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共生理论视角下构建文秘专业校际合作机制的思考
对共生理论视角下构建文秘专业校际合作机制的思考
多年来,不少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增强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在校学生满意度较高,用人单位也比较认可。但是,也有一些学校的文秘专业招生规模逐年缩减,文秘专业校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减少,文秘专业被边缘化了。为此,加强文秘专业建设的研究,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研究尤为迫切。
一、文秘专业被边缘化原因简析
造成一些学校文秘专业被边缘化的主要原因有:(1)社会原因。社会对职业的认知度与认可度会影响一个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文秘专业学生女生比较多,于是秘书队伍中女秘书数量日益庞大;加之一些人认知的偏差,认为秘书就是“花瓶”,甚至是“小蜜”,这种观点事实上败坏了秘书职业的声誉,对秘书专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不利。(2)学校原因。文秘专业教师的主体是中文专业教师,他们在人文素质、语言表达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可是,技能欠缺的短板及动手能力的不足直接影响到文秘专业发展。(3)教学原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秘书岗位需要的是高素质、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更高。与此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手段都要与时俱进,但是,一些学校的专任教师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契合度不够,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与实际要求有一定差距。这在一定程度导致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4)校际原因。由于一些学校对文秘专业建设不够重视,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缺乏开展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人力、财力保障,缺乏学校之间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有的甚至连参加学术交流与研讨的机会都比较少,没有校际之间的交流、没有行业或学术团体的学习与体验,将大大影响文秘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共生理论概述
共生(Symbiosis)-词源于希腊语,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提出,是指不同种属的营养性联系,是一起生活的生物体的某种程度的永久性物质联系。他指出生物的共生同竞争一样,是一个普遍现象。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共生理论渗透到社会诸多领域。从一般意义上讲,共生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要素构成。共生单元指构成共生体的基本能量和交换单位,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共生模式即共生关系,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它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关系。从行为方式看,共生模式分为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互惠共生关系;从组织程度看,共生模式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关系。共生环境指共生关系存在发展的外部条件。在共生关系三要素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模式是关键,共生环境是重要的外部条件。
共生系统是共生单元按某种共生模式构成的共生关系的集合,反映了共生单元之间的作用方式和能量互换关系。这种关系由共生组织模式和行为模式决定,随共生单元的性质和共生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它的状态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由点共生向一体化共生方向进化,即点共生一间歇共生→连续共生→体化共生,这表现为组织化程度逐渐提高;(2)由寄生向对称互惠共生进化,即寄生一偏利共生一非对称互惠共生一对称互惠共生,这表现为共生能量分配对称性提高。虽然共生系统存在多种模式,但对称互惠共生的行为模式和一体化共生的组织模式是实现“双赢”和“多赢”的理想模式。
产业共生的作用有:(1)产业共生促进各产业的协调进化。共生过程是共生单元的共同进化过程,也是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必然进化过程。(2)产业共生促进资源充分共享和合理利用。(3)产业共生促进竞争形式由“排他性”转为“排劣性”。
三、构建文秘专业校际合作机翻的必要性
文秘专业校际合作实质上是以一种开放心态,以战略联盟去实现“双赢”和“多赢”的组织目标。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共同组建的“常青藤联盟”就是战略联盟的一种形式,它以资源共享和项目合作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国外大学战略联盟是“多对多”的网状组织形式。我国大学校际合作多是“点对点”形式,这些尝试还都是本科院校的行为。高职院校尚处于探索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还没有形成这种办学格局,办学体系还不健全,对于校际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好处还缺乏认识。
许多学校误以为新出现的专业就应该是重点专业,应该大力投资,这导致文秘专业建设资源严重不足,有意无意被边缘化,文秘专业建设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为此,需要放眼外部,寻求外部支持,通过整合资源,发挥共享性资源的效用,为知识溢出创造条件。可见,在文秘专业建设中需要加强校际合作,突出各自特色,构建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关系。这将有利于实现文秘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秘专业的校际合作可以先考虑地域合作。省城与地区级的高职院校办学各有利弊:省城具有地域优势,人才集聚与生源集聚效应明显,同样面临的压力也大,特别是省会城市房价普遍相对较高,就业压力、留住人才和引进人才的压力等也很大;地区级城市吸引力相对较弱,但是,具有“小区域”比较竞争优势,资源相对集中,房价较低,生活成本比较低,但专业建设的信息、师资水平等方面相对处于劣势。
高职院校之间在生源、项目、师资等方面竞争十分激烈。事实上,竞争与合作是组织之间两种特定的关系形式,也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两翼,竞争就是博弈,有零和博弈,也有互惠多赢博弈。因此,校际间开展富有智慧的合作,采取科学的合作策略,可以优化配置,获得规模效益,有利于实现错位竞争、差异化竞争与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整合文秘专业建设的优质资源,提高文秘专业教育资源的利用率。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实现高职院校间的互利互惠和跨区域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教育资源逐步优化配置,进而形成一批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跨区域的高校文秘专业发展集群。
四、共生理论视角下构建文秘专业校际合作机制的对策
(一)转变思路构建组织保障体系
从共生理论的视角来看,校际合作涉及两个组织的资源整合,是复杂种群之间的信息传递、物质交流与能量传导,需要采取合作共生的模式,优化合作环境,最主要的要提倡区域协作精神。平等合作、互惠互利是文秘专业校际单元共生的重要支撑。合作是共生的本质特征之一。构成共生关系需要具有相互兼容的内在性质和某种时间或空间上的联系,为此,共生关系的形成必须依赖组织的保障,应有稳定的共生界面,形成共生机制,促进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能量的联系和共生度逐渐提高。从目前的状况看,一体化共生是理想的组织模式之一。一体化共生指共生单元之间具有稳定的主导共生界面和支配介质,形成了具有独立性质和功能的共生体,存在着双向的利益交流机制,共生关系稳定。校际合作组织可以由两方学校文秘专业所在二级学院统一组建,以充分发挥文秘专业校际合作的机制作用,推进两者之间的深度合作,使其合作功能不断发挥;另外,利用文秘专业委员会的组织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选择适宜的共生模式
