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谈话活动开展的探索与实践
幼儿园谈话活动开展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谈话活动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活动,本文基于幼儿园谈话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如何选择谈话主题、谈话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及教师角色定位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幼儿园谈话活动开展提供有益参考。【关键词】幼儿园,谈话活动,建议;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与《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引领下,谈话活动对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性日益被广大幼儿园教师所认可。在一日活动中,经常会组织谈话活动,但在组织过程中,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如,活动无目标,无计划,更多是随机的,缺乏系统性和联系性。有时教师选择的谈话主题是幼儿不感兴趣的,不能引起幼儿的共鸣,往往只有几个孩子是积极参与讨论,更多的孩子是“听众”,甚至会出现冷场现象。谈话过程中,缺乏倾听意识与习惯,经常离题。谈话内容平淡苍白,语言不规范,无主题无重点。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应思考,在尊重孩子、追随孩子、提倡让孩子在自主性谈话中获得发展的同时,我们如何来实现既让每一个孩子想说、喜欢说,又说得好、说得规范?
因此多年来,本人将“谈话活动有效开展”作为主要关注点,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经过梳理,归纳,总结如下:
一、生活中寻找主题——想说就说
教育技巧的奥秘之一正在于:儿童从一个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东西,发展它们,不去用学校里的条条框框限制它们,鼓励其大胆表达和表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实际上就是要给儿童以极大的自由,把焦虑心理降到最低程度,从而使幼儿的巨大潜能释放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其创设一个毫无学习焦虑情绪的谈话氛围,让他们想说就说。
(一)一日生活中有话题
由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处于一种放松、自然的状态,教师可以以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为主题,让幼儿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中心话题,自由地表达个人见解。如入园时请幼儿从怎么做才是文明有礼的好孩子去谈;如进餐时请幼儿从食物的色、香、味、营养等各个角度去谈;区域活动时,请幼儿从规则、玩法、活动情况和作品展示等方面展开交谈;离园前可以谈谈一天的收获和进步等等„„
(二)节日活动中有话题
现代人非常重视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万圣、圣诞、元旦等,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会过上一过,孩子们耳濡目染,也都会有所了解。因此,把节日做为谈话的主题还是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共鸣的。如端午节的谈话,可以从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风俗习惯、说说我的端午节等开展系列谈话活动,既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也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意识。又比如圣诞节主题谈话活动,也可以说说圣诞节的由来,你要把平安果送给谁?为什么?你想收到什么样圣诞礼物?你想怎样过一个有意思的圣诞节?让幼儿学会与人交往,做个有思想有创意的人。每一次节日谈话都可以分成二到三次,节日前一天的预热了解,节日当天的热情参与,节日过后的回忆升华。让孩子在谈话中把节日深深印在脑海里。
(三)自然环境中有话题
如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实物拟人化谈话,柜子的秘密、小椅子的悄悄话、小花的眼泪等等。借助于环境创设中的内容,尽量多地让幼儿谈。无论孩子原有经验怎样,无论他们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谈话,都可以在这个范围里根据个人的感受发表见解,针对谈论主题说自己想说的话,说自己独特的经验。
(四)社会生活中有主题。
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七彩的,多元的,他们渴望认识了解整个世界,因此教师可以把社会生活的大主题、职业、场所、活动做为谈话的主题。如奥运会中的比赛项目和金牌榜;世界杯足球赛的规则和热情;说说你去过的城市是什么样的;父母的职业知多少;看场3D电影的感受;做飞机和做火车的不同之处;你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我知道的广告等等。内容丰富多彩,孩子们也可以畅所欲言,鼓励幼儿多听多看多说,增长见识,竖立自信。
