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以人为本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浅谈以人为本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摘 要]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理念,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建立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的需要,是对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变革的需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是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学管理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一切要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真正保护学生的利益,为学生服务。本文探讨了现行高校学生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阐述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思想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贯彻“以学生为本”思想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 以人为本 高校学生管理 自我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国内高校的教育体制日益僵化、教育管理理念渐趋落后,已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发展要求。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高校的普遍扩招,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与日俱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亟须一系列改变。现代教育的特征和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要求作学生管理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做好管理育人工。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问题,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已经完全自主择业,困难学生的资助由原来的发放助学金、困难补助向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社会资助转变。一系列的转变,都需要有新的学生管理理念来保证实施。而目前与之相适应的机制尚未完全在普通高校范围内形成。另外,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单一模式的学生教育管理体制,已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管理工作者必须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革原来的管理模式,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以学生为本的管理体制
其次,因特网的普及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学生管理提出了挑战。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网络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乃至语言习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和领域,对加强和改进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条件。另一方面,也给传统学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使高校教育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很难在学生头脑中积淀,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发挥。
再者,学分制和弹性学分制的实施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变革。目前,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已普遍实行了学分制。在学分制下,学生管理打破了学年制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班级观念淡化,形成了以课程为纽带的多变的听课群,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校的学生可以在一起学习,学生管理工作不再局限于本专业的学生,同时还要管理其他专业甚至其他学校的学生。而且还要指导学生选课,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并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定向学习变为自主选择的学习,学生管理工作由学年制下的指令性管理变为指导性管理。
二、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作为未来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这种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对一群生理成熟但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的人的管理,同时也是对一群还未自立,仍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的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极为必要的。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和管理,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抓好抓实学风建设。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一系列活动,是培养活生生的、能动的、个性化的全面发展的学生。高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孵化器,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是高校的主要任务。要实现高校培养目标,关键是要抓好学风建设,因为学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的高低。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和素质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积极进取、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并把就业教育融入整个教育过程中,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推荐工作,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第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就是要是建立平等互爱的相互关系。师生关系应当是互学互敬的平等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以促进学生主体人格的形成。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按照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和个体道德发展要求,让学生学会自主地进行道德选择,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为此,在学生管理中必须开展一些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喜闻乐见的活动。比如,经常开展一些朗诵比赛、知识抢答赛、篮球比赛、辩论赛等活动,这些活动使学生真正投入到交流、对话、讨论中来,使他们从中受到启发,得以充分的发展。
第三,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就是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以人为本就是要把管理作为一种完全服务于人的手段,对学生进行道德和心理关怀。所谓道德关怀,就是道德教育者从关怀出发,使道德教育真正达到促进道德接受者的和谐发展。它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从偏重于空洞说教向道德关怀转变,从功利驱使向培养学生自觉转变。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群体不断壮大,在校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上的问题也屡屡出现。高校管理者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心理咨询等活动,让学生表达自己压抑的情感,再经过心理专家的教育和帮助,从而可以让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
