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中的旅游文化:周游列国悲壮而伟大(精选)

时间:2019-05-15 00:0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孔子思想中的旅游文化:周游列国悲壮而伟大(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孔子思想中的旅游文化:周游列国悲壮而伟大(精选)》。

第一篇:孔子思想中的旅游文化:周游列国悲壮而伟大(精选)

孔子思想中的旅游文化:周游列国悲壮而伟大

公元前 497 年的初春,孔子和他的“旅行团”上路了,在吱扭作响的牛车上,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54岁的孔子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还要苍老,一张典型的国字脸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皱纹,额头上横刻着春秋的痕迹,厚厚的嘴唇有些干裂;略带疲惫的面容却掩饰不住安详与忧郁,一双深邃的眼睛闪烁着智慧,凝视着远方,身后年龄悬殊、衣衫破旧但却十分整洁的一二十个山东汉子追随其后。空旷的山野,苍茫的天宇,在走出鲁国大门向西的路上,“周游列国”的神圣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十四年的旅行不仅走出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走出了齐鲁大地上的“旅行家”孔子。

好客山东:孔子向世人发出的邀请

孔子为了保持自己的高贵人格,离开了父母之邦鲁国,为了宣传他的治国理念,开始了为期14 年的周游列国生涯。历经卫、曹、宋、郑、陈、蔡、楚诸国,空间上跨越了当时的大半个中国。孔子一生活了73岁,他用平生将近1/5的时间来“旅游”,这样的旅行家在今天都属凤毛麟角,是非常令人敬佩的。

在离开鲁国边境的时候,孔子徘徊延迟了几天,最后满怀着对祖国的眷恋,孔子慨叹道:“迟迟吾行也,何以去父母之邦!”孔子在遭受排挤与冷落的困境中,何以发出这样的慨叹呢?

众所周知,孔子是山东大地上走出的圣人,在途中他时时不忘自己的祖国——鲁国。山东地处海岱之间,藩列齐鲁之邦,深厚积淀的文化传承和雄浑博大的自然风光使山东自古以来具有着独特的风貌。尤其是对于周代礼乐文化的保持与传承,让孔子念念不忘的同时深感自豪。孔子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齐鲁两国的文化已经接近于“道”的水准,在当时的诸侯列国中居于领先地位。齐鲁文化在孔子时代,已经形成了对诸侯列国的巨大向心力。当时远在长江以南的吴国,派使者季扎访问鲁国,并会晤了孔子,就对鲁国的文化赞叹不已。客从远方来,是让人愉悦的;让朋友来有所得,是让人欣慰的。我们可以想见,孔老夫子当时的心境是多么的自豪而愉悦。

《论语》的开篇就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今天可以这样认为,这就是孔子代表自己的家乡“好客山东”向世界人发出的邀请。当然,孔子也是纯朴好客的山东人的典型代表。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历尽无数的艰难险阻,尝尽了酸甜苦辣,但是,孔子却是乐观的,豁达的,温暖的。可以想象,旅行中的孔子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才能发出“有朋自远方来”的邀请。今天“好客山东”的品牌已经由一个旅游品牌延伸成整个山东省的名片,“好客山东欢迎您”响彻中华,凝神望去,在这背后,我们不难看到孔老夫子温暖而亲切的笑容。

周游列国:一次悲壮而伟大的旅行

人的一生,就是一次旅行。或荆棘坎坷,或风光无限,人生有顺逆,风景却无尽头。正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中所言:“行到水尽处,坐看云起时。”

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他就像一个执著的旅行团团长,带着以子路、颜回、冉求等众弟子组成的一个“旅行团”,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而这一趟旅程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为,他这一走就是十四年,而且,在这个漫长的文化苦旅中,他体验山水,感悟人生,顽强地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游走,一次又一次地推销着自己的政治主张,虽然四处碰壁,但是,愈挫愈奋,百折不挠,他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一个旅行者的使命。这确实是一次伟大的旅行。

同时,这还是一次悲壮的旅行。在14年的旅程中,有过陈蔡绝粮之厄,有过匡人之围、桓魋之难,栖栖遑遑,甚至被人讥讽为“丧家之犬”。在他的政治主张一再难以推行的情况下,孔子还依然发出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希望于慨叹。

2500多年来,孔子的思想一直被中华民族尊奉为社会人生之圭臬,并逐渐演变成“内圣外王”的“修齐治平”之道。孔子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与其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是密不可分的,他的绝大多数思想都是在旅游中形成的。他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对人生的思考,提炼了自己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的智慧。作为教育家的孔子,不仅提倡“有教无类”,还非常会“寓教于乐”,在“游山玩水”中给人不少的教益,他几乎是在用自己的整个身心感受着自己的游历生涯。

