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看

时间:2019-05-15 01:5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然而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然而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看》。

第一篇:然而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看

然而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完全可能出现千变万化的情况。教材内容有所不同,学生对教材各部分理解程度不同,学过知识的遗忘多少不同等多种情况要求课堂教学绝不能生搬硬套条条框框,而应视其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在统一性前题下注意贯彻灵活性原则。所谓灵活性,是指课的结构和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并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随时加以调整。各课时自然要设计好一个比较理想的程序,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教案。但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过分地受到课前设计好的模式及教案的约束,要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灵活更改不适之处,临机处理各种问题。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节,用新的设想和方案予以补救,使教学更切近于学生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左右逢源,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方式要多样化,目的是使全班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富有成效。如果教师只注意了统一性而忽视了灵活性,就表明课堂教学缺少艺术性的组织。

第二篇:从中国社会历史实际看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趋势

从中国社会历史实际看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趋势

摘要

构建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顺应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趋势的现代政治制度, 不仅是政治现代化的关键, 而且直接关涉到一个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透过百年历史迷雾, 寻绎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主线, 可以看出, 自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史, 即是一部以政治制度变革为主线的历史。对于近代中国来说, 面对中西较量背后的政治制度落差, 政治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就在于创建一套以民主法治人权为取向的现代政治制度。围绕此目标,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 掌控政制变革主导权的政治集团先后发起了三次构建现代政治制度的努力, 但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反思和总结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变革历程的经验教训, 不仅可以深化对近代中国政治发展规律的理解, 而且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与政治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我们可以从中找寻中国未来政治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社会历史;政治发展趋势;当代中国

自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就面临着西方强势文明(尤其是制度文明)的逼迫与挑战, 而近代中国人对于中西落差的认识也大致经历了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再到非正式制度(风俗习惯、文化心理、意识形态)的心路转变。而政治制度学习与政治制度创新之所以最终成为近代中国的显性话语, 乃是受启发于单纯的器物学习1所招致的破产。在求索中国如何“应变”与“图存”的历程中, 随着国人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 政治制度创新问题不可避免地被推向前台, 并成为决定命途多舛的近代中国能否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沦中奋而崛起、重获新生与复兴的核心因素。在国土广袤、人口众多、经济文化都极为落后的近代中国, 应抱以怎样的价值取向和终极关怀, 选择怎样的政治制度模式和建构路径来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民主、统一、富强, 就成为近代中国各阶级必须直视和解决的难题。面对这一艰巨课题,近代中国的政治精英们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在历史的不同阶段, 政治精英们选择了不同的求解方案, 但是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共同的: 通过政治制度创新在中国确立以民主法制人权为核心的现代政治制度。

一、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制度创新

1911年的保路运动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条件, 随后武昌起义爆发并取得胜利, 1 器物学习,即单纯的学习西方发达的技术,而不去触碰中国固有的封建秩序。

革命之火迅速蔓延全国, 满清帝国顷刻间土崩瓦解。辛亥革命废除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打破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并开始尝试在中国建设民主共和新秩序。辛亥革命不仅彻底终结了帝制皇权, 使近代中国走出了王朝封闭循环的旧有状态, 民主共和从此深入人心。中国由此踏上了一条通往宪政民主的艰辛曲折的探索之路。1912年,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建立南京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宣告成立。3月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明确了新生共和政体的“主权在民”原则、“三权分立”原则以及议会内阁制等基本政制设置。南京临时政府及其所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基本上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的政治诉求。但是南京临时政府仅仅存续三个月, 政权就落入了封建军阀袁世凯手中, 临时约法随后被袁废除。南京临时政府所建立的共和政体宛如昙花一现。近代中国政治发展进入黑暗的封建军阀割据专制时代。

二、1924--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发起的以“再造”民国为目标的国民革命运动

在历经二次革命、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后, 孙中山意识到国民党内许多党员已日趋腐败, 中国革命必须改弦易张, 转而寻求同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 并改组国民党、制定了国共合作政策, 并于1924年共同发起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这场革命的目的, 正是1924年9月9日孙中山发表的5中国国民党北伐宣言中所言的:“国民革命之目的, 在造成独立自由之国家, 以拥护国家及民众之利益”;“中国国民党之最终目的在于三民主义, 本党之职任即为行使此主义而奋斗。”这场大革命的胜利开展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实行政治合作的结果。国民革命运动旨在“再造民国”, 实现三民主义。然而孙中山却于国民革命期间中道逝世。国民革命运动之后, 政权虽获得“统一”, 民国虽获得“再造”, 但蒋介石统治下的中华民国却走上了极权政治的不归路。后孙中山时代的中华民国, “三民”(民族、民权、民生)、“五权”(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之口号虽常挂嘴边, 实则是大众无权、民生困顿、一党专制、个人独裁。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终究未能实现孙中山的发起初衷, 未能在中国大地上创设起一套将中国引向宪政民主、独立富强的现代政治制度。

三、建国初期的政治制度

1、创立政治制度框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以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为核心,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主脉,创立了我国国家政权的基本模式。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2 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比起太平天国后期发布的《资政新篇》来,不但付诸实施了,而且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具备了更加突出的新型兴资本主义色彩。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支柱,这些最重要的政治制度确立了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和组成形式,社会制度、党派关系原则和国家结构形式。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完善,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力保证。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956年7月,周恩来提出了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的思想。党的八大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强调充分发扬民主,加强法制建设和执政党建设以及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个人崇拜的重要意义,制定了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刘少奇在1956年11月召开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提出,要借鉴波匈事件的经验教训,防止国家领导人员变成特殊阶层,新的贵族阶层。要加强人民群众对领导机关及领导人员的监督,并使之制度化,要限制国家领导人员的权力,生活水平同工农群众不能过分悬殊。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扩大对外交往,争取外援是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毛泽东顺应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内政策的需要,制定了各个时期的外交战略,其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是毛泽东外交战略的核心和灵魂;捍卫国家独立与安全,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是毛泽东外交战略的主要任务和根本目标;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高度统一是毛泽东外交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毛泽东外交战略中指导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是毛泽东外交战略的重要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不断变化的国际局势,适时而灵活地调整本国外交政策,是毛泽东外交战略中所坚持的基本方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矛盾,团结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建立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是毛泽东外交战略所运用的主要策略手段。

