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活动5 教学案

时间:2019-05-15 07:2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活动5 教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活动5 教学案》。

第一篇:语文活动5 教学案

两市镇湖塘小学7班 语文课堂试验性变革 教学案

语文活动 5 【教学目标】

1、积累带“风”字的成语并能加以运用。

2、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事物写的更加形象生动。

3、初步学会赏读诗歌的技巧和方式。

4、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

1、利用大舞台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友语文综合素质。

2、引导学友学习通过互相评点,增强学友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指导学友课外积极阅读有益书籍,并积累优美词、句。【教学准备】万花筒:填填、写写、读读、比比、评评。

百宝箱:读懂诗意,感悟诗情。大舞台:收集、学唱民歌。小组合作共同设计旅游线路。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以轻松的心情到“语文活动5”去活动活动吧,相信你一定会愉快而有所得的。

二、引导学习

一)进入“万花筒”

1、学习“我会填”。

1)、课件出示题目,齐读作为示例的成语。看看这些成语有什么特征?

2)、启发:再看看每一行中带有“风”字的成语有什么特征?

3)、填写带“风”的成语,比一比,看谁填得又快又多。

4)、交流补充。

A、风吹草动 风和日丽 风烛残年 风花雪月 风雨无阻 风雨同舟 风尘仆仆 风雨交加 风驰电掣 风云人物 风俗人情 风云际会 风靡一时 风平浪静 风马牛不相及 B、乘风破浪 见风使舵 望风而逃 春风得意 高风亮节 移风易俗 暴风骤雨 捕风捉影 争风吃醋 仙风道骨 望风披靡 闻风丧胆 看风驶船 十风五雨 无风不起浪 C、月黑风高 大家风范 雷厉风行 仆仆风尘 一代风流 谈笑风生 附庸风雅 别有风味 叱咤风云 饱经风霜 雨沐风餐 大煞风景 惊才风逸平地** 耳边风 D、两袖清风 弱不禁风 空穴来风 树大招风 不正之风 血雨腥风 八面威风 运斤成风 一路顺风 满面春风 口角生风 秋月春风 密不透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5)、课件出示交流成果。读读并积累。

2、讲解“我会写”。

1)、课件出示老舍先生的话“比喻是生活知识的精巧的联想。”引导学友明白比喻句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以将事物描写得形象而生动、富有感染力。在使用

2)、课件出示例句: ★我学着阿江,大胆地张开了双臂,一刹那变成了飞跃怒江的大鸟。★瞧你嘴唇干得想凋谢的花瓣了,在高原上要多喝水,知道吗? 3)、仔细品读,感受比喻句的妙处,比喻是通过联想而产生的。4)、小练笔

a、到已学过的课文中找比喻句,进一步感受比喻句的美魅力。b、着写比喻句,互相评一评,议一议。c、汇报写出来的比喻句。5)、总结讲评:文章中灵活运用贴切恰当的比喻,可以将事物描写得形象生动。比喻是通过恰当的联想产生的。在平时写作中,如果能熟练地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你的文章会更形象生动的,大家赶快行动吧!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二、打开“百宝箱”。

1、自由朗读诗歌,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检查自由读的效果。

3、你从诗歌中读出了什么? 引导品析:1)、诗歌中写出了西部一些有代表性的景物:戈壁、黄羊、高山„„反映出了西部的特点。

2)、从“铁路修去、人们涌去、歌声飘去、我们把幸福的方块铺去”中,我们读出了西部大开发为西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唤起了多 少中华儿女的梦想,激起了多少创业者的豪情,西部人正在畅想未来,向着新时代前进。

5、满怀激情赛读诗歌,注意停顿与重音。

6、试着背诵诗歌。

三、走上“大舞台”。

1、谈话导入:我国的西部是片古老而神奇的热土,这里除了有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先进的航天城,丝绸之路的辉煌,革命圣地的骄傲以外,还有着流传千年的民间文化瑰宝——西部民歌。让我们走近高原,走近西部,走近西部民歌。

2、我国西部主要包括哪些省、市、自治区?

