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教学的三个关键词(上)
作文教学的三个关键词:乐于表达 自由表达 充分表达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罗昆霞
(上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作文能力之于现代人的生存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作文及作文教学愈来愈重视。有的专家提出以作文为中心来设计语文课程;有的学者建议将作文从现行的语文教材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课程;有相当多的教师正在尝试着从表达入手实施阅读教学,结合阅读教学指导习作方法,随文练笔。武汉市的中小学生‚楚才杯‛作文竞赛已连续举办了29届,并多次扩容,依然一证难求,这项赛事被誉为武汉市的一张名片。这一切证明了作文在学生、家长、教师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和在社会上的重要影响。
作文教学研究因此也呈现百花齐放的面貌。教学的内容超越了课本中的那几篇作文,很多学校及教师自主开发了行之有效的、极具特色的作文教学课程内容;教学突破了那种‚40分钟指导、40分钟练写(课后)、40分钟讲评、20分钟修改(课后)‛传统的低效的模式,我们看到很多作文课40分钟完成激趣、练写、讲评及修改的教学内容,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出现了诸如‚话题作文‛‚活动作文‛‚绘本作文‛‚想象作文‛‚生活作文‛‚游戏作文‛‚童话作文‛‚素描作文‛等作文教学模式,涌现了一批作文教学名师,形成了一些作文教学流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练习要与学习、生活、社会联系起来,学生习作练习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学生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中学写小练笔,可以写日记记录日常生活练笔,可以写调查研究报告练笔,可以给政府建言或给灾区的小朋友写慰问信来练笔,可以参加作文竞赛或给报刊投稿练笔,可以办校刊、办板报练笔,可以开展童话作文接龙游戏来练笔,甚至可以用出作文集的方式来练笔。
这些作文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为我们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提供了广泛的、可资借鉴的经验,更为我们持续开展作文教学研究、探索作文教学规律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视角。但是,面对这纷繁丰富的研究及成果,我们有些一线教师显然难以也不需要兼收并蓄全盘接收。我们要透过这些研究及成果,参照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教学‛ 的建议,并结合儿童学习心理,找到作文教学的本质及规律,找到学生作文水平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必须把握三个关键词,它们依次是:乐于表达、自由表达、充分表达。
一、乐于表达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很少有人在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坚持下去并取得成就‛‚对某一项活动的喜欢,会大大降低参与该项活动的疲劳感‛ 这样的教育学名言和心理学结论听起来都显得有些老生常谈,但它所揭示的真理却永远不会过时。兴趣、热爱是一切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之一。儿童作文也是一种学习活动,是儿童学习表达和交流的活动,他们要是不喜欢或没兴趣,其学习效果肯定会让人失望,更遑论高效教学了。那种不关注学生作文兴趣而想通过技能训练追求作文教学高质量的做法只能是舍本求末、缘木求鱼。因此我们教儿童作文,首先要把目光放在怎么让他们喜欢和有兴趣上,而不是作文水平要求及技法上。管建刚老师将‚兴趣比技能重要‛位列于其九大作文教学主张之首,可能也是基于这个原因吧。课程标准用了7个自然段对作文教学建议进行了表述,其中3个自然段直接或间接谈到了写作兴趣问题。并在这部分的第一自然段就明确提出让学生‚乐于表达‛。可见‚乐于表达‛是作文教学关键中的关键,我们不能不重视它!
