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禅宗文化和太极拳文化在修身养性方面的殊途同归

时间:2019-05-15 01:5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禅宗文化和太极拳文化在修身养性方面的殊途同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禅宗文化和太极拳文化在修身养性方面的殊途同归》。

第一篇:论禅宗文化和太极拳文化在修身养性方面的殊途同归

论禅宗文化和太极拳文化在修身养性方面的殊途同归

编者注:这是中国国际太极拳网总编原福全2013年10月25日在“广州金刚寺第二届禅武文化节”禅武文化高峰论坛上讲演,其重点讲中国佛教文化和太极拳文化在人们修身养性功能方面的同一性。先发表,供参阅讨论。

各位老师、各位高僧大德、朋友们:

大家好!

很高兴地在金刚禅寺第二届禅武文化节与大家见面。下面就禅宗文化和太极拳文化在修身养性与健康服务方面的殊途同归谈一下我的理解。

禅宗文化和太极拳文化,在自身文化的定义上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是它们却有着一定的文化关联,在修身养性方面所表现的功能,它们殊途同归。

先从禅宗文化说起:

我认为,禅宗文化是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也就是中国化了的佛教文化。

佛教,原是外来文化,但一切文化的地域转移,必然和入驻地文化互相产生着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在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派系,但是,禅宗文化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最大而产生影响最广的一种佛教文化,它是和中国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

讲佛教禅宗,达摩被尊为初祖。经过几代的衣钵传承,佛教文化在逐步进入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和中国文化在相互影响中进行着有机的融合。到六祖慧能,佛教禅宗作为一个有着浓厚中国文化特点的一支独立教派,正式成立而流传至今。

宗教的传播,是文化传播的方式之一。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它既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产物,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

它在强调对传统文化崇拜继承的同时,又不断地根据发展的需要,抛弃那些不合时宜的部分,与时俱进,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内容。经过不断地调整、磨合,使之适应一定时空的要求。

我国是个多样性文化汇聚和融合的文化大国,传统文化强大的同化力,影响和改造着许多外来文化。禅宗文化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与中国文化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而最后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

它为中国文化输送了新的内容,中国文化也使佛教进一步精炼化、哲学化、世俗化,在中国具有了更顽强、更活泼的生命力。所以,可以说,禅宗文化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优秀典范。

合而不同,相处存异而处,是中国本土文化宽厚包容的特性。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中国以儒教为轴心的本土教派的宽容,使外来佛教与本土文化融为一体,深深地渗入到了国人的精神生活中。统治者利用儒学治世,佛学治心,道教养身,实行互补。一直到现在,佛教仍和儒、道两教一起,仍是宗教界支撑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

对佛教的影响最大中国文化是什么?我认为,是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儒教与道教文化。

因此,禅宗文化和太极拳文化就产生了一定的文化联系。太极拳的产生,其吸收的文化元素除武术文化、中医文化等文化外,中国的传统哲学、儒学和道学文化也有着重要的文化渊源,并且还包涵有中国化了的禅宗文化。尤其在修身养性方面,禅武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禅——梵语意译为“静虑”“禅定”,佛教以思悟佛教“真理”、静息一切欲念为修养方法。

禅宗的核心理论是修心。而修心也是太极拳文化的要旨。强调以静制动、舍而得之、由无极的空无 到太极的阴阳平衡。太极拳从起势起,就要求练拳者的思维进入空静世界。所以说,练拳的过程就是修心的过程。这一点,它和禅宗文化具备同样的功能。我们讲,太极拳是陶冶情操的高雅拳种,主要就指它能修身养性。这方面,在当今几大太极拳流派的母拳——陈式太极拳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陈式太极拳有门尊十二严 规守二十备

戒章十二禁 和律则二格

这些详细的规定,都是对每位练拳者怎样做人的严格要求。和佛教的八荣八耻有着基本相似的内容。它的实践过程,在佛教中叫参禅,在太极拳中叫修炼。练习太极拳,不仅要学技击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修炼,提高人的精神素养和品位,这正是当代练习太极拳人们的最大追求和目的。静柔处世,不光是用于人品的修养,即使在太极拳技击的运用上也很为讲究,运用到战术上也是如此。以静制动,历来被战术研究者重视,它是一种战术和战略文化。有个讲古代典型战例的文章,叫《曹刿论战》,所讲的战国时期那场鲁国打败齐国的战争,就是典型的以静制动的效果体现。有人讲,武术就是讲技击的!但是,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灭人间争斗。有人将“武”字拆解为“止”“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以武止恶,也就是毛主席讲的一句话“以战争的手段消灭战争”。真正的武术家和成熟的武术人士,是绝不会主动向人进攻的。静虑勿燥、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是立身立事之本。

