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学科“教学案”写作安排
语文学科“教学案”写作安排
请各学校在8月26日之前,将语文“教学案”“新课程教学网”上(可请电脑教师上传),在开班后互相交流,综合评比,并颁发《优秀教学案证书》。
教材分工安排 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为你打开一扇门》[头桥中学] 《繁星》[头桥中学]
《冰心诗四首》(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母亲、低船)[新坝中学] 《诺曼底号遇难记》[李典中学] 《寓言二则》[杨庙中学]
《古代诗词四首》(次北固山下、赤壁、浣溪沙)[北洲中学] 《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北洲中学]
第二单元(金色年华)《往事依依》[霍桥中学] 《幼时记趣》[杭集中学] 《十三岁的际遇》[泰安中学] 《伟人细胞》[瓜洲中学]
《现代诗二首》(少年歌、生活是多么广阔)[瓜洲中学]
第三单元(民俗风情)《社戏》[瓜洲中心中学] 《端午日》[汊河中学] 《本命年的回想》[蒋王中学]
《中秋咏月诗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有思念是圆的)[杨庙中学] 《对联六副》[杨庙中学]
第四单元(多彩四季)《春》[甘泉中学] 《三峡》[杨寿中学] 《夏》[公道中学]
《济南的冬天》[公道中学]
《古代诗词三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西江月、秋词)[黄珏中学] 《文笔精华一》[黄珏中学]
第五单元(关注科学)
《斜塔上的实验》[方巷中学]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陈俊中学] 《宇宙里有些什么》[槐泗中学]
《梦溪笔谈二则》(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美琪学校] 《论语八则》[邗江中学]
第六单元(奇思妙想)《天上的街市》[邗江中学] 《七颗钻石》[邗江中学] 《蔚蓝的王国》[实验学校] 《皇帝的新装》[实验学校]
《古诗二首》(迢迢牵牛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实验学校]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长征组歌)《七律 长征》[头桥中学]
《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头桥中学] 《老山界》[新坝中学] 《草》[李典中学]
《<长征>节选》(剧本)[北洲中学] 《诗人 领袖》[北洲中学]
第二单元(爱国情怀)《枣核》[霍桥中学] 《最后一课》[杭集中学]
《始终眷恋首自己的祖国》[泰安中学]
《晏子使楚》[瓜洲中学]
《古诗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瓜洲中心中学] 《革命烈士诗二首》(把牢底坐穿、花)[汊河学校]
第三单元(至爱亲情)
《背影》[样章]
《甜甜的泥土》[蒋王中学] 《人琴俱亡》[杨庙中学] 《我的母亲》[甘泉中学] 《父母的心》[杨寿中学]
《古诗三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夜雨寄北)[杨寿中学]
第四单元(江山多娇)《小石潭记》[公道中学] 《记承天寺夜游》[公道中学] 《阿里山纪行》[方巷中学] 《蓝蓝的威尼斯》[黄珏中学] 《美丽的西双版纳》[陈俊中学]
《古诗三首》(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陈俊中学]
第五单元(人与环境)《苏州园林》[槐泗学校] 《都市精灵》[美琪学校] 《幽径悲剧》[邗江中学] 《明天不封阳台》[邗江中学] 《治水必躬亲》[邗江中学]
第六单元(高新科技)
《从小就要爱科学》[邗江中学] 《在太空中理家》[实验学校] 《奇妙的克隆》[实验学校]
《送你一束转基因花》[实验学校] 《师生自荐课文》[实验学校]
《古诗三首》(雁门太守行、别云间)[实验学校]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
1、鼎湖山听泉[头桥中学]
2、林中小溪[李典中学]
3、飞红滴翠记黄山[实验学校]
4、画山绣水[新坝中学]
6、桃花源记[北洲中学]
7、与朱元思书[霍桥中学]
9、故乡[泰安学校]
10、我的叔叔于勒[瓜洲中学]
11、在烈日和暴雨下[瓜洲中心中学]
12、多收了三五斗[汊河学校]
13、成功[蒋王中学]
14、创造学思想录[杨庙中学]
15、学问与智慧[甘泉中学]
16、论美 散文家谈散文 小说家谈小说 诗人谈诗[杨寿中学]
17、陈涉世家[公道中学]
18、捕蛇者说[杭集中学]
19、岳阳楼记[黄珏中学] 20、醉翁亭记[方巷中学]
21、绿[陈俊中学]
22、囚绿记[槐泗中学]
23、环球城市 风行绿墙[美琪中学]
25、一双手[邗江中学]
教学案“样章”(凡有“略”处,请补写完整)
八年级上第11课《背影》教学案
单位:区教研室
撰写:张悦群
审核:卞正芳
【主要学习内容及详细解说】
一、需要注音的字
差使(chāi)交卸(xiâ)奔丧(sāng)狼藉(jí)簌(sù)亏空(kîng)踌躇(chïu chú)颇(pō)迂(yū)栅栏(zhà)蹒跚(pán shān)拭(shì)惦记(diàn)郁(yù)琐屑(suǒ xiâ)箸(zhù)颓唐(tuí)晶莹(yíng)
二、能给形似字正音组词(略)
三、能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略)
四、需要口头解释的词语 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变卖典质:(把自己的财产、衣物)出卖和典当出去。质,当。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来临。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赋闲:指失业在家。勾留:短时间的停留。
踌躇:犹豫不定,拿不定主意。
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拭:擦。
颓唐:衰颓败落。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严重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里。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在心里。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
五、需要口述的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文学研究会成员。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丰腴,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曾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学生运动。代表作品有散文《背影》《春》《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以及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等,朱自清清贫而有气节,宁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是毛泽东同志称颂的“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2.作品简介
《背影》这篇散文,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通过对1917年冬父子俩在南京浦口车站惜别的过程中一连串细小的事情的描写,用朴实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六、需要口头概述的写作背景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文章写的正是此时分别的情景。
七、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思念父亲,点出背影。
作者开篇点题,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第二部分(第2~6段),回忆往事,追述在浦口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描写背影,表现父亲爱子的深挚感情。
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2、3段),交代了这次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这一层写父子一同回家奔丧,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为了交代事情的开端,和“背影”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其实不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这个开头为整篇作品设置了惨淡的环境,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父亲的“背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气氛中出现的,这惨淡的环境,悲凉的气氛,与父亲对儿子的满腔温情形成对照,更显示出父爱的崇高。在这种特定背景、环境下的父亲的“背影”便完全不同于随处可遇的普通的背影,而是充满感情,饱含深意的背影。
第二层(第4、5段),写父亲在送行时对“我”的悉心关照,为写“背影”做铺垫。
这一层写在南京“游逛”,一笔带过,然后写了三件事。①终于决定送“我”去浦口车站。②和脚夫讲价钱。③拣座位,铺大衣和嘱托茶房照应。用质朴的语言,通过具体而细微的事情表现父亲无微不至的悉心关照。
第三层(第6段),描写父亲艰难地穿铁道,爬月台去买橘子的“背影”,抒发真挚的感情。