(一)怎么让学生对作文有兴趣而乐于表达
在谈到当年从事写作的动机时,莫言说是为了顿顿有饺子吃,因为他那时看到一个写文章的人就经常有饺子吃。在那个食不果腹经常饿死人的年代,吃饺子就是他很高的需求,就是他的写作动机。但是时代不同了,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物资得到极大的丰富,吃顿饺子对大多数学生的吸引力恐怕是有限的。虽然物质刺激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但相对而言,人们对精神的需求更为突出。那么学生有哪些精神需求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成功者。‛马斯诺需求理论表明: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高层次的需要。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一样都有这样的心理需求,他们甚至比成人更渴望被认可、被赏识、被需要,更有参与欲望和表现欲望,更有急于证明自己的冲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可通过作文教学转化成为‚乐于表达‛的动因。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通过表达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进而实现持续拥有‚乐于表达‛的积极心理状态。所以我们在设计作文教学时,要考虑满足学生什么心理需求,怎样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评价作文教学时要思考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没有,满足到什么程度。这比要求写多少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学会了什么技巧要重要得多。
(二)如何通过作文教学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1.呼应社会,融入生活
曾经观摩过的一个作文课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课伊始,教师将当地的一份晨报头版展开,并大声朗读了头条的题目:《现在的孩子不会表扬爸爸妈妈》。然后老师将正文也朗读了出来,其大意是说现在的孩子缺乏感恩之心,亦不会表达感恩之情。读完之后,教师引导道:‚文章中所说的‘现在的孩子’当然也包括在座的你们,你们有感恩之心吗?你们会表扬爸爸妈妈吗?‛教师这番话的目的,并非要得出‚现在的孩子会不会表扬爸爸妈妈‛的结论,其激发学生为自己正名的用意显而易见。果然,学生异常整齐响亮地回答‚有!‛‚会!‛教师进一步激将:‚有没有,会不会,口说无凭,让我们用我们的笔有根有据、有理有情地来表扬一下养育我们的爸爸妈妈。‛话音刚落,学生就进入积极的写作状态,全然没有那种唉声叹气、执笔望天的无奈和倦怠。究其原因,其一是没有学生会轻易认输,好胜心强是学生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好胜就会努力证明、努力争胜;其二是给学生提供的对手够级别,是报纸,是记者。他们是在与大人平等讨论问题;其三是讨论的是社会问题,是重要问题,是严肃问题。呼应社会生活与老记们‚较劲‛让学生很兴奋。课后我还建议执教教师将学生作文寄到当事报社,形成持续的积极呼应和互动。
现代教育呼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同时也提倡让学生做(或者学习做)生活的主人,但在教育实践中让他们参与或呼应社会生活还做得不够。从长远看,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为毛主席说过世界归根结底是他们的,我们要让他们学会生活。但置身于生活之外是学不会生活的!运用作文教学参与或呼应社会生活能达到多重功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自己的存在感及重要性,从而获得做生活主人的满足感,进而促使学生‚乐于表达‛。我国城乡建设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变化翻天覆地,乡村建设日新月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做家乡建设发展的建议者,而不是局外人。组织学生将家乡建设的设想、建议写下来,通过交流、点评、整合、润色成为集体公开信发给相关部门或领导,这个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在做意义重大的事情,他们就会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就会认真、虔诚地去做好。如果我们能促使相关部门回应,那更是锦上添花。我国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度,让学生了解这些并组织他们给灾区小朋友捐物、写信,不仅可提高学生居安思危、防灾避险的意识,还能激发他们的善良和同情心。人类天生就有表达交流的欲望,没发生表达交流,一般原因是内心没有需要表达交流的情感,或外部没有表达交流需要的环境。给灾区小朋友写慰问信既有内在动因,又有外在条件,这是促成‚乐于表达‛的有效方式。当然,建言、书信的对象远不只这些。虽然书信已不是现代人联络或表达的主要方式,但它表情达意的独特作用是其他联络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它在促使学生乐于表达、提高表达能力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应该忽视的。