三、在管理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途径。
一是要强化服务意识,转变管理者的角色认知。要认识到学生管理不仅是对人的管理,更是对人的培养,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教育、管理、服务”三结合的原则,管理的过程就是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过程,做好每一项工作都是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才发展提供服务,也是从不同角度营造和创造促进学生成才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可以说,学生最需要的“服务”是为他们的全面素质提高和个性自由创造一个激励的环境和良好的条件。
二是增强管理针对性,加强对学生的情感辅导。学生管理者应善于利用科学的道理和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由事入理、由浅入深地向他们讲清道理,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其次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思想上热情地关心学生,学习上细心地指导学生,生活上热心地照顾学生,遇到困难能耐心地帮助学生。要科学地处理好“情”与“理”的辨证关系,既不要“有情无理”也不要“以情代理”,而是要情理有机地结合,作到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景交融。
三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要注意调动学生自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从属和被动地位,降低乃至消除大学生对被管理者的逆反心理,实现他们的自我管理。学生管理宜推行在学生处指导下的,以辅导员管理和学生自治管理为中心的相对的学生管理模式。在这种方式下,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在这种角色互换的过程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制能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了自己。
四是要因材施教,体现人文关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有理性的,也是有情感的,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人的发展也是多层次的。管理不应采取死板的、僵死的、统一的管理模式,而应该充分肯定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创造理性和科学约束下的自由发展空间,创造各种潜能发展的机会。在管理过程中采取“因材施教”的模式。在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扬学生科学素质较高的优势,带动并向人文素质的劣势领域渗透,实现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融合。
第二篇:以人为本教育观与高校学生工作
以人为本教育观与高校学生工作
摘 要:笔者分析了以人为本思想的渊源和以学生为本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内涵,讨论了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学生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几项措施: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价值目标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创新学生服务机制;积极地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以人为本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origin of peopleorientation and its connotation in work with student affairs in universities.It discusses the problems with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ve work.Then five measures which emphasize studentorientation are put forward: firstly, change ideology and establish work value of peopleorientation; secondly, establish and impro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to protect students' rights;thirdly, respect, understand and trust students;fourthly, foster an awareness of serving students and innovate the service mechanism;finally,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Key words: university;work with student affairs;peopleorientation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高校以教育为主要手段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育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手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的学生在规模、构成、层次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特点,要顺利完成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使命,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就必须全面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多渠道开展学生工作,多方面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1]
一、以人为本教育观的渊源及其赋予高校学生工作的内涵
“以人为本”的提法源自西方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他主张人是世界的中心和尺度,把人作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最高问题,高度肯定、张扬人的价值和自由。[2]以人为本教育观就是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从马斯洛(Abraham Harald Masiow)和罗杰斯(CarlR Rogers)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而来,认为教育以人为培养对象,其根本目的是发展人和成就人,主张在教育中以人为本,改变传统教育中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的状况,突出受教育者的地位,重视人的价值,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利,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教育过程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实现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3]
高校学生工作是解决学生的思想与行为问题,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的一项基本的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高校学生工作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要求广大学生工作者思考一切问题都应从学生本身发展需要出发,把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蕴藏在学生身上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个性,使学生自由发展;用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去熏陶、感化、激励、塑造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二、高校学生管理与以人为本教育观存在差距
长期以来,大学生的管理教育模式与“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严重脱节,管理现状滞后于管理理论,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之间存在着差距。
(一)将学生全面发展概念化
