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近残疾人》教学设计
《走近残疾人》教学设计
鹤峰县实验小学
王春芳 教学内容:
《走近残疾人》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心温暖你我他》中的第2课。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心温暖你我他》的第二个主题《心里想着他们》的第一课时。《走近残疾人》教学意在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生活的不易,了解他们对待生活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萌生关爱残疾人的想法,并能走近、理解、尊重、关爱残疾人。本课以孩子们在参与体验的活动中感悟为主旨,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知识的形成,引导学生思考、探讨、体验、感悟,以达到学生主动发展的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残疾人生活中的不方便,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在必要时能采取适宜的方法帮助他们。培养学生体察他人、观察社会事物和获取社会信息、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讨论、体验,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知、体验、交流、情境表演等学习方法,让学生树立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生活体验,增进学生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能够理解和尊重残疾人,并对他们在困难面前自强不息的精神持有敬佩之情;能够理解残疾人的情感需求,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学生分析:
我校学生大多数都是健全人,学生大多没有接触过残疾人,因此不了解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痛苦。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中突出存在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状况,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关心爱护弱势群体的意识。
学生学习困难与效果预测:
针对学生对残疾人了解甚少,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的现状,在学习中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为了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我想紧扣“走近”二字,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模式,以真生活才会有真教育为目的,使学生对残疾人的情感逐渐加深,最终情感内化为行动,在实际生活中能主动采取适宜的方式伸出爱的手,与他们和谐相处,可能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重点:
学生用不同方式获得亲身体验,从而增进对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
教学难点:
1、确保学生的体验真实、深刻,在体验中激发帮助残疾人的意愿。
2、体会残疾人对“理解、尊重、平等”的渴望。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启发法、表演法 学习方法:
感知、体验、观察、讨论、交流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布带子
拐杖 学生准备:
1、搜集中外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例。
2、调查生活周围的残疾人,填写调查表。
3、采用适当的方式向身边残疾人献爱心。教学过程:
一、观赏导入,激发情感。
(一)、由《坐在篮球里的小女孩》,引出“残疾人”的话题。
同学们,给老师一个灿烂的笑脸好吗?看到同学们这样端正的坐姿,这样开心的笑容,老师心里非常高兴。可是,同学们,你们是否留意到,在同一片蓝天下,还生活着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下面老师就要为同学们介绍这样一位特殊的小姑娘,请看:《篮球女孩》
提问:
这个小姑娘特殊在哪里呢?(生自由回答)
师:对,这是一个肢体残缺的残疾人。你们知道还有哪些人也属于残疾人?
(二)、补充资料,激发兴趣。
我们国家大概有6000万残疾人!汶川大地震就造成了近五万多人的残疾。他们包括盲人、聋哑人、肢体残缺的人、智力障碍的人等等。(课件播放残疾人的图片:盲人、聋哑人、肢残人、智障人)。
(三)、揭示主题------走近残疾人。
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同学们想了解吗?今天,就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残疾人,走近残疾人。(课件出示并板书:走近残疾人)
二、体验交流,感悟情感。
(一)、走近残疾人。(课件出示)1、初步感知残疾人生活中的艰辛。A、为了适应生活,残疾人要付出比正常人多得多的努力,你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吗?(生谈)
B、请看下面几幅图,想想他们在生活中又会遇到哪些困难?(出示盲人、聋哑人、肢体残缺的人、智障人图片)生自由交流,师相机引导。
(二)、体验残疾人。(课件出示)
同学们想不想体验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呢?
1、体验盲人活动。
请一个同学上前扮演盲人,师帮他蒙上双眼。请一个同学帮老师把一盒粉笔随意放在同学的桌上,注意不要有响声。请盲人拄着拐杖,小心行走,尽量在一分钟之内找到这盒粉笔,其他同学认真安静看他找粉笔的样子。
提问:
A、一分钟时间到,在座的同学,你们刚才看他找粉笔时是怎样做的,猜猜他的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呢? B、同学们一定很想听听盲人的感受吧!请问短短几分钟的盲人生活,你有什么感受? C、刚才我听见有同学在嘲笑你,你心里难受吗?
