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8.2《重力 力的示意图》WORD教案4
《
二、重力 力的示意图》学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3.探究物体重力和质量的关系:G=mg,知道g=9.8N/kg的意义。学习过程:第一课时 活动一 提出问题
1.在爬绳比赛中,通常是瘦一点的同学先爬到顶,这是因为。2.洗过的毛衣要装在网兜中晾晒,而不能直接挂在衣架上晾晒,这样毛衣就不会变形,又是因为。
利用手边的物品向空中抛出会看到的现象是。观察课本图8—
13、8—
14、8—15 小组讨论总结
以上各种现象都是物体受到,这种由于 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重力的方向是。
活动二 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根据生活经验猜想物体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是,质量,重力。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你的实验方案是:
记录数据的表格设计为:
实验结果是物体受到重力大小与质量。
自学课本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完成例题
1、质量是450g的物体所受重力是多大?
2、重9800N的物体质量是多大?
课堂检测:
1、下列物体的重力接近20N的是()
A.一个小学生 B 一辆汽车 C.一支钢笔 D 一只公鸡
2、物体由于____________而受到的力叫重力,粉笔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
3、下列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重500g, B 小球的质量是4.9N,C 小球的物重是4.9N D 重量和质量是同一回事。4、4、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瀑布了 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 C.物体将失去质量 D.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嘴里
5、g=9.8N/Kg的含义是()
A 物体的质量为1kg B 物体的重力为9.8N C 9.8N=1kg D 质量为1kg的物体重9.8N。
6、质量是50kg的中学生,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7、重1176N的石头,质量是多大?
8、有一物块,用弹簧测力计称得其重力为5.88N,问能否用测量范围是500g的天平测量此物块的质量?
《
二、重力 力的示意图》学案
教学目标
1.由实验感知重力的方向并能运用这一结论对实际问题做出分析。2.知道用示意图表示力的方法,并能正确画出力的示意图。3.知道力的三要素。
4.通过观察,知道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学习过程:第二课时 活动一:
复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_;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___________,用式子表示为______________,式中g=___________,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质量是60千克的人,他的体重是______牛;重686牛的物体,它的质量是
___________千克。活动二:判断重力的方向
1、猜一猜:重力的方向是的。
2、试一试:利用手边的物品向空中抛出会看到的现象是。演示课本图8-18实验,小组讨论总结:
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的,重力的方向是与水平面,与斜面不。日常生活中重力方向的特征来检验,检验。
像瓦工用的工具就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的特征制成的。
3、比一比:重力与质量的主要区别是重力既有又有,而质量只有没有。猜一猜:怎样表示重力 活动三:力的示意图
实验一:用大小不同、方向不同的力分别作用在你刻度尺的不同部位,观察刻度尺的形变有何区别
实验二:用大小不同、方向不同的力分别去推你桌上铅笔的不同部位,观察铅笔滚动的情形有何区别
小组讨论总结: 力是一个特殊的物理量,它不但有 还有 而且作用在物体的不同部位,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我们把力的、、叫做力的三要素。自学课本:力的示意图
物理学中常用一条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起点表示 力的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 在箭头的旁标注力的。例1: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体质量为5千克, 请作出该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活动四:自学课本“生活、物理、社会”
演示被举高的物体在下落过程中能对其它物体做功,而具有重力势能。你知道的具有重力势能的物体有:。课堂练习:
1、小明用200牛的力,沿与水平地面成45°角拉小车,用力的示意图画出拉力,若小车的质量是30千克(取g=10N/Kg)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车受到的重力。
2.如图:用10牛的水平力按压图钉,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这个力。
3.一根细线下拴着2千克的小球,当小球摆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作出小
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4.一个质量是5千克的物体放在斜面上,作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4、质量为2千克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的重力大小是,方向 作用点在。(填“足球”、:“地球”、“空中”)
5、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放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斜面 B.物体放在支持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支持面 C.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D.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6、重垂线是根据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瓦工常用它来检查墙壁______________,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_________.
