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对立与统一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论对立与统一原理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会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各哲学流派关于“对立与统一原理”的观点阐述,也是对辩证法发展的一个探讨。辩证法作为思维方式,其发展经历了古希腊的朴素主义、康德的纯粹理性自身、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四个重要阶段。同时,了解了我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思维与辩证法。公元前11世纪,人们在同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提出了早期的阴阳学说,《易经》、《老子》、《孙子兵法》等著作都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哲人的辩证法思想。最后,感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对立统一规律。分别从矛盾的统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及矛盾的主次,这三方面说明了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与核心,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辩证法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朴素主义 矛盾
一、各哲学流派关于“对立与统一原理”的观点阐述
对立与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体系,而马克思主义认为对立统一原理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故我个人认为,要讨论对立与统一原理,就得从辩证法的角度出发。
辩证法(dialectics)源出希腊语“dialego”,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指一种逻辑论证的形式。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它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上只有两种世界观,一种是辩证法,一种是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从根本上对立的两种世界观。
在辩证法史中存在着4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这4个阶段体现了辩证法涵义的历史关联和时代嬗变,它们分别是古希腊、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以下分别介绍这几种哲学流派关于辩证法的观点。
1古希腊朴素主义的辩证法
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奠基人之一,他以主张“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的哲学观点而闻名于世,他有两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也是古代辩证法的代表人物,他们多以唯心主义为出发点,包含着许多合理的辩证内核,例如认为真理总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反面转化。
然而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是最早为“辩证法”赋予一种系统的理论形式,使之成为哲学中一个特殊部门。美国著名哲学史家梯利指出,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以前,辩证法还只是一种雄辩的论说技术,而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却把辩证法提高为研究概念思维的专门科学的地位。因此他认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已经建立起逻辑(形式逻辑)的基础,但是,亚里士多德是首先使之详细完整、成为专门科目的人。”正是因为这一点,黑格尔曾经说:“在古代,柏拉图被称为辩证法的发明者。”
2.康德“纯粹理性自身的辩证法”
在古希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辩证法”这个词在内涵上一直没有大的发展或变迁。
直到康德那里,才为这个范畴增加了新的涵义。康德发现,当人类在哲学思维中探究宇宙的根本性质问题时,会在理性中遇到一种自相矛盾的命题结构———“二律背反”。康德认为,这种发生悖论的情况,就好像在理性中首先建立一个肯定命题,而后又建立一个否定命题,自己批驳自己,自己同自己辩说论战一样。因此康德称这种悖论为“纯粹理性自身的辩证法”[ 4 ]。在康德哲学中,辩证法就是幻象的逻辑。换句话说,康德的辩证法是指理性在进入形而上学的领域之后产生的自我矛盾。由此可以看出:康德认为,辩证法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逻辑。但与前人不同的是,康德把辩证法与理性自身的矛盾结构联系起来。康德的这一观点受到了黑格尔的极大赞赏,在《逻辑学》中曾因此而称赞康德说:“康德曾经把辩证法提得比较高——而且这方面是他的功绩中最伟大的方面之一, 因为按照普通的想法,辩证法是有随意性的。他从辩证法那里把这种随意性的假象拿掉了,并把辩证法表述为理性的必然行动。”[6 ]
3.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乔·威·弗·黑格尔认为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是运动和发展的,他也努力的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辨证法思想是他哲学体系中的“合理内核”,但他是个唯心主义者,他认为人们头脑中的思想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德国另一位哲学家路·费尔巴哈大胆的批判了黑格尔的观点,他认为自然界不依赖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那些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由于他的观点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最终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1] 4.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在黑格尔之后,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并对之进行了改造,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成为辩证法发展史上的最高峰。马克思认为辩证法是客观世界本身固有的规律,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思维中的辩证法(即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5]在这里,马克思把辩证法的本质称为“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作为思维方式之所以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在于“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思维与辩证法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早在公元前11世纪,人们在同自然作斗争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早期的阴阳学说,用相互对立的阴阳二气的交互作用来说明天地万物的产生和变化。《易经》中讲的 “八卦” 以及以两卦相叠演为六十四卦的学说,就是从正反两面的矛盾对立来说明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老子》、《孙子兵法》等著作也都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哲人的辩证法思想。这些著作反复阐明了对立面相互关联和相互转化的思想。除了阴和阳之外,还列举了有和无、生和死、损和益、美和丑、智和愚、强和弱、难和易、攻和守、进和退等一系列对立面,说明它们都是相互依存的。在关于对立面相互关系的探讨中,古代哲人留下了诸如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以及“物极必反”这样一些传诵千古的辩证箴言。这些关于对立面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思想、对立面的相互作用引起发展变化的思想,都是以朴素的形式对客观事物辩证法的天才猜测。辩证法思想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有进一步的发展。北宋的张载和明末清初的王夫之,都是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一物两体”的辩证法命题。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性的“气”组成的,统一的“气”中包含有阴阳两个对立面。他还猜测到事物自己运动的道理,提出了“动非自外”的思想,说明了事物的运动不是来自外力,而是出于内因的道理。著变渐化的议论包含了关于量变质变辩证法思想的朴素猜测。
三、感悟哲学之对立统一规律
在马克思的哲学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其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而对立统一规律作为该体系的实质与核心,必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矛盾的统一性与斗争性
