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问题探讨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问题探讨
作者:李明川 论文整理编辑:胜法网
论文导读:求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走上法治化的道路.文章从高校学生工作进行法治化管理的时代背景、基本内涵、所涉及的行政法律关系及民事法律关系以及实现法治化的途径几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基本内涵,实现途径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因此,高校各项工作也要法治化,切实保护学生合法权益.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则和基本方针.高等学校作为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高校的法治化管理、高校辅导员队伍及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关乎依法治校的最终实现.一、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现实背景及重要意义
由于社会法治化的不断推进,学生及家长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新闻媒体的披露及跟踪,近年来,诸多高校因为学生的学籍管理、奖助学金的评定、各级各类考试、毕业证及学位证的颁发、违纪处分以及安全事故等方面的问题与家长发生纠纷,学生向校方主张权利并诉诸法律的事情屡屡发生.比较典型和具有影响力的案件有北 京大学博士生刘燕文状告北京大学,要求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案和北京科技大学本科生田某状告北京科技大学,要求颁发毕业证案;因涉及高校纪律管理纠纷,西南某大学两大学生因发生性行为,导致女生怀孕,被该校依据学生违纪处罚条例中关于发生不正当性行为者,给予留校察看直至开除学籍处分的规定,作出将这对相恋的男女大学生勒令退学的处理决定后,学生以学校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生韩某状告财政科学研究所勒令退学案等等.以上这些事实反映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随着中国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推进,包括学生及其家长在内的社会公众开始用法律来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也透射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尤其是高校及其思想政治辅导员应在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战略中不断提高法律意识,正确认识和把握高校中的法律关系.在坚定不移地按照教育方针及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及日常事务管理活动过程中使自己的教育、管理及服务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和规定,符合社会主义法治和道德的规范.化解矛盾、减少纠纷、保持稳定、促进高校发展,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学生工作中的涉法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所涉及的行政法律关系及民事法律关系
(一)高校学生工作所涉及的行政法律关系
高等学校是依法设立的教育组织,法律、法规授权其行使一定范围内的行政职权,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可以与行政相对人--学生构成行政法律关系.被授权的高等学校的行政法律地位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学校作为行政主体,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职权,具有同教育行政机关相同的行政主体地位;二是高校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职权,并能独立对外承担法律责任.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的规定将一部分教育行政管理职权授予学校行使.学校因授权而具有行政权的法津依据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历、学业证书的颁发权、学位授予权、学位证书颁发权均是国家授予高等学校的特定教育行政管理权.类似的还有学生处分权,如果学生对处理决定不服或对颁发证书的行为有异议,可向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行使申诉权;亦可依据行政诉讼法以学校为被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实现途径,行使诉讼权.学校的学生工作管理者即辅导员受聘于学校,形成了与学校间的职务委托法律关系.学校与学生工作人员之问的权利、义务关系构成了学校职务关系的全部内容.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服务过程中,学生工作人员代表学校,以学校的名义行使上述教育行政管理权时,产生了具体行政行为,在学校与学生之间形成行政法律关系.学校是行政主体而学生工作人员只是职务受托人.[2]
(二)高校学生工作所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
当前,高校中常见的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民事法律纠纷主要是侵权和违约纠纷.侵权责任纠纷,如名誉权、身份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纠纷.违约责任纠纷,如收费退费、住宿条件、授予学位等纠纷.学生在校期间,学校负有保护学生生命权、健康权、休息权的责任.但高等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是十八周岁以上,已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对个人行为独立承担完全责任.三、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的途径
(一)要在高校学生管理中树立独立平等的现代法治理念
确立高校与学生之间独立平等主体的法律关系理念是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首先解决的问题.一要强化司法主体平等的理念.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学生自费就学、自主择业,学校收取费用、提供服务,客观上造成了高校与学生之间形成了基本的民事法律关系.这种属于司法性质的法律关系,在法理上要求法律主体地位双方是平等的,它要求双方必须平等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二要明确公法主体的平等地位.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与学生形成的行政法律关系,不属于校内行政法律关系,而属于校园外部行政法律关系.三要重视高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人格的平等.长期以来,人们对尊师重教这一传统主要是从教师在学生面前要严厉、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的角度来理解的,教师和学生在地位、人格上是不平等的,表现在管理上,则是高校以教育学生的名义任意制定游戏规则.在信息来源多元化以及人格平等成为社会共识的新形势下,这会扼杀学生的个性自由和创新精神,诱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论文开题报告.[3]因此,高校管理者应重视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做到把学生看成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感情、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可以任意摆布的工具,构筑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高校自身及学生管理人员应增强法律意识,正确行使职权和履行义务
