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1.1《劝学》(苏教版必修1)

时间:2019-05-15 01:58: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1.1《劝学》(苏教版必修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1.1《劝学》(苏教版必修1)》。

第一篇:2011年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1.1《劝学》(苏教版必修1)

《劝学》知识点梳理

一、基础知识

1.下边加点的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輮(róu)以为轮金就砺(lì)则利智(zhì)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bào)须臾(yú)驽(nú)马

C.善假(jià)于物跬(kuǐ)步金石可镂(1òu)D.跂(qì)而望骐骥(jì)爪(zhǎo)牙 2.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A.假如B.假装C.借助,利用D.假的(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A.在那里B.什么C.助词D.代词“之”(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A欺凌,损害B.晒C.又猛又急的D.暴躁(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A.量词;功劳,功勋 B.驾驶;工作,事情

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

第1页

D.量词;功能

(5)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A.断,断绝B.超越,超过C.拒绝D.横渡,横穿

4.“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因果关系。e.连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③吾尝终日而思矣()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⑥蟹六跪而二螯()

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二、课文阅读训练

“积土成山,„„用心躁也。”

6.下面句中的“焉”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子亦有不利焉 C.朝济而夕没版焉D.将焉取之

第2页

7.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不同的意思 A.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指: 今义指: B.用心一也 古义指: 今义指:

8.按照“之”字的意义的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

①青,取之于蓝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⑤冰,水为之⑥君将哀而生之乎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⑧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A.②③⑤B.①⑤⑥C.③⑦⑧D.④⑤⑧

9.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何陋之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0.准确翻译下边文句。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译:(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 11.本段共六句,共分几层?请在文中标出来,并指出每层的大意。12.本段运用了的论证方法。

三、阅读下列文字,按文后要求答题。

第3页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枝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13.注音 ①衢()②()14.解释加点的词 ①无冥冥之志者: ②无赫赫之功: ③事两君者不容: ④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⑤心如结兮: 15.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译:

②尸鸠在桑,其子七兮。译:

16.这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17.这一段的论点是: 参考答案

一、1.D2.C3.(1)C(2)A(3)B(4)C(5)D 4.①c②b③f④d⑤f⑥a5.B

二、6.B7.A蟹钳;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B因为用心;集中注意力或居心8.B9.A10.略 11.分三层。一层(l-2句),学习要积累;二层(3-4句),学习要有恒;三层(5-6句)、学习要专心 12.比喻论证

第4页

三、13.①qú②téng 14.①昏暗不明的样子,这里有精诚专一的意思②显著盛大的样子③侍奉④善;仪态⑤凝结在一起 15.①所以没有精诚专一的精神,就不会智慧豁然贯通。②布谷鸟喂小鸟,平均对待,始终如一 16.学习(或办事)应专心致志 17.故君子结于一也

第5页

第二篇:语文:2.1.1《劝学》测试(苏教版08版必修1)

高一语文《劝学》巧学精练

(一)基础知识

1.下面对加点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假(借助,利用)舟楫者狐假(借助,利用)虎威不假(借助)思索 ...B.冰,水为(做,凝成)之行将为(被)人所并为(为了)之奈何 ...C.非利足也,而致(达到)千里专心致(尽,极)志闲情逸致(兴致,情趣)...D.劝(劝勉,鼓励)学劝(用道理打动人)导劝(劝说,阻止)架 ...2.指出说法正确有一项 [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爪牙”在文中用的是它的比喻义。B.白居易《忆江南》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里的“蓝”和“取之 于蓝”中的“蓝”相同。

C.《劝学》是《荀子》里的第一篇。节选的三段着重论述了学习应持的态度。

D.《劝学》的作者荀况,是春秋后期赵国人,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3.“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 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假 设关系e.连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g.代词,同“尔”,你,你的。(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________(2)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________(3)顺风而呼,声非如疾也________(4)蟹八跪而二螯________(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________(6)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 4.下列句中的“上”与例句中的“上”用法相同的是 [ ] 例句:上食埃土