哲学上所谓的矛盾并不等同于汉语中的“矛盾”,哲学上的矛盾指的是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其对立属性又称为斗争性,统一属性又称为同一性。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也有对矛盾的研究。早在《易经》里就有用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庄子在《阳则》中说“安危相易,福祸相生,缓急相摩, 聚散以成”,认为安与危,是与非,生与死,缓与急等都是对立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老子也有云:“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色相合,前后相随,恒也”大致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割裂其对立统一关系。事物之间之间有着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即双方相互吸引的和谐状态;同时,事物之间又是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因为矛盾的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事物发展的动力,这就是问题的形成所在.作家茅盾曾经说过:“人生的路上,有洁白芬芳的花,也有尖利的刺,但是自爱爱人的人儿会忘记了有刺,只想着有花。”若只见其花而不见其刺,其结果必然是被刺刺伤。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来指导实践,还要正确的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重要作用。和谐是矛盾的一个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与世无争”,一事物只有更加有利于其他事物的存在,才能有利于自己的存在。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这在方法论上的根本要求,就不是强调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这一解决矛盾的方法,而是强调用缓和矛盾、化解矛盾甚至搁置矛盾的方法解决问题,努力寻找各方利益的共同点,求同存异,兼顾各方利益,以达到互利共赢。如2005年中国与美国、欧盟关于纺织品的争端最终得以解决,以及中国与俄罗斯的陆地边界的最终解决都是成功的例子。我国国内,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也是突出的例子。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即使对普遍性的简明概括,而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着的事物及其各个方面各有其特点。这一原理告诉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所谓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因材施教都是基于这一原理。毛泽东在讲到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时指出:“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2 ]。”这种从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本质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诸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就是矛盾性质的普遍性,即同类事物或诸种事物具有同样性质的矛盾。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讲到的矛盾的普遍性的含义,不仅包括矛盾存在的普遍性,而且包括矛盾性质的普遍性。所谓矛盾性质的普遍性,是指同类事物(或诸种事物)中具有同样性质的矛盾,或者说同类事物(或诸种事物)中的矛盾具有共同性、共性。叶本教材和陈本教材在界定矛盾的普遍性的含义时只讲到矛盾存在的普遍性而没有讲到矛盾性质的普遍性,是不全面的。而对矛盾的普遍性含义的片面认识则直接影响到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全面、正确的理解和把握。
3、主次矛盾及矛盾的主次
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及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告诉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即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看问题要全面,这一点在前面已经讲过了,这里主要讲重点论。即“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正所谓打蛇要打七寸。管理中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组成木桶的长短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放在管理上就是,一个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不是取决于它最强的那一环,而是取决于它最薄弱环节,这最薄弱的环节(最短的木板)就是所谓的“主要矛盾”,只有去加强、巩固最薄弱的一环,方能增加木板的盛水量,提高整个企业的抗风险的能力。同样说明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的重要性的还有二八定律,又称巴莱多定律: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这一法则告诉我们,不要平均的分析、处理和看待问题,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要抓住关键的少数;要找出那些能给企业带来80%的利润,总量却占20%的关键客户,加强服务;要把企业80%的资源放在20%的核心人才上,重点培训;企业领导人要对工作认真分类分析,把主要经历花在解决主要问题,抓主要项目上。抓好重点和主流。
【参考文献】
[1] 郑凯文 辩证法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思维与辩证法[N ]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9月第25卷 第5期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 【英】朱利安·巴吉尼,让哲学家苦恼的哲学难题[J ],读者2009年第3期
[4]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5] 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C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 德]黑格尔.逻辑学(上册)[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6.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原理归纳与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原理归纳与总结
2008-04-25 13:29:22| 分类: 教学素材|字号 订阅
[辩证唯物论]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派别,是围绕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展开的。(唯物主义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原理内容: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因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承认自然界与社会的客观性。
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2、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方法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反对:反对从主观出发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运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的依据。
3、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原理内容:①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外表、现象、本质、规律;②而且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反对:反对夸大或否认意识的作用。
运用: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唯物论依据。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是第一位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方法论: 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达到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重视精神的作用。
反对: 反对从主观出发;夸大或否认精神的作用。
运用:论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正确性。
5、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原理
原理内容: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抗拒,人们不能创造、消灭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包含三层含义:第一、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二、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抗拒的;第三,还表现在它是不可创造和消灭的。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②但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二者结合起来。反对: 不尊重规律的主观蛮干的冒险主义(唯心主义);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形而上学)。
运用:培根说过: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6、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方法论: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唯物辩证法]
7、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原理(根本观点)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不承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所在)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反对形而上学。【联系观】
8、普遍联系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任何事物都同周围的事物有条件联系着,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和处理问题。反对:反对孤立的看问题和主观臆造联系的做法。运用:用辩证法有关原理分析:坚持科学发展观。9.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忽视联系,也不能否定联系,更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否则就会受到联系的报复。(2)人们可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并不否认联系的客观性。人们只有遵循事物本身的固有联系进行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方法论:人们既要承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反对:否定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
10、因果联系原理