山水之乐:孔子对人生真谛的领悟

孟子曾以递进的描述方式,记载过孔子的两次旅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东山就是今天的蒙山,而泰山上至今还有一处景观:孔子登临处。蒙山海拔不高,泰山也不过高1680多米,何以能够俯视山东全境,乃至俯瞰天下呢?旅游中,视野豁然开朗,高度瞬间提升,认识自然会有新的高度。

可以说孔子“集大成”思想的至高境界,除了他孜孜不倦的敏而好学、无时无地的思索之外,实在得益于他一生不管是主动抑或被动的长期“周游”。在旅游中感悟,在感悟中思索,长期的思索又集结成了他丰富而深邃的思想。

三十来岁时,孔子曾经有过两次出游。一次是向西,到了东周的王都洛邑,即今天的河南洛阳;一次是向东,到了齐国的都城临淄。从54岁到68岁,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周游列国”,这可以理解成是一次“文化苦旅”。

以今天的眼光看,孔子周游所及的地方,向北到过黄河,最南边所到之处是今天河南的信阳,不出今天的山东、河南两省,但在孔老夫子的时代,这已经是大半个“中国”。祖国大地上的壮丽山河,无疑给了老夫子深刻的影响与性情的陶冶。可以说,如果仅仅局促于曲阜一隅,是难以让孔子最终形成“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的圣人情怀。

孔老夫子初见泰山,由衷地感叹道:“巍巍乎!”走到黄河岸边,又深情地赞叹道:“美哉!洋洋乎。”孔子后来总结为两句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岿然不动,象征仁者的泰然与坚定;水,周流不断,象征智者的思辨与柔韧。所谓“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山与水已经成为性情的寄托与象征。

其实,孔子热爱生活,是个非常重视自然和本真的性情中人。

在一次孔子与其弟子关于人生理想的对话中,孔老夫子对山水的热爱颠覆了所有人的想象。当时,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侍坐。首先子路自信地表示,用三年的时间,可以治理好一个大国;冉有略微谦虚,说用三年的时间,可以治理好一个中等国家。看到孔子漠然的表情,公西华更谦虚,表示只能做一位司仪,这也是儒者的本职工作。最后出场的是曾点,他没有表示出对政治的热情,只是淡淡地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暮春时节,到沂河里游游泳,到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小歌回家,仅此而已。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我太赞同曾点了。可见在孔子的思想里,返璞归真是多么重要的东西。

孔子说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是孔子在面对绵延青山和浩淼碧波时的感受;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是孔子走到齐国听到美好音乐时的感受„„所谓一花一世界,其实,孔子就是用自己重要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旅游不仅仅是有钱人的事情,快乐和财富也不成正比,人生很多美好的体验都在于自己的心态,只要有了快乐豁达的心胸,只要有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你就能随时旅游,就能随时获得快乐。所谓人未动,心已远,重要的是你是不是有一颗旅游的心。

孔子晚年,游历归来,不再东奔西走,但是,却仍然能放眼天下进入了另一个静宁、安闲的时期,那就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孔子十四年的游历,可能这种人生体验不会来得这么深刻和强烈,孔子的晚年也不会步入一个如此祥和的心境,这应该都是旅游的功劳。

修齐治平、内圣外王,那只是儒家所要躬行的实践;而悠游天下,寄情山水才是人生所追求的本真,是人生的最高意境。

格物致知:游历中折射出的儒家思想

“儒”是类似于今天的司仪一类的职业,是“小人儒”;而儒家是孔子创立的“学以上达”的学术流派,是“君子儒”。格物致知,超凡入圣,对照孔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旅游的路途,就是学习的历程。我们的见识和智慧不能仅仅来自书斋,更多的要在人生的旅行中多闻、多见与多思。

儒家不同于道家、佛家以及西方哲学流派的地方在于,儒家把着眼点重点放在当下,关注社会人生,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问不在书斋,那仅仅是知识而已,“学问”一词本身就是指人与人之间互相学习、质疑问难,这就是“格物” ;然后提升为对社会人生的了解与思索,这就是“致知”。儒学作为道德的形上学,就是 3 要通过“格物致知”的途径,对社会人生有深刻体认和正确把握,从而在“正心诚意”的基础上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而袖手空谈、皓首穷经的是腐儒、小儒,所以孔子让弟子们要做“ 君子儒”,“勿为小人儒”。

孔子的一生应该给我们很多的启示,他在游历中感受山水,在感受山水中体悟人生,在体悟人生中深思求索,在深思求索中形成哲理。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把自然山水人格化,在欣赏自然景物时,观照其特征,通过类比联想到人的道德品格。《荀子·宥坐》载:“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洗洗乎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人,以就鲜絮,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这里,孔子明确地把人的道德修养、品格节操与水的自然特征相比拟,从而使水这一普通的自然原素获得了丰富的社会意义,产生出深刻的观照意蕴。

