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育中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时间:2019-05-15 01:08: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美术教育中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美术教育中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第一篇:浅谈美术教育中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美术教育中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作者:穆翠花 文章来源:163教育考试在线 点击数:

178

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教育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什么是创造力呢?在美术教学中,通过

教师的指点,发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作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启发想象力并创造性地完成一系列有独特见解的作业的体现,叫创造力。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它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在思想深处架起一座通往创新之路的“立交桥”,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一是要求教师要有见识、善于发现具有创造才能的学生,在“教鞭 "下发现“瓦特”、“牛顿”、“爱迪生”并能给予以悉心指导;二是教师要有奉献的激情,创造活动的目标和方向异常强烈、鲜明,喜欢“自找麻烦”,即使失败也处之泰然,勇于直前;三是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有预见性、能想象和推断出学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成就;四是教师要有独立性,不囿于教学的某些清规戒律,不断探索和追求适应于创造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研究把握儿童美术特点,尊重儿童创造性差异

在艺术教育中,教师必须了解儿童和其创作的需要,才能完全了解他,并且作有效的指导。

儿童总是以自发和自然的方式创造艺术,因此,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比在其它学科领域中能更大程度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儿童会以自己的语言和个人方式去进行美术创作。它与成人美术截然不同,成人美术非常强调形式和技术,大多数美术家都努力使自己的技术日臻完善,并且非常关心外界的评价标准,比如他们以往的成就以及对他们未来将有什么影响,而儿童注重的是对个人的思想,情感的表达,他们探索美术媒体,更多在是沉入创作过程中,而不顾他们的作品将来被如何评价,他们似乎只对内心而不是外界强加的标准做出反应,以至于他们对完善技术和掌握形式显得兴味索然。因此,在分析儿童美术时,最基本的方法应是对儿童及其自发性的探寻。

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对创造性推崇备至,主张通过儿童创作,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因此,他认为教师不应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横加干涉,而应尽量向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以异于他人的方式表达其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并以此树立起自我表现的信心,然而,许多教育者仍保持着“严谨”的教育态度,在惊叹儿童画得美丽之余,却要求“正确”的比例和“优良”的色彩设计,以某些机械标准去衡量、评价儿童自发挥较强的创作行为和创作结果,他们并不太关注作品以外的因素,对其采取一种忽略的态度。这种忽略会导致片面、甚至偏激的作品评价,并会严重伤害儿童对自我形象的肯定,相反,如果让儿童自己进行个人选择,享受选择的自由,并能看到自己独立把握作品的力量,以及教育者对此做出的积极反应都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重感,而不会去对自我形象质疑。

艺术是个性的产物,它的取向求异,即使同一事物由不同的人来表现也会存在极大差别。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莫里斯满含憧憬地说:如果人的潜力和人的差别得到尊重,自我创造的方法就必然是多种多样的。“美术是最为尊重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课程,所以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求异、创造性),教育者不但要善于发掘,而且应给予积极的评价,鼓励儿童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和意见,鼓励标新立异,大胆创新,而绝不应该以不适于儿童思想和认知发展的评价要求束缚他们,儿童有他自己的经验和表现的天地。

儿童的个性不同,他们在学校的行为不可能以完全同样的方式去评价。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教学的多样性,教师应向儿童提出达到任何既定目标的选择性途径。此外,对学生运用不同的美术材料的方式 的观察也可以为清楚地确定其学习方式提供线索,如某个儿童是更适合运用两度还三度空间媒体?某儿童是精确地描写细节还是大胆地简化形式?他是否专注于特殊的题材?他将自己局限于一个有限范围还是超出其界限呢?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进一步获得儿童个性类型和学习方式的知识。

