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4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作业(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22:34: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西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4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西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4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作业》。

第一篇:江西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4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作业

课后练习(四)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一、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填“T”,错误的填“F”)

1.科举制是隋朝开创的用推举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2.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短暂的王朝,但它又是中国古代在很多方面取得重要成就的朝代。它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开启了中国古代又一个盛世王朝。()3.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二、综合题 4.【2017·聊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摘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材料

一、材料二中选拔官吏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请各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

材料二 李世民大帝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不久就为中国开创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柏杨《中国人史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世民是如何开创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黄金时代”的?

6.【2017·苏州】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

取的精神。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冷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1)据材料一指出该诗人生活在唐朝的什么特殊时代?他的诗被后人称誉为什么?

(2)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材料二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

(3)材料二中,639年—751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F)2.(F)3.(T)4.(1)标准:材料一是门第(或出身);材料二是才能(或学识)。

(2)有利于打破门第限制;有利于创造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有利于扩大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有利于增强国家机构的活力;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5.(1)任用贤才,如:任用房玄龄为相(或任用杜如晦为相);善于纳谏,如: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2)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末农民战争,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他还“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6.(1)特殊时代: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诗史”。

(2)社会现实:“开元盛世”时期国家呈现经济繁荣(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富足的景象。印证:“小邑犹藏万家室”。

(3)趋势:连续增长(上升)。原因:“贞观之治”(奠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继续发展);“开元盛世”(全盛)。

第二篇:山东省东营市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 第四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试题

第四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一、选择题

1.(2017·青岛中考)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暴君。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晋惠帝 B.隋文帝 C.隋炀帝 D.唐玄宗

2.(2017·怀化中考)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勤俭节约。中国古代就有一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A.隋文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宋太祖

3.(2017·青岛中考)《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②任用贤才 ③虚心纳谏 ④合并州县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2017·德州模拟)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 B.发展科举制,重用贤人,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5.(2017·济宁中考)“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所反映的经济发展盛况是在()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

6.(2017·东营模拟)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2017·菏泽中考)“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该诗体现了()A.分封制度的血缘和等级特点 B.科举制度的公平和机会均等 C.行省制度的首创和高效特点 D.八股取士的腐朽和文化专制

8.(2017·盐城中考)“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9.(2016·西宁中考)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应该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昭君出塞 C.文成公主进藏

D.玄奘西游

10.(2017·石家庄模拟)唐朝统治者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改为“抚九族以仁”。这一政策的转变说明当时()A.“和亲”是最有效的策略

B.各族之间一直保持着友好交往的关系 C.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D.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11.(2017·杭州模拟)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就重视与边疆少数民族的交往与管辖。下列事件能够体现上述内容的是()①西域都护的设立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设立宣政院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2017·成都中考)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凿了丝绸之路 C.传播了中国文化 D.扩大了唐朝疆域 13.(2017·青岛中考)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道:“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 ④对外交通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2017·广东中考)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15.(2017·昆山模拟)下面是我国四座著名的石拱桥图片。观察下列图片,指出其中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

16.(2017·枣庄中考)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力求用传统的力量弘扬文化自信,以诗词的名义践行青春誓言。下列哪一朝代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二、非选择题

17.(2017·苏州中考)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1)据材料一,指出该诗人生活在唐朝的什么特殊时代。他的诗被后人称誉为什么?

(2)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材料二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

(3)材料二中,639~754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18.(2017·潍坊中考)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

政治制度的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材料二 唐朝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

材料三 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当时知名的音乐家有万宝常、许和子、段善本,舞蹈家有公孙大娘、段旻等。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代有31家、38部专著共257卷。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形成十部乐,即燕乐、清高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哪一文化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科举制度、与吐蕃的交往

1.(2017·海南中考)“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反映了唐太宗()A.勤于政事

B.善于纳谏 C.节俭治国

D.唯才是用

2.(2017·无锡中考)如今,许多中小学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3.(2017·滨州中考)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这一制度初创于隋朝 ②进士科主要考查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③有利于统治者笼络人才,巩固统治 ④科举考试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2017·孝感中考)小王同学的历史笔记本上有文字如图所示,可推知他关注的是哪个地方的历史()

A.新疆

参考答案

【真题精选】

1.C 2.B 3.D 4.B 5.C 6.D 7.B 8.C 9.C 10.C 11.D 12.C 13.D 14.C 15.A 16.B 17.(1)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诗史”。

