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论文[精选]

时间:2019-05-14 22:4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论文[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论文[精选]》。

第一篇:关于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论文[精选]

一、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重要性

(一)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重要地位

民营企业通常是指按“四自原则”,即: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性质创办的企业。中小民营企业有力推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据全国工商联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99%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其中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我国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总额的58.9%,税收的46.2%和出口总额的62.3%都是中小企业创造的。提供的就业岗位已超过75%以上,专利约65%是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80%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今后新经济增长点还将是中小民营企业。因此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二)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对生产力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起着保证作用。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根本目的是把企业所需人力资源吸引到企业中来,将他们保留在企业之内,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开发他们的潜能,来为企业服务。当代企业治理是以人为中心的治理,人是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载体,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戴尔.卡耐基就曾说“假如我的企业被烧掉了,但把人留住,我20年后还是钢铁大王”。企业强调以“人”为本,而中小民营企业在与其他企业人才竞争中并不占优势,相反还存在一定的劣势。由于民营企业低水平的治理模式和落后的治理意识,以及制度上的缺陷,使得人力资源治理成为难以逾越的屏障,也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从而导致由盛到衰。中国民营企业目前的平均寿命仅有2.9年,从诞生、发展、兴盛到衰败生命周期极短。因此民营企业要获取人力资源治理的优势,必须顺应新时代人力资源治理的发展趋势,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人力资源治理。只有不断完善人力资源治理,民营企业才能提高其效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制度缝隙中发展起来的。受当时创业的环境和制度因素的影响,企业成功与企业主锐利目光、个人魅力、创业精神和非凡禀赋有关。但制度转轨过程中市场给予的巨大机会,掩盖了中小型民营企业在治理上的缺陷。这时期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采取以个人为中心、以亲情为主导的治理模式,创业者的个人魅力和感召力成为企业凝聚力主要来源,这对保证决策高效率和企业初期凝聚力起决定作用。因此,初始阶段中小型民营企业治理活动中的决策非程序化、治理非制度化、执行非理性化和随机性构成了初创期中小企业治理的基点,而转轨期的众多商机支撑企业迅速成长,其自身内部治理的不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在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主体的内在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中小型民营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日益强大和多样化,竞争变得更为激烈,仅仅依*机制灵活而获取大量市场机会的时代不复存在。相反,中小企业原有的治理痼疾日益暴露并成为制约其成长的桎梏。面临的治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规模扩大与治理能力不足的矛盾;产权不明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一股独大导致发展风险增大,员工凝聚力下降;决策随意性与企业追求长远利益最大化需要理性决策的矛盾;亲情纽带与科学化制度化规范治理的矛盾。这些矛盾突出集中体现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治理上。

(一)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是组织的重要战略资源,它在相当程度上直接决定着组织战略的成败。人力资源战略对组织具有持久的、长期的影响。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小型民营企业主、企业治理层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对企业人力资源也有了较全面的理解。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熟悉到人力资源治理对企业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并着手制定本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为解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付式治理,不少中小型民营企业治理者都请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企业战略规划以及人力资源规划。从这点来看,中小型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治理重要性的认同感正逐渐从意识上转到实际中去。

但由于意识与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差异,人力资源治理理念与人力资源投资理念也往往不一致,导致企业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战略并不协调。科学制定与企业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战略成为当前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一大难题。而由于在初创和成长初期,有限的资源更多的是向生产和销售倾斜,而在市场竞争环境发生变化和企业步入稳定成长期后,人的因素的作用日益重要。中小型民营企业原有治理模式如制度照抄照搬不适应企业实际情况,治理较随意化、缺乏科学性等弊端正成为制约企业成长的瓶颈。虽然以人为中心理念已被大数企业所有者和治理层所接受,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更多的是将“人情”与“人性”混淆。据对广东省中小企业调查,被问到制约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时,63%企业主认为是融资,47%回答是产品销售,38%认为是市场开拓,只有33%的企业主将人才和提高内部人力资源放在迫切需要解决议程上。同时,由于人才流动性大,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比较慎重,再加之企业发展较快,人才需求量也较大时间急,所以人才更多地是从人才市场招聘,不能真正将人力资源投资作为企业基础性投资看待。相应的,这些企业在制定市场战略、产品战略、投资战略时,也未能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以支持。

(二)家族式治理,导致人才尤其是高端经营人才难求

现代企业治理必须有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中小型民营企业在治理方面突出的问题便是家族式治理。据中国社会科学院1999年的抽样调查,浙江省私营企业的私人股份所占比例在90%以上,其中量大的股东所占比例高达66%以上,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还有其他同姓兄弟也占相当比例,大约为14%。另一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与全国工商联研究室共同组织的、对21个省市自治区的250个市县区的1947家私营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也显示:中国私营企业目前普遍采用家族拥有的形式;企业的所有权与治理权紧密结合,决策权和治理权高度集中在企业主手中;家庭成员在企业中居要位。许多企业主认为,企业要稳定发展就必须“由我本人或我的家人来经营治理”。2002年完成的《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指出,资本、风险、决策治理权三个“高度集中”是今天私营企业的普遍特征。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使用的这种家族式治理模式,在一定阶段和范围内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诸如内在的凝聚力和团结、能提供可充分利用的信用资源、避免代理人的“通往风险”和“逆向选择”、减少代理成本等。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弊端就很明显地暴露出来,企业发展的历史习惯使得他们在用人方面常表现为对外人不放心、任人惟亲、过分集权、论资排辈等。对企业的局限性可表述为:①企业并没有足够信得过的亲人可用,假如*熟人介绍来扩大网络,使得关系趋于复杂,信用度偏低。②人才的压力不断增大。现代企业受技术专业化和治理专业化挑战,民营企业仅仅依*原来的家庭成员已难保证企业的持续成长。③近亲繁殖获取信息量小,思路狭窄。④由于家族成员在企业里掌控较多的资源,在企业里无意间轻易形成排挤外来人才的行为,非凡是一些引进的治理“空降兵”在企业的存活率往往较低,外来人员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很难真正溶入团队。

