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中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发展过程

时间:2019-05-15 01:28: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国以来中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发展过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国以来中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发展过程》。

第一篇:建国以来中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发展过程

建国以来中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发展过程

学前教育1008110042 建国后中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发展是经历了几个时期的。

陈丽华

一.新中国成立初至“文革” 前时期的学前教育政策发展特点:

1.强调以解放区的经验为基础,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中央教育部于1951年制定了《幼儿园暂行规程》(试行草案)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试行草案),并于次年颁发全国。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学前教育基本上是解放区学前教育的继承和发展,而且多是通过总结归纳出一系列法政法规。并没有针对当时的中国学前教育的形式的特点而更改,学前教育制度还不是很受重视,以继承为主。

2.全面学习苏联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倡导全面向苏联学习,尤其是在课程政策及其内容上充分而完全表现出苏联特色,如倡导分科教育,强调幼儿具有差异性,说明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教育政策制定方面是很少经验的,大多都是借鉴国外一些教育政策制度,在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但有些却可能不是很能适中国国情,需要广大教育者在不断实践中改进。

3.针对具体问题及时地制定相关政策

1956年2月,教育部,卫生部和内务部发出的《关于托儿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指出,全国的保教事业已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最主要的是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发展方针不明确,托儿所和幼儿园的界限和领带关系不明确,缺乏应有的制度,缺乏经常的监督和领导,说明了中国学前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现到了很多问题,并提出了根据需要和可能的条件积极的发展托儿所和幼儿园,学前教育的问题日益显著而受到关注,而后来制定的《关于中小学、师范学校的托儿所的作用进行充分肯定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托儿所的领导和管理,积极改进工作,使之巩固和发展,各系列的学前教育政策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中,更能适应中国国情的发展需要。

4,。学前教育政策体系基本成型

整个世界的学前教育政策,基本有制度政策(包括体制、管理、办园条件、人员组成等方面),幼儿保护和发展政策,幼儿教师政策,幼儿园课程政策以及针对具体问题出台的政策组成,这五种政策共同组成了整个学前教育政策系统,而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文革”前所出台的学前教育相关政策来看,无论是制度政策还是幼儿园课程政策,有些方面是向外国学习的,引进外国的教育政策,课程政策等,有些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而不断提出新的政策去改善学前教育状况和教育,因此,我国的学前教育政策体系基本成型。

二.改革开放初至今的学前教育政策发展特点(1978年至今)

一.学前教育政策的范围进一步扩展

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政策的范围扩大了很多,1979年中国又制定颁发了《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1980年又制定颁发了《幼儿园教育纲要》,并与卫生部联合发出了《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试行草案)等文件,对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及各班的教育方法均给予详细论述,使这个《纲要》成为全国幼儿教育工作的依据,学前教育政策的关注点不仅更加关注儿童的教育问题,明确规范了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及内容等,而且还更加注重了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另外政策的范围进一步扩展,涉及到学前教育由3岁—6岁延伸到3岁前以及入小学后,由关注教师的职前培训扩展到关注教师的职后培训,由总体关注幼儿园的开办及教育扩展到关注不同地区的学前教育的发展等等,这说明了国家更加关注学前教育的发展,明确了学前教育对于国民发展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开始从各个方面完善学前教育,使更多儿童能科学地接受学前教育,增强国民素质。

二.政策的制定更加敏感和具有针对性

改革开放以来,针对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如1991年,针对当时学前班教育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发布了《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就学前班的性质、举办原则、领导和管理、保育和教育要求、改善办班条件的要求以及教师的管理和培训等方面作出了相应的说明和规定, 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已经开始能够针对中国的国情而制定相关的政策,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完全吸收西方的一些教育政策,因此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更具实时性、敏感性和针对性。

(三)政策的制定开始走向法制化

进入80年代后,由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幼教领域的改革呼声日益高涨。1989年6月,国家教委制定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同年9月11日,国家教委发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有关幼儿教育的行政法规,1996年正式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到2001年又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而1989年的《幼儿管理条例》的颁发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开始走向法制化建设的道路,而此后的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开始颁布实施.从学前教育发展的这个角度来看,各种政策的颁发更加有利于学前教育的法制化发展,这更有利于从不同程度和不同层面对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作了进一步的规范,使其健康而快速的发展。

(四)更加关注儿童的发展及自我保护

2007年,针对幼儿园接送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事故凸显出幼儿教育的安全问题,教育部等部门先后发出多部文件,进一步强调幼儿园教育的规范性,要求充分保障幼儿的安全。为了提高家长的素质。1997年3月,原国家教委,全国妇联联合颁发了《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就家长如何教子做人,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学习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及方法等内容予以规定。这一时期的学前教育政策不仅关注儿童的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也在关注儿童的生存、保护及自我发展方面,真正体现了把儿童的生命安全和发展放到第一位的思想。

(五)发展规划性的政策明显增多

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这一时期发展规划性的政策明显增多.学前教育政策用于指导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明显加强。如。90年代中期,原国家教委颁发《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明确规定,到200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要达45%,大中城市基本解决适龄幼儿入园问题,农村学前一年幼儿园(班)率达60%以上。为实现这一目标,又制定了《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就指导思想、具体目标、措施保障等提出了基本要求。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等带有对未来规划性质的政策和文件。这一系列的文件的