这一段是全文的核心段落,通过一件细小的事情,捕捉到生活中最美的形象,写出自己对父亲的突然感悟,从而引出读者更深地感受生活,增进一种普遍需要的“良知”。
第三部分(第7段),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作结,直接抒发深切的怀念之情。
这一段是对“背影”描写的深化。开头通过“近几年来”再次转入对家庭境况的回忆,接着自然地进入对父亲一生的回忆,字里行间充满淡淡的哀愁。
八、需要分析的重点语句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朴素的叙述中蕴含着深切的思念之情。特别是“已”和“了”中包含着极其复杂的感情,是叙述,但有遗憾,更多的是思念。“最”字突出了背影对自己的印象之深。
2.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满院狼藉的东西”更增添了悲凉的气氛。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是第一次写“我”流泪,这是为家庭的不幸而流泪,是悲哀的泪。
3.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这句话从儿子方面着笔,一是说明对父亲的爱还不能理解。二是从侧面表现父亲的爱。4.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太漂亮„„
这里的“聪明”是在写作本文时,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挚爱后的自责自嘲。
5.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里是我的心理活动,再次表现了我对父爱的不理解,侧面表现父亲的爱子心切。“真是太聪明了”是反语,和“真是聪明过分”意思相同,都是对父亲临行前的细心关照中所蕴含的爱子之心不能理解的追悔。“真”表示强调。
6.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珊地走到铁道边„„
这里突出三个“布”字,呼应了前文所述的惨淡家境。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忘为儿子买橘子,又使人感动。
7.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这里连用“攀”“缩”“倾”三个动词,细腻而又简练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动态过程,表现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这里还第二次写“我”流泪,这是为父亲的爱所感动而流泪,是感动的泪。这时儿子终于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爱,显示了“背影”感人的力量。
8.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这里的“很轻松似的”是“我”的眼光看出来的,把扑泥土的动作衬托得非常生动。这种轻松的心情正是一种爱心,道出了父亲不肯让“我”去,一定要自己去的道理,越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是感到踏实,满足。为了照顾好儿子,什么灾祸、劳累,全都置之度外了。
9.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是第三次流泪,是因为父亲的“背影”的消逝而流泪,是惜别的泪。10.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这里写出了家境的衰落并非是父亲的无能,而是当时社会衰败,民不聊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生活境遇每况愈下的一个缩影。从父亲的老境中可以想见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千百万知识分子困顿的身影。
11.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写父亲的心情由郁闷怒怨到“终于忘却”,“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这并非是父亲的心境已经变好,“只是”一词就深刻地表明,父亲对前途,对社会已经绝望,只有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儿子和孙子身上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12.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这是第四次写“我”流泪,这是因为疼惜父亲而流泪,是伤心的泪。这也是第四次写到“背影”,不仅回应标题和前文,使文章结构严密,也从儿子疼惜父亲的角度反衬出父爱的力量,进—步深化了主题。
九、需要笔述的写作特色
1.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并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这篇课文把父子之间真挚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的是,作者没有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写,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表现的角度新颖独特。
课文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了四次,开头设疑——点出背影,中间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这样就以“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组织起来,并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同时反复照应了标题,使文章一气贯注,浑然一体。
2.在叙事和描写中进行抒情。
整篇文章的抒情气氛是很浓的,但作者并没有用浓墨重彩去着意渲染。本文通过日常生活中一连串细小的事情,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语言动作,用朴实的语言去直抒胸臆,表达父子间的深情。
3.围绕中心剪裁,详略得当。
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背影的描写表现父子之情,作者围绕这个中心进行剪裁。
如父子在南京“勾留了一日”,并应约去游逛,作者只是一笔带过,因为游逛的事情与“背影”无关,多写了反而会冲淡“背影”的感人力量。再如写买橘子的过程,走过去看见的是“背影”,写得比较详细,走回头就写得比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当地剪裁,就把父亲的挚爱全都凝聚在这个背影里了。
4.语言朴实,但充满着溢于言表的深挚感情。
作者通篇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但朴实的语言中却饱含深情。如文章里记载父亲的话只有四处,都非常简单。“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但这里头含蓄着多少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意思,谁都辨得出。
十、需要解答的课后习题
(一)提示:文中三次背影:一次是在浦口车站时,父亲为我去买橘子时过铁道爬月台时的背影;二是父亲离开浦口车站混入人群中的背影;三是“我”思念父亲时泪光中再现父亲的背影。
文中“我”流泪一共四次,详见重点语句分析2、7、9、12。
(二)提示:1.学生可以思考一下,当时“我”能否一个人去北京,父亲为什么“不放心”,由此推出父亲这样做完全是因为对儿子深挚的爱。
2.父亲对儿子的关怀真可谓无微不至,人间真情在此可略见一斑。3.见
(八)重点语句分析8。
4.简单的语言,朴实的行动体现了最真挚的父爱。
(三)详见
(七)文章的结构和
(八)重点语句分析,学生可以自己发挥想像,自己组织语言。
【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
一、从下列有多音字的五个组词中,选出对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两项()A.差(chāi)使 成绩差(chā)差(chà)异大 B.奔丧(sāng)丧(sāng)事 丧(sàng)失立场 C.铺(pū)好座位 铺(pū)张浪费 临时搭铺(pù)D.他是一个胖(pàng)子 肥胖(pàng)的背影 心宽体胖(pán)E.父亲还(huán)了亏空 你还(huán)是那样 他还(hái)真行
二、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略)
三、下列各句中加粗词与例句中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句是()例句:家中光景很是惨淡
A.我们俩初次见面的光景,我还记得很清楚。B.昨日半夜光景,风雨大作。
C.我班的同学,大都有十五六岁光景。D.我们不能辜负这大好的光景。
四、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在下列句中应读重音的字下加“ ” 1.他再三叮嘱茶房。(突出“他”的不放心,周到细密)
2.它从雷声怒吼里,早就听出了困乏。(突出无产者的预见性)3.我知道你看书了。(你不要瞒我)
4.我送给他一本书。(书是送给他的,不是卖给他的)
五、阅读
(一)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选段中刻画父亲形象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2.简要说明“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句中“似的”一词不能删除的理由。3.选段中两次写到“我”的流泪,表现了“我”怎样的感情? 4.文中写父亲走路“蹒跚”,这是什么原因?
