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欧洲史教学大纲(写写帮推荐)

时间:2019-05-15 00:58: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世纪欧洲史教学大纲(写写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世纪欧洲史教学大纲(写写帮推荐)》。

第一篇:中世纪欧洲史教学大纲(写写帮推荐)

2007年春 课程号:02133630(2学分)时间:周一/ 9-10节(16:50-18:40)地点:理教121 任课教师:黄春高 e_mail:hchungao@yahoo.com

公共邮箱: middleages@163.com 讨论区:www.xiexiebang.com/club

《中世纪欧洲史》

教学大纲

目的

本课程以叙述中世纪(5-15世纪)欧洲政治史为主线,介绍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拜占庭、俄罗斯、北欧诸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之所以强调政治史,一是希望竖立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清晰的坐标,一是希望理清制度史上的一些问题。中世纪的政治总是与宗教纠缠不清,二者在权力与信仰上的博弈造成了欧洲历史的独特景观。一个等级社会的形成,是信仰、制度、文化等多种力量作用的结果。信仰在中世纪并非总在正统的宰制之下,异教和异端叙说着信仰的多样性。正统与异端,主流与边缘,在斗争中共生。文化无形亦有形,是习惯?是文字?是建筑?

中世纪往往被人们看作黑暗的,这是进步观念使然。人们也对中世纪生出许多向往,则是末世心态的体现。我们难道真的可以想象一个黑色的或者玫瑰色的中世纪欧洲吗?在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文化与精神的叙事中,我们或许能够给出自己关于历史的解释。在历史文献的阅读理解、观念理论的讨论分析中,让我们思考并参与历史。

要求:按时上课;准备和参加不定期的分组讨论。翻译作业;读书报告;学期论文;期末考试。

成绩比例:出勤和讨论:10%;翻译作业,10%;读书报告:20%;学期论文:20%;期末考试:40%。

阅读:原始文献;相关研究著作

办公地点、时间:历史系世界古代史教研室(2院110);每周一,12: 30-14: 30

导言:中世纪欧洲史(2月26日)

一、时间和空间:欧洲的历史与欧洲的观念

二、研究动态

三、历史与解释 阅读:韦伯,《学术与政治》。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彭小瑜,“近代西方古文献学的发源”,《世界历史》,2001年第1期。米辰峰,“马比荣与西方古文献学的发展”,《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刘新成,“日常生活史与西欧中世纪日常生活”,《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

中世纪欧洲的形成 ——————————

第一讲 古典世界的结束与中古欧洲的开端(3月5日)

一、罗马帝国的衰落:晚期古典世界

二、早期基督教

三、日耳曼世界

四、民族迁徙与中古欧洲的开端 阅读: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新约:福音书》;林中泽,“圣经中的魔鬼及其社会伦理意义”,《世界历史》,2004年第4期;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云南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齐思和,“匈奴西迁及其在欧洲的活动”,《历史研究》,1977年第3期;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

第二讲 蛮族诸王国(3月12日)

一、蛮族诸王国的兴衰

二、法兰克王国

三、蛮族社会状况:法律

四、基督教在西欧的发展:基督教化 阅读: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比德,《英吉利教会史》。李隆国,“释‘异乡的旅人’:兼论克洛维晚年对王国的处置”,《北大史学》,第11辑,2005年。

第三讲 拜占廷帝国的早期发展(3月19日)

一、查士丁尼时代

二、希腊化时代的国家与社会

三、东方基督教 阅读:徐家玲,《早期拜占庭和查士丁尼时代研究》。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

第四讲 加洛林帝国的欧洲(3月26日)

一、加洛林王朝与查理大帝

二、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英格兰

三、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班牙

四、拜占庭与斯拉夫世界 阅读:《查理大帝传》。《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刘祖熙,“中世纪斯拉夫文化刍议”,《世界历史》,2001年第5期。

讨论一:历史与社会中的信仰

中世纪盛期的欧洲 ——————————

第五讲 封建主义与领主权(4月2日)

一、封建主义的发生:公元1000年欧洲的动荡

二、封建主义:封君封臣与封土

三、领主权

四、在封建主义范式内外 阅读:马克垚等,“马克• 布洛赫《封建社会》中译本出版笔谈”,《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黄春高 “封建主义的解构与未来”,《思想与社会》,2001年第一辑

第六讲 权力与政治:神圣罗马帝国(4月9日)

一、神圣罗马帝国的形成

二、帝国与教皇

三、罗马帝国的梦想:意大利的诱惑 阅读:马克垚等,“欧洲封建政治史研究”笔谈,《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钱金飞,“中古晚期德意志市民与王权结盟新论”,《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2 期。侯树栋,“从古法到神法——中古后期南德农民法律意识的变化”,《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侯树栋,《德意志中古史》。彭小瑜,“中世纪西欧教会法对教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解和规范”,《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彭小瑜,“完美之爱与正义权威:中古西欧教会法论刑罚与武力的使用”,《中国学术》第2辑(2000年)。布赖斯,《神圣罗马帝国》。

第七讲 权力与政治:法国(4月16日)

一、卡佩王朝的建立

二、马赛克王国:王室领地与诸侯领地

三、扩张王权的国王们:从路易六世到路易九世 阅读:陈文海,“中世纪法兰西王室徽章研究——百合花象征主义的神学渊源及内涵”,《历史研究》,2000年第5期。陈文海,“君主制时代法兰西国王及其国家的‘宗教身份’问题”,《世界历史》,2006年第4期。黄春高,“国王们都有长长的手臂”——法国路易六世时期的王权,《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勒高夫,《圣路易》。

第八讲 权力与政治:英国(4月23日)

一、诺曼征服与诺曼王朝

二、安茹王朝

三、大宪章与议会

阅读:孟广林,“前期英国封建王权对地方郡政的整饬”,《世界历史》,2000年第1期。孟广林,“中世纪前期的英国封建王权与基督教会”,《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施诚,“论中古英国‘国王靠自己过活’的原则”,《世界历史》,2003年第1期。程汉大,“

