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时间:2019-05-15 01:2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工作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工作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第一篇:社会工作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学院

社会工作教研室

《个案工作》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个案工作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 课程类型:必修课

开课时间: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 总学时:20课时/总学分:1学分

二、实验目的

在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个案工作的基本理念和模式的基础之上,通过实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个案工作理念及价值观,熟悉个案工作的原则,掌握个案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技巧。

三、基本要求

个案社会工作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实验部分为个案工作方法的实训课。首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其次,要求学生掌握个案工作理论模式的基本知识;最后,要求提供合适的实验场地和先进的仪器设备。

四、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实验一:会谈过程中的专注表达训练 2学时 目的:

1、让受助者感受到充分的接纳和关注;

2、鼓励受助者去表达,要让受助者感到自己是沟通过程中的主角,从而促进受助者的自我探索。

3、便于工作者与受助者专业关系的建立。

要求:

1、面向受助者,距离要令两人感到舒服,斜坐或正对面坐;

2、面部表情放松,不要皱眉、可以略带微笑;

3、手势自然松弛,四肢可自然摆放,身体向受助者方向微微前倾;

4、眼神接触,不逼视受助者,也不眼神游离;

5、全身保持开放的身体语言,以关注的态度与受助者在一起。

6、展开话题时,工作者应采用跟进式的说话方式,不宜主动跳跃到新话题。

练习:

1、一对一角色扮演,深刻体会专注表达的要求。

2、每一对同学做演示时,其他同学仔细观察,认真指出演示同学的优缺点。

3、参看视频片段,谈论问题:若你是组员,在工作者使用“专注”技巧后,你会有什么感受?

实验二:会谈过程中的同感表达训练 2学时

目的:

1、同感是建立良好专业关系的前提之一。

2、同感可以是工作者更准确全面地掌握受助者的情况。

3、同感为受助者提供了倾诉的机会,可大大缓解求职者的紧张情绪。

要求:

1、走出自我参照体系,进入受助者的内在参照体系。

2、加强观察力训练。受助者的面部表情、眼神、手部动作和坐姿等等,都是很好的线索。受助者说话时的语速及用词也是很好的线索。

3、学习作逻辑判断。

4、非评判态度。

练习:

1、观看视频,讨论工作者对受助者的回应是否恰当,是否做到“同感”?为什么?如果你是工作者,应该怎样回应?

2、设计问题情境,要求进行一对一的情景模拟。

3、设计对话情境,要求学生判断那些回应是最恰当的,为什么?

4、书面作业一份。

实验三:会谈过程中的情感反应训练 2学时

目的:

1、有助于增进同感和双方情感的沟通。

2、有助于受助者对情感的自我理解和对问题的深入探索。

3、情感反应有助于工作者对受助者表达的准确理解。要求:

1、仔细倾听受助者所表达的语句,尤其要注意语言表达中的情感词

2、仔细倾听受助者表达语句的语音、语调。

3、仔细观察受助者的身体语言。

练习:

1、两人一组,一位扮演工作者,一位扮演受助者。每次练习结束后,角色互换,重复此练习。“受助者”从下列情感中任选一种:

满足、幸福、迷惑、愤怒、沮丧

选定后不告诉“工作者”,并开始以体语的方式表现这种情感。此时“工作者”必须精确地识别“受助者”所表达的情感。

2、两人一组,分别扮演受助者和工作者。

“受助者”从下列情感中任选一种:

惊讶、感动、紧张、悲伤、愤怒

选定后不告诉“工作者”,开始用一或两个句子表达所选定的情感,句子应包括与此情感有关的情感字词。“工作者”则以下例两种方式来确认:

(1)使用“受助者”所用的情感字词来重复此种情感;

(2)使用与“受助者”不同的情感字词来重复此种情感; 实验四:会谈过程中的真诚训练 2学时 目的:

1、可以给受助者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关系,能够让受助者知道自己可以坦白表露自己的软弱、失败与错而无需顾忌;

2、工作者本身的真诚坦白,也可作为一个良好榜样。要求:

1、工作者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2、工作者要有自信,但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3、工作者不要刻意保持自己的“专家形象”。

4、工作者切忌在辅导过程中作冗长的个人分享和任意发泄自己的情绪。

5、真诚也不是实话实说,真诚与实话实说有联系,但不能相提并论。练习:

1、观看视频,讨论工作者对受助者的回应是否恰当,是否做到“真诚”?为什么?如果你是工作者,应该怎样回应?

2、设计问题情境,要求进行一对一的情景模拟。

3、设计对话情境,要求学生判断那些回应是最恰当的,为什么?

4、书面作业一份。

实验五:会谈过程中的对质训练 2学时 目的:

1、协助受助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所处的境况提高自决、促进了解。

2、协助受助者发现和了解自己对他人的一些混淆与态度。

3、通过对质工作者与受助者可对事物作出精确地探讨。

4、指出受助者在运用各种资源时的矛盾,然后进一步协助他正确而又有效地善用被忽略的资源,寻找适当的帮助。要求:

1、对质要建立在相互信任、融洽的专业关系之上。

2、对质应符合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语句应委婉,不要让它成为工作者随意发泄情绪的工具。

3、对质时一定要指出受助者言行中出现矛盾或偏离现实的地方。

4、对质的使用最适合于有侵略性和具有操纵性的受助者,或是经常向工作者挑衅的受助者。练习:

1、观看视频,讨论工作者对受助者的回应是否恰当,是否做到“对质”?为什么?工作者在对质时,需要留意什么?为何受助者对工作者的对质没有反感?

2、设计问题情境,要求进行一对一的情景模拟。

3、设计对话情境,要求学生判断那些回应是最恰当的,为什么?

4、书面作业一份。

实验六:初次会谈的结构技术训练 2学时 目的:

1、减少受助者的疑虑和不且实际的期望;

2、协助受助者了解个案辅导过程,减少受助者的焦虑;

3、协助受助者做准备,以利于辅导的顺利进行。要求:

1、熟悉个案辅导的具体要求和条件;

2、具有社会工作的理念和价值观;

3、对某些具体要求提前设计。练习:

1、请用结构性技术,回应受助者的问题。

2、设计问题情境,要求进行一对一的情景模拟。

3、设计对话情境,要求学生判断那些回应是最恰当的,为什么? 实验七:会谈过程中的澄清技巧训练 2学时 目的:

1、澄清受助者的想法、感受、行动原因、经历的情境,可以让工作者对受助者有较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2、协助受助者做深入具体的走我探索,时期对自己想要表达的问题、面临的处境有角清楚地了解。

3、促使受助者体会工作者所传达的信息。要求:

1、工作者与受助者在接触、交往的初期,不应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受助者的问题、经历、言语及非语言的信息而不做澄清。

2、封闭式问题裨益过多,会令受助者不安,有被盘问的感觉。

3、要留心倾听,以免自己误解、遗漏了受助者所表达的基本信息。

4、工作者向受助者传达了信息以后,应留意受助者的非语言表达,以了解受助者是否领会了工作者的信息。练习:

1、观看视频,讨论问题:

若你是居民,你对工作者的澄清会后什么感觉? 工作者的澄清有什么作用?