首先,高校应该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学校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奖惩措施进行全面自查,进行“立、改、废”,使之与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相符合,适应变化了的现实情况,解决出现的新问题,使学生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坚决防止学校的规章制度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失去效力,损害学生的正当权益,据此管理教育学生,处理违纪违法学生.在制定规章制度时,首先考虑的不应当是如何处置学生,而应当考虑的是这样设置是否合法、是否会侵犯受学生的权利,真正将学生作为一个平等的法律主体来对待.[4]这才是我们需要的一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体现现代法治意识的教育理念.其次,学生管理人员即辅导员要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教育规律,懂管理,懂法律.熟练掌握与学生工作有关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典型案例.在日常教育、管理、服务活动中,以及处理学生违纪违法问题都要依法行政,依法育人.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处理涉法问题的能力,真正把教育、管理学生与维护广大学生的正当权益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严格教育、管理学生,又要尊重和平等对待学生,依法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最后,管理和处理违纪违法学生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现行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正确、符合法定程序.事实清楚就是指处分决定所依据的事实,必须做到真实、具体、准确,它是正确处理违纪违法事件的基础,是必须认真把住的
再次,培养大学生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法律最主要的精神即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要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要履行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以社会主义法律为武器,扞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在享有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时,不忘记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忘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根据权利的主张要素,“有权利必有救济,无救济就无权利”,得到法律救济也是学生的一项基本权利.学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要求学校为其接受教育提供一定的条件,并且在受教育权利受到侵害时申请补偿和救济的要求权.因此,高校不仅要在规章制度中载明学生应享有的权利,还要提供实现权利的行政或司法途径,疏通学生权利主张的保障渠道.[参考文献] [1]张宗海.试论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模式的导入[J].现代教育科学,2005,5.[2]谢飞,杨邦翔.高校辅导员工作法治化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9,1.[3]缪锌,吴斌.合理性与合法性之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4]朱丹.工科大学生法治观念的现状分析及其教育途径[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第二篇: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论文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高校学生管理应在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相应的转型与变革。高校应当在自主权范围内,主动探索适合本校环境、符合法治精神的学生管理法治化进程。通过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理论审视和现状分析,对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进行梳理和探索。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与之相应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领域内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和重组,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和办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在这种宏观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重大变化,但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却日显单
一、僵化,面临着诸多严峻的问题和挑战。与此相应,高校学生管理应当适应发展的需要,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突破制度框架,以依法治校、以人为本的理念加以改革和引导,进一步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
一、对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理论审视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和教育问题,研究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问题,必须全面、准确地对其进行理论审视,这是厘清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法律关系的必要前提。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基本上是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即中央和地方政府直接办学和管理的体制,政府对高校一直采取以行政命令为主的高度集中的管理方式。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政府与高校关系的调整、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增大,高校与学生双方主体的地位以及法律关系的内容也在逐步发生变化。
1.高校学生管理的职能定位
作为高等教育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校学生管理属于公共管理,然而长期以来,为完成管理任务,实现管理目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通常采用简单的行政命令和行政管理方式。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现代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这就要求学生管理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由命令向指导变革;在坚持制度管理的同时,要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并施以人格影响力,要以培养大学生健康成才为主线开展管理工作,要本着管理就是服务,变强迫命令为指导的思想开展工作;要把为学生服务和对学生教育结合起来,将教育融入服务之中。
