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山岳的形成 第2课时示范教案

时间:2019-05-15 01:5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4.2 山岳的形成 第2课时示范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4.2 山岳的形成 第2课时示范教案》。

第一篇:4.2 山岳的形成 第2课时示范教案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褶皱山和断块山,它们都是山岳的重要类型,都是由内力作用中的地壳运动形成的。这节课我们要再认识一种成因不同的山岳——火山。

(播放录像“维苏威火山的喷发”,出示图片“长白山主峰白头山”)

推进新课

师哥伦比亚高原和长白山主峰都是由岩浆喷发而形成的,为什么在地貌景观上大不相同呢?

生喷出口不一样。前者是岩浆沿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形成的,而后者是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而成的。

师对。请看图片,说出火山的结构。

(出示图片“火山示意图”)

生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构成。火山口是岩浆在地表的喷出口,火山锥是火山碎屑物质和喷出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锥形体。

师不错。火山的规模大小不等。

(材料)世界最高的死火山:阿空加瓜山。海拔6959米,位于阿根廷境内,被公认为西半球的最高峰。山峰座落在安第斯山脉北部,峰顶在阿根廷西北部门多萨省境,但其西翼延伸到了智利圣地亚哥以北海岸低地。

世界最小的火山:菲律宾八打雁省达加泰镇有一座塔尔湖,湖中央有一座小火山岛,是世界上最小的火山,也称“湖中火山”。

(出示资料“火山的利弊”)

烈焰熊熊、烟尘滚滚的火山爆发,吞噬了大片土地森林,毁坏村庄城镇,给人类带来过巨大的灾难。在过去的500年里,约有几百万人死于火山之灾。

但谁知这大自然之凶神恶煞,也能提供给人类有益的礼品。火山活动搅动了地下炽热的岩浆,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岩。这些火山岩浆里饱含着各种矿液,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后,凝结富集成多种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像南京的梅山铁矿、安徽马鞍山铁矿、安徽庐枞铁矿和安徽、浙江的明矾石,很多地方的硫铁矿、膨润土矿,中国的四大图章石(福建寿山、浙江昌化、浙江清田、内蒙巴林)„„都是火山活动铸造成的,也可说是火山在“地下工厂”中加工的“产品”。

火山是天然的化肥厂。有的活火山地区的居民,尽管那里火山频频爆发,他们仍然冒着生命危险在火山虎口底下居住。问他们为何留恋在此,他们则说舍不得离开这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地。因为火山爆发的火山灰是极好的天然肥料,它含有多种农作物所需的养分。蜚声中外的意大利维苏威火山下,意大利人已在火山附近开了几家大型化工厂,利用火山喷发的气体制造硼酸、氨水和硫酸化合物。利用火山的巨大热能发电是顺理成章的。世界上已有几十座热能发电站。常年被冰雪笼罩的冰岛,已有1/5的家庭通过送来的火山蒸汽取暖供热。冰岛不冰,四季如春,原来也是火山的功劳。

诱人的火山风光,更是当今的旅游资源和疗养胜地的热点。日本的富士山、夏威夷岛的火山群、美国的黄石公园、法国的维希公园,都以其火山景观名噪于世。我国黑龙江省五大连池是在1719年才喷发形成的。那里的火山地貌景观多姿多彩,或孤山独耸,或双峰对峙,或如卧虎,或形如蟒蛇,奇异如此。还有5个明珠般的火山湖。云南腾冲火山群,以各种温泉、泉华等火山地貌闻名于世。

1973年,在日本西之岛毗邻,因海底火山从水下冒出一块陆地,与岛连在一起,日本人马上正式命名为西之新岛,以此增加了0.24平方千米的领土,也是值得高兴的。夏威夷群岛附近的洛伊希火山顶峰,现在还位于海平面以下980米处,但它一直不断地上升,这座活火山一旦露出地面,也将增加一个新岛。

师我们了解了山岳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的主要骨架,它的分布格局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它对我们人类的直接影响就表现在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板书)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师请同学们思考,山区与平原相比,在对交通运输的哪些方面影响不同?