禅武文化的结合,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写下过光辉的篇章。少林寺13棍僧救唐王和少林武僧英勇抵御倭寇的故事,几乎人人皆知。

以禅入武,习武修禅,退则参禅、养性、修道行;进则护寺、报国、救众生。金刚寺以禅立寺,以武兴禅,在弘扬禅文化的同时,走禅武结合之路,传播太极拳文化,符合当今人们修身养性的主流要求,其社会意义是重大的。僧人练习太极拳,对本身而言,是一种修行,是另种形式的参禅。通过练习,不仅可以达到“收心敛性”、“屏虑入定”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收到健身自卫、护寺护法的效果。因为太极拳也讲究以清净为宗,以虚无为体,以柔舍为用,提倡无为、尚静、阴阳平衡以及炼精、练气、炼神。

练就一个去杂无燥的清净心态,创造心灵的和谐,进而实现社会生灵之间的和谐、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是参禅和习武的共同追求。对社会而言,也是惠泽众生的一种好方法。

近年来,金刚寺在心光大师的带领下,通过开办禅武院,举办太极拳培训班和太极拳夏令营等活动,向社会大众传播太极拳,对人们疗疾健身、修身养性,开悟智慧,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这是对广大群众身心健康很好的服务。

相得益彰,习练太极拳,对领悟禅宗文化也有很大的好处。传统的太极养生功法,有些也近似于佛教的打坐,包括站桩,其要求颇似佛教的“静虑”“禅定”,也要求“ 视万物为空,泯灭欲望”。习拳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戒”、“定”、“慧”要求的过程。以修禅的心境来领悟太极拳文化,在习练太极拳中,可以领略到修禅的妙境。通过这两种文化的结合,修养身心,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素养,达到雅化民风,创造社会和谐的目的。

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发展健康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在《意见》中,专门将健身运动作为一条提了出来,号召国民要进一步提高健康意识,增加健康投资。要求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搞好全民健身的健康服务。

我认为,在广大群众中普及太极拳,是健康最好的前端服务。太极拳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佳的健身运动,练习太极拳,是很好的自然养生法和自然疗法。太极拳修身养性,健身强体,把健康服务搞在了前端。中端是什么?就是有病后的医疗服务。末端就是人们的老有所依和快乐所终的其它服务。

金刚寺禅武文化的结合,就是为人们健康进行前端服务的具体实践。

最后,祝愿通过此次禅武文化节,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禅武文化,提高民众的养性修身、养生健身、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意识,为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风尚做出贡献!

附:

陈式太极拳有门尊十二严(端 公 仁 浩 忠 诚 敬 正 义 勇 信 德)、规守二十备

(不倚权欺人。不与狂徒较量。

不畏强凌弱。不与无知争强。

不惧险救危。不可骄谄贫富。不为非作歹。不贪无义横财。

不仗技采花。不与酒色处事。

不借势狂妄。不抗公私之债。

不走街卖艺。不得损公碍私。

不串乡结党。不图显官厚禄。

不奢逸流浪。不当叛国臭徒。

不自傲自满。不应磋懈习拳。)

戒章十二禁

(邪反刁滑奢诈疯卑奸谎狂恶)

和律则二格

(善良之人,端德者习拳,以健康强壮身体卫身之根,此乃陈门拳术本貌共遵。不良之人,邪恶者从拳、以资侮掠人资本,为患害。此乃陈门拳术戒绝反对。)

第二篇: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时间:2011年09月16日 13时07分 来源:文艺报 作者:董学文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定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这是社会的期待,历史的必然。回顾百年中国现代文艺的奋斗历程,不难发现,以思想文化上的觉醒和自信来把握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这是一条清晰可见的主线。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改革时期,中国文艺事业高举先进文化的旗帜,紧密结合时代条件,阐明自己的纲领和目标,制定切实的政策和策略,为伟大祖国屹立于世界东方作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纵观现当代文艺史,可以说,在文化问题上的自觉与自信,这正是我们的优势和法宝,是我国文化运动极其显著的特征。

文化问题上的自觉和自信,这是一股无穷的力量。特别是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今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必将在其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文化自觉,包涵着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和功能的深刻认识,包涵着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包涵着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则是我们对理想、信念、学说、优秀传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信任和珍视,对我们核心价值体系的威望和魅力有一种充满依赖感的信奉、坚守和虔诚。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一种精神原子弹。由于它以向往高尚和追求文明为目标,以文化主体自身的强壮和武装为特征,因此它自然会成为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思想基础与先决条件。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支文艺队伍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文化自觉和自信的程度。能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关系着文艺的振兴和发达,关系着文艺的前途和命运。

