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孔子的教育学思想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浅谈孔子的教育学思想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摘要:教育活动是由“教”与“学”两类相依相存、相互规定和相互建构的活动复合构成的。《学记》提出:“亲其师,信其道”。《师说》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也强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些都充分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中国古代有名的教育家中,当属孔子为最。孔夫子门下弟子三千,学生无不对他尊重敬仰,而夫子亦热爱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孔子和其弟子堪称良好师生关系的典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教育力量,它对学生接受教育的意愿起着制约作用,影响着整个教育过程的效果,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量。
《学记》提出:“亲其师,信其道”。《师说》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也强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些都充分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在孔子的思想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民主平等。
从古至今,教学活动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平等现象。学生惧于教师威严的身份唯唯诺诺,而教师也习惯了学生的服从更加妄自尊大。师生之间只有命令与服从,没有了心与心的交流。不良的师生关系,不仅影响教学效果,更有可能引发难以挽回的悲剧。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教师与学生处于民主平等的地位。师生之间爱的河流是双向流动的,教师和学生如果能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彼此真诚相待,互相尊重,无拘无束,教学相长,平等对话,互敬互学,在这样的关系中,才能真正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才是最理想的师生关系。
在孔子和他的弟子身上我们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这种平等。《论语·公冶长》记载,孔子在和他的学生谈到颜回时,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问子贡和颜回比,谁强些?子贡说我怎能和他比,他能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孔子说你不如他,我自己也不如他。他从颜回身上看到了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孔子不以圣人自居,谦虚好学,与学生完全处于一种平等地位。
在《论语》中,老师与学生平等对话是贯穿全书的一个特征。《论语·公冶长》记载:“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孔门的老师与弟子围坐一起,各抒己见,毫无顾忌。这是孔门最常见的一种讲学方式。而此时,子路发言总是带有侠勇之气,而颜回的讲话谦虚、谨慎,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学生与教师都各有所得。
2、尊师爱生。学生对教师尊敬信赖,教师对学生关心爱护,是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特征。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心爱护学生是期望他们承担起建设未来的重任。教师要把爱的甘霖洒向所有学生,因为只有用爱浇注的教育才是最完美的教育。
孔子高扬“有教无类”的旗帜, 这是师爱的最高境界。他把师爱惠及每一个学生,所收学生不分贫贱,不分老少,不分智愚,不计前科,而且聚弟子三千之众。可见,孔子是本着一颗仁爱之心为平民办学,在下层中“诲人不倦”,这是何等高尚神圣的师爱情怀啊。孔子和他的学生之间互相尊敬,吃住在一起,感情深厚,关系融洽,情同手足。孔子弟子颜回之死令孔子伤痛至极,倍感遗憾。《论语·先进》记载,“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跟随孔子的人说,您悲痛过度了!孔子说:是悲伤过度了吗?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过度,又为谁呢?他看到他的学生闵子蹇、子路、冉有、子贡的表现,感到由衷的高兴。原宪家贫,他常接济。冉伯牛有病,他去看望,并十分感伤。他和学生之间亲密如同父子兄弟之情。孔子赢得三千弟子的信赖,并取得辉煌的教育成果,与他对学生的深厚感情是分不开的。
爱是相互的。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扶持和引导。因此,学生又必须尊重教师,信赖教师,依靠教师。《学记》提出:“师严而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古时天子上朝面南而坐,臣子北面而朝。若天子到学校向老师请教,则面东,教师面西,不以臣子相待,以表示尊师重道)”,“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君主尚且可以不以臣下之礼对待老师。学生对教师的尊敬来自于教师的渊博学识、高尚的品行和崇高的威望。从而使学生对老师感到一种威严而信服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
在《论语》所纪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子不愧是为人师表的典范。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正因为如此,学生们对孔子不倦的教导很感动。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颜回的感叹是学生对老师的最高赞叹。也只有像孔子这样的老师,才获得如此崇高而近乎神秘的描述。孔子的弟子曾陪伴孔子周游列国14年之久,足迹遍布卫、陈、蔡、曹、宋、郑、楚等国。在陈、蔡曾被兵马围困,绝粮7日。所到之处,不受欢迎,到处碰壁,被人骂作“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累累如丧家之犬”。尽管如此,他的弟子们仍始终跟随左右,不曾有半点异心。孔子逝世后,学生为他守孝三年,“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学生们深深怀念着这位伟大的父亲般的恩师。这充分体现了孔子与弟子之间深挚的师生感情。
我国古代也流传下许许多多尊师敬师的感人故事:如程门立雪,秦始皇拜荆条,张良拜师等。