2.探索科学,发现真理
教师设计或移植有意义的、可启发学生思考、供学生作为写作内容的活动,并围绕这个活动展开作文教学,我们称之为活动作文。活动作文是目前常采用的作文教学方式,也有将其他作文方式和活动作文综合起来进行作文教学设计的。但无论是活动作文也好,还是综合作文也好,这些设计的初衷基本上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写作内容。这不是不可以,但是这些设计潜在的重要作用发挥不够。这个重要作用就是让学生成为科学、真理的发现者,让学生经历科学、真理发现的过程,享受成为发现者、探索者的快乐。使之不仅能够完成表达,而且乐于表达。
在一次作文教学竞赛的课堂上,教师将两个大小相等的气球分别充气,一个充的气多,一个充的气少,所以看上去一个大一个小。然后教师用一根吸管连接两个气球的充气口。在即将连通之际,教师问会发生什么情况,绝大多数同学说大气球中的气会跑到小气球中去,少部分同学说气体不会流动,气球大小会维持不变。随着教师解开系着气球的细线,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结果让同学们惊呆了:小气球中的气居然流向了大气球,大的越变越大,小的越变越小,这是孩子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他们惊奇、兴奋,感受到发现科学、见证奇迹的快感,此时教师让他们记录发现科学的过程、见证奇迹的快乐,他们带着兴奋、带着新奇欣然动笔,一气呵成。更让人称道的是,教师在即将下课时说:至于小气球中的气为什么会流向大气球,老师也不太清楚,我们课后分别去想办法寻找答案,再将答案写下来。这样就让孩子们保持着持续的探索发现欲望,也为下一次表达分享奠定了基础。
再看一个作文课例。
教师进课堂,从兜里拿出一张一百美元的纸币,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学生的目光,因为学生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吗?‛老师开口说。‚美元!‛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要吗?‛老师接着问学生。‚想要!‛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谁想要?‛老师继续问学生。‚我!‛学生回答震耳欲聋。‚你们为什么想要?‛ 这下炸开了锅,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一百美元很值钱,相当于六百多元人民币啊。有的说:这下可以买很多肯德基、麦当劳了。有的说:我可以买很多文具寄给农村学校的小朋友。有的说:我可以买一双轮滑鞋。
老师不动神色,拿出一张与一百美元大小等同的纸片说:我们把这张纸当做这一百美元的替代品,它就是一百美元。说完将这‚一百美元‛在手里揉得皱皱巴巴,然后问:‚谁还想要?‛
‚我还想要!‛回答依然是铿锵悦耳。
老师将‚一百美元‛丢在地下,用脚踩了又踩,美元变得污秽不堪,再问:‚谁还想要?‛
‚我还想要!‛回答依然毫不含糊。
‚如果这一百美元从垃圾桶翻出来或从臭水沟中捞出来,你们还想要吗?‛
‚想要!‛回答没有变化。
‚这张美元已破败不堪、色彩黯淡,你们为什么还想要呢?‛这一问让老师的动机初现端倪。
‚因为它还是一百美元。‛ ‚它的价值一分都没减少。‛
‚说得真好!那么从这件事中你们受到什么启发?‛老师醉翁之意尽显。‚是金子总会发光。‛
‚金子的价值不在于它的表面光泽,而在于它的重量和纯度。‛ ‚金子无论什么形状,它都是金子。‛ ‚人的价值不在外表,而在他的本质。‛
‚没有知识没有能力没有本领,外表再好看也没有用。‛ ‚你们说得太好了,句句都堪称名言警句啊,句句都闪耀着智慧和真理的光芒,都可以用来激励我们成长。你们是真理的发现者,让我们记录下自己发现这个这个真理的过程。‛
很快,一篇篇描写具体、语言流畅、思想性强的短文就诞生在学生的笔端。
这两个课例的共同特点是学生都表现得非常乐于表达,是教学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这除了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外,就是让学生感受到了见证奇迹、发现真理的快感。
3.分享经历,交流经验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在每个学生成长之路上,也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可抹去的足迹,这些足迹承载着孩子们的情感,回看这些足迹,可以拨动孩子们心弦,激发他们的情感。如前文所述,人都有表达交流分享的需要,别说人类,就连鸟儿到一块儿不也会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吗?因为表达分享本身可以给人带来快乐,这个快乐可能是表达感恩之心、敬仰之情、羡慕之意,可能是积郁一吐为快,当然也可能是那几分自我炫耀,还可能是表达得到了互动呼应。充分的分享、精彩的表达本身又可以给人带来成就感、自豪感。因此,我们要利用学生与生俱来的表达交流的欲望促进作文教学,并通过作文教学满足他们这种欲望,达到乐于表达的目的。