出台不仅提升了学前教育地位,使更多人开始关注和重视学前教育,还有助于国家未来学前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有明确计划的执行,使更多儿童能接受到学前教育,而不是盲目地发展,使学前教育能更好地发展。

(六)与时代和国际接轨

纵观我国制定的学前教育政策,始终强调以儿童的发展为本。对儿童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儿童的和谐发展, 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始终是与世界和时代同步而行,中国的学前教育政策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第二篇:建国以来学前教育政策解读

建国以来我国重大的关于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解读

一、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学前教育政策法规

1.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产生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学制,将“幼稚园”改称为“幼儿园”,并开始了它的新生命。

2.中央教育部根据《共同纲领》和第一次全国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两年来的实践经验,中央教育部于1951年制定了《幼儿园暂行规程》(试行草案)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试行草案),并于次年颁发全国。

3.1952年7月,教育部颁发的《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规定:培养幼儿园师资的学校称为幼儿师范学校。

4.1952年教育部颁发试行的《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中指出:高等师范学校设置的教育系分设教育组,培养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专业教师。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前教育政策法规

1.1956年2月,教育部,卫生部和内务部发出的《关于托儿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指出托儿所、幼儿园的发展方针是应当按照“全面规划,坚强领导”和“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方针,同时根据需要与可能积极发展。

2.教育部于1956年11月颁发《关于幼儿园幼儿的作息制度和各项活动的规定》指出应根据所在地地区气候的变化及本园的具体情况拟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切实遵守。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学前教育政策法规

1.“文化大革命”中,幼儿教育遭到破坏的程度以城市幼儿园最为严重,中央教育部针对这一情况,于1979年首先制定颁发试行《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用以指导城市幼儿园工作走向正规化、规范化。

2.1979年10月11日,党中央、国务院在转发《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纪要》时指出:“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恢复、发展、整顿、提高各类托幼组织”。3.我国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2004年3月14日修正)第19条中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并且发展学前教育”。“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4.教育部在1983年9月21日发布的《关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中进一步指出: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够发达的国家,发展幼儿教育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农村应以群众集体办园为主,充分调动社(乡)、队(村)的积极性;县镇则应大力提倡机关、厂矿企事业、街道办园,并支持群众个人办园。与此同时,要积极恢复和发展教育部门办的幼儿园。” 5.1987年10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在转发国家教委等九部委《关于明确幼儿教育事业领导管理职责分工的请示》中指出:“幼儿教育既是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福利事业的性质,因此,必须在政府统一领导下,除地方政府举办幼儿园外,主要依靠部门、单位和集体、个人等方面力量发展幼儿教育事业。” 6.1988年8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在转发国家教委等八部委《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发展幼儿教育事业。”《意见》进一步认为:“幼儿教育事业具有地方性和群众性。发展这项事业不可能也不应该由国家包起来,要依靠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一起来办。在地方人民政府举办幼儿园的同时,主要依靠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办。”《意见》进一步强调:“幼儿园不仅有全民性质的,大量应属集体性质的,以及由公民个人依照国家法律及有关规定举办的。” 7.1989年6月,国家教委制定颁发《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并于1990年2月1日起试行,1997年修订后正式实施。8.1989年8月20日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幼儿园管理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的第一个幼儿园教育法规。《条例》第5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依据本条例举办幼儿园,并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公民举办幼儿园或捐资助园。” 9.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在现阶段,基础教育应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国家欢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外国友好人士捐资助学。在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范围内进行国际合作办学”。

10.国务院在1994年7月3日发布《 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 》中进一步指出:“基础教育主要由政府办学,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按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办学。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实行‘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形式。” 11.1995年3月18日通过的我国《教育法》第25条规定:“ 国家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并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12.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在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调动各方面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今后3~5年,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

13.在1999年6月1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

14.国务院在2001年5月29日发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 “学前教育以政府办园为骨干,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对基础教育捐赠”。“大力发展以社区为依托,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

15.2003年3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在转发教育部等十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积极鼓励和提倡社会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今后5年(2003-2007年)幼儿教育改革的总目标是: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根据城乡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幼儿教育形式相结合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 16.十七大提出“重视学前教育”,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促进教育公平,在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切实解决“入园难”问题。”

四、2010年—2011年中国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系列大事记

1.2010年2月2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本开始第二轮意见征集活动。据教育部官方网站数据统计,短短一个月内,征集到近1.8万条意见和建议,其中,有关学前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有近四千条,高居榜首,占全部意见和建议总数的21.8%。

国家《纲要》第一次提出了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纲要》是2020年之前教育发展总的纲领。第一次提出了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这是学前教育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李天顺司长将《规划纲要》有关学前教育条款高度概括成“1+3+1+8+N”,就是 “一章,三条,一个项目,八个直接规定,众多基本精神”。

2.2010年6月21~28日,《人民日报》连发5篇相关报道及分析文章剖析“上幼儿园难”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并引起了中央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

3.2010年7月13-14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对组织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作了全面部署。

4.2010年7月29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教育规划纲要》,其中的第三章专章部署学前教育工作。这在我国国家级的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中是第一次,凸显了国家对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坚强决心。