教育家艾斯纳指出“任何一个艺术问题都不会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可以作多种解释。没有什么法则能确切地告诉学生究竟是他还是她的解释才正确。”因此,美术常被为“无错误的学科”,因为它对错误的误解和新的尝试有着更宽松的态度,而且它不存在任何需要记忆或唯一正确的答案,这也就是说,制作一幅画或一件雕塑不存在什么正确和错误的方法,作品中表现出的观点上的差异是宝贵的,这些差异丰富了我们的心智并使我们洞见其他人的思维方式和内心世界,这些差异丰富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而受到欣赏,教师表达对差异的欣赏又会对学生的自我形象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良性循环,使学生勇敢地尝试各种活动,在尝试或使创造思维不断升华,从而为儿童美术创作带来一种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展局面。

二、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力最能发展的条件是民主。”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使课堂教学变得融洽、生动、活泼、高效、充满创造活力。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不同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心境,有利于美术表现力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创造安静优美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学习,使他们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喜欢美术。另一方面我们要运用真情实感的语言艺术、精美的范作、生动的音响、形象的道具创设必要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情感上体验某种色彩,进而引发兴趣,产生顿悟;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的优势,加强直观教学、调节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看看,想想、做做、画画、玩玩”中发挥创造力,使其产生创作艺术的冲动,积极地主动地追求具有创造性的作业成果,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深化创作水平。

美术教育还需启发学生从周围的事物中去发现美,学会从一支歌,一片树叶,几朵小花中寻找灵感的创作动机。当布置作业时,教师对每一次作业提出一定的要求,但又总给学生留出一些想象、创造及个性发挥的余地,如给一种瓜果,让他们通过想象、思考、雕镂出各种不同的形象;给一支毛笔和一瓶墨,让学生在用笔和用墨方面作自由处理,创作出泼墨点染等富有儿童情趣的作品。一堂成功的美术课,应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美术活动,自由自主地充分地倾吐自己的感受,体现自己的个性,显示自己的智慧,创造自己心中的意向。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不紧张,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视为有独特内心世界和巨大生命潜能的个体,尊重、爱护学生,沟通师生情感,融洽师生关系;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的形象性、趣味性的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创新。

2、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美术课”,强化参与意识

当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已被教师们所接受。因为这一教学原则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因此,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参与、多操作,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把发现问题的权力和机会交给学生,凡是学生能独立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促进其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同时,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搭建展示思维“舞台”,鼓励学生发挥发表独特见解。

教学方法上,采取提供信息(言语及形象)指导,当参谋和参与儿童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师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他们自由想象、表现和创造。如陶艺教学,在教给学生基本的制作方法外,鼓励他们不受任何方法的限制,随手握制或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塑造自己喜欢的形象;又如国画教学,只须教给学生用笔和用墨方法,由学生自己组织画面,则会出现千人千面的喜人局面。课堂组织形式上,座位呈“U”形摆放,或采取分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不仅能画,还能解释画面的内涵。形式上可采取先自评,再教师点评等方法。

3、提出具体要求

培养儿童的创造精神,要创造教育情境,但也要有一些具体的学习要求,而且要求必须具有长期性、实效性、即两个“不一样”,一是自己画的和别人画的不一样,就是不要模仿别人的画,包括

教师和教材上的范画;二是现在画的和过去画的不一样,就是要敢于否定自己的过去,敢于创新。

三、启迪想象,培养独特的思维力

创造的关键是思维,创造性思维的重点是想象力,丰富的创造性想象力才是首创的保证,想象力是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又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借助想象力对类似事物进行推断,可以帮助人认识事物,发尽其所有创造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异想天开”不能泼冷水,而应多鼓励、赞扬,引导他敢于想他人未想,做他人之未做,这样他们的创造欲望就可以被激发起来。

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力,可以从命题、选材、构思等方面引导往广处想、往新处想、往妙处想、往趣处想,由此激活学生思维,使其敢于想象,敢于创新。

1、选材:往广处想

让儿童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并通过创作活动,构成新的形象组合,能实现儿童想象的飞跃,展示他们纯真的心灵世界。