共生模式又称共生关系,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它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作用的方式,也反映作用的强度;它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关系,也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能量互换关系。共生关系需要在给定的时空条件下,需要有资源整合的载体与媒介,或者说需要构建共生关系的运作模式,对称互惠是理想运作模式,因为对称互惠共生状态是最佳激励兼容状态或最佳资源配置状态。共生过程是共生单元的共同进化过程,也是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必然进化。“共同激活、共同适应、共同发展是共生的深刻本质。共生为共生单元提供理想的进化路径,这种进化路径使单元之间在相互激励中国共产党同进化。共生强调了共生系统中的任何一方单个都不可能达到的一种高水平关系。”
构建文秘专业校际合作机制的目标是,以各校文秘专业特色为基础,协调组织好文秘专业建设,促进要素资源的优化和配置,并以整体优势参与对外竞争。合作机制的构建要实现制度环境建构层面上的合作。合作机制主要有:(1)联动机制。在运作中,通过一方率先试行,然后逐步总结经验,将成功经验和做法推广到各成员院校,以达到在相似的重大改革举措方面实现联合互动。(2)互补机制。一是指在师资、教材、设施上实行内部有偿和协商的互补,以达到教育资源的合理共享和配置;二是指在办学理念、管理制度、信息资源等方面互补与共享。(3)协同机制。对区域内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科研、教学课题等联合协同攻关。
(三)共同探索合作内容
为确保文秘专业校际合作顺利实施,合作各方必须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比如校际专业合作委员会。委员会由合作各方院长担任主任,具体联系合作事宜的二级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副主任,委员由各学院办公室负责人组成,处理合作过程中的各方协调事宜,建立沟通渠道。主要合作形式有:(1)互补性合作。主要通过合作,实现院校资源的交换和互补,获得开展相关功能活动所欠缺的资源或条件。这包括:①共享实训基地。②联合开展师资培养,挂职锻炼、兼职兼课等。③开展文秘专业建设行动研究,提出当前需要深化的重要内容,共同开发特色课程,编写特色教材。④强强联合,在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组建校际技能队,参加全国或世界性技能大赛。(2)拓展性合作。主要通过资源或力量聚集,共同推动一些新的项目或开拓新的领域。在当前高职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要敢于解放思想,寻找新的思路,寻找可行性合作项目,进行可持续合作的制度设计,构建良好、稳定、科学的合作机制,共同拓展发展空间。
(四)创新校际网络合作模式
文秘专业校际合作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合作模式。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空间的交流障碍消除了,知识传递与溢出的成本减小了,在此背景下,需要探求校际网络经营模式。文秘专业可以尝试构建网络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在一种虚拟的经营状态下,以网络技术运用为手段,以提高运营效率为目的,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整合,加速各种要素在网络间的流动,促进交流与合作,最大限度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网络资源的一种经营方式。文秘专业校际合作网络经营以自愿、协商方式联合,以整体的形式共同承担、解决问题,共同分享成果。一是可以采用资源共享联盟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好处就是实现学生学习资源共享,因此,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通过资源库的建设,使学习网站成为“学生信息获取、情境探究、协作交流、自我评测的认知工具”。二是可以构建人力互助联盟模式。这种模式的实质是师资互助,即名师、骨干教师有给联盟合作学校学生授课,帮带青年教师和分享成功教学经验的责任与义务,在教学科研方面起领头作用。三是可以采用教学设备联盟模式。这种模式在学习网站建设和不同校际联盟合作过程中,可以使一些设备得到再利用的机会,减少浪费,学生可以利用捐赠的教学设备进行学习,学生之间还可以沟通交流。
第二篇: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财务治理机制的理论与实践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财务治理机制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企业的成功经营不仅需要科学管理以使资金在运动中实现其“价值”,而且需要合理的治理结构以保证决定资金运动的“权力”更合理地配置。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企业财务治理机制,包括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和财务评价机制,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对该机制的运行进行深入剖析。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财权配置;财务治理机制
企业财务治理不是僵化的制度框架,而是运行机制的集合,更是治理主体间互动的过程。财务治理模式下的企业财权配置是一系列制度安排的活动,而要想保证这些活动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效应则必须有相应的机制来进行调节和规范,即要有一套合理的财务治理机制作保证。
一、财务治理机制的一般原理
财务治理机制主要包括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和财务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它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财务治理系统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它是实现财权合理配置、提高财务治理效率的重要保障。
(一)财务决策机制
利益相关者在对企业进行财务治理时,能反映其财务治理能力大小的最主要一点就是所拥有的财务决策权的大小,财务决策是企业进行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是公司财务治理机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按照决策重要性的不同,可将财务决策分为战略性财务决策、战术性财务决策和业务性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程序的科学化是财务决策科学化的基本保证。财务决策是决策者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运用专门的财务方法做出的关于企业发展的资源配置规划。财务决策的过程涉及企业的多个职能部门与人员,最终决策是在各种决策方案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最终确定,是相关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财务决策过程的系统性决定了财务决策必须按照决策的程序经历相应的环节,而不能由最终决策部门直接做出决定。实践表明,不合理的财务决策往往是最终决策者在没有经过合理的决策程序之后,单纯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不全面的信息而做出的结果。决策程序的科学化与快速决策的要求不是矛盾而是统一的,科学的决策程序就是要求在不丧失市场机会的前提下以时间和质量保证科学决策的形成。只讲时间不讲质量的决策实质是盲目的投机行为,尽管有时会被市场接受,但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影响往往是弊大于利。
(二)财务激励机制
现代发展经济学认为,建立相应的财务激励机制能够促进财务经理人员减少“偷懒”和“机会主义”行为,另外,让经理人员的利益与公司的长远利益挂钩能够促使经理人员的财务决策与公司长期发展利益相一致。要搞活企业,遏制消极腐败现象,必须把经营者放在改革的中心位置,尊重经营者的特性和价值,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职工是企业的重要人力资本,体力劳动越来
越少,脑力劳动越来越多,他们向企业投入了专业性的投资,他们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职工进行激励。财务激励机制主要是指公司对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财务激励,如报酬激励、声誉激励、权利与地位激励、企业文化激励等。公司不可能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财务激励,我们主要对独立董事、经营者、职工和债权人进行财务激励。