5.简要阐述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我”怎样的复杂心态。6.联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多次描写父亲背影的目的。
(二)我有一位慈祥而沉默的父亲,他的工作非常特殊,不是公务员,更不是商人,而是从事音乐方面的工作——餐厅的喇叭手。
父亲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但是我有几次看到他的眼睛布满了血丝,心里便想着:他为了工作赚钱而损害了眼睛。父亲的嘴巴更是特别,本来他的上唇就稍突,现在他的上唇更是突起了。这是可想而知的。
喇叭是用嘴吹的,而父亲吹喇叭的历史已有二十年了,嘴唇怎能不突起呢?每次看到父亲的上唇,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感激,因为父亲是靠着嘴巴赚钱来抚养我们五个孩子的。
父亲工作的时间是晚上,半夜才上下班。并且一年中没有半个假日,而他却毫无怨言地工作,因为我知道父亲心里在想:“赚多一点钱来抚养这五个孩子,再辛苦也无所谓。”
我一直认为父亲的工作是神圣的,远超过那些商人、公务员。因为在这现代工业社会中,忙碌之余,也该有时间来轻松一下筋骨,享受音乐是可见功效的。父亲是一位演奏者,奏出美妙的音乐让大家欣赏,使享受者抛开烦恼,忘记忧虑,消除疲劳,你能说这不是一种神圣的工作吗?父亲对音乐的造诣很深,他曾说:“这个世界如果没有音乐,不知会变成怎样。”父亲平时管教我们并不很严,由于他的沉默,造成了与我们的隔阂,但是我可以感觉到他的感情。
父亲每天白天、晚上一样地上班,过着千篇一律的日子。他为了我们,不惜额上增添皱纹,两鬓变成斑白。他燃烧自己,照亮儿女,他是最伟大的父亲。
1.文中画线句子“每次看到父亲的上唇,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感激”,那我感激的原因是什么? 2.画线句子“父亲每天白天、晚上一样地上班,过着千篇一律的日子”中“千篇一律”突出父亲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子“但是我可以感觉到他的感情”一句中,“感情”指的是____________ 4.文中点明中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参考答案】
一、A、E
二、D
三、A
四、1.再三 2.早 3.知道 4.送
五、(一)1.行动或动作描写 2.“似的”在句中是“好像”的意思,父亲的“轻松”只是一种姿态,是怕我为他担心;其实面临家境的惨淡和求职的艰难,父亲是无法“轻松”的,所以“似的”不能删去。3.表现了“我”对父亲细心关爱的感激之情。4.父亲是个胖子。5.既怕引起父亲的伤感,又怕车内人笑“我”软弱幼稚。6.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表达了父爱子、子敬父的感情。
(二)1.父亲如此辛苦的工作,让我十分过意不去。2.单调、平凡 3.对我们的爱 4.他燃烧自己,照亮儿女,他是最伟大的父亲。5.为儿女辛苦忙碌,甘愿献出一切的人。
【最喜欢的中考作文】
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 ——《梁祝》让我陶醉 2005年盐城一考生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乱花浅草,清风鸣蝉,枫叶荻花,银装素裹,四季袅袅绕指柔;高山流水,百鸟争鸣,千里婵娟,万里无云,只在仅仅几弦间。有哪一壶陈年佳酿比这筝曲更醉人呢?又有哪一种情愫比这旋律更感人呢?当年琵琶霓裳,一曲博得江州司马青衫湿,如今筝音款款,一首引得众宾泪沾襟。
初听梁祝,是在西湖畔,我正凭栏远观西湖上迷蒙的雨雾,筝音借着雨声在耳边呢喃,心中那根小小的弦突然共鸣,那流传的凄美故事,彩蝶的翩翩双飞仿佛是从另一个世界婀娜而至,时而嘈嘈切切时而如泣如诉,时而跌宕时而幽怨,春雨沾衣欲湿,人已泪流满面,未曾知道筝的21弦可以演绎出人间悲欢离合。
再听梁祝,是在某个静谧的夜,乐曲从CD中流淌出来,回荡在夜空中,化成几缕逐月的烟云,几许拂面的晚风,灵魂开始舞蹈,没有忧愁没有烦恼,随着思潮飘舞,穿过回忆走过未来。
现在,我可以用自己的手指弹奏梁祝,编织梦想,轻拢慢捻,筝就是知己,可将心事付瑶琴,你知道筝是有生命的吗?指尖的弦在颤动,有时是佳人的微笑,有时是流浪者的愁肠百转,有时是夕阳近黄昏的无奈,闭上眼,千丝万缕织成一网情愫,带着心和灵魂上升、上升,空气中飘着花香,清脆的筝音传得很远,这是一泓永远的泉,我醉在其中。
我想知道思绪中有多少道网,网罗了我全部的梦想,无论是华丽的网,朴素的网,空虚的网,真实的网,我都无力挣脱,只能在网中用指尖抚着网络,或哭或笑,或喜或悲,那都是我最真的情感。
第二篇:高考语文 新材料作文写作教学案
新材料作文写作教学案
教学目标:
1、注意在审题写作过程归纳材料意旨,拓展创新,选定角度。
2、把握写作要领,尽可能多的找出材料的含义。
3、能选出最佳、感触最深的一点作为写作切入点。
教学重点
提高审题能力,能够多角度多点理解材料含义。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写作的最佳切入点。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纵观近年高考作文题,出现了许多“新材料作文”考查形式。这是一种“以给材料但不给话题,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的命题形式。其写作要领是:尽可能多的找出材料的含义,即意义点,通过比较鉴别,选出你认为最佳(或感触最深、最有话可说)的一点来作为将写文章的主旨。“新材料作文”提供立意的角度和写作的侧面较多,也容易造成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如何选择“新材料作文”写作的最佳切入点呢?
