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夏》课堂实录
《夏》课堂实录
课前准备:教师检查课件;多媒体投影;话筒等设备。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教师以唐高骈的《山亭夏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是唐代高骈写的一首小诗,同学们现在大声自由朗读。读后告诉老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首情绪,你感受到了本诗怎样的韵味。(生自由朗读课文)
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喜爱之情,读完后我感觉夏日山亭的宁静。生:读完这首诗吗,我感觉到作者的一种闲适、恬淡、欢愉的心情。
师:嗯,闲适、恬淡、欢愉。概括的很准确,那么老师想知道你是怎么看出这种情绪的呢?作者是通过描写哪些意象让我们感受到这种闲适、恬淡、欢愉的呢?
生:帘动、花香传神的描绘了夏日山亭的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夏日乡村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好,作者通过对一系列夏天意象的描写,给我们展示了夏天的闲适与宁静,向我们表达了一种对夏天的喜爱之情。那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独特的情绪和韵味再次齐声朗读这首诗。然后最好能够课堂上有感情的背诵出来。(生齐读)
点评:在导入环节,胡老师用一首与本文风格不同但写作对象相同的一首小诗《山亭夏日》导入新课,两者之间联结的很紧密,有利于将学生引入“夏”这一情境之中。非常有创意。师:这一堂课,我们来一起感受一下梁衡笔下的《夏》,去体会他心中的夏天与高骈诗中的夏天有什么不同。
(老师黑板板书题目及作者。)
(PPT展示:教学第一部分:我读故我知。)
师:请同学们先通读一遍文章,要求将字的读音读准,同时与刚才的那首诗进行比较,这篇小文写出了对夏天的怎样的一种情绪。
(PPT展示:读准下面的字词,并注意字形。
芊芊 黛色 主宰 轻飞曼舞 磅礴 贮满 匍匐 闲情逸致 迸发 澹澹)师:同学们看看这些词语,你们能准确读出来吗?(生:读生词)
师:美国有一位作家海明威说过这样一句话——:“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一篇好的文章亦是如此。今天我们学习梁衡《夏》这篇文章,不仅要读出海面上的那八分之一,更要读出那隐藏在海水下面的部分。
点评;引用海明威著名的文学创作原则冰山理论,将同学们引入到一种深层次的分析文本情境中。
(PPT展示:阅读不仅是知识积累,更是一种思维和审美的训练。——梁衡。)
师:同学们现在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作家笔下的夏天有什么特点,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概括并把它写在黑板上与其他同学分享。生:紧张、热烈、急促(板书)
师:概括的很精练,呢么哪些地方写到紧张,哪些地方写到热烈,又有哪些地方写到急促的呢?请同学们分别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生:热烈是在第二小节写到的,紧张、急促是在第四小节写到的。
师:好的,既然第二小节写的是热烈、第四小节写的是紧张、急促。那么第三小节写的又是什么呢? 生:色彩,夏天是金黄的。
师:那么这种金黄的色彩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色彩呢?
(PPT展示:热烈、紧张、急促的旋律
金黄的色彩)师:回到第二小节,哪些地方写了热烈?作者是怎样表现的?请同学们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分析。生:“像火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我觉得沸腾这个词体现了夏天的热烈。生:“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了一种磅礴之势„„”我认为酿这个字尤其传神的写出了夏天的热烈。
师:从灵秀到磅礴是一种热烈,在天地之间升腾。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种热烈读出来。给大家一点热烈的音乐。(播放音乐)点评:这时候在学生快要进入文本情境的时候及时插入配乐朗诵这一环节,将学生彻底融入了夏天那种氛围中,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那种热烈、紧张与急促。
师:那么现在那位同学自告奋勇为大家朗读一下,让大家再次感受一下这种热烈、(生读)
师:嗯,这位同学读完了,我请一位同学来点评一下。
生:刚才那位同学用热烈的情绪读出了夏天的磅礴与热烈。很有感染力。
师:在朗读课文时,我们不仅要注意感情,也不能忽视阅读的节奏和重音,同一篇文章应急缓有序,语调也应有适当变化。教师下面来朗读一下。
点评:本文是一篇散文,教学重点应该就是阅读。教师通过学生朗读同伴点评并最后老师总结点评,交给了同学们一种朗读的方法。最后由教师示范朗读,更将这种阅读方法付诸实际,更有说服力。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三小节写夏天的色彩,是为了表现夏天旺盛的生命力。这种写作形式是先概括提示,再进行具体描绘,最后做总结深化。那么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分析第四小节,看看同学们有了老师的提示,能不能很好的分析这个段落。
点评:这个环节我认为是本节课的一个小亮点。教师独辟蹊径,不再按第二节和第四节的教学方法来教导学生,而是采用教师给予学习方法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三小节。很有新意与独创性。(生回答)师:“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生:因为农作物夏秋都有。
师:同学们的回答很有趣,很实在。那同学们想一想,夏天的忙碌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球天的收获。
师:对,很好。夏天的忙碌是为了收获一个金色的秋天。在第三小节作者也说:“夏,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师:梁衡曾经说过:“人们为什么要写文章呢?可以有很多目的。比如说是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创作美德,但还有更深一层,就像开矿一样„„”那么就请同学们思考了,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大家讨论。生:作者喜欢夏天,同时为了歌颂劳动人民。师:有没有更准确的? 生:辛勤的劳动人民。师:还有没有更准确的? 生:辛勤的劳动人民。
师:现在准确了。梁衡本人也说过,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歌颂辛勤的劳动人民。那么作者在文中有没有点到他的写作意图? 生:第五小节
师:第五小节与其他段落有什么不同? 生;加入了议论与自己的思考。
师:下面请同学们三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喜欢的语句,和同伴进行合作品析。(PPT展示:示例:“山坡上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
赏析:抓住事物特征,运用正确的比喻的手法,形象写出了从春到夏景物的变化。“凝成”一词用词准确形象,引起人们美好的联想。)生:品析 师:点评
点评:这个环节属于合作探究环节,教师的示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范本。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是继读夏之后的品夏环节。
(PPT展示:邀你试笔。将文章的一个小段落改编成一首小诗。教师示范)师:看了老师的示范,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老师用了什么结构? 生:概括——具体——深化
师:说的非常好,那你能不能用这样的方法将文章中的其他段落概括成一首小诗呢?
