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挑-明确事件营销的终极目标

时间:2019-05-14 22:5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家挑-明确事件营销的终极目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家挑-明确事件营销的终极目标》。

第一篇:大家挑-明确事件营销的终极目标

父亲带着三个儿子到草原上猎杀野兔。在到达目的地,一切准备得当,开始行动之前,父亲向三个儿子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老大回答道:“我看到了我们手里的猎枪、在草原上奔跑的野兔,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

父亲摇摇头说:“不对。”

老二的回答是:“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野兔,还有茫茫无际的草原。”

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

而老三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只看到了野兔。”

这时父亲才说:“你答对了。”

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为行动指出正确的方向,才会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事实上,漫无目标,或目标过多,都会阻碍我们前进,要实现自己的心中所想,如果不切实际,最终可能是一事无成。成功者都有明确的目标导向,牛顿即是如此。有人问牛顿,为什么能够在物理学领域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牛顿回答道:“因为我除了物理之外的其他事情一概不去考虑。”

企业要想在事件营销上有所建树,即使不能像牛顿一样心无旁骛,也应该在工作中明确自己的目标,尽可能地把精力集中到营销目标上。正所谓营销就是和消费者“谈恋爱”,而恋爱的最终目的就是结婚,建立起和消费者的情感联系,而不能抱着玩儿票的自娱自乐态度。企业必须明白,企业是为了实现营销目标而开展事件营销活动的,并不是为了沟通而沟通。

今天的事件营销,面临着事件的把握与制造、风险的规避与控制、资金的预算与把控等许多问题,企业只有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并制订明确目标,才能达到战略的跃升。目标的确定不能脱离品牌的核心理念,其中要考虑的主要是公众的关注点、企业的诉求点和事件的核心点三个方面,如果能够做到三位一体,必能击中目标。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却发现,现在有很多企业在发现一个机会并计划执行一个事件营销活动时,往往没有什么具体的目标,而是仅仅站在事件营销本身来做,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或是为了做个事件而去做,反而忽视了最终的目的,自然无法促进销售和提升品牌。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仅对营销本身具有指导作用,也是能否成功的重要前提。

目前,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公益营销日渐成为企业重要的事件营销形式。

所谓“公益营销”就是企业抛开以往单纯为销售而销售的营销模式,转而从公众的利益和情感出发,搭建一个能让消费者认同并且具有社会公信背景的平台,让公益为营销作背书,实施公益化的营销手段。换句话说,就是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为社会、为消费者多做好事,让人们记得你做过的好事,从而记得你的品牌是一个“热心肠”。

可口可乐在中国投身于希望工程,并且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从1993年至今,可口可乐公司已在中国捐建了52所希望小学,100多个希望书库,帮助6万多名儿童重返校园。在可口可乐公益事务部的电脑里,存有捐建的52所希望小学的详细资料和信息,并与28个装瓶厂紧密配合,一同为这些希望小学持续服务。可口可乐这种一以贯之的公益举措是其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这也是其一直以来被大众喜爱和接受的原因之一。

一次成功的公益营销活动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能拉近与消费者的关系,提高社会效益。据美国的一项对469家不同行业的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资产、销售、投资回报率均与企业的公众形象有着不同程度的正比关系。对企业内部来说,能有力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公民行为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与没有从事过公益事业的公司相比,频繁从事公益事业公司的员工忠诚度大约高出25%。而超过75%的员工之所以选择为目前的公司工作,部分原因在于看重该公司对各种社会公益事业的承诺,即企业员工的企业荣誉感使其更加忠诚于企业。

如今,中国的很多企业都在使出浑身解数尝试各式各样的公益营销方式,有成有败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公益营销最核心的价值在哪里?企业在做公益活动的时候,一方面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履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是通过公益活动达到扩大社会影响,提升品牌美誉度的目的。有“创业教育之父”之称的杰弗里?蒂蒙斯(Jeffry Timmons)教授曾提出了包含创业机会、创业团队、资源三个核心要素的创业过程模型,三个核心要素构成一个倒立的三角形,其中创业团队位于三角形的底部,是创业过程的主导者。显然,在创业过程中,团队和人才,是左右创业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根据统计和相关研究发现,创业企业失败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是这类企业普遍遭遇人才瓶颈。因为创业企业不同于有充裕资金实力和充足时间的大公司,可以通过高额的经济报酬,以及长时间的人才选拔和培训来获取人才。那么,对创业型企业而言,何不尝试内部营销的方式,提升经营绩效,克服人才瓶颈?

把公司“推销”给内部员工

很多创业企业其实很重视营销且依赖营销手段,许多案例显示:“过度营销”正是造成创业型企业,特别是具有创新性的创业型企业高失败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详见本刊2011年第12期《如何防范创业期过度营销》)但创业者目前所重视的营销,主要是面向外部顾客的“外部营销”。与此相反,面向内部员工的“内部营销”并未受到创业者应有的重视。

内部营销是一种将员工当作顾客,并从营销的角度对企业内部进行管理的创新方式,其实质就是把员工视为销售体系中的内部顾客,在团队内部营造一种市场气氛,通过员工的感同身受与换位思考,提高员工服务质量,进而赢得外部客户满意,增加企业收益。正如日本学者金井正明所说,内部顾客导向和外部顾客导向本质是一致的,只有实现了内部顾客满意才能真正并且长久达到外部顾客满意。内部营销“把公司推销给作为‘内部消费者’的员工”,通过不断增强内部员工的满足感来吸引、发展、刺激、保留能够胜任的员工。

对于创业企业,尤其是创新型的创业企业而言,树立内部营销观念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创新创意氛围。根据美国学者罗杰斯的观点,创新创意氛围应予以员工“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因此,一方面,创业企业的内部营销应鼓励企业员工有质疑精神,敢于提出不同观点,并勇于在实践中检验新设想。例如苹果公司曾斥资上亿美元投放“Think Different”系列广告,给员工开创另类思维的空间,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的创意潜能。

另一方面,创新具有风险,因此企业要尊重员工的创作努力,容忍失败,保护员工的创新精神,让员工意识到真正的失败是畏难不前,只要员工在创新过程中尽可能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他们就不会因创意失败而受到过分的惩罚。当然,企业还是要设法帮助创新人才降低失败的概率,给予他们真正的保护。对于缺乏高额经济报酬的创业企业而言,一个思想开放、包容性强的创新氛围,可以让员工获得一个成就自我的想象空间。

例如,海尔提出的“源头论”把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头,并把员工的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其实就是内部营销的充分体现。康师傅公司创业伊始,曾采取了一种“职业安全”的内部营销观念,他们对所有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的内容几乎涵盖了从个人技能到组织设计的各个方面,员工可以在企业内部市场上进行岗位轮换和职务升迁,还可以辞职自办企业。这种将大门敞开,来去自由的组织模式,使员工获得了“终身安全”的信念——无论是在企业内外,都有“给自己干活”的意识。

