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张永宁 辛翠平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5期
[摘要] 清洁发展机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项目为合作载体、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国际合作机制。调研发现,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的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项目类型相对集中,区域分布差异显著,合作方主要集中在英国、瑞士和日本。同时存在着注册与签发成功率偏低、资金融通困难、高层次技术转让有限以及减排量转让价格总体偏低等问题。山东省需要进一步加强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提高项目执行能力;提高低碳技术自主研发能力,提升技术转移层次;发掘省内资本潜力,拓宽项目融资渠道;构建省内碳交易市场,稳定碳交易价格。
[关键词] 清洁发展机制;碳交易;节能减排;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3)05-0043-06 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作为《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三种灵活减排机制之一,自2005年正式生效以来,在帮助发达国家降低减排成本、发展中国家吸引资金和技术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既要承受国内快速工业化进程中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国际社会温室气体减排的巨大压力,因此中国政府提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鼓励和支持各省市和各行业开展国际合作,充分运用和实施清洁发展机制,获取低碳技术,发展低碳经济。山东省是中国的工业大省,同时也是CO2排放的大户,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结近几年来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的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进一步发挥清洁发展机制在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中的作用。
一、清洁发展机制
《京都议定书》第12条规定:“清洁发展机制是指附件一所列缔约方可以利用有利于未列入附件一的缔约方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有益于《公约》最终目标的项目活动,获得的经证明的减少排放,促进遵守由作为本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的《公约》缔约方会议确定的依第三条规定的其量化的限制和减少排放的承诺的一部分。”①清洁发展机制是一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以项目为合作载体的创新性的国际合作机制。发达国家政府或企业通过资金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技术设备投入的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由此获得经核证的碳减排量(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s,CERs)。其实质是发达国家通过“资金+技术”来换取核证减排量。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发达国家缔约方可以降低其国内减排成本,发展中国家可以获得用于国内节能减排的先进技术和额外资金,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双赢”的机制,得到了各方的积极响应。截至2012年8月8日,已有4388个项目在执行理事会登记注册,已签发CO2减排量超过97亿吨②,为国际减排温室气体行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清洁发展机制是以具体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为载体进行,涉及到清洁发展机制联合国执行理事会、指定经营实体、清洁发展机制国家主管机构以及项目业主等多方参与主体。一个合格的CDM项目,既要能够产生真实、长期、可测量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同时对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切实的促进作用,因而需要建立一套十分严格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过程相当繁琐复杂。一个典型的CDM项目,其运行过程主要包括七个步骤:
(1)编制和提交项目设计文件(PPD);
(2)双方国家主管机构对项目设计文件的审批;
(3)指定经营实体(DOE)对项目合格性进行审定(validation);
(4)CDM执行理事会批准和注册项目(registration);
(5)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测(monitoring);
(6)减排量的核查与核证(verification/certification);
(7)CDM执行理事会签发CERs。[1] 清洁发展机制可以分为减排项目和碳汇项目。减排项目主要是工业和能源部门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碳汇项目主要通过造林、再造林、森林管理和植被恢复等形式,增加陆地的碳储量。对中国而言,潜在的、可开发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主要分布在三类领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0月
第29卷第5期张永宁,等: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发电、供热、热电联供、垃圾填埋甲烷回收利用、煤层气回收利用、HFC23分解、N2O分解和利用、沼气利用;
(2)化工、冶金、建筑等行业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和节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3)造林和再造林固定CO2、农业生产领域畜禽废弃物排放甲烷的回收利用等。
清洁发展机制给中国提供了通过国际合作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机遇。通过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开发,可以获得实现减排所需要的投资和技术,促进中国节能降耗新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研发与利用,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企业通过CERs的转让获得可观的额外收益,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资金。截至2012年4月4日,中国已有1889个项目在执行理事会登记注册,项目数量居世界首位,约占全球注册项目总数的4747%。已获得签发的核证减排量达53亿吨CO2排放量,约占全球总量的5978%,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东道国。
二、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实施情况
山东省是中国的经济大省,其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对能源依赖度大,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比例为76%④,不仅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面临日益剧增的减排压力。近年来,山东省积极推进节能减排,重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开发与实施,先后颁布出台了《山东省清洁生产促进条例》、《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山东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逐步完善了产业政策和税收金融政策,激励了项目的开发和实施,初步建立了“政府引导、部门推动、市场运作、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国际合作”的长效项目运作机制,为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根据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4月4日,山东省已有198个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占全国已批准项目总数的5%,在全国排名第三;有80个项目获得成功注册,占全国已注册项目总数的426%,在全国排名第七;有30个项目获得签发。从表1所列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减排量方面,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都取得了很大成就。2011年7月,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先后走访了省市政府环保部门和技术部门、中介服务机构以及典型项目业主,对山东省正在实施的100多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结合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官方网站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实施情况总体来讲有四个特点。
(一)项目数量呈快速增长态势
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以来,山东省已经批准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数量总体上呈快速增长的态势,见图1。
图1山东省不同年份已批准项目数量变化趋势
2005—2006年是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启动期,国内清洁发展机制开发机构很少,项目主要由买家和国外开发机构开发,数量较少,2005年山东省只有2个项目获得批准。东岳HFC23项目于2005年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2006年成功注册,这是山东省开发和实施最早的项目。2007—2008年是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最活跃的时期,这段时期也是全球碳交易市场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求最旺盛的时期。欧洲碳交易市场交易的核证减排量的价格曾一度达到30欧元/吨,山东省内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迅速增加到38个项目。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山东省获得批准项目数减少27个,2010和2011年批准的项目数又逐渐增多。2011年批准的项目数达到高峰。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德班气候大会之前,清洁发展机制未来发展存在强烈的不确定性,很多业主想赶在第一承诺期结束之前获得批准。