如立体造型教材,从简便的材料如火柴、纸盒等入手,制作一些结构简单的造型,然后再用纸、泥、陶土等材料制作稍复杂一些的造型,如果抓住这部分教材中的两个知识点“粘接”、“组合”引导发散思维,则可以将生活中易见的蔬菜、水果、树叶、石头等作为制作材料,进行巧妙地组合。

2、命题:往妙处想

如果以蔬菜、水果为主要材料,课题分别定为《蔬菜的雕镂》和《蔬菜的联想》,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即美国风行的“木匠教学法”,所谓木匠教学法,即给学生一些木块和量尺,由他们去量木块的长、宽、高,然后去拼造一些简单的物体,意即只给学生工具材料,教师只是布置任务和解答学生在动用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实验表明,前一课题学生受“雕镂”二字的影响,表现方法受到了局限,学生过于重视技法而想象不丰富,后一课题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造型丰富多彩。

由此可见,美术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作程度,适当选择命题的炼字,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现技巧,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有效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

3、构思:往趣处想

仍然以上面提到的一课为例,抓住关键词,即以“联想”为切入点,进行启发、诱导、鼓励学生用各种材料结合起来,产生各种联想,使它们按自己的构思、设计作进一步的感受、探究和创造、学生的创造热情和灵感便会迸发出来。

4、动手:往巧处想

动手制作,是将构想变成现实的重要环节。让学生掌握教材介绍的基本制作方法外,教师应启发学生往巧处想,创造出更适合表现的多种方法。如:《纸条工艺》一课,教材只介绍了卷、折、扭、粘四种方法,并且要求用等宽的纸条剪切等方法将作品进行处理,菊花会变得层次丰富,富于变化,小女孩的头发、眼睫毛也变得充满活力。又如《蔬菜的联想》,只有将构思好的各部分运用插接的方法进行巧妙地组合,才能创造出生动有趣的作品。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执教者要有敢破敢立,敢为天下先的创造精神,不为现有教材、教参、教法、模式所囿,而通过一定的筛选、选择、重组、赋予美术教学以生生不息的艺术活力和清新美感;艺术地处理教材就必须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融入执教者独到的领悟和见解,把教材内容转化、优化为教学内容、并富有创意地呈现给学生,从而使教材、教师、学生巧妙地组合成生气洋溢的动态结构,这是美术教学艺术表现的起点和关键。

一个人创造才能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开发儿童的创造才能是教师的职责,而美术学科则是特别有利于培养、发展儿童创造能力的学科之一。因此,美术教师要把培养与发展儿童创造能力作为教学核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应将保持儿童的活力,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作为自己的一个目标.

第二篇: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

摘 要:在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更有效地表达情感,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发展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 美术教育 创造力

摘要:美术教育是发展思维、情感、创造性和培养全球化意识人才的重要学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将学生从被动的、被改造的、被教育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中,美术教师要具备应有的要素,在教学中讲求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指导儿童绘画创作,很重要的是要从儿童心理特征出发,教养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应通过激发儿童对于美术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这个过程,重要的是对儿童艺术创作的引路人,要善于了解儿童,启发儿童对美的兴趣和感受,培养儿童的想象力的创造力。尊重孩子神奇的幻想。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他们可以“异想天开”: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孩子可以幻想在月亮上挂秋千摇荡;蝴蝶纷飞扑向孩子身上,说明我比花儿更美;不同国家的儿童可以用纸筒互相“打电话”。在成人看来似乎“荒诞不经”,对儿童说来,正是奥妙所在。因此,要指导儿童画,就要去发掘他们这种儿童审美的奥妙。

如老师要求孩子们创作一幅《救救大熊猫》的画。一个孩子在画面上画出一只大熊猫在哭,一群小朋友围了过来,有的送苹果、有的送香蕉,有的送巧克力。另一儿童异想天开,画了一个猪形的“扑满(储蓄罐)”,上面帖了红纸,与上“寄给大熊猫收”,还帖上一张邮票。真使人意想不到。发掘这种天真奇妙的创造力,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神奇的幻想,从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看问题,就会在他们心灵中挖掘不尽的美的宝藏。画出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