小结:同学们嘲笑他,老师心情也很难过,盲人失去了眼睛,就只能靠双手的触摸,双脚的探寻去找到前行的路,一件正常人做起来非常容易的事情,盲人做起来却是那么地困难重重。同学们,我们能嘲笑他们吗?那么,我们应怎样对待他们呢?
(板书:理解
尊重)
2、体验肢体残缺人的活动。
下面让我们来体验肢体残缺的人在生活上又有哪些不便,相信大家一定能更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请 同学们迅速把红领巾折好放在桌上,然后马上坐端正。请一二组同学把右手背在身后,用左手系领巾,三四组同学用两只手系领巾,看谁速度快。
提问:时间到,请大家都停下来,一二组系好的请举手?三四组系好的请举手?为什么速度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老师想采访一下一二组同学,一只手系领巾和平时两只手系领巾有什么不同?(生谈感受)
师小结:是啊!短短几分钟,我们就真切体会到了残疾人生活的不便,而他们却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他们在生活上是何等的艰难啊!提问:如果你们真的失去了一只手,甚至两只手,你会怎么样?我们还能嘲笑他们吗?我们应怎样对
待他们呢?
3、体验聋哑人活动。
最后让我们走近聋哑人的世界。老师这儿有一张纸,纸上有一句话,请一个同学上来用手势向大家表达,其他同学猜猜是什么意思。谁愿意?
(生做动作,其他学生猜,师相机小结。)
(三)、了解残疾人。(课件出示)
1、了解篮球女孩的生活。
不同程度的缺陷给残疾人的生活设置了一道又一道的障碍。他们看不到湛蓝的天空,听不到爸爸妈妈亲切的呼唤。但是他们依然顽强、勇敢地生活着,有的甚至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请看篮球女孩的生活。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新的感悟。
师配乐讲解(课件出示):钱红艳身残志坚,没有向命运屈服,2005年钱红艳成为“云之南”残疾人训练中心的一位运动员。训练中,红艳比其他孩子都能吃苦耐劳,再苦再累,她从来没有哼过一声,她的坚持和毅力让教练深深感动。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她终于收获了四枚奖牌。红艳有个梦想:当世界游泳冠军。
提问:听了钱红艳的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课件出示)(生谈感受)
2、欣赏《牵手观音》。(课件出示)提问:
A、大家觉得她们跳的怎么样?
B、你们知道这舞蹈的名称吗?台上的所有演员都是些什么人呢? C、这个舞蹈名叫《千手观音》,台上的演员全是聋哑人,他们跳舞时完全听不见音乐声,语言交流也很困难,但是他们却能跳的这么好,你有什么感受呢?(生谈感受)
小结: 她们在无声的世界里,动作却能做到如此的整齐完美,曾经感动了全中国。她们在2004年雅典残疾人奥运会上的演出,得到了世界人民热烈的掌声,震撼了全世界。
3、欣赏残奥会残疾人奋斗拼搏的图片。
4、生交流中外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
5、交流身边残疾人的故事。
6、听了这么多残疾朋友的故事,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残疾朋友说呢? 小结:残疾朋友们他们因为先天或者后天的原因不幸身体残疾了,但他们残疾而不残废,同样具有奋发图强,努力拼搏的精神,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值得全社会尊重和学习。
(四)关爱残疾人。(课件出示)
1、今天,老师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钱红艳站起来了,大家为她高兴吗?请看大屏幕。(课件播放钱红艳在社会关爱下站起来的照片)而且不用拐杖也能像大家一样行走了。小红艳是怎样站立起来的呢?(生交流)
小结:大家说的没错,小红艳是在大家和社会的关心、帮助以及她自己的刻苦锻炼下才站起来的。(课件出示社会对残疾人关心帮助的图片。)(板书:关心
帮助)
2、今后遇到残疾人,你会怎么做呢?(课件出示)
3、与残疾人交往应注意的事项。
师:说的真好。可是,大家想过没有,你们的帮助残疾人一定会接受吗?(不一定)残疾人他们因为身体残疾了,有的很自卑,有的很好强,帮助关爱残疾人,和他们相处,应注意一些什么呢!(生交流)小结:与残疾人交往应注意的事项。(课件出示)
4、情境表演,表达情感。
同学们,下面进行一个情境表演,好吗?现在我们乘坐的是从走马开往鹤峰的客车,车上人多拥挤,这时上来了一位腿脚不便的残疾人,其它同学都是车上的乘客,你们会怎么做呢?谁愿意扮演残疾人?(孩子一瘸一拐的上车,其他同学争着给他让座。在一个别人让的空座位上坐下,另一个同学站着。)提问:从走马到鹤峰要站两个多小时,你不觉得累吗?为什么?你们愿意站两个小时吗?三个小时呢? 小结:相信同学们的这一声声愿意一定能温暖每一个残疾朋友的心。现在列车长宣布:车上所有乘客全部关荣评为“文明乘客”。
