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阅读教学成为作文能力训练的平台
让阅读教学成为作文能力训练的平台
一、问题的提出。
作文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作文能力最能体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是,现状是作文已成了整个语文学科里一个薄弱环节,教师觉得不好教,学生也怕写作文,现在学生作文水平普遍偏低,小学六年下来,甚至初中毕业了,作文依然进步不大,立意平淡、内容空洞、表达无新意、构思不吸引人等。为什么呢?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阅读教学和作文训练脱节了,现在普遍存在的情况是,教师上课仍是为课文而讲课文的多,侧重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与作文能力训练关系不密切。直到要写单元作文了,才进行指导,用一篇范文作为例子进行指导。有意思的是,用了范文进行写作指导比没有用范文进行写作指导,效果要略好些,在某些学生作文的某些部分会出现一些亮点。这就说明了一点,范文对学生写作是有帮助的。而我们阅读课上讲的课文其实都是范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我们却把这些写作指导的材料浪费了,没有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没有在大量的阅读教学实践中训练作文的能力。
二、阅读教学可以成为作文能力训练的平台。
(一)阅读要把文字转成画面,作文要把画面转成文字。阅读教学中感知课文能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阅读是要把文字转换成画面的,由读抽象的文字到头脑中形成形象的画面,这个过程就是想象,一种立足于文本材料的想象。拥有想象力是很重要的,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对于作文非常重要。有人说,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同样,没有想象也是没有作文。作文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能使文章别具韵味,将难状之景,难写之情诉诸笔端,产生感染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写好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
怎样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呢?
首先是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学生是阅读主体,从心理机制上看感知是第一步,而感知课文首先要充分地读课文。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总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或让学生带着问题,一遍又一遍地朗读(或默读)课文,或教师引读,相机点拔;或自由读,读后说说读懂了什么,谈谈自己主观感受,或创设情境,侧重点明确地读重点句段,形式不一而足,这些形式,由于是立足于文本材料,都能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进行想象,培养了立足于文本材料的想象力。
其次,对文本材料进行重新组合,二次构思。这一点,特别古诗词教学中表现特别明显。古诗词特别讲究一种诗情画意,往往一首诗就像一幅画,画中有景有声有色,在教学时,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分解诗中的景物,让学生设想一幅图画,图画中有这些景物,然后用语言描述脑中形成的图画,从而有效且有趣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词,可以分解词中的景物为: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钓鱼人,学生根据这些景物在头脑构图,并用语言描绘图画。这种类型的练习对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很有效。在写景课文教学中,同样可以运用这种组合景物成画来描绘的方法。第三,续写(说)故事,训练学生想象力。有些叙事性的课文,后面还有许多故事没有写出来,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的故事情节的发展逻辑,进行合理的推断,想象出以后将会发生的故事。续写(说)故事,既是想象力的训练,同时又是作文的实践。
(二)阅读要品词品句,作文要谴词用句。阅读教学的品词品句能训练学生作文时遣词用句能力。
一般来讲,作文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产物,但归根结底,作文是要一词一句地写,组词成句,组句成段,组段成篇。有了恰当、准确的词句,才能完整清楚地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所以作文是很讲究遣词用句的。词句用得恰当准确,可以说是写好作文基石。词句当然需要积累,但这个积累不是简单的堆积,而是有序的存储,该用上(或化用)的时候能用得上,这就需要对词句的感悟消化。只有对词句有意境、情境上的感受,才能灵活恰当的运用词句。阅读教学中品词品句就能使学生对词句有意境情境的感受。理解和推敲重点词句,是理解文章内容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训练作文遣词用句的有效方法,为作文遣词用句提供了无数的实例。学生经历阅读教学中品词品句的熏陶与训练,潜移默化之中提高了遣词用句的意识和能力,自然对写好作文大有裨益。