孔子认为,“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达到仁智勇的首要方法,第一途径是格物致知,旅游正可格物致知。

旅途的欢乐抑或困苦,都没有让孔子停止他的人生哲思。看着奔流不息的河水,孔子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孔子面对山水发出的对人生最深刻的认识,是对人生旅程的终极关怀与深刻思考。看到四季自然地更替,又引发了他对自然大道的无限感佩:“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没有深刻繁复的说教,在自然大道面前是如此的深悟与感怀。

可以说,孔子的一生,最重要的人生阶段都是在路上,他是旅游者的千古样本,他游历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记录了下来,这就是集孔子智慧大成的《论语》。

行万里路:古圣先贤对智慧的求索

我们常说“天高地厚”,为什么说“地厚”?这也得益于古人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古人认为,大地“载山岳而不动,曳河海而不泻”,所以《易经》讲“地势坤”。《易经》贲卦的象辞上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也是“文化”一词的由来。古圣先贤都是在自然现象观摩与启发之下,得出万世不易的哲理大道。

历史上的古圣先贤,哪一个不是乐山乐水的呢?被称为上古三皇之一的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创造出八卦,成为东方文明中的智慧源头。其中的阴爻、阳爻与四象观念直接启发了近代西方的大哲学家、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创建出平面解析几何、发明二进制,而后者直接导致了我们今天计算机语言的产生。而莱布尼茨正是从游历中国多年的白晋等传教士处了解到《易经》的。

据记载,孔子曾在旅途中拜见过老子。老子对水的思考直接揭示了大道的本源:“上 4 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大道就像最简单的水一样,看似至柔,实则至刚,滋养万物,而谦虚地匍匐在高山峻岭之下。高山可以陵夷为深谷,而江河却在大地上万古奔流。老子从中总结出“ 高下相依,福祸相伏””反者道之动”的大道。圣哲在自然的启发陶冶之下,体悟出社会人生的大智慧。

宋代大儒朱熹,为官不过50余日,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武夷山等风光秀丽之地著书讲学。看到一湾水潭,他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的比喻,要人清澈自己的心性;见到江水中逆流而上的航船,他发出“不进则退”的力学感叹。明末清初的顾炎武一生倡导“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务实治学之道,在山东、陕西等地深入考察当时各地的军事、地理、政治、民情,写下《天下郡国利病书》。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明代的王阳明,虽然政治上受到打击,但在贵州龙场驿,在山水的陶冶之下,大彻大悟,发明“良知”之说,影响巨大。他那著名的“未见山中之花,此花与我同归于寂;我见此花,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比喻,不也是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给他带来的灵感吗?

近当代诸多大家,无不涉历寰球,学贯中西。异域的山水风景、民俗风情,无疑给了他们太多的启迪与思索。这是在自然差异的基础上上升到文化的冲突与碰撞的交流,也是人生大旅途上绚丽绽放的文明的花朵。

放下历史看今天,我们要向孔子学习人生旅行的智慧。其实,人生就是一场重要的旅行,伴随着思索,成就了智慧。与其闷闷不乐,不如快乐前行,因为从出生你就注定不能停止这场旅行,所以,向孔老夫子学学智慧,有圣贤相伴,在人生的道路上快乐畅游吧。

(中国孔子基金会 王大千)

第二篇:读后感--人因思想而伟大

人因思想而伟大

——读帕斯卡《思想录》 最初认识帕斯卡是在一次偶然的电视节目中,当时主持人朗诵了他的一段话,至今我还记忆犹新。记得那段话是这样讲的:人只不过是一颗苇草,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但是,人是能够思想的苇草,要摧毁他,不必全宇宙都武装起来。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置他于死地。然而,即使宇宙毁灭人,人仍然比毁灭他的力量更尊贵。因为他知道自己面临毁灭,以及宇宙优越于自己的事实,而宇宙对此一无所知。因此,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之中。正是由于这一点,我们必须站立起来,并不是因为时间和空间,因为我们无法使其充实。所以,要努力正确的思想,这才是我们作为人的全部尊严所在。正是这一段精炼而又哲理丰富的话,让我对一位法国哲学家产生了兴趣。所以,了解帕斯卡以及他的经典作品《思想录》成为了我的一个梦想。

“如果整个法国文学只能让我选择一部书留下,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思想录》,它是一个崇高的纯粹法国天才的作品。”法国维克多.吉罗的这句话一直在我身边回荡。于是,暑假我有幸欣赏到了帕斯卡的《思想录》。走进帕斯卡的《思想录》,才发现它真的不愧为“欧洲近代三大经典哲理散文”之一,帕斯卡以其论战的锋芒,思想的深邃以及文学的流畅,一次次将我的灵魂甜蜜的击倒。