原理内容: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引起的。原因和结果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并可相互转化。
方法论:①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科学研究的前提;②把握因果联系,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反对: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及主观臆造联系的做法。辨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1、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的部分,整体处于统帅地位。部分也影响整体。
(整体和部分在事物中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整体居于主导、统帅和决定的地位,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当部分合理组合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反之欠佳组合,就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整体和部分又是联系的,二者不可分割又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发挥依赖各部分功能的发挥,部分制约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状决定整体的性状及变化;部分又是整体的部分,离开整体就不再有部分的功能,整体性状影响决定部分性状及变化。)
方法论:①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反对:没有全局观念;忽视局部的作用。
运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观】
12、物质和运动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方法论: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和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运用: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如何理解?
13、运动和静止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事物的变化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来观察和处理问题。
反对: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事物看成静止不变;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东西。
辨析: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1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事物发展的实质)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方法论:①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②弄清事物在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阶段;③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反对:反对静止地看问题。
运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体现了什么哲理。着力自主创新。
15、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的原因)
原理内容: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同时存在。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反对:片面强调外因或只讲内因的错误观点。
运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同时坚持对外开放。
16、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的状态)原理内容: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一切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信息地向前发展。(量变引起质变的形式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事物在总体上的数量没有变化,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具体要求:①坚持适度原则;②不失时机促成飞跃;③重视量的积累,还要优化结构。
反对:反对不顾分寸、盲目乱干;反对瞻前顾后,贻误时机;反对忽视量的积累和结构优化。
运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体现的哲理。
17、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事物发展的趋势)
内容: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新事物的成长道路是曲折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路。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反对:对新事物的成长持怀疑态度;把事物的发展看成是一条直线,没有考虑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运用: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
【矛盾观】(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8、对立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方法论]要一分为
二、全面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反对]片面看问题;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19、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即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
[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反对]把矛盾双方的转化看作是虚幻的、任意的,否认了转化的条件性,是错误的。
20、矛盾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是客观的,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敢于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反对]害怕矛盾,回避和掩盖矛盾。
2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内容:矛盾存在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用全面地观点一分为二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反对一点论,片面地看问题。
运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哲学依据。
2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内容: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即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不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矛盾双方也有各自特点。)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反对:对具体问题不作具体分析的千篇一律、一刀切。
运用:“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台湾还可采取更为灵活的形式。
2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内容: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学会正确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运用“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致电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反对:反对片面强调普遍性和片面强调特殊性。
运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坚持科学的工作方法。
24、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次矛盾互相依赖、互相联系。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和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既要抓中心、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
反对:不分主次的均衡论,只抓中心的“单打一”,将主次矛盾绝对化的静止的观点。
运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哲学依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25、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规定着事物的性质;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方法论:认识事物既要全面,又要抓住本质和主流。反对:不分主次或主次颠倒,混淆事物的性质。
运用:党的主流是好的,但确实存在腐败现象,这是支流,但如果发展下去,就会改变党的性质,就会亡党亡国。
26、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所谓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相联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一点论)或离开重点谈两点(均衡论),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也就是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反对:反对离开两点谈重点的“一点论”和离开重点谈两点、主次不分的均衡论。