2、观看视频,讨论问题:

在这个小组对话中,工作者为什么要用澄清?

3、书面作业一份。实验八:角色扮演 6课时 内容:初次会谈模拟

选取阶段:“申请与接案”阶段的初次访谈。目标:问题的初步探索与关系建立 会谈时间:30分钟 程序:

1、三人小组角色选取 观察者 案主 个案工作者

2、角色任务 案主:

(1)带着本组抽到的问题求助

(2)认真体会与个案工作者角色的同学互动中的感受(3)在结束后,总结评估。(如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其中(2)(3)在结束后成文。个案工作者

(1)在了解完本组抽到的个案后初步拟定初次访谈目标,并在会谈后评估目标完成的情况。(2)尝试使用所学过的技术。(3)做简要的会谈记录。(4)在结束后,总结评估。

其中(1)(2)(3)(4)在结束后成文。观察员

(1)仔细聆听案主与个案工作者的对话。(2)总结你所观察到的个案工作者所使用的技术(3)评价整个互动过程和关系建立的情况(4)试图发现个案工作者的限制之处。(2)(3)(4)成文。&抽签 &开始会谈

&会谈之后,各自在课堂上完成文字部分的撰写。&上交作业

个案1:离家出走的少女 某女,17,父母离异,与母亲关系不佳,经常吵闹,经常离家出走,在学校学习成绩不好,前几天刚回家。学校老师带她来机构求助。个案2:不敢出门的女孩

某女,19,一年前同其男友出门,遭遇车祸,痊愈后回家,半年前声称不敢出门,出门减少;三个月前根本就不敢出门,父母与她2一起来求助。

个案3:硝烟中的男孩

某男,15,父母离异,同父亲生活.父亲酗酒,经常打他,出手很重,总是伤痕累累。在校人际关系不佳,学习成绩不好。有好几个机构对其父母进行辅导,经机构介绍来求助。

五、考核方式及评分方法

综合成绩=出勤成绩占20%+实验成绩(角色扮演)占60%+实验作业占20%

六、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自编《个案工作实验室计划》

参考书目:《辅导与心理治疗》 林孟平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社会工作基本技巧教材》 黄陈碧苑 清华大学出版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中使用的技术手段有:现场录像、录像回放、修改后再录;案例呈现、电影节选、案例讨论;在线答疑、在线讨论、在线阅读;电子文本设计、音像制作,小组观摩等。技术手段的使用,丰富了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同时能够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征,是对平面教学和文本教学的积极补充。

《小组工作》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小组工作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 课程类型:必修课

开课时间: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 总学时:20课时/总学分:1学分

二、实验目的

小组工作是通过有目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处理个人、人际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开发个人潜力,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个人成长。小组工作与个案工作,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注重实践。开实验课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提供参与各种小组活动的机会,要求每个团体成员参加进来,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团体社会工作的全过程及其工作技巧与方法。

三、基本要求

小组工作是一门偏重实用的课程,因此在进行实验课教学时要求:第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理论为指导,以实验为手段,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第二,学生要积极参与,真正参加到小组活动中来,与其它组员积极互动、沟通,达到实验课的目的;第三,提前做好实验课的准备工作,安排好时间、场地、器材、设备等,并注意安全。

四、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实验一:组成技术 目的:

1、建立小组目标

2、招募筛选成员成员

3、决定小组的性质

方法:

1、建立小组目标的技术小组目标是小组小组行为的引导,为小组指出了共同努力的方向,清楚的目标可以帮助组员理解他们聚在一起做什么。

2、成员构成的技术

(1)评估成员资格。(2)招募成员与筛选成员。

要求:

1、积极有效的目标应该是具体的、明确的、可行的、可评估的。

2、确定恰当的人数,确定小组的性质等。练习:

1、谁是谁

目的:让成员尽快熟悉起来,在活跃的竞赛气氛中彼此认识和了解。

2、知你知我

目的:通过语言与非语言的观察,尽可能多的了解对方。实验二:起始技术

目的:

1、使小组成员尽快、有效地相识

2、建立成员对小组的信任,使成员从小组中获得最大收获

3、建立小组契约

方法:

1、结识技术。结识技术就是使得小组成员尽快的相识,使大家拉近距离,减轻焦虑和不安感,彼此了解。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自我接绍、互相介绍、信任跌倒、信任圈等。

2、分组技术。在小组工作的过程中,不同性质的小组对组员人数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而分组非常重要。分组的方法有报数随机组合法、抓阄随机组合法、内外圈组合法、活动随机组合法等等。

3、让成员从小组中获得最大收获的技术。这项技术协助成员成为主动的参与者、了解如何从小组经验中获得利益。(1)注意自己的感受,主动积极的参与并表达自己。

(2)倾听关心别人,也尽可能得给予别人适当的回馈,但避免忠告、建议与讽刺。

(3)可以合理肯定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包括正面、负面的情绪。(4)时常检讨小组的过程是否能过增进学习,以及小组的行为是否有助于促进小组的目标。

(5)领导小组不只是领导者个人的责任,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可以具有领导的功能。

4、建立小组契约的技术。小组契约的建立可以采用开放式的,邀请成员共同讨论规范。

要求:

1、起始技术有语言的形式和非语言的形式,活动方式是也有多种。哪种方式最合适,要根据小组的结构、成员的特征而定。

2、分组看似简单,其实不易,适当的组合方法不仅会造成适合谈话的小团体,而且会产生积极的功能。

3、以一些原则作为促动,协助成员成为主动的参与者、了解如何从小组经验中获得利益。

4、为保证小组正常发挥功能,双方都要遵守一些小组的规则,因此建立小组契约是必不可少的。在契约中保密、守时、不可身体攻击都需要特别强调。实验三:过程技术

目的:此阶段技术的练习,在于使成员有机会面对自己,产生更大的了解和顿悟,发现过去和现在经验与行为的关联。

方法:

1、引导参与的技术。引导参与的技术是指小组领导者能依照小组成员的需要去引导他们,通过提供足够的背景资料,刺激成员思考、沟通,以确定解决问题的行动。因此,小组领导者必须鼓励并协助小组内各成员讨论和决定小组的事物,鼓励并给小组内每一位提供民主参与的机会。

2、解决问题的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是指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与环境的变化,积极地作出符合自己人生目标和价值观的选择、决定,减轻由于在生活中遇到问题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使身心有效地适应社会,以达到生活的目的。一般步骤有

(1)了解问题的存在,确认有解决的必要。

(2)分析问题的性质,直接面对问题的目标,开始搜集有关资料。

(3)分析资料,列举解决问题可能的方法。

(4)评估每个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可行性及预期效果。

(5)运用观察或实验解决问题。

(6)选定最合宜的可行方法,去解决问题。

3、角色扮演的技术。角色扮演是指用表演的方式来启发团体成员对人际关系及自我情况有所认识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心理剧和社会剧两种表演方式。角色扮演通常由小组成员扮演日常生活问题的情境中的角色,使成员把平时压抑的情绪通过表演得以释放、解脱,学习人际关系的技术及获得处理问题的灵感并加以练习。角色扮演的程序(1)事前的沟通:领导者向小组成员解释角色扮演的价值,是成员有所了解,并激发参与的热情。