我们有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优良传统。远的不说,“五四”以来,中华儿女为树立民族文化生命力的信念就十分强旺。77年前,鲁迅就写过文章,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说法,认为当时虽有“自欺力”的笼罩,但我们还是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总结道:中国自有科学的共产主义以来,人们的眼界提高了,中国的革命也改变了面目。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又自豪地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那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了的人民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比方美国的国务卿艾奇逊之流,他们对于现代中国的现代世界的认识水平,就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普通战士的水平之下。”(《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6页)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激励感召,使中国人民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高潮。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清醒认识到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影响、走弯路。邓小平郑重地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胡锦涛再次强调:“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些都说明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推动文化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与灵魂。社会的发展,最终要以文化的概念来界定,文化的繁荣是社会发展的崇高标尺。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处在社会发展战略的轴心位置,经济、政治、教育、科技发展战略都应系于文化这个轴心而展开。文化的最大特质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持久性,它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触物无声,能以无形的意识或观念,影响有形的现实和存在,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和实践。因之,提高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供动力与支撑,就显得尤为关键。

恩格斯曾经下过这样一个判断:“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页)这一判断表明,文化从根本上是人的一种内在精神需求,是人类通向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的尺度,它跟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文化上的充实和丰盈,就谈不上有真正美好的生活;改善民生,如果不改善文化的条件与环境,那这种改善必定是粗鄙的、浅层的和片面的;讲幸福指数,如果不把文化元素包含在内,那这种幸福指数也一定大打折扣;经济的发展,如果文化不表现出比物质和货币更强的力量,那这种发展也难以具有可持续性的后劲。当前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矛盾和问题多发,思想困惑和精神焦虑加剧,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任务很重,在这个时候,“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就大有用武之地。

我们强调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仅出于热情,而且也出于理性。我们为什么会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呢?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有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我们可以认识文化的属性和特点,把握文化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历史的延续,又有其阶段性的特征。这构成了我们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任何时代的文化都是“多元”杂处、多样共生的,这要求我们制定文化政策时要具有灵活性和差异性。在阶级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又总是统治阶级的文化。这给我们巩固和壮大现阶段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提供了依据。

同时,辩证法也指出:每个民族文化,都有积极的文化成分,也有消极的文化成分。超时空、超历史、超阶级的文化是不存在的;统一、抽象、普适的所谓“民族文化”,也是不存在的。列宁有段名言:“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一种是普利什凯维奇、古契柯夫和司徒卢威之流的大俄罗斯文化,但是还有一种是以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普列汉诺夫的名字为代表的大俄罗斯文化。乌克兰同德国、法国、英国和犹太人等等一样,也有这样两种文化。”(《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5页)列宁的“两种民族文化”学说,像一把锐利武器,为我们正确对待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提供了方法上和学理上的准则。譬如,面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还是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绝不能无批判地吸收继承。就拿儒家文化来说,同样也需要仔细辨析,看它哪些内容对人民有利,哪些内容对人民有害,而不能把自身的精神从主动变为被动,只知回首往古,盲目地在儒家学说中寻慰藉,讨生活。其实,“五四”以来的新文化,党领导的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和鲜活生动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才是我们文化的珍贵遗产,是我们文化前进的主航道。这些,也是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不仅要体现在观念上,也要落实到行动中。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艺术活动的全过程;要通过文艺创作使全体人民更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家艺术家要立业先立德,为文先为人,坚守正确的价值追求,担负高尚的历史使命,使自己的作品闪烁出憧憬理想、净化心灵、烛照前行的辉光。

我们要着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我们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是在传承、更新、整合与重塑中完成的,尤其在现代社会,在“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里,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五四”以来的革命传统文化、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已经成了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要成分。

我们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需要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刻苦学习,提高认识生活、分析生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多彩的画面,多出文艺精品,以反映国家的蓬勃发展,社会的迅猛进步,人民的创造精神,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我们要提升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水准。作品要对现实负责,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杜绝热衷于个人私密与好恶的展示,懂得“取消艺术为社会服务的权利,这是贬低艺术,而不是提高它,因为这意味着剥夺了它最活跃的力量,亦即思想,使之成为消闲享乐的东西,成为无所事事的懒人的玩物”(《别林斯基论文学》,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39页)。理论研究则要创新,反对虚无主义,反对“洋教条”或“土教条”。这也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第三篇:论文化霸权和文化自信

论文化霸权和文化自信

【摘要】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处在不同文化体系中的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往往伴随着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很多交往冲突。在跨文化传播中,经济是一个影响其传播过程的重要因素,文化霸权是跨文化传播中实际存在的现象。那么,文化霸权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作为具有独立文化历史的国家,应该怎样应对文化霸权?它们又该怎样建立文化自信?本文从影响文化传播流向的具体因素分析,并进一步探寻中国文化事业走向世界的思路。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文化霸权 文化自信 中国文化 走向世界