据福州大学工商治理系主任朱祖平教授研究认为,就福建省的情况来看,企业最需要的是懂经营、会治理的高端人才,即不仅要有深厚的工商治理理论功底,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才,如工商治理硕士。而导致这种职业经理人难以融入民营企业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民营企业在治理上带有很深的家族式治理的烙印,所有权和支配权不分。民营企业主的心态调整不到位及定位不准确,没有站在所有者的角度去定位。作为企业所有者来说,他的爱好应该在于拥有企业。但很多民营企业主不但要拥有企业,而且还要配置企业,或者说支配企业,希望自己去行使经营权。这实际上把职业经理人的“领地”给占领了。因为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他的目标不在于拥有,而在于支配,资产是谁的他无所谓,他们更爱好去支配资产,资产增值了,他们就有成就感。在民营企业主把所有权和支配权都“占领”了的情况下,即便聘到合适的职业经理人,民营企业主也不愿放弃经营权,造成职业经理人在企业中发挥不了作用,那么对于高端人才或者经营长期实践又取得工商治理硕士学位的人来说,他们就会觉得在这样的企业里发展空间太小,宁愿选择他业。在所有权和支配权短期内难以调和的情况下,即使高端经营人才勉强进入民营企业,也会引发一系列矛盾,如职业道德出现“败德”现象,即企业在可能降低待遇,将就用人;职业经理人不很好地履行职责,或在履行职责过程考虑少付出,或是从其他地方弥补利益,以实现心理平衡。于是因为职业经理人职业道德不完善,企业主不愿放弃经营权,必然设置一些约束,反过来又让职业经理人没有被信任感,感觉在企业中发挥不了作用。这种恶性循环造成职业经理人市场的一种顽疾。

(三)治理机构设置不科学,人员素质不高

要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完善的激励和薪酬机制,必须依*科学的人力资源治理机构和高素质的治理人员来实施。中小民营企业虽然意识到了人力资源治理的重要性,但由于治理基础薄弱,人力资源部门功能定位不清,导致人力资源治理部门先天不足。虽然中小企业不能像大型企业一样有一整套人力资源治理系统。但其职能却是类似的,必须有贯穿企业治理全过程的人力资源规划、招聘、测评、培训、激励、考核、薪酬、社会保障与劳资关系等一系列职能。目前不少中小企业人事治理的职能正步原国有企业中人事工作仅承担行政人事事物和劳资福利的后尘。人力资源治理职能界定不清,尤其是对核心员工激励不到位,将会影响士气进而影响企业绩效,这在高科技民营企业更是如此。其直接后果是人力资源治理机构设置不科学和人员配备不合理,仍由人事行政部门承担或直接由行政后勤部人员兼任人力资源治理工作。就人员配备而言,不仅专职人力资源治理人员配备很少,分工也不明确,即使有也大多未受过专业练习,大多停留在员工的档案治理、工资和劳保福利等日常事务性治理中,是典型的以“事”为中心的“静态”人事治理。

(四)人力资本的投入严重不足

经济学家在分析近几十年来各国经济增长因素时发现,越来越多的经济增长不能利用劳动力的追加和物力资本的追加来解释。越来越多的人承认,这只能归功于教育的提高和人的能力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一个工人技能的提高如用一部机器或一件工具一样,可以节约劳动力。虽然提高工人的技能要投入相当的费用,但它能生产更多的利润,足以补偿费用的支出。由于知识技术的爆炸性增长与迅速更新,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企业要谋得在竞争中创新发展,就必须对职工进行终身教育和培养,以保证企业发展所需人才技能的更新。然而,大多数民营企业在人才培养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短期行为,没有形成与企业发展战略略相匹配的系统性、持续性的培训机制,只使用不培养已成为普遍的现象。由于企业规模不大,固定的培训经费不足,培训场所和培训时间亦难保证,培训方式也多限于师徒之间的传帮带,培训内容以企业的应急需求为主,仅有的培训也成为一种短期行为。对广东省614家中小型民营企业问卷调查显示,采用上岗前进行相关技能培训的有324家,占52.7%;采用边干边学方式培训的有271家,占44.13%;仅有14家企业回答将员工送学校培训,仅占被调查企业的2.28%。在问及员工培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在583份有效问卷中,回答缺乏师资的147家,占25.21%;缺乏经费投入的171家,占29.3%;回答生产任务无法安排培训的114家,占19.6%;因员工流动性大而不作培训安排的最多,达到237家,占40.1%;竟然还有82家企业对员工培训未作任何安排,占14.06%。许多民营企业盲目追求短期效益的迅速增长,认为人才培养的成本高于直接招聘的成本;认为人才培养的技术越高,人才流失的越快。所以他们不重视也不愿意进行人才培养,造成了人力资源的贬值。另外,有些企业虽然较重视人才培养,但只重视对新人的培养,而忽视了对旧人的培养。中小型民营企业即没有像摩托罗拉那样的财力用于培训,也没有完善的薪酬设计与良好的劳工关系作依托,因而为了规避因培训后员工流失而造成的培训投资风险,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宁肯从市场上现招相关专业人才也不愿花钱自行培养。殊不知,外招与内部培训之间,除了有培训成本之外,还存在人员任用风险问题。

(五)缺乏长期有效的薪酬与激励机制

激励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施企业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激励员工动机就是要设法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需要与企业目标之间的联系,使他们处于一种驱动状态,他们在这种状态的驱策下所付出的努力不仅满足其个人需要,同时也通过达成一定的工作业绩而实现企业目标。激励对于调动人们潜在的积极性,出色地完成工作目标以及不断提高工作绩效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激励并不是无条件地简单满足员工的任何需要,而是要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绩效提高的方式来满足员工需要,企业要对员工需要满足的方式和程度予以控制。为了能够吸引激励和保留有能力的员工,公平的薪酬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小型民营企业,员工的报酬一般采用基薪加奖金或基薪加提成的办法,且带有一定的灵活性。这对于一般员工效果可能比较好,或者在企业发展初期没有太多不足。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人才结构的复杂化,对核心员工来说,报酬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或是获得物质及休闲需要的手段,更是一种人们的自我满足和自尊的需要。单一的薪酬体系已不能满足核心员工的多样化需求,原有的薪酬体系必须做出调整。如考虑合理地设计核心员工持股、公开同样岗位的市场工资水平、增加外出培训机会、增加额外的保险与福利,或者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休假以及员工娱乐等。此外,中小型民营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评估主要是基于企业既定的目标、任务下所完成的工作量来衡量,其方式多为员工对上司命令的执行和服从,其标志主要是即时的工作效率。由于缺乏较为完备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和操作规程,难以依据科学的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激励,企业多以晋升、加薪和奖金作为激励手段,对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潜能不利,也不利于员工积极参与治理。