生山岳相对高度大,地势崎岖,交通方式比较单调,交通线路的分布和走向也受较大的制约。

师很好。请结合活动题的第1题,理解为什么在山岳地区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

(生回答,师总结):从表4.1分析,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远远小于公路,说明其对地形的要求较高。从表4.2分析,山岳地区修铁路的工程量和造价均比平原、丘陵地区高。综合分析来看,在山区修铁路比较困难,而发展公路相对容易些。

(活动第2题,该题难度属中等,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地理素养和人文素养,可让学生展开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

图中有哪些自然因素会对公路选线产生影响?(主要是地貌和水文)

公路选线时是如何处理与这些自然因素的关系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在山区,公路线是如何伸展的?河流对公路的造价有着怎样的影响?)

人口的分布是社会经济因素,对公路线的分布有着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公路选线时考虑了地形、河流、沼泽等自然因素。公路在山谷中穿行时,呈“之”形弯曲,减少陡坡的影响,同时道路尽量避开陡坡面;公路跨越河流时需要修建桥梁;公路避开沼泽地。

(2)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公路在选线时要尽可能多地联系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这说明人口和聚落等人文因素,也是公路选线时要考虑的。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首先学习了另一种原因形成的山岳。然后结合山岳与平原特点的比较,分析山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板书设计 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活动与探究

把南昆铁路和京九铁路相比较,课后可以从网上或图书馆查阅资料,比较这两条铁路在单位距离上的造价和各自经过的地形区的差别。

第二篇:4.2 山岳的形成 第1课时示范教案

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

从容说课

山岳是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最具体而生动的体现。本节主要讲述了由于不同方式的内力作用而形成的三类山岳。从岩层的受力方向、地表形态和岩层新老关系三个方面来说明褶皱,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褶曲的两种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利用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判断一个褶曲究竟是背斜还是向斜,为什么最根本的依据是岩层的新老关系?从岩体受力、位移方向和地表形态三个方面讲解断层,教学中要运用实例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火山部分的难度不大,可以通过播放火山喷发的录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此了解不同的火山喷发形式会形成不同的火山地貌。同时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提交他们自己对火山的认识,明白事物是辩证的,火山既能形成巨大的灾害,也会给人们带来丰富的地热、温泉、肥沃的土壤等。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可以用山地图片投影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结合“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资料、地理数据分析、解决地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用实际的案例及表4.1和4.2说明影响山区公路修建的自然和人文要素,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内力作用形成山岳的三种类型。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分析,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与方法

1.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背斜、向斜的判断。

3.利用直观的录像、景观图片等进行展示,使学生理解山岳地貌的成因与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火山的危害和好处的分析使学生树立辩证法的思想;通过山岳对交通的影响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人类的活动应和自然和谐统一。教学重点

1.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教学难点

背斜、向斜的判断依据。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力量,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以山岳为例来学习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和影响。

师通过上节课活动的讨论,我们知道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其实,山脉不仅在我国是地形的骨架,对于整个地球表面的地表形态来说,山脉也是陆地的骨架。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看到的喜马拉雅山和维苏威火山的景观吗?它们的成因有何不同?

生记得。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和维苏威火山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但前者是由于地壳的运动形成的,后者是岩浆喷发形成的。师对,说明大家对已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山岳有多种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喜马拉雅山就属于褶皱山脉。

(板书)褶皱山

推进新课

(播放动画“褶皱的形成”,投影图片“褶曲示意图”)

师褶皱是怎样形成的?褶皱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生岩层由于地壳运动的强大挤压作用而发生变形,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就是褶皱。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

师对。看图说明,褶曲有哪两种基本的形态?如何区别它们?

生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背斜,一种是向斜。从形态上可以区别它们,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表现为山岭;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表现为谷地。

师(微笑)如果你是一名野外地质工作者,你到大自然中去,用刚才的方法作为判断背斜和向斜的依据,那么你很有可能“南辕北辙”啊。

生(看图4.9“褶曲示意”,认真观察、分析背斜、向斜的根本判断依据)

师在真正的野外地质工作中,一座山岭并不一定就是背斜,一个谷地也不一定就是向斜,这是为什么呢?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判断背斜、向斜的真正依据呢?