在他摇曳的思想芦苇后,我分明看到深邃而辽阔的思想的海洋,恣意狂涛之后常常淹没了我静坐参拜的蒲团。

这个体弱多病仅仅活了39岁的天才真的是一位思想斗士,既继承和发扬了理性主义的传统,毫不妥协的说出世间的一切,以理性来批判一切;同时又指出理性本身的内在矛盾,并以其特有的揭示矛盾的方法,反复阐述了人在无限大于无限小两个极限之间对立悖反,论证了人即崇高伟大又十分软弱无力的这一悖论,向我们知名“人因思想而伟大”的事实,说出了我们虽有感悟但永远也说不出来的话:

“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我们必须通过思想而不是通过我们无法填充的时空来提升自己。”“人之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在《思想录》中,他就是这样用一串串精神的记录证明,他是一根最有尊严的苇草。

“人显然是因为思想而生的,人的全部优点仅在于此,人的全部责任也在于按恰当的方式思想。但世人在思考什么呢?是跳舞、吹箫、唱歌、做诗、铃响了就赛跑,还有打斗,让自己当国王?根本不想一下当国王是怎么一回事,当普通人又是怎么一回事。”

然而,三百年后,他忧虑的这些又有什么重大改变吗?我们不得不遗憾的告诉他没有!我们这些芸芸众生不只是一些脆弱的苇草,更是一些平庸的苇草,是深深的沉湎于世俗的苇草,湿漉漉的叶片缀满了简单而低层次的欲望,满足于人生表面的光怪陆离和虚荣浮华。放眼望去,我们这个世界,有独立思想的人太少太少了,而人云亦云,随风倒的钻营投机分子则总是层出不穷。

读完这本书,我越发觉得: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正是思想使我们有别于其他的动物并持有一份尊严。翻阅中外,纵横古今,凡成大器者,无不有独立的思想。正是这种独立的思想,使他们超出一般人,完成一般人不能完成的事业。而那些人云亦云,钻营投机之人,即使能够浅尝一时之快,也终究经不住时间的考验,被岁月所驱除。

读史使人明志,因为那些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真理。读过《思想录》,我学到了许多真理,我明白了一个人,如果没有带着思想去生活,那么,它只能算是活着,而不是生活,更不可能拥有富有意义的人生。

工商系刘达

第三篇:人因为思想而伟大的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关于思想这一哲学命题的深刻内涵。

2、体会帕斯卡尔深邃的思想与诗意的激情高度融合的表达效果,能了解用形象化的语言阐释抽象道理的写法。

说明: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1)思考帕斯卡尔在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的着名比喻中所体现出的对思想与人生的认识。(2)分析作品用断片式的随感写出自己思考的写作特点。

说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人因为思想而伟大。然而,有独立思想的人们,却总为专制的当权者所不容,这是一个不争的史实。因思想而被判刑定罪,是思想家们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但从另一角度来说,也是思想家们的骄傲,因为他们肯定最深刻地触动了专制者的利益。古今中外,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

2、帕斯卡尔是法国17世纪有一位着名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思想深受另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蒙田的影响。蒙田认为思想很难保留和捕捉,“把思想写下来,乐事,我写下的却是思想逃逸了”因为人的记忆能力差,念头过多,要捕捉到有价值的思想全靠运气。于是帕斯卡尔追随蒙田《随笔录》的方式,记录下偶然闪现出的思想,并保持原貌,这就是《思想录》。这些零星无序的思想比逻辑演绎的思想更加真实、细致,是一种智慧而不是胡思乱想。

学生自由发言,用简洁并清晰的语言说说“人因为思想而伟大”的事例。

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入手,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

2、请同学思考问题“文章的观点是什么?”

2、交流各自读后感受,回答问题。

读课文是理解文章的基础,而交流初读后的感想、回答问题有助于准确地把握文本。

再读课文

圈划品读

指名朗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1、“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

2、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3、思想既然是无与伦比的东西,为什么又说它有缺点又是卑贱的?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对关键的句段进行圈划、品读。

1、人的渺小、脆弱,在

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

3、思想是伟大的,因为

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正是它使人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使它使人高于其它万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使它使人拥有了尊严,使它形成了人的伟大。这就是思想的本性。同时,它又是卑贱的的。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得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怀,所以思想难以超越这些虚荣而真实地生活。这就是思想的缺点。

帕氏一文反复强调是思想使脆弱渺小的人高贵伟大起来并有了尊严。教学中以文章观点为核心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探究讨论,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震撼。

课后作业

学习反馈

1、摘抄好语段“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思想的缺陷又是多么卑贱啊!”,朗读背诵。