12、13世纪英国法律制度的革命性变化”,《世界历史》,2000年第5期。蔺志强,“13世纪英国的国王观念”,《世界历史》,2002年第2期。蔺志强,“一二五八年至一二六七年英国贵族改革运动”,《历史研究》,2004年第6期。

讨论二:封建主义与中世纪国家政治

第九讲 乡村与城市(5月7日)

一、庄园与城堡

二、领主权下的乡村世界

三、城市的复兴

四、城市自由运动 阅读:马克垚,“论超经济强制”,《史学月刊》,2005年第2期。马克垚,“西欧封建城市初论”,《历史研究》,1985年第1期。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一卷)。李云飞,“中世纪英格兰庄园法庭探微”,《世界历史》2005年第2期。皮雷纳,《中世纪城市》。刘景华,《西欧中世纪城市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第十讲 等级社会(5月14日)

一、三等级理论与实际

二、主流与边缘:犹太人、麻风病人

三、第四等级:中世纪妇女

四、等级社会的形成:战争与和平阅读:赵文洪,“中世纪西欧的平等观念”,《世界历史》,2004年第1期。王亚平,“浅析中世纪西欧社会中的三个等级”,《世界历史》,2006年第4期;薄洁萍,“乱伦禁忌:中世纪基督教会对世俗婚姻的限制”,《历史研究》,2003年第6期。

第十一讲 信仰时代(5月21日)

一、天主教会

二、修道院制度

三、大众信仰

四、异端

阅读:陈文海,“中世纪教廷‘封圣’问题研究---对‘封圣’过程的非宗教层面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刘新成,“超越的悖论——试析西欧中世纪修道院改革运动”,《世界历史》,2001年第3期。刘城,“中世纪天主教信仰的仪式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张学明,“论中古基督教之异端”,《世界历史》,2003年第5期。彭小瑜,“历史语境中的宽容(一、二、三、四)——12世纪西欧教会法论异端和绝罚”,《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6期。

第十二讲 文化与知识(5月28日)

一、早期文化的复兴

二、12世纪的文艺复兴及其他

三、大学

四、欧洲文化:神学、哲学、文学与艺术 阅读:哈斯金斯,《12世纪文艺复兴》。哈斯金斯,“中世纪大学生书信反映的学生生活”,李隆国译,载彭小瑜、高岱编《外国史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讨论三:中古社会的张力:主流与边缘,正统与异端,性别与社会

第十三讲 欧洲的边疆与外部世界(6月4日)

一、拜占庭的新发展

二、罗斯国家:基辅罗斯

三、北欧国家

四、阿拉伯世界 五、十字军时期 阅读:《往年纪事》。《罗斯法典》。朱寰:“莫斯科国家封建土地制度的变革”,《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

中世纪晚期的欧洲

—————————————— 第十四讲 欧洲的危机(6月11日)

一、黑死病

二、百年战争

三、晚期中世纪的国家与社会 阅读:拉迪里,“一种概念:疾病带来的全球一体化(14-17世纪)”,《历史学家的思想和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许二斌,“14-17世纪欧洲的军事革命与社会变革”,《世界历史》,2003 4 年第1期。陈文海,“中世纪后期法兰西王室守护神问题探析”,《世界历史》,2001年第6期。

第十五讲 西欧新时代的来临与东欧发展的不同道路(6月18日)

一、文艺复兴

二、地理大发现

三、宗教改革

四、东欧的新发展:拜占庭的灭亡、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与俄罗斯的新道路 阅读: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赵立行,“宗教与世俗的平衡及其相互制约——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宗教观”,《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商务印书馆,2002年;《印卡王室述评》。林赛,《宗教改革史》。刘城,“20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史学”,《世界历史》,2003年第1期。罗衡林,“马丁·路德与犹太人问题”,《世界历史》,2003年第3期。陈钦庄,“初论德国人文学者梅兰希顿”,《世界历史》,2003年第5期;刘林海,“论加尔文反抗世俗政权的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伊兹科维兹,《帝国的剖析:奥托曼的制度和精神》

教材及阅读书目

沃伦·霍莱斯特 《欧洲中世纪简史》,商务印书馆,1988 《中世纪欧洲史料选》(英文),北京大学历史系编印,2004

《圣经》

《往年纪事译注》,王 钺译注,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 塔西佗 《日耳曼尼亚志》,商务印书馆,1997 格雷戈里 《法兰克人史》,商务印书馆,1991 比德 《英吉利教会史》,商务印书馆,1991 艾因哈德 《查理大帝传》,商务印书馆,1996 《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寿纪瑜译 商务印书馆,2004 《贝奥武甫:英国史诗》,佚名著,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尼伯龙根之歌 德国民间史诗》,曹乃云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罗兰之歌 特利斯当与伊瑟 列那狐的故事》,杨宪益、罗新璋译,人民出版社,2000 兰格伦 《农夫皮尔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但丁 《神曲》,译林出版社 2005 阿贝拉尔等 《亲吻神学——中世纪修道院情书选》,三联书店,1998 克里斯蒂娜·皮桑 《妇女城》,学林出版社,2002 马基雅维里 《君主论》,商务印书馆,1994 乔尔乔·瓦萨里 《意大利艺苑名人传:巨人的时代》,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 奈特编 《帕斯顿信札:一个望族的兴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罗伯特·福西耶 《剑桥插图中世纪史:350-950年》,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6 马克·布洛赫 《封建社会》,商务印书馆,2004 基佐 《法国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99 格隆德曼等 《德意志史》,商务印书馆,1999 布赖斯 《神圣罗马帝国》,商务印书馆,1998 勒戈夫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商务印书馆,1996 雅克·勒高夫 《圣路易》,商务印书馆,2002 沃尔夫 《欧洲的觉醒》,商务印书馆,1990 5 汤普逊 《中世纪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1997 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第1卷,第3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约翰·赫伊津哈 《中世纪的衰落》,中国美术出版社,1997 沃尔克 《基督教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勒华拉杜里 《蒙塔尤》,商务印书馆,1997 格茨 《欧洲中世纪生活》,东方出版社,2002 亚历山大-比东 《中世纪有关死亡的生活》,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亨利·贝内特 《英国庄园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埃德蒙·波尼翁 《公元1000年的欧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艾林·鲍尔 《妇女与上帝》,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 萨哈 朱迪丝·布朗 古列维奇 布姆克 哈斯金斯 格莱夫斯 埃文斯 莫里松 爱德华·伯曼 道森 布克哈特 昆廷·斯金纳 哈伊 林赛 茨威格 韦伯 范·卡内冈 诺思、托马斯 伊兹科维兹 斯坦福·肖 克柳切夫斯基 希提