生(看书)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向斜的重要依据。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而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师很正确,请看动画。

(播放动画“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引导学生对背斜、向斜中岩层的受力进行分析,理解成因)

师为什么背斜反而会成为谷地,向斜反而会变为山岭呢?

生背斜的顶部受到的是张力,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所以变成了谷地;向斜的轴部受到的是挤压力,岩石坚硬,侵蚀的速度很慢,反而成为了山岭。

师很好。我们把背斜或向斜发育成的山岭或谷地,统称为褶皱山。有的规模很大,如南美的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出示世界地形图,让学生找出这两大山系)有的规模很小,只有几十米。

(阅读材料:板块运动与褶皱山系。用图片投影出岩石圈六大板块的构成,使学生借助于直观形成对六大板块的认识,理解板块运动与地貌成因之间的关系)

(活动探究)

(P79活动。活动1是对学生是否能学以致用最好的检验,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背斜、向斜的根本判断依据。活动2需要结合背斜、向斜不同部位的受力分析,让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结论)

师活动1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山岭,一个谷地,究竟哪一个是背斜,哪一个是向斜呢?请大家展开讨论,根据刚才掌握的判断方法回答。

生乙地是背斜,甲地是向斜。甲地由于轴部受压力,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所以最后成了山岭。而乙地是背斜,它的顶部受到的是张力,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反而成了谷地。

师很好!说明大家真正学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了背斜和向斜根本的判断依据。请看活动第2题,思考后回答。

(本题有难度,学生可能回答不够到位,教师评价总结:背斜是天然的拱形构造,安全稳定。而向斜是一种储水构造,不利于施工,且隧道开挖部位受到的是张力,易破碎塌方)

师地壳的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褶皱山脉是其形成的一类,另外一种常见的由地壳运动而形成的山岳是——断块山。

(板书)

(二)断块山

(出示动画“断层的形成”)

师根据动画,请说一说断层是怎么样形成的?“断层”和“断裂”一样吗?

生地壳的运动产生了强大的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力时,岩石就会断裂破碎,这只是断裂。如果断裂面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这才是断层。

师非常好!那么断层会形成哪些地貌呢?

生山岭和谷地,统称为断块山地(断块山)。

师对!断块山是地壳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分布广泛的地貌形态,有的规模很大,如华山。

(出示图片“华山、渭河谷地、泰山”)

师华山、泰山都是中国著名的五岳名山,你知道它们各自以什么特点著称吗?

生华山——“险”,泰山——“雄”。

师很好,说明大家知识面很宽。正因为华山和泰山是由于断层而形成的断块山,耸立在谷地和平原的边缘,才显得那样高大雄险,庐山也是著名的断块山。(活动探究)

(出示图片“褶皱山——喜马拉雅山、断块山——华山”)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断块山由于受断层控制,所以外形一般呈断块状,较少有绵长的山脉,山地与平原的分界线较明显,往往比较陡峻、挺拔。而褶皱山往往是一系列背斜和向斜,山岭和谷地相间分布在较宽的河谷地带往往形成山区主要的居民点和农耕区。

板书设计

第三篇:示范教案 (陈情表 第2课时)

http://www.xiexiebang.com 或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在充分了解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课文。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

1.抽查学生的背诵、默写。2.“研讨与练习”二 明确: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险衅:指命运不好。夙:早时。凶:不幸。译文: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孩:小孩,此是作者自指;见背:离开我。背,背离、离开。译文:我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薄:浅薄。息:子。译文: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寻:不久。除:授予官职。译文: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希冀:这里指非分的愿望。译文: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听:准许。卒:终。

译文: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推进新课 研读课文

(一)学生齐读第一段

1.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2.教师和两名学生共同口译本段文字。3.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学生讨论,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教师提供参考答案,投影逐条显示)

多媒体课件显示: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二)学生齐读第二段

1.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

提示:两层。第一层叙朝廷征召之殷;第二层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2.第一层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按时间顺序)和时间词相对应的表征召的词有哪些?由这些词可看出什么?为何官职递增却“辞不赴命”(就职)?(采用追问的方式)

提示:按时间顺序。表时间:逮、前、后、寻。

表征召:察、举、拜、除、当;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启下文“日薄西山”)。3.第二层如何表现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者处境的狼狈?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www.xiexiebang.com 或http://www.xiexiebang.com