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生按照统一的步伐、统一的思想、统一的规格行动,以平均发展代替全面发展,学校往往以“出不出事”为评价学生工作好坏的标准,导致学生工作不敢越雷池一步,力求“管住”学生而不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忽视了如何培养学生能力的全面性和满足学生需求的多样化,过强的共性制约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大学生因为目标不能实现而陷入迷惘或丧失自我提高和发展的勇气,以致教育管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学生工作重管理轻教育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专职辅导员按照教育部要求的1∶200的比例配备很难保证,加之分工不明确,学生工作干部“融党、政于一体,集教育、管理于一身”,从奖贷困补到思想教育,从学生入学到毕 1
业分配,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人手不足,事务繁杂,造成学生工作本末倒置,学工人员往往偏重于应付指令性工作而疏于思政教育,疏于对学生遵章守纪、日常言行、寝室内务的监督、检查和管理等。
(三)对学生工作的对象认识存在偏差
在高校学生管理实践中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管理者是管理工作的主体和中心,强调管理者的主导性地位,而把学生看作是被管理的对象,把学生摆在从属的、被管的位置上,常常导致学生与管理人员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4]
(四)新生进入高校后的教育不到位
现在的高校学生有人形容为“抱着长大的一代”,相当一部分学生虚荣心强、面子观念重、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包容心和起码的承受挫折能力。由于在中小学期间所受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皆属包办式、管制式,因此,进入大学后,许多新生一时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生活环境,加之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教育,使得个别学生偏离方向,脱离健康的成长轨道。
综上所述,要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成为所有教师、学生和学生工作者的共同理念并指导实践,还需付出不懈的努力。
三、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学生工作
鉴于当前青年学生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管理者应以重视和关注青年学生个体为出发点,加强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研究,更新工作理念,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工作。
(一)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价值目标
这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在新形势下,学生工作必须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统一起来。学生工作必须面向每个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为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创造各种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成才动力,把工作实实在在地放到“育人为本”的工作价值目标上来。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在现实生活中,学校和学生在地位、角色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权利、义务存在“失衡性”、“不对称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育主导者的学校要重视发挥学生在学校工作中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 通过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突出学生主体意识和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一方面,需要在院系建立领导接待学生日制度、学生信访落实督办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学生参与辅导员班主任考核制度等,注重院系领导、教师与广大学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努力建立健全学生生活基本保障制度体系,包括奖、贷、助、补、勤等系列助学制度及大学生心理咨询热线帮助制度等,为广大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一些最现实的问题,使大学生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三)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学生
要把“以人为本”的观念落实到学生工作中去,首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平等地看待他们。人格在法律上是一种权利,在道德上是一种尊严,在心理上是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据此,尊重学生人格就是要在法律上予以保护,在道德上予以尊重,在心理上予以关怀与理解。在尊重每个学生的同时,还要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所想、所急、所做、所需,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
(四)树立服务意识,创新学生服务机制
作为高校的学生工作者,我们不仅要站在“教育者”或“管理者”的角度,还需要更多地站在“服务者”的角度,树立服务育人、全方位服务、全员服务的思想。要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主导、以院系为主力、以社会为依托的服务体系。在服务内容上,要以提供成才咨询、就业指导和维权济困为重点;在服务方式上,要坚持精神动力与物质帮助相结合;在服务手段上,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知识,充分发挥网络及媒体的作用。
(五)积极地开展“三自”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青年人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反叛意识较强,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是“大人”了,不愿意时时处处受到各种“标准”、“规范”的约束。但事实上,他们在心理上还处在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期,如果不加以积极的引导和教育,任其随心所欲的发展,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尤其是当大学生走向社会后,如果他们没有良
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容易走向歧途。在学生的日常教育引导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指导思想,通过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正确的思考方法来面对学习和生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真正预期效果管理提高综合素质。
所以,我们所提倡的坚持以人为本,不是放弃而是更要加强教师的主导地位,不是弱化而是更要强化对学生的管理。
总之,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当前教育思想中的主流,符合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学生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就是要求教育管理者在工作中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方法,提高技巧,体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始终坚持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切实做好学生的维权工作和解困工作。这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实际需要,更能调动他们接受教育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促进学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1]雷晓霞.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J].咸宁师专学报,2002(10):171-172.
[2]蔡世华,董晓曦.浅议人本主义教育观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2):60-62.
[3]王引兰.高校学生管理中人本管理伦理探论[J].伦理学研究,2007(1):64-68.
[4]隋松智.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高校学生工作[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4):19-22.
