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意义和影响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0:0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议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意义和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议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第一篇:浅议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浅议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摘要】在我国进入全面转型的今天,“改革”成为日益常见的词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事业单位体制也在不断深化。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认识到在这场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中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本文将首先介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和现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其次探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带来的财会工作的变化和影响,最后就如何开展会计制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改革

事业单位作为实现国家职能的重要单位,其规模数量和运行好坏直接关系着国家职能的实现和人民生活的质量提高。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会计制度此时不仅仅是一种记录、计量和报告的方法指引,而是一种可以发现事业单位存在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源合理配置有着重要意义。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不断地完善,这就要求,我国财政体系作为经济体制重要组成部分,财政体系制度也必须和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其中,经过修订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这是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又一个重大里程碑事件。

总的来说,经过修改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继承了原有会计制度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原则,又在会计核算方式、责权发生制会计基本假设和采取无报表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做了调整和改变,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更加符合现实基本要求。《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可谓是成果颇丰,但是可以其作用基本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政府预算的透明度,进一步优化国家财政资源配置,使得事业单位更加满足公共财政的需求;第二,通过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质量、激发事业单位发展动力和活力,从根本上提高事业单位本身的管理质量,更好发挥国家服务功能;第三,会计工作作为一种信息提供工具,其制度的完善可以很大程度上提供信息质量水平,为全民通过会计信息监督事业单位工作提供了可能。

二、市场经济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有的问题

(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适用范围问题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全国各大大小小的企业,是一种十分统一、普适的会计制度。但是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仅仅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国有事业单位,对于非国有事业单位在使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时存在争议。也就是说,一些执行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和纳入企业财管体系的事业单位,不适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这和我国企业单位都需要遵守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相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适用范围存在问题。

(二)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基础有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核算基础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收入配比原则,所以绝大多数组织单位都是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但是直至今日,收付实现制仍是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基础,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反映事业单位真是的资产和负债状况,这是由收付实现制只反映当期现金流量的会计假设决定的。收付实现制只记载现金的收支,对于现金流量背后的实质经济活动是否繁盛考虑不足,很有可能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和实际经营状况相背离。自我国开始使用统一的企业会计准则,权责发生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十分完善和深入人心,而收付实现制将很有可能因其固有的限制阻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建设。

(三)我国事业单位科目设置不规范

我国事业单位体系庞大、种类繁多,不同的事业单位涉及到的会计科目各有不同,所以各单位对设置本单位会计科目有着较大的自由权。虽然各单位的会计科目可以很好地记录本单位的经营活动状况,但总体上来说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缺少系统的规划。站在较高层级事业单位的统一核算的角度,各个单位的账务管理纷繁复杂、混乱不清,很难对事业单位总体进行全面有效的反映,也不利用从上到下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事业单位会计报告体系不完善,报表编制存在基础问题

企业的会计报告是单位对自身经营成果的一种总结,而事业单位的会计报告体系主要是对本单位某一段时间收支状况和财务状况的一种书面说明。因为事业单位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所以现金流量的相关指标是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按照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并不编制现金流量表。企业按照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融资活动对企业的现金收支状况进行核算,但事业单位不进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很大程度上就很难把握现金收支的变化。此外,在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过程中采用的会计基本等式是“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这个等式缺乏一定的科学合理的依据,不符合大家对资产负债表定义的理解。

(五)固定资产存在的核算问题

根据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有固定资产和固定资产基金两种。其中,“固定资产”和企业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原值”相对应,反映的是固定资产的入账原值;“固定资产基金”企业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净值”相对应,反映固定资产在购买固定资产的预算金额。但是这种计划经济时期财政统收统支管理的模式已经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严重脱节,尤其是政府财务预算和单位实际总支出不能保持一致的今天。此外,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进行折旧,折旧导致了事业单位的实际成本不能完全的反映出来,也就是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不完整,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得不到准确反映。

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的变化和影响

经过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颁布至今已有两年的时间,总体来说,本次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做出了新的明确和规划,尤其是会计核算范围、会计要素、资金预算管理和会计报表主体等方面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调整。经过这次会计制度的改革,事业单位在会计处理时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全面提高了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水平。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明确会计处理对象,增加会计要素