总之,财务治理激励机制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绩效,企业的各类利益相关者,如出资者、经营者、员工等都需要激励。通过对经理者、员工等给予股票期权等形式的变动收益,让其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既可以对其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而且为经营者、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在财务治理中发挥作用奠定了权力基础,激发了其参与财务治理的积极性,是权力与利益的内在统一。综上所述,建立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财务治理激励机制有利于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有效运作。
(三)财务约束机制
由于激励机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利益冲突问题,尤其是人力资本的劳动无法准确单独衡量,在团队劳动中的偷懒与搭便车行为普通存在,因此,为弥补激励措施的不足,一定的监督约束是需要的。当然,约束不是对利益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限制,而是要求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不能损害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财务治理约束机制包括内部约束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内部约束机制,除了在财务决策过程中共同董事会的结构能对经营者的自利行为形
成一定的约束外,还要求重大财务决策必须得到企业权力机关股东大会的批准,并接受企业设立的监督部门(即监事会)的监督。外部约束机制包括产品市场、经营者市场、资本市场以及新闻媒体对经营者的约束四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效的外部约束体系。
对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约束机制还包括法律约束、行政约束、董事和经理人市场约束、职业道德标准约束和经济约束。通过法律机制,对那些道德败坏的、泄露或出卖商业机密并对经济构成重大威胁的利益主体进行经济上的制裁或让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外部人才市场的存在为独立董事和经理人提供了一个市场约束机制。市场的市场准入机制,使那些任职资质不高专业能力不强或信誉不良好的独立董事和经理没有进入市场的资格,直接被淘汰掉。
二、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企业概述
鄂尔多斯集团成立于1981年,现已成为拥有成员企业75家、员工2万多人、总资产逾75亿、年销售收入近40亿的现代企业集团。集团已形成羊绒、煤炭、电力、冶金、化工五业并举、协同发展的多元化经营格局。羊绒产业是集团的事业基础。“鄂尔多斯”纳米羊绒衫引领着羊绒服装新潮流。
鄂尔多斯企业采用“四统一分”的财务治理策略,注重整个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充分的保证。根据“统一治理,分级实施”的原则,首先确立了以内部银行为中心的资金治理体制,以内部银
行作为集团内部全资、控股企业资金流程的必经之地和调控中枢,实施现金流监控,调剂资金余缺,发挥资金最大效能。其次采取了机构统一、人员统一、制度统一的政策,使集团内部不会由于领导的不力而导致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损害。最后采取“一分”的策略,即核算分离,各公司的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果按原有体制进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同时配以“资金统一”策略,这样就杜绝了企业各行其是和不按制度规定乱借款、乱担保、乱投资、乱开支的现象。使下属企业的资金使用更加透明。
(二)案例分析
鄂尔多斯集团的成功经营与其有效的财务治理是分不开的。该公司不仅重视股东的利益,而且充分体现利益相关者在财务治理中的积极参与。
1、财务监督权分布于各个股东。股东对经理人员的监督有“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两种方式,即通过股东大会和股票市场这两种途径行使自己的监督权。从鄂尔多斯案例来看,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格局决定了股东的财务监督权应该分布于各个股东,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监督。为此,公司首先减持国有股,引进国内外非国有的机构投资者,形成前几名股东拥有较高比例的股权、但彼此相差不大的股权格局。其次提升小股东的治理参与程度,如组织小投资者协会,引进为中小股东和独立董事服务的中介机构,在股东会的表决中实行累积投票制中小股东有了发言权和财务监督权。
2、赋予经营者合理的权利。公司的经营者作为股东的受托人,应
该很好地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起到监督作用。因此,公司也充分认识到经营者的重要性,所以公司将经营权完全交给经营者,并且配以董事会加以辅助管理,也好监督经营者的行为。而且公司将董事会成员分由1名董事长、5名董事、3名独立董事构成,其董事来自各个股东阶层的代表,每次经营决策需要经过出席会议的60%的董事表决通过才能实施,更好地实施监督的职能。经营者的薪酬的高低完全和他的经营成果相挂钩。并对经营者采取了报酬激励、声誉激励、权利与地位激励、企业文化激励等一系列的措施,更好地保护经营者的利益,使其更好地监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公司。
3、职工参与企业的财务治理。公司充分认识到职工这项宝贵的人力资本,对其充分的重视。因此,监事会中设有3名职工监事,公司大小事物需要经过员工的监督,监督功能充分发挥。公司增加职工董事所占比例,赋予职工代表独立的发言权,企业员工同经营者一样,除了享有固定工资、奖金收入等财务收益权以外,也可以得到剩余财务收益分享权。这些举措充分表明职工在公司决策及监督的地位得到重视,参与财务治理的程度,在监事会中发挥的作用。但是也不是任其不管,通过法律机制,对那些道德败坏的、泄露或出卖商业机密并对经济构成重大威胁的员工进行经济上的制裁或让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重视供应商参与财务治理。公司主要从事羊绒业务,因此畜牧业的顺利发展对其具有举轻重的影响。组织了一个课题小组进行相
关研究工作,深入养殖区,了解牧民的生产经营情况。认识到供应商(牧民)这一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为了确保供应商(渔民)的利益要求,该企业让利益相关者介入企业的财务治理,包括参与财务决策,进行财务监督,分享财务收益,从而实现了企业和牧民收入的共同增长。此外,还进行了必要的财务投资,并积极采取财务协调等措施,促进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紧密合作。
(三)案例启示
从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鄂尔多斯集团较早地意识到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而且高度重视股东、经营者、员工和供应商的财权配置,实施财务共同治理。此外,企业密切关注利益相关者的状况并把握利益格局的发展趋势,根据利益相关者的实际状况来安排财务治理。由此可见,在公司的“四统一分”的财务战略中,充分考虑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且实施财务共同治理与财务相机治理相结合,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治理过程中都得以体现。在企业发生状态变动时,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会因为强势利益相关者的投机行为而受到大的损伤。由此,企业才能防微杜渐,避免危机的产生,更好地在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结束语
在企业社会责任备受关注的今天,以股东利益为主导的财务治理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利益相关者理论”日益受到重视。该理论认为,利益相关者与企业财务治理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密切相关,企业应充分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避
免产生利益冲突,更好地保证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充分关注是实现利益相关者、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它不仅重视企业的财富创造,而且关心社会公众的利益,追求效率与公平的合理统一。可以预见,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机制必将成为财务治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参考文献:
1、衣龙新.公司财务治理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林钟高.财务治理结构、机制与行为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3、夏宁.财务治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4、杨瑞龙,周业安.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共同治理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1998(l).5、杨波,潘华.债权人的财务治理权配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
第三篇: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摘 要:新疆是“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核心区,目前主要的历史使命是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对于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提升新疆地方政府形象和提高新建网络舆情应对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新疆在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完善新疆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议加以论述,以期对新疆网络舆情的应对及新疆的社会稳定有所裨益。
关键词: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社会稳定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9-0009-02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现已成为公民表达观点意见、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手机上网人群占比为90.1%。简言之,网络舆情就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各种社会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倾向性和影响力的意见或言论,是社会舆情在网络空间中的直接反映。所谓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是指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通过借助网络信息监测平台,及时收集、辨别、分析、处理各种网络舆情信息,及时察觉并采取应对手段,对各种矛盾和冲突带来的问题进行预先防范和警示的一种机制[1]。
一、新疆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意义
1.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有利于维护新疆社会稳定
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确保新疆的发展稳定,直接关系到全国的稳定。近年来,受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这“三股势力”破坏活动以及疆内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矛盾积压难解等多种复杂因素的交织影响,新疆的社会稳定状况呈现出较为严峻的态势。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空间的自由性、开放性、丰富性、虚拟性又使得新疆的维稳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相较于其他地区,新疆的网络舆情形态更为复杂。因此,构建与完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对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和指导意义。
2.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有助于提升新疆地方政府形象
作为政府体系中直接接触群众、直接面对群众、直接为群众谋福祉的门户,地方的政府形象既得益于自身的政务管理水平,又受制于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水平。然而,在近年来的网络舆情应对中,新疆地方政府由于观念落后、危机意识不足、应对机制不健全、处置方法不科学等因素的影响,其形象塑造难以让公众折服。地方政府由于应对不及时不仅容易导致一定程度上的社会秩序失控,还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建设。所以,对地方政府而言,顺应时代要求、正确应对网络舆情无疑是提升地方政府形象的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方法途径。
3.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有益于提高新疆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当前,网络俨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舆论的主战场也由现实生活转移到网络平台。作为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复杂的区域环境使得新疆的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困难重重。通过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不仅可以提升新疆应对网络舆情的危机意识,而且还能提升新疆应对网络舆情的洞察能力、研判能力、化解能力以及引导能力。
二、新疆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处置机制不健全
为加强对涉检网络舆情的防范,各级政府机关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网络设施,在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中,有的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有的由宣传部门负责统一指导,但多数组织机构的侧重点放在收集涉检网络舆情上,而在如何应对处置舆情危机方面较为薄弱,没有形成系统的对策和措施,决策机构也不明确。许多部门虽然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但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开过新闻发布会。同时,沟通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也较普遍存在。舆情发生后,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与各职能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不够,尤其是探索宣传引导机制的主动性不强,与新闻媒体联系协作不足,无法得到媒体的理解与协助。
2.缺乏有效应对技巧
具体而言,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信息公开不及时。在事件发生初期,因为不重视或者对事态发展的预判能力不强,没有及时向社会实时公布调查处置进展情况、相关法律法规与科学依据及处理决定,导致不少群众相信了网络传言,让小道消息占领了市场,丧失了新闻舆论的主动权;二是行政业务部门往往缺席。在网络舆情的处理过程中,有的业务部门不重视舆情防控和应对处置,缺乏对舆情的深度解读和释法析理,也就出现了新闻宣传部门事后疲于奔命、单枪匹马灭火的尴尬局面,处置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三是态度不够真诚。面对网民的质问,有的放不下架子,对事件中所反映的问题予以回避有的甚至编造信息来蒙骗网民,加剧了民众对检察机关的不信任,导致事态升级。
3.技术手段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求
当前,我国对中文的网络舆情已经掌握了纯熟的监测技术,但针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网络舆情监测技术还相对滞后,监测部门尚没有开发出先进的软件系统对少数民族语言网站进行舆情监测。目前,新疆政府部门对网络舆情的监管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排查制度,与中文的舆情报告相比,其科学性和严谨性存在质疑。但是,在网络媒体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窗口的今天,如果不能利用科学技术对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的网站进行舆情监测,就无法第一时间了解网民的思想动态,从而无法觉察思想动态背后潜在的社会隐患问题。