马克垚 马克垚 彭小瑜 孟广林 刘城 薄洁萍 徐家玲 陈志强 倪世光 朱伟奇 刘文明 侯树栋 黄春高

《第四等级——中世纪欧洲妇女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不轨之举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修女》,商务印书馆 1995 《中世纪文化范畴》,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006 12世纪文艺复兴》,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华东大学出版社,200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商务印书馆,2000,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商务印书馆,1979,商务印书馆,2002,三联书店,1992(上卷),商务印书馆,1992,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三联书店,1992,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华夏出版社,1999,学林出版社,1996,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6,商务印书馆,1992,商务印书馆,1995,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商务印书馆,2003,人民出版社,2002,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学林出版社,2005,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商务印书馆,2003,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2004,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商务印书馆,2006,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宫廷文化:中世纪盛期的文学与社会》,三联书店,《《中世教育史》《中世纪的信仰》《十字军东征》《宗教裁判所——异端之锤》《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宗教改革史》《异端的权利》《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英国普通法的诞生》《西方世界的兴起》《帝国的剖析:奥托曼的制度和精神》《奥斯曼帝国》《俄国史教程》《阿拉伯通史》《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英国封建社会研究》《教会法研究》《英国封建王权论稿》《中世纪英国教会研究》《上帝作证: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的婚姻》《早期拜占庭和查士丁尼时代研究》《拜占庭帝国史》《西欧中世纪骑士的生活》《中世纪骑士精神》,陕西人民出版社,《上帝与女性》《德意志中古史》《西欧封建社会》

第二篇:《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

《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

一位当代的智者说,对于传统人们至少应该怀有一种温情的敬意,《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在我看来,由朱迪斯·M·本内特和C·沃伦·霍里斯特所著的《欧洲中世纪史》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作者在书中对历史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但对中世纪的喜爱之情还是跃然于纸上的。这固然和作者对中世纪过于正面的评价有关--虽然作者也不时提中世纪的缺陷--更因为道德的原因,以及作者对历史宽容的态度,使读者在书中很容易领会到作者对历史抱有的那种温情的敬意。尽管作者对中世纪的一些评价我不以为然,但作者对历史的这一态度让我感动。现代人总是太自以为是,这使我们很容易蔑视我们的过去,失去了起码的尊重。而这样的一本书,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些历史的知识和视角,更重要的正是这种对传统的敬意之情,让我们明白历史的进程不是跳跃式,我们和古人并不是完全割裂的,我们和他们之间存在着一根纽带。当我们明白文明的传承是怎样顺着这根纽带缓慢前行的时候,对传统怀有一种温情的敬意,这话就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还成为了我们精神上的慰藉,让我们不再是漂泊的浪子,不再孤独徘徊。西语说,忘记自己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在我看来,之所以没有未来,不正是因为现实的迷惘吗?而历史,正是治疗这种病症的良药。

每天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看上十几页,厚厚的《欧洲中世纪史》我花了四周才看完。对这一段西方的历史知识我是欠缺的,因为如此我以前发过不少谬论,一位网友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向我推荐了这本书。感谢这位网友。匆匆读完,很难说从中收获到了什么或者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但在读书过程中,我也不断地思索,这些思索大多是和中国有关的--中西的对比一直是吸引我的话题。

比如书中谈到欧洲的统一之难,自古罗马一分为二后,欧洲就不再统一过,最多只存在名义上的统一,而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内众多小的公国并列。即使是在一个小地方比如如今的法国境内,统一也是短暂的,更多的时候是公国之间的战争。他们虽然承认国王的存在,自己只是国王的臣子,但国王对他们的约束很小很小,有时候他们甚至想取而代之。国王只是一个大点的领主,或者基于血缘的关系而被承认而已,在大多数时候它都不是一个政权的首领。读到这些,我自然想到我们的中国。小小的欧洲(不包括现在的东欧和苏联)统一尚且如此之难,地质差异十分明显的大中国的统一该是多么困难啊。但中国做到了,在很早的时候就做到了,这绝对是个奇迹。当然中西差别也就突显出来了。一方面,一种文官的治理代替了领土分封、科举考试代替了世袭、职业分工代替等级之别;另一方面,皇权得到了加强,而在欧洲只有少数时候国王才具有这样的权威,能让全国政令通行,而一旦这位强人去世,国家又将恢复到各自为政的局面中。

下一个问题就是战争的差别。欧洲是连绵不断领主或贵族之间的战争,而在中国是反复的改朝换代的战争,谁更让人难以忍受一点呢?同时欧洲存在一个骑士阶层,他们是为战争而生的人,他们只听命于自己的主人,因为他们不用工作而靠自己的领主养活,其责任就是保护他们和为他们打仗,读后感《《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阶级划分的设想在中世纪得以实现。在治人者(国王和贵族)和治于人者(劳动者)中间,另外还有一个战士阶层,他们的美德是忠心和勇敢。而在中国,战士听令于国王而不是贵族、他们的任务是保卫国家而不是保卫自己领主的土地、它也不是个阶层而只是个职业。中世纪的骑士不用耕种土地,农民和农奴不仅要养活国王和贵族,还要养活骑士。而在中国当国家不需要那么多军队的时候,一部分战士就离开军队谋求另一种职业。在很久以前我读到柏杨的书说中国战争之多,以至于中国人养成不会笑的传统,因为中国人始终生活在苦难之中。但当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想欧洲的战争只怕比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领主和领主之间的战争,公国和公国的战争,国家和国家之间的战争,再加上后来宗教组织发动战争,只怕欧洲人比中国人更少享有和平的机会。