在本次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新会计制度明确了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处理对象就是事业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经济活动,而且要求事业单位对自身的活动进行分类管理。这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会计处理对象的首次明确,具有非凡的意义。此外,为了克服原有会计资产负债表的固有缺陷,新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方面进行了适当的延伸,主要是增加了对负债和净资产的核算科目。至此,事业单位的核算对象不但得到了明确,而且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上进行确认和计量。

(二)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和细化会计报表体系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我国事业单位采用的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基础有着诸多不足的地方,于是新会计准则鼓励事业单位采用责权发生制,这样就可以克服收付实现制不能真实反映事业单位资产状况和生产经营状况的不足,为事业单位提供真实有效、客观全面的会计信息。除此之外,针对原有制度资产负债表存在的不足,新会计制度要求会计人员在编制财务报表的同时应详尽说明资金的具体使用状况和负债状况进行说明。如此一来,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原有会计制度的不足,使得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更加全面、科学。

(三)促进预算资金管理核算方式的升级

会计核算工作作为企业财务工作的一环,会计核算的改善也会对单位预算资金的管理方式和核算方式造成影响,倒逼单位资金预算提升。事业单位的资金预算在单位的经营活动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原有的会计制度下存在许多收支预算不合理、资金严重超支而没有调整措施或因预算过紧影响正常运营等等。在新的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对原有的预算管理方式改善为核定收支、定项定额补助、合理弹性预算等预算方式。这样不但和会计制度的变革有效的结合起来,还可以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四、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提出的建议

(一)减少行业特殊制度,统一会计制度

我国事业单位体系庞大,不同行业的事业单位活动千差万别,用一套会计制度和核算科目不可能符合所有事业单位的核算要求。但是不同行业事业单位设置过多的特殊科目,既不利于高层级事业单位的统筹工作,也不利于其整体会计信息的科学、合理性。针对事业单位科目设置问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应该要求各单位以统一的会计制度作为其财会工作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已有的统一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对于因行业特殊性的有的特殊科目需求,应在不超出统一制度的原则之下进行会计科目设置和会计核算。

(二)改进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本文第二部分已经介绍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种种不合理,而且固定资产作为事业单位实现其职能的重要依托,其核算工作应该得到重视。在此建议事业单位在核算固定资产时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取消固定资产基金科目,引入折旧制度。即在单位购入固定资产时以其承担的支付义务为入账价值,在资产使用过程中采取合理的假设进行折旧,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此外,以基础工程建设为主要活动的事业单位,设计相应的基建报表,更加合理的反映基建项目的真实的状况。

(三)持续改进事业单位报表体系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体系已经有了成熟的体系,但是还有两个方面问题亟待改进。首先是事业单位现金流量表的缺失。即便事业单位十分注重现金收支状况,但是没有系统的资金描述,事业单位的运行状况总是不能很清晰的展现。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现金收支状况将现金进行分类描述,可以更好地反省单位的资金运行状况。另一个是资产负债的列式问题。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基本的会计等式编制资产负债表,即和权责发生制相对应,也能对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状况进行更好的列示。参考文献:

[1]张志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问题研究[J]财会研究.2015(09)[2] 孙自平.浅析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2014(11)[3] 宋丽娟.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差异分析及启示[J]现代信息经济.2014(07)[4]李晓梅.浅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J] 中 国 管 理 信 息 化.2013(08)

第二篇: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原有的会计制度已不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财政部在2012年颁布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且在2013年逐步全面实施,这是对原有制度的创新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使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化;促进了会计工作的效率的提升;使会计工作更加适应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工作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7-0178-01

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对于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必须要走市场化、国际化,制度必须要进一步规范,对于会计工作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意义

(一)促进了会计制度的市场化、国际化

新的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且更加趋向国际化会计标准,这是我国会计制度的创新之举。当前经济越来越依赖市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不能脱离了市场的作用,而且新的改革还能促进事业单位提交的会计数据真实性,由于会计制度的要素和内容发生了变化,在会计报表中体现出更多的具体数据,这种体系与国际会计趋近,更加体现了会计制度的市场化和国际化。[1]

(二)进一步规范会计制度

新的会计制度更加强调了预算的作用,规定事业单位核定收入和支出、对固定的事项进行补助、超支的事项不补偿、结余的资金留着备用等具体方法,规定了事业单位要对自己的财务进行预算,且要善于对资金进行管理,使会计核算更加规范、标准化。