27、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论与辩证法是统一的,坚持唯物论是坚持辩证法的基础,坚持辩证法是坚持唯物论的基本要求。(①唯物论与和辩证法尽管都以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但二者存在着区别:唯物论主要揭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它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不断运动着的物质世界。辩证法主要揭示世界的状态,即世界怎么样的问题,它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变化发展和充满矛盾的世界。②坚持唯物论与坚持辩证法是有机统一的。坚持唯物论是坚持辩证法的基础,只有在承认世界的物质性的前提下,去研究世界的状态,才是唯物的辩证法。坚持辩证法是坚持唯物论的基本要求,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才能真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方法论: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坚持从全面的、发展的实际出发。反对:反对分割两者联系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点。运用:“经济工作要上去,领导干部要下去”(调查研究)[认识论原理]
28、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反对:只强调规律客观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在规律无能为力的形而上学观点,也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29、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根本动力、检验的标准、最终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坚持科学理论为指导。
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反对盲目实践和空洞的理论。
运用:实践出真知;没有革命的实践就没有革命的理论(恩格斯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30、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理论,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方法论: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31、人类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原理
原理内容: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认识只是一定阶段、一定层次、一定范围的认识,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不断扩展、不断向前推移。
方法论: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扩展、发展认识。反对:任何僵化的、静止的、停滞不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运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2、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
原理内容:合理的科学想象,立足已知事实,根据已知的规律,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潜能,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极为有益的。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干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新哲学依据:唯物论〈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辩证法〈事物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要坚持创新,破除思想合僵化,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认识论〈整个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因此,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方法论:要求我们克服固守书本、墨守成规的旧思想,树立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为出发点去思考问题。
[人生观、价值观原理]
3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党对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导,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
反对:反对历史唯心史观,反对以错误的思想为指导。
运用:重视社会文化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加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诚信建设;适时调整宏观政策。
3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第一,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第二,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中指向就不同。第三,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同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一定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科学的价值观,充分发挥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反对:忽视价值观修养的错误思想。
35、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原理内容: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它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
方法论:要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包括社会、国家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
反对:反对小团体主义、个人主义
36、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原理
原理内容: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者缺一不可。在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是居于首位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和可靠标志,也充分体现了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认识到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又要认识到人生价值首先在于奉献。要求我们把自己与社会、与人民联系起来,竭诚地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使个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
反对:反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反对割裂贡献与索取的关系。运用:王顺友、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等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
37、人生价值实现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原理
原理内容: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其中主观条件包括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方法论: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目标、人生理想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条件。
反对:反对不思进取、坐享其成,不愿去创造条件;或者不实际出发,盲目蛮干。运用:国家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是难得的机遇,青年人要努力将自己培养成器。
38、理想与现实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理想源于现实,理想高于现实,理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艰苦奋斗。
方法论:要树立崇高理想,又不能脱离实现;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反对心无大志、眼高手低、脱离实际。
运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两个务必”。
3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的原理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的主要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
方法论: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反对:认为“英雄造成时势”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运用:我党加强党的建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40、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相统一的,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主观世界也得到了改造,两者都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
方法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不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努力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反对:反对只要改造了客观世界,就自然而然地改造了主观世界。运用: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的内容。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都与经济有关,并且一个社会的基础便是经济,因此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的一些问题,就应该主要研究其与当代的社会的经济体制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市场经济