提到宗教,不能不谈,中世纪也离不开宗教,没有基督教会就没有中世纪。《欧洲中世纪史》谈到了宗教的影响,包括哲学、艺术、建筑、文学等等方面直到人的精神层面。作者对教会作用的肯定,如前面提到,不单因为它承接着现代西方文明,也因为道德的原因。关于前者,作者也毫不掩饰提到中世纪未期伊斯兰文化对西方的启蒙,包括哲学、科学、医学、天文等等方面,但教会人士自己对伊斯兰文明的吸收和发挥也是至关重要的。而关于后者,也是我十分看重的一点。理性的康德说,我们无法从理性去判断上帝到底存在不存在,但为了道德的原因我们必须假定上帝的存在。对于这点,《欧洲中世纪史》的作者大概也没有异义,所以即使教会在道德上不总是那么光彩甚至让欧洲陷入到了黑暗之中,但作者还是持宽容的态度,总体上肯定了教会在道德层面上对社会所起的作用。在我看来这也是作者最看重的一点。而关于那些野蛮的行为,作者只是把它看成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一个过程--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但对于非西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我来说,事实就并非如此了。道德不应该来自于上帝的谕意,而是来自于人内心的感情。我们完全可以抛开宗教谈论道德。后来欧洲的启蒙时代的一些思想家也持这样的观点,因此在他们看来中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之国,而欧洲的思想是贫瘠的。如果我们不是一个西方中心论者的话,那么对这样的观点就不会感到诧异了。

总的来说,《欧洲中世纪史》一书口味是适合于西方文化保守派的(在中国则反过来了,合适于中国的激进派),即使是中国文化的保守派的我来说,虽然对作者的一些历史解读不以为然,但对作者对历史总的态度我还是欣赏甚至是感动的。当然这只一本单纯地介绍欧洲历史的书籍,作者没把欧洲和中国拿来对比,虽然在写中世纪时作者不可避免地提到了伊斯兰文明,也只是客观的介绍而无主观的比较。光看这本书的名字,我也不应该期望找到关于不同文化对比的论述,但对于这方面有着强烈欲望的我来说,看完此书不免有些遗憾。如果有人只是想单纯地了解欧洲的那段历史,那么这本书无疑是个很好的读本--尽管在我看来它对自己的评价有些过于正面了,但不也至于偏颇得让人反感。

正是因为欧洲的战争,其实就是中东,还有印度,这些三大宗教发源地,在这些地方,战争和生活的苦难都要超过中国,也正是因为这个重要的因素,产生了三大宗教,而中国却没有;宗教就是为了约束现世的苦难制造者而产生的!

是的,苦难时人们更向往这个精神的寄托--宗教。

但是,中国也正是在最苦最乱的时候,即春秋战国完成了去宗教化,用世俗伦理代替了宗教说教,使之后的中国不同于世界上的其它地方,在其它地区,宗教和政治是合而为一,自然宗教自由就没有了。而中国宗教和政治是分开的,中国人就多了许多别的地区没有的宗教自由。

面对苦难,中国人作了一个十分特殊的选择,它把人们的目光从天上拉到了地上,从脱离现实到更关心现实。

第三篇:美术史论文——邂逅欧洲中世纪美术

邂逅欧洲中世纪美术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风格的历史之源

内容提要:文艺复兴作为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时代,不是孤立存在的,尤其是这一时期的美术风格,与古希腊罗马美术和中世纪后期的哥特式美术有着广泛的联系。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个论点。关键词:文艺复兴 中世纪 哥特式 古希腊 正文:

谈到中世纪的美术风格,会将其同黑暗、古板、森严相联系。中世纪是欧洲的封建社会时期,欧洲中世纪时代的艺术是为宗教服务的。而谈到文艺复兴,则是一个与中世纪完全不同的伟大时代。

它的思想基础是以人为本,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和感情,要把思想、感情、智慧都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人身依附。人类的文学艺术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价值,其总的发展趋势是向着文明和进步迈进的,但进程是曲折的。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经过了一个复杂的酝酿阶段,它们之间有着承前启后的内在联系。

一、中世纪早期的美术

早期基督教堂是在拱形结构的古代巴西利卡建筑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长方形有祭坛的教堂样式,称为“巴西利卡式”教堂。在早期的罗马,有许多“巴西利卡式”教堂,在这些“巴西利卡式”的基督教堂里,最突出的是以基督教为内容的镶嵌壁画。基督教极大地发挥了镶嵌艺术。镶嵌壁画用来装饰教堂内部的各个部分:壁面、拱顶、天花板等。这时候的镶嵌壁画不具有丝毫活泼生动的风格,而是按教会要求采取了严格的教会图像公式。

罗马和腊文纳尚保存了一些基督教早期的镶嵌画,例如圣普丁齐安教堂的镶嵌画,体现出由于基督教地位的加强所引起的艺术上的变化:基督不再是善良的牧羊人,而是有权利的主宰者。基督坐在中心的圣座上,周围是为他忏悔和加冕的圣徒,背景是圣城耶路撒冷,同样显得严峻冷清。基督的形象是带有严厉的目光,留着长髯的东方长者,他的头顶上有大十字架,画面显出浓郁的宗教色彩。

绘画方面也是相同。教会要求画家不要把形象画的太真实,不能画成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的样子,而必须以圣徒的规范化的“圣像画容”作范本,这是由圣像学规则严格规定的,所以圣像画都是拘谨呆板的。中世纪早期的美术是艺术史中比较典型的基督教美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又经过了罗马美术阶段,直到出现了哥特式美术风格,艺术史又翻开新的一页。