(三)科学规定事业单位资金流向

新的会计制度更加科学化,它将以往定义不清、概念模糊、属性不明等现象进行了改革,使事业单位的职责更加明了,发挥了事业单位工作的公益性。新的制度对会计核算、资金使用方向做了进一步引导,限制了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和对外投资方向,保证了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将外投资的渠道规范化,从而限制了公款不明走向,保证每一笔资金都用到实处。

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一)使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化

新的会计制度改变了以往只注重财政支出的预算,将事业单位所有的经济活动纳入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确立了会计主体地位。新的会计制度将事业单位的投资、基础建设、盈利性活动、单位支出等跟经济有关的事项都纳入了财会工作,从而更加明确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通过规范的会计工作,提高了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有效率,能够按照规定实施经济计划。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了专用资金的使用情况,它需要遵循“申请事业――专员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因此更加保证了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如,某乡镇府用于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就只能用于这一方面支出,而且在使用前,需要提交申请,由专门的会计管理人员进行核算,实现专款专用。严格按照规定实施会计核算,进一步规范了会计工作。

(二)促进了会计工作的效率的提升

会计工作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以往的会计制度有些内容含糊不清,属性不明了,对会计工作造成了很多的困扰,严重影响了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益。[2]以往的会计制度通常为三大要素,为支出、收入、资金结余,改革后的会计制度将会计制度作了明确的要求,将会计要素细致、明了化,包括资产、债务、所有权、收入、支出、净资产等,这种要素更加接近企业的会计制度,使核算方法更加有针对性,增强了会计工作的目的性。新会计制度科目改革也促进了会计工作的效率。新的会计科目对资产类、负债资金及专项资金进行了改革,新增了如资产类的长短期投资、存货、建筑等科目,同时取消了对外投资、成品的科目等,使会计工作更加适应经济管理的需要。新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有了新的规定,要严格按照规定办事且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才能够实施,否则按照市场价格进行核算。这种方法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方便,从而有效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

(三)使会计工作更加适应事业单位的发展

新的会计制度实施后,这必然对会计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挑战,这需要会计工作人员不断更新会计知识,提高会计核算能力,从而更好的实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的会计制度对会计提供的数据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会计要在实践中,明确事业单位各种资金的用途,把握好数据的正确性,从而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准确的信息,从而做出适应市场规律的决策。以往事业单位的腐败现象较多,新的会计制度加强了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对会计工作的行为有一定的规范,进一步确保了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减少了腐败现象,有利于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事业单位的所有经济活动纳入了财会管理中,从而发挥了财会工作的全面性,通过现代化的财会管理,在核算要体现了事业单位的成本预算、效益评估、风险控制等,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信息,从而调整策略,促进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改革作为政府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方面还需要广泛借国内外经验,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使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化,促进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使会计工作更加适应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晓霞.浅谈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2(1):75-76.[2] 万复勤.浅析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对农垦会计的影响[J].中国农业会计,2014(4):69-70.[责任编辑:王 帅]

第三篇: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探究

论文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核算 会计准则 权责发生制

论文摘要:现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模式下,事业单位会计存在一些缺陷。本文通过对企业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对比,认为事业单位会计应该借鉴企业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权益性支出和谨慎性原则,进行成本核算,循序渐进地进行相关改革。

一、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在的缺陷

我国现行会计按其适用的经济组织类型分为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两大类,而预算类会计又包括事业单位会计和政府会计两类。现行准则体系也相应将企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政府组织会计准则分别制定。应该说,企业单位属于营利组织,而事业单位和政府组织属于非营利组织,他们经营的目的不同,因而在业务的发生和组织方面存在差异,就现行会计制度而言,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相比,有其显著的特点如下:

1、适用范围不全面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适用于所有企业单位(包括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则只在国有事业单位中起作用,那么非国有事业单位适用何会计准则。

2、固定资产价值得不到正确的反映

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同时反映固定资产价值,且固定资产的帐面数额与固定基金账面数额一致。但是,当企业购入旧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其原值,而固定基金科目反映其净值;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其原值,而固定基金科目随着已付款额增加而增加;这都使得固定资产账面数额不等于固定基金数额,那么,固定基金科目的设置意义何在。

3、支出进行不必要的分类

事业单位,所有支出要求按使用方向分为工资、公务费、业务费等十几项。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的经费由国家全额拨款,这种做法是比较适合的;但是,现在的事业单位几乎没有哪个没有经营性支出,并且占总支出比例逐渐在上升。经营性活动也是为了营利,那么,支出的发生以成本效益原则为判断标准,再进行这种分类核算是既无必要,也是不科学的。