(二)项目类型相对集中
在已批准的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中,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和提高能效、甲烷回收领域、HFC23分解、N2O 分解消除领域,见表2。
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数为102个,占总数的557%。究其原因,这些项目领域能源减排潜力大,方法比较简单,开发流程比较成熟,质量高且风险低。
另外,随着中国节能减排的强力推行,节能和提高能效类项目得到有效开发,此类项目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在相当长时期内将是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主要方向。从碳减排量上看,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减排量主要集中于HFC23项目、节能和提高能效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三个领域。其中HFC23分解项目一枝独秀,减排量为14356万吨,占全省已批准项目减排量的38%,占已注册项目减排量的56%,占已签发项目减排量的70%。
调研发现,HFC23项目只需对现有设备进行较小的技术改进,就可实现大量的温室气体减排。尽管这类项目具有投资回收期短、资金和技术投入成本低、减排量交付不足、风险低等诸多优点,但是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政策风险也在逐渐增大。欧盟已正式决定自2013年5月开始禁止欧洲企业使用HFC23项目获得的核证减排量来完成减排目标。[2]因此,该项目未来的市场前景较小。总体来看,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集中领域基本都是中国的优先开发领域。
(三)项目区域分布差异显著
山东省实施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主要集中在烟台、潍坊、东营、威海等沿海城市,其项目数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他城市的项目相对较少,项目地区分布不均,见表3。这主要是因为沿海城市的经济相对比较发达,金融市场相对完善,投资环境良好,能源丰富,开发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条件优越。而聊城、济宁等内陆城市由于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可开发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类型有限,因此项目数量相对少。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地区分布不利于各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也不利于提高工业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批准项目的数量集中于沿海城市,但是从减排量来看,排在前两位的是泰安(占全省减排量的303%,项目数仅占全省的49%)和济南(占全省减排量的219%,项目数占全省的55%),其他城市的减排量均与其项目数量呈正相关。泰安市清洁发展机制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目的巨大减排量来自东岳HFC23分解项目,该项目年估计减排量高达山东省的27%。济南高减排量得益于山东中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HFC23分解项目,减排量占山东省减排量的11%。
(四)项目国外合作方主要集中在英国、日本和瑞士
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国外合作方分布情况见表4。国外买家主要集中在英国、日本和瑞士,项目数所占百分比分别是383%、115%和104%,其次是德国、荷兰。因为这些国家是全球碳交易最活跃的买家,十分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温室气体减排任务重,本国减排成本高。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的碳金融业发达,为碳交易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和保障。项目国外合作方方面,山东省早期以日本为主,近几年欧洲买家占多数。欧洲排放交易市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完善和最具约束力的碳交易市场,因此,欧洲国家较易成为项目买家。但是过多地依赖欧洲市场会增加未来项目的市场风险。
三、山东省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存在的问题
(一)注册与签发的成功率偏低
山东省目前有80个项目成功注册,通过率为404%,低于全国平均通过率494%。仅有30个项目成功签发,签发率为38%,低于全国平均签发率494%。有的项目即使获得签发,签发量也与预期减排量相差甚远。然而无论注册、签发成功与否,项目的前期投入至少需要10万美元,投资费用高、风险大。较低的注册和签发成功率主要是由清洁发展机制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中介机构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实施需要经过多个环节,过程相当复杂,风险性高,技术性强。另外,山东省目前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中介机构数量有限,只有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和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培育中心2家。而且这2家中介机构的规模相对较小,技术服务中心仅有9人,项目培育中心有20人,且都为兼职人员。因此,企业选择省内中介咨询机构机会比较小,大多数项目都是选择省外或国外咨询机构辅助开发的。另外,山东省指定经营实体的缺失以及政府对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筛选标准处于空白,也是导致项目注册率和签发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资金融通困难
一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从开始筹备到最终签发减排量,需要经过国内审批、执行理事会注册等诸多环节,大约要3年时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尤其是项目立项初期大约需要10万美元,而且近年来项目(尤其是小型项目)的核查和核证成本不断增长。而中国政府对项目审查时规定了CERs的最低限价,使得国际买家出于规避风险的原因而不愿在项目初期预付款。在这种情况下,项目业主只有在签发了核证减排量后,才能获得减排款,真正获益。同时,项目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存在时间、注册等风险和不确定性,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意放款。由于历史信用不足或缺乏抵押,银行对于中小型项目放款的意愿更低,使得中小型项目在融资时更加困难。这也是山东省现有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主要集中在能源、钢铁等大型资金雄厚企业而中小企业项目开发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清洁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机制项目属于新生事物,大多数银行还没有专门针对这一产业的金融产品。融资环境不良和政策支持不足,难以满足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的金融需求。
(三)高层次技术转让有限
《马拉喀什协定》中规定,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应促进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先进、高效环境友好的技术转让。技术转让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手段,它可以快速提高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3]技术转让也一直是国际气候谈判的重要议题。但是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实践中,真正实现高层次技术转让的项目并不多。大多数项目仅是设备的转让,往往不涉及专业知识、技术诀窍等深层次技术转移。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效以及燃料替代类项目可以带来高层次技术转让,然而这些项目虽然数量多,但规模较小,减排量有限。而带来大量减排量的HFC23项目,对技术和资金投入的要求都很低,因此,目前实施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难以给山东省带来先进的环保技术。造成技术转让困难的原因,主要是技术转让规定不足、缺乏激励措施、企业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国外合作方转让技术的动力不强,等等。
(四)减排量转让价格总体偏低
尽管中国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数量和减排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并没有建立国内统一的碳交易市场。通过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参与的碳交易市场主要是一级市场,处在碳交易的最低端,缺乏话语权和定价权。在碳交易一级市场上,中国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业主很少能够与核证减排量的最终买家有直接的接触,核证减排量大部分由中介方(包括国际碳金融机构等)购买,而由中介方包装后出售给需要购买减排指标的最终买家,最终的成交价格远高于购买中国核证减排量的价格。如2009年6月,中国卖给欧洲买家的核证减排量现货价格为11欧元/吨左右,同样的欧盟配额的2014年12月到期的期货价格高达19欧元/吨。[4]山东省中氟化工科技公司的HFC23项目的碳交易价格为95美元/吨,稍高于国家发改委规定的最低出售价格8欧元/吨。同时,山东省内企业在谈判中的弱势地位使得谈判最终难以形成合理的价格,导致大量资金白白流失。相对偏低的转让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山东省内企业参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积极性。
四、促进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提高项目执行能力