4.事前预警不及时
近年来疆内的暴恐案件频发,暴力恐怖分子的袭击对象、袭击地点不断发生变化,其在暴力活动中运用的武器和手段方式亦不断更新,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新疆的网络舆情预警却总是强调事后行动,缺乏事前的主动性和预见性,这是今后新疆网络舆情预警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完善新疆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议 1.建立健全机制,加强网络舆情控制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对领导小组组长及各成员的分工予以明确,对应急工作调度、决定应对方针策略、调查处理问题、对外联系沟通、组织引导媒体宣传、应急保障等环节都要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
二是建立健全监测机制。对网络舆情进行日常监测,及时发现和整理有关涉检舆情反映,客观甄别筛选。积极开展动态跟踪,掌握舆情的状况和走向,对形势进行适当的研判并及时预警报告。
三是建立健全分析调查机制。平时对网络舆情进行收集、登记、汇总,分析事件原因和趋向,针对反映的问题,组织相关部门查清事实,及时向上级汇报分析调查结果,并提出解决办法。
四是建立健全应急预警机制。在充分分析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详细周密的、阶梯性的应急预案,明确应对的指导思想、方法步骤、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以及保障措施等。
五是建立健全应对处置机制。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快速建立联动机制,迅速与上级院、同级党委网信办及其他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支持;积极联系媒体,争取媒体的认同,通过媒体作出正面回应,引导舆论走向。
六是建立健全总结评估机制。网络舆情处置完毕后,适时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为下一次处理网络舆情积累经验。针对被曝光的问题认真整改,举一反三。
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相应法律法规是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行动指南和法律依据[2]。虽然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我国已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一系列的配套规定措施,但是这些文件中涉及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的相关内容较少,缺乏对预警工作的指导性,从而给地方政府的实际操作带来诸多不便。为此,为了保证网络舆情运作发展的合理规范,增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积极作用,使得“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得以真正落实,现阶段迫切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网络舆情预警法制框架体系,努力使新疆的网络舆情预警工作逐渐走向法制化和制度化。
3.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把关引导
在突发性事件发生之后,受网络群体的多元性和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等因素的影响,有关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信息鱼龙混珠、良莠不齐,从而造成混淆视听、危害社会秩序等不良后果。基于此,严格把关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强化引导网络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
4.注重应对技巧,增强应对处置成效
要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准确把握、快速反应。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实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二是公开透明、客观公正。注重调查取证等处置过程的实体与程序公正,主动增强透明度,以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向社会实时公布调查处置进展情况、相关法律法规与科学依据及处理决定,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针对网民的诉求,正面应对并诚恳回答,不回避矛盾和问题;三是借助媒体、正面引导。依靠机关系统内部的协同作战、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以及与网络媒体的通力合作,形成机关上下、内外、条块的整体联动格局和工作合力,及时化解矛盾冲突,尽快消除对社会的不利影响;四是整合力量、形成合力。争取网络大v、“意见领袖”的支持,同时积极组织网评员和机关自媒体正面发声,形成工作合力,及时抢占网络舆论阵地;五是自我纠错、敢于担责。对事件中所反映出的机关工作、队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避讳、不护短,勇于承认错误,主动进行责任追究,有效扩大正面效应,提升政府机关司法公信力。
新疆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现实意义重大,尤其是在“7?5”事件发生后,把握网络舆情的正确走向成为关乎新疆的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砝码。受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特征以及“三股势力”的干预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新疆的网络舆情监控存在诸多困难与挑战,因此,积极采取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应对措施刻不容缓。
第四篇:校际合作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奖励方案
校际合作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奖励方案
实施校际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芳村小学作为知名学校,学校在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组成的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但面对新形势,我区教育发展水平还欠均衡,特别是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尤其偏远学校、较为薄弱的学校骨干教师队伍数量严重缺乏、质量不高,甚至没有专业老师,一些专科课程没有专业老师上课,影响了教育整体水准和质量加快提升,制约了我区教育事业实现进一步的跨越式发展。区教育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启动校际合作,通过组织互派优秀教师到交际合作学校任教、跟班随教、师徒结对等形式,就是要让我区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和拓展,促进校际合作学校的教育质量提高,实现教育的同质化,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 “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特别偏远学校、较为薄弱的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为了加快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我区教育现代化工程,整体提升交际合作学校教师队伍素质和办学质量,形成互派骨干教师激励机制,制定校际合作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奖励方案。
一、奖励范围:
参与校际合作学校的优秀骨干教师、干部。
二、奖励办法:
1、参与校际合作的教师、干部每月交通补贴300元。(是否包括被扶持的教师)
2、参与校际合作的教师、干部每学期外出培训一次。(具体指学校
自我外派还是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
3、在当的评优、评先作为优先考虑条件。
4、区品牌教师、区学科带头人评选作为优先考虑的条件。
5、学校岗位设置作为加分的条件之一。(能否设定具体分数)承担推广课(校际区际甚至市级如何奖励)被协作的班级及老师取得奖项,帮扶者是否受益
备注:3—5项经过区发展中心的评价考核、认定后实施奖励办法。(评优评先与岗位设置与发展中心无关)