(2)说明情境:将要扮演的情境及其特征加以说明,让成员有机会询问并提出建议。

(3)自愿选择角色:领导者鼓励成员自愿扮演各个角色。(4)即兴表演:情境确定、角色确定的前提下,领导者要协助成员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特点,鼓励他们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方式表演,台词自己决定,当场发挥。

(5)帮助观众做明智的选择:有的剧情人物不多。小组其他成员可以做观众,观看表演,并分析演员的言行,表演结束时提供个人的意见。

(6)表演结束,共同讨论:当所有的扮演者觉得无法继续演下去或领导者认为已达到目的时,随时可以停止表演。领导者要让每个表演者说自己的感受,并相互提供意见,最后由观众发表意见。(7)重演:为了使小组成员对某种角色讨论的更深入,可以让表演者重演,或换人表演,扮演者可参考讨论的意见,用不同方法表演。(8)互换角色:如果某个成员对某种角色强烈的表示出否定感情时,可以劝他表演该角色,这样可以从不同观点去看当时的情景,又可以促进了解对方的心情和立场,增进自我反省的机会。

(9)总结:领导者组织小组成员讨论整个活动的机会、感受、互相启发、相互支持。

4、变换形势与体验的技术

(1)内外圈交流的方式:如果小组中的成员有不同的意见或特质时,可以让小组成员分为内外圈,增进了解与探讨彼此间的差异。如:请比较沉默的成员与投入较多的成员分为内外圈,或请赞同或否定某种意见的成团分为内外圈,彼此讨论、倾听个人感受与想法,最后再归纳整理。

(2)增加体验的方式:当小组有必要聚焦某一成员或某一主题,可以通过夸大其情绪、想法或行为,让他体验和感受,从而达到领悟。此方式可以根据需要和情境灵活运用。如,一成员一直觉得负担很重可以让该成员拿本书压在头上,感受此负担,或者背着一个成员并绕圈逐一在每位成员面前说:“某某,你…让我负担很重。”

5、及时介入的技术。小组进行过程中当领导者发现以下现象出现,应尽快介入,加以引导:

﹝1﹞一个成员为另一个成员说话

﹝2﹞小组成员集中注意在小组之外的人、事、物时。﹝3﹞小组有不一致的行为出现时。

﹝4﹞小组变成无效率的漫谈时。

﹝5﹞成员中有人认为其问题是有某人引起的。等等 练习:

1、信任之旅

通过助人与受助的体验,增加对他人的信任与接纳。

练习结束后讨论以下问题

﹝1﹞对于“盲人”,你看不见后是什么感觉?使你想到了什么。

﹝2﹞你对你的伙伴的帮助是否满意,为什么?

﹝3﹞你对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新发现。

2、镜中人

培养成员对他人的敏感性,相互沟通,相互接纳。

讨论:今后生活中如何应用各种感受。

3、图画接力赛

培养成员合作的态度,训练思考、讨论和创意的能力,学习合作的行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实验四:结束技术

目的:处理小组结束时的情绪;总结小组经验,运用于实践;愉快结束小组。

方法:﹝1﹞结束之前,成员可以互相赠送小礼物,道别祝福。

﹝2﹞小组领导者在结束时对小组作一简要的回顾与总结。

﹝3﹞小组成员反思自己在小组中扮演的角色,是否达到了期望。

﹝4﹞展望未来。明确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巩固小组的效果。练习:每次结束邀请成员个人总结,鼓励成员说出此次聚会对他们的意义。我们大家都来说。

五、考核方式及评分方法

综合成绩=出勤成绩占20%+实验成绩(角色扮演)占60%+实验作业占20%

六、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自编《小组工作实验室计划》 参考书目:《小组工作》 刘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社区工作实践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社区工作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 开课时间:第六学期 总学时/总学分:18

二、实践(实验)目的

社区工作课程必须系统掌握专业社区工作的主要理论与技巧,并将此在本土予以演绎。学生要懂得参与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以及社会工作中服务提供者的拍档关系。学生除听课外,必须通过讨论、实地考察、项目运作等形式积极参与学习。

三、实践要求

通过实地考察、项目过程、集体讨论和项目分析,是学生潜能得以激发,从而推动学生在弄清社区工作主要理论的基础上,体会、领悟进而把握专业社区工作的实务技巧。

四、实践安排

1、进行一次。学生应该学会应用“准备阶段”的专业知识,依托专业视角对小区进行探索,把握尽可能多的资料。

2、教师将根据“模式选择”主题的架构,引导学生对不同主题进行讨论。学生应该根据本学期的所学知识、实务体验和个人反思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交流,展示社会工作学生的应有风采。

3、学生按照既有分组,选择政府正在推行不同社区项目,利用本学期学习的知识进行常规剖析。每组所有同学都必须参与相关工作,集体向其他同学进行汇报,每次汇报与回应的时间为15分钟。汇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社区项目计划、中期社区项目推展和展开社区项目评估总结。

每组在完成总结汇报后,提交针对该项目的分析论文一篇,正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文章附以参考文献并注明写作分工,并在6月30日前递交,逾期不交者其小组论文不得分。

五、实践内容

学生以社会工作的身份,发现某个社区的问题,推行社区工作项目。全程约3个月。全班分若干小组,每组五人左右(名单见分组表)

1、教师在3月上旬进行布置,各组学生随后分工合作。各组在整合教学内容、实地考察、其它资料和个人体会的基础上,选择一个社区,探索可行的社区项目,并进行详细策划,于3月20日前完成计划书初稿。

2、各组在3月22日公开介绍计划书的主要内容,每组用时15分钟左右。全班同学分别对不同项目进行讨论,努力使计划书步向完善。随后一星期内,各组整合计划书初稿与他人意见,形成准备推行的项目计划书。3月29日将计划书终稿递交给老师。

3、各组根据项目计划,自行推行社区工作项目。

4、项目推行中,各组可以在保证可行性的前提下动态修订工作内容。4月初,各组与其他组分享该项目执行体验,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5、项目必须在6月1日之前结束并完成书面总结工作。6、6月中旬,各组进行项目总结汇报。每位学生对组内其他学生在项目中作用及其他组学生的汇报进行评分。

7、项目的整个过程必须充分体现社区工作的技术。每次汇报由组员进行分工,所有组员必须分别成为三次汇报的主要汇报者,汇报的时间、内容等须进行恰当安排,并共同与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互动。

六、实践考核方式及评分方法

社区工作实践考核方式,采取学生讨论、教师点评基础上的无记名打分,平均初期、中期和总结社区项目的三次分数为最终实践分; 社区项目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1)社区项目15分,计划书5分,阶段成果(论文)10分,整体汇报10分。或者是(2)特定项目20分:剖析汇报10分,小组论文10分。