西部主要包括以下省、市、自治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西、内蒙古。

3、你收集到了哪些西部民歌? 《西部放歌 》、《掀起你的盖头来》、《达坂城的姑娘》、《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半个月亮爬上来》、《走西口》、《回娘家》、《谁不说俺家乡好》、《康定情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4、欣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回娘家》

5、学唱民歌。

6、小组学习:汇报课外设计的西北十日游线路。

点拔:西部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有:以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四川的都江堰、杜甫草堂、九寨沟,陕西的秦始皇兵马俑,云南的崇圣寺三塔、香格里拉,西藏的布达拉宫等。

7、激发学友对西部的向往与热爱。

四、小结课时学习情况。作业:课外搜集优美字词并积累。

【授后反思】

第二篇:5《孔乙己》教学案

5《孔乙己》教学案

主编教师:杨博 王虹珠 审核:语文组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情况,并掌握本课重点字词的音、形、义。2.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3.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重点】

熟读课文,把握小说故事情节。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难点】

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资料链接】 1.作者:

鲁迅(1881年-1936年),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幼年时受诗书经传的教育,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影响。后东渡日本学医,又弃医从文,立志用文学来改变落后的国民精神面貌。1918年5月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从此以后,鲁迅用他手中的一支笔,同旧势力旧思想进行着斗争。自1918年至1926年,陆续创作并出版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专集。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1927年至1935年期间,创作了《故事新编》和大量杂文。鲁迅杂文具有深沉朴实的革命激情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是高度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相结合的典范。鲁迅先生一生著译近一千万字。有《鲁迅全集》行世。2.作品

《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于1918年冬,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上。小说反映了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个旧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小说发表于“五·四”运动前夕,这时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但封建势力仍统治全国;封建科举虽然废止,但封建教育仍通过其他地方推行,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毒害着广大人民。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猛将,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文化新军的最伟大最英勇的旗手。他以锋利的笔为武器,向封建思想道德、封建文化进行最无情最猛烈的攻击。他在1918年初写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猛烈地攻击了吃人的封建制度,在文化战线上,为号召人民向封建堡垒进攻发出了第一声进军号。1918年冬,他又写了第二篇白话小说《孔乙己》,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毒害,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鲁迅在“五·四”前夕发表的这两篇小说,对“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小说反映的是清朝末年时的事,那时距1911年的辛亥革命还有十多年,距1919年的“五·四”运动约20年,距1905年的废除科举制度也还有一段时间。尽管在1898年中国社会有过失败的“百日维新”运动,但并未动摇中国封建统治的根基。所以《孔乙己》反映的是封建阶级统治时代的事,孔乙己生活在未经革新的古国里。《孔乙己》的矛头直指封建制度。《孔乙己》一文是鲁迅继

《狂人日记》 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文小说,是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与封建文化的的战斗檄文。【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查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或补全词语

踱()亨()舀()砚()拭()蘸()附和()不屑置()()唐不安 阔绰()2.解释并背诵下列词语的意思,并注音:

格局:

大抵: 声气: 阔绰(): 羼():

污人清白:

绽出: 营生: 间()或: 君子固穷: 3.回顾一下初中阶段学过的鲁迅的作品:

三、速读课文,理清思路

1.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孔乙己并没有一开始就出场,他直接出场是在哪一自然段?文中主要写了孔乙己四个生活片断,请你概括出来(人物+事件)。示例:第四段——酒客嘲笑孔乙己偷书。第六段—— 第七段—— 第八段——

2.文章中的孔乙己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命运最悲惨之处在文章哪一部分,即小说的高潮部分,请你概括出来。

3.你觉得孔乙己最终的命运如何?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四、自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较有感受的词句或疑问处进行批注,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五、初步体会作者情感以及文章的中心。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通过各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2.学习鲁迅用词精妙的技巧,在平日作文中能够学以致用。【学习重点】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学习难点】能够体会文中句子的含义。【学习过程】

