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财务治理机制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19-05-14 21:48: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财务治理机制的理论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财务治理机制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篇: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财务治理机制的理论与实践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财务治理机制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企业的成功经营不仅需要科学管理以使资金在运动中实现其“价值”,而且需要合理的治理结构以保证决定资金运动的“权力”更合理地配置。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企业财务治理机制,包括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和财务评价机制,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对该机制的运行进行深入剖析。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财权配置;财务治理机制

企业财务治理不是僵化的制度框架,而是运行机制的集合,更是治理主体间互动的过程。财务治理模式下的企业财权配置是一系列制度安排的活动,而要想保证这些活动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效应则必须有相应的机制来进行调节和规范,即要有一套合理的财务治理机制作保证。

一、财务治理机制的一般原理

财务治理机制主要包括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和财务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它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财务治理系统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它是实现财权合理配置、提高财务治理效率的重要保障。

(一)财务决策机制

利益相关者在对企业进行财务治理时,能反映其财务治理能力大小的最主要一点就是所拥有的财务决策权的大小,财务决策是企业进行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是公司财务治理机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按照决策重要性的不同,可将财务决策分为战略性财务决策、战术性财务决策和业务性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程序的科学化是财务决策科学化的基本保证。财务决策是决策者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运用专门的财务方法做出的关于企业发展的资源配置规划。财务决策的过程涉及企业的多个职能部门与人员,最终决策是在各种决策方案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最终确定,是相关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财务决策过程的系统性决定了财务决策必须按照决策的程序经历相应的环节,而不能由最终决策部门直接做出决定。实践表明,不合理的财务决策往往是最终决策者在没有经过合理的决策程序之后,单纯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不全面的信息而做出的结果。决策程序的科学化与快速决策的要求不是矛盾而是统一的,科学的决策程序就是要求在不丧失市场机会的前提下以时间和质量保证科学决策的形成。只讲时间不讲质量的决策实质是盲目的投机行为,尽管有时会被市场接受,但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影响往往是弊大于利。

(二)财务激励机制

现代发展经济学认为,建立相应的财务激励机制能够促进财务经理人员减少“偷懒”和“机会主义”行为,另外,让经理人员的利益与公司的长远利益挂钩能够促使经理人员的财务决策与公司长期发展利益相一致。要搞活企业,遏制消极腐败现象,必须把经营者放在改革的中心位置,尊重经营者的特性和价值,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职工是企业的重要人力资本,体力劳动越来

越少,脑力劳动越来越多,他们向企业投入了专业性的投资,他们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职工进行激励。财务激励机制主要是指公司对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财务激励,如报酬激励、声誉激励、权利与地位激励、企业文化激励等。公司不可能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财务激励,我们主要对独立董事、经营者、职工和债权人进行财务激励。

总之,财务治理激励机制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绩效,企业的各类利益相关者,如出资者、经营者、员工等都需要激励。通过对经理者、员工等给予股票期权等形式的变动收益,让其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既可以对其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而且为经营者、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在财务治理中发挥作用奠定了权力基础,激发了其参与财务治理的积极性,是权力与利益的内在统一。综上所述,建立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财务治理激励机制有利于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有效运作。

(三)财务约束机制

由于激励机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利益冲突问题,尤其是人力资本的劳动无法准确单独衡量,在团队劳动中的偷懒与搭便车行为普通存在,因此,为弥补激励措施的不足,一定的监督约束是需要的。当然,约束不是对利益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限制,而是要求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不能损害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财务治理约束机制包括内部约束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内部约束机制,除了在财务决策过程中共同董事会的结构能对经营者的自利行为形

成一定的约束外,还要求重大财务决策必须得到企业权力机关股东大会的批准,并接受企业设立的监督部门(即监事会)的监督。外部约束机制包括产品市场、经营者市场、资本市场以及新闻媒体对经营者的约束四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效的外部约束体系。

对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约束机制还包括法律约束、行政约束、董事和经理人市场约束、职业道德标准约束和经济约束。通过法律机制,对那些道德败坏的、泄露或出卖商业机密并对经济构成重大威胁的利益主体进行经济上的制裁或让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外部人才市场的存在为独立董事和经理人提供了一个市场约束机制。市场的市场准入机制,使那些任职资质不高专业能力不强或信誉不良好的独立董事和经理没有进入市场的资格,直接被淘汰掉。

二、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企业概述

鄂尔多斯集团成立于1981年,现已成为拥有成员企业75家、员工2万多人、总资产逾75亿、年销售收入近40亿的现代企业集团。集团已形成羊绒、煤炭、电力、冶金、化工五业并举、协同发展的多元化经营格局。羊绒产业是集团的事业基础。“鄂尔多斯”纳米羊绒衫引领着羊绒服装新潮流。

鄂尔多斯企业采用“四统一分”的财务治理策略,注重整个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充分的保证。根据“统一治理,分级实施”的原则,首先确立了以内部银行为中心的资金治理体制,以内部银

行作为集团内部全资、控股企业资金流程的必经之地和调控中枢,实施现金流监控,调剂资金余缺,发挥资金最大效能。其次采取了机构统一、人员统一、制度统一的政策,使集团内部不会由于领导的不力而导致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损害。最后采取“一分”的策略,即核算分离,各公司的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果按原有体制进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同时配以“资金统一”策略,这样就杜绝了企业各行其是和不按制度规定乱借款、乱担保、乱投资、乱开支的现象。使下属企业的资金使用更加透明。

(二)案例分析

鄂尔多斯集团的成功经营与其有效的财务治理是分不开的。该公司不仅重视股东的利益,而且充分体现利益相关者在财务治理中的积极参与。

1、财务监督权分布于各个股东。股东对经理人员的监督有“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两种方式,即通过股东大会和股票市场这两种途径行使自己的监督权。从鄂尔多斯案例来看,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格局决定了股东的财务监督权应该分布于各个股东,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监督。为此,公司首先减持国有股,引进国内外非国有的机构投资者,形成前几名股东拥有较高比例的股权、但彼此相差不大的股权格局。其次提升小股东的治理参与程度,如组织小投资者协会,引进为中小股东和独立董事服务的中介机构,在股东会的表决中实行累积投票制中小股东有了发言权和财务监督权。

2、赋予经营者合理的权利。公司的经营者作为股东的受托人,应

该很好地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起到监督作用。因此,公司也充分认识到经营者的重要性,所以公司将经营权完全交给经营者,并且配以董事会加以辅助管理,也好监督经营者的行为。而且公司将董事会成员分由1名董事长、5名董事、3名独立董事构成,其董事来自各个股东阶层的代表,每次经营决策需要经过出席会议的60%的董事表决通过才能实施,更好地实施监督的职能。经营者的薪酬的高低完全和他的经营成果相挂钩。并对经营者采取了报酬激励、声誉激励、权利与地位激励、企业文化激励等一系列的措施,更好地保护经营者的利益,使其更好地监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公司。