第二篇:《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社会工作实务

课程代码:Z0305010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学时数:总学时72 学分数:4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社会工作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

一、说明部分

(一)课程性质

《社会工作实务》是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本课程主要基于社会工作原理和方法之上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

本课程是培养具备“爱众亲仁”的社会工作价值观,熟练掌握社会工作实务技能,能及时回应社区居民服务需求,为社区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障人士等人群提供直接的专业服务,并藉以专业的服务提升社区管理品质的高素质技能型社会工作人才。

(二)教学目的

①通过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方法和技巧。

②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具备及时觉察社区居民的问题和需要,并对之进行预估与计划,选择合适的介入策略,运用不同的资源,帮助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解决他们的问题,为他们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

③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对社会工作“爱众亲仁”“助人自助”的工作伦理的认同更深入,并能自觉地去运用。

(三)教学方法:基本理论与知识的讲解、课堂讨论和辩论、与外部机构实务工作人员的学习和交流。

(四)考试方式 :闭卷与随堂考查相结合,以闭卷为主;期末考试占70%,平时作业30%。

(五)教材: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 编写(2010),《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含义、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四个基本系统,重点掌握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第一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基础(2学时)

1、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含义。

2、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3、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2学时)

1、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应考虑的因素

2、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四个基本系统

第三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2学时)第二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1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六个阶段,步骤或每个阶段或步骤都有各自不同的工作任务、内容、方法和技巧,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第一节 接案(2学时)

1、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2、接案应注意的事项。第二节 预估(2学时)

1、预估的目的和任务。

2、预估的基本步骤。第三节 计划(2学时)

1、服务计划的构成。

2、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3、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第四节 介入(2学时)

1、介入的分类。

2、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第五节 评估(2学时)

1、评估的目的。

2、评估的方法。

3、评估应注意的事项。第六节 结案(2学时)

1、结案的任务。

2、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第三章 儿童社会工作(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儿童需要、儿童问题、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掌握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和特殊整合方式。第一节 儿童社会工作概述(2学时)

1、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

2、儿童的需要及问题

3、儿童社会工作基本要素

第二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2学时)

1、宏观层面:推动有关儿童的立法;促进儿童的养育;推动儿童教育事业;创造儿童快乐成长环境;加强儿童卫生保健;开展儿童家庭服务;增强儿童权益的保护;提供儿童的信息与资讯。

2、微观层面:对生活境遇不良的儿童救助;对孤儿、弃儿的救助;残疾儿童的康复和教育;对行为偏差儿童的矫治。

第三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2学时)

1、儿童个案工作的方法:个别谈话;咨询服务

2、儿童小组工作

3、儿童社区工作

第四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青少年需要、青少年问题、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掌握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2学时)

1、什么是青少年社会工作

2、青少年的需要有哪些

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2学时)

1、青少年个案

2、青少年小组工作

3、社区工作

4、整合性运用

第三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2学时)

1、三大方法的运用

2、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第五章 老年社会工作(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什么是老年社会工作、老年人的需要、老年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 老年社会工作概述(2学时)

1、老年人的特点

2、老年人的需要

3、老年社会工作目标

第二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2学时)

1、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2、认知与情绪问题

3、精神问题的解决

4、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5、老年特殊问题的处理

第三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2学时)

1、老年个人家庭工作方法

2、老人小组工作方法

3、老年机构照顾

4、老年社区照顾

第六章 妇女社会工作(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妇女的需要、妇女出现的问题、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掌握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 妇女社会工作概述(1学时)

1、妇女的需要及问题

2、妇女社会工作的特点

第二节 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学时)

1、针对特殊困难女性服务内容

2、针对全体女性人口社会工作内容 第三节 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2学时)

1、个案方法

2、小组方法

3、社区支持网络

第七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残疾人需要、残疾人问题、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掌握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第一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1学时)

1、什么是残疾人社会工作

2、残疾人的需要及问题

3、残疾人的特点

第二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学时)

1、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2、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第三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2学时)

1、社区康复模式

2、社会康复模式

3、职业康复模式

第八章 矫正社会工作(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矫正对象特别是违法犯罪人士的需要及存在的问题,掌握这一工作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价值观,学会运用矫正社会工作的方法。第一节 矫正社会工作概述(1学时)

1、矫正对象的需要及问题

2、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功能

3、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

4、矫正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学时)

1、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

2、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

3、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

4、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

第三节 矫正社会工作主要方法(2学时)

1、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和价值理念

2、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九章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问题和特点,明确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含义、特点以及内容。掌握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方法,服务于正在服役或已退役的军人。

第一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1学时)

1、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2、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特点

3、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含义

4、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特点

第二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学时)

1、优抚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2、光荣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3、烈士褒扬社会工作的内容

4、军供社会工作的内容

5、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内容

6、军休社会工作的内容

第三节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2学时)

1、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各领域需掌握的共性方法

2、优抚医院和光荣院的介入重点

3、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介入重点

4、军休社会工作的介入技巧 第十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什么是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依托社会救助制度和政策,面对生活困难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展开以济贫、解困、扶危等救助活动。掌握面对不同救助者采用不用的救助方法。

第一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概述(1学时)

1、社会救助的概念与内容

2、社人求助的基本程序

3、社会救助的特征

4、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特点

5、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作用

6、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学时)

1、以反贫困为主的基本生活求助

2、专项救助社会工作的内容

3、灾害求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4、流浪乞讨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2学时)

1、基本生活救助的工作方法

2、专项社会救助的工作方法

3、灾害救助的工作方法

4、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工作方法 第十一章 家庭社会工作(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家庭社会工作的涵义、特征和假设,掌握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学会运用方法解决家庭中存在的问题。第一节 家庭社会工作概述(1学时)

1、家庭社会工作

2、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

第二节 家庭社人工作的主要内容(1学时)

1、家庭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和概念

2、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3、我国开展的家庭服务

第三节 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2学时)

1、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2、家庭社会工作的实施步骤

3、家庭社会工作的常用方法 第十二章 学校社会工作(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校社会工作的涵义、要素和功能,学会将社会工作专业的原则、方法和技巧应用于学校中,如何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者的有机连接,需要在学习中联系实际认真体会。

第一节 学校社会工作概述(1学时)

1、学校社会工作的特点

2、学校社会工作的定位

3、学校社会工作的要素与功能

第二节 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学时)

1、针对学生一般的学校社会工作

2、针对学生特殊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

3、结合家庭与社区的力量,开展学校社会工作 第三节 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2学时)

1、抗逆力的理论与方法

2、个案管理方法的组织与运用

3、团体辅导方法的组织与运用 第十三章 社区社会工作(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什么是社区社会工作?掌握社区社会工作的内容,灵活运用社区社会工作的方法,可以通过实践将所学内容深刻体会。第一节 社区社会工作概述(1学时)

1、社区的含义

2、社区社会工作的定义

3、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

4、社区社会工作的特点

第二节 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学时)

1、社区服务

2、社区就业

3、社区治安

4、人民调解

5、社区卫生

6、社区教育

第三节 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2学时)