所谓品词品句,其实就是在各种形式读文本感知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联系生活体验,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深刻内涵,感受句子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形成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语感。指导品词品句,关键在于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紧紧依靠语言文字本身,同时又能适时调动学生生活体验,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引导学生透过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品词品句,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为写作时恰当地遣词用句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演练。
(三)阅读要体会表达技巧,因为作文要运用表达技巧。阅读教学训练学生谋篇布局能力。对于阅读教学,叶圣陶先生有一个著名的观点: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走进课文,指导他们用心读懂课文内容,也要引导学生走出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学学课文的表达方式。的确是这样,阅读教学中,学生感悟课文写法、表达方式很必要,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有意识地结合具体课文点拨写作方法很有针对性。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写作文也一样,我们有一个常识,就是当我们要写一篇文章时,感觉自巳有话要说,可又不知从何说起。为什么这样?就是如何来谋篇布局还没有想好,该用什么表达方式,该用什么表现手法,该用什么顺序来写都还没有想清楚。成年人尚且如此,小孩子更是难以下手了。我认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结合具体实例,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写作顺序甚至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方面都应该予以点拨,引导学生去感悟。比如以前人教版小学高年级就有一篇课文《凡卡》,叙述方式是顺叙中又有大量的插叙,这一点对于很多学生是不太好理解的,但这种叙述方式又很重要,可以把一件简单的事(给爷爷写信)写得波澜起伏。无独有偶,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有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其实也是这种记叙方法,这种表达技巧是很值得学习的,大多学生依靠自身能力感悟会有一定困难,但经过教师恰当点拨又是可以掌握的,并可以在写作文时加以应用的。
三、结语:阅读教学应该成为而且能够成为作文能力训练的平台。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吸收”到什么呢?想象力、恰当地遣词用句能力和借鉴别人写作文的技巧。
第二篇:让数学教学成为
让数学教学成为“授之于渔”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把“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精神贯穿我们的教学活动中,重视学法的指导,教会学生会学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将知识融会贯通。
学生学会“渔”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耐心、细心、爱心地做好“授之于渔”这项工作,使学生用更多的数学来解决学习及生活中的问题,使数学的作用越来越大。
第三篇:让错题成为教学
让错题成为教学“亮点
一、缘起
学生数学错题天天有,如何减少错题、预防错题的发生,是数学教学工作的难点。面对学生学习中的错题,大多数老师的做法是:打上红红的叉,再附上“订正”。长此以往导致的后果是学生不知其所以然,又慑于老师的权威,只好抄袭,问题始终没能解决。到了期末,积压的东西渐渐多了,更是无所适从。长此下去,产生习得性无助,学习困难的自我暗示随之而至。
其实面对学生学习中的错题,我们不能无奈地、被动地采取“错题----改正”这样单一循环的方式,而应该以研究者的角色,以积极的态度,因势利导,让错题成为引导学生进行再度探究的学习资源,成为教师反思自己教学得失的载体,成为教学的“亮点”。
二、探索
(一):课前——预设生成“亮点”。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而学生犯错的过程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故意制造一些美丽的错误并主动呈现错题,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认识角度,凭借自己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找错、知错和改错,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纠错欲望,让学生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比较、判断、思考、甚至引发争议,让学生在错题中反思,在反思中探究,从而让学生了解并改正,预先实行控制。那么课堂就会展现出它真实、精彩的魅力,学生也因此兴趣盎然。
有教师在进行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时,想到学生对倒数的概念往往辨析不清,便在进行相应的知识铺垫后,预设了一组概念辨析题。
例如: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得数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因为 6/7 和 7/6 乘积是 1,所以 6/7 是倒数,7/6 也是倒数;
3、假分数的倒数一定小于 1。
辨析片段
生 1:我认为第 1 题是对的,应打√;比如 6/7 ×7/6 得数是 1,所以 6/7 和 7/6 互为倒数;
生 2:第 1 题是错的,应打×;因为,乘积得 1 的两个数,才互为倒数;
生 1:我还是认为第 1 题可以打√,因为得数也包含乘出来的得数;
生3:我赞成生 2 的意见,只有乘积的 1 的两个数才互为倒数,加、减或除出来的得数是 1 的两个数,不能算是互为倒数。例如刚才复习题中 6/7 +1/7 =1,6/7 和 1/7 是互为倒数吗?当然不是!
