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游泳技能的学习与生物力学、心理学、社会学关系
游泳技能的学习与生物力学、心理学、社会学关系
一 运动技能的含义
运动技能: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运动方式;其核心是:知、身体练习。现将运动技能的权威界定示例如下:
1《使用运动医学》:运动技能是人体根据运动意图所表现的、使各种动作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序组合的能力;即完成运动技术的能力。
2《运动生理学》:运动技能是表现在外部的,以完善的合理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目中活动任务的复杂肢体动作系统。
3《教育大词典》:运动技能也称动作技能。按一定技术要求,准确熟练地完成身体练习的行动方式。
4《体育心理学》:动作技能的一种,是在体育运动特定的条件下表现出来的种种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并顺利地进行。
5《教育心理学》:运动技能是协调运动的能力。并认为运动技能实际上有两个成分:一是描述如何进行运动的规则;二是因练习与反馈而逐渐变得精确和连贯的肌肉运动。
6《体育科学词典》: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完成某种动作的能力,也称动作技能。可见,以上关于运动技能概念的定义其种差的表述是相近的。
二 游泳运动技能形成特点
运动技能形成的初期,内部语言和线索的运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各种动作都受意识的调节和控制,一旦意识的控制减弱,动作将出现错误和停止。在这一阶段,运动技能的学习者本身很难察觉自身对动作的掌握情况,而是需要靠外部线索来调节自己。运动技能形成的巩固时期,其意识控制逐渐减弱逐渐被动觉控制所取代。练习者自身已经能够察觉出所学动作的细微差别并能用较少的线索来完成动作,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动作的细节上。当运动技能已经达到自动化阶段时,学习者已经掌握了技能的实质。游泳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游泳技术上游泳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关键,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快速的应变能力上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重要条件。在对运动员技能培训时,既要注重身体素质方面的培训,又要加强心理素质、运动员灵敏度等方面的培养。本文将从生物力学、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探究游泳运动技能形成。
三 游泳运动的生物力学分析
1.游泳时的阻力
在水中游进时,主要是阻力和推进力作用的结果,而推进力也是通过利用阻力获得。
人体在水中位移时,所受总阻力一般由摩擦阻力、形状阻力、波浪阻力和惯性阻力构成。形状阻力是游泳阻力的主要成分。它是由于水的粘滞性原因,使身体在水中游进时,背部和身后产生涡流和伴流,使人体消耗一定的能量而形成阻力。它与人的体型、姿势及游进速度有关,故称为形状阻力。因为它是运动物体前后的压强差所致,也称压差阻力。
要想提高游进速度,一方面要尽可能减少前进中的阻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水阻力的特性。如选用光滑质料做的游泳衣,可减少摩擦阻力,调整控制水中的身体姿势以及加大划臂,打(蹬)腿幅度能很好地克服和利用形状阻力,保持匀速运动可以减少惯性阻力等。
2、划水的力学分析
良好的划水效果是获得游泳推进力的主要来源之一。正确的手型是手划水产生动力效果差异的重要条件。从形状上看,手掌是一个有复杂外形的阻力面,是最易利用和减小阻力影响的器官。在各种手型中,手指自然伸直并拢的手型,会在手掌平行划动方向时,挡水面最小,速度方向前后压差最小,从手背滑过的水流平缓,阻力最小,近似流线型。蛙泳手臂前伸动作采用此种姿势,目的在于减小伸臂动作产生的形状阻力。由于划水时手与人体游进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占优势,划水时使得手与手臂好像在水中“转动”,使水相对于手作侧向流动,在手背与手掌两侧造成压力差而产生压力。因此要求在划水过程中,手的运动应主要在与游进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运动。同时在举个过程中,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划水方向及时调整手的角度以达到产生压力的效果。考虑划水时推进力的大小,首先取决手的升阻系数的大小。手的升阻系数根据手与速度方向不同的迎水角变化。因此在划水过程中,手对水的姿势是不断变化的。在划水
时选择不同的手型姿势,目的在于寻找最佳的阻升比,从而获得最佳的推进效果。游泳推进力的本质是靠肢体动作产生的升力和阻力。游泳中,即便通过改变手划水的姿势,使压力方向指向或接近速度方向,但只以手的迎水角所产生的升力,难于成为推动身体前进的主要动力。起主要作用的仍是手和小臂的合力效果。所以游泳中所采用的高肘、曲线划水技术,既能保证划水中的较大划水截面,又能增大划水距离,又有利于肌肉的工作。原因是当手向垂直划动方向划动时,合力的方向指向身体游进方向,可获得最大推进力效果,在手前方可获得最大压力,并产生极大的涡流、伴流,从而获得最大压力差,产生最大阻力。游泳中的划水路线是复杂的空间曲线。划水运动方向分为向里、向外、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等六个方向。前四个运动称 为横向划水,后两个运动称为侧向划水。我们可以用横向与纵向划水速度方向的夹角来分析划水路线
合理的划水路线同时受手的升阻系数和划水速度两者的制约。经过实验验证,当手相对人体划动速度和人体纵轴夹角在40°—60°之间时能获得最大推进力,这时p角都小于40°,推进型都属于升力型和升阻型,即升力型和升阻型的划水路线为合理的划水路线。3 腿部动作的力学分析
人体下肢各关节在运动时的形状、路线、幅度都不及上肢有利,脚在完成动作时,虽然有髋和膝的配合,但在运动中仍难于达到理想的形状阻力效果。由于脚的升阻系数至今未作水力学测试,因此无法定量地来分析打水蹬水的推进力,只能根据打水蹬水时踝关节的运动轨迹对升力和阻力的作用进行简单的定性分析。身体姿势的力学分析
身体姿势在游进时要求受阻力小,它取决于身体姿势在速度方向上的形状。当身体纵轴与重心轨迹一致或有较小的夹角时,即可在前进中获得流线型效果。若身体倾斜与速度方向成较大的夹角时,即会失去流线型效果,在背后产生涡流,身体要失去有效的平卧姿势,前进时会产生起伏,增加身体的投影截面,产生不良的影响。
四 游泳运动的心理学分析
在游泳教学训练中,运动员通常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他们的心理状态能直接影响到教学训练效果。我们应当在游泳教学中对运动员的心理现象和规律进行思考和分析,把握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运用正确的心理学知识来提高训练效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直观效应在游泳教学训练中的运用
少儿感知发展的特点是:视觉、听觉发育较早,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善于模仿,对示范直观教学法更容易接受,在游泳技术教学中,运用示范直观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暗示效应在游泳教学中的运用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使被暗示者不自觉地按照暗示者的意愿行动。暗示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积极的暗示能传递正面的力量,能激发人的潜能;消极的暗示则会给人带来负面的情绪。在游泳教学训练过程中,教练可以通过语言暗示、动作暗示、自我暗示等方法,提高教学训练效果。
心理学做为教学训练的基本辅助学科,对我们的教学训练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教练员如果能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训练,可以有效的帮助运动员掌握运动技能和表现运动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运动才能,可以帮助运动员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以更加积极的方式去应对运动生涯中的各种挑战。