5.2010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和督促检查,严格落实责任,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发【2010】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十条”),全面阐述了有关当前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具体政策”。

6.2010-11-25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是国务院下发的第一个学前教育文件。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7.2010年12月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学前教育电视电话会议。这是我国政府迄今召开的有关学前教育工作的最高规格的会议。国务委员刘延东发表重要讲话。

8.2010年2010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办发【2010】48号文件《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通知》确定了改革试点的十大任务,其中第一大任务就是“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12月6日,随即公布了一批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试点地区名单。

9.2010年12月10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国十条”的根本精神“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进行现场解读,并回答网民提问。

10.2010年12月10~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确定了2011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其中第四个主要任务是“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具体的阐述一开头就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改善民生上要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要加强教育重点领域建设,重视发展学前教育。

小结: 从上述政策、法律、法规中可见,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是:

一、坚持“两条腿走路” 的办园思想。(多渠道办园)在地方人民政府举办幼儿园的同时,主要依靠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举办幼儿园。不仅要有全民性质的以及大量集体性质的幼儿园,还要有由公民个人依照国家法律及有关规定举办的幼儿园。

二、坚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办园思想。(多形式办园)

要创造条件,积极发展正规的幼儿园;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重视发展灵活多样的、非正规的幼儿教育机构。

三、幼儿园的建设离不开幼儿师范学校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幼儿园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密切相关,幼儿园和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两大主要方面。

四、学前教育发展趋势:更加注重学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更加重视各级政府的领导;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更加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更加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三篇:建国以来粮食购销政策的变革

建国以来粮食购销政策的变革

安远县是一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低山丘陵山区。气候温和,宜种水稻、烟叶、红薯、大豆、瓜果类等农作物。农业以水稻为主,是赣州地区的产粮县之一。由于历代政府不重视农业生产,加之自然灾害侵袭,以致在建国前水稻平均亩产不到200斤,常年粮食产量仅有6500万斤左右稻谷。广大农民终年辛苦,除饱苛捐重赋的压榨外,还要遭权贵官吏的盘剥,收获之粮,所剩无几。

1949年8月20日安远解放。县人民政府指派财粮科接管了国民党县政府的“田粮科”和“县仓、公产管理委员会”,建立了“县人民政府粮食科”,逐步掌握了粮源,平抑了粮价,打击了不法商人投机倒把活动,控制了粮食市场,稳定了物价。

建国以来,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工作。为此,制订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对粮食工作,制订了农业税依率计征合理负担和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随后对粮食进行了“三定”,“一定三年”,“一定五年”,“大包干”和“合同定购”政策,多次提高粮油统购价,实行超购加价奖励的办法,采取统购价提高后统销价基本不动的购销价格倒挂政策,以及对城镇居民实行计划供应和定量供应的政策。使我县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53年全县粮食总产9225万斤,比建国前6500万斤,增产2725万斤,增长14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连年丰收。1978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15820万斤,1983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20054万斤,首次突破二亿斤大关,比1978年增产4234万斤,增长27.4%。从1985年起,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定购价格统一实行“倒三七”比例价(30%按统购价,70%按超购价)。改革的核心,是要更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供求的调节作用。至此,实行32年之久的统购统销制度基本解体,取而代之的是“双轨制“的粮食购销体制,即政府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直接控制一部分粮食购销,另一部分粮食购销由生产者、消费者、经营者自主进行,实行完全的商品交换,由市场机制调节。在确定“双轨制”的粮食购销体制后,政府还逐步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一是减少粮食定购数量,扩大市场调节的比重。二是通过多次提高国家定购部分的粮食收购价格,逐步使粮食定购价接近市场价。三是培育粮食市场,积极发展多渠道经营,建立了多种类型的议价粮油贸易中心、批发市场。四是提高统销价格,实现购销同价。在全面实现购销同价的基础上,1993年底放开了粮食价格和经营,取消了国家低价定量供应的统销制度,实行了30多年的粮本、粮票制度也随之消亡。短缺经济下的粮食计划供应已成历史,丰富的市场粮源极大地改善了居民膳食结构。

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提出了“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政策措施。这项政策的实施,为新的粮食生产高潮的到来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2001年国务院提出“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的思路,2004年5月31日,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在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宣布,全面放开粮食价格和购销市场,同时取消地方乡镇统筹提留粮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农业特别是粮食出现了“超常规”的增长。为了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2005年以来,除给种粮农民各种补贴外,主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价收购政策。即根据粮食生产成本,合理利润等制定最低收购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格的,在规定时间内敞开收购;超过最低收购价格时,由市场机制进行配臵。这样,既能促进粮食生产,又利于国家掌握粮源。

从2004年到现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由双轨制进入到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化新阶段,粮食行政职能由系统内管理向社会行业管理转变,依法管粮工作逐步推进。2004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同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标志着粮食计划经济时代的结束和粮食流通市场化时代的开启,尊重市场配臵粮食资源的选择权,新的粮食流通体制的总体框架设计为“在低门槛收购许可和最低保护价支持下放开收购、放开价格”,放开收购使粮食收购由单渠道流通向多渠道流通转变,放开价格使扭曲价格的双轨制向市场形成价格的单轨制回归。粮食收购许可和宏观调控责任赋予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社会粮食管理执法权,将粮食行政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新型粮食流通体制从2004年运行以来,县内粮食生产稳产增收,粮食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