3、职工参与企业的财务治理。公司充分认识到职工这项宝贵的人力资本,对其充分的重视。因此,监事会中设有3名职工监事,公司大小事物需要经过员工的监督,监督功能充分发挥。公司增加职工董事所占比例,赋予职工代表独立的发言权,企业员工同经营者一样,除了享有固定工资、奖金收入等财务收益权以外,也可以得到剩余财务收益分享权。这些举措充分表明职工在公司决策及监督的地位得到重视,参与财务治理的程度,在监事会中发挥的作用。但是也不是任其不管,通过法律机制,对那些道德败坏的、泄露或出卖商业机密并对经济构成重大威胁的员工进行经济上的制裁或让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重视供应商参与财务治理。公司主要从事羊绒业务,因此畜牧业的顺利发展对其具有举轻重的影响。组织了一个课题小组进行相

关研究工作,深入养殖区,了解牧民的生产经营情况。认识到供应商(牧民)这一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为了确保供应商(渔民)的利益要求,该企业让利益相关者介入企业的财务治理,包括参与财务决策,进行财务监督,分享财务收益,从而实现了企业和牧民收入的共同增长。此外,还进行了必要的财务投资,并积极采取财务协调等措施,促进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紧密合作。

(三)案例启示

从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鄂尔多斯集团较早地意识到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而且高度重视股东、经营者、员工和供应商的财权配置,实施财务共同治理。此外,企业密切关注利益相关者的状况并把握利益格局的发展趋势,根据利益相关者的实际状况来安排财务治理。由此可见,在公司的“四统一分”的财务战略中,充分考虑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且实施财务共同治理与财务相机治理相结合,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治理过程中都得以体现。在企业发生状态变动时,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会因为强势利益相关者的投机行为而受到大的损伤。由此,企业才能防微杜渐,避免危机的产生,更好地在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结束语

在企业社会责任备受关注的今天,以股东利益为主导的财务治理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利益相关者理论”日益受到重视。该理论认为,利益相关者与企业财务治理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密切相关,企业应充分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避

免产生利益冲突,更好地保证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充分关注是实现利益相关者、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它不仅重视企业的财富创造,而且关心社会公众的利益,追求效率与公平的合理统一。可以预见,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机制必将成为财务治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参考文献:

1、衣龙新.公司财务治理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林钟高.财务治理结构、机制与行为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3、夏宁.财务治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4、杨瑞龙,周业安.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共同治理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1998(l).5、杨波,潘华.债权人的财务治理权配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

第二篇:股东治理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比较研究

股东治理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比较研究

摘要:在公司治理结构争论上有倾向于以保护股东利益为重点和以保护相关者共同利益为重点两种学派。两种治理观各有其优缺点,股东治理观是目前的主流观点,但利益相关者治理观代表一种趋势,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股东治理观;利益相关者治理;公司治理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6)11创新版-0043―04

公司治理理论中核心问题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到目前为止,围绕公司治理的目标、公司治理安排如何影响公司的业绩及公司治理的规则应如何变革等系列问题,学者们在公司治理领域形成了两种主要派别:一种是偏重以股东利益为中心的治理理论;另一种是偏重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共同治理理论。

一、股东治理理论

股东治理理论认为股东是企业的真正所有者,其他潜在的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被严格限定了,“剩余”的权利――控制权和收益权两方面都是股东的。据此,这个理论有一个显然的推论:假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被很好的界定,则股东会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样一来,他们就使社会效率最大化了。这个“以股东为中心”的理论,当它明确指“剩余控制权和所有权的持有者”时,常常被称作“股东至上”或“股东主权”理论。它把股东利益放在首位,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把经营者放在为股东打工服务的位置。

(一)股东治理理论的优点。英、美国家主要采用股东治理理论。股东依靠庞大且发达的资本市场,根据公司股票的涨落,通过股票买卖方式或是“用脚投票”的机制,在实现其对公司影响的同时,掌握对公司的控制权,并以此对代理人形成间接约束。这种通过外部的控制权市场方式比较好的解决了股东与经理人的委托代理问题。而且它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保障信息的披露。使投资者与经营者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使经营者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得到遏制,从而进一步解决了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这样,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通过外部控制权和外部法律体系得到了强化,保障了投资者的利益,刺激了投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公司由股东所有,所以公司应该按照股东的利益来管理。在有效市场理论下,公司的价值可在金融市场得到体现。根据这一理论,金融市场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代理问题。

(二)股东治理理论的缺陷。以股东利益为中心的治理观,有非常明显的优点,但股东中心理论忽略了包括政府在内的许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把问题想象得过于简单。虽然它目前仍是英、美国家的主流理论,但近几年的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已充分暴露出它的缺陷:

1.在“股东治理模式”下,公司把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公司目标,忽视了企业对员工、对债务人、对社会的责任,甚至促使公司管理层缺乏诚信,为追求公司利益而不择手段。安然、施乐、世通等公司发生的假账丑闻充分暴露出“股东至上”理论的重大缺陷。同时,由于此理论强调股东至上的“单边治理”,使得以资本市场、并购市场、产品市场、经理市场为主要内容的外部治理机制功能缺失,外部治理者治理职责懈怠。然而,外部治理是良好的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缺少外部市场的监管,公司治理结构的天平就会失衡,公司治理结构的效果就会减弱。

2.虽然股东是公司所有者,享有公司的剩余索取权,并承担公司的经营风险,但由于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只承担投入资本的风险,并不承担公司全部风险,债权人、经理人、业务合作者、员工等利益相关者都承担了公司的风险,但股东至上理论并没有赋予这些利益相关者应有的权力。

3.股东拥有公司股权,但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股权相当分散,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监督收益、监督成本不对称,股东“搭便车”行为普遍存在,不能对公司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因此股东难以对公司实施有效的控制。因为监督收益与监督成本不对称,众多分散的中小股东没有参与公司治理的意愿和能力,大多数中小投资者都采取了“搭便车”的行为。他们只能采取买卖股票这种“用脚投票”的方式实现对企业的间接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大股东利用手中的权利侵犯中小股东利益就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而无论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在企业外部,依据此种公司治理理论构建的公司治理结构都很难对大股东这种“侵略”行为有所监督和抵制。所以,“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结构就变异为“大股东控制”的公司治理结构。

4.股东至上理论强调股东至上,忽视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股东至上理论是建立在委托――代理理论基础上的公司治理理论,强调“资本雇佣劳动”,认为股东利益至高无上,劳动者处于被动地位,只能从属于资本。企业的惟一所有者是股东,公司治理的目标就是要约束经营者侵犯股东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在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股东变成了企业的“外部人”,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由经理人来担任,企业价值创造的重任落在了经营者的身上。企业的价值创造主要靠人力资本来推动,所以人力资本才是主动性的资本,是企业价值增值的最重要源泉。而企业创造财富只能依靠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因此公司的技术创新者和经理人应处于公司的中心地位,而不应仅是被动激励或被雇用的对象。

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认为,公司存在的目的不是单一地为股东提供回报。这种观点又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吴晓求:《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19页-21页):一种观点认为,公司应是一个社会责任的组织,它必须服务于一个较大的社会目的,这种观点在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初普遍被消费者主权的倡导者、环境保护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等接受,并于20世纪80年代为部分公司经理人员用来支持其反接管政策;另一种观点认为,公司的存在是为社会创造财富。股东们实际上十分了解他们拥有资本的自我利益。但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同整个社会的财富最大化不一致,也就是说,公司政策可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却未必形成最佳的社会总财富。