五 游泳运动的社会学分析 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拥有全新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运动技能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奉献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严谨的教学态度,亦会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影响,从而为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教师形象。另外,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着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程度。教师的教学水平建立在自己具有的坚实的专业知识与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和运动成绩的提高都必须依靠多学科知识的介入和支持。当然,对后进生的个别指导也是教师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是为学生创造和设计良好的学习环境及理想的交互作用方式,以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学习。2 技术环境、教学条件对游泳技能形成的影响
技术环境是指运动员(队)周边相关群体的整体水平。实践证明,良好的技术环境对于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运动技能都起着重要的作用〔4〕。如教师高超的运动技能,同学极强的运动能力及其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等,都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技术环境。教学条件的好坏亦对学生的学习情绪有相关的影响。反映负荷量大小的指标一般为次数、时间、距离、重量等。练习量的大小是掌握运动技能的时间保证,学习时数与技术动作的复杂程度有很大关系,复杂动作的学习还必须有教师足够的指导次数。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游泳技能的形成与生物力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关系发现: 运动生物力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对于提高教学和训练质量,改进和设计运动器械,防治运动损伤等方面都提供了可靠、科学的理论依据。学习者在掌握该运动技能的生物学原理之后,对于该技能的形成会有更大的帮助; 2心理学做为教学训练的基本辅助学科,对我们的教学训练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教师如果能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训练,可以有效的帮助学习者掌握运动技能和表现运动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运动才能,可以帮助学习者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社会学对学习者的运动技能形成有很大的促进,从社会学的角度深入分析运动技能的形成,让学习者能够认识到自身所缺乏的能力以及改进措施,使得学习者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才能使运动技能的获得得到全面扎实的发展。
第二篇: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关系
编辑。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急需改革。吸收相关学科的优秀成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便是一项重要举措。在各门学科中,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首先被引进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和出路,对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学 基础科学
1.心理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还必须建立在心理学的科学原理基础之上。
1.1从研究内容上看。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对一切社会实践领域都是必须的,因为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人参加的,而任何人的实践活动都是在心理活动的调节下完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是人的思想现象,思想现象与心理现象密切相关,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两个方面的内容。心理过程由认识、情感和意志构成;个性分为两方面,一是由气质、性格、能力组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一是由理想、信念、世界观、动机和需要等组成的个性意识倾向性。思想现象就是个体通过思维得到的认识、个人观点、个性倾向性中的世界观、态度、信念等内容。从广义上说,人的思想只是心理现象的一个部分,属于心理现象的高层次。而且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必然与心理过程是同步的,同样经历着知、情、意、行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心理过程的规律性为依据,只有研究把握好人的心理,才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2从方法论上看。心理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了解人的思想产生及变化规律的钥匙。提供了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的心理学方法。心理学在国外有近百年的发展史,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方面有着丰硕的研究成果。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在实践中总结建立起来的学科,由于以往革命工作的需要,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宏观方面,即大的原则、规律方面研究较多;而微观方面,怎样了解不同类型的人的思想症结,怎样根据某个人的某种性格特性进行教育等方面研究较少,而心理学有相当多的原理、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补充、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2.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试验基地,增强了心理学的实用性
心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实践检验,通过实践,不断补充、完善自己的理论,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心理学的良好试验基地。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心理学的运用是大量的。现在在许多高校普遍开展的心理咨询也是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重要体现。通过心理咨询活动,在学生中普及了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工作、恋爱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心理咨询工作已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补充。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了解不同人在不同情况下的心理特征,才能看准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虽然有关密切的联系,但二者并不能等同,它们的区别在于:
3.1二者的理论基础不同。心理学以生物学、心理解剖学、精神病学、物理学等为理论基础,它本身无明显的政治性和阶级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基础,其根本任务是按党的方针、政策,用真理武装人们的头脑,转变人们的思想,使人们从认识上,行动上都能自觉统一到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因此它具有鲜明的党性,阶级性。
3.2起源不同。心理学起源于哲学,后来随着生物学与物理学的发展,十九世纪开始正式从哲学中脱离出来形成一门科学。而思想政治教育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二者的起源截然不同。
3.3范围和层次不同。就空间而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大些,广泛些,它从总体上、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去研究人,了解人,而心理学范围要小些,狭窄些,它从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生理机制方面去研究人。但它们在研究人这一点上是相通的。从广义上说,人的思想只是心理现象的一个部分,属于心理现象的高层次,其中政治思想在各种意识形成中占有主导地位,而心理现象还包括感觉、知觉等较低的层次和部分。