不可忽视,让孩子学会自己造型。孩子画画,开始往往是画小孩,他们总是先画一个圆圈,这是一个头,再画上嘴巴,嘴巴很重要,它能吃糖、唱歌、讲故事,作用可大呢。又点上两小点是眼睛,它不象嘴巴那样重要。再刷刷几根头发。这就是他脑子里有的印象。至于耳朵、鼻子他们往往疏忽了的。如一竖是身体,二横是手臂,手掌不清楚,但五个手指头是不会弄错的,两腿和脚就只有两竖和两个小圈儿了。

看到这里,我们首先要夸奖:“画得好!”鼓励他这样画下去。千万不能说:画得一点也不像,这样会扼杀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幼小心灵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支持。而儿童认识形象,不会超出自己的理解能力。孩子不能理解的东西,大人不能操之过急,强迫接受,这样就会引起儿童的厌烦,减退画画的兴趣。在启发儿童创作热爱祖国为主题的绘画时,教师启示以爱国旗为题。这时,孩子纷纷举手,说要画国旗。一个孩子提问:“能不能画降旗?”教师问:“为什么?”原来他记忆起去年学校中曾发生的一件事:一天突然下大雨,几个红领巾看见操场上国旗还没降下来,他们冒雨下了国旗。他想画这个场面。这是很好的设想,教师鼓励他进一步构想,这个孩子画了三个红领巾冒雨降旗,并将教学楼,操场上的篮球架、双杠、单杠等都画了进去。教师提示:这样画太庞杂了,主题不突出,绘画就是要画出生活中最美的东西。象教学楼、篮球架、双单杠和降国旗爱祖国有什么关系呢?孩子接受了意见,画面只剩下三个小朋友在呼叫,奔跑,解旗杆绳索,天上正下着大雨,并题名《下雨了》。画面集中,形象单纯,主题突出。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

为了开拓孩子们的眼界,教师要求家长在休息天、假期里多带孩子出外写生,到公园儿童游乐场、动物园、马路、风景优美的地方写生,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丰富孩子的创作。

在表现形式方面,孩子临摹画册也是一种学画的手段;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画活的东西,多观察,多写生,自己选材自己造型。同时要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不能单画一种画,要让孩子广泛涉猎,包括中国画、水彩画、水粉画、油画、腊笔画等等。经过多种实践,可以丰富孩子在造型、创作、色彩等多方面的表现能力。对于儿童画画的兴趣,要注意“留有余地”,爱护他们的积极性,不能让他们画厌了。儿童时期要以学文化为主,每天可有一定时间画画,保持他们精力旺盛,画兴不衰。熟悉儿童的美感情趣。

儿童崇拜英雄,崇拜解放军,哪个孩子不喜欢学解放军!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在画着:五个孩子骑着马,一个举着红旗,第二个吹喇叭,第三个提着小木枪,第四个端起步枪瞄准,第五个还高举着大刀!嘴里还喊着“达、达底达、冲呀!”这不是一面在游戏,一面在创作吗?我们的责任就要从孩子“画画”的游戏中去启发、诱导,使儿童对画画的兴趣和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如果以成人的透视、比例等去要求儿童,儿童力不能及,必然会打击孩子的画兴。作为辅导教师,有必要蹲下来和孩子同一视平线,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事物的形象,看孩子画得是否真有道理,而不是武断的改这改那,有时成人看来“不完善”、“不正确”的,恰好是儿童天趣之所在。今天我们看到有些儿童缺乏真趣,往往是成人过多干涉的结果。尊重孩子,爱护童心,是儿童画指导者应有的素养。