同时,按照“行政是公共事物的管理”的定义理解,高校学生管理属于教育行政范畴。教育行政的发展趋势是二者趋于融合,以服务行政为主,这是政府教育行政向公共管理发展的典型表现。[1]教育行政向公共管理领域的扩展不仅使教育行政的客体得以扩大,而且管理过程也从过去倾向于静态转向动静结合,即不仅关注政策法规的制定,还关注其执行和评估,并从多学科角度探讨公共管理问题。就此而言,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同样赋予了高校学生管理以公共管理的意义。
2.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内涵
学生管理服务职能体现的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对学生多样性发展的关注,对民主社会公民教育的重视,对学生选择权、参与权的重视。从深层意义上而言,学生管理的服务职能揭示的是教育的自由、民主价值乃至市场经济、法治社会的基本价值观,研究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需要通过探寻法治来揭示其内涵。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指遵循法治原则,实现学生管理理念从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变,学生管理目标从效率稳定向效益创新转变,学生管理依据从“管理法”向“控权法”转变。学生管理职能从管理向服务转变的过程,是法治思想与实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体现。在此过程中,通过高校的法治精神、规则和行为方式,体现高校制度文明。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重要意义在于,高校法治是高校自治的根本促进和保障,是高校更好地服务社会、生产知识和培养具有法治素养的公民的体现。
二、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高校与学生的关系是被服从与服从的关系,校园规则是义务本位的“管理法”,学生处于承担义务的从属地位。近年来,尽管诸多高校对学生管理规则进行全面修订,正在积极向依法治校努力,但是总体而言,与法治社会要求的学生管理还有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管理义务本位观
高校所履行的国家教育权力源自公民为实现受教育权而做出的权利让渡,高校学生管理义务设定应当以保障学生受教育权为前提,同时为了防止高校代表的国家教育权的侵犯,需要对学生管理的主体、权限、依据、程序做出规定,否则依据“法无规定即禁止”原理,学生管理行为属违法行为。基于维护学生管理的便利性,不少高校通常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过多设置义务性条款,较少思考和挖掘义务性条款所对应的权利性条款,这种义务本位的规则体系将会严重影响规则的约束力与执行力。在法治进程中,面对学生权利提出的新挑战,高校学生管理必须确立权利本位观,真正保障学生权利,从而赋予学生管理以新的价值内涵。
2.学生管理行为合法性、合理性危机
学生管理行为合法性指学生管理应当依法行政,应当符合**、法律的要求,不与之相抵触。学生管理行为合理性是指学生管理应当符合理性的要求,客观公正、平等、善意、诚信、负责地做出学生管理行为。学生管理行为合法性合理性是“良法之治”的内在要求,体现学生管理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的统一。学生管理内容主要涉及学籍、生活管理、社团管理三方面[2],学校管理部门的职权、职责需要学校章程对内部管理体制和内设机构做出明确规定,这是学生管理主体合法、权限合法的前提,否则学生管理职能部门就有可能越权或滥用权力。高校内部管理机构的职权,往往由经学校批准的内设机构职责范围所规定,并不严格规定在学校的章程中,当学生管理行为主体合法性、权限合法性缺失的时候,权力滥用的本质无法保障学生管理行为的合理性。
3.学生管理秩序失范
学生管理秩序失范存在多方面原因。首先是规则不健全,规则存在合法性、合理性危机。目前,学生管理规则表现的权利义务失衡、空泛性、时滞性特点,使学生对规则的认知形成了“罚” 的观念。学生管理秩序失范使校规严肃性、权威性受到影响,这极不利于法律秩序形成。其次,学生管理法制不统一,执行不严格。为增加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规范性,必须认真贯彻各项规范性法律文件,它对于深化教育管理功效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高校学生管理主体在贯彻制定文件的时候,容易忽视或淡化法律文件本身的内在功能,更不会去研究它的制定宗旨和精神。因此,要确保高校学生管理法治秩序形成的基础,就应当促进权利义务平衡,使规则现实、明确、可行并能得以普遍适用。
4.学生自治组织行政化
学生自治组织的宗旨是代表学生利益,但事实上它在与学生管理部门沟通方面尚不能真正代表学生利益,仅发挥着上传下达的作用。高校法治强调学生自治组织是学校和学生的调节器、平衡器,是纠纷调处、建设性解决校园冲突的中转站。学生管理规则的合法性、合理性要求,通过学生自治组织引入学生参与机制,使校园规则能够反映学生的权利诉求。在所发生的高校纠纷中,无论是在权利争议发生之前,还是在权利争议发生之后,无一表现了学生自治组织在维护学生权益方面的努力。另外,从宏观环境讲,高校学生自治组织也是自上而下政府主导的社会自治组织。随着高校法治的深入,校方制定校规,做出涉及学生权益重大决定时,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将不断加大,责任加深,对其成员民主能力的要求也将愈高。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引入正当程序的过程中,高校学生自治组织必须回到为高校学生服务的宗旨上来,协助高校学生管理职能部门促进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进程。
第三篇:法治化下高校学生管理研究论文
随着中国法治化进程的推进,以创新为灵魂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改革也逐渐席卷中国高校。法治化视野下的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矛盾——新旧教育理念的碰撞、价值观念的冲突以及学生权利与学校权利的平衡。在层出不穷的学生诉高校案件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的同时,重新审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律问题势在必行。
一、学生诉高校案件总结分析
“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生证行政诉讼案”打破了长期以来的高校无讼状态,开启了高校行政诉讼的先河,推动了学界关于高校能否成为行政诉讼主体资格的讨论。随着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实施和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教育行政争议案件被选为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公布的第九批指导性案例,学生诉高校部分争议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得到进一步明确。笔者在北大法宝裁判文书分享平台查找了截止到2015年已经审结的59个学生诉高校行政诉讼案例,对学生诉高校之行政诉讼的趋势进行初步分析。2016年至今共有16件学生诉高校案件二审已审结,是否提起再审犹未可知,因此并未列入本文分析之列。2015年前审结的59个学生诉高校案例中,从案件数量来看,2011年前共有19起,2011年至2015年4年间该数量增加到40起;从案件结果来看,高校胜诉33起,占全部诉讼案件的55.9%;从案件发生原因来看,因学生违法违纪引起学校处分的有16起,占全部诉讼案件的27.1%,而其余的43起案件均与学校未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有关。学生胜诉的16起案件中,基本都与学校作出处分决定、不予授予学位决定中的程序瑕疵有关。
二、高校学生管理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及成因