企业采用物质激励时,如没有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在分配时更多是凭主管的个人判定,会导致分配不合理,缺乏依据,往往是企业花了钱却收到激励的预期效果;许诺不兑现,有些企业对职工进行物质激励承诺,甚至签订了目标责任制的奖励合同,但是最终部分甚至完全不兑现,结果不但挫伤了职工继续工作的积极性,并且破坏了职工对企业的感情和对领导的信任;采用非规范化的“救火”性激励政策。有些企业某一个部门出了问题,为了激励该部门的职工,就发放非凡的奖金。这种政策,非但不能真正起到积极作用,实际上是奖罚不明,还会引起企业内部的混乱。

在缺乏良好的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的情况之下,员工缺乏积极性,甚至缺乏归属感,往往不会专心工作,更不会对企业“一心一意,白头到老”了。这些问题,在目前的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中都存在,并且也逐渐熟悉到了,也在积极引进一些科学的考核机制或考核软件,并大胆尝试一些新的考评方法,如360度考评、目标考评(MBO)以及要害指标考评(KPI)等等。

(六)人力资源治理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信息化程度低

我国企业在治理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受体制的局限,很难将先进的人力资源治理思想转化为适合中国企业特点的可操作的制度、措施的技术手段。调查显示,58.7%的企业有简单的人力资源信息库,只有7.8%建立了智能化人力资源治理信息系统,说明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治理信息化程度不高,正处于起步和初级阶段。有不少企业人力资源信息治理仅仅是将原先文字形式的一些人事治理活动用电脑来处理而已,对人力资源治理的一些要害活动如培训和员工发展、绩效考评等采用信息化的程度还较低。由于没有十分成熟的人力资源治理技术和工作流程的实践,难以提炼固化成为人力资源治理信息系统,信息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不高也就在所难免。

中小型民营企业具有相当的人力资源治理优势,如组织层次少、对市场反应灵敏;机制灵活,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等,如能合理解决上述问题,将会极大地改善企业的人力资源治理现状,成为企业赢取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三、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治理对策

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而言,要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树立现代人力资源治理理念,从资源的角度重新审阅员工价值,运用新的人力资源治理理论和治理方法,实现传统人事治理向现代人力资源治理的转变。

(一)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并规范治理模式

要实现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发展指标并使企业得以迅速发展,需要多少人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自己培养还是通过外部引进等办法来解决,这都需要经过缜密的调查和思考,制定完整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当今时代,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人力资源的转移也随之加速,因此企业不但要制定短期(5年以内)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更要制定中长期(5-10年)的发展规划,实现短期规划和中长期规划的有机结合。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战略就没有发展。人力资源治理部门对企业发展提供的战略性支持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人力资源规划现在已经成为企业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力资源支持的企业战略往往以失败而告终。

人力资源规划它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企业未来劳动力需求猜测,内部劳动力供给猜测和外部劳动力供给猜测。在人力资源规划中要注重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是互相依托、互相促的关系。假如只考虑了企业的发展需要,而忽视了员工的发展,则会有损企业发展目标的达成。优秀的人力资源规划,一定是能够使企业和员工得到长期利益的计划,一定是能够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计划。通过人力资源规划将企业目标和策略转化为对人力的需求,有效达成质和量、长期和短期的人力供求平衡,包括企业宏观、微观、长期、短期的人力资源招聘、使用、培训、晋升、调迁等计划,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

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同时,还应结合人力资源治理的职能,建立各项规章制度,通过规范用工制度、在企业内部构建良好的人力资源配置系统等,进一步规范治理模式。

(二)做好工作分析与职位设计,建立以绩效为中心的治理体系工作分析是开展人力资源治理工作的基础,是人力资源治理的平台。我国现有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人浮于事现象还很严重,突出表现为人和事的不匹配,这不但降低了治理效率,而且增加了人力成本。现代企业组织必须随着其内部条件或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必要的调整,应结合实际和生产经营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产品(或服务)增值无实质作用的环节和过程,在建立起科学的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与职位设计,合理设置岗位并进行规范的分析描述,确定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绩效治理体系,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劳动合同治理、岗位变动、职务晋升、薪酬分配、教育培训、职业发展、荣誉奖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当然,绩效考核是由人来进行观察和评估的活动,它无法排除主观随意性,不可避免地受到个人心理、好恶的影响,因此绩效考核应坚持公正化、制度化和及时反馈原则,用公开、公正的科学方法对员工进行评估,切实提高治理效率,提升治理水平。

(三)加大人员的技能开发和能力培养

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是最有效益的投入,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凡是注重人力资源开发的国家,其经济增长速度都比只依靠于自然资源开发的国家高。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宗旨是人的能力,尤其是潜能尽可能发挥,把人作为可开发的资源,通过培训等形式提高企业人员素质。

员工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治理的一个主要内容,对全体员工知识与技能的更新和提高、创造力与创新精神的发掘和培养、行为准则与责任意识的规范和强化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培训,一方面可以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增长知识,提高技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员工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应建立起规范的培训开发体系,根据员工的特长和企业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不断更新员工的知识,提高员工的能力。同时还应积极推行通才计划,通过培训等方式让技术工人一专多能、专业人员知识复合和技能化,挖掘每个人的潜力来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留住核心员工

造成人才尤其是核心员工外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报酬、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等属于保健因素,不具有激励作用,而工作成就感、社会认可、发展前途等因素才是真正的激励因素。因此企业一方面要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承认人力资本产权,非凡要注重以核心员工收入分配为突破口,将核心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参与分配促进人才价格机制形成,另一方面须认真研究企业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的不同需求,通过事业发展、增进感情、优化环境等手段,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创造无限的事业发展空间来稳定和吸纳人才,应当成为企业留住人才的基本策略。企业留住人才有以下几种方法,如职业发展留人,企业发展留人,公平竞争机制留人,高薪留人,“超弹性工作时间”留人,“黄金降落伞”制度留人,沉淀福利制度留人等。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

(五)塑造企业文化,凝聚团队力量

在吸引优秀人才时,高工资等物质报酬固然行之有效,但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团队,必须依*组织文化战略来支撑。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思想和行为的总和,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一种综合体。它产生于企业自身,得到全体治理者和员工的认同与维护,并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最终成为企业进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优秀的企业,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成功地创造了一种能够使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的企业文化一旦被全体员工衷心认同或共有,它就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在优秀的企业文化下,员工才能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才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才能体会出人格的被尊重,也才能表现出敬业尽职的精神,公司才真正被员工所热爱。当前企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主要有:注重学习氛围的培养,学习型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将更注重于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企业文化将从商业氛围升华出来,更重视人。