1.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的优点。首先,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模式强调了合法性、权威和责任的平衡。罗伯茨和米勒认为,民主社会中公司享有巨大权利,实践中,公司对政府产生的影响已至少同政府对企业的影响一样大。具有政治言论权的公司“市民”,对影响它的法律已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如,它可以说服政府,通过立法设置竞争壁垒或减轻负债,帮助他们应付自由竞争。但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符合社会整体利益,承担社会责任,否则就失去合法性和可信任性。因此,公司在“合法性、权威和责任”之间必须达成平衡。其次,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模式

注重制度系统的内在平衡。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安排的特征和方式要受到制度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公司治理属于一种制度安排,它同样要受到历史文化、法律规章等制度环境的影响。制度因素(包括法律环境、产业规则等)对利益相关者在董事会中的地位具有重要影响。因为,正如鲍威尔指出,制度模式影响了什么是合法的行为,道德合法性与一套宽泛的、社会的、标准化的判断和价值观紧密联系,这些判断和价值观能增进道德合法性,并推动社会福利。这样,随着社会环境对道德合法性的关注,组织需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地位,以提高其对社会道德标准的认同。最后,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模式符合组织(企业)系统的互动和开放式网络。阿可夫把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放到组织系统内部来加以论述,他认为将利益相关者置入组织系统内部,来对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安排,可形成一个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和开放网络,从而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

2.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不足。首先,传统的企业理论假设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是一元的,即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而利益相关者模式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定义为多元的,其中既有社会性的、政治性的,也有经济性的。这样的企业实际上是一个政治经济目标合一的组织,带有很强的公益色彩,其结果必然引起企业经营效率的损失。这样便会导致一个两难困境:任由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提高社会成本、造成社会福利损失;采用各类管制手段,包括通过外部调控方式和利益相关者的内嵌方式,虽能部分地解决市场失效或降低企业活动的负外部性,但会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其次,该模式涵盖的权益主体过于宽泛,不便于实际操作。在现实操作中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是建立在所有权集中分散对称配置给所有利益者的基础上的。而实际上,把企业所有权集中分散对称分布给所有利益相关者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做企业将会面临着相当高昂的成本,从而与经济主体的本性相违背。(2)容易导致“公地的悲剧”。企业所有权作为契约不完全的产物,其本质是一种剩余要求权,应该是每一个产权主体都应有份,但这样将会酿成“公地的悲剧”,将企业的所有权看成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有份的公共蛋糕,而当一项产权被作为公共地,未加以明确界定时,必然会导致过度使用而无效率(杨瑞龙,周业安:《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载《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第12页-22页)。(3)企业多重目标的存在可能会使政府所关心的问题与企业所关心的问题之间产生混乱。它也可能使得那些达不到任何类似目标的公司经理仅仅追求部分目标,如企业扩张或技术改善,而忽略了这些目标与效率或价值之间的平衡。让高级经理们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负责任相当于让他们对谁都不负责任。(4)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忽视了治理主体的主导力量。并未从定量的角度去回答谁是企业真正意义上的利益相关者,因为从一个广泛的角度来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看成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从而不能给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个比较清晰的方向。

三、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发展意义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与股东治理理论都有着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股东治理理论是目前的主流公司治理理论,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却代表公司治理理论发展的一种趋势,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上意义。

1.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理论意义。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学者首先对传统公司治理理论关于企业所有者提出质疑,认为股东并不是企业唯一的所有者。把股东作为唯一所有者完全是源于这样的认识:公司是属于股东的实物资产的集合体,而经理和董事们则被视为雇佣的工具。这样的认识无助于人们真正认识企业是如何创造财富的。事实上,公司并非是简单的实物集合体,而是一种法律框架,其作用在于治理所有在企业财富创造过程中做出特殊投资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梁能:《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第116页-121页)。其投入并不限于股东,供应商、顾客、债权人都作了特殊的投资,这些投资的价值极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与公司持续长久的关系。企业从本质上来看,可看成是上述利益相关者缔造的一种契约。其中每个产权主体向企业投入了专项资产,构成企业剩余生产(财富创造)的物资基础。可见,对企业财富创造作出贡献的不仅仅是股东投入的实物资产,而且还有雇员投入的人力资本,债权形成的资产等等。按照谁贡献谁受益的原则,这些产权主体都有权参与剩余分配,都是企业的所有者。其次,可从产权的角度来论证新所有权观的合理性([美]亨利?汉斯曼:《企业所有权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66页-69页)。出资者投资形成的资产与债权人的债权及公司营运过程中的增值和无形资产共同构成企业的法人财产。公司凭借法人财产获得相对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由此形成人格化的永续的独立法人实体(肖元涛:《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所有权边界研究》[J],载《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第3期,第55页)。显然,公司行为的物资基础是法人财产,而不是股东资产。其权利基础是法人财产权,而不是股权。因此,忽视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财富的创造是没有好处的。

2.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现实意义。如何在公司、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公众及社区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一套有效的制衡机制与监督机制,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人们对公司价值的判断有了新的理解。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作为一个责任主体,不仅要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且还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公司的价值不只体现在股东利益方面,还要体现在整个公司的社会价值方面。一个公司如果盲目追求自身利益而造成了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或无法与顾客、经销商、供应商等维护良好长期的合作关系等,都会损害公众形象,势必不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事实上,人们对公司治理的责难也证实了这一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公司领导就由于不履行社会责任而广受责难,由此美国颁布了一系列限制公司行为的环境保护相关法案。其次,在过去的工业经济时代,非人力资本(如土地、财物)在企业资源中最具重要性,因而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即出资者或股东居于公司的主导地位;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占有知识的人力资本在企业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现。据统计,20世纪20年代,知识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20%,而70年代以来,知识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左右,到了90年代后期,知识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60%――80%,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一比率还将提高。知识资源的所有者随着自己在公司地位的提高,必然会追求自己相应的权益,参与公司的治理。在实践中,职工参与公司治理日益得到各国的认可,在德国,职工在公司最高权力机关所占比例与股东相同。欧盟颁布的《公司法第五号指令(草案)》规定了职工参与的四种可选择模式。最后,还可从对企业发展的贡献上说明重视非股东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绝大多数资本所有者只不过是资本市场上的寻利者,真正为企业发展和操心的是为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产的经营者和职工。另外,物资资本对人力资本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生存环境,员工的素质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物资资本与人力资本地位的相对变化增强了企业中人力资本所有权的谈判力。物资资本的所有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就必须依赖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合作。

(责任编辑:郭连强)

第三篇: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人民银行和谐审计关系构建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人民银行和谐审计关系构建

当前,人民银行内审部门正在如火如荼推进内部审计的科学转型和深入发展,内审转型在总行内审司的领导下取得了初步成效。积极构建人民银行和谐审计关系,不仅是内审转型成功的基石,更是内审事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和谐审计的理论基础

《牛津词典》于1708年就收入了“利益相关者”这一词条,是最早记载“利益相关者”一词的工具书。1959年出版的《企业成长理论》中提出:“企业是人力资产和人际关系的集合”,为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奠定了基石。20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研究小组对“利益相关者”给出了定义: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费里德曼在《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的方法》一书中提出: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这个定义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利益相关者概念,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将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受影响的个人和群体也当作利益相关者,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使其更加完善。