【正文】

纵观21世纪的今天,在“和平与发展”的大背景下,民主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这种民主不仅体现在一个国家内部的民主,也体现在各国在国际交往中所拥有的平等的外交地位。在这种平等的交流中,各国也不断宣扬着属于自己的文化。但是,全球化却也使得世界大文化背景正在日益形成。世界文化交流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对于这种关系的研究也会对各国怎样宣扬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世界文化圈划分与世界文化交流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大约有2000个民族,世界上共有224 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有五个文化圈,分别为西方文化圈(拉丁文化圈),东亚文化圈(汉字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印度文化圈(南亚文化圈)和东欧文化圈(斯拉夫文化圈)。

西方文化圈的地理范围,主要是以白种人的居住地为主,包含欧、美、纽、澳等地。西方文化圈的共同特色,主要有:议会政治、实行资本主义的市场机制、中产阶级为社会上的主要力量、物质文明发达、基督教的价值观仍为主流以及重视消费与享。汉字文化圈,代表儒学文化和后来的佛教文化,包括中国、日本、朝鲜等国,以及以华语作为民族语言之一的新加坡。阿拉伯文化圈,代表伊斯兰教文化,包括阿拉伯国家以及信伊斯兰教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伊斯兰文化圈的特色就是直到今日仍虔诚地保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以及阿拉伯文字的使用。东南亚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有: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南部的闽达纳蛾岛等等。印度文化圈,代表印度教和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圈的范围主要在印度半岛与东南亚的一些地区。其特色就是表现在对梵文系字母的使用和印度教的宗教信仰上。斯拉夫文化圈,代表东正教文化,包括俄罗斯、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等。主要特色有:以东正教为其宗教信仰,使用斯拉夫字母,而在政治方面,在共产苏联尚未瓦解之前,因为东欧以及巴尔干半岛地区皆受其控制,所以都倾向极权专制,而且在经济方面实行共产主义,但这些现象已随著共产苏联的瓦解而有了改变,在政治与经济方面逐渐向西方文化圈结合、靠拢。

当代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形式多样,所涵盖的领域众多,细分来讲其表现形式有外交、商贸、教育、传媒等诸多行业。

二、文化霸权的表现及跨文化传播的流向

跨文化传播是一种不对 等 性 的 传 播,这种不对等性是由不同国家、地 区 和 民 族 之间的不均速和不等速发展决定的。另外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 是 国 际 政 治 交 往 不平等国际政治关系不民主;二 是 国 际 经济 交 往 不平等,国际经济关系不 公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跨 文 化 传 播 是 一 种上层意识形态色彩很浓的传播形 式,必 须服务服从于国际经济交往,并 受 到 国 际 政治 的 强 烈 制 约。而 国 际 政 治、经 济 是 不平等 的,所以跨文化传播中必然渗 透 着 文 化霸 权,跨文化传播的不对等性必 然 导 致 文化霸权。

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 权 现 象,一 般是指文化传播强国与文化传播弱 国 之 间在文化交流中的不平衡状况,即 引 进 文 化要素大于输出文化要素的数量,外 来 文 化对 本 国、地区和民族的影响大于 本 国、地区和民族文化对外国(地 区民 族)的 影 响的现象。

就内容方面的文化霸权现 象 来 看,西方传媒发达国家在 跨 文 化 传播 中 的 强 势,可在信息产品贸易、文 化 和语 言、西方传媒的强大国际影响力、跨 文化传播信息流的流向四个方面获得说明。

信息产品贸易。有关数据显示,美国作为最大的文化产品出口国,其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等文化产品的出口额度每年都达600多亿美元,超过其他行业的出口额。其中电影已占据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占 据 世 界 电 影 市场 总 票 房 的2/3;电 视 节 目 占 世 界 总 生 产和制作 量 的 75%,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 目 总 量 达 30万 小 时 , 美 国 节 目 在 许 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占到60%---70%, 有 的占到80% 以 上.这不仅仅是文化产品的输 出 或 者 传 播, 更主要的是传播 一 种 生 活方式、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语言方面。今天中国拥有 3亿学习英 语 的 人,几 乎 相 当 于 20世 纪60 年代全世界说英语人数的总和,并 且 这 个 数字 在 未 来 的7 到10 年 内 还 可 能 翻 倍。然而许多在校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并没 有 引起 足 够 的 重 视,并且认为母语不用 学 也 能够会。这一现象与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是不无关联的。

