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临潭三中
临潭三中“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临潭三中在各级党政领导及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支持下,全校广大教职员工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巩固提高我校“两基”水平,顺利通过国家对“两基”工作的评估验收为目标,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巩固提高”的方针,抓住“两基”工作接受国家评估验收的契机,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力争把学校的“两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推动我校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均衡和谐发展。现将我校迎国检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情况
临潭县第三中学位于甘肃省临潭县冶力关AAAA级风景旅游区,创建于1973年, 1980年由完全中学改为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为26888㎡,建筑用地面积9867㎡,校舍建筑面积为8737㎡,运动场地8141㎡,教学楼两幢,学生宿舍楼两幢,食堂一幢,校园绿化7052㎡、硬化面积3313.2㎡,铺设砖路通道4320㎡;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移动柜,光盘播放室,标准化实验室,仪器室,电教器材室,体育器材室等,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实现了天网、地网并存,教育资源共享的梦想。教室安装了语音播放系统,装备了电教网络。各办公室均开通了宽带网,方便教师查阅资料,开
阔视野。学校图书馆藏书17000多册,学校还设有开水房、澡堂等,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方便。
现有21个教学班,961(其中女生480)名学生。校内外寄宿生807名(其中校内女生457名)。教职工86名,专职教师69名,其中高级1名,中教一级28名,专职教师学历达标率100%。近年来,学生入学率、巩固率、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均高于“普九”验收标准。学生毕业率为100%。
二、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完成计划
1、及时成立学校“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王世科(校长)副组长:闫国新
成 员:陈志福 赵旭光 董文平 高玉荣 王进荣 石筱祎
2、严格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制定学校“两基”迎国检工作方案,分项落实学校“两基”迎国检工作计划任务。
⑴、准备阶段(2011年1月)
成立迎检工作领导小组,制订迎检工作方案,分析全校迎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明确迎检工作目标任务、重点和难点。组织召开学校各部门迎检工作的动员和培训会议。
⑵、实施阶段(2011年3月)
根据迎检指标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硬件建设,优化教育环境,作好资料收集整理、登记造册,认真进行自查,并按时上交相关资料至上级主管部门。召开学校领导班子会议,研究部署“两基”迎“国检”工作进度和方案。召开全校“两基”迎“国检”动员大会。核实各年级各班非正常流动学生的去向,并对辍学少年学生进行入户动员。在班主任进一步完善非正常流动学生的各种手续,收集各种资料整理入档的同时,学校会同相关乡镇、学区对已经辍学的少年进行第二轮动员。积极派出对应支教人员,扩大宣传力度,书写标语。
⑶、自查整改阶段(2011年5月)
根据迎检指标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在全体师生中宣传“国检”工作的重要意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进行自查,并按时上交相关资料至上级主管部门。美化校园环境,并继续完善各项资料档案,对照相关要求逐项自查、整改。迎接州“两基”迎国检办公室的全面检查和省级抽查。并着手教学大楼粉刷维修。
三、求真务实,严格按“两基”国检标准开展各项迎检工作
各项指标达标情况
1、普及程度:
⑴、入学率:2010——2011学年入学率98.22%,2010——2011学年辍学率为1.87%。
⑵、2010——2011学年适龄残疾少年入学率为100%。⑶、毕业率均为100%,17周岁完成率为98.51%。
2、师资水平:
学校实有教职工86人,专任教师69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
3、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26888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为9867方平米。教学楼两幢,设有教室21个,图书阅览室1个,理化生实验室3个,微机室2个,多媒体教室1个,各科教学用房齐全,教学用房达标率100%。
教育经费按国家计划统筹,合理使用,没有挪用现象。
4、教育质量:
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足课时,开齐课程,推行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四、主要做法
1、抓宣传迎国检
学校领导严格按上级要求参加“两基”工作会议,并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在醒目处悬挂宣传标语,在教室出“两基”迎国检手抄报专栏,建设校园文化墙,营造良好的迎国检氛
围。
2、抓普及、保巩固
普及程度是“普九”各项指标中的重中之重,没有普及程度的巩固与提高,就没有学校的稳定与发展。我校严格依法办学,保障学龄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认真做好“控流防辍”工作,积极动员流失学生返校,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确保入学率、巩固率、学生辍学率均控制在指标内。
3、抓师资、强自身
学校十分重视在职教师的学历培训和岗位培训,创造条件鼓励教师通过网络教育和函授、自学等形式提高学历。同时通过评选“岗位能手”和举办优质大赛等形式加强校本培训力度。目前已形成一支学历达标、稳定合格的教师队伍。
4、抓管理、树形象
学校坚持执行财务管理制度,遵守财经纪律,实行财务公开和校长签字报帐制度。多年来,学校无乱收滥支现象,无专项资金的挪用和滞留现象。教育经费使用公开透明,严格按照上级收费项目和标准收费,无预收和乱订教辅资料等现象。两免一补落实到位。确保公用经费开支合理,切实解决教育教学所需,为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抓质量、谋发展
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为理念,着力打
造“素质教育”特色品牌。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员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形成了严格加科学的管理方法,合格加特长的育人模式,苦干加巧干的教风学风,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进。
6、优化育人环境
我校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拔款及学校自筹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投入学校的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近3年用于环境绿化、文化建设、维修校舍、新建旗台、添置篮球架、图书室书柜、仪器柜、办公设备、投影机等电教仪器的资金共 万元。“绿化、净化、美化、硬化”措施到位,校园环境越来越好。
以上是我校在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远远不够。今后,硬件建设仍需加大投入,美化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氛围,提高环境育人的效果。进一步推进现化化教学,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有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我们的各项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学校也一定能够成为富有特色的学校!