2、记录下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 受,或课堂上没有来得及说的话。

学生按照要求,自主完成课后作业。

作业的多元化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潜能。

思路点拨

帕氏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但把他们的作品选入语文教材决不是要求掌握他们的哲学体系和思想理论,因此脱离文本大谈大师的哲学思想,或陷在文本里逐句推敲一些名词术语都是不恰当的。对这篇有相当深度的文章,教学中要遵循“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原则,在研习、探究过程中,既要让学生的思想腾飞起来,又要切实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那么,这篇文章如何才能教出“语文味”呢?首先,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住散发出思想华彩的句子,抓住文章中的基本观点,根据上下文弄懂基本意思。其次,围绕本专题的话题,通过组织讨论,要求学生把人生积累和经验带入文本,演绎自己的认识,与文本化为一体,在大师的思想沐浴下真正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最后,还可要求学生在鉴赏文章观点表达充满诗意的基础上,也动手用形象隽永的语言来概括对本板块话题的理性认识,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思想。

练习举隅

2、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3、思想既然是无与伦比的东西,为什么又说它有缺点又是卑贱的?

4、读本文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对思想这一哲学命题的思考。

第四篇:《侍坐》中的孔子思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中蕴含的孔子的思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先自《论语•先进》,是一篇反映孔子和他的学生谈论理想志趣的语录体散文,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因为文章记录了2500多年前孔子师徒五人的谈话,内容涉及到大量孔子如何教育学生的观念及方法,因此,我们完全可发把它当作是一篇教学故事或教育随笔来阅读,通过品味师生语言,体察细节描述,研习行文内容,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孔子作为老师所独具特色的教学理念及教育方法。现结合文章内容稍作分析。

(一)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孔子教育学生不倚老卖老,不居高临下,不盛气凌人,而是表现出一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姿态,他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意思是你们不要因为我的所纪比你们稍长一点就不敢说话,你们大可不必紧张,也无须顾忌,随心所欲,大胆直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说。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孔子的教学习惯,那就是平等、民主,朋友式的对话闲聊,不存在年龄、辈份长幼之别的顾虑,学生当然愿意在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里畅所欲言。孔子又说:“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子的设问启发很有意思。首先,他洞悉学生心理,知道学生平日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语,可能是他的学生一个个才华卓越,抱负远大,但是没有人赏识、重用他们的缘故,所以免不了牢骚满腹,怨声载道,大叹世道不公,这种表现当然不符合孔子的“君子”标准,孔子曾说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正是抓住这种现状设问,一问就问到了学生心坎里去,“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学生当然愿意在老师面前畅谈自己的理想抱负、情操志趣,一来因为自己确实饱读诗书,才干超绝,二来也因这这份理想志趣,久积于心,终于有机会一吐为快。由此可见,孔子对学生知根知底,巧于设问,善于启发,教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这种立足现实,洞悉心理,循循善诱,启发引导的教育方法对于我们贯彻实施新课程改革无疑是有重要启示意义的。

学生的性情习惯、个性心理丰富复杂,多种多样,孔子的教育不是千篇一律,空洞说教,而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方法灵活多变而又风趣幽默。《侍坐》章中所记载的孔子的四个学生志趣不同,性情各异。子路能力高强,才华超群,志向远大,自信满满,可是出言不逊,莽撞冲动,骄狂自大,孔子只以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哂之”来评价,肯定学生的才能和实力,又含蓄地批评了他的说话冲动,毫不谦让的态度。冉有和公西华两个学生都谦虚谨慎,坦荡真诚,说话温和自抑,态度谦卑诚恳。两人性情不同在于,冉有说话做事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有点畏首畏尾,顾虑重重的意味;公西华说话则口气谦和,措辞得体,反映机敏,听他说话颇有一种“言者释然,闻者陶然”的感觉。孔子对他们两人的谈话没有当即点评,而是待其走后,在曾皙的追问下,才发表看法。“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连用五个反问,充分肯定两位学生的治国安邦的政治才能,也表达了自己相信学生,赞扬学生的激动而自豪的心情。实际上,孔子这一番肯定和赞扬目的乃在于给谦虚过分、自信不足的冉有、公西华以极大的鼓励和鞭策,想必细心的曾皙会把孔子的激越评价转告两位同学吧,也可以预言,当冉有、公西华得知老师对自己的希望和勉励时,该有多么激动、高兴。孔子就是这样,对骄狂自负的子路,含蓄批评;对谦逊过分的冉有、公西华则委婉鼓励。曾皙最后一个发言,他用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和生命情趣,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清静无为,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的性情。对此,孔子喟然长叹,深表赞同,因为,曾皙描绘的清风沂水、性天风月的生活暗合孔子壮志未遂,英雄无路的落魄心态。这是一种“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喟叹,也是一种心灵共鸣,志趣相投的评价,想必作为学生的曾皙听过老师的评价之后也会感慨嘘唏吧。四个学生,四种理想,四种性情,孔子因人而异,因势不同,分别以不同的评点(或语言、或表情、或感叹、或反问、或直接、或含蓄)来教育学生。这次师生闲坐聊天,可以说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范例。