5、学习简单手语。
如果你们遇到聋哑人,想要帮助他时,可以用手语表达,请你让我帮帮你。(手势)想学吗?跟老师一起学。(配以手势)希望同学们都能常用这句话,主动帮助身边每一个残疾人。
6、感受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
除了我们,社会也向他们伸出了友爱的手。
A、瞧,这是什么?(课件出示残疾人无障碍坡道)这是什么?(课件出示残疾人厕所)这是残疾人停车位,残疾人停车可方便多了。(课件出示)这是残疾人服务中心,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课件出示)
B、你们知道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什么节日吗?
小结:国家特地制定这个节日,是希望千千万万的人都来帮助关爱残疾人。另外,国家还制定了残疾人保障法,用来保障残疾人的根本利益。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爱无处不在。(播放社会关爱残疾人的图片)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关心和帮助,有了社会的关爱和支持,他们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失去双腿,就用双手去拼搏;看不见世界,就用耳朵去聆听;听不见声音,就用心灵去感受。
三、延伸总结,提升情感。
(一)、真情体验,向身边残疾人献爱心。
1、师介绍残疾孩子刘楠的基本情况。
2、残疾孩子与同学问好。
3、师向残疾孩子献爱心。
4、同学们向残疾孩子献爱心。
5、刘楠发言。
6、感恩教育。
7、号召社会向刘楠献爱心。
(二)、总结深化,结束全课。
生活是美丽的,生命因为爱而更加美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向天下所有残疾朋友伸出援助的手吧!因为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师手语)
板书设计:走近残疾人
理解
尊重
关心
帮助
第二篇:《走近残疾人》教学设计
《走近残疾人》教学设计
周继章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验残疾人课堂活动使学生获得残疾的亲身体验,从而增进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能够理解和尊重残疾人,并对他们在困难面前自强不息的精神持有敬佩之情。
2.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残疾人,培养学生体察他人,观察社会事物和获取社会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体验,使他们获得一种亲身的体验,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残疾人在实际生活中的困难,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
3.知识目标:
知道残疾人生活中的不方便,初步了解我国残疾人保护方面的有关政策和措施。
教学重点:
通过让学生学习、体验、感悟残疾人的社会生活,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从而尊重残疾人,培养学生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关注残疾人生活的意识。
教学难点:
感受残疾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教学用具:
1.课前布置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残疾人。2.课件:视频、残奥会的图片。3.准备体验残疾人的道具。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我最喜欢的节目,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千手观音》)
师:能告诉我节目的名字吗? 生:千手观音
师:知道老师为什么对这个节目情有独钟吗? 生:(两方面原因一是表演的比较好二是因为表演者都是听不到声音的残疾人)(如果学生答不出二,教师可以自己说)
师:看来我们的思想是相通的。很难想象,这21个姑娘是怎样将这样一个优美的舞蹈演绎出来的,她们听不到美妙的音乐,却能舞出如此动人的舞姿。聋哑人是残疾人中的一种,据统计,我们目前有6000多万残疾人,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样的人称为残疾人吗?