二、哥特式美术的发展趋势

十一世纪中叶,基督教仍然是不可动摇的信仰。但是此时欧洲许多封建城市已经宣告独立,教会的势力逐渐减弱。城市建设的主教堂代替了原修道院教堂而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些教堂已不再是单纯的宗教建筑物,也不是军事堡垒,而是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哥特式教堂建筑就在这时产生。哥特式风格开始于建筑。第一个哥特式建筑是在法国所属领土诞生的,之后整个欧洲都受到哥特化的影响。

哥特式教堂在艺术造型上首先是体积和高度创造了新的记录,给人深刻印象。从教堂的中厅高度看,德国乌尔姆教堂高达161米。其次,哥特式建筑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无论是墙或是塔,都是越往上分化越细,装饰越多,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不仅所有的券都是尖的,而且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端也是尖的,整个教堂处处充满向上的冲力。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的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哥特式建筑的最显著的特点。总之,哥特式艺术风格在建筑上表现出一种意念的冲动。这种风格与中世纪早期教堂建筑风格有显著区别。这种意念的冲动表明人们要求挣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冲破封建思想的藩篱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了。在哥特式美术中,追求艺术形象的真实感和世俗情怀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以致成为一种日益明确的方向。

在哥特式教堂里,雕塑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装饰。哥特式雕刻虽然没有脱离开“石头圣经”的藩篱,但却出现了某种新风格。哥特式雕刻克服了十一世纪雕刻的粗糙性,朝较为自然的风格迈出了一大步。法国森立斯教堂西边正面大门的山墙上的雕刻,是早期哥特式雕刻的范例。雕刻的内容是表现圣母玛利亚升天。玛利

亚的身体比例是程式化的,天使们的形体结构关系也表现得非常简单。但是玛利亚从床上缓缓地起来,好像带有几分睡意的神情是生动的。这件作品有了生动的逼真细节。另外,哥特式雕刻中的人物形象不再彼此搅在一起,而是各自保持独立的空间地位。哥特式雕刻也不再重复罗马式雕刻中那种幻想和魔鬼的变形,而是力求符合真实的形象。大多数哥特式雕刻的人物具有安静典雅的表情,构图也合规律。

在十三世纪三十年代——七十年代创作的兰斯大教堂的雕像,是哥特式盛期雕像的杰作。这些雕刻都进一步表现出对揭示精神世界美的兴趣,有时候还表现出人物的性格,这清楚地表明了世俗性质雕刻的出现。这种追求真实感和独立性的雕刻风格成为后来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雕刻的典型特征,两者之间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

法国在十四世纪后半叶由于百年战争造成的贫困与萧条使建筑工程与大量的艺术品订货量显著减少。可是当时的哥特式雕刻匠师们并为因此而停滞不前,仍然进行新的探索,从而使十五世纪的雕刻艺术克服了中世纪城市化与象征性的艺术语言,也克服了建筑与雕刻结合的形式束缚。尽管在他们的作品中仍然存在着宗教情感,但已经更多的去描绘日常生活中世俗的人。

以现实的人为模特,描绘日常生活中世俗的人,这在中世纪早期是完全不可能的。运用这种写实画法的代表人物是拉斐尔。拉斐尔的肖像画,以现实中的人物为模特,客观忠实地表现人物的容貌和身躯。在他所绘的《卡斯蒂利奥内肖像》中,生动地表现了这位政治家兼学者的庄重和蔼的神态。像拉斐尔一样,文艺复兴盛期的美术家们均致力于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

作为与文艺复兴美术直接相连的哥特式美术,对文艺复兴美术的产生具有两方面的积极意义:第一是风格面貌上的视觉真实感,为文艺复兴美术追求的写实主义开辟了方向;第二是审美情怀上的世俗性,为文艺复兴美术的现实主义追求奠定了基础。

三、对古希腊艺术的回归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的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种艺术繁荣好像是古典时代的艺术反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了。

古希腊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和谐。这种和谐与“比例”有密切关系。为了创造美,希腊人发现了比例。至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画家乔•柯赞的《肖像画法》,巴乔里的《神圣比例》图中展示的达芬奇的比例研究成果,以及十七世纪法国人罗玛卓的《论比例》等,都重新肯定了古希腊的比例发现,并制定出黄金比的关系,即1:1.618。黄金分割虽然只是形式美法则中体现比例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它和古希腊占主导地位的“美是和谐”的美学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以神庙为代表的古希腊建筑中所体现的比例、和谐以及将多种柱式结合运用的概念,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时代。这场运动历时二百余年,它像一股摧枯拉朽的狂飙,彻底地扫除了欧洲长达千年之久的封建文化余孽,为人类艺术谱写了新的篇章。文艺复兴在艺术史中不是一个孤立的时代,它是古希腊罗马美术的复兴,同时又与中世纪美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说古希腊罗马美术是文艺复兴的历史之源和遥远的榜样,那么中世纪后期的哥特式美术则是文艺复兴美术风格的现实之源和直接的基础。文艺复兴美术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并结合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走向了时代的辉煌。参考文献:

1、《世界美术史》第三、五、六卷 山东美术出版社

2、《文艺复兴史纲》 陈小川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外国建筑史》 陈志华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四篇:中世纪欧洲美术

中世纪欧洲美术

——哥特式美术

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 班级:08级教本三班 姓名:朱丽霞 学号:080401041339 指导教师:武孟亭

哥特式美术(Gothic Art)12~15世纪的中世纪欧洲美术。意大利文艺复兴学者认为此期美术野蛮怪诞,缺乏艺术趣味,故用“蛮族”——哥特人一词,称之为哥特式。其最早产生于法国,之后风靡整个欧洲。哥特式美术分类

哥特式雕刻

雕刻是哥特式教堂的主要装饰,与罗马式雕刻对建筑的依附性不同,哥特式雕刻大量运用半圆雕和高浮雕,从而较自由地表达人物的动态并加强了空间感。尤其是开始追求世俗情感的表现,不仅对宗教传统模式有所突破,而且赋予人物以生命的活力。法国亚眠大教堂的基督雕像,流露出仁慈而诚挚的感情。南十字耳堂的《镀金的玛丽亚 》,则充满了慈爱的母性。德国班保大教堂的雕像《玛利亚与伊丽莎白的会见》,人物表现出丰富的内心活动。意大利雕刻家G.皮萨诺为普拉多大教堂作的圣母像,动势十分优美,故被称为哥特式倾斜,这种姿势影响到整个欧洲。