3、致力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自己的使命,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制定实施和发展了对台方针策略。中国共产党关于祖国统一的思想经历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台湾”两个阶段。1949年3月15日,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1963年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归3 我国的民族自治区域与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都有很大不同,它们是苏联构成复合制国家的一种行政体制的组成部分,而我国的民族自治区域则只是单一制国家体制下中央政府领导下的地方一级机关。

纳为“一纲三目”,成为中国共产党对台方针政策由武力解放台湾向和平统一台湾转变的标志。毛泽东、周恩来关于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奠定了我们党对台政策的理论基础。

四、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政治发展动力的有效推动。

1.意识形态多元化

意识形态是国家统治阶级政权合法性的理论来源。由于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分歧和政治制度的差异性,近年来西方国家经常利用其先进的传播手段向我国输入其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企图推行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对我国的民族精神进行瓦解和分裂。我们应该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大浪潮中,虽然新自由主义的某些观点有其合理成分,值得引起国内的学者反思,但在社会的转型期,如果国家过早地放弃了某些经济功能,尤其是宏观调控职能,将可能使市场经济改革陷入失控状态,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动荡。

2.社会认同感缺乏的挑战

随着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政治认同危机,从而对政治安全带来挑战。“社会领域,最基本的概念即认同”,也就是说,社会是关于认同、关于共同体自我观念和个体确定自己作为其中一员的概念。对共同体的认同,也意味着对共同体政权合法性的认同,这种强烈的认同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整体的国家观念,并内在地形成了一个国家政治安全的民意基础。如果没有绝大多数人的社会认同,作为共同体的国家也难以长治久安。

3.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挑战

执政党执政能力除了体现为客观的行政能力,还体现为主观的行政动机,即依法定职责高效履行公务和依内在道德约束廉洁从政的能力。因此,从反腐倡廉的角度来讨论执政党能力建设是经常被提及的。有学者认为,只有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能力建设,才能确保执政党执政的政治安全。权力的垄断性和扩张性,导致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也就是说特权是产生腐败的终极根源。而特权现象之所以存在,从根本上来说是体制内的保守性的必然产物。虞崇胜认为,任何体制都内含有进取和保守两个层面的因子,当原有体制的保守性大于其进取性,就必然产生特权现象,因为这时候要维护原有体制就只有巩固原有的权力关系,而官员享有某种特权和维护这些特权的动机,将促使既得利益集团的形成,从而必然阻碍体制内的政治体制改革。因此,我们也可以视其为政治安全面临的制度层面的挑战。

4.各种宗教组织进行渗透活动带来的挑战

陈蔚结合社会责任领域第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的出台,提出对我国政治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的是各种西方反华势力利用宗教渗透,传播西方的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观念,影响人们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宗教渗透是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政治渗透。他们通过扶持地下宗教势力,干预我国宗教事务,从而对民众的政治认同感形成挑战,并对我国的政治安全形成潜在的影响。

5.经济活动政治化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使国际政治利益经济化,另一方面使国际经济利益政治化。不同国家经济利益背后的政治目的使得经济问题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上升为政治问题来考虑。西方国家常常利用多种经济政策来影响中国未来的政治走向,如通过有针对性的金融改革政策、汇率政策等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政治安全。

6.网络政治参与无序化

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为不同政治信仰、价值观念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安云初从网络政治参与方面探讨了政治安全在信息时代必然面临的全球信息化挑战。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全球性和开放性趋势,敌意和恶意的网络政治参与对执政安全的威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峻得多。网络为各种敌对势力进行破坏和颠覆活动提供了便利,而恶意和敌意的网络政治参与,往往具有对执政安全的巨大的破坏力量。网络政治参与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失控性,而参与膨胀引起的利益实现障碍容易引发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危机,从而对政治安全形成挑战。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从普世价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秩序等等方面探讨了政治安全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应该说,政治安全面临的挑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变得复杂而多变,因此,抓住核心问题,并掌握必要的原则才能真正应对这些随时存在的挑战和威胁。

五、结语

中国政治制度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我们要坚信在不断的改革完

善中,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奖越来越好。政治制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改革变动的是一种制度层面的东西,而制度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对社会发展具有制约与促进作用。每一步的改变都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慎之又慎,具体的实施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改革过程中要多方论证、并进行实时模拟或者采取试点实验,切不可盲目求快、急功近利!通过这次的写作报告,我对祖国的宏大政治蓝图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改革充满信心。在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推动下,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做好手头的工作,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为我国的改革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努力奋斗!参考文献

[1] [美] 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2]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编.邓小平理论专题讲座 [M ]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4] 俞可平.民主与陀螺[M].北京大学出版社.2O06.

[5] 刘星帆.全球化视阙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浅析[J].党史博采(理论), 2011(5):40-41.[6] 邹丽莉.经济结构多元化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趋势[J].菏泽学院学报, 2006(4):82-84.[7] 魏淑艳.中国的精英决策模式及发展趋势[J].公共管理学报, 2006, 3(3):28-33.[8] 詹建志.从全球化视角看中国政治发展[J].九江学院学报, 2007(1):31-35.[9] 罗纳德·H ·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0] 何楠.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建设途径[D].四川师范大学, 2008.[11] 育龙网校.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

[EB/OL].[2014-2-4].#.[12] 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 托马斯·戴伊.公共政策新论[M ].台北: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1999.

[14] 徐湘林.渐进政治改革中的政党、政府与社会,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15] 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 民出版社,1998.[16] 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17] 贲道鹏.当代中国公民参与性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 2005.[18] 王长安.传统政治整合机制的变迁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7(1):27-29.[19] 刘保庆.略论转型时期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演进的特点[J].天中学刊, 2000, 15(3):18-22.[20] 李华.理性化与世俗化:政治文明的二元审视[J].社会科学论坛, 2013(1):205-213.[21] 张丽娟.民族主义与政治文化关系略论--兼谈毛泽东思想产生背景的政治文化特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1(6):68-70.[22] 宿园.公民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D].济南大学, 2011.[23] 罗建荣.当代政治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7(1):36-40.[24] 林俊.微博对我国政治世俗化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 2012.