(2)开元盛世时期国家呈现经济繁荣(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允实),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富足的景象。“小邑犹藏万家室”。

(3)连续增长(上升)。“贞观之治”(奠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继续发展);“开元盛世”(全盛)。

18.(1)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了官员任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加强了中央集权。

(2)以东南沿海港口为起点;贸易范围较广;出口货物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以原料、贵重奢侈品为主。地理环境影响。

(3)乐舞发达。统治者重视;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族间、中外间文化交流。【加练预测】

1.D 2.C 3.D 4.D B.云南

C.台湾

D.西藏

第三篇:2013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教学案-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013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教学案--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复习内容] 中国古代史(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考纲要求]

1、识记层次:

(1)知道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3)知道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2、理解层次: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发展。

3、运用层次: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考点导学] 识记:

1、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用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它创始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完善于唐朝,废除于清末(1905)。常设科目有明经、进士(武则天时设武举),科举历经了隋、唐、宋、元、明、清。整整存在1300周年。

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确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唐太宗时大大扩充国子学规模,进士科考试十分严格,录取率仅百分之一二,进士科第一名为状元。武则天时形成殿试制度,创设了武举。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确考试内容。

七下课本P18鱼贯而出 P8右上文字图

2、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武则天,唐高宗的皇后,我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她当政时期,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和重视选拔人才、发展科举制度的政策,使唐朝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史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政治比较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表现在:

农业方面:铁器和牛耕进一步推广,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曲原犁、筒车,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产量大大增加。手工业方面:生产技术有了很大进步。

商业方面:出现许多商业城市,有从事商业活动的“市”。

3、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7世纪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8世纪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密切了唐蕃关系,促进社会进步。尺带珠丹上书时说:唐朝与吐蕃已“和同为一家”。

理解: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发展。

唐朝国力强大,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博大精深,世界先进,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往密切。亚洲诸国纷纷派人前来华学习,中国也积极向外传播和虚心向其他国家学习。如日本的遣唐使、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等生动事例,都说明唐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影响深远。

运用: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出现繁荣景象,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著名的皇帝,杰出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间,吸取隋亡的教训,注意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虚心纳谏,知人善任。

一、选择题

1.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A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贞观之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3.如右图,大运河在古代中国起着贯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大运河连接淮河与长江的一段是()D A.通济渠 B.永济渠 C.江南河 D.邗沟

4.“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C A.郑国渠

B.白渠

C.大运河 D.都江堰

5.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古运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了一段“运河版、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听精华绝品。“水弄堂”两岸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构画出江南“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貌,让无数中外游客如痴如醉,你知道京杭大运河最早是谁统治时期开凿的?()B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6.右图中流经扬州的一段大运河是()C A.① B.② C.③ D.④

7.“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此话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C 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沟通了涿郡和余杭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D.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8.唐太宗有句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据此回答12~14题。

9.“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时期,史称“ ”。()A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10.“贞观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之一。当时,经济发展、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贞观年间在位的皇帝是()A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1.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其中唐太宗在位时出现的盛世局面是()B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2.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大臣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机构是()B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吏部

13.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C A.三公九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14.“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A A.唐太宗 B.汉武帝 C.武则天 D.唐玄宗

15.“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

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

16.俗话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下列能“以人为镜”、采纳魏征忠言的帝王是()C A.汉武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17.“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我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下列选项与“唐宗”有关的是()B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8.“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这是《资治通鉴》对唐朝哪一位最高统治者的评价?()A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9.唐太宗时,某地发生灾荒。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计划,接下来你应该交给()B A.尚书省裁决 B.门下省审议 C.尚书省执行 D.门下省执行

20.“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D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 21.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D

地动仪模型 曲辕犁 筒车模型 罗盘针模型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C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靖难之役

23.王谠在《唐语林》中写到“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留心理道”的皇帝是()D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24.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底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如右图,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C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

25.“开元初„„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不包括()D A.重用贤人 B.重视生产 C.提倡节俭 D.强化皇权 26.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D 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7.下列四种工具哪一个是灌溉用的()D

A B C D 28.“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C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30.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A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31.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B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32.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开创于唐初,废除于清末 B.通过分科考试选拨官员的制度

C.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 D.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 33.“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首《及第谣》与下列哪一制度直接相关?()C A.行省制度 B.三省六部制度 C.科举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34.我国由隋代开创直至清末才被废除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是()C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推举制 35.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三分之二。这种变化说明()D A.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 B.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 C.唐朝社会文学艺术繁荣 D.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36.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至此,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科举制逐渐完善于()B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37.唐朝读书人要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D A.辛勤耕作 B.作战立功 C.经商致富 D.参加科举考试