7、右图所示的水平仪检验是否水平,当它在东西方向放置时,人在水平仪南边看,重垂线锥体偏在水平仪刻度线下端的左方,当把它南北放置时,人在水平仪东边观看,锥体偏在右方,此时桌面的________高。
8、从大坝流下的水能冲击水轮机发电,正在工作的打桩机能将桩打人地下。表明被举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__________.它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有关。
第二篇:初中物理---重力教案
第四节重力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施力物和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3.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理解公式G=mg,知道g=9.8牛/千克的物理意义。
(二)教具
弹簧秤、钩码、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钩码。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二、新课引入
秋天到了,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上。跳高运动员也要落到地面上、飞机投下救援物资从空中落到地面上,在地球上,一切物体最终都会落到地面上。这是为什么呢?原本支撑好的玩具,当把木板拿开,最终也会落到地面上,物体在没有支持的情况下都要向下降落。------原因是物体受到了地球的吸引。
三、重力的产生
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一切物体在地面附近都受到重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地面附近的物体。例如,苹果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苹果。椰子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椰子。
四、重力的方向
重力是一种力,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重力也有三要素。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落向地面时的方向,这个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重力的方向可用来检查房屋的墙壁是否竖直。我们常看到建筑工人用一根重垂线检查墙壁就是应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这个道理。测绘人员用的水平仪下
悬着重垂线,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来测定仪器是否水平。你有兴趣的话,可以采用这类方法检查家中的电冰箱放置的是否水平。
五、重力的大小
1.实验:两个钩码的大小、形状和材料都不同,但是它们的质量都是50克。我们用弹簧秤测量它们的重力。把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就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教师演示)
这两个砝码的重力都是0.5牛顿。质量相等的物体,它们的重力大小也相等。2.学生实验:用弹簧秤测量质量分别为50克、100克和150克的物体的重力,将测量结果填在课本的表格内。(学生操作)
3.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教师:从实验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4.g的值
实验数据中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大
约是10牛/千克。精确的测量结果表明,重力和质量二者的比值是9.8牛/千克,这个值用g表示,g=9.8牛/千克。粗略计算,g可取10牛/千克。5.G=mg 如果用G表示物体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比值。那么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以用公式G=mg表示。1千克=9.8牛顿 ?
这是错误的,千克是质量单位,牛顿是重力单位,是不同的概念,是不能等同的。g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高度和纬度有关.当高度增加时,g的值减小;当纬度增加时,g的值增大.
6.例题:一个集装箱的质量是4吨,计算它所受重力。并画出重力的图示。已知:m=4吨=4000千克,g=10牛/千克。求:G。
解:G =mg=4000千克×10牛/千克=40000牛 答:集装箱所受重力是40000牛。
作力的图示时,要画出力的三要素。重力是集装箱受到的,重力的作用点画在它的中心。方向竖直向下。结合标度线段的长度,重力线段长度应是标度线段长的4倍。
六、重心
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粗细均匀的同材料的棒,它的重心在中点;圆球的重心在球心;正方形薄板的重心在它的对角线的交点。人直立或睡觉时重心都在身体上,但跳水运动员的重心就不在身上了
物体的重心是随着物体形状的变化而变化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给出一个不规则形状的薄木板,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标出这块木板的重心所在.给出用悬挂法确定薄板的重心的参考。得出这样实验的原理。随后给出关于重心的课堂训练,巩固重心的知识点。
七、总结
1、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物体受到重力。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
2、重力既然是一种力,它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
3、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这个关系用G=mg表示,g=9.8牛/千克。
4、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5、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八、作业
1.完成节后练习。2.章后习题4、6。
第三篇:初中物理《重力》教案
6.3 重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了解重力的重要性。
2、知道重力的方向,会用重垂线法检查桌面是否水平、立面是否竖直。
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理解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记住g=9.8N/Kg,并知道其含义。
4、能用公式 G = mg 计算有关的问题。
5、知道重心的概念,知道重心的位置会影响物体的稳定性。●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并学会分析处理数据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重力现象,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领略自然现象中的道理和奥妙,体验物理的有趣和有用。教学重点:重力的大小(G=mg)和方向 教学难点:重力方向和重心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牛顿与苹果的故事或者课本图片+问题、或者演示几个现象引入本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重力的产生
教师:在讲新课前,我们来看几个录像。在观看录像时,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
播放录像:运动员高台跳水、踢飞的足球最后落到地面、飞流直下的瀑布、树上的苹果落向地面、发射出去的炮弹等
[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找到它们运动的共同点了吗?
[讲解]:不管这些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是长还是短,最后它们都回到了地面,因为它们都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力,重力就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产生的。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与重力有关的现象,你们能举出这些现象吗?大家先不要讨论,自己好好想一想,可以在纸上写出来
[讨论]:同学们都想出了许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有些同学还想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哪位同学愿意说说自己注意到了什么现象呢?