点评:这是我认为本节课的第二个亮点。将段落改编成小诗的形式很新颖,同时也将老师之前教的写作方法融会贯通,让学生掌握。
第二篇:七上《夏》课堂实录
七上《夏》课堂实录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土门镇初级中学 张治明 邮编:44261
3(老师宣布上课,师生问好。学生喊班级口号)
一、激情导入。
师:一年四季是大自然对人们的馈赠,我们可以感受不同时节不同风光的魅力。你比较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生1:我喜欢春天,草长莺飞,姹紫嫣红,一切都生机勃勃。
生2:我也喜欢春天,可以卸去厚厚的冬装,活动自如,充满希望。
生3:我和她相反,喜欢冬天,虽然天气寒冷,但也意味着过年临近。(生笑)
生4:我喜欢秋天,天高云淡,气候适宜,那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累累的果实在枝头笑弯了腰,火红的枫叶点燃了秋天的热情!
师:说得真好,富有诗意。还少哪个季节?
生:夏天。
生5:夏天太热了,让人提不起劲,就想进空调间。(生笑)
生6:我本来也这样认为,但预习了课文后,我对夏天的看法改变了,它是很热烈,很富有激情的,比春天更有旺盛的生机。(一些同学附和点头)
师:确实,一般人都认为夏天烈日炎炎、挥汗如雨,很难找到喜欢它的理由。而当代作家梁衡却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用细腻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这个春与秋之间的夏季,令人由衷叹服。同学们通过预习就能深受感染,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梁衡笔下的《夏》(板书课题与作者)。
二、整体感知。
(一)检查预习。
师:刚才的发言让老师有了一种感觉,大家课前对文章经过了认真的预习,希望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我能不断加深这种肯定。检查一下大家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出示小黑板:1.给加点字注音。
迸发()芊芊细草()旋律()挑()着绿叶
2.根据拼音写汉字。
磅(bó)(pú fú)苦(sè)
3.解释词语。
春华秋实闲情逸致
三位学生上黑板展示预习成果,其余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老师巡回。师:他们的答案是否正确?
生大声地:正确。
师:大家课前准备很充分。磅礴的“礴”和苦涩的“涩”都是左右结构,旋律的“律”字拼音要有两点,书写的时候要注意。齐声把这些词语读两遍。生大声地朗读,加深印象。
(二)理清课文思路。
师:通过预习,你能不能马上说出,作者梁衡对夏天有怎样的感情?生4:热爱。
生5:赞美。
师:文中有明确的话吗?
生齐:我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师:大家要读出赞美之情,应抓住什么词语重读?
生6:赞美。
生7:大声,表示力度。
生8:还有夏季一词,是歌颂的对象。
生齐读。
师:作者对夏天的热爱赞美都围绕夏天的哪些景物来描写的?
生9:太阳、麦浪、热风
生10:棉苗、高梁、玉米、瓜秧
生11:黛色长墙。
师:那是什么?
生11:是草。
师:能不能更确切些?细草也是草。
生11:哦,应该是厚、密的草。
生12:,蝉儿。
师:夏天的景物单是一些自然风光和植物构成的吗?
生13:还有辛勤的农民。
师:对了,还有夏天的人们,也是夏天的一景。瞧,作者多有观察力,看到了夏天特有的自然风光、植物和人,这些夏天的美丽的景物(板书:景美)集中在哪些段落?
生14:二、三、四段。
师:体现了夏天哪些特点?
生15:紧张、热烈、急促。
师:文章哪一段?
生齐:第一段。
师:这是夏天的旋律,是夏天的特点。(板书:紧张、热烈、急促)师:可见,本文的结构?
生二齐:总分总。
三、赏析课文中精彩的句子或段落。
师:既然夏天的特点是依赖我们刚才提到的景物表现出来的,那么文章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内容来表现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一小组合作讨论,举一到两个例子进行分析。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
小黑板提示:
1、修辞手法
2、传神的动词、形容词
3、描写手法
(学生激烈地讨论,老师来回走动,并且不时地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
师:有了结果的小组请举手示意。(个别小组有人举手,老师等待,举手人数渐多。)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讨论得差不多了,哪一组先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结果?