生 1:哦,我懂了。1 题应打×。2 题也应该打×,6/7 ×7/6 乘积是 1,所以只能说 6/7 和 7/6 这两个数互为倒数;而不能孤立的说 6/7 是倒数,7/6 是倒数。
师:这样理解对吗?,生齐:对!
生 4:第 3 题是对的,如 9/8 的倒数是 8/9 ,17/12 的倒数 12/17 ,8/9 与 12/17 都小于 1;
生5:第 3 题是错的,7/7、9/9、12/12 都是假分数;它们的倒数仍然是 7/7、9/9、12/12 , 它们的倒数分明等于 1,而不是小于 1;所以这句话应改为 “大于 1 的假分数的倒数一定小于 1” 才对。
点评:
教师预设的 3 个判断题,均是学生过去易混淆的“错点”;让学生通过辨别、分析、争论、比较、探讨,最后弄清楚“倒数”概念的准确内涵,起先出错的同学自己找到了错因,纠正了原先错误的判断。“错点”变“亮点”的辨析过程,多么精彩啊!
(二):课中——疏导生成“亮点”。
课堂预设是在课堂教学之前考虑的,但众所周知,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 同样,一个教师在不同的班级即使上同样的教学内容,课堂也往往不会一样,因为,生成的课堂难免出现“不可预约的错误”。在课堂上听到学生不同的声音,尤其当“错点”呈现之时,教师要学会延迟评判,进行巧妙疏导,让学生们自己通过讨论“错点”,析“错因”,找对策,将它转化、生出新“亮点”,进而自主掌握知识。
有老师在教学有余数的小数除法时,让学生计算:38.2÷2.7,并要求进行验算。大部分学生的计算结果是错误的,有的同学得出的商是1.4,有的同学得出的余数是4。针对这一较为典型的错误,该教师把它作为一个判断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先判断答案是否正确,接着追问:“你是怎样发现错误的?”学生在富有启发性问题的诱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很快找到了三种判断错误的方法:
(1)余数4与除数2.7比,余数比除数大,说明是错误的。
(2)验算:1.4×2.7+0.4≠38.2,说明商是错误的。
(3)验算14×2.7+4≠38.2,说明余数是错误的。
紧接着,教师再带着学生分析,找出正确的商和余数。由于计算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了10倍,商里的小数点不能忘记,余数是被除数扩大10倍计算后余下的,所以余数也扩大了10倍,正确的余数应把4缩小10倍,得0.4。
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本来就应该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出现偏差和错题是很正常的,关键是在于教师如何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上面的例子中,教师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发现意识。
(三):作业——比较生成“亮点”。
一直以来,对于错题,我的做法一贯都是一讲到底。讲完后,心里感到很踏实、很满足。因为觉得自己讲的那么认真,那么细致,那么卖力,学生一定都听明白了。可是最终的结果并不理想,一些讲过多遍的类型题或原题,到了考试的时候,学生照旧做错。这种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怪现象,使我陷入了烦躁、不安和痛苦之中,并引起了我深深地思索:“到底原因出在哪里呢?用个什么法子才能让学生真正牢固地掌握住了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不断地调查思考、请教前辈,最后终于明白:是老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钻研、讨论和思考。学生就好比一个容器,只是被动地接受,对于老师讲的内容并没有在大脑这台机器中进行深加工,因此过一段时间后,就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终于找出了解决错题的一个方法,那就是“自查自纠——讨论提高——总结深化”三步教学法。
下面我把自己的一些做法简单的作个介绍,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第一步:自查自纠。把批改过的作业本、练习题或试卷下发后,首先让学生将出现的典型性错误抄下来,再布置学生对着答案钻研自己做错的题。要求他们通过再次钻研,能够查找出自己做错的原因,是审不清题意?是粗心大意?还是定义、定理、概念不清?教育他们争取在自查中独立纠正自己错误的思维和步骤。当然,这一步需要老师的指导。老师在教室里不断巡回,一边鼓励学生大胆钻研,一边个别启发点拨。在自查中,学生表现的很积极,我看到他们一会儿翻书,一会儿验算,一会儿苦苦思索,一会儿在纠错本上记录。实践证明,在老师的鼓励和个别指导下,绝大多数的错题,学生能够独立解决。这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而且也让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同时,还有利于克服其在平日里学习做题中粗心大意、断章取义、审题不清等不良习惯。应该说,这是体现学为主体、解决错题的最基础一步。