① 向上跳起会落回地面;② 教室里的桌子、椅子静止在地面;③ 篮球投进篮框后会落回地面;④ 跳伞运动员从高空跳下后,落到地面;⑤飞机降落;等等 [小结]:由此可见,重力在我们周围时时刻刻存在着。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时时刻刻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二)重力的方向
[学生观察]: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的方向,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悬线的方向 [讲解]:重力的方向剖竖直向下的,即垂直于水平面,并指向地球的球心。由于悬挂重物的线总是竖直向下垂的,我们把它称为重垂线。[学生活动]:重垂线的应用
A.用重垂线检查桌腿是否竖直
B.用重垂线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 [讨论]重垂线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三)重力的大小
[讲解]重力是一种力,所以重力也应该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提问]: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重力是有大有小的。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比较这两本书,哪本书的重力大呢?比较这两个钩码(或砝码),哪个更重呢? [学生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各种物体的重力
[提问]:大家可以用手掂掂各自测量的物体,想一想,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大小是不是有关系呢?如果有,那么它们的关系是什么?我们可以利用实验来找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用你们桌上的实验仪器进行实验。
[学生活动]
① 制定简单的实验计划,设计表格;
②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一个或多个钩码的重力;把数据填入表中;分析数据。
③ 分析数据,采用比值法处理数据: m 1:m 2 = G 1:G 2
或 G:m = 常量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给出 g 的含义,写出物理公式:G = mg。
交流讨论: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和结论,提出各组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结论]:重力和质量成正比关系;或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常数。
[总结]:g表示重力跟质量的比值,地球表面实验测得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在地球上所受的重力大小为9.8N,或者说它重9.8N。在粗略情况下,g可取10N/kg。在不同纬度的地方测定的g略有差异。[学生练习]:利用公式 G = mg 进行计算。
(四)物体的重心
[学生阅读]:阅读教材p16,明白重心的概念
[讲解]:重心的概念,告诉学生如果有其他物体支持着重心,物体就能保持平衡。
带领学生一起做个小实验:用手指支在直尺的中心,直尺能够保持平衡。教师介绍重心与物体形状、质量分布是否均匀的关系,让学生知道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并且向学生介绍重心位置在工程中的作用。
三、课堂练习
四、教学小结
重力产生的原因; 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G = mg。
五、作业
板书设计:
1、重力(G):因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应用:重垂线
3、重力大小:
重力和质量成正比:G=mg
g=9.8N/Kg 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4、重心:重力作用点
第四篇:苏科初中物理九上《11.2 滑轮》word教案
教学 内容 课 题
课
程
标
准
第二节——滑轮
三
知识与
技能
维
目
过程与方
法 标
第一课时:认识滑轮 课 型: 新授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滑轮的结构,能区别定滑轮和动滑轮 2.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会用这一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4.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了解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1.通过观察,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2.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通过探索性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比较.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概括的能力,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和特点。
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会用这一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杠杆、两只单滑轮、两只双滑轮、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细绳、钩码若干。
学习内容.过程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独立思考
思考后议一议
观察思考
全班交流
修订栏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具 学具
一、设置情境
提问:每周一升国旗时,国旗是如何被升上旗杆的?
激发学生思考:旗杆的顶端有什么? 引入滑轮,板书课题:滑轮
二、探究新知
1.探究定滑轮的奥秘 引导学生思考:联系升国旗想一想定滑轮有什么特点?能说几个说几个。提示:人是不是站在上面把国旗拉上去的呢?它能不能和物体一起移动?
那么它到底有什么奥秘?下面我们就来仔细的研究一下。出示定滑轮的有关图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如图11-8所示,甲图是一个等臂杠杆的示意图。现在把等臂杠杆进行如下的等效变换:先把直棒加宽变形成一个圆轮,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均保持不变(图乙),再把圆轮的边缘挖一个槽,这就变成了一个滑轮,最后把它固定使用就成了定滑轮(图丙)。
使用定滑轮时,把重物系在绳的一端,将绳绕过滑轮的槽,在槽的另一端用力拽绳子,如图丁所示。无论你横着.斜着或竖直向下拉绳子,通过凹槽里绳子的作用,都可将你的拉力转变成向上的拉力,从而把重物提起来。
从图丙可知,定滑轮是绕轴转动的,轴是定滑轮的支点。动力臂与阻力臂等长,均等于滑轮半径。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等于阻力。
由此可见,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它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改变了用力方向,使工作更方便。定滑轮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船员向下用力,可以升起船帆;向下拉动窗帘的引线,可以使窗帘闭合或拉开;建筑工人站在地面上从不同角度用力,都可以将不太重的建筑材料提升到高处。
提问:通过观察你发现定滑轮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后总结板书: 定滑轮的特点:
(1)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它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改变了用力方向,使工作更方便。
(2)它是固定的,不能随物体一起移动 2.探究动滑轮的奥秘
师:定滑轮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感觉特方便,后来又发现只要将定滑轮不固定,将物体和滑轮连在一起移动会省一半的力!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出示动滑轮的有关图片:
看图思考
认真听讲
小组交流
记录
联系实际
思考领会
理解记忆