一、回顾上节内容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勾划出文章中较有感受的词句进行批注,交流展示。2.提出疑难,讨论交流。

(1)可创设情境,进一步走近人物。

我们刚才是站在读者的角度走近孔乙己,下面,试着以“众人”的眼光走进文本、走向孔乙己,去近距离观察他,并向大家介绍他们心中孔乙己的形象。

短衣帮: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掌柜:我认为孔乙己

是一个 的人。何家、丁举人: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小伙计: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邻家孩子: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 的人。(2)也可品析语言:

(一)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提示,结合文章第一段内容分析一下“站着喝酒”与“穿长衫”,思考一下“唯一”一词)

2.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提示,思考一下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3.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这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二)你在学习过程中,还欣赏了哪些精彩的语句?你为什么欣赏它们?

【拓展延伸】:

孔乙己是一个悲剧人物,作者为什么反复写众人的笑?这是一种什么写法?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教与学反思】

第三篇:教学案5免疫调节

高二生物教学案5

班别:

学号:

姓名:

教学案5——免疫调节

预习篇

【问题与思考】

1.人体有三道防线,分别是什么? 答:

2.请以文字、箭头的形式描述体液免疫的大致过程。答:

3.请以文字、箭头的形式描述细胞免疫的大致过程。答:

4.什么叫做过敏反应? 答:

【基础练习】

1.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等 2.下列现象不属于免疫反应的是

()

A.皮肤接触花粉出现红斑和瘙痒感 B.移植器官被排斥

C.抗体降低病毒致病能力 D.青霉素杀死病菌 3.(10福建卷)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A.浆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效应T细胞 4.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效应B细胞

B.记忆T细胞经相同抗原刺激,可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的抗体 C.人体的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 D.细胞免疫主要通过效应T淋巴细胞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 5.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在三道防线中都能够发挥作用 B.感染发生时,病原体已经突破了两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强大 D.第二道防线的杀菌物质是指抗体 6.组成人体第一道防线的结构是()A.吞噬细胞 B.杀菌物质 C.皮肤、黏膜 D.抗体 高二生物教学案5

班别:

学号:

姓名:

7.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引起艾滋病的HIV寄生在B淋巴细胞内,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B.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不会传染艾滋病 C.艾滋病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概率比正常人高

D.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8.以下免疫过程包含非特异性的是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 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

D.静脉注射抗狂犬病抗体 9.关于浆细胞产生途径的叙述,不准确的是()A.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分化而成 B.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 C.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 D.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分化而成 10.下列分别属于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的是()A.注射胸腺素,口服抗体 B.注射卡介苗,输入抗体

C.注射麻疹疫苗,口服球蛋白 D.移植胸腺,输入淋巴因子

11.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的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A.疫苗 B.外毒素 C.抗原 D.抗体

12.2004年10月,我国福建一些地区出现了登革热病的流行,死亡30多人。治疗的方法如果是直接注射抗体,那么这是()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13.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抗体能消灭各种抗原

B.抗体只能由效应B细胞产生

C.抗体是机体受到抗原刺激产生的,并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D.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14.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高二生物教学案5

班别:

学号:

姓名:

教学案5——免疫调节

强化训练篇

1.按照免疫概念来划分,下列属于抗原的是()A.给贫血患者输入的同型红细胞悬液中的红细胞 B.因强烈击打体表而破裂的红细胞 C.自身新生成的白细胞 D.为体弱者注射的免疫球蛋白

2、(2006年,全国卷Ⅱ)人被生锈的铁钉扎破脚后,应该尽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其原因是破伤风抗毒素能够:

A.促进自身免疫反应 B.增强细胞免疫作用 C.使体内产生抗原 D.特异性地中和外毒素

3、.给小鼠第二次注射一定剂量的绵羊红细胞后,小鼠体内抗体含量快速且大量增加。这是因为初次反应使机体产生了一定量的: A、记忆细胞

B、绵羊红细胞

C、效应B细胞

D、.效应T细胞

4、(2002年,天津)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5.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泄、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