二、写作思维训练步骤
1.审视材料,梳理角度,归纳不同“意义点”
阅读材料,关键是要读透材料的内涵,理清材料蕴含的道理。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也称“意义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首先要对这些不同的角度加以梳理,对材料的意义点进行提炼。
用心
爱心
专心 1
如: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兰和妈妈都喜欢听小鸟唱歌,看小鸟飞翔。母女俩第一次养鸟,妈妈忙,女儿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了。第二次养鸟,母女俩相约要好好地对待小鸟,这次养了一个月,小鸟长得很好。可朋友说,你们残忍地剥夺了小鸟的自由唱歌、自由飞翔的权力,母女俩很不舍地将小鸟放飞了。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是因为收到一封参加放生活动的邀请函。信函说,放生活动即环保又慈善。母女俩买了两对小鸟,兴高彩烈地去参加放生活动。爬上山头,看见参加放生的有好几百人,一声礼炮响起,千鸟齐飞,有人笑脸灿烂,有人虔诚合十。母女下山后,听见花鸟市场的老板兴奋地说,自从有了放生活动,鸟儿的需求量大增。要每天起早摸黑捉鸟才能供得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这则材料的整体来说,主要讲人类应善待包括鸟在内的各种生灵。要理解材料的意义点,可以从梳理角度入手,本则材料主要有三个角度:
母女俩的角度:她们的养鸟、放生(慈善)行为没有用对地方。
花鸟市场老板的角度:商人借人们的善举来牟利为人不齿。
鸟与人类的关系角度:不要束缚鸟儿,要给鸟儿自由飞翔的权利
2.联想感悟,由此及彼,拓展新的“意义点”
对一则材料的梳理,一般来说可以归纳出多个意义点,但我们还不能“就事论事”,还要联系实际生活,谈出感悟,论述材料包含的事理。文题有显性的信息,也有隐性的信息,一定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善于联想感悟,将抽象出来的含意转化为表达的意向,使文题的概念演化为可感的内容,从而拓展深化其意义点。
上述材料,事浅而意深:
从母女俩的角度我们可以拓展出新的意义点:
用心
爱心
专心 2
a.“爱心”(小角度):①尊重生命是最大的爱。②放手也是一种爱。③不恰当的爱是伤害。④不要借爱心来作秀。
b.“慈善”(小角度):①莫让慈善变了味。②慈善不需要刻意的形式。③关爱生命是最大的慈善。④应看清事物的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c.“放生”(小角度):①放生是一种慈悲胸怀。②放生,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③放生生命,放飞心灵。④做事要讲求方法,不能盲从。
从花鸟市场老板的角度我们可以拓展出新的意义点:
①借慈善之名牟利让人不齿。②别让放生成为商家致富的法宝。③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的危害不容忽视。
从鸟与人类的关系角度我们可以拓展出新的意义点:
①别借爱心之名限制鸟儿的自由。②失去自由就是死亡。③呼吁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
遵循着材料的角度,都可以进行多向拓展深化,来为作文最佳切入点提供不同的选择项。
3.结合自我,联系实际,选定最佳“切入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材料的意义点多了,确定自己的观点时,一定要注意找出一个对自己写作有利的角度去写。也就是说作者在选择最佳切入点时,既要考虑最佳角度,也要考虑最适合自己展开的角度,即别人少有顾及的意向而自己却感悟最深、有话可说且能把话说好的角度。
另外,写作时,为了保险,最好能引用材料中和你的角度、观点相关的句子加以分析、假设,这样立论就扣住了“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的要求。观点有出处,有来由,言之有理,容易得到阅卷人的认可,否则极易被判为偏题。准确理解材料的含意,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选定作文中心(选取材料中的一个“意义点”),即可构思作文。
用心
爱心
专心
三、实战演练:
引导学生解析本则材料涉及的三个角度:
1、“好心游客”的角度:①好心可能办坏事。②要做好事一定要懂得事物规律,不能人为干预,不能单凭经验办事。③要做科学调查研究,否则,很可能好心办坏事。
2、“海龟”的角度:①一个群体总要有人先做出牺牲,才能保证群体的安全。②大自然残酷的生存斗争,弱肉强食。③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3、“老鹰”的角度:①审时度势是明智之举。②把握信息,走向成功。③遵循生存法则、坚持不懈。
从这三个角度中归纳出不同的意义点并加以拓展,从中选取一个最适合自己写作的意义点作为作文的切入点。
四、作文训练示例及点评
老鹰哲学
南太平洋上的小龟纵然聪明,不过,最终还是葬身鹰腹!自然界中鹰享有盛誉,仔细总结,发现其有以下三个特点,称之为老鹰哲学。
老鹰哲学之一:看清事实
看清事实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础。小龟们看到侦察兵爬进了大海,便以为一切安全,便心安理得地爬出了出来,结果呢?只能遭受灭顶之灾。而老鹰却正好相反,它们看清了还有成千上万隐蔽在沙中的小龟,结果大获丰收!
其实生活中的我们也应该看清事实,否则会让我们遗憾终生!司马家族不就因此而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而遗憾恼怒吗?我们不也经常因广告效应而买到一些伪劣产品吗?所以,我们需要看清事实。看清事实是一种智慧。
老鹰哲学之二:引而不发
用心
爱心
专心 4
老鹰没有因游客的出现而放弃狩猎,它在等待机会,游人走了,它的机会便来了,最终它成功了!
战争中的“诱敌深入”不也正是这样吗?我们经受住小的诱惑,是为了垂钓更大的猎物,让更多的敌人进入我们的包围圈,一举将它们歼灭!现实生活中不也这样吗?我们一直在等啊等,直到股票涨到一个很高的价位时,我们才把手中的股票抛售出去。这不正也是一种智慧吗?很多时候,我们同样需要引而不发!
老鹰哲学之三:坚持不懈
老鹰没有因游客的出现而放弃了这次捕食,它坚持了下来,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人难道就不是这样吗?苏武牧羊几十载,最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他的坚持不懈;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她没有放弃,与各种不利因素作斗争,最终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而成为残疾人心目中的偶像,这是她的坚持不懈;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这些都是他们的坚持不懈;八年抗战,我们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也是坚持不懈……
伟人尚且如此,我们平凡人难道不应该这样吗?
坚持不懈是一种智慧!
这便是老鹰的哲学!有了它,老鹰得以捍卫自己的领空,称霸一方,无人匹敌!
学习老鹰的哲学,我们便能驾驭着老鹰的智慧,长出一双坚强的翅膀,以一双锐利的双眼,自由搏击于长空!