第三篇:从课堂教学看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从课堂教学看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第七届全国中学(初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评析

王蔷

【专题名称】中学外语教与学 【专 题 号】G381 【复印期号】2008年07期

【原文出处】《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版》(京)2008年3期第1~6页 【作者简介】王蔷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

一、引言

2007年11月24~26日,在美丽的古都南京,来自全国各地2000多名一线英语教师、教研员、专家和学者一同观摩了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第七届全国中学(初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为这次观摩研讨会现场授课的是从全国各省(区)、直辖市推选出来的32名优秀教师中经专家再次评审而推荐出来的16位优秀英语教师。与以往全国优质课竞赛不同的是,本次会议更加强调观摩和研讨,其醒目的标题——“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就集中体现了这次会议的宗旨,即“淡化竞争,注重研讨”。

这一宗旨在这次活动的组织方式和组织过程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选课、备课和上课的规则和程序上,组织者给予授课教师的时间更灵活,空间更大,安排也更人性化。全新的组织方式为教师在准备授课的过程中开展反思、与同行切磋和研讨以及不断改进教学效果提供了条件,使教学准备的过程成为教师和教研员研讨和学习的过程。在授课教师完成授课后,大会安排授课教师与现场观众交流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然后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观摩活动当天还邀请与会专家进行集中点评,回答现场观摩教师提出的问题,与现场观摩教师互动,交流观点和看法。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本次观摩研讨会淡化竞争与结果、注重研讨与过程的理念。

在三天的观摩与研讨活动中,授课教师充分展现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努力将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落实到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他们课后对教学设计的陈述和对自己教学过程及效果的反思,反映出他们对理论的思考,对教学的不断追求;专家们的提问睿智、深刻,让所有听课教师受益匪浅;专家与授课教师的互动不仅帮助所有教师提升了理念,还帮助教师们发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

尽管三天的时间非常有限,对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等相关的不同观点和看法研讨得还不够充分,与会教师提出的一些疑惑和问题也没有完全得到满意的解答。但是,这样的观摩和研讨为教师们进一步深入研讨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事实上,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我们也不可能解决和回答所有的问题。新课程本身也没有给我们提供现成的答案与模式,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交流和研讨。课程改革的成功要靠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靠集体的智慧,不断地研讨,去解决在新课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场观摩与研讨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是在座的专家,对于观摩课中某些活动的设计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恰恰充分说明了围绕我国基础英语课程改革进行的研讨正在向纵深发展,已经开始追求对教育本质的理解、追求对教育价值的理解、追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真谛。

二、本次教学观摩研讨会的特点

本次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的课型多样,有对话课、听说课、阅读课、故事课、读写课、语法课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课。这些不同的课型为观摩和研讨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从这16节课中,我们可以看到新课程的很多理念已经进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正在带来学生角色和学习行为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本次观摩与研讨课的授课教师们展示了目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最好水平,也反映了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归纳起来讲,本次观摩研讨活动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授课教师高水平的综合语言素质

授课教师无论是语音、语调、语言表达能力,还是与学生交流互动中的语言运用,都表现出非常优秀的语言素质。这正是他们成为优秀英语教师的一个重要条件和基础。

2.授课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明显转变,理论水平有所提高

从授课教师的教案和课后反思可以看出,教师们都在努力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摸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力求把新课程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他们在探索、思考和尝试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不懈地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尽管在对一些理论或概念的理解上,以及有效实施课堂教学方面还存在各种问题和差距,但至少已经反映出教师们重视理论学习,正在朝着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和方向而努力。这是非常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因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和对学生的认识。

3。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

多数授课教师从教材的选取到教学的设计,都能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力求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鼓励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授课教师都非常好地在语言教学中渗透了对学生的情感和品德方面的教育。例如,关于友谊的问题,环境和动物保护的问题,如何看待金钱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的矛盾问题等,很好地体现了英语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课程性质。4.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方面,尤其是语境的设计中。在语境中呈现新学的内容,在语境中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通过清晰准确的指示语、有效的教学示范、滚动式的语言练习,使学生体验从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设计方面,多数授课教师都注意到了教学过程中的多次输入、分层输入以及难点的分解、信息的提取和加工处理等环节。另外,多数授课教师能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由简单逐步过渡到复杂的语言输出,起到了教师的支架作用,从而使教学不再丢失过程直接转向结果,而是让学生通过体验、参与、实践、整合和提升等学习过程,最终实现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对新旧知识的整合,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新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增强。5.从教案的设计上看,授课教师的教案设计正逐步走向专业化

虽然仍存在一些问题,但较之过去已经是比较规范。有些教案的环节呈现非常清晰,而且目标的设计也更加合理。多数教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能够达到和谐统一。

6.在多媒体的运用方面,授课教师更加关注其有效性

他们对多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更加理性化,也更讲究实效性。多媒体应是为教学服务的,而不应是教学为多媒体服务。

三、本次观摩研讨会反映出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本次观摩研讨课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研讨、反思和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这正是我们观摩与研讨的目的。本次研讨会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问题,即:如何确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如何更好地体现关注学生?如何实现教学形式与教学实效的统一?如何更加合理地开发和使用好教材? 1.如何确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

关于如何确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的问题,我们不妨先来关注以下几个问题:(1)是从教师出发,还是从学生出发?(2)是从语言知识点出发,还是从学生的能力发展出发?(3)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可行,并具有可检测性?(4)教学目标是写出来应付差事的,还是为自己的教学服务的?

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观。如果教学目标是从教师出发的,教师必然是更加关注自身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如果教学目标是从语言知识出发的,教师就会一味地灌输语言知识,忽略学生的感受和能力的发展。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可行以及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反映出教师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是否从学生实际出发,是否关注学习过程,是否具备良好的驾驭教材和实施教学的能力;如果教学目标不具有可操作性,那么目标本身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教学活动就会漫无目的。如果教学目标不具备可检测性,那么教师就既不会关注教学效果,也不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学目标的可检测性是指在本节课结束时,教师是否可以通过观察、提问、设计活动等方式检测目标实现的有效性。从部分授课教师的教案中可以看出,不少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方面还存在多种问题。

案例1 [案例评析]

Teaching Aimsa.To make students know about the animals in danger.b.To practice listening, reading and speaking.c.To learn how to get useful information from a dialogue.案例1中第一项教学目标是从教师出发的,make一词表现出教师对教学的控制,目标的设计不是从学生出发的,没有体现出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也没有关注学生应发展什么能力。第二项目标虽然是从学生出发的,但是由于过于空泛而导致无法落实,也就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第三项目标虽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并不具体,也不具备可检测性。