建立内部营销4Ps策略组合

按照内部营销的思想,首先需要对“目标市场”——公司员工,进行细分,深入了解企业员工的个性、价值观、信仰、生活方式、在不同工作岗位和领域的创造力、工作激情和状态、满意度、潜在的恐惧等,分析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各种因素,以及员工的不同需要。针对各细分群体调整工作设计、职业规划、培训、薪酬体系等活动,并以此为工作分配、激励选择、职位晋升的依据,实现工作与员工个性的高度匹配,提高员工满意度,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实施内部营销可以借鉴一般营销的4Ps策略,即建立内部营销的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分销渠道(Place)及促销(Promotion)策略组合:

产品策略。创业企业内部营销的产品,实质就是员工的工作安排和职业规划发展。美国心理学家艾曼贝尔曾强调工作任务本身对创业人才的内在激励作用,因此,创业企业需要想办法让以工作任务来吸引企业员工,这样更容易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提升企业的活力和绩效。工作设计具体来说,要尽量注意四个方面:

一、给员工安排的工作尽量对其有一定的挑战,从而让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得到技能提升;

二、尽量让每个员工都有工作轮换的机会,以确保其求新的心态,并不断保持创业和工作的热情;

三、员工的工组安排要与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动态结合,通过调整任务难度和员工在创业团队中的角色,满足员工在不同成长阶段的需要;

四、创业企业的发展过程往往有很多艰辛,因此企业很有必要制定一个高远而可行的共同愿景,并传递给每一个员工,使他们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这是内部产品策略的核心。

价格策略。“内部营销”的价格就是企业付给员工的整体薪酬,具体又分为外在薪酬与内在薪酬两个部分,前者主要是货币收入,而后者则主要是工作本身。创业企业一方面要在条件允许范围内,给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有竞争力的经济回报,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股份与期权的作用,让创业团队和企业员工产生与公司绑在了一起的感觉。另一方面,由于薪酬的作用往往是很有限的,所以本身就资金紧缺的创业企业,更应该重视内在薪酬的作用。基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工资、工作关系、工作条件等外在薪酬,其实是保健因素,并不具备激励作用。对员工真正起到激励作用的是工作本身为主的内在薪酬,如工作的灵活性、挑战性和成就感、受到重用和提升、个人能力的快速提升和职业发展。此外,创业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加大对员工的授权、实行“全员参与制度”等,这些正是创业企业的优势所在,因为这些对于机构庞杂、管理僵化和缺乏弹性的大企业来说往往难以实现。

分销渠道和促销策略。内部营销的分销渠道和促销策略要求,一方面,创业企业要注意制度建设和机制设计,例如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市场链”,把市场经济中的利益调节机制引入企业内部,通过流程设计将企业内部的上下流程和岗位之间的业务关系,由原来的行政机制转变成平等的买卖、服务和契约关系,岗位流程之间相互咬合、自行调节运行;另一方面,强化企业内部沟通,沟通的目的是在创业企业内部形成信息共享的环境,让所有员工迅速了解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战略调整和行动策略等,以便在市场中进行快速反应和调整,充分体现创业企业灵活性的特点;第三方面,高度重视内部培训,通过培训使员工知识和能力快速提升,为创业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也增强员工的职业发展欲望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要打造一支高效的“狼性”营销团队,首先得从狼自身特性说起。在中国传统的概念中,主导的思想孔孟中庸之道,所以狼一直以来被视作循规蹈矩,贪、残、野、暴的一种可怕的动物。

在现代商业激烈竟争中,企业面临着危机化日益严重,只有适者才能生存,这就需要建立一支高效的“狼性”营销团队。狼性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不怕牺牲的合作精神。以狼的机智果断、执著冷静的生存哲学,也许没有什么比“永不言败”的解释更合理。

然而,如何才能打造出一支高效的“狼性”营销团队,如何让这支队伍能够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忠心耿耿地为企业去开疆拓土,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策略性。以下,本人经过多年归纳总结,借以狼性的特点,不防谈谈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首先是选人机制。选合适的,有用的人,这对企业很重要。按照狼的特性,机灵睿智这是必须的,晕头晕脑的人,是做不好所企业所设定的工作。做事还需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有比较强的执行力,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讲究团队协作力,不怕苦,不计较个人得失,有冲锋陷阵的精神。对从事的事业有兴趣,有干劲,遇到挫折不怨天尤人,有持久力,而且时刻能够充满信心。只有具备这样的狼族血统的人,才能经得起竞争中的撕杀,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其次是培训人机制。对于专业能力不强的,要循序渐进的,通过不断的培训,深化他,强化他,挖掘对方的潜在能力,尽量让对方的能量释放出来,而且要设定有效的销售目标,制定相应的培训课程,从合同制度、样品登记制度、交接制度和汇报制度入手,再到信息反馈制度、售后服务制度、与顾客沟通制度和重点顾客档案制度;以及最后的货款回收的结算制度和报销制度,一一加以专业化、职能化的方式引导。在充分了解本企业和产品的基础上,使之对竞争对手、对市场,具有足够的洞察事物能力和捕捉信息能力。

最后是管人机制。在管理上不任人唯亲,要尽量做到唯才是举,不以文凭、身份、地位为衡量唯一标准,要以事实说话,以工作的业绩做垫底。对于这样的团队,要持有宽容、平稳的心态,不能因为一点的小错误死盯住不放,捡了玉米丢了西瓜,是得不偿失的,只要不是犯原则性的错误,完全可以通过道理来教导。而且还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有奖有罚,不断的激发团队内部的潜能,使之即有压力感,有成就感,有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通过以上量化过程,从用人机制,到培训人机制,再到管理人机制三方面入手,打造一支高效的“狼性”营销团队,这是企业能否占领市场、能否在竞争处于不败之地的成功之道。

本文由大家挑返利网http://www.xiexiebang.com整理发布。

第二篇:大家挑-奥运营销:勇敢者的游戏

对于历史,4年的时光太过短暂;但对等待,4年的时光已经太过漫长。《北京欢迎你》的歌声还没消退,又一个奥运倒计时100天就已经悄然来临。新的奥运会与以往的每届并无本质的不同,与运动员、教练员、主办国一同交替的,还有奥运会的场外灵魂:TOP赞助商。

在北京奥运会的12家TOP赞助商中,可口可乐、麦当劳、Visa、GE、欧米茄、三星、斯伦贝谢、松下等8家企业续约伦敦奥运会,联想、柯达、宏利保险和强生则选择退出,再加上宝洁、宏碁、陶氏化学的新近加盟,伦敦奥运会最终确定了11家TOP赞助商。

“能续约50年就续约50年,能续约100年就续约100年,只不过法务部不大可能允许我们这样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可口可乐大中华区及韩国区总裁鲁大卫这样阐述可口可乐对于奥运营销的重视。可口可乐是举世公认的体育营销典范,这家公司甚至有一个虽然奇怪却也经典的营销哲学:“我们只需要遵循一种简单至极的哲学。如果它是移动的,我们就赞助它;如果它是静止的,我们就把它涂成红色然后刷上可口可乐的标志。”

TOP赞助商名额之争,是历届奥运筹备过程中必然上演的商战大戏,其惨烈程度丝毫不逊色于赛场内的争锋,因为其战场已经超越单纯的运动本身而进入了人们的心智。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奥运TOP视为品牌国际化的终南捷径或者奥运商业化的巅峰之作,但却很少有人提及并思考:对于奥运与赞助商,这个简单至极却又昂贵异常的TOP究竟意味着什么?