点评:本则材料可供切入和展开的角度很多,有一定的审题难度。但本文作者思维灵活、善于彰显写作个性,由材料中的故事联想拓展引发出对老鹰的深刻认识与思考,很自然的提出“老鹰哲学”这一观点,并把它分解为三个小标题:看清事实、引而不发、坚持不懈。作者从老鹰身上挖掘出符合题意的因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将老鹰哲学的三个特点阐述得通俗易懂,明晰透彻,写出了
用心
爱心
专心 一篇见解新颖、层次清晰、论据充足、很有创意的好文章。可以说,本文获得满分的成功因素,就是作者准确找到施展身手的最佳切入点。
用心
爱心专心 6
第三篇:八年级下语文学科《岳阳楼记》优秀教学案
八年级下语文学科《岳阳楼记》优秀教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2.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3.准确地翻译全文。【助读资料】
1.作者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其一生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2.背景链接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3.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 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写于为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
自学提示一:请大声读课文,扫清读音障碍,并在空行处写出本课你遇到的读音障碍。
谪守 zhé
属予作文 zhǔ 浩浩汤汤 shāng 淫雨霏霏 yín fēi
日星隐曜 yào 噫 yī 樯倾楫摧 qiáng jí 薄暮冥冥 míng 岸芷汀兰 zhǐ tīng 宠辱偕忘 chǒng xié 嗟jiē
自学提示二:朗读时应注意节奏
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自学提示三:注意易写错的字形
百废具兴(俱)
横无际涯(崖)
朝晖夕阴(辉)
忧谗畏讥(馋饥)
静影沉璧(壁)
宠辱偕忘(庞)自学提示四:结合课本注释和其他工具书,记忆加点词语的意思。①一词多义:
极:南极潇湘
此乐何极
感极而悲 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一:洞庭一湖
一碧万顷
长烟一空
以:不以物喜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词性活用: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
③虚词:然则北通巫峡
若夫霪雨霏霏
则有心旷神怡 .....自学提示四:结合课本注释和其他工具书,通译全文,并注意重点句子的翻译。
②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浮光跃金,静影沉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微斯人,吾谁与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重点研读
研读提示一: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
研读提示二: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文章中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
研读提示三:本文的中心句(文眼)是哪一句?
三、小结背诵
1.重点字音记忆。
谪守 zhé 属予作文 zhǔ 浩浩汤汤 shāng 淫雨霏霏 yín fēi 日星隐曜 yào 噫 yī 樯倾楫摧 qiáng jí 薄暮冥冥 míng 岸芷汀兰 zhǐ tīng 宠辱偕忘 chǒng xié 嗟jiē
2.文学常识记忆。
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3.背诵课文。【随堂练习】 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一、填空。
①《岳阳楼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希文,宋朝________家、________家。
②《岳阳楼记》是历代名篇,文章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________”的高尚情操,并抒发了“________”的远大政治抱负。2.给加点的字注音。
浩浩汤汤()
宠辱偕忘()
岸芷汀兰().....谪守巴陵郡()
一碧万顷()
霪雨霏霏()3.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理解正确的一句是()A.不认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可以高兴或悲伤。B.不认为环境好坏就高兴,不认为个人的得失就悲伤。C.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高兴或悲伤。D.不因为环境的好坏而喜,也不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悲。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1—3题。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嫉,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注]:贻:遗留。
1.正确理解文言实词词义。
选出与“滕子京负大才”句中的“负”字意义相同的一项()A.忍辱负重 B.豪迈自负 C.负荆请罪
D.自负盈亏 2.正确理解以下文言句子。
“正患无隙以规之。”句意最恰当的一项()
A.正担心没有空闲去规劝他。B.范文正担心没有机会规劝他。
C.正患上疾病没有时间去治它。D.范文正怕他误事,又没有时间去规劝他。3.“自庆阳帅谪巴陵。”句意最恰当的一项()
A.从庆阳率先到巴陵做太守。B.从庆阳改派到巴陵当太守。C.从庆阳统制降职到巴陵郡。D.从庆阳统率来到巴陵郡。
答案
【课堂学习】
二、重点研读
研读提示一: 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处境:均被贬谪。
研读提示二:
文章2、3、4自然段集中写景,抓住特点描绘了三幅景象:一是写了洞庭湖 雄伟壮阔的形势;二是写了霪雨霏霏、凄凉阴森的秋景;三是写了风光明媚、恬静愉快的春景。它们在文中起到了借景抒情的作用。在这篇文章中,写景是为了抒情。为了要写“悲”,就写“霪雨霏霏,连月不开”的阴森凄凉的秋景;而秋景,正是突出了迁客骚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悲凉心情。为了写“喜”,就写“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美好明丽的春色;而春景,正是突出了迁客骚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喜洋洋的心情。
研读提示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随堂练习】
一、①《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
文学
政治 ②略。4.C
二、B,都是“依仗”的意思。2.B,“患”是担心,“隙”指机会,“规”指规劝。3.C,“帅”指官职,“谪”是贬官、降职的意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积累一些文言词句。
2.反复朗读,赏析精彩段落,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特色。
3.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理想和政治抱负。【助读资料】
积累文言现象:
① 一词多义。
和: 政通人和(和乐)至若春和景明(和煦)通: 政通人和(顺利)北通巫峡(通向)
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空: 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一: 一碧万顷
(一)长烟一空(全)
极: 南极潇湘(尽,直通)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此乐何极(穷尽)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或: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②通假字。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嘱托。)
③词类活用。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④古今异义。气象万千(气象 古义:景象; 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微斯人(微 古义:没有;今义:细小。)【新课学习】
一、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探究主题
研读提示一:精读第二自然段,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本段中有些句子有前后照应的关系,有些句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它们找出来说明它们的关系或作用。
研读提示二:第3、4段的景物描写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研读提示三:第3、4段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写欢乐之景是喜气洋洋。细读这两段写景的部,说说作者为表“悲”“喜”两种不同的感,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
研读提示四: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研读提示五: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研读提示六: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明确: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任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二、解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研读提示: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①句式或整齐押韵,或长短句结合,亦骈亦散,参差错落,读来抑扬顿挫。具有语言的音乐美。②固定短语多,对偶句多,排比句多,且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读来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③遣词精当而隽永。如“衔远山,吞长江”的“衔”和“吞”,写出了洞庭湖的宽阔与浩大,连莽莽君山、滚滚长江在它面前也显得那么渺小,这与“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诗)等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小结背诵
1.重点字词:同【助学台】中的文言知识。2.背诵并默写课文第三、四自然段。【随堂练习】