观察思考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甲图中将要移动的物体由绕在滑轮上的左.右两段绳子拉着,可见,使用动滑轮可以小一半力。从图乙可知,动滑轮随时绕悬绳与滑轮的接触点转动,此点即为动滑轮的支点。再将动滑轮加工压缩变形成一根直棒,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均保持不变(图丙),这样动滑轮就成了变形的杠杆(图丁)。若拉线都是平行的时候,动力臂为轮的直径,阻力的二分之一,即使用动滑轮可省一半力。由此可见,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时可省一半力,但要多移动一倍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提问:通过观察你发现动滑轮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后总结板书: 动滑轮特点:(1)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时可省一半力,但要多移动一倍距离。
(2)动滑轮随着物体一起移动。
三、实践应用
1.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对折合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2.如图所示,物体A重20N,滑轮重1N,绳重不计,弹簧秤示数为25N,则物体B的重为_________N。
3.如图,滑轮B是一个 滑轮,如果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10N,则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课堂 总结 作业 设计
板书 设计 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册第1、4、5题
观察思考
记录
理解记忆
小组交流 回答
理解记忆
独立思考
学生小组内讨论后汇报
独立完成
教学 反思
第五篇:苏科初中物理九上《14.1 电阻》word教案
6.3 电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电阻及其单位。(2)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自主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电阻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电阻的概念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
三、教具:
教师实验:小灯泡、开关、电源各
一、导线若干、电阻丝板一个。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演示实验:课本14页图6.3-1示,用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铁线和镍铬合金分别连入电路中,再观察灯泡的亮度。(变暗)说明: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使灯泡的亮度不同。这种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叫做电阻。
(二)进行新课:
1、电阻
(1)师: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越大。
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就算导体两端没有电压,没有电流通过,它仍有电阻。
(2)让学生阅读课本15页图6.3-3,让学生了解导体和绝缘体是根据电阻大小来划分的。
提问:从表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①由下至上,导电能力增强②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③表中,银的导电性能最好,陶瓷的导电性能最弱。
(3)教师介绍电阻的符号及单位:
符号:R 单位:欧姆(欧)(Ω)
其他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1kΩ=1000Ω 1MΩ=10Ω
进行单位换算练习。2 MΩ= kΩ= Ω; 200Ω= kΩ= MΩ。
(4)教师介绍电阻器(电阻)及其在电路图中的符号:(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广泛使用)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学生阅读课本17页“几种导线的电阻值” “小数据”。
(2)教师提问:表中,导体的长度、粗细相同,材料不同,而电阻的大小不同。说明了什么? 结论:电阻的大小跟材料有关,材料不同,电阻的大小一般不同。
(4)教师提问:电阻可能大小可能跟几个因素有关,研究时应该用什么方法?
生:用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变量与一个物理量的关系时,只改变其中一个变量,控制其他变量不变,探究其与物理量的关系)(5)设计实验(图类似课本14页图6.3-1)
(6)实验:用材料、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镍铬合金丝连入电路,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
现象:镍铬合金丝的长度越长,灯泡越暗。
结论:在其他因素相同时,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长度有关,长度越长,电阻越大(7)实验:用材料、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镍铬合金丝连入电路,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
现象:镍铬合金丝的横截面积越大,灯泡越亮。
结论:在其他因素相同时,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8)实验:将一段镍铬合金丝绕成一圈圈,并与一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中。用酒精灯对镍铬合金丝进行加热,记录加热前后电流表的示数。
现象:加热后电流表的示数比加热前小。
实验结论:在其他因素相同时,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教师解释:一般情况下,在其他因素相同时,温度越高,电阻越大。但也有例外,比如玻璃,温度越高,电阻越小。当温度变化不大时,影响很小,一般不考虑。
结论:温度变化不大时,影响很小,一般不考虑。
(9)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它只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跟电流、电压无关。
(三)练习巩固:课本P17”动手动脑学物理”、《电阻》堂上练习1
(四)小结:
(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越大;当接在同一电压
下,电流越大,电阻越小。
(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它只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跟电流、电压无关;考虑电阻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应该用控制变化法,比如,跟长度的关系,应表达为:在导体的材料及横截面积时,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长度有关,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或:在其他因素相同时,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长度有关,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五)布置作业:课后作业
(一)。
板书设计: 6.3 电阻
一、电阻(R):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1、单位:欧姆(Ω)
千欧(kΩ)兆欧(MΩ)1kΩ=1000Ω 1MΩ=10Ω
2、符号:
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材料
(2)长度:在其他因素相同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3)横截面积:在其他因素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4)温度(温度变化不大时,影响很小,一般不考虑)
三、电阻与电压、电流无关
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的属性(性质)。
教学反思:
学生对电阻的兴趣是比较大的,这节课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总结的方式让学生对电阻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对“控制变量法”的注重程度还是不大够,应加强学生对此研究方法的掌握熟悉,而不单止知道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