建国以来,国家对粮食购销价格政策不断进行调整,我县粮食统购定购早稻价格从1953年的4.41元/百斤起不断上调,至1996年已调至67元/百斤;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价格和购销市场,不但取消了乡镇统筹提留粮,还开始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2005年以来,除给种粮农民各种补贴外,主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价收购政策,按70元/百斤的最低收购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2008年最低收购价调整为77元/百斤,农民负担大幅减轻;今年,早稻最低收购价上调至90元/百斤。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第四篇:学前教育政策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这一周,我仔细研读了学前教育政策。在一周时间的自学后,有很多触动,我深深感到了社会、家长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是孩子人生旅途的启蒙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未来,提供幼儿合适的教育,才会使每一个孩子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老师的我们,只有不断反思,审视自己的教育言行,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下面是我在学习学前教育政策的一些想法心得。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是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通过认真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我深刻理解了“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对“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3个维度14个领域62项基本要求有了基本的了解。整个标准可以用“爱和能力”四个字来表达。“爱”,一是要求幼儿教师要热爱工作岗位,二是要求幼儿园教师要关爱幼儿。这里的爱不同于家长、同伴的爱,而是“教育爱”。“能力”是在“爱”的基础之上对幼儿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包括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参照这三个维度,对照自己的各个方面;觉得自己在专业理念和师德方面会时刻的要求自己,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孩子们的榜样。

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方面,由于自己是新的老师,很多时候还需要在教研中多加的听听老教师的经验和方法,自己也要加紧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在带班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好方法和经验,与理论与实践之中,不断地向专业教师的领域迈进。

《指南》将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在实施《指南》时,要把握以下四个方面:幼儿学习发展的整体性、个体差异、学习方式和特点以及学习品质。同时要重视游戏、生活的独特价值,充分地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了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儿童直接通过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现在大多数的孩子被禁锢在教育的条条框框之中,他们需要自主,因为只有自己动手动脑得来的直接经验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

《指南》出现的目的就是要指导家长和教师向幼儿提供合适、科学的教育。那么,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在健康领域目标中指出“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与同伴做横向比较。”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学习能力较强、性格开朗、自我服务能力强的幼儿,我们常常能做到发现这些孩子的闪光点。但是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孩子,我们更需要有意识地去发现、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因为,每个孩子其实都有自己的长处,要给他展现机会,让他在学习活动中取得成功,发现自己的长处,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与喜悦,增强自信。

二、要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交流。在语言领域目标中指出:“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们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家长要经常和孩子一起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坚持给他讲故事,一起看图书,并且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发现孩子不够认真时,要将说话相应放轻,语速放慢,让孩子不由静下心来细细地听,这样也较好地养成了他的倾听习惯。同时,在和孩子进行交流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灵活的结合情景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孩子的理解。

三、要注重身边的教育。在社会领域解读中指出:“幼儿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和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幼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生活领域的社会活动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家长说教得多,孩子往往被动地灌输一些社会性规则、意识或品质。社会活动取材应源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如在社会活动“买水果”的过程中,孩子懂得使用礼貌用语,学习他人是如何与卖水果的人交流沟通的。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现鲜活的教育。我们在教育儿童时,要用儿童的眼光去欣赏他们的作品,让孩子有创造的信心与兴趣,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我们在理论中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发展自己。同时,也需要和有经验的教师不断地交流学习,在实践和反思的循环过程中,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以促进幼儿更加全面的发展。

第五篇:学前教育政策解读

学前教育政策解读

2011-03-09 21:23:40| 分类: 政策信息 |字号大中小 订阅

1、党的十七大向全国发出了一个很强烈的重视学前教育的信号

十七大提出“重视学前教育”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促进教育公平,在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切实解决“入园难”问题。”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提出了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纲要》是2020年之前教育发展总的纲领。第一次提出了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这是学前教育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李天顺司长将《规划纲要》有关学前教育条款高度概括成“1+3+1+8+N”,就是 “一章,三条,一个项目,八个直接规定,众多基本精神”。《纲要》提出总的目标任务 国务院《意见》提出大政方针 学前教育分规划是具体的施工图。

3、《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是国务院下发的第一个学前教育文件。“国十条”

(一)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1、“三个是”: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2、“三个关系”:发展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3、“五个必须坚持”:发展学前教育

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破除制约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

必须坚持科学育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4、“三个作为”,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突破口,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

(二)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1、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普及普惠”(1)新建、改扩建。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

(2)利用公共资源改建。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

(3)扩大优质资源。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

(4)支持集体办园。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

2、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

“四条支持措施”

(1)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

(2)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3)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4)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

3、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

(1)政策:城镇小区必须配套建设幼儿园。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

(2)“三个同步”: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3)管理: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4)流动儿童:城镇幼儿园建设要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4、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

(1)规划: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2)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从今年开始,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地方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门资金,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

(3)体制: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逐步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