其实《论语》中这样的事例很多。有一次,子路问孔子:“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同样一个问题,但孔子的回答却因势而异,因人不同。子路性情勇敢、卤莽,爽直、刚强,孔子告诉他不要勇猛过头而有生命危险,应该考虑还有年老的父兄在。冉有的行为退缩,谨小慎微,一事当前,处处讲究谦让,自叹不如,孔子鼓励他果决勇敢,大胆前进。启发引导,通情达理,这就是孔子的教育,针对各不相同的人的个性心理的不同,分别进行不同的教育。这种“因材施教”的意义在于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二)兼容并蓄,鼓励个性。西哲有言“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不同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和理想操守,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在评价考察学生时,切不可以己度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更不可死抠条条框框,对学生求全责备,要有一种兼容并蓄,百川纳海的恢宏气度,尊重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接纳并理解种种个性差异,通过科学引导促使学生的个性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孔子就是这样教育学生的。四个学生,可以说有四种理想,子路以勇治国,冉有以富治国,公西华以礼治国,曾皙以美治国,这些想法不完全吻合孔子的理想标准,但孔子没有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肯定和否定,更不根据自己预设的标准或偏私喜好来评判学生,而是宽容接纳,积极肯定,并不夫分寸地赞扬、鼓励。这从《侍坐》章结尾一段的评点可以看得出来。不管是从政治国的子路、冉有、公西华,还是逍遥闲居的曾皙,孔子都是积极的评价,对曾皙是感同身受的理解,对冉有、公西华则极力赞扬,鼓励他们大展宏图,对子路则是肯定其才能当中略有批评。孔子的理想与学生的追求肯定不同,但他能够包容并鼓励学生们似乎对立的理想追求,这就是孔子的胸怀,这就是孔子的个性教育。再有,文中写到了子路发言的一个不好的习惯,急躁、冲动、口无遮拦,不假思索,狂傲无[礼,孔子对子路的莽撞表现一语不发,只意味深长的笑了一下。我们可以推想,如果孔子对他的性格特点、个性习惯持否定态度的话,那么这些年来,子路应该有所收敛,四个学生中就他跟随老师的时间最长,但他没有一点改变,这是否告诉我们,孔子并没有让子路改变自己的性格,还是相当尊重子路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子路才能我行我素,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还有曾皙,孔子和其余三个学生在谈话时他却在“鼓瑟”,这会不会影响别人呢?当然不会,如果曾皙鼓瑟打扰了孔了和其余三个弟子的谈话的话,那么孔子肯定会制止他这种行为,我们能够想到的是,曾皙喜欢音乐,或许他的演奏是想为师兄师弟们闲坐聊天渲染气氛呢!(是不是有点类似于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里的乐队伴奏?)他的所作所为超逸洒脱,与众不同。孔子没有制止他,更没有批评他,是不是孔子也默认了他这种爱好和习惯?从“子路率尔对曰”到“曾皙鼓瑟而谈”,我们分明看到了孔子对学生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的理解和认同,接纳和鼓励。这种尊重个性,包容个性,肯定个性的做法实在值得我们做教师的学习。

(三)自主互助,赏识学生。孔子深谙教育之道,教育学生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他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互助教育。子路发表了一通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之后,我们再也没有听见他说什么,我们看到了孔子“哂之”,我们听到了孔子批评他“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子路究竟如何看待老师的反映呢?也许他会从老师的细微表情觉察到什么。更有意思的是,与子路的骄狂自负、壮志凌云形成对比的是冉有和公西华两个师弟的言语态度。冉有说话谦虚谨慎,小心翼翼,公西华则谦逊机智,情真意切。这两个师弟的表现与子路刚好相反,或许从这种实实在在的对比中,从老师意味深长的“哂之”中,子路应该躬身自省,明白些什么吧。孔子就是这样,不多说一句话,更不动辄批评、呵斥,而是引导学生谈理想,谈志趣,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在老师不经意的暗示中,明白自己的行为习惯、礼仪修养应该如何定位和规范。孔子用冉有和公西华的谦逊温和来教育子路,也用子路的果敢自信来鼓励冉有和公西华,这种用心良苦的活动(谈话)安排的确体现了孔子教育智慧的新颖和深刻。