(六)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吸引高端经营人才

一方面,应将决策层“送出去”参加有关现代企业治理方面的培训。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老板的思想不改变,其他人改变是没用的。可以为外出培训的领导创造充分的鼓动气氛,并且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有影响的培训师和实用的培训课程,要让领导感觉这培训参加得“值”。

同时,民营企业主也应走出一个思想的误区,即所有权与经营权不能分离。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非凡是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主并未接受过专门的企业治理的练习,他们实践感受比较丰富,而理论水平却比较缺乏。当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时,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时,民营企业主便应适时地退居二线。通过聘请职业经理人等等方式,让那些拥有较多治理水平、技术的人,由他们来负责企业的决策、治理,勾画下一幅蓝图。要想吸引和留住职业经理人,最重要的是解决企业所有权和支配权之间的冲突。这就是让经理人拥有所有权,即在企业治理结构上,把一部分股权让给职业经理人,以作为激励。同时要加强对企业主和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个人的成功乃至一个团队的成功都具有很大意义。

(七)完善机构设置,配足配强人力资源治理者

在强调“以人为本”的治理新时代,缺乏真正人力资源治理部门是难以想象的。我国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必须完善人力资源治理机构设置,调整组织结构。要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治理部门,行使人力资源治理的职责,使人力资源治理决策化、科学化、规范化。同时要加快人力资源治理者的培养,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小型民营企业可以从外部吸引部分人力资源治理专业人士加盟,要在企业经营者中普及人力资源治理的理念和知识,培养专业的人力资源治理人才,使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治理走上正规化、专业化的道路。

(八)坚持治理创新,不断适应竞争需要

一个企业人力资源治理往往和企业的经营战略、组织结构、文化价值等紧密联系的,具有独特的个性,而且卓越的人力资源治理往往是其他企业难以模拟和复制的。我国人力资源素质状况也决定了我国企业无法直接套用西方现代的人力资源治理模式。因此,创新是根本,我们一方面要吸收发达国家上百年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制度和方法,学习西方文化及科学理性治理的精髓。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东方文化,创建适合中国民营企业特点的“本土化”人力资源治理制度。通过提升人力资源治理部门的定位,提高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素质,同时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提升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治理层次。

中国已成为WTO的正式成员,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面对激烈的竞争必须树立有科学的人力资源治理理念,配备有现代素质的人事工作人员,采用先进的治理手段,运用现代治理方法,实现人力资源治理工作的高效率和最优化,促进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参 考 文 献:

△《人力资源治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 作者:美国•劳伦斯•S•克雷曼 △《福建省民企缘何难求高端治理人才——福州大学朱祖平教授访谈录》 海峡经济导报

△《企业留人七招》 作者:佚名,中国企业战略传播网

△《人力资源治理专业知识与务实》 中国人事出版社

△《人力资源治理授课提纲》 福州大学朱祖平教授

△《非公有制经济的若干问题》 作者:厉以宁 福建省政协《学习资料》2001年第五期

△《论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治理》 作者:佚名,珠穆朗玛治理网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对策研究》 作者:逯明明,中国人力资源网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思考》 中国人力资源网

△《论现代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治理》 中消研人力资源调研网

△《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现状分析》 作者:刘江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治理》 作者:胡在铭、刘志刚 河南社科院

△《浅谈民营企业中的人力资源治理》 作者:吴亮 中国企业治理培训网

△《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治理》 作者:刘国萍 《治理论坛》2002年04期

第二篇: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

浅析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

姓名:闵红

单位:武汉新谷燃料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小民营企业一直活跃在社会大潮中,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的深化,中国中小民营企业一直引以为豪的灵活多变的管理体制逐渐失去生机和活力。本文试图以笔者所在的民营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为例,剖析其存在主要的问题,以其主要矛盾为突破点来影射中国中小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上的路径。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内外经济和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化,竞争也变得更为激烈,仅仅依靠以往的管理机制灵活而获取大量市场机会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相反,中小民营企业原有的管理上的问题日益暴露并成为制约其成长的瓶颈,而其中主要的矛盾突出集中体现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上。

笔者所在的新谷公司面为例。根据目前的公司经营情况和部门工作情况来看,公司主营业务固定,人员配备处于富余状态,导致公司工作节奏轻缓。总体看来,由于公司从原国有企业改制过渡过来,且大部分员工属于原国企职工,造成的整个管理氛围和工作氛围都有国企的影子。公司实行的是集团化经营模式,对外发展战略一直都在实行,企业规模扩大后人员的补充和人员素质的提升明显疲软。今年由于受经济危机影响,公司业务下降,对外投资速度放缓,公司各部门人浮于事,凝

聚力下降。分管业务和内务的高层利益分化,团队建设滞后。因此,如何让公司的整体的工作和管理氛围适应今后的长远发展,如何完善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构建一种适合公司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成了公司发展面临的一项主要课题。笔者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公司实际相结合,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此来探究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问题。

一、建立绩效管理体系

我们一般把绩效管理体系归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范畴,但是如果仅具有人力资源知识,是无法做好绩效管理工作的,在中小民营企业尤其如此。

第一,从部门考核体系的建立开始。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一次性将绩效考核推进至公司全体员工,难度极大,效果不佳。故应从部门考核体系的建立开始,待推行一段时间后再考虑向下推进。建立对部门的考核体系应该是建立绩效管理体系的第一步。

第二,考核方法以KPI(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考核法为主。KPI的订立较费时间,具有一定难度,但一旦确定下来以后可以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而标准考核法则可以直接套用企业现有的规章制度。所以,这两种方法较适合中小民营企业。其中,KPI较适合于对部门作考核,标准考核适用于对个人的考核。

第三,考核周期为季度加。若以月度作为考核周期,对于一个人力资源基础薄弱的民营企业来说,无疑太短了,甚至会使有关部门和参与考核的全体员工应接不暇、不胜其烦,对考核产生逆反心理。可以季度为周期进行日常考核,同时年底时结合总结开展考核。此外,对于销售、生产等业务部门,可以酌情缩短考核周期,以体现考核业绩导向的及时性。

二、优化薪酬管理体系

笔者发现,对于尚未建立起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公司来说,在薪酬管理方面常存在如下问题:纵向大锅饭被打破,但横向大锅饭依然存在,例如所有的中层管理人员的薪酬均在同一水平,几乎没有差距;没有明确的薪酬结构;薪酬的确定较随意;薪酬调整没有科学的方法,随意性大。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第一,从岗位管理体系优化开始。岗位管理体系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对于薪酬管理体系尤为重要。薪酬管理体系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并不出在薪酬管理体系本身,而是因为人岗不匹配,即任职资格要求很高的岗位却由能力素质相对较低的员工充任。所以说,企业推行薪酬改革,必须花大力气优化岗位管理体系,进行岗位清理,特别是实现人岗对应。