一、科学理论指导的基本原理
1、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它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和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最高成果,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理论基础,也就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既严整而又开放,内容博大精深的宏伟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的内容。在此,我着重的解释一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明了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规律的科学。它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只有到了阶级已经完全消灭的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它才可能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在马克思的重要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和英国历年的经济统计资料,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的付出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剩余价值被没有付出劳动的“资本”所剥削。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产品的社会化必然会导致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解决的办法只有实行计划经济。历史上没有一个经济学家可以提出一贴万应灵药,人类对经济规律的理解还只是处于一种大致定性的状态,马克思发现了经济规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经济学领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其逻辑要点可以用“五个一”来概括。一个基础、一个关系、一个中心、一个矛盾、一个结论。一个基础就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一个关系就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一个中心就是指着重阐述剩余价值。一个矛盾是指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对抗性矛盾。一个结论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述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市场经济也被用作资本主义的同义词。在市场经济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市场经济的支持者通常主张,人们所追求的私利其实是一个社会最好的利益。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1.平等性 2.竞争性 3.法制性 4.开放性
市场的作用:1.传递信息 2.提供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压力 3.增进企业运行效益 4.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和特征,同时又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积极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能够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三、在宏观调控上,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又有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计划与市场两个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二、先进思想指导下的摸索前行
1、马克思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列宁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概念的创始人,斯大林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和模式,在社会主
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社会主义国家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论》等著作中,对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关系作过深入的研究,揭示的商品经济的一般原理,为我们认识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
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实行计划经济的原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济增长日益缓慢,计划经济中运行动力不足、经济结构僵化、经济效率低下的弊病日益明显。引入市场成了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一些改革,从而使传统的计划经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逐步摆脱了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大大推动了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2、我国经济体制的成功转型----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从总体上看是以前苏联模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建国初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是它排斥市场和市场机制,忽视价值规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突破传统观念,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进行了大胆探索。针对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首先提出要“在坚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的改革原则,确立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改革措施。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即提出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运行机制。
自1989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三年治理整顿时期,与此相适应,在经济体制上,也着力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改革。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谈话,明确地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作是“体制性”的范畴,而不是区别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制度性”的标志。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详细论述了改革的理论原则,并且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五大则进一步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终于找到了路,对中国在贫穷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如何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道乃至全世界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纵观历史,马克思主义与市场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马克思主义是认识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完善。
三、马克思主义对金融危机的指导作用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呈现出了与以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同的特点,这种特点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运行形式上显示出的差别。从危机的根源上说,这次金融危机并未超越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逻辑,资本主义用以缓和生产相对过剩的金融创新和暂时促进需求的货币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
由于当前金融危机在诸多方面表现为与以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不同,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析已过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解释当前新的经济问题时,已缺乏说服力。
事实上,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并未超越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逻辑,因为从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来看,导致危机的根源是同一的,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限性。只不过以消费过度和负债消费为特征的次贷危机,造成一种虚假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和经济繁荣,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能力无限增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矛盾。