1、社区社会工作的过程

2、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十四章 医务社会工作(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医务社会工作的含义、特点,了解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掌握其方法,学会如何在医院领域、公共卫生领域、精神健康领域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第一节 医务社会工作概述(1学时)

1、医务社会工作的含义

2、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

3、对健康与疾病的理解

4、医务社会工作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第二节 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学时)

1、医院社会工作主要内容

2、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3、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2学时)

1、医院社会工作主要方法

2、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3、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参考教材及图书资料:

1.库少雄 主编(2002),《社会工作实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童 敏 主编(2008),《社会工作实务基础——专业服务技巧的综合与运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美)内廷等著,刘继同,隋玉杰等译(2006),《宏观社会工作实务(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朱眉华,文军 主编(2006),《社会工作实务手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三篇:《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总学时(课外学时/课内学时):10

总学分:0.5 必开实验个数:4 选开实验个数:8

二、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包括专升本)

三、考核方式及办法:实验考核主要以上机实践时教师检查记录为主,再结合学生实验时的表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出学生的综合成绩。具体考核办法:上机实验出勤率考核(占平时成绩的20%);实验报告内容考核(占平时成绩的30%);上机操作(占考试成绩的50%)。

四、配套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讲义(自编);电子工业出版社,《计算机网络实验技术》(石硕 等 编著)。

五、实验项目:

实验一 认识计算机网络

实验学时数: 2(一).实验类型:验证型(二).实验类别:专业实验(三).每组人数:6(四).实验要求:任选

(五).实验目的:了解网络实验室的规模、基本设计思想和软硬件配置;认识常用的网络硬件设备;了解网络实验室的网络性能,软件的功能及应用的具体情况。

(六).实验内容:现场查看网络工程实验室的运行情况:实验室的规模、软硬件配置、网络硬件设备、网络性能等。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计算机、服务器、网卡、交换机、路由器、传输介质。(八).所在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

实验二 双绞线的制作

实验学时数:2(一).实验类型:验证型(二).实验类别:专业实验(三).每组人数:6(四).实验要求:必修

(五).实验目的:了解常用网线的种类;掌握在各种应用环境下非屏蔽双绞线制作网线的方法及连接方法;掌握网线连通性测试方法。

(六).实验内容:用非屏蔽五类双绞线制作一条交叉线,并用测线仪测试通过。(七).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双绞线、RJ45钳、RJ45水晶头、测线仪。(八).所在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

实验三 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

实验学时数: 2(一).实验类型:演示型(二).实验类别:专业实验(三).每组人数:6(四).实验要求:限选

(五).实验目的:了解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过程及系统设置,如IP地址的设定、工作组的创建、常见协议的添加等。

(六).实验内容:虚拟机软件Virtual PC的使用;Windows Server 2003 系统的安装。(七).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计算机、Windows Server 2003安装光盘。(八).所在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

实验四 局域网的组建

实验学时数: 2(一).实验类型:综合型(二).实验类别:专业实验(三).每组人数:6(四).实验要求:必修

(五).实验目的:根据要求设计局域网的拓扑结构、连接网络设备和计算机、测试组建网络的运行情况。

(六).实验内容:介绍局域网的基本拓扑结构、常用的测试命令,组建对等网,实现打印共享,实现软件、硬件资源共享。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计算机、交换机、双绞线、网卡等。(八).所在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

实验五 子网掩码配置与子网划分

实验学时数: 2(一).实验类型:设计型(二).实验类别:专业实验(三).每组人数:6(四).实验要求:必修

(五).实验目的:掌握子网划分的方法和子网掩码的设置;理解IP协议与MAC地址的关系;熟悉PING命令、ARP命令的使用。

(六).实验内容:根据指定的网络地址和要求,制定子网划分的方案,实施子网划分方案,设置主机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用PING命令和ARP命令来验证网络的连通性,并进行检测。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局域网计算机(八).所在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

实验六 交换机基本配置与VLAN设置装

实验学时数: 2(一).实验类型:设计型(二).实验类别:专业实验(三).每组人数:6(四).实验要求:限选

(五).实验目的:学习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掌握VLAN的配置;测试Vlan连通性,加深对Vlan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的认识。

(六).实验内容:规划VLAN2;配置交换机的VLAN及端口;检查测试网络互连结果。(七).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计算机、CISCO2950交换机(八).所在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

实验七 路由器基本配置

实验学时数: 2(一).实验类型:验证型(二).实验类别:专业实验(三).每组人数:6(四).实验要求:必修

(五).实验目的:学习路由器的基本连接和配置方法;了解路由器在网络互连中的作用;掌握路由器接口配置;测试网络连通性

(六).实验内容:根据拓扑结构图,每组分别配置相应的路由器、组建相应的局域网;将四台路由器通过广域网串口连接成小型网络(模拟广域网实现);配置路由器局域网和广域网接口;配置路由器的远程登陆;配置相应协议;检查测试网络互连结果。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计算机、CISCO2611路由器(八).所在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

实验八 WINDOWS 2003 域服务器配置

实验学时数: 2(一).实验类型: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专业实验(三).每组人数:6(四).实验要求:任选

(五).实验目的:掌握建立域控制器的方法及降级操作;了解域、目录的概念及域控制器的作用;掌握域控制器中用户和计算机帐户的设置。

(六).实验内容:安装指定根域中第一台域控制器;检验域控制器安装结果;设置用户帐户;将域控制器降级为独立服务器。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计算机(八).所在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

实验九 DNS Server配置与域名解析

实验学时数: 2(一).实验类型:验证型(二).实验类别:专业实验(三).每组人数:6(四).实验要求:任选

(五).实验目的:掌握DNS Server的配置使用;理解主机地址资源(A)和指针记录(PTR)及正向搜索区域和反向搜索区域;理解DNS动态更新,掌握与DHCP一起使用DNS Server的配置。

(六).实验内容:建立正向搜索区域,添加主机资源记录;创建反向搜索区域,添加指针记录;配置DNS客户机;设置DHCP服务器;测试验证DNS服务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计算机(八).所在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

实验十 WEB服务器和FTP服务器的配置

实验学时数: 2(一).实验类型:验证型(二).实验类别:专业实验(三).每组人数:6(四).实验要求:任选

(五).实验目的:掌握默认WEB站点和添加新的WEB站点的设置和使用;掌握FTP站点的设置和使用。

(六).实验内容:安装IIS,设置WEB服务;配置FTP服务。(七).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计算机(八).所在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

实验十一 邮件服务器配置

实验学时数: 2(一).实验类型:设计型(二).实验类别:专业实验(三).每组人数:6(四).实验要求:限选

(五).实验目的:学习邮件服务器的基本配置,加深对应用层协议的理解。

(六).实验内容:规划局域网络,确定局域网IP地址、DNS服务器,确定组内每台邮件服务器域名,mail序号.小组名.com;每组配置1台DNS服务器,建立本组邮件服务器的域名解析;配置邮件服务器;建立组内的邮件帐号,帐号命名,姓名拼音@邮件服务器域名;用POP3和Web方式收发邮件。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计算机(八).所在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