(由于种种原因而有生理缺陷的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残疾人,了解残疾人的生活。请看大屏幕
(二)新授
一、了解残疾人
(播放残疾人生活图片)师:刚才,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谈,3-5人 师: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人吗?他们是怎样生活的?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如果想在要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的心情,你觉得哪个词最准合适? 生:难过、可怜。。。
师:是啊!他们因为先天或后天原因不能拥有健全的身体,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适应生活,即使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也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二、体验残疾人生活
师:下面我们就来真正体验一下部分残疾人的生活。活动一:单手穿衣,(肢残)谈感受。活动二:盲人找座位,谈感受。活动三:聋哑人传话,谈感受。
三、关爱残疾人、关注残疾人
师:这仅仅是体验残疾人的活动,你们就有这么多想法,可见,残疾人的生活有多么艰难啊!
师:可是,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他们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学会了许多常人难以做到的本领。(出示纸币)
师:你知道盲人是怎样知道纸币的面值吗? 生:触摸
师:我们也来摸摸看(让学生摸纸币,体验盲人在触摸方面的神奇。)师:你们还观察到哪些残疾人比我们正常人强的地方。生:谈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师:看来大家对残奥会都十分关注,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材料,我们一起看一下。(盘点与正常人同台竞技的九个英雄人物)
生:看课件。
师:他们用自己的血汗为体育事业争得了荣誉,除了体育方面,你还知道哪些方面的优秀人物?
生:张海迪、爱迪生等。生:(交流)
师:过去,我们可能并没有在意身边的残疾人,甚至可能看到他们还有些害怕。今天当我们走近了残疾人,亲自体验了残疾人的不便,看到他们在困难面前所表现出的自立自强的精神,特别是他们其中不乏佼佼者,他们同样对社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现在你们对他们有没有新的看法、新的感受。
生:学生交流。(坚强。。。)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大部分是生理健全的人,残疾人毕竟与我们有一些差异。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
生: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要能够理解、尊重他们,当他们面临生活中的困难时,能够伸出爱的手。)
(三)小结:
残疾人和我们一样有太多的向往,但他们的成功要比我们常人艰难的多,他们身残志坚,为了远大的志向,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些精神可佳的残疾人,在满是荆棘的人生之路上奋勇向前。对这些无畏的人儿,我们并不需要特意去做什么,一句鼓励的话、一些关爱的行动、一份真挚的交流,对这些人来说都会是巨大的鼓舞。现在,我们就拿出准备好的心愿卡,把我们的祝福写下来,然后送给身边的残疾人吧!
学生制作、展示
最后,让我们一起唱响《爱的奉献》,让这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板书设计: 走近残疾人
关爱、尊重残疾人
第三篇:《走近残疾人》教学设计
《走近残疾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旨在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本课的立足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困难,认识到他们需要人们的尊重和关爱,并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向他们伸出温暖的双手。学情分析:
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不大,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缺少了解,还不能体会到残疾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甚至对待残疾人不够尊重和友好。因此借助此课教学,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感受、体验残疾人的不易,引导学生走近残疾人,尊重残疾人,树立关爱残疾人的意识则成为必然。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理解、尊重和关爱残疾人,并对他们在困难面前自强不息的精神持有敬佩之情。
2.知识目标:感受残疾人在实际生活中的困难,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体察他人,观察社会事物和获取社会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让学生学习、体验、感悟残疾人的社会生活,获得亲身感受,从而培养学生关爱残疾人、尊重残疾人、关注残疾人生活的意识。教学难点: 感受残疾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教法学法:
情景教学法、体验法、欣赏法、谈话法、实践性活动、讲授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体验活动的道具、学生搜集残疾人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走近残疾人
师:“孩子们!老师看到我们班每位同学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还有一双灵巧的小手,你们知道吗?你们真的非常幸运!因为,同在一片蓝天下,还生活着这样一群特殊而困难的群体:(课件一:出示一组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图片)他们有的整日生活在黑暗中,看不到明媚的阳光;有的一生沉寂在无声的世界里,听不到悦耳的鸟鸣;有的则终日禁锢在轮椅上,觉不出激情的跳跃。他们这样在身体或者心理上不太正常的人,就是我们要关注的社会弱势群体——残疾人。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残疾人,用心来体会残疾人的世界。(板书课题:走近残疾人)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或者电视上,见到过残疾人吗? 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活动二:了解残疾人
引入:这些残疾人由于先天或者后天原因不能拥有健全的身体,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他们到底是怎样生活的呢?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好,让我们一起来做一次模拟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课件二:出示活动题目)
活动一:无声的世界
要求:老师告诉扮演聋哑人的同学一个常见东西的名字或一句话他用手语或肢体语言表示,请其余同学猜一猜。
引入:孩子们,让我们首先来到一个无声的世界。这就是聋哑人的世界,他们的世界没有声音,那他们在生活中如何与人交流的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这些聋哑人,体验一下他们的生活。
1.游戏
师:老师请一个孩子扮演聋哑人,我出示一个常见的东西给你看,你只能用手语或肢体语言告诉大家我给你看的什么。
一位同学上台扮演聋哑人做游戏,其他同学猜。2.交流感受
师:那你们在这位聋哑人比划了半天后还不明白他的意思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师:现在,我们来听听这位扮演聋哑人的同学说说在刚才活动中自己有什么感受?