儿童画指导者不仅是一位美术爱好家,也应是儿童心理学家。

由于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小学美术教学正在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很多教师却因受“应试教育”的制约,都比较重视技能训练和学生的模仿能力的培养。而对其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以下我就少儿美术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由于儿童自身潜意识的童趣、稚拙的造型特点,学生往往会把果子画成人面,并赋予表情,把画一个人侧面的眼睛可以画成正面人的眼睛,人物手脚可以随意安排,全身比例也没有一定的规律。在他们眼中,观察到的不只是自然形态的模拟,也不受固定程式的束缚,随意性的人物夸张变形,表现童趣稚拙,他们习惯用线条去绘画自己的生活。因此,在我们教学时应极积引导儿童这种自然古朴、单纯的审美意蕴和思维现象,顺其自然,培养其创造能力。

其次,儿童在美术表现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画自己最亲近的人、最喜欢的玩具、最喜爱的食品,总之喜欢画自己的所思所好。虽然有时画得不像、不美,但却具有他们独特的个性,成人不要限制他们画什么或画成什么样子,更不要轻易作出否定评价。要积极的对儿童的作品做出及时的肯定。如果对儿童作出种种限制,就容易抑制其美术兴趣,说不定一个美术天才在无形中就被成人的要求和限制所扼杀。美术教育者应最大限度的保护儿童的天性。充分发挥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特别爱好,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望。

再次,美术活动始终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创作。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美术作品中呈现儿童的聪明才智和富有个性的创造,充分发挥其想像,对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十分重要。教师要提高儿童的创造性,启发式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挖掘和发展,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使其创造力得以诱发和培养。由于儿童的控制力弱,想说就说,想做就做,喜欢用好奇的眼光看世界,想象世界,有着天生的探索欲,我们应启发他们,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高尔基说过:“一个艺术家在其艺术加工的各种手段中,想象力是重要的环节,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技术中最本质的技术。”培养儿童想象力,发挥学生的表现才能,使儿童多思,多想,多问,自觉养成比较和概括的思维习惯,同时让学生夸张想象,极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吸取素材,从生活中学习,要把瞬息变化,美丽多姿的生活反映到艺术作品中去。观察是重要的前提,通过观察,学生能够直接认识和理解,再描绘想象,建立起明晰的知觉形象。对物体的质感,形状构造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造型能力,因此我们应尽量提供机会,让儿童观察周围的一切,了解所要表现的物体的形状,质感,颜色等,训练他们的眼睛,调动他们的观察兴趣,让自然界来陶冶其情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安排,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察和写生,积累表象材料,从而拓宽想象,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总之,儿童美术教育只有从儿童特点出发,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才会与素质教育相适应。

参考文献:美术教育

美术教学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第三篇:谈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谈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摘要]“美术是一种文明的象征”,因为全人类都创造了美术,成为一种文化实体的一部分,所以不断提高全民的审美素质,是基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相对的可行性和紧迫性。纵观我国现时期美术教育的发展规律,努力改变儿童美术创造活动是势在必行的。创造教育是当今现代化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进行素质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创造对人的发展,对社会的贡献,对人类文明的进程密切相关。中国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就极为重视创造,他曾在《创造宣言》中写到“创造主未完成的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一个不容忽视也不容回避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学生在绘画方面缺乏创造性。如何激发学生在绘画中的创造性,是每个美术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想象力 个性 气氛