教师在鼓励幼儿积极交谈时也不要求他们一定得使用准确无误的句子,完整连贯的语段,致使孩子感受这种交谈气氛很宽松自由,也就能够无拘无束地谈论开来。由于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大胆,因而在他们充满童真与稚气的畅所欲言中,创造性若隐若现,当他们的一些想法稀奇古怪超越客观现实时,当他们的描述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特别是当幼儿中出现与老师看法不一致时,教师给予及时肯定,并敏感地捕捉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加以科学的引导,使孩子知道教师是非常理解和尊重他的,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和轻松愉快感,这些积极情感反过来又增强了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进一步激发他们想谈、愿谈、敢谈的兴趣和欲望,并在活动中迸发出更多的能量和创造性,萌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集体教学中精心设计——学说会说
想谈、愿谈只是一种意识,如何使意识转变为行动,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谈话活动,还必须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有目的引导,才能实现双向或多向交流。
(一)适宜情境,引出话题。
可以用实物或直观教具创设谈话情境,如“有营养的早餐”活动中出示包子、鸡蛋、粥等食物;也可以用游戏或表演的形式创设谈话情境,如在“我的好朋友”流动中通过游戏《找朋友》来引入。在《指五官》游戏中自然而然的引到“保护五官”的话题中,教师一段精彩的广告表演也能恰如其分的引起幼儿对广告的兴趣。
(二)多种教法,鼓励创造。在谈话活动中,要让幼儿充分地自由讲述内心的真实感受,放手让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注意交谈中的个别差异,鼓励每位幼儿积极参与谈话,真正形成双向或多向交流。在谈话活动中,老师还要教会幼儿“创造”之法,使幼儿会创造性地谈。
1、拼凑组合谈话法
新鲜的话题偶尔断档后,孩子就觉得无话可谈,然而借助于孩子较为丰富的词汇,进行无主题的词汇拼凑谈话法却是孩子们极为感兴趣的,“大公鸡、熊猫、小狐狸” 之间的故事作为成人尚可想象,然而“可爱、狡猾、雄壮”这些毫无关联的形容词也能让孩子们谈得津津乐道,在一拼一凑中孩子们谈出了自己的思想,谈出了自己意愿,更谈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
2、想象谈话法
在谈话活动中,有一种比学习语言、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像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是发明的翅膀,是成功的摇蓝。儿童期是想像力最活跃、最丰富的阶段,幼儿的想像力越丰富,对谈话主题的理解就越有创见。谈话就显得越新异,与众不同。因此,正确引导他们在想象基础上大胆创新的构思。如在变《奇特的房子》时,孩子在对房子的种类、用途有一定了解后就开始了富有想象色彩的谈话,有的话:“我要设计一间会飞的房子,只要一按遥控钮,它就会带我们飞到任何我想去的地方。”有的说:“我要设计一间会变大奕小的房子,平时放在我的口袋里,当我想休息时,就拿出来,吹一口气就能变大了。”
3、情境设问谈话法
幼儿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常常因不知所措而大哭或不语。而通过情境设问谈话法让幼儿学会面对问题多思考解决方法的好习惯。在讨论《有陌生人要带你走》时,孩子们有的说不跟他走,有的说赶紧找老师保护自己,有的说给爸爸妈妈打电话,还有的说报警,打110吧„„
4、多角度谈话法
谈话,需通过思维进行,儿童期是思维模式处于逐渐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来加强幼儿创新思维训练,引导幼儿从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从定式思维向开放性、独创性思维迈进,充分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掌握全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的学习方法。教师为幼儿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鼓励幼儿用创造来学会创造,用创造性来激活创造性。例:在谈论《小河变脏了》时,孩子们有的从自己出发,说自己不往河里乱扔垃圾,有的说请工厂的工人叔叔不要把脏水排在小河里,有的说拿个大网来把河里的脏东西捞上来,更有的说请科学家造个机器人来保护小河„„在多向思维中谈出了与众不同的想法,谈出独特的创造性。
5、假设谈话法
幼儿的思维因缺乏生活经验,所以局限性较小,自由想象成分较多,教师就可以依据这一思维特点,向幼儿提供出种种假想情境,让幼儿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的?该怎么办等问题。如告诉孩子们,小田鼠欢欢的妈妈生病了这一现状,让大家猜测她为什么生病了,生病了又该怎么办?有的孩子说是小田鼠不听话把妈妈气病了;有的说是她出去买东西突然下雨了,她没带伞被雨淋病了;有的说得赶快送医院打针,有的说让河马大夫来看一下就没事了„„如此谈话,不但使孩子的思维变得积极、主动,而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逐步得到了提高。
诸如此类灵活多样的创造之法,还有很多,运用时关键在于教师努力地把幼儿的思路从狭窄封闭体系中解放出来,使幼儿敢于独立思考,提出新的假设和构想,进行标新立异的谈话。
三、角色中正确定位——引导支持。
(一)智慧发问,多元讨论 陶行知先生曾写过一首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一问。”教师在组织谈话活动中的角色就是发问者。事实上,能提出问题就其意义来讲,确实不亚于解决问题,因为幼儿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状况和水平,同时幼儿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发展和弘扬。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的,开放式的,能引发幼儿思考和讨论的好问题。教学中我们倡导“不耻多问”,明确“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引起争论的问题就是好”。