3、心理相容。心理相容就是群体成员在心灵上的协调一致与互相谅解。师生心理相容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彼此协调一致,相互接纳。心理相容会造成师生之间融洽的气氛,对维系正常的师生关系起着良好的情感作用,对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师生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关系。师生之间一般要经历“接触、亲近、共鸣、信赖”四个步骤,才能建立起较为亲近的关系。师生之间要加强在思想、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双向交流。通过这种交流,可以建立起友好、理解、亲近的心理关系,形成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心理环境。所以,要创造条件,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缩短师生之间心理上的距离,从而建立起真诚的师生关系。综观孔子的育人生涯,他从来没有把教师的地位看得多么神圣。相反,他说“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孔子也从来没有把“师”的地位绝对化,他认为“能者为师”。由于每个人都有长于别人的地方,因此教师的角色不是完全固定的,师生有时也会发生角色转换,从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心理相容还包括教师要善待后进生,发扬孔子的“恕道”精神。孔子给后人树立了一个良师的形象。《论语·阳货》论述“仁”的含义是“恭、宽、信、敏、惠”,把“宽”放到了第二位,《论语·里仁》也有“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就是说,教师要以宽厚的胸怀,善于与性格、品行、智商有差异的学生,甚至后进生实现心理交融。《论语·述而》提出:“与其沽也,不保其往也。”即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灵中还有善的一面,不能因为他有缺点就全盘否定,而是着眼发展,既往不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暇豚,陵暴孔子。”子路对孔子不礼貌,但孔子并不计较,而是循循善诱,感化了子路。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们。那样,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他们追求上进的希望之火
4、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互切互磋、教学相长,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方法。教育教学活动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师生存在着相互促进、彼此推动的关系。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品德修养的提高,不能单靠教师的传递,还要靠学生自己的领悟、体验、修炼。教师的作用只是做学生掌握知识的领路人,提高觉悟的启迪者。教师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学生自己的学习与思考。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知识学问是广阔无垠的。一个再好的老师,他的知识往往也存在局限性。正如韩愈所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说明,教师尽管闻道在先,但并非尽知天下之事。因此,教师就需要了解自己的学生,从学生身上汲取营养和智慧。
对于教师,孔子主张“学无常师”,“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择善而从之。对于学生,孔子认为“后生可畏”,主张“当仁不让于师”。荀子提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冰。”也体现出教师与学生水乳交融、老师应虚心向后辈学习,学生也会后来居上超过老师的思想。教师要善于根据来自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思路、修正教学方法、完善知识结构,这就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提高。
第二篇:孔子的教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
一、孔子的教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
教育学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教育方式。孔子所处春秋时期,在春秋之前,在当时平民百姓是没有资格去读书,获得教育的权利的,“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政教合一”、“不官则无所授书”,教育、学术皆由“官府”世守,那时候的教育是“有类”的。到了春秋时代,“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文化下移,下层平民希望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孔子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创办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无论学生是怎样的身份、地位、民族都愿意去教他们,所以在孔子三千学生之中,来自当时各个国家地区的不同身份的人,绝大多数出身贫贱。孔子对自己弟子的教育方法不是那种一味的灌输式教育,不管学生是否接受只管老师我说。孔子对每一位弟子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弟子可以根据自身发展去接受教育,在因材施教的同时结合启发式教学方法,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要求学生达到“愤”和“悱”的心理状态,然后再施以“启发”的方法,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所以他的弟子当中各种各样的人才都有,七十二贤士。他的这些思想在《侍坐》当中得以体现。
美学思想:孔子的学说中最重要的就是“仁”,所以的孔子的美学思想以“仁”为中心,孔子强调善与美相联系。他认为美与善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分的,甚至是善的同义词,如“里仁为美”(和有仁德的人在一起,这样才算是善的、好的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帮助和赞成别人做好事,不帮助和不赞同别人做坏事)等。这里所谓的“美”是和善、德一个意思,二者可以混同使用。在中国孔子是最早提出美育思想的人,孔子的美学思想以“诗”为基础,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在《侍坐》篇中可以看出他关注的是具体社会中的人。文质彬彬,是孔子典型的美学思想,它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与质的关系体现孔子所推崇的君子的的理想人格。这文与质的关系,礼与仁的关系都是孔子美育思想的体现。
二、苏格拉底的教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
