,还应健全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不能让这项工作走形。对那些在比赛中获奖的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应进行奖励和宣传。
(二)创设科学教育环境培养科技创新意识
环境对人能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环境育人亦是条很有效的教育途径。学校应设立专门的科技创新实验室,室内配置一些做实验必备的工具,如:显微镜、度量用具、科技教学用具等。张挂古今中外的发明家的发明经历和事迹,感受科技创新对社会的贡献。此外阅览室还应有科技读物供学生们阅读。在学校走廊,宜结合校园文
化建设设立科普画廊,科技发明创作展览栏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播放科技校园广播······总之营造出一个浓厚的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师生的价值在此得到体现和发展。从而激发师生的热情,提高认识,树立科技创新意识。
(三)立足教学课堂培养科技创新知识素养
学校教育,课堂教学仍是一个主阵地。学校选派一批专业化强、热爱科技创新的老师担任《科学》课程教学,对学生系统的讲授科学基础知识、原理等,科学课程不应被所谓的“主科”所占用。在其它课程教学中也应因课因文制宜的进行渗透,例如语文课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创意识,数学课中可以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在科学中的运用和作用等等。对于科学老师,可以组织参加一些校际或科教领域的培训交流,及时不断的学习和传播科技教育信息,本校之间也可以召开座谈会与报告会等。只有我们的老师科学素养高了,学生的科技素养才能更上一个台阶,名师出高徒。
(四)通过科技创新实验培养科技创新意志
历史上的每一项发明都经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都是在一次次的失败总结和思考中创造出来的。在科学教育中,可以通过科学实验探究,重现历史上典型发明的发明创造过程,让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的现象与数据,体会实验探究的模式,经历发明中的失败与成功,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科技创新的思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为今后的科技创新培育良好的品质。
(五)开展科学发明活动培养科技创新兴趣
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很喜欢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动手操作以得到大人的赞可。为此学校可以多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创作大赛,科技知识大赛等活动,将学生有创意的小制作、小发明进行展览。老师也可以进行指导和完善化,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写科技小论文,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出版校刊。让广大的师生体验科技创新的成就感和价值感,从而从小激发和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的兴趣。
(六)结合生活实践发明培养科技创新能力
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知识的实践,在这里就是科技实践发明。发明不一定要伟大的发明,小发明也蕴含大智慧。我们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生活经验,利用自己身边的废弃材料进行创新创作,从而产生科技创新的价值。比如,通过对家里工具的改造使得更加方便实用······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
(七)拓宽学习研究渠道培养科技创新视野
创新,思维和视野很重要。我们需把青少年的眼光引向广阔外界,要拓宽学生的接触面和学习渠道。CCTV-10的我爱发明就是个很好的栏目,我们可以组织或培养学生去收看,去琢磨,去发现······久而久之,我们自然也就多少受到熏陶,提升了科学素养。
有知识,有能力,有意识,有意志,有兴趣······也就具备了科技创新的基本素养,而我们的科学教育正是通过各种手段、形式、教育方法来培养这些科技创新者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通过培养科技
创新人才来促进科技创新。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涉及的因素很多,方法也不止一种,我们只要是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科学教育就能推动科技创新。在这些人群中,青少年是祖国的下一代,是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他们充满青春与活力,充满了创新精神,为此,青少年的科学教育能很好的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杨永平科学教育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2]李 永 科学教育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3]《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版
第五篇:平安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
本报讯(记者张磊)王健林在发布会上提出了3+N的计划之后,韦迪在接受采访时回应称:“王董事长提到的这个3+N的设计我听着非常高兴,我们有这个自信,用好社会支持的资金。”同时,也提出了足协的硬性目标,“校园足球的整体布局扩大一倍,参与的孩子能够扩大一倍以上。”
“足球是全民的事”
韦迪认为,万达集团与足协的合作是开了一个好头,同时希望更多的社会力量能够进入,他说:“越多人的支持发展越迅猛,中国足球绝不仅仅是中国足协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比如校园足球的开始,离开了教育部的支持,我们就很难做起来。有了企业的支持,我们才能做更多的事情,特别是青少年这个领域,我们一方面,要依托各省市体育部门、教育部门,来推动校园足球。同时我们也要依靠职业俱乐部抓好他们的职业青训体系。还有一股力量就是社会力量。”
资金方面,万达在未来三年提供了五亿,但韦迪认为这笔钱远远不够,他说:“足球的事情是全民的事情,我希望全国人民都能够通过足球体验到足球的快乐,这种面对胜利、面对失败、面对困难等等,它成为第一运动确实有它的魅力,当然不可能大家都参与。当然,我们需要更多的资金给大家建场地,能够在我们现代化的城市当中,能够有越来越多的足球场,能够让孩子们踢球,让社会人踢,这个资金需求量是巨大的。”
三年计划从娃娃抓起
王健林认为万达的角色是赞助者,韦迪解释了双方的协调问题,他说:“双方合作的问题就是相互信任,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把每一个合作的计划和合作方沟通,得到合作方理解的话,不存在你所说的担心,因为只有达到合作的双方或者多方共赢,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工作局面。”
最后,韦迪透露了中国足协的三年发展目标,他说:“三年之后,校园足球的整体布局扩大一倍,参与的孩子能够扩大一倍以上,那么我们孩子身边的场地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训练体系有基本形态,不是说像现在仅仅是为了参加全运会和城运会组队,而是为了伴随孩子成长的各支队伍大量涌现,只有这样中国足球才真的有希望。”(本文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