一、用原文填空: 1.第1段中从空间上总写洞庭湖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段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登楼览物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对偶,借
代
修
辞
方
法的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表现古仁人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范仲淹罢宴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絰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邻,賵殓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 席,厚周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注释】①邠州:古州名,在今陕西境内。②觞:酒杯。③缞絰:丧服,此指穿着丧服。④营理:筹办。⑤寓居士人:客居在外的读书人。⑥賵殓:下葬时入殓的衣服。⑦棺材外面的套棺。⑧彻:通“撤”,撤去。⑨周:救济。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范文正公守邠州()②乃寓居士人卒于邠 ③将出殡近邻 ④賵殓棺椁皆所未具 ⑤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②公亟令询之
3.“公怃然”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大家感慨的样子; ②大家忧伤的样子; ③范仲淹忧伤的样子;④范仲淹默不作声的样子。
4.理解:这件事可以用来证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过的一名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①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②质何敢望③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④矣!”闻者为之缩颈。
【注释】①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②顾:表示轻微的转折。③望:奢望。④厚:丰厚。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朝廷方治朋党
②顾质何敢望之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王待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3.王质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新课学习】
一、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探究主题
研读提示一: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为下两段分别写洞庭湖上“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的景象伏笔。“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既承接上文写景的句子,又引出下面两段文字,其中“情”“异”,是关键词,是全篇抒情、议论的基础。行文前顾后盼,文理绵密。
研读提示二:极力渲染“悲”和“喜”的气氛。因己而悲,因物而喜。
研读提示三: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段为例:雨是“霪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耀”“潜行”“不行”“倾”“摧”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第4段的特点与第3段相同,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体会。)
研读提示四: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试着背诵第三、四自然
研读提示五:古仁人具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而“迁客骚人”是“以物喜,以己悲”。
【随堂练习】
一、1.衔远山„„际涯。②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心旷„„偕忘 沙鸥„„游泳。3.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1.①做太守②死③出丧④备办⑤泪
2.①空闲的日子带领手下官员登上高楼摆酒宴②范仲淹急忙派人询问他们
3.③
4.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 9 下之乐而乐。
三、1.①治理,惩治
②怎么,哪里
2.侍制王质独自抱病在国都城门为范仲淹饯行。3.政治磊落;敢作敢当。
第四篇:语文七上第二单元写作教学案
感人心者在乎真——《说真话,抒真情》作文讲学稿1
七年级语文 李晓红
教学目标:
1、了解说真话、抒真情是初中生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
2、学会在写作中说真话、抒真情。
重点:怎样在写作中说真话、抒真情。
难点:如何抓住动情点,用细节使文章生动感人。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真情实感的范例:
妈妈回来了
郦思哲
7岁
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了,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师:打开课本65页,自主学习第二单元写作知识短文《说真话 抒真情》,并思考:
①什么是“说真话,抒真情”?
②怎样才能做到“说真话,抒真情”?怎样做到说真话、抒真情呢?
一、要关注自己的生活
二、力求“我手写我心”(一要选取鲜活材料,切记胡编烂造。二要说真话、实在话、自己的话,切记说假话、空话、套话。)
三、选择恰当的表达技巧(首先,要学会描写手法。其次,语言要饱含感情。第三,运用联想和想像。)
二、训练题目
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会有好多让我们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我笑了”;“那一次,我哭了”;“那一次,我真后悔”;“ 那一次,我真尴尬”„„这里的“笑”“哭”“后悔”“尴尬”,正是表达了某一次的真实情感或心理活动。以“那一次,我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训练要求]
1.在文题的横线上填写表达某种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
2.要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3.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合作审题]
1.学生根据训练题目,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认识或想法。2.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解题:
(1)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首先,要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如:笑了、高兴、流泪、痛苦、哭了、尴尬、郁闷、后悔、惭愧、冒失、激动、生气、内疚、害怕等,这些词语正是某一次真实情感或心理的表现。
(2)所填的词语一经确定,文章的内容也就定了。因而填写的词语,一定要仔细推敲,能够概括地反映所写的内容。
(3)从题目的“那一次”,可知写的事情只能是一件,而不能是两件或两件以上;还可以明白,写的事情是过去发生的。
(4)要注意文题中的“我”,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突出那一个特定瞬间自己的心灵体验。
[构思点拔]
1.指导学生填好词语,确定行文方向。
(1)要使文章生动,应展开细节描写。(2)要想抒真情,必须捕捉动情点。
(3)可采用倒叙法,由眼前事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三、范文引路
学生阅读文章 《那一次,我流泪了》后自主探究: ①文章叙述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②作者怎样进行说真话,抒真情的?
探究讨论后明确:
① 要恰当的运用一些感情丰富的词语;
② 多借助于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段,如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③综合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那一次,我流泪了
我有一个弟弟,爸爸总是偏爱他,平时他要什么就有什么。可是老爸对我就不同了,比如我和弟弟闹了矛盾,爸爸问也不问就说弟弟是对的,而错误老是落在我的身上。
有一次,我正在写作业,弟弟跑来要我的钢笔画画。我说:“那怎么行,我自己要用。”弟弟哭着要,他见我硬是不给,先礼后兵,抓起钢笔就跑,我连忙追上去,打了他一下。只是轻轻地打了一下,这一打可就不得了了。爸爸进来了,弟弟连忙恶人先告状,说我打了他,爸爸对我又吹胡子又瞪眼睛,还狠狠地踢了我一脚。我一下子冲进房间,倒在了床上,可是我硬没让眼泪流出来。这样做,对我来说已成了家常便饭。于是,我在日记中写道:“在家,爸爸总是偏爱弟弟,可是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只会让他娇生惯养,蛮不讲理……”
开家长会了,老师把爸爸单独留了下来,拿我的日记给他看。爸爸从学校回来,我心里非常害怕,不敢看他的脸。只听到爸爸温和地对我说:“元元,你对爸爸有什么意见?”我心里非常诧异,什么也没说。他又接着说:“今天老师把我留了下来,拿了你的日记给我看,你说得对,我今后一定改。这支钢笔送给你,算是我向你承认错误。”我抬起头看看爸爸,他脸上浮现出真诚的笑容。我鼻子陡然酸酸的,我伸出微微发抖的手接过了这支笔。爸爸如释重负,拍了拍我的肩膀,出去了。
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白天的事情在我脑海里时隐时现。我倒在床上哭了,这不再是伤心的泪,而是幸福的泪。我把笔握在手里,感受着父爱,一任泪水肆意流淌。
点评:写自己感触最深的事情才最能写出真情实感。爸爸对弟弟的偏爱,我能忍受住。可是当爸爸看到我的日记向我真诚道歉时,我却因感受到父爱而“一任泪水肆意流淌”,真情融入字里行间。
四、构思拟稿
老师巡查并作拟写提纲指导。
五、改稿誊抄 感人心者在乎真——《说真话,抒真情》作文讲学稿2
七年级语文 李晓红
教学目标:
1、了解说真话、抒真情是初中生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
2、学会在写作中说真话、抒真情。
重点:怎样在写作中说真话、抒真情。
难点:如何抓住动情点,用细节使文章生动感人。
【升格示例】 [原版亮相]
那一次,我非常惭愧
赵志达
每当想起那件事,我就惭愧得脸红到脖子根。
那是一个寒冬的早晨,第一节课下后,该做广播操了。我怕冷,真不想出去做操,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缩着脖子琢磨起来。一个念头忽然跳入我的脑海:前天沙晓娟同学说肚子疼,夏老师不是没让她做操吗?我不如也装肚子疼。
我右手捂着肚子,左手放在课桌上,脑袋垂得低低的,嘴里还不时地哼哼。夏老师走进来,见我这副模样,便关切地问:“赵志达,怎么啦?身体不舒服吗?”