挽救奥运的创意

品评历史的最佳办法也许就是上溯源头。每个堪称转折的事件背后,其实都有更久远的历史和更生动的案例值得追忆和玩味。就像蝴蝶翅膀的一次轻灵挥舞带动了大洋彼岸的一次狂风肆虐一样,正是这些历史和这些平凡带来了我们每每津津乐道的那些转折和那些经典。

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11名以色列运动员被恐怖分子杀害,悲观情绪弥漫着整个奥运赛场,甚至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存在的合理性都因此受到严重质疑,接踵而至的商业溃败又让这一切雪上加霜。这一年,在交出象征国际奥委会主席权利的钥匙时,艾弗里·布伦戴奇悲观地对他的继任者迈克尔·基拉宁说到,“我相信奥林匹克运动撑不了几年了。”

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令加拿大负债累累,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又因美国发起的抵制运动而令转播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损失惨重。奥运会已经成了申办国幸福的烦恼和甜蜜的负担:当莫斯科奥运会结束时,已经没人再对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财务抱有信心。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班牙人胡安·萨马兰奇接下了国际奥委会的领导权。

当时,这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机构已经濒于破产:其账户中的流动资金竟然只剩下不足20万美元,而全部资产总和也只有大概200万美元。即将开始的洛杉矶奥运会既没有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也没有公共资金的鼎力相助,身陷绝境的国际奥委会决定允许私人企业经营奥运会。

美国商人尤伯罗斯被指定为洛杉矶奥组委总裁,他随之决定以完全市场化的方式运作即将开始的洛杉矶奥运会。

这也曾引起人们对于奥运本质与精彩的深深忧虑,但不久之后,人们就惊奇地发现:奥运会不但一如既往地精彩纷呈,而且居然还前所未有地实现了盈利。电视转播权和赞助收入是尤伯罗斯的两大法宝。他将赞助额底线定为400万美元,将赞助商严格限制在30家以内,而且每个领域仅选一家赞助商。这既赋予了奥运赞助商“商业精英”身份的隐形认证,也激化了同类公司之间的竞争,从而抬高了奥运赞助商的门槛。

洛杉矶奥运会的巨大成功使奥运会重新赢得了市场的信心,也使奥运会首次成为全球商业宠儿。于是,洛杉矶奥运会结束之后,国际奥委会首任市场营销部主任迈克尔·佩恩马上开始了其与全球100多个奥委会之间的谈判,并最终达成了利益均分的共享协议。1985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推出了“TOP赞助商计划”,后者随之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营销平台。

对于国际奥委会,TOP赞助计划令这个古老的国际机构涅盘重生并越发璀璨。从1985年至今,重新焕发青春的奥运会已经成为这个星球上最优质的全球性体育营销平台。但在TOP赞助计划的另一面,风景却并不同样完美。

四年一次的豪赌

TOP赞助计划以4年为一个运作周期,每个周期包含一届冬季奥运会和一届夏季奥运会。加入该计划的赞助商被国际奥委会视为其全球最高级别合作伙伴,享有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奥运知识产权开展市场营销的绝对排他权,以及与此相关的一整套权益回报。

并非任何企业都能加入TOP计划。国际奥委会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尊崇严格的精英主义原则:每期TOP计划的赞助商总数一般都在控制在10~12家之间,入选的企业及其产品必须具有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形象,并在营销市场上居于领先地位。同时,该企业必须是国际认可度较高的跨国公司,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利用其全球资源协助国际奥委会推进奥运营销。

一家公司一旦成为TOP赞助商,全球各级奥委会都不得再与该公司的竞争对手开展任何形式的合作。将竞争对手的营销空间压缩至极限,正是TOP计划长盛不衰的精华所在。

但巨额的奥运赞助费并不是豪赌游戏的全部,因为这些能够换来的直接营销工具只是场地中央那几块可有可无的广告牌。成功的奥运营销,往往需要比之赞助费用更加庞大的经费来支撑公司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将TOP计划带来的营销特权展现得淋漓尽致。

定位理论的提出者列斯与特罗在其着作《22条商规》中指出:没有足够的资金,任何创意都不可能实现。成功的体育赞助经验显示,只有在配备了相当于直接赞助费用3~5倍的配套营销资金后,体育赞助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而对于奥运会,这一比例可能更高。

1996年,可口可乐为赞助了亚特兰大奥运会而支付了4000万美元,却为扩大和巩固奥运营销的市场效果而再度支付了4.5亿美元,两者相加几乎占到当年可口可乐公司13亿美元营销预算总额的4成,而该公司当年的销售总额也不过“只有”185亿美元。

“市场营销工作总有50%是有效的,尽管人们不知道究竟哪个50%有效。

”鲁大卫表示,“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每届奥运会结束后,我们都要对之前的赞助计划进行总结和修正。”

TOP赞助计划是无限期博弈的经典模型。企业需要长期赞助才能逐渐赢得认可,才能消除竞争者制造的威胁,才能不断改进营销计划以提升营销效果。而所有这一切又都与一个严峻的问题息息相关:企业必须持续存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到奥运营销的长期收益。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的赞助商多达37家。但仅仅4年后,其中36家就停止了对中国代表团的赞助,巨额费用令他们负债累累以至望而却步。同样的案例还有柯达,在赞助奥运多年之后,这家企业将从伦敦奥运会开始永远缺席接下来的奥运历史。

同样难再出现的是北京奥运会的空前盛况,以及其所代表的奥运营销的黄金岁月。

北京,难说再见

也许所有的奥运赞助商都会感谢张艺谋,因为他用一场大气磅礴也精彩异常的表演将北京奥运会的火热气氛推上了高潮。也许所有的奥运赞助商都会铭记北京奥运会,因为13亿人的集体动员、全情参与和忘我投入,即便放眼奥运百年历史也绝无仅有。

“北京奥运会是一个巨大的不同。它牵扯到中国的崛起和发展,涉及到中国的改革和开放。一个坚持改革开放30年的国家会以怎样的心态融入奥运,又会以怎样的面貌迎接世界,这本身就扣人心弦。”鲁大卫表示,“大多数奥运会只

属于主办城市,但北京奥运会属于全体中国人民。这样的历史时刻在奥运史上十分罕见,也许只有东京奥运会和汉城奥运会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所以,我们准备北京奥运会用去了7年,准备其他的奥运会大概只用100天。”

漫长的营销周期也许会滋生审美疲劳,但也为TOP赞助商克服不利因素奠定了基础:长期的坚持,也许是消除市场误解的惟一办法。这是TOP赞助商们必须直面的无解难题:国际奥委会的授权并不代表营销机遇的垄断,最终的效果取决于营销智慧而非官方牌照。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NIKE并未赢得TOP席位,但这并不影响它抢足风头。在奥运赛场旁边的一个大型公园里,NIKE租用了一个停车场并将其改建为主题公园。之后,NIKE请来其签约明星参加各种活动并大获成功,游客们几乎一致认为NIKE就是奥运官方赞助商。