4、不编制现金流量表

企业单位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核算基础采用现金收付制,从这点看来,现金流量指标在事业单位发挥的作用是大于企业单位的,但是偏偏是企业单位编制现金流量表,而事业单位不编制该表。

二、改进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本思路 改进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本思路包括:积极配合我国预算和国库制度等改革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满足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和财务管理的需要;在会计核算基础上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加强对事业单位资产和负债的核算,更好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对成本核算做出规定,为绩效预算和绩效评价提供成本数据:改进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体系。

1、制定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取消行业制度

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体系中,各项制度之间在存在大量重复的同时,又存在一些原则上的差异。根据我国会计标准改革的总体原则,借鉴企业会计改革的经验,应当制定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取消行业制度。对于特殊性的行业,可以在不违背统一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会计核算办法。这样既能从原则上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概念基础,又能为事业单位提供具体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及其使用说明,有利于实务操作。[!--empirenews.page--]

2、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近年来,在事业单位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呼声日益高涨。正如前文所分析的,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因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要会计核算基础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在事业单位会计中引入更多的权责发生制,已是大势所趋。关键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在何种程度上引入权责发生制,如何分步骤引入权责发生制。[1][2]下一页

3、补充国库集中收付等财政改革需要的会计处理规范

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财政改革为事业单位带来了新的核算内容,比如国库直接支付、国库授权支付等。在改进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时,勿庸置疑,需要将这些内容补充进去,并视具体情况,作进一步的规范。

4、将基建会计纳入事业单位会计大账

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与财务会计“两张皮”,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带来了不少问题。因此,在改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时,要将基建会计纳入大账,并必须将与基建相关的核算内容补充进去,同时设计相应的基建报表,以此满足事业单位内部和主管部门的管理需要和信息需要。

三、改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若

干具体问题及初步设想

1、既满足预算管理的需要,又全面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满足预算管理最好的方式是预算会计与财政预算编制采用同样的基础,在我国即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而全面、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情况又需要采用权责发生制。在一定程度上来讲,这两个目标是相互矛盾的,但是,事业单位会计又必须同时满足这两个目标,不可偏废。这也是改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时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

2、逐步细化对预算过程的核算

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只体现了预算执行的实际支付阶段。从加强预算管理的角度看,事业单位会计应当能更好地体现预算执行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实际支付阶段。此外,加强预算管理还要求事业单位真正做到专款专用,能够将每一笔预算与每一笔实际支出对应起来。

3、更好地满足国库集中收付等财政改革的需要

国库集中收付等改革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在国库直接支付的情况下何时确认财政补助收入,在国库授权支付的情况下何时确认财政补助收入,这两种支付方式下的确认时点是否应当一致,等等。

4、引入权责发生制

改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时应当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在现阶段,在以下方面引进比较适当:(1)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2)修改对外投资的核算,引入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计提股票、债券的应收股利和利息。(3)计提坏帐准备。(4)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交换交易收入和费用。(5)引入成本核算概念,作出相应的规范。(6)引入“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等会计科目。但是,鉴于实际情况,对于资产减值(除坏账准备之外)、预计负债等还是暂不引入为好。

5、如何将基建会计纳入事业单位大账

将基建会计纳入事业单位大账,就要求在改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时吸收《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中的相关核算内容。对此初步设想是,在事业单位会计中增设“在建工程”科目,并且在“在建工程”科目下设置相关的明细科目,归集基建成本,对基建工程进行明细核算。同时,将《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中的相关报表予以改进和简化,纳入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作为资产负债表的附表。这样既能满足对基建工程进行具体会计核算的需要,又能满足单位管理层和政府主管部门的信息需要。[!--empirenews.page--] 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必然要面临成为多元投资主体的问题,事业单位需要披露与企业相类似的财务信息,这就对事业单位提供财务信息的广度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不管在企业还是在事业单位,透明的财务信息披露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必不可少的机制。这就需要改革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借鉴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形式,设计事业单位的信息披露制度,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完整的财务信息。目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已经尝试向企业化管理的方向转变,企业和事业单位两套会计准则各自独立的局面已不再适应社会新形势的需要,因此企业会计准则与事业单位及准则的合一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