我装着痛苦的样子点点头。老师亲切地说:“那你别去做操了,在教室里好好休息一会儿。”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这么容易就躲过去了!我隔着窗子,看见同学们正迎着大风,整齐而有力地做操。心想,真是够冷的。
做完操,同学们围着我问这问那。我连忙说“不要紧的,不要紧的。”大家听了,也就放心了,一起出去玩了。看着他们玩得正高兴,我非常羡慕。
课间,同学们都出去玩了。我担心露馅,虽然脚都发痒了,也没敢出去。
第二节上语文课,夏老师讲得非常生动,我是个爱发言的人,竟忘了“生病”,忍不住举起手来。当我答对了老师的问题时,老师不仅表扬我的答案正确,还说:“你们看赵志达同学,生病了,还这么积极地回答问题,你们要向赵志达同学学习!”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这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至今我都没有忘记。[升格导议]
这篇习作,总体上还是符合本次写作训练的基本要求的。题目上所填的短语是一次真实情感或心理的表现,集中记叙了自己装病不做操这样一件事,字数也达到基本要求。全文讲了真话,叙了真事,可惜事情写得还不够细致;抒发了真实情感,遗憾的是,细细品来,感染力还不是很强。
如何把这篇习作升格为一篇切合题意而又富有强烈感染力的好作文呢?
最主要的是在描写上下功夫。一是老师与“我”之间、同学与“我”之间接触的情境有待于描写得更细致,而不是泛泛而谈,一带而过,因为老师越是关怀“我”,表扬“我”,同学越是对“我”嘘寒问暖,“我”才越是感到不安,感到惭愧。二是“我”的心理描写还不够细腻,除了第1节点题外,全文其它部分再也没有出现表明“我” 感到惭愧或心里不安的词语或句子,这方面有待于改进。
此外,习作结尾也不太可取,仅仅表明此事对“我”印象之深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在结构上能够点题,首尾呼应,感情上能够直抒胸臆,或是由事及理,生发感悟,那就锦上添花了。
[升格作文]
那一次,我非常惭愧
赵志达
每当想起那件事,我的脸马上就红了。
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天气非常寒冷,外面刮着凄厉的北风,地上都冻得硬硬的。早上第一节课下后,该做广播操了。我怕冷,真不想出去做操,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缩着脖子琢磨起来。一个念头忽然跳入我的脑海:前天沙晓娟同学说肚子疼,夏老师不是没让她做操吗?我不如也装肚子疼。
广播里响起了《运动员进行曲》,同学们照例出去排队了。我坐在位置上,右手捂着肚子,左手放在桌上,脑袋垂得低低的,嘴里还不时地哼哼。夏老师走进来,见我这副痛苦模样,便关切地问:“赵志达,怎么啦?身体不舒服吗?”一边说,一边用手摸了摸我的额头。“肚子疼。”我无力地点了点头。“要不要到学校诊所,去拿点药吃一下?”“不用了,早晨吃过了,还是有点疼。”“那你今天就别去做操了,以免再受凉,好好休息一会儿,也许就好了。”说完,老师就走出去了。
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不由暗喜,这么容易就躲过去了!我慢慢走到窗边,看见同学们正迎着大风,整齐而有力地做操。不知什么原因,心里总有点不自在。
广播操结束后,同学们回到班上,纷纷围着我嘘寒问暖。有的问:“你肚子还疼吗?”有的说:“多揉揉就不疼了!”还有的说:“要不,我陪你去学校诊所看一看吧!”我连忙说“不要紧的,不要紧的,我吃了药,休息一会儿马上就会好的。”大家听了,也就放心了,一起出去玩了。看着他们玩得正高兴,我脚都发痒了,但因为担心露馅,只好坐在位置上埋头“休息”。
第二节上语文课,夏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同学们也踊跃发言。平时我是个爱发言的人,一时忘了自己“生病”,忍不住高高举起手来。当我响亮地答对了问题时,老师不仅肯定我思维敏捷,声音响亮,还当场对我大加表扬:“赵志达同学今天身体不舒服,还这么积极地回答问题,我们大家要好好地向他学习!”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而我心里真不是滋味,脸上火辣辣的,仿佛那一个个巴掌正抽在我的脸上似的。
这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我想起它,就惭愧得脸红到脖子根。因为惰性发作,我撒了谎,欺骗老师,欺骗同学,欺骗自己。而老师的关怀和表扬,同学的问候与情谊,却像寒冬的一缕缕阳光,照在我心上,暖乎乎的。我想,今后,再也不能做这种荒唐的事了。[升格作文导评]
升格后的这篇作文,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细细品味,主要有这样几个亮点:
1.以“我”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串联起众多材料,文脉贯通,组成一个整体。从开始的“怕冷”“不想出去做操”到“不由暗喜”,从“心里总有点不自在”到“担心露陷”,从“心里真不是滋味,脸上火辣辣的”到“惭愧得脸红到脖子根”,这些心理描写与所写的中心事件紧密相关,层层推进,有力地表达了本文的中心意思。
2.描写逼真而又细腻。第2节增添了几句环境描写,使“寒冬”一词得到具体体现,为“我”的怕冷心理作铺垫,也是情节发展的一个外在推动力。主体部分不吝笔墨,老师与“我”之间、同学与“我”之间的对话描写得以铺开,完全符合生活的情境,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文增加了多处表现“我”细腻心理的句子。随着情节的不断变化,“我”的心理历程也随之跌宕起伏。
3.注意前后呼应。修改后的结尾,结构上点明题旨,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感情上不仅再次突出“惭愧”的心理,而且在追忆往昔的基础上,也表达了自己的自责和追悔之情。此外,第二节语文课上“我”“高高举起手来”“响亮地答对了问题”暗示“我”精神很好,也巧妙呼应了前文的“担心露馅”“不如也装肚子疼”。
总之,升格后的这篇作文,没有改变原文的立意,结构上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语言更朴实流畅,描写更逼真细腻,全文更富有真情实感,不失为一篇佳作。
第五篇:八年级语文教学案
古诗文复习·作文审题指导
一、诗词鉴赏示例
【例1】《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①说说你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这首诗借花教子,教育子女举止要端庄稳重,不要哗众取宠,浮躁轻狂。
②请你尝试从美学的原理对一、二两句诗进行赏析。
俗话说:“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诗中海棠数点红色花蕾深藏在重重新绿之中,红绿相衬,更见海棠花蕾的明丽醒目、娇艳动人,仅此两句,就写尽了海棠的美丽。
【例2】《山 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①请你揣摩这首诗表达的情感。这首抒写了诗人的旅愁乡思之情。②诗的后两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致?有什么作用?