第三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论文
制度的规范和激励功能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显现
规范性制度和激励性制度在高校学生管理中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分析制度这两种主要功能的价值取向和限度,并不是要否定规范性制度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而是要注重两种制度功能的价值取向和限度,在各自的层面上发挥其有效性。
大学生已具有很强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有非常明确的是非观和价值判断,他们不完全受他人设计、操纵和灌输,而是基于自身理性进行价值认知和选择。规范性制度应是对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准确的定位,保障学生完整的公民权和受教育的权利,明确大学生作为公民和学生应有的行为规则和责任。所以,规范性制度的内容是对大学生行为的基本的限定,对符合大学生基本行为规范的提出要求和对不符合的行为给予强制性处理。这类制度往往与大学生的义务和责任性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只有这些义务性的内容和责任性的内容,才可以用规范性的制度加以保障和规范。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认为,规范性制度具有“普识”性权利和义务的要求。不能让规范性制度的触角伸得太长,那样就陷入了学生管理制度设置的固有思维方式,把管理制度定位在“管住”学生,重点放在约束学生的行为上,以不让学生出事为目的。所以我们说,规范性制度的价值取向是向内的,通过基本的行为规范和强制性的要求,形成良好的习惯,达到品德和素质符合社会公民的要求,或达到良好公民素质引领社会文明。除此之外,在学生管理制度中,我们应尽可能不采用规范性制度或强制性措施达到管理的目的。在我国,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具有自上而下、以行政规划与管理为主的特点,学校的科层化倾向明显,层次结构划分的是权力和责任。科层制在社会组织管理中具有良好的效率和作用,但作为培养人的高校,本具有效率意义的科层制最终成为束缚人们自由的限制,那么我们会将学生的生活建立在一种由科层制统治的“铁笼”里面。科层制的无情扩张,以及随之而来的科层权力的无情扩张,进入高校学生管理层面就呈现出对规范性制度的重视、偏向和喜爱。正如韦伯所描述的那样,科层制的激情足以压倒单个的情感。[4]更多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应以积极引导的价值取向,激发和激励每个学生的个体价值,充分肯定和体现学生的个体价值,增强学生积极向上的欲望和动力。激励性制度可以有效地启迪、敞开学生的价值世界,提高他们的价值判断能力、选择的意识与能力,敞亮他们通向可能生活的价值路径,让他们面对开放的、无限沟通的社会生活空间,从容、自主地建构个人的价值世界,成为生活的主体。人才有基本要求,但没有一致的标准,基本要求可以通过规范性制度加以养成,而对人才自身的发展,要通过多样的激励措施和多层面的肯定加以激发。制度或规则应该只是创设一种“教育的情景”,提供学生实践个体价值的活动场所或空间,以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提高学生价值认识、探究和体验的能力。
以激励性制度引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价值创新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加强对激励性制度的重视,要将制度从激励性功能出发,进行适当的目标定位:
一是实现对学生的不同认识,引导其不同个性的激发与彰显,推动其明确自身的价值取向;
二是改变管理者的工作方式,逐步弱化强制性特征,突出以服务为主的角色意识,给学生创造一个既渗透制度规范,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实践提高平台;
三是达成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避免制度规范性的固化趋同,帮助学生在个性可以得到张扬的情境中通过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实现自我价值。
1、制度设计。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应高度重视制度创新,并努力使之健全、规范与科学。完整、成熟、合理、先进的学生管理制度,反映着一所学校德育工作的理念与机制,反映着学校人才培养的目的与要求,反映着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路、模式与方法,同时也综合反映着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境界与水平。理性把握学生管理工作中制度功能的特点以及制度设计的原则要求,在突出制度执行的严肃性、规范性和教育性的同时,更注重加强制度设计、注重制度的激励功能的发挥,则是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价值创新的重要途径。制度设计要建立健全评价机制、优化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正如柯尔伯格所言,道德发展取决于规则如何被理解,而不是取决于文化内容。[5]我们从这句话启发到的是,规则带给他人得以理解到的是什么,是一种限制性的价值灌输,还是一种开放性的价值引导?一般意义上,学生的行为要求与个人自身的发展目标是相一致的,限制向内,开放向外。通过制度激励性功能的发挥,将对学生的教育价值的引导渗透于学生个体成长的过程之中,注重对学生道德德性的养成教育,无疑应该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重要归宿。“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6],同样,德性养成教育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性教育,日常生活是个体德性的养成之所。[7]制度设计就是要把个人的道德理性与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发挥制度的静态与动态有机结合的激励性功能,强调细化管理、量化管理,在生活中验证、丰富、实践个人的价值理念,并且逐步形成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形成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稳定的道德思考、判断、选择以及行动的基本方式,从而实现学生在综合素质提高方面保持一定的张力和维度。