当然也可以让幼儿做为发问者,比如在谈话活动《蛋糕》中,教师建议幼儿去参观蛋糕展览会后就请孩子们自由地向老师提问,有的问:“这么多蛋糕,样子不一样,味道是不是也不一样?”有的问:“这些蛋糕是怎么做出来的?”“还有更奇怪的蛋糕吗?”„„孩子在寻找自己提问的答案中主动地进行了学习,获取了经验。回答可以是多元的,允许幼儿做出多样的回答,尊重幼儿的不同见解,并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讨论,使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隐性示范,间接指导 在谈话活动中,我们变直接示范为间接指导的方式出现,表现在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参加谈话,用平行谈话的方式对幼儿做隐形示范,如在谈《我爱吃的水果》时,教师通过谈论自己的经验,如自己喜欢的水果和喜欢的原因等。这时,教师并不明确地要求幼儿观察教师的示范,而是通过主导活动的方向和进程,向幼儿暗示谈话时组织交流内容的方法,鼓励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三)面向全体,个别指导
根据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纲要精神,我们在组织谈话活动时,根据幼儿语言发展水平、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采用了分层指导的教学方法。在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时,开展以小组为主体的谈话活动,通过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个别指导。不善谈的孩子直接在教师帮助下学习,一般的孩子则对着谈论话题的自言自语地说或冷不丁地去插入同伴的谈话,能说会道的孩子凭借自己的经验及新的谈话思路进行表演性的轮流交谈,部分乐于倾听的孩子就在倾听中学习谈话的秘诀,如此一来,即使得每个幼儿都学有所得,又减少了幼儿个人的羞怯感,增加了谈话者之间的社会性联系,可谓一举多得。
(四)提供机会,说得漂亮
每个人都有表现自我和与人交往的需要,孩子最喜欢通过语言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我们就为幼儿创设各种表达想法和交流信息的机会,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比如开辟我是小记者栏目,利用每天晨间谈话的时间,请孩子们自由地谈论一些本地区、本省市乃至整个国家的热点新闻,内容包罗万象,信息量大,思路开阔,使幼儿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与创造力,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才能,这些反映幼儿近日生活中共同关注点的栏目成了孩子们每天的渴望。为了能充分表现自我,获得同伴的赞同、喝彩,孩子们不断在内容、方法、形式上创新,将自我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耐心倾听,随机调控
在谈话活动中,尊重孩子,注重孩子自主发展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应能随机调控,促进孩子语言逻辑性、切题性的发展。1.把握价值,在探讨中分析引导。
2.适时等待,在生生互动中解决。
3.善意商量,在交流中取得共识。
相信在这样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谈话氛围中,在教师有效的策略引导下,孩子会在不断的积累中想说就说,越说越好,从而通过谈话活动真正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第二篇:《幼儿园开展故事活动的实践与探索》中期报告
《幼儿园开展故事活动的实践与探索》中期报告
唐镇幼儿园
一、概念的界定
故事是一种真实的或者虚构的事件,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情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跌宕起伏,具有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幼儿故事篇幅简短精巧、情节曲折有趣、语言生动形象,适应幼儿的接受能力,为幼儿所喜爱。
本文所指故事泛指适于幼儿讲述的所有叙事性文学作品,包括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历史故事、儿童科学文艺作品及儿童生活故事等。
故事活动是幼儿通过听说、表演等方式对故事进行欣赏、理解、讲述和表达、表现的一种活动。
幼儿园开展的故事活动主要是指创设故事活动的环境、提供适宜幼儿学习的故事内容,运用多种、有效的指导方法,幼儿通过听说、表演等方式对故事进行欣赏、理解、讲述和表达、表现的一种活动。
二、研究依据
1、幼儿园开展故事活动符合《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的精神。《纲要》在语言领域也强调“发展幼儿语言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故事中有生动、优美的语言,有变化无穷的情节内容,有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在欣赏、模仿、学讲、学演、创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锻炼自己大胆、肯讲,愿表演的积极态度。
2、幼儿园开展故事活动符合幼儿语言素养发展的需要。故事作为一种最受幼儿喜欢的文学形式,蕴涵着丰富的认知、情感、审美等方面的价值,有利。
计专门的故事活动和渗透的故事活动两种基本形式。专门的故事活动主要包括故事教学活动、故事阅读活动、故事欣赏活动、故事表演活动和故事创编活动。渗透的故事活动主要是在其它领域活动中的渗透、在主题活动中渗透、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和在环境创设中渗透。
4、故事活动策略的研究
幼儿园开展故事活动的策略主要有情境熏陶策略、因材施教策略、实践锻炼策略、循序渐进策略和互动发展策略,并在实践中对这些策略不断反思、分析和总结。
五、课题实施