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趋势下,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基本态势良好:高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以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2015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中心的法律法规体系,为高校管理法治化提供了制度基础;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关键在于规章制度的执行,当前许多高校已制定本校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内容涉及学籍管理、奖助学金评定、违纪处分和校园安全管理,这些规章制度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效果;高校教师、学生群体的法治素养是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水平的重要体现,越来越多师生的规则意识和权利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主维权意识也有提高。但在实践中不断增加的学生诉高校案例,暴露出不少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一)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没有理顺
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律关系,实质上是高校管理过程中对高校与学生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调和平衡问题。鉴于高校自身兼具行政主体、自治主体和民事主体的三重性,在管理学生过程中,可以与学生形成行政管理法律关系、自治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在实践中,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出现了不对等:处于管理者地位的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是典型的行政管理公权力的彰显,双方地位不对等;建立在学术自由基础上以学生学籍管理为中心的自治管理权,学生往往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学校申请,实际上是依申请的公权力行为;高校基于财产关系与学生就餐饮服务和宿舍管理形成的民事管理权,实践中高校仍在使用行政管理方式对宿舍进行管理,高校在与学生的民事法律关系方面占据主控地位。地位的不平等导致权利义务的不对等,以至于在实践中屡屡出现权利被滥用的情况,“刘燕文案”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二)学校管理缺乏法治精神
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基本的法律制度体系已经建立,但其科学性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法规亟待健全完善,有些规章制度明显落后于现实发展;应急性、临时性的“意见、办法、通知”与法规并存,朝令夕改现象存在;部分法规政出多门,口径不同,标准不一,矛盾难以避免,学生管理工作、日常管理服务的规范化建设不够。规章制度的实施方面,学生处分、校园安全等方面在执行中出现偏差。部分高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行政化倾向严重,对学生管理法治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滥用管理权,漠视学生拥有的法律权利,对学生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处理过程不符合法律程序,由此引发学生和学校之间的法律纠纷日益增多。
(三)学生权益缺乏完善的救济途径
2003年的“郑文滔诉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勒令退学案”引发了学者对高校学生处分权与学生权利救济的思考。根据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同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16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有权对违法、违规、违纪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该权利具有强制性,行政色彩浓厚,且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实践中,多数高校都未建立救济制度,缺乏专门处理学生申诉的机构和人员,学生不了解如何通过行使异议权和申诉权来维护自身权益,高校漠视学生诉求的情况很多。上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基本属于宣言型立法,条文笼统、抽象,多为原则性规范,有关高校学生管理处分权的法律条文只各有一条,只是对高校处分学生行为进行概括性空白授权,至于高校行使学生管理处分权的条件、方式和程序规则未具体规定。[1]53-72无处分权主体行使处分权、程序瑕疵、处理结果有失公正、处分不符合公正目的成为处分权行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学生的救济分为校内救济和校外救济,其中校内救济又分为事先救济和事后救济。事前救济是指高校对学生作出处分之前应听取学生或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事后救济体现为2016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的校内申诉制度。校外救济分为校外申诉和行政诉讼。目前各高校的校内申诉机制,在实际操作中,对维护学生权利很难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学生在处分作出时应享有的陈述申辩权、知情权、申诉权得不到学校的尊重和保护,权利救济渠道不顺畅;校外救济方式渠道不畅,行政复议存在理论困境,而行政诉讼大多数也只能在与学历、学位相关的纠纷中实现救济。
三、高校学生法治化管理的必要性
高校学生管理权是高等学校依法享有作用于学生并体现于高校内部行政事务、学籍事务和民事事务上的管理权。它是一个由高校对学生的行政管理权、自治管理权和民事管理权三种不同性质的权利组成的一个集合性概念。[3]41行政管理权本质上是国家行政权力在高校内部的延伸,表现为高校可以对学生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分;自治管理权是高校在学术自由的前提下以学生学籍为中心而展开的事务管理权;民事管理权是取得法人资格的高校在民事活动中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体现为基于财产而享有的各项民事管理权。
(一)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继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依法治国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治国方针后,2014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部署,对高校而言,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将高校管理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第20章“推进依法治教”中明确提出:要完善教育法律体系,按照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加快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维护学校、学生、教师、校长和举办者的权益;要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的学校章程和制度,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对学生实施的奖励与处分要符合公平公正原则。[4]
(二)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高校体制改革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2015年我国高校在校人数已经达到了4018万,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随着学生权利意识和维权观念的觉醒,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解决部分学生由于法制观念淡漠引起的违法行为,单纯的法律处分和处罚无法调和学生与学校就违法违纪行为引发的学生诉讼学校行为,现有高校法律的空白对学生离校出走、自杀等行为带来的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责任未能进行划分。从法治角度审视高校学生管理,高校应在法定权限内依照法定程序对学生进行依法管理。高校学生管理的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是民主法治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法治化的必然选择。