《旧约》中基督的一位先驱者,取自夏尔特尔大教堂的御门之上,代表了早期哥特式雕刻艺术。人物修长,立在垫座之上,头上是华盖。两臂紧贴身体,衣服的褶皱线亦成平行状,刻得很浅,有点象柱子上的凹槽。头部占身体的六分之一,符合当时的美学准则。表情安祥,更加强了人物的神圣感。雕刻艺术的一个典型的特点是继续的线条间的紧张感。这个“圣母与圣子”像尤其鲜明地体现了这个特色。同时,整个雕塑的结构似乎融化在衣服优美雅致的线条之中。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富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

在15世纪,人们普遍带有着文艺复兴的观念,希望回到古典时代。哥特风格的建筑的特征,是门窗向上突出,高耸云天的细长的尖塔、刻有想像的怪物,其局部装饰均富有强大的表现力,这种形式在这一时代的教会建筑中占有统治地位。

哥特建筑的结构体系是把罗马教堂的十字交叉拱、骨架券以及从7世纪阿拉伯人所用的尖顶券加以发展而来,并成熟地应用了飞扶壁。它把罗马建筑中支承拱顶重量的坚实厚壁(罗马时代都在60厘米以上)极巧妙地运用垂直于屋顶的构柱、飞扶壁、尖券以及肋料拱共同承担,从而大大减小了墙垣的厚度,并又赋予极精美的艺术处理。这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结构体系,它把古罗马的结构体系中不够完善的地方,都改进了,罗马结构体系中存在的难题,都解决了。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它的正面有一对钟塔,主入口的上部设有巨大的玫瑰窗。在中庭的上方有一个高达百米的尖塔。所有的柱子都挺拔修长,与上部尖尖的拱券连成一气。中庭又窄又高又长。从外面仰望教堂,那高峻的形体加上顶部耸立的钟塔和尖塔,使人感到一种向蓝天升腾的雄姿。进入教堂的内部,无数的垂直线条引人仰望,数十米高的拱顶在幽暗的光线下隐隐约约,闪闪烁烁,加上宗教的遐想,似乎上面就是天堂。于是,教堂就成„与上帝对话‟的地方。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圣母院坐东朝西,正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它被壁柱纵向分隔为三大块;三条装饰带又将它横向划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个内凹的门洞。门洞上方是所谓的“国王廊”,上有分别代表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二十八尊雕塑。哥特式绘画

哥特式绘画以错综复杂的方式,在13世纪中叶出现在彩色玻璃窗、手抄本插图、北欧的板上画和意大利的湿壁画中。它与哥特式雕刻一样,经历了日益自然主义化的演变。彩色玻璃窗镶嵌画随着哥特式教堂建筑结构的变化而发展。其作法是用铁条把窗子分成方棂,再用铅条在格子里盘成图画,然后镶进彩色玻璃。玻璃的色彩以深暗和强烈的为主,常用几种不同颜色重叠,颜色层次加多。法国夏特尔教堂、兰斯教堂和亚眠主教堂横厅上的彩色玻璃窗画最为著名。手抄本插图画在哥特式时期又有新的发展。在法国常采用建筑物上的装饰纹样为创作题材,如巴黎图书馆藏的圣路德维克的诗篇插图,装饰的是哥特式尖顶发券。而世俗性的抒情诗与讽刺寓言的插图也很发达,如法国林堡兄弟以时令为题描绘的《美好的时光》以及英国的《大动物寓言 》等。德国马奈斯手抄本书籍中的情歌书,则表现了骑士恋爱的题材。意大利哥特式建筑为壁画提供了赖以发展的天地,最重要的画派有比萨派和佛罗伦萨画派,他们吸取拜占庭的艺术原则,并结合哥特式因素,创造出新的绘画空间,经过奇马布埃、卡瓦里尼、杜乔直至乔托等画家的努力,最终揭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

哥特式绘画的代表人物:

乔托(1266-1337)是佛罗伦萨人,据传说,他是契马布埃的学生。传说乔托小时候是个牧羊人,在牧羊时以石块和树枝在地上作画,契马布埃偶然在途中见到,惊异于这个牧羊少年画得生动而真实,就收他为学徒了。后来,他一生从事于为教堂画壁画,从1308年到1334年间,他的壁画遍及罗马、佛罗伦萨、巴图亚、比萨、维罗纳、那不勒斯等地,可惜大都损毁了,保存下来的真迹不多。最著名的有《犹大之吻》、《逃往埃及》、《基督传》等。

犹大之吻

乔托从构图上尽量采用活的人物和真实的世界,对绘画素材已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方法。人文主义思想在乔托所生活的年代已经萌生,但还未形成一种思想运动,其特点即是与封建正统的神学思想相对立。人们开始从信仰神转变为信仰自己、尊重人性和人生的价值。这里介绍的《犹大的吻》是他最有代表性的圣经历史画杰作之一。

《犹大之吻》是《圣经》故事之一,犹大是出卖耶稣的叛徒。在逾越节的晚餐桌上,耶稣指出他是出卖主的人。他知道自己已经暴露,就提前溜走,立即去给敌人引路前来捉拿耶稣,他以亲吻作为暗号。画面上表现的是犹大带领了一队兵马,还有祭司长和法利赛人的差役,直奔耶稣,要与他亲吻。画面上耶稣双目盯紧犹大,满眼怒火;犹大则十分紧张。四周则充满着骚动,气氛极其悲壮。这幅画虽然是圣经故事,但从生活的光明和黑暗两个方面表现了一个真实的人的形象,表现了正义与邪恶的搏斗。整个画的光线、色彩、构图都集中在中心人物形象上,犹大的黄色大氅明亮而醒目。全画用重色调,上部深蓝,下部褐色,造成一种沉重的黑暗感,以渲染这种斗争的紧张气氛。画家用画笔赞颂了光明、正义的化身——耶稣,鞭挞、揭露了黑暗、邪恶和丑的化身——犹大。