生1:文章的第四段“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作者运用一些动词,通过写农民的表现来体现夏天的紧张、急促的特点的。(生读得缓慢、抒情。)师:这些属于什么描写?
生1:动作描写,也有心理描写。
生2:农民人数很多的,也属于场面描写。
师:很好,那这样的场面,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吗?
生3:人声鼎沸。
生4:热火朝天。
师:这样热火朝天的场景,刚才这位同学有没有读出其特点?好,你自己说。生1:没有一种热气腾腾的感觉,农民的心里很着急很紧张也没有读出来。师: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们的着急?
生1:快割,快割;快打,快打。
师:要怎样读?你试一下。(生一口气读得很急。)
师:其他同学觉得他读得如何?
生5:没有轻重缓急的区别。前面提到“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而下面的“快割,快割”和“快打,快打”正好照应,要读得急、快,“弯着腰,流着汗”表现场面热烈,音调要微微高些。而其他地方,可以稍微读得缓和一下,来衬托急。
师:真厉害,看来你在朗读上有很高的天赋。能让大家欣赏一下你的朗读吗?(生读,很有味道。)
全班鼓掌。
师:真棒,本来老师想读一下的,这下就不班门弄斧啦。(生笑)看来,在朗读的时候,要抓住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语调、语速的变化,会达到很好的效果。来,我们学着她的语气、节奏,一起读一读。
师生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师:其他小组的成果汇报?
生6:“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这里不仅通过农作物,还通过自然景物来体现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
师:这里更能体现夏天怎样的特点?
生6:热烈。
师:看黑板,语言描写上是怎样来体现这种热烈的?有修辞手法的使用吗?有一些用的好的词语吗?
生6: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麦浪比喻成热浪,把汽车比喻成舰船。生7:不仅是汽车,还有山、云,都比喻成了舰船。
师:看得很仔细,不错。那么这一比喻有什么作用?
生8: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夏天麦田的蓬勃、旺盛的气势,麦田无边无际,麦穗在风吹下,形成热浪,加上“扑打”,一种夏天力量的美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师:你可以去当文学评论家或鉴赏者,字字精彩。
生9:这里的“烘烤”突出夏天的炎热。
生10:我看到一些写颜色的词语,火红、金黄都是很亮的色彩,只有夏天才配得上用他们,很大气。
师:你的分析也很大气。
师:如果我们朗读这段,可以从哪些词语上进行处理?
生10:火红、烘烤、金黄、翻滚、扑打、浮动要读得重,要读出气势与力量。
生11:涌、主宰、熟透也应重读。
师:这些词语都用得很到位,把夏天的热烈表现了出来,我们先请力量的代表——男生一起来读。
男生读,读得气势磅礴。
师:怎么样?(大家一起点头赞同。)我们一起来,一起感受夏天的热烈。全班齐读,比前一次更加有力,更加有气势。
生12:文章第三段中“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重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写棉苗、高粱、玉米、瓜秧这些植物的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写出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
师:分析恰当。大家能帮植物配一下音吗?在这样的季节,他们会说什么呢?用第一人称吧。
生13:我要快快长大,回报主人的辛勤付出。
师:喝水不忘掘井人。
生14:大家一起努力长大啊,我们付出汗水,到秋天就会有收获的。
师:心里很急,一心想快快成熟,急促的旋律。每个人都试着把植物的心情放进去读一读。
生自由试读。
师:我们女生也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水平。
女生齐读。读得较好。
生5:因为是拟人手法,我觉得还应该棉苗、高粱、玉米、瓜秧的可爱神态读出来。挑、举、匍匐这几个词可以重读,这样会更好一点。
师:你又带给我惊喜了,你读一下。(生读,比集体读更有味道。)看来,不满足已有的水平,善于思考分析,敢于挑战,会不断进步。老师向你学习。全班鼓掌。
生15:我们小组分析 “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通过描写人们的动作行为表现夏天的急促和紧张。
(生读得很急)
师:这里的“可是”是什么意思?表示转折吗?
生齐声:不是。
生15:应该是“是不是”的意思,表示担心害怕。
师:他们担心害怕什么?
生15:可千万不要下雨啊。
师:因此,在朗读时要读出一种担忧和焦虑。抓住两个“可是”。你重新读一下。
(生读,有很大进步)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体会。(全班齐读)
师:这里农民的表现最能体现夏哪一特点?
生齐声:紧张。
师:他们除了紧张收麦打麦外,还紧张什么?
生16:还要忙着追肥、浇水。
师:为什么?
生16: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师:从“挑”字你看出什么?想想我们生活中用“挑”字的场合。生17:人们愿意这样去奉献,是农民主动的行为。
生18:农民对自己的责任很看重。
师:对,就如“挑起了中国的大梁”。
生19:农民劳作的勤劳辛苦。
师:文章中有没有表现农民勤劳辛苦的句子?