A.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 B.物价上涨

C.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D.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5.从下面的比喻句中找出正面设喻的一项 [ ](1)青出于蓝(2)冰寒于水(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5)车柔以为轮(6)金就砺则利(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1)(3)(5)(7)B.(1)(2)(5)(6)C.(2)(4)(7)(8)D.(3)(5)(6)(8)6.指出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 [ ] A.不如登高之博见也。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C.雁荡具体而微者。D.今战士还者不足两万耳。7.下列加点词活用现象相同的[ ] ①车柔使之然也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科己③斗折蛇行,明灭可见④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⑤瑜等率轻锐继其后⑥吾妻之美我者⑦其至又加少也 .....A.①② B.⑤⑦ C.④⑥ D.②③(二)阅读

1.阅读下面节选自《荀子·劝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中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兰槐之根

是为芷,其渐之滫(xiǔ,臭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①编之以发,系之苇苕②而临百仞之渊③其渐之滫,君子不近④庶人不服 .....2.下列句子加点的“其”字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 [ ] A.其渐之滫,君子不近B.其质非不美也C.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下列句中没有省略介词“于”的一项是 [ ] A.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其渐之滫,君子不近D.而临百仞之渊

参考答案

(一)1.B 2.B 3.(1)c(2)d(3)f(4)a(5)e(6)f(7)b 4.B 5.B 6.A 7.D(二)1.①拴着②对着③浸④百姓 2.A 3.D

第三篇:2011年高一语文同步测试:3.8《邂逅霍金》(沪教版必修1))

《邂逅霍金》测试

“思考与练习”

(一)本文记叙了作者邂逅霍金的经过,是震撼作者的是哪个情景?

从文中看,最令作者震撼的是这样的镜头:他的身躯是如此的孱弱,行动是如此的不便,语言是如此的艰难,目光却是“异乎寻常”。而周围的人,包括老护士只是默默地跟随着,表现出“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二)仔细阅读以下两段文字,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

1、“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

想一想:为什么“都是”又“或许都不是”?为什么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

——所有的一切都缘于“震撼”。因震撼而感慨万千,无法言表,所以“都是”又“或许都不是”;因震撼而触及心灵,引发“我”对一个伟大生命的深深敬仰与尊重,所以“我什么也没有做”。

2、“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可以看成极度冷漠,也可以视为显示着超常的魅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想一想:为什么说霍金的眼光“极度冷漠”而又“显示着超常魅力”?

——“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可以看成极度冷漠”这应该是实写;而这样的目光却“显示着超长的魅力”,这恐怕是作者“移情”其中而产生的感觉了。因为,这样的目光让人看到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人格魅力,是一种超拔、坚毅的精神力量,是一种无法言说又令人深感震撼的力量。

(三)作者说“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为什么霍金“生活在剑桥”值得“庆幸”,而且要加上一个“更”字?

“庆幸”的是霍金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生活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而“更”庆幸他生活在剑桥,是因为剑桥有十分良好的人文环境,是最能让科学家安静地、专心致志工作的地方。

第四篇:高一语文必修3 同步练习第9课 劝学2)

第3单元

第九课

劝学2

一、双基夯实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舟楫.(jí)

参省.(xǐnɡ)

木直中.绳(zhōnɡ)B.砥砺.(lì)槁暴.(bào)锲.而不舍(qiè)C.驽.马(nú)跬.步(kuǐ)金石可镂.(lòu)D.蛟.龙(jiāo)骐.骥(qí)跂.