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终身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并且有着自己的理论。苏格拉底一些教育思想与孔子极为相似。他没有建立自己的学校,他的课堂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对于学生如同孔子一样有教无类。无论是乞丐、农民、有钱人、贵族等等,都可以是他的学生。无论是谁只要去请教他,他都施教。当时智者施教是需要收取费用的,苏格拉底是不收取任何费用。苏格拉底教育目的是培育人才,这一点与孔子的目的相似,孔子提倡“学而优则仕”。苏格拉底倡导圣贤治国,认为群众缺乏理智和政治能力,治理国家只能依靠那些少数优秀人物。苏格拉底以培养造就有知识的治国人才为己任,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哲学和教育事业上。他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一大批治国人才。在教学方法上,苏格拉底采用“产婆术”,包括讽刺、助产、归纳和定义。这个方法在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中得以体现。他认为真理是潜在地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的,教师的任务不是灌输既成的知识,而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交谈和讨论,消除错误的见解,形成正确的认识。,他在教学中,常用设问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认识加以回答。如果回答错了,他就用暗示性的提问适时引导,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他认为这样可以检验青年人的心灵。
美学思想:在《大希庇阿斯》篇中,通过希庇阿斯和苏格拉底的对话,对美本质的讨论,区分美本身和具体美的事物,提出美本身是“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就成其为美的那个品质”,最后得出结论:美是难的。在西方哲学史上,苏格拉底被称为是道德哲学的创始人,他号召人们把目光从自然界转向人自身。苏格拉底从目的论和美德论出发,提出了他的美学思想,其核心观念就是美善同一说,是西方美学史上美善同一说的开拓者。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就是善,美与善是同一的。接着,他还谈及是美善同一的基础就是功用。“凡是我们用的东西如果被认为是美的和善的那就都是从同一个观点——它们的功用去看的”也就是说,美的和善的事物,应该很好地发挥其功能。功用不仅是美善同一的基础,也是判断事物美善的标准。同时他还对传统的和谐说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指出了和谐的合功用、合目的性基础,从而实现了和谐的客观规则向主观功用的转变。苏格拉底赋予了和谐说以目的性,并且也使和谐包含了主观性。
三、从苏格拉底和孔子探讨教育学和美学结合的意义与可能性
1、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二人虽然相隔万里,但是二人对于人才的培养都是一致的。美育的发展,更加有利于发展全面型人才。现在的教育都希望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育对其帮助很大。
2、教学方法的改革。二人都注重启发式教学,对于那种只注重灌输不管学生是否理解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这方面是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的。注重因材施教,在全面发展的同时能够突出学生自己的个性与特点,不会抹杀学生的天赋。
3、注重道德。道德观在二人的美育观中都有体现。一个人不只需要知识,更需要道德的熏陶。
第三篇:2017教育学考研: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2017教育学考研: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勤思教育学考研网为大家整理了一下2017教育学考研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备考2017年教育学考研的考生可以认真的看看。
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的人,在文化教育上的贡献主要有两个:第一,编定六经,整理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典集;第二,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一)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自30岁左右,孔子开始私人讲学,向他请教的人越来越多,在鲁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50岁左右,孔子当上了鲁国的“中都宰”,不久又升为“司寇”。但鲁国的政局正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他只作了3个月的司寇,便被迫离开了鲁国,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列国,度过了14年的流亡生活。晚年时重返鲁国,专门从事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直至去世。《论语》二十篇是孔门弟子辑录的孔子言行录,也记载着一部分孔子门徒的言行,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
(二)“庶、富、教”
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来看,孔子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因为通过教育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这样就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
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来看,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它富足起来,还要加强教育,这就是“庶、富、教”思想。孔子把众多的人口,富裕的生活和发达的教育,当作立国的三个要素,人口是最基本的,然后就要使之富裕起来,有了物质生活的基础,还要发展教育,创建精神方面的文明。
从教育与法律的关系来看,孔子认为治理国家不能只靠政令、刑律,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
(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作用和地位
出自《论语.阳货》,孔子是第一个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述教育的作用的思想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人的本性即先天素质本是很接近的,不同的人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后天之“习”的结果。这一观点肯定了人不论等级贵贱,生来的天赋素质应该是平等的。这种立足于普遍意义上的人性论,在西周以前以天生的血缘来决定人的高低贵践的观念支配下是不可能有的,也为他实施“有教无类”提供了理论依据。孔子认为个性差别主要是由于人们的后天环境习染各不相同之故,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影响,力量更大,这就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