生20:夏,浸在苦涩的汗水里。这是农民辛勤的汗水。
师:很好。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发现,作者赞美夏天,是赞美夏天自然风光的热烈、气势,是赞美夏天植物蓬勃生长的旺盛生命力,更是赞美了夏天辛勤劳作的农民。(板书:人勤赞美夏天、赞美辛勤劳作的农民)
四、课堂反馈。
师:同学们在课上的表现令老师非常满意。我相信大家的学习一定是有效的,高效的。我们自己来检查一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完成《自主检测》“合作探究”第4大题1、3、4。
学生自主完成检测内容,老师巡回其间,不时指点。
(学生回答、集体讨论,老师强调答题的规范性,反馈有效。)
五、拓展延伸。
师:文章第五段说,历代文人很少写夏天,的确,描写夏天的诗词歌赋最少。老师找了两首诗歌,请你比较这两位作者对夏天的感情和课文表达的有什么不同。
小黑板展示诗歌:
苦行
唐 王维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
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山亭夏日
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生1:王维的诗歌写的是夏天的炎热、干涸,表达对夏天的不满之情。师:表示作者心情的词语是?
生1:重,苦。穿很少的衣服就觉得多了,树很密很多也不觉得阴凉。师:《山亭夏日》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生2:《山亭夏日》有楼台倒影,有水晶帘,有微风,有蔷薇花香,景色比较美丽,很温馨,不像夏天的景色。
师:为什么这些景色是温馨的呢?从环境角度看。
生3:哦,在山中的亭子里,树多,又宁静,会比较阴凉。
师: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表达的是怎样的心情?
生4:很悠闲,很恬静。
师:的确,不同的人由于环境不同,认识态度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不一样。而不同的景物选择也能传递作者不同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师:所以,请你选择一些具体的景物,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锤炼一些词语,对所选择的景物进行描写,表达自己对某一季节的独特感受。3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夏
梁衡
景美赞美夏天
紧张热烈急促
人勤赞美辛勤劳作的人民
第三篇:《面积的认识》课堂实录(夏青峰)
《面积的认识》教学实录(夏青峰)(2012-05-28 22:47:26)转载▼ 标签:
面积
面积的认识
物体
平面图形
杂谈 分类: 教育教学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71页“面积的认识”。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咱们今天要学什么内容吗? 生:知道,面积。
师:那你们曾经听说过“面积”吗?(PPT:你听说过“面积”吗?)
生1:我曾经在做题目时,爸爸跟我说过面积。生2:我家买房的时候,提到过面积。生3:我爸帮别人搞设计,经常说到面积。
师:哈,孩子们,你们还真听说过不少关于面积的知识。那你们能说说,究竟什么是面积吗?
生1:就是有多大。生2:就是一个地方的大小。
师:哦,真好。你们能说出自己对面积的理解。可是,说得是否正确呢?究竟什么是面积呢?课本上说得清清楚楚,你们能不用老师讲,自己看书就能把它搞明白吗?
(PPT:自学课本,看究竟什么是面积?)生:能。生开始看书。
师:好啦,孩子们!看书以后,你们对“面积”的认识,又是怎样的呢? 生: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师:哈,你把书上的这句话给读出来了,不错。
(PPT: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可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有点读不懂。谁能做小老师,来解释一下? 生有些犹豫。
二、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师:这句话,连起来有些难解释。我把它分开。(PPT: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师:现在谁愿意做老师,来说说这句话? 生1:就是一个东西,它的面的大小,就是面积。师: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生1:比如,书本这个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师:哦,你能举起来让同学们都看见,再说一遍吗? 生1演示。
师:(也拿起课本)课本封面的这个大小,就是封面的面积。孩子们,你们也这样认为吗?
生:是的。
师:那除了课本,你们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 生2:课桌的这个面的大小,就是课桌的面积。生3:黑板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生4:屏幕的大小,就是屏幕的面积。
生5:练习本的这个面的大小,就是练习本的面积。
师:好啦,孩子们,你们举出好多例子来说明面积,说明你们对面积基本理解了。那老师也来说说我的理解,行吗?
生:好的。师:(拿起一本比较厚的书),孩子们,你们看这本书的表面是指哪呢?谁上来指指看。(一生上来指,教师随机提问)
指封面,这是它的表面吗?再指底面,这里呢?再指侧面,这里呢?
师:那也就是说,这些面都是书本的表面。
师:那这个面(封面),与这个面(侧面)比较起来,谁更大些呢? 生:封面。
师:那我们就可以说?
生:封面的面积比侧面的面积大。
师:这封面的面积与底面的面积比较起来呢? 生:面积一样大。
师:真好。你们也能说说,谁的面积比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和谁的面积差不多大吗? 生1:课本的面积比桌子的面积小。
师:哦,课本封面的面积比桌面的面积小(边说边比划)。生2:黑板面的面积比屏幕的面积小。生3:桌面的面积比椅子面的面积大。生4:这两张椅面的面积差不多大。
师:咱们说了很多物体的面积。下面,你也能从“面积”的角度来说说话吗? 依次出现下面5个PPT:
学生逐一从面积的角度说以上物体(略)。
师:好啦!咱们说了这么多。你们能再从面积的角度,想象下面的现象吗? 师:如果将一块橡皮泥放在手掌心里,猛的一击。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生:变扁了。
师:从面积的角度……? 师演示。
生:橡皮泥上面的面积变大了。师:如果将一张餐巾纸铺在实物展台上,然后在上面滴一滴墨水,再滴一滴墨水。会产生……?