1、加强理论学习,深化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课题意识和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题研究成功与否,与课题研究成员素质有很大关系。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更有效的进行课研,我们组织教师收集情报资料,采用教师自主学习和课题组集体研讨学习的形式,学习《课题研究方案》、《幼儿园故事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幼儿故事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等有关内容,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故事活动概念的界定、故事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和组织指导策略。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达到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把学习过程之中的探究、发现、猜想、质疑等显现出来,每位教师撰写学习心得。
2、开展课题论坛,组织专题研讨,增强教师对课题的认识能力。
我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题研究能力相对较弱,有一部分教师害怕做课题,有一部分教师不会做课题,为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有效开展课题研究,我们围绕课题开展了“我对故事活动的看法”、“故事活动怎样分类”的论坛。论坛中,老师们收集资料,制作ppt,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有老师根据论坛要点作总结和评价。通过开展论坛活动,让教师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共同提高教科研的研究能力。从中感悟到:
(1)从不参与到重在参与。过去不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缺乏主动性,听听即过。现在人人是课题研讨的主体,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在听——说——评的互动过程中,既提升了课题的质量,自身得到了锻炼,体验到团队智慧的力量,群体研究的氛围浓了。
(2)从注重结果到重视过程。论坛的开展,对课题组成员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大家更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有信心挖掘课题研究的深度,从注重两头热(立项、结题),过程环节问津较少,到现在课题骨干组大研讨、多形式的研究课、论坛、辩析沙龙等研究活动。资料丰富了,课题充实了、研究有效了。
(3)从关注个别到整体辐射。过去我们较关注对立项课题人员的培训指导,使教师课题研究的水平差异日趋明显。现在建立了课题资料经验共享,每个人随时都可借阅,学习借鉴他人经验,教师们获得了有效的帮助。
3、多途径开展故事活动,激发幼儿对故事活动的兴趣。(1)开展餐前、餐后故事会活动
教师利用餐前零星时间,组织幼儿听讲故事活动(听老师、听同伴、听录音);餐后组织幼儿听“小喇叭故事”,请大班的哥哥姐姐在小喇叭里讲故事,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听故事。(2)创设幼儿故事表演区——小舞台
小舞台是幼儿自编、自导、自演的一种游戏形式,提供给幼儿自我表现相互同化的机会。我园班班开展小舞台活动,在这种开放式的活动中,幼儿自由结伴、自己选择合适的角色、自己设计节目,自己决定当演员还是观众。他们自我表现、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还常常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爱好进行创编、设计,满足了游戏的心理需求,表现和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3)引导幼儿积极进行故事创编活动
幼儿在对故事情境、故事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创编故事内容。它的基本形式也可以分成三种,首先是通过理解故事上半段,让幼儿创编故事下半段;第二种是通过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创编故事的结尾;第三种是为幼儿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提供相应的故事人物,让幼儿创编故事内容。(4)创设故事表演角
教师在班级中设置表演角,表演角中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年龄和实际水平投放道具和材料,有木偶、纸偶、头饰、音乐(故事)磁带以及各种辅助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经验、能力和水平选择或自制道具、自主表演。
(5)组织幼儿积极参加园内外各类讲故事比赛、故事表演比赛
我园积极参加了小青蛙故事比赛、浦东新区看图编故事比赛、镇童话剧比赛,在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六、成果
一年来,我们结合教学实践和教研活动,开展了学习、设计、实践、研讨等方面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实践、反思、优化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逐步推进课题研究工作,不断加深对课题的认识,同时对研究的目标和方式作了必要的调整。
第一,通过研究讨论,制定出了适合小、中、大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故事表演评价体系。小班:
个体表演:1)喜欢听故事,愿意讲故事。2)学会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讲述。3)学习用手势、动作表现故事内容。4)讲故事时声音清楚、响亮。
合作表演:1)愿意与同伴一起讲故事。2)初步具有合作表演故事的意识。
第三篇: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探索实践
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探索实践