B.过敏反应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

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D.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会立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 6.(2005年,全国Ⅲ)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毒素是抗体

B.抗体都被蛋白酶分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7、下图表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病毒和T细胞的浓度变化曲线。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人体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

B、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增殖速率相同

C、人体一旦被HIV侵入就丧失了细胞免疫功能

D、HIV对人体T细胞有攻击作用

8.(2009·重庆卷,4)如果给人体注射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A.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高二生物教学案5

班别:

学号:

姓名:

B.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9.下图是过敏反应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A物质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产生的。

(2)如果A吸附在皮肤,则过敏反应出现的症状是:皮肤出现红肿、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这时局部区域的组织液会__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3)艾滋病与过敏反应一样,都是由于免疫失调引起的,但两者的原理不一样。艾滋病是由于艾滋病毒攻击了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__________细胞,使其大量死亡,最后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4)从上图可以看出,人体第__________次接触过敏原一般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10、下图是特异性免疫的有关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反应阶段的为___________(填字母)。

(2)I物质是由[⑥]__________产生的,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参与该物质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功能的特异性是由_________决定的。

(3)胸腺的功能是产生T细胞,合成胸腺素,一只小狗若没有胸腺,请分析它的免疫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

]

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细胞,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5)细菌外毒素进入人体后,发生的免疫作用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高二生物教学案5

班别:

学号:

姓名:

教学案5——免疫调节参考答案

预习篇1~5.ADDBC

6~10.CCABB 11.D 12答案:D 解析:人工注射属于人工免疫,注射抗体直接杀灭病原体,属于被动免疫。

13.答案:A 解析:抗体能特异性地杀死相应的抗原,但并不是所有的抗原都能被抗体消灭。

14.答案:A解析:用抗原刺激机体,机体能产生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故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增加,同时机体还能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该细胞可以在体内抗原消失数月乃至数十年以后,仍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则体内所存的相应的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及时将抗原清除。所以尽管两次所用的抗原剂量相等,第二次产生的抗体要比第一次的多得多。

强化训练篇

1.答案:B 解析:能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都是抗原。自身病变组织细胞、器官都是抗原。注射的免疫球蛋白是抗体。给患者输入的同型红细胞,细胞表面会有相同的抗原物质,不属于异物。

2.答案:D [解析]:破伤风杆菌进入人体内会迅速产生致命的外毒素,应尽快注射抗毒素特异性地中和外毒素,以获得免疫力。

3.答案:A [解析]:当机体第一次受到抗原刺激后,其反应阶段不断产生效应细胞发生免疫反应,同时一部分细胞也会分化为记忆细胞,当抗原第二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起到免疫效应。

4.答案:B

[解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一只小鼠的皮肤对另一只鼠来讲属于抗原,当抗原物质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是因为T淋巴细胞是在幼年动物的胸腺中形成的,切除胸腺,就抑制了T淋巴细胞的形成。

5.答案:C 解析: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免疫性反应。与正常免疫的区别主要是抗体存在的位置不同。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B淋巴细胞是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

6.答案:C

[解析]:只有效应B细胞才能产生抗体。抗毒素属于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是球蛋白,所以都能被蛋白酶分解。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如癌细胞、风湿性心脏病等。

7.答案:D 解析:HIV攻击免疫系统,特别是入侵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8.答案:B 解析: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的效应B细胞能产生抗体;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形成效应T细胞,其除了能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裂解外,还能释放淋巴因子,吞噬细胞能将抗原摄取处理后呈递给T细胞。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一部分会成为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9.答案:(1)抗体 效应B细胞(2)增多(3)T(4)一