案例2 Teaching ObjectivesLanguage focus1.To enlarge vocabulary.2.To understand the story.Ability focus1.To practice skimming and scanning skills.2.To practice using tones to express different feelings.Character building1.To develop team spirit.2.To be aware that there is enough for need but notenough for greed.[案例评析]

案例2中的目标设计关注了语言、能力和品格教育三个不同的层次。但是语言目标是指什么,能力目标又是指什么?两者之间的区别似乎不很清晰。我们可以推断,这里的语言目标包含词汇学习和故事理解两个部分,既包含知识目标,又包含能力目标,而第一个目标“扩大词汇量”设计得过于宏观,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扩大词汇量应是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而在一节课中如何体现却没有明确说明。第二个目标是“理解故事”,而教师如何在本节课内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故事才是教师设计目标时应重点考虑的问题。从能力目标来看,第一项是关于阅读策略的,第二项是语言功能目标。

案例3 知识与能力目标●To fully understand the reading material about fivesenses.● To grasp the usage of the link 'word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To cherish what we have.● To appreciate the world.[案例评析]

案例3中的目标设计基本能从学生出发,但是描述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动词缺乏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也就是说,什么程度为fully understand?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再者,什么程度为grasp?如何检测和落实?第三项知识与能力目标过于笼统,作为一节课的目标是无法落实和检测的,这个目标可以说是整个英语课程需要努

力的目标。

为了使教学目标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教师确定目标时应以学生在本节课能够发展什么能力为出发点,同时要在考虑语言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策略方面和品格教育方面的发展目标。在表述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目标时要尽量

●描述了解/理解知识目标的行为动词主要有:指认、辨认、命名、标示、排列、选择、列举(提纲)、阐述、说/答出(具体事实、名称、地点、事件等)。

●描述知识运用和技能发展方面目标的行为动词有:

询问、描述、讲述、举例、计划、表演、展示、说明、推测、想象、创造、表达(见解)、写出、改编等。

●描述发展认知和思维能力方面目标的行为动词有:

区分、分类、比较、分析、归纳与概括、举例、推理、判断、阐述(理由)或给出(原因)等。

●描述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时也应尽量切合实际,与本课内容紧密结合,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如:学生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同伴合作,注意聆听并理解他人;通过阅读故事和小组讨论与交流,理解Mary送卡片和鲜花给妈妈的用意,从而产生对

亲人的感恩之情。

●对学习策略方面能力目标的描述应尽量明确,如:学生通过skimming抓文章主旨大意,在文章语境中猜测生词。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开展同伴评价。

2.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得是否合理和连贯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在本次观摩研讨会上,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语言输入不足,分层不够。有些授课教师给学生听和读的时间不够,经常整体听一遍或读一遍学习材料就期待学生能够理解,并要求学生能够回答问题或者参与讨论。事实上,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学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语言输出,这样的教学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要给学生整体和分层接触语言材料的机会,并帮助学生通过不同的活动逐步将输入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

力。

(2)在语言的输入与输出之间缺乏足够的台阶和桥梁环节。有些授课教师通常在1~2次语言输入之后,就让学生进行课文复述、讨论或角色扮演,但往往由于教师没有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加工,新旧知识还不能被学生内化并整合成新的能力,学生很难运用所学的新知识和话题进行有效的表达。这就是由于教师的教学

过程设计不合理或不连贯而造成的。

例如,有一节听说课,在听前活动中,授课教师利用图片为学生学习有关濒危动物的内容做了话题准备和情感准备,但没有为学生做必要的语言准备;然后,授课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并让学生整体听一遍对话材料后回答问题;之后,教学进入缺乏大语境的词汇学习;词汇学习之后,教学从听力转向阅读——学生阅读对话,做判断正误题;然后是学生听录音跟读对话;跟读之后就是语言输出活动。授课教师设计的输出活动虽然很有意义,但明显感觉到学生还没有形成新的能力,既不能基于本节课所

提取的信息表达,也不能有效地运用本节课新学的语言知识。

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对所学信息和语言进行重组、加工和内化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教师必须设法在话题语境中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呈现新的语言知识,帮助学生在完成整体理解和细节信息提取的同时体验和理解新知识,通过思维导图或者结构图式帮助学生对信息进行重组、加工和整理,有效整合新旧知识,再通过分层输出、部分输出、整体输出或扩展性输出对信息和新知识进行内化。只有每个环节都真正落实了,学生才能形成新的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对比较复杂

或较长的课文,这个过程不一定必须在一个课时内完成。

(3)有些授课教师虽然关注了语言的输入,但却忽略了语言知识的学习,新授课没有新语言知识呈现。例如,有一节阅读课,授课教师在引入话题后便让学生读课文,但是由于课文中生词过多,学生理解课文有困难。这就是因为教师没有考虑如何分阶段给学生呈现必要的词汇,让学生在有意义的语境中理解新词汇的意义,再创造

机会和条件使学生多次听到、读到和运用词汇进行理解和表达。

在另一节阅读课中,授课教师首先在读前活动中简单呈现了话题和五个主要词汇,然后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整体阅读课文,以理解课文大意,之后让学生朗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两人一组进行问答。学生相互问答这一活动本身的设计意图是好的,旨在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运用课文中的语言;但是,在学生相互提问之前,授课教师没有设计活动引导学生提取课文中的一些细节信息,也没有指导学生在语境中熟悉和理解新的语言,而是在朗读课文之后就直接转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理和输出,似乎学生不用教就会了。3.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关注学生?