有个毕业班的一节作文课是这样设计的。题目是《我的小学生活》。开课后,老师相继出示了几十幅照片,照片里的主人公涉及全班每一个人,照片拍摄时间涉及这个班的各个年级。每出示一幅照片,老师就会问:‚这是谁?‛有时还点评道:‚变化多大呀!‛‚瞧!小不点儿都长成大小伙了。‛然后老师选择了几张照片,并让照片的主人公说说照片的来历及当时拍照的情景。有的兴奋得噼里啪啦滔滔不绝,有的情不自禁手舞足蹈绘声绘色,有的触动心弦声音哽咽热泪盈眶。此时的表达是回忆,也是说明,还是倾诉,更是分享。这时老师说:‚同学们的表达分享是那么纯真感人,这是我们人生中的珍贵财富,应永远保留在我们的记忆里。还有几个月我们就毕业了,毕业纪念册的制作也要纳入议事日程。我建议同学们回去在自己的照片中,挑选一张,并用作文加以解说,然后集结成我们班的毕业纪念册,大家说好不好?‛学生激动地点头称好。
这个课例的最大亮点是,满足了学生被关注、被认可、被重视和自我表现的心理需求。
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特长发展,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突出的或拿手的东西,这也是他们各自自信的基础,有位老师利用这个资源,上了一节很成功的作文课。老师教学的开场白是这样的:一眼望去,我的眼前都是些人才啊,都有可能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某某乒乓球打得多好,没准儿就是未来的国乒队员呢!某某书法那么棒,就是个小书法家啊!某某歌唱得可真好,歌声像小百灵一样清脆!某某电脑那么在行,完全是个电脑小专家!某某怎么那么有数学天赋,居然会做那么难的数学习题!某某的作文还真有点妙笔生花的意思,作为你的语文老师,我颇有几分骄傲哟!我们班的小能人说也说不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都有自己的‚葵花宝典‛或‚独门绝技‛。我们在一个班学习那是缘分,这些好东西应拿出来大家分享学习。我们今天来个特长大交流、‚绝招‛大展示。但是,如果让大家一个个来讲、一一来演练,一是时间不够,二是不便收录保存,所以我们以文字的形式来交流。接着老师给大家两个选择题目:《我能教你——》《我来教你——》。最后教师还说:‚大家可要毫无保留哟,我们将把大家这次的作品集结成册,题目就叫《咱们班的十八般武艺》或《三十六行状元秀》。
没有一无是处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长处,学生是会很乐意的。学生表达交流的过程,实际是证明自己的过程,他们怎么会不努力表达清楚呢?他们可不愿意辜负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欣赏和期待。
4.注重欣赏,戒除苛责 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赞扬是最简单易行、直接有效的激励方式。可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忽略了运用这个方式,他们心里有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往往是无差异的被拔高的‚超标准‛。在这个标准的衡量下,孩子作文的幼稚和不足被放大,可取之处也就看不见了,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几乎就成了苛责和批评。想想看,随着年级的升高,老师的‚超标准‛还会拔高,那么学生就长期达不到这个标准,就可能长期受到苛责和批评,试想:这样的学生还会喜欢作文,还会乐于表达吗?
黑格尔说过:‚一个孩子向水里扔了一块石头,看见一个个的水圈儿很高兴,因为那水圈儿是他的作品,那作品是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学生每一篇作文都是他们的作品,都是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谁都不愿意自己的作品被轻易否定。其实,正如没有一无是处的学生一样,也几乎没有一无是处的习作,只要我们在头脑中拆掉‚超标准‛,用差异性的标准评价有差异性的学生,戒除苛责和批评,以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的写作,学生就可能在你的欣赏中喜欢作文、乐于表达,学生的提高就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几年前见过一个二年级学生的看图写话作业本。每次写话,老师都要求学生自选图画,然后写话。有一个女生的第一则写话是这样的:她选择的图画画的是是一个造型如蘑菇的房子;她只写了‚这是一座漂亮的蘑菇房子。‛这样一句话;老师的评价是一个‚好‛一个‚!‛,再加一面小红旗。可能很多人觉得评价言过其实,或觉得赞扬过于廉价。真是这样吗?让我们用欣赏的目光再来看看这句话:句子是完整的,是一个标准的判断句;表达内容准确,画面就是一个蘑菇房子;表述具体,数词‚一‛量词‚座‛形容词‚漂亮‛运用恰当。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怎么就不值得鼓励和表扬呢?表扬不是目的,表扬重在激发。这个孩子的第二则写话篇幅达一百多字,这是多大的进步,其篇幅竟是第一则写话的10倍多。孩子的进步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教师的激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对第二则写话的评价是一个‚好‛两个‚!‛,再加一面小红旗。这个孩子后面的几则写话则基本稳定在150~200字的篇幅。一个二年级的孩子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是相当不错的。这难道不是欣赏鼓励的结果吗?欣赏这个学生的看图写话,我们尤其感佩老师的有心和用心,这个老师懂得激励比指导重要得多。