由上述理论可知,影响人民银行和谐审计关系的利益相关者举不胜举,从诸多角色中,我们采取“德尔菲法”,选择了其中最重要的三种,即领导层、内审部门、被审计单位(如图1)。构建和谐关系的根源在于上述角色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有力地奠定和谐基石。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于构建人民银行和谐审计关系的重要借鉴意义

在一个组织或单位的管理中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将使其更加注重于对长期、整体目标的追求和持续发展,从而与单位形成一种基于信任的长期稳定和谐关系,促进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履职目标的实现,其对人民银行和谐审计关系构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核心目标趋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是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这种整体利益包括对长期目标的追求和持续的发展。构建人民银行和谐审计关系,其根本目标亦是促进人民银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即通过建立融洽、稳定、协调、有序的审计环境,将内审成果分析提交给各级行管理层,提出改进业务运行过程中的流程和管理办法,促使组织增加价值和改善运营,以推动各级人民银行依法有效履行职能。

2.兼顾各方利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精髓是兼顾各方利益,而和谐型内部审计模式是以内部审计利益相关者和谐化为导向,以均衡内部审计利益相关者利益、调节内部审计利益相关者关系为核心内容,遵循内部审计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共赢为逻辑的一种制度设计。构建人民银行和谐审计关系,需要统筹兼顾各方因素,才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审计关系。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人民银行和谐审计关系的内涵

和谐关系是指相互关联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和谐、监督与被监督关系的和谐。

基于此,和谐的审计关系就是使管理层、审计者、被审计者达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良性互动状态。

1.人民银行和谐审计关系的主要内容。人民银行和谐审计关系是指人民银行内审部门与领导层、被审计单位、其它部门等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配合,共同促进人民银行各级机构、各部门完善内控机制,依法、正确履行中央银行职责的良性互动状态。其主要内容包括:

(1)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是建立人民银行和谐审计关系的基础。内部审计环境是影响内部审计生存和发展的因素集合体,包括控制环境、人际环境、管理环境等。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是指依托央行文化和内审文化,着眼于央行增值与发展的目标,通过良好的沟通、组织认同和制度环境的保证,创建上下级和谐、同级和谐、部门和谐,团结互助、诚信友爱的内审工作氛围。

(2)明确的内部审计目标。明确的内部审计目标是建立人民银行和谐审计关系的中心。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其使命是为了满足组织的要求,与领导层、被审计单位的工作目标一致。明确的内部审计目标有利于制订内部审计策略,提高内部审计效率,确保内部审计质量,降低内部审计风险。要以调整内部审计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关系为起点,将各利益相关者,即人民银行内审部门与领导层、被审计单位的利益冲突最小化,才能取得内部审计目标共识最大化。

(3)充分的内部审计资源。充分的内部审计资源是建立人民银行和谐审计关系的保证。内部审计资源是内审活动一切直接或间接所需的资源,包括内审人员、内审项目、审计方法、审计手段、审计法规、审计成果、审计信息等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要素。内审部门只有合理配置好有限内部审计资源,使其与审计目标、职能间达到最佳组合和配比,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内审的职能作用。

(4)文明的内部审计行为。文明的内部审计行为是建立人民银行和谐审计关系的途径。内部审计行为由内部审计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领导行为组成。审计组织在共同的审计目标下,在权力和职责基础上,与各方面利益相关者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其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领导行为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心理素质、交流沟通对和谐审计关系都有着直接影响。

2.人民银行和谐审计关系的基本特征。人民银行和谐审计关系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是管理层、审计部门、被审计单位等三种角色,其基本特征表现在:

(1)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在价值鉴定的基础上,内部审计是组织增加价值、提高效率的一员,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提供保障和咨询。因此,管理层应高度重视内审部门,保障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从制度上确保内部良好监督管理和层级间有效沟通,对内审工作给予大力支持与配合,同时,及时督促被审计者加强对内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

(2)内审部门的高效履职。内审部门要从改善央行治理、服务组织建设需要的角度出发,一方面及时向管理层报告内部控制缺失或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或措施,并及时反映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另一方面与被审计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及时发现内控风险并帮助被审计单位改进,逐步成为各种风险治理、内部控制的顾问和推动者并得到广泛认可。

(3)被审计者的充分认同。营造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和谐审计环境。被审计者要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揭露问题,不是单纯“找毛病”,而是与找希望、出点子相结合,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要正确处理好审计与被审计的关系,对内审工作给予大力支持与配合,积极主动提供相关审计资料,促进审计工作开展,同时,根据审计建议,及时对存在的问题与风险进行整改和应对。

四、影响人民银行和谐审计关系的因素

影响和谐审计关系的主要因素包括组织治理框架、内外部审计环境、审计人员素质及技术手段等,具体从领导层、内部审计自身、被审计单位三个角度分析如下:

1.领导层层面。一是审计独立性受损。内审效能的发挥需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作保证,内审的职责应是对上相对独立于领导层,对下不受同级部门的牵制,然而人民银行的内审制度却将内审部门受限于本行行长和上级内审部门的双重领导,使内审的作用大打折扣。二是领导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当前,按照规定由行长主管的内审工作实际往往由纪委书记代管,失去了“行长负责制”的意义。有些行领导不重视内审工作,对内审的事不管不问,内审干部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和帮助。三是现有的干部考评机制对内审干部有失公平。不可否认,内审的工作成绩往往是建立在他人的工作疏漏之上,和被审计对象之间难免会有摩擦,得罪人是常有的事,内审干部在民主测评等考核机制下自然处于劣势,使得看似公平的考核方式对内审干部不利。

2.内部审计自身层面。缺少过硬的审计队伍,缺乏科学的审计方法、先进的审计理念。一是内审干部队伍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学历还不够高,具有专业审计资格的人员仍较少,缺乏接受新生事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是经验主义和本位主义先行,削弱了内部审计的专业化程度,影响了审计发现的客观性,降低了审计报告的可信度。二是审计理念落后,缺乏服务意识。不少内审干部还抱着老观点开展工作,局限于定式思维,缺乏多渠道、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必要的沟通交流,不文明审计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审计模式陈旧,内审转型步伐有待加快。人民银行大多数的审计项目还停留在“依制度查问题”的阶段,审计标准单一,审计程序僵化,“走形式”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内审转型所提倡的“绩效”概念也还没有广泛应用,绩效审计成效不明显。

3.被审计单位层面。一是审计问题的整改难以落实。一方面,被审计单位对问题的整改仅局限于审计时点,未能举一反

三、全面落实,审计过后“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感情代替原则”的现象依旧发生。另一方面,制度只赋予内审督促整改的权利,无处罚权,也未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使整改效力大打折扣。二是对内审理念的认识不够。受惯性思维的影响,被审计对象由于对内审缺少必要的了解,认为内审部门是多余的,内审工作是来找麻烦的,加上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容易产生误会。三是自我保护的需要。被审计对象则认为“无过即为功”,认为问题越少越好,对内审部门的工作不会一开始就很配合,对自己的违规行为也总会有所遮掩。

五、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和谐审计关系

构建人民银行和谐的审计关系是加强内部审计管理、提高审计质量、为组织增加价值的重要内容,同时,它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影响和谐审计关系的各要素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安排。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人民银行和谐审计关系,是指通过建立规范的运行机制,实现审计多方在审计活动过程中的动态平衡,并以此形成包容合作的文明和谐审计格局,从而达到审计效益和组织效益最大化。在审计活动中,审计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领导层、审计者和被审计者三方,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央行和谐审计关系,需要妥善处理好三者关系,从审计文化构建、沟通协调等多个角度出发,加强相互理解、支持和配合(如图2)。为构建好上述三个层面的和谐审计关系,要正确把握好以下五个环节:

1.营造审计文化,构建良好和谐审计氛围。审计文化具有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凝聚功能、辐射功能,可以有效提高组织凝聚力、竞争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增加组织价值,可以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是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将独立、客观、正直、勤勉、廉洁作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恪守依法、客观、正直、奉献、求实五项原则,以慎重稳健、实事求是和正直、勇于奉献的精神,客观公正、认真负责地完成本职工作。二是构建“学习型”的内部审计组织。加强学习培训,增强内审人员的使命感、责任心和实际操作能力,以此为构建和谐审计关系提供能力和素质支撑。三是开展审计文化宣导。通过宣传橱窗、演讲征文、理论研讨、文艺作品等形式,宣传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成果,总结经验和做法。

2.加强沟通协调,增进相互包容合作。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的充分沟通交流是构建和谐审计关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保证,而良好沟通交流依赖于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因此,良好的沟通协调,需要从人格素养、审计理念和机制建设等方面着手,全面畅通交流渠道。一是树立正确的被审计观。充分认识审计对本单位、本部门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的重要性,从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成效、促进人民银行有效履职的角度树立正确的审计观和被审计观,从而有效增强参与、配合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注重审计人员人格修养提升。一方面,在审计中多从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其困难,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向审计对象学习借鉴,不断更新业务知识储备,促使审计思路和工作成果更加贴合业务管理需要。三是建立与业务部门的交流磋商机制,采取数据共享平台、会议座谈、风险警示函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与有关部门交流审计发现问题,共同分析风险隐患和控制薄弱环节,研究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促使审计对象从被动整改向主动改进转变,变“要我改”为“我要改”。

3.实施审计问责,提升审计工作质效。审计问责可促使单位、部门树正气、压邪气,塑造扎实工作、认真履职、人人平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而达到各要素和关系的相互融洽,各方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从而最终实现和谐审计。一是确立责任追究事项。根据各部门各岗位的责任和工作职责的要求,针对审计发现履职过程中有章不循、有制不遵、玩忽职守、工作失误的问题,确立责任追究事项,并进行定性和划分,做到覆盖面全、不留盲点。二是确定责任人。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做到定性准确,把握得当,准确把握责任人所负的责任,区分问题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

4.注重方法,不断创新审计方式和手段。随着内审转型的不断深入,审计方法的变革成为构建和谐内审关系的重要环节。一是探索建立业务部门人员参与审计的联合机制。为充分履行内部审计职责,有效利用业务和监督资源,切实解决审计过程中审计力量不足、相关专业知识受到限制等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内审项目质量和效率。二是大力改进审计技术方法。借鉴和吸取先进内审经验,在不同的审计项目中尝试采用不同的先进审计技术和方法,提升审计工作质效。如引入计算机辅助手段,开展非现场审计。现场审计模式成本高、效益低,已不适合繁琐的审计现状,应尽快开发并推广计算机审计系统,借助计算机辅助手段,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

5.建立整改机制,强化整改落实。问题整改从某个角度来看,也是利益分配的一个过程。确保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得到及时、有效整改,可以有效解决监督检查工作中存在的屡查屡犯、前查后犯、此查彼犯等问题,促进实现审计参与各方利益均衡。一是建立领导层、监督检查部门、业务主管部门、被监督单位在内的问题整改协作机制,创建四位一体的沟通交流平台,为问题的整改落实营造良好的环境。二是落实“分级负责”原则,明确监督检查单位的职责,同时明确整改职责。三是建立整改操作流程,规范整改程序,落实问题整改。

(作者单位:人民银行玉山县支行、人民银行武汉分行)

第四篇: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探析——以公盂岩为例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探析

【摘 要】: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浙江仙居公盂岩农村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进行深入分析,利用利益相关者属性分析研究当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结合现有景区管理模式探索出适合此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思路。【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农村社区;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3-0054-02 利益相关者理论介绍以及对应分析理论框架构建 1.1 利益相关者理论文献综述

目前对旅游领域对利益相关者的研究主要包括三大类: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规划与目的地(或旅游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规划与目的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1979年Rosenow 在其著作《Tourism:The Good,The Bad and The Ugly》中强调旅游目的地发展和管理中需要“公众参与”;此后,Freeman、Butler、Murphy等学者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目的地或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协作与管理、旅游规划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等主题;2003年,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Erick.T.Byrd博士研究了在社区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对旅游的参与程度、“支持”和“反对”的态度对社区旅游发展的影响;2002年弗吉尼亚理工学院Yooshik Yoon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利益相关者的支持是旅游成功运作、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国内学者对旅游领域的利益相关者研究暂停留于理论引入阶段,保继刚和吴必虎等少数学者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于旅游规划当中。

1.2 分析框架

(1)社区居民。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的主要体现在于参与旅游管理决策和利益分配两个方面,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双重满足。一方面,在以正当途径和渠道获取经济利益的社会背景下,村民会通过为旅游者提供初级旅游消费品及各种原材料、承包或开办家庭旅馆等旅游企业、从而实现提高收入水平、增加就业机会的目的。另一方面,随着旅游的深入和全面发展,社区居民通过参与旅游决策、监督和资源保护来自觉的参与到旅游发展的进程当中。

(2)政府。虽然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但是政府利益不同于其代表的利益——公共利益。政府利益比公共利益更狭隘。一方面,政府是公共旅游资源的最大整合和调配者,是行业运行和发展的“游戏规则制定者”。其在政策的制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管理、旅游发展基础设施的宏观管理和调配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行业各个利益主体的获利情况。另一方面,政府又成为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体现出某个阶层或某些人的独特意志。所以说,在这多方利益关系中,政府的利益指向是最不确定的。

(3)旅游企业。景点开发商对旅游地的促进作用通过三种增长机制来实现:第一个来源于对新的旅游者的吸引,旅游者的增加将导致新一轮的景点建设;第二个来源于新景点开发带来的投资效益,社会和政府部门可见的投资总额升高,政府用于旅游业的建设资金增加,旅游地的总体吸引力上升;第三个来自于旅游者的平均消费水平的提高,门票等收入增加。

(4)旅游者。真正影响旅游者出游决定的因素是旅游地在旅游市场中的口碑。

需要强调的是,在目前旅游产品越来越“舞台化”、“商品化”的时代特征下,旅游者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走向“原真性”,不管是“舞台原真”还是“原始原真”,总之旅游者所最求的利益也就表现为旅游者在进入旅游目的地后通过旅游体验和认知所获得的各种知识、愉悦和满足感的总和。本文来自论文资源库 http://lunwen.5151doc.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案例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2.1 案例具体情况介绍

公盂岩景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南部的田市镇内,面积约31平方公里,是仙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大重点景区之一。目前尚处于未开发状态,被誉为华东最后的香格里拉。目前当地政府已确定将公盂岩景区的开发权和经营权转让给公司,由于涉及到土地征用,公司一方采取迂回方式做开发前期村民的思想工作。当地的游客仅仅是背包客,住宿一晚加吃饭的价钱是15-20元钱。