师演示。
生:墨迹的面积慢慢变大。
师:两个墨迹的面积一定会变得一样大吗? 生:不一定。
师:我请那位同学上来帮个忙。一生上来。
师:如果让这位同学用手掌对着投影仪射出的光线。然后慢慢靠近光源,再远离光源。会看见……?
生演示。
生1:手的影子越来越大.生2:手影子的面积越来越大。生3:后来手影子的面积越来越小。
三、感知封闭图形的大小。
师:好啦!孩子们,刚才咱们理解了第一句话,“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现在来看第二句话,(PPT出示: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谁再来当当小老师,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呢?
生1:就是围起来的图形。生2:就是中间不能留缝隙。师:说到图形,你们会画图形吗? PPT出示:在纸上随意画出三个图形 生画。请3位同学在黑板上画。
师:孩子们,老师想问问,你们画的图形的形状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那它们的大小是一样的吗? 生:也不一样。
师:把你最大的那个图形找出来,与同桌最大的图形比较一下,看谁的更大。生比较。
师:把你最小的那个图形与同桌最小的图形,再比较一下,看谁的更小。生比较。
师:说这个图形比较大,实际就是说这个图形的什么比较大呢? 生:图形的面积。
师:那这黑板上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 学生上来指。
师:(指着一个图形),这个图形的面积,就是指哪一部分的大小? 学生指。
生:就是用线围起来里面那部分的大小。师:好的。看屏幕。
PPT:
师:你能看出,它们的面积各自是指哪部分的大小吗?是指线的长度吗? 生1:不是。
生2:线的长度是图形的周长。生3:就是线围起来里面那部分。
师:哦,周长是指线的长,而面积是指这一片的大小(手比划)。PPT:
PPT演示,面积逐渐地变大,再逐渐地变小。生:面积不断地变大,不断地表小。
师:如果我把中间的颜色去掉了,你们还能知道面积是指哪部分的大小吧? 生:能。
师:那老师再去掉其中的一条线,它们的面积又分别指哪了呢? PPT:
生:它们没有面积了。
师:怎么会没有面积呢?它的面积不还是在这里,又没有变。生:它们没有封闭。
师:没封闭,怎么就不能有面积? 生1:它那里,确定不了是谁的。生2:确定不了它究竟有多大。
师:哦,就像领土一样,(手指开口处),这个地方究竟归谁管,咱们无法确定,那也就确定不了它的领土有多大,也就不能说它的面积了。是这样的吗?那看来说图形的面积,这个图形一定要?
生:是封闭图形。
师:有个孩子画了两个图形,他用一张纸遮住了它们,每个图形只露出了一条边。他让我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PPT:
师:你们能帮帮老师吗?
生1:我认为,第一个图形面积大。因为它露出的那条边长。生2:我也认为,第一个面积大。生3:我觉得不能确定。
师:怎么会不能确定呢?你看,这条边这么长,而这条边只有这么长,明显上面图形的面积要大啊。
生4:可是,它另一条边可以画得更长些啊。师:我有点听不懂。
生5:它竖的画这么长,但横的可以画的更长些。
师:你们的意思,好像下面的图形还可能更大些?怎么可能呢?老师想象不出来,要么你们画出来给老师看看吧。学生画。大部分都画出了下面大、上面小的两个图形。
师:哦,你们画的老师看明白了。真的可以下面图形的面积大啊。那仅凭图形一条边的长度能判断出它面积的大小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还要看其他的边。
师:哦,面积的大小,不仅是看一个方向,还要看其他方向。看,你们画的对吗? PPT:
学生兴奋。
师:同样是被遮住一部分的两个图形。谁的面积会更大呢? PPT:
生1:我想左边的那个面积大。生2:我认为右边的那个大。生3:都不一定。
师:你们能确定哪个图形的面积就一定大吗?为什么? 生1:不能。因为被遮住的部分究竟是多大,看不见。生2:不能。因为它里面,有可能画大,有可能画小。
师:露出的部分,没有封闭。没有封闭,就有各种变化的可能性。是吧?哈,究竟谁大呢?PPT:
师:现在能一下子判断出谁的面积大了吧? PPT:
生判断略。
师:也用面积说说话吗?
PPT: 生说略。
师:客厅的面积很大,会比我们这个教室的面积大吗? 生:教室的面积大。
师:教室的面积与我们学校的面积比较起来呢? 生:学校的面积更大。
师:学校的面积与咱们北京市的面积比较起来呢? 生:那北京市的面积大多了。
师:北京市的面积很大,可是与中国的面积比较起来呢? PPT:
生1:只有一个点。生2:北京市的面积太小了。
师:哈哈,中国哪个地方的面积比较大? 生1:新疆。生2:西藏也比较大。生3:内蒙古。
师:中国国土的面积大吗? 生:很大。
师:可是,当中国国土的面积与世界的总面积比较起来呢? PPT:
生:又很小了。
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了。看来,有些物体面积大,但还是有比它面积更大的。那你们说,课桌面的面积是大,还是小呢?