这是埋伏营销的典型案例。可乐的世界也许远不及运动服装那般复杂,外包装上清晰的五环标志就可以立即告诉你不同公司在国际奥委会的权重差异。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全球第三大个案研究公司益普索斯(Ipsos)进行的市场调查就显示,可口可乐在奥运赞助商知名度排行榜上位列第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现实永远远比人们的想象更为复杂,可口可乐与它那个几乎同样出色的对手之间的竞争依然绵延多年并频现经典。

自1928年初涉奥运赞助以来,可口可乐就对奥运价值深信不疑,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失利更是坚定了可口可乐的信念。这届奥运会上,百事可乐提前两个月开始的大肆宣传令拒绝向莫斯科供应饮料的可口可乐痛失阵地,后者的同期销量竟然只有前者的3/4。

于是,可口可乐在1984年以超过赞助费900万美元的代价夺回奥运赞助权并将TOP席位保留至今。1996年,可口可乐重金投入立刻换来的空前热卖更令公司高层对奥运法则深信不疑。奥运开幕当月,可口可乐的销量就上升了9%,股价则大涨了36%。而在整个第三季度,可口可乐的盈利增加了21%至9.67亿美元,而百事可乐则锐减77%至1.44亿美元。

奥运赞助权当然不会自动产生利润,但以此为基础的多样化营销手段却有助于企业实现自己想要的价值。这使隐性营销——营销市场上的“搭便车”行为看起来并不那么可怕。

“隐性营销的情况确实存在,市场调查也表明很多消费者确实不清楚此中差异,这也确是营销难点所在。”鲁大卫表示,“但这更多是一个道德问题。很多时候,侵权并非有意为之,简单的协调就可以将这类问题处理好。但如果确实刻意挑战,我们只能求助于法律。”

本文由大家挑返利网http://整理发布。

第三篇:事件营销

事件营销(event marketing)是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引起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

2010年,无疑是网络炒作风生水起的一年,从兽兽到犀利哥,到凤姐,到非诚勿扰,网络炒作事件总是占据着我们的眼球。无疑,事件营销已经是众多企业品牌宣传和推广的有力手段之一,但是,作为一个低成本、高回收的营销模式

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为经营指导思想,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的营销观念、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安利

赞助营销是指企业通过资助某些公益性、慈善性、娱乐性、大众性、服务性的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来开展宣传,塑造企业形象和品牌,实现广告的目的,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它融合了两个方面的特点:销售推广与公共关系。赞助营销是企业的一种软性广告,这种广告的效果是其它形式的广告所无法比拟的。健力宝

公益营销就是以关心人的生存发展,社会进步为出发点,与公益组织合作,充分利用其权威性、公益性资源,搭建一个能让消费者认同的营销平台,促进市场销售的营销模式,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营销模式。我们所说的非盈利组织的资源往往都是能让公众广泛认同、信任的,因为他们的权威性可以被最广泛的消费者接受,而他们的公益性又可以得到国家各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利用他们的资源来推动产品销售,这种推动力是不可限量的。

王老吉

口碑营销(Word of Mouth Marketing),口碑营销是指企业努力使消费者通过亲朋好友之间的交流将自己的产品信息、品牌传播开来.这种营销方式成功率高、可信度强,这种以口碑传播为途径的营销方式,称为口碑营销。

植入式广告”(Product Placement),是指,把产品及其服务具有代表性的视听品牌符号融入影视或舞台产品中的一种广告方式,给观众留下相当的印象,以达到营销目的。“植入式广告”是随着电影、电视、游戏等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广告形式,它是指在影视剧情、游戏中刻意插入商家的产品或表示,以达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由于受众对广告有天生的抵触心理,把商品融入这些娱乐方式的做法往往比硬性推销的效果好得多。杜拉拉升职记等

1997年的5月,北京街头巷尾都在议论一桩怪事:黑龙江有一对年轻父母,赶到北京来,紧急寻找一个身高19厘米、穿红色衣服、戴一顶小红帽的小雨点。随后,北京众多媒体相继出现了寻找小雨点的“征人启事”,发出了“紧急寻找小雨点”通告。

一“雨”掀起千层浪,“紧急寻找小雨点”牵动了北京人的心,也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寻找小雨点热线寻被打爆,更多的电话因无法打通,便纷纷打向了媒体。人们都存在一个疑问:小雨点到底是什么?

终于,在记者的揭晓下,真相大白。原来,小雨点是一种新上市的饮料产品。该公司为了产品的而举行的一个富有创意的营销活动。

在热线中,凡是接通的客户都将第一次认识到小雨点这个产品,并且许诺送上一份诚挚礼品。电话没有被接通的客户,更是万分焦急的关注事态的发展,甚至骚动了媒体。以一带十,“紧急寻找”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之后,如何延续该事件的影响力,继续保持消费者对小雨点的关心与兴趣,则在于后续的行销传播能否恰到好处地踞上。由于经费的限制,我们把行销传播的重心放到新闻炒作上,让全北京的消费者来讨论“紧急寻找小雨点”这个事件。既对“紧急寻找小雨点”的活动有个交待,同时也推出产品,让消费者知道“小雨点”是什么。毕竟,产品销售才是这一切动作的根本目的。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意的事件营销案例,小雨点公司仅仅是用42万就在1500万人口的北京打响了“小雨点“饮料的品牌。这个策划案也被《中国经营报》评为1997中国最饥饿高层推广策划案。

“紧急寻找小雨点”牵动了北京人的心,也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北京青年报的一个记者在5月17日的北京青年报头版写了这样一条消息:

紧急寻访“小雨点”

“‘小雨点’找到了吗?”近几天来,本报新闻热线陆续接到读者的问询电话。

自5月10日,一则“紧急寻找小雨点”的“启事”在京城几家媒体相继播发,这个正在被“父母”紧急寻找的“身高仅19公分,出生在牡丹江边,穿红衣,戴红帽”的“小东西”,不仅引起了京城百姓的注意,也让人们产生了疑问。“小雨点”究竟是什么?

经过数十遍拔打,记者终于在深夜22:06分拨通了“小雨点父母”在京的电话,约定次日9:00前去拜访。

据“小雨点的父母”——黑龙江小雨点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副总经理徐涛介绍,“小雨点”是其公司生产的饮料品牌,这种饮料最近已在北京上市。

记者拨打电话占线的原因是京城百姓也在反复拨打。据悉,凡是打通电话询问详情的热心百姓,小雨点公司将以“赠饮”的方式拜谢。

至此,水落石出,真相大白。原来这是广告企划人制造的一起事件。事件制造者,正是叶茂中这个坏蛋,及其企划雇佣军。

在经费极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用这个“紧急寻找小雨点”事件,在北京激起巨大的反响。对于一个初闯京城、行销传播资金有限的新品牌来说,花费不多的制造“事件”,让如此之多的京城百姓卷入其中,无疑是成功地打响了小雨点进京的第一步:品牌知名度。

为了保证这个活动的完满,我们和客户做了许多准备及善后工作。我们特别训练了接电话的小姐,教她们如何接待各种各样的来电,如何解释这次活动,如何介绍我们的小雨点,如何安抚急躁的消费者。记录来电者信息获取渠道,就可以知道哪些媒体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而在谢礼中,除了赠饮的12瓶小雨点饮料之外,还派发了折价券,通过折价券回笼,就可以知道重复购买率如何。