(三)有助于促进学生权益维护和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完善高校学生管理,使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能有效避免高校借助行政权力侵害学生权益的现象;通过审查高校内部规定是否违反法治精神,能从源头上减少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推进高校法治化管理对高校落实以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科学的学生管理秩序以及培养学生公民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改变了学校将学生作为教育的被动接受者、一味强调服从的习惯,将学生从束缚和管制中解放出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20-2
3四、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实现路径
(一)高校管理权运行合法化
合法性是高校学生管理权行使的基本要求,学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要做到目的正当、依据合法、过程适当、程序完整。目的正当与否决定了高校学生管理的社会认同程度,学校对违法违纪学生给予处分处罚就是基于对学校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维护的目的,因此学校在行使该行政权力时,注意不能借公共秩序管理之名免除学校责任、加重学生责任或排除学生主要权利。由于现行法律未明确规定高校对学生实施行政管理权和自治管理权的具体情形、范围和种类,因此高校容易滥用自由裁量权。2016年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应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处分恰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仅是司法运用的基本原则,也应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法治化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公正的程序不能必然产生公正的结果,但不公正的程序结果必然是不公正的。高校学生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或在制定学校管理制度时忽略了程序要件的部分,或在实施管理时放松了对程序部分的执行。实践中程序的正当性主要体现在高校在行使处分权时是否能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陈述权、申诉权等权益。程序的正当性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学生对处罚结果道德上的可接受性。(二)学生民主参与法治化
联合国《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指出:“国家和公安等院校的决策者应将学生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的和负责的参与者。这应包括学生参与有关高等教育的讨论,参与评估,参与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并在现行体制范围内,参与制定政策和院校的管理工作。”[6]183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学生民主参与的范围可根据管理工作的性质分为决策参与和过程参与。决策参与即参与高校决策的制定,是指高校在涉及学生重大权益的规则制定时,如学生违纪处分处理办法、奖学金评定办法、学生申诉及听政规则,应征求并适当采纳学生意见;过程参与,即参与具体事务的管理活动,是指通过书面、口头或网络投票、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参与学校管理活动,如奖助学金评定、助学贷款申请审批、后勤服务及管理、教学质量的监督等。[7]581目前学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情况与理想状态还有差距,在探索学生民主参与法治化的路径时,可以从完善制度、创新形式、提高学生参与能力方面予以完善,具体如下:第一,完善民主参与制度。2016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要求高校要建立和完善高校学生民主参与的组织形式,但对如何参与并未规定,因此需通过完善该规定或制定实施细则,对学生民主参与的内容、范围、形式、程序予以具体化,进而推动高校学生的民主参与。目前许多高校普遍缺少学生民主参与的专门制度,大多在各部门规章制度或学生组织章程中零散规定,因此迫切需要制定专门制度以明确学生民主参与人数、事项、内容、方式等,并完善参与机制和保障机制,保证学生真正实现民主参与。第二,创新参与形式。制度的生命在于实施,高校学生民主参与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序。目前高校学生民主参与的形式主要有学生代表大会、决策听证会、征求意见会、列席校务管理以及通过学生社团参与等形式。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普及,微信、微博、校园论坛进入大学生的生活,网络交流的便捷性、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使得更多的学生乐于用这种方式来参与学校事务。此外,高校还可以参考域外高校设置的理事会制度,为学生参与管理拓宽新的渠道。第三,培养大学生参与能力。正确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塑造和培养,不仅可以纠正将民主参与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错误观念,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民主参与的积极性。正确参与意识的培养,可通过课堂教育、主题班会、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通过对学生进行政策和规章制度的宣传,能培养学生民主参与的责任感。学校可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班级等组织多种活动引导大学生自觉开展民主参与,培养和提高学生民主参与能力。
(三)学生与高校间争议解决完备化
完善学生与高校之间的争议解决途径,有利于引导学生通过合理途径化解争议、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通过建立完善的学生权益救济制度,由专门的机构和部门处理学生的合理诉求,充分赋予学生正当的程序权利,能够使学生利益诉求顺畅表达,将学生的权利义务落到实处。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完善的学生权益救济机制:第一,制定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有法可依。目前涉及到学生权利义务的立法有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1996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199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等,总体上看实体法保护不够完善,程序法的规定极其单薄,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高校管理法律体系。2016年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赋予了高校高度的自主管理权,因此高校可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自己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结合各高校具体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完善本校的管理制度,不仅可以使学生管理制度化、正规化,保障学生管理工作合法有序地运行,又可以有效减少高校与学生间的管理纠纷。