3.4地位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在各项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而心理学则对思想政治教育起补充、完善作用。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密切相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科学化,必须认真学习,吸收心理学的知识,而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更进一步增加了心理学的实用性。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并不能相互代替,只有把这两门学科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思想活动特点,而要实现这种结合,最主要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因人施教。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每个人都有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往往忽视人的个性,采用强输的方法,影响了教育的实效。第二,因势利导。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常见的心理现象主要有:挫折和逆反心理、嫉妒和攀比心理、表扬和批评心理。第三,促进人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的不仅是人们的政治问题,还应促使人们的心理状态朝着健康状态方面发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认识、分析自我,由此才能教育人们正视自我、评价自我,娇正不良心理,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第三篇:略论刑法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略论刑法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概要
第一部分引言:
如法学研究离不开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支持一样,刑法学研究需要引入心理学的研究路径,心理学在不断推动刑法理论深入发展的同时,丰富了自身,刑法学和心理学两者在对犯罪、刑罚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上形成学科上互补关系。第二部分地位分析
刑法学和心理学的学科互补地位是由于两者学科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天然联系形成的,而且从学科发展渊源上看,刑法史和心理学史证明了这一地位。第三部分关系如何
在刑事一体化的视野下,刑法学的犯罪论、刑事责任论、刑罚论和罪名各论中都有着心理学的知识背景;同样刑法学和心理学整合,促进了心理学科的繁荣,犯罪心理学等分支学科建立在刑法的规范研究的基础上,并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第四部分刑法学和心理学的深入结合 人格刑法学和恢复性司法的探讨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1
---伯尔曼
正如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所指出的,作为社会规范的法律不仅是以法典、规章制度等外在的物质形式存在,作为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律,其制定、实施和功能实现也受到人的主观意识的制约。因此,对于法学的研究,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人的心理层面,这就需要借助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同样,以犯罪和刑罚为研究对象的刑法学,为了完成时代赋予的任务,也不能局限于规范注释的研究路径,引入心理学的研究路径成为了加强刑法学研究科学性的必然要求。心理学在犯罪、刑罚以及相关领域的实证性研究成果,推动刑法理论不断深入发展;同时,心理学在和刑法学的交流中,也不断丰富着自身内容,刑法学和心理学之间形成学科之间互补的关系。
一、刑法学和心理学学科互补地位的理论分析
在犯罪和刑罚以及相关研究领域中,心理学和刑法学之所以成为互补学科,在于两者在研究对象上有着天然的联系,在研究方法上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其基本任务是揭示和描述人的2心理现象;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活动以及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活动。心理支配行为,12 [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三联书店,1991,(28).叶奕乾等主编.普通心理学[M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14).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在心理学实践中一直把对心理和行为的预测和控制作为重大课题来研究。而刑法学则从规范角度研究犯罪和刑罚,其宗旨是为了预防和控制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的依法应当受到惩罚的行为。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对人的心理活动的预测和控制,与刑法对人的行为、心理的规制如出一辙,3可以说刑法学和心理学都是从不同角度研究行为的科学,学科研究对象上天然的联系为刑法学和心理学形成互补学科奠定了理论前提。同时心理学作为一门试验科学,可以克服刑法学研究中文本研究和逻辑研究方法的局限,为刑法学科学地认识人的行为规律,进而合理的制定规范提供了实证基础,提高刑法适用的效果。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刑法学研究也不是自给自足的封闭体系,其不断深入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客观实际的需要。
刑法学和心理学在犯罪和刑罚以及相关领域的所形成学科互补地位也有着深远的学科发展渊源。相对源远流长的刑法学研究,尽管独立的心理学科从哲学母体中分离出来只有百余年历史,但是刑法学发展的历史中无处不浸透心理学的智慧,每一次对于心理学问题的深入思考,都会直接或间接的推动刑法理论深入发展。立法者在编撰宏大的刑法典,司法者在适用规范,学者在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时,都也会自觉不自觉的运用最新的心理学知识。
追溯刑法思想的发展,古代的刑法规范中有着丰富心理学思想,如我国古代的刑法中就强调严格按照犯罪者的主观心理状况定罪量刑,在《尚书》的《吕刑》中明确指出不要就罪论罪,决定刑罚时应按照犯罪者的主观动机灵活掌握。4古希腊的思想家也在其著作中论及了刑罚和行为人犯罪意图之间的关系,承认了意图对于惩罚责任的重要性。5近、现代刑法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更是和心理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以自由意志为核心的古典主义刑法学中,被奉为圭臬的罪刑法定原则,最早由费尔巴哈所提出心理强制说来进行诠释的,来论证其合理性的。费尔巴哈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具有求乐避苦的本性。一切犯罪的心理成因均在人的感性之中,人们对行为或者行为中所产生的快感的欲望驱使其实施犯罪行为,6为了抑制这种快感,对其实施行为的惩罚所形成的痛苦要大于这种快感。预防犯罪的根本办法就是要法律明文规定作为犯罪和刑罚,让人们在权衡之后,能够在心理上抑制犯罪的冲动。而提倡以行为人为中心的主观主义刑法学研究则可以说心理学发展的直接产物。开启了主观主义刑法学先导的龙布罗梭、费利等人的研究中注重对犯罪人的人类学和遗传学的研究,在龙氏的犯罪人分类中,明确提出了精神障碍犯罪人、激情犯罪人的类型,而这些也都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当现代心理学从哲学独立出来后,其对刑法学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刑法学理论研究中引进了大量心理学上的概念,如人格概念被引入刑法理论体系,责任能力以及故意、过失等主观要件也得到充分重视。此时,刑法学者也认识到心理学对于刑法学研究的重大意义,正如日本著名刑法学家牧野英一所指出的,刑法学研究从关注外部行为以及其结果这种事实转向关注犯罪主体的心理状态,由来于探究心理作用必然法则的心理学和生理学的发达。7
当然,刑法学和心理学这种互补作用是相互性的,我们看到从心理学诞生起,刑 34 袁