西方传媒的强大国际影响力。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霸 权 体现在其运用各种传媒手段向发展中 国 家传 播 其 自 由、民 主、平等、人 权 等 观 念,宣扬 其 价 值 观,使发展中国家的文化 以 发 达国家的文化为标准,赋 予 自 己 在 全 球 化 中的 支 配 地 位,试图将他们的文化观 念 转 化为世界共同的观念。西方主流媒体凭借其先进的传播手段及强大的传媒影响力,在 传 播 全 球 重 大政治新闻的时候,完全是从本国利 益 和 对外战略需要出发,时刻彰显着文化 霸 权。其主要表现有:标榜西方媒体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根据意识形态偏见,随意取舍重大新闻选题;不顾客观事实,主观随意编造。

跨文化传播信息流的流向。信息一般都是由强势国家流向弱势国家,因为强势国家拥有发达的传媒力量。一些弱势国家难以掌握话语权,即对外宣传的机会很少,力量很薄弱。

三、建立文化自信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传统文化一直是我们骄傲和自信的源泉。从先秦诸子百家、汉唐文化,到宋词元曲,从丝绸之路、四大发明到天文科学、农业技术,社会各领域的成就无一不是我们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瑰宝。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历史的过去,是中国传统文化大放异彩的辉煌时代,我们的文化自信不言而喻。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仍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之一。近年来孔子热、汉语热的涌现,强化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北京奥运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展现所赢得国际的赞美与惊叹,着实提振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在将来,中国传统文化也必然将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任何一种文化都对世界的发展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党的领导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各项建设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正在以大国的身份迈向世界。与我国国力强盛随之而来的是我国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以及我国民族自信心与文化自信心的提升,在各种世界的舞台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人越来越自信的风采。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断认识再认识,重新审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坚信,现代化不应一定要建立在西方文明之上,在东方文明之下同样可以开辟出自己的社会发展道路。

四、中国文化事业走向世界的策略

发展中国家面对文化霸权现象也不是一味地不加 处 理地消极接受,无所作为。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民族进行抗争的最好手段“是 强 身 健体 ”,通过提高自身整体实力 树 立 和 提 高自身文化在跨文化传播市场的地位。在经济 上,依靠科技力量提高国家的 经 济 实力;文 化 上,强化文化主权意识,制 定 相 应的 文 化 策 略,对外来文化进行适 当 的 防御,保护文化主权和文化资源;在 对 外 策略 上,设法加大本国文化输出能力,提 高民族文化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影 响 力,把握国际文化传播的主动权。

另外,一个国家想要在文化事业上出彩,想要达到文化强国的目标,一味的宣扬本国文化是远远不够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必须做到彰显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又能吸收其他民族的主流文化,将文化产品打造成具有普世价值观念和世界各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产品。而这个过程中,则不能缺少对其他国家文化的研究和其他民族性格的分析。能够将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进行融合的能力也体现着一个国家文化包容的气度和现代化程度。在这一点上,我国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参考文献:

1.刘双 于文秀:《跨文化传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刘照娟: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新闻爱好者,2010(08)4.王静:试论文化自信的思维根基,天府新论,2012年第三期 5.刁潍:《文化自信——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的起点》《中国报业》,2011(02)6.刘颖:网络传播中的文化霸权,对外传播,2013(03)

第四篇:论军旅文化

论军队文化管理

部队管理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管理。随着兵员成分的变化和军队使命任务的拓展,“文化管理”这一新理念、新手段,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军现代化管理的实践中。强化军队文化管理,是把军队各项工作纳入科学轨道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和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

“文化”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军队文化管理不等于“文化工作管理”

军队文化管理,即从文化视角审视军队的一切管理行为,使军队管理者确立科学的文化管理理念,增强管理活动中的文化含量,形成自身科学的价值体系,其政治保障功能与军事管理价值,超越了包括部队文化工作在内的各项具体工作。

“军队文化管理”与“部队文化工作管理”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概念,后者管理对象是具体的工作任务,前者管理对象是特殊的文化体系。

“军队文化”的核心是“文化”,“军队”是条件。“军队文化”包含多种特定文化概念:“军营文化”重在表述军队驻地区域内官兵生活的特色文化现象;“军旅文化”重在表述军队组织成员即军人军事生活旅程中特有的文化现象;“军事文化”具有更复杂的价值体系,主要表现与军事行为相关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等,体现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军队文化管理是“文化”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它通过科学手段,为价值观念生成积极转化效应、创造可能、提供条件。

就军事管理意义而言,军队文化管理是一项包括了从军人核心价值观到部队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所有具体工作价值观层面的塑模工程。

随着信息化战争制胜模式的转型,战争的认识系统发生根本变化,并促使其行动系统与之同步,呈现出实时化、精确化等外在军事特征。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官兵对各种军事信息的认识与判断能力,使军队的信息力与火力、机动力同步发展,对官兵的文化价值观念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使军事博弈中单兵信息判断处理能力的重要价值更为凸显。部队文化管理已不是活动层面单一组织管理,而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从军队文化管理领域,整体反思我军管理工作理论与实践状况,高度重视当代官兵个体文化心理及文化背景与发展趋势研究。