摘 要:在幼儿园教育体系当中,区域活动是其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对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此,通过对区域活动这一部分不断地进行研究、反思和探索,总结出提高自身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能力,使该教育方式能够在幼儿园教育体系当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开展
在众多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当中,区域活动这一教学方式不仅最受儿童的欢迎,而且还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区域活动的具体内容为一游戏活动的形式,将相关的学习知识、生活常识等融会贯通在游戏过程中,让幼儿在宽松、活跃的气氛中学习到新的知识。教师在策划区域活动时,要将游戏的趣味性和需要学习的知识做到很好地结合,并且能够易被幼儿接受。当前现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给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当中带来了更多的新理念,教师更多地思考如何才能够在幼儿群体教育当中发挥出区域活动的最大效用。
一、区域活动应以幼儿为主,区域活动应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现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应该尊重幼儿个体的差异化发展,开展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方式也要易于被幼儿所接受。而区域活动这一教学方式恰好满足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来的要求,也是教师根据幼儿个体的不同发展需求,做到因材施教的有效措施。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应该体现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在教师建立的情景当中去观摩、探索。另外,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应该准备采取多样化活动材料,并且在每一区域游戏当中制定特定的学习主题,让幼儿在这一主题下,积极表现自我,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能力。
二、合理设置投放材料的数量以及类型
1.主题区域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是由不同主题的游戏区域开展的。因此,其投放材料也应该根据主题的不同来进行材料的科学投放,使区域活动更有目的性、指向性,进而促进幼儿在主题游戏当中得到更好的互动与增长知识。在语言区域,可以投放与语言有关的识字卡片、有声故事书、学习动画等材料,来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在美工区域,可以投放画画本、橡皮泥、色彩缤纷的糖纸等,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手工创造的活动中发现学习的乐趣。
2.公共区域材料的投放
在公共区域当中,更加要尊重幼儿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差异,通过结合班上幼儿的实际情况,匹配各层次的游戏材料,尽可能在公共区域活动当中顾及到每一个幼儿的感受。
生活区:可以投放豆子、碗、勺子以及瓶子等材料,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幼儿,可以难度系数,提供前三种材料给这类型幼儿,让其自主搬动豆子;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增加难度系统,提供所有材料,并且让其用不同的方式去搬动豆子。通过材料的不同组合、不同的游戏难度以及不同的选择,来让每一层次的幼儿都能够在“搬豆子”这类简单的活动中增强其动手和动脑能力。
数学区:可以投放不同数量的可爱的动物模型、数字模型等,让幼儿按照不同种类的动物进行分类和计数。另外,通过以幼儿最爱的糖果来作为奖励,让幼儿分辨数字模型。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数学能力,也为其以后的基础教育学习打下基础。最后,可以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幼儿,自主选择对数学区内的投放材料进行排序和分类,进而增强数学区域对幼儿的吸引力,从而调动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激情。
三、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任务
1.活动期间做好记录工作,及时地进行参与活动
当幼儿全身心参与到区域活动时,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且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观察幼儿对这个区域活动的关注度、游戏设置是否符合当前幼儿能力以及幼儿在参与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等方面。通过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差异性以及学习能力等来寻找其中的原因。教师应及时地进行参与活动,指的是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去引导学生解决困难,而不是直接告诉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做好这两点,才能够发挥出区域活动的效用。
2.区域活动结束后对幼儿的评价