彬 论刑法心理学分析的背景和方法 青海社会科学[J] 2007.3(88)罗大华 犯罪心理学 [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8(15)5 何勤华 西方刑法史 [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98)6 张明楷 刑法的基本立场 [M]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4)7 张明楷 刑法的基本立场 [M]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18)法所规定的各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和刑罚一直都是心理学研究重要课题。行为主义心理学探讨行为的强化机制,强调惩罚和奖惩对于人的行为重要作用,犯罪和刑罚的关系研究就是其最好的研究课题。精神分析心理学更多的将关注目光投向人的非正常行为,而这些行为大多属于刑法规范上的犯罪行为。认知心理学注重对于人的规范意识形成和支配人的行为功能分析,这不可避免的要研究包括刑法规范在内各类社会控制措施的对心理的影响。而刑法学对于心理学最明显的促进就是丰富了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以犯罪心理学为代表一系列心理学分支学科拓宽了心理学研究视野。
二、刑事一体化视野下刑法学和心理学的学科互补 从学科性质和学科渊源出发,刑法学和心理学在犯罪和刑罚以及相关领域所形成学科互补地位是学科发展和实践的需要。但是在目前我国刑法学的研究中仍然存在着忽视心理学研究路径的倾向,尽管刑法哲学、比较刑法学、刑法史学诸多刑法分支学科纳入了刑法学家的视野,但立足于刑法学的心理学研究严格地说还是一块有待开垦的处女地,至今尚无系统的研究。8这一方面固然是和我国心理学研究起步晚,学科建设有待于加强有关,另一个不可否认的原因是,在法学成为“显学”的今天,刑法学研究出现了精致化、纯粹化研究的倾向,9刑法学研究被逻辑推理的方法局限在了规范的藩篱内,这必然会给刑法学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刑事一体化思想提出,则为重新审视刑法学和心理学在犯罪和刑罚以及相关领域所形成的学科互补地位提供了契机,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各学科研究成果为预防和控制犯罪而服务。
刑事一体化是指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事科学三个方面以及内部各个方面协调一致形成有机统一的完整系统,以确保刑事立法不断完善和司法活动产生最佳效益,使刑事科学紧密的为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实践服务。10在刑事一体化视野下,各门刑事学科构建了一个完整学科体系:
袁
彬 论刑法心理学分析的背景和方法 青海社会科学[J] 2007.3(88)
皮艺军 恁一个法字了得——刑事一体化的感悟 法学家茶座 第九辑 10 罗大华 刑事一体化视野下的犯罪心理学 政法学刊 [J] 2004.4(4)可以看到基于总体上研究对象的同一性和研究价值的一致性,犯罪心理学、刑事司法心理学在内的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和作为规范法学的刑法学统一在一体化的刑事科学之内,其研究对象是犯罪和刑罚以及相关领域,其研究价值最终是为服务于预防和控制犯罪。
在刑事一体化视野下,刑法学和心理学从不同角度研究犯罪和刑罚以及相关领域问题,在研究成果上互相借鉴,形成了学科之间优势互补的关系
刑法理论研究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犯罪论、刑事责任论、刑罚论和罪名各论中都有着心理学的知识背景,整合在规范研究之中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使整个刑法学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在刑法犯罪论研究中,犯罪构成理论的四要件中的主体要件和主观方面是最能体现两学科之间的内容整合。研究犯罪主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探讨行为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即认识自己行为的社会性质以及意义并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11 而判断刑事责任能力两个法律标准就是是否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是否因精神障碍丧失辨认控制能力。刑事责任年龄的确定需要根据一国青少年身心成熟状况,这必须引进心理学中对青少年认知发展的实证研究成果。目前,我国刑法从出保护青少年儿童刑事政策出发,规定了年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为从心理、生理发展的角度出发,年满16周岁体力和智力基本成熟,已经完成基本的社会化,具有相当的社会知识、经验,形成了守法意识,完全能够认识到犯罪行为的危害性和违法性,并能够约束自己遵守法律规范,不去违法犯罪。1曲新久主编 刑法学 [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67)在判断精神病人有无责任能力的标准上,刑法学更是明确了医学和心理学的双重标准,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患有精神病,因此不能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在对刑法主观要件的研究中,心理学的概念则直接被运用。故意、过失、动机、目的这些犯罪主观要素的界定无一不需要运用心理学来界定。行为人的犯罪故意和过失均由行为人的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个心理要素构成,对行为发生结果的认识程度和意志因素的不同决定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分。犯罪目的作为犯罪人主观上通过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体现了行为人对于犯罪的心理态度。犯罪动机作为推动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同样借鉴了心理学重要的研究成果。同
12一犯罪行为可能出于不同的犯罪动机,同一犯罪动机可能实施各种不同犯罪。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对于刑法上定罪量刑都具有重大意义,某些罪名要求以特定目的或动机才能构成,或者犯罪目的和动机作为法定的量刑情节加重抑或减轻其刑罚。而对犯罪目的和动机的分析在司法实践中需要借助心理学的研究。
在对犯罪人罪责的认定上,刑法学说长期存在着心理责任论和规范责任论的争论。心理责任论认为,责任的实体是行为人的心理关系,他表现为故意和过失罪过两种形态。行为人在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前提下,只要存在故意、过失,就追究行为人的责任。而规范责任论则提出给予责任非难,故意和过失不是充分条件,还要能够期待行为人在具体的情况下,有实施适法行为的可能,这就形成了刑法中期待可能性理论。我们看到对于刑事责任认定,无论是心理责任论还是规范责任论,其都必须深入研究行为人实施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犯罪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他具有犯罪心理,即刑法上所说故意、过失等罪过形态。在这种情况下,离开心理学而仅从规范的角度去研究刑事责任是不可能的。
心理学和刑法学学科之间的整合还体现在刑法学的刑罚论研究上。在对刑罚功能论述上,刑罚作为最严厉的制裁措施,必然会给犯罪人以及社会公众带来影响。刑罚具有个别威慑功能,通过执行刑罚,犯罪人的实施犯罪时逃避惩罚的侥幸心理就会被破坏,当他再次犯罪时,就可能因为“本能的条件反射式的恐惧”打消再犯心理。刑罚还可以通过改变犯罪行为人的认知,破除其犯罪心理,恢复正常的心理意识,实现教育、感化和改造功能,刑罚的运用还可以对被害人以及亲属产生安抚的心理效应,并通过一般威慑对于潜在的犯罪人儆戒效应,对于广大人民起到教育和鼓舞作用。在刑罚体系和种类的研究方面,刑罚的体系和种类设臵必须合理,过于温和或者过于残酷的刑罚,都不能为国家和人民的社会心理所接受。在当今对死刑存废问题的讨论上,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保留死刑是否符合社会一般价值观念,符合社会心理的需要。