(4)条件:改善农村幼儿园保教条件,配备基本的保教设施、玩教具、幼儿读物等。(5)留守儿童:创造更多条件,着力保障留守儿童入园。

(三)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1、编制:合理确定生师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

2、资格: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2010年国家颁布幼儿教师专业标准。

3、补充:公开招聘具备条件的毕业生充实幼儿教师队伍。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

4、权益:完善落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保障办法、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机制和社会保障政策。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公办幼儿教师,按国家规定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对优秀幼儿园园长、教师进行表彰。

5、培养: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办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加大面向农村的幼儿教师培养力度,扩大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重视对幼儿特教师资的培养。

6、培训: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创新培训模式,为有志于从事学前教育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提供培训。三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五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

(四)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1、预算有科目: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2、增量有倾斜: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

3、投入有比例: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未来三年要有明显提高。地方教育费附加:提高1%,范围扩大: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

4、拨款有标准:各地根据实际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

5、捐助有优惠: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和捐资助园。

6、家庭有承担:家庭合理分担学前教育成本。

7、资助有制度: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

8、专项有名目: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和学前双语教育。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重点支持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五)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

1、分类:各地根据国家基本标准和社会对幼儿保教的不同需求,制定各种类型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

2、审批: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各类幼儿园,建立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对幼儿园实行动态监管。

3、年检:完善和落实幼儿园年检制度。未取得办园许可证和未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幼儿园。

4、管理:对社会各类幼儿培训机构和早期教育指导机构,审批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

5、非法幼儿园治理:全面排查,加强指导,督促整改。

综治委、教育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的意见〉公通字[2010]38号规定:

对公立中小学、幼儿园和经批准登记注册的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由教育部门统一管理;

对尚未批准登记注册的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以及各类课外班,综治部门要协调当地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担负起安全管理责任;

凡由乡镇、街道以出租等形式提供土地、校舍支持或利用私人出租房屋举办幼儿园的,由综治部门协调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落实业主、房主的安全管理责任;

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经多次整改仍不达标的,要依法予以取缔并妥善安置学生和儿童。

(六)强化幼儿园安全监管。

1、各地要高度重视幼儿园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安全设施建设,配备保安人员,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落实各项措施,严防事故发生。

2、相关部门按职能分工,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监督指导。

3、幼儿园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内部安全管理。

4、幼儿园所在街道、社区和村民委员会要共同做好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

(七)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

1、国家有关部门2011年出台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

2、省级有关部门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

3、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完善备案程序,加强分类指导。

4、幼儿园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收费监管,坚决查处乱收费。

(八)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1、2010年国家颁布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

2、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3、研究制定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审定办法。

4、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

5、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

6、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九)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统筹协调,健全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

教育部门要完善政策,制定标准,充实管理、教研力量,加强学前教育的监督管理和科学指导。

机构编制部门要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

发展改革部门要把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幼儿园建设发展。财政部门要加大投入,制定支持学前教育的优惠政策。

城乡建设和国土资源部门要落实城镇小区和新农村配套幼儿园的规划、用地。

(十)统筹规划,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1、各省(区、市)政府确定发展目标,以县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3月底前,各省(区、市)行动计划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2、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问题的责任主体。各省(区、市)要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

3、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学前教育作为督导重点。

4、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4、12月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学前教育电视电话会议。

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学前教育会议。会议规格之高、涉及部门之广、参加人数之多,都是学前教育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词解释:

公办幼儿园: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幼儿园。各级政府举办的幼儿园、部分教育部门办园。

公办性质幼儿园:利用国有资产、集体资产举办的幼儿园。包括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街道、社区、村集体办园等。

普惠性幼儿园: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幼儿园。包括公办幼儿园、公办性质的幼儿园以及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

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李天顺副司长总结的“四个大多数”:

大多数幼儿园是普惠性幼儿园;

大多数适龄儿童都能进入普惠性幼儿园;

普惠性幼儿园大多数成本是由公共财政承担;

大多数家庭困难儿童都能得到政府资助。

以发展普惠性幼儿园为基本方向,逐步构建起充满活力、群众满意、符合国情、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一、全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高度关注

今年,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即面向社会征求意见以来,学前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入园难、入园贵的呼声此起彼伏。

首先,老百姓有意见,社会不满意,上幼儿园越来越越难了,也越来越贵了,工薪阶层越来越承担不起了,从幼儿园阶段教育不公平就开始出现了,有权的进公办园,有钱的进私立园,无钱的进黑园或者不入园。

第二,幼儿园教师不满意,工作重,待遇差,收入微薄,无法体面地、有尊严地生活。农村幼儿教师更是成了新的社会贫困阶层。有人说,下辈子、下下辈子,决不做幼儿教师了。第三,公办园不满意,政府支持越来越少了,差补和自收自支越来越多了,公办程度越来越低了,公益性越来越差了。

第四,企业单位办园不满意,单位支持越来越少了,都断奶推向市场了,需要自己养活自己了,并且还要上缴利润了。

第五,村办园不满意,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乡镇财力越来越弱,村民委员会资金越来越少,对幼儿园支持越来越小了,许多村办幼儿园干脆承包给个人,家庭作坊式幼儿园越来越多了。