西莫尼·马尔蒂尼(约1285—1344)是哥特式绘画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也是锡耶纳画派中唯一可以与其老师——伟大的杜乔抗衡的人。受法国哥特艺术的影响,他的作品讲究轮廓线条的层次韵律,用色精细含蓄。1340年侨居法国,其作品对法国14世纪的绘画艺术影响很大。

西莫尼的艺术仍然与精神超然的拜占庭传统有关,但画风流露出类似乔托的开拓精神:注重形式的典雅、线条的流畅、人物动作的微妙奇巧。其作品华贵的品格和精巧的工艺性,表明他不仅是意大利哥特式的代表,更是“国际哥特式”风格的奠基人。西莫尼曾经到当时设在法国阿维尼翁的天主教教廷绘画,其典雅细腻的风格影响很广。

天使与圣母领报 《天使与圣母领报》是西莫尼·马尔蒂尼晚期的作品,画风属于早期的哥特式绘画。

西莫尼笔下的人物具有非同寻常的形体“流动性”,无论天使还是凡人都有一种飘掠的动感。这幅《天使与圣母领报》便非常鲜明地表现出他的这种戏剧性。玛利亚飘逸的姿态仍不失哥特式的典雅,她身穿蓝色长袍,人们一般认为这是天空的象征。中央的百合花寓示着玛利亚的纯洁之躯。加百列周身金光闪闪,观众由此感到这次神圣的相见将天地合二为一。

《天使与圣母领报》是基督教绘画百画不厌的题材,不同时代的很多著名画家都表现过这一题材。而西莫尼画笔下的人物具有非同寻常的形体流动性,画中人美丽绝伦,没有一位画家像西莫尼那样敢用色彩,自信而巧妙地将我们引入他想象的世界。我们看到,玛利亚听到天使关于上帝之子将通过她成胎降生的传报后,神情畏缩,甚至大为惊骇。尽管在精神极度迷茫时候,玛利亚飘逸的姿态仍不失哥特式的典雅,玛利亚与天使的目光交织在一起,心灵得到沟通。

第五篇:中世纪教会史读后感

《中世纪教会史》读后感

今年4月份,我利用大半个月的课余时间读了《中世纪教会史》这本书。这本书是《教会史》中的一卷,它以客观的角度详细地介绍了中世纪教会的方方面面。这本书是由毕尔麦尔等一批以严谨著称的德国学者合著的,是一本了解中世纪历史的、很好的工具书。

这本书层次清晰,主要分为早期中世纪(692年一1073年)的教会,中世纪全盛时期(1073-1294年)的教会,中世纪晚期(1294-1517年)的教会三个部分。这本书以中世纪教会的历史为主线。但它不仅介绍了教会的历史,还写了许多有意思的地方,例如:教会的文化、教会的制度。

中世纪的教会历史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教会最初是由一些虔诚的传教士的隐修生活演化而来。他们是一群像陶渊明一样的义士,出淤泥而不染,在黑暗的、四分五裂的欧洲仍保持坚定的信仰。他们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将深邃的基督教义传播给无知、纯朴的欧洲人民。这些传教士的行为让我感动,他们就像中国的孔子一样。随着基督教义的传播,这种宗教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百姓信己的心交给伟大的耶稣,而皇帝为了更好地统治万民,他给予教会的高层人员以爵位、特权,来笼络他们,而教会也趁此机会发展壮大,逐渐和皇帝平起平坐,甚至超越皇帝,成为中世纪欧洲的真正统治者。当然,皇帝并不甘心自己的统治地位被撼动,他们发动一次又一次反击,二者成一种此消彼长的状态。我们熟知的阿维农之囚事件就发生在这背景之下。1294年,专横顽固的教权至上论者,卜尼法斯八世任罗马教皇。这时候,具有强大王权的统一民族国家正在欧洲普遍兴起。1308~1377 年,教廷长期迁于法国边境阿维农,七十年间,教皇一直受皇帝控制。同时教会面临着许多强大的敌人,例如:伊斯兰教、异端学说。面对伊斯兰教,虔诚的教众化身为忠诚的战士,他们组成隐修者和骑士结合而成的、代表宗教精神的骑士团等组织,在皇帝的支持下进行一次又一次英勇无畏的十字军东征。面对异端学说,他们采取严酷的手段来打击。早期中世纪一般都是信仰坚定的时期。在这个历史阶段中,比较有影力的异端仅仅在东方的希腊教会中出现,而西欧没有。在那些新兴的格尔曼一罗曼国度中当然也开始有一些神学家在思想上不小心或高估理性的能力,所以他们走人一些误区,出现了关于“圣餐”的争论。然而,第12 世纪是一个充满宗教热火 的时代,所以出现了一些大规模的反对教会的群众运动,它们们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传布到欧洲的广大地区。其中影响最大的教派是清洁派。基督教会对这些异端教派采取了残酷镇压。

基督教有过两次大分裂。一次是1054年,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教会与以拜占庭为中心的东方教会决裂,前者称为天主教;后者称东正教。另一次是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宗教改革,基督教分裂出一个更加民主、廉洁的新教。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基督教的一次衰弱,但我认为这是基督教的一次新生,这次改革使基督教会更符合现代的需求。