2011年8月3日。
第二篇:临潭三中迎接省教育督导评估工作领导小组
临潭三中迎接省教育督导评估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确保我校顺利通过省教育督导评估检查,我校成立临潭三中迎省级督导评估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张尚斌
副组长:闫国新赵旭光高玉荣
组员:董文平邢学林李进才
雷永刚冯大海张润林
马存海卢小强冯正义
临潭县第三中学
2012年9月21日
第三篇:临潭笔庄简介
临潭笔庄,于1977年由制笔大师张麟德先生与其子张修蕘共同创立,其制笔工艺可以追溯到清咸丰年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已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称为“潭笔生产基地”。
张麟德与其子张修蕘本着对毛笔制作的钟爱与执着,几十年来在传统的制笔工艺上大胆创新,创造出一百多种新工艺毛笔和各种高中低档礼品套笔。其中自创的“九龙戏墨”毛笔以独有的专利技术工艺和卓越的书画艺术效果,一举夺得“九龙中国专利技术产品博览会金奖”。他们还根据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带去的唯一现存的旧唐笔研制出“仿唐鹅巨笔”,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潭笔”焕发出新的光彩。范曾、启功、刘子善、张健忠、穆孝天、顾美琴、吴天月等当代书画家,泼墨赞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德衍题词曰:“毛笔留千载,翰墨存古今。”书画家张力帆先生题词:“得心应手,挥墨自如诚文房之魂,为书画家之利器也。”著名书画家尉天池用笔时一概言之“若有神助”。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为临泉提名“笔乡”。著名书法家、全国书法协会副主席肖劳先生为临潭笔荘写了“梦笔生花”四个大字;著名书法家、105岁高龄的孙墨佛,为该厂提了“神工鬼斧”四个字;名书法家范曾,夸耀其笔为“文房瑰宝”。临潭笔庄于1984年、1987年两次获得省优质产品奖;1990年获得全国妇女儿童博览会银奖;1990年获中国第三届乡镇企业出口产品博览会优秀奖;1997年获安徽省乡镇企业管理局命名为“名牌产品”;1998年安徽省旅游事业管理局授予“安徽省旅游产品定点生产企业”;2009年年底应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邀请,张修蕘代表安徽省赴澳门进行文化交流,在虚家大屋展示毛笔制作手工艺绝活,为安徽省赢得荣誉;2010年“仿唐鹅巨笔”荣获第五届中国民间工艺博览会银奖;2011年“景泰蓝杆书画套笔”获海峡两岸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多年来,陆续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及当地多家媒体宣传报道,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和香港国家和地区。
第四篇:临潭一中推荐报告
临潭县第一中学
关于推荐马德全同志晋升中学教师高级职务
任职资格的报告
县职改办:
我校根据省教育厅甘人(2005)10号文件精神,对申报中学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马德全同志任现职以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情况进行比照分析。按照申报条件,在学校考核推荐小组认真审查和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严格审核,经全面衡量,综合评议,同意推荐马德全同志申报中学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
马德全,男,回族,1968年6月出生于甘肃省临潭县,1992年7月毕业于合作师专汉语系,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007年1月西北师大文学院历史学系毕业取得本科学历。2003年6月取得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2004年4月评聘为中学一级教师,中共党员。先后在临潭县古战九年制学校、临潭回中、临潭一中任初、高中政史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曾在临潭回中担任过教研组长团委书记等职。