38.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密切关系。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D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9.古代“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号取得的方式是()C A.皇帝御赐 B.九品中正制度 C.科举考试制度 D.察举制度

40.右图所示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该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土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D ①派文成公主人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 ②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 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

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1.今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互助的赞歌。翻开历史画卷,不乏讴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下列人物中,为民族团结做出突出贡献的是()B A.玄奘 B.文成公主 C.郑和 D.戚继光 42.藏族的祖先是()A A.吐蕃 B.契丹 C.女真 D.党项 43.“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诗中“赞普”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D A.回纥 B.南诏 C.靺鞨 D.吐蕃 44.唐朝时期,管辖今伊犁地区的最高统治机构是()B A.西域都护府 B.北庭大都护府 C.安西大都护府 D.伊犁将军府

45.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境内的文物古迹不同程度地受损,其中文成公主庙在地震中受损程度较低。此庙是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远嫁逻些时途经此地,给当地群众传授纺织、开垦、耕种等技艺,当地群众为怀念文成公主的功德而修建的。玉树文成公主庙蕴含的历史信息是()A A.唐与吐蕃的关系 B.唐与回纥的关系 C.唐与渤海的关系 D.唐与南诏的关系

46.吐蕃人是我国哪一少数民族的祖先?()B A.维吾尔族 B.藏族 C.彝族 D.白族

47.“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

思想的举措的是()D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等书籍 ②令玄奘西游天竺

③命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48.重视对外交流是唐朝社会繁荣的原因之一。右图人物曾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是()D A.阿备仲麻吕 B.玄奘

C.吉备真备 D.鉴真

49.贞观初年,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精义的唐朝高僧是()B A.鉴真 B.玄奘 C.晁衡 D.郑和

50.今年是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D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51.2010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早在唐代,就有一位杰出的历史人

物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C A.鉴真

B.张骞

C.玄奘

D.郑和 52.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物是()D A.李冰 B.李春 C.鉴真 D.玄奘

53.隋唐时期,日本官方十多次派遣使节到我国访问。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为日中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突出的代表有()C A.鉴真 B.玄奘 C.空海 D.徐福

54.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B A.高度繁荣 共享太平B.对外开放 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 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 泽被东西

55.据报道,今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一位扬州唐代高僧的坐像将再次回乡省亲,他就是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A A.鉴真

B.玄癸 C.空海

D.圆仁(2010·湖南娄底)4.七年级

(一)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A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二、材料分析题

1.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一一《墨子》

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茏,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三 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春秋》讥之。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齐循例入政。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是故下无才。上下无才,国之大惠也。科举立,斯二弊革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1分)(2)材料二、三都涉及到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1分)试依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2分)

(3)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是什么?(1分)并援引材料二中的某一句话加以印证。(1分)

1.(1)不论贵贱,选贤用能(或尚贤)。(2)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官吏来源;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打破了特权垄断,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的合理性。(3)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2.(6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第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议,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唐朝中央行政机构

——摘自《岳麓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元朝疆域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西周和秦朝各实行什么制度?(2分)(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有何积极作用?(2分)(3)材料三中反映了元朝的什么行政制度?实施的原因是什么?(2分)

2.(1))西周:分封制(1分);秦朝:郡县制(1分);(2)唐朝:三省六部制(1分);作用:既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益,减少政策失误。(1分)(3)元朝:行省制度(1分);原因: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1分)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

(1)上图所示是古代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请写出其名称。(1分)材料二

国别 唐→天竺 唐→日本

人物 玄奘 鉴真

内容 西行取经

6次东渡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结果

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2)根据材料二说明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上表中玄奘的著作是什么?(2分)

材料三 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4)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分)

3.(1)丝绸之路。(1分)(2)对外开放。(1分)《大唐西域记》。(分),(3)闭关锁国政策。(1分)影响:对西方的侵略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与世隔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2分)(4)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对外开放使国家繁荣富强。(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zān fú)望之继世。孤寒失之,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

——王定保《唐摭(zhí)言》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1)材料一中“科第之设”是指哪一制度的创立?何时创立?(4分)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科第之设”的历史作用。(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2分)4.(1)科举制度;隋唐时期。(4分)(2)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有利于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给社会带来了革新气象和创新精神。(4分,答