2、价值实现。
当代大学生管理制度应以开放、踏实、平等、尊重的内容、方式、方法面对这个复杂多元的世界,而有效发挥制度的激励性功能对于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则有着显著的积极意义。首先激励性制度与学生个人的生活紧贴,可以加强学生对个人生活世界的体悟。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与周围世界发生着意义关联,通过追寻自身与他人、社会与自我的牵连而获得意义。关注这个“我”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并作为一个真实的生命体在这个“生活的世界”中去积极地交往、感觉、发现、理解,增进个人对自我生活世界的自觉意识,逐步形成个人与生活的世界之间和谐、稳定、深刻的联系。其次,激励性制度引导学生在价值冲突中审慎决断。生活中,我们常处于两难甚至多难的价值冲突困境之中。罗宾斯说:“没有冲突,就不会有新的挑战,思考和思想的发展就失去了刺激和动力。”道德主体“只有在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借着自己的选择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社会提供了无限可供选择的道德情境,个体的道德习惯便是借助自己一定的思维和感情对这些具体的道德情境自由选择的结果”[8]。在对多元价值的冲突和选择中促进个体道德理性的发展和个体道德主体性的全面提升。再次,激励性制度可以反复强化与训练,形成行为习惯。我们反对简单灌输和对行为的控制、强制。强调在过程中发挥价值引导的作用,积极鼓励和肯定学生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制度中加以认可,不断地对学生的有益行为加以增强和延伸,实现对个体差异的尊重,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第四,激励性制度注重学生行为的自我反思与评价。苏格拉底说,“一种未经审视的生活还不如没有的好”。“人的知识和道德都包含在这种循环的问答活动中”[9]。激励性制度中肯定式的价值评价,必然会激发和引起学生自我行为的认识和思考,并通过对道德行为的不断反思和循环问答,澄明价值并促进道德理性的发展。
第四篇:以人为本 推进发展
以人为本 推进发展
----重庆市丰都县第二中学
丰都二中创办于1939年夏。2006年秋举校搬迁,新校占地200余亩,现有65个教学班,学生4225名,教职工212人,2009年1月创建为重庆市重点中学。学校各功能室等设施设备健全,2007年秋在每个班级配置了微机和多媒体投影仪,实现了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过程现代化和办公设备数字化。如今的二中校园环境舒适,人文情怀充分彰显,设施设备先进,独具特设的育人环境已悄然形成,是广大学子修业的佳处,圆梦的摇篮。
多年来,在丰都县委、县政府以及县教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二中人宏扬“负重创业,创优争先”的奉献精神,在艰难完成移民搬迁与创重的同时,教育教学质量不降反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个奇迹: 2OO4年高考上线552人,上线率88.1%;2005年上线704人,(重点本科上线68人),上线率为84.8%;2006年上线719人(重本上线60人),上线率为82%;2007年上线706人(重本上线62人),上线率为76.1%;2008年上线759人(重本上线70人),上线率为88.9%;2000年至2008年七次被丰都县人民政府表彰为“高考工作先进集体”; 用心血和热汗谱写了一部部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壮美乐章,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丰都县第二中学的历史其实是这样谱写的。
1.努力打造学校精神特区
二中人自我加压,锐意改革。在“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改革活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路上创导四种精神:奉献精神、求实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追求四个目标:和谐 的人际关系、温馨的人文环境、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充满激情的工作状态;要求领导以事业为重、从大局出发、为师生着想、对未来负责;要求教职工忠诚、奉献、正直、向上、追求事业、爱生如子。
2.弘扬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精神
七十年的风雨历程,铸就了“琢璞成玉“的办学理念;一代代二中人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地牢记“为人类谋幸福而努力做人”的校训,践行“负重创业、创优争先”的奉献精神。面对移民迁校、创重、教育教学中的重重困难,二中人没有“等、靠、要”,更没有坐以待毙,始终牢记 “ 发展才是硬道理”与“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古训,大家心齐、气顺、劲足,周末与节假日加班加点抢时间、赶进度、抓质量,以超人的意志和智慧,以无私奉献的精神,负重创业拼命干,创优争先战犹酣。
3.以人为本 加强管理(1)坚持以学生为本
育人先育心,即培养一个有心之人(能思考),用心之人(会思考)。学校注重学生早期的责任心培养,早期的爱心培育,早期的耐心训练,早期的细心打磨。学校把热爱学生、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以活动促养成,以习惯促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四自五讲”(自觉、自爱、自主、自立;做人上讲诚信,行为上讲规范,学习上讲勤奋,校内外讲形象,社会上讲公德)的思想行为,引导和帮助学生走向成功,作为学校和全体教职员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坚持以教职工为本