完整的学生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涵盖校内救济程序的大学章程、拥有完善学生申诉和具体的救济方式的高校规章、执行力度较强的权利审查与监督机制。此外,对于高校的法律地位、受教育权保障的适用原则、高校学生管理的可诉性都应予涉及。第二,实施高效法治体系,执法必严。相对于诉讼制度,申诉制度具有成本低廉、高效快捷的特点,合理建构并完善申诉制度,既有利于高校学生管理权的运行,又有利于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的实现。2016年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60条至第64条对学生申诉处理机关、一般程序和期限作出了规定,但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实际运行中都存在诸多问题。现行立法规定以高校利益为出发点,并未对学生权益予以平衡,对学校滥用权力缺乏责任约束,申诉程序不够科学严谨,对申诉制度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衔接缺失。因此,在完善申诉制度时,应对申诉受理范围进一步明确,合理设计申诉程序,对申诉制度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衔接予以考虑,同时应强化高校申诉处理委员会的中立性。听证是在作出对当事人不利的处分前,应当听取其陈述和申辩,以保证公开、公正、公平作出处分。2016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5条、第56条为高校学生管理引入听证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听证制度的引入,既有助于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实现,又能促进学生权益的保障。任何制度都有适用范围,听证也不例外。对学生的所有管理行为都进行听证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可将涉及学生权益的重大决策和管理规则、给予个别学生的重大纪律处分、个别学生受教育权的剥夺、学籍处理决定列入听证范围。听证程序可借鉴行政诉讼法中相关规定,至少应包括告知听证、提出听证、通知听证和举行听证四个环节。听证制度的设计应注意结合程序的高效便捷和学校的管理效益。第三,引入司法监督,完善外部诉讼机制。司法介入高校管理行为,使高校学生管理行为接受司法审查与监督,是实现高校自治、维护学生权利的重要保障。我国现行法律规定高校兼具行政主体与民事主体的双重角色,却对各自的权力范围界定不清,这为高校权利滥用与混用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引入司法审查制度,既有利于规范学校的管理行为,又对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予以保障。一方面,大学的自治权应接受司法监督才能防止其滥用;另一方面,为了防止高校滥用行政权力、不正当行使民事权利,引入司法监督十分必要。有必要将司法机关介入高校管理行为的基本原则、介入方式、介入限度、审查密度予以规定。
第四篇:关于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学生管理工作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就是其中一个方面。我们认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对大学生管理的认识和理念、管理体制和制度、管理方法和手段、管理队伍建设等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一、提高对学生管理工作教育属性的认识,把教育融入学校管理之中
大学生管理是一门科学,是管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相交融的综合性应用学科。管理过程实质上也是教育、引导、规范和服务的过程,既是一项管理工作,也是一项教育工作,具有管理科学和教育科学中所包含的规律。大学生管理工作包括学籍管理、行政管理、课外活动管理、生活管理等,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教育与管理不能有机结合,陷于具体的事务管理,忽视或淡化了管理的教育功效的状况。
我们应正确认识管理和教育的辩证关系,提高对管理的教育属性和功能的认识,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坚持“依法管理”和“以德管理”相结合,真正做到把教育融于管理,以管理强化教育,从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学生行政管理体制亟待改进
目前,高校学生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校领导分工负责制。比较普遍的是建立学生处和学生工作部,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承担学校学生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院(系)一般由党总支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配备年级辅导员具体负责学生的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这在体制上实现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行政管理的结合。
但事实上不少高校的学生处还承担着学生就业和招生的重任。众多的工作头绪,繁重的工作任务,使得学生工作干部忙于应付日常事务,缺少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进行系统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工作难于做细、做实,也难于实现教育和管理的有机结合。因此,近年来已有部分高校把招生和学生就业工作从学生处分离出来,从职能上减轻学生处的事务性工作;规模较大的高校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行两级管理,从管理体制上适应形势发展和任务的需求。
三、加强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
科学的管理从本质上讲是依法治理,对大学生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建立系统的德、智、体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办法,把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规范、引导、激励和约束到我们的培养目标上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学生管理的制度建设有了新的发展,但是,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招生制度和就业制度的改革等的要求仍不相适应。目前执行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法规性文件,是国家教委分别于1989年和1990年制定的,已严重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和要求。
建立健全具有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加强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是实现我们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障,应该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加强和加快学生管理制度建设的进程。
四、改进学生管理工作方法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后勤社会化、互联网广泛应用等新形势下,高校致力于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的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学生管理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缺乏沟通和交流;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学生较少参与;管理手段简单生硬;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的状况仍然存在,影响了管理的效率。