实验十二 个人防火墙配置

实验学时数: 2(一).实验类型:设计型(二).实验类别:专业实验(三).每组人数:6(四).实验要求:任选

(五).实验目的:了解个人防火墙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天网防火墙的设置和使用。(六).实验内容:安装和运行天网防火墙;设置和使用天网防火墙。(七).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计算机(八).所在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

„„„„„„„„„„„„„„„„„„„„„„„„„„„„„„„„„注:

1.“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总学时”、“总学分”根据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内容填写; 2.“实验指导书”的两种形式:(1)公开出版的适用本专业的指导书;(2)自编实验指导书;

3.“实验教材”: 指单独开设的实验课,要求填写出所用的实验教材(写清实验教材出版社及出版单位);

4.“主要仪器设备”:指本课程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5.“实验类型”:指演示型、验证型、综合性、设计型四种类型实验; 6.“实验类别”:指基础实验、(技术)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 7.“实验要求”:分别为:必修、限选、任选;

8.“每组人数”:基础教学实验要求一人一组,技术基础实验要求二人一组,专业实验

要求六人一组;

9.每个实验项目的常规仪器配套套数,不低于5套(大型设备及系统装置例外)。

第四篇:《物理化学实验》A课程教学大纲(修订)

《物理化学实验》A课程教学大纲

(2008-1-14修订)课程名称: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 Techniques A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学

时:50 学

分:2.5 适用对象: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化学及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

一、实验目的

物理化学包括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物理化学实验是继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之后一门独立的基础实验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和提高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良好学风;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准确测定实验数据的能力,掌握正确记录处理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的方法。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比较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应使学生得到一般科学方法的进一步训练,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从实验结果出发进行归纳、演绎及由假设和模型上升为理论, 并结合具体条件应用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一般的科学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与实验基础。

二、实验基本要求

实验内容上验证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相结合,验证性实验重点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学生要熟练掌握实验中涉及到的常规物理化学实验技术和常用仪器设备的原理与操作方法,并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设计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操作习惯和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鼓励学生独立、积极思考问题,大胆创新。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1.绪论(2学时)

误差与数据处理知识,实验室安全知识,预习报告﹑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2.实验一:恒温槽的调节及液体粘度的测定(4学时)

恒温槽的构造,控温原理以及安装和使用,恒温槽灵敏度的测定;测量液体粘度原理,实验测定乙醇黏度。

3.实验二:溶解热的测定(4学时)

溶解热测定原理,用简单量热计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热。学习贝克曼温度计的调节与使用。4.实验三: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4学时)

测定饱和蒸汽压原理、方法,真空设备的使用。用静态法测定四氯化碳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求出其平均摩尔汽化焓。

5.实验四:二元液系相图(4学时)

学习用阿贝折光仪测定二元系统的组成。学习巩固二元系统气液平衡知识,用回流冷凝法测定常压下环己烷—乙丙醇的气液平衡数据,绘制二元液系的T—x图,确定系统恒沸组成及恒沸温度。6.实验五:金属相图(4学时)

学习热分析法测绘金属相图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热电偶测温技术及自动平衡记录仪的使用。作不同组成的二组分金属系统的步冷曲线,作出二组分系统金属相图。7.实验六:氨基甲酸胺分解反应标准平衡常数的测定(4学时)

学习等压法测平衡常数原理,测定不同温度下氨基甲酸胺的分解压力,计算相应温度下该分解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计算分解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和标准摩尔反应熵变。8.实验七: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和应用(4学时)

学习对消法测定电池电动势原理,掌握简易电池的构成,标准电池,电位差计。测定三个电池的电动势,测定一个溶液的pH值。

9.实验八: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4学时)

学习旋光仪的使用,学习测定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测定蔗糖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10.实验九: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4学时)

学会用皂膜流量计确定生成气体的体积。学习巩固化学动力学知识,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反应物质体积和浓度的关系,动力学方程,数据处理新模型。用新模型确定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的速率常数。

11.实验十: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的测定(4学时)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电导率与反应物质浓度,动力学方程,阿累尼乌斯方程,电导率仪。测量某一温度下反应系统在不同时刻的电导率。由动力学方程确定速率常数。由阿累尼乌斯方程计算反应的活化能。

12.实验十一:差热分析(4学时)

学习差热分析基本原理,了解差热分析仪器基本构造,学会操作技术。用简易差热分析仪测定CuSO4•5H2O的差热分析曲线。

13.实验十二: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4学时)

学习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用气泡最大压力法测定表面张力。由吉布斯等温式求不同浓度下溶液表面的吸附量。以兰格缪尔公式为依据求饱和吸附量。求每个分子在液体表面所占的面积。

四、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成绩评定为12个实验的平时成绩加和而成,加和后按分数高低区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与不及格。

评定实验成绩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考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对实验原理和实验知识的理解,仪器能否正确使用,实验操作技能,实验结果的正确度和精密度,实验报告的书写和实验结果的讨论。并随时注意在实践中对学生能力的考评。

成绩评定细则:

每个实验满分10分,根据预习、操作、实验报告三个方面的情况给分。

1.预习满分为1.5分

写出预习报告给1分;能基本理解实验要求达到预习目的再给0.5分。2.实验操作4.5分

按实验要求正确操作,按时完成并经老师签字确认后给3分。实验认真,肯动脑思考给1分。完成实验后搞好卫生,实验台面及仪器设备清洁整齐的给0.5分。

能发现实验现象,排除实验故障或解决其它实验问题者,加0.5分或1分。

无特殊情况迟到15分钟以内扣1分,迟到超过15分钟扣2分,超过30分钟取消本次实验资格。未经教师同意早退者扣1~2分;纪律不好者扣1~2分;违反操作规程,造成实验事故者扣1~5分。

有事请假,凭辅导员签字的假条给予补做的机会。无假条,按旷课处理,不再安排补做。3.实验报告4分

按要求正确写出实验报告给3分;分析实验误差,解答思考题,提出改进实验意见给1分。实验报告有错误,酌情扣分;抄袭实验报告一旦查实,4分全部扣除。

五、教材及参考文献

材:郭子成,杨建一,罗青枝等编《物理化学实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参考文献:复旦大学等编《物理化学实验》,(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罗澄源《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纲制订:郭子成 大纲审订:郝彦忠

2008年1月14日

《物理化学实验》B课程教学大纲

(2008-1-14修订)课程名称:Phys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 Techniques B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学

时:40 学

分:2 适用对象:适用于高等工科院校化工、环工、轻工、材料及染整等各类专业本科生。

一、实验目的

物理化学包括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物理化学实验是继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之后一门独立的基础实验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和提高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良好学风;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准确测定实验数据的能力,掌握正确记录处理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的方法。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比较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应使学生得到一般科学方法的进一步训练,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从实验结果出发进行归纳、演绎及由假设和模型上升为理论, 并结合具体条件应用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一般的科学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与实验基础。