而望(jī)【答案】 C(A.中:zhònɡ;B.暴:pù;D.跂:qì。)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蟹六跪而.二螯 ②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⑥顺风而.呼 ⑦吾尝终日而.思矣 ⑧小学而.大遗 ⑨而.耻学于师 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⑪登高而.招 A.①⑩/②③⑪/④⑧⑨/⑤⑥⑦ B.①⑩/②③⑪/④⑧⑨/⑤/⑥⑦ C.①⑩/③④⑦⑪/④⑧⑨/⑤/⑥ D.①⑩/②③/④⑧⑨/⑤⑦/⑥⑪

【答案】 B(表并列关系/顺承/转折/递进/修饰)3.下列句子中“为”的词性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②木直中绳,以为轮 ③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④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⑤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⑥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⑦为君翻作《琵琶行》)

A.①⑤⑥

C.④⑥⑦

【答案】 C(C都是介词)

B.②④⑥ D.③④⑦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木直中绳,以为轮

【答案】 D(D是使动,其他的是名词活用作动词)5.找出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何以伐为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夫晋,何厌之有 【答案】 C(都是定语后置)6.下列各项,都属于课文用来论证学习的意义的一项是()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③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④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⑤以为轮,其曲中规

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①③④

C.①②⑤

【答案】 C(③是态度方法,④⑥是作用)7.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题目是本文的论题,而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B.第二段论述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不足,增长才干。C.第三段论述学习的态度:坚持、专一。

D.本文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来说理,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答案】 C(论述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积累、坚持、专心)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早于

B.②④⑥ D.③④⑤

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

B.《荀子》二十卷。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荀子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吸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

C.战国末期人们尊称荀子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荀子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任过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D.荀子学问渊博精深,行文气魄宏大雄浑,有包容诸家的气概。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类可以认识它,顺应它。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孟法先王的思想,提出了“法后王”的口号。

【答案】 A(荀子不是军事家)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9~11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不积跬步 跬:古代指半步。.B.风雨兴焉

兴:起兴。.C.驽马十驾

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D.金石可镂:

镂:雕刻。.【答案】 B(兴:起。)10.下列成语中的“备”字意义与“圣心备焉”的“备”相同的一项是()A.德才兼备

C.攻其不备

B.有备无患 D.求全责备

【答案】 A(题干和A都当“具备”讲,B准备,C准备,D完备。)11.下列对这个文段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个文段启示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

B.从这个文段我们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这个文段我们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而言,人的先天条件并不是决定因素,关键在于后天努力。

D.这个文段运用了排比、对比、对偶、夸张等多种修辞方法。

E.这个文段说明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答案】 D(没有夸张。)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

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于牛目,坏城郭,且为栈道而葬。群臣多谏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丧行,民必甚病之。官费又恐不给,请弛期更日。”太子曰:“为人子,.而以民劳与官费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丧,不义也。子勿复言。”

群臣皆不敢言,而以告犀首。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也,是其唯惠公乎!请告惠公。” .惠公曰:“诺。”驾而见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然。”惠公曰:“昔王季历葬于楚山之尾,①②

③水啮其墓,见棺之前和。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故使水见之。’于是出而为之张帐以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义也。.今葬有日,而雪甚,及牛目,难以行,太子为及日之故,得毋嫌于欲亟葬乎?愿太子更日。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因弛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义也。若此而弗为,意者羞法文王乎?”太子曰:“甚善。敬弛期,更择日。” .惠子非徒行其说也,又令魏太子未葬其先王,而又因说文王之义。说文王之义以示天下,..岂小功也哉!

(选自《战国策·魏策二》)【注】 ①季历:周文王之父。②:漏流。③和:棺材两头的木板。1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必甚病之

病:损害 .B.水啮其墓

啮:侵蚀 .C.出而为之张帐以朝

张:设置 .D.意者羞法文王乎

法:效法 .【答案】 A(病,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意为“感到困苦”。)1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为栈道而葬坏城郭,且.A.且立石于其墓之门.唯惠公乎是其.B. 则齐国其庶几乎.说文王之义而又因.C. 我欲因之梦吴越.