提示:

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诉说自己辞职不就职的矛盾心理(狼狈处境),“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情辞悲切,动人心肺。“奉”“沐浴”,称颂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智。

(三)默读并口头翻译第三段

1.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提示: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

2.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文意的重点落在哪里? 提示:伏惟、且、但,区区不能废远。

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是”指代上文的什么内容? 提示:指代“但以刘日薄西山„„更相为命”。

(四)教师范读第四段

1.本段中哪句话表达文章的主旨? 提示:“愿乞终养”。

2.贯穿全段的是哪两个词? 提示:“尽节”“报养”——忠孝两顾。3.用语有什么特点? 提示:“愿乞”“愿矜悯”“听臣微志”——无比恳切。4.由本段见全文感情真挚、悲恻动人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事之实: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言之切:愿乞、愿矜悯、听臣微志、明知、共鉴。心之诚: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二、重点语段赏析

(句式,用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效果)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赏析: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

2.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赏析:一连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准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3.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赏析: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

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赏析: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也是对偶句,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www.xiexiebang.com 或http://www.xiexiebang.com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都是对偶句。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读来琅琅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5.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赏析: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地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感;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以狼狈比喻进退为难的情境,形象生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小结:

①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②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琅琅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③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合作探究

探究课文内容

1.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提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以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味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可次齐桓”。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更大的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

(开放性问题,各抒己见,自圆其说)

2.讨论: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提示: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3.文中的“孝”表现在哪里?你如何看待李密的“孝”?(结合课文来谈)提示:

(1)臣侍汤药,未曾废离。(2)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3)刘日薄西山,奄奄一息,„„不能废远。(4)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作者比较真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境遇和终养祖母的愿望,这种在长期艰难生活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骨肉之情,在利欲熏心、尔虞我诈的封建统治阶级中,应该说是少有的,因而是可贵的。

(解说:讨论的目的是为汲取李密“孝”中的积极意义,并过渡到课堂训练)方法引导

以诵读为途径,以品味为主,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抒发思想感情的妙用之心,让学生了解文章人伦至情之美,并学会一些抒情技巧。读中议,议中读,在不断的诵读中感受情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www.xiexiebang.com 或http://www.xiexiebang.com

深理切。朗读也成为本课训练的重点。

例题剖析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嵇康遇害

嵇康字叔夜,谯国人也。康早孤,有奇才。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服药求长生),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所与神交者唯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山涛将去选官,举康自代,康乃与涛书告绝。此书既行,知其不可羁屈也。

性绝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每夏月,居其下以锻。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后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证引,遂复收康。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司马昭)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谮:“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念,遂并害之。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恨焉。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博览无不该通。该:完备。B.此书既行。行:流传。

C.后安为兄所枉诉。诉:叙说。

D.宜因衅除之。衅:缝隙,引申为机会。

2.下列各句加点的字都有活用,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远迈不群 ②康友而善之 ③康友而善之 ④康不为之礼 ⑤以淳风俗 ⑥康将刑东市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⑥/⑤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④⑥/③/⑤

3.下列八句话,分别编四组,构成嵇康遇害根本原因的一组是()

①远迈不群 ②与魏宗室婚 ③知其不可羁屈也 ④吕安服康高致 ⑤辞相证引 ⑥会以此憾之 ⑦嵇康卧龙也,不可起 ⑧言论放荡,非毁典谟

A.②③⑥⑦ B.①④⑥⑧ C.③④⑤⑦ D.④⑤⑦⑧

4.下面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嵇康是魏国皇帝的亲戚,官拜中散大夫。他超迈不群,常修养性服食之事,不与一般人结交,他所与神交的只有“竹林七贤”罢了。

B.嵇康当大夫时,也常常在柳树下打铁,有一次他与向秀打铁,钟会特意来拜访,他不予理睬,锻不辍,钟会站了半天,只好回去,他又说:“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因此钟会非常恨他。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www.xiexiebang.com 或http://www.xiexiebang.com