第六,民办园也不满意,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发展空间越来越少了。

公办园的公办性质越来越低了,企事业单位办园越来越少了,村办园越来越难了,民办园越来越乱了,无证园越来越多了。

二、党中央、国务院对学前教育工作高度重视

(一)国家领导人对学前教育高度重视,对学前教育进行重要批示,并做重要讲话。

1、胡总书记批示及讲话将学前教育的重视提升到一个最高层政府的政治层面。

(1)2010年6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题目为“公办园少,民办园贵,黑户园乱,村办园难”文章上做出重要批示: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时,要专题研究学前教育问题,首先解决入园难问题。

刘延东国务委员指出,深入学习贯彻胡总书记的批示要把握住三个基本精神:

一是强调对学前教育进行专题研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

二是要把做好学前教育工作与《纲要》实施紧密结合起来,把它作为落实纲要的起步之举和重点任务。

三是要把解决入托难问题作为做好学前教育工作的优先选项,乃至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务必抓紧抓好。

(2)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从发展、教育、管理三个方面对学前教育进行了强调:

2、温总理高度关注学前教育工作,提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国务院五条:

(一)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二)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三)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四)强化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导。

(五)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学前教育管理。

(6)温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从6个方面对学前教育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

存在问题:学前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人民群众意见较多,要推动全国城乡学前教育普遍发展,抓紧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问题。

发展方向: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要搞好幼儿园规划建设,要特别重视发展农村中西部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

办园体制:进一步健全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政府要增加服务,同时要大力扶持民间资本发展学前教育事业。

富余资源:城乡中小学调整富余出来的校舍,要优先满足学前教育的需要。教师可以经过培训,转入学前教育。

财政投入:政府公共投入应该主要承担保基本的责任,严格规范公办幼儿园收费的标准,不能用公共投入办高标准和高收费、为少数人服务的幼儿园。

资助制度:要建立健全经济困难家庭孩子入园补助的机制,为孩子们进入幼儿园学习、生活创造公平的机会。

3、刘延东国务委员主持召开学前教育专题座谈会,并多次进行学前教育调研,强调要强化学前教育公益性及普惠性。

(1)6月30日,刘延东同志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学前教育专题座谈会。这是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纲要》以后,国务院领导同志召开的第一个教育专题会。她强调指出,地方政府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的责任主体,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把它作为改善民生的一件大事办实办好。

(2)刘延东同志多次深入到北京、浙江、贵州、湖北等地进行学前教育调研,强调要强化学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

(3)12月1日,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全国学前教育电视电话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

要求:以县为单位,抓紧制定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确保2011年3月底前完成编制工作并组织实施。对于发展学前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和突出问题要有解决之策,对于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要有明确路径,对于三年内基本缓解入园难问题要有路线图和时间表。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民心民意做出的重要决策,是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重点。

二)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强对学前教育的领导

1、党的十七大向全国发出了一个很强烈的重视学前教育的信号。

十七大提出“重视学前教育”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促进教育公平,在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切实解决“入园难”问题。”

2、国家《纲要》第一次提出了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

《纲要》是2020年之前教育发展总的纲领。第一次提出了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这是学前教育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李天顺司长将《规划纲要》有关学前教育条款高度概括成“1+3+1+8+N”,就是 “一章,三条,一个项目,八个直接规定,众多基本精神”。

《纲要》提出总的目标任务;

国务院《意见》提出大政方针;

学前教育分规划是具体的施工图。

3、《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是国务院下发的第一个学前教育文件。“国十条”

A.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1、“三个是”:学前教育

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2、“三个关系”:发展学前教育

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3、“五个必须坚持”:发展学前教育

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破除制约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

必须坚持科学育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4、“三个作为”,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突破口,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

(三)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1、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普及普惠”(1)新建、改扩建。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

(2)利用公共资源改建。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

(3)扩大优质资源。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

(4)支持集体办园。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

2、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

“四条支持措施”

(1)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

(2)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3)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4)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

3、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

(1)政策:城镇小区必须配套建设幼儿园。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

(2)“三个同步”: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3)管理: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4)流动儿童:城镇幼儿园建设要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4、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

(1)规划: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

(2)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从今年开始,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地方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门资金,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

(3)体制: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逐步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

(4)条件:改善农村幼儿园保教条件,配备基本的保教设施、玩教具、幼儿读物等。

(5)留守儿童:创造更多条件,着力保障留守儿童入园。

(四)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1、编制:合理确定生师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

2、资格: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2010年国家颁布幼儿教师专业标准。

3、补充:公开招聘具备条件的毕业生充实幼儿教师队伍。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

4、权益:完善落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保障办法、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机制和社会保障政策。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公办幼儿教师,按国家规定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对优秀幼儿园园长、教师进行表彰。

5、培养: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办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加大面向农村的幼儿教师培养力度,扩大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重视对幼儿特教师资的培养。

6、培训: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创新培训模式,为有志于从事学前教育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提供培训。三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五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

(五)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1、预算有科目: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2、增量有倾斜: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

3、投入有比例: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未来三年要有明显提高。地方教育费附加:提高1%,范围扩大: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