行其说也惠子非徒.D.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答案】 B(两个“其”字都是副词,均表推测,大概。A项的两个“且”字前一个是副词,将要;后一个是连词,表递进关系,并且。C项两个“因”字,都是介词,前一个意为趁机;后一个意为凭借。D项两个“徒”都是副词,前一个表示仅仅,限于某种情况或范围,可译为“仅”“只”;后一个表示动作的施行没有取得成效,可译为“白白地”。)1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能够打动太子,使他推迟葬期的一组是()①雪甚如此而丧行,民必甚病之 ②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

③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 ④因弛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义也 ⑤若此而弗为,意者羞法文王乎 ⑥说文王之义以示天下,岂小功也哉 A.①②③

C.①③⑤

B.③④⑤ D.②④⑥

【答案】 B(①是群臣的谏言。②是惠子讲述的周文王的话。⑥是对惠子的评价。)1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惠王死了,下葬日期已经确定,但天下起了大雪,城中道路无法通行,太子决定修栈道去送葬,大臣们纷纷劝谏。

B.太子认为不按期举行先王的丧礼是不合道义的,坚决不肯改期,群臣没有办法,最后只好请出了德高望重的惠子。

C.文王认为,当年先王的坟墓被水冲开,是先王想要再见一见群臣百姓,如今天降大雪,是惠王想要多停留几天,扶社稷、安黔首。

D.惠子凭借自己的智慧巧妙进谏,使魏太子没有匆忙地安葬先王,同时又向天下人宣扬了周文王的大义,实在是不小的功德。

【答案】 C(后半句是惠子劝谏太子的话,并不是文王的看法。)参考译文:

魏惠王死了,下葬的日子已经定下来了。可是天下起大雪来,积雪深得几乎能没到牛眼,城里的路无法通行,太子将要修筑栈道前去送葬。群臣中有很多人去谏阻太子,说:“雪下得这么大,如果丧礼如期举行,人民一定会感到非常困苦。国家开支又恐怕不够,请暂缓时间,改日安葬。”太子说:“做儿子的如果因为人民辛苦和国家开支不够,就不按期举行先王的丧礼,这是不合道义的。你们不要再说了。”

大臣们都不敢再去劝说,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犀首。犀首说:“我也没法劝说他,看来这事大概只有靠惠子了,让我去告诉惠子。”

惠子听到后说:“好吧。”就驾着车去见太子,问道:“安葬的日期已经定了吧?”太子说:“是的。”惠子说:“从前周王季历埋葬在楚山脚下,渗漏出来的水侵蚀了他的坟墓,露出棺材的前脸。周文王说:‘啊,先王一定是想再看一看各位大臣和百姓吧,所以才让渗漏的水把棺木露出来了。’于是就把棺木挖出来,为他搭起灵棚让人来朝拜,百姓都来朝见,三天以后才改葬。这是文王的义举啊。现在葬期虽然已定,可是雪下得很大,可以深没牛眼,难以行走。您为了能按期下葬就不顾困难,这会不会有急于下葬的嫌疑呢?希望您改个日期。先王一定是想稍微停留一下来扶助社稷、安定百姓,所以才让雪下得这么大。据此推迟葬期而另择吉日,这正是文王般的大义啊。像这样的情况还不改日安葬,想来(您)是把效法文王当做羞耻了吧?”太子说:“你说得太对了,请让我推迟葬期,另择吉日。”

惠子不仅实行了自己的主张,又让魏太子没有匆忙地安葬先王,并趁机宣扬了文王的道义。向天下人宣扬文王的道义,这难道是小的功绩吗?

四、高考热点

16.把下面4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并在括号中填入同一个连词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凡事过犹不及,______________,()变成明哲保身,()变成圆滑世故,()变成是非不分。

①超越了这个度 ②真理超越一步就是谬误 ③值得赞许的成熟就可能走向反面 ④成熟也是有度的

【答案】 顺序:②④①③连词:或、或、或(填“或者”也对)17.将下面的文字概括为表明海洋的重要性的一个比喻句,不得超过10个字。大约32亿年以前,原始的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在海洋里,这些原始生命在和大自然的搏斗中生存、发展,经过亿万年的进化,逐步形成了原生物、海绵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以至出现了鱼类这样的比较高级的海洋脊椎动物。

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18.根据下面的句式,仍以“人生”开头写两句话,组成排比句。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萎靡的音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热烈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 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五、读写创新