长期以来,一些教师只注意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重点放在基本功的训练上,而忽略了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创造力的培养。学生的头脑中评价一幅画“好”与“不好”就是看画得“像”还是“不像”。学生也习惯了黑板──学生的眼睛──经由学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样板画下来的这种训练模式。由于没有“心”的参与,这只能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类似“复习”的过程。这种没有用“心”去画就体现不出个性,更谈不上创造性。所以我们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应更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在一次教学课上,我要求学生画命题画《我喜欢的活动》,结果许多学生画的不是放风筝,就是跳绳等一些老掉牙的题材。他们实在想不出什么有趣的事。也难怪,现在的孩子生活空间太小,自由支配时间太少,成天关在钢筋混凝土筑成的高楼里,每天学校家庭二点一线,假日大部分时间又被作业、各种培训班所占据,余下一点自由时间又大都与电视、电脑、游戏机为伴了。我们的生存空间都被“现代文明”所覆盖,以前充满灵性的山没了,溢满情趣的小河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人工建筑的公园、喷泉、花坛等,家长们又成天疲于生计,也没有过多精力带孩子出去走走,于是孩子们跟大自然亲近的机会更少了,使得他们的童年失去了斑斓的色彩。现实生活的机械性、单调性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影响,也直接影响到孩子创造力的发挥。所以我们的老师、家长平时要尽量多抽点时间带孩子出去走走,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多亲切一下自然,多一点与大自然交流的机会,说不定一根狗尾巴草、一朵野花、一只草丛中的蚱蜢就会引发出孩子们无穷的遐想,产生不尽的灵感。

儿童在接触美术作品时,除了蜡笔、水彩、水粉、油画等一些常见的美术作品之外,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数动画片了。由于长期浸润于卡通人物中,过分的甜美,使孩子画出的图形都带有明显的卡通痕迹,缺乏阳刚之气和一种古朴稚拙的生命本色。所以,我们平时应尽可能地提供机会,多给孩子欣赏一些不同形式、不同种类和风格的美术作品。比如欣赏非洲的图腾柱,让孩子感受原始艺术稚拙、古朴、粗犷之美;让孩子感受色彩的艳丽;有针对性地欣赏一些现代艺术,让孩子接受新鲜事物的剌激,从而开拓思维,启发创造。

作为美育教师,应该回归创造,发展学生的优势,运用创造教育理论来开展自己的教学尝试。

一、还以想象天性,遵循发展规律

儿童开始画画时,似乎完全沉湎于自己的活动之中,虽然他们看见自己画的痕迹时非常高兴,但他们似乎并未想到一种主题或目的。这种愉快活动的痕迹加强了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是个人成就感的重要源泉,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这种满足感一直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创作中对自己的不断认同和其他人对他们的认同,就会大大地影响他的创作。所以,学校的美术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还以原来的那种无拘无束的创作活动,海阔天空的想象,是这个时期该做的事。

1.教好美术课,奠定创作基础。已受了一定传统教育的儿童,要使他们感受到一种全新的开始,一种发挥自己想象的冲动,是上好美术课的主要任务。例如上课时,在黑板上分别画四个相同的图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组同学轮流以图形为基础,随意在周围添画,看最后哪一组画完的作品最有趣、最有创造力和想象。学生热情高涨,激动不已,充分调动了内在的天赋与潜能。或是出示一张很大的画,让学生讲讲这画中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旨在让他们重新回归到那图形的象征主义阶段),接着,教师在画的一个空间上画一笔(是随意的,不规则的符号),然后,让学生想象这是什么。接下来让几个同学一起在画上画出自己所想的、所知道的东西。(在环境的选择中,创作了非凡的想象)。最后,教师采用声、形结合的方法不断出示一些比较大胆的儿童画,以及播放动物、流水、自行车、汽车的声音(增加学生的遐想)。在这样的气氛中进行审美创作活动,使儿童在不经意中体会到美术创作的自主性,从而逐步奠定了儿童的美术创作基础。

2.挖掘教材内容,提供想象素材。

根据著名美术教育家V.罗思菲德,关于儿童绘画的心理描述和心理学家丁.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理论描述来比较,会看出这一阶段儿童以自我中心、自我的空间思维的中心是理智的现实主义,一幅画中可以同时出现一连串事件。想象是这一阶段的灵魂。所以,根据这一发展规律,不断从现行教材出发,挖掘教材中可行之处,一般训练课往往要加上一节想象课,充分扩展儿童的想象天地。