第四篇: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之我见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之我见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事业单位需在经济发展背景下,开展会计制度改革活动。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所选用的会计制度存在的现实问题,诸如会计目标缺乏明确性、会计核算工作缺乏合理性、会计科目缺乏科学性等,提出事业单位需在充分尊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增强其会计信息的实用性与经济条件适用性,从而完善相关制度、法规、会计报告机制的基础上,实现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 改革

我国国务院所颁布的事业单位改革方向与意见指出:目前,我国正处于走向小康社会的转折时期,因此,在推动社会事业向前发展的同时,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为总目标。在此背景下,我国事业单位所面临的机制不灵活、事业、企业混淆、定位不清晰等问题日益显现,同时,事业单位所承担的公共服务项目形式较为单一,工作效率与质量仍有待提高。为了全方位解决事业单位存在的上述问题,相关部门需积极完善事业单位管理机制,改革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目标定位不明确

本文所阐述的事业单位会计机制缺乏明确的定位、目标是指:①事业单位管理层未明确规定财会信息使用人员的范围,导致其他部门员工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具有查看所需财务信息的权利;②会计核算工作的执行人员无明确规定,且其工作主体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导致财务部门的会计定位缺乏清晰度。

(二)会计核算基础不合理

目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体制来规范会计核算工作,该种核算基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规定的配比方式不相符,无法科学体现事业单位的债务情况与实际资产情况,例如:将事业单位其他时期的资金收入等信息划分为本的资金流动项目,导致其会计核算工作缺乏合理性与真实性,即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适应单位的资产动态。

(三)会计科目设置混乱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所设定的会计科目具有缺乏规范、设置混乱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计管理系统的效率,并限制了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速度,导致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经常陷入混乱不清的境遇。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方向

(一)以适应市场化需求为方向

市场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在于用改革的方式顺应市场需求,这就表明,事业单位需通过采用现代化管理政策,适应市场标准,从而提升事业单位的整体水平。然而多数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规划依赖于国家的资金支持,且受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事业单位无需面对创造经济收益的要求与标准。因此,为了在改革互动中,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制度,相关部门应合理规范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环境与条件,并以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为本质导向。

(二)以经济适用性为方向

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机制直接影响其自身发展的轨迹,同时,由于事业单位属于国家组织建立并服务于社会公益的特殊机构。因此,为了充分展现事业单位的现实作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需如其他企业单位一样,通过在日常运营中获得经济利润,并以会计核算方式来体现其资金使用与流动方向。

(三)以会计信息有用性为方向

纵观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事业单位并未及时顺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潮流,导致其内部会计信息所存在的质量不高问题得到了各界的关注。这就表明,随着市场经济多元化模式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事业单位需建立自收自支的财政管理体制,即自行负责本单位的亏损与创收,从而展现市场经济环境带来的利益创收渠道的广泛性。同时,事业单位需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实用性与现实意义,并将之作为改革会计制度的指导思想。

(四)以资产管理明确性为方向

事业单位的资产类别包含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其中,固定资产是指具有1000元人民币及以上价值,且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具有固定形态的资产;而流动资产是指能够在一年期限内被消耗完的资产,诸如:存货、应收款、预付款、各种存款、现金等。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之间的明确划分,表明事业单位应注重提高资产管理的合理性、科学性与明确性。

三、实现市场经济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措施

(一)完善制度法规

我国事业单位所选用的《会计准则》颁布于1998年,尽管该准则对于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其已经无法高效适应现代化经济模式的需求,这就表明,我国相关部门应根据事业单位的发展特点,出台一部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纲要,从而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推动事业单位进入改革会计制度的新高度,以便为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质量与水平做出铺垫。

(二)完善核算基础

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选用收付现金制来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在该种核算方式中,事业单位对已经付款或是应付款的科目尚未设定其属于待摊费用或是预提费用,因此,收付现金制度无法形象的映射出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对比性、实用性与客观性,并导致事业单位的相关决策无法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除此之外,事业单位需及时运用现代化财务管理机制中的权责发生制,从而使得事业单位所进行的资源消耗与成本投入被全方位记录。

由于事业单位的费用使用标准与范围能够反映该单位资金流动是否规范,修购基金、奖金、福利等是否具备实务操作的性质,因此,事业单位采用新型会计制度,并将其作为审核相关费用使用范围的标准,以便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统一与完整。