出其中2点即可)(3)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历史的发展;“愚天下之心”。(2分。答出其中一条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5.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l分)该朝代为巩固统治采取的经济措施是什么?(l分)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1分)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2分)(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1分)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1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2分)

5.(1)秦朝;(l分)统一货币、度量衡(1分);(2)行省制度;(1分)西藏、台湾(或琉球)(2分);(3)明朝;(l分)明太祖(或朱元璋)(l分);(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2分)

第四篇: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教案:中国古代史-----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复习教案:中国古代史(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考纲要求]

[复习内容] 中国古代史(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考纲要求]

1、识记层次:

(1)知道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3)知道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2、理解层次: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发展。

3、运用层次: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考点导学] 识记:

1、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用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它创始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完善于唐朝,废除于清末(1905)。常设科目有明经、进士(武则天时设武举),科举历经了隋、唐、宋、元、明、清。整整存在1300周年。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确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唐太宗时大大扩充国子学规模,进士科考试十分严格,录取率仅百分之一二,进士科第一名为状元。武则天时形成殿试制度,创设了武举。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确

2、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武则天,唐高宗的皇后,我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她当政时期,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和重视选拔人才、发展科举制度的政策,使唐朝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史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政治比较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表现在:

农业方面:铁器和牛耕进一步推广,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曲原犁、筒车,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

手工业方面:生产技术有了很大进步。

商业方面:出现许多商业城市,有从事商业活动的“市”。

3、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7世纪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8世纪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密切了唐蕃关系,促进社会进步。尺带珠丹上书时说:唐朝与吐蕃已“和同为一家”。

理解: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发展。

唐朝国力强大,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博大精深,世界先进,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往密切。亚洲诸国纷纷派人前来华学习,中国也积极向外传播和虚心向其他国家学习。如日本的遣唐使、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等生动事例,都说明唐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影响深远。

运用: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出现繁荣景象,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著名的皇帝,杰出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间,吸取隋亡的教训,注意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虚心纳谏,知人善任。

[课 时] 第4课时

[复习内容] 中国古代史(4)----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考纲要求] 识记层次:

(1)了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

(2)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3)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4)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了解元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考点导学]

1、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

农业方面,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引进了占城稻,推广水稻的种植;

手工业不断创新,全面发展,丝织业继续发展,棉纺织业开始兴起,制瓷业(浙江哥窑、江西景德镇成为瓷都)、造船业规模和水平全面超过前代;

商业活动更加活跃,东京等商业城市的繁荣程度超过唐代长安城,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瓦子”。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也蓬勃发展,广州、泉州、明州等地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在主要港口设立了市舶司,管理海外贸

2、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随着江南地区的不断开发和经济发展,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全国经济所占的比重、技术、水平都超过了北方,这种变化的趋势从唐朝后期开始,到南宋时期最终完成。过程:①魏晋南北朝以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

②唐朝中后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③南宋时,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完成。

3、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北宋建立后,北有契丹建立的辽政权;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政权;1115年女真人建立了金政权;出现了政权并立的局面。辽、西夏、金并立的时期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的主流。辽对北方地区的开发、西夏对西北地区的发展都做出贡献。辽、西夏和北宋之间并立、“战”与“和”,对各个政权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交往和融合都起重要作用。

4、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

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结束了蒙古高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蒙古军对金、西夏和南宋作战,还一直打倒欧洲多瑙河流域。1271年,其孙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1276年元军消灭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元朝重视发展农业,开凿了会通、通惠两段新运河,开辟了刘家港到直沽的海运航线。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设立省级行政区(“行省”),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5、元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

在元朝统一的疆域内,共同生活着众多的民族,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流动,民族大融合突出表现为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族、女真族等同汉族逐步融合,同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所以在这一时期,由于元朝的统一,促进了内地与边疆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

[课 时] 第5课时

[复习内容] 中国古代史(5)-----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考纲要求]

识记层次:(1)知道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2)知道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史实;(3)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祖国统一的主要措施。(4)知道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

2、理解层次:概述郑和下西洋。

3、运用层次:列举“闭关锁国”的重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考点导学] 1、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①强化皇权。明朝:在中央废丞相,分相权于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设锦衣卫和东西厂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指挥。清朝:承明制,雍正帝时增设军机,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②文化专制。明实行“八股取士”,清同时大兴文字狱,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2、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史实。1727年(雍正帝时),清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同**、**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极大加强中央对西藏的管理。生活在天山以南区域的维吾尔族,自明朝以来称之为回部。乾隆帝时,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清派兵平息了叛乱,并设伊梨将军,进一步加强对新疆天山南路的管理。