现代管理理念的核心是“人”。“人”不仅是“人力资源” 意义上的管理对象,不仅具有一般的“物”或“有理性的动物”所具备的规律性,更具有自身特有的规律性。只有切实以尊重人性为基础的管理,才能有效发挥人的决定性作用。军队文化管理价值指向,首先应从人性价值层面发掘官兵生命意志中奋争拼搏的精神资源,引导他们勇于实现生命价值,完成自我超越,追求人生梦想;其次,从社会角色层面定位合格军人的人格标准,塑造当代军人精神风貌;从意识形态层面牢固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充实官兵精神信仰;从文化观念层面对官兵实施精神塑模,营造积极向上的军营文化环境,促使官兵真正确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从方法论层面坚守管理科学核心理念,提升官兵人文素质,增强其主体创造的精神、能力。

管理模式的革命性转变——文化管理不是简单的带兵方法问题,而是观念转型问题

“文化管理”强调从文化的视角发现问题,以文化的手段解决问题,突出官兵精神文化心理因素在军队日常管理活动中的科学运用。无疑,这不是简单的带兵方法问题,而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观念转型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学历青年批量进入部队,我军官兵的知识文化结构逐步改观,“文化带兵”成为新时期军队管理研究的焦点话题。去年底,全军近13万大学生应征入伍,必将使这一问题的研究更迫切、更现实、更具体,在我军战斗力建设方面更具有科学发展的积极意义。

今天许多新战士入伍到部队,第一件事就是先问能不能上网。当今时代,文化以其特有的生动形态,全方位地影响着当代官兵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理想信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青年官兵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强烈。官兵科学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呼唤军队文化管理达到新水平。广而言之,我军各项管理实践活动将因为管理对象越来越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基础、人文素养,必将更加趋向科学、文明,甚至在管理模式上发生革命性转变。军队文化管理理论包括基础性、应用性两部分。前者从管理学核心价值理念出发,对军队管理行为的精神文化成果,进行系统、理性的逻辑归纳,使其具备政治保障意义与军事管理价值。后者研究军队在不同时机、环境、任务条件下,包括文化工作在内的所有工作中文化现象之本质,科学优化配置文化资源,总结其发挥政治保障功能和体现军事管理价值的规律,实现官兵精神培育目标。

军队文化管理的核心任务是以官兵为中心的精神管理和观念管理,这就决定了其管理方法有不同特点和要求。军营文化管理,往往难以立竿见影,只能通过长时间的作用,才能实现对人的规范作用和支配作用,起到春雨润无声的管理效果。

任何军事组织行为对未来信息化战争环境的适应性,来自于该组织与内外环境的整合,在整合中会产生该组织独特的行为模式。这种独特的行为模式系统,显示了该组织的文化个性和生命力。部队管理者应依据本团队的根本价值理念,结合自己的特殊性,整合出一套有本部队特色的行为模式,并以此形成自己的文化个性。通过塑造官兵的个性化形象和集体的特色化形象,来增强官兵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武为表,文为里。能审此二者,知胜败矣”。探寻文化带兵的奥义,提高文化带兵的能力,无疑成为各级带兵人的新课题。

通信14-1班

张泽华

第五篇:论政协文化

论政协文化

政协文化是指人民政协的理论体系、思想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制度形态、工作方法及独有的风格和气度,是反映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基本政治制度和协商民主实践的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协文化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孕育和催生政协事业的基因,是渗透在政协方方面面的血脉,是推进政协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切实加强政协文化建设,对于更深入地把握政协性质、地位和作用,更准确地把握政协工作理念、规律和特点,更好地把准创新政协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更有效地服务于全省工作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协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马克思主义是人民政协产生、存在、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要理论基础。其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是人民政协作为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存在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理论,是人民政协作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重要机构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是人民政协作为我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的理论依据。这三者构成了人民政协理论的三大理论基石,也决定了政协理论、政协文化的性质。政协文化姓“马”,它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揭示了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回答了政协是什么、是干什么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属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范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政协新的工作实践。

政协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本精神为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

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也是人民政协最根本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公民经济政治文化权益,等等,都集中反映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也是人民政协所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和不懈追求。人民政协正是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为文化内核,并以此作为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共同思想基础,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