该同志在少数民族地区国贫县的乡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八年,一贯热爱教育事业,工作一丝不苟,勤勤恳恳,成绩突出,成果显著,曾获得甘南州教育系统首批青年教学能手、优秀团干部、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和临潭县优秀青年教师称号。2004年聘任中学一级教师以来,2007年、2010年分别获得任教学科全县优质课评选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受到了临潭县教育局表彰奖励;2006年、2008年两次获得临潭县委、县政府“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誉,在2005年因所带学科在毕业会考中成绩优异,被县委、现政府授予“优秀班主任”称号,2008年
初中毕业会考中所担任的政史科及格率、均分名列全县第一名,2009年4月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教师”荣誉; 2007年9月被评为甘南州“园丁奖”——优秀教育工作者,受到州委、州政府表彰奖励;在执行国家民族教育政策和宣传“两免一补”等党的惠民惠教政策中工作成绩突出,2009年12月被省教育厅授予“全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近五年考核成绩为四优一良。
该同志具有学习、实践、反思的良好致学精神,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注重政治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除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外,还与教研组其它青年教师一起参与初中语文新课标实施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能够及时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和课题研究进行总结。同时针对我县偏远农村地区教育欠发达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发展地方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进行过深层次的分析和思考,撰写的论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困境的思考》一文2009年4月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中国校外教育》上,《更新农村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文发表在2009年8月《甘肃教育》下半月版上。
马德全同志任现职以来,工作业绩突出,符合《甘肃省中学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甘职改办【1996】17号)文件业绩条件
(二)中的1、2、3、4、5、7、8条评审条件要求,同意推荐评审中学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
临潭县第一中学
二〇一〇年六月三日
第五篇:纪念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专辑
纪念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专辑
前言
七十年前,在那风雨如晦、国乱民困的年代,洮州大地上,凤凰山麓下,一座新兴的中学——临潭县第一中学——艰难地诞生了,她是今日甘南地区建校最早的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在此后的风雨七十年中,数代先贤志士筚路蓝褛,薪火相传。在这青山环抱、碧水映带的钟灵毓秀之地,他们用 血汗和双手,筑成了一方教育圣地,造就了无数报效家国故土的赤子!
七十春峥嵘岁月,七十秋桃硕李艳。今逢学校华诞,洮州儿女们不忘初心,赋诗咏怀,一申寸悰,以告昔贤,以励后来,足慰殷殷真情!
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感怀 张俊立
卓立洮城七十年,文开雪域著先鞭。凤凰山下闻鸡舞,桃李林中鼓瑟弦。坐悦尊师行万里,走听高足诵千篇。奠基磐石今犹在,卫学书声薪火传。
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有感 马锋刚
古郡洮州老卫城,霞光曦照映峥嵘。凤凰山下开庠序,孔子尊前起誓盟。黉苑桃香承圣气,明轩兰馥继书声。七旬风雨沧桑路,播德致知铸美成。
登红花山北望·临潭一中七十华诞志庆 胡憬新
洮城远瞩入望中,势镇山河百代雄。绿野溶溶千垄雨,红旗猎猎一竿风。弦歌沐化钟灵地,桃李争芳毓秀宫。忧乐后先家国事,于斯振玉领金铜。
浣溪沙·忆昔年整理一中校史有感 马锋刚
翻遍封尘感慨多,悠悠七十岁峨峨。先贤事迹美如歌。历历黉风文彧彧,将穷荜路遇时和。且看新世兴如何。
母校华诞吟二首 丁耀宗
常见黉门四季开,每逢路过久徘徊。痴心一片情思久,犹记当年如梦来。
七十华年贺未迟,洮州地域树丰碑。培桃育李虽劳苦,弟子门人总自知。
临谭一中孔子雕像 文莱
踩踏青砖树荫凉,黉门院里闻书香。诲人不倦开愚智,至圣年年守学堂。