C.嵇康与吕安友善,吕安被他哥哥枉诉,引嵇康为证,于是嵇康也被收。钟会向司马昭进谮言,要他因衅除之,于是嵇康吕安同时被害。

D.嵇康在东市被刑时,三千太学生请求他留下来做老师,嵇康不答应。他看日影,还未到行刑时,便索琴弹一曲《广陵散》,叹道:“《广陵散》于今绝矣!”天下士人都为他悲痛。

5.翻译下列句子

①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②山涛将去选官,举康自代。③康乃与涛书告绝。

④后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证引,遂复收康。参考答案:

1.C 2.D 3.A 4.C 5.①嵇康谈吐优雅,风度翩翩,可是却使形体像土木一样,不能修饰美化自己。②山涛将要离开掌举的官职,推荐嵇康代替自己。③嵇康就给山涛一封宣布绝交的信。

④后来吕安被他哥哥诬告,因为某种事情被关在监狱里,供词里引嵇康为证,于是又逮捕了嵇康。

板书设计

陈情表

活动与探究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及情感储备,设计一场“亲子”活动,体悟亲情,学会尊重父母,平等对话。

活动目的:指导学生体悟与父母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尊重父母,理解父母。

活动内容:利用双休日和父母坐在一起开展一次对话。话题可以是围绕个人的理想、学习、成长,及家庭生活、父母的工作等。并做好谈话的记录。

活动形式:亲与子交流,并整理归纳好谈话的记录。然后在全班进行集中交流。活动步骤:

1.首先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回家和父母进行交流,整理归纳好谈话的记录。2.学生根据记录下的谈话,整理成文。3.小组交流,选取代表作典型发言。

4.教师对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及结果作评价。

习题详解

一、设计此题目的,意在使学生在诵读中,注意本文陈情于事、文笔委婉的抒情特点。《古文观止》的评语,点出本文抒情真实自然(“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作者在文中所陈之情,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二是对“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不满情绪,三是对祖母刘氏的孝情。正因为作者所写的都是“至性之言”,所以才会产生“悲恻动人”的效果。

二、参阅“第二课时检查预习”。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http://www.xiexiebang.com 或http://www.xiexiebang.com

三、这是一道开放题。意在让学生陈述自己无奈之情。一方面,因后世引用的名句比较多,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另一方面,学生必须结合自己的个人体验,来选取名句,激发情感,产生共鸣,由于个人生活经历不同,产生的体验也不同。此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即可。

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第四篇:示范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 第2课时)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语文课比起别的学科,更容易培养一个人的个性、灵性、悟性、创造性。今天我们先一起来猜个谜语:

谜面:石刻的史书,凝固的音乐。谜底:建筑

中国的建筑即是延续了三千多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量遗产。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文化,如果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对我国历史文物加以认真整理和保护时,我们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合作探究

一、讨论文章的题目

文章写的是中国建筑的“特征”,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对“特征”一词来进行详细的分析。

1.“特征”的限定范畴: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偏正短语。中心词“特征”,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一词,界定了地域。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

2.“特征”概念的引入:从“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一直保留到了近代”“3500年来”等语言信息分析,梁思成引入“特征”的概念并全面展开阐述,反映了作者宏观开阔的历史观和文化观,从世界文化史的角度讨论中国建筑的特征,构成了这篇小论文的独特视角。

3.“特征”的思想内核和美学价值:据记载,北京和平解放之前,毛泽东曾秘密派人拜访梁思成,请教北平城内历史古迹的保护问题。解放初期,梁思成曾就保护北京城墙奔走呼吁,并为此蒙受不公正对待。梁思成在他的文章中,反复表达的思想是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他呼吁,“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他满怀忧患意识地提醒后人:“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为我们文化衰落消失的现象(《中国建筑史》)。”我们通过品读这篇小论文,研究透视其中一些关键语词所传递的信息,感受到梁思成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尚的审美境界。

二、研读课文,分析以下文句的用法和作用

1.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兄弟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明确:用比喻手法,将地区建筑与中国中心地区建筑的体系关系比喻成兄弟同属一家的关系,有利于读者形象生动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更能够让大家接受这一种说法。这也为后面的各个民族之间的建筑的“可译性”埋了一个深刻的伏笔。