加强儿童装饰画的教学,使他们的想象画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了明显的改观,在装饰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通过对图形、对色彩的想象,画成一幅幅耐人寻味、趣味横生的作品。

二、供选择途径,强调个性发展

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比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能更大程度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他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以自己特有的速度进行创作,他们受外部条件的影响不大,以他们自己的语言和个人方式完成美术作业,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改变美术中评定好差的衡量标准,提出美术是“无错误学科”,这样能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并且可以从儿童的创造中分析出每个学生的个性类型和成熟水平,然后在提出作业要求时就应区别对待,向学生提出不同的选择途径,可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最佳途径。

1.游戏学习法

儿童的各种游戏都可以结合,并向各个方面发展。从感性方面,游戏以拟人化和客观化可以发展为戏剧,从感觉方面,游戏的自我表现的方式可以发展为视觉的或造型设计;从直觉方面,游戏的韵律活动可发展为舞蹈和音乐;从思想方面,游戏以,建设性活动发展为手工艺,而这四方面可以融为一体,即是人格和谐发展的一体。在我的美术教学中,主要从感觉和思想上利用游戏学习培养儿童的造型、绘画、手工能力,并且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教在其中的任务则是担任随从、向导、启发者、心理助产士的角色。比如,在教学《我的家》时,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表演各种家具的组合,使本来的物体得到了感化,而成了思想者之一,让学生边做边画,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真正属于自己的创作方式。所以,游戏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变成艺术的活动,因而获得了儿童的有机发展的效果。

2.玩做学习法

玩做能使学生的个性在美术创作中得以充分展示的教学途径中,玩做学习法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玩做中锻炼了儿童的手工技巧,逐步发展了儿童的心理活动,并且也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我表现的愿望也得以实现。比如教学《美丽的树林》时,教师发给学生很多的彩色纸,让他们撕撕、玩玩,然后再把撕成的各种形状一个个组合起来,形成一幅美丽的树林画,最后再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这样,美丽的树林不再是三角形、圆形呆板组合了。又如教学《纸盒笔筒》时,纸盒的剪裁、粘贴、装饰都是让学生在玩中完成的。

3.心画学习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我特意设计了心画学习法,让学生排除一切外来的干扰,使学生在一种肃静的环境中完成自己的心画,毫无掩饰地表现出心中的图式。首先教师播放音乐,学生闭目静思片刻,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把自己所想到的画面画出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

三、创设艺术气氛,完善交流环境

儿童自从有了交流的意识开始,语言虽在一定范围内能帮助他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但不是全部的,而绘画便成了这一阶段儿童最易接受和表达自己感情和情绪的一种有效途径。平时我们屡见一些儿童在一起边画、边叫、边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影响,他们的这种表现方法越来越远离他们,所以,作为一位小学美术教师应及时地发现这一特征,因势利导,积极创设艺术氛围,不断完善儿童的交流环境,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交流,情绪得到体验。

1.创设校园氛围,增强艺术感染

以学校教育为“大气候”,直接影响学生的艺术创作这个“小气候”。在校园中,不定期地开展儿童画展,使学生的创作体验得到证明,开展较大规模的现场命题作画比赛,积极参加省、市、全国的绘画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得到锻炼,也可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使比赛成为创建学校艺术氛围的粘合剂。

2.开设课堂画廊,促进情感交流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审美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效的时间内创设学生进行绘画的氛围,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而开设课堂画廊,是增加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在课堂画廊中,先让创作者谈谈自己的感想,然后让学生来欣赏、评估。在评估中,各抒己见,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交流。课堂画廊也促进了学生的绘画动机,在创作中,他们全神贯注,大胆尝试,并且不时地传出学生的呼叫、哼曲、自言自语、咕哝。这样的创作环境,使学生的思想、情感都熔铸到画面中,使整个创作过程充满着一种激情、愉快、满足。