诗的后两句情景交融,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千山万岭黄叶纷飞的景致,烘托出一种悲凉浑壮的气氛和诗人的旅思乡愁。
【例3】《城东早春》(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① 请你揣摩这首诗表达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
②请你对“绿柳才黄半未匀”句进行赏析。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悦人。这不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写得十分逼真。生动的笔触蕴含着作者多少欢悦和赞美之情。
③诗篇从“诗家”的眼光来写,富有理趣。说说你的理解。即诗人必须感觉锐敏,努力发现新的东西,写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复那些已经熟滥的旧套。
二、在下列各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词名句或作家、作品名,然后回答问题。
1.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①这首诗三、四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①描绘了一幅秋雨绵绵、雁叫声声的萧瑟凄清的画面。
②说说你对全诗思想感情的理解。
②全诗抒发了诗人远宦思乡之情,流露出孤寂和低沉的情绪,隐现着时代乱离的背景。
2.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①颈联把丹顶鹤和鸬鹚、鹦鹉相比,有何作用?
①把丹顶鹤和鸬鹚对比,意在表现丹顶鹤的风姿和不事权贵的品格。
②尾联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样思想感情?
②表现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和对田园生活向往而不可得的无奈。
3.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①“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表达了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②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的抑郁苦闷之情。
③有人认为,作者在这首诗中流露出逃避现实的情绪,这是不足取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这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愤激之词。逃避现实并非诗人本愿,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不愿同
流合污的清高放纵的性格都使他不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④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
④举例:“抽刀断水水更流”,以生活中的现象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这一比喻源于眼前景,合乎心中情,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
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①“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用自己的语言试加以描述。
①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紧闭,悲凉极了。(“闭” 字暗示了军事
事态的严重,戍边将士时刻准备御敌的境况。
②赏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
将军和征夫都难以入睡,因守边辛苦,思念家乡,将军和征夫都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采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表现了戍边将士们慨叹功业未建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戍边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
爱国、思乡之情。此句是全词的核心。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运用“勒石燕然”的典故,表现了戍边将士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④试概括全诗的感情。
描绘了边塞奇异的秋景,(上阕写边塞秋色,下阕写思乡之情),表现了作者慨叹功业
未立和戍边将士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
⑤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与苏辛相似,请你从形象和情感方面任选一个角度作简要阐述。
形象:将士们寒夜戍守的艰辛,以及“归无计”而“人不寐”的哀伤。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构成了守边将士复杂的心态。感情:感情沉郁。描写了宋军将士因边乱未平、长期戍边不能怀乡而产生的浓郁乡愁,其中又蕴含着作者希望剿平敌寇、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①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断肠。表达了游子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②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描写秋郊黄昏怎样的画面)?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一幅萧瑟凄凉的深秋晚景图。(几根枯藤缠绕着几棵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从而抒发了异乡游子忧郁悲怆的思乡之情。
③体会“古”、“西”、“瘦”的意义。
三个词修饰普通的景物,显示出了景色的冷寂萧条,感情悲凉凄楚。特别是“瘦马”一景,更
使读者联想到这匹马经过了怎样的长途跋涉;马如此,马的主人该是何等的疲惫。
④ 说说“小桥流水人家”的作用。
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适。安居“小桥流水”环境中的“人家”和奔波漂泊的游子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又增几分思乡之情。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6.比较阅读。
秋词刘禹锡秋思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① 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
①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豪迈乐观之情。《秋思》表达了游子悲秋思乡之情。②两首诗(曲)在表达方式上有哪些异同?
②同:都运用了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异:《秋词》还运用了议论。
7.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①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悲愤,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②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哲理(含义)。........画面: 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存在,但万木依旧争春。哲理: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
③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
①赏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悲凉气氛。②试分析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这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
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对偶、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用以歌颂奉献精神。
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夜雨寄北》)
① 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
“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②诗歌中两个“巴山夜雨”的含义有区别吗?
前者是对现在真实的巴山夜雨的描写;后者是想象中将来对如今的夜雨的回味。所以,两者的含义不相同。
③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作者“今夜”的心情。
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雨的期盼。
10.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①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
吗?同意。(1)“万古传”表明诗人并没有真的否定李杜的成就和地位。(2)虽然成就大地位高,但历史在发展、文学也在发展,否则它就会老化僵死。每个时代的文学都应该有自己的成就,有自己的“李杜”,才能保持它的青春和生命。
②联系全诗的意思看,作者是要表现什么样的诗歌创作主张?
作者主张创作要有时代精神与个人独创,反对机械模拟、泥古不化。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12分)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节选)》)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3分)(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2)不能名其一处也名:..
(3)几欲先走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3.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B)(3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4.“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和“凡所应有。虽人有百手,手有千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是两处对声音的记叙描写,试比较一下,看看特点有何不同,并对写法加以评析。
前句记叙描写的声音较单一,后句记叙描写复杂、逼真。这种从开始单一到后来复杂的声音的模拟,符合失火救火的实际,也与后来观众的反应相吻合。能突出表演以假乱真的高超技艺。
5.课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请简析其作用。两次交代极简单的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结构上首尾呼应,起落分明;道具的简单,反衬其口技技艺的高超,突出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6.这篇课文用一个“善”字领起。善在,它写出了。
善在众妙毕备、百千齐作、应有尽有,它写出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7.文中提到的口技属于民间技艺。除此之外,你喜欢的民间技艺还有哪些?写出一种并说明喜欢的理由。剪纸、踩高跷等。(理由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