经常听到一些文章写得不错的朋友不无得意地说:‚上学时我的作文经常作为范文在班里念。‛这句话不经意间揭示了作文教学的一个规律,欣赏鼓励是促使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正是老师经常念他的作文,才促使他的作文越写越好。老师念他的作文,这是很大的荣耀,这是极大的鼓励,这是很高的认可。对高年级学生来说,这种鼓励非常真实受用。这种鼓励让他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使他更加乐于表达,作文水平不断提高。
有情感、有趣味的作文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作文教学才具有内驱力,才能激发他们乐于表达。正如人们看见漂亮的街道会流连而不会去建房子,只有需要住房子他们才可能去建房子一样。
第二篇:初中数学教学的三个关键词[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的三个关键词
浙江省奉化市实验中学
周波儿
315500
我们应该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营筑学生喜欢的课堂。面对活泼好动、有着强烈求知渴求的初中学生,我常遐想万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数学课堂?怎样让学生痴迷于数学课堂生活?怎样培育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发展学生的学习力?
由于传统的教育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也由于应试教育的霸道强势,我总是深陷于迷茫、混沌之中,虽然有时也有瞬间即逝的灵光闪现。
而以“新课程”为载体的“新教育理念”给我以强烈的冲击、深刻的启迪。她似风暴,吹散了我心头上的阴霾,她如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灵。我的视线逐渐明晰,我的脚步愈加坚实,“生活”、“过程”、“问题”三个词在我的脑海中日益凸现,成为我在教学中关注有加的三个关键词。
一、以“生活”激趣,以“生活”生情
数学与生活有一条天然的“脐带”,相互依存,维系着各自的“生命”。因而,数学的生活化、生活的数学化没有障碍。而把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的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提升了数学的亲和力,让数学不再“冰冷”,不再“陌生”,不再“空洞”。于是,以“生活”生趣,以“生活”生情,便成为我课堂教学追求的首旨。
例如教学“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时,不妨设问:“葛滕、丝瓜、牵牛花的茎细弱而蔓长,为了争取阳光,它们攀附在近似于圆柱体的树干上,你可知道茎蔓缠绕的轨迹?”
教学“相以三角形”性质时,不妨叙述泰勒斯用一根棍棒测得金字塔高的故事。教学 “解直角三角形”时,不妨质疑:“不过河测得河宽,不上山测得山高,可能否?” 教学“过三点的圆”这一节,不妨手书 “破镜重圆”一词,继而给出破了的镜子的残片(图1),问:“你能设计一种方案,让‘破镜重圆’吗?”
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不妨想象:“大海边,观日出„„你会怎样来描绘整个日出的历程?若将地平线理解为直线l,太阳抽象为⊙O,那么这日出为我们展示了几种关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这样的数学,便是基于生活的数学。这样的数学不仅使学生倍感亲切、自然、有趣,更为新知识的产生提供了清澈的“源头”,为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提供了具体的素材。于是,数学趣味盎然,课堂热情洋溢。
二、以“过程”建构,以“过程”塑造
“过程”的独特价值谁都无法替代,经历“过程”有着其独立的、深刻的价值。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过程”中得以塑造,学生的学习力在“过程”中得以建构。没有过程或者不重视过程的教学,只能造就心灵麻木的“书呆子”,在其头脑中,有的只是“认知结果的堆积”,而没有灵性的生发,没有良好的科学品质的生成,没有有效的学习策略的养成。
因此,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当是关注“过程”的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主动、开放、深度的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争辩等数学活动,在求知的过程中实现课堂教学品质的提升。
以“无理数的引入”为例,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1)给出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请同学们动手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的正方形。
(2)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a是一个怎样的数值?