2.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

明确:建筑上的东西除非亲眼所见,否则是难以理解的,作者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墙壁的作用,特地用了一个通俗的比喻,把墙壁比喻成我们日常所见的“帷幕”,这样一来,墙壁的作用也就随之而来了。

3.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

阶、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

明确:这里是多个排比手法的混用,先是连用六个“怎样”,然后是在一些小分句中还包含着几个“成为”的句式。用非常简练但不混乱,简单但不遗漏的语句将“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一一数了出来。这一种特殊的长句,只有在对所描写事物非常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可见作者的文字驾驭功力。

4.建筑的“文章”也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明确:将建筑比喻成“文章”,这本身就是很有韵味的比喻,然而作者还趁势利用比喻,将建筑划分成“大文章”或“小品”,生动而形象化地将中国因为“命题不同”而风格不同的建筑区分了开来。

5.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明确:“文法”与“词汇”都是文学中的专用字词,运用到建筑上,能够让读者更加形象地理解建筑的某些特点,这样的比喻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趋于生动、形象,让无法理解建筑词汇的人们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知识拓展

重要的修辞——比喻

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按理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比喻的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下列几种情况,虽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

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向秀丽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4.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一样。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是:甲是乙。例如:A,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除此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本体和喻体是并列关系。例如:B,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例如:C,这里是花的海洋。(“花”修饰“海洋”)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例如D,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E,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F,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订好计划一样。

作业布置

课后做“研讨与练习”

三、四题。

板书设计

成就中国建筑体系的分布与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中国建筑的特征建筑的“文法”与“词汇”各民族建筑的“可译性”活动与探究

活动主题:城市建筑的小考察。

活动目的:建筑是城市的立体雕塑。改革开放以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矗立。同时,对传统文化古老建筑的保护,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结合课文的研读,在认真预习,做好提纲的前提下,作一次中国建筑的社会考察,对于扩大学生视野,理解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代建筑的变革发展,将语文课的外延拓展到课外,理解大师的科学思想,培育科学精神,有积极的效果。

活动方式

1.重点选择家乡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

2.有条件的地方,可请专家重点介绍城市建筑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活动程序

1.课余集中分组或个人自行考察。

2.确定考察课题、建筑名称、考察方式、考察内容。3.写出考察报告。4.课堂交流。其他参考课题

1.一座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记××××× 2.从城市文化的变迁看建筑风格的变化 3.青瓦·红墙·浮雕 4.飞檐的装饰美

5.×××××英雄纪念碑

习题详解

一、在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的描述上,先是从个别建筑物到群体建筑物,然后再是从低到高的顺序一一分列。其中,特征的一至六点是属于结构特征,而七、八、九点则属于装饰特征。

二、作者之所以在总结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时,将之称为“中国建筑的‘文法’”,是由于一般人是很难理解建筑学中专用的名称的,这里作者用写作中的词汇更有利于读者的理解,能够起到一个帮助大家理解的作用。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各个民族之间的建筑有一定的“可译性”,其实这是非常正确和客观的。毕竟建筑的基本作用和建筑的基础都是一致的,并且作者提出这样的观点,有利于建筑学研究的广泛性,也能够提醒人们,在总结和发展中国建筑的特征的时候我们也是可以借鉴和参考别国的经验的。

三、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

1.用比喻手法,将地区建筑与中国中心地区建筑的体系关系比喻成兄弟同属一家的关

系,有利于读者形象生动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更能够让大家接受这一种说法。这也为后面的各个民族之间的建筑的“可译性”埋了一个深刻的伏笔。

2.建筑上的东西除非亲眼所见,否则是难以理解的,作者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墙壁的作用,特地用了一个通俗的比喻,把墙壁比喻成我们日常所见的“帷幕”,这样一来,墙壁的作用也就随之而来了。

3.将建筑比喻成“文章”,这本身就是很有韵味的比喻,然而作者还趁势利用比喻,将建筑划分成“大文章”或“小品”,生动而形象化地将中国因为“命题不同”而风格不同的建筑区分了开来。

四、本题目可以结合本课设计的课外活动与探究,结合本地区的一些基本的建筑来谈谈本地区建筑的传统风格和现代风格

第五篇:高中地理 4_2 山岳的形成(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

(第2课时)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教材分析:

山岳是地表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最集中,最强烈,最明显的场所.教材紧紧地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突出山岳这一地表形态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因此,本节在讲述地貌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山岳地貌为案例,剖析内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这个学习主题是通过山岳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内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分析方法迁移到其他的内力地貌的学习中。

褶皱山与断块山地貌类型 教材简单介绍了褶皱和断层的概念及基本形态;然后较为详细的阐述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其它们的基本形态特征。随后设计的“活动”目的是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能够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一些自然景观,也是地理学中的体现。教学目标:

通过案例,尝试联系实际,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理解褶皱、断层构造在找油、找水、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相关的案例材料 教学方法:综合分析法,课件演示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讲述]:处于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可能会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

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往往会形成火山。(板书)

[展示图片并讲解]: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火山口是地下岩浆喷出地表的出口。没有被破坏的火山口是一个中央低洼的封闭洼地,所以会积水成湖。如长白山天池。破坏后的火山口呈半封闭状态。火山锥是由火山喷出物堆积而成的锥形体。上陡下缓。

如果火山是在海底喷发,火山喷发物不断堆积,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比如夏威夷岛,同样,冰岛也是火山岛,所以冰岛被称为“冰与火的国家”

[承转]:如果岩浆是沿着狭长的裂缝流出地表,可能会形成宽广的熔岩高原,比如美国的哥伦比亚高原。

[探究活动]:南京江宁方山是火山的判断。给学生展示玄武岩(浮岩)。[设问]:为什么岩石上有那么多气孔呢?

因为当火山喷发的速度比较快时,岩浆内溶解的挥发气体迅速逸出,形成很多气孔。这种岩石可以用做建筑和隔音的材料。

(材料)世界最高的死火山:阿空加瓜山。海拔6959米,位于阿根廷境内,被公认为西半球的最高峰。山峰座落在安第斯山脉北部,峰顶在阿根廷西北部门多萨省境,但其西翼延伸到了智利圣地亚哥以北海岸低地。

世界最小的火山:菲律宾八打雁省达加泰镇有一座塔尔湖,湖中央有一座小火山岛,是世界上最小的火山,也称“湖中火山”。

(出示资料“火山的利弊”)

烈焰熊熊、烟尘滚滚的火山爆发,吞噬了大片土地森林,毁坏村庄城镇,给人类带来过巨大的灾难。在过去的500年里,约有几百万人死于火山之灾。

但谁知这大自然之凶神恶煞,也能提供给人类有益的礼品。火山活动搅动了地下炽热的岩浆,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岩。这些火山岩浆里饱含着各种矿液,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后,凝结富集成多种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像南京的梅山铁矿、安徽马鞍山铁矿、安徽庐枞铁矿和安徽、浙江的明矾石,很多地方的硫铁矿、膨润土矿,中国的四大图章石(福建寿山、浙江昌化、浙江清田、内蒙巴林)……都是火山活动铸造成的,也可说是火山在“地下工厂”中加工的“产品”。

火山是天然的化肥厂。有的活火山地区的居民,尽管那里火山频频爆发,他们仍然冒着生命危险在火山虎口底下居住。问他们为何留恋在此,他们则说舍不得离开这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地。因为火山爆发的火山灰是极好的天然肥料,它含有多种农作物所需的养分。蜚声中外的意大利维苏威火山下,意大利人已在火山附近开了几家大型化工厂,利用火山喷发的气体制造硼酸、氨水和硫酸化合物。利用火山的巨大热能发电是顺理成章的。世界上已有几十座热能发电站。常年被冰雪笼罩的冰岛,已有1/5的家庭通过送来的火山蒸汽取暖供热。冰岛不冰,四季如春,原来也是火山的功劳。

诱人的火山风光,更是当今的旅游资源和疗养胜地的热点。日本的富士山、夏威夷岛的火山群、美国的黄石公园、法国的维希公园,都以其火山景观名噪于世。我国黑龙江省五大连池是在1719年才喷发形成的。那里的火山地貌景观多姿多彩,或孤山独耸,或双峰对峙,或如卧虎,或形如蟒蛇,奇异如此。还有5个明珠般的火山湖。云南腾冲火山群,以各种温泉、泉华等火山地貌闻名于世。