三、管理与考核
1、参与校际合作的教师由区发展研究中心进行统一管理、跟踪和考核。(六校联盟的组织机构是否归属教研室,统筹是否有教研室决定.考核的量化表如何界定从哪些方面考量)
2、参与校际合作的老师要服从所在学校的安排与管理,并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到所在学校的工作中。协助学校带动所任教学科组的整体发展和提升。(最好列明合作的方法及时间)
引导教师树立“付出=物质所得+精神所得+个人发展进步” 的全面职业价值观,诱发教师的职业情结远比提高他的教育技能重要。提供机会给老师(特别是中级职称而工资没兑现的老师以加薪的机会.)
教师工作的评价方法是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领导、学生、家长等)相结合。每学期评一次并记入档案,给予相应的奖励惩罚。
奖励办法:(1)学校每年评一次优秀教师,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评选评优优生考虑。(2)对主动承担教师的,工作目标卓有成效者,论功一次。并发证书和资金。(3)每月除领取财政拨发的教师津贴外,学校还另给予补贴。业绩考核,评先评优,职称评定,根据教师的工作业绩加一定的分数。(各成员校把握机遇、取长补短、研培结合,(我们把活动延伸,同伴交流,培养了老师的研究意识,形成研究习惯)不仅积极踊跃地选派中心校和村小有发展潜力、有学科代表性的专任教师参加,4.校际合作互动
我们认为,每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资源,为了实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互动双赢的目的,我们采取双向自愿选择原则,与向红、适存、古北、新虹桥、凇虹等五所学校共同签署了《校际合作互动研修战略伙伴协议书》,组建校际合作研究共同体。校际互动实施三个坚持:坚持合作性和互动性,合作共同体成员主动、积极参与研究;坚持真实性和生成性,保持研修活动的原生态,讲真话、讲实话,真
干实干;坚持操作性和可测性,研修以实践研究为主,重点研究怎么做,提高实效。
各成员学校之间是平等的合作伙伴,研究的主阵地在课堂,研究的主体是一线教师,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师的困惑。研修活动与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研修过程是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反思、提高的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实效之目的。
在校际合作教研中,我们首先关注课堂教学研究,开放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研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有计划地开展了有主题的合作校本研修。我们请兄弟学校老师参与我们的专题研究,如:参与教研组课题研究成果介绍会,参与“关键教育事件究”;我校英语组的蔡卓云、詹雯蔚两位教师走进适存小学借班上课,课后执教教师、教研组长以及分管教导与适存英语教研组全体老师交流互动。我们还举行校际滚雪球听评课研讨活动。校际联动围绕大家感兴趣的重点、难点问题,由各校名师领衔研究,因此,使研究内容更加集中,研究资源更为丰富。
(四)评价激励机制——促进“自主与合作”
我们的评价激励机制的目标之一,是促进“自主与合作”的发展。我们尝试将原先的甄别性评价变为激励性、发展性评价。在合作中“增值”评价,在评价中分享合作。我们引导教师将评价的着眼点定位在相互团结、互为依存基础上的专业进步与提高;既关注自己的发展,又关心对他人的贡献;让教师在“增值”评价的过程中,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通过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来满足自我归属的需要。我们有以下几种评价方法: 1.差异评价:
以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和现实表现为评价依据,根据教师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每一位教师迈小步、不停步,天天有进步。既评价教师通过教研中教育教学中的能力、水平,又评价教师在群体中的作用。这种差异评价关注教师依据制定的自我发展规划,定期对照,进行自评,及时调整,不断增强自主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关注由教研组或年级组中的其他成员进行评价,目的在于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差异性评价的实施,更好地引导、激励教师为实现自己预定的目标而主动努力,它促进了教师的自主与合作,加速了教师的专业发展。2.教师专业评价
“教师专业成长记录册”评价是教师专业评价的一种方式。这是教师参与校本教研过程中的实际信息的系统收集与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记录册”中,包括专题学习的心得体会,专题研究的课例及其评述,教学日记、教学案例和教学叙事,校本课程的教案和作业设计,单元考查或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荣誉证书和专业技术证明等反映教师达标和不断成长的素材和资料。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生动写照,是对教师自己的价值观、教学观和人才观的持续反思。通过展示和交流的口头解读及他人的评析等,既关注自身的专业态度、成长方式和能力水平,又兼顾个人在集体中发挥的作用、作出的贡献和产生的影响,实现增值性的合作评价。3.“捆绑式”评价
“捆绑式”评价就是把对个人工作的认定与对集体表现的评定联系在一起,促使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组与组之间的竞赛;将对教研组的评价作为认可或奖励个人或集体的依据,使得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同伴合作达标;引导各教研组齐心协力为实现集体发展的预期而努力。如:校本课程评审小组评审时,随意指定研究小组内的某位教师进行工作汇报,并回答评审小组现场提出的有关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根据指定教师现场答辩情况给予各研究小组量化的分值评价。将教师个人的现场表现与小组的评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就使教学研究工作变成了一种彼此关注、彼此支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合作性活动。
利用自身师资、理念、研究氛围、课改成果、办学条件等诸多有形无形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协作共享、优势互补,进而发挥共同体学校和教师团队的强大教育优势和引导作用,推进区域课程改革的整体进程。
为了使活动富于特色、扎实开展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共同制定了活动章程、活动原则和管理方式。我们把活动的宗旨定位为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城乡均衡发展为目的,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线,以课例为载体,以课改中的教学难点、疑点、重点为突破口,以交流
互动研讨为手段,为不同学校的教师搭建集中展示、交流互动的平台,为一线教师创设扩大视野、丰富资讯、绽放智慧的氛围,使各兄弟学校在合作中共享,在互补中发展。
第五篇:需求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研究(文献回顾)
需求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研究文献回
顾
(施旋,2014级社会工作,14110702018)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世界上现有的三种最著名的关于需求理论的研究,接着对我国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进行回顾,分别从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现状、影响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的因素以及提高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的相关研究与建议共三个层次进行梳理回顾。通过回顾发现随着社会工作的学生专业认同普遍存在不足,个人认知、学校教育和社会认同等因素都对专业认同产生影响。学者认为要从提高个人素质,改善教育环境,提升社会认同以及平衡社工专业的行政化和专业化等方面提升专业认同。最后,本文简要进行评述,认为此领域研究文献数量仍相对较少,且相关研究缺乏理论的指导。因此,本文试图通过需求层次这一新的理论视角研究分析社工学生专业认同感问题。通过研究寻找影响社工学生的专业认同的不足需求,并通过满足需求,来达到提升专业认可度的目的,以促进社会工作学生的学习适应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需求理论;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满足需求