3、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祖国统一的主要措施。

①反击外来侵略,抗击沙俄的雅克萨之战。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规定黑②镇压分裂势力,平定噶尔丹和大小和卓的叛乱。

③加强行政管理力度,如设伊犁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驻藏大臣,设台湾府。4、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明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倭患难与共严重,戚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继光受命组建“戚家军”抗倭。1561年取得台州九战大捷,荡平了浙江倭寇,后又进入福建、广东抗倭,1565年基本肃清倭患。为收复台湾,1661年郑成功大军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于1662年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

七下课本P96戚继光、P103郑成功、P104投降图

5、郑和下西洋。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经济发达,造船水平高超,航海技术先进,指南针广泛应用,具备丰富的天文、历史知识。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七下西洋(1405~1433年),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但给明朝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我市漳平人王景弘曾被明成祖任命为副使,与郑和一起五次(12367)出使西洋,还奉

命独自出使西洋一次,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6、“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历史影响。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其特征就是严格限制和禁止对外交往。一方面严禁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这种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造成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交流。其严重后果,是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最终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同时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不利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第五篇:四川省资阳市201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一(中国古代史)

2013级历史复习资料

各单元主题及相关内容

考试标准要求:(1)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至第七单元的单元主题及朝代(包括朝代建立时间和建立者)

(2)中国近代史第(一)至第(五)的单元主题名称及其内容标准中所含重要事件的名称和先后顺序。

(3)中国现代史第(一)至第(三)的单元主题名称及其内容标准中所含重要事件的名称和先后顺序。

(4)世界近代史第(一)至第(七)的单元主题名称及其内容标准中所含重要事件的名称和先后顺序。

(5)世界现代史第(一)至第(七)的单元主题名称及其内容标准中所含重要事件的名称和先后顺序。

一:中国古代史:

1.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周)

夏朝:禹前2070年;商:汤前1600年;西周:周武王前1046年

东周:周平王前770年(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2.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秦两汉)

秦朝:秦始皇前221年;西汉:刘邦前202年;东汉:25年刘秀

3.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魏220年曹丕;蜀221年刘备;吴222年孙权两晋:西晋266年建立,280年统一,司马炎;东晋317年司马睿

南北朝:南朝(宋)420年刘裕;北朝(北魏)4世纪后期建立,439年统一,北魏孝文帝

4.第五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

隋朝: 581年建立,589年统一,杨坚唐朝: 618年李渊

5.第六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宋元)

(辽:10世纪初阿保机西夏:11世纪前期元昊金:12世纪初阿骨打)北宋:960年赵匡胤;南宋:1127年赵构;元朝:1271年忽必烈

6.第七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

明:1368年朱元璋;清:1636年皇太极1644年迁都北京对全国进行统治 二:中国近代史:

1.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左宗棠收复新疆,1878年;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

2.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戊戌变法,1898年;

辛亥革命,1911年;新文化运动,1915年起。

3.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黄埔军校建立,1924年;北伐战争,1926年;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南昌起义,1927年;秋收起义,1927年(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1928年;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遵义会议,1935年1月。

4.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

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百团大战,1940年8月; 中共七大,1945年4月;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8月15日。

5.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重庆谈判,1945年8月;内战爆发,1946年6月;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1

三大战役:辽沈,1948年9月;平津,淮海,1948年11月——1949年1月;

百万雄狮过大江(渡江战役,南京解放)1949年4月

三:中国现代史:

1.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

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土地改革:1950年至1952年底

2.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至1957年底;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1956年底;“中共八大”:1956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文化大革命:1966年至1976年10月

3.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

经济特区: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海南省;2010年喀什

国企改革:1985年起;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1992年(中国开始进入市场经济时代);

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年,进一步深入中国的改革开放

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1997年

四:世界近代史

1.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文艺复兴运动:14—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15—16世纪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法国大革命:1789年7月14日爆发;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840年

2.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三角贸易:16---19世纪;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年

南美解放运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

3.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英国宪章运动:1836---1848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年;巴黎公社运动:1871年;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861年;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4.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19世纪70年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1918年11月;

五.世界现代史

1.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苏联成立:1922年底

2.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巴黎和会:1919年;经济危机:1929—1933年;罗斯福新政:1933年;