点拨:本题考查人体过敏反应产生的过程,过敏反应产生的机理是,受过敏原的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结合在特定部位如毛细血管、呼吸道、消化道,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使相应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10.答案:(1)E、F、G、H(2)效应B细胞 球蛋白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基因(DNA)(3)首先影响细胞免疫,进而影响体液免疫,甚至丧失一切免疫功能(4)⑤ 记忆细胞(5)A、B、C、D、G、H、I.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教学案

古诗文复习·作文审题指导

一、诗词鉴赏示例

【例1】《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①说说你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这首诗借花教子,教育子女举止要端庄稳重,不要哗众取宠,浮躁轻狂。

②请你尝试从美学的原理对一、二两句诗进行赏析。

俗话说:“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诗中海棠数点红色花蕾深藏在重重新绿之中,红绿相衬,更见海棠花蕾的明丽醒目、娇艳动人,仅此两句,就写尽了海棠的美丽。

【例2】《山 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①请你揣摩这首诗表达的情感。这首抒写了诗人的旅愁乡思之情。②诗的后两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致?有什么作用?

诗的后两句情景交融,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千山万岭黄叶纷飞的景致,烘托出一种悲凉浑壮的气氛和诗人的旅思乡愁。

【例3】《城东早春》(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① 请你揣摩这首诗表达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

②请你对“绿柳才黄半未匀”句进行赏析。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悦人。这不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写得十分逼真。生动的笔触蕴含着作者多少欢悦和赞美之情。

③诗篇从“诗家”的眼光来写,富有理趣。说说你的理解。即诗人必须感觉锐敏,努力发现新的东西,写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复那些已经熟滥的旧套。

二、在下列各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词名句或作家、作品名,然后回答问题。

1.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①这首诗三、四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①描绘了一幅秋雨绵绵、雁叫声声的萧瑟凄清的画面。

②说说你对全诗思想感情的理解。

②全诗抒发了诗人远宦思乡之情,流露出孤寂和低沉的情绪,隐现着时代乱离的背景。

2.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①颈联把丹顶鹤和鸬鹚、鹦鹉相比,有何作用?

①把丹顶鹤和鸬鹚对比,意在表现丹顶鹤的风姿和不事权贵的品格。

②尾联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样思想感情?

②表现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和对田园生活向往而不可得的无奈。

3.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①“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表达了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②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的抑郁苦闷之情。

③有人认为,作者在这首诗中流露出逃避现实的情绪,这是不足取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这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愤激之词。逃避现实并非诗人本愿,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不愿同

流合污的清高放纵的性格都使他不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④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

④举例:“抽刀断水水更流”,以生活中的现象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这一比喻源于眼前景,合乎心中情,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

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①“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用自己的语言试加以描述。

①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紧闭,悲凉极了。(“闭” 字暗示了军事

事态的严重,戍边将士时刻准备御敌的境况。

②赏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

将军和征夫都难以入睡,因守边辛苦,思念家乡,将军和征夫都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采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表现了戍边将士们慨叹功业未建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戍边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

爱国、思乡之情。此句是全词的核心。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运用“勒石燕然”的典故,表现了戍边将士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④试概括全诗的感情。

描绘了边塞奇异的秋景,(上阕写边塞秋色,下阕写思乡之情),表现了作者慨叹功业

未立和戍边将士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

⑤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与苏辛相似,请你从形象和情感方面任选一个角度作简要阐述。

形象:将士们寒夜戍守的艰辛,以及“归无计”而“人不寐”的哀伤。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构成了守边将士复杂的心态。感情:感情沉郁。描写了宋军将士因边乱未平、长期戍边不能怀乡而产生的浓郁乡愁,其中又蕴含着作者希望剿平敌寇、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①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断肠。表达了游子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②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描写秋郊黄昏怎样的画面)?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一幅萧瑟凄凉的深秋晚景图。(几根枯藤缠绕着几棵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从而抒发了异乡游子忧郁悲怆的思乡之情。

③体会“古”、“西”、“瘦”的意义。

三个词修饰普通的景物,显示出了景色的冷寂萧条,感情悲凉凄楚。特别是“瘦马”一景,更

使读者联想到这匹马经过了怎样的长途跋涉;马如此,马的主人该是何等的疲惫。

④ 说说“小桥流水人家”的作用。

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适。安居“小桥流水”环境中的“人家”和奔波漂泊的游子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又增几分思乡之情。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6.比较阅读。

秋词刘禹锡秋思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① 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

①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豪迈乐观之情。《秋思》表达了游子悲秋思乡之情。②两首诗(曲)在表达方式上有哪些异同?