二、实验基本要求

实验内容上验证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相结合,验证性实验重点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学生要熟练掌握实验中涉及到的常规物理化学实验技术和常用仪器设备的原理与操作方法,并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设计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操作习惯和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鼓励学生独立、积极思考问题,大胆创新。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1.绪论(自学)

误差与数据处理知识,实验室安全知识,预习报告﹑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2.实验一:恒温槽的调节及液体粘度的测定(4学时)

恒温槽的构造,控温原理以及安装和使用,恒温槽灵敏度的测定;测量液体粘度原理,实验测定乙醇黏度。

3.实验二:溶解热的测定(4学时)

溶解热测定原理,用简单量热计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热。学习贝克曼温度计的调节与使用。4.实验三: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4学时)

测定饱和蒸汽压原理、方法,真空设备的使用。用静态法测定四氯化碳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求出其平均摩尔汽化焓。

5.实验四:二元液系相图(4学时)

学习用阿贝折光仪测定二元系统的组成。学习巩固二元系统气液平衡知识,用回流冷凝法测定常压下环己烷—乙丙醇的气液平衡数据,绘制二元液系的T—x图,确定系统恒沸组成及恒沸温度。6.实验五:金属相图(4学时)

学习热分析法测绘金属相图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热电偶测温技术及自动平衡记录仪的使用。作不同组成的二组分金属系统的步冷曲线,作出二组分系统金属相图。7.实验六:氨基甲酸胺分解反应标准平衡常数的测定(4学时)

学习等压法测平衡常数原理,测定不同温度下氨基甲酸胺的分解压力,计算相应温度下该分解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计算分解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和标准摩尔反应熵变。8.实验七: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和应用(4学时)

学习对消法测定电池电动势原理,掌握简易电池的构成,标准电池,电位差计。测定三个电池的电动势,测定一个溶液的pH值。

9.实验八: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4学时)

学习旋光仪的使用,学习测定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测定蔗糖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10.实验九: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4学时)

学会用皂膜流量计确定生成气体的体积。学习巩固化学动力学知识,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反应物质体积和浓度的关系,动力学方程,数据处理新模型。用新模型确定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的速率常数。

11.实验十: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的测定(4学时)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电导率与反应物质浓度,动力学方程,阿累尼乌斯方程,电导率仪。测量某一温度下反应系统在不同时刻的电导率。由动力学方程确定速率常数。由阿累尼乌斯方程计算反应的活化能。

四、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成绩评定为10个实验的平时成绩加和而成,加和后按分数高低区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与不及格。

评定实验成绩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考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对实验原理和实验知识的理解,仪器能否正确使用,实验操作技能,实验结果的正确度和精密度,实验报告的书写和实验结果的讨论。并随时注意在实践中对学生能力的考评。

成绩评定细则:

每个实验满分10分,根据预习、操作、实验报告三个方面的情况给分。1.预习满分为1.5分

写出预习报告给1分;能基本理解实验要求达到预习目的再给0.5分。2.实验操作4.5分

按实验要求正确操作,按时完成并经老师签字确认后给3分。实验认真,肯动脑思考给1分。完成实验后搞好卫生,实验台面及仪器设备清洁整齐的给0.5分。

能发现实验现象,排除实验故障或解决其它实验问题者,加0.5分或1分。

无特殊情况迟到15分钟以内扣1分,迟到超过15分钟扣2分,超过30分钟取消本次实验资格。未经教师同意早退者扣1~2分;纪律不好者扣1~2分;违反操作规程,造成实验事故者扣1~5分。

有事请假,凭辅导员签字的假条给予补做的机会。无假条,按旷课处理,不再安排补做。3.实验报告4分

按要求正确写出实验报告给3分;分析实验误差,解答思考题,提出改进实验意见给1分。实验报告有错误,酌情扣分;抄袭实验报告一旦查实,4分全部扣除。

五、教材及参考文献

材:郭子成,杨建一,罗青枝等编《物理化学实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参考文献:复旦大学等编《物理化学实验》,(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罗澄源《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纲制订:郭子成 大纲审订:郝彦忠

2008年1月14日

第五篇:《企业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企业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总学时:56 实验学时: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属性:专业课

开设学期:第七学期 主撰人: 审核人: 大纲制定(修改)日期: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企业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主要在企业内外从事员工的生产适应、环境协调、福利保障、职业生涯发展等的管理工作,其主要目的实在员工职业与福利发展的基础上提升企业效率。它是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工作理念、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学习该门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企业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价值观和伦理、工作模式、工作过程、工作方法等内容,帮助学生为以后从事社会工作实践打下深厚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企业社会工作的历史与发展、现实与历史必然性、企业管理、企业社会责任;

2.要求学生理解企业社会工作的概念与内涵,与企业内各部门、外部关系、与企业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关系;

2.要求学生掌握企业社会工作实务理论、过程、方法、技巧,以及在员工福利服务、员工心理服务、弱势群体维权中的应用,并能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56学时)

第一讲 企业社会工作导论 学时数:2 教学目的:了解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与必然性,理解企业社会工作的概念与内涵(与工业社会工作、职业社会工作的概念辨析),掌握企业社会工作的工作目标与遵行原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企业社会工作的工作目标与遵行原则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企业社会工作的工作目标与遵行原则;

2.熟悉企业社会工作的概念与内涵,与工业社会工作、职业社会工作的概念辨析; 3.了解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与必然性 第二讲 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历程 学时数:2 教学目的:了解欧美、港台地区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经验与特点,思考其对我国内陆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

教学重点和难点:欧美、港台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美国、港台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经验与模式; 2.熟悉美国、港台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特点; 3.了解美国、港台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历程。

第三讲 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模式与途径 学时数:2 教学目的:了解企业社会工作介入背景、可行性,熟悉其介入内容与介入途径,掌握企业社会工作介入模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企业社会工作介入模式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企业社会工作介入的5种模式及其内容; 2.熟悉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内容与介入途径; 3.了解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背景与可行性。

第四讲 企业社会工作与企业管理 学时数:2 教学目的:了解企业的特性及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理解并掌握企业社会工作与企业管理的关系,中国本土企业管理中的社会工作元素。教学重点与难点:企业社会工作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熟悉企业社会工作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2.熟悉中国本土企业管理中的社会工作元素; 3.了解企业的基本特性及企业管理基础知识。

第五讲 企业社会工作与企业社会责任 学时数:2 教学目的: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内涵,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演变与功能,掌握企业社会工作者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角色发挥及注意事项。教学重点与难点:企业社会工作者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角色发挥及注意事项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企业社会工作者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角色发挥及注意事项; 2.熟悉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演变与功能; 3.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内涵。

第六讲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与企业社工的介入 学时数:2 教学目的:了解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历程,熟悉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理解企业社会工作介入企业社会责任的可能性。教学重点与难点: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理解企业社会工作介入企业社会责任的可能性; 3.了解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历程。