通观《侍坐》全文,我们发现,孔子对学生谈理想,谈志趣,除了对子路“出言不逊”稍有不满之外,基本上都是肯定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甚至为学生有远大理想,高雅志趣而感到欣慰、自豪,这让我想起了现在正流行的“赏识教育”,孔子是不是也是在搞“赏识教育”呢?我看是的,《侍坐》章结尾一段体现得非常明显。对子路,孔子充分相信他的雄才大略和超强实力,对于冉有和公西华,孔子连用五个反问句来评价他们的理想,相信他们治国安邦,力堪重任,特别是对公西华,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得为之大?”这不就是老师骄傲地夸奖学生吗?他认为公西华知书达理,娴于礼乐,完全超出了一般人,他不担当治国重任,更与何人呢?对于曾皙,孔子则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和理解。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几乎可以说,孔子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为他们的未来着想,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相信他们的才华和能力,鼓励他们一试身手大展鸿图,而对于他们的不足和毛病,又总是委婉含蓄地批评教育。这正是孔子“赏识教育”的思想精髓啊,感谢孔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用自己的言行风范为我们今天如何当老师上了非常精彩的一课。

《侍坐》章是记人言志的文学作品,更是展示孔子师徒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教育方法的教育随笔,我们完全可以从更多更新的角度挖掘出很多新颖的教育思想,作为语文教师,读作品,想孔子,思学生,反省自己,我们完全可以对比古圣先贤的教育经验而获得很多很多。

第五篇:一、孔子思想与诗教文化

一、孔子思想与诗教文化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全国各地也有是孔庙祭祀孔子。

(一)不朽的中华儒学文化的奠基人

1、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仁学大厦,把伦理规范建构在家庭亲情之上。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

2、以人性需求为核心的儒学理论,把礼仪制度解释为人的内在情感。

仁者爱人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以人道主义为外在情感行为方式,把社会等级关系变换为博爱秩序。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子退朝,厩焚,伤人乎,不问马。

4、以人格独立为儒学的终极目标,把社会价值变换为个体的实践追求。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二)永远的属于全世界的教育家

1、平等的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

童子(愚童)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教人以进),不与其退也(不教人以退),唯何甚(太过分)?人洁己(自新)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不管以往)。

2、崇高的教育目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3、人性化的教学原则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躬行的学习方法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三)美丽的中华诗教文化的开拓者

1、思无邪:美化心灵的诗教宗旨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故《诗》之失愚。

2、言志缘情美言:全面发展的诗教特征

《乐记》: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伸,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队列),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左传》: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赋》:诗缘情而绮靡

3、兴观群怨:充满活力的诗教功能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朱熹说:赋则直陈其事,比则取物为比,兴者托物兴辞

《汉书·天文志》:西方为雨,雨,少阴之位也。月失中道,移而西,入毕,则多雨。故《诗》云:‘月离于毕,俾滂沱矣’(小雅·渐渐之石),言多雨也。

孔子诗教理论架构

诗教目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诗教特征:言志特征,“诗言志,歌永言。”(《尚书》)美言特征,“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辞达而已矣”。(《卫灵公》)审美特征,“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泰伯》)“三月不知肉味。”(《述而》)

诗教标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诗教过程:“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阳货》)

诗教方法:“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游于艺”。(《述而》)

诗教价值:“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2、诗书礼易乐春秋:经典的教学用书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

(五)高扬个体人格的中华美育创始人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或,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揭示了孔子美丽人格的发展过程。

《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揭示了孔子对永恒与瞬间、万物与一体之美的顿悟。

1、人类文明审美理想的升华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2、艺术而美丽的教育过程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3、尽善尽美: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审美境界

《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

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述而》“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左传》“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4、朴素含蓄的自然美育形式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雍也)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

5、中和为美的评价标准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雍也)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过犹不及”(先进)

孔子的教学实践语录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子曰:“为命,裨谌(bichen)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子曰:“辞达而已矣。”

不学诗,无以言。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运用兴观群怨范式指导阅读

例:诗经 · 关雎

开始:配乐朗诵或齐诵这首诗

兴:①关关雎鸠„②参差荇菜„

以比兴手法将读者引入诗的意境

观:①古代青年纯洁美丽的恋爱过程„

②古代青年对婚姻家庭负责任的态度„

③古代青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情感表现„

通过“观”认识了古代青年的情感世界

群:①反复诵读,体验本诗的韵律、节奏带给读者的音乐美感受

②讨论交流,本诗的心理描写、场景描写带给读者的生活美感受

怨:① 写一篇读后感(传阅)

② 写一篇诗歌评论(传评)

结束:背诵全诗

借鸿雁诗求助

春秋时期,邦国林立,各自为了争当霸主,呈现出复杂的政治局面。鲁文公十三年是公元六三八年的事情。当时地处山西的晋国通过经济、军制的改革,逐渐强盛起来,它企图战败另一个强国楚国,从而达到称霸的目的。

而地处河南荥阳一带的郑国是个小国,它很怕晋国吞并它。这时,郑国的国君与地处山东的鲁国国君鲁文公相会在棐这个地方。郑君想和晋国修好,但要找一个说客,他希望鲁君到晋国去为他说说情。