第二步:讨论提高。对于一些自查自纠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学生在分组讨论中解决。我把全班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6—7名同学,每小组的组长一般都是本学科比较突出的学生,由他(她)组织和主持本小组的讨论。在讨论前,我一般都先教育学生:一定要珍惜讨论的机会,假如你有疑问就主动提出来,让大家帮你解决;假如你会解答,那么你就毫无保留地把思路展示给大家,让我们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因此,每当讨论时,各个小组都很热烈。而此时的我,也忙前跑后,一会儿加入这个小组讨论,一会儿又加入那个小组讨论。通过参与他们的讨论,使我不仅了解到了他们存在的共性问题,而且还能不失时机地给予讲的好的同学以表扬和鼓励。实践证明,学生很乐意讨论,讨论的也很有成效,不少的疑难问题就在讨论中解决了。同时,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充分展示了自我,获得了自信,体验了成功。另外,学生在讨论中能够互相取长补短、增进友谊,这就更加激发了他对合作探究的热情,和对学习生活的热情。应该说,这是体现学为主体、解决错题的最重要的一步。
第三步:总结深化。通过课前的批改和课堂上前二步的教学活动,老师已进一步了解到了学生思维的障碍及其原因。在这个基础上,老师走上讲台,整体上给学生来一个画龙点睛,突破重、难点。例如学生在讨论:“男生比女生多4/5,那么女生比男生少多少?”这道题仍不明白时,我就重点强调到:“解这类题,关键是要抓住谁做单位„1‟,并在此基础上写出数量关系式。”通过观察确定未知量是在左边还是在右边,若在右边则只需列乘法便可解决;若在左边则可以考虑采用列方程或除法的方法加以解决。同学们听后都豁然开朗,他们的求知欲望得到了满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老师还要简明扼要地归纳出典型错题的原因及一些解此类题型的规律、方法。当学生恍然大悟后,老师再用小黑板或投影仪出示典型错题再练题,以求深化巩固。应该说,这是体现教为主导、巩固错题的最关键一步。
三、感悟
1、数学错题是小学生作业练习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
小学生做数学练习,无论是课堂、家庭,笔头、口头或其它类型的题目,均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更何况是成长中的小学生。由于认知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不完善,数学做错题应属于正常现象。教育家说过,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同理,做错题也可算是小学生的权利。我们应有正确的错题观,允许学生出错,宽容错题,延迟评判;着力引导学生自己找出错点,分析错因,及时订正。
2、数学错题是教师开发课堂教学新资源的宝贵探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错题正是学生学习数学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带有童气的、十分宝贵的一种“利教研学”资源。善抓“错题点”,可以归类追因,找出对策;可以研错纠错,反败为胜;也可正误对比,探悟真知;还可以反思教法,改进教学……找出教师误导的源头,关注学生出错过程的体验,讨论纠错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点石成金巧让错题“坏事变好事” ……总之,数学错题完全可以成为教师开发教学资源的宝贵探点。
3、智导“错点”变“亮点”是促进学生砺志成长的重要举措。
“错题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善待错题”也是促进学生“立志”向、扬志气、强意志”的重要举措之一。“错题”作为一个载体,解剖它、研究它、转化它, 其研究过程师生、家长均可从不同的视角参与,既可出智慧,也能常砺志,还能大辐射(指带动各学科错题的减少与师生家长成长中错误的预防等等。
第四篇:让作文成为生活
让作文成为生活
——作文课反思
东胜区第五小学刘清杰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半边天,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作文教学往往忽视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忽视学生个人的生活实践与情感体验,使学生一见作文就头痛。如何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让作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随笔对于学生作文生活化,让学生抒写真情实感,提高作文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把生活融入习作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可见生活对于习作的重要性。只有拓宽了学生生活的空间,让他们亲身实践,切身体会,才能题材丰富,写作时才会得心应手,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
(一)观察生活
“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小学生的生活世界丰富多彩,变化万千,而他们却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周围事物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导致作文时头脑
空空无内容可写。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1学会观察