生:小。
师:它的面积是最小的了吗? 生:不是,还有比它更小的。比如橡皮。师:那还有比橡皮表面面积更小的东西了吗? 生:还有。
师:小的,还有更小的。咱们说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实际上是几个面积相比较的结果。
四、感知面与线的关系。
师:面,其实是由线围成的。线的变化,会引起面积的变化。你们看: PPT:
师:线在变化,能说说面积是怎样变化的吗? 生说略。
师:你们手边也都有线,也能用线围成一个面吗? 生围。
师:能让你围成的面的面积再大一些吗?更大一些吗? 师:面积越来越大,形状越来越接近于? 生:圆形。
师:捏住线的两端,不要动。能让你围成的面的面积小一些吗?更小一些吗? 师:面积越来越小,线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两条线越来越接近。
师:刚才咱们用线围面的时候,图形在不断变化,可是什么没有变? 生:线的长度。
师:也就是图形的周长都相等,是吗?可是图形的面积呢? 生:周长是相等的,面积不一样。
师:真好!下面几个图形,也是用相同长度的线围成的。它们的面积呢? PPT:
生:最后一个的面积最大。师:可是,它们的面积相差多少呢?我们能一下子说得清楚吗? 生:说不清楚。
师:现在能说清楚了吗?每个小方格的面积都是一样大的。PPT:
生1:第一个长方形有5个方格。
师:对,第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相当于5个小方格的面积。生2:第二个长方形比第一个长方形,面积大3个小方格。生3:第三个长方形比第二个长方形,面积大1个小方格。
师:孩子们,你们看,我们不仅知道谁的面积大,还能知道面积大多少。下面也有两个带着小方格的图形,右边的有8个小方格,左边的被一张纸遮住了,不过我知道它有4个小方格。这两个图形的面积谁大,相差多少呢?
PPPT: 生1:右边的大。
生2:右边的图形面积比左边的图形面积大4个小方格。师:哦,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还是不一定。左边的那个小方格会有多大呢?
师:你是想知道左边小方格的面积有多大,是吗?难道它还会与右边的不一样大?
生:有可能。
师:哈,那我们来看看。PPT:
师:真的不一样大。那我们能说,这4个小方格的面积大于这8个小方格的面积吗? 生:肯定不行。
师:那我们要运用小方格来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必须要注意? 生:小方格要一样大。师:对啦。这就是我们下节课学习“面积的单位”时要运用到的知识。咱们今天这节课就学到这里,请同学们在课后思考与预习:为什么要有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分别有多大?下课。
第四篇:课堂实录
师:说得很好!对于作者想到的补救的办法,可行吗?为什么?
生:第一个办法不可行。因为当“我”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年以后的事了。弟弟已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年龄这么大的两兄弟,不可能再去放风筝了。
生:第二个办法可行,但“我”却没有得到自己的宽恕。因为弟弟已经把整件事忘却了,这件事却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
三、自主探究
质疑解疑
师:说得很好。一件永远无法得到宽恕的憾事,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可以看到我们同学对课文的内容已有了一定的把握。下面我们要进入重点分析阶段。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把文中存有疑问或较难理解的句子或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分析研究,加深对本课的理解。(学生自己读课文,罗列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上下讲台指导朗读)
师:好,下面我们就进入“有问有答”的环节。比一比谁的问题最精彩,谁的回答最有理。生1:我的问题是:文中第一段的最后一句,为什么说“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师:好,第一个问题提在我们面前,看哪位同学能帮助他解决这个疑惑? 生A: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分开来看。“惊异”是指“我”在北京的冬季,竟然还有人在放风筝;“悲哀”的是看到飘飞的风筝想起了小时候的一段往事,曾经粗暴地撕坏了弟弟的风筝,从此留下了一件让人终身遗憾的往事。
师:回答得真好,他把这个问题分解后再理解,这句话就比较好懂了。请同学们继续提问。生2: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说“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生B:我觉得这个春天应该是指鲁迅回忆中的春天,是故乡的春天,而在是严冬的北京,看到了风筝勾起了鲁迅的回忆,所以说“在天空中荡漾了”。
生3:我的问题是,为什么“我”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而称为“不幸”? 生C:我觉得是因为作者看了这书以后,知道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这句话的道理,回想起自己曾经踏扁了弟弟的风筝是不对的,是扼杀了儿童的天性,这件事让“我”的良心受到谴责。所以感到“不幸”。