(四)“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孔子认为教育对象应当“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不仅把教育扩展到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等级制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五)“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可见孔子教育的目的是仕途,要培养的是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六)教学内容
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他特别注重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局限:忽视了自然知识的传播,鄙视生产劳动的知识技能。
(七)教学方法
1.因材施教: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实现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掌握学生的特点。
2.启发诱导: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间的矛盾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教学前务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3.学思行并重: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八)道德教育
“仁”是最高的道德概念。其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大体是以“孝悌”为本,以“礼”为规范,以“忠恕”为一贯,以“中庸”为准则。此外还提倡智、勇、信、义等道德。
道德教育原则:
立志乐道、克己内省、身体力行、改过迁善、中庸
(九)论教师
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十)历史影响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和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建树了丰功伟绩,许多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教育思想和经验,大多可以追朔到孔子。他的贡献有:创立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等都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倡导尊师爱生,提出了作为一个理想教师的要求;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
第四篇:教育学必考人物之孔子教育思想
教育学必考人物之孔子教育思想
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私学兴起,在私学中影响较大的有四家: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中儒家和墨家被称为“显学”。提到儒家,必不可少的三个人是孔子、孟子和荀子。接下来,中公教育马小芳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在文化教育上的贡献主要有两个:第一,编定六经;第二,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1.重视教育的作用
孔子是第一个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述教育的作用的思想家。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一观点肯定了人不论等级贵贱,生来的天赋素质应该是平等的,为他实施“有教无类”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人性论上,孔子还把人性分为三等,一等是“生而知之者”,属于上智;二等是“学而知之者”,属于中人;三等是“困而不学”,属于下愚。“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指的是中人这部分,中人是有条件接受教育,可以对它们谈高深的学问。
2.“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孔子认为教育对象应当“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都可以入学。
3.以六艺为教学内容: 即:礼仪、乐、射、御、书、数 以六书为基本教材:
4.教学方法
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1)教学三个过程:学—思—行
在学习的基础上还要深入进行思考,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启发诱导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早几十年。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4)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
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要有不耻下问的态度;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5.主张自觉修养德行
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其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大体是以“孝悌”为本,以“礼”为规范,以“忠恕”为一贯,以“中庸”为准则。此外还提倡智、勇、信、义等道德。
道德教育原则:(1)立志乐道(2)克己内省(3)身体力行(4)改过迁善
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5)中庸
6.树立教师的典范
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7.历史贡献(1)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2)创立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
(3)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4)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
(5)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等都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6)倡导尊师爱生,提出了作为一个理想教师的要求;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