心理学的智慧还体现在罪名各论研究中,在刑法各罪名研究上,目的、动机等主观心理因素往往成为确定罪与非罪,此罪彼罪的关键问题。如我国刑法规定一些罪名明确要求以“牟利为目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或者要求行为人对于犯罪行为的特定内容有“明知”,当行为人不具有要求法定特殊的心理要素时,不构成此罪。刑法中还把具备某些特定心理要素作为法定的量刑情节,如在刑法397条的第二款规定中,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有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罪的,特别规定了较重法定刑。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徇私舞弊是犯罪 12 何秉松主编 《刑法学》[M]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328)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而在司法实践和刑法理论上,一直都承认犯罪动机和犯罪后的态度是酌定量刑情节。犯罪动机、犯罪目的、还有犯罪态度都是从犯罪人的心理层面去判断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进而可以从规范的角度去衡量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保障正确的定罪量刑。
综上所述,建构刑法学的理论大厦,离不开心理学这块坚实的基石。同样,心理学的学科发展也从刑法学吸取了丰富的养分。犯罪心理学、刑事司法心理学、犯罪社会心理学等一系列心理学的分支学科,都是心理学在进行犯罪和刑罚以及相关领域研究中和刑法学知识整合形成的交叉学科。在这些分支学科研究中,对于犯罪这个核心概念的界定是以刑法学的研究为基础。尽管目前在犯罪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中存在着对于犯罪概念是否应当于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存在差别的争论,出现了共通说和差异说分歧。但不可否认,两种取向不同的观点都是基于社会危害行为这一基本事实,而这也正是刑法学研究犯罪的理论出发点。刑法学的研究为心理学科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基本范畴,明确了基本的规范。当然,由于心理学科研究路径与刑法规范研究大相径庭,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是以刑法学提供基本范畴为核心,但并不局限于这一范畴。如在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中,应当对刑法学界定犯罪的研究,即从理论上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但从学科的为预防、惩治和改造犯罪的实践提供心理依据和科学方法的宗旨的出发,犯罪心理学除了主要研究犯罪人心理外,还应当研究一般违法人、虞犯、刑满释放人员和负有惩治揭露职责人员的心理,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揭示犯罪人的来源以及预防
13这些人发展变化为犯罪人。心理学在犯罪和刑罚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中,既和刑法学研究的基本范畴保持了一致,同时又保持了自己独立性,其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使之成为刑事科学体系独立的学科,起作用远远不能用刑法学的附属学科或是辅助学科来定位,而是形成了一种学科优势互补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刑法学和心理学学科整合和优势互补的新研究领域
学科的发展是对时代需要的回应,刑法学和心理学形成的学科互补地位,是适应时代对于预防、控制犯罪需要。随着刑法学科和心理学科对于犯罪和刑罚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入,其中犯罪人格的研究和恢复性司法中心理学的结合成为刑法学和心理学整合互补的新研究领域。
人格研究与刑法学研究的结缘始于主观主义刑法,德国著名刑法学家李斯特认为,刑事责任的根据是犯罪行为人的“反社会性”和“危险性”,因此刑罚的轻重不能仅仅根据犯罪的客观危害事实,而应以犯罪的性格、恶性、反社会性或是危险性的强弱为标准来给犯罪人分类,并以此为基础实行刑罚个别化,李斯特的这一思想
14被认为刑法学上人格主义的滥觞。日本学者牧野英一作为李氏的学生,继而提出了“犯罪征表说”,既“犯罪并不是侵害法益,而是恶性的表现”的命题,开创了以“性格”为核心的刑法研究。团腾重光和其学生大塚仁则在毕克麦耶首创的人格责任论的基础上,针对“行为刑法”和“性格刑法”出现弊端,明确提出了构建人格刑法学。该学说将人格概念引入刑法理论中,提倡人格责任论,主张犯罪行为是行为人人格主体现实化的身体动静的人格行为论,并主张刑罚的裁量应该与行为对法益的 131
4罗大华 刑事一体化视野下的犯罪心理学 政法学刊 [J] 2004.4(4)
罗开卷 刑事法中的人格考量论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 2007.1(97)
15危害程度和行为人的人格为基础。从人格刑法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实际上是刑法学者为克服客观主义的行为刑法学和主观主义的行为人刑法学研究各持一词的争端,实现刑法学对于犯罪研究的行为研究取向和心理研究取向统一的探索。
目前我国刑法学界也十分重视人格刑法学的研究,提出了以犯罪人格为核心,反思和重构犯罪人理论,合理的划定犯罪圈和评估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促进刑罚的公正和刑事政策的合理性。有学者认为“可以断言,离开了对犯罪人及其人格的关注,近日之刑法学理论与实践必将停留在僵滞的局面。”16
从目前刑法学界对于人格刑法学和犯罪人格研究成果来看,人格刑法学的提出是建立在心理学界对于人格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的,广泛吸收了心理学界各个流派对于人格研究的成果。一些刑法学者将犯罪人格定义为一种反社会人格,是犯罪人内
17在的相对问题的反社会行为倾向的特定的身心组织。还有学者认为犯罪人格是直接
18导致犯罪行为生成的严重反社会且为刑事法律所否定心理特征的总和。从这些定义来看,刑法学者在研究犯罪人格时,充分认识到了人格生理和心理特征。犯罪人格具备心理学研究中人格的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其内容主要体现在认识、需求、情感偏差和具备犯罪能力上。19但另一方面,刑法学研究上所讲的犯罪人格和心理学研究人格也存在差异,刑法学者认为犯罪人格只有犯罪人所具有的,或者潜在的犯罪人也可能具有,犯罪人格的本质在于严重的反社会倾向性并能导致犯罪行为的生成。在一定意义上,犯罪人格和犯罪划上等号,具有必然的联系。
而在心理学的研究上,人格一般被定义为是个体在行为上内部倾向性,他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20在心理学研究中,并没有犯罪人格的分类,心理学所探讨的反社会人格障碍也不等同与刑法学研究的犯罪人格,的确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虽然与正常人相比,犯罪行为发生率高,但这种人格类型并不是刑法学意义上必然犯罪的人格类型。目前刑法学对于人格的解读,更多强调人格是行为基础,通过犯罪行为集中表现了犯罪者人格。但在心理学研究中,人格是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属性的集中反映,在个体行为包括犯罪行为的过程中,人格是和内外环境一起对行为调节。因此仅从人格单一角度去断定犯罪行为是不全面。而且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和正常生活情况下同处于一个人格支配下,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按社会规范行为,对此很难将犯罪人的正常人格和犯罪人格区分出来。目前对于犯罪人群体的人格特征仍在检验中,尚未确实的数据证明犯罪人具有和正常人显著不同的人格特征。
不可否认,用人格角度去探索犯罪无论对于刑法学研究还是心理学研究都是一个建设的课题。但是在没有充分搞清人格对于犯罪起作用的机制之前,冒然以犯罪人格重构整个刑法理论,未尝不是一种冒险。在这一点上,需要心理学进行广泛的实证研究,为刑法学从人格维度研究犯罪,区分犯罪人和守法者提供一个坚实的科 1516 参见大塚仁著 张凌译 人格刑法学的构想 政法论坛 [J] 2004.3 2004.5
张文、刘艳红 犯罪人理论的反思与重构-以犯罪人格为主线的思考 中外法学[J] 2000.4 17 张文、刘艳红 犯罪人理论的反思与重构-以犯罪人格为主线的思考 中外法学[J] 2000.4 18 梅传强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刑事责任的心理基础 现代法学[J] 2003.4(76)19 参见顾婷等 犯罪人格略论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 2005.4(77-78)20 黄希庭 人格心理学 [M]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8)学前提。
恢复性司法是目前刑法学研究中和心理学结合的另一新领域。恢复性司法作为“犯罪人――被害人”的和解措施,是指通过双方在专业人士或是志愿者充当第三方的调解下,充分沟通交流,协商犯罪后的解决方案。恢复性司法力图实现保护被害人的权益和使犯罪人顺利回归社会双赢局面,通过对话和交流,使人际关系升华到更和谐、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更为牢固的境界。目前在我国能否借鉴恢复性司法并使之本土化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学界研究的焦点。