本次观摩与研讨会中授课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够主要表现在:(1)对学生倾听不够;(2)给学生的选择空间不够;(3)为学生提供的互动机会不足;(4)对学生的潜能开发不够。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对一些问题已经有自己的主见,也愿意表达个人见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给学生创造表达自己喜好和意愿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针对学生的看法和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授课教师一般都能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但是当学生在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知识时,却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缺乏对

学生表达的意义的关注。

例如,一位授课教师问学生喜欢什么动物,学生给出了很多不同的回答。有的学生说他喜欢狗,有的说喜欢猫,这时有一个学生说他喜欢狼。喜欢猫和狗还算比较普遍,可这个学生为什么会喜欢狼呢?学生会不会有他的理由呢?也许与他的性格有关?也许与他的经历有关?也许与他的家庭有关?但是授课教师对于这样一些与众不同的回答却没有给予关注,而是按部就班地继续询问其他学生喜欢什么动物。向学生提问似乎仅仅是教师的一个教学程序而已,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内容和意义并没有兴趣。这就反映出教师没有真正在倾听学生的心声,没有抓住机会及时与学生增进了解,交流情感。此外,在不少课堂上,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时间非常有限,大部分时

间是教师与全班互动。

有些授课教师设计的活动开放性也不够。例如,在一个选择旅游国家的活动中,授课教师没有让学生放开去选择要去什么地方,而是给了很多限制,学生要说的话都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学生也只能按照教师的思路来组织表达。这样的活动必然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想象力的发挥,也不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

4.如何实现教学形式与教学实效的统一?

在新课程下,课堂互动模式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机会增多。例如,在本次观摩与研讨会上,几乎所有的授课教师都组织了小组或两人活动,但是总体感觉还是生生之间的活动偏少。如果我们对每堂课进行详细的时间记录的话,估计生生之间的活动也就3~5分钟,一般都不超过10分钟。大多数时间是教师控制下的全班学生活动。而且,生生互动一般都被安排在每节课的结尾部分。此外,有些两人和小组活动仅仅是个摆设,并没有真正为学生间的交流和实践创造有效的学习机会。在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开始到结束都可以不断贯穿生生互动活动,这样会使学生更加主动和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提高学生课堂单元时间内的语言实践机会,同时要注意活动设计一定要有目的性和互动的必要性。只

有这样,学生才会更愿意参与,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5.如何更加合理地开发和使用好教材?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调整教材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意对教材进行删减。有一位授课教师在课后反思时说,他/她对教材进行了整合,删掉了第一个活动与第二个活动,直接从第三个活动开始,因为前两个活动都是学生前面已经学过的内容。但是从上课的效果看,由于前两个活动被删掉,学生直接进入第三个活动的学习并不是很顺利。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只有在真正研究教材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做好对教材的必要调整和补充。

四、观摩与研讨后的思考

1.关于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继承与发展的问题

新课程并不是要否定过去。传统的教学中有很多非常成功和有效的方式和方法,特别是在语言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方面。不同的方法都有各自不同的作用。方法的选择一定要从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基础与能力水平的需要出发,强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的思维参与、活动的互动性和学习的有效性。课程改革是继承与发展的和谐统一。我们应在继承原有的有效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同时,发展既有利于

学生学习过程、又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新方法。

2.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问题

在同一课程理念下也会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这是因为每个地区、每个学校、每个年级和班级都是不同的,每个教师也是不同的,不可能有一种教学方法适合所有的教师和学生。教师应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环境和条件,为学生创造最大化的学习机会,使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开创适合自己教学环境和学生需要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我们举办观摩研讨课并不是为了寻找一个共同的教学模式让所有的教师去模仿,教学是不可能有固定模式的。观摩与研讨的目的是为了给教师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切磋平台,鼓励所有的教师都能有效地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自己成为更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教

师。

3.形式与内容的问题

形式应为内容服务。比如,组织小组活动不是为了小组活动的形式,而是为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和相互促进提供机会。同样,教师在多媒体的使用上不应为了使用而使用,而应从教学的实际效果出发,让多媒体为提高教学效果而服务。

4.目标与过程统一的问题

目标设计与教学过程设计,其最关键的问题是目标与过程要达到和谐统一。目标指导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为达到目标而服务。教师的教学虽然没有模式,但是有共同遵循的原则,那就是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搭好台阶,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教师既要关注教学中大的环节的设计,又要特别关注细节的设计,做到环环相扣,引导和帮助学生不断地整合新旧知识,加速语言的内化过程。只有细节关注到了,新课程的理念才能落实,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才能有保证。^NU1

第四篇:从个案看公司实际出资人的股东资格认定

从个案看公司实际出资人的股东资格认定

周继锋 郭琳佳

一、据以研究的个案

被告成都某酒店公司由原四川省某机械厂全体股东所属资产分割组建成立。2002年1月22日,被告经成都市成华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贾某。原告罗某、王某、刘某、江某均为被告的实际出资人,持有公司股东出资证。受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的限制,被告在设立公司时采用了以贾某、管某、夏某、翁某等48名股东代表持股的形式,该48名股东代表经工商登记,记载于被告股东名册,而包括上述四原告在内的其他出资人未被记载于被告股东名册。2005年9月,被告第一届三次股东大会决议对《转让公司全部股权》正式表决通过。2007年10月,被告与四川某房地产公司签订《成都某酒店公司股权转让的框架协议》。2008年3月,被告股东会对《公司整体股权转让实施方案》正式表决通过。2008年6月,四原告在与四川某房地产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及与被告签订《成都某酒店公司与个人终止劳动、人事、工伤、经济关系协议》时,发生纠纷并诉至法院,四原告要求被告提供公司股东会议通过的《股权转让协议》的决议、《终止劳动协议》的决议、《框架协议》的决议及被告的审计报告等供四原告查阅。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四原告以被告股东身份要求行使股东知情权,应首先确认其股东资格。由于本案四原告未经工商登记并记载于被告股东名册,不具备股东的法定形式特征,故不能确定四原告的股东资格,据此判决驳回四原告的诉讼请求。四原告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公司法》第三十四条之规定,股东知情权的行使主体必须为公司股东,故本案的焦点实际在于判定向被告实际出资的四原告是否具有公司股东身份。虽然被告并不否认四原告的出资行为,也向其出具了股东出资证书,但四原告只是以被告出资人的身份记载于公司内部名册,其股东身份并未在工商机关备案登记,也未记载于公司章程所登记的股东名册中,其权利和义务是通过贾某等48名股东代表而具体体现的,因而四原告不具备公司的股东资格,不能以被告股东身份要求行使股东知情权。故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对实际出资股东资格认定的不同观点