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是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5]山东省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不足,导致项目业主开发与实施项目的能力不足。因此,省政府要从宏观层面掌控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进程,关注清洁发展机制的国际动态,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同时,加强清洁发展机制官方网站建设,构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信息交流平台,向企业和中介机构等介绍与项目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国际动态,提供专业性的咨询服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介服务机构对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实施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政府要建立中介机构的准入和淘汰机制,保证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准。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业人员参与中介机构建设,制定中介机构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6]专业人员要掌握清洁发展机制的原理和运行机制,提高专业知识和素养,为项目业主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同时,为其他节能减排项目提供服务,可以保证中介机构的运行资金,规避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
(二)发掘省内资本潜力,拓宽项目融资渠道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开发与实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应通过加大政府政策支持以及加大金融运作创新力度的方式拓宽项目融资渠道,保证项目所需的资金。首先,要执行中国关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税收减免政策,提高企业参与项目的热情。其次,结合省情引入“赤道原则”,在提供融资时注重项目对社会和环境影响的审查;推行“绿色信贷”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对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再次,借鉴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的运作模式,尝试建立山东省内的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由省发改委、科技厅等项目管理部门联合成立该基金管理机构,对基金的运作进行监督和管理,为省内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及其他节能减排项目提供低息贷款。最后,鼓励金融机构参与项目投资,加大碳金融相关产品创新力度,实现业务多元化,在设计专门针对清洁发展机制项目风险贷款产品的同时,积极开发与碳交易相关的金融产品。
(三)提高技术转移层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应用,对于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实施清洁发展机制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获取中国发展所需要的先进技术,因此,在项目的合格性要求中首先必须明确对技术转让的规定,以保证项目能真正带来技术转让,提高技术转让的层次。在项目审批时,优先发展能够带来先进环保技术、改善环境质量、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项目,注重对项目技术转让情况的审查,并通过政策措施激励项目合作方把减排核心技术真正转移到省内来。同时,要提高先进技术在各企业之间的流转速度,为山东省整体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其次,要注重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政府应充分利用各种政策工具,从降低技术创新成本和提高技术创新收益两方面推动低碳技术创新。[7]在技术引进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技术创新,将技术引进的吸收、消化与创新相结合,从根本上缓解山东省节能减排压力。技术的引进和二次创新需要自主创新能力做基础,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政府要倡导整合企业、高等院校、技术服务中心等技术研发力量,建立山东省低碳技术创新平台,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技术研发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提升山东省的低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四)构建山东省内碳交易市场,稳定碳交易价格
碳交易市场的构建对于提升中国在碳交易中的定价权和话语权,稳定碳交易价格,维护中国的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8]目前,中国已开始探索构建碳交易市场,在上海等7个省市启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了碳交易试点。山东省城市之间的减排成本差异显著,强制性节能目标可逐级分解,已具备建设碳交易市场的基础。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已被列入山东省“十二五”规划。借鉴国内外的建设经验,结合山东省省情,山东省碳交易市场可分三个阶段分步建设:
第一阶段为从基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交易向自愿减排市场交易过渡阶段。首先要保障清洁发展机制的平稳过渡,同时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开展自愿减排市场试点。可联合技术服务中心等机构出台规范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中交易各方行为的准则和标准,开展市场建设。
第二阶段为配额交易阶段。在全省范围内开始施行减排量配额制,对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的企业进行排放量上限管制。同时,建立和完善市场交易机制,积极制定相关认证制度和标准体系,开发多元化的碳金融产品,并培训和储备相关专业人才。
第三阶段为走向国际阶段。要与国际碳交易价格接轨,稳定碳交易价格。积极制定各种标准体系,逐渐掌握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把山东省建成有广泛影响的国际碳交易市场。
四、结论
2011年底的南非德班气候大会通过决议,《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后继续有效,表明清洁发展机制将在未来的全球碳减排行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山东省要利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客观分析本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的内外部条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把握机遇,通过科学的战略规划指导项目的开发与实施。同时,要注意清洁发展机制只是减排的一种工具,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要积极制定符合山东省情的减排政策和具体措施,并与省内产业结构以及能耗结构调整等措施相协调,利用项目带来的资金和技术等保障政策措施的充分落实。
注释:
① 参见《京都议定书》第12条。
② 数据来源于UNFCCC网站,http://cdm.unfccc.int/Statistics/index.html。
③ 数据来源于UNFCCC网站,http://CDM.unfccc.int/Statistics/Registration/NumOfRegistered ProjByHostPartiesPieChart.html。
④ 数据来源于山东省统计信息网,http://www.xiexiebang.com [1] 任勇.中国CDM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46.[2] 徐杰明,李雪亚,张敏涛,等.江苏省CDM项目现状统计分析[J].能源研究与利用,2011(3):3336.[3] 高海然.我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实施现状和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08,30(6):3338.[4] 杨志,郭兆晖.碳交易市场的现状发展与中国的对策[J].中国经济报告,2009,7(4):1621.[5] 刘磊.黑龙江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104.[6] 赵盟,康艳兵,冯升波,等.我国CDM项目的发展动态、问题与建议[J].能源与环境,2011,33(4):1620.[7] 罗堃,叶仁道.清洁发展机制下的低碳技术转移:来自中国的实证与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3):493499.[8] 江涌,王力.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0(24):3132.[责任编辑:张岩林]
第二篇: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
浅谈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阐述了农业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农业科技问题解决的对策,提供给大家参考。关键词: 农业科技管理;对策
1、我国农业科技管理的现状
现代农业科技管理是依据农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各项农业技术活动进行组织和策划,以求在时间和经济上最合理、最有效地达到预定的农业技术发展目标。它是现代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功效最大化的有效途径。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我国实行的是以城市为基地的工业化战略,把业中的资金强制性地转移为工业化积累,在工业化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的现代工业在城市迅速扩张。而相比较而言,农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却整体徘徊不前,发展艰难。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科技资金的投入,加强了科研院所的组建,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以法律形式规范了农业科技专利成果交易。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除了对国家政策的需求外,关键要靠农业科技的支持。然而由于一些体制不健全的客观因素制约,使得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与经济总体不相适应。其原因有三个方面。