(3)a可能是整数吗?a会是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并与同伴交流。(4)你能估计a的大小吗?为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交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让学生经历整个过程,从而获得深切的感受。学生在不断地思考问题、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既构建知识系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又养成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才是知识的主要建构者,学习的主体参与者,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应变能力,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三、以“问题”启思,以“问题”育智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也就无法使思维得以真正的启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没有思维的在场,数学学习是表层的,苍白的。
但是,在我的视界中,数学教学中“假问题”充斥课堂。没有理智的挑战,没有认知上的冲突,这样所谓“问题”不是“真实的问题”。于是,学生表现出“不屑听取状态”,学生思维的热情无法唤起,学习的智能无从培育,课堂上也就没有了由奇异、惊讶、无所适从而带来的“觉醒状态”,也就剥夺了诸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高峰体验。
“真问题”的把握既需要有教师良好的数学素养的支撑,又需要教师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对教师的数学专业品质、教育智慧的真正考量。如教学 “梯子问题”时,我如此设问:
有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
问题(1):梯子底端也将滑动1米吗?
问题(2):梯子底端滑行多少呢?你能否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解决这一问题?
问题(3):你能尝试近似地求得它的值吗?底端滑动的距离比1大,还是比1小?
这样的教学学生愿意思考,喜欢尝试;这样的教学才能有思维真正的到场,思维的乐趣、数学的魅力才能四处涌流。
教师不仅要提出“真正的问题”,而且还应该给学生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机会,使他们互相合作、运用技术手段、表达互相关联的和有趣的数学思想,去体会数学的力量和用途。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下面的问题可以说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互相学习别人的解题方法。
问题1:在一个农场里,鸡和兔共22只,它们的脚共有58只,鸡兔各有多少只? 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鼓励学生采用多种策略:(1)尝试与检验:可以让学生猜测鸡、兔的只数。(2)列举: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表格将“1只鸡,21只免”一直到“21鸡,1只兔”的所有情形下的脚的数量列举出来,从而解决问题。
(3)寻找规律:可以让学生列举部分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表格中寻找规律以解决问题。
学习等腰三角形性质时,要求解决:
问题2:如右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倘若不小心,它的一部分被墨水涂及,只留下一条底边BC和一个底角,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等腰△ABC重新画出来?
(提示:有三种方法:①作∠B=∠C;②作BC的中垂线;③对折)
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引进很多这种具有鲜活背景的实例,提出适当的问题,由于这些实例都是学生周围的事物,对他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也容易理解和接受,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而且通过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总之,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主导,新课程倡导的一切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来实现,需要教师对教学实践的方方面面进行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探索,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他们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走向发展、走向成功的舞台。
第三篇:三个关键词建设美丽中国
三个关键词建设美丽中国
11月8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在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连日来,代表、委员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积极建言献策。
关键词 节
能减排
“坚决对高耗能高污染说不”
“经济不发达地区求‘资’若渴,但不能‘饮鸩止渴’,尤其不能成为污染企业的转移目的地和落后工艺的新家园。”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嘉鱼县官桥镇官桥村八组组长周宝生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河源市市长彭建文则认为,当前的生态保护区、生态发展区,往往都是欠发达地区,要切实推行生态补偿机制,保护、鼓励、调动欠发达地区的环保积极性。
“工业‘下乡’不能再走村村冒烟、处处点火的旧路。”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县长韩永东认为,必须提高环保门槛,所有项目严把环保关,坚决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说不;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工业和生活排污治污等设施要配套。
“环境问题绝不是一个区域性问题,输入性污染不解决,任何一个地方都难独善其身。”全国人大代表、海南三亚市市长王勇表示,应该在全国范围统一提高环保标准,施行统一的环保政策,让解决不了污染问题的项目,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生存空间。
关键词 转变方式
“生态环境也是核心竞争力”
“挖煤挖铁总有挖完的一天,单靠资源往下走,只会污染越来越重,形成恶性循环。生态环境也是核心竞争力,唯有如此,路子才会越走越宽,实现永续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邢台县副县长史书娥认为,要加大资源集约利用的力度,实行最严格用地、用水制度等。
“现在我国化肥的利用率只有1/3,剩下的或者留在了土地里,或者被雨水冲进河沟,形成污染。”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说,资源集约利用特别重要,尤其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让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浪费,也减少污染。
“炼化企业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耗大户,应该更加突出绿色低碳,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环保。”全国人大代表、中石化巴陵石化公司总经理朱建民建议,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品、产业结构,突出特色产业,大力开发高附加值、高端、绿色环保产品。
关键词 全民行动
“每个人都不应缺席”