我在教学中打破了封闭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投入到大自然中,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引导他们用具有个性的眼睛去欣赏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去欣赏城市的高楼大厦、乡村的小桥流水人家。用具有个性的耳朵去聆听春天燕子第一声婉转的啼唱,夏夜青蛙欢乐的蛙鼓,乡镇小贩大声的叫卖,母亲耳边温柔的唠叨。经常不断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多方位地观察事物。让他们能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有目的,有顺序,认真细致地而不是走马观花地对事物进行观察。从生活中掘取大量的信息以充实自己的写作题材库。
2学会思考
教师不光要让学生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还要教他们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受体会。同一片飘落的黄叶,有的人看到的是满目的苍凉,有的人却看到了新生的希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看得见摸得着的表层现象,看到本质的内在的东西。让他们能从劳动者额头滚动的汗珠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的珍贵;从狂风暴雨中摇动的小草上感觉到一个不屈的,敢于抗争的生命;从风雪中送来的雨伞上感受到真挚的,浓浓的亲情。
(二)体验生活
王安忆曾说“其实生活本身只有那么一点内容,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样的生活,大家观察到的也都差不多,而大家写出来的作品却不一样。”教师应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直接参与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只有让学生直接参与,切身体验的事情才是具体生动有情感基础,最富有生命活力的。
1让课堂成为学生表现的舞台
教师应加强与其他各科教师之间的联系,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亲自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唱唱跳跳,展示自己优美的舞姿动人的歌喉;让他们涂涂画画,尽情挥霍自己的灵感创造出出色的有灵气的作品;让他们在百米跑道上拼搏冲刺,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让他们亲手实验探索,享受其中的欢乐和愉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不断地进行思考、感悟,同时也积累了许多极富生命活力的素材。
2展开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教师平时应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带学生到田野里去春游,去各地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为生活有困难的人献爱心,组织学生到郊外放风筝、挑野菜,到名人故居、历史博物馆寻访名人和历史的足迹,到附近的工厂、养殖基地去参观访问。让他们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访一访,大自然与现实世界不断给他们以
新鲜感,使他们的内心受到触动,留下深刻的印象,等到写作时自然有话可说随手拈来。
3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
教师应多与家长进行联系,对一些家长进行家庭、社会生活方面的指导。让孩子多参加家务劳动,做父母的好帮手,多带孩子走走逛逛,看看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多带他们去走亲访友,感受纯朴的亲情,学会交往的礼仪。让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使他们的视野更广阔,知识层次更高,知识容量更广阔,写作的题材库更充盈。
二 用作文表现生活
学生掌握了大量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并不等同于就能写出生动感人的好文章了。要把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为抽象的语言文字,绝非易事。生活仅仅是写作的一个入口,“只谈生活,不谈技巧”是不行的学生仍然只会面对纷繁芜杂的生活,咬着笔杆半天挤不出一句话来。如何让学生用习作来表现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和学生付出巨大的努力。我在教学中试着以随笔为突破口,让学生用随笔来表现生活,描绘生活,用随笔架起生活于习作之间的桥梁。
(一)让学生易于动笔
于漪老师曾说“每个人头脑里都有一个活仓库,教师要善于给他们抽个线头,插个路标,启发他们到仓库里去找,找自己最熟悉,最有感情的东西。”学生刚开始写随笔往往