严重的、大规模的货币危机往往都与工商业危机相联系。表面上看,美国当前的危机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事实上却是生产过程的危机向信用危机的先期传导,是由信用链条掩盖着的房地产生产过剩的表现。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的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马克思又说:“在世界市场危机中,资产阶级生产的矛盾和对抗暴露得很明显”。马克思的这些话,对于说明当前的金融危机和实体经济衰退是同样适用的。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一旦劳动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从而表现为一个处于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货币危机――与现实危机相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表现的货币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而实体的经济的衰退,又反过来加剧虚拟经济的波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当前的美国金融危机是经济过度虚拟化和自由化后果的集中反映。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金融市场对工业市场具有反作用。从而金融市场的危机会传导为工业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由以上的分析可见,对于危机不同以往的特点,应依据马克思的危机理论进行分析,分清危机的现象与本质、表层原因与深层原因、诱致性原因与制度性原因。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我国采取了有力和有效的举措,率先走出了危机的缠绕,但许多西
方国家,经济复苏迟缓,还没有走出危机的阴影。对这次危机的理论认识,我国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做出了我国经济社会安全的有关部署与策略。
这次危机恰恰暴露出了市场的缺陷,即市场经济的自由性和盲目性。因而应对危机不能依靠自由的市场运作,而是要靠政府的宏观手段。在虚拟经济危机不断侵袭实体经济之时,我们要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构建防范金融危机向中国实体经济蔓延的“防火墙”。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二者必须紧密结合。事实表明,虚拟经济离实体经济越远,泡沫越大,泡沫破灭后的灾难也越大。没有实体经济基础的虚拟经济,将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经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虚拟经济就有可能演变为投机经济,为经济运行带来不断增长的泡沫,美国近年来的网络泡沫和房地产泡沫的最终破灭,就是一个教训。
第二,减少中国实体经济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中国的经济目前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经济结构的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二是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呈直线发展。因此,今后我国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点之一就是减少外贸依存度。
第三,一是防止美国借美元缩水向外输出通货膨胀,从而达到撇除债务的目的;二是要加快外向型经济增长向内向型经济增长的转变,以减少对美贸易顺差的增长速度,减少对美元的过度依赖,进而防范美国通过美元贬值转嫁其国内的金融危机隐患。
总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既要防止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际货币体系向我国转嫁危机,更要从过分迷信西方发展模式的思路中解放出来,要认真解决好我国提高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特别是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以扩大内需的问题,并防止虚拟经济超越和脱离实体经济发展。
四、总结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实在批判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和改良主义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社会制度后,大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实践表明,计划经济体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建设规模较小,经济结构较单一,发展目标较集中,社会处于封闭状态下,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规模的扩大,经济结构复杂化,经济发展目标多元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就逐渐暴露出来。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经济效益低下。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表现出大无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勇气和求实精神,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
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一方面,它对知道我们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并消除市场自发、滞后效应,从中国国情出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它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分析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发展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启迪作用。剩余价值理论不仅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而且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源泉。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范畴,如果去掉资本主义的性质,剩余产品在其他社会也存在。剩余产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主要表现为利润。现在搞市场经济,又是多种经济并存,研究剩余价值理论仍有现实意义。
第四篇:论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对立与统一
论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对立与统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种不断发展和丰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也是贯彻这一思想路线的结果。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能够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和基本要求。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一般的理论文章甚至权威书籍都只讲是统一的关系,而否认它们之间的对立关系。我则坚定地认为:两者之间毫无疑问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就是“两个符合”的论述可用来证明。“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认为解放思想已经到头了,甚至过头了,显然是不对的。”这段话分两个层次:一是从认识论上给解放思想下定义,定功能,即“两个符合”,这两个“符
合”实质是一个意思,这是给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划等号,讲的是二者的统一。二是从发展观点看,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又不是一码事,存在着“真正坚持”与“必须继续”的问题。不存在“解放思想已经到头了,甚至过头了”的问题,这是指出二者的动态统一与永恒的矛盾差异。从差异就是矛盾,矛盾都是对立统一的原理看,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既存在统一又存在对立是必然的。解放思想所要“解放”的“思想”,就包括曾经是实事求是获得的“是”。因为“是”只是相对真理,“是”也要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发展。从事物矛盾发展的观点看,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永远是对立的。把实事求是当作务实的态度与作风,它与解放思想又正好是对立互补、必不可少的矛盾概念。不承认差异就是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与对立的绝对性,否则,只讲实事求是就行了,为什么还要首先讲解放思想呢?所谓解放思想,只不过是突破已有的“旧是”而获得“新是”。只承认二者的统一,看不出或不承认二者的对立,本身就违反了辩证法,怎么也解释不清楚二者的关系。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都是不可能一劳永逸的,人们永远要解放思想,突破陈规;人们也永远要不断从实事中“求是”。旧“是”要不断被“解放”,新“是”才能在实践中求得,这就是两者的辩证法。此外,人们也永远要有敢想敢干的热情和求真务实的态度,这也是两者的辩证法。
党的十六大之所以把“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列,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就是因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刻也不能停止,与时俱进中的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既有统一又有对立。江
泽民讲得好:“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
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其次,从目的与手段的范畴看,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互为手段与目的。但把手段与目的划等号,这显然是不对的。邓小平以上讲的“两个符合”,也只是从过程来讲的,因为解放思想的过程也就是实事求是的过程,在这一点上,二者才是同一的。
需要指出的是,辩证法的最本质最简要的表述是对立统一。构成事物