打响品牌知名度只是小雨点整合行销传播的初始目的,最终目的是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小雨点神奇饮料的形象,由形象而带动销售。

确定小雨点神奇饮料的品牌形象是基于几个方面的理由:

小雨点饮料的主要成份是灵芝,而灵芝在大多数消费者心目中属于非常珍贵的东西。民间许多关于灵芝能够起死回生的传说,也增添了小雨点灵芝饮料的神奇色彩;

饮料是夏天的宠儿。在炎热沉闷的日子里,忽来一阵清凉解渴的小雨点,那真是一种美妙无比的享受。上天的恩赐,小雨点是夏日里的神奇。而沉闷单调的现代都市生活,更需要一种神奇出现;

小雨点的目标对象主要是儿童,神奇饮料形象非常符合儿童的趣味。说白了,儿童喝带甜味的饮料,怎么都是好喝的,关键就是饮料的形象能不能够吸引他们。

配合神奇饮料形象,小雨点的行销传播策略也体现出神奇的色彩。“紧急寻找”只是其中的一台重头戏。

直接针对孩子,我们与团中央少年先锋队事业发展中心联合,推出“小雨点歌词征集大赛”活动,让孩子们写出自己的歌词,再由小雨点集团请著名作曲家谱曲,然后组织演唱,录制磁带及MTV,全国发行,让小雨点之歌唱遍全国。现在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唱“妹妹坐船头,哥哥岸上走”,孩子们没有自己的歌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现象。通过团中央少年先锋队事业发展中心推广“小雨点歌词征集大赛”,既顺理成章,又能够赢得社会各界的赞赏与支持。更主要的是,通过此活动,小雨点将成为孩子们亲密的朋友。北京市9—15岁的孩子有400多万,而一个孩子至少影响两个成人。争取让小学及初中低年级的孩子们都参加活动,就是影响了1200多万的北京人。而且这种影响非常的深入、直接。

小雨点神奇饮料的形象还需通过具体的形象塑造手段才能建立。我们于是编写了“小雨点闯天空”等系列故事。故事中的小雨点是勇敢与神奇力量的化身。配上卡通漫画,就是一个惊险曲折充满神奇色彩的现代神话。送给各学校的孩子们,又是一个深具影响力的传播。

在“紧急寻找”引起巨大反响之后,如何延续该事件的影响力,继续保持消费者对小雨点的关心与兴趣,则在于后续的行销传播能否恰到好处地跟上。由于经费的限制,我们把行销传播的重心放到新闻炒作上,让全北京的消费者来讨论“紧急寻找小雨点”这个事件。既对“紧急寻找小雨点”的活动有个交待,同时也推出产品,让消费者知道“小雨点”是什么。毕竟,产品销售才是这一切动作的根本目的。

另两个跟进产品传播的动作是海报和楼层招贴。几乎一夜之间,北京街头到处都可以看到“过一个小雨点的夏天”的海报。充满神奇力量的小雨点,在晶莹剔透的浪花中,“水”薄云天,对消费者许诺着清新凉爽的诱惑。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决不可以错过的一个与孩子们进行良好沟通的机会。我们推出了一项“小雨点寻宝大行动”。

所谓“寻宝活动”,就是我们事先在北京游乐园的草丛中、树洞里、石凳下„„藏了500瓶特别标记的小雨点饮料,然后孩子们可以凭此小雨点饮料去兑换电脑学习机、书包、文具盒等各种礼品。这项寻宝活动可是前所未有的,当然许多探险故事中倒是有这种扣人心弦的寻宝情节描述;就“寻宝”这两个字而言,已经足够让孩子们甚至成人兴致盎然。通过这个刺激又好玩的活动,几乎让孩子们迷上小雨点。这个活动中,礼物甚至变得不那么重要,而活动本身的过程则更具神奇力量。当然,我们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触到小雨点,品尝到小雨点,并喜欢上小雨点。

小雨点的电视广告片创意也算够绝的。很简单的15”广告片,表现一个现代特定环境下的小孩子,因寂寞无聊,而握着双拳高喊:我要我的小雨点!相同的画面重复三次,每一次的孩子都比原来的更小,却更具愤怒情绪。

30"广告片增加了一个情节:孩子们喝了小雨点后,坐在树梢上,一下子升到了九宵云外,发现了另一个神奇的天外天世界。

其他尚未实施的策划,属于商业秘密,不在此文中一一交待。有兴趣者,不妨关注一个今年的北京饮料市场动向,看看小雨点是怎么闯京城的,又能不能“湿”透京城。就目前,小雨点在北京已经供不应求,却是事实。

2000年初,正值澳门回归。——“七子填精口服液”重金寻“七子”活动2000年元月中下旬,回归前后唱遍大江南北的《七子之歌》犹在耳边回响。就在此时,先是海南岛,随后在广东各地,一场“ 重金寻找‘七子’ ”策划活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并在一段时期内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和关注。海南一心药业有限公司策划实施的“重金寻‘七子’” 活动,在创意方面模仿了1997年北京叶茂中营销策划公司的“寻找小雨点策划案例”(得到了叶茂中的认可),用了很少的投入,在很短的时间内,极大地提升了七子填精口服液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以下是该策划案的主要内容,请大家看看生意场上的“模仿秀”是如何开展的。

抓住时机,快速出手

王老吉七子

营销中的公关效应

第一 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通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进行社会营销,是一种长期的投资

例子可口可乐公司捐款 捐建希望小学等等

第二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

第三挽救企业危机中美史克康泰克ppa事件,虽然PPA对中美史克的冲击力很大,但是通过危机公关活动,公司的形象和品牌却是有增无减。

第四后续传播

第一 化解危机,挽救企业形象和声誉

第二 传达信息,沟通大众,建立关系

第三 塑造企业形象和品牌,提升知名度美誉度,维系客户忠诚度

第四 低成本启动市场,快速获得消费者认知,扩张品牌,占领市场。

2.4重要性

整合营销传播是现代商业的一种制胜之道,常有企业家感叹自己为什么投入了大量的公告费,可品牌的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仍是模糊的。整合营销传播素要树立的正是品牌的“长治久安”。

汶川地震后,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爱的奉献”赈灾晚会上,王老吉捐赠了一亿元人民币。随后,此举产生的公益影响立即在网络蔓延,许多网民都为王老吉的举动称赞喝彩,有的网友甚至喊出了“中国人,只喝王老吉”等口号。当晚,天涯社区却出现了“封杀王老吉”通缉令,帖子主题为“让王老吉从中国的货架上消失!封杀它!”。众多网友纷纷发表见解跟帖。百度贴吧在3个小时关于王老吉捐款的议论超过了14万。这场看似围剿实则是反面宣传的通缉令把王老吉的热潮燃烧到了销售终端。据说,很多城市的王老吉都卖断了货。可见,公益传播后面隐藏了很多的机会。但这么多的机会里有大有小,有难有易,投身公益营销回报大不大,不在于出的钱多不多,而在于是不是能够抓住最关键的核心机会。只有这个机会,才能催化公益营销的效应,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王老吉之所以大获成功,是因为抓住了市场发展的契机,也是对市场的熟悉和对大众心理的精准揣测。首先,汶川地震后,汶川成为全球关注、关怀的对象,成为所有媒体和大众聚焦点。如果借此机会宣传,则宣传范围大,受众多。同时,当时互联网上风行一个《国际铁公鸡排行榜》,指出国际品牌在汶川地震中表现呆板,没有体现出足够的人道主义和企业责任。