当每一环节的区域活动宣告一段落实,教师应该要及时地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这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也能够调动幼儿参加区域活动的积极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的差异化特点来对幼儿做出合理的评价,切勿以偏概全,打击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通过积极与幼儿交流活动感想,不仅能够及时纠正教师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还能够促进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
在开展区域活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经过缜密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更好地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独立性、集体性的培养,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地提高自身区域活动策划能力,使该教育方式能够在幼儿园教育体系当中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编辑 韩 晓
第四篇:有效开展QC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有效开展QC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油田通过10多年组织开展QC活动的探索实践发现,有效开展QC活动不仅需要企业领导重视,提供培训等各种资源,还需要广大基层员工积极参与,要有掌握QC的方法和工具的核心骨干,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适合本单位特点的成果评审机制,能公平公正地评审出优秀的成果并给与奖励,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员工参加到QC小组活动中来。
关键词:QC活动 有效开展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a)-0248-01
我国自1978年起开展QC小组活动以来,至今已经历了35年的历程,油田的QC活动虽然起步较晚,迄今也已开展活动10多年。10年来油田一方面借鉴其他企业开展QC活动的先进经验,一方面大力开展QC知识培训,取得明显效果,QC成果水平普遍提高,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尽如人意。近两年来,油田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寻找有效开展QC活动的方法和途径。油田QC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群众广泛参与度不高
油田开展QC活动以来,各级领导普遍比较重视,但主要还是以行政手段推广为主,员工没有足够的自主权,大部分员工无法理解QC小组活动的真正意义,背离了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全员参与”原则。长期以来,参与QC小组活动的主要为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大部份岗位操作员工不愿意参与QC小组活动,自发组织的QC小组更少。迫于上级指令组建的小组,组织参与意识不高,部分员工把QC活动看成是上级指派的任务,是额外工作,参与不积极;部分员工存在畏难情绪,把QC活动的过程看得过于高深复杂,不能很好投入。
1.2 QC课题倒装的较多
有的QC小组不遵循PDCA的科学程序开展活动,在生产或经营的某一方面取得成效后,以现成结果反推过程,机械地套用报告格式编写出成果,未按年初注册课题,PDCA循环后整理成果的活动步骤和程序进行QC活动。
1.3 重结果轻过程
QC成果评审过程中,质量专业人员比例不高,评委对QC的评判标准不一。部分领导强调出成果,出现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有时只是一个“合理化建议”,几句话就能说明的小事成了优秀成果,而有些小组经过长期努力取得的成果却得不到重视和表彰,严重影响了员工参与活动积极性。
1.4 工具方法应用落后
从油田近几年的QC成果汇报材料来看,小组工具、方法应用相对落后。小组活动应用最多的就是因果图、排列图、调查表等一些简单的分析工具,关联图和直方图的应用不多。对于稍为复杂的控制图、方差分析等就鲜有应用。这说明油田在统计技术方面还有所欠缺,由于缺乏靠数据进行决策的氛围,油田技术人员对统计技术缺乏兴趣,即使是培训时掌握了一些,也因长期不用而荒废。原因分析
2.1 QC知识培训覆盖面过窄
油田虽然每年都组织专题QC知识培训,但覆盖面不全,尤其是基层岗位员工,身在生产一线,很少能参加。各个基层单位组织的培训大多不够专业,加上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效果不佳。在油田基层,还有部分员工不了解QC是什么,QC小组要干什么,认为这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事情,与操作岗位员工没关系。QC小组活动更多的是为生产操作岗位的员工搭建的一个平台,但由于对活动目的和作用认识不到位,以致在安排部署、组织开展、成果应用等各个环节出现较大偏差,影响了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2.2 考核激励措施单一
油田虽然重视QC小组活动,不断提高QC成果的激励水平,各基层单位亦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措施,然而对于基层部门员工来说,要有一个好的成果通过竞争评优也不是一件易事。另外,基层部门对活动开展的激励方式比较单一,不能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难以达到推动活动开展的效果。
2.3 缺乏健全的评审考核机制
油田当前的成果评审,主要从成果资料和发表效果来衡量,没有深究课题的背景和成果的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使成果评审成为对写作能力和演讲水平的考察。缺乏健全的评审考核机制是制约QC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正确、科学、严格的成果考评是对QC活动的最好奖励,亦能吸引更多的员工参与其中。方法探索与实践
3.1 培养核心骨干是关键