第二,适当压缩薪酬级别,打破横向大锅饭。横向大锅饭是很多企业都存在的现象,也是优化薪酬管理体系首先必须打破的。具体的方法是以岗位价值评估为基础,参考外部市场水平。打破横向大锅饭还应根据公司的薪酬策略,即向关键岗位倾斜,例如公司的销售部门的销售经理和普通员工。

第三,建立绩效和薪酬的关联。一方面,要将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于季度绩效工资的确定,另一方面,要将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于员工薪酬的调整,以解决过去薪酬调整过于随意、缺乏依据的现象。

三、构建培训管理体系 不同的企业之间,无论公司发展战略,还是人员规模、行业领域等都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培训体系的构建必须从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在建立培训体系时,除了搞清楚培训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和本企业的培训现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密切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现况

培训的目的是通过提升员工的素质和能力,让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达到公司经营目标,以实现公司、股东、员工、客户乃至社会的共赢。因此,培训体系的建设必须密切结合公司的实际和发展战略的要求,并为公司培养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人才。

第二、要维持层级和职能上的均衡

从企业人才培养的角度,骨干员工和核心人力相对接受培训要多一点,但也不能忽视对其他员工的培训。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要保证每个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上都能接受到相应的训练。这就要求在设计课程体系时,需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去考虑。纵向是要考虑从新员工到高层之间各个不同的级别,针对每个级别不同的能力要求,设置相应的培训课程;横向指的是各职能部门,这些职能部门要完成工作需要哪些专业技能,以此寻找培训的需求并设计相应的课程。

第三,征询有关部门的建议和要求

培训体系的建立,不只是培训部门或培训管理员的事,首先必须要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需要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培训体系中的任何一项工作,都不能只靠培训部门孤军奋战,一定要上下达成一个共识。一定要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去了解和把握不同部门的培训需求。

第四,制订培训制度,并有效落实

有的公司建立了一些培训制度,但形同虚设,没有落实到位,这和公司的文化也不无关系。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并有效地遵守和执行,就可以避免一些问题。

四、构建企业文化体系

在现实中,对于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谈到最多的是科学管理以及提高管理水平。较少人会提倡重视中小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往往就是不够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以至于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理

念的错位,这也是中小民营企业难以吸引与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构建企业文化体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确定核心价值观。

企业文化中核心层是最主要的,中小民营企业应该花大力气进行核心层的建设。一个只关心物质层和制度层的企业,其企业文化的建设必定要失败。

第二、体现在行动当中。

作为老板要身体力行,不断跟员工沟通,形式不要太多,但内容应该简单明了。最基本的核心内容是要通过行动去体现,以后有必要还可以增加一些形式上的内容,例如公司的刊物,公司的歌曲等。第三、建立完善的制度。

中小民营企业普遍不重视制度建设,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中小民营企业至少要建立“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精确的考核和公正的奖励是很必要的。

要经营一种长期的企业文化,还必须在平时形成一套规范:

其一,纪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制度对于各级营销人员不仅仅具有强制约束力,更在于高度的自觉性,需要各级营销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职业化修炼、提高职业化素质。

其二,速度。速度创造规模。高效率的组织执行力决定企业发展的未来。国内中小民营企业势必要在工作中进一步简化流程、加快节奏、提升激情,创造具有高效益的速度,共同推进企业巨轮在广阔的市场海洋中全速前进。

其三,创新。创新的重要武器就是要学会“用旧的元素进行新的组合”,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借鉴”。国内中小民营企业首先需要积极借鉴和吸收成功企业的经验和教训,学习就是为了超越,从而避免自己走不必要的弯路,这是发展壮大自己的法宝。

其四,执着。执着在于对企业信念、企业经营产品的坚持,不轻言放弃,不盲目多元化。对于国内中小民营企业来说,凡事都要从小做起,从专业做起,坚持到底,才能将企业做强,达到长远追求的目标。

另外还需要注意:

其一、必须树立文化资本制胜的新观念。现代管理的发展经历了由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由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两次飞跃。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用文化来管理企业。现代企业的成功越来越依托企业文化的建设。然而,我们的许多中小民营企业只看到企业的资金、设备、技术、产品等有形资产,看不到企业的商品文化、形象文化、环境文化等无形资产,没有把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去研究、开发。为此,当前一项迫切的任务就是要转变思想,经营好文化资本这一特殊的无形资产,牢牢树立起文化资本制胜的新观念。

其二,建构科学有效的企业制度文化也相当重要。企业文化的制度层又叫企业的制度文化,它能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中处于良好的状态,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竞争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小民营企业主意识到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并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中小民营企业在建构科学的企业制度文化时,应努力将经验管理上升到科学管理,从家族经营制走向现代公司治理制,将家族文化变成现代公司文化。尤其要注意的是尊重制度、树立制度的权威比制定制度本身更重要,它是建立科学而有效的企业制度文化的关键。

参考文献:

孙班军等编,企业集团管理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戴昌均主编,人力资源管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郑海航主编:人力资源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姚裕群主编:人力资源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三篇: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探讨论文

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探讨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必然要求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力资源的价值。因此对于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要获得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必须顺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利用自身的优势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一、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人力资源是民营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石,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必须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但目前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上有如下情形:

1.人才引进方式方法上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

1.1 缺乏规范的招聘流程,企业需要人时就到人才市场去招聘,结果往往是招聘企业多次重复性地到人才市场上去寻找所需的人才。这样既费时又费力,造成了招聘成本过高,而且企业又难以招到满意的人才。

1.2 选拔人才的方法上的单一落后。科学地选拔人才应该是采取笔试、情景模拟、面试、心理测试和背景调查等多种方法综合应用来进行的。面试法具有简单、直观、节省时间等特点,但仅靠面试是很难测试出一个人的实际能力的。加上多数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本身的专业素质较低,在招聘时仅凭经验办事,重学历不重能力,重应聘者言谈,不重应聘者的实绩,甚至以貌取人。难以保证人才的进入。

2.绩效评估随意性强缺乏客观标准。

绩效评估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和其它各项工作关系联系密切,实际中民营企业在进行绩效评估时缺乏相应的标准,随意性强。

2.1 绩效评估目的单一。民营企业实施员工绩效评估的主要目的均基于加薪、发放年终奖金等人事决策的需要。绩效评估的主要目标是追求企业短期业绩的提升,而忽略了员工的发展这一主要目的,因此评估的结果未能与员工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发展目标关联,致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优势大大下降。