在新形势下,我们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发挥好学生在管理中的主动作用。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出台前,应该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管理的重大事项应采取听证制、公示制、投诉制,建立学生处理的申辩制和复议制等。通过管理方法的改进,促进学生理解和支持学校的管理,教育和引导学生自觉加强自律和他律,使大学生管理从学生被动机械服从转变为自觉主动遵守,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管理环境,实现管理育人的目的。
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要求,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五篇:浅论网络时代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本站推荐)
浅论网络时代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作者: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盖逸馨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成才进行的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规范、指导、咨询、服务工作,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过程。网络在对传统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造成巨大破坏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只有全面认清网络的利弊才能有所突破,开创网络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格局。
关键词:高校学生 管理工作 网络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7)》统计,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人,学生网民规模达到7600万人,占到30%,而学生群体中大学生又是绝对主体,80%以上的大学生上网,而北京高校的学生上网率高达90%以上。通过校园网联接的互联网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心理、学习和生活,也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高校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日益复杂,学生管理工作中传统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突显出一定的滞后性。它忽视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环境影响,内容枯燥抽象,手段机械单调,难以被大学生认同。而互联网却以其现代化的手段和丰富多彩的传播方式影响着大学生思想品德、价值导向。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必须用新的思路开创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一、网络环境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网络是将众多的电脑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的集学习、通讯为一体的系统工具。它不是一种普通的工具,而有着其他事物所不可替代的优势。社会需求快速发展,及时高效的网络将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必需。第一,网络是巨大的资料库和信息服务中心。大学生们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最快的查找学习资料,学会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从信息中获取养料,完善知识结构。同时,网络又为学生提供角色实践的舞台,在这里可以大胆尝试,不断开拓。第二,网络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更具有实效性。网络的出现拆掉了学校学社会之间的围墙,把大学生带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通过网络,大学生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各种现象、思想观点、文化思潮,在一个比以往更加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积累社会知识,顺利参与社会生活。第三,网络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新的思维方式。网络时代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取代了传统思维所固有的较狭隘、死板的弊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他们正确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第四,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网络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征。它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拓宽了教育途径,帮助大学生在广阔的环境中学习和积累知识,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发展和形成个性。尤其是校园网和思想政治网的建立和发展,为大学生接受知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甚至可以了解到更为真实的学生思想动态,从而提高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多元的网络信息,开拓了大学生的眼界,但有的信息则影响了学生健康地汲取知识的营养。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定型的重要阶段,心理上对新生事物都会有强烈的猎奇欲,而对事物辨别力的不足,极易导致其意识形态受到网络多元化信息的影响,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很难把持自己,造成恶性循环。第一,信息的隐蔽性使大学生法制观念淡化。网络社会的虚拟化环境,不像现实形态的可触可感,使部分大学生在不受任何监督的情况下,弃伦理道德于不顾,隐藏个人的真实身份,自由发布信息,包括一些暴力、色情等垃圾信息。甚至有些涉世尚浅的大学生为了表现自我能力的卓尔不凡,产生制造计算机病毒以破坏他人数据信息系统的过激行为,反映出忽视法制观念的不良心态。第二,网络快餐式文化使大学生思维僵化。大学生对大千世界的认识,本该更多的是用理性的思维,而网络的快餐式文化忽视了理性思考,导致大学生个体思维空间发展片面化,尤其缺乏逻辑概括能力和探求事物本质的精神。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在还没有来得及被大学生理性思考和判断就已经转化为他们头脑里的东西了,从而产生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僵化思维方式。第三,网络政治霸权和文化帝国主义对大学生思想的侵害。据资料显示,80%的网上信息由美国提供。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发展期,可塑性较大,容易受到外界政治霸权和文化帝国主义的侵害,使他们在文化和思想上受到冲击。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正确思想和文化的引导,容易产生崇洋媚外,忽视民族文化,价值取向扭曲等不良心理。