第七讲 企业社会工作与企业内各部门的关系 学时数:2 教学目的:了解企业社会工作与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的关系,理解企业社会工作与人力资源部门的关系,掌握企业社会工作与工会的异同。教学重点与难点:企业社会工作与工会的异同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企业社会工作与工会工作的关系(异同); 2.熟悉企业社会工作与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异同; 3.了解企业社会工作与生产、销售部门的关系。

第八讲 企业社会工作与企业外部的关系 学时数:2 教学目的:了解企业社会工作与社区的关系,理解并掌握企业社会工作与政府、NGO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企业社会工作与NGO、新闻媒体的关系协调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企业社会工作与工会、共青团、妇联及其他NGO的关系协调; 2.熟悉企业社会工作与政府的关系; 3.了解企业社会工作与社区的关系。

第九讲 企业社会工作主客体系统与行动机制 学时数:6 教学目的:掌握企业社会工作主客体系统构成,行动系统组成要素、组织结构及 企业社会工作行动过程,中国企业社会工作行动机制内容,熟悉企业社会工作行动机制的国际经验,理解企业社会工作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及行动系统的动态平衡,了解企业社会工作行动机制的内涵,思考中国内地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努力志向。教学重点与难点:企业社会工作主客体系统、行动系统、行动机制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企业社会工作主客体系统构成,行动系统的组成要素、组织结构,企业社会工作行动过程,中国企业社会工作行动机制图;

2.熟悉企业社会工作行动机制的国际经验,并理解企业社会工作主客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及行动系统的动态平衡; 3.了解企业社会工作行动机制的内涵。

第十讲 企业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与评估之价值伦理 学时数:3 教学目的:了解企业社会工作价值观、专业伦理内涵,理解企业社会工作价值观在企业企业社会工作中的作用,掌握企业社会工作价值观、专业伦理内容及企业社工伦理困境

教学重点与难点:企业社会工作价值观、专业伦理内容与常见伦理困境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企业社会工作价值观、专业伦理内容与企业社工常见伦理困境; 2.理解企业企业社会化工作价值观在企业社会工作中的作用; 3.了解企业社会工作价值观、专业伦理的内涵。

第十讲 企业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与评估之实务理论 学时数:1.5 教学目的:了解、熟悉企业社会工作实务相关理论,并能在企业社会工作问题分析、解决中加以运用。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论的运用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需求理论、系统理论主要观点; 2.理解上述理论的主要观点; 3.了解上述理论的应用。

第十讲 企业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与评估之过程与评估 学时数:3.5 教学目的:了解企业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并掌握关键工作内容,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社会工作实务过程,并能将其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企业社会工作实务过程重点阶段及各阶段工作要点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企业社会工作实务整体过程、企业社工者与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特点、企业社会工作介入点与介入方法;

2.熟悉、理解企业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特点; 3.了解企业社会工作实务过程各阶段具体工作内容。

第十一讲 企业社会工作福利服务概述 学时数:2 教学目的:了解员工福利的概念与内涵,熟悉员工福利构成及各类型福利的主要内容,掌握企业社会工作者介入员工福利服务的职责。教学重点与难点:企业社会工作者介入员工福利服务的职责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企业社会工作者介入员工福利服务的职责; 2.熟悉员工福利构成及各类型福利的主要内容; 3.了解员工福利的概念与内涵。

第十二讲 中国企业社会工作福利服务 学时数:2 教学目的:了解中国企业社会工作员工福利服务状况,理解企业社会工作者在员工福利服务中的角色定位,掌握中国企业社会工作员工福利服务模式。教学重点与难点:中国企业社会工作员工福利服务模式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中国企业社会工作员工福利服务模式;

2.熟悉中国企业社会工作者在员工福利服务中的角色定位; 3.了解中国企业社会工作员工福利服务现状。

第十三讲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 学时数:2 教学目的:了解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掌握企业员工常见心理困境与压力,熟悉相应的疏导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员工心理困境、压力疏导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企业员工常见的心理困境、压力; 2.熟悉企业员工常见心理困境、压力的疏导方法; 3.了解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

第十四讲 社会工作方法在员工心理服务中的应用 学时数:2 教学目的:了解、熟悉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方法在员工心理服务中的应用领域,实施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三大工作方法在员工心理服务中的实施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员工心理服务中个案工作的应用领域、企业中建立的小组类型; 2.熟悉员工心理服务中各工作方法实施过程的工作要点; 3.了解各工作方法在员工心理服务中的具体工作内容。

第十五讲 员工援助计划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 学时数:2 教学目的:了解EAP的概念与发展历程,熟悉并理解EAP的要素与功能,掌握EAP的推行模式与具体做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EAP的推行模式与具体做法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EAP的推行模式与具体做法; 2.熟悉EAP的包含要素与功能; 3.了解EAP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第十六讲 企业社会工作职业生涯服务 学时数:4 教学目的:了解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与内涵、历史演进、相关理论基础,理解企业社会工作方法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掌握企业社会工作在员工职业生涯服务中的服务领域及角色定位。

教学难点与重点:企业社会工作者在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及企业社会工作方法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员工职业生涯服务中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及角色定位; 2.熟悉企业社会工作方法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3.了解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历史演进与相关理论。第十七讲 弱势群体维权(青年工人、女工)学时数:2 教学目的:了解企业社会工作在青年工人权益维护中的介入内容,了解女工经常遭遇的侵权事件及其应对策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企业社会工作介入青年工人、女工维权的方法与技巧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点:

1.掌握企业社会工作介入青工、女工维权的切入点; 2.理解企业社工协助青工、女工应对侵权事件的方法; 3.了解青工、女工经常遭遇的侵权事件及影响。

第十七讲 弱势群体维权(农民工、残障职工)学时数:2 教学目的:了解农民工、残障职工的特征及其常遇侵权事件,掌握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残障职工维权、充权的内容与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残障职工维权、充权的方法与技巧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残障职工维权、充权的切入点; 2.理解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残障职工维权、充权的方法; 3.了解农民工、残障职工经常遭遇的侵权事件

下载社会工作课程实验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工作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

    大学生电脑主页dxsdianano.com – 大学生喜欢的都在这里 一、社会工作的定义 1、把社会工作视为一种个人的慈善事业 2、把社会工作视为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 3、把社会工......

    团体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团体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团体社会工作 课程编码:EN170130B 学 分:2学分 总 学 时:32学时 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工......

    青少年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青少年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第一章 绪论 了解青少年的概念、青年的社会本质以及青少年概念演变的历史,为青少年社会工作打下青少年观的价值基础。 第一节、青少年的定义 一......

    矫治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矫治社会工作 Collection Social Works 课程编号:12600019x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 总学时数: 32 总学分:2 大纲主撰人:马永方 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社会......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说明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旨在对社会发展、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和工作技巧。《社会工作概论》是高......

    《动画造型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动画造型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号: 二、课程类型:必修课 适用专业:动画专业 课程学时:128(包括动画造型设计1及动画造型设计2;理论64学时,实践64学时) 三、本课程的......

    《C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电子)

    《C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电子信息技术本科专业使用) 一、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在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语法规则的同时,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大全五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 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 实验课程编号:110309 课程性质:基础必修课 课程属性:工科各专业本科生......