2.2 绩效评估等同于绩效管理。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重考核结果,轻考核过程,重绩效,轻对产生绩效的行为的激励与控制。没有真正利用绩效管理过程和评估结果来帮助员工在绩效、行为、能力、责任等多方面得到切实的提高。

2.3 绩效评估的公开公正性不高。由于家族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绩效评估中受到“人情”、“关系”、“亲戚”等种种因素的干扰,导致绩效评估过程受到人际互动方面的非绩效因素的影响非常大。2.4 绩效管理随意性强。受到家长式领导风格影响,在具体的评估内容、项目设定以及权重设置等方面随意性突出,评价标准相当模糊,带有很大的主观色彩,常常凭企业主的意志和个人喜好设计。且整个体系缺乏科学性,难以保证政策上的连续一致性。

2.5 绩效管理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大多数部门认为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与其它部门无关,采取回避应付的态度。作为绩效管理实施的主体的各部门管理者, 或不参与绩效管理的过程;或对考评制度不信赖、执行不力;或因评估者缺乏执行技巧的训练,使绩效考评结果缺乏信度和效度。

3.过分强调制度管理,薪酬激励机制不健全。

企业可以利用薪资福利作为一个招揽人才“留住人才” 的有力手段。有的民营企业制定不出一个合理有效的薪资系统。企业不会按照科学的理论分析工具来分析员工的不同需求,更无法设计出针对不同需求员工的不同激励措施,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员工的士气和忠诚度。这对民营企业人力资本增长,人力资本与传统资本增长良胜互动机制的形成,均日益显示其负面的影响。

4.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培训机制不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论认为,由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员工出现技能上的差距是发展的表现,是正常现象,因而客观上需要对企业员工进行新的技能、观念及素质教育上的再培训。而许多民营企业经营者往往忽视了培训工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认识不到位。许多民营企业经营者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人员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往往把培训资金仅仅作为企业的成本而非长远投资。有的企业根本就不搞培训。

(2)没有系统科学的培训制度。首先是没有一个培训规划人员;其次就是没有一个完整、全面的培训规划。

二、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中小型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其经营者首先要从战略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密切联系企业实际,以企业发展目标为基础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要注重员工的利益需求,变控制为尊重,变管理为服务,从而留住和吸收更多优秀人才的加盟,使人才优势成为竞争优势。

2.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等工作。要加强和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具体而言:(1)进行合理的组织设计。(2)建立科学的人才选用机制。(3)依法建立劳动用工制度。(4)完善机构设置,注重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培养。

3.建立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

绩效评估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关系密切,民营企业只有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才能更好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协调。

(1)建立客观的绩效评估标准。(2)选择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法。(3)企业要强化绩效考评和奖惩、报酬、职务晋升、培训等的关系。

4.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

民营企业对员工的激励要注重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结合,首先要提高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工资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且是员工的第一需求。薪酬的高低也是衡量员工价值的标准之一,较高的薪酬不仅能使员工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同时也可满足员工的心理需要,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在物质激励的同时,应注重对员工的精神激励,要建立一种多元化的激励体系,培养和增强员工的组织归属感,通过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来激发员工的求胜欲和进取心,形成与企业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的局面。

5.建立教育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民营企业要加大教育培训投入的力度,定期对员工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1)抓住重点培训对象。(2)选择正规培训机构。(3)扩大现任员工的制度化培训。

(4)制定科学的培训规划。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是企业的社会形象,是企业的知名度,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民营企业在新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应提倡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工作激情,并且着重塑造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确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用人政策,这些都会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成份。民营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营造优秀的企业文化,重视并大力宣传企业精神,使企业自身独特的文化精神观念贯穿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整个体系和所有环节,努力创造和谐、合作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员工的献身精神和忠诚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塑造奋发向上的企业精神, 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生活待遇和优美清新的工作环境,从管理上充分体现对员工尊重,加强管理沟通,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张平.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北方经济,2003,(9).[2]魏迎霞.论私营企业如何留住人才[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第四篇:劳动合同法论文:劳动合同法 中小民营企业 问卷调查 工会

劳动合同法论文:劳动合同法在中小民营企业实施状况的调查及反思

【中文摘要】《劳动合同法》在劳动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弥补了劳动法制的空白,健全了劳动合同的法律制度。《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就是为了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劳动合同法》迄今已经实施三年有余,其实施效果究竟如何?为此,本文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之上,研究了《劳动合同法》在中部地区中小民营企业的实施状况。全文主体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调查报告的内容和结论,重点调查了劳动合同的签订状况以及现存的违法用工状况。自《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劳动合同签订率有明显上升,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且存在分布不平衡现象;劳动合同短期化倾向较为明显,在普通员工中尤为突出;劳动合同的内容也不够规范。此外,违法用工现象仍大量存在,主要表现在拖欠工资,肆意延长劳动时间,社会保险缴纳不全面,向劳动者变相收取保证金,企业规章制度制定程序不民主等方面。第二部分从劳动者、企业、工会、劳动行政部门、法律自身等五个角度分析了产生上述状况的原因。第三部分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相关对策。主要有在企业中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劳动者法律素养,转变企业经营理念,提升工会在协调劳...【英文摘要】Labor Contract Law in the labor law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t makes up for gaps in the labor law, improve

the labor contract’s legal system.Labor Contract Law, the legislative purpose is to regulate employers and workers enter into the behavior and performance of labor contracts, protect the lawfu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workers and promote harmonious and stable labor relations.Labor Contract Law implemented to date more than three years almost, and its implementation results? This paper base...【关键词】劳动合同法 中小民营企业 问卷调查 工会 【英文关键词】Labor Contract Law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Erade union Survey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目录】劳动合同法在中小民营企业实施状况的调查及反思摘要4-5Abstract

5目录6-8

前言8-9

一、调查内容与结论9-149-119-10

(一)劳动合同签订状况的调查结论

1、签订率有明显上升,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

2、劳动合同签订状况分布不均衡103、劳动合同

4、劳动合短期化倾向较为明显,在普通员工中尤为突出10-11同内容不规范1111-1

4(二)违法用工现象的调查结论

1、拖欠工资11-1

212-132、延长劳动时间124、变相收取保证金1

3二、原因分析3、5、社会保险缴纳不全面企业规章制度制定程序不民主13-1414-18(一)劳动者法律意识淡薄,维权意识差14(二)