①是农业科技管理的主体不明晰。现代农业就是利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把传统农业的旧“四靠 ”转变为一靠科技、二靠人才、三靠投入、四靠管理的新„四靠”。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农业科技的管理主体是以各级政府纵向调控和直接领导为主,农业科技管理机构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一直没有在法律上得到应有尊重。同时,一部分农业科技投资主体和收益地位不明晰,产权关系不明确,使生产者和经营者缺乏积极性,没有产生出应有的效益,也严重制约了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政府的行政指令为转移,农业科技管理需要管理者遵循科技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在制度化的前提下,也应该赋予地方科技管理部门以一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农业。
②是地方农业科技管理资金匮乏。国家每年都会在财政预算中拿出相当部分资金用于农业科技的改革和完善,同时也要求地方各级政府投入部分财政资金以支持本地农业经济发展。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中央和地方两级预算,而地方自留可支配财政资金并不多,所以各级地方政府对于大量资金投入效果并不明显、对 GDP增长贡献不高、且见效期长的农业科技的热情 自然不高,也就造成了一些具备发展高新农业的地方因缺乏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而错过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③是政府对农业高新技术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采用高新成果缺乏热情。农民是农业关系的主体要素,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是要有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而在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管理基本还是由政府主导和垄断,政府对农业科技的宣传缺乏力度,加之市场化的农业科技交易体制没有完全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
2、农业科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技的研究与开发不论从制度的安排还是投入的方向以及开发活动的微观管理方面都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中国的实际。其主要依据是:第一,中国农村实用技术供给的短缺局面已持续20余年,这一局面至今未有实质性的改善。政府从80年代已认识到了实用技术不足而造成农业生产后劲不足的问题,提出了科技兴农的口号。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小农户型节水、节肥等农作技术一直未有所突破。第二,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方面的突破未能有效地引发农业生产的变革,这是由于研发的科技目标与用户的经济社会条件相背离所致。第三,非正式(不是由国家支持的,或不是由大学、研究所所执行)研发活动开始不断涌现。这应该是对主流研究与开发效益低下的一种不满。
农业研究主要在横向两个系统和纵向二个层次来进行。大学研究机构贯穿于从中央到地方两个层次。虽然对这一系统的评价应遵循系统,科学的评估,但至少可以说这一系统的效率是值得讨论的。在我国广泛运用的杂交水稻、掖单系列的玉米均不是来自于这一系统的研发,而且在初始还受到这一系统的抵制。对研究系统低效益问题的注意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一直延续至今。主要的问题是决策的政治需要与追求经济理性之间的冲突。大学研究机构中的激励评价体系的非机构化,专业利益驱动化,严重影响学科向应用领域的接近,并进而排斥综合性、运用性的研究与开发。首先,近年来农业科研中高技术化倾向十分严重,激励导向几乎完全趋同于“高、精、尖”,如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等。从事这些领域的研究优先获得大量的资金及荣誉,从而极大地伤害了从事应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这就便得在许多国家级的大学及研究机构中已经没有多少人研究农民所需要的技术。其次,大学与研究机构把论文及获奖作为晋升与发展的主要指标,从而严重影响从事应用技术研究人员的个人发展。可以说,大学的研究机构这种非用户、非市场型的制度配置是造成农业应用技术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家在科技奖励方面的改革正朝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迈进。袁隆平先生获奖一事将会鼓励更多的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调整研究方向,转向研究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应用性研究。
民间技术开发与推广的崛起是近年来科技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这对农村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调查估计,全国大部分地区农业技术的创新活动都主要来源于这种民间性的开发与推广。保护地栽培技术在省际 间、县、乡间的迅速传播以及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地适应与改良显示了我国民间科技力量的巨大潜力。同时大批科技人员通过受聘于民间从而引发了人才的良性流动。在许多地区技术人员使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几倍。
3、农业科技发展问题的对策
逐步建立以诱导型制度变迁为主要手段的农业技术政策体系,使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本节约型的技术能够获得良好发育的环境。意味着农业技术政策将更趋向于制度化政策激励而非物质化的项目激励。农业研发项目的制定应始终围绕如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的节约。农业技术变革的方向将遵循劳动力价格,土地的价格与资本价格之间的有机互动。就目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对土地及资本的替代型技术将会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的技术选择方案。消除岐视性政策激励,对涉及国家未来发展实力的研发活动的重视,如生物工程等不应成为“高水平研究”的标志。研发活动的阶层化已经造成了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一方面引发了资源的不合理配置,而且诱发了研发活动在微观水平上的配置失衡。
发育并建立以用户参与为核心的农业研究优先序列选择的体系。彻底打破由专家垄断农业研究规划的局面。农业研究的规划,大中型研究项目的执行要实行公开招标的公司监督管理制,将项目的制定、执行、监测评估的利益主体分离,逐步建立以效率、效益为主要指标的农业研究管理体系。
鼓励发育基层性的研究与开发机制,包括建立地区性的,由中央、省与县共同投资的县级研究基金以及地方性的开发型与运用型的研究机构,从而适应农业地域性强的特点。同时应将地方性的研究视同于任何一项国家级的研究计划,从而使过剩的农业研究力量向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上集中。这就如同把工业性的研究机构挂靠企业一样,可以促进农业研究机构的改革。
4、结束语
进入新世纪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科技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科技进步将成为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成为农业比较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当从宏观上总体把握现代转型农业发展的全局,全面把握好农业现代化改革的历史性机遇,勇于开拓创新,构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新体系,为建设一个生机盎然的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第三篇: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和对策
刘朝来重写稿
实文化强省战略部署推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民进安徽省委
一、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文化强省战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指导思想、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步伐不断加快,文化产业连续5年增幅30%以上,创造了全国瞩目的“安徽现象”。但是从整体上看,我省文化的产业基础仍然十分薄弱,文化资源大省向产业强省的跨越任务十分艰巨。一是规模和经济总量不足。2009年,我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不到40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约为3%, 而同期北京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接近GDP的10%,上海约占8%、广东为6.7%、湖南为5.1%。即使在中部地区,我省也处于中后位次。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十二五”末,文化产业要实现增加值1000亿,任务艰巨;二是特色和优势产业不足。文化领域条块分割,规模普遍偏小,规模大、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的市场主体数量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文化产品区域特色不显,品种不多,竞争力不强。文化资源、文化企业、文化品牌的培育整合、配置优化、引导管理力度不够,低层次运作、小环境发展、松散性管理导致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品牌优势和产业优势。
影响我省文化产业化进程的因素很多,与文化强省的要求比,主要表现在“四个不适应”。
一是文化产业化意识不适应。调研显示,关注文化的教化、喉舌、阵地等社会效益,轻视甚至漠视文化的商品化和产业化运作的现象仍然存在,在这种思维定式之下,文化建设在一些地方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中难以摆上应有的位置。相关管理部门习惯于在从政治角度和社会效益上“定条例、设门槛”,重事业、轻产业,重评奖、轻市场,重投入、轻产出的工作模式仍未彻底改变。文化产业意识的淡薄,直接