本文所称的实际出资人又称隐名出资人,系指虽然实际出资认购有限责任公司股份,但却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材料中记载为他人(显名出资人)的投资者。在学理研究中,隐名出资人也被称为隐名股东。但是,基于隐名出资人是否具有股东资格及享有相应的股东权利本身还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本文不采用隐名股东的概念。在当前司法实践中,因有限责任公司实际出资人的存在而引发的股东权纠纷日趋增多,由于相关法律规定的缺位和对公司出资人法律地位认识的不同,各地法院对此的认定或处理存在很大差异。

本案系一起典型涉及公司实际出资人股东资格认定的股东知情权案件,根据《公司法》第三十四条之规定,股东知情权的行使主体必须为公司股东,故本案的焦点实际在于判定向成都某酒店公司实际出资的四原告是否具有公司股东身份,对此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被告不能否认向公司900多人发有股东出资证明的事实,工商登记的48名股东只是公司股东代表;被告仅因为《公司法》中对有限责任公司登记股东人数规定的限制,未经任何选举与授权便将贾某等48名股东进行工商登记,否定了包括四原告在内的900多名在册股东的合法身份,于法无据。四原告有向被告实际出资的事实,也以被告出资人的身份记载于被告的内部名册,即表明四原告已实际成为被告的股东,应依法享有《公司法》规定的股东权利。而另一种观点认为,根据《公司法》有关规定,取得股东资格是以具备法定外观形式为必要条件,而出资并非必要条件。故以法定外观形式为要件来确认股东资格是处理涉及隐名出资纠纷的基本原则,但在适用时也不能绝对化,实践中还需要根据隐名出资纠纷涉及的不同法律关系,结合《公司法》规定和有关法律原则来处理。〔1〕本案四原告既未经工商备案登记,也未记载于公司股东名册,其仅以对被告实际出资为由要求行使公司股东权利,不应得到支持。本案承办法官在审理该案时,紧紧围绕案件争议焦点,结合《公 1

司法》关于股东资格的现行规定和相关法理进行阐析,最终得出未记载于公司章程、股东名册或工商登记资料的有限责任公司实际出资人并不必然具有股东资格的妥当结论,笔者赞同这一结论。

三、实际出资并非隐名出资者股东资格认定的唯一要件

笔者认为,从学理研究观点、相关立法意图及证据运用规则等三方面考虑,投资者向有限责任公司实际出资并非确认其具有股东资格的唯一要件。

(一)从股东资格认定的学理研究观点看,实际出资并不是确认隐名出资者具有股东资格的唯一要件 从学理研究来看,股东资格认定包含实质条件和形式条件两方面。实质条件即指股东实际出资;形式条件又称外观形式要件,是指股东资格为他人所认知和识别的形式,包括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公司登记文件、公司发给股东的出资证明书或股票等对股东姓名或名称所做的记载。在实质条件和形式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形下,确定公司股东资格自然没有问题,但隐名出资人因其通常只具备实质条件而没有形式条件,如何确定其股东资格就成为股权纠纷的常见疑难问题。目前学界对于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认定存在诸多争议,主要有“形式说”和“实质说”两派观点。〔2〕“形式说”以表示主义为理论,认为投资作为一种商事活动,应当以商事外观主义与公示公信原则为基础,故投资人必须具备股东的外观形式要件才能被认定为股东;而隐名出资人并不符合这一条件,因此其不应该具有股东资格。“实质说”以意思主义为理论,注重投资人内心真实意思的表达,而不单纯以外在形式确定行为效力;其认为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及工商登记只有证权性质而非设权依据,不能以此确立投资人股东资格;如果一心欲与公司构建股东关系的人是隐名投资人,且其实际出资认购公司股份并参与了公司经营,就应当认定其股东资格。在对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认定问题上,上述两种不同的理论反应了不同的价值趋向,“实质说”旨在维护传统民法的意思自治,强调隐名出资人已向公司出资,履行了作为股东的基本义务,即应当享有公司股东权利;而“形式说”旨在加强行为的外在表征,以内心意思的外在表示——登记公示来保障交易安全,维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

我们认为,上述两种观点既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均有不足之处。在处理涉及善意第三人利益的公司外部纠纷时,坚持“实质说”不符合商法的效率等基本原则,会损害市场效率和交易安全;在处理涉及公司内部关系的纠纷时,片面坚持“形式说”将有悖于当事人投资的初衷,危及法律之公平与正义的价值目标。〔3〕因此,我们应坚持“双重标准,内外有别”的原则来处理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认定问题,具体而言,在涉及善意第三人的外部情形下,应坚持“形式说”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此时不应认定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在不涉及善意第三人的内部情形下,应考虑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特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确认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这里的条件主要包括两个:一是隐名出资人与显名股东对隐名出资人的股东地位有明确约定,且该约定属于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此时应确认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二是在公司存在多个股东的情形下,公司其他股东对隐名出资人和显名股东的关系知情,隐名出资人也实际参与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或以其他方式让其他股东知晓了其隐名出资人的身份,此时可以确认其股东资格。由此看出,无论是涉及隐名出资人的公司内部还是外部纠纷,实际出资均不是认定隐名出资人具有股东资格的唯一要件。

(二)从股东资格认定的现有立法意图看,实际出资并不是确认隐名出资者具有股东资格的唯一要件 我国现行《公司法》和其他法律并未对隐名出资人及其股东资格进行明确规定,但从现有相关法律规定中,我们能够发现立法者和最高法院对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认定的倾向性意见。

我国《公司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第三十二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第三十三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其出资额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公司法》强调取得股东资格是以具备外观形式要件为必要条件,隐名出资人不能因其是实际出资人就可以当然取得公司股东资格。同时,现行《公司法》对公司资本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由原来的法定资本制变为折衷资本制。《公司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个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公司个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

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第二十八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所认缴的出资,应当向已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公司法》第二十六及二十八条关于股东可以分期缴纳出资的规定进一步表明,法律允许实际出资与取得股东资格的条件相分离,即只要符合法定外观形式,即便没有出资也可合法取得股东资格。综上,尽管现行《公司法》对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认定没有明确规定,但其着重强调股东资格的外观形式要件和登记公示力,且实际否定了实际出资这一作为股东资格认定的实质要件,由此看出,现行《公司法》对根据实际出资来认定隐名出资人的股东资格持非鼓励态度。