企业主对《劳动合同法》持抵触和观望的态度14-15会组织严重缺位1515-16

(三)工

(四)劳动合同法自身存在着一定缺陷

2、对拖欠工

1、企业内部劳动规章制度方面16资的问题,规定不够科学1616-18素养18-191818-19

(五)劳动监察部门执法不力

(一)提高企业员工的法律

三、对策反思18-261、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主动担当起普法宣传的义务

2、企业工会应当成为劳动合同法宣传的常规性组织(二)转变中小民营企业经营理念19-201、正面

2、稳定劳解读《劳动合同法》,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19动关系,营造忠诚的企业文化19-2020-22201、思想观念方面的原因

3、制度方面的原因20-

21(三)提升工会的作用202、组织方面的原因

4、转变思想观念,确立工会的维权角色21干部自身素质21的维权能力21-2222-235、改革工会工资制度和选举制度,提高工会

6、完善《工会法》,从实体权利上,增强工会(四)《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的完善

2、建议设

1、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制定的探讨2

222-23立故意拖欠工资罪监察工作23-2623-2

4(五)完善劳动监察制度,加强执法

1、完善劳动监察制度,改善装备,培养人才

3、建立

2、全面构建劳动保障监察网络体系24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的长效机制24-25监察责任25-26谢28

结语26-274、加大劳动监察员的参考文献27-28

第五篇:民营企业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民营企业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当今世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决定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而员工的素质与活力则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现在人们常说:“二十一世纪的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那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日本的松下幸之助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公司兴隆,我有前途;公司倒闭,我也完蛋。”

世界上成功的企业都是全体员工奋斗出来的。成功的企业经营者在实践中认识到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将企业的员工紧紧团结在一起,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内在潜力,使他们把自己的智慧、能力和需求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去努力、去创造、去革新,这才是企业唯一的发展道路。正因为如此,成功的企业,更加重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致力于激发员工潜力,并把激励作为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来对待。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是研究如何建立企业的管理组织模式?如何吸引企业需要的人才?如何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如何激励员工发挥潜能?如何把企业目标与员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的管理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师将“人”视作一种资源,与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构成企业的三大资源。它具有以下特点:

人力资源是“活”的资源,它具有能动性、周期性、磨损性。

人力资源是创造利润的主要源泉,尤其是在新经济钟,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最大财富。

人力资源师一种战略性资源。

人力资源是可以无限开发的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通过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绩效考评、薪酬管理、激励措施、人才培训和开发等一系列手段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达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从“人”和“事”的角度讲,是要达成“人”与“事”、“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和谐,这种和谐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达成最终目标。

一、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装

1、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薄弱

由于每个企业发展的经历不同,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发面缺乏必要的、系统的研究和了解,特别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的平台后,管理的重要性日趋显现。多数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制约了企业的自身发展,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严重的阻碍企业的发展,甚至企业走向恶性循环。

许多中小型企业至今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仍处于简单、粗放式的管理模式,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研究。部分企业还处于原始的计划经济人事管理模式,没有充分发挥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利用、培养等职能的优势。人力资源管理师企业的一项系统工程,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普遍存在着体系不完善、制度不适用、薪酬体系与市场规则脱节、员工的满意度低等基础薄弱的问题。

其主要原因:

1)对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

中小型民营“股份”企业因为技术或市场的原因,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许多企业领导人和决策人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只认识到技术、产品和市场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对人力资源工作的管理,有的企业还至今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无所谓、不重要。所以在人力资源的岗位设置和人员选用时随意性很强,更谈不上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问题。导致这些企业没有专职的人力资源岗位,或者人力资源管理者基本上是身兼多职,他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意识去研究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问题。造成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处于简单的事务性工作,许多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员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有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完全依照老板的旨意行事,老板让怎么干就怎么干,没有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研究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长期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没有受到足够的理解和重视,这样的企业,其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可想而知,特别当企业在二次创业时,才会认识发现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那为时晚也。

部分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不但缺乏对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研究和了解,对现代企业的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市场经营理念也十分缺乏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水平与市场的发展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有一定基础知识,但实际经验很少

这类企业的认识管理人员基本上是人力资源管理或相关专业近期毕业的学生。他们虽然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有十分活跃的思想、并想学敢干,责任心强。但是,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知识与经验并重的工作。即使是MBA管理等专业毕业的人才,如果没有经过实战的演练,没有在管理岗位的锤炼,他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水平是要大打折扣的。

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不仅要懂得人力资源专业知识,更要拥有大量的企业管理实际经验;不仅要懂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更要懂得市场营销、技术、质量、生产、财务等多专业的管理知识,对企业各个岗位的专业素质、工作标准及目标考核都要十分清晰的了解和掌握,否则是做不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工作。

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高级管理者需要五年或十年才能培养锻炼出来。

3)有经验但管理观念陈旧、管理知识老化、需要更新型

这类企业的人事管人员是从国营大中型企业人事管理干部转化而来的,他们的工作带有许多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管理经验与模式,计划经济在他们的头脑中留有深深的时代印痕。他们有经验、会管理、责任心强,但是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面对当前人力资源市场如此之大的流动性和劳动关系的复杂性,他们的专业知识储备明显不足,特别对计算机、网络、外语、营销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缺乏必要的掌握。

如果对现代人力资源的开发、储备、培养、适用的专业技巧缺乏了解和掌握,是不能完全胜任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

2影响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

1)企业管理水平滞后市场发展水平的问题

企业市场发展速度过快,企业管理管理工作的提升落后于市场的发展速度,管理瓶颈现象突出严重,企业内部各部门对人才的需求增长,特别对中层干部的需求突出。

虽然许多企业通过了ISO900、1400的管理体系认证,但由于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的薄弱,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企业领导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视程度的问题

重技术、重市场、轻管理,对人力资源的工作缺乏认识,由于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要求不同。从严格意义上说,企业领导干部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如果要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必须先提高企业领导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企业领导在研究企业战略、技术、市场、产品等问题时,忽视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研究,势必造成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落后企业市场、技术的发展,最终又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市场、产品的发展。

3)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专业技能的问题

由于企业领导人的观念、意识、资金、成本等问题,企业人力资源的专业水平(岗位设置、部门职责)、专业技能、专业人员素质的提高落后于市场、技术人员水平的提高,造成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只能限于招聘、考核等事务性工作。

4)企业的组织体系设计不合理

企业的组织设计不合理,企业的人、事、岗、责、权、利未能有效的结合。许多企业的管理工作时围绕着“人”转,而不是围绕着“市场”或“客户”转。业务流程不合理,岗位设置不合理,考核效果不佳,造成人浮于事、扯皮推诿现象严重、工作态度消极、工作效率低下、人治大于法治、员工流失率高等等。有的企业员工年流失率高达100%,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是极大的浪费,员工年流失率超过30%就属于不正常的范围。