QC小组能否有效开展活动,作为核心骨干的组长起重要作用。企业近2年在各个基层单位挑选数名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质量管理知识、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推行QC小组活动的热心人进行重点培训和培养,并由这些人组织基层的QC小组活动,推动基层QC活动的开展,收到良好效果,近两年特别是2013年的QC成果的质量明显提高。
3.2 深入广泛开展QC知识培训
油田每年除组织集中培训、课堂教学外,还组织了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培训,提高专业队伍的实践能力。另外,对基层员工尤其是生产一线员工主要采取了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的方式,由企业内部具备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师资资格的人员对基层员工进行培训指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普及QC知识,从而促使员工正确看待QC活动,积极参与QC活动。
3.3 建立小组活动的跟踪检查机制
油田建立了QC活动管理系统,对小组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同时不定期对已注册的QC小组进行抽查,填报系统或抽查不合格的QC小组不能参加评优。这样既能督促QC小组真实有效的开展活动,又能指导小组成员正确运用QC工具和方法,为小组活动开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3.4 建立完整的激励体系
油田不断完善激励体系,注重激励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不仅向取得优异成绩的QC小组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也对积极组建和认真开展活动的小组给予适当的奖励,使参与QC活动的员工从情感上获得认同,产生归属,认识到自己在开展QC小组活动中的重要性并参与其中,由“要我干”变为“我要干”,使QC小组活动持续开展。
3.5 建立科学的成果评价体系
油田组建了专业评审团队,设两级评价体系。吸纳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参加评审组,对成果资料和活动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同时根据小组成员对课题的贡献来衡量小组活动的价值。结语
有效开展QC活动不仅需要企业领导重视,提供培训等各种资源,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质量管理知识、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推行QC小组活动的核心骨干人才,更重要的是建立科学的成果评价体系和完整的激励体系,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员工参加到QC小组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 中国质量协会.QC小组基础教材(二次修订版)[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第五篇: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的实践与探索
谈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姓名:吴秋香工作单位:龙游罗家小学职称:小学高级通讯地址:浙江省龙游县罗家中心幼园电话0570-7084035手机 ***Emailqznjt7684415@163.com
[内容摘要]
幼儿园户外活动是幼儿整体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及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这足以看出幼儿户外活动的重要性。根据我园地处山区农村这一实际情况,笔者通过以下方面开展切合实际的户外活动,使户外活动真正取得“效益”。
[关键词]
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玩具
[正文]
农村幼儿园因办园投入资金少,硬件条件不足,幼儿人数过多等客观因素。户外活动开展的不够正常。《纲要》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为保证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提高幼儿户外活动兴趣,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我们做了以下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一、因地制宜,创设适宜的户外活动环境,让户外活动“活”起来
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走出园门就是农村广阔的天地,《纲要》中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大自然的教育价值,使大自然成为幼儿户外活动的场所。如:每个孩子爱玩水,我们幼儿园没有嘻水池,可幼儿园门前有一条80厘米左右宽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常年水流不断,是天然的“嘻水池”。我们常带孩子们穿着自制的防水衣(塑料袋制成)进行各种玩水游戏,让幼儿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又例如利用泥巴开展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玩泥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我们没有像城市幼儿园那样的平衡木,但可以利用田埂进行平衡的锻炼;我们没有塑胶场地,但有长满了草的田畈——天然的草地,可以进行不同方式跑、跳、爬的游戏,发展幼儿手脚动作的协调性。不用任何活动器具,要得只是一个好天气、教师的计划和高度的责任心。农村自然环境为农村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自然、有趣的活动场所,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活”起来。