(一)需求层次理论回顾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心理学领域最广为人知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在研究中指出,支撑人类个体成长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在实质上促使行为产生的动机是由具有多种性质的内在需求引起的,并且各种相关需求之间具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和层次之分,每一个层次的需求在社会上得到满足,就会对个体人格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他将人的基本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一般说来,当一个层次的需求被满足后,才会产生另一个层次的需求。但马斯洛认为,这个层次集团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等级集团,五种需求的产生没有严格的先后秩序。
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经验的研巧,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奥尔德弗认为,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长发展的需要,因而这一理论被称为“ERG”理论。生存的需要与人们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有关,它包括马斯洛提出的生理和安全需要。第二种需要是相互关系的需要,即指人们对于保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要求。这种社会和地位的需要的满足是在与其他需要相互作用中达成的,它们与马斯洛的社会需要和自尊需要分类中的外在部分是相对应的。最后,奥尔德弗把成长发展的需要独立出来,它表示个人谋求发展的内在愿望,包括马斯洛的自尊需要分类中的内在部分和自我实现层次中所包含的特征。
除此之外,哈佛教授戴·麦克莱兰提出了关于社会动机的三需求理论。其中包括:成就需求:具有成就需求的人对成功具有强烈的渴望,他们会尽力将事情完成的尽善尽美。且不过分看重成功后所获取的物质奖励,而更注重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奋勇拼搏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和成就感;权力需要: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不同人对权力的渴望程度也有所不同。权力需要较高的人喜欢支配、影响他人,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注重争取地位和影响力。权力需要是管理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亲和需要: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即寻求被他人喜爱和接纳的一种愿望。高亲和需要的人更倾向于与他人进行交往,这种交往会给他带来愉快。亲和需要是保持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以上是世界上现有的三种最著名的关于需求理论的研究。在我国,需求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
(二)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研究回顾
1、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现状研究
专业认同是影响大学生专业学习效果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对大学生专业自我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目前国内关于专业认同的研究不是很多,关于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更是少之又少。
吴建平(2012)运用访谈法和问卷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某本科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进行研究。在其研究中将专业认同分为价值性认同和工具性认同两个方面,研究显示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学生的价值性专业认同即情感上认可和接受本专业,能够内化专业理念认同度较高,但是工具性专业认同即专业的参与度和认同度层面上则较低。这一分类,合理解释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相悖的现象。
崇琳(2016)运用问卷法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将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操作化为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层面,从这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调查问卷,对哈尔滨市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认同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入学前对社会工作知晓程度低,在接受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过程中对专业兴趣依旧不大,尽管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表示毕业后愿意选择社会工作相关的工作,但是仍有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学生表示毕业之后不会选择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工作。
华锦园(2013)对其所在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进行研究,发现该校社会工专业学生在专业认同上整体程度不高,并且存在对“专业的从业领域认知模糊”、“社会工作者的形象被过度拔高或圣人化”、“对于专业学习的兴趣普遍不高”、“毕业后不打算从事相关职业”等问题。但是研究中也发现,多数学生能够正确看待专业学习的作用,基本了解并认同专业价值观,并且不后悔选择的社会工作专业。
李鹏杰(2012)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将专业认同的结构维度操作化为认知、情感和行为持续性等三个层面,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武汉市首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专业认同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发现经过系统的学习之后,首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专业认同较高,但是并未形成较高的行为认同和学习认同。
陈清丹(2005)通过对北京市三所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中的在读大
三、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发现虽然学生对社会工作总体的专业认同度较低,但是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一些普遍的价值观和价值理念比较认同,他认为这一矛盾表示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形势较为乐观。
2、关于影响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因素的相关研究 关于影响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因素,学者们也都在自己的研究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吴建平(2012)认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不高主要在于内因,即社会工作教育中存在“教学过于死板、教条、灌输多于启发、抽象、与生活缺乏联系等”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不在于教师个体,而在于社会工作是一门新兴学科,加之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社会工作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相脱节的结构性矛盾。