对于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出现的坏账资金,或是不具备谨慎性的应收账目,事业单位可参考新型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始终遵循会计准则中的谨慎性要求,设定坏账准备金的计提科目。与此同时,由于盈利性事业单位具有一定方式的资金来源,因此,我国财政部门应颁布条例,允许该类事业单位能够在日常管理中,采用固定资产企?I化计提方式,从而保障盈利性事业单位能够不断更新固定资产,并实现健康发展。

(三)健全会计报告体系

综合对比事业单位所选用的会计报表格式,不难发现其“经费使用明细报表”与“事业类事物支出明细报表”的内容与格式较为单一,导致事业单位领导层与国家政府部门不能针对事业单位的业务费与公务费等进行全面考核。这就需要盈利性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提高会计报表的明细程度,增强会计信息的准确度,完善会计报告体系的整体水平。

事业单位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机制的深入影响,同时,随着事业单位多元化投资者的出现,事业单位领导部门应关注会计报告参与人员与使用人员的范畴,引导财务部门编制简化、通用的会计报告,从而顺应各个层次部门与使用者的需要。例如,事业单位可选用四张表:投资表、负债表、业务表、预算表,来体现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与流动情况。

五、结束语

为了遵循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并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客观要求,我国事业单位应在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注重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作用与现实意义。这就表明,事业单位管理层应逐渐完善会计制度,切合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完善会计制度的理论基础。同时,实践证明,事业单位改革会计制度,有利于提升事业单位整体运行水平,有利于健全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五篇: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策初探

【摘 要】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运行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现行的会计制度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形势发展和实践演进的需要。本文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出发,对如何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制度; 改革。

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事业单位的地位也日益凸显。与此同时,提高我国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日益迫切,其中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就是完善相关的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而言,现行的会计标准主要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这两个文件自实施以来对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财政改革的日趋深入,现行事业单位会计标准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事业单位的管理需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发展不相适应。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其所拥有的房地产、土地使用权、专利技术等资产已大幅增值。同时,事业单位的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上述变化客观上对我国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会计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不相适应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已经逐步进入到了纵深发展得阶段并已经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随着事业单位与其主管部门的资金关系多样化的趋势日益突显,将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能够进入事业单位,同时,我国事业单位的新业务也层出不穷,这些变化都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提出了要求。

3.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标准滞后于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进程。

2006 年 2 月 15 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建立了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会计准则体系,这是对我国企业会计处理规范的系统改进,同时也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

相比之下,现行事业单位会计体系颁布于上个世纪中后期,其中很多规定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我国事业单位管理的需要。

二、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弊端。

1.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标准存在缺陷。

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标准并没有对事业单位的会计目标进行专门表述,也未对“会计目标”作具体分析。另外,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标准只有“会计原则”之说,并没有提出“信息质量要求”。实际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应该在会计概念框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应作为衡量其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或控制要求。

2.会计确认基础还需改进。

首先,按照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规定,同一事业单位可以根据不同的经营项目和业务活动的性质按照需要选择收付实现制或者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这将导致部分事业单位在运用记账基础时有较大的选择的余地,同时也给其留下了人为操作报表的空间,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另外,同类事业单位因具有核算方法的选择权,也将导致会计信息的横向不可比。

其次,对于我国事业单位而言,不管是其本身的业务活动还是其延伸的经营性活动,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记账基础也存在以下弊端:

第一,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无法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其财务情况。比如股权投资只在收到现金利润时才确认投资收益,被投资单位无论是实现利润还是发生亏损都不做处理,这无法真实地反映投资的价值,也不能准确及时地反映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实际情况。再比如说对跨期的资本性支出,收付实现制是在现金的支付时点作费用处理,这种做法将导致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规模和数量信息失真。

第二,成本数据不完整。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将不进行成本核算。例如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只核算历史成本,同时提取一定的修购基金来保证固定资产的维护和更新。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转移和价值损耗的核算没有做明确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用计提折旧,因而事业单位的成本费用不包括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但实际上,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也是事业单位成本的一部分,这种核算方法无法提供完整的成本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上级部门对事业单位非经营性业务资金使用的绩效考核也是不准确的。

第三,收入支出不配比。比如维修费用,在收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的维修费用支出在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费用支出,如果维修费用支出集中发生在某一会计期间,将造成实际支付会计期间的支出过大,导致收入支出不配比。另外,如果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实际现金收付不属于同一会计期间时,也将导致事业单位账实严重不符。