师:分析得太精彩了,可以说你已经真正融进了鲁迅写这篇文章时的情感中了。看到这本书让鲁迅认识到了一个令自己终身无法得到的宽恕错误,不能说不是一种“不幸”。好,请同学继续提问。
生4:我以前也看过鲁迅先生的几篇文章,包括今天这篇。我发现鲁迅的文章经常有错别字出现,如“胡蝶”的“胡”字,而我们现在写“蝴”。我想请老师帮我们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师:老师由衷地佩服这位同学的大胆精神和火眼金睛,敢于向名著挑战,敢于向老师提问。老师乐意并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鲁迅生活在二十世纪初期,当时的中国经历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其中的一项就是用白话文取代沿用了几百年的文言文。而鲁迅所处的正是这一转型时期,因此在写作时不免留有文言文的痕迹,出现了这些古今通用的字。而我们编排的课本,为了尊重原著作,保留了这些古今通用的字。因而就出现了刚才这位同学认为的错别字。同学们不妨再找一下,除了“胡”字还有哪些? 生:还有“那里”的“那”,现在应该是口字旁的“哪”。生:还有“发见”的“见”,现在应该是王字旁的“现”。生:还有“他”,应该是宝盖头的“它”。“偶而”的“而”,现在是“尔”。
师:很好,大家找得很对。现在大家为我们这位同学鼓掌,他的大胆质疑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真正的学习就应该勇于质疑。生5:“他什么都不记得了”这句话我感到怀疑。这件事对鲁迅来说是刻骨铭心,为什么他弟弟会忘了呢? 师:很好,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探讨。弟弟真的全然忘记这件事了吗? 生D:我觉得他真的忘了,因为毕竟过去了二十年。
生E:我也觉得他忘了。因为当时他哥哥阻止他时,他也没有反抗,说明他觉得哥哥这样做是对的。因此这只不过是生活的一件小事,二十年过去就忘了。师:好。有同学不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生F:我觉得他没有忘,只是假装说忘了,因为他怕勾起鲁迅的伤心回忆,为了维护他们兄弟之间的情感,他假装说忘了。生G:我觉得他忘了,可能他记得更多的是兄长对他的好。而这一件事只是小事,微乎其微,不会放在心上的。
师:同学们的分析都很有道理。其实无论忘记与否,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们兄弟之间一种深深的情谊。兄长的忏悔,弟弟的忘却,不是人间真情的一种体现吗?还有问题吗? 生6:文章最后一句,“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微和冷气”,怎么理解?
师: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深度,请同学们从深浅不同层次去理解,可能效果会更好。
生H:我觉得“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是说鲁迅想逃避。只要不看到风筝,就不会回忆起这精神虐杀的一幕。而故乡的风筝是在春天二三月时放的,所以只要“躲到严冬中去”,就可以不见到风筝。后面一句讲鲁迅想躲却躲不掉,虽然是冬天,可他在北京他又看到了风筝,所以他感觉到给我非常的寒微和冷气
生I:我觉得除他讲的以外,还有一点,鲁迅只要一想起这件事,他就会感到心头涌上一股悲凉,不光光是外界环境,还有其内心世界。
生J:我赞成前面两位同学的观点,我想再补充一点。我觉得这“四面”还包括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从一本参考书上看到过,讲鲁迅生活的年代正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反动军阀大搞复古运动,取缔科学思想。因此我觉得,这最后一句-----寒微和冷气------可能还包括着鲁迅深深地感到这种反动思想的压迫。
师:说得太棒了!你对课文的理解远远超过了老师对课文的理解。你能把看过的知识连贯地来看问题,说明你是一个会动脑筋的好同学,我建议所有同学为你的精彩论述而热烈鼓掌!
四、探究主旨
感悟人生
师:同学们一个又一个的精彩提问,一个又一个的精辟论述让老师不得不佩服我们同学那种大胆质疑、积极探究的学习精神。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对文章几个重、难句子进行了分析探讨。应该说,我们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又进了一大步。对鲁迅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学习,你觉得鲁迅在“风筝”这件事上,由“毁”到“悔”的转变,可以看出鲁迅具有怎样的精神? 生:知错就改
生: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自我反省
师:说的很好,正是因为鲁迅有着这样一种自我反省的意识,才使这件小弟已经忘却的事还20年后还耿耿于怀。在生活中,你们与家人、朋友有过这样的误解和冲突吗?在鲁迅身上,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
生:有过,学了这篇课文,我觉得以后自己也要懂得反省,看看自己哪里做的不对,哪里做得不好?
生:我感触最深的是鲁迅作为一个伟人尚且这样,我们更应该如此,学会忏悔,学会宽恕,这样才能不断的进步。
师:说的太好了。确实,真正的忏悔会使自己的灵魂得到解脱和新生,会使被伤害的人的心灵获得一些慰藉,会使人世间的良知复苏。那么,不忏悔行不行呢?也可以,等到别人的忘却吧。“全然忘却,毫无怨恨”,也就没有宽恕可言了。让灵魂在时间的月影中偷憩。怕就怕人们没有健忘,这时就得想一想,我在他们眼里是个什么东西。是个什么形象?