②同:都运用了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异:《秋词》还运用了议论。

7.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①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悲愤,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②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哲理(含义)。........画面: 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存在,但万木依旧争春。哲理: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

③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

①赏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悲凉气氛。②试分析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这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

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对偶、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用以歌颂奉献精神。

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夜雨寄北》)

① 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

“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②诗歌中两个“巴山夜雨”的含义有区别吗?

前者是对现在真实的巴山夜雨的描写;后者是想象中将来对如今的夜雨的回味。所以,两者的含义不相同。

③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作者“今夜”的心情。

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雨的期盼。

10.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①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

吗?同意。(1)“万古传”表明诗人并没有真的否定李杜的成就和地位。(2)虽然成就大地位高,但历史在发展、文学也在发展,否则它就会老化僵死。每个时代的文学都应该有自己的成就,有自己的“李杜”,才能保持它的青春和生命。

②联系全诗的意思看,作者是要表现什么样的诗歌创作主张?

作者主张创作要有时代精神与个人独创,反对机械模拟、泥古不化。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12分)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节选)》)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3分)(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2)不能名其一处也名:..

(3)几欲先走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3.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B)(3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4.“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和“凡所应有。虽人有百手,手有千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是两处对声音的记叙描写,试比较一下,看看特点有何不同,并对写法加以评析。

前句记叙描写的声音较单一,后句记叙描写复杂、逼真。这种从开始单一到后来复杂的声音的模拟,符合失火救火的实际,也与后来观众的反应相吻合。能突出表演以假乱真的高超技艺。

5.课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请简析其作用。两次交代极简单的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结构上首尾呼应,起落分明;道具的简单,反衬其口技技艺的高超,突出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6.这篇课文用一个“善”字领起。善在,它写出了。

善在众妙毕备、百千齐作、应有尽有,它写出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7.文中提到的口技属于民间技艺。除此之外,你喜欢的民间技艺还有哪些?写出一种并说明喜欢的理由。剪纸、踩高跷等。(理由略)

第五篇:Unit 5 Reading 教学案

Unit 5 Reading(2)教学案

Unit 5 Reading(2)教学案

必记短语

1.在五月十日 _________________ 2.独自在家 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到许多烟 _________________ 4.跑到外面 ___________________ 5.来自隔壁 _________________ 6.79岁的孙太太 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厨房 __________________ 8.伤了她的腿 ___________________ 精彩视点 ﹍﹍ 重要问题学法指导

1、On 10th May, Zhang hua was at home alone.五月十日,张华独自在家。

alone 单独,独自 alone=by oneself eg.I can finish the work _________.(同义句)I can finish the work _______ ____________.2、Suddenly,h e heard someone shout ing lsquo;fire!Fire!突然,他听到有人大叫“失火了!失 火了!”

hear sb.doing sth.“听到某人正在做某事”,hear sb.do sth“听到某人做某事”,表示 动作经常发生或听到动作发生的全过程。

类似词组有:

see/watch/find sb.doing sth.“看见/观看/发现某人正在做某事”

see/watch/find sb.do sth.“看见/观看/发现某人做某事”,动作经常发生或看见/观看/发现动作发生的全过程。

eg.⑴ Can you hear someone _____________(sing)in the classroom? ⑵ I saw him ___________(run)into a hospital yesterday.⑶ The mother watched her son __________(play)on the ground.(4)I see her ________(wear)a red coat every day.3、the 79-year-old Mrs Sun 七十九岁的孙奶奶