二、就地取材,开发利用山区农村自然资源,让户外活动“动”起来
幼儿户外活动,少不了要为幼儿提供活动器材。我们幼儿园周围有着丰富的山区农村资源树木、竹子、农作物„„这些资源不仅随手可得,而且幼儿对此比较熟悉。根据我园实际,我们就地取材,开发山区农村的自然资源,自制了丰富的户外活动器具,建立 “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资源观和价值观。
如用竹节做成的小高跷,组织幼儿锻炼身体平衡、手脚协调的能力;竹梯可让幼儿练习钻、爬、攀等能力;用竹竿做成游戏棒,可供幼儿玩接力赛,赶小猪等游戏;用稻草编草垫子摆在地上让幼儿前后滚翻;用稻草编成辫子、绳,把它放在地上作跳跃障碍物,拿在手上作马鞭。同时,在组织幼儿编织过程中,锻炼幼儿手指肌肉、手指协调能力等。
诸如此类的山区农村资源,城市幼儿园是无法相比的,而这些幼儿自己制做出的活动器具,比那些琳琅满目的成品器械对幼儿有更大的吸引力,使幼儿置身于丰富的活动环境中,激发幼儿开展户外活动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动”起来。
三、一物多玩,培养幼儿创新意识,让户外活动“新”起来
在组织户外体育活动时,我们教师转变观念,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变教师传授为幼儿主动探索。我们以“一物多玩”做为切入口,注重发挥幼儿的创造性,给予幼儿户外活动中的充分自由,让幼儿自由选择器材,自由结伴,自由活动。活动中老师加强观察、鼓励启发幼儿自己去探索活动,生成自己的活动方法,使活动方法“新”起来。
如竹圈可以有多种玩法,“滚圈、钻圈、跳圈、转圈”等多种玩法。又如竹梯也有多种玩法,竖起可以让幼儿轮流爬梯、也可以双手着梯倒退爬行、又可双脚并拢进行间隔跳、单脚行进跳和间隔跳。如用稻草编织成一条条粗绳,让幼儿玩“跳草绳”的游戏,还可让幼儿玩“舞龙的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善于发现、引导和帮助幼儿,先让幼儿自由游戏,去发现、探索游戏的多种玩法,最后教师与孩子们一起总结游戏的新玩法,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经验。让户外活动“新”起来。
四、传承文化,开展民间游戏活动,让户外活动 “亮”起来
农村有许多流传甚广的民间体育游戏,乡土气息浓,趣味性、娱乐性强,深受孩子的喜爱,这些游戏在全面锻炼幼儿身体的同时,还给幼儿带来愉快的情绪。传统体育游戏不需要很复杂的材料,也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可以随时开展,克服了农村幼儿园园内场地小、材料不足的缺点。因而我们在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传统乡土游戏的锻炼功能,赋予老游戏以新的生命力。我们开展了优秀民间游戏征集活动,发动老师向自己的长辈、幼儿的家长请教,把一些有教育意义,又有体育功能的民间游戏引入到户外活动中。如“老鹰捉小鸡”“顶牛”“斗鸡”“老狼老狼几点了”“贴膏药”“打怪兽”等,这些材料简单、廉价,不受场地限制的游戏,既能发展幼儿相应的动作能力,又能培养幼儿的交往、谦让、合作精神。让幼儿体验户外活动的乐趣。使户外活动“亮”起来。
五、形式多样,丰富户外活动内容,让幼儿“炼”起来
我们每天上午7:00至7:55,午间10:50至11:30,下午3:30至4:00,这段时间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有集体的有分散的。这样,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玩的形式、玩的内容,在教师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教育内容所提供的相应材料、半成品玩具中,获得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享受活动的乐趣,达到调动幼儿的活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同时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相应的集体活动和自由活动。如大、中班想象、思维、运动能力较强,组织他们多参加一些活动量大的集体活动,为他们提供一个更能发挥和创造力的自由活动空间,而小班幼儿的想象、思维的能力较弱,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活动兴趣很容易转移,就需要教师耐心示范,着重组织小型分散活动,也让其适当自由活动,让幼儿以更自然更放松的状态投入到户外活动中,真正“炼”起来。
在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幼儿户外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幼儿机体新陈代谢能力和皮肤的抵抗力,还促进幼儿动作协调、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只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真正做到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幼儿活动态度、用务实的精神去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本土资源、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自己的教育行动,只有这样,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实施,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参考资料:
1、宫陈《体育活动场地巧利用》早期教育2008.102、宋玉华《向大自然索取幼儿园活动材料》幼儿教学研究2009.13、谢清《幼儿健身活动新设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8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5、黄丽萍《公共区域的开发和利用》 幼儿教育2005.11
200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