(三)从股东资格认定的证据运用规则看,实际出资并不是确认隐名出资者具有股东资格的唯一要件 根据《公司法》第二十五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及《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九条之规定,现行《公司法》在司法实践中认定股东资格的主要证据包括公司章程记载、工商注册登记、股东名册、出资证明书、实际出资、股东签署章程行为及实际享有股东权利等,这些不同的证据形式在司法裁判中具有不同的证明效力。与前述股东资格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相对应,大多学者把上述证据分为形式证据和实质证据:公司章程记载、工商注册登记、出资证明书及股东名册记录等属于形式证据;实际出资、股东签署章程行为及享有实际权利等为实质证据。〔4〕

具体来讲,形式证据的功能是对外的,是为使相对人易于判断和辨识,它在与公司以外的第三人的争议中对于股东资格的认定比实质证据更有意义,其中公司章程的记载具有确认股东资格的最高证据效力,因为公司章程是股东出资意思表示的直接证据,而股东的出资意思表示才是成为股东最重要的前提,故公司章程记载的效力优先于其他形式证据;其次,工商登记相比较出资证明书和股东名册具有较强的证据效力,因为公司注册登记是公司成立的必要条件,登记事项能产生对抗第三人的效力,登记的内容在客观上具有使出资人成为股东的推定效果,即公司登记材料的记载不具有创设权利的效力,只具有权利推定的效力;再次,股东名册的效力高于出资证明书,在没有相反证明的情况下,股东名册具有确定股东资格的效力;当股东名册未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或登记不完整时,股东名册记载的股东除不能对抗第三人外,可以依据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且当出资证明书等文件的记载与股东名册的记载之间出现不一致时,应当以股东名册的记载为准,这是由股东名册的确定效力、推定效力所决定的;最后,出资证明书的效力低于公司章程和工商登记的效力,出资证明书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的凭证,是公司对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和享有股权的证明,这只是股东对抗公司的证明,只具有对内效力,而不具有对外公示的效力。而实质证据的功能主要是对内的,用于确定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在解决股东之间的争议时其意义优于形式证据,〔5〕其中,股东签署章程行为反映行为人作公司股东的真实意思表示,因此其又优于实际出资、享有实际股东权利等其他实质证据。综上,在处理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认定时要根据是内部关系(股东与股东、股东与公司之间)还是外部关系(股东与第三人之间)而优先采用形式证据还是实质证据,此即是实践中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确定的证据运用规则。从中不难发现,实际出资远非确认隐名出资者具有股东资格的必备要件。

作者单位: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研究室

[注解]

〔1〕周友苏:《隐名出资及其纠纷的处理》,来源于中外民商裁判网,于2010年3月18日访问。〔2〕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62—463页。〔3〕华小鹏:“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认定”,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第 116页。

〔4〕王岩:“隐名股东确认之诉的几个”,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12期,第39页。〔5〕范健:《公司法》(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86页。

第五篇:从实际案例看何为严重违反劳动纪律

从实际案例看何为严重违反劳动纪律

一、基本案情

健豪制帽(番禺)有限公司是一家外资企业,员工王灿,女,汉族,1965年11月13日生,住广州市芳村区窖口街1号之三401房,为该公司的财务主管,工资8900元/月。2006年8月10日,王灿向公司请假补休,直到第二天下午快下班时公司秘书才回复说,总经理不批准。而王灿这时已经买好了机票,外出旅游,不理会公司的意见,进行了休假4天。休假后,公司以其严重违反《员工手册》为由,解除了王灿的劳动合同。

二、双方的不同意见

1.健豪制帽(番禺)有限公司认为,《员工手册》是劳动法授权制订的,而且经过了劳动部门的审查,可以作为公司处分员工的准则。根据《员工手册》的规定,员工旷工连续3天以上的,公司有权解除双方的劳动合同,其行为合法合理。

2.员工王灿则认为,一方面其履行了请假手续,主观上没有存在恶意,而且公司迟迟不回复,存在着恶意的嫌疑;另一方面,缺勤仅仅是4天而已,不构成“严重”的性质,《员工手册》规定过于苛刻,违反了法律的基本精神。

三、焦点分析

根据上面的情况来看,本案的焦点问题“是否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目前,我们国家没有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作出任何的明确规定,所以实践中对此类问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本案中,根据国家法律的基本精神,笔者认为员工没有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的行为违背了法律的公平原则。

(一)依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被告没有严重违反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原告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

《劳动法》25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

如何界定“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原劳动部《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劳办发[1994]289号)第二十五条 规定,“本条中“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可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和《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等有关法规认定”。

而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三章《处分》对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的规定,构成“严重”的,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的条件是:第十八条规定,“职工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经批评教育无效,连续旷工时间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以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三十天的,企业有权予以除名”。

本案中,答辩人本来就没有存在任何的“无正当理由旷工”,而是履行了正常请假手续的缺勤。即使是旷工,也只是三天而已,远远没有达到上述法律规定的“经常旷工,经批评教育无效”,没有“超过十五天”。因此,原告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

(二)依据司法解释,被告没有严重违反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的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由此可见,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能为有效,即:(1)制定主体合法。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只能由用人单位制定,并以单位名义颁布的。(2)内容合法。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符合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和集体合同的规定。(3)程序合法。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通过民主、公示程序。在实践中,“民主程序”通常采取听取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意见的形式,“公示程序”通常采取制度培训、会议宣讲等形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法释〔2001〕33号)第六条规定,“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本案中,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来看,原告所谓的《员工手册》根本就没有具备三个有效的条件,内容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制定程序没有通过民主、公示程序,没有向劳动者公示。所以所谓的《员工手册》根本没有法律效力,不可以作为处理本劳动纠纷的依据。

(三)按照法理分析,被告没有严重违反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确立是否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应当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违纪造成的后果或影响是否严重;

(2)是否影响到劳动合同的履行或事实上劳动者已无法履行劳动义务;

(3)被违反的劳动纪律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是否已经公示,是否经过员工民主讨论过;

(4)被违反的劳动纪律是否符合过于苛刻,比如要求过早的上班时间或者过晚的下班时间;

(5)违反劳动纪律的员工的动机和情节,是否多次违反。

本案中,答辩人的行为显然没有符合以上要件,没有造成任何的损失,更谈不上严重后果,没有多次违反,没有恶意的动机和情节。相反,用人单位的《员工手册》和相关的劳动纪律本身就是很不人性化的甚至是违法的,也就是说劳动者违反的本来就是一个非法的劳动纪律,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不能被认为“严重违反”。而且从请假到审核请假条的间隔时间是一天多,原告存在着明显的“恶意”嫌疑,想乘机找理由炒被告(原告最近正好处于改革转制的非常时期)。