恢复性司法与传统的刑事司法不同,他对犯罪作出一种独特的反应,不认为刑罚使预防和制裁的必要手段,而是在刑罚的之外寻求真正的替代措施。相对于传统以报应为为宗旨的刑事司法,恢复性司法在理念上实现很大转变了,如报应性司法将犯罪界定为个人和国家的冲突,而恢复性司法则将观察犯罪的视角放在人际冲突上,承认冲突的价值。报应性司法依靠对抗型关系和正规化程序,通过刑罚来进行威慑和惩罚,强调正义实现的目标性和过程性;而恢复性司法则通过合作型关系和协商,认为赔偿使恢复双方关系的一种手段,和解和恢复是目标,正义被界定为良好的关系,通过结果体现正义。同时恢复性司法还力图在程序实现被害人和犯罪人的互动,鼓励犯罪承担责任,帮助犯罪人认识到行为的后果和如何做使正确的。21
22从恢复性司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来看,心理学的参与是十分显著的。首先在恢复性司法的目的设定上,恢复性司法所强调的和解和和恢复,没有被害人和犯罪人的心理恢复是不可能实现。心理恢复是恢复性司法目标之一。其次,恢复性司法的合作关系和协商,实际就是被害人和犯罪人心理相容的过程,恢复性司法是要使犯罪人的认知得到改善,提高犯罪人的责任意识;疏导被害人情绪,防止产生报复等心理恶变。最后,恢复性司法的调解程序中,作为第三方的调解人需要具备一定心理学素质,由于恢复性司法目标和原则的特定性,其强调双方心理相容,这就必然将心理学引入恢复性司法中,为心理学家直接参与到司法调解中提供了契机。
在一定意义上,恢复性司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心理学发展和刑法学研究相整合的产物,恢复性司法各项措施是刑法的执行更有人性化,反映了人们期望将犯罪对社
23会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愿望。但是恢复性司法因其在适用案件范围上的局限性,以及制度设计上自身规范程序的缺失,在实践中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何实现恢复性司法和现行刑事司法制度的接轨,避免和罪刑法定原则这一刑法基本原则相冲突。真正实现有效节约司法成本,实现受害人和犯罪人之间的共赢局面仍是刑法学者和心理学者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2122 以上参见刘东根 恢复性司法及其借鉴意义 环球法律评论 [J] 2006.2(237)袁彬 恢复性司法与青少年心理恢复 青少年犯罪问题[J] 2004.4(49)23 吴文艳 恢复性司法制度刍议 法制与社会 [J] 2007.3(529)
第四篇:《心理学与生活》学习心得体会
《心理学与生活》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心理学与生活心得
《心理学与生活》心得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一直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课程。因此当我看到选修课程中有《心理学与生活》这一门课程时,我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人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称为心理过程。具体地说,外界事物或体内的变化作用于人的机体或感官,经过神经系统和大脑的信息加工,就产生了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记忆和表象,进而进行分析和思考。另外人们在同客观事物打交道时,总会对它们产生某种态度,形成各种情绪。人们还要通过行动去处理和变革周围的事物,这就表现为意志活动。
人的心理现象虽然极其复杂,但又为我们最为熟悉。因为,一个正常而健康的人,时时刻刻都在不断地产生着心理现象,并能自我意识到在自己身上发生的这一切。如我们能看到颜色、听到声音;能回想以前经历过的一些事情;能动脑筋,进行种种发明创造;能设想自己未来美好的情景。在这同时,我们还会在内心中产生一种复杂的体验,如高兴、满意,幸福以及忧愁、内疚等等。这些发生在人身上的复杂精神现象,即是心理学称之为的“心理现象”。心理学的整个内容体系,就是由对上述的人们普遍存在的各个具体的心理现象研究所揭示的规律所构成的。
社会心理学中四大学派理论非常重要,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学派的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理论,下面我就来一一阐述。
一、行为主义理论。
代表理论: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理论)、罗推尔的社会行为学习理论、米契尔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
具体表现(特点):
1、大胆地使用以往被传统行为主义所摒弃和拒绝的心理学概念,探索认知、思维、意象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
2、强调行为和认知的结合。
3、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
4、强调心理过程的积极与主动性。
5、坚持客观主义的态度
二、认知学派的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的先驱是格式塔学派。几乎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产生的同时,在德国就出现了以韦特海墨为首的格式塔学派。该学派认为学习是一种顿悟,当个体面临 一个问题时,会产生认知上的不平衡,这会促使个体努力去解决问题以求得新平衡,而问题解决是在对问题情景有了整体把握,并对其内在实质有所顿悟后才实现的。
贡献:对桑代克的理论进行了批判,使认知派与联结派的区别明确化,并促进了学习理论的发展强调整体观和知觉经验的组织作用,关切知觉和认知的过程。
局限:把学习完全归于有机体自身的组织活动,否认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把试误学习与顿悟学习完全对立起来,不符合人类学习的特点。
三、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包括创始人弗洛伊德,即他的学生阿费烈德.阿德勒、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奥图。兰克,卡伦。杭妮,史塔克。苏利文等。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开创,其后被不断修正与发展,影响力远远超出心理学,所以读者群相应更为广泛。
贡献:
(1)人格理论、梦的解析虽然未必完全正确,但却开风气之先,推论论证相当严谨。
(2)谘商内容潜入案主的潜入世界。
(3)着重早期经验、病例史,从人生发展来了解,相当周全。
(4)开学术风气之先,为后来各派由此出、或言语、或批判。
缺失:
(1)谘商技术艰深,学习不易,且过程甚维持久。
(2)相当主观,不够科学,效果也不明确,成败关键在于谘商员的经验技术,以及当事人的配合程度。
(3)太注重生物性的、病理的,所以被称为“伤残的心理学”及“泛性论”的心理学。
(4)忽略种族文化因素。
四、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互动论又称象征互动论,是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创立,并由他的学生布鲁默于1937年正式提出。“符号”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符号互动论认为事物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往往不在于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内容与功用,而是在于事物本身相对于个体的象征意义,而事物的象征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包括言语、文化、制度等等),在个体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总是会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主要观点有:
1、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
2、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3、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
4、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
5、个体的行为受他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
6、存在于互动之中。
7、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
在选修课中,我进一步了解了心理学的这一学科,初步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其中包括了挫折的防御机制、大学生最常见的机制、人际关系管理、意识及其状态与层面等等,其中我们还学习了很多经典的心理学理论、以及结合大学生特点做出的心理学分析等等。这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在大学生活中常见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让应对这些心理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学习一定的心理知识,这对于我们自身以后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我们身心的完善以及身心健康的维护。