4、拨款有标准:各地根据实际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

5、捐助有优惠: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和捐资助园。

6、家庭有承担:家庭合理分担学前教育成本。

7、资助有制度: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

8、专项有名目: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和学前双语教育。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重点支持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六)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

1、分类:各地根据国家基本标准和社会对幼儿保教的不同需求,制定各种类型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

2、审批: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各类幼儿园,建立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对幼儿园实行动态监管。

3、年检:完善和落实幼儿园年检制度。未取得办园许可证和未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幼儿园。

4、管理:对社会各类幼儿培训机构和早期教育指导机构,审批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

5、非法幼儿园治理:全面排查,加强指导,督促整改。

综治委、教育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的意见〉公通字[2010]38号规定:

对公立中小学、幼儿园和经批准登记注册的民办中小学、幼儿园,由教育部门统一管理;

对尚未批准登记注册的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以及各类课外班,综治部门要协调当地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担负起安全管理责任;

凡由乡镇、街道以出租等形式提供土地、校舍支持或利用私人出租房屋举办幼儿园的,由综治部门协调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落实业主、房主的安全管理责任;

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经多次整改仍不达标的,要依法予以取缔并妥善安置学生和儿童。

(七)强化幼儿园安全监管。

1、各地要高度重视幼儿园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安全设施建设,配备保安人员,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落实各项措施,严防事故发生。

2、相关部门按职能分工,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监督指导。

3、幼儿园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内部安全管理。

4、幼儿园所在街道、社区和村民委员会要共同做好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

(八)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

1、国家有关部门2011年出台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

2、省级有关部门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

3、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完善备案程序,加强分类指导。

4、幼儿园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收费监管,坚决查处乱收费。

(九)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2010年国家颁布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

2、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3、研究制定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审定办法。

4、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

5、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

6、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九)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统筹协调,健全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

教育部门要完善政策,制定标准,充实管理、教研力量,加强学前教育的监督管理和科学指导。

机构编制部门要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

发展改革部门要把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幼儿园建设发展。

财政部门要加大投入,制定支持学前教育的优惠政策。

城乡建设和国土资源部门要落实城镇小区和新农村配套幼儿园的规划、用地。

(十)统筹规划,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1、各省(区、市)政府确定发展目标,以县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3月底前,各省(区、市)行动计划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2、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问题的责任主体。各省(区、市)要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

3、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学前教育作为督导重点。

4、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5、12月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学前教育电视电话会议。

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学前教育会议。会议规格之高、涉及部门之广、参加人数之多,都是学前教育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6个单位做了典型发言。

河北:“三为主”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以公办幼儿教师为主,以财政投入为主”。

抓住了2个契机:中学教师核编定员,将幼儿园教师包含在内;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校舍全部用于学前教育。

大连:将城市小区配套幼儿园全部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建设用地一律按划拨方式供应。教育行政部门参与幼儿园建设的全过程:审批、标准、验收。建成后,无偿交付教育行政部门举办公办幼儿园。编制部门核定人员编制,重点解决园长和骨干教师编制,其它人员采取聘用合同制,经费通过合理收费解决,实行政府限价。

“小区配套幼儿园交钥匙工程”

2、刘延东国务委员做了重要讲话。

三、教育部采取一系列措施,研究推进学前教育发展政策措施

1、教育部召开会议,研究如何落实《纲要》。

2、开展农村学前教育推进项目试点,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普及双语项目及对贫困家庭儿童的资助。

3、修改完善学前教育分规划。

四、我省学前教育发展政策

(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省级领导对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门强调和部署。

1、姜异康书记:学前教育保障机制不够完善。以普及普惠性的学前教育为起点。

2、姜大明省长:要把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紧迫任务。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各类幼儿园统筹管理。

3、黄胜副省长:重点是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鉴于这件事情的紧迫性,初步考虑近期先从两个方面启动:

一是尽快筛选一批具备基本条件的城乡幼儿园,投入少量资金进行改造,充实部分骨干教师,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标准和质量有明显改善,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政府确实在帮助其所需;二是组织力量查找出全省6600个社区和7.6万个行政村的空白点,尽快落实规划和建设方案。省里将出台以奖代补政策,与各市县乡村和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力量一道把这项民生、民心工程干上去。

(二)《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我省学前教育发展目标任务。

到2020年,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

1、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2015年前,经济发达地区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到2020年,经济欠发达地区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

2、全省公办和公办性质的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分别占幼儿园总数、在园幼儿总数的80%。

3、所有幼儿园达到省定基本办园标准。

4、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我省《纲要》亮点:

1、建立政府主导、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办园体制。

2、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实施免费学前教育。

3、实施残疾儿童免费学前教育。

4、农村学前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一社区(村)一园”原则,以政府投入为主,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

5、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

6、建立以县级为主,县、乡两级共管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学前教育,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

7、按照“划片招生、就近入园”的原则,确定各类公办幼儿园服务范围,确保适龄儿童公平、顺利入园。

8、实施学前教育普及计划。“四大工程”:

—实施学前教育普及工程。加强城乡学前教育规划布局和建设,解决农村偏远地区和城市新建居民区学前教育存在空白点的问题,努力改善办园条件,提高保教质量。

—实施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按照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条件标准,积极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用三至五年时间,使全省所有乡镇都建成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并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农村学前教育整体水平提高。