在此背景之下,王老吉果断施行公益营销策略。公益营销因为贴近人心,感动人情,同时花费低廉宣传效果久远,而受到企业的吹捧。王老吉开展的公益营销揣摩了公众的心理,对事件的把握度非常精准。

发展的契机。

王老吉真是抓住了这个时候,正是群情激扬的时刻,王老吉出手就是1个亿,比之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达能等大多数国际食品公司加起来的捐赠还要多得多,这一巨大的反差强烈的刺激了中国人民的神经,国际品牌在这一刻成了“品牌的矮小”,而王老吉则瞬间超越了那些国际食品企业,成为“品牌的巨人”;另一方面,但鉴于灾区本身的混乱和无序,更多的人无法亲涉灾区见证,只有通过收看电视来表达关注之情。

第四篇:事件营销

一、事件营销的独特优势

1、事件营销投入少,产出大,收益率高

大量的事实证明,好的事件营销无论是在投入还是在知名度的提升方面,回报率都超过其他广告形式。以蒙牛对“超级女声”的投入和收益为例。2005年蒙牛在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投入的总资金为一亿,其中包括了蒙牛酸酸乳的冠名权,角标、比赛现场的广告牌等一切在电视上播出的内容,还有车厢和平面宣传的费用等等。蒙牛乳业副总裁孙先红认为,这个投入是物超所值的,蒙牛2005年前半年的销售额大大超过预期目标,1月至6月,蒙牛酸酸乳在全国的销售额比2004年同期增长了2.7倍,这个统计还不包括有20%的销售终端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如果加上这些增长应该超过三倍。

2、事件营销具有很强的渗透性

事件营销与广告和其他传播活动相比,具有很强的渗透性。2004年“超级女声”这一全新的娱乐节目经湖南卫视推出后,创下收视佳绩。据统计,收视率占到长沙市收视市场35.8%的份额,占湖南省收视市场的17.1%的。据央视索福瑞媒介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该活动在湖南卫视播出时,同时段收视率仅次于中央电视台一套,排名全国第二。2005年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开战后,广州、杭州、成都、郑州、长沙5个赛区,吸引了15万余名报名选手直接参与,超过2000万观众的持续关注。2005年8月26日晚是“2005超级女声”的总决赛,央视索福瑞的调查结果显示:湖南卫视有31.38%的收视率,也就是说,全国约有4亿的观众在收看该节目,是卫视有史以来当之无愧的收视率之最。

3、事件营销集新闻效应、广告效应、公共关系、形象传播于一体

事件营销通过整合社会、企业、顾客等各种资源,创造出吸引大量媒体和顾客的新闻,借助新闻,来吸引公众纷纷议论,形成口碑,起到口耳相传的广告效应,达到营销传播的目的。美国在打击南斯拉夫时攻击中国驻南大使馆后,看了“娃哈哈”非常可乐的“喝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广告,国人无不会增加对其的感情。2000年的夏季,富亚公司设计出一个“逗你玩的猫狗喝涂料”的活动,但是由于动物保护协会及新闻媒体的介入,最后居然由富亚公司的总经理亲自喝下了涂料,据统计,全国近200多家媒体报道或转载了“富亚公司总经理喝涂料”事件,北京电视台在评选2000年10月份十大经济新闻中,“喝涂料”事件赫然跻身其中,与“悉尼奥运会”等并列。这就是事件营销给富亚公司带来的广告效应。2000年华帝以华帝“两权分离”事件作为企业形象公关宣传的突破口。借助传统媒体、互联网新闻网站等多种途径,成功地运作了“两权分离”新闻报道。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共在六个网站、全国14家大型报纸或杂志,发布关于此事件的新闻报道21篇,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华帝成为此阶段媒体的焦点。这使华帝在一年之内将企业知名度有效提高20%。

4、事件营销可以避免媒体多元化造成的信息干扰

信息传播过剩和媒体多元化造成的信息干扰,也令很多的传播大打折扣。而事件营销却能迅速抓住公

众的“眼球”,提供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乳业的竞争,可能是近几年来消费品竞争中最为猛烈的。首先由“一地多品”走向“一地一品”,再由“一地一品”走向“多地多品”。而这几年领先品牌的再集中与市场格局再划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引发乳品行业也迎来了多事之秋,伊利的郑俊怀事件、阜阳的毒奶粉事件、雀巢的碘超标事件、光明的回收奶事件等,正说明越来越白热化的价格战、渠道战、促销战使得部分企业开始透支了自己的资源。摆脱同质化日益严重的泥潭,成了众多乳品企业几乎是唯一的选择。蒙牛利用超级女声这一事件很好的把它和同质产品区分开了,提高了产品的注目率。

二、事件营销有效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1、关注热点,找好品牌与事件之间的“对接点”

首先,企业进行事件营销,一方面可以通过密谋策略亲自制造,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热点事件”甚至“热点明星”开展营销活动。比如,近年来的申奥成功、顺利入世、足球出线、“非典”流行、“神州”五号的发射、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的骄人战绩等,都是世人关注的热点。利用热点事件资源进行营销活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事件营销的策划要尽可能把公众关注的热点转移到对自己的产品和品牌的注意上。要尽量争取第一,因为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中,公众每天都要主动或是被迫地接受大量信息,只有第一才会使公众印象深刻。

其次,在事件营销之前应该找好品牌与事件的“对接点”,即事件营销应与企业的战略相吻合,同自身品牌定位保持相关性。例如,阿迪达斯长期赞助体育赛事,体育的精神与阿迪达斯的拼搏、挑战自我的品牌个性是相符的。蒙牛“神舟五号”营销成功的核心,关键是蒙牛找到了“强身健体”和“神五”的关联性。统一润滑油利用美伊战争打出了“多一点润滑,少一点摩擦”的广告宣传就是抓住了品牌与事件的“对接点”。其利用普通大众希望和平,反对战争的心理,企业形象迅速深入人心。因此,只有具备相关性的事件营销才能取得强大的传播效果,否则就会造成牵强附会,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2、事件营销要讲究创新,避免盲目跟进

事件营销的核心是创新,其最大的忌讳是简单模仿、盲目跟进。一件稀罕事,如果反复上演的话那它就不具有引人瞩目的效应了。无论是2004年的神五飞天还是2005年的超级女声,都让蒙牛赚了不少。于是便马上有了跟风而进的科龙版的2005年神六飞天和青啤版的2005年央视梦想中国,甚至还有纽曼版的2006年央视梦想中国。但后来几位比起蒙牛来讲,市场反应已经大打折扣。事件营销的创意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整合企业优势资源,与宏观环境进行碰撞,激活企业存量,借助于新闻传播传递给公众的过程。创意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和大量的信息吸收、消化基础上,不是凭空产生的;创意受企业自身资源、企业外部宏观环境、品牌形象的制约,它是一个整体,不是一个“点子”和“主意”,不是孤立的无限制的。