实际生活中,有时心灵是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在心理状态不好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别人的帮助,同时在他人需要的心理帮助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用自己学习的心理知识去帮助他人,关怀身边的人。我相信,学的这些知识,不仅以后对自己还是对身边的人,都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心理学与生活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心理特点,也让我掌握了如何正确对待周围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自我调整,失意的时候,悲伤的时候,我会不经意地想起在课堂上为我们讲催眠术的蔡老师,使我终于明白了“快乐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放开胸襟,包容这个世界,我们的生活会很超然,成功也会不求而遇的。
虽然心理学与生活的课程已经结束了,它带给我的收获真的很多,但我还是觉得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想去了解和领悟。如前,开始有点小后悔为什么当时没有选择心理学专业。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多点了解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深入学习现代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史,学习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通过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人生的知识。我想掌握更多的心理学方法,认识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和帮助他人的能力。希望老师能在心理学与生活的课程中多讲一些关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知识。当今社会,在物质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如何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如何放松自己,寻找心理的健康与和谐,已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新课题。
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因为心理学与生活的价值就是让世界充满快乐!篇二:《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建筑工程学院 B14工程造价1班 曾妙玲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这学期的《心理学与生活》由南开大学副教授管健主讲。课程总共有5讲:第一讲《发现自我之旅》,第二讲《 A型人格》,第三章《吸引力的秘密》,第四章《非言语沟通》,第五章《告别压力山大》。
第一讲的《发现自我之旅》分五个方面来讲,分别是:自我概念,文化与自我, 自尊与社会比较,自我实现预言,自我服务偏差.自我概念是个体所拥有的有关自己的整体信息;费孝通的差序格局表明最核心的部分是自己;在第三节的自尊与社会比较中,我们知道,不同的人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会对我们的自尊产生影响。而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指关于某些未来行为或事件的预测对行为互动改变很大,以至于产生预期的结果。在第五节自我服务偏差中讲到很多人都有盲目乐观的行为。
第二讲,A型人格。A型人格的人包括:(1)喜欢过分争先和有雄心壮志者。(2)有过高的工作要求,经常不满足现有的工作成就。(3)情绪易波动。(4)有闯劲,表现为好斗、敏捷和强烈的进取心。(5)过分争强好胜。(6)经常匆匆忙忙。(7)习惯艰苦紧张的工作,即使休息也难以松弛下来。(8)不耐烦,情绪急躁。(9)常常同时进行多种思维与动作,言语动作的节奏快者。而B型人格却与之相反,B型人格的人时间观念不强,做事更愿意授权委托他人,去允许多元化的存在方式。A型人格的正面特质:A型人格的人工作特别努力,他们有很强的工作动机,成就动机,他们比其他人要更多地沉浸在工作当
中而且还有很强的时间管理能力。负面特质:A型人格的人的抑郁感会更强,他们的内控性比较低,愉悦的体验较少,较多的情绪的压力,较低的幸福感,较低的幸福满意度,较低的健康的满意程度,较弱的家庭归属感,较低的生活满意度。最后,A型行为的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改善:克服完美主义的克服暴怒,多做一些艺术的活动,多一些鉴赏的活动,更多地去交一些朋友,能够去享受到生活当中的一些乐趣,另外还有一种方式,是运动。
第三讲,吸引力的秘密。《吸引力的秘密》这一讲包括:接近性,相似性,互补性,关系中的回报以及外貌吸引力。接近性的特质体现在易得性与交往性;相似性则指出相似的他人会认同我们的信念和倾向,相似性有助于顺畅地互动;而互补性则指人们之间因为可以在角色或需求上以相互扬长补短和互相满足而形成人际吸引。
第四讲,非言语沟通。信息传递包括语言、姿势与语音。主要讲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何为“非言语沟通”、二是面部表情能否表达信息、三是身体姿势可否传达意图、四是人际距离能传达什么信息、五是情境文化怎样影响沟通。
第五讲,告别亚历山大。《告别亚历山大》讲了压力的本质,压力的反应,压力阶段模型,压力的来源,压力的管理与应对这五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压力也叫应激,使机体在对生存环境中多种不利因素进行适应的过程中,由于适应和应付能力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身心紧张状态及其反应。压力通常来源于生活变故,像分居、被监禁、亲密家庭成员死亡、受伤或生病、结婚、被解雇等。最后,要管理应对压
力,就要改变压力来源,发长应对技巧,平衡生活方式,发展合力思维。
《心理学与生活》学习心得
对于我来说,心理学终究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恋人。俗语说缘分未尽。本来我本科专业想要学习心理学,无奈家人担忧前途,便作废。然而,兜兜转转还是发现最爱是心理,所以只能背着家人偷偷学。从小,我就在一个接着另一个地方流浪,环境与人情的变化,在童年留下了多少不可抹灭的创伤,我不知道。然而,就是因为这些潜在的疼痛,在背地里左右着我的人生。说起来,得非常感谢心理学,它让我开拓了不一样的视野,拥有了较同龄人宽广的胸怀。更主要的是,它让我自己治愈曾经的自己。
一不小心说偏了,话归正传。《心理学与生活》,我是在昨天一口气吞下的,最近老是赶时间,心急吃了点热豆腐,所以,我就来说说我的热豆腐吧。
管健老师第一讲讲的是认识自我。苏格拉底说过认识你自己。认识自我,多少哲学大家用尽了一生都很难回答的问题。在我的认知里面,认识自我包括两个方面:向外发现自我和向内发现自我。向外发现自我就是指通过外界来认识自己,比如说他人的评价,荣誉啊证明啊等等。我比较关注的是向内认识自我。在生活中,能真正面对自己的少之又少。类似我的上一辈,在他们当中,他们从来不会去思考我是谁的问题,他们关注的是生活,这是由于时代和教育影响的结果。在这其中,他们会有多少不正确的行为,对我们下一辈产生了多少影响,这个就自己慢慢去体会了。说会认识自我的问题,其实,向内认识自己,就是通过自己,通过思考、反思自己来认识,当然,由于各种因素,人们其实也很难正确的认识自己,你也得具备怀疑自己的态度,很好地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度,所以只能说越来越靠近那个真实的自己。其实,在第一讲当中,管健老师说到一个实验,讲了期待对人塑造的作用。我并不是很认同,或者说我认为期待带给我的负面影响更多。我很相信人的主观能动性,加上在学习东西时心静一点,多思考一点,自然学得很快,因为这点,很多人都会对我报以期待,他们的期待不是站在我的角度出发,而是替他们曾经的遗憾或者现在的荣誉做事,让我苦不堪言。而且这其中有大部分都是我在乎的人。而且我又做不到违背自己,所以只能让他们的幻想期待破灭,于是痛苦便来了。所以,我觉得人们应该正确地对待期待,别让自己的期待伤害了自己和你所期待的那个人。
管健老师第二讲讲到A型人格。通过这一讲,我对我曾经一个比较好的同学理解多了一点。曾经我觉得他老是忙老是忙,很多时候都顾不到我们,没有时间一起出去玩。之前觉得他是不在乎,现在想想自己也是认识有偏差。他是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那A型人格下的他确实能帮助他走向成功,在这里就祝福下他吧。