不知从何处入笔,一天的生活就像一团雾,理不出头绪,分不清重点,结果写出来的随笔就像“流水账”一样,三言两语,面面俱到。为此在每次活动之后我都会抽出时间来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我在作文题材、教学形式、方法等方面突破传统作文教学的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宽学生的选材空间,开阔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提倡习作自由,教师只是在学生思维卡壳的时候多加启发,使学生能够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感悟所得有条理,流畅地表达出来。
对于学生平时的随记更是不加限制,不拘形式,鼓励学生放开手脚,放开思路,只要心有灵感就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本子,自由自在地把见闻和想象倾注于笔端。可以是洋洋洒洒上千言,也可以是短短的两三句话;可以是对生活中某个精彩片断的描绘,也可以抒发心中的某种情感。渐渐地学生的语言越来越活泼生动起来,见地越来越独到深刻起来,写作的本领在无形之中渐渐高明起来。
(二)让学生乐于表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除了注重收集素材,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方面的指导,更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教师应变多问多讲,以教师分析为主的作文教学为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边体验边倾吐,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作文教学。无论是指导学生观察,带学生参与实践,还是指导习
作训练,教师都不是牵着学生的脖子走,而是创造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充满信心充满激情,自觉地搜索素材,探索习作形式,进行构思写作。
传统作文教学往往以同一目标,同一尺子来要求和衡量不同知识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这就造成了差生吃不了,好生吃不饱的现象。为此我让学生写随记时,非常重视体现层次性,对于后进生我采用“扶着走”的方法,只要求他们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把生活中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记下来,内容不空洞,语句通顺,能让人看懂就可以了。这样放缓了习作的坡度,学生跳一下就能摘到果实,使他们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乐于写作。对于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则大胆放手让他们自由表达,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题材新颖,构思独特,语言活泼,力求精益求精,每次习作都有新的进步。这样分层要求,可适应和满足不同个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写作水平,避免了望尘莫及的心理压力,又使学有遗力的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使学生都乐于主动参与,自觉愉快地进行写作。
第五篇:构建平台 提升教学能力
构建平台 提升教学能力
2014年5月20日下午,很感谢青阳中心园给我们这次机会,让我们能到现场观摩市级音乐比武活动,感谢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为晋江学前教育这片沃土添枝加彩,让幼儿园教师同台竞技、各显特色。为广大教师搭建了展示、交流、学习、提高的平台。
虽然只听到了三节音乐活动课程,但通过观摩活动,看到了每位教师潮气蓬勃,充满激情的教学。我们与其说坐在下面听课,不如说是在欣赏,我们以敬佩的心态去聆听、去学习。在本次比赛中采取现场组织教学活动的形式,教学内容选取《福建省幼儿园教师教育用书——领域活动指导》中“音乐活动(大班)”,参赛教师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从不同的角度充分展现了自己的音乐教学风采。
活动中我看了几位老师展示的音乐游戏:《加沃特舞曲》《老鼠今天真快乐》,《狮子王进行曲》等,结合许卓娅教授所讲述的音乐游戏化教学,看到她们充满活力富有朝气的精彩讲堂,用肢体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感染了孩子,也感染了我。老师们扎实的基本功、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关注的每一位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学会学习,得到快乐,是多么的和谐!
这样的学习机会很难得!在现场所听、所讲的,都将是促使成长的正能量!在内心深处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那是一种精神、一种责任、一种鞭策,一名幼教工作者的压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把听到的看到的好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学习一些新观念,敢于探索,敢于尝试,使自己在工作上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