2.2 公盂岩相关利益者分析

(1)社区居民。当前公盂岩的村民全部是小学以下文化水平,年收入平均在1500块左右,对于收入增长有着热烈的期盼。但涉及到征收土地的时候,村民们集体呈现的态度就是犹豫或拒绝,显然他们对于唯一能够保障自己基本生活的土地不会轻易放弃,这也是当前具有独特风情的偏远乡村开发旅游时碰到最为重要的问题。若没有一个合理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公盂岩村民们一定会各自追求短期利益的满足,导致乡村旅游的乡土文化气息和原生态环境遭到不可复原的破坏。

(2)仙居县政府。仙居规划的五大景区当中公盂岩是唯一一个处于未开发状态区块,是最后一个生态支撑点和潜在的新增长点。从政府的公共利益来说公盂岩旅游的成功开发会给仙居整体的旅游开发增加浓厚的生态特色,从而带动整体形象向更好方向发展,政府的“5年计划”也能有一个很好的开端。

而从“政府利益”来说,只要3年内(这届政府主要领导人已执政2年)公盂岩旅游开发不会惹出土地抑或是经济上的乱子,政绩上还是会有一个比较好的体现。

(3)规划者。一般来说,当前社会上规划者的利益实际上是和“雇主”的利益接近的,虽然也会考虑到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但也只能停留在文本之上,这一点是和规划团队的领导人有直接关系的。因此,在这个项目当中,规划者的强烈责任心会在整个规划的战略发展以及项目设置上体现出来,为当地的旅游发展先做好第一步的铺垫。

(4)开发商。公盂岩景区的旅游开发商是本地开发商,集团实力比较强劲,也是第一次涉足旅游业。这样的初次涉及旅游业的家族式企业集团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心态,希望能从旅游开发中迅速得到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从而可以复制到后期更大规模的项目当中去,而且经常是希望依靠“门票经济”或是房地产来达到丰厚利润的获取。

(5)游客。公盂岩景区内目前以自助背包客为主,公盂岩资源最大的卖点就在于原汁原味的乡土风情和户外气息。这部分户外活动消费者的特点是消费水平高、欣赏水平和文化层次相对来说也很高,他们的核心利益就是高质量的生态支撑性和乡村文化依托性的旅游产品;另外,诸如交通的便捷性、旅游的安全性、购物以及金融服务的周到性等因素也是游客利益之所在。所以公盂岩必须按照“非景区式开发”的思路进行规划,关注其所针对的市场群体进行产品开发,关注其核心利益实现的各种条件的创造和保护。制衡机制建立探析

3.1 景区经营公司模式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公盂岩内部利益群体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开发商完全可以用很低的价格来完成土地的征用,带来的后果就是:由于规定此地不能进行拆迁,还要尽可能征召当地人作为景区经营公司的员工,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随着公盂岩人气提高带来的土地升值让村民内心产生严重不平衡,接着就出现“公地悲剧”和“飞地现象”,必须在开发之初就建立一种利益的制衡机制以保证可持续的发展。

可以设想,景区经营公司采用股份公司制,按照目前股份制公司的运作方式和收益分红方式操作。董事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董事长不能由景区管理委员会会长担任,由大股东组成,下设总经理主管运营,增设独立董事,独立董事中必须要有各种类型的旅游专家。居民以自己的土地经营权和不动产估价入股,当然目前学术界也有研究认为应该将当地的农耕文化这种软资源也估价入股,可以使居民认识到这种生活的方式也是一种资源,是得到利益分配的凭借,避免出现“飞地现象”,标准问题应该让政府组成代表团(有农民参与的)与开发商进行协商,同时这部分资源的分红所得应该作为村落保护基金不予分配,由农民旅游合作协会掌管,同时受到政府下派的景区管理委员会监督。然后开发商就以特许经营权入股,公盂岩景区只能有一家开发经营公司,其他资本若想进入必须通过东景集团下设的公盂岩旅游股份公司,以保证景区经营公司的独立地位。公司成立以后,招收当地居民成为其员工,规定当地居民必须从事接待工作才能得到股份的分红。公司对员工采取持证上岗机制,定期培训考察,不合格的就停止工作接受再培训,有相应的经济奖惩措施。同时对接待农户也进行资格认证,比如说内部装修的要求,服务质量的要求等等。这里整个村落的内部装修和改造可以由公司统一安排,费用农户可以用分红冲抵。

3.2 社区居民利益组织设置

实际上在这种股份制模式当中,居民属于弱势群体,在此可以考虑应用一个过渡性的融资方式即资产证券化。社区居民可以将由于旅游开发而带来的房屋出租收益作为可预期现金流保证向银行贷款,银行可以将此打包承包给SPV(我国目前是建行和国开行)来进行市场融资。而居民可以以这些贷款来作为入股资本避免居民在股份公司出现被排斥的结果。

成立农民旅游合作协会,设立协会章程,代表社区居民利益,主要负责(1)组织业务培训,技术咨询和信息交流(2)参与公司决策(3)代表行业进行行业发展动态调查(4)参与员工上岗标准和服务标准的制定(5)参与价格协调(6)监督和管理会员单位依法经营(7)协调协会会员和非会员的关系,对非会员也进行利益补偿(8)广泛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由于刚开初居民不知道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为避免协会成为虚设,在开始阶段可以让政府部门的官员担任协会会长,村支部书记担任副会长,当然这其中正确的人选是很重要的。然后由股份公司 本文来自论文资源库 http://lunwen.5151doc.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培训协会成员,提高服务意识,可以带出去到其他已经开发成熟的景区学习农民旅游协会的运作和管理。3.3 政府管理机构的设置

成立景区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宣传、各政府相关部门与景区经营公司利益的协调、生态保护标准的制定和监督管理公司的运作。由于目前我国官员是5年任期制,这样才导致政府监管环节上没有很好的约束,大部分都想在任期内达到好的经济效应,解决就业问题,环境问题很一般要在相对较长的时间才出现,那时很可能就不在任期了,所以也无关紧要。据此,从机制上短期还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未来环境生态效益必然会成为官员政绩考核的一个重要砝码,才会使景区管理委员会真正负起责任。委员会会长由政府掌握实权的官员担任,会员从环境、林业、工商、税务等抽调,并聘请有关专家做咨询顾问。该机构不能干涉公司的经营,运作费用通过收取公司特许权发放费解决,只能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生态环境检查来影响公司的决策并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奖励比如说可以返还一部分税收用于环境的维护,惩罚可以通过罚款额限期整改、收回特许经营证等措施来完成。

(本文得到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庄志民教授指导,特表谢意)

【参考文献】

[1]Andrew Holden.In need of new environmental ethics for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1):94-108.[2]Murphy P E.A community approach[M].London,1985:64-76.[3]许振晓.民营乡村景点投资问题及对策[J].旅游学刊,2002(3):19-21.[4]刘静艳.从系统学角度透视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结构关系[J].旅游学刊,2006(5):17-21.[5]吴忠军.民族社区旅游利益分配与居民参与有效性探讨-以桂林龙胜龙脊梯田景区平安寨为例[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51-55.[6]罗永常.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利益保障机制[J].旅游学刊,2006(10):45-48.本文《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探析==论文资源库》由论文资源库 http://lunwen.5151doc.com 为您整理,更多论文请访问:http://lunwen.5151doc.com/Article/HTML/229823_2.html