政协文化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政协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和合文化”和“忧乐文化”是政协文化的重要渊源。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深刻地揭示了“和”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身与心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阐发了“和”的本质内涵和基本要义。“和”的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3000多年前,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了“和”字。西周时期,周太史史伯提出来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和”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管子提出“蓄之以道,则名和”;老子提出“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庸》指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人民政协强调“求同存异”、“兼容并包”、“荣辱与共”、“囊括一切”与这种以“容、融、和、合”为特征的中华和合文化传统是有着深厚的渊源联系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忧乐文化”,集中体现于《周易》所说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体现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于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体现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舍小我为大家,把自己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忧乐观”,成为自古以来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共同气质。人民政协是个中高级知识分子的聚集地,这种气质、情怀和精神也是广大

政协委员的共同特征,成为政协文化的一个鲜明特色。

政协文化以人民政协履职实践为基础。文化是人的社会实践的创造物,其本质在于人的实践创造性。任何文化形态都是与之相对应的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因而,政协文化也是同人民政协的履职实践紧密相连的。政协实践为政协文化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养分。政协文化的内涵随着政协履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政协文化又反作用于政协实践,并推动着政协履职工作的创新发展。

政协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普遍特征,又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和独特内容,其主要精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协文化是一种和谐文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所谓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倡导和谐理念、体现和谐思想的文化形态。政协文化是和谐文化。人民政协组织的基本属性、工作主题、根本任务和工作方式都体现了和谐的精神和要求。和谐是人民政协的重要思想理念,正是由于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由各阶层、各党派、各团体、各个民族、各类宗教等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体中,不同方面、不同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异相合、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所以才有建立人民政协,实现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大团结大联合的可能和必要。人民政协作为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囊括了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的代表人士,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大团结、大联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谐的象征。和谐是人民政协的价值追求。人民政协高举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努力促进社会主义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奋斗。和谐是人民政协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和谐思维是承认差异矛盾、实现多样性统一的辩证思维,而不是否定差异、否定矛盾的形而上学思维。人民政协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工作原则,和以处众、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共存、协调并进。其思维的路径是求和,其工作的方法是协调,其工作态度是和气,其工作关系是合作,其工作氛围是和睦。人民政协坚持和谐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合心发展强祖国,合作发展图共荣,合力发展建家乡,合理发展求持续,为实现政通人和,为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第二,政协文化是一种协商文化。人民政协是一个协商机构,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人民政协的首要职能是政治协商,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也带有明显的协商性。协商就是一种商量,就是相互沟通,交换意见,以求达成共识。毛泽东同志曾告诫全党:“我们一定要学会善于同别人商量问题。”周恩来同志曾说过:“协商这两个字非常好,就包括这个新民主的精神。”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改革能否取得成功时,认为关键的两条,“第一条就是要同人民一起商量着办事”。人民政协作为我国协商民主的主渠道,就是奉行商量办事的原则。人民政协发表的意见,不是命令、不是指令,不能强迫人接受和服从。无论是在人民政协内部,还是在处理与党委、人大、政府的关系中,人民政协总是采取协调、协作、协商、协和、协力等融通方式来处理相互关系的。协商作为人民政协独特的工作风格和议事原则,体现了民主的精神,体现了平等的精神,渗透在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全过程。人民政协坚持民主协商参与主体的平等性,即参加政协的各单位在法律上地位是平等的,任何一方都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坚持协商内容的广泛性,即在政协组织内部,各种重要事项和内部关系都要以协商的方式进行并最后确定;坚持协商意见的资政性,即参加政协的各个方面在协商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对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作用,但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不能代替决策或强行要求决策机关采纳。因此,在政协工作的同志都要学会协商的本领,养成协商的习惯,坚持协商议事、协商办事。

第三,政协文化是一种兼容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这构成了政协文化的重要特征,也集中反映了人民政协的文化气度。这种兼容并包的文化气度既体现于人民政协组织构成

上,更体现于人民政协组织在处理内部各方面不同意见时所采取的态度和方式上。人民政协实行“大团结、大统一、囊括一切代表人物”的方针,坚持阶层不同目标同、界别不同理想同、利益不同大局同、意见不同责任同,使人民政协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和巨大的包容性。在人民政协,实行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坚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政策,鼓励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使各种看法得到充分表达,使各种智慧得到交汇和融合。在政协,既尊重多数人的共同意愿,又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既善于听取支持的、肯定的意见,又乐于听取批评的、不同的声音,对已经作出的决议,如果有人仍有不同看法,在不违反政协章程规定的前提下允许保留。所有这些都充分展示了人民政协体谅大度、包容宽容的文化精神。

第四,政协文化是一种创新文化。人民政协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共同探索实践的伟大创新成果,是顺应“二战”后协商解决重大问题的国际潮流,又实事求是地紧密结合当时中国实际,创造性地建立的一种崭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形式。人民政协工作具有鲜明的探索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人民政协的基本性质、组织构成、主要职能、工作主题、方式载体,都是在创新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人民政协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是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几代“政协人”的持续探索、不断创新而取得的。创新精神已经内化为政协的文化因子。今天,我们要实现政协事业的新发展,也必须继续发扬人民政协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只有这样,人民政协工作才能永立时代潮头。