活动二:盲人找座位
引入:孩子们,刚才我们体验了聋哑人的生活,知道了那是一个难以交流的无声世界,那黑暗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现在让我们走近盲人,体验一下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
1.游戏
要求:老师请三个孩子用布条蒙上眼睛,被老师领到一个位置,再在原地转上几圈,然后凭自己的感觉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活动中,老师不需说话,只是默默地观察,在学生遇到危险时提示学生。
2.交流感受。
老师提示:眼前一片漆黑的你想回到自己的位置容易吗?如果把你的眼睛蒙一天,行吗?蒙一年呢?
师:失去了眼睛,多不方便呀!这只是在我们小小的报告厅里,那如果是在大马路上呢?在河边呢?在泥泞的山路上呢?这些盲人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呢?
生交流。
师: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什么?
生:(他们最需要我们的帮助、关爱。)(板书:关爱)活动三:单臂穿衣
引入:孩子们,体会了聋哑人和盲人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肢体残疾的人,他们有的失去了手,有的失去了脚,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现在让我们来试一试。
1.游戏
要求:全体学生参与,将自己的一只手背到身后扮演独臂人,拿出事前准备在课桌抽屉里的外套穿上。强调只能用口和另外的一只手,时间只有三分钟。
2.交流感受。
师:孩子们,在刚才的活动中,你有什么体会呢?(教师注意观察,抓住典型)
生交流体会。
师:孩子们,刚才大家只是扮演了失去一只手的人穿衣服就这么困难,那如果失去了双手和双脚呢?那样的生活该有多难呀!
活动三:关爱残疾人 1.听录音,理解残疾人
播放录音——学生倾听——谈听后感(课件三:播放残疾人心声,引导学生明白残疾人需要理解)(板书:理解)。
2.争当“爱心小天使”
引入:为了表达我们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关爱,老师建议大家都来争当爱心小天使,把你的爱心化作行动,把你的爱心倾泻于笔端,写下你的小小爱心,存进我们的爱心银行吧!(板画:心形)(课件四:播放《爱的奉献》音乐)
学生在音乐中填写“爱心存单”——上台汇报——围绕心形粘贴成一颗又红又大的爱心。
3.国家在行动
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国家为了让大家都来关注残疾人,专门设有全国助残日,你知道是哪一天吗?(每年5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同时,我国还专门为残疾人提供服务机构、设施。(课件五:播放社会关爱残疾人图片)学生观看,了解到全社会的人都在关爱残疾人。
活动四:相伴残疾人 1.残疾人值得尊重
引入: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残疾人,他们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悲观、绝望,而是身残志坚、勇敢顽强、超越自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故事的优秀残疾人。大家还记得北京残奥会吗?那些残疾运动员奋勇拼搏、超越自我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每一个健全人勇往直前、永不放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重温那精彩的一瞬间,重温那震撼人心的一瞬间。(课件六:播放北京残奥会图片)
学生观看——师生交流体会——组内交流优秀残疾人资料。(引导学生对残疾人的尊重之情。)(板书:尊重)。
2.课堂总结:
师:“残奥会与奥运会相得益彰,残疾人与健全人共享阳光。让我们在爱的呼唤中行动起来,伸出爱的手,与残疾人和谐相伴。孩子们!让我们全体起立,满怀一颗感恩的心,把我们的祝福带给每一位残疾朋友”。
师生做手语表演《感恩的心》。(课件七:播放《感恩的心》视频)在《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中,结束本课。板书设计:
关爱
理解
走近残疾人
尊重
第四篇:走近残疾人
《走近残疾人》教学案例 白庙河小学
张金迪
【教学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五课《心里想着他们》的第一个板块《走近残疾人》。【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关爱、帮助特殊的社会群体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表现,虽然现在政府对于这一群体有很多优待政策,但是由于很大部分公民素质还有待提高,因此生活中还是存在很多歧视残疾人、不善待老人的现象。