19.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简单的事情 古石

是一些不起眼的事情/比如,一朵花在阳台上绽放/一只鸟落在树上/一群蚂蚁向洞口爬行/还有,一场雪在天空飘扬/一些树叶摇曳在微风中/一列火车穿过寂静的深夜/好多这样简单的事情已经或正在发生/我总是从它们身边一晃而过/但我在某一刻无意间注意它们/心里竟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和宁静/是的,我总是从它们身边一晃而过/它们一直在我生活的暗处发出微光

根据上面的材料,自主命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写作指向】

立意时要注意分析诗歌中提到的“简单的事情”。这里的简单的事情,是指生活中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但这些事情体现的却是一种恬适的生活。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的我们忘记了身边最简单的快乐,找不到精神的寄托、灵魂的归附。而令我们感动的事情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

如果写成记叙类文体,可以描述身边的人、事、物等,表现对生活的理解;如果写成抒情类文体,注意描述这些简单事情的表现,分析这些简单事情表现出的意义,从生活目的的角度抒发个人对人生的感悟;如果写成议论类文体,注意分析“简单事情”包含的意义,它们其实是生活的重要内容。

【佳作赏读】

我爱大自然 赵舒宇

我爱大自然。她不是浓妆艳抹的豪华贵妇,也不是粗服乱发的乡村少女,而是秀外慧中的大家闺秀。

我爱大自然,爱她的秀外慧中。

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生存的空间,更是我们精神的伊甸园。她有“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清新,有“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的素雅,有“台头有酒莺呼客,水面无尘风洗池”的美妙„„她承载着美的一切,她是美的精髓。

我爱大自然,因为她的宽容。

宽容是一种爱,是一泓温情而透明的湖水,让所有的一切映在湖面上。她的宽容让人感动,宽容是人类美德的结晶。它是浩瀚的海,包容了一切,也化解了一切;是吹开花朵的温柔的清风,是坠落阴云的温润的雨水,是容纳大树小草的原野,是接纳百鸟飞翔、纸鸢飘舞、艳阳高照或倾盆大雨的天空。

我爱大自然,爱她的善良。

人,大自然的精灵,因为有了善,才把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太阳富有爱心,阳光下的生命才可以从容地诞生;一粒沙、一片树叶、一方土石,才拥有生命繁衍的足迹;所有的眼睛,才可以蔑视黑暗;所有的季节,才可以周而复始。

我爱大自然,爱她不图回报的精神。

当我们在生活的路上嬉戏,在奋力奔走之余休憩,四周壮美的风景、温馨的情感,都是大自然的赐予,是她给予了我们最美妙的礼物,让我们边走边唱。

我爱大自然,爱她的默默引导。

大自然教会了我们在开心的时候唱歌,在伤感的时候跳舞,时时刻刻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用生命的灿烂编织最美丽的童话。

自然的精髓是美丽的。我爱大自然„„ 【名师点评】

文章抒情气氛浓郁,用排比的形式歌颂了大自然的美丽、宽容、善良、无私,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结构严谨,开篇用正反对比的方法衬托大自然的美丽,第三段引用诗句表现大自然的“秀外慧中”,文采斐然;体裁特点明显,行文紧紧围绕“我爱大自然”这条线索,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大自然的美丽,显示了内容的充实。在发展等级方面,作者注重语言的雕饰,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巧妙地使用长短句,使文章错落有致。

但是,文章的缺陷在于没有更进一步挖掘作文材料蕴含的深刻含意,没有在结尾部分或开头部分进行点题——联系材料内涵,确定文章与材料的紧密关系。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同步练习1

第15课《孙权劝学》导学练测 【字词综合运用】(1)注音

卿(qīng)岂(qǐ)涉猎(shè)孰(shú)遂(suì)(2)形似字区别(3)解词

权谓吕蒙曰(告诉)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事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难道)孰若孤(谁 比得上)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当涂掌事(当道,当权)蒙乃始就学(才 开始从事)卿今者才略(语气词,不译)士别三日(分别)