另外,“劳动纪律”制度的制定一直要经过民主程序,也是我国劳动法历来的精神,在最近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劳动合同法草案作出的规定也有体现:“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综上所述,被告没有严重违反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原告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

四、案件处理结果

本案件最后经过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和法院判决,判定劳动者的行为没有构成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由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相应补偿8万多元钱。

如何证明员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

[案由]某甲就职于某外资企业A公司,与同事乙共住一间公司宿舍。因甲、乙两人工作时间上有冲突,乙经常上夜班回宿舍影响甲休息,为此甲多次向A公司行政部口头反映,但行政部一直未作适当处理。2005年10月15日晚,甲因乙影响其休息与乙发生肢体上的冲突,双方都受伤但伤势较轻。事后,行政部曾找甲、乙两人了解情况。事隔两日,甲、乙均收到行政部的解雇通知书,理由是两人严重违反《员工宿舍守则》。但甲、乙两人从未见过什么《员工宿舍守则》。甲更是觉得事出有因而被解雇的冤枉,向A公司提出赔偿申请被严正拒绝。

评析:这个案例看起来比较简单,用人单位A公司因员工甲、乙两人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无须给予任何赔偿。但仔细想一想,还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A公司是以甲、乙两人严重违反《员工宿舍守则》为由解雇他们的,但是否真得存在《员工宿舍守则》这样一个制度?该制度是否有效,是否有过公示或为公司员工所共知?

二、既便是《员工宿舍守则》存在并已生效,如何界定“严重违反劳动纪律”?

从实操角度来看,目前的劳动立法还略显粗糙,对一些细节性的东西尚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持。首先,虽然在举证责任上基于举证能力的差异用人单位需承担较多的举证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但我们应该同时看到,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越大,其造证能力和主动性也越大。就本案而言,用人单位(A公司)代表自收到举证通知书之日起,为了弥补制度方面可能存在的缺陷,完全可以随时刨制出一份有针对性的制度,发文日期上作点小动作,盖上公章,让各部门负责人签收,以应对员工甲、乙可能就公司制度提出的质疑。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员工甲、乙有口难辩,总不能劳师动众申请笔迹鉴定吧。所以,如何从形式、内容上规范用人单位的举证行为,杜绝用人单位的造证现象,应是完善劳动立法的应有之义。

虽然《劳动法》第二十五条有明文规定:“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但相关司法解并没有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作出一个界定。如果公司规章制度对此有明确的界定,用人单位以公司规章制度为依据解除与员工方的劳

动合同,倒是符合情理。但如果公司规章制度没有对何为“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作为明确界定,在实际操作中的变数就太多了,用人单位的随意性也就太大了。就本案而言,甲与乙的行为能否构成“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合法与否的关键点之一。如何认定,似乎在很在程度上取决于主审法官在实现实体正义时的取舍。如果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员工方确系严重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如: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非常严重的后果、累教不改等,则理所当然应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关于“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应该事先在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作出具体规定,有规定的可以遵从,否则容易产生歧异。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可作为争议处理依据

发布时间:2006-06-0

5[案情>吴某于1997年3月被聘为某银行支行行长助理,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支行根据经营需要,有权调动吴某工作岗位,吴某有权反映本人意见但必须服从调动。1997年年底,吴某以购买私房为由向该行小金库借款1万元,一直未还。第二年,该行上级机关撤销其行长助理职务,并书面通知其到下属营业部工作,吴某表示异议。在银行两次找其谈话后其均未到岗位工作。此后,吴某还协助已被免职的原支行行长一起隐瞒单位账外账,并从中支取现金购买超市礼券等。1999年5月,吴某因涉嫌职务侵占被逮捕。2000年6月,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书后吴某被释放。2000年12有月19日银行根据该行的员工奖惩办法等规定作出给予吴某违纪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决定。吴某遂申请仲裁,但未获支持,后诉至法院,法院判决也未支持其请求。

广东省劳动厅印发《广东省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审查备案办法》所称劳动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劳动管理及有关劳动权利和义务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奖惩及其他劳动管理规定。

制定劳动规章制度应遵循以下程序:

(一)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提出草案;

(二)提请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修改;

(三)由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审议通过;

(四)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备案。但在实践中,也有许多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比较混乱、不合理,甚至还存在损害劳动者权益,与法律、行政法规相违背的现象。因此,对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能否作为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依据呢?对这个问题,要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根据最高法院司法解释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据此,企业的规章制度在解决劳动纠纷中适用必须具备合法的条件和制定程序。

本案中,根据被告银行员工奖惩办法等规定,违反本行及金融行业有关规定,造成严重差错事故的,或者虽非严重差错事故,但在规定时间内该上报而隐瞒不报的,应给予违纪解除劳动合同处理。这一项规定并不违反我国劳动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因此应当是有效的,在本案中可以直接适用,单位据此对其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并没有过错。

下载然而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然而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从思想和实际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浅谈从思想和实际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论文关键词:和谐 马克思价值理论 生命力 论文摘要: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江泽......

    从教学改革看

    从教学改革看科学发展成就 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万代,决定国运兴衰,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是关乎社会繁荣昌盛的千秋伟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党科学判断......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老师不是说得太少了,而是说得太多了;不是听得太多了,而是听得太少了。教师言语充斥了整个课堂,甚至充斥了师生交往的大部分空间。教师在师生交往过程中......

    从学校的实际看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合集)

    从学校的实际看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天津市第一百中学 葛秀彬 2007年发表于(天津电教)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技术与教育相结合作为当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

    结合工作实际十查十看

    岗位争先进、业务争一流、个人争优秀 一查思想观念,看是否转变思想观念,优化思维方式,改变思想方法。着力解决“僵”字,即思想僵化、视野狭窄、意志消沉的问题。力戒不思进取,无......

    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标题】: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作者】:邓小平 【来源】:《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日期】:1987.8.29 【内容】: 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一九八七年八月......

    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众所周知,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物质决定意识理论的方法论,而今天,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我......

    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读后感

    《概论》原著导读 从实际论中国的改革 —读《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有感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