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这是一个孩子们似陌生又不陌生的话题,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不大,且孩子们往往习惯了被人关爱,而不懂得去关心别人,甚至更不懂得去关爱、尊重那些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因此还不能体会到他们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需求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生活体验,增进学生对残疾人和老人的关爱之情;能够理解和尊重残疾人,并对他们在困难面前自强不息的精神持有敬佩之情;能够理解、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行为与习惯:在生活中帮助残疾人。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体察他人观察社会事物和获取社会信息,增强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讨论、体验,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残疾人生活中的不方便,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在必要能采取适宜的方法帮助他们。【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残疾人及老年人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对他们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难点:理解残疾人的情感和需求,由对残疾人的同情转化为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并能采取适宜的方法帮助他们。【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残疾运动员的比赛画面、残疾人生活的视频、舞蹈《千手观音》制成课件。
2.搜集残疾人专用设施的图片或资料。
学生准备:1.课前收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先进事迹资料;了解残疾人超出常人的地方。
2.初步了解社会生活中各种为帮助残疾人设置的设施,以及帮助残疾人的做法。
3.到社区中去调查或是通过网络了解残疾人专用设施的使用情况。
4.课前调查身边残疾人的生活及生活中的困难和烦恼,他们的愿望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走近残疾人
活动一:情境导入,走近残疾人。
1、课件出示一组残疾人在残奥会上的参赛画面,配上背景音乐。最后将画面定格。
师:从刚刚的画面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2、师:在我们生活的大家庭里,有一类特殊的人群,他们被称作为“残疾人”。
(板书:残疾人)提起残疾人,你首先能想到的是什么呢?(学生可以交流自己的感受,也可谈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残疾人的总类。如果学生谈到残疾人的类别,教师就相机进行归纳: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
师小结:残疾人就是精神上、智力上、身体上有缺陷的人。现在我们称他们为残障人或弱势群体。他们因为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而造成生理缺陷,有的一辈子生活在无声世界,有一辈子生活在黑暗世界,还有的要一辈子坐在轮椅上„„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一些残疾人,你了解他们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近残疾人的世界,去看看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完整板书:走近残疾人)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图片的展示,把学生带入残疾人的生活中,唤起孩子们对残疾人的敬仰之情,引发学生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热情,进而将话题引入关注残疾人、走近残疾人,了解他们的生活,并适时板书课题:走近残疾人。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活动二:模拟体验,感受残疾人。
1、体验盲人
一部分同学用红领巾蒙住眼睛,从自己的座位出发,绕教室一周再回到自己的座位,另一部分同学可以选择搀扶他们,或是在自己的座位上静静的观看。(体验3分钟。有的孩子在别人的搀扶下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有的孩子找不到方向,焦急的摸索;有的孩子差点摔倒。当然也可能有孩子出现嬉笑的现象,教师不用急于制止,而是用语言启发。
2、交流感受
刚刚同学们体验了3分钟盲人的生活,相信一定有很多感受吧!谁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与我们分享?学生自由交流。
刚刚通过体验残疾人的活动,你们就有这么多想法,试想一下,如果把你的眼睛蒙一天呢?蒙一年呢?如果你真的失明了,成了盲人,将会怎样?