综上所述,小学儿童的绘画目的,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活动的能力。这种发展由一个人的个性或自我形象的变化显示出来。每一个少年儿童都有创造力,都有自觉探索愿望。我们应当在教学中发展他们的创造力,点燃他们的创造力。针对每个少年儿童的素质要求,营造创造教育的时间、空间、环境,为每一个儿童提供表现潜在探索欲、创造力的机会,调动他们内在动力,使其创造力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陶行知 《创造宣言》 中国教育出版社 1992.02.孙美兰 《艺术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03 吴东梁 《小学美术教材教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10.杨 桐 《小学美术教学用书》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9.06

第四篇: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一、对幼儿创造力的认识

1、幼儿创造力与生俱来

2、案例

二、激发幼儿在绘画中的想象力、创造力

1、接触自然、观察生活

2、注重学生绘画中情感诉求培养

三、鼓励学生的天性发展

1、针对个体间的差异量体裁衣

2、表扬在创造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四、美术教育对于创造力培养的价值体现

1、创造力的培养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2、创造力的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趋势

第五篇:“五部曲”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五部曲”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本文摘自:广州早教全优加

当今世界的时代精神就是创新精神。专家认为,“我们最严重的问题是缺乏尖子人才,更缺乏一流大师和学术领军人物。在竞争激烈的资讯社会里,不创新,就落后,就死亡。培养创新意识才能保证儿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创意缺乏、少变通、思维不开阔、观察不细致、动手能力不强„„都是缺乏创新能力的体现。专家表示: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多方面一起努力,增强儿童的创造力可以从以下“五部曲”下工夫:

唤起创造的力量——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树立儿童创造的信心,唤起创造的力量。创设开放宽松的环境——创造力并不是一个思考和动手的过程,是一种接近生活的特殊方法。“要培养起儿童的创造力,主要取决于你的态度和你跟儿童一起做的事。”多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儿童的创意思维可以从鼓励儿童申请“专利”开始,儿童可以从中感受到创造的乐趣,并树立更多的自信心。专家还提醒家长可以多鼓励儿童参与学校和社会上的各种活动,尽量挖掘自己的潜力。

培养“多解”思维方式——所谓“多解”的思维方式是指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不是用一个答案、一种方法实现,而是善于变换思维的角度,全方位地、多层次地思考,更灵活、变通地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一种发散性思维方式。

“创意”也要多训练——专家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帮助儿童利用“找错法”、“重新组合法”等方式打破常规。专家认为,剪纸是特别有益于创造能力发展的活动。

下载浅谈美术教育中儿童创造力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美术教育中儿童创造力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儿童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儿童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创造力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爸妈总是容易把创造力限定在创作艺术品、音乐作品的艺术能力上。简单地说,创造力就是思考并做出反应的过程,是把想像的事......

    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石凤艳 满城县神星镇神星幼儿园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要靠人才,而人才来源于良好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

    儿童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儿童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指导儿童绘画创作,很重要的是要从儿童心理特征出发,教养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应通过激发儿童对于美术......

    美术课堂中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毕业论文

    美术课堂中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摘 要:创造力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追求,这种人类特有的能力在儿童时已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而绘画作为儿童们感知世界、抒发自我、表现自我的......

    浅谈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浅谈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平湖市独山港镇全塘幼儿园王秋叶 摘要: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幼儿感性地......

    父母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父母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民族要进步,家庭要致富,个人要发展,离不开民族的创造力,家庭的创造力,个人的创造力。我们平常说的创新意识、新意、灵感、发明、杰作、成功案例等都是创......

    儿童美术创造力的培养美术教案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他们可以“异想天开”: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孩子可以幻想在月亮上挂秋千摇荡;蝴蝶纷飞扑向孩子......

    音乐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

    音乐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 齐晓光 2009级 音乐 【内容提要】 :音乐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学科,在音乐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探求音乐创造力的内涵和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