教会的文化与制度是这本书的另一部分,它们很有意思。两千多年来,基督教依靠它先进的管理制度一步一步壮大。在1073-1198 年间,罗马宗座对西方教会的首席权获得了全面的发展。教宗成了整个教会的元首,也成为人间最高的立法者、裁判者和管理者,他对教会的一切成员,无论是圣职人员或平信徒,都拥有充分的权力。另外,宗座逐渐成为教会管理的中心,这一点符合那个时代的需要,虽然也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在12 世纪,主教获得了更大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意义,而在德意志帝国中的大部分教会长上都成为完全的“地域王侯”,就是说在他们的领土上拥有很多世俗权利比如造币.收税权等。同时,主教们在在教会上的权力减少了,这不仅是由于教宗权威上升,也有别的原因。当时,主教大堂圣.团的影响增长-这些圣职团的成员是那些长期在大堂任职的圣职人员,而在11、12 世纪的普遍改革运动中,部分的大堂圣职团再次根据以前的老传统恢复了团体生活。这些有固定团体生活规律的圣职团被称为 有团规的圣职团,但大部分的圣职还是那些没有“团规”的教区圣职人员。当时,“大堂圣职人员”的尊严很大,比如一些德国国王和皇帝,甚至某些教宗都在某些德国大堂或罗马大堂当了一短期或长期的一大堂圣职团的团员。

在中世纪艰苦的环境中,基督教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体系。在查理曼的时代,文化普遍获得蓬勃发展,并且在基督宗教艺术方面也开始有了新的生命。在艺术中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格尔曼/日耳曼人以自己的方式接受并改造了古代基督宗教的罗马文化因素和东方的拜占庭因素。他们不但保留了传统的教堂建筑形式,而且也独立地发展这些形式,这样早在8、9 世纪导致了早期罗马式建筑风格,古代教会用的“大殿式建筑风格”在早期中世纪也占有主导地位。从卡洛林和奥托的艺术风格发展出来的是所谓的罗马式建筑风格一人们从19 世纪以来这样称呼它,因为他们说这个风格与罗曼语言的形成过程是平行的。然而,在这种风格中,格尔曼/日耳曼的因素更多一些,而且它在那些中欧或北欧地区获得了最成熟的和最丰富的表达。最早的罗马式的建筑物在伦巴第地区。在西欧,这种风格的主要代表是本笃会的隐修士。从整体来看大殿“仍然是标准,但也有一些重要的创新。在头1000 年,在基督宗教的教堂中很少有雕塑品,这仍然来自对于外教人神像的反感。然而,自从12 世纪,人们克服了早期的雕塑技术的问题并创造了一些可观的作品,用这些美化柱头、门顶、讲道台、施洗池和读讲台。不仅仅是建筑,教会也产生了自己独特的经院哲学。在早期中世纪,神学著作似乎都限于编写传统文献的”文选“、”摘录“或文集很少有独立研究的因素。然而,这些编写工作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自从11 世纪末以来,随着当时的宗教崛起的广泛传播和文化的提升,从这些早期的初步尝试形成了一个基本上是新的和有原创性的思想生活,其中有很多方向,但也保持了统一性,这就是所谓的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思想的目标和任务是建立一个令人们在各方面感到满意的哲学-神学性的世界观,就是4个统一的世界观,在其中有信仰与知识、理性和启示,都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其组成因素和推动力是权威性理性,而它的表现方式是讲课和辩论。它在方法方面特别注重逻辑性和系统性 :它以严格的逻辑性分析一切教会的教导,且解释它们,并反驳一切可以想到的反对意见,从此说明这些传统的信仰命题的合理性。最后,人们还组合这些思想结果,形成了一些统一的教导结构。被称为”经院思想之父“的人是安瑟伦他来自意大利北部彼埃蒙特区的奥斯塔的伦巴第贵族家庭,后来当隐修者,曾在诺曼底的著名贝基隐修院当老师和院长,最后当上了兰弗朗克的接班人,成为坎特伯雷的总主教和英国的 首席主教。在这个重要位置上,他是一位杰出的牧者,在授权之争中很坚定地保卫了额我略的种种原则。经院思想用敏锐的思想、仔细的讨论和逻辑学的方法来掌握信仰的全部内容,但在中世纪的高峰时期和晚期还存在着另一个重要的思想传统,就是那种充满感情的神秘思想,它也曾经被称为 情感神学。这就是关于”与神结合"的生活的知识,从古代就被描述为具有 净化、照亮合一的阶段,而他的顶点就是默观。这种思辨性的神秘神学 所研究和表达的是那些有神恩的灵魂们的种种神秘体验以及这些人对神圣事物的直观性认识。

读了《中世纪教会史》这本书,我获得了许多感动。那些传教士为了在黑暗的中世纪中传播基督教义,把“精神光明”带给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百姓们,他们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是多么伟大的人呀!那些教宗为了自己的信仰,不畏强权,勇于与皇帝作斗争,是多么可敬呀!这本书曾经被作为德国大学和经教学院作为教会史的教科书,对我们了解中世纪教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世界古代史,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

下载中世纪欧洲史教学大纲(写写帮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世纪欧洲史教学大纲(写写帮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的影响[推荐]

    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的影响 摘要:中世纪界定于公元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公元1453 年东罗马帝国灭亡的这一历史时期。中世纪是全世界封建制社会形成到发展的时期,也是世界三大......

    试论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文化的作用

    试论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文化的作用 谈起基督教对人类文化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就会想到的就是西欧的中世纪。西欧中世纪一般被认为是一个文化衰落甚至“黑暗”的时期,并且一直以......

    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

    《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平面设计史 课程英文名: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 课程类别与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32学时学 学分:2学分 面向对象:艺术设计学各专业......

    服装史教学大纲

    《服装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01031319 2.课程名称:服装史 3.英文名称:Clothing History 4.课程简介:“服装史”课程主要讲述各个时期不同的服装与服饰样式,......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271515 学时数:36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了解美术发......

    电影史教学大纲

    中国电影史教学大纲 中国电影史 【课程编码】:2B010302 【课程类别】:理论课程 【学分数】:4 【适用专业】:戏剧影视文学 【学时数】:56 【编写日期】:2011年9月 一、教学目标......

    《基督教史》教学大纲

    《基督教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基督教史,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二、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这门课的老师讲授和学生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基督教产生、形成、发展、演变的历......

    近代中国留学史-欧洲留学之始

    此文章出自 近代中国留学史-欧洲留学之始 欧洲留学以沈葆祯于光绪元年派遣福建船厂学生,随法人日意格去法为最早,李鸿章于光绪二年派天津武弃卞长胜等七人随德人李励协去德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