第三讲讲到吸引力的问题。这其中引起我注意的是外貌在吸引力当中的作用。在我们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都在被强调内在美的重要。我的姨妈在我高中的时候还跟我讲了一句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她说别做招摇的花,花蜜太甜,容易招惹蜂蝶。就是这句话,让大家都 惊叹道我的高中生活过得如隐居,形象硬是从初中的不良少女变成了超级朴素的女生。上了大学后,主张朴素的我越来越觉得,其实外貌也是很重要的,不是说爱打扮就是虚荣,穿好看的衣服就是想要招惹谁的注意,这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罢了。
通过《心理学与生活》的学习,让我又改变了我的认知,更新了知识系统,相信,在我日后的生活中,能够帮助我,感谢老师,感谢心理学。篇三:心理学与生活学习心得
学习选修课《心理学与生活》心得
——1111 我是一个对心理学比较有兴趣的人,我相信我们选修课的同学,大部分也是对心理学有着一定兴趣的。从初中开始,我就发现自己对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而且我也时常猜测别人的心理活动,观察比较别人活动与行为的联系。从那时候开始,我就知道心理活动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关系了,直到后来慢慢知道心理学也是一个年轻而有发展潜力的学科。在大学,凭着这一点兴趣,我就选修了《心理学与生活》这门选修课。
在选修课中,我进一步了解了心理学的这一学科,初步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其中包括了挫折的防御机制、大学生最常见的机制、人际关系管理、意识及其状态与层面等等,其中我们还学习了很多经典的心理学理论、以及结合大学生特点做出的心理学分析等等。这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在大学生活中常见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让应对这些心理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学习一定的心理知识,这对于我们自身以后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我们身心的完善以及身心健康的维护。
实际生活中,有时心灵是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在心理状态不好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别人的帮助,同时在他人需要的心理帮助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用自己学习的心理知识去帮助他人,关怀身边的人。我相信,学的这些知识,不仅以后对自己还是对身边的人,都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这门选修课我很感兴趣,许多的课时,我都不用逼自己去专心听课,而是那种不由自主被老师所吸引的感觉,可见《心理学与生活》还是有它的魅力所在。
心理健康教育跟我以后的职业没有什么很大的联系,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于我的帮助却是长远的,甚至是一生的,所以我们要学好这门课,这门课可以让自己学到的知识很多,能让你受用一生,关键的时刻能让你知道怎么面对自己的心态和自我的意识,以后的精彩人生等我们。
在此,向讲课的1111表示真诚的致敬!
1111 2011年12月9日
第五篇:兼职与学习的关系
兼职与学习的关系
大学校园里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了在课余时间从事各种类型的兼职工作。我们的目的与那些纯粹为积累工作经验,增强应变能力,锻炼心理承受能力和改善人际交往的同学是有区别的,我们更多的是迫于社会的压力,其他的“功用”在我们看来不过是一些副产品。况且,也只有少数专业能找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兼职,如计算机、中文、新闻等,其他的学生从事的不过是散发传单、产品促销、饭店小时工等技术含量不高的体力活,绝大多数工作与自己的专业毫无联系。要想真正积累工作经验,增加就业竞争的砝码,提高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确立职业理想,这些兼职工作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有很多人对大学生做兼职持不同的看法,但是我觉得大学生如果条件允许,不论家里的经济情况是好还是坏,都应该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兼职做。做兼职会让我们尽早地融入社会,跟上社会发展的节拍,不至于默默地呆在校园这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里几年再出世,这样我们在学识上可能会胜人一筹,但是在社会阅历方面我们就会是一片空白。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自立自强,要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更要挖掘自己最大的潜能,进一步发展。兼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兼职会让我们扩大交际圈子,结交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锻炼我们的交际能力。当代社会需要的不是那些书呆子,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周围的许多同学慢慢认识到做兼职并不是一件坏事。他们渐渐认识到做兼职会让他们的生活更充实,让他们在学习之外找到其他乐趣。作为师范班的学生,能够找到一份家教做,理所当然是一件好事,这样既能够培养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又能够为孩子解答学习问题。做兼职的人是最廉价的劳动力,我不反对这种说法。因为如果它不是最廉价的劳动力,那它与兼职不可能走在一条线上,如果是这样,你的兼职成了你的本职,它还会被赋予兼职这个名字吗?有些人不赞同做兼职,也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认为做兼职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做好自己的专职胜于做兼职,这样被别人榨取的剩余价值不会那么多。但是试想一下,一个人的本职长时间不变,你会保持高昂的情调一直做下去吗?一个人不是站在生产链上的起端,你会收百分百的的价值吗?做兼职会激起我们的激情,会收获比剩余价值更宝贵的东西。我们真正的价值会在兼职和本职之间实现。据社会调查结果显示,100 %的同学在大学期间做过兼职。在问做兼职及大学生有必要吗,86 %的同学持肯定意见。做兼职似乎成了大学生的必修课。
我们都清楚地认识到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好专业课,要正确处理好学习和兼职的关系。但问题是怎样做才可以学习、工作两不误呢?
首先,要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相信我们拥有无法想象的潜能,相信充沛的精力与积极的思考可以扭转人生的最低点。奇迹并不只属于哪一类人,它属于那些愿意选择奇迹在他身上发生的平凡的人。而自信是一种态度,它是在后天形成的。所以,我们迫切要做的就是重新审视现有的思维方式。有人担心兼职工作中的挫折失败会影响心情和学业,但是,具有积极的思维方式的人是不会为了打翻的牛奶哭泣的,他们关心的是怎样前进。养成积极的思维习惯是处理好兼职与学习关系的关键,因为,处理问题的具体方法完全是技术性的,可掌握的,而一个人的思维习惯却需要勇气、魄力、毅力去逐渐培养的。
其次,要学习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或者创造出你想要的价值。
一方面,平时上课和期末考试复习的时候,要求自己比其他的同学更加用心,因为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大学的学业很重,但是当你充满求知的热情,当你看到学校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在生活中的意义,就完全可以跟其他同学一样出色,可以利用图书馆学到比别人更多的知识。本人就曾认为自己根本不可能与那些每天上自习的同学竞争奖学金,在意识上放弃了努力,在对大一生活反思、总结之后认识到了这个错误,大二时仔细研究我们的考试,详细制定复习计划,有空就读床头上从图书馆借来的专业书,现在,我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在最少的时间里创最大的收益。
另一方面,无论我们做什么工作,都要积极思考如何做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任何问题都有它特有的解决方法,多关注他人的做事方式,同时积极主动改善人际关系,发现他人的需要,与他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在这个孤独感无所不在的时代,他们需要我们就像我们需要他们一样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