第五,政协文化是一种求实文化。政协文化作为求实文化是人民政协性质和职能所决定的。人民政协位置超脱,环境宽松,与具体利益瓜葛较少,这就客观上为能报实情、敢讲真话奠定了体制机制的基础。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要做好这些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如果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工作中都充斥着套话、空话、假话,听不到真言、诤言、肺腑之言,也

就失去了政协这一政治机构应有的作用。只有一切履职工作做到了求实务实,政协才有作为和地位。政协文化作为求实文化具体体现在人民政协履行职能过程中所秉承的精神和实际行动上。政协工作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展开,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政协所关注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并紧紧抓住现实生活中的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在政协的履职舞台上,我们可以看到委员们深入实际、了解实情的身影,可以看到委员们坦陈直言、秉笔直书的风采,可以看到委员们实事求是的勇气和科学态度。可以说,求实务实,是政协的优势,是政协的秉性,是政协文化的品格和要义之一。

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政协文化的基本轮廓,是政协工作创新的基础和推动力。只有准确把握政协文化的丰富内涵,切实加强政协文化建设,大力弘扬政协文化精神,才能把准创新政协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才能为推动政协事业的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有力的文化支撑。

政协文化建设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战略任务,需要全省各级政协组织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一要立足现实,在继承与创新中推进政协文化建设。政协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推进政协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继承已有积极成果,又要在实践中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政协文化建设与政协工作实践同步伐、相适应。二要深化研究,努力实现对政协文化的理性把握。政协文化作为一个新命题,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要进一步深化对政协文化的科学内涵、基本要素和结构体系的研究,使我们对政协文化有一个更加全面、准确的把握;要进一步深化对政协文化建设与政协实际工作的内在联系的研究,使我们在加强政协文化建设的同时,更好地推动政协工作的开展;要进一步深化政协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其他文化形态的关系的研究,不断提高政协文化建设和政协工作的水平。三要大力宣传,积极营造浓厚的政协文化氛围。要在政协工作中,大力宣传政协文化,提倡政协文化,弘扬政协文化,践行政协文化;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政协文化建设的内涵、要求,增强社会各界群众对政协文化的

认同。四要抓好学习,加强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的政协文化培训。要充分利用各类学习会、报告会、读书会、培训会,结合正在开展的各类教育活动,组织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学习研讨政协文化,使政协文化所倡导的思想理念、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内化到各自的精神世界中去,转化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努力使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成为政协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实践者、推动者,为建设和弘扬政协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载论禅宗文化和太极拳文化在修身养性方面的殊途同归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禅宗文化和太极拳文化在修身养性方面的殊途同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文化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了解一个国家,在某种意义上说,要从了解这个国家所特有的文化习俗入手。因为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记载着其历史发展过程,是了解一个民族国家的鲜活文本,是解读一个民族国家历史的DN......

    《禅宗大黄》:音乐与旅游的文化涅

    《禅宗大黄》:音乐与旅游的文化涅 好的文化产业是什么?好的创意什么,就是因地制宜地把自然优势与固有的文化发挥到极致,用一种虔诚的态度去挑战人们的想像。《禅宗少林?音乐大......

    浅谈新兴县禅宗文化旅游开发分析解析

    目录 一、前言 .............................................................. 1 二、新兴县禅宗文化及其旅游价值 ........................................ 2 (一)禅宗......

    赢在人才和文化

    赢在人才和文化罗 毅拜读医药经济报《药店周报》(2008年2月27日)刘虹主编“嬴在哪?”的文章,很受启发并获益匪浅。我非常赞成她的观点:“谁能赢得员工的心,使员工乐于以企业为家,......

    太极拳十大文化元素[五篇范例]

    太极拳十大文化元素--余功保先生访谈录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这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许多人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不仅直接受益于她的健身功能,而且注意体验、感受......

    论动漫文化营销

    论动漫网络营销文化 随着日本动漫文化的盛行,随处可见的动漫产品已越老越成为动漫迷的最爱,无论在动漫论坛还是动漫文化门户网站上,都不乏看到动漫周边产品的销售广告。在日本,......

    论大学文化产业化

    论大学文化产业化 【摘要】校园纪念品承载着一个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国内有很多高校意识到校园纪念品设计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本文通过介绍高校纪......

    论中日文化对比

    浅谈中日文化对比 中日文化对比课程任课教师:段克勤 姓名:于悦 班级 :人资10-1 学号:100684128浅谈中日文化对比摘要: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正因为这得天独厚的便利,自古以来两国经济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