3、事件营销是一个品牌长期建设过程,而非短期炒作

事件营销作为品牌提升、市场推广的一把利刃,在短时间内对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市场销量的迅速

提升,威力不可低估,但企业的发展、品牌的塑造是长期战略,在通过一次、二次、甚至多次的事件营销后,企业的发展、品牌的塑造应乘事件营销之东风,再次推波助澜,顺水推舟地做适度的促销活动,让消费者对产品有体验吸收消化的机会,慢慢地引导消费者成为企业的忠实客户。

世界性品牌——维珍(Virgin)品牌的建立过程,就是一部关于事件营销的优秀连续剧,从1970年开始创立维珍直到今天,关于其品牌传播的轰动性事件一直不断。1984年维珍首航时,公司创始人兼形象代言人理查德·布朗逊和他的朋友、记者坐上该班飞机,并在机舱内录像播放一盘音乐让顾客真正感受到航空旅程轻松、快乐和富有情趣的价值承诺。理杰德·布朗逊还与机长走进客舱向顾客挥手致敬。当维珍婚纱开业时,理查德·布朗逊亲自穿上结婚礼服出现在开业典礼上。当位于纽约时代广场的维珍商场开业时,理查德·布朗逊驾驶着热气球从100英尺的高空降落。可以这样说,“事件营销”在维珍身上早已提升为一种长期的战略,而这个战略也的确为其带来了非常丰厚的回报。

事件营销不同于炒作,炒作是一种短期行为,是为迅速扩大企业知名度和拉动销量而进行的热点包装。事件营销则是长期行为,是一个品牌长期建设过程,它紧紧围绕品牌的核心价值展开。赞助“神五”并非蒙牛一家,但能够让消费者至今清晰记住的首推蒙牛,同样的契机、同样的事件,不同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体现的正是蒙牛运用事件营销取得的效果。2004年4月,蒙牛产品以其优异的品质,继成为“航天员专用乳制品”之后,又成为国家队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运动员专用乳制品产品”。蒙牛围绕着蒙牛品牌的核心价值展开事件营销,保持事件营销的长期宣传效应,从而促使蒙牛品牌获得腾飞。

4、事件营销要重视公众的参与或互动

策划事件营销,如果能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事件活动中,激发公众的感情或兴趣,从而吸引消费者的行为会比单纯的企业单方面的活动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农夫山泉打出“卖一瓶矿泉水就捐献一分钱来支持北京申奥”的广告就会让消费者心甘情愿的掏钱买矿泉水,因为消费者认为她的购买行为是对申奥的支持,表达了一颗爱国心。超级女声之所以能红遍大江南北,就是因为它是一种能让广大老百姓都能参与的平民娱乐活动。

1998年,法国世界杯期间,乐华举行了一次“乐华电器世界杯百万竞猜大奖赛”,只要能猜中所有比赛的名次的球迷将获得“中国最有价值球迷”,并获奖32万元。姑且不论此次活动是否针对了乐华所需要的彩电购买的目标顾客群,但其创意——寻找中国最有价值球迷和受众的参与度是很到位的。“乐华竞猜”提供了一个球迷讨论、评价和表达自己的平台,结果大受欢迎。活动后统计,参与竞猜的球迷达一千万人次。竞猜活动结束后,由于32万元头奖无人获得,乐华再次制造热点,决定捐献这笔钱,并向全社会征集捐赠方案,又一次把可参与的受众推广到全社会。乐华在运作事件营销中处处以受众参与作为着眼点,其所获取的就不只是关注。

5、事件营销要重视全方位的综合营销

企业利用事件营销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并创造良好的价值,因此做了事就要及时宣传出去。在“神五”事件营销中,蒙牛没有仅限于赞助,而是采取了“花一分钱做事,花九分钱宣传”,“重点中支撑”的以点带面的方法,几乎在消费者能接触到的任何一种媒体如电视广告、户外广告、网络广告等,蒙牛都在极短时间内迅速让消费者接触这一信息。为了让消费者处处看到蒙牛与“神五”捆绑的身影,在蒙牛的销售通路,促销与广告紧密配合,做到货到、人到、广告到。现场促销工具与媒体广告形成立体配合,共同促进销售和品牌形象的提升,使影视广告、平面广告和人员口碑、现场促销形成一个传播层级。如此全方位的综合营销或许就是蒙牛取得巨大成功的妙计。

总之,事件营销是近年来国内外十分流行的一种公关传播与市场推广手段,集新闻效应、广告效应、公共关系、形象传播、客户关系于一体,并为新产品推广、品牌展示创造机会、建立品牌识别和品牌定位,形成一种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的营销手段

第五篇:大家挑-白酒卖场节庆促销怎么做?

在通路各环节中,大卖场对于消费者意味着高质量或高档次,对于白酒品牌而言又是一个形象窗口,可以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所以,对于白酒经销商来说,无论从销量、品牌影响力还是品牌拉力上来看,大卖场和超市对白酒品牌的发展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消费者历来把中国传统的节庆日(中秋、春节等)看成一年中最重要的时段,无论贫富在重大节庆期间总会大方一下,买上许多平常舍不得购买的白酒来孝敬长辈,馈赠亲朋好友。所以对于运作大卖场的白酒经销商来说,一年的销售业绩如何,很大程度上就要看重大节庆日卖场的促销活动做得怎样了。那么,白酒经销商如何做好节庆期间卖场的促销?

促销产品的确定

卖场在重大节庆日的业绩是由各种类型的促销商品支撑起来的,特别是针对像中秋、春节这样季节性很强的节日商品:糖果、炒货、烟酒、保健品等,其在节庆期间的促销占比会达到甚至超过总销售的50%以上,可见节庆日促销商品对卖场的重要性。因此,卖场在选择节庆促销商品时会更加精挑细选。第一,在时间上,会提前至少两三个月,以便更慎重地选择和比较。那么,作为白酒经销商来说,就不能像往常一样把握时间,而要尽可能早地向卖场提出自己的促销产品,以抢占先机,最好抢在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之前。对于卖场来说,它对节庆促销白酒产品的要求有几个:一是必须是贴合节庆日的特性产品;二是对成熟品牌而言就是价格形象;三是对促销产品的费用和利润要求。所以说,正确的选择促销产品直接影响着节庆日的业绩。

确定行之有效的促销方案

卖场里挤不动的人潮,大把花钱的顾客,让卖场和供应商欣喜不已。一个节庆日下来,许多商家会赚得金银满钵。许多卖场和供应商把对节庆日的体会总结为“再难卖的东西节庆日也能卖,节庆日做好了就可以歇上大半年”。节庆日以其集中性、爆发力真正成为销售的黄金强档。

成熟的卖场针对重大节庆日会提前两三个月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和安排,包括人员、商品、企划案、后勤支援等方面都有完善的预备方案。相比之下,商品和企划案的准备工作就是相当重要而又比较复杂的了。作为白酒经销商主要配合的也是商品和促销方案方面,这是直接与供应商的销售有关的因素。当然,促销要有特色,要跳出降价、买赠等老一套模式,越有新意就越有机会。所以,经销商要提前征求卖场的意见,与卖场共同协商,让卖场感觉这个促销方案是为其量身定做的。即使你投入的费用比其他竞争对手少,因为促销方案独特也会赢得卖场的青睐,每个采购都喜欢资源独享,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打败竞争对手。