1导致文化建设缺乏市场视角与考量,许多有产业价值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现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二是人才队伍建设不适应。我省文化人才总量不大,结构呈现为“三多三少”,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人才较多,现代创意文化人才少;专业研究的人才较多,熟悉文化市场、擅长资本运作的经营人才少;具备基本专业素质的人才较多,高层次和复合型领军人才少。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三是投融资的体制和总量不适应。一方面,我省文化建设投入基数偏低,据文化厅的统计,2006-2008年,我省年人均文化事业费分别为5.85、7.4、8.5元,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居全国第30、28、29位,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大多实行的准入制,部门、行业、地域及所有制的准入限制、不计投资回报的事业型单一投资方式、加之文化产业法规体系的不完善,都造成民间资本和外资对文化产业只能望而却步。
四是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适应。我省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也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尽管如此,管理体制的改革仍然任务繁重。就文化产业发展而言,目前急需解决的有各自为政,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缺位与越位并存的问题;严重影响资源和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制约市场微观主体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行业壁垒问题;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建设问题;投融资渠道不畅、法律政策不完善的问题;运行机制僵化,管理体制缺乏活力的问题;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方式与手段落后的问题等等。
二、加快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落实“文化强省”战略,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氛围。落实文化强省战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前提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文化在促进经济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建议省委、省政府将文化建设、包括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目标和考核体系,使“文化强省”战略目标,具化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指标和各项政策措施,细化为各级政府的工作任务、各级领导的考核评价指标。积极实践和破解我省文化产
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氛围,2.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一批特色园区和重点产业集团。我省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已初显成效,报业、出版、发行、演艺、广电五大集团发展势头迅猛。我们认为,应依托这些大型集团和省“861”规划项目,重点支持优势企业的立体联合和跨越发展,推动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的资源整合和战略重组,组建一批集约化水平高、产业集中度好、技术实力硬、核心竞争力强的一流产业集团,形成我省文化产业的“领头军”;依托黄梅戏、花鼓灯、文房四宝、“两山一湖”等地方特色资源,打好徽字牌,建好特色园,积极发掘和开发文化旅游、娱乐项目,延长特色文化产品的产业链,组成我省文化产业的“主力军”;依托蓬勃发展的文化新兴业态,推动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大力发展创意、网络、会展、动漫等产业,组建我省文化产业的“生力军”。
3、强化人才战略,构建文化产业发展人才支撑体系。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就我省文化产业而言,培养和建立文化创意、文化科技、文化经营管理、文化经纪人四支队伍是当务之急。建议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强省战略,抓紧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创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将培养文化人才尤其是紧缺型人才作为文化强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树立大文化人才观,科学而切实地制定人才的培养和评价标准体系;二是建立切合实际的人才引进、评价和使用机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高端和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三是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激励机制。可以结合实际,设立激励薪酬、重大成果专项、股权分红、期权激励等灵活多样的措施,提高人才待遇,做好人才储备。
4、广开融资渠道,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加快建立以国有资金投入为主导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的投融资体系。为此,建议在设立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积极探索下列资本运营模式:成立省文化产业发展投资风险担保公司,为文化产业化提供风险投资和贷款担保服务。借鉴北京等地做法,通过与金融部门签订框架协议,以无形资产抵押和信誉担保等形式,对文化企业给予资金支持。降低投资准入门槛,积极引导和吸引国外、省外和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完善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法规和政策,推动民营资本向文化领域流动。
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当前的主要工作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彻底革除机构交叉重叠、政出多门、多头管理、部门分割的弊端,建立精简、高效、统一的大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全面负责文化大市场的培育、管理、调控和监督。严格区分公益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的界限,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离,将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和公益性文化单位中的经营部分全部推向市场,使其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树立大流通、大市场观念,加快培育文化要素市场、劳务市场和产权市场,推动文化企业的资本运营和优化组合,促进文化产业走上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的发展之路。
第四篇:四部委修订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四部委修订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推进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中国的有序开展,促进清洁发展机制市场的健康发展,我们对《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5年10月12日施行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科技部部长:万钢 外交部部长:杨洁篪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 二〇一一年八月三日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和规范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有效有序运行,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以及缔约方会议的有关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清洁发展机制是发达国家缔约方为实现其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与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进行项目合作的机制,通过项目合作,促进《公约》最终目标的实现,并协助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实现可持续发展,协助发达国家缔约方实现其量化限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
第三条 在中国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应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符合《公约》、《议定书》及缔约方会议的有关决定,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第四条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应促进环境友好技术转让,在中国开展合作的重点领域为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回收利用甲烷。
第五条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实施应保证透明、高效,明确各项目参与方的责任与义务。第六条 在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过程中,中国政府和企业不承担《公约》和《议定书》规定之外的任何义务。
第七条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国外合作方用于购买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减排量的资金,应额外于现有的官方发展援助资金和其在《公约》下承担的资金义务。
第二章 管理体制
第八条 国家设立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审核理事会(以下简称项目审核理事会)。项目审核理事会组长单位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学技术部,副组长单位为外交部,成员单位为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和中国气象局。