是啊,失去了眼睛,多不方便呀,可是,盲人就整天生活在黑暗里。其实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许多残疾人,目前全世界十分之一的人口是残疾人,我国有6000万残疾人,也就是说平均20个人中有一个是残疾人。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不应当被我们忽视,他们一样渴望生活,拥有梦想。那么你们知道残疾人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
3、生活中的残疾人
出示残疾人生活的视屏:用脚写字、吃饭,用手触摸辨认人民币,用手杖探路等
学生交流感受。师小结:我们感觉到对正常人来说很容易做到的一件小事对残疾人来说却是非常不容易。想想,他们在生活中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学生交流。
尽管残疾人遇到那么多的困难,但是他们却像我们正常人一样地学习、工作、生活。他们所承受的身体和心灵上的痛苦又是我们常人所无法想象的。小结:孩子们,所有的残疾朋友都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他们的不幸,值得我们同情;但他们的精神,更让我们感动!有些残疾人更是身残志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设计意图:模拟体验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起初,学生们有可能感到活动有趣,发笑不止,但随着体验活动的进展,学生们就会感到在他们看来很容易做到的事情,残疾人却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完成,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困难。这时过渡到“生活中的残疾人”这部分内容,将录制好的影片放给学生们看,进一步感受残疾人生活、学习过程的艰辛,引发他们的爱心、同情心。】 活动三:欣赏榜样,关注残疾人
1、边小结边放课件,滚动播放开课时的画面。
看到这一副副感人的画面,相信此时,你们一定有更多的感触吧!你想对这些残疾人说什么,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他们用自己的血汗为我国体育事业争得了荣誉,为我国2008年残奥会赢得了主办权。你还知道哪些优秀的残疾人的事迹?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学生汇报交流搜集到的身残志坚、自强自立的事例。(相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30桑兰自强不息的故事)
教师小结:是啊,这些生活的强者,凭着超人的毅力,通过自己的顽强的努力,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们是一群生命的强者,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3、视频:舞蹈《千手观音》
刚刚同学们欣赏的舞蹈叫做《牵手观音》,是2005年春节晚会上的一个节目。欣赏完这个舞蹈你有什么感受?(学习交流:舞蹈很漂亮、动作很整齐„„)那你们知道这些演员是什么人吗?(聋哑人)这些舞蹈演员生活在没有音乐的无声世界里,要练出这么绝美的舞蹈,是要付出多少艰辛啊!他们的舞姿曾经感动了中国,在2004年雅典残疾人奥运会上的演出,更是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掌声,震撼了全世界。他们是用生命真心的拥抱生活,也让自己的生命美丽起来。
4、其实残疾人这个群体他们虽然有着身体的残缺,但他们也有着强于常人的地方,你们知道吗?
师启发,生交流:听觉更好,触觉更强,平衡感更强等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我先让同学们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先进事迹资料,然后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残疾人的舞蹈作品《千手观音》展示完毕后,再让学生充分地谈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在心灵上受到震撼,并适当进行点拨、提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体验的结果。最后再引导学生共同去发现残疾人超出常人的地方,让学生的情感由最初的同情,转化为尊重、钦佩。突破教学难点。】
活动四:升华情感,理解与尊重残疾人
1、老师谈自己的感受:过去,老师和同学们一样,觉得自己是一个健全人,离残疾人的生活很遥远,也只是在远远的观望他们,觉得他们很不幸,甚至可能看到他们还有些害怕。今天当我们走近了残疾人,亲自体验了残疾人的不便,看到他们在困难面前所表现出的自立自强的精神,老师和你们一样被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意志深深的打动了,特别是他们其中不乏佼佼者,他们同样对社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现在你们对他们有没有新的看法、新的感受?
2、他们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今后我们该如何对待他们呢?
(学生发言,老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关心、帮助、尊重)
当学生提到尊重时,追问:如何做到尊重?