维系好与卖场的关系

产品一定要有竞争,但关系也一定要有竞争。卖场分成课或者组,你的竞品和你恰恰是一伙人管理,无论是科长、采购还是财务。理顺一下,关系的重要性就出来了。好卖的货未必多卖,品牌的货未必多销。原因在哪里?在于人!哪些人?除了品牌自己的业务员和促销员人员,当然就是卖场的直接管理者了。

下订单有学问,陈列中有学问,送货中有学问,管理促销员有学问。如你的产品销售断货了不给你下订单,把你的产品堆头安排在不明显的位置,你的促销员要接受卖场的管理,如你的促销员被指示到库房工作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促销的效果。因而,经销商维系好与卖场相关主管人员的关系至关重要。

实现冲击力强劲的形象展示

酒类品牌在大卖场销售,本身就是品牌形象工程建设的重要一部分。有很多酒类经销商讲到卖场就开始要销量,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有了促销机会不等于就一定能有好的销售,这只能说是成功了一半,陈列位置也是非常关键的。不同的商品适用不同的陈列方式,对陈列位置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好的促销产品必须与匹配的陈列方式和位置相结合才能产生最好的销售结果。这就如同一个人只有穿上合适的衣服才会有最好的美感效果一样,不匹配的结果就使实际的销售结果大打折扣。

所以,进入卖场的产品必须给消费者一个全新的感受,陈列位置最好是堆头端架。经销商在节庆促销谈判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除了确定促销商品之外,一定要同步确定陈列位置和陈列方式,并且要在协议中明确下来,具体的要求就是:快、准、稳。如果能在谈判的时候,用效果图的形式把陈列位置和陈列方式确定下来是最好的。

除了一般的促销商品外,很多大卖场还会策划一些场外活动来渲染气氛,有实力的经销商也可以做一些场外活动,这对节庆的促销活动的开展也会产生良好的辅助作用。

准备好促销资源

在与卖场协定节庆促销商品的同时,为了确保促销活动顺畅有效地进行,经销商还需要提前准备促销资源,包括商品和人力两方面。

1、促销活动所需充足货源是促销的根本。缺货是销售的致命伤,也是卖场最不能容忍的行为之一,很多卖场对节庆日期间缺货做出的处罚都是相当严厉的,缺货无论是对于经销商还是卖场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为避免这类情况发生,经销商要提前向厂家订货,确认到货时间,为卖场储备合理的库存。因为重大节庆日是大部分供应商的送货高峰,为保证促销商品的及时供应,供应商要与卖场采购协员协调好送货的最佳时间和方式,有机会获得绿色通道的权利,那是再好不过了。

2、促销活动赠品准备。买赠在销售行为中已经是一种最常用的促销手段了。赠品有时候对顾客的吸引力甚至超过了商品本身,纯粹为了赠品而购买商品的事儿确实时有发生。因此,赠品的选择及储备也是相当重要的。这些赠品是否对顾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或与商品本身有否有一定的关联性,同时还要考虑赠品本身的价值是否符合成本文章来源华夏酒报预算。赠品的订制也需要提前安排,以防某些赠品生产厂商由于节庆期间订单过多而停止接单。经销商要注意的是,赠品要视同商品一样对待,确保按期按量到货。商品和赠品一定要同步配套准备,一方面,为了更好地促进销售;另一方面,避免因赠品不足而引起客诉影响销量。

3、促销人员的准备。好的促销员难找,这是很多经销商的共同体会。由于重大节庆日期间促销活动的力度和频率远远大于平时,对促销人员的需求更是求才若渴。有些经销商会招聘一些临时促销员,这些促销员大多是在校大学生,人工费用会相对比较低廉,但是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相对低下,一旦与顾客或卖场发生纠纷,所有的责任首当其冲就是经销商来扛。所以,对重大节庆期间临时的促销人力需求要准确计划,早做准备,提前招收一些素质不错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再上岗,这样一来,既能保证促销效果又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使节庆促销的效果得到最大化地落实和保障。

规划好促销人员的工作时间

管理不是控制。在节庆期间,业务员和促销员也需要进行采购、走亲访友和馈赠礼品。经销商一定要管理好业务员和卖场促销员的工作时间,合理规划,让他们充分利用好工作时间。经销商要通过业务走访、协助店面沟通订货促进业绩,通过敦促卖场主管来督促业务,通过政策性奖励与处罚来规划业务流程。

在节庆期间,白酒经销商要想取得好的销售战绩,就要做好以上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多沟通,遇到问题协商解决。总之,详细周密的工作是白酒经销商取得节庆期间卖场胜利的根本所在。

本文由大家挑返利网www.xiexiebang.com 整理发布。

下载大家挑-明确事件营销的终极目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家挑-明确事件营销的终极目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保健品营销如何实现终极目标—健康管理(定稿)

    保健品营销如何实现终极目标—健康管理健康行业是中国乃至世界一个不可忽略的话题,因此促使了很多的健康产品的诞生,同时也带动了很多从事健康企业的兴衰,也造就了一个人,一支团......

    王老吉事件营销

    服务营销大作业 王老吉事件营销 营销第13小组 成员:王丽娟(主笔) 810504204 许 珊(PPT) 810504213 方吓萍 810504201 王小珍 810504203 王 花 810504205 朱丹晶 810504211 王老......

    营销事件[推荐五篇]

    “论坛营销” 营销关键词:论坛营销龙永图拉莫斯霍克 策划公司:卓越集团策划部同致行顾问 事件精彩片断:博鳌亚洲论坛全球企业家峰会在深圳盛大举行。卓越集团积极协办此会,为深......

    “封杀王老吉”事件营销-事件营销

    网络营销经典案例——“封杀王老吉”事件营销 2008年5月18日,在中央电视台《爱的奉献》大型募捐活动中,生产红罐王老吉的加多宝集团为四川灾区捐款1亿元,一夜之间这个民族饮料......

    蒙牛航天事件营销

    蒙牛航天事件营销 蒙牛在成立不到几年的时间,就超过伊利,一举成为乳业界的龙头老大,除了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口碑外,精湛的营销之术也是功不可没,最值得探讨的莫过于它的一些列事件......

    大家挑-职场美女弃华尔街金饭碗 回国创业

    昕原,电视栏目《助跑80后》总策划、总制片人、主持人。能在一款高端访谈栏目中如此身兼数职,作为80后一员的昕原,除了拥有清丽的外表、优雅的气质、深刻的洞察力和广阔的国际......

    大家挑-化妆品业务员如何应对经销商的发难

    每个刚进化妆品行业的营销人,都会感觉到跟客户接触很吃力,有时候甚至会感觉不知所措,笔者结合自己的经历,总结了的一些营销心得,希望对有志于营销的朋友起到启发作用。 问题1:......

    事件营销6个关键点

    管理资源 导读:通过制造热点新闻效应的事件吸引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兴趣和注意,以达到提高社会知名度,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和最终促进产品或服务销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 (一)团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