礼赞母校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 边城
七十光阴一梦回,千寻桃李万枝开。凤凰山下书香古,明日良材我辈栽。
庆祝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二首 胡杨
遍踏书山行大道,畅游学海勇攀峰。钟灵毓秀书长卷,继往开来铸锦程。
古镇洮州山水秀,耕云播雨岁正荣。尊师重教传薪火,敏毅勤诚壮校风。
祝贺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二首 石文才
七旬风雨话黉宫,忧乐安危国运同。思涌新潮移旧俗,学能开物竞天工。贤师胸里容沧海,学子毫端越险峰。今日校园桃李艳,洮州儿女展雄风。
当年文革乱纷纷,主课工农副课军。昔日雾霾遮玉宇,而今桃李映朝云。黉门奋进城乡喜,学子腾飞党政欣。国栋之材光社稷,秋收万斗苦耕耘。
贺临潭一中七十华诞 党春福
书院飘香七十年,洮州内外百花妍。凤凰山下吟华彩,古卫城中谱素弦。润物无声桃李硕,春风化雨学师贤。杏坛宝地生灵气,破浪扬帆著续篇。
贺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新韵)敏彦萍
乡黉第一先,已至古稀年。七秩培桃李,英名誉杏坛。明德兼启智,勤奋共师严。俊彦同题贺,诗情话变迁。
和清晨阳光贺临潭一中 建校七十周年诗(新韵)安多扎西
美名传陇右,桃李遍甘南。诗秉陈钟秀,文承赵继园。惠泽新一代,恩被古临潭。母校逢华诞,佳肴敬圣贤。
鹧鸪天·忆母校临潭一中二首 石文才
(一)脑海翻江忆旧容,当年求学梦无穷。何堪暴雨群芳瘦,无奈红羊理想空。肩负重,志成龙,东风浩荡扫寒冬。韶光赶上追分秒,架起青春七彩虹。
(二)荏苒流光万事空,高楼老柳已腾龙。门前只恐伤追忆,白发何堪对翠松。人已老,念犹衷,闲思苦想昔时容。读书声里空相顾,最恨当年不用功。
步张俊立“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感怀”原韵 李凌
倡化育人七十年,情倾故土执教鞭。凤山结脉涵文斗,桃李成蹊拨雅弦。俊彦风华添美誉,杏坛润墨赋佳篇。园丁培养参天树,桑梓书声赖续传。
重回母校临潭一中图书馆 张俊立
素心今日觅秋光,岁月深深何处藏; 无悔曾经多少事,年来最忆是书香。
临潭一中图书楼 文莱
再踏廊檐四十春。经年往事以成尘,而今我是楼前客,己做书堂梦里人。
校园今昔 张俊立
龙楼高耸朗声吟,地洁窗明惟数今。最忆当年何处好,难寻那片白杨林。
题临潭一中旧正门
----纪念母校建立七十周年 张俊立 拱顶青砖朱漆存,幽幽古色古时门。回眸校园深深处,多幸长留一缕魂。
忆校园白杨林 张俊立
一片绿荫年复年,花光蝶影每相怜。幽林不再高楼立,长使行人倍怅然。
忆母校临潭一中点滴 李凌
四十年来梦总萦,纯真岁月驻新城。浑然未凿雕佳玉,懵懂初开养坚贞。苗幼时逢天缺雨,花残不见地承英。踏遍万水千山后,回头一瞥亦关情。
毓秀临潭立百年,东陇文脉赖承传。光前启智除愚昧,裕后开创造福田。兴学倡教滋晚辈,崇诗尚理慕先贤。英华遍地成林茂,泽被家乡德化延。
未免青葱出此门,无邪上路踏新痕。欣逢盛世扬眉眼,应谢杏坛铸魄魂。闯荡生涯常眷顾,平凡故事有渊源。蓦然回首苍颜老,阅尽波澜始见根。
临潭县一中 李英俊
深门台阶院落重,翰园灯伴暮晨钟。前庭春风育桃李,后户雨露润苍松。粉沫扬尘道重远,量器测绘攀险峰。师生共举文明鼎,四化路上建勋功。
桑梓先辈建校园,启迪民智路艰难。沧桑几经风云变,翰墨一度雨露嫌。师生持械敢造反,工农操戈占文坛。日照大地阴霾散,学入正道校园欢。
题贺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 李金凤
黉宫七秩历风霜,桃李芬芳沁鼻香。学子争先文海搏,恩师无悔杏坛昌。设施完善强基础,才德双全育栋梁。一夕归来圆梦想,钟灵毓秀展雄光。
纪念“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感怀二首 丁海龙
已铸杏坛七十年,名扬洮卓拜先贤。育桃培李遍天下,再谱辉煌锦绣篇。
钟灵毓秀古洮州,弹指轻挥七十秋。笃学敏行声在远,仍怜娇影对山丘。
纪念“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有感 丁海龙
身处卫城望紫螃,仙云缭绕倍生香。学宫七秩书声在,桃李春风四海扬。夫子埋头开赭土,新鹰出谷换霓裳。钟灵毓秀洮州地,更待明朝著锦章。
临潭一中成立七十周年 林彩菊
翰墨书香满院真,藏龙卧虎日更新。凤凰山下培桃李,正好华年七十春。
纪念临潭一中建校七十周年 李锐
黉门耸立总情牵,每到心头感万千。瓦舍残坯消旧迹,花岗石板谱新篇。名签笔报风尘静,手打金钟雨露前。往事如烟犹在耳,何须斗转叹茫然。
艰辛历尽记犹深,昔日寒窗岂可寻。苦读青灯依约在,条橙木桌话如今。虚名几许悲苍发,倦旅平生觅旧音。惧闻吾师荒冢客,声声教悔染衣襟。
化雨春风七十年,沧桑巨变话昂然。书山大展宏图志,学海扬帆奋着鞭。寸草兰花铺院后,遮杨翠柳掩楼前。恩师教诲终难忘,可喜人才后辈贤。
情关母校总徘徊,落叶归根踏梦来。朗朗书声重入耳,拳拳学子苦栽培。曾经瓦舍风霜聚,此际高楼锦绣裁。愧我孙山无结果,程门立雪感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