那天晚上举行宴会,席间,郑国大夫子家(即公子归生)先赋了《诗经》中《小雅.鸿雁》这首诗。这首诗的第一章是这样的:鸿雁于飞,肃肃其羽。子之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这首诗写侯伯哀恤鳏寡的征劳之苦,是一首反对统治者强征徭役的诗。子之就是指被征服役的人,劬劳指艰苦的劳动,矜人意思是可怜人。在荒凉的原野上,鸿雁沙沙地拍着翅膀飞向远方,人们却在服繁重的劳役,连鳏夫、寡妇也不例外,像牛马一样在田野里干活。

子家赋这首诗是取侯伯能哀恤鳏寡劬劳于野的意思,暗示郑国寡弱,希望鲁文公体恤他们,为他们去晋国说情。

以四月诗婉拒

子家赋完鸿雁诗,鲁国大夫季文子说:“寡君未免于此。”并即答赋了一首《小雅.四月》。这首诗的一二两章是: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这是一个丈夫历述自己行役、忧乱、遭祸、思隐种种复杂心情的诗歌,诗中说四月已是夏天,六月进入了盛暑,先祖不是他人,怎么能忍心让我受苦。秋天凉风凄凄,百草都枯萎了,乱离忧伤缠着人,哪里是我们的归途?

这首诗共有八章,从夏日远行,触及心中隐痛,埋怨祖先不能默佑。季文子赋这首诗是取行役窬时,思归祭祀的意思,就是说我鲁国亦有微弱之忧,婉言拒绝郑国的要求。《载驰》感动季文子

接着,子家又赋了《墉风.载驰》一诗的第四章: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

这首诗写卫国被狄人破灭以后,由于宋国的帮助,遗民们在漕邑立了卫戴公为新的国君。戴公的妹妹许穆公夫人为了卫国的安全向大国发出求援。这几句是说,我走在祖国的原野上,一片碧绿茂盛的麦田,我要把国难向大国倾诉,希望他们急人所难前来救援。这里子家取其小国有难,盼望大国救助的意思,再次请求鲁国帮助。

这时季文子答赋了《采薇》的第四章: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这是一首写戍边兵士的诗,前面写将士远别家室,历久不还;这一章写将帅车马服饰之盛和戍卒不敢安居之劳。路边开遍美丽的棠棣花,四匹公马拉着高大的兵车,然而为了战斗,岂敢安然住下,一个月中转移了三趟。季文子取其“岂敢定居”的意思,表示允诺了郑国的请求,愿为郑国奔走。

于是,这场交涉宣告成功,郑君拜谢鲁君,鲁君答拜郑君。这一场外交谈判不用普通的语言,而是全借赋诗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真是典型的“诗歌外交”。

下载孔子思想中的旅游文化:周游列国悲壮而伟大(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孔子思想中的旅游文化:周游列国悲壮而伟大(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旅游项目的策划思想

    文化旅游项目的策划思想策划一词,目前已被人们广泛使用于不同领域和场合,从战场计谋的运筹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从政治外交的博弈到文化活动的组织,从广告宣传到产品推介,无处不......

    社会实践—旅游中的文化传播

    2011-2012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旅游中的文化沟通 一、 内容摘要 本篇实践报告是在寒假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整理而成的。报告的主题为旅游中的文化传播,将以实践背景,实践目......

    旅游英语教学中旅游文化的引入

    旅游英语教学中旅游文化的引入 一、旅游文化的重要意义 旅游,从广义上讲,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文化现象,而旅游文化则是建立于旅游活动基础上的。由于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旅游活......

    《论语》中孔子素质教育思想的现代理论基础探讨

    《论语》中孔子素质教育思想的现代理论基础探讨 摘要:素质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时代就有相关的历史可以追溯。孔子在给弟子讲授知识时,在教学的过程......

    2010大学生入党思想报告:平凡中的伟大

    敬爱的党组织: “于无光处见闪电,与无声处听惊雷,2010大学生入党思想报告:平凡中的伟大。”亦如我们高中老师说的“瞬间的爆发更能突现你的伟大。”张思德,这个看似平凡,却又如此......

    浅析旅游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的渗透

    浅析旅游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的渗透 摘要:本土文化是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旅游英语教学的现状入手,浅析了旅游英语的特点,本土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重要......

    旅游景区规划中主题文化包装研究

    旅游景区规划中主题文化包装研究 摘 要:通过对旅游景区规划与建设现状的分析,找出影响主题文化确立的因素,并针对旅游景区规划的特点提出主题文化包装的对策,探索旅游景区规划的......

    旅游英语教学中中国本土文化的渗透

    旅游英语教学中中国本土文化的渗透 柳晓江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 甘肃成县 742500) 摘要:我国目前英语教学侧重对外国文化的输入和输出,特别是对英语文化的介绍与传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