—实施幼儿园办园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按照省幼儿园办园条件基本标准实施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使全省所有幼儿园尽快达到基本办园条件标准,为学前教育整体水平提高提供物质基础。

—实施农村骨干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工程。对农村骨干幼儿园园长、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三)黄胜副省长在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上作重要讲话。

到2012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3%,在园幼儿达到210万人。实现这一目标,全省需新增1100所幼儿园和2万名合格教师。

农村:要把农村学前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一社区(村)一园”原则,以政府投入为主,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每个乡镇都建设一所达到省级认定标准的、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幼儿园。

城市:居民小区配套幼儿园是城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的重要增长点,要制定并落实居民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政策,确保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教师:要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公办幼儿教师纳入当地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体系,切实解决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工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

经费:各级政府要切实做好预算,确保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确保教育费附加、土地出让金、福利彩票等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学前教育,确保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所占比例在未来三年有明显提高,尽快达到甚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这是我们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的硬指标,必须狠下决心,坚决完成。

目前,我省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0.55%,全国1.3%,世界3.8%

五、省教育厅近期工作

1、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研究制定配套性文件。

2、修改完善《山东省学前教育普及计划》

3、筹备召开全省学前教育工作会议

4、下发学前教育专项督导评估方案

5、开展乡镇中心幼儿园认定工作。

六、学前教育发展趋势

1、更加注重学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

将学前教育纳入社会公共事业服务体系。是社会民生事业、民心工程。是公益事业。普及普惠、公益公平。

2、更加重视各级政府的领导。

领导管理体制、办园体制、经费投入体制等方面明确政府责任,加强政府主导,加大政府投入,以公办幼儿园为主。对公办性质的幼儿园资助,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

3、更加关注弱势群体。

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平,学前教育是教育公平的起点。

第一届世界学前教育大会提出:“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应优先向各种处境不利儿童倾斜,促进教育起点公平。”

弱势地区: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中西部农村地区。

弱势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残疾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

4、更加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让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教育。

幼儿期是一个不可复制的过程,质量和机会同样重要。

5、更加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们不仅要重视幼儿园的硬件建设,更要重视师资建设。幼儿园老师要具备学习能力、引导能力、创新能力。专业的教师队伍是保育教育质量的保障。

未来十年,学前教育将成为发展潜力最大、规模增长最大、发展速度最快、走向基本普及的教育阶段;是一个新的、剧烈变化的阶段;是一个体制机制深入改革与政策措施全面创新的阶段;是一个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和完善的阶段。

张志勇副厅长:我国已经实现了三个历史性的跨越: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跨入大众化阶段。目前,我国教育面临的第四个历史性的跨越,就是要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目前,我省在园幼儿181万人,入园率不足55%。要达到85%的普及目标,需要新增100万幼儿入园,需要新建3700所幼儿园,需要新增加6.7万名专任幼儿教师。

学前教育发展与普及,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提供了创新的机会。只要有利于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有利于教师合法权益保障、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体制机制我们都可以去探索、去尝试。

我们要把自己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化为主管领导的重视,化为教育部门的重视,化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化为各相关部门的重视,化为全社会的重视,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有效推进2020年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目标的实现,实现教育的第四次跨越。(根椐PPT文件整理)

(1)2010年初,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学前教育座谈会,就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听取专家们的意见。

(2)温家宝总理批示: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措施,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紧迫任务。

(3)温总理指示,要以国务院名义下发学前教育文件并制定学前教育分规划。

(4)11月2日,温总理到北京2所幼儿园进行学前教育调研,并与园长、教师和家长进行了座谈交流。提出“要把学前教育发展摆到更重要的位置”。

幼儿教育必须适合幼儿的特点。

德育就是要让孩子们懂得什么叫好、什么是不好,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养成好的习惯。智育就是要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体育更为重要,幼儿阶段是长身体的时期,体育应该放在第一位。美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真善美的心灵。

(5)11月3日,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

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

加强学前教育管理,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下载建国以来中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发展过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国以来中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发展过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家对学前教育政策

    第三章 学前教育 (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 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

    广西学前教育有关政策

    核心提示 为解决“入园难”问题,近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多项政策助推学前教育,如大力发展普惠性......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开放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前教育政策与......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期末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32分) 1.教育法律是反映(广大人民利益和教育规律的一种规范)和教育规律的一种规范。 2.幼儿园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备考试题四 一、简答题 1、公立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国有民办幼儿园的经费收支有何区别。P207-208 不同性质的幼儿园收入的内容也有......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中 国 学 前 教 育 研 究 会 附件: “托举希望,发展新农村幼儿教育”研讨会 论文征集评奖和地方政府、教育部门文件的征集说明 一、论文征集 (一)论文选题内容 ⒈农村经济、社......

    中国奶业发展过程及趋势分析

    中国奶业发展过程及趋势分析 胡朝阳北京四方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今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三十一号文件,这对于促进奶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全面提升我......

    民主集中制在中国的认识与发展过程

    民主集中制在中国的认识与发展过程民主集中制,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贯彻实行的组织原则和制度。民主集中制由列宁和他所领导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创用。它从苏联传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