第九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是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的主管机构,在中国开展清洁发展机制合作项目须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
第十条 中国境内的中资、中资控股企业作为项目实施机构,可以依法对外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
第十一条 项目审核理事会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申报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
(二)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报告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执行情况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提出涉及国家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规则的建议。
第十二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组织受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申请;
(二)依据项目审核理事会的审核意见,会同科学技术部和外交部批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三)出具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批准函;
(四)组织对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五)处理其他相关事务。
第十三条 项目实施机构主要履行以下义务:
(一)承担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减排量交易的对外谈判,并签订购买协议;
(二)负责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工程建设;
(三)按照《公约》、《议定书》和有关缔约方会议的决定,以及与国外合作方签订购买协议的要求,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履行相关义务,并接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及项目所在地发展改革委的监督;
(四)按照国际规则接受对项目合格性和项目减排量的核实,提供必要的资料和监测记录。在接受核实和提供信息过程中依法保护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五)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告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的转让情况;
(六)协助国家发展改革委及项目所在地发展改革委就有关问题开展调查,并接受质询;
(七)企业资质发生变更后主动申报;
(八)根据本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比例,按时足额缴纳减排量转让交易额;
(九)承担依法应由其履行的其他义务。第三章 申请和实施程序
第十四 条附件所列中央企业直接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清洁发展机制合作项目的申请,其余项目实施机构向项目所在地省级发展改革委提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申请。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可以组织企业提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申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可根据实际需要适时对附件所列中央企业名单进行调整。
第十五条 项目实施机构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或项目所在地省级发展改革委提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申请时必须提交以下材料:
(一)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申请表;
(二)企业资质状况证明文件复印件;
(三)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或核准文件,或备案证明)复印件;
(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或登记表)批复复印件;
(五)项目设计文件;
(六)工程项目概况和筹资情况说明;
(七)国家发展改革委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材料。第十六条 如果项目在申报时尚未确定国外买方,项目实施机构在填报项目申请表时必须注明该清洁发展机制合作项目为单边项目。获国家批准后,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将转入中国国家账户,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后方可将这些减排量从中国国家账户中转出。
第十七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接到附件所列中央企业申请后,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申请,应当场或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第十八条 项目所在地省级发展改革委在受理除附件所列中央企业外的项目实施机构申请后二十个工作日内,将全部项目申请材料及初审意见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且不得以任何理由对项目实施机构的申请作出否定决定。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申请,项目所在地省级发展改革委应当场或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第十九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受理本办法附件所列中央企业提交的项目申请,或项目所在地省级发展改革委转报的项目申请后,组织专家对申请项目进行评审,评审时间不超过三十日。项目经专家评审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项目审核理事会审核。
第二十条 项目审核理事会召开会议对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的项目进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项目审核理事会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项目参与方的参与资格;
(二)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提交的相关批复;
(三)方法学应用;
(四)温室气体减排量计算;
(五)可转让温室气体减排量的价格;
(六)减排量购买资金的额外性;
(七)技术转让情况;
(八)预计减排量的转让期限;
(九)监测计划;
(十)预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第二十一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项目审核理事会的意见,会同科学技术部和外交部作出是否出具批准函的决定。对项目审核理事会审核同意批准的项目,从项目受理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不含专家评审的时间)办理批准手续;对项目审核理事会审核同意批准,但需要修改完善的项目,在接到项目实施机构提交的修改完善材料后会同科学技术部和外交部办理批准手续;对项目审核理事会审核不同意批准的项目,不予办理批准手续。
第二十二条 项目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后,由经营实体提交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申请注册。
第二十三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对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项目实施机构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成功注册后十个工作日内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告注册状况,在项目每次减排量签发和转让后十个工作日内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告签发和转让有关情况。
第二十四条 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涉及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申请过程中,对符合法定条件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或当项目实施机构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时,不一次告知项目实施机构必须补正的全部内容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涉及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接收、受理、审批项目申请,以及对项目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涉及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项目申请予以批准,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作出批准决定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项目实施机构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申请及实施过程中,如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可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
第二十九条 项目实施机构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批准函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依法处以与项目减排量转让收入相当的罚款,罚款收入按照《行政处罚法》等有关规定,就地上缴中央国库。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项目实施机构在取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具的批准函后,企业股权变更为外资或外资控股的,自动丧失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资格,股权变更后取得的项目减排量转让收入归国家所有。