中公讲师马小芳解析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山西教师招聘网 山西教师招聘 中公山西教师考试网
第五篇:浅谈合作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浅谈合作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郭志军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学生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经被打破,出现了旨在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多的学习方式。其实质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但是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过分强调以学生自学为主,忽视教师在学习活动中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致使合作学习有其形而无其效。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师在这方面应该做些什么呢? 对策1:明确合作的目标和任务
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都喜欢与他人合作,把合作当作是一种有效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时,能主动找同学讨论,与同学在面对面的交往中互相学习。但是,由于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缺乏必要的讲述,马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或小组合作的任务布置得过于简单,学生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学生不理解究竟要做些什么。这样就无法真正激发学生小组合作的欲望,不能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选择最佳的学习起点,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要改变这种表热实冷的状况,我认为事先做好统筹安排是关键。我们必须在合作学习前让所有的学生都清楚合作规则,明确小组各成员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将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增加他们的责任感。对策2:选择适合小组合作的内容
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什么内容适合于学生合作学习是需要认真考虑的。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动辄就是“同学们讨论一下”、“同学交流一下”、“分小组学习”,可能会导致问题小组合作只是作为形式表现出来,而其价值没有被学生真正理解,长期还 会造成学生的“懈怠”。我们的教材并不是所有的部分都适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如概念教学,因其抽象性与思维的形象性决定了概念教学的复杂性、多样性。有的并不能单靠学生的交流、探讨能研究出来的,徒增学生的学习难度,得不到真切的效果。又如遇到难度较大的内容时,不经过一番“扶”的过程就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那可真是“乱拳打死老师傅”了。如何选择呢?我想最重要的原则是:在你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必要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后,选择一个最适合本班学生的内容!以学生的实际定合作交流内容,我想是最恰当的。如在我执教的班级中,在师生交流、学生自主学习产生多种不同的结论后,我给他们定的内容就是:“请你说服你的同学接受你的结论或找一个自认为最好的结论并说服朋友!”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循,尽量减少“仰视”、从属心理的带来的不良影响。
对策3:如何促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所有学生的舞台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成绩好或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而学习困难或性格内向者,往往只是充当“听众”,有的甚至游离于小组学习的内容。而在班级交流时,代表小组汇报的还是那一两个频频发言的学生。如此就形成了那一两个学生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角”,而其他学生只能充当“配角”。
为了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有平等的学习机会,我们在分配任务时应注意任务的层次性,让弱势的学生也能找到自己可以胜任的工作。同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观察和参与,特别关注差生,适时地对他们进行鼓励和帮助。在小组汇报时也可以建议各小组将“杀手锏”留在最后,先由其它小组成员作汇报。最后,教师在评价时要讲究评价策略,强调整体的进步,做到指导与激励相结合。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关注每一个学生,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标准,鼓励小组成员共同进步。对策4:要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
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可以体现在:组织、倾听、挑战、帮助、捕捉资源、激励和评价、引发质疑、总结和引起反思等方面。营造小组合作的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心理环境),组织小组活动的进行;认真倾听小组中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小组合作的情况和不同学生的思考状况;适当提出一些问题,挑战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帮助学生们了解小组合作的任务,在学生思路受阻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在观察学生中捕捉资源,保证全班交流中不同观点的碰撞和启发;鼓励学生们以小组的名义表达小组的成果,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组织不同小组进行合理的质疑,使全班同学学会从别的小组的发言中获益;对小组合作和交流的结果给予总结,明晰重要的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反思。
这样,在今天的教育改革大潮中,教师才能不迷失自己,学生才能不放纵自己。构建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和谐教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