“‘美丽中国’,万众期待、人人向往,但绘就美丽画卷却非易事。”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南宁树木园副主任覃建宁表示,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不应缺席。全国人大代表、盛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坤认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都关乎美丽中国,只有把低碳生活、节约能源资源内化为每位公民的自觉行动,生态文明建设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要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建设美丽的省、美丽的市、美丽的县、美丽的乡镇和美丽的村庄。其中,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基础的条件。”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福耀表示,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所有人的共同行动。
“要引导公众树立绿色消费观,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生态文明从理念转变为全民自觉行为。”全国人大代表、安徽铜陵市委书记宋国权说。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枣强县大营镇芍药村党总支书记王文忠认为,加强青少年环保教育非常重要,建议学校加强环保课程,让青少年成长为对环境、对社会有责任心的世界公民。
第四篇:名师成长的三个关键词
名师成长的三个关键词
(2014-07-01 11:15:24)
转载
标
签:
教
育▼
名师成长的三个关键词
文/ 刘文东
何谓名师?名师即知名度高的教师,工作出色,教育效果好,为同仁所熟知,为学生所欢迎,为社会所认可,有相当的名气和威望。怎样才能成长为一位名师呢?我认为至少需要学会三个关键词:阅读、反思、合作。
一、阅读:名师成长的“奠基石”
朱永新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说:“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苏霍姆林斯基在担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时,就规定教师必须读一些教育名著,他说:“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所要求的。”读书的过程就是终身学习的过程,就是提升自身思想的过程。丰富渊博的知识是一个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要积淀自己的教育思想,必须系统地读一些经典的书籍,这样才可能使自己的思想或理念逐步清晰起来,并形成自己独立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框架。
怎么读?所谓“生有涯而知无涯”,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中,一定要学会“研究式”地读书,带着目的和问题去读书,学会做读书笔记。徐特立曾经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你通过写读书笔记,头脑中模糊的东西、零乱的东西就会清晰、有条理起来,你的思维就会向纵深方面发展。鲁迅也说过:“无论做什么事,如果连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强调:“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块块都变成黄金。清代著名小品文作家张潮在其《幽梦影》中提到:“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张潮讲读书的积累,一是材料,一是阅历,这一观点与歌德所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文学巨
匠所论及的积累同样适用于读书,教师读书当然也不例外。读写结合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思考、积淀研究成果的过程。
二、反思:名师成长的“催化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 反思= 成长”。赞可夫指出:“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寻根究底的精神,提高教学水平是不可思议的。”正所谓,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区分普通教师与名师的重要标准之一。要成为名师,就必须学会反思。
教学反思的方法和注意之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怀疑处反思。从怀疑处寻求问题,至少产生两个角度以上的思考。如,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学。从“是”与“否”两个角度,还可以得出怎样“更科学”,怎样才能避免“不科学”等举一反三的思考。
第二,从转换立场处反思。一个教学细节,从教师、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也会不同,细究之,从学生的不同层次来看也是如此。因此,反思中,要有机地寻求转换立场,多角度来“包围”反思主题,才能增强反思的深度与客观性。
第三,从联系对比处反思。对比体现差异,联系体现衔接,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比,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许多新的问题。
第四,从事物本质处反思。哲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心理学、教育学是教育工作的基础。要学会做更深层次的反思,就必须掌握哲学原理,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才能使反思更全面、更科学、更客观,才能提高反思的含金量。
第五,注意反思的“落脚点”。一线教师大都处于实践研究层面,因此要重视发挥自己的长处,找准反思的落脚点。首先要做好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如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过于单一,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激励奖惩是否得法,课堂氛围是否和谐。通过一番自我反思,明确自己反思的目标、方向;其次要有结合实际教育资源的意识,如社区和学校环境、办学条件与学生实际等,有了实际的教育资源意识,反思才能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
第六,注意反思的“系统化”。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细节,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我们整个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说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还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所有的学科都由若干的子系统组成,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特征与传统经验积累,只有进行“系统”的反思、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才能提升自己教书育人的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我们能时刻反思学生的成长过程,那我们看到的将不再
是一群学生,而是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生命。反思教育事件与过程,每一次感动、每一个遗憾、每一个谜团„„都将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丰富;反思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们的教学方法将不断被改进,教学艺术将不断成熟。