3.会计报表的缺陷。

(1)资产负债表结构不合理。

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资产负债表依据“资产 + 支出 = 负债 + 净资产 + 收入”等式编制,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将“收入”和“支出”纳入资产负债表,与“资产”、“负债”和“净资产”这三项静态要素集中在一张资产负债表予以反映,而实际上“收入”与“支出”是反映报告主体在一定时期内收支情况的动态要素。这样的规定,实际上使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变成了一张科目余额表,这样既不符合国际惯例,同时也使资产负债表失去了“财务状况表”的意义。

(2)现金流量表缺失。

由于事业单位对其经营性活动有权选择运用收付实现制或者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在实际操作中,多数的事业单位对其经营活动项目比较倾向于采用权责发生制,并且未来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的改革方向也是权责发生制。而在权责发生制下,收支表中的“收入”和“支出”项目无法完整地反映事业单位现金及等价物的变动情况,同时,事业单位的经营收支结余也无法准确的反映事业单位的经营现金净流量。

(3)表外信息不充足。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表外披露的方式主要是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这两种。然而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事业单位表外披露所包含的信息量严重不足,现行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附注内容几乎一片空白,同时,事业单位对财务情况说明书的运用也远不及企业单位那么充分。

三、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进的策略探讨。

1.推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准备工作。

首先,在推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之前,相关部门应明晰各事业单位资产的产权归属,并做好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在资产权属明晰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将所有事业资产纳入账簿记录范围,重新评估和核实事业单位的资产价值,同时建立完整的会计循环体系。另外,各事业单位应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及时地更新会计软件以实现对事业单位资产的动态管理。同时,事业单位要着力于会计队伍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对现有人员的专业技能要加强培训,另一方面适当地补充专业素质过硬的新型人才。最后,最为关键的是政府部门要做好充分的立法工作准备,为保障事业单位的会计改革创造一个健全的法制环境。

2.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具体建议。

(1)进一步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标准。

我国现行事业单位标准尚未对“会计目标”作明确表述和具体分解,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标准应对“会计目标”做出专门表述,同时可以从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信息需求的角度出发,对事业单位如何提供这些信息作出明确具体规定,以指引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另外,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标准应明确提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概念,以突出其概念框架的定位。

(2)改进会计核算基础。

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应选择性、渐进式地引入权责发生制,实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的“双轨制”。在原有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先对目前迫切需要解决全新的经济活动及业务种类所涉及的那部分领域首先采用权责发生制,同时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工作,为进一步推行完全的权责发生制奠定基础。

(3)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首先,建议修正资产负债表格式,删除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和“支出”两个项目,按照“资产 = 负债 + 净资产”的等式分别列示资产、负债、净资产三类项目,资产负债表左方是资产项目,右方是负债及净资产项目,使资产负债表真正回归为一张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静态报表。其次,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应增加现金流量表来完整反映事业单位的现金流状况。再次,加强表外信息披露,要求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要重视财务报表附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的填报。最后,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披露应该增加透明度以进一步加强社会监督。

【参考文献】

[1]王庆成。论我国非企业会计组成体系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4(4)。

[2]杜恒。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j]。理论界,2006(6)。

[3]罗飞。.对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 ]。企业家天地,2007(3)。

[4]陈晓燕。现行事业会计制度存在的弊端及改进[j]。会计之友,2007(12)。

[5]韩光霞。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建[j]。审计月刊,2008(3)。

下载浅议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意义和影响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议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意义和影响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探讨(精选5篇)

    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医药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恒顺醋业公司财务战略研究 浅析会计职业判断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船舶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 企业会计人......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及其会计制度改革.doc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及其会计制度改革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会计作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

    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不足与完善

    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不足与完善 [摘 要] 会计改革是一个内涵丰宫、外延广泛的范畴,其中会计制度改革是会计改革的实质和核心。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行业会计制......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是199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其包括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预算会计制度。近......

    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意义

    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意义内容提要: 伴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经济的竞争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而其实质乃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从经济管理上看,人......

    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和建议(五篇材料)

    摘 要:财政部为规范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适应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在近年间实施了一系列整改措施,《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修订了之前的会计准则,同时在2013年1月1日开始在事业......

    美国司法制度对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影响

    美国司法制度对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影响 一、 美国司法制度 美国属于普通法法系国家,普通法法系是指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以它的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普通......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和关键所在,也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基础。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体现了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