五、小结归纳
延伸主旨
师:一次原本出于对小弟负责的举措,却因小弟的全然忘却而给鲁迅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在兄长的忏悔和弟弟的忘却中,不能不让人在肃杀的严冬中感受到“故乡的春天”般的温暖。浓浓兄弟情谊谱写的一首友爱颂歌,永远回荡在我们心中。同学们课后去探讨,就文章而言,除了表现兄弟情谊之外,还有哪些主题可以挖掘,我们下节课讨论。
教学反思: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强调的是要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新课标力图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重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自如的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需要老师的精心指导,面对初一的学生,要学习鲁迅的文章,毕竟有一定的难度。问题的引导、文本的把握需要教师很好的指导。就本堂课而言,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激发思维,积极的投入到对文本的思考之中。
2、设置一个良好的情境,鼓励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做好问题的延伸工作,学生的问题有些肤浅,需要老师进一步的追问,以达成教学目标。经过延伸的问题,更有思考性,更具挑战性,有助于保持学生的探究欲望。
3、教师语言要以鼓励为主,尽最大可能肯定学生的思维。
4、最重要的一点,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寻找问题,只有找到问题,才能进行合作探究的学习,没有问题,也就不存在探究问题的可能了。
5、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尽量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不要把课堂变成某个人或几个人的表演舞台。
第五篇:课堂实录
《少年中国说》课堂实录
原创参赛】
“采用批注式阅读方法,打造高效阅读课堂”主题
研究课《少年中国说(节选)》课堂实录
授课教师:通榆县第二小学
徐春颖
师:(指板书)请同学们齐读“胸怀壮志”
生齐读
师:这是第五板块的主题,我们从这一板块的《龟虽寿》中感受到了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胸襟,也从《十六字令三首》中领略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远大抱负和豪迈之情。今天让我们走进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看看作者又胸怀怎样的壮志?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采用批注式阅读方法预习本课,那你对课题是如何批注的,怎样理解的。
生:“少年中国”就是像少年一样朝气蓬勃的中国。
生:“少年中国”是有希望的中国。
师:“少年中国”只是课题的一部分,其他部分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师:“说”这种文体可以用于记叙、说明、议论。你们以后还会学到这种文体的文言文,像《爱莲说》《师说》《马说》。
生:节选就是原文很长,从原文中选一段。
师:那你知道原文由多长吗?
生:我通过查资料知道原文由3000字左右。
师:课题大家理解得很好,那你对梁启超有哪些了解?
生汇报收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还想检查一下你们对字词的预习情况。
出示字词指名读,齐读。
师:大家对字词预习得不错,那谁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指名读,正音,齐读。
师:学习一篇文章仅仅读得正确流利还不够。还要
生:读得有感情,理解意思,体会情感。
师:说得非常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为课文分层,用竖线在文中标出。
师:谁来说说分几层?
生:三层,从开头到“红日初升”前是第一层,到“来日方长”是第二层,最后一句是一层。
师:你们在家预习时觉得哪一层好理解一些。
生:第一层。
师:那我们就来读读第一层,说说你的理解。
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层的意思是“所以说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身上。少年聪明我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我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我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我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我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我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我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我国家就称雄于世界。”
师:在这段话中“故”是什么意思?
生:所以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在“故”的上面标上“所以”,听别人的发言做笔记,这也是作批注。“则”字在本段中出现了很多次,怎么理解这个字?
生:“则”就是“就”的意思。
师:非常正确,请没有作批注的同学做好批注。
师:两个“于”字的意思一样吗?
生:“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的“于”是“过”的意思。“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于”是“在”的意思。
师:理解了这几个重点字词的意思后,谁再说说第一层的意思。
生说第一层的意思。
师:刚才我们从内容上对第一层进行了理解,你还从哪方面对第一层有理解?
生:这层在写法上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师:排比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很有气势。
师:那你能试着读读吗?
生读,指导朗读。齐读。
师:默读这一层,概括层意,写在书上。
生:这一层写了“中国少年有责任建设少年中国”
师:“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之间有怎么样的联系呢?可以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一说。
生: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日本称我们为老大帝国,所以作者心目中有一个少年中国。他是智慧、富强、独立、自由的。
生:梁启超的“少年中国”是他的理想,他变法失败,实现不了这个理想,想让少年实现这个理想。
师:所以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学生接读“而全在我少年。”
师生共读第一层。
师:第一层我们理解完了,看第二层,同学们觉得难理解是吧,先看第一层有几句话?
生:四句话。
师:哪句容易理解些? 生:第一句话。“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意思是“红红的太阳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
师:“太阳”和“少年中国”有什么关系?
生:作者把“少年中国”比喻成初升的太阳,说少年中国像初升的太阳一样有希望,前途一片光明。
师:理解得非常好,这就是“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象征意义。大家之所以觉得第二层难理解,就是因为第二层的每句话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象征意义蕴含其中。拿你默读另外三句话,先理解字面意思,再想少年中国和所比喻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再揣摩其中的象征意义,做好批注。
生自主学习,师巡视。
师:谁来汇报你的学习成果?
生:“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的意思是黄河从地下冒出来,汹涌奔泻浩浩荡荡;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象征少年中国非常强大,有声势,前途无量。
生:“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的意思是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卷飞扬。把少年中国比喻成小老虎,虎虎生威,其他国家都害怕他。
师:用第一层的词句来概括就是
生:国胜于欧洲,国雄于地球。
生:“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的意思是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前途象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说中国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
师: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
生:顶天立地。
生:中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雄踞于世界之林。
师:读读这一层,带着你的感受和理解。
生读。指名读,齐读。
师:所以作者由衷地赞叹,齐读第三层。师:第三层进一步点明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作者理想中的少年中国,他没有见到。但是已经实现了,就是我们现在的中国。你能说说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吗?
生:我们国家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
生:神州六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
师:你们就是少年,中国的未来需要你们的努力。希望在你们的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下课。
板书设计:
少年中国说(节选)
理想
实现
希望
少年中国
责任
中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