3、教师伴随《爱的奉献》歌曲总结:我们的社会是个温暖的大家庭,虽然残疾人他们是不幸的,但是只要我们之间平等相待:一句友善的话语;一点由衷的关爱;一份真诚的帮助,这都将改善残疾人的生活。同学们,关爱残疾人,帮助残疾人,是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表现。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伸出友爱的手,献出自己的爱心,去关爱身边每一个需要特殊关注的人,将世界变成爱的乐园。
对这些残疾人,党和政府又会怎样关爱他们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设计意图:只有源于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这种参与活动也在潜移默化、层层递进中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有效突破了难点,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在最后,我提出问题:今后我们该如何对待他们?通过学生回答,引出残疾人虽然身有残疾,但却有着美好幸福的人生。人生与残疾毫无关系。使他们从对残疾人的同情转化为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并追问:尊重具体体现在哪里?注重了行动的落实,避免空喊口号。最后的小结语使学生这种关爱残疾人的思绪一直延续下去。】
板书设计 5.心里想着他们
走近残疾人 关心
帮助
尊重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走近残疾人,知道残疾人的苦难,懂得同情、关心、帮助残疾人,并理解、尊重残疾人】
第五篇:走近残疾人教学反思
《走近残疾人》教学反思
火车站小学
鲍泉泉
《走近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话题,现在的孩子由于受到人们不正确的价值观的影响,对残疾人有一种鄙视感。要让他们扭转这种观念,并走近残疾人是困难的,如何让孩子们的情感自然生成?甚至为之落泪?情到深处泪自流,孩子们的情感是真实的,没有深刻的亲身体会,无论老师用多么忧伤的语言,他们的泪水是出不来的,毕竟他们不是演员,生活是他们真正的教材!
一、将“体验”进行到底
通过再次钻研教材,我揣摩出了编者的意图,只要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有感受,体会到残疾人的痛苦并知道去帮助他们,干吗非得要他们哭呢!没有流泪并不等于他们的心没有被震撼,没有眼泪并不等于他们不会理解、关爱、尊重残疾人,更不等于以后他们不去帮助残疾人。于是,我们设计了体验活动,并放慢了节奏,抓住学生瞬间的感悟,来体会残疾人生活的困难。我们设计的“把衣服的拉链拉开,把右手伸到背后,用左手把衣服重新穿上”“蒙眼写字”的游戏,在学生无意识的状态下体验了失去一只手的残疾和盲人的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只有源于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真切的感受!起初,学生中有的觉得好玩,但随着体验活动的进展,学生感受到在他们看来很容易做到的事情,残疾人却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完成,从而深深地体会到了残疾人生活的困难。体验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把自己的感受同大家一起分享,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每一个在社会上生活的残疾人,都是可亲可敬的。
二、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首好听的乐曲,只要前奏一响,就能拨动起听众的心弦,可谓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亦是如此,创设引人入胜的课堂情境,既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整个课堂的和谐发展做好铺垫,犹如磁铁般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心随我动”,创设不同的情景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学设计,让学生如饮甘泉、如品香茗,流连忘返。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使教育入情、入理、入耳、入心,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1、利用故事创设情境
在理解残疾人这一环节,通过倾听残疾人的心声,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嘲笑,我们的讥讽就是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这种痛苦比身体上的残疾还要可怕,这相当于让学生承诺,今后应该怎样对待残疾人,这是对本节课要落实的思想教育的一个检验,学生知道怎样做了,就说明他们的确是受到了思想上的一次洗礼。
2、利用图片创设情境
为了使学生对残疾人的同情转化为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在第四部分,我播放了残奥会的图片,引出残疾人虽然身有残疾,但却有着美好幸福的人生,这种情景创设,有效地在潜移默化、层层递进中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有效地突破了难点,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小组交流主要是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并且通过他自己的收集和整理,他会对了解到的残疾人印象更加深刻,从而受到思想的洗礼和人格的熏陶。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由原来的同情残疾人转变为尊重残疾人,这是一个心理上的大变化。
3、利用图片创设情境
情感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展示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利用视频观看《千手观音》表演,激发了学生的心灵感受。
整堂课教师没有太多的说教,而是一直扮演着引导学生体验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和学生共同走近残疾人的世界,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唤起了学生对残疾人的关注,深刻地体验到了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不便,残疾人为达到目的较常人更多的付出,也增进了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关爱。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也有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如:在课堂的生成中,教师如何迅速地组织出精炼的语言,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交流学习;如何有效地激励学生使他们表现出更大的热情,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