学校在管理制度制定和管理过程中都体现了“以教师为本” 的理念,牢固树立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思想,把教师作为立校、治校的基础和根本,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是吸引教职工参与认同管理。学校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的作用,密切学校与教职员工的关系,吸引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的目标决策,激活全校教职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了学校的内聚力。二是注重与教职工的情感沟通管理。学校遵循尊重人、理解人、温暖人、体贴人的原则,努力为全体教职员工办事实,努力提高大家的福利待遇,努力改善大家的工作条件。在日常工作中,与教职员工注重意见沟通、情理相通、心理相容,使全校教职员工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团队规范,同心同德地完成学校办学目标。
4.坚持“制度化”管理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坚持强化制度管理意识,用制度规范全校教职员工行为,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在“创重”目标完成后,针对课时与福利分配这一焦点问题,学校在充分征求广大教职工意见,教代会三上三下修订完善了《丰都县第二中学课时津贴方案》,围绕分配方案为主,又及时完善了干部、教师、职员、工人、临时工等各项制度职责,并严格按制度职责进行督导检查与奖惩兑现,形成了以制度管人、职责管事 的良好局面,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工的工作激情。
5.切实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
一是大力开展教研教改。学校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采取多种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和研究,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开展全校性说课、教案设计、优质课、公开课等竞赛活动,教师跨学科听课。选送部分教师参加市、县教研活动,及时召开教师大会或教研组会进行传达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二是扎实搞好帮扶工程。学校开展新、老教师“一帮一”接对子活动,指定有经验的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钻研教材、研讨教法、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业务能力,促进新教师尽快成熟。双方与学校签订合同,并按月考核。
6.充分发挥年级管理委员会的作用
学校制定了年级管理、考核方案,落实了目标责任制,分管校长、年级正、副主任天天与班主任一道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进行督查,定期召开了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学生会议,管理到位,效果良好。
7.关注课堂教学,抓好教学质量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学校把教学目标任务分配各年级,各年级对目标任务向班级和学科教师进行分解并考核。学校对每期全县教学质量监控考试的质量情况向全校老师进行通报,各年级、各学科组召开总结会,及时插漏补缺。老师们向课堂要质量,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各备课组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各个环节,利用好教材中所蕴涵的思维发散点,充分展现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培养学生乐思、善思的学习习惯。习题精选,题量适中,评讲及时,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8.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职能作用
加强教研组建设,规范教研组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教研组管理制度化、科学化,教研组长担负起组织本学科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业务管理等职能的作用。重点抓集体备课、教法研讨、命题研究、质量分析。做到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同学科教师加强沟通,充分发挥团队作用。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各备课组认真制订活动计划并积极实施。强调备课组长是第一责任人,抓细抓实集体备课各个环节,探索提高集体备课实效的新路子。学校按月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进行量化考核。9.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细化教学管理,着力抓好教学六认真。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教学常规的要求,以加强教学六认真工作的常规管理为重点,不断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将教学常规工作落到实处。针对调研和巡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将情况向全体教师进行通报分析并督促改进。
10.积极加强校际交流
二中和铜梁一中等九所重庆市重点中学结成了“九校联盟”,签订了资源共享协议,定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为学校干部、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平台。