1973年,在日本西之岛毗邻,因海底火山从水下冒出一块陆地,与岛连在一起,日本人马上正式命名为西之新岛,以此增加了0.24平方千米的领土,也是值得高兴的。夏威夷群岛附近的洛伊希火山顶峰,现在还位于海平面以下980米处,但它一直不断地上升,这座活火山一旦露出地面,也将增加一个新岛。

承转:我们了解了山岳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的主要骨架,它的分布格局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它对我们人类的直接影响就表现在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板书)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山区与平原相比,在对交通运输的哪些方面影响不同? 学生回答后总结出:山岳相对高度大,地势崎岖,交通方式比较单调,交通线路的分布和走向也受较大的制约。

请结合活动题的第1题,理解为什么在山岳地区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生回答,师总结):从表4.1分析,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远远小于公路,说明其对地形的要求较高。从表4.2分析,山岳地区修铁路的工程量和造价均比平原、丘陵地区高。综合分析来看,在山区修铁路比较困难,而发展公路相对容易些。

(P82活动第2题,该题难度属中等,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地理素养和人文素养,可让学生展开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

图中有哪些自然因素会对公路选线产生影响?(主要是地貌和水文)公路选线时是如何处理与这些自然因素的关系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在山区,公路线是如何伸展的?河流对公路的造价有着怎样的影响?)人口的分布是社会经济因素,对公路线的分布有着怎样的影响?(参考答案)

(1)公路选线时考虑了地形、河流、沼泽等自然因素。公路在山谷中穿行时,呈“之”形弯曲,减少陡坡的影响,同时道路尽量避开陡坡面;公路跨越河流时需要修建桥梁;公路避开沼泽地。

(2)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公路在选线时要尽可能多地联系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这说明人口和聚落等人文因素,也是公路选线时要考虑的。课堂总结:

一、火山

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运输方式的选择 2.交通线的分布 3.交通线的走向

教学反馈:

根据下图,回答l~2题:

1.图中所示的地貌类型是()A.背斜 B.断块山 C.向斜 D.风蚀丘陵

2.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褶皱作用 B.断裂作用 C.风化与风蚀作用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下图为一典型褶曲剖面,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褶曲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为()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 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 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 D.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

4.图示山岭是()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5.下列高原是由岩浆活动形成的是()A.黄土高原 B.哥伦比亚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读某山岳景观示意图,完成6~7题。

6. 形成图示山岳景观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7. 该山岳景观所分布的我国高原地区具有的特征是()A.地表形态千沟万壑 B.地表崎岖不平,森林覆盖率高 C.降水较丰富,地表水较丰富 D.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8.下列关于火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火山由火山口与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B.破坏后的火山口呈半封闭状态

C.火山锥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缓,下部坡度较大 D.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

下载4.2 山岳的形成 第2课时示范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4.2 山岳的形成 第2课时示范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2课时电动势(教案)

    第二章 恒定电流 第2课时 电动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电动势的的概念及定义式。知道电动势是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3.通过类......

    尊严第2课时教案

    《尊严》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2、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品质。 3......

    《比一比》第2课时教案

    1、比一比(第二课时) 萧山高桥金帆实验学校 方卫卫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边、多、少、群、颗、堆”,学会书写生字“小、少”。认识1种新笔画“竖钩”和1个新偏旁“提土旁......

    《匆匆》教案(第2课时)

    《匆匆》教案设计(2) 第二课时 一、问题引入,整体理解 1.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到: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思考:日子为......

    象棋教案:第2课时

    象棋教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入静; 2、复习棋德; 3、复习棋盘的构成和摆棋;4、学习走棋与基本胜负和的判定; 教学准备:立式中国象棋一副,书写板一块。 (先点人数,再点名,防止......

    《中庸》第2课时教案

    《中庸》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天命之谓性,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

    示范教案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胶体及分散系的概念;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实际应用。 2.实验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

    示范教案(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第2课时)

    第2课时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导入新课 思路1.复习导入:我们前一节课学习了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如何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