有的民营企业虽然成立了人力资源部,但是,为了节约成本,具体管理岗位如薪酬、培训、考核没有设置专职人员,实际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比如薪酬设计不合理、培训实施无措施、绩效考核效果差、基础管理不完善、上下左右都埋怨,难以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5)人力资源专业人才的市场短缺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力资源专业的人才需求极大,客观上造成市场对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出现供不应求的短缺。

由于我国人力资源的管理刚刚起步,人才的社会资源还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国家教育体系与实际企业的需求脱节、教育体系与社会实际需求有较大的差距,院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符,虽然近期院校培养出许多人力资源专业人才,但是,人力资源高级管理人员需要一个较长的培养过程,不但懂得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经营、市场、技术、财务、质量、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企业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需求是不同的,所以人力资源的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过程。

二、企业为什么需要人力资源管理

1市场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如何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如何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由于企业规模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原有的人事管理工作都将滞后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企业现有的各种人才(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级营销人才)的短缺、用人标准、岗位设置、企业自身的局限性,会造成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聘用、培训、考核等难形成规范的制度化,标准化,也难以实现企业对人才的公正、公平、公开的管理氛围。

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将遇到许多的困惑:招聘不到好的人才;自己想培训成本又太高;不培训人员的素质与市场的要求有差距;好人才不易留住,翅膀硬了便

飞走;薪资给高了,企业的成本又会增加;薪资给的不足,人才会流失;人的问题将已经成为许多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企业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企业在市场未来的竞争中将处于被动局面。因此如何选才?如何培训?如何考核?如何留用?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市场发展对现代企业管理新的要求。

2企业经营战略发展的需要

人力资源战略作为企业经营战略(市场、技术、产品、财务、人力资源五大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未来竞争的重要资源保障问题。人力资源战略是指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战略,对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的需要和供给状况进行客观地分析及估计、对职务编制、人员配置、招聘选用、教育培训、考核激励、人力资源策略等内容进行具体的资源全面规划。

企业人力资源的保障问题是人力资源战略中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它包括人员的流入预测、流出预测、人员的内部合理流动预测、社会人力资源供给状况分析、人员流动的损益分析等。对现有人员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和培训,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的人力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才可能更深层次地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储备,更多地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有素质的人才。

如果不妥善解决,不解决未来经营“战争”重要的人力资源(高级人才、专业人才),不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组织体系、岗位体系、业务流程体系、薪酬体系、培训体系、目标考核体系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那么企业在未来竞争中将打一场没有胜算、无准备的仗。

所以,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需要。

3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面向企业的资源管理,也是面向员工的人才职业生涯发展管理。企业经营的发展和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是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只考虑企业的发展需要,而忽视了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则会有损企业发展目标的完成。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一定是能够使企业各员工达到长期利益的计划,一定是能够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管理。

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客户的最大利益(满意度)和企业的最大利润。客户的满意度是通过员工的满意度来实现的,没有员工的满意度更没有客户的满意度。

4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需要

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经营战略服务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1)企业目标的最终实现是通过企业的员工来完成的;

2)为了使员工和企业都能得到发展,员工应该把促使企业的成功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3)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应该与企业商业目标寻求统一;

4)创造理想的企业环境,鼓励员工创造、培养积极向上的作风,人力资源政策应为合作、创新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完善提供合适的环境;

5)创造反应灵敏、适应性强的组织体系,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竞争环境下的具体目标;

6)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让员工能够充分的发挥潜力;

7)维护和完善员工的队伍以及产品和服务;

8)客户的满意度是通过员工的满意度来实现的。

三、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自我诊断提纲

为了帮助民营企业自行诊断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我们设计一套人力资源自我诊断提纲,供民营企业参考。

1、企业领导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否重视?重视程度如何?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否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否具有体系?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文化、经验、能力)如何?

4、企业是否对经营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进行规划和研究?

5、企业经营的组织体系的设置是否合理?业务流程是否合理?

6、企业各部门工作范围是否明确?部门的岗位职责是否明确?

7、企业是否拟定《岗位职责说明书》?《岗位职责说明书》是否可行、规范?

8、企业各岗位业务工作是否有岗位标准和工作标准?业务流程是否进行规划和研究?

9、企业的招聘工作是否规范?员工聘用、调动、离职、辞职有无严格的控制程序?

10、企业招聘效果如何?是否有重复招聘现象?招聘资源是否浪费?

11、员工入岗前是否对工作能力进行评价?是否对任职资格进行评价?

12、企业是否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效果如何?

13、员工薪酬体系是否合理?是否体现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

14、工资薪酬是否与企业经营绩效挂钩?是否与员工绩效进行挂钩?员工对工资薪酬满意度如何?

15、员工考核是否规范?考核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16、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是否与员工工作目标挂钩?

17、员工的保险福利是否有保障?员工满意度如何?

18、员工培训效果与人力资源管理目标要求如何?

19、企业文化建设如何?人际关系是否复杂?企业有无人文环境?

20、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管理是否完善?有无一套吸引、培养、使用人才的机制?

下载关于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论文[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论文[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问题

    企业内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问题:一、由于企业位置相对偏远,员工的活动范围和空间相对封闭,员工在企业工作时间长之后存在思维固化、懒惰的情况,尤其在我们这种劳动密集型企业......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5篇

    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的贡献越来越显著。在我们接触的企业咨询案例中,民营经济表现出四个共性特点,一是基本上每个省、每个城市都涌现了一批领头的民营企业,年产值......

    浅谈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摘 要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在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主体的内在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中小型民营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日益强大和多样化,竞争......

    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浅谈

    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浅谈摘要:当代民营中小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应通过分析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树立科学有效的管理理念。同时中小企业要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

    中小民营企业怎么构建企业文化

    中小民营企业怎么构建企业文化 民营企业文化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就是以文化凝聚企业、协......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探讨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探讨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方向) 班级:20100722 学号:2010072212 姓名:陆漫珍 学科:民营企业经营管理 教师:孙健灵老师民营企业治理结构探讨......

    中小民营企业安全管理内在动力的探讨论文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小民营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了中小民营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具有的内在动力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强化其内在动力的对策。要与时俱进,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分析及建议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分析及建议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分析及建议中国加入wto,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整个经济环境迫切需要占95%数量的民营企业快速向现代化企业迈进,提高自身竞争力,以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