回顾历史,我们充满自豪与骄傲;展望未来,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弘扬“敬业、爱生、奉献”精神,努力实践“为人类谋幸福而努力做人”的庄严承诺,立足实际,负重自强,扎实工作,把二中建设成为教育思想先进、管理高效、总体水平高、特色鲜明的巴渝名校。
第五篇:以人为本推进城镇化
以人为本推进城镇化——
城市,不仅仅是高楼大厦(两会进行时)
人民日报记者 陆娅楠 卞民德 杜榕
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特大城市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大中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继续发挥吸纳外来人口的重要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落户条件。
坚持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原则,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健全城镇建设标准,强化规划约束力。
——摘自“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连日来,代表委员对“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讨论不断深入。城镇化进程中,钱往哪儿投,人往哪儿走,劲儿往哪儿使,利为谁谋?代表委员们集思广益,始终离不开一条主线——以人为本,让更多人更幸福地生活。
规划切忌“大跃进”
不搞“表面化”,实现质的升级,提高幸福指数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到2015年,城镇化率由“十一五”末的47.5%提高到51.5%,提高4个百分点。很多代表委员注意到,这4个百分点的预期性目标比“十一五”时期的实际速度要慢0.5个百分点。
“这个目标意义深远,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以人为本,追求科学发展。”作为一线执行者,江西省宜春市市长龚建华代表认为,城镇化进程离不开对人的服务。“„积极‟就是要顺应工业化加速发展、农业机械化率提高的大趋势,主动为人口就业结构调整做好服务;„稳妥‟就是要解决好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民生、环境等问题,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
“十一五”,城镇化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重速度、轻质量的问题也开始显现。代表委员纷纷表示,“十二五”关键要在“人的城镇化”上实现质的升级,加快从“土地的城镇化”向“人口的城镇化”转变。
要转变,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城镇吸纳就业能力,城镇化不能“表面化”。“城市空间的扩张、人口的单向集中,只是城镇化的表面特征,生产方式的变更才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山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复明代表注意到,一些地方被征用土地长期闲置,进城
农民却很难充分就业。“新型城镇化必须与新兴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让失地农民能就业敢创业。”
要转变,必须重视资源环境保护,夯实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城镇化切忌“大跃进”。“城市是为人而建的,水源、土地的承载能力与食品供应的保障能力,都是最基本的宜居指标。高楼大厦工业园不是城镇化的全部内容,相对于经济总量增速,群众满意度更应成为城镇化评价指标!”江苏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代表说。
方式杜绝“假大空”
放宽落户条件,改善公共服务,走中国特色城镇化之路
“农民都进城了,那农村的土地山林谁来种?老弱病残的生活谁来管?不想进城的农民怎么办?进城的„农二代‟怎么算?”山西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党总支书记张家胜代表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他呼吁,城镇化必须充分考虑三农问题,对农民利益的保障决不能说空话、说大话。
城镇要发展,尊重农民意愿、兼顾农民利益的理念不能弱。进不进城,农民说了算;进城之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政府要实打实地办。“十二五”时期,探索出一条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国特色城镇化之路,刻不容缓。
城镇要发展,破除制度障碍、改革人口管理的步伐不能慢。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民转化为市民,动力在改革。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陈立昶代表说,户籍制度在城市捆绑了养老、医疗、教育等利益,在农村捆绑着宅基地、承包地、林权等权益。如果流动人口既得不到城市户籍的利益,又要失去农村户口的利益,城镇化很难有质的飞跃。“„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把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作为重要任务,放宽落户条件,这是户籍制度改革的破冰,将促使我国城镇化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城镇要发展,改善公共服务、加强权益保护的政策措施不能少。“要让农民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进而调动其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机会、职业技能、居住条件等都应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江西师范大学校长梅国平委员说。
“城镇化过程中最难把握的是均衡,必须实现的也是均衡。只有让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各得其所、共建共享,城镇才更有生命力!”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主任袁进琳代表说。