及鲁肃过寻阳(到了„„时候 到)见事之晚(认清事物)(4)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同“耶”,语气词)(5)成语

刮目相待(看):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6)多义词辨析(7)古今异义 【重点句子分析】

本文写孙权劝学,着重表现孙权的善劝,而完全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长进之快之大,至于鲁肃与吕蒙“结友”,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并为其才略所折服的余韵。【课文背景知识】(1)作家作品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省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编《资治通鉴》,有《司马文正公集》。(2)阅读知识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对理解文言文有什么作用 文章是作者用来反映社会生活,抒发内心情感的方法,因此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与作者的生活经历、遭遇处境紧密相连。如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作者,其作品多体现平民百姓的疾苦;而那些无意仕途的作者,文笔就较轻松,多山水风景、儿女情长的作品;至于一些政治失意、怀才不遇的作者,常会在作品中抒发郁闷伤感之情。所以了解作者的生平,对文言文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写作背景对理解文言文也很重要。每篇文章都有其一定的创作背景,由于年代久远,文字上的障碍已经不少,若对内容理解再有困难就更不利于学习了。了解写作背景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背景知识

《资治通鉴》全书二百九十四卷,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书名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作为借鉴来加强统治的意思。【课文结构分析】(1)层次结构 第一层(“初”„„“蒙乃始就学”),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第二层(“及鲁肃过寻阳”„„“结友而别”),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2)中心意思及写作特点

本文通过孙权劝学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习对增长才略、“当涂掌事”的重要作用。

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的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3)课文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课文写作特色】

1.笔墨简约,言简意赅。2.运用对话,刻画人物。【课本习题提示】

一、示例:吕蒙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是,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此题是开放性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二、1.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2.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3.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同步达纲练习】

(1)给下列的形似字注音并组词。(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博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但当涉猎。

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涉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卿今当涂掌事。

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即更刮目相待。

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给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权谓吕蒙曰()

A.叫做 B.说 C.告诉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A.告辞 B.言辞 C.推辞 ③见往事耳()

A.看见 B.了解 C.见识 ④孰若孤()A.第二人称,你 B.比得上,如,好像 C.这个

D.假如,如果 ⑤蒙乃始就学()

A.于是,就 B.才 C.却,竟然 ⑤及鲁肃过寻阳()A.经过 B.到 C.离开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司马光,字君实,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C.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D.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5)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表示什么语气,并指出它和现代汉语中的哪个语气词相近?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师旷论学 刘 向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了。”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①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昧:暗

①分别指出下列加粗字的用法和意义。②解释下列词语。

暮()戏()问于师旷()闻()善()为人臣()③“平公曰:‘善哉!’句中“善”字的字面意义和蕴含的深层意义分别是什么? ④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意在说明一个_____________的道理。

【典型热点考题】

例1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题目。

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__________,由绚烂到__________。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彩色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__________。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溶于那一片渺远深沉的棕土。到了这一天,你将携带着丰收的生命果粒,牢记着他们的苦涩或甘甜,随着那飘zhuì()的落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里,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

(1)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三个最恰当的,分别将其序号填在文中横线上。①安详 ②安逸 ③平静 ④平淡 ⑤体尝 ⑥体察(2)根据拼音把相应的汉字写在其后的括号里。(2002,山西)

辨析:这是一道检查同义词辨析和汉字识记的题,同样离不开日常的语言积累。解答时,一靠语感,二要联系语境,单纯从词义角度理解,是不灵活的。“激越”、“安详”与“绚烂”、“平淡”是两组相对应的表示一个动态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两个词语,语义、语境都相吻合。“体尝”的意思是“体会品尝”,下文中的“苦涩”、“甘甜”两个词是你选择它的提示。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①④⑤;坠。

例2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相声的关键在于创作。现在专门进行相声创作的人越来越少,这是市场变化造成的。随着文艺的多元化发展,其他艺术门类规模逐渐变大,相声创作人员却在分流,__________ A.因为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远远多于看相声的,相声创作的酬金也低于电视剧和小品,所以有的改行写小品了,有的写电视剧了。