3.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1942年1月1日;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

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 ;攻占柏林:1945年5月;

4.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美国经济进入战后“黄金时代”:20世纪50—60年代;进入新经济时代:20世纪90年代;西欧经济进入战后“黄金时代”:20世纪50—70年代;欧盟成立:1993年

日本经济战后名列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20世纪70年代;

5.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1991年苏联解体;1989年至1992年东欧巨变

6.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二战后亚洲首先掀起民族解放运动)

亚:1947年印巴分治,1950年印度独立,1956年巴基斯坦独立;

非:非洲解放运动首先从北非开始,1952年埃及独立;1960年“非洲独立年”;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拉美:1959年古巴独立,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中东问题:1948年以色列建立;1948年到1973年四次中东战争

7.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冷战:1947年;美苏争霸: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

两极格局起止:1955年华约成立------1991年苏联解体;科索沃战争:1999年;

专题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

考试标准要求:(1)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2)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3)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

(4)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5)说出《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

(6)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1、中华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商朝)—金文(铭文)—大篆(西周)—小篆(秦)—隶书(秦.汉)—楷书(魏晋后)—草书—行书

2、孔子:

(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被公认为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他的学说代表了一种生活

方式和观念系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2)他是春秋晚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把“爱人”之说推及于政治,倡导仁政,“为政以德”(与今日

所提倡的“以德政国”新思想相吻合。)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延续中国封建文化

二千多年。

(3)孔子的教育成就。涉及到四方面内容:第一,创办私学,广收门徒;第二,采用“因材施教”,启

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第三,要求学生“谦虚好学”;第四,“温故而知新”

3、百家争鸣:起于春秋,兴于战国。代表人物有:

老子: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教我们辩证地看问题。墨子:战国时墨家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互助互爱。(与中国 “和谐社会”相吻合)孟子:战国时儒家代表,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反对一切战争,提出保护环境。

庄子:战国时道家代表,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韩非:战国时法家创始人,提倡法治和改革,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为秦最终统一天下奠定

了思想基础。

孙武:春秋晚期兵家鼻祖,著有《孙子兵法》一书(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主张“知己知彼,百战

不殆”。

4、佛教: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因传播“今生受苦来世幸福”的教义,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

.道教: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四川青城山,相传是道教发

源地。尊老子为教主,称“太上老君”。因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而迎合了统治者长生不老的俗望,受到提倡和扶植。

5、文学成就:

(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有2000多个诗人的近5万首诗被收集。代表人物有:

李白——人称“诗仙”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其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杜甫——人称“诗圣”,他的作品被后人称为“诗史”,三吏”“三别”是其中不朽篇章。

其诗气魄雄浑,浓郁悲怆,精练凝重。(因生活在唐由强转衰的时期)

白居易——代表作有《秦中吟》《新乐府》等。提倡诗歌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

其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2)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是词,代表人物有:

北宋的苏轼-------代表作有《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其词豪迈奔放。

两宋之交的李清照-------其词风格委婉,清新自然。

南宋的辛弃疾-------其词豪迈悲壮(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

(3)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著《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元末明初的施耐庵著《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明朝中期的吴承恩著《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清朝的曹雪芹著《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6、西汉司马迁编写《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北宋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7、书法:

(1)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东晋王羲之,人称“书圣”,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2)隋唐时期,我国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合称为“颜筋柳骨”

颜真卿:创“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柳公权:自成“柳体”。《玄秘塔碑》,留下“笔谏”的美名。

(3)宋元时期,盛行随意挥洒的行、书。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朝赵孟頫。

(4)明朝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明朝董其昌,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8、绘画:(1)东晋顾恺之,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2)唐朝阎立本,代表作《历代帝王像》《步辇图》。

吴道子,人称“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

(3)隋朝展子虔,代表性《游春图》。

(4)北宋时风俗画增多,张择端,代表性《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5)元朝赵孟頫,人称画作为“神品”(代表作《秋郊饮马图》。

(6)明朝的绘画以山水、花鸟画居统治地位。明末徐渭;清朝“扬州八怪”。

9、雕塑:(1)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2)北朝著名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3)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甘肃西部),因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彩色塑像,称世界最大的艺

术宝库之一。

10、音乐:(1)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洲出土了整套战国编钟。

(2)隋唐时期著名歌舞大曲有《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曲》。

下载江西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4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作业(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西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4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作业(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