功能预防“城市病”
强化规划约束力,提高城市管理服务能力,重视小城镇建设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考验着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然而,一些大城市已经染上了“城市病”:马路宽了,交通堵了;街道宽敞了,生活不便了;人口进城了,垃圾围城了;旧城拆掉了,千城一面了……
“真正的城镇化建设不仅要有城市的规模框架,还要有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等综合指标。”龚建华认为,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必须拒绝浮躁,“要坚持规划先行,把城市建设的„宪法‟做扎实,形成坚强的产业支撑和服务管理支撑,否则再漂亮的城市都只是一座空城。”
与发展速度相比,更应强化规划的约束力,绝不能“规划墙上挂,建设打哈哈”。“城镇化归根结底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过程,每个城市的规划,都应把居民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居民因城市而自豪。”梅国平去过国内外很多城市,最深切的感受是每个城市都必须找准定位,走特色之路。“城市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才是城市的灵魂。”
与设施建设相比,城市管理服务能力亟待提升。“城市„三分建、七分管‟。目前很多城市的管理还是项目制、短期式、多头管。例如交通拥堵、小商小贩的治理,都是以„堵‟代„疏‟,忽视群众需求,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因此,推进精细化、信息化、动态化的城市管理服务迫在眉睫。”曹新平说。
与扩张大城市相比,发展中小城市与小城镇更应受到重视。“现阶段应将小城镇作为重点,改善公共资源配置,构筑新型城镇体系。”陈立昶建议,借鉴国外经验,把高等学府转移至小城镇,加速当地要素聚集能力。“让年轻学子服务小城镇,爱上小城镇,留在小城镇,也许是城镇化的另一条路径。”
降低进城的三道门槛
(两会时评)
蔡继明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战略摆在了重要位置。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的城镇化率要从47.5%提高到51.5%。这些战略部署,标志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将向历史新高度进发。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0年的47.5%,但仍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甚至低于50%的世界平均水平。目前47.5%的城镇化率“成色”还不是很足:其中既包括了1.45亿左右在城市生活6个月以上、但没享受到和城
市居民同等公共福利和权利待遇的农民工,也包括约1.4亿在镇区生活但仍然从事农业生产的户籍人口。总体上说,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还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和工业化进程。
“十二五”时期,要把我国城镇化率提高到50%以上,不仅意味着我们要把庞大数量的农民工及其家属转变成城市居民,也意味着要让他们享受与城市原有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各项权利。这无疑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也将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壮举。大量“农村人”成为“城里人”,就必须大力降低农民进城落户的门槛。
深化改革是铺平进城之路的根本力量。应该通过推进土地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打破政府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垄断和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建立统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逐步缩小行政性征地的范围,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做到与国有城市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这样,就不仅可以使农民分享到工业化和城镇化所带来的土地增值,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还能促进保障性住房惠及进城务工的农民,从而降低农民进城落户的第一道门槛。
制度完善是保障农民权益的关键所在。应该进一步完善农地和宅基地的退出机制,一方面赋予农民承包地和宅基地完整的用益物权,使进城务工多年并有了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能够通过土地市场将承包地和宅基地有偿转让,从而获得一笔进城落户的安家费或创业资金;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宅基地换房、承包地换社保的方式,降低农民工进城落户的第二道门槛。
充分就业是解决生计问题的基本条件。事实证明,中小企业能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在融资、税收、土地、准入、政府采购等方面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就能为进城务工的农民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这就降低了农民工进城落户的第三道门槛。
此外,还要使进城务工的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医疗保障权利、最低生活保障权利、失业救济权利等。
以人为本而不是以高楼大厦作为衡量标准的城镇化,才是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城镇化,也才是名副其实的城镇化。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