本文《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探析==论文资源库》由论文资源库 http://lunwen.5151doc.com 为您整理,更多论文请访问:http://lunwen.5151doc.com/Article/HTML/229823.html

第五篇:公共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公共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世纪之交的新浪潮

一.公共治理理论的兴起:公共管理的新范式 二.公共治理实践的展开:民主管理的新愿景 三.公共治理范式的传播:中国公共管理的新世纪

一、公共治理理论的兴起:公共管理的新范式

(一)公共管理的崭新范式:公共治理理论的勃兴

1.从20世纪的公共行政新浪潮到21世纪的公共治理新浪潮(1)1887年W·威尔逊发表《行政研究》,开始了20世纪工业化国家的公共行政新浪潮。其结果,通过“政治和行政二分”,一方面,针对立法权偏重的“国会政府”格局,健全了以总统制和文官制为基础的现代行政体制;另一方面,在学术上也让现代行政学研究从政治学中脱颖而出,成为20世纪的一门显学。

(2)1989年世界银行发布“治理危机”报告,开始了21世纪全球性的公共治理新浪潮。其现状,Google英文检索:governance达385,000,000条;百度中文检索:治理有12,700,000条(06/3/5)。表现出全球性的治理热潮和中文世界治理的兴起。2.从“单一统治”到“多元共治”:治理的内涵的根本性改变(1)西文世界governance的简要考察 governance源于古希腊文和拉丁文的“操舵”,意指控制、操纵、统治,分别以governance指与其相应的方式,以government指与其相应的机构。

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制度框架下,统治的主体是单一的、排他的,统治的方式是集中的、垄断的。虽然现代政治实现了竞争性和多元化的民主制度建设,但是现代政府管理依然遵循陈旧的单

一、集权和垄断的方式。

美国学者V.Ostrom从1960年代起,批判了单中心、集权化的官僚行政管理,并以复合共和制为基础,论证了多中心治理的新模式。1990年代,这种多元共治的模式得到广泛认同,导致遍及世界的从公司、社区、城市、区域到全球的治理浪潮。Governance的内涵就此发生了从“单一统治”到“多元共治”的根本转变。

(2)中文世界“治理”的简要考察

上古汉语一般为单音节词,把治和理分别使用。治,用作统治、整治、秩序化、安定之义。中古后,双音节词渐兴,治与理合用为治理,意即通过统治和管理使社会秩序化而安定。如张居正《答耿楚侗书》:“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可见,中文“治理”和西文governance的传统含义大致相同。

2000年俞可平等介绍和研究治理问题,“治理”的词义才发生从政府“单一统治”而转向社会“共同治理”的变化。

(3)治道、管制、管治、治理,还是共治:关于governance汉语译名的讨论

目前,governance的中文对译情况有些混乱,前后有“治道”、“管制”、“管治”和“治理”等几种译名。

较早有刘军宁、毛寿龙的“治道”之译,这个对译与governance偏于方法的字面意义相合,但除了在有形上传统的政治学界有人使用外,未能在应用主导的行政学界得到推广。

同期有城市规划管理学界受港台同行的影响,对governance使用“管制”的中译。但“管制”一词在大陆被用作仅比“专政”轻一级的严酷监管之义,与governance的新义截然相反,造成极大的误会。后来又将“管制”调整为“管治”。governance最普泛使用的对译是“治理”,但由于“治理”往往与政府单方面管理相混,比如常见的“政府治理”就是如此,我们认为“治理”的对译不能从这种含混中区隔出governance的崭新内涵。建议以governance多元互动共同治理的内涵为准,用“共治”这个中文词来对译governance。

3.政治民主分权和行政垄断集权:现代行政的根本困境

西方发达国家在19世纪基本完成现代国家宪政制度的建设,实现了政治控制的分权化和政治选举的竞争化。但是,在行政执行和管理上,却走向一个相反的道路:行政的单一集权和排他垄断。

尽管W.威尔逊出于行政效率的提升和行政执行的稳定将行政从政治中分离出来,推动了行政管理以及行政学的独立发展,在政党分肥和国会偏重的格局中通过文官制度和总统制度的建设提升了行政权,从而平衡了三权分立体制,但威尔逊力图避免的德法传统的行政集权模式对美国民主宪政政体的侵害,从前门被抛弃之后,又从后门钻了进来。以至于1948年沃尔多有“行政国家”之叹,1971年奥斯特罗姆有“威尔逊范式”之讥。

现代行政的根本困境:垄断集权的行政方式和民主分权的政治制度的分歧,由此尖锐地展示出来。

4.共和宪政与公共治理:公共管理的范式创新

公共治理新范式是在接续着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扬弃了集权垄断的官僚弊病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的。公共管理的关键词从government偏重管理机构,到 governance偏重管理方法,实现了管理重心的转移和突破。

公共治理范式没有在先建立制度性构架的艰难烦琐的立法争吵中耗费时间,而是以逐渐成熟强大起来的公民社会为基础,以公民组织增强公共责任和参与公共管理的方式为契机,在地方公共事务中与政府方式和市场方式形成协调互动,完成了公共管理范式的革新。Public governance以其“政府-社会-市场”的多元治理结构和互动治理方式,成为超越和替代public administration的一元管理范式和public management的二元管理范式的新一代多元管理范式,以解决行政垄断集权与政治民主分权的深刻矛盾,实现行政和管理的民主化。

(二)公共管理方式的运用与探索:从政府集中管理到社会共同治理

1.一元范式:从“政府垄断”的一元结构到“政府失灵”和“市场化改革”

传统的公共管理范式是政府垄断的集权式管理,政府是唯一的法定的权威管理主体。从控制社会暴力来看,政府的这种排他性是需要的,否则社会将会因为陷入丛林式的暴力对抗而瓦解。但是,将政府对暴力的排他式垄断扩张为对其他社会管理方式的垄断,并将这种垄断式的管理捆绑在暴力上使之成为全面的强制性管理,就使政府成为令人窒息的“利维坦”。

单一垄断管理的政府可能做好事,如“福利政府”的社会保障;但垄断的政府也会做坏事,如柬埔寨波尔布特政权所为;并且专权的政府做好事,也会因其无限制的方式导致巨额财政赤字,造成运转不可持续的“政府失灵”,如北欧福利政府。

于是,垄断政府的失败使其开始放权搞活,一元范式要寻求突破,探索第二条道路——市场化方式。

2.二元范式:从“政府-市场”的二元结构到“市场失灵”和“第三条道路” 干预型和福利型政府的失效,导致西方国家采用市场化的方式来拯救政府,构成“政府-市场”型二元模式。政府范围和作用缩减,让出原来的垄断领域,从全能型变成有限效能型;政府瘦身让政府也感到好处——运转更灵活了。市场化方式为降低政府成本提高政府效率的确起到明显作用。“政府-市场”二元结构中政府和市场各有边界和定位,各自发挥功能取长补短,形成平衡格局。

但这种平衡格局在市场的强势逻辑下很容易被打破。市场的威力开始被神化,正如政府的威力曾经被神化一样。市场有效的逻辑被偷换为市场全能的逻辑。市场化手段变成政府的目标。政府再造,造出一个“企业化政府”。政府按公司方式操作,为利润服务,赔本的买卖不做,只同有钱人打交道,见穷人就躲。公正毁弃,效率雷鸣。“政府-市场” 二元结构结果倒退为市场的一元构成。