纪海军(2013)则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阐述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个人对社会工作的了解、认知状况对其专业认同会有影响,另外,其研究发现师资力量及课程设置影响学生的专业认同,社会工作教师大多“半路出家”对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了解不透彻,课程设置以理论为主,“专业”实习不“专业”等方面使学生对课程设置等方面不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专业认同。加之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程度较低、社会工作专业在就业方面的限制及工资水平较低等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降低了学生的专业认同。
张冰(2012)对该问题的研究更加全面,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说明了影响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因素。微观层面包括性别和性格因素,整体上女生的专业认同度要高于男生,同时个人的性格也会对专业认同产生影响。中观层面从家庭和学校两个层面展幵,家长的态度以及家庭的经济条件会对个体的专业认同产生影响;而在学校层面,除了其他学者提到的师资力量和课程设置的因素,作者还提到了学校所处位置对专业认同的影响:地理位置会影响到资源的获得以及实务课程的开展,那些资源较少、组织和自愿者组织发展较慢的地区,难以为学校提供经验和实务支持。
安秋玲(2010)认为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感较低的原因主要有:社会认同程度较低,使学生缺少职业荣誉感;职业化程度低,学生缺乏良好地从业环境;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社会工作教育层面存在的问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信心,影响了教学效果。
陈清丹(2005)主要从社会整体的职业价值观和政府及社会态度方面做了分析。他认为目前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越来越重视自我实现和经济利益,这与社会工作专业种非赢利、助人自助的性质具有很大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另一方面,社会对社会工作知之甚少,在就业领域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并没有有显示出职业优势等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专业认同度较低。
3、关于提高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的相关研究与建议 魏永娟(2008)提出学校定期举办讲座,对社会工作专业进行宣传,从校内做起,提高社会工作的知名度,为其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政府鼓励社会工作专业优秀人才进社区服务,推动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教师要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创新教学方法,寓教于乐,提高教学质量等方法来提高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
陈清丹(2005)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水平,用自己的努力赢得社会的信任和尊重,增加社会人士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认可度;政府在政策上为社会工作提供较好的发展平台,这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必要条件;另外,要做好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宣传,使社会人士从社会工作的服务中深刻的了解到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使用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
吴建平(2012)则认为认为要提高社会工作专业认同,需要解决两个难题:一是社会工作专业如何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化与行政化之间的平衡,二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如何在“关系社会”或“熟人社会”中确立自身地位。总而言之,增强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伴随着社会工作本土化、职业化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
(三)文献评述
通过文献回顾,作者发现大学生专业认同这一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以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工作专业认同研究也不断增多。但总体来看,此领域研究文献数量仍相对较少。且相关研究缺乏理论的指导。因此,本文试图通过需求层次这一新的理论视角研究分析社工学生专业认同感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哪些需求的不足影响社工学生的专业认同,并通过满足这些需求,来达到提升专业认可度的目的,以促进社会工作学生的学习适应和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社工教育的发展,更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N].北京;人民日报,2010-6-7.
[2]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美】马斯诺著,许金生等译.动机与人格(第云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陈清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专业认同的调查——对北京地区三所高校的调查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5.[7]纪海军.社会工作职业认同困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8]魏永娟.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认同感的培养初探[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4).[9]吴建平.从本科生的专业认同看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J].中国社会工作,2012.[10]谢海波.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哈尔滨市高校为例[J].青年与社会,2012(4).[11]李国珍,徐乃斌,雷明珠.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的状况调查—以武汉市为例[J].社会工作,2008.
[12]张冰.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研巧——校为例[J].学理论,2012(20):215-216.
[13]左芙蓉,刘继同,改革开放W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进程研巧述评[J].南京社会科学,2012(3):73-79.
[14]安秋玲.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社会学与社会工作,2010.[15]李朋杰.中国首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专业认同研宄[D].华中农业大学,2012.[16]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及其相关研[D].西南大学,2009.[17]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D]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席洪强.论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建设[J].科技信息,2011.[19]史铁尔.整体着眼提升社会工作职业认同[J].社会工作,2007(8).[20]王思斌.试论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A].何国良,王思斌.华人社会社会工作本质的初探 [z].香港八方公司.[21]王珍宝.社会工作专业群体对专业社会工作的认知、时间与发展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05.[22]李宗派.现代社会工作——一门助人的专业[M].北京:合计图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