第三十一条 项目实施机构在减排量交易完成后,未按照相关规定向国家按时足额缴纳减排量交易额分成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依法对项目实施机构给予行政处罚。第三十二条 项目实施机构伪造、涂改批准函,或在接受监督检查时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拒绝提供相关材料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中的发达国家缔约方是指《公约》附件一中所列的国家。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中的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是指《议定书》下为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而专门设置的管理机构。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中的经营实体是指由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指定的审定和核证机构。
第三十六条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因转让温室气体减排量所获得的收益归国家和项目实施机构所有,其他机构和个人不得参与减排量转让交易额的分成。国家与项目实施机构减排量转让交易额分配比例如下:
(一)氢氟碳化物(HFC)类项目,国家收取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交易额的65%;
(二)己二酸生产中的氧化亚氮(N2O)项目,国家收取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交易额的30%;
(三)硝酸等生产中的氧化亚氮(N2O)项目,国家收取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交易额的10%;
(四)全氟碳化物(PFC)类项目,国家收取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交易额的5%;
(五)其它类型项目,国家收取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交易额的2%。
国家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减排量转让交易额收取的资金,用于支持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活动,由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根据《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办法》收取。
第三十七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已批准项目2012 年后产生的减排量,须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后才可转让,项目实施按照本办法管理。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科学技术部、外交部、财政部解释。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5 年10 月12日起实施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即行废止。
附: 可直接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交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申请的中央企业名单 1.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2.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3.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4.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 5.中国轻工集团公司 6.中国盐业总公司 7.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8.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 9.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10.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4.国家电网公司 15.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16.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17.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18.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19.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20.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21.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22.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3.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4.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 25.中国林业集团公司 26.中国铝业公司 27.中国航空集团公司 28.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29.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30.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31.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32.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33.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34.中国节能投资公司 35.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36.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37.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38.中国中钢集团公司
39.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40.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 41.中国广东核电集团
第五篇:中国商业银行实施CRM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商业银行实施CRM >CRM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CRM的实施要考虑具体的行业背景和企业条件,本文将CRM与中国银行业相结合,在分析中国商业银行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中国商业银行实施CRM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上的对策。
一、CRM的内涵与中国商业银行实施CRM的现状
(一)CRM的内涵
CRM,即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s Management),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接触管理”(Contact Management)。最早提出CRM概念的是美国一家咨询顾问公司—Gartner Group。
从CRM概念的最初提出到现在,世界各国学者对CRM的定义基本上可以分为三派。
1、管理派认为:CRM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策略或企业文化。
2、技术派认为:CRM是一套软件、一种解决方法。
3、中间派认为:CRM是管理方法和解决方案的总和。
笔者认为客户关系管理本质上是企业的一种营销管理策略和手段,由于随着客户要求的不断提高,企业传统的实施CRM的手段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许多企业开始寻求技术的帮助,即求助于CRM系统。所谓CRM,是一种旨在健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模式。它更强调企业利用信息技术,以客户的需求为源点对原有不合理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通过有意义的交流来了解并影响客户的行为,以提高客户招揽率、客户满意度、客户忠诚度和客户收益率。其核心是管理客户的价值,其作用体现在: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中国商业银行实施CRM的内涵
CRM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需要与具体的行业背景和企业情况相结合,就中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施CRM而言,它应该具有特定的内涵。就中国商业银行实施CRM方面,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
1、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商业银行在CRM的实践中,应始终坚持客户至上、客户第一的原则,把以客户为中心作为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念,并贯穿到银行营运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2、在进行客户价值管理的基础上,向客户提供差别化的需求
CRM注重对客户价值的测算,在此基础上确保能够把银行现有的资源用在能够更好地为最有价值的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3、商业银行CRM是一个包括客户开发、客户稳定与客户升级的动态过程
客户开发是商业银行CRM的起点,客户稳定是商业银行CRM的中心,客户升级是商业银行CRM的目标。
(三)中国商业银行实施CRM的现状
现在,有些中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已经有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意识,并建立了相应的硬件设施为实施CRM奠定基础,包括客户服务中心[如中国工商银行(95588)、中国建设银行(95533)、中国银行(95566)、中国农业银行(95599)、招商银行(95555)等]、数据仓库[例如江苏省农行采用巨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银行信贷决策分析系统,采用数