二、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思路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成才进行的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规范、指导、咨询、服务工作,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过程。网络在对传统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造成巨大破坏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它开阔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空间,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辐射和影响;它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增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它拓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它突出学生为主体管理工作模式,改变传统封闭式育人方式。只有全面认清网络的利弊才能有所突破,开创网络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格局。
1.高度重视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转变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不仅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现代化的传播载体,更重要的是它还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工作理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信息时代,青少年的社会化程度不断增强,主体地位不断突出,老师、家长的社会权威将会削弱。因为网络上没有等级差别,没有天然的权威,人们是在一个隐蔽的平等的环境下互相学习、互相影响。所以,虽然以前正规的教育、建设模式仍然不可或缺,但校园文化建设将更多依托校园网络的交互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因此,就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来讲,应该充分认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增加投人,加人校园网络建设力度,积极应对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形式来看,主要是通过网络上的非强制性的、春风化雨式的教育方法,在校园文化渗透的各项活动中,达到教育和管理的目的,让学生在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注意品格、情操的锻炼。
2.坚持正面引导,建立网络教育阵地,管理学生,服务学生。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如果离开了网络这个现代化的信息传播载体,校园文化建设的时空将会日益缩小,学生管理的阵地也会日益狭窄,教育的说服力和效果将会日渐苍白。因此,要设立校园文化网,让校园网成为大学生的第一个网络视角。同时,要加强正面引导,使校园网成为红色网站,在网上建立和壮大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阵地,争取网上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性,让更多正面的声音和先进的文化占领网络空间,避免大学生的思想混乱。把校园网建设成为交流思想的园地,是去梳理学生的思想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单单是去管制学生。以正确、理智、积极的引导,使大学生认识到那些是好的,是符合国情校情的,是可以借鉴吸收的,那些是糟粕,是应该予以摒弃的,消除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困惑,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辨别力和控制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进一步提高抵御西方腐朽文化渗透的自觉性,为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网络的管理和监控。现代化的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从事校园文化建设的人员应熟悉和掌握运用互联网技术,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首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加强网络监控。如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等,对各网站及其链接进行审查,并落实实名注册登记制,加强网上信息监控巡查。其次,建立校园网络行为规范。要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使网络管理逐步规范化,如上网的基本原则、权利、义务、责任等。第三,加强校园网络道德教育。校园网络道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网络伦理教育方面,增强是非好坏的识别力,指导他们学会选择,识别良美。同时要进行校园网络规范和网络责任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个人修养。以道德理性规范个人的行为,从而提升校园网络文化的层次。
4.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网络文化服务。在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把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价值标准和最终目标,努力提升校园网络文化的科学水平、技术层次、教育功能和信息交互作用,既要确保网上内容正确,又要使内容丰富,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受到学生广泛认同和欢迎,使校园网络成为学习的平台、生活的平台、心理健康服务的平台、就业指导的平台、文艺娱乐的平台,促进大学生用道德规范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用理性来战胜情绪的盲动。如开设各种论坛、新闻快递、视频点播、网上讲座、网上资料、各种信息等,以此拓展第一课堂空间,传递丰富的文化知识,增强网络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促进大学生自我学习、创新学习,使他们在体力、智力、心理和伦理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从而带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逐步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5.加强网络管理队伍建设。要建立校园网络专、兼职管理队伍,确保网络管理的有效性。专职队伍要由学校学生管理干部和各院系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等组成,这支队伍直接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同时还要了解和反馈学生的动态。做好网上网下的工作。兼职队伍就是学生网络信息员。他们是学生中的骨干,以弥补专职队伍力量不足,同时发挥他们身份的两重性优势。他们的职责就是在网上传递学校意向,制作和发布校园信息,参与网上交流,引导网上舆论氛围,捕捉、反馈信息,从中发现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和倾向性问题,提请有关部门注意。这两支队伍的人员不仅要有一定的学生管理工作实际经验,而且要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和技能,了解网络法律法规,懂得网络文化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行之有效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