矛盾的两个方面中,统一性与对立性同时产生与存在。没有只有统一而无对立的矛盾,也没有只有对立而无统一的矛盾。应该说,只有对立才会统一,也只有统一才形成对立。老子《道德经》里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把相反的两个现象的统一性说成是常见的规律。在现实生活中,夫妻是男性与女性的对立统一,只有性别上的对立,才能建立婚姻性爱的和合统一的关系。具体的统一关系一建立,具体的对立关系也构成。镙帽拧紧镙丝,钉子打进木板,吃饭时上下牙咀嚼,等等,也都是对立统一浅显易懂的例子。
哲学上的三大规律归根结底是对立统一。量质互变、否定之否定,只
是对立统一规律在矛盾变化发展中不同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四个阶段的发展也是对立统一。统一的是原理上的继承,对立的是内容上的纠正与发展。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对立统一规律,才能理解清楚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只承认两者的统一性而否认对立性,既不能真正解放思想,也不能真正实事求是。认为
一讲对立就是不好,就是贬低、歪曲的观念,实在是幼稚的。同样,以为一讲统一就是好,就是称赞、正确的观念,也是错误的。
弄清楚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我们在理论工作和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以更加宽广的眼光观察当代社会,以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另一方面,解放思想不是盲目冒进,体现时代性不是贴标签,富于创造性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而必须把大胆探索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把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结合起来,把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统一起来,扎实有效地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论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对立与统一
锦纶办建东社区郭晶晶
第五篇:论延安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文
论延安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论文摘要:延安精神是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根据地军民在革命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优 良作风。延安精神具有丰富的 内涵。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延安精神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大法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是从容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应对激烈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的思想武器;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一、延安精神的定义
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以中国共产党人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分子,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实践中,他们的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思想品德、行为准则、工作作风的精华与结晶。所有这些,融合而成为一种社会精神,就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成为我们党的优 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是延安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追求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解放、实现共产主义作为 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并为之奋斗不息。抗 日战争期间,延安成为革命者向往和敬仰的地方,数以万计的进步青年,为了追求理想和信念,追求正确的政治方向,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他们在这座革命的大熔炉中,经过血与火的洗礼,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到逐步升华,从而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一生的奋斗 目标。有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了坚定信仰,人们就会有一种“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英雄气概,有一种以苦为乐的无产阶级的乐观情怀。可以说,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强的革命信念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它是延安时期的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本质
延安整风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经过整风,使党内开始盛行的宗派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流毒在思想上得到清算,全党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经过整风,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增强。也正是在延安整风时期,形成了我党特有的三大优良作风 :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 自我批评。实事求是首先是一种科学精神,它主张靠真理吃饭,靠科学吃饭,而不是靠吓人吃饭,靠迷信吃饭。其次实事求是也是一种实际精神,它反对夸夸其谈,言行不一,主张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产生实效。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和实际精神的统一,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人格要求。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核心
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延安时期,是我党历史上党群关系最密切,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最好的时期之一。无论是党政工作人员,还是干部、战士,都 自觉地为人民谋利益、办好事,培养了党和人民的鱼水之情。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党领导了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 ;采纳党外人士李鼎铭的意见,实行“精兵简政”;推广刘建章合作社的经验,为人民办实事等等,充分体现了我党时刻关心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和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思想。正是由于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使党的凝聚力、感召力不断增强,从而实现了延安时期党的空前团结与统一的局面,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深厚基础,直到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因此,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成为党领导革命事业蒸蒸日上的根本原因。它既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也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核心。
4.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特征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无产阶级的政治本色,也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特征;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党战胜困难、求得胜利的一件重要法宝。延安时期,由于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扫荡”和蒋介石的经济封锁,解放区军民的生活和财政经济遇到了严重困难。在严峻的形势下,党领导广大抗El军民开展了生产自救的大生产运动。他们吃小米,住窑洞,穿补丁衣服,开荒种地,纺纱织布,以无比顽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精神克服和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实践 中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种精神仍然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要法宝。
二、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现实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并不是某些人的心血来潮,也不是简单的基于对既往激情岁月深切怀念而产生的“延安情结”,而是由我们所处的主客观环境和条件所决定的。
1.延安精神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 和纯洁性的一大法宝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只有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使我们党始终保持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也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用。邓小平同志说过,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 的发展中大国,要集中和凝聚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党的建设,改进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如果背离了延安精神,丢掉了革命传统,没有了理想信念,脱离人民群众,一味追求个人享乐,还怎么谈得上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呢?