“思考着往前走”,是名师成长的写照,也是名师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只有时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在反思中逐步使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思想得到锤炼。
三、合作:名师成长的“加速器”
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只有通过交流,彼此的思维才能够碰撞,生成新的思想。朱永新曾说:“一个不善于交流的教师,他走不了多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交流的社会。”教师个体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诸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师同伴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有助于打破教师个体思维上的局限性和模式化倾向,有利于教师转变观念,同时教师间的切磋研究、经验分享会给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巨大的支持,使教师有自信心和勇气挑战自我,改进教学实践。在目前知识激增、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形势下,教师间合作交流的优势,还在于能使教师间信息与资源实现共享,使教师成为一个高效率的学习者,以应对和适应新课程。
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既有校内教师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研讨活动,也有与其他学校教师的交流等多种合作形式。校际间的相互学习可以有以下两种主要形式:
第一,直接的交流。每学期,各级教研室、教师进修院校都会组织很多的进修活动,如讲座、听报告、“说、讲、评”课等,这些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与其他学校教师进行交流、学习的好机会。同伴互助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共同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教育论坛”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同伴互助、相互学习的好机会。在论坛中,教师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备课,倾听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相互学习,业务水平、自我认识等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第二,间接的交流。要把新课程理念作为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落实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以前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本身要有一桶水。现在,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研究如何把一桶水倒给学生,并教给学生找水的方法,怎样使用现代化先进的手段更有效地找到水。为此,教师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借助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不同学校、不同地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家共同探索,充分发挥群体效应。
总之,阅读是名师成长的奠基石,是积淀自我的基础;反思是名师成长的催
化剂,是认识自我的关键;合作是名师成长的加速器,是完善自我的阶梯。明确认识到阅读、反思、合作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将其融入工作生活之中,就能不断提升自我的境界,向名师的理想靠近。
来源:《今日教育》2014年6期
分享:
作者系重庆名师、特级教师 现供职于重庆市万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2 喜欢
第五篇:宣讲“全会精神”,抓住三个“关键词”
尊敬的党组织: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宣讲的关键是要联系实际、研机析理、解疑释惑,努力讲全、讲透、讲实,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准确领会全会精神,全面准确领会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
十八届三种全会以“改革”为重点,以“全面”为视角,以“深化”为抓手,对当前面临的矛盾和挑战、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正确的评价,提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宣讲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目的在于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和中央要求上来,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汇聚起推进改革的强大正能量。因此,必须抓住“改革”、“全面”、“深化”三个关键词,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全面、准确理解和领会全会精神。
“改革”是方法,也是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基调,蕴含了全党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对当前任务的准确定位。产业结构、教育、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司法等多个领域都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都与民生息息相关,必须以改革的方法来破除以上领域存在的体制机制弊端,切实做到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三个解放”,才能实现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成“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全面”是内容,也是重点。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突出了“全面”二字,内容涉及指导思想、基本经济制度、现代市场体系、政府职能、财税体制、经济体制、民主政治、法治、文化、生态文明等十五个方面,显示了这次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决定》在全面的基础上,也突出了重点,选择了十五个方面的六十个问题作为此次改革的关键点,以重大问题为导向,以强烈的问题意识,积极进行思考,着力推进改革,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愿望最迫切的问题。
“深化”是策略,也是措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已经历经了35年的改革,历史和实践真实的印证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但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35年的改革攻坚成绩辉煌,但还是有相当多的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特别是随着时代发展和环境变化,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提改革,提出“六个紧紧围绕”,着眼于深层次治理。因此,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和矛盾,不能简单的因循守旧,要采取进一步的策略和措施,“深化”因而成为推进改革的必然路径选择。
汇报人:xiexieb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