市场能力极化的同时就折射出市场的失效。私有化的公共交通公司因压低成本省掉安全保障而事故频发;市场运作的公立医院将付不起医疗费的病患拒之门外,导致公共医疗状况和医患关系严重恶化„„市场方式失效了。

3.三元范式:从市民社会的多元结构到“社会失灵”和“政府-公民社会-市场”的多元共治(1)社会自主治理和治理失灵的诊断

二元结构的不稳定性将导致一元模式复位,但也引出“第三种因素”。政府失灵找市场,市场失灵找什么?再找政府?显然将落入循环陷阱。但也可走第三条道路——从公民社会寻找出路。

公民社会是复杂的多元的,公民社会自主治理的方式,有时是有效的,有时又效果较差,或者因为争执不休难有共识,或者因为权威不够难以实施,因而社会自主治理也往往失灵。

“社会失灵”还有别的路吗?对此,关键不在找出路,而在找出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社会失灵的总病根。

我们发现,单一化既是上述管理模式的总特征也是导致它们失灵的总病根。很明显,面对现代多元社会越来越复杂的公共事务,采用单一化的方式实施公共管理,都是难以奏效的。因而,救治这种单一化管理失灵的基本方式,就是祛除单一化的管理方式,走向多元社会的多元共治。

(2)“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的多元共治体系

这个“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的多元共治体系,就是整合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的多种元素实现多元互动协调共治。

这个多元共治的模式,是结合了奥斯特罗姆的多中心治理理论,又避免其自主治理在解决公共事务上的不足;整合了“政府-市场”型新公共管理的合理内容,又注入公民社会治理的民主内涵;并利用制度分析理论国家-市场-社会的分析框架,吸收各种民主行政民主管理的思想和罗兹、萨拉蒙的网络治理理论,使之综合系统化而形成的。

这个共治系统通过共同参与、多元互动、有机协调,既避免单一方式的局限,又发挥各自的优势,将政府的权威,市场的灵活,社会的共识有机合成,形成多元共治的良好治理。

(三)公共管理理论的概括与创新:从官僚制行政到民主制行政

1.公共管理理论的概括和演进

(1)政府专权的传统行政管理理论:霍布斯-威尔逊-韦伯范式和威权主义(一元论范式)(2)政府和市场协调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撒切尔-里根-奥斯本企业型政府范式和自由主义(二元论范式)(3)政府-公民社会-市场互动的多中心治理理论:麦迪逊-托克维尔-奥斯特罗姆范式和联邦/共和主义(三元论范式)2.公共治理理论的主要代表

1)奥斯特罗姆夫妇的多中心自主治理理论 1973年《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批判官僚制行政理论,倡导民主制行政理论,1984《美国地方政府》:“治理原则”、“都市区治理”“自主治理”、“治理模式”、“地方治理体系”等。1991《美国联邦主义的意蕴:建立一个自主治理的社会》:“多中心体制”。他们所在的印第安纳大学公共政策中心成为公共治理研究和实践的一个策源地。2)帕特南的公民社会治理理论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讲座教授,代表作:《使民主运转起来》(1992)、《独自打保龄球:美国社会资本的衰减》(2000),强调公民社会对民主的基础作用 3)萨拉蒙的第三部门治理理论 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专家,代表作《全球公民社会》(1999)4)斯托克的地方治理理论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地方治理专家,代表作: 《英国地方治理的新政治》 2000;《英国地方治理的新管理》 2000 5)罗西瑙的全球社会治理理论

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国际政治学家,全球治理专家,代表作:《没有政府的治理》(1992)。3.公共治理理论的相关理论(1)公共选择和制度分析理论

(2)多元民主、参与民主和协商民主理论(3)公民社会、共同愿景和社群主义理论(4)公共领域、第三部门和社会资本理论

二、公共治理实践的展开:民主管理的新愿景

(一)公共治理是人类管理领域的范式革命:国际间治理模式的全面拓展

1.从领域上展现为:从公司治理到社区治理、城市治理、地方治理、再到全球治理。2.从特征上体现为:从政府主导的治理,到政府参与的治理,再到没有政府的治理。3.从本质上归结为:成熟的公民社会开始摈弃旧的单一官僚制管理,将民主政治延伸到民主管理,走向多元民主制的公共治理的新愿景。

(二)公司治理:现代公司运作的一种方式,核心是通过董事与股东参与,保证决策的有效性。

(三)社区治理:一种广泛参与的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活动或管理机制。四个原则:1.规模原则2.民主原则3.责任原则4.理性原则

(四)城市治理

采用某种机制,建立一种整合的政府或专门的机构和委员会,运用和动员社会及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在充分尊重并鼓励公众参与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解决城市问题的治理过程。 三个特点:地方分权、伙伴制与多重治理、注重决策过程和地方导向  四种模式:市场模式、参与模式、灵活政府模式、非管制型政府模式

(五)地方治理

在一定贴近公民生活的多层次复合地域空间内,依托政府组织、民营组织、社会组织和民间公民组织等多种组织化网络体系,应对地方的公共问题,共同完成和实现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改革与发展过程。

四个内容:1.地方分权化2.地方政府重组3.地方公民参与4.目标绩效导向

(六)全球治理

詹姆斯 N.罗西瑙(James N.Rosenau)把它定义为:“在国际政治领域中,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

全球治理委员会把它定义为“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全球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其核心是公共精神的构建”。

包括:1.国际组织治理2.国际间国家合作治理 3.全球公民治理

三、公共治理范式的传播:中国公共管理的新世纪

夯实中国公共治理的现实基础,建设新世纪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一)民主宪政建设

(二)效能政府建设

(三)市场经济建设

(四)公民社会建设

下载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财务治理机制的理论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财务治理机制的理论与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理论与实践下的新中国[推荐]

    理论与实践下的新中国作者: 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底蕴,中国今天的面貌是焕然一新的,不论是跟曾经的自己比,还是跟现在的西方所谓的经济大国,中国都是站在一个新......

    计划生育有利益导向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计划生育有利益导向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一、前提与思路自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我区农村中相当一部分群众,在对国家利益和家庭利益的理性选择中,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克服家庭困难......

    计划生育有利益导向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一、前提与思路自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我区农村中相当一部分群众,在对国家利益和家庭利益的理性选择中,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克服家庭困难,响应国家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为人口......

    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创新实践与启示

    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的创新实践与启示 ——基于浙江仙居横溪镇村干部“创业积分制”的调研 林兴初 (中共台州市委党校,浙江,台州,318000 ) 内容提要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的工作和战斗......

    对共生理论视角下构建文秘专业校际合作机制的思考

    对共生理论视角下构建文秘专业校际合作机制的思考多年来,不少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改善实验实训条件......

    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理论意涵与实现机制

    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理论意涵与实现机制 作者简介:周建松,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会长,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陈正江,浙江金融......

    网络视角下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网络视角下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 作者:吴结兵 徐梦周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4期 [摘要]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改......

    社会化理论视角下的进城农民工教育与培训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进城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涌现出的一个特殊群体。文章从社会化理论的视角分析了该群体发展诉求的本质以及教育与培训促进其社会化的必要性,并对该群体再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