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对信贷业务分析的关键问题(客户、机构、产品、行业、项目)进行分析。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已于2001年底前引入NCR Teradata数据仓库解决方案,主要是用来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深化利润 >利润贡献度分析]、客户信息系统(CIS,Customer Information System)和管理信息系统(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到2001年底,中国工商银行已建立了CIS和MIS,为建立完整的CRM做好了准备工作,并计划用2到3年的时间,在总部和所有分支机构中建立起CRM]。但目前中国商业银行CRM的实施还难令人满意,对CRM理解还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很多商业银行对外宣称本行已经开始实施客户关系管理,但实际上也只是花钱购买或开发一套CRM系统(如温州中行已经使用创智集团开发的powerCRM系统、华夏银行已经在全行范围内采用CRM系统),有些甚至只是实现了过去手工操作的自动化,而没有真正从心里做到“以客户为中心”。
现阶段中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施CRM具有如下特点:
1、CRM管理的只是客户档案和工作进程,而不是关系。
2、只根据一小部分客户数据和简单的分析,无法与客户形成整体关系。
3、CRM应用是内部导向的、基于工作任务的、记录事件的,无助于公司与客户形成个性化的、全方位的关系。
总的来说,在中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系统,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起步普遍比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早。目前中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CRM系统基本限于呼叫中心,缺乏深入的客户信息分析及与后台可集成的销售业务操作功能。
二、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实施CRM存在的问题
(一)“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还只流于形式
多年来大银行、“国家背景”的官商作风使得中国商业银行客户意识、服务意识、市场意识还很淡薄。员工缺乏全心全意为客户着想的素质,为客户着想还未溶入到中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中。
中国商业银行系统内的很多管理者还未真正了解CRM的内涵,认为CRM主要就是技术,银行开发或购买一个软件,搭建一个平台,企业的CRM就成功了。
(二)客户信息缺乏而且分散
虽然中国银行界从八十年代初就开始了客户信息的收集工作,但是最初的客户资料只有与的简单信息。
客户与银行的接触渠道是多样的,有Call Center、人机对话、自动柜员机,还有通过业务人员与客户面对面的接触等等,但是这些渠道都是有不同的部门来管理的,很多中国商业银行没有一个地方能够提供出全面的客户资料。不仅前台,作为后台的IT >IT系统同样存在着信息无法整合的问题,同一个客户,他有可能在同一个商业银行有定期存款、活期存款,还有信用卡,可能还会有贷款和结算,由于这些业务是由不同的部门来负责的,业务部门之间没有横向的联系,无法将这个客户名下所有的数据整合在一起。
(三)缺乏对客户数据的深入地挖掘和分析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建立了客户分析系统的很少,对客户信息不能进行科学的分析。而且大部分客户信息至今仍处于闲置状态,银行对客户的行业特点、业务规律都很模糊,客户信息的价值并未被开发出来。
(四)缺乏有效的客户价值管理方法
多数中国商业银行也在努力区分客户价值,以期把最好的服务提供给最有价值的客户,发挥出客户服务的最大效率,但客户价值判定的方法过于简单。结果是他们花大量的服务费留住的往往并不是最有价值的客户。
(五)组织机构的设置已不能适应CRM的需要
中国商业银行内部组织机构设置还带有鲜明的机关模式特征,而且无论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内部组织机构和经营管理机制几乎一样。从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看,大多以业务种类为标准 >标准,多个业务部门参与经营,客户的多元化、一体性需求被分割,造成在市场拓展中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同时由于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是一级经营多级管理,各级行在机构设置上存在不尽一致的情况,从而造成部门业务职能交叉,责权不明晰,在公务处理中相互推诿、扯皮,本位主义思想严重,工作信息相互沟通少,业务处理速度慢、效率低。
(六)传统的绩效考核体系不适应CRM的需要
中国商业银行传统的绩效考核体系过分偏重于财务指标(如:存款数量、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等),这很容易导致员工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去考虑客户的需要和利益。
(七)各部门之间缺乏积极、主动的合作,部门各自为营、地域观念很重,彼此不合作。
(八)中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系统不能适应实施CRM的需要
中国商业银行目前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变动成本法,其基本原理是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不可避免的成本,与业务量多少无关,只有变动成本才是随着业务量变化的成本,计算产品或客户的成本只计算变动成本。显然,变动成本法核算出的银行产品成本是不完全的,尤其是许多非信贷业务的成本被大大低估了。这种成本核算方法使银行无法准确计算每一客户价值的大小。
三、中国商业银行实施CRM的对策
(一)中国商业银行实施CRM在技术层面的对策
1、以数据仓库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为基础
(1)建设数据仓库银行业务紧密相关
建立数据仓库是中国商业银行实施CRM的基础,在数据仓库的支持下,中国商业银行就能全面准确地掌握客户的各方面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客户维系策略。
(2)建设管理信息系统(MIS)
中国商业银行MIS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银行柜台业务处理与自动服务系统、跨行业务与资金清算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三个层面。
2、加强客户价值管理
所谓客户价值,就是一个客户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与银行进行业务往来过程中,给银行带来一连串的价值总和。客户价值管理就是要通过客户对银行价值的大小来区分不同的客户,从而选择最有价值的客户群,并考虑对不同价值客户采取不同服务策略的过程。客户价值管理的关键在于准确地计算不同客户的价值大小。
3、以网上银行和客户服务中心(呼叫中心)建设为龙头,完善联系客户和响应客户需求的统一渠道。
(二)中国商业银行实施CRM在管理层面的对策
1、进行银行文化改造
中国商业银行CRM实施能否成功,与银行文化有很大关系。成功地实施CRM系统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银行文化。银行文化是银行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直接影响着银行的市场经营行为和策略。中国商业银行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已经形成一些具有共性的文化,例如重视银行内部价值和能力,重视银行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关注的是目标市场客户的群体需求,在市场经营方面的假设是每一个客户都是理性的消费者等。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中国商业银行带来了全新的环境,网络及与网络相伴而生的管理技术和“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迅速普及,这种情况下中国商业银行的传统文化越来越不适应银行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CRM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机制,CRM的真正贯彻实施需要一种全新的企业文化的支撑。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在实施CRM之前必须要对传统的银行文化进行改造。
为了使银行文化与CRM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相适应,中国商业银行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文化改造:第一、重视客户利益,让客户满意;关注客户的个性需求;形成注重情感消费的经营思路;形成努力争取以客户为主的企业外部资源的经营思想。第二、打破部门之间的障碍与壁垒,实行无界限的合作。第三、营造相互学习的银行文化。
2、实施银行再造工程
银行再造源于美国,根据美国银行再造专家保罗·阿伦的统计,从1980年至1996年间,美国每年平均有13家大银行实施再造计划,再造产生的结果使客户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改进,激发了银行的营销文化,管理层与客户变得更加亲近。通过改革和组织再造,整合内部资源,建立适应客户战略的、职能完整、交流通畅、运行高效的组织机构;同时要以客户需求挖掘和满足为中心,实行业务流程的重构,加强基于客户互动关系的营销和产品销售(服务)工作,统一客户联系渠道,针对客户,加强基于客户互动关系的营销和产品销售(服务)工作,统一客户联系渠道,针对客户的需求及时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世界级专家罗纳德·S·史威福特[美]认为CRM的广义定义应该是:通过满足甚至超出消费者的要求,达到了他们愿意再次购买的程度,并将偶然的消费者转变成忠诚的客户的所有行为。“所有行为”意味着公司做出的每一件对客户有影响的事情,而不仅仅是所有与客户直接接触的人员,甚至所有那些没有客户关系管理任务的员工。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实施CRM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因为中国商业银行实施CRM的效果与银行的每一位员工的所有行为直接相关。
4、改革传统的成本核算制度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成本系统尚停留在变动成本法阶段。这导致银行在成本核算尚无法做到以某类产品或客户为对象来归集成本费用,银行一般以期间作为这些费用归集的对象和承担者。这意味着中国商业银行的大部分产品或客户的成本信息是不准确、不完全的。中国商业银行传统成本制度导致银行无法准确核算银行与每一客户保持关系的代价,从而无法真正做到准确地进行客户价值分析与管理。
作业成本制度的逻辑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因此,作业成本系统首先要确认每一部门所从事的工作,计算每种作业所发生的成本,然后,以产品对这些作业的需要为基础,循着业务流程轨迹,将成本追溯到产品。作业成本制度把传统上有限的财务变量成本动因,扩展为集财务变量和非财务变量成本动因于一体的丰富的成本动因系列,并且特别强调非财务变量成本动因(如单据张数、接待客户次数等),将会改善中国商业银行共同成本的分摊,进而实现准确的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