B.因为相声创作的酬金低于电视剧和小品,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又远远多于看相声的,所以有的改行写电视剧了,有的写小品了。

C.有的改行写电视剧了,有的写小品了,因为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远远多于看相声的,相声创作的酬金也低于电视剧和小品。

D.有的改行写小品了,有的写电视剧了,因为相声创作的酬金低于电视剧和小品,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又远远多于看相声的。(2002,杭州)

辨析:这是一道考查语言逻辑的题目,只要掌握做题的规律,找到突破口,就会非常简单。空白处的前一个词是“分流”,“有的„„有的„„”承接它,很合适;“因为”后的两个原因中,“看电视剧和小品”与上文的“写电视剧、小品”联系紧密,所以应放在前边,而且“相声创作酬金低”也是一个次要原因,所以放在后面。所以本题应选C。【易错例题分析】

例 用词造句不恰当的是()

A.和睦:老师的脸上总是带着慈祥和睦的笑容。B.诧异:听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大家都很诧异。C.蹒跚:望着蹒跚远去的父亲,我的泪涌了出来。

D.肆虐: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今春风沙肆虐,再次引起人们对环保的重视。

警示:这四个词我们都不陌生,日常使用率较高,因而无形之中就会养成一种使用的习惯。由于大家的年龄特点,思维跟不上表达,往往随心所“语”,而不去探究正确与否,所以,答题时容易受平时表达习惯的影响,产生错觉。“和睦”一词的意思是“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用来形容“笑容”显然不合适,“温和”较恰当,所以正确答案是A。

参考答案

(1)qīng卿相 jī唧唧 liè猎奇 là腊月(2)①古时王侯的自称 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②只 粗略地阅读 ③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当道,当权。④重新 ⑤认清事物(3)①c ②c ③b ④b ⑤a ⑥b(4)D(5)①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②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③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6)①他的,代词 自己,代词;代词,代下文所言的事 助词,的 ②晚 戏弄 向 听说 好 做 ③字面意义:(讲得)好极了。深层意义:赞扬、佩服师旷关于学无止境的劝戒。④少年好学,(就)好像初升太阳的光华;壮年好学,(就)好像中午太阳的光芒;老年好学,(就)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⑤比喻、排比 学无止境,只要想学,不懈追求,任何时候都会有所收获

下载2011年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1.1《劝学》(苏教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高一语文同步测试:2.1.1《劝学》(苏教版必修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标高一政治必修2同步测试—第二课内容 试题 1

    新课标高一政治同步测试(2)—第二课内容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新课标高一政治必修二同步测试(5篇模版)

    新课标高一政治必修二同步测试(3)—第三课内容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苏教七上语文期中测试

    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迈进了中学已四个月了。在这片沃土上,我们眺望繁星漫天,凝眸夕阳余辉;l......

    鲁教版高一语文上册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总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初步了解关掌握阅读现代文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3.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

    (新课程)高中数学 2.1.1《函数》教案 新人教B版必修1

    2.1.1函数 教案(2) 教学目标:理解映射的概念; 用映射的观点建立函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用映射的观点建立函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1.通过对教材上例4、例5、例6的研究,引入映射的概念.......

    高一语文人生百相测试1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 第四单元人生百相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好美姬鲰生孰与君少长要项伯樊哙...... 卮酒戮力参乘与臣有郤(......

    高一语文必修一模块测试补考卷

    文山市第一中学 高一年级语文(必修1)模块结业考试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 :(每题2分共8 分) 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 ( ) A、颓圮(tuí pǐ) 凌侮(wǔ) 骨髓(suǐ) 否(pǐ......

    [原创]苏教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专题测试)

    专题测试 一、基础知识(共6小题,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 ) A. 骨骸 隔阂 弹劾 言简意赅 ....B. 琥珀 漂泊 船舶 剔除糟粕 ....C. 啜泣 拾掇 辍学 点缀渲染 ....D. 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