2.延安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 目标,在此基础上,到本世纪中叶,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既是百余年来我们的先辈梦寐以求的宏伟目标,又是前人从来没有尝试过的空前伟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依靠伟大的团结,伟大的实践需要有伟大的精神作支撑。在战争时代,夺取政权需要延安精神;在和平时期,巩固政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离不开延安精神。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jE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达到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党群关系上、军民关系上都和谐,必然要求共产党人发扬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真正转化为凝聚人心、团结奋斗、和谐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3.延安精神是从容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应对激烈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的思想武器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一个极为复杂的内外环境下进行的。从国内来看,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 日益多样化,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更趋复杂。如果不能清醒地对待这些问题,不能妥善处理这些矛盾,就可能引发社会危机,危及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从国际来说,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科技进步 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 El趋激烈。这种形势既为我国提供了发展机遇,也大大增加了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争取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严峻挑战。事实上,西方敌对势力从来没有放松过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思想渗透,国内的有些人也从未放弃宣扬“全盘西化”的思想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没有了民族精神,没有全国人民的团结一致,同舟共济,我们怎么能保证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利益?延安精神就是应对这种复杂环境和尖锐斗争有力的思想武器。
4.延安精神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如果没有伟大的民族精神把13亿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不仅现代化实现不了,而且必然会陷入混乱的深渊。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体现和深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延安精神,必定会使我们的民族精神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
培养教育下一代,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首先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合格。当今的青年人,没有经过艰苦岁月的磨炼,对中国的国情也了解不深,一些人怕艰苦,图享受。尤其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下,不少青年崇尚金钱至上,强调自我价值,奉行所谓“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导致人生价值观的扭曲。延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无产阶级的人生观。为人民服务代表了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要求我们要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看作人生崇高目标和最大幸福,不计得失,甘于奉献,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青年真正的人生价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延安精神是培养教育青少年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教材。用延安精神培育合格人才,努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障。
三、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主要途径
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发扬革命精神问题讲过这样一段话:“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已精神,压倒一切敌人、(下转第110页)(上接第 55页压倒一切困难 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大发扬这些精神。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决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但如此,我们还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上一切要求革命、要求进步的人们所向往,也为世界上许多精神空虚、思想苦闷的人们所羡慕。”弘扬延安精神,最重要的是靠持之以恒的提倡和教育。邓小平同志提到的“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为提倡和教育指明了最主要的工作方法。“大声疾呼”,就是要造成舆论,广泛宣传。“以身作则,”就是要知行统一,付诸实践,不能说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尤其是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更应该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具体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在全党、全社会弘扬延安精神,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关键。
二是造就浓厚健康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弘扬延安精神,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让延安精神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社区、进工厂、进农村,深入到社会方方面面。闭要让广大干部群众系统地了解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延安精神产生和形成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以及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
三是深入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坚持不懈地同腐败现象作斗争。延安精神与以权谋私、挥霍浪费、贪污腐败,是两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对立。弘扬延安精神必须同腐败现象作斗争,这就要求共产党员要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刻苦学习马列 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自觉保持和弘扬延安精神,才有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思想武器。
历史造就了延安精神,时代需要延安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弘扬延安精神,使延安精神代代相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与时俱进,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