eg.⑴ Mrs Sun is ______ ________ _ ______.孙奶奶79岁了。

⑵ 一颗十米高的树 a ________________ tree ⑶ 一个八岁的男孩 an _______________ boy

4、He put out the fire with a blanket and helped Mrs Sun out.他用毯子扑灭了火,帮助孙奶奶逃了出来。

5、He was in hospital for two months.他在医院住了两个月。

in hospital 意为“(生病)住院”, 其中没有任何冠词;in the/a hospital 表示“在医院”,意为“去医院看望某人或在医院工作等”。

⑴ 他的爸爸在一家医院工作。

His father works_______ ______ _ ____________.课堂检测

一.必记短语

1.此刻 __________________ 2.听到有人大叫 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月 ___________________ 4.向,泼水 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毯子扑灭火________________ 6.住院 ____________________ 7.互相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 8.小心火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I _______(can)not ride a bike when I w as ten.2.Look!Can you see some smoke_______ ___(come)from Mr Suns flat.3.Let him ________ _(do)his homework by ____________(him).Dont teach him.4..She likes _________(collect)stamps.5.The old man died quickly without _____ ______(say)a word.6.Lots of ___________(visit)came to see her.They _________(bring)flowers and cards to her.7.I often hear her _________(sing)in the next room.8.He rushed into his room and ______(put)out the fire with a blanket.9.The traffic here is very__________(danger)for children.10.A person can have many ________(ability)三.选择题。

1.He helped the old lady ____ the fire.A.off B.to C.into D.out of 2.When theres a fire, we can ____ with a wet blanket.A.put off it B.put it off C.put out it D..put it out 3.He is only a ____boy.A.five years old B.five-year-old C five-years old.D.five-years-old 4.Look!There comes____ smoke from the kitchen.A.lot of B.lots C.a lot of D.a lot 5.______ strong man your friend is!A.What B.What a C.How D.How a 6.Zhang Li was born ____ February 2nd.A.in B.on C.at D.to 7.--_______ did you stay in hospital?----Two months.A.How B.How much C.How long D.How often.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6单元复习学案

七年级英语上册Starter Unit 5单元复习学案

更多初一英语教案,请关注

下载语文活动5 教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活动5 教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活动教学案

    第二十周(2013年1月14日——18日) 活动时间:2013年1月14日(星期一)副班 活动时间:2013年1月15日(星期二)主班 活动一: 活动名称:音乐游戏《拍手,点头》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知道一听音......

    初三语文雪教学案

    初三语文雪教学案 十九、雪 教学目标: 、整体感悟的内容:2、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3、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4、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品析两幅雪景图 教学难点:理解作......

    初三语文孟子教学案

    初三语文孟子教学案 “以自学为主的堂教学模式”学教案 题《孟子》两章授时间3时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学习目标2:学习短文......

    《语文百花园》优秀教学案

    语文百花园一第一课时 一、课时学习目标 1、能记住引用别人说的话的方式和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够对引用别人说的话的方式和标点符号的运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能交流自己本......

    语文教学案改革体会

    语文教学案教学的几点体会长陵中学何莉刚刚走上工作岗位,踏上讲台上第一节课时内心忐忑不安的感觉仍然记忆犹新。那时的我,空有一肚子的墨水,却找不到施展的方法。上课时思维混......

    语文作文讲评教学案

    语文作文讲评教学案 金坛市第四中学 王琴 【讲评目标】学会恰当运用事例论证。 1、叙例简洁扣题。 2、叙后分析点题。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初三语文愚公移山教学案

    初三语文愚公移山教学案 “以自学为主的堂教学模式”学教案 题愚公移山授时间授时:1自学:1 自读要求 .1 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辨析文言词语3领会这......

    八年级语文故宫博物院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故宫博物院教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并积累应用。 2.熟读课文,